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范文

时间:2023-11-12 23:13:24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篇1

却没引起高度重视

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这是地下水污染的3个主要来源。其中,农业污水中的污染物总量是最大的,超过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总量。

我国每年大约用掉6000万吨化肥,占世界化肥使用总量的40%以上,而生产的粮食只占世界产量的25%。大约超过60%的化肥农药流失掉了,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排水和地下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污水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而且几十年中持续累积。在北方,农业面源污染基本都沉降到土壤和地下水中,一方面污染饮用水,农村有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土壤污染,进而造成粮食污染,威胁食品安全。广东镉大米事件就是鲜明例证。

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由于农业污染导致地下水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超标。今年粮食产量“十连增”,但是隐忧很深。我们为了保证粮食增产,付出了过多的资源、环境代价。不能只追求粮食产量的安全,更要注重质量的安全,必须从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型。现在的农业补贴中设立的化肥补贴导向应该转变,更倾向于有机农业。我国需要从宏观上加强农业、肥料、环境、能源等多环节的统筹。

“合格”排放的水 为何仍然高污染

我们做课题发现每年约有160亿吨工业污水被偷排,如果把这部分污水量加上,工业污染就超过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地下水的第一污染源。

现在,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到河道里,或者灌溉农田,都会继续污染地下水。因为处理标准过低,污染物浓度仍然非常高。

现在工业污水的排放标准很多是行业制定的。制定时就低不就高,因为定高了,企业就要增加治理成本。官方统计,工业污水94%达标排放,这个“达标”就很成问题。

按照现行合法的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厂按照一级B排放标准处理后排放的污水可以排放到三类水中。三类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是20毫克/升,而一级B的COD是60毫克/升,相当于三类水水质的3倍。

污染浓度高的水为什么能排放进干净的水?因为制定标准是假设接纳的水体可以降解稀释污水。这就给排污企业钻了空子。如果一瓶墨水倒进一个游泳池里,可以被稀释,因为污水量和接纳水体量的差别足够大。但是如果一瓶墨水倒进一杯水里,甚至墨水比杯子里的水还多,就肯定造成污染。现在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接近接纳水体量,北方很多河流湖泊已经干涸,已经没有水量,接纳水体可以降解稀释污水的假设就不成立了。

环境标准为何会滞后、甚至扭曲?关键是我们对环境的认识还没有转变。环境保护不能让位于经济发展,不能为了换取一时的增长透支甚至牺牲环境。现有环保法律在规定排污标准时,要求考虑经济条件、技术条件,这就为滞后的环境标准留下了余地。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低环境标准,企业因此每年可以节省减排成本上万亿元。如果按照不污染环境的原则,提高排污标准,估计企业要亏损一大半。但是,透支环境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排放的都是“合格”的污水,水体都被污染,由此带来土壤污染、食物污染,就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存。

现在,总在讲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把这些目标落到实处,落实到提高排放标准上。污水治理要达标并不难,办法很多。不仅是末端治理,还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减少排放,同时通过技术升级,采用清洁技术,就可以从源头减少污染。

要控制住地下水污染源,可以浓缩成六个字——提标、严管、重罚。提标是第一位的。

别让多头管理造成“污染真空”

做到排污高标准之后,还必须严管,要管得住。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是当前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地下水防治尤其明显。从国务院授权的层面来说,地质环境的监测权属于国土资源部,但是污染控制属于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没有权力管污染源,就形成了一个管理真空。

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关键,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同时强化执行。首先要分清楚管理责任。环保部把污染源控制住,保证达标排放;国土部把全国的地下水情况都监测起来。其次是责任对接,看职能有无交叉或漏洞,要及时对接。

加强制度保障,还必须加强立法。现在我国对地质环境的保护还是空白,我多年前提出制定《地质环境保护法》,现在还没有进展。根源还是观念问题。长久以来,我们一直不认为地质环境是环保问题,因为它不构成跟人的直接接触,从物质的循环来说,大气、水跟土壤有物质的交流和循环,是一个生物圈,而跟地质环境是没有这个循环的,煤炭和石油的形成虽然是循环,但那是几千万年的过程。我们对地质的利用只是开采资源。

环境污染处罚 不能设上限

管住水污染还要重罚。最近两高对环境污染罪出台司法解释,加大了对利用渗坑等地下排污行为的处罚。但是环境违法成本还要提高,特别是不能设处罚上限。环保部对华北地区污染地下水的88家企业罚款总额613万余元,平均每家企业不到7万元。没有企业或相关人员承担过刑事责任,目前行政处罚的最高限额仅为50万元。

对于造成重大环境损害的污染事件,罚款怎么能够设置上限?今年年初,英国石油公司BP表示将对两年前墨西哥湾重大石油泄漏事件,向美国政府支付45亿美元罚款。这是有史以来美国向企业开出的最高额罚单。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篇2

在抓污染减排的实际工作中,河北各地环保部门普遍感到,尚缺少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把各地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上升到法规的高度,可以更好地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天蓝、海澈、地绿、水清,这是人们对生存发展环境的美好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污染减排“首当其冲”。

一部推进污染减排的地方性法规———《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于7月1日起开始施行。

据了解,这个条例在全国尚属首创。

据河北省环保厅厅长姬振海介绍,河北环绕京津,由于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偏重,增长方式粗放,尽管进入“十一五”以来采取了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等措施,但污染减排仍然“任重而道远”。在抓污染减排的实际工作中,河北各地环保部门普遍感到,尚缺少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把各地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上升到法规的高度,可以更好地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水质超标要扣地方财政的钱

“上游排污,下游遭殃”在许多地方已成为一种常态。为强化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责任,河北省近年来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本文由收集整理施了“生态补偿金”制度,“水质超标,扣地方财政的钱”,专项用于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

条例对河北省自去年开始在子牙河流域试行的生态补偿金制度予以法制化,用地方立法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造成相邻地区环境污染加剧或者环境功能下降的,应当向相邻地区支付生态补偿金。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同时规定,要积极推进位于人口密集区、饮用水源地上游等环境敏感区域的石油化工、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危险废物处理等重污染排污单位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有专家表示,“生态补偿金”制度用“切肤之痛”强迫地方政府加强环境治理,严打违法排污行为,可以强化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责任。

损坏监测设备的可罚10万元

条例规定,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并可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对于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就排污的单位,将由县级以上政府环保部门责令停止排污,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针对一些排污单位不安装成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和治污设施的现象,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未与环保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监测设备未正常运行或者擅自拆除、损坏自动监测设备的,要限期改正,否则将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要限期改正,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限期治理”和以“试生产”为名行生产之实等不法现象,条例规定,污染物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标的,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限期治理期限不超过12个月,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停产或者关闭。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前未报告的要责令停止,可以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投入试生产或者试运行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责令限期办理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或者试运行,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条例还规定,造成严重污染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并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不按照要求采取治理措施或者不具备治理能力的,将被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费用由排污单位承担。

政府和排污单位要责任“两清”

条例规定,污染减排的主体一是政府,二是排污单

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建立实施考核奖惩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明确责任,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对排污单位,条例规定了企业必须遵守的环保制度,使其行为能够在法定制度框架下规范运作。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责任制,制定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作的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将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作的效果作为对所属相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负责人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划定环保重点监管区

该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超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需要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地区确定为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并提出重点监管区的环境治理目标。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未达到环境治理目标的重点监管区不予备案或者核准、审批其可能增加当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排放可能导致当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采用削减现有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增加。

条例提出,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或者超过上一级人民政府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集中供热等工程;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组织和督促排污单位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或者其他治理技术。

对排污单位和负责人将“双罚”

环境执法手段软、违法排污成本低,这是环境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此类突出问题,条例特别设立了对排污单位和负责人“双罚”的条款,即排污单位违法排污的,除对排污单位给予处罚外,还要对其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经济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违法排污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处罚问题的意见》中,“违法向水体排放或倾倒危险物质的,可以依法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精神,在条款中规定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相关内容。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篇3

第一条为加强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工作,促进治理污染,防止新污染扩大,改善环境和保护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缴纳排污水费;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的,应同时缴纳超标排污费;超过国家规定的边界噪声标准或限值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的,应缴纳环境噪声超标排污费。第三条福建省环境保护局统一监督管理全省排污收费工作。省内排污单位不论其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关系,都应当向负责收费的环境保护部门缴纳排污费。(一)中央部属,省属,省计划单列的排污单位和省级以上部门管理的"三资"企业的排污费由地(市)环境保护部门征收;(二)地(市)属的排污单位和地(市)管理的"三资"企业的排污费由(地、市)环境保护部门征收;(三)其他排污单位的排污费由县(市,区)环境保护部门征收。以上3项收费总额的4%上交省级财政,作为省级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第(一)项收费中排污水费和超标排污费的20%上交省级财政,作为省级污染源治理示范工程以及跨地区的污染治理专项基金。第四条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地向负责收费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浓度和噪声分贝值,经环境保护部门核定,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未申报的,除依法处置,并按环境保护部门测试或依据物料衡算法计算的数据收费。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定期进行抽查复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排污单位对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核定的排放放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浓度和噪声分贝值有异议的,可以申请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复核。第五条征收排污费的标准,按本办法附表执行。排污单位超标准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中,在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污染物质的,按计费最高的一种征收。排污单位位于以下区域的,按收费标准的上限收费上限收费:(一)居民稠密区;(二)饮用水源保护区;(三)文教集中区;(四)风景名胜区和疗养区;(五)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保护区。前款(一)至(四)项区域,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第六条关污费按月计征。排污单位不论其隶属关系和所有制性质,都应当根据环境保护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20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逾期不缴的,每天增收1滞纳金。排污单位在银行开户的,可由环境保护部门委托银行以委托收款方式进行结算;没有在银行设立帐户,应当向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银行帐户办理缴款手续。第七条对缴纳排费后仍未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对其开征第三年起,第年提高征收标准5%。经过治理已达到排放标准的,可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停止征收超标排污费;虽未达到排放标准,但已显著降低排放数量和浓度的,可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减少收费。经核实,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从其申请之日起,停止或减少收费。第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加收1至5倍超标排污费:(一)1981年1月1日以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和挖潜、革新、改造的工程项目,排放污染物质超过标准的;(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限期治理、搬迁、停产、转产而未按期完成的;(三)有污染处理设施而不运行或擅自拆除,排放污染物质超过标准的。加倍征收污费的幅度,由征收排污费的环境保护部门根据造成的污染状况和违法情节决定。加收2倍以上(含2倍)排污费,应报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执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接到下级环境保护部门加收排污费决定书后10日内作出批准或变更答复。第九条排污单位缴纳的排污水费、超标排污费、环境噪声超标排污费,可以在生产成本中列支;提高征收标准收费部分、加倍收费部分以及罚款、滞纳金的支出,企业在利润留成中列支,事业单位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第十条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免除其应承担的治理污染赔偿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第十一条征收的排污费应当分别缴入各级财政,纳入预算,按专项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作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第十二条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应当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以及环境的综合治理(噪声超标排污部分的补助资金着重用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也可适当补助环境保护部门业务活动经费。其使用范围和办法按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三条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的使用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环境保护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坚持专款专用、先收后用、量入为出,不得超支、挪用、节余结转下年使用。第十四条超标排污部位应当自筹资金进行污染源治理。自筹资金不足的,可以申请污染源治理补助或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贷款。第十五条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的使用,由羊污单位向各自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各主管部门根据申报的污染源治理方案、技术措施、资金来源情况,提出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或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的具体使用意见,由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第十六条环境保护部门对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或做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十七条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不同情节,由环境保护部门决定给予警告或罚款;(一)不按本办法规定缴纳排污费的;(二)拒报或谎报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三)因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四)用稀释、渗漏、漫流等方式排放污染物的;(五)拒绝对排污情况的列场复测或抽查时弄虚作假的。第十八条依据前条处以罚款的,按下列规定执行:(一)有前条第(一)项所列行为的,除追缴排污费或者超标排污费及滞纳金外,或以并以1000元以上上1万元以下罚款;(二)有前条第(二)、(五)项所列行为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3000以下罚款。(三)不前条第(三)所列行为的,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造成衙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经济损失的30%计算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四)有前条第(四)项所列行为的,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省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决定处以20万以下罚款;地(市)和县(市、区)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分别决定处以5万元以下和1万元以下罚款,超5万元和1万元罚款的,应分别报其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本条所指的以上、以下数额,均含本数。第十九条排污单位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向有关单位建议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条排污单位对环境保护部门征收扰污费或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收费通知单或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内,向人民法院。排污单位也可以在接到收费通告单或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埋接向亿法院。排污单位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又不履行的,由全出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二十一条排污费的征收监理人面、或的,由同级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或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排放标准为:(一)《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中的废气、废渣部分;(二)《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8978-88)》;(三)《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GB3841-83)》;(四)《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GB9078-88)》;(五)《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六)《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本办法应用解释权归省人民政府。本办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有关征收排污费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依照本办法。附《征收排污费标准》表排污费征收标准附表一、废气类别有害物质名称超过标排放量每公斤超过标准每10立方米烟尘超标倍数烟尘林格曼浓度4以内4.1-66.1-99以上2级3级4级5级1二氧化硫、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0.04///2硫酸(雾)、铅、汞、铍化物3生产性粉尘玻璃棉、矿渣棉、石棉、铝化物0.10///电站煤粉、水泥粉尘0.02炼钢炉粉尘、其他粉尘0.044锅炉和工业炉窖每吨燃料收费3.004.005.006.003.004.005.006.00说明:(1)蒸汽机车及其他流动污染源的排烟暂不收费;(2)火力电站、工业和采暖锅炉的废气,暂按烟尘征收排污费;其他有害物质暂不收费。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篇4

新环保法五细则出笼 规范按日计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规定,排污者有五种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这五种行为包括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

《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明确,排污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拒不改正: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送达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复查发现仍在继续违法排放污染物的;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复查的。

《实施查封、扣押办法》规定,排污者有六种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实施查封、扣押:

这六种行为包括,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污染物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化工、制药、石化、印染、电镀、造纸、制革等工业污泥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未按照要求执行停产、停排措施,继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违法排污行为。

对于扣押期间设施、设备的保管费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规定,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承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预算,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新环保法出台之前,环保部门无权决定对违法排污企业实施限产、停业,只能报请地方政府批准。《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规定,排污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日最高允许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措施。

依照《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的规定,以往媒体所报道的排污企业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等行为,都会被环保部门实施限产停产处罚。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兼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调查活动办公室主任成亚威对本报记者说。《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该办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公开企业基础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否则将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公告。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规定,对于连续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约谈下级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新环保法内容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

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书。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为被检查机关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五条 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作出决定。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十八条 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十九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二十二条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十三条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

第四章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二十四条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五条 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七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第二十八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使用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九条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中央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三十条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第三十一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三十三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 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三) 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

(四) 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

(五) 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

第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三十七条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观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公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篇5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二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编制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水体的环境功能要求;

(二)分阶段达到的水质目标及时限;

(三)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以及具体实施措施;

(四)流域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大、中型水库坝下最小泄流量时,应当维护下游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并征求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第四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

企业事业单位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时,还应当写明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因及限期治理措施。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写明理由。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1个月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六条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流域的总量控制计划,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其他水体的总量控制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体的总量控制计划,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确定。

第七条总量控制计划应当包括总量控制区域、重点污染物的种类及排放总量、需要削减的排污量及削减时限。

第八条对依法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水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该水体的总量控制实施方案。

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应当确定需要削减排污量的单位、每一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的种类及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需要削减的排污量以及削减时限要求。

第九条分配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按照科学、统一的标准执行。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审核本行政区域内向该水体排污的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对不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发给排污许可证;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确定的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并安装总量控制的监测设备。

第十二条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流域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执行国务院批准的省界水体适用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十三条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流域的省界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水环境质量监测规范执行。

第十四条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专业规划.并按照规划的要求组织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十五条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按照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营运单位,应当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负责。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抽测检查。

第十六条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应当向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治理进度。

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检查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的治理情况,对完成限期治理的项目进行验收。

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因不可抗力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必须在不可抗力情形发生后1个月内,向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延长治理期限申请,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审查决定。

第十七条环境保护部门和海事、渔政管理机构对管辖范围内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或者佩戴行政执法标志。

第十八条环境保护部门和海事、渔政管理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时,根据需要,可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下列情况和资料:

(一)污染物排放情况;

(二)污染物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操作和管理情况;

(三)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检定、校验情况;

(四)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监测记录:

(五)限期治理进展情况;

(六)事故情况及有关记录;

(七)与污染有关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的资料;

(八)与水污染防治有关的其他情况和资料。

第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或者减少排污,并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经济损失、人员受害及应急措施等情况的初步报告;事故查清后,应当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事故潜在危害或者间接危害、社会影响、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环境保护部门收到水污染事故的初步报告后,应当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者消除污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组织对事故可能影响的水域进行监测,并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造成渔业水体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向事故发生地的渔政管理机构报告。海事或者渔政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通报情况,并及时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水污染事故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跨行政区域危害或者损害的,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受到或者可能受到事故危害或者损害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及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等情况。

第三章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二十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划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务院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其他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协商不成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第二十一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水质,适用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适用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

第二十二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保护,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第二十四条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溉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用于灌溉的水质及灌溉后的土壤、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

第二十五条在内河航行的船舶,应当配置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污设备,并持有船舶检验部门签发的合格证书。

船舶无防污设备或者防污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限期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六条在内河航行的船舶,必须持有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防污文书或者记录文书。在内河航行的150总吨以上的油轮和400总吨以上的非油轮,必须持有油类记录本。

第二十七条港口或者码头应当配备含油污水和垃圾的接收与处理设施。接收与处理设施由港口经营单位负责建设、管理和维护。

在内河航行的船舶不得向水体排放废油、残油和垃圾、在内河航行的客运、旅游船舶,必须建立垃圾管理制度。

第二十八条在港口的船舷进行下列作业,必须事先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

(一)冲洗载运有毒货物、有粉尘的散装货物的船舶甲板和舱室;

(二)排放压舱、洗舱和机舱污水以及其他残余物质;

(三)使用化学消油剂。

第二十九条船舶在港口或者码头装卸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腐蚀性、放射性货物时,船方和作业单位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污染水体。

第三十条船舶发生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强制打捞清除或者强制拖航,由此支付的费用由肇事船方承担。

第三十一条造船、修船、拆船、打捞船舶的单位,必须配备防污设备和器材;进行作业时,应当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油类、油性混合物和其他废弃物污染水体。

第四章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二条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提出划定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下水质标准》II类标准。

第三十三条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利用污水灌溉;

(二)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作肥料;

(三)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四)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

第三十四条开采多层地下水时,对下列含水层应当分层开采、不得混合开采:

(一)半咸水、咸水、卤水层;

(二)已受到污染的含水层;

(三)含有毒有害元素并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层;

(四)有医疗价值和特殊经济价值的地下热水、温泉水和矿泉水。

第三十五条揭露和穿透含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范要求,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

第三十六条矿井、矿坑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应当在矿床设置集水工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第三十七条人工回灌补给地下饮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规定处以罚款的,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可以处l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拒绝环境保护部门或者海事、渔政管理机构现场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者超标排污费的,除追缴排污费或者超标排污费及滞纳金外。可以处应缴数额50%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处以罚款的,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砷、铬、氰化物、黄磷等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含有高、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向水体排放船舶的残油、废油,或者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生活垃圾,或者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存贮固体废弃物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的,可以处*0元以下的罚款;

(六)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溶洞排放、倾倒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排放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的,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处以罚款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处以罚款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处以罚款的,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处以罚款的,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二)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

第四十四条不按照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颁发许可证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细则第十一条的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排污口、安装总量控制监测设备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或者改建项目未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违反本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可以处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违反本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码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细则第三十三条第(四)项的规定,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污费或者被处以警告、罚款的单位,不免除其消除污染、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篇6

第二条凡在本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饮食娱乐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饮食娱乐服务业是指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宾馆、饭店、冷饮经营场点、酒吧、足疗店、咖啡屋、茶楼、户外营业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待所、食堂等经营和服务场所、歌舞厅、烧烤店、游乐场、录像放映厅、音像制品经营场点、洗染店、美容美发院、浴池等单位。

第四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饮食娱乐服务业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工商、公安、城建、行政执法、文化、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饮食娱乐服务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从事饮食娱乐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选址必须符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做到选址得当,布局合理。

(二)必须安装吸收油烟、异味的设施,通过专门的烟囱排放,并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要求确定专用烟囱排放高度和位置,不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

(三)不得使用燃煤炉灶,必须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四)必须设置油水分离设施,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严禁将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向街巷泼撒。

(五)严禁居民区、居民楼和商住混合楼底层兴办产生恶臭、异味、噪声污染的各种饮食娱乐服务场点。本办法实施前的原有经营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原有商住混合楼不能有效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应改变其经营性质。

(六)严禁在居民集中区域进行露天烧烤、炸制食品等经营活动,户内烧烤、炸制食品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七)使用音响器材的,必须符合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八)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九)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它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的饮食娱乐服务业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相邻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第七条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排放污染物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八条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前,应申请环保部门对其污染防治设施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营业。

第九条建设项目必须保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确需拆除和闲置的,必须经环保部门批准。

第十条从事饮食娱乐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或变更登记时,应同时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工商部门对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核发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排放污染物必须定期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排放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及时申报。

第十二条排放污染物应当按规定缴纳排污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第十三条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除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外,由环保部门责令其限期治理。

第十四条环保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应当出示有关证件,被检查者应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检查和弄虚作假。

第十五条在饮食娱乐服务业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五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项,第十一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环保部门给予警告,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五条(九)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擅自投入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保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即投入经营或者使用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其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原有污染防治设施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其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逾期不缴纳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的,除追缴排污费、超标准排污费及滞纳金外,可以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对经限期治理仍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除按规定加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依法并处罚款;由区人民政府责令其停业、搬迁或关闭。

第二十三条对阻碍环保监督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遭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保部门主持调解,促使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在调解中,被控加害者对受害者提出侵权事实否认的,由被控加害者负责举证。

第二十五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以及贪污、挪用和截留排污费、罚没款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追缴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篇7

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应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综合防治,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协同控制、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机制和分工明确、健全完善的网格化监管体系,保障资金投入,强化污染防治措施。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大气污染防治职责情况,实行大气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以及布局调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组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实施,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完善大气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等部门对机动车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油气回收治理等实施监督管理;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部门对建筑扬尘、矿山扬尘、道路扬尘、企业料堆场等扬尘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公安、工商、食药监督、农业等部门对餐饮服务、露天烧烤、原煤散烧、秸秆禁烧等实施监督管理;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对农业生产、畜禽养殖造成的大气污染等实施监督管理;

(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渔业部门、海事机构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协助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自觉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监督管理。加强清洁生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级人民政府对开展技术改造、能源替代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给予扶持和帮助。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

第九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编制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发挥科学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引导、服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大气污染。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机关、社会团体、学校、新闻媒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应当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普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

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应当自觉践行绿色、节俭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减少排放大气污染物,共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要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制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并采取严格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按期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要求,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措施。

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以及实施效果应当向社会公开,并适时进行评估、修订。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可以制定本省地方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省人民政府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主体功能区划和经济技术条件,合理确定本省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制定并完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第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确定削减和控制重点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总量,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设区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

第十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核定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第十五条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排污许可,配置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并保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大气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完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体系。

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调整或者撤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和管理的信息共享。

第十七条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和监测规范设置监测点位和采样监测平台,进行自行监测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原始监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系统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从事环境监测设备以及防治设施维护、运营的单位加强监督管理。

环境监测、环境评估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设施维护、运营的单位依法独立开展工作,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涉。

环境监测、环境评估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设施维护、运营的单位对相应的监测结果、评估结论、设施运营状况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防治大气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六)其他应当公开的影响大气环境的信息。

第二十条实行大气环境生态补偿制度。

大气环境质量同比改善的地区,由省人民政府向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发放补偿资金;大气环境质量同比恶化的地区,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缴纳补偿资金。补偿资金应当专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

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同比变化情况,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对重大大气环境违法行为或者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查处不力或者社会反映强烈的,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挂牌督办,责成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限期查处、整改。挂牌督办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

第二十二条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区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等条件,制定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和削减目标,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重点削减工业用煤和民用煤使用量,大幅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和削减目标,制定本级的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划定并逐步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

禁燃区内不得新建燃烧煤炭、重油、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设施;现有燃烧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应当限期改用清洁能源;未改用清洁能源替代的高污染燃料设施,应当配套建设先进工艺的脱硫、脱硝、除尘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排放;仍未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停止使用。

禁燃区内禁止原煤散烧。

第二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炭质量管理,禁止生产、进口、运输、销售和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煤炭,鼓励燃用优质煤炭;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煤炭洗选比例,加强煤炭洗选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煤炭使用单位应当采用先进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锅炉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环节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不得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城市建设,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

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除热电联产外,严格控制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现有多台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可以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则建设为大容量燃煤机组。

具备稳定热源的集中供热区域和联片采暖区域内的热力用户,应当使用集中供应的热源,不得建设分散的燃煤供热设施,原有分散的中小型燃煤供热设施应当限期拆除。

推广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减少民用煤炭使用量,加强城乡燃煤污染治理:

(一)推进城乡居民散煤替代,加强电能替代、燃气替代项目建设,通过奖励、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电能替代、燃气替代项目予以支持。

(二)推广使用民用清洁燃烧炉具,加快淘汰低效直燃式高污染炉具,严禁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炉具;

(三)加强洁净型煤、优质煤炭的推广使用,实现农村地区洁净型煤配送网点建设全覆盖,严禁使用高硫分和劣质煤炭;

(四)推广太阳能、电能、燃气、沼气、地热等使用,加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的替代和开发利用。

第二节工业以及相关污染防治

第二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定期制定本省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淘汰列入前款名录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

在城市建成区及其周边的重污染企业,应当逐步搬迁改造或者转型退出。

第二十九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学合成制药、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工业项目。

现有大气重污染工业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第三十条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大气重污染企业,(由信贷管理部门、价格管理部门)实行差别信贷、差别水价、惩罚性电价。

第三十一条对不经过排气筒集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排污单位应当采取密闭、封闭、集中收集、吸附、分解等处理措施,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以及内部物料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第三十二条石化、重点有机化工等工业企业应当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体系,对管道、设备等进行日常检修、维护,及时收集处理泄漏物料。

加强生产、输送、进出料、干燥以及采样等易泄露环节的密闭性和安全性,加强无组织废气的收集和有效处理。对有组织排放的废气进行回收利用或进行催化燃烧、热力焚烧,提高有机废气净化效率。

第三十三条生产、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

省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等部门,定期制定、调整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目录和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列入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目录的产品,应当在其包装或者说明中予以标注。

第三十四条下列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活动,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原料和工艺,按照规定建设、使用污染防治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一)石化、煤化工、医药、家具制造等含挥发性有机物原料的生产;

(二)燃油、溶剂的储存、运输和销售;

(三)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挥发性有机物为原料的生产;

(四)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使用;

(五)其他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第三十五条新建储油库、储气库、加油加气站以及新登记油罐车、气罐车,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配套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并正常使用;已建储油库、储气库、加油加气站以及在用油罐车、气罐车,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

第三十六条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企业应当建立台账,如实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去向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三十七条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以及垃圾处置场、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减少恶臭气体排放。

在居民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和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及其周边,不得新建、改建和扩建石化、焦化、制药、油漆、塑料、橡胶、造纸、饲料等易产生恶臭气体的生产项目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恶臭气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十八条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有效的净化装置并保持正常运行,实现达标排放。

第三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管理规定,建立科学有效的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制度,不得随意排放、抛洒或者丢弃。

第四十条使用燃煤炉窑、煤气发生炉等设施的单位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第三节机动车船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

第四十一条在用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执行国家和本省规定的阶段性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四十二条新购置机动车应当符合本省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确认达到本省新购置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方可在本省办理注册登记或者转入手续。

第四十三条在用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上道路行驶。未经检验合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对在用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维修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感监测等手段进行监督抽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四条在用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联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监督实施。

第四十五条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被有关部门或机构告知排放大气污染物超过标准的,应当及时进行维修,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六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规划,合理控制燃油机动车保有量,推广新能源机动车,建设相应的充电站(桩)、加气站等基础设施,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停车位应当建设相应的充电设施;鼓励和支持公共交通、出租车、环境卫生、邮政、快递等行业用车和公务用车率先使用新能源机动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引导公众绿色、低碳出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高排放在用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鼓励高排放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提前报废。

第四十七条严格执行在用机动车检验方法和排放限值,配套供应合格的车用燃油,推动区域机动车排放污染协同监管。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和京津冀区域使用要求的车用燃料。

第四节扬尘污染防治

第四十八条从事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各类工程建设等施工活动以及物料运输、堆放和其他产生扬尘污染物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监督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备案,并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扬尘污染。

第四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工程预算,并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负责实施。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开工前,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并进行维护;暂未开工的建设用地,对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未开工的,应当采取临时绿化等防尘措施;

(二)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施工现场负责人、环保监督员、扬尘污染控制措施、举报电话等信息;

(三)在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配套设置排水、泥浆沉淀设施,施工车辆不得带泥上路行驶,施工现场道路以及出口周边的道路不得存留建筑垃圾和泥土;

(四)施工现场出入口、主要道路、加工区等采取硬化处理措施;

(五)在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以及工地堆存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建筑土方应当采取遮盖、密闭或者其他抑尘措施;

(六)装卸和运输渣土、砂石、建筑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当采取完全密闭措施;

(七)出现重污染天气状况时,施工单位应当停止土石方作业、拆除工程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建设行为。

第五十条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企业应当采用减尘工艺、技术和设备,采取洒水喷淋、运输道路硬化等抑尘措施,落实矿山生态恢复有关规定。

第五十一条企业料堆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封闭,不能封闭的应当安装防尘设施或者采取其他抑尘措施。装卸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时,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抑尘措施。

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以及渣土消纳场,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采取抑尘措施。

第五十二条城镇道路应当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的作业模式;采用人工方式清扫的,应当符合作业规范,减少扬尘。

运输渣土、砂石、建筑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车辆应当密闭,物料不得沿途散落或者飞扬,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第五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对农田和农村荒地的治理,防治扬尘污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水利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别对市政河道以及河道沿线、公共用地的地面以及其他城镇地面,进行绿化或者透水铺装,减轻扬尘污染。

第五节农业和其他污染防治

第五十四条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枯草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以及电子废弃物、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沥青、垃圾等产生有毒有害、恶臭或者强烈异味气体的物质。

第五十五条向大气排放汞、铅、铬、镉、类金属砷等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相关标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五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所在地人民政府划定的禁止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

禁止在下列场所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项目:

(一)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

(二)未设立配套规划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

(三)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

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和经营场所,应当按照要求安装并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确保油烟达标排放。

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园林绿化部门应当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园林病虫害,并合理安排施药时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从事畜禽养殖、屠宰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周边环境受到污染。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禁止设置畜禽养殖场、屠宰场。

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烟花爆竹禁售、禁放或者限售、限放的区域和时间,逐步扩大烟花爆竹的禁止燃放区域,严格限制燃放时间、品种,减少烟花爆竹燃放污染。

第四章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

第六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会商机制,对大气环境质量和重污染天气进行预测预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信息,确定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等级,适时发出预警并组织实施相应响应措施。

第六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向社会公布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需要可以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应急措施。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要求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并按照规定执行相应的应急措施。

发生轻、中度污染天气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区域污染实际,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程度。

第六十二条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重污染天气集中出现的采暖季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当组织推行错峰生产制度。

在错峰生产期间,重点排污单位、大型建设工程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应当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减少或者停止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生产、作业。

第五章重点区域联合防治

第六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与京津冀重点区域省(市、区)以及其他相邻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定期协商大气污染防治重大事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的要求,开展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产业转移的承接与合作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有关产业结构调整规定和准入标准,统筹考虑与京津冀重点区域省(市、区)以及其他相邻省、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的协调。

第六十四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与京津冀重点区域省(市、区)以及其他相邻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大气污染预警联动应急响应机制,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加强区域预警联动和监测信息共享,开展联合执法、环评会商,促进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通报可能造成跨界大气影响的重大污染事故,协调跨界大气污染纠纷。

第六十五条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与京津冀重点区域省(市、区)以及其他相邻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大气污染防治科研合作,组织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溯源和防治政策、标准、措施等重大问题的联合科研,提高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水平。

第六十六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协同控制目标,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第六十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落实区域联动防治措施。

重点区域内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大气污染防治重大事项,推动节能减排、产业准入、落后产能淘汰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协调协作,开展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所在地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

(二)发生重大或者特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三)经约谈后整改不力或者连续两年被约谈的;

(四)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完成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或者未完成重点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

(二)未按照规定组织实施污染防治措施,造成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的;

(三)对挂牌督办的重大大气环境违法案件和突出大气污染问题处置不力,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四)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七十条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

(二)未按照规定制定、调整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名录的;

(三)对排放重点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违法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

(四)未按照规定建立大气环境监测体系的;

(五)未按照规定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的;

(六)未按照规定组织实施污染防治措施的;

(七)未依法查处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

(八)其他、、的行为。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拒不停止建设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自责令停止建设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排污单位未按照规定和监测规范设置监测点位和采样监测平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要求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上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拒不执行停产或者限产、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等应急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企事业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锅炉,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已建成的分散燃煤供热锅炉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使用的;

(二)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外,在城市建成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新建额定蒸发量二十吨以下的直接燃煤、重油、渣油锅炉以及直接燃用生物质的锅炉的。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排污单位未按照规定对不经过排气筒集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的;

(二)石化、重点有机化工等企业未按照规定建立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体系,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检修、维护,及时收集处理泄漏物料的;

(三)从事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活动,未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的;

(四)在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及其周边,新建、改建和扩建石化、焦化、制药、油漆、塑料、橡胶、造纸、饲料等生产项目的。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或者停业整治:

(一)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以及垃圾处置场、污水处理厂,未按照规定设置合理防护距离,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减少恶臭气体排放的;

(二)在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及其周边从事产生恶臭气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污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净化装置并保持正常运行的;

(四)未按照规定建立科学有效的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制度,随意排放、抛洒或者丢弃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机动船舶在内河水域焚烧船舶垃圾或者违规进行清舱、驱气、油漆等作业的,由交通运输、渔业船舶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依法进行处罚。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一)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扬尘防治措施的;

(二)城市建成区内的高层建筑施工单位高空抛撒施工垃圾的;

(三)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现场配制砂浆的。

第八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运输渣土、土方、砂石、垃圾、灰浆、煤炭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不得上道路行驶:

(一)未按照规定采取密闭措施的;

(二)未按照规定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

(三)未按照规定的路线、时间行驶的;

(四)在运输过程中遗撒、泄漏物料的。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停产整治或者停业整治,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一)钢铁、火电、建材、焦化等企业和港口、码头、车站的物料堆放场所,未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

(二)垃圾填埋场和建筑垃圾消纳场未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

(三)在禁止区域内从事砂、石、粘土开采和加工等易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

第八十二条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排污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公开或不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

违反本条例规定,露天焚烧秸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在禁止区域内露天焚烧树枝、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单位食堂未按照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或者将油烟排入下水管道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区域内露天烧烤、为露天烧烤提供场地,或者在其他区域内烧烤未按照规定使用无烟炉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或者限制的区域和时段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企业事业单位取得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三倍以上五倍以下计算罚款。

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污染大气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七章附则

第八十八条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3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法制办获悉,备受关注的《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已。征求意见稿对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企业超标排污最高可被处以100万元的罚款,拒不整改的,将被追罚;个人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最高可被罚款2000元。

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大气污染物时,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重点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将被责令改正、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关闭。

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以及垃圾处置场、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减少恶臭气体排放。违反规定的,将被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将被责令停产、停业整治。

征求意见稿还强调了个人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责任。露天焚烧秸秆,或在禁止区域内露天焚烧树枝、落叶等,罚款500元至2000元;在禁止或限制的区域和时段燃放烟花爆竹,罚款100元至500元;在禁止区域内露天烧烤、为露天烧烤提供场地,或在其他区域内烧烤未按照规定使用无烟炉具,将被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罚款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对个人罚款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另外,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单位食堂未按照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超标排放油烟或者将油烟排入下水管道,罚款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环境污染的处罚标准篇8

一、水生态环境犯罪的规制现状

水生态环境犯罪导致的水污染、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影响人类生活,这些显性危害性是一目了然的,隐性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水生态环境在时间尺度上出现紊乱,例如一条河流的温度是随四季而变化的,但由于在河流的上游建了火力发电厂,排出大量的热水,导致水体热污染,这样就导致河流水温在时间尺度上温度变化出现紊乱,热污染最终破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会使氰化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毒性增强,鱼类等生物的生存条件变坏,生物多样性降低;水生态环境在空间尺度上出现紊乱,例如候鸟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而进行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在动物界中,类似的活动非常常见,对于昆虫则称为“迁飞”,对于鱼类则称为“洄游”,对于哺乳动物则称为“迁移”,这些动物在水生态环境中的空间尺度都受到水生态环境犯罪的恶劣影响;水生态环境在承载尺度上出现紊乱,承载内容及承载量大小紊乱。这些隐性的水结构紊乱都是环境刑法立法、司法等需要面对的具体到水的问题,水生态环境犯罪法律关注程度亟待加强。

(一)我国现行法律相关规定较为抽象环境是个大概念,其是由很多种因子组成的,包括水、土、气等,每种因子都具有自身规律。在现行的法律中,通常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不加区分地规定在污染环境罪当中,这使规制环境犯罪达不到好的效果。因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及生物圈都有各自的特质和生态自然规律,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也有自身的组成结构等科学规律,在时间、空间和承载尺度上的规律各不相同,需从各自的时间、空间和承载三个尺度上对生态环境自身的组成结构等科学规律进行法律保护,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的利益,生态环境才能好转。在我国的刑法中,其规定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分为“环境”和“资源”两个大类。其中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的规定较清楚,现行刑法设立专节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进行了集中的规定,其中在资源方面作了相应的定性定量的界定,应该说为司法部门及时有力地惩处破坏资源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在打击侵害自然资源罪方面因其定性、定量、准确而出色的发挥了作用。而破坏环境的犯罪的条文却因定罪量刑的模糊,在司法实践中的操作性较差。主要是因理念陈旧等因素,对污染和破坏环境方面的规定在定性定量上没有如对破坏资源的规定那么清晰,[1]破坏资源类的滥伐林木罪中的“情节严重”行为,不但有数量上的界定,而且有数量计算的标准,在定性定量上含义明确,所以在定罪量刑上操作性较强,有利于打击惩处犯罪。而污染和破坏环境类的污染环境罪中“严重”等定性定量的词汇没有具体的标准,且相关司法解释也存在缺陷,太分散且大多与环境本身无关,水、土、气不加区分,导致司法实践中操作性较差,水污染和水资源的破坏的问题依然很严重。

(二)国外的立法经验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早就注意到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危害性,并进行了相关立法规制。譬如,(1)美国对于水污染犯罪主要规定在《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中。该法1319条第3款“刑事制裁”中规定了四类水污染行为:过失和故意违法向下水道系统公有处理工程引入任何污染物或有毒物质;违法者知道或应该知道污染物、有毒物质会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故意违反许可证的有关规定,使他人处于死亡或严重人身伤害的极度危险中;故意作虚假陈述、记录、证明或者伪造、破坏、篡改监测设施和方法等。对于这些水污染行为,规定了轻重不同的自由刑和罚金,监禁最高可达15年,罚金按每违法日计算,设有上限和下限,累犯一般翻倍处罚。(2)德国水污染犯罪设置了单独的水污染犯罪。《刑法典》第29章“危害环境”对环境犯罪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水污染犯罪“污染水域罪”就位于本章324条。该条明确规定,未经许可污染水域(自然水域,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或对其品质作不利改变的,即构成犯罪,处5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未遂犯和过失犯亦应处罚。[2]由此可见,德国刑法对于水污染犯罪的入罪标准相对于我国来说要更低,客观方面不要求结果犯,只要有未经许可污染水域的行为或者对水体本身品质作不利改变的就可以构成犯罪。(3)日本也规定了水污染犯罪,在《刑法典》第十五章专门规定了“有关水的犯罪”,分别规定了独立的罪名,包括“污染净水罪”、“污染水道罪”、“净水污染致死伤罪”等,处罚方式包括自由刑和罚金。1998年日本《水污染防治法》第六章“罚则”也规定了一系列的水污染犯罪[3],并按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按照刑罚轻重等级予以区分,包括自由刑和罚金,罚金设置了从20万日元到100万元的处罚上限。可以看出,日本立法制裁的水污染犯罪行为十分广泛,也正由于对不同水域污染的具体规定,有利于预防各种水生态环境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国外刑法规范中的水污染罪主要包括:第一,未经法定许可而排污罪,即未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排污申请并获得排污许可证,而擅自排放污物、污染水体的行为;第二,超标准排污罪,即超过法定排污标准排放污物、污染水体的行为;第三,在禁污水域排污罪,即向法律禁止排污的特定水域(如饮用水域)排放污物的行为[4]。从国外的刑法比较来看,如日本刑法规定的污染净水罪,德国刑法规定的污染水体罪,俄罗斯的污染水体罪,美国的《清洁水法》、《饮用水安全法》等都规定了具体的水方面的环境犯罪罪名。这种分项设置比较具体明确,容易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易于打击水生态环境犯罪,我国没有具体的水生态环境犯罪的立法规定,针对性不强,没有体现环境差异和社会危害的不同,不能反映出环境侵害客体的差异性。日、德、美、俄这些国家治理水生态环境犯罪的立法规定在治理水生态环境犯罪方面发挥了出色的作用,值得我国水生态环境罪立法借鉴。

二、水生态环境犯罪的法益

水生态环境法益需从“时间、空间和承载”三维尺度进行分析。首先明确保护对象是“水”,则法律法规中的法益是明确的:保护水的组成成分等科学规律。“水”时间尺度法益是指任何生产行为在对水的利用上都不能持续性地影响水的组成成分等科学规律,如企业不能持续地向湖泊排放污水。“水”空间尺度法益是指对水利用等行为在空间上不能影响水所处的空间,如养猪企业不能使用沟渠空间存储养猪废水;“水”承载尺度法益是指对水利用等行为在水承载上能承受其他污染物量的多少,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5]水中会有溶解在其中的其他微量元素,最常见的为钙、钾、钠、镁,这些物质具有本地背景值含量大小。因此以保护水的组成成分等科学规律来制定法律法规,如:某企业向水中排放含有重金属成分的水或超出水的背景值含量,则应受到处罚。水生态环境法益是受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的利益,保护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水生态本身,保护的利益是维护水在“时间、空间和承载”三维尺度上的自然规律免遭破坏。现行法律法规不能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根本原因在于对水生态环境法益没有清晰的认识,不同部门法律之间对水生态环境法益边界界定不清,未将水生态环境法益作为主线贯穿整个刑事法治体系。要做到科学立法,必须将水生态环境法益作为主线贯穿整个刑事法治体系。

(一)清晰认识水生态环境法益生态利益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具有自身独特的作用方式,其拥有主体不可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6]。只有认清对象主体后,才能认清利益,最终才能转为法益加以保护。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法益应作为度量标准[7]。若生态环境利益对象主体是人类,则以人类为中心的利益加以保护,转变为法律法规保护的法益是保护人的利益;若利益对象主体是生物(包括人)或环境(大气、水、土壤),则以生物或环境为中心的利益加以保护,转变为法律法规保护的法益是保护自然规律。我国环境刑法受“人类中心主义”法律价值观的影响较大,没有很好地体现保护环境预防为主的原则[8]。这就是通常争论的是“以人类为中心”还是“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立法理念的原因。侵犯水生态环境利益的行为,轻则经济发展不可持续,重则生存水环境恶化或破坏,危胁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安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两者的矛盾表现为法律不科学,主要是法律在保护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不明确,这是导致矛盾继续存在的原因。为解决这一矛盾,首先探究法律保护谁的利益,即谁的法益。首先明确保护对象是“水”,则法律法规中的法益是明确的:保护水的组成成分等科学规律。水生态环境是自然客观存在的物质,具有自身的科学规律,不因人类生产活动而改变,主要表现为水生态环境在“时间、空间和承载”三维尺度上的自然属性。在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方面,是否将水生态环境法益作为独立的法益保护将会导致刑罚处罚的提早到来还是推迟刑罚处罚的时间。推迟《刑法》的介入,看起来是《刑法》的谦抑性,实际上是环保政策的妥协,降低《刑法》的威信。

(二)明确界定部门法保护水生态环境法益边界现行行政机关处罚破坏水生态环境犯罪行为时,往往不会移送给司法机关处理,主要原因是行政法与《刑法》在处罚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上的边界不清楚,破坏水生态环境行为以什么为边界进行界定尚不确定。认为行政法与《刑法》在处罚水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时应以水生态环境法益作为边界确定的界线,也就是以水生态环境的组成成分等科学规律为边界界线,主要体现在水生态环境在时间、空间和承载三个尺度上的边界。行政法与《刑法》则在水生态环境法益尺度上确立边界,超越什么界限归行政法保护的法益,超过另一个界限归《刑法》保护的法益。因此,行政法与《刑法》保护的水生态环境法益是具有一致性和衔接性的。水生态环境法益边界是科学规律的体现,也就是说水生态环境法益的边界具有科学属性,不因人而发生变化,因此,在针对水生态环境立法时一定要科学立法,符合水生态环境的组成成分等科学规律。

(三)以水生态环境法益为主线我国《刑法》理论上将犯罪法益称为犯罪客体,犯罪法益就是一条贯穿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主线,具有作为犯罪分类标准的作用,也具有让《刑法》立法合理同时刑罚处罚合理的作用。对于水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和生态环境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的基础工作要明确界定生态环境时间、空间、承载三个维度在行政法与《刑法》中的界线,更加需要将水生态环境法益作为主线贯穿整个刑事法治体系,时时刻刻都要牢记水生态环境法益为主线。生态环境法益具有易害性和难以保护性[9],在保护水生态环境实践过程中,司法过程是保护水生态环境法益的过程,司法过程以水生态环境法益作为举证和实施标准来进行。往往会出现司法过程中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束手无策,主要表现为举证难,处罚或量刑标准不统一。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立法不科学。那么水生态环境法益就应是一条贯穿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主线,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根本地治理水生态环境犯罪。水生态环保立法只有在遵循科学的水生态环境法益为主线时,才能更好地、有效地保护水生态环境。

三、水生态环境犯罪的犯罪构成与刑罚适用

(一)水生态环境犯罪的犯罪构成水生态环境科学是一门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水生态环境的运作规律、水生态环境标准、高深的环保科技等水生态环境科学要与《刑法》科学相交叉,必须从水生态环境运作规律来惩治犯罪行为,从我国的环境刑事政策出发,把水生态环境犯罪解释如下:水生态环境犯罪的概念(刑法学意义上的概念)是指自然人或单位违反水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污染或者破坏水生态环境,破坏水生态环境结构,超过水的背景值,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具体到水生态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主体,认为破坏水生态环境罪的主体,有两类:单位和自然人。现实经济活动中,大量排放污水或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是由企业或事业单位等所实施的,这些单位都有法人,因此,对这些单位的处罚只有处罚单位。自然人是指直接实施污水排放或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的年满18岁的公民。2.犯罪客体,认为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客体是《刑法》中有关水生态环境规定的水生态法益。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水,客观存在的由氢和氧组成的物质。有学着认为要分为:地表水体、地下水体和海洋水体等水体,或者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等水体[10],还有学者认为海洋水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专门予以保护。认为,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就不是从自然科学规律去认识水,不管什么水体,都由水这一物质组成,因此,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水,地球上存在的一切水都在本罪名的保护下。3.主观方面,对于本罪的罪过形式,认为包括故意、过失。(1)过失表现为自然人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行为不知是否会对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但依据常识可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对水体生态造成损害的不良影响,却疏忽大意导致后果发生或过于自信采取漠不关心的行为。任何单位的生产活动,都有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做,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都是明确描述对水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危害,都表现为对行为的故意和对结果的过失。对于过失的罪过形式行为从轻处罚。(2)故意表现为自然人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科技工作者,单位屡禁不止,故意希望或者任意实施对水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此外,单位和自然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并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4.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要件为向水体中排放其他物质,对水体组成成分已经发生改变并超出当地水体的背景值。具体说来,本罪在客观方面由以下要素构成:(1)水生态环境犯罪的构成必须以违反国家规定,这种违法前提表现为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缺少这种违法性,不能构成水污染罪。(2)准确界定水体的组成成分的背景值,关系到本罪客观行为是否成立的问题。水生态环境犯罪的行为包括水污染和水资源的破坏,破坏水生态环境结构,所以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危害性不能分割构成水生态环境整体的各种要素,可以通过背景值来认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不同的水体含有哪些物质、含量是多少必须予以明确的界定。我国尚无系统地进行水体背景值的确定,因此,实践中应对不同水体的背景值予以科学的测定。水生态环境行为只要超出水生态环境承载量的范围即可构成犯罪,只要根据水生态环境承载量的承受范围,该水生态环境犯罪行为引起对水体生态的水生态环境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就可以了。应当在专家支持系统的帮助下,根据具体不同水体来判断。当然,未达到上述结果则不应以犯罪论处,而是由行政法处罚。

(二)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刑罚适用各国的环境犯罪刑罚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水生态环境犯罪刑罚中的自由刑。以自由刑为中心,是各国环境犯罪刑罚体系的主要特色。目前,环境犯罪刑罚中的自由刑仅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劳动改造四种。适用拘役刑的有我国和俄罗斯,适用管制刑的只有我国,管制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最轻的一种主刑,是一种开放性的自由刑,是我国独创的刑罚方法,但由于受管制刑本身的特点所限,管制刑主要是作为拘役的选择刑或者替代刑来加以适用的。适用劳动改造的有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如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后果特别严重的”(第338条)以及《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上述内容已经作出明确的解释。多数国家的规定与我国相似。(2)水生态环境犯罪刑罚中的财产刑。财产刑是仅次于自由刑的一种刑罚方法,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罚金刑属于附加刑的一种,分为附加适用和独立适用两种,而且覆盖了全部环境犯罪。德国刑法中的附加刑也只有罚金刑一种,但与我国一样没有明确规定罚金的具体数额。各国环境刑法绝大部分都规定了罚金刑,但采用的具体方式则各具特色,在罚金数额标准上的规定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限额罚金(澳大利亚)、日罚金制(美国)、月罚金制(西班牙)、年罚金制(奥地利)。我国环境刑法中罚金刑没有具体数额幅度的限制,导致实务上操作性不强而实践中往往对较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现象只作轻微罚金,不足以起到弥补损失和制裁犯罪行为的作用。(3)水生态环境犯罪刑罚中的资格刑。资格刑在刑法中是一个理论概念,在我国刑法中,资格刑主要指的是剥夺政治权利。在环境刑法中规定资格刑的国家不多,但作为一种附加刑的刑罚方法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在此方面巴西《环境犯罪法》的规定尤为值得借鉴,该法第6条至第13条的规定非常完备。如在确定处罚时,主管当局应注意“:事实的严重性,考虑侵害的动机及侵害公共健康和环境的后果;有关违法者遵守环境立法的历史;在罚金案件中,违法者的财政状况。”然后明确规定适用这些处罚的情形可处以自治和代替监禁的限制权利处罚。要做到水生态环境犯罪刑罚适用的科学性,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形成一种适用于水环境犯罪的刑罚体系,做到水生态环境罪责刑相适应。法定刑的配置是轻还是重主要根据主观罪过的不同和后果的不同来设置不同轻重的刑罚,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污染环境罪是依据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决定刑罚的轻重的,并没有区分故意和过失主观罪过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刑罚。从根据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不同配置不同的刑罚,但是也没有规定未遂犯的刑罚配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界定了哪些结果属于严重污染环境,哪些结果属于后果特别严重,例如严重污染环境,在与投放危险物资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罚配置比较分析后,本罪的法定刑为7年有期徒刑显然偏低,当然排除了死刑是合理的,可以将最高刑提高至10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以下。水生态环境的犯罪从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就可以看出有多严重,也许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一样给社会带来安全危险,目前的刑罚配置存在罪责刑不相适应。就当今世界各国环境刑事立法分析,环境犯罪刑罚体系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状态。即以自由刑、罚金刑为重心,兼顾其他刑种、刑制的多元化刑罚体系。在一定范围内,对环境犯罪的刑罚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刑罚只是制裁和防治环境犯罪的必要手段和最后手段,不是唯一或主要的手段。因此,应通过环境刑事立法从有利于实现环境刑法的保护和恢复环境的目标出发,选择合适的刑罚方法,进而形成一种适用于环境犯罪的刑罚体系,在具体刑罚的设定与实施方面还应与其他手段配套进行。2.充分发挥罚金刑对水生态环境恢复的作用。在我国刑法中没有对环境犯罪的罚金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单位环境犯罪大多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而实施的犯罪,而财产刑可以达到处罚单位犯罪的目的,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刑法的规定未就环境犯罪的罚金数额作出明确规定。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就我国目前针对犯罪单位的罚金刑而言,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具体罚金标准、没有配合剥夺其他权利、没有执行保障制度等等[11]。对此,笔者建议应尽快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的方式完善罚金刑的相关制度。具体说来,主要是明确罚金刑的标准;建立罚金执行保障机制等,如在程序法方面,可以增设针对犯罪单位的诉讼保全措施,以防止犯罪嫌疑单位在判决确定以前隐匿、转移财产,逃避罚金刑的执行,确保罚金的顺利缴纳,以维护罚金刑的公正性和严肃性[12]。3.确立资格刑在水生态环境犯罪刑罚中的应有地位及配合适用非刑罚措施。我国《刑法》规定的污染环境罪有自由刑和罚金刑,可以说我国环境刑法中的刑罚种类比较单一,而且像罚金刑重罚不重教,出现惩罚了犯罪行为人,我们的水生态环境还是没有得到恢复的尴尬局面,因为这样的刑事制裁没有强调水生态环境犯罪的特殊性以及惩罚水生态环境犯罪的根本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确立资格刑和欠缺非刑罚措施的配合适用。在国外一些《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环境犯罪资格刑和特定的非刑罚措施。而就我国目前的《刑法》来看,资格刑是指剥夺政治权利,而对于水生态环境犯罪的主体来说犯罪是在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而不是在政治生涯中实施的,应该是剥夺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或者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因此我国的《刑法》总则和破坏水生态环境罪中的资格刑都需要进一步扩展。配合特定的非刑罚措施,如责令补救、限期治理、恢复原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刑罚自由刑和罚金刑的不足,减缓了犯罪行为对水生态环境结构持续破坏的状态。这样既惩罚了犯罪行为人,我们的水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恢复的双赢结果。

四、水生态环境犯罪的立法原则与立法模式

(一)水生态环境犯罪的立法原则经济发展的同时,水环境逐步恶化,可见我们的相关立法规制有待改进。我们所保护的对象是生态环境,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东西,具有自然科学规律。因此,我们的立法首先应该遵循自然科学规律为基础的立法原则。水具有“时间、空间和承载”三个尺度特征,要在这三个尺度特征上进行立法:(1)水生态环境时间尺度上立法。在时间尺度上立法是指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导致水生态环境的背景值遭到破坏的时间长短为依据。例如向河流、湖泊、地下水排放污染物重金属的影响时间不同给予不同的处罚;(2)水生态环境空间尺度上立法。在空间尺度上立法是指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水量遭到破坏的立方米多少为依据。例如向河流、湖泊、地下水排放污染物重金属的影响水量不同给予不同的处罚;(3)水生态环境承载尺度上立法。在承载尺度上立法是指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某一成分含量超出背景值的倍数为依据。例如向河流、湖泊、地下水排放污染物重金属超出背景值的倍数给予不同的处罚。在保护自然科学规律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以什么来衡量我们的自然科学规律,肯定不能以粗的东西(如破坏的行为)来衡量,因为在自然科学规律中都有本身的衡量标准,那就是各类“数值”,因此,在科学立法方面应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应该细到这些数值上,只有这样我们的法律才有着力点。水有特定的成分和背景值,立法只有规定到具体的含量值时,才能制止破坏水环境的行为。做到水生态环境犯罪定性定量标准化,应以水生态环境的“时间、空间和承载”尺度为科学基础进行立法,将水生态环境背景值有效融入环境刑法中。水环境背景值,也称为水环境本底值,是指未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其水环境要素的原始含量以及水环境质量分布的正常值[13]。水生态环境背景值是国家水生态环境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和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环境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健康水准。它包括水生态环境背景值、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基础和方法标准。由于“基础和方法标准是对标准的原则、指南和导则、计算公式、名词、术语、符号等所做出的规定”,是纯科学技术性基准,因此在水生态环境背景值从定量转入定性的法律思考中,参照环境质量标准的定义可知,水生态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水生态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所作的规定,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七条第一款规定[14]也提到了水生态环境背景值。水生态环境背景值是水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控制预防法律的核心和基础。它是一种技术强制性规范,是水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控制预防的基本管理措施之一,没有背景值就无法衡量和控制水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15]。我国目前水环境背景值检测技术的成熟性和可操作性,也是其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我国水污染控制领域里的水生态环境背景值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目标原则、制度架构、可操作性等作出适应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环境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科处刑罚的却寥寥无几,其原因与《刑法》条文规定的涉及环境污染刑罚情节定性定量模糊不无关系。为解决此类犯罪中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刑罚界限,以刑法作为依据打击环境犯罪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概念上有定性定量的标准,只有在标准明确、定性定量清晰的基础上,才能对照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科处刑罚。目前,在破坏环境资源方面的定罪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中,资源方面的定性定量引入了林业科学的知识、标准,比较明确;环境方面的条文则比较模糊,不利于打击犯罪。因此,建议立法部门对污染水环境的法条概念作定性定量的规定,可以将水环境污染的评价标准引入并作扩充性规范。这些扩充性的环境污染标准由环保科研、行政管理部门论证设立。

(二)水生态环境犯罪的立法模式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在不断加深,亟待环境刑法予以有效应对,环境污染刑事立法模式需要优化。以环境刑法规范所属法律的内容为标准,环境立法模式可以分为四类:(1)刑法典模式。由于刑法典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不仅体系完整、易于了解和操作,而且“在一般公民的心目中,通过刑法典表达出来的刑法规范似乎比在与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具有更高的权威性”[16]。因此,环境刑法的大部分内容规定在刑法典中是可取的,也是各国环境刑事立法的通例。(2)单行环境刑法模式。单行环境刑法,是指国家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特殊需要而针对环境犯罪颁行的单行环境刑事法律[17]。环境刑法所调整的生态环境关系十分复杂,有些内容的潜在动因及终极形态以我们现有的认知程度尚无法预测和感知,因此,普通刑法典的相对稳定性常常又成为限定环境刑法发展的一种制约因素。单行环境刑法恰好弥补了普通刑法典的局限性,同时为环境刑法的拓展提供一个充裕的空间,并成为普通刑法典与环境刑法两者之间过渡的中介物与缓冲带。例如,德国1980年3月28日的《反环境法罪法》(德国第18部刑法修改法)和1994年6月27日的《第二部反环境犯罪法》(德国第31部刑法修改法)都为最终修订的刑法所吸纳。在我国,单行环境刑法,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刑法规范,主要有单行刑事法律、刑法修正案、在其他法律中规定刑事责任和对刑法法条进行立法解释四种形式。(3)附属刑法模式。附属刑法,是指散见于其他非刑事法律中有关环境犯罪与刑罚的规定。这种模式主要以英美法系国家为代表,我国最典型的附属环境刑法,如1996年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第57条规定[18],较刑法而言,附属刑法本身具有两方面的优势:将环境作为一种独立的法益加以保护以及加大环境刑法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力度。在英美法系国家,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如英国199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美国1990年修订的《清洁空气法》、1977年修订的《水污染法》、198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处置法》、1973年的《濒危物种法》等等;加拿大1988年在《环境污染物法》、《大气质量法》、《水法》、《海洋倾废法》和《环境法》五部环境法规基础上颁布了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以法国、日本最为典型。如法国采用整合性的统一《环境法典》;日本199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瑞典1995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罗马尼亚《环境保护法》[19]。(4)判例模式。在英美法系国家,除特别刑法和附属刑法外,还包括判例模式,即判例中的环境刑法规范[20]。在英美法中,判例法在法律的发展中是一个基本的,而且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法律原则的一个主要渊源,同样也是环境刑法的渊源之一。要做到科学立法,必须从各方面体现立法模式的科学性:1.应集中反映水生态环境犯罪侵害的客体。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许在小时候都没有听过环境污染这个词,更加不会联想到它与杀人、偷盗等犯罪一样具有非难性,这是因为环境污染是工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加上目前行政处罚不能满足惩治这些危害行为,所以才进入到《刑法》的规制,那么环境刑法的制定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我国现有的环境刑法立法模式《刑法》典加附属《刑法》的复合型立法模式是合理的,因为从《刑法》的稳定性、环境犯罪与环境行政法的不可分割性、我国目前环境污染严重急需快速解决的急迫性来看,如果单独设立一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法》,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立法水平难以达到,也不利于维护《刑法》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刑事司法在应对环境犯罪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完善。但是某些方面还是不合理、需要修正的。我国《刑法》中将污染环境罪规定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这一节,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规定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一章,从章节规定来分析实际上是强调环境犯罪是对社会管理秩序的侵害,《刑法》所保护的是社会管理秩序,而不是环境本身。那么水生态环境犯罪就更加模糊地被放在这些同类客体当中。这就使得水生态环境犯罪这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犯罪在《刑法》中地位极低,不利于这类犯罪的预防和惩治,因此,建议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脱离,独立成章。我国把环境犯罪当成大环境,并没有区分环境因素,如水、土、气等环境因素,认为每种环境因素都具有各自的生态特质,水具有水的生态特质,从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环境目标的角度,水生态环境犯罪应从污染环境罪中剥离独立成罪名,罪名有待讨论,如日本有关水犯罪的规定分得很细。2.全面协调环境刑法与司法解释内容关系。根据《立法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以及《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规定,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就环境犯罪案件审理问题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有10件司法解释、1件批复涉及环境犯罪问题,实际上司法解释是否存在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现象。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环境的刑事司法解释[21],虽然总体上坚持了罪刑法定原则,但也存在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污染环境罪中的严重污染环境规定与司法解释中的大多条款却与环境本身无关的规定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在当今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犯罪中,环境刑法的合理性和司法解释的合理性都受到挑战,要保证环境刑法司法解释的合理性,那就不应以多数人同意为标准,也不应以权威学者建议为标准,更不应以相关的国家机关赞成为标准,而是应当以是否符合环境刑法条文本身的内容真实含义,即严重污染环境的真实含义,是否有利于实现环境刑法的任务与目的,即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否使环境刑法与其他环境法律之间相协调,是否使环境犯罪案件得到圆满解决为标准。3.体现刑法预防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功能。从目前的环境污染刑事司法解释现状来看,对环境损害的实体解释比较重视,却未能体现刑法预防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功能。体现刑法预防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完善:一是通过自己的审判或编撰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环境犯罪判例。我国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是环境犯罪案件的特殊性,编撰一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环境犯罪的案例;二是制定关于环境刑法解释的强制性指导意见,对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负荷情况、社会的经济和技术力量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力、区域功能类别、环境资源自身价值的解释,对环境生态标准的规定,环境生态标准应引入到环境刑法中,否则只堵不疏的环境治理理念将不利于环境污染的标本兼治,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应体现刑法预防水生态环境犯罪的功能。

上一篇:电影发展现状范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后训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