高血压范文

时间:2023-03-07 18:53:13

高血压

高血压范文第1篇

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但由于这种高血压是继发于上述疾病之后,通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但随着病情加重,常常使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并发症。

治疗各不同

由于病因病理不同,治疗原则也不相同。原发性高血压经积极治疗,才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展,仅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是很难见效的,所以,高血压病人必须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高血压,才能诊断为高血压病。

【延伸阅读】:

早上八点和晚上六点的血压最高

无论正常人还是单纯高血压患者,其血压都是波动变化的,而这种波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通过对我国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科学家发现70%的人存在两个血压高峰和两个低谷,即清晨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为第一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到下午4~6点为第二个高峰,也是全天血压最高的时间;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最后血压逐渐上升,再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还有少数人一天只有一个高峰,应注意观察,掌握自己的血压规律。

高血压范文第2篇

ACEI和Losartan对SHR肾局部RAS作用的比较 刘小苹,郭冀珍,高平进

氯沙坦对SHR血浆及心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张承俊,张静,朱兴雷

本刊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抑平舒征文通知

NO、AngⅡ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及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丛洪良,黄体钢,周丽娟

氨基胍对非酶糖基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信号转导物DAG影响 严金川,刘乃丰

高血压病患者细胞环核苷酸与循环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 商黔惠,王丕荣,李正非

氯沙坦与苯那普利单独和联合治疗高血压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徐云,梅志敏,李波

Losartan(科素亚)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对照研究 王云开,王梦洪,郑泽琪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袁展群,魏群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心衰作用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罗助荣,郑冰,盖晓波

科素亚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左明鲜,张可,包有生

抑平舒的降压效果和对睡眠呼吸障碍的影响 李莉,谢晋湘,李喜梅

急进型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治疗(附二例报告) 吴深宝,付鹏

列车乘务人员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刘宝英,李茂,张文昌

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ESTs的筛选和克隆 魏英杰,丁金风,许有元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鉴定卒中相关基因连锁标记 魏英杰,丁金风,刘冬青

反义c-myc 寡核苷酸对AVP诱导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赵连友,卢少平,李雪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干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 张放鸣,周建新,李渝萍

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与循证医学

高血压病人服药与时间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张健,胡爱华

孤啡肽的研究进展 米立国,魏英杰,丁金凤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临床诊断标准及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裴卫东,吴锡桂,惠汝太,刘力生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症4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刘力生,王文,谢惠芳

单纯下壁梗死与下壁伴右室梗死患者临床特点的比较中国心脏研究-I专题报告之八 王文,刘力生,黄峻

老年人高血压呈现Ouabain抵抗现象及非洛地平干预的影响 谭建聪,祝之明,刘光耀

α-内收蛋白基因Gly460Trp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关系研究 何鑫,初少莉,金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李锡明,高春江,王涟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征订启事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征订启事

胰岛素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 林从容,吴可贵,谢良地

M235T基因多态性对血压影响的研究 叶琼,吴可贵,谢良地

AT1R基因和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分析 余惠珍,白玉茹,陈慧

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室重构关系的研究 彭应心,张树军,张志曾

心室肌复极昼夜变化规律与心率变异性 毛朝旭,薛定荣,贺爱莲

几种降压药物综合疗效随机双盲研究-511例报告 阮蕾,朱轼,吴时达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陈跃峰,杜心清,许朝祥

伴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 张振岭,戈继业,曹秀芝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群ACE基因的多态性与血管损害相关性的研究 张强,辛培玲,潘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吴寿领,洪江,李宏芬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赖玉琼,熊华峰,胡晖

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红细胞膜离子酶活性关系研究 符云峰,王素敏,卢振敏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血清ACE水平及动态血压的关系 邓珏琳,黄德嘉,承永明

重度高血压降压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 胡作英,潘雷

高血压病人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何胜虎,李寿桢,徐遐华

血压负荷和左室肥厚的关系 郭文涛,崔明琴,万大国

Cozaar降压疗效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罗助荣,郑冰,戴小华

高血压患者尿四种微量蛋白的测定 张路毅,罗敏,陈亚沙

欧姆龙HEM-711型便携式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 胡大一,张建军,尹荣秀

500例高血压患者社区卫生服务 陈明亮,吴鹏,李勇

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 龚辉,赵澍,安红霞

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福建地区学术活动在福州隆重举行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于学军,戚文航,顾德官

L-苯丙氨酸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李振波,赵光胜

L-苯丙氨酸抑制SHR心肌组织I型胶原α2链mRNA表达 李振波,赵光胜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腺中胰岛素-I基因的表达降低 赵小松,丁滢炯,朱依纯

T型和L型钙通道阻断剂改善大鼠糖尿病肾功与糖、脂代谢无关 张汝忠,华翔,马骥

抗高血压药物对SHR大鼠主动脉DNA合成速率的研究 王华军,谢良地,张声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SHR左室肥厚的影响 邓利芝,邱汉婴

氧化LDL和抗氧化剂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二酰基甘油的影响 严金川,刘乃丰

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异常的机制 陈颜芳,杨和平,韩启德

苯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神经肽Y含量的影响 程光华,张新路,王荣鑫

钙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肽的影响及其意义 陈炜,王永志,邢红云,游碧荣,王焱,蒋和平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 俞凤,邹尔斌,鲍正毅

静滴硝酸甘油的临床应用 黄赛华,郑舒亮,叶爱钦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β Thr26Asn多态性分析 马丽媛,赵勇,王兴宇,刘力生,刘一仙

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与AT1R基因多态性 林从容,吴可贵,柯晓刚,谢良地,叶琼

腺病毒介导性基因导入血管新生内膜 李建军,黄从新,李庚山,竹下彰,上野光

经尾动脉介入测量大鼠血压的方法研究* 梁兴伦

家庭(自我)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的应用 石湘芸,朱智明

血浆ACE活性检测新法 孟向红,黄君富,刘倩予

大动脉炎伴腹主动脉瘤一例报告 贾友宏,张峰,吕豪,董鹏,顾秀芝,张艳红,于全俊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附二例报告) 姚恩辉,吴可贵

核素运动试验血压反应与其灌注异常程度的关系 汪芳,孙立新,褚德发,杨杰孚,李明洲,赵洪山

临界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研究 张政祥,郑以娟,关丽,康春阳

动态血压评价不同时间服用氨氯地平的降压效应 邱原刚,郑萍,姚雪艳,何俊玲,胡晓晟,陈君柱,朱建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巨细胞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 杜心清,蔡元元,陈跃峰,黄子扬,刘华玲,王耀国

氯沙坦或培哚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蔡洪斌,林金秀,曾开淇,吴可贵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影像学与临床表现(附330例分析) 林顺发,肖壮伟,庄伟端

原发性高血压伴急性脑血管病凝血纤溶异常的研究 吴春波,朱继红,孙宁玲

高血压病患者脑腔隙性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龚艳春,郭冀珍,陶波

动脉僵硬的治疗趋向

ACEI对肾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动脉弹无创性评价 丁跃有,张维忠

心动过速危害性的研究进展 汪泓,谢银莲,周晓霞

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 邹继红,李新立

正常人群动脉弹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小明,林金秀,苏津自,王华军,彭峰,曾开淇,吴可贵

动脉顺应性评价降压疗效的临床意义 李新立,倪春辉,王震震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动脉弹变化 张维忠,白煜,丁跃有

高血压病人室壁中层缩短率降低的临床意义 罗海明,薛晓培,张卫兴,陆汉魁,葛兆莺,汪晓云,王懋英,梁瑞廉

氯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刘小平,谭滇湘

硫酸亚铁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引起的咳嗽 曾春来,陈君柱

高血压范文第3篇

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虽然服用了降压药,但血压不仅不能完全达标,心、脑、肾等器官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实,这是因为患者对高血压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作为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往往伴随着很多的其他疾病,比如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所以应该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不仅要服用多种降压药,同时可能还需要服用控制血糖、血脂等的药物。此时,医生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制订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联合用药。

另外,每一位高血压病患者的个体情况都不尽相同,而不同的降压药也有着不同的药效。采用单药治疗虽然对患者来说简单方便,但是往往达不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尤其对于血压在160/100毫米汞柱或中危级以上患者,从一开始就可以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或用固定复方制剂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

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患者千万不要因为嫌麻烦而自行停掉某种或者几种药物,增减药物应该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一些诸如分类小药盒之类存放药物,患者的家人也应该提醒患者及时服药,避免漏服错服。 (唐雨欣)

高血压的分级

虽然都是高血压,但每个人的危险程度不一样。研究发现,血压高低、有无糖尿病、器官损伤等都会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低危组:高血压1级(140~159/90~99毫米汞柱),无高危因素;

中危组:高血压2级(160~179/100~109毫米汞柱),有1~2个危险因素,如肥胖或腹型肥胖、吸烟、吃得太咸等;

高危组:高血压2级,有靶器官的损害,如左心室肥厚,或有糖尿病、视物模糊、夜尿多等;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血压控制不好,出现并发症,如心绞痛发作史、中风、颈动脉狭窄等。

一般来说,高危组、极高危组危险程度最高,靶器官已受损害,会加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直接危及生命,防治重点除改善生活习惯外,应用降压药,并密切关注靶器官和并发症。而低危组、中危组的患者则一般以改善生活习惯为主,如控制体重,减少盐、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必要时应使用药物治疗。 (刘国)

不要忽视轻度高血压

所谓轻度高血压,一般指收缩压在140~159 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9 毫米汞柱。大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不会有症状,自我感觉良好,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即使是有些头昏脑涨也很容易归咎于工作忙或者睡眠不足,很难引起患者的注意和重视。

据报道,我国每年轻度高血压的发病人数达3000 多万人。研究表明,轻度高血压不仅可增加脑中风、心脏病发作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而且是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所以,轻度高血压同样不可轻视。

轻度高血压(I 级高血压)患者不必马上吃降压药。可以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治疗高血压,比如适量运动、限制摄盐量、合理饮食、减肥或保持合适体重、规律生活、减轻压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减少繁重的工作量等。

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改变了生活方式1~3个月仍然血压偏高,有头晕、头痛、眼皮重、眼胀、眼花和落枕样不适等症状,就需要咨询医生服用降压药物。(黄晓军)

一过性血压增高莫惊慌

常有病人半夜到急诊,告诉医生自己的血压突然增高。这往往是突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刺激、惊吓或者是特别过度的劳累、连续熬夜,又特别紧张,或者是特别生气,要么就是喝了很多的浓茶、浓咖啡或者饮酒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一过性高血压。或者说身体有其他不适,比如突然感冒很重、发高烧或者是肚子疼,在一般状况比较差的情况下也会血压增高。

病人常常担心这种突发性的血压增高,对身体会有很大的伤害。其实,如果你身体结构正常的话,一般伤害不太大。

提醒大家注意两点:第一,要镇定,要了解血压突然增高并不会对你造成多大的损害,只要镇定自若,血压慢慢会下来,所以镇定、休息是最最重要的。必要时,如果身边有安定的话,像催眠、镇静的药物可以吃上半片或者一片。第二,临时用一些降压药也是有帮助的,比如说身边经常会有高血压的病人带着各种各样的药物,当然不是每一种药物都合适,紧急降压药要选合适的药,比如卡托普利或硝苯地平,15分钟左右就可起效。这种属于短效药物,维持降压的时间比较短,优点是起效迅速,但缺点是维持时间比较短。事后到门诊请专业医生调整药物。(贾 明)

老感觉疲劳咋回事

我患高血压半年了,虽然坚持服用降压药物,血压也控制得比较好,但老是觉得疲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药物可能会引起疲劳的症状以外,建议患者应该咨询主治医生,排查其他并发症的可能。

继发性高血压 尤其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出现严重的低血钾,患者会感觉无力。应检查血钾、双侧肾上腺B超。

心脏疾病 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心率,当心率较慢时,会造成全身器官供血减少,引起疲乏。应做心电图或者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及功能。

肝炎、结核 这两种病比较隐匿,症状不明显,是临床上最常见引起疲乏、无力的疾病。化验肝功能、行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可帮助排除。

肾功能异常 患者患高血压病多年,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应常规检查肾功能。

贫血 也是常见引起疲劳的疾病,可行血常规检查。

糖尿病 可行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确定是否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范文第4篇

消除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全是遗传来的

高血压有遗传因素。双亲血压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3%,一方有高血压病,子女的发病率是25%,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的,子女的发病率是45%~55%。

高血压一方面受遗传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环境因素影响,包括生活习惯、社会因素、气候等等。因此,高血压也称为生活方式相关疾病。

要摆脱高血压的阴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我们只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完全能够预防高血压,健康到老。

误区二:高血压是种顽固病

那么为什么一些高血压会那么“顽固”?其实大约50%~70%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听从医嘱服药,而是吃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看血压正常就不吃了,等到头晕了再吃药,“临时抱佛脚”。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医生开出药以后,要有一段观察时间,这需要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如果病人不配合,没有长性,动不动就换一家医院,重新看病,这是非常不利于治疗的。

日常注意

一、调饮食

多吃鱼类。少吃牛羊肉和肥猪肉。

许多水果含钾丰富,可缓冲钠的有害影响,减少血容量而使血压降低。水果含钾最多的依次是香蕉、桃、山楂、鲜枣、柑橘、柿子、苹果。此外,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尼克酸等,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含维生素C最多的依次为山楂、猕猴桃、红枣、薄荷、橘子。

素食可降低血压。有一些蔬菜还有轻度的降压作用,如芹菜、大蒜、西红柿、菠菜、洋葱、茭白、胡萝卜、茄子、冬瓜、黄瓜、南瓜、木耳、海带、马铃薯、甘薯。

避免空腹或睡前饮用大量浓茶,提倡长期饮淡绿茶,并在饭后饮用为宜。

二、多锻炼

太极拳。动作柔和、可使肌肉放松,血管松弛,促使血压下降。

体操。运动部位均匀,运动量适中。

步行。快步行走每天1~2次,每次30~45分钟,行程约2000米,在每天下午、黄昏、睡前均可进行,可使收缩压下降4~6毫米汞柱。

游泳是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坚持每周1~3次,必有好处。

高血压范文第5篇

长期以来,高血压并不为人重视,其病程绵长,病痛亦不十分明显。但鲜为人知的是,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病已占中国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中国卫生部关于疾病死因构成的调查中,癌症每每位居首位,相随其后的分别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因后二者病理相似,通常统称为心血管病,而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病的一种,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脑中风的学名——编者注)的主因。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2012年4月出版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显示,心血管病早就远超癌症,达到中国总死亡构成的41%,而癌症不过占据死因的四分之一左右。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陈伟伟介绍,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三分之二的心血管病死亡都跟高血压有关。

不受重视,发病率日益攀高,最终酿成大患——高血压的发病趋势正是中国当前慢性病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慢性病是相对于传染病而言的,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有病程长、病因复杂特点。2012年5月21日,卫生部等15部委联合《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年-2015年)》(下称《规划》)称,中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70%。在长期关注慢性病防控的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看来,无论是就对健康的杀伤力还是从疾病的社会负担而言,慢性病的危害都是最大的。

如控制得当,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小病”初期就进行干预,慢性病危害本不至此。首次由多个部委联合制定的慢性病防治规划显然有意扭转这一局面。《规划》指出,将致力于未来三至五年间,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快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愿景很美好,能否实现却还是未知数。“目前(中国)慢性病防治能力的提升还跟不上患病率增长的速度。”世界银行高级卫生专家王世勇说。

致命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损伤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其主要危险诱因,包括高盐饮食、超重或肥胖、过量饮酒等;同时,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更易患有高血压;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但仅就一般性症状而言,很多人血压升高后只是感到头晕、耳鸣,难以引起重视。

高血压可能导致的致命性恶果就此为人忽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显示,随血压水平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也相应增加。50%至75%的脑卒中发生与血压升高相关;40%至50%的心肌梗死同样可归因于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调查发现,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约350万人,即平均每死亡五个人中,就有两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迄今进行过四次大规模的高血压患病率调查,数据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最近的一次全国性调查为2002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较之前1991年的调查,上升了31%。

财新记者获悉,第五次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于2012年6月28日正式启动。不少专家预计,此次计划覆盖50万人次的大规模抽样调查,得出的高血压患病率将在25%至30%之间,较2002年的18.8%涨幅更为强劲。

据陈伟伟介绍,此前在一些地区性调查中,高血压患病率已有多地超过30%。2004年天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31.57%;2007年黑龙江1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也达到30.48%。更让陈伟伟担忧的是高血压目前呈现的年轻化特点,在年轻人群中增速更为迅猛,以及贫困地区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在高血压(患病)方面,可以说已经完全取消了城乡差异,城乡接合部的患病率可能比城市更高。”

由此带来心血管病患病率的攀升。在医学界人士看来,这本可避免。“高血压是花费很少就可防控的疾病”,陈伟伟说,控制高血压的药品价格低廉,治疗手段简单,只要坚持测量血压、按时服药,并辅之以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即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使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的患病率迅速下降。

但这些措施并未有效实行。200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高血压知晓率仅有30.6%,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6.1%。也就是说,大约七成的高血压患者甚至不自知自己的血压状况,遑论治疗与干预。

就此,高血压小病拖成大病成为常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社区处处长施小明对财新记者说,虽然高血压花费不高,但若出现心脏病、中风等高血压并发症,医疗费用则是一笔巨款。来自世界银行的一份中国慢性病报告指出,农村慢性病患者中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的比例是城市患者的2倍多。“高血压造成的疾病负担排在第一位,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施小明说。

基层不设防

高血压并非中国独有,为何在中国如此失控?2010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披露,大约50%的美国高血压患者已经得到控制,健康状况呈明显改善,这远高于中国2002年调查显示的6.1%的控制率。

前述中国15部委联合的《规划》提出,至2015年,要求35岁以上成人血压知晓率达到70%,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问题是,这些指标目前的基数都非常低,实现目标任重道远。

“善医行”公益组织发起人刘凤梅今年5月在河北宁晋农村发现,村中已确诊高血压病人200人,潜在病人200人,已确诊患者甚至不懂按时服药,而村医只有血压计和听诊器,没有小型心电检测仪器支持,高血压并发症多发。

这与现有公共卫生政策相悖。2009年7月,卫生部启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病人指导,35岁以上患者要求首次门诊时测量血压,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要对确诊的患者登记管理,定期随访。这些服务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免费为全民提供,是一种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药费方面,由新农合或医保统一报销,减轻病人用药负担。

但真正做到上述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十分有限。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55%以上县没有慢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约15%的县没有慢性病防治专职工作人员;只有不到45%的县级疾控中心开展了慢性病监测,在调查前一年内,仅30%左右的疾控中心开展过慢病干预工作。

前述《规划》提出,要让慢病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接受长期管理和治疗。然而,财新记者了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琐碎,几无回报,多数基层医疗机构毫无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许多地区的公共卫生经费迟迟不能到位,这被基层医务人员称为“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过去三年的公共卫生经费到现在都没有发给我们。” 陕西子长一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说。

即便在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逃避公共卫生服务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据王世勇介绍,世界银行5月在南方某省考察时发现,高血压患者档案中,每位患者的血压都完全相同,所有患者均无吸烟、饮酒习惯,明显造假。

“尽管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均等化,但全国范围肯定有前有后,须逐步推进。”陈伟伟说,高血压的特点是“一管就灵”,上海、嘉兴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对高血压管控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明显下降,可多数地区还无法达到这种管控水平,“有钱的问题,也有技术的问题,很多基层医生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村医一级尤难落实上述公共卫生安排。刘凤梅告诉财新记者,一位湖北恩施村医随访高血压村民,动辄就要走几公里山路,而这位村医同时还负担着上千村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过于繁重。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12年4月举办的“中国乡村医生生存状况研讨会”上,健康档案大量造假的情况即被曝出。来自安徽和山西的村医都反映,健康档案随访量大,统计慢性病人数时,往往依据上级提供的数据安排人数,许多村医把自己的亲朋好友登记在册,应对检查。

财政投入两难

不乏学者认为,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控止步不前,与财政投入不足息息相关。不过,借着新医改的东风,公共卫生的投入几年来已持续增加。2009年,公共卫生经费为人均15元,2012年已涨至人均25元,如人口以13亿计算,这意味着财政今年至少拿出300多亿元用于公共卫生。另外,对于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亦有逾千亿元补贴。

不过,相对于各类慢性病均大幅上升的趋势,不少疾控专家仍认为投入远远不足。据世行报告预测,由于老龄化的加速、生活方式的不健康,2010年至2030年间,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2倍甚至3倍,其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前十年。所有慢病负担中,心血管病比重将超过50%,肺癌人数将增加5倍。

在专家看来,加大投入抑制慢性病十分必要。“此前已有研究表明,每投入1元资金进行高血压防治,就可以节约心脑血管治疗费用8.59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王增武说。

以高血压防控为例,2010年,针对贫困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曾提请卫生部开展“全国贫困县高血压防控关爱行动”,对全国200个贫困县免费提供三种基本药物。当时测算的项目金额并不高。据王增武介绍,200个贫困县只需5.5亿元,涵盖了对高血压随访管理、健康教育及药费等各个环节。但这一项目最终未能立项。

“总体的经费肯定还是紧张的。”王增武说,此次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即将启动的第五次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同样经历了经费的苦恼。该项目由科技部立项并提供资金,考虑到样本量大、需时长以及大量的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预算为9000多万元,但实际批复的资金只有2000多万元,巨大的资金缺口“只能后期再想办法”。

不过,伴随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的不断增加,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效率也令专家们担忧。“我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形成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考核评估的标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马吉祥坦言,“现在地方报上来的数据好多都是虚的,我现在要知道实实在在的数是多少,知道自己有多差,才知道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

公共卫生服务激励机制也一直未能建立,激励缺失带来效率的低下。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了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是慢病防控的主要主导方,而非中国通过行政力量干预。

尽管人社部已经提出推行门诊按人头付费等新型付费方式,希望将患者的医疗费用变为医疗机构的成本,引导医疗机构为患者做好预防,但在全国还极少有地区真正施行。

在医疗机构仍然按项目付费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更易倾向于增加医疗费用,而非减少。北京市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告诉财新记者,医生根本没有积极性去随访,只想在社区中心看病、开药。

另外,本是中央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更屡有曝光被挪作他用。2011年5月,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会卫生司司长秦怀金公开表示,一些地区存在挤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现象,“拿这笔钱买设备、搞基建等”。而施小明认为,这正是因为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在管理上还是“盲区”,缺乏有效的监管。

高血压范文第6篇

主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钱文琪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视频精彩内容摘录:

■冬季如何服药保持血压稳定 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①要定期自测血压,建议在以下几个时段测量:服药以前;服药以后3~4个小时;下午或者傍晚;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如感到剧烈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的时候。②根据自测血压的情况随诊。看病的时候向医生出示自己血压测量的详细记录,医生可以根据血压波动的情况做出最佳、最新的治疗方案。③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尤其是服用短效药(如珍菊降压片等)时,千万注意不要漏服药,因为遗漏服药会引起血压波动。④冬天服药最好把长效降压药与短效降压药结合起来服用。长效药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血压波动,服用也方便。但有时候,由于气温低、情绪波动等原因,服用长效药也会出现血压波动的现象,此时,可请医生开点短效药同时服用,以控制血压波动。⑤可以准备一些可临时、应急服用的药,如可乐定等,这些药在血压稳定时用不到,但可以备用。如果自测时发现血压由于寒冷等因素突然升高,如达到170~180毫米汞柱,同时又有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就诊。但在去医院急诊之前,个人可临时服用半片或一片可乐定等,以便快速控制血压。⑥定期做些检查,如心电图、血糖、血脂等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高血压患者冬季生活中注意哪些问题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保暖,避免在寒冷的清晨、在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到室外去,因为清晨气温最低,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应该在服药后、太阳出来后,再到外面锻炼。另外,在冷空气到来时,要注意增加衣服。如果刮风,最好戴个帽子。②在饮食方面,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鱼、豆制品和乳类食品等。③多参加一些适度的体力活动。同时要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暴怒、狂喜、抑郁、悲伤、恐惧等情绪。生活中老年人常参加娱乐活动或社会工作,在此过程中,要保持情绪稳定,以避免血压波动。

更多内容请上网观看:

冬季控制血压有哪些长效药可供选择,服降压药的时间有哪些讲究,冬季是不是需要增加药量……

本期主题2:肝癌

主讲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 卓蕴慧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东院)周二,周三下午(西院)

视频精彩内容摘录:

■肝癌手术后要防止复发 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情况的研究发现,术后3年复发率为40%~50%,术后5年的复发率为60%~70%,甚至更高。但实际上,很多患者在肝癌根治术后,没有及时接受跟踪,以为手术后就万事大吉。结果出现复发,只能再次接受治疗。

■肝癌手术后有哪些方法防止复发 目前主要方法:①进行局部区域性化疗和介入疗法。可预防性地发现周围小的肝癌。提高无瘤生存率,降低复发率。②免疫性治疗对复发也有预防作用。③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预防复发。中医强调全身整体状况,西医注重局部的治疗。比如手术后化疗、介入治疗等可导致肝功能损伤,此时可用中药保肝。肝功能正常后,还可以用中药补益正气,防止复发。但目前中西医综合治疗也存在表面化等问题,也有患者找中医太随意。

更多内容请上网观看:

高血压范文第7篇

菜系及功效:私家菜气血双补食谱高血压食谱

口味:炸烧味

工艺:干炸

干炸带鱼的制作材料:

主料:带鱼800克、花椒5克、八角5克、淀粉(豌豆)1 O克、盐5克、植物油50克

干炸带鱼的特色:鱼段金黄、酥脆鲜香

教您“干炸带鱼”怎么做,如何做才好吃?

1.将带鱼去肠、去头尾、刮鳞洗净后切成5厘米长的段,然后用姜末、花椒粉、大料粉、盐腌制一下,淀粉调水挂浆。

2.锅中放植物油烧热,将带鱼段取出,逐个下入油锅,慢火炸至两面金黄时,捞出装盘,即可食用。

干炸带鱼的制作要诀:

原料中植物油50克是实耗量,因有过油炸制的过程,需准备植物油300克左右。

小帖士一一食物相克:

带鱼忌用牛油、羊油煎炸;不可与甘草、荆芥同食。

十全大补汤

菜系及功效:私家菜糖尿病食谱高血压食谱冠心病食谱贫血食谱

口味:咸鲜味

工艺:炖

十全大补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鸡肉50克、鸭肉50克、鹅肉25克、墨鱼30克、猪肚2 5克、猪排骨(大排)100克、猪肘50克

辅料:花生仁(生)10克、冬笋5克、枣(干)l 0克

调料:白术1克、茯苓1克、党参1克、黄芪1克、白芍药1克、熟地黄1克、肉桂1克、当归1克、甘草1克、小葱25克、八角3克、姜15克、香油10克、大蒜(白皮)lO克、酱油25克、花椒5克、盐6克、味精1克、料酒15克

十全大补汤的特色:咸鲜味浓

教您“十全大补汤”怎么做,如何做才好吃?

1.将鸡肉、鸭肉、鹅肉、猪肚、排猪骨、猪肘子均剁成核桃块。

2.将剁好各料块同冬笋、墨鱼肉一起放入砂锅内。

3.把党参、红枣、花生米用纱布包好。

4.再把花椒、大料用纱布包好。

5.其余九种药料也用纱布包好。

6.三个包都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50毫升、葱、姜、蒜、酱油,砂锅上旺火烧开去浮沫。

7.再加入盐、料酒改小火炖至熟烂,约1.5小时。

8.捞出调料和药料包。

9.把党参、花生米、大枣拆包后再放回砂锅内搅匀。

10.其余药料、调料不要,去净葱、姜、蒜,加入味精、香油,用紫砂锅装上桌。

十全大补汤的制作要诀:

1.此菜用炖的方法制作,必须用砂锅炖,炖时注意火候并应加盖。主料要选用新鲜不经冷冻的精品,并要冲洗干净。此菜可一次多制作,出锅后分盛紫砂锅内,然后再随时蒸煮:

2.需准备3块纱布,作包药料、调料用。

小帖士――健康提示:

“十全大补汤”选鲜料加入十味中药,五味小料,五味调料,细火炖制而成,既是一道咸鲜味浓的汤菜,又是一款药膳,富有营养,滋补身体,久食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气喘、面黄体弱者有一定的疗效。

酸墓鱼片汤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谱青少年食谱健脾开胃食谱糖尿病食谱高血压食谱

口味:酸咸味

工艺:烧

酸菜鱼片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草鱼500克

辅料:酸白菜150克,鸡蛋清50克

调料:淀粉(豌豆)30克、盐3克、料酒10克、味精1克、胡椒粉l克、大葱10克、姜5克

酸菜鱼片汤的特色:

酸菜酸脆,清利爽口,鱼片鲜嫩。

教您“酸菜鱼片汤”怎么做。如何做才好吃?

1.泡酸菜改薄片。

2.鸡蛋清用干豆粉调成蛋清浆。

3.草鱼去鳞、鳃,从尾部下刀剔下鱼肉,改片。

4.用姜、葱、料酒、盐腌渍,入味后捞出葱、姜不要,裹匀蛋清浆。

5.锅洗净,下姜、葱加入奶汤,烧沸后拣去姜、葱。

6.放入酸菜、鱼骨头,待酸菜煮出味后,下浆好的鱼片。

7.煮至鱼片断生时,放入味精、盐,起锅时撒上葱花即成。

小帖士――食物相克:

酸白菜:酸菜不宜与柿子同食,会导致胃石症。

高血压范文第8篇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一系列改变和由此引起的多种疾病,它不仅仅单指血压的升高,还指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一般来讲,血压会随着年龄而升高,很难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划一道明确的界限,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有很多,近年来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成年人在不同日期测量血压三次,取其平均值,高压(收缩压)≥18.6千帕(140毫米汞柱)或低压(舒张压)≥12千帕(90毫米汞柱),符合其中一或两项者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什么人容易得高血压?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国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肥胖、摄入过多食盐和高脂食物、吸烟、饮酒、缺乏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工作高度紧张或疲劳、性格急躁或忧郁,这些人都是易患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高血压会常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可能只是出现轻微的头痛、头晕、耳鸣、眼花、乏力、心悸、气喘、四肢麻木等情况,出现这些现象时要及早就医,因为早期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任其发展就有可能引发冠心病、脑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更要引起注意的是,不是没有高血压症状就没有高血压,有的病人即使血压很高,也不会感到身体不适,因此,即使没有不适感,定期的体检和观测血压也是十分必要的。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血压持续增高对心脏、大脑、肾脏和眼睛都有损害。高血压可以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可导致脑中风,包括脑溢血、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还可造成肾脏损害,引起肾小球硬化,随着病情进展,最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高血压会造成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者可导致眼底出血或栓塞,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如何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非药物治疗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内容包括:减肥,合理膳食、限制食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衡等。

对于轻型高血压患者,开始可以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即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再开始药物治疗,而高危患者发现高血压后就应该马上开始药物治疗。

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1.忽视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许多患者只注重服用药物,不注意坚持控制饮食、戒烟限酒、减轻体重,忽视适当的体育锻炼,高血压的治疗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否则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血压范文第9篇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超过一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持续的高血压会造成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主动脉夹层、眼底病、周围血管病等并发症。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很多患者是体检或偶尔测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升高,还有部分患者直到发生了心脏病、脑卒中、尿毒症等住院了,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但已失去最佳治疗机会。

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元凶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首死病因,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3%。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71%的脑卒中和53%的心肌梗死死亡与高血压有关;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即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三、高血压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可怕的后果

1.高血压造成动脉硬化

高血压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动脉。血压高,动脉壁承受的压力大,逐渐失去弹性而变硬、变厚、管腔狭窄,这就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血压升高又会加剧动脉硬化,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动脉发生硬化后有两种结果,一是血管壁失去弹性,变硬变脆而容易破裂;二是血管狭窄造成血流不畅或阻塞。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常见类型,由于高血压等因素损伤血管内膜,血液中的胆固醇等物质侵入到血管壁,黏稠的粥样物质堆积形成斑块,所以称粥样硬化。常发生在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中动脉。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快。

2.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⑴高血压引起脑损害

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等。

中国人脑卒中高发,高血压患者中发生脑卒中的人数是心肌梗死的5倍。脑卒中表现为重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手脚不利、半身不遂、行走困难、不能说话、失明、智力障碍;轻者肢体发麻、语言困难、头痛头晕等。30%脑卒中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就被夺去了生命,大部分患者遗留失语、偏瘫等残疾。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

脑梗死 由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而造成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脑梗死。

脑出血 脑内小动脉硬化变脆,在高的压力下膨出形成动脉瘤,重者破裂,引起脑出血。严重的脑出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短暂性脑出血发作 有些高血压患者会突然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或眩晕、一过性黑■、失语、吞咽困难等,持续数分钟后完全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但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表现基本相同,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发生脑卒中的先兆。这预示着脑动脉已经硬化,必须积极治疗,尤其要加强抗血小板治疗。

长期的高血压可造成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⑵高血压引起心脏病

高血夯嵋起多种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冠心病 为心脏供血的动脉叫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出现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绞痛,严重者发生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

心力衰竭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血压高,心脏负担加重,造成左心室肥厚。心脏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劳累或饱食时会发生胸闷、气促、心慌;随病情加重,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尿少、水肿等。

心律失常 高血压患者常发生心律失常。其中房性期前收缩(早搏)、房颤最常见,有的患者会感觉心慌,心跳有停顿感,也有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发作时做心电图可确诊。房颤的最大危害是易形成左心房血栓,血栓脱落易导致中风。

⑶高血压引起肾损害

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损害肾功能。早期可有夜尿增多、尿泡沫多、眼睑水肿等症状,严重者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或换肾,丧失劳动力,并且花费巨大。

⑷高血压引起的其他血管病

外周血管病 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走几百米路就出现腿部沉重、麻木、疼痛,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在休息时下肢也发冷、疼痛、甚至溃烂。下肢动脉超声、踝/臂血压指数是检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简便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造成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动脉壁形成血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腹部撕裂样剧烈疼痛,甚至血管破裂大出血,病情凶险,多数危及生命。

眼底病 高血压损害眼底动脉、视网膜、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可以通过眼底动脉检查发现,同时还可以了解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过程。

四、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费用高

高血压范文第10篇

北京:46%居民死因同高血压有关

2011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中,和高血压直接相关的疾病占据46.3%。为此,今年全市将对12万名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并对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等展开心脑血管急救培训。

逾18岁市民每3年开展一次慢性病监测

在第15个“全国高血压日”。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2011年北京市居民死因分析数据显示,与高血压直接相关的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所有死因的46.3%。

为此,今年北京市将共计对12万名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药物干预等随访管理。此外,每3年拟对全市18岁以上成年人开展一次慢性病危险因素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变化趋势。

重点人群将接受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培训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今年,将对400名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交通警察和200名在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密集地点工作的人员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紧急状态下心肺复苏和救助心梗、脑卒中发病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温薷)

“控盐”就能防治高血压吗?

有些人相信“控盐”就能防治高血压。不久前,卫生部、科技部等15个部门公布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其中强调将减少居民食盐摄入量作为工作目标之一。那么——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与我国居民膳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高盐低钙的饮食容易引发血压高,这已被多年的研究所证实。”中国营养学会主任医师高慧英说。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孙宁玲提出:长期情绪抑郁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都十分容易导致高血压。

那么,限制食盐摄入量对防治高血压到底有怎样的影响?防治高血压还须注意什么?

减盐要循序渐进

“我们常用的食盐即“氯化钠”,其中钠离子可以提供咸味,氯离子为助味剂,每摄入2300毫克的钠,可使血压升高2毫米汞柱。”高慧英说,普通食盐日均摄入量增加2克,可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分别增加2毫米汞柱及1.2毫米汞柱;而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使人群血压水平降低,钠摄入量每降低2300毫克/日收缩压可下降5.8毫米汞柱,舒张压可降低2.5毫米汞柱。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克以下。但我国特别是北方居民崇尚“咸中得味”,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食盐为12克,甚至更高。

孙宁玲说,北大人民医院曾做过高血压病人尿检,测试显示只有26%的病人每天钠摄入量在6克以下。而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高于西方国家;北方人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约为12~18克,南方为7~8克,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南方。“如果一个每天摄入18克盐的人能减掉10克食盐,那么收缩压和舒张压可分别降低10毫米汞柱和6毫米汞柱。”

鉴于饮食习惯的稳固性,孙宁玲建议减盐行动要循序渐进,逐步减少盐量,让个人或家庭日常饮食慢慢适应。同时,食用盐应细化分类,适用不同人群需要;出售的食盐应明显标注食盐所含成分及适用范围等。另外,患者应当注意少吃腌制品以及高盐零食。

还要配合补钾和钙

我国居民饮食存在高盐低钙的情况,食盐的特点一般是高钠低钾,这些都造成了我国人体中钙、钾等元素的缺失。有些高血压病人,即使他按医生嘱咐吃药、控盐,但是血压仍然未能稳定。

高慧英认为,补钾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增加尿排出钠来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在限制钠摄入量的同时适量补钾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资料《第三次美国营养监测报告》中在总结高血压防治情况时,就为其公民未能控制钠的摄入量并未能保持一定的钾和钙摄入量而感到担忧。

高慧英建议大家,注意膳食平衡,少吃油脂,多吃含钾食物,如梨、红豆、扁豆、冬菇、紫菜、红薯等。孙宁玲建议:“现在人们烹饪蔬菜时喜欢煎炒或熬炖,这容易破坏蔬菜的营养成分,应尽量改变蔬菜的烹调方法,能生吃就生吃,不能生吃就凉拌。当然,有的高血压患者也可适当地采用药物补钾。”

仅“控盐”还远远不够

导致高血压病并非单一因素,它可能与遗传、肥胖、年龄,生活方式如饮食高盐、高脂、饮酒、吸烟、缺少运动,以及精神紧张、焦虑等等密切相关。“控盐”仅是改善饮食结构的一个方面,对于防治高血压来说远远不够。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尤其是现在都市白领的工作需要面对电脑久坐,上下班也以乘车和开车为主,步行很少,缺乏足够的运动,不利于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些人还不知道熬夜也容易引发头晕、目眩等疾病,继而出现高血压。“现在20、30岁就常见患有高血压病的。很多年轻人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都提前发病。”高慧英说,社会竞争激烈,处在为美好生活奋斗阶段的中青年工作压力大,精神经常处在紧张状态中,“越是这样,越要注意劳逸结合,放松心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孙宁玲还提醒读者,中国注重家庭文化,喜欢煎炒烹饪的食物没错,但一定要警惕,如果孩子生长在“高盐”饮食环境中,形成高盐、高脂、高油的饮食习惯,就容易导致过度肥胖,从而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控盐只是从生活方式上对高血压防治进行干预,如果已经患高血压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选择适当药物治疗。”(符毓萍)

血压患者注意:家庭自测血压记住135/85

新闻背景: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委员会等联合组成的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近日公布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推广工作正式启动。

“一般人对高血压的认识是,同一天的3次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而在家里量血压,标准要降低5mmHg。就是说,如在家中不同时间、多次测量的血压都达到或超过135/85mmHg,就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王文教授指出。

王教授解释,家里环境比较安静,也没有“白大衣效应”,所以在测量血压时往往比较放松,诊断标准也就更严一些。另外,国外多项对自测血压资料的汇总分析也支持,将135/85mmHg作为家庭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

自测血压建议采用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一般人群不建议使用腕式血压计。自测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2~3遍,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左娇蕾)

高血压患者如何应对突发意外?

高血压患者很容易会突发意外情况,如果稍有不慎,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劳逸结合 适当休息

高血压患者要在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高血压患者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并吸入氧气。

及时服药 情绪稳定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者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并且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做好高血压患者的思想工作,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心悸气短 警惕发病

由于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一些并发症的侵袭,所以大家要时刻提高警惕。当高血压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遇到发病 冷静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的病症是经常反复发作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危害。如果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高明慧)

高血压治疗要把握9大用药技巧

专家认为轻松降压应当注意用药技巧:

1、使用长效降压药

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每日服用1~2次,保证24小时血压平稳,减少血压的波动。

2、不要随意换药、停药

降压药物只要有效,不必经常换药,更不要随意停用。合理治疗方案的制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1~2个月的摸索。长效的降压药物需要几天或1~2周才能发挥最好的降压效果,因此,在调整方案时不要着急。收缩压

3、禁忌人群警惕服药

选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如充分考虑妊娠、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禁忌证等因素。

4、多数人睡前不宜服降压药

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其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

5、降压标准个体化

对于仅患有高血压而无并发症者,应降压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降压不能太快

对有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过猛。

7、联合降压

中等危险或低危险度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危险度和极高危险度患者则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8、对症选择降压药

老年人降压多以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年轻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血肌酐≥265微摩尔/升时慎用;合并冠心病时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合并心衰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并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应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后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时,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顽固性高血压需住院同时服用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在目标水平(140/90毫米汞柱)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属于顽固性高血压,建议住院详细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和怡)

高血压患者护血管的饮食6原则

高血压需要终生调养,与其把健康的砝码押给医院,把养老钱花在保健品上,不如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饮食疗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学会选择食材、科学烹饪,学会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困扰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问题将得以迎刃而解,并让你重获身心健康。

控制热能及体重。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多数高血压患者会伴有超重及肥胖。限制热能摄取,使体重减轻后,血压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减轻每周1~1.5千克为宜,体重每增加12.5千克,收缩压上升约10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约7毫米汞柱。

限制食盐摄入。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高。每天吃1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约10%;而每天吃2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则为20%,保持低钠饮食,每天钠量维持500毫克,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每天供给食盐以2~5克为宜。

多吃降压降脂食物。有降压作用的食物:芹菜、胡萝卜、番茄、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山楂、番茄、大蒜、洋葱、绿豆等

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充足。据研究报告,每日膳食,钙摄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每日平均摄入钙量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摄入钙量1400~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出2倍。含钙丰富食物有豆制品、核桃、牛奶、花生、鱼、虾、韭菜、芹菜、蒜苗等。大剂量维生素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除体外,改善心功能和血液循环。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如:橘子、大枣、番茄、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

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动脉粥样硬化。

保持饮食规律。宜少量多餐,每天4~5餐为宜,避免过饱。

对于已经患上冠心病的患者,除了生活中注意改善血管状况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上一篇:行政审批范文 下一篇:篮球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