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1-17 06:47:13

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发展的影响篇1

关键词:农业类期刊;制约因素;对策

传播、推广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是农业科技期刊的首要任务。农业科技期刊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学术类期刊,一是技术类期刊。其中学术类期刊的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大专院校师生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技术类期刊则侧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读者主要是农技站技术人员及普通农民。地方农业期刊大多属于后者,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地方农业期刊要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和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服务。

1地方农业期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1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宣传农业发展动态

根据国情制定的各阶段农业发展政策需要不同的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以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农业类期刊尤其是地方技术推广型农业期刊代表了一定时期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代表了农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作为传统的宣传媒体,地方农业期刊与农民、农技推广人员紧密联系,宣传报道当地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健康、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也搭建了地方农业与全国农业沟通交流的桥梁[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时期,地方农业期刊在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的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2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地方农业期刊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刊物,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当地技术推广管理部门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加强了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1.3繁荣农村文化、经济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技推广交流的平台,与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技术宣传、引导、交流的平台,与广大农民、农技推广人员密切相关,向农民及涉农企业提供农技咨询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积极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地方农业期刊面临的制约因素

2.1作者、读者群体受限,期刊评定处于劣势

地方农业期刊主要以技术推广为主,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普通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这就决定了地方农业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以技术应用为主,实验研究为辅,试验研究类的学术类文章更多地集中在影响因子高的学术型期刊中,这就导致地方农业期刊在学术期刊的评定中处于劣质。

2.2地方农业期刊受体制影响处于边缘化境地

地方农业期刊大多数隶属于地方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非独立法人编辑部的形式存在于事业单位中,属于单位的附属部门。受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实行企业化管理,期刊编辑部的编辑在项目申报和职称晋升中不受重视,处于被边缘化境地,大多单位新进人员不愿意到期刊编辑部工作,人才难以引进、办刊经费不足、稿源减少是大多数农业类期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

3发展地方农业期刊的有效应对措施

3.1稳定人才队伍,突出特色,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期刊编辑部首先要做好与主办单位的沟通,积极为编辑部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其次,地方农业期刊应针对地方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突出优势,开办相关的特色栏目,对地方特色农业进行针对性的报道,同时采用灵活择稿策略,实验研究的学术类稿件与技术推广普及性稿件兼收并蓄,增大对生产技术类稿件的选用量,扩大与农业相关学科的联系,突出自己的特色[3];最后,应细分读者市场,吸引特定的读者群和培养稳定的作者群,同时要找准期刊定位,及时调整办刊思路,加强各地农业期刊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3.2创新经营模式,实现期刊的稳定发展

地方农业期刊要创新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探索刊群联合经营模式,组建出版集团或期刊联盟[4],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管理成本,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有效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扩展发行渠道,实现期刊快速稳定发展。办好地方农业期刊,要把握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内在联系,立足服务基层,服务生产。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不断拓展报道领域;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建立长远的品牌目标,在竞争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作者:陶玲 任瑞 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照云,赵瑞雪.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08,353:31-34.

[2]周少霞,蒋巧媛,陈海林.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构建稳定作者群的有效途径[J].广西农业科学,2008,23(05):106-108.

[3]潘志萍.浅析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08):139-141.

农业发展的影响篇2

农业在国民经济里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农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另外,我国农村人口占据较大比重,农业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些因素都确保了农业在我国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经济也不断发展,但是也呈现出各种问题。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如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各界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増长;农业技术进步;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农业收入,这种现象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另外,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也多是粗放式发展,经济增长的方式没有达到最优。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必然是走可持续与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本文重点针对农业技术来研究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发展的概述

(一)农业发展中的相关概念

在我国农业是指依托土地资源进行动植物生产的产业。农业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狭义的农业主要指依托土地资源进行种植农作物的种植业。广义上的农业还包含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及相关的副产业。所谓的农业技术是在农业活动的生产活动中,农业从业者为实现增产与增收,对从事的农业活动进行的技术改造与优化活动。在农业领域内,农业技术的进度对农业发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外在表现有:落后技术的淘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产值的增长、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有了明显的增长,但在农业的产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农村耕地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人地矛盾日恶化;农业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较弱;农业技术发展缓慢;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农业经济整体呈现不出规模效益;农产品供过于求,竞争力弱;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等。

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改变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

农业技术进步可以改变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以此可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技术进歩的作用首先通过生产要素的改变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主要是农作物、鱼类、林木及牲畜。通过改良农作物、鱼类、林木及牲畜的品种可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农业中生产要素的品种提升,需要现代的农业种植与遗传学的文化知识,更需要对所依托的土地资源进行改造与优化;需要改造生产工具与器械,提升生产效率;另外,还要提升生产所依托土地资历的利用率,以此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二)优化农业生产环节

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要素的优化中,更通过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来。整个农业的生产活动中,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可以优化土地的基础建设,改善耕地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的状况;还可以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的发展。在农业延伸产业上,农业加工业发展可以通过技术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其产能与品种。在流通环节,通过农业技术的进步,依托先进交通工具与便利的交通设施,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快速交换。此外,企业可以建立起功能齐全,渠道多样的信息网,加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联系,以此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

(三)改良农业的产业结构

农业不仅仅是指农业种植业,它包含了多个产业统。通过改良与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的可以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农业的增长质量,农业的产业结构也会得以优化与改良。举例来说,畜牧业与渔业可以通过改进农业技术以此优化其产业内部的结构,甚至优化两部门产业间的结构,从整体上使整个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得以优化,最终是农业得以发展。

三、农业技术进步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农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要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着手。首先。国家农业管理部门,特别是科研部门应该改变其技术研究方向。当期,我国地方的农业科研部门的关注重点是农业生产,科研重点几乎全部在农业生产上。农业科研部门应将科研重点放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上,发展可持续的循环农业。除此之外,科研部门应该关注农业的品种改良、信息技术提升等。其次,农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不应该忽视政府的监督作用。在农业科研领域中,所有的科研项目经费往往是由政府部门来提供。政府在农业技术提升中,充当了投资人的角色。在整个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中,政府部门更应该发挥其宏观管理的角色与监督者的角色。再者,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的产业化。农业科技的产业化主要是指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这种产业化是指上市农业发展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高新技术园区开发与拖入,通过政策、地域及农产业优势吸引农业科技企业与单位入园,实现农业科技的产业化。

(二)加强农业产业的教育

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要不断的加强农业产业的教育。加强对农业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使其成为农产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开展实用农业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民的科学生产意识;积极引导与强化农民及相关从业者的市场观念。农业技术提升的关键是农业从业者对新技术的运用。因此,农业从业者应该积极接受农业产业教育,增强其科学文化素质,并在农业生产中将农业技术及相关知识运用起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推动农业的市场环境改革

农业技术的发展也依赖于农业产业本身。通过对农业产业进行改革,为农业技术发展创造良性的市场环境。农业技术的发展本就随着农业市场环境变动而变化,市场对农产品与生产机械需求增加,市场上众多参与者会更多的关注于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以获取更多农产品。因此,通过对农业产业进行改革,增强市场对农业产业的需求,改善农业产业的市场环境,最终,创造有利于农业技术发展的市场环境,以此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

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与传播有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做到及时、有效地将最新的农业技术推广给农业从业者。最终,能够帮助农业从业者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研究体系。技术推广与研究体系要坚持以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对农业技术进行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与研究。要避免单纯依靠政府主导,要充分发挥农业、农民及相关从业者、农业经济组织、农业技术研究企业的力量,要做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五)提升农业技术队伍素质

农业技术的提升离不开专业的农技研发人员,提升农业技术研发团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才是关键。对于农业技术研发团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核实对农业技术团队的培训工作。因此,农业技术研发团队要加强对其从业人员的培训;在进行人员招聘时,要对研发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不仅要求研发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知识,还要求研发人员具有大量的农业经验;对农业技术研发团队而言,还应该完善对其考核评价制度。团队及研发人员素质的提高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制度的作用。通过对相应人员进行考核与评价,以此激烈其专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妮丹.广西农业技术进步的测算与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科技大学,2011.

[2]高桂华,张南.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分析为例机[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3(01).

[3]高启杰.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相关制度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4(02).

[4]焦红兵.科技进步对经济増长作用的分析的[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07).

[5]牛凯.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3):652-659.

[6]张永丽,葛秀峰.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8-36.

[7]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农业发展的影响篇3

【摘 要】利用福建农村统计年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来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等;但也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受阻等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福建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然产物。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变革带来深刻和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对农村社会发展的积极一面,也有对农业发展不利的一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1.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结构存在显著的影响。通过查阅福建省统计年鉴,2000~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196.3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了2025.59元,贡献份额达48.27%,而农业收入增加了1279.42元,贡献份额仅30.49%。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2.加快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入,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纷纷在城镇安家落户,这客观上促进了城镇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建设规模的扩张,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了空间。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3.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一是减少了依靠土地养活的人口对土地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推动了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事实上,随着耕地资源的减少和农村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增加,在耕地资源极度匾乏、人均占有量过少、加之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的情况下,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非常排斥,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很低。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人地矛盾得到缓解,从而突破传统的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的方式,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自福建农业劳动力发生大规模转移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他们不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而留守劳动力多为妇女和老人,于是劳动力转出的农村家庭缺乏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农业生产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一是劳动者年龄结构偏大、劳动能力相对较弱,农业生产梯队“老龄化”加剧。二是留守的绝大多数是女性劳动者,男女比例不协调。

2.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通过查阅福建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发现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面积从2001年的1625.72千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1226.79千公顷,下降了24.5%。非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1089.52千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1001.41千公顷,下降了8.1%。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劳动力大幅地减少,土地利用水平逐年下降,出现农地抛荒、耕地锐减的现象。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加剧威胁着福建省的粮食安全。

3.农业技术推广受阻。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相对而言大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而留在家里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弱残者,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接受科技成果的意识淡漠、积极性不高,并且学习农业新技术的能力也有限,他们宁愿因循守旧以求稳妥,也不愿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果。我国目前大约有70%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民文化素质过低。

参考文献

[1]邓楚雄.劳动力转移下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113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济.2008,(8):41~44

[2]张思军,吴仁明.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2,(1):36~39

[3]黄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4]张晓辉.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9,(10):68~72

农业发展的影响篇4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

一、提出问题

一般认为,工业发展的拉力和农业发展推力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是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拉力来自工业发展,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来看,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相对农村落后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就形成了巨大吸引力。推力来自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造成众多劳动力失业,导致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一直是三农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文章很多。夏春萍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姜太碧在博士论文《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则阻碍城镇化进程。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承认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把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定量分析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城镇化的程度通常用人口城镇化水平来表示,用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因此,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第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

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样本期间为1987—2008年,样本容量为32。

(二)基本研究变量

(三)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选用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代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由于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单位为亿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根据双对数模型的性质,自变量的系数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

lnulet = -1.1864lnagdpt + 1.0374lnigdpt(方程1)

(-22.0197) (19.9868)

r2=0.9095 r2=0.9050 dw=1.2156 aic=-2.5944 sc=-2.4952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095,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由方程1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1.0374%;如果农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1.1864 %。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动力不能单独地考虑工业总产值或者农业总产值,而是要考虑两者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分析工农业生产总值之比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ulet = 0.1033 + 0.1594riat(方程2)

(9.6047)(22.8544)

r2=0.9631r2=0.9613dw=0.9788aic=-5.6311sc=-5.5319

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631,说明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动。根据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方程2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riat增加1%,那么ulet增加0.1594%。

(四)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直接反映了生产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即城镇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减小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力;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增大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力。因此,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价值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本文取单位时间为一年。同时,本文假设农业与工业为两个生产部门,城镇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用城镇人口平均工业产值代表;农业劳动生产率用农村人口平均农林牧渔产值代表。由于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单位为元/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

lnulet = 2.1879lnpat - 2.0553lnpit (方程3)

(9.5221) (-10.1250)

r2=0.6270r2=0.6083dw=1.0188 aic=-1.1776 sc=-1.0785

方程3的拟合优度为0.6270,说明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动的62.7%。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t检验值,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方程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1879%;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2.0553 %。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符号符合理论预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正,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增大;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负,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减小。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说明农业发展的推力大于工业发展的拉力。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农业总产值之比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符合理论预期。方程2与方程1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降低,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但是,方程2没有使用双对数模型,更直接地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方程3中的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正好与方程1中的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工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减小。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

2.方程3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正好与方程1中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农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增大。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

四、政策建议

1.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工业的发展。不论从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研究来看,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都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工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能够承载的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时应该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判断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

2.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化由于减少农业劳动力,会阻碍农业的经济增长。因此,既保障农业经济增长,又能够推进城镇化的途径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程3也证明了此观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系数符号为正,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3.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总产值增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即提高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4.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3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成负相关。因此,工业发展中应该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既提高生产总值,又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贺建林.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

[2]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3]李国平.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4]周达,沈建芬.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4,(2).

农业发展的影响篇5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户合理地持续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子孙后代生产的需要。

1.农户是农业资源的占有者和使用者。我国自从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村的农业资源大多为农户占有和使用,农户的经营行为对这些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结构直接关系到它们的可持续利用,如果农户的经营行为趋向理性化,则可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结构的合理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则反。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由于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而且分散,具有超小规模的特点,针对这一国情,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较多地体现出规模化和协调统一的特点,这就要求有农户的积极参与,否则是难以成功的。

3.农户经营行为的优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前所述,农户是农业资源的占有者和使用者,也是农业经营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农业资源的不当利益和农村环境的破坏往往是从这一最基本单位开始的。同样,组织、策划和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计划、目标、政策和措施时,须着眼于这一基本点,重视农户经营行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注意调动他们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关系到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21世纪的农业发展。

二、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农户经营行为是指在一定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法规、资源结构条件下,农户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选定经营方向、经营规模、经营方式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过程。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对农业中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土地、资金、能源、技术、生物等)进行配置和利用,不同的经营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因此,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1.经营目标的求稳性,影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农户作为一个“经济人”,既要追求收入或利润的最大化,又要追求收入的稳定性和风险的最小化。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存在,加之农户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往往不全、不准、不及时,农户虽有根据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安排生产的愿望,但往往事与愿违,所以在经营目标的选择上倾向于收入少但风险小的目标上,在生产经营上力求“小而全”。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不敢为人先,“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跟风”现象普遍,在结构调整上总是慢人一步,从而导致结构的“同构化”,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投资,使农业资源在利用和配置上出现了很大的浪费,缺乏应有的效率。

2.农户经营行为的短期化现象严重。在解决温饱和致富欲望的驱动下,许多农户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对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只取不予或取多予少的掠夺式经营行为普遍存在。如有些山区的农户,为求温饱,陡坡垦种,往往“小山开到顶,大山开到腰”,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在平原地区,有些农户在承包田(地)挖塘养鱼,建房从事第二、三产业,有的劳动力转移户撂荒土地,造成耕地资源的总量减少。农户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实际措施运用上,为追求高产,偏重于考虑“经济再生产”,忽视“自然再生产”,即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或生物资源用之不竭,对其承包地重用轻养,滥施农药、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近年来,我国农田中的蚯蚓、青蛙和益鸟不断减少均与乱砍滥伐森林、滥施化肥、农药有关。由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林病虫害的发生更加频繁。

3.农户的兼业行为使农业出现了粗放经营的现象。由于农业经营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户为追求其收入的最大化,必然将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中的一部分投入到非农产业。由于农业行为的增收效应缺乏弹性,而兼业行为的增收效应富有弹性,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偏好兼业行为,并形成了对农业的替代,不过农户用兼业行为替代农业行为在社会总体上并没有形成完全替代,对大部分农户而言,即使农业行为的增收效应缺乏弹性,农户还得依靠土地搞饭吃,只是农户在农业活动中要么尽可能少地占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例如不愿对承包土地进行投资,要么尽可能地使用不适合兼业活动的经济资源,如在农业活动中使用妇女和老人。这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低,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与优化配置。而且我国农业科技及其推广应用没有相应跟上,则必然导致土地生产率下降,加上我国本来人均土地就少,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农户经营规模小,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我国农业经营具有超小规模的特点,全国有2亿多农户,每户平均规模不到1公顷,这样的超小规模给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农业科技具有公共物品、保密性差及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特点,农业科技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必然会出现在其他农户对某项技术的采用上“搭便车”的现象;农业生产由于是大田生产,生产者又是由千家万户的农户组成,这种生产方式使农业科技成果的保密成本加大;当一种技术同资源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时,就存在外部效应,如病虫防治技术、水土保持、渔业和林业资源保护等。

5.农户投资行为乏力。由于我国土地使用上,承包地“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现象普遍,农户不能对土地形成预期,加上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大,而且农业的投入产出周期长,见效慢,农户对农业投入较少,尤其是对固定资产投资少,其投入主要集中在短期能见效的生产要素上,如农药、化肥等。农户投资在全部农业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近十多年来一直很低。无力兴建甚至无力维护农业基础设施,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三、优化农户经营行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权主体不明。虽然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但在农村存在乡、村、村民小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究竟谁是真正的所有者却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法律规定非常含糊。二是各项权能界定不清。农地承包制度虽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使用权归农户,但对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责、利都没有明确规定。正是现行农地产权安排的这两大局限性导致了农业经营中短期行为的盛行和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延续。一方面,由于所有权主体不明和所有权边界不清,所有者随意干预和侵占经营者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经营权能边界模糊,使经营者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难以形成长期投资、长远经营的积极性。上述局限性是导致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滥垦滥伐,破坏生态,使农业长期走不出不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根源。加速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一是必须明确界定农地的所有权主体及其利益;二是必须明确界定农地的各项权能,明晰土地使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三是完善土地承包制度,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限,克服农户短期行为,加速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2.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联结生产与市场的桥梁,是把分散经营组织成社会化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农户走向市场的有效渠道。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加强农户与市场的联系,减缓市场波动对农户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降低市场风险,减少农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今后:(1)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当地农户,对农户的生产经营进行适当指导。(2)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加速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保证信息质量。(3)发展信息咨询业,在各乡(镇)、村设咨询点,提供信息服务,尤其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服务,从而将农户与市场联结起来。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针对农业家庭经营规模狭小,不利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问题,政府要主动肩负起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任。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如农田水利建设是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的事业,不可能依靠农户的市场行为加以解决,政府要通过农业专项基金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力兴建水利、更新农村电网、成片改造中低产田、组织宜农荒地开发等。

4.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如前所述,由于农业科技具有公共物品、保密性差及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政府是农业科技投资的主体和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主体,今后应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力度,同时鼓励非政府部门在有关领域进行科研投资,如化肥、农药、农作物杂交种子等领域。同时对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进行真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善和维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的影响篇6

关键词:休闲农业;城郊地区;影响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休闲农业消费受此影响得到迅猛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多种形式,大致可以按照内容不同分为民俗体验式旅游、主题农庄、休闲农场、农业公园、森林公园、野营地模式、度假乡居、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俱乐部九种类型。休闲农业是依托于生态资源,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结合融通的一种新型消费内容、经营模式,也是国家为改善三农问题而重点推进的发展形式。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11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4100亿元,且休闲农业产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空间布局、评价、行为特征、需求主体等领域,而对于休闲农业的影响探究甚少。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我国目前的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的多方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的经济影响

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给城郊地区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1.微观角度。城市居民的休闲农业消费为农村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休闲农业的从业者主要是农民,农民可以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从事服务业,从而获得双份收入,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结构改善;将农产品作为休闲农业的部分内容销售给城市消费者,农产品在城郊产地实现直接销售,去除中间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减少农产品的损坏,大大降低成本,利润空间增加,城郊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城郊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又能够拉动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就业方面,目前城郊地区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比例不断上升,且劳动力结构呈现高龄化趋势。这种现象主要归因于城郊青年劳动力向往城市生活,追求更高的工资收益,因而进入城市务工,致使城郊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出现变化。休闲农业的发展能削弱劳动力变化的消极影响,由于休闲农业对从业者年龄要求较低,可以消化城郊地区的中年甚至部分老年劳动力,推动充分就业。据统计,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790万,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休闲农业在就业创造、就业带动方面影响明显。休闲农业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如部分休闲农业项目为外地开发商直接投资租用城郊土地建设,景区的过度建设导致农民损失大量土地,倘若相应的补偿措施跟进不及时或者不合理,农民将失去原有的经济来源,承受经济上的损失。2.宏观角度。休闲农业依托农业基础发展而来,对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水平的要求较低,不需要追加大量投资,即可获得相当的收益。但这也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对休闲农业的吸引力提高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城郊地区若计划发展优质休闲农业,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改善城市居民消费环境,吸引更多的城市消费者。而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城郊地区提高投资吸引力,丰富城郊地区产业布局,改善城郊地区的整体产业结构。除此之外,休闲农业将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餐饮、住宿、交通、纪念品零售业等产业链上的产业均能得到优越的发展机会。休闲农业消费推动城郊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是城市地区与城郊地区通过休闲农业消费产生关联,进而形成更加密切的联系和往来,加速城市的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郊地区流动的经济活动。借助城市的资源和建设经验,城郊地区受到辐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享受更多城市带来的资源,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

1.剩余劳动力及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推广,城郊地区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无法解决该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则可能对社会稳定、贫富差距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该群体受职业技能的局限,无法直接从事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工作,就业范围受到严重制约,而休闲消费则为该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休闲农业具有农业与服务业的共同特色,既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保证城郊地区农民能够适应工作内容,又能发挥该群体在农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特长。因此,休闲农业消费对减少城郊地区失业、无业人员,提升社区治安水平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此外,休闲农业消费为外出务工人员在本地提供了相应的工作机会。外出务工人员在本地从事休闲农业服务即可获得等于或略低于外出打工水平的报酬,极大地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转变为本地劳动力,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的发生。2.思想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休闲农业对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道德素质要求相比于原有的纯农业形式处于更高的水平,间接促进了城郊居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更加和谐友善的社区文化氛围。通过与城市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接触与交流,城郊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逐步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城乡一体化。休闲农业的发展促使城郊地区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特色文化,以达到打造特色标签、增加消费吸引力的目的。各式各样休闲农业文娱活动的举办提高了城郊居民的文化追求与审美意趣,极大丰富了城郊居民的精神生活。3.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变化。通过休闲农业的联结,城市居民与城郊居民进一步相互了解、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被更广泛地接纳,削弱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偏见与歧视,夯实了城乡一体化的心理基础。城郊地区的女性在休闲农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城郊地区女性逐步实现经济独立,社会地位提高。休闲农业发展对城郊地区的人际关系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客源量一定时,同一城郊地区的多个休闲农业消费项目会形成竞争关系,争抢客源的状况可能发生,进而导致邻里关系失和,城郊地区人际关系受到消极影响。

三、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对城郊地区的生态影响

1.积极影响。休闲农业强调生态、自然、绿色、环保,城市居民到城郊地区进行休闲消费的原因之一是为感受生态之美,亲近大自然。因此,为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城郊地区相关管理机构会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和投资,努力改善当前生态环境;城郊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相应提升,理解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环境破坏的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对城郊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休闲农业依托于各地不同的生态资源,其发展有助于对当地特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其实,休闲农业的特色标签一旦贴上,所在地为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就必须保护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从而对生态产生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休闲农业的发展致使大量城市居民涌入城郊,面对更多的人类和人类活动,城郊地区的自然环境承载压力随之增大。况且并非所有区域都适合开展休闲农业,在生态基础薄弱的地方进行休闲农业的建设不仅不会保护生态环境,反而会加速环境恶化。一方面,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也会相应带来更多的废水与生活垃圾,增加城郊地区的废水处理与垃圾处理压力。如果废水、垃圾等污染物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会对城郊地区的生活、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进一步引发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另一方面,大气污染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农业消费给城郊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由于城郊休闲农业所在的区域通常与居住在城市中心消费者距离较远,城市居民通过公共交通出行有较大的不便,所以,消费者通常会选择自驾的方式到达城郊地区。特别是在休闲农业消费的旺季,到达城郊地区的私家车数量会持续增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对城郊地区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1.结论。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为城郊地区带来了积极影响,也给城郊地区造成了某些消极影响,如环境承载压力增大、争抢客源导致邻里失和等。但总体上看,发展休闲农业对城郊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在经济上,休闲农业增加了城郊居民的收入,促进就业,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优化城乡生产力分工,产业联系加强,城乡间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加速融合,实现了更优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方面,休闲农业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缓解了失业、留守儿童增加等严峻的社会问题,提高了城郊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在生态上,显著提升城郊居民生态意识,保证自然生态健康发展。休闲农业在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2.启示。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注重多样化发展,形成特色标签。休闲农业应注意多样化发展,提供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活动,用特色区别服务,避免陷入价格拼杀的“红海”之中。可由政府或社区牵头,对同一地区的休闲农业单位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细致调查各处不同的旅游资源,确保特色鲜明、分工明确,实现整体的规模化发展,增强竞争力。(2)适度开发,重视保护。休闲农业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真正确保消费者能享受田园生活以及回归自然的愉悦,而非破坏原有湿地、林地,转而扩建休闲农业。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积极跟进基础设施配套工作,避免因城市居民的休闲农业消费给城郊地区的生活与生态环境带来无法消解的压力。(3)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现阶段休闲农业消费大多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进行经营,经营理念落后。经营者个人以及城郊地区居民委员会应注意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介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入职,并对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进行定期的服务培训,提升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和经营水平。(4)运用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休闲农业应借助互联网在宣传上的优势,进行绿色营销、情感营销、体验营销等;借助电视综艺的平台,向城市居民持续传达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利用假期到城郊地区进行消费,从而增加收益,扩大休闲农业的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伊侬.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商贸,2014(17):159-160.

[2]李榕.论乡村旅游及其社会经济效应[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342.

[3]王波.休闲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5.

[4]任开荣,董继刚.休闲农业研究述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195-203.

[5]江子吟.休闲农业对长沙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农业发展的影响篇7

【关键词】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1农业经济管理动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1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通过对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向农民群众推广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解放劳动力,在有限的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通过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都是通过财富创造来实现,农民个体通过个人努力,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也会发生转变。

1.2从制度上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农业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下,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以及经济发展为主的中心的地位更加牢固,保障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扫除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而通过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扫清道路,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顺畅。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能力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征用,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土地规划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降低农民群众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协调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具备生态化特征。传统的农业工作模式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农业部门通过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有效的规划,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向着生态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2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制定完善企业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依托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紧跟时展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改革,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外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销售市场,丰富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

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因素,对农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才能够保证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科学管理。鉴于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政府部门的扶持资金十分有限,需要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拨款的同时,还需要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融资,得到广大企业的投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农业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

2.3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专业素质高低会对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在选择招聘相应的管理人才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工作人员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要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保障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能够紧跟时展,及时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培训结束之后,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合格之后持证上岗,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在较短时间的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操作能力较强,具备较强责任感的管理队伍。另外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还应该时刻了解国家关于农村农业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身,及时革新传统知识结构完善自我。地方政府部门和国家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薪资和晋升机遇,激发他们的回乡创业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保证将他们在大学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新农村建设当中。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此外,农业经济管理还能够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并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促进作用,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通过各个渠道加强融资,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各项策略能够顺利执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6(18).

农业发展的影响篇8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经济;农业生产

在自然条件自身变化和以工业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近几十年来全球正在经历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形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依赖气候条件的农业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速已经放缓,而且气候变化将会加剧这种减缓趋势。异常的气候变化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使得原本立足于严重自然灾害和脆弱生态环境的中国农业更是雪上加霜。据统计,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当然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在我国也会带来作物种植熟制北移、冻害减轻等正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农业病虫害增加、农作物品质下降、洪涝灾害频发等负面影响远远高于正面影响。可以说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气候变化的表现

作为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因而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几次的报告来看,1950年以来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CO2浓度增加、冰雪覆盖面积减少等气候变化是几十年乃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这些气候变化带来的气象灾害不仅可以改变农业空间布局,引发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而且往往会在大范围对农业生产带来威胁,中国几乎每年都有几亿亩农田受灾。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温上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开发利用土地活动的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浓度急剧增加,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增加了(0.6±0.2)℃,而且到21世纪末温度将会继续增加1.4-5.8℃。中国的整体气温也在此环境下不断上升,过去100年间中国气温增速略高于全球气温增速,增加了0.8℃,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幅更加明显。从季节分布来看,冬季增温最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多个暖冬。从地域分布来看,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平均增温趋势最大,过去50年来两地平均增温趋势率分别达到0.38和0.35,而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别只有0.20和0.18,也就是说全国升温的幅度由南到北呈现递增趋势。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气温增高的趋势将会延续,预计到2030年整体气温将比2000年气温增加1.3-2.1℃,而到2050年增幅将达到2.3-3.3℃。第二,降水分布区域性差异增强。虽然几十年来我国总降水量减少的趋势不甚明显,但降水量分布不均的趋势却在不断增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局势并没有改观,不仅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水资源脆弱性的态势在持续加剧,而且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降水量也在明显减少,特别是秋季降水量更是偏少。同时春夏两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雨水总是偏多,经常造成洪涝灾害,与北方大面积的旱灾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海平面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引发海平面不断上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每年达到1.8毫米,而中国几十年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是每年2.7毫米,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平面升高趋势急速加剧,近几年我国海平面高度始终处于历史最高值。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海南东部沿海、黄海南部和渤海西南部海平面上升的幅度远高于其他海域,1980年以来这些区域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0毫米,而在未来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其中南海海平面的增幅将会最为明显。第四,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频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2013年)评估报告显示,1950年以来全球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在逐年增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极昼极夜现象减少、强降水增多、热浪或暖期时间加长、重度干旱增多等。我国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与全球相比显得更为严重,不仅有暴风雪引发的极寒天气和强对流引发的暴雨台风,而且也有持续几十天的洪涝灾害和热浪天气。

二、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是一个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行业,而我国农业生产由于分布广、类型多而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一,气候变化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温度、光线、水分、大气、土壤等要素发生剧变,不仅扰乱了固有的农业种植制度,而且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大大减弱了农业生产的潜力。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年来正是依靠良好的光照和温度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然而近年来气候变化使该地区不时出现强光高温或接连阴雨的低光照现象,造成水稻的大幅减产。全国气温的走高或暖冬的持续为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过冬提供了温床,因而近年来我国农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出现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气温增加改变了土壤中的养分利用和C-N循环,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二,气候变化破坏了农业生产能力。一方面气温的升高使小麦、水稻的产量产生明显下降。对于小麦来说,生长期内温度每增加1℃,将会出现3%-10%的减产,而且暖冬会让小麦提前进入拔节期,而这会增加遭遇倒春寒天气而发生冻害的概率。水稻种植也会出现温度增高而产量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频发的旱灾洪灾让农业生产能力急剧降低。干旱不仅让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多年遭遇重创,而且让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的牧业生产也举步维艰。同时南方夏季频发的暴雨经常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现象,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影响农业生产。预计到2030年,我国以玉米、水稻和小麦为代表的种植业总量将会因为全球变暖减产5%-10%。第三,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品质是农产品顺利走向市场的重要保障,但是气候变化却对我国各种农作物的品质带来了隐患。近些年在我国的大豆种植基地黑龙江省,生长期遭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使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明显降低,从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在干旱和暴雨等天气影响下,我国的棉花品质也是大打折扣,使众多棉花种植者“胆战心惊”。由于雨水季节性差异较大,黄河沿岸的苹果种植经常遭遇成花难、果实硬度低等问题,影响了苹果品质。

三、解决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对策

第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适时革新种植制度。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短期内无法使其发生转变,但是农业生产可以根据气候变化适时调整。比如针对我国水稻一熟区南界北移和二熟、三熟去北界北移的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告知种植者,使其及时调整种植布局,适应新的气候环境,避免无谓的损失。在种植春小麦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农户可以适当提前播种期或者更换更耐寒的品种来应对春季降水持续减少的气候状况。第二,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强化科技兴农战略。气候变化一般呈现出范围广和时间长的特点,单靠调整种植结构布局还不足以减缓不利影响,而应当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投入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一方面利用农业科学知识对现有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使其适应当前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或引入新品种,特别是要大力推广具有超强自身抗逆性的农作物品种。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现代农业科学知识适时对土壤、水质等外在要素进行改良,为新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必要条件。第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倡节水农业。我国原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落后陈旧,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国家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在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兴修现代水利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在灌溉水源普遍减少的背景下,节水农业也是亟需的。国家可以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工程保水技术等来发展节水农业,同时利用各种鼓励性政策引导农民推广高效节水农业。第四,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是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我国一方面应当鼓励多方资金进入农业灾害保险领域,为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而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农业种植者积极加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习惯,从制度上稳定种植者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05-910.

[2]翟盘茂,李茂松,高学杰.气候变化与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3]周广胜.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展望[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5,38(1):80-94.

[4]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573-1578.

[5]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37-43.

上一篇:影视动画培训范文 下一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