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16 23:38:42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篇1

1以稳定价格为核心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统筹处理好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的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农产品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2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南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3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工资收入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根据中央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主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生产性专项补贴的引导作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有效利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不同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出现过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模式。在产业限制逐步放开后,乡镇企业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乡镇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事实说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单一模式不利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实行多元发展模式,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发展内向型经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当前,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体现三点基本政策取向:一是坚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贴近农业,就是围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贴近农村,就是围绕转移农民就业、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性和生活业;贴近农民,就是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地域分布上重点鼓励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动力回流较多的省份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这些地方承接东部地区和城镇的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城镇集中布局,使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5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一是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的种养为良种体系。二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构建农业科技基础学习、创新能力和转化效率高的农业科学创新与应用体系。三是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动物保护工程、水生动物保护工程,建设和完善植物防疫和病虫害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扑灭能力和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的动植物保护体系。四是实施农业标准化体系工程,加强农产品监测、检测、认证和监督系统工程建设,逐步构筑符合国际标准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篇2

1 问题的提出    

亚当·斯密把分工看作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自然法则”,但认为最能够适用分工的是工业。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具有某种分离性,容易导致分工的中断,分工程度低使农业产业链短且窄,无法像工业一样实现专业化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不能像工业一样得到快速提升,从而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者的收益,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农业具有弱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发展的本质和生命是通过强化分工延伸农业产业链。产业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农业也是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发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突破其生产过程中断对分工的制约,实现按照工业的方式进行生产,这就是学者们正在探索的工程化农业。    

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工程化农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程化农业是指以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为手段,以工程体系为依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其核心是农业科技进步;狭义的工程化农业是把农业当作工商企业那样的产业来对待[s7,因此衍生出“工厂化农业”的概念。学者通过对我国工程化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由于管理机制创新不足等原因,效益不高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由此,学者们在工程化农业基础上提出了高效农业的概念,认为高效农业是高效率农业和高效益农业,需要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现高的经济收益。在这一过程中,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比如安徽的低碳高效农业、河北的节水高效农业等等。可见,工程农业是高效农业的实现手段,高效农业是工程农业的最终目标,我们由此提出工程化高效农业的概念,即以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为依托,以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基础,通过人工改善或控制农业生产要素条件,使农业生产在人工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显然,工程化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实现农业的高效益,是源于技术进步对农业分工的突破,使农业生产各环节发生蜕变,能够形成像工业一样的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完善的产业价值链条。那么,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究竟是如何演化,进而突破传统农业弱质性的呢?本文将通过广西钦州玛氏火龙果产业基地的案例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传统农业突破产业链困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2 工程化高效农业下农业产业链的演化机制    

那么,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演化机制是什么呢?分工是产业形成的条件,技术进步是产业分工的基础。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分工深化,最终导致产业经济秩序的形成,产业价值链得以确立。然而,任何产业价值的实现都需要以产品为载体经由市场完成使用价值向价值的转变。因此,我们提取“技术、分工、市场”三个要素,按照“技术一分工一市场”的路径对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演化机制进行音}J析。    

首先,工程化农业中大量农业生物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等产品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是以纵向分解为基础的,纵向分解是指将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分离出去,由市场上独立的专业组织来负责该环节的经营。但是,这些环节得以分离的前提是实现技术上独立并形成可分的生产工序。农产品消费品是农业产业链纵向环节的终点,初期的农业产业链往往以初级农产品为最终消费品,市场范围狭窄。扩大市场范围最直接的方式是开拓新市场。因此,通过运用农业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运用,增加农产品消费品的种类,才能达到开拓新市场实现范围经济的目的。正是这些产品技术的运用,增强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技术可分性,通过增加技术关联环节促进产业链的纵向分工深化,形成完整的纵向农业产业链。    

其次,工程化农业中大量运用农业工程技术作为辅助,为农业产业链各节点实现跨产业链的横向拓展提供了条件。产业链的横向拓展表现为不同的产业链相互联系并融合共生。纵向产业链条的发展成熟必然带来节点企业数量增加,竞争加剧。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可以拓展巨大的利润空间。然而,产业之间的融合需要以技术进步为条件,技术革新使得不同的产业链之间具有业务关联性的技术基础,并开发出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或产品,从而提供与其他产业出现技术交叉的机会,为不同产业融合提供了可能。随着农业工程化发展的提速,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产业链各个节点的经营组织的生产效率。以工程技术为桥梁,越来越多的其他产业参与到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当中来,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横向拓展。    

最后,工程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促使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不断走向标准化,为农业产业链模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农业产业链的“子产业链”分离过程中,为了保证“子产业链”分离“母体”之后具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和获利空间,“子产业链”内部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形成价值功能模块。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模块的链接需要有显性规则,也就是说,模块需要标准化,对本是极具差异化的农业生产来说,这种标准化需要高度依赖于技术。工程化高效农业下,各个农业价值模块通过农业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共享与整合,设计吻合各个产业链的界面规则,实现不同产业链之间以价值模块为基础的交叉链接,最终形成网络状的农业产业链,使农业产业摆脱弱质性陷阱,成为高效产业。    

综上所述,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演化机制可表达为:为了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在迁回生产方式下,工程化产品技术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形成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工程化技术的辅助下,农业产业链摆脱单一产业链的限制,实现与其他产业链的横向链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在工程化技术作用下,产业链节点生产的标准化推动子产业链朝着模块化方向演进,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具有独立价值功能的模块,获取产业融合带来的市场空间与收益(如图s所示)。

3 工程化高效农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促进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和案例解析,我们得出结论:工程化高效农业下的农业产业链三个层面的演化都是以高端技术运用为出发点,以获取市场收益为落脚点。首先,工程化农业的产品技术,深化农业产业内部分工,推动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使农业生产获得基于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收益;其次,工程化农业的辅助技术,加强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横向拓展,使农业生产获得与其他产业共生的合作收益;最后,工程化农业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农业产业链节点的模块化,形成网状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农业生产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篇3

论文关键词: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

1 专业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大学1979年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河南农业大学1981年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能源工程本科专业,1998年专业名称调整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目前全国只有不足20所高校开设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在2015年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全国24所院校的领导和专家80余人就专业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与全国其他院校情况大致相当,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平台各不相同,培养模式也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大学主要侧重于农业设施工程及工艺的改进和优化设计;河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主要侧重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我校及其他高校多侧重于民用建筑工程的培养;很多农业为主高校的该专业对风能和太阳能的研究相对较少。

2 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但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数量一直没有明显增加,究其原因在于专业交叉性强、知识覆盖面广、专业特色不突出、没有上级主管单位、缺乏社会影响力。

2.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专业发展方向,是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这个专业名字涵盖的面广,涉及到的领域多,在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学生个体、社会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培养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3]。

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建筑业不在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行业对建筑施工人员的需求量也大幅降低,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近三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从85%降到40%,说明原有以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相关研究、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的人才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地处南疆,干旱少雨、光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效率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定义为:具备从事乡镇建设、设施农业与农村能源建设方面的基本知识,得到建筑工程师、农业生物环境与农村能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基本能力复合应用型人才。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高校课程体系是指各课程间的相互分工与配合,主要包括课程的组成“结构”目标和任务,它是学生所学课程的总体框架[4]。塔里木大学原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课程体系的课程平台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职业规划论文我校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大多偏向于民用建筑类,详见表1。

表1 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从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民用建筑类课程门数及所占学分都是最高的,达到85.4%,设施农业及能源环境类课程所占比例共计14.6%,几乎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学生就业渠道也一样,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90%以上毕业生都从事民用建筑的施工和设计工作,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后者主要是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面应该有很大差别,学生就业与考研都与土木工程专业相比较根本没有优势可言。显然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相符合,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3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调整

近三年我国建筑行业毕业生就业率在逐年下降,加上十八大国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12月党中央又提出精准扶贫,到时候要让七千万贫困人口一同买入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增效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应偏重于农业建筑与环境、工厂化设施、农村新能源开发与科学利用。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

我校地处南疆,人才培养要以足南疆、服务新疆、面向中亚、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多听取行业专家意见,通过对每年毕业生的回访,社会发展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为指导。以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设计竞赛为引导,深化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内容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优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原有课程体系当中所开设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最后的结果学生必须选才能够达到毕业时所修学分,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把设施农业类、能源与环境类课程门数增加,大幅压缩土木工程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保持在5门左右,并都要与专业相对应,大幅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和所占比例,按照1:2的关系设置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从事专业自主选择所修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实验室的建设,达到学生所选课程都能正常开设,让学生选择老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而不是表面选修学生必选。适当增设专业特色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包括体现南疆地域、专业传统优势、学科前沿的特色专业课程以及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应按照专业按方向或学生发展方向分模块、分方向设置。

3.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对于一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而言,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科研训练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5]。要推进实验、实习独立设课,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验课学时,更多设置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更多的去发现问题合计决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以现有实验室条件,依托教师课题、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创新设计竞赛等载体,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迎春,雷超.学分制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01:201-202.

[2]刘武林.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的进展与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10,01:123+125.

[3]王艳锦,刘圣勇,张全国,徐广印.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5:21-22.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工回流;原因;影响;对策

一般而言,城市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是农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国家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农民进城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行及城市化的推进,近年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逐年增加。2004年我国农民工达到1.2亿,到2006年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而到2007年我国农民工达到2.26亿。尽管这些数据显示了农民工进城的数量在增加,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还时常伴有农民工回流的现象,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贸企业受到重创,进而对劳务的需求明显下降,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农民工返乡的潮流,农民工回流的现象日益突出。2009年春节以后,我国有95%的农民工回到城里就业,剩下的还有5%在农村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如今,农民工回流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我国农民工回流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剖析农民工回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回流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农民工许多基本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是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动因。农民工进城主要做的是体力劳动,不仅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而且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工作的稳定状况,为此,大多数农民工的工作极不稳定,他们大都在城市里扮演的是漂流者的角色。由于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滞后,农民工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并且他们在就业、福利、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还仍然缺乏有效保障,所以他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及社交需求无法得到较好的满足。农民工在城里的根基不深,容易引发生活与职业上的不安全感,加上相关政策和措施的配套不到位,使农民工在与城市居民比较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不公平感。所以,一些农民工在城市里因多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幸福指数不高。而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投入逐渐加大,农村就业的机会增多,在这种背景下,选择返乡可能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

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工回乡提供机遇。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加,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对农村科教文卫的投入力度也逐步加大。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为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收入有了稳步提高,农村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得到良好地发展。一些农民工认为与其在外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还不如回乡去开创自己的新天地,在此权衡下,很多农民工选择了回乡。

最后,城市经济发展吸收农民工出现暂时饱和状态。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城市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低的劳动成本不能长时期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力。如今严峻的形势迫使企业改变以往过分倚重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而要更加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城市的建设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加。这样一来农民工由于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不能满足城市用工的需求,而被迫回流。另外,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里新增了很多下岗工人,由于城市所能接纳和承受的能力有限,农民工与下岗工人竞争城市里的就业岗位必然处于劣势地位,这又进一步促使了农民工回流。近年来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得出口加工产品企业大量减产甚至倒闭,成为农民工回流的导火线。

二、农民工回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一)农民工回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农民工回流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从我国实际来看,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显得相对滞后。小城镇具有接近农村、面向农村的天然特征,其兴衰成败都与农村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也伴随着农村总体改革进程而发展变化。小城镇的发展是我国在城市化道路上的一种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有2亿多人,靠大城市很难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如果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到附近的小城镇,扩大小城镇规模,发展小城镇经济,这样便为农民转化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农民工回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因为农民工可将在城市学到的技术和经验,以及积累的资金,利用当地政府为吸引农民工回乡投资、自主创业出台的优惠政策,回到当地创办小企业或将自己的人力资本投入到当地的企业中去,这样小城镇便得到发展和壮大。

2、农民工回流缓解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压力。在拉美各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一旦进城就无法再回流到农村,变成只能在城市谋生的被边缘化的市民。然而这种人口城市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使得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社会矛盾突出,城市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现在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推进时期,然而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并没有落入“拉美陷阱”,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回流。农民工回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快速城市化时期因人口过度膨胀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有利于调整城市化的速度,以便较好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农民工回流对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农民工回流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土地资源,土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又是实现农民转变为市民的主要途径。农业产业化是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基础,使农业机械化发展起来,把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但是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规模小而又分散的生产状态,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然而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将自己闲置的土地租借给其他农业生产大户,这为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农民工回流到农村,向原来的农业大户要地,再进行分散经营,这样不但浪费劳动力,还降低了土地的效能,更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规模经营。由此可见,农民工回流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农民工回流不利于我国城市化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以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这不仅是判断城市化水平的外部指标,也是维持城乡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城市化是国家工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快慢。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获得了稳步发展,我国整体城市化率从30年前的15.82%提高到2008年的44.9%,但这一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然而,农民工回流是与农村人口城市化相反的潮流,直接影响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三、应对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农民工回流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要合理引导农民工的流动,充分发挥农民工回流的积极作用,并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结合我国目前情况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在城乡建立起为农民工服务的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民工回流这一问题,应在城乡建立起为农民工服务的组织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咨询等方面的信息,并鼓励大学生在农民工的服务组织机构工作。这些组织机构的建立不但能为进城的农民工解决好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少被动回流现象的发生;而且还能为那些被动回流的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咨询等方面的信息,使回流的农民工处于积极的准备再就业状态。另外,对于主动回流的农民工,组织机构可为其提供创业平台,积极鼓励他们创业,并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融资服务等服务以帮助其顺利创业。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许多农民工在城里打工是临时性的,因为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而要真正将农民转化为市民,就要为那些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予以保障,让他们在城市里有家的感觉,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扮演着城市打工者的角色。可以设想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如果农民工自身的需求在城市无法得到较好的满足,农民工在此权衡之下,便会做出返乡的决定。为此,要让农民工在城市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尽可能地满足农民工的需求并给予其保障,从而让其更加安心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采取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方式转移,他们的就业很不稳定。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只能作为一定时期劳动力转移的过渡形式,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还是要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这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的转移。由于我国现在城镇规模还比较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所以小城镇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工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

(四)鼓励企业开拓农村市场

土地是农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生活的保障,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就必须做好土地制度的改革,提高土地的效能,加快土地的流转,形成土地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土地的规模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应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到农村经济的建设中,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四、结束语

如今,农民工在我国的数量庞大,我们要用全盘的视角来看待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回流这一问题,在城乡建立为农民工服务的组织机构,为农民工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平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农民工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保障;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企业开拓农村市场,为农民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家祥.进城农民逆向回流及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兼与拉美城市化相比较[J].求实,2007(1).

2、高强,贾海明.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4).

3、张素华,刘志平.农民工回流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

4、刘静.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篇5

    我国的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正式成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时,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学科,并于同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设立了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河南农业大学于1981年设立了农村能源工程本科专业,并于同年正式招收农村能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1982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机械化硕士学位点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方向,正式招收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硕士研究生;1986年经国家批准正式设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的硕士学位点,并于同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农业机械化博士学位点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博士研究方向;1996年经国家批准,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设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博士学位点。在1998年的全国学科调整中,将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合并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二级学科。至此,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体系已经在我国形成,学历层次为学士、硕士、博士3个层次。目前,我国许多本科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这些单位涵盖了东、中、西部和南北方不同气候条件地区,初步形成了面向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不同层次的分布,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布局打下了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能源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1)专业建设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得以生存与发展?(2)学科及专业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内涵和发展空间?(3)如何在学科结构调整、本科生及研究生层次上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面对机遇与挑战,应该与时俱进、共同努力,继续深入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为现代化农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层次专业人才[5]。

    二、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及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总体要求,河南农业大学全方位推进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保持专业培养特色,合理修订符合可再生能源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可再生能源专业技术人才。(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1.指导思想(1)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把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提高质量的有力抓手,把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推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育人为本,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核心课程设计,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毕业生。(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体现“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利于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利于拓展综合素质教育,有利于强化实践教学体系。2.培养目标和模式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坚持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水平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建立并完善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模式,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按照专业大类设置,设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并设置不同的选修课教育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课,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并根据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培养特点安排了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加强课外多环节实践教学,实行具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可再生能源方向培养特色。(二)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规范专业核心课程,调整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的改革方面,严格修订了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优势课程,并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完善。选修课主要依据创业教育、专业拓展和综合素质3个教育模块进行设置,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自由选择。在学生自主选择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块之前,学生导师及班主任等要加强指导,确保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潜能。选择之后,将进行分流培养。分流培养的时间,要根据专业培养特点,合理安排,以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为宜。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考试、竞赛及职业资格考试,争取“一生多证”,即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要拿到多种通用证书和农村能源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学生取得的经学校认定的各种证件均可按规定获取相应的奖励学分。(三)专业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农业建筑环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工程”两大专业培养方向[6],河南农业大学一直将可再生能源工程作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特色和方向,在国内同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下,积累了一些专业建设经验,形成了一些专业建设优势,长期坚持将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热能工程等作为支撑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三大主干学科,并确定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太阳能工程、生物质能工程等课程作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十大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育人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河南农业大学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比重,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7][8]。实践教学环节有教学实习及课程实验。主要实习有工程制图实习1周、金工实习4周、太阳能工程生产实习2周、生物质能工程生产实习2周、锅炉结构实习3周、沼气应用实习2周、课程设计2周、毕业实习14周,共计30周,毕业实习写出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写出课程论文,教学实习写出实习总结。开设实验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太阳能工程、生物质能工程、能量有效利用、燃烧学、流体力学、风能工程、农业建筑概论、热工测试技术、环境工程等。(五)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加大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力度,为提高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方面,采取自编教材和选用教材相结合的原则,自专业创办以来,本专业教师先后编写出版了具有鲜明应用特色的教材9部,形成了自编特色教材与选用国内一流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使用机制。河南农业大学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先后承办了两次全国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国家统编教材编写工作研讨会,联合东北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有关院校专家就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系列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研讨,首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10门全国统编系列教材(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能量有效利用、热工测量技术、生物质能工程、太阳能工程、风能工程、农村节能工程等)经全国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可再生能源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后全部交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列入“十二五”规划教材。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篇6

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据统计,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达到9400万人,比上年增加470万人,这些外出打工者人均年收入5597元,比上年增加94.4元,其中带回家3472元。这样一算,全国农民的打工年收入就达5278亿元,寄、带回家3274亿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这仅是一笔有形的收入。再看这9400万农民学到的技术、提高的能力和掌握的信息,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农民外出打工呈现的主要特点及缺陷

1.外出打工者人数较多,规模较大。据统计,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达到9400万人。安徽省,2001年农村劳动力输出人数达到770万人,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1/6。

2.外出打工者分布范围较广。据调查,目前湖南省农村外出打工者中,有49%在外省,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北京,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新疆、也有湖南农村的打工者;有13.1%的外出打工者分布在省内各城市;有18%的分布在外县外乡中;还有19.9%的外出打工者在本乡镇范围内,而在当地乡镇企业劳动的人员有8.7%。

3.外出打工者大多以“非正规就业”方式从业,并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的特点。目前,湖南省农民外出劳务大多是非正规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以体力劳动和经商为主;多数外出打工者一年以内从事过多种职业。有40%以上的外出打工者是农忙在家,农闲外出的“候鸟型”打工。客观来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外出打工。

4.在技能水平方面,许多农民工还达不到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如作为全国民工输出大省的安徽省也只有30%的农民工受过初级的专业培训,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西安、乌鲁木齐等24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是: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其中,13%的岗位需要具备中级工的职业资格,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可见,对农民工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5.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仍然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最近两年,虽然各地都放宽了城市入户的政策,但还是以投资、兴办实业和购买商品房为入户的基本条件。对农民工来说,门槛依然较高,还很难成为真正的“城里人”。由于还存在着“城里人”、“乡下人”两种身份,如今城市对农民工采取“低看一眼”的不合理政策,对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和工种作了明确的限制,农民工大都只能从事危险、待遇低等“城里人”不愿干的活。数目庞大的农民工虽然常年生活在城里,但是仍然被人为地排除在城市体系之外,享受不了依附于城市户口之上的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种种权利,导致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在沿海的一些企业,超时加班、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屡见不鲜。据有关专家估计珠江三角洲对打工者所欠工资数额超过10亿元。

二、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村现代化的贡献和影响

农民外出打工,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从而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1.农民外出打工,促进了农民增收。2001年,湖南省省外流动就业487万人,通过邮寄方式以及在当地消费的务工收入达300亿元,四川省去年跨省输出劳动力560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400亿元,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在宁夏、贵州和甘肃这三个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输出收入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30%。这充分反映劳务收入的增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促进了农民身份的转换,加速了农民现代素质的积累。大量农民进城从事第二、三产业等,使成千上万从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的农民从农村流向了城市社区,成为新的城镇人口或“准城镇人口”,从客观上加速了农民现代素质的积累,敢于冒险、敢于拼搏,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日益减少了由农耕生产方式赋予农民农耕生活的孤立、守成、安于现状、褊狭与愚昧等,农民身份的转换,大大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发挥城市的“扩散效应”,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农民从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中不少人回到家乡开始自主创业,这些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昔日农民,如今成为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据安徽省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省每100个外出打工的农民中,就有2-4人走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目前安徽省外出打工创业的人员已有10多万人。他们在田野里盖起了厂房,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的就地转换。四川省外出打工者中有40万民工带着资金、技术和项目返乡创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80万人,产业涉及电子、制衣、纺织、家电和化工等行业。

4.正在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壁垒,促进农村城市化。当农民不甘示弱、吃苦耐劳和特有的创造精神在城市谋得就业岗位后,却又受到来自城市各个方面的抵触和地方政府政策的限制,农民在申请城市户口、子女求学、人身安全和自由、身份限制、身份歧视、打工中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面遇到了一系列难题,这些难题是农民从根本上转移身份的最大障碍,由于社会各界的理性支持与农民流动的互动汇集成了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不断地冲击着城乡之间的壁垒,极力打破这种壁垒的封锁,促进了国家和各省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应运而生。如湖南、广东两省在2002年颁布了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其中湖南省关于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二元制”管理模式,将其统称为“湖南居民户口”等方案特别激动人心,这是真正体现打破城乡之间壁垒还农民“国民待遇”身份的第一步,是农民外出打工对户籍制度改革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这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中心城镇转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为农民外出打工服好务,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通过对农民外出打工呈现的特点,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分析,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引导和促进农民外出打工,关键是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从总体和长远目标上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创造条件克服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促使农民身份的转换,必须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这就必须从基础抓起,提高农村教育水平。2002年4月26日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指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实现两个大转变,即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由政府承担,政府的责任从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这两个转变的实施和实现,将为农民彻底转换身份铺垫文化素质基础。此外,要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和培训的力度,这是促使农民向非农产业转化的根本着眼点。要鼓励运用市场方式对劳动力进行培训,支持企业与各类组织合作进行的劳动力定向培训。还可把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如中专、技校)向农民工开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

2.优化社会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经济发展史表明,工业化进程在带来农业机械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及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需求使农业人口的流动成为必然。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的流动,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应改革户籍制度,鼓励农民自由流动,支持农民到异地打工,包括到异乡、异市(县)从事一、二、三产业;建设规范的、公平交易的劳动力市场,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和公平的交易场所;疏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除市场行为外,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人对农村流动就业人口收费。应指定专门机构,对农民流动就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帮助农民外出打工就业、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政策。作为城市,要取消对农民工不合理的收费,取消对他们的就业范围限制,改变对民工的服务态度,同时,要切实解决好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民工就业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进行制度创新,改革迁出农户的家庭承包土地的现有制度,减少土地对迁出农户的牵制力。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有利于迁出农户土地承包权发生转移,进行规模经营,有利与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有利于减少由小农经济带来的人口过剩,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三是有利于农村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化既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变农村地域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又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前者为数量过程,后者为质量过程,两个方面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真正的城市化。将户口迁入城市管理的农民,这只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数量过程,只有既将户口迁入城市管理,又彻底放弃农村小块土地承包权,才得以在社会心理、社会情感、社会认同、社会价值上消除城乡隔阂与对立,被城市文明同化,这才是真正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版权所有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型 现代化

在历史上,每个重要国家都遇到过农民问题,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民转变为工人,既是农民实现向上流动的最要的选择和渠道,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现象,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著名学者巴林顿・摩尔在《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指出,农民问题是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转型的最重要因素。农民的状况和解决农民问题的方式,决定了现代化的不同路径,也决定了一个民族为实现现代化所付出的不同代价。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离不开中国农民这个关键问题。“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这句名言精辟地概括了在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农业大国中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困境并不在于能否多建几个工厂,而在于如何把日益增多的农业劳动力转变为城市人口。因此,我们在选择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时,认清中国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仍然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这些年来我们也得出了这样的共识,即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讲,实质上是农民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融入城市文明的过程,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因此,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和部分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趋势。

一、城市化的本质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城市化的本质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大规模、有规律的人口迁移活动,特别是农民由乡村向城市集中的大规模的流动,其历史和逻辑的起点都是伴随着工业化开始的。农民进城务工并向城市迁移,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农村文明转向城市文明,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无疑中国也要走这条路子。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多,主要是农民多,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在70%左右,又加之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搞计划经济、实行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社会政策,使农民的这种转移带有中国特色,因而解决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农业劳动力的转型是我国的国情和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产生当代中国农业劳动力转型的体制性根源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二元经济,是指在本国落后历史传统和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现实共同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在原有的以农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的传统生产部门基础上,逐步发展起一个日益强大的、以工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化的现代生产部门。按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的进程就是传统农业部门不断缩小直至保持一个很小的比例,而现代化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直至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这种结构转变的最显著特征是人口流动。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最早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根据这一理论,他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时创立了第一个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之后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有了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他们都阐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对于我国来说,无论用那种模式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都在2亿人以上。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调查的数据也证实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人数约为2亿人。因此,可以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型问题实际上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问题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快速期的集中释放。它符合经济学中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传统和社会学中城市化理论的传统,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业劳动力转型创造了先决条件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利地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使2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农民进城创造了先决条件,这使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开始了松动。

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改革的重要成果是对农产品流通和农村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民创造了“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的就地转移的神话和奇迹。这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也为农业城市化进程开辟了一条新路。

从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到现今,改革的重点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市场。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农户是独立的市场的主体的观点,极大地解放了被束缚的农业劳动力,突破了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的模式,为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制度方面的条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济。”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再次强调了“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十六届五中全会继续强调“稳步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这为农民自觉自愿的联合经营并逐渐走向现代大农业提供了制度保证,也为农民工加快城市化转型进程提供了先决条件。

3.科技进步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动力

科技进步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科技进步和人们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第二、第三产业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劳动力从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效益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是国民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到2003年年底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的数量远远超过城镇户籍的职工,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业人数占82.7%。科技的发展必然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中对劳动生产力的需求减少。这就要求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能充分就业的领域,包括工业、第三产业、城市和农业大生产内部。

4.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技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就是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是集约经营代替粗放经营繁荣过程,是规模经济代替分散的小农经济过程,是农业产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产生的社会后果即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5.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国应经进入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客观上要求降低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而我国在历史上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滞留太多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被抑制。因此,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的经济结构,建立现代农业,推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6.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城就业具有巨大引力。这就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九五”时期,农村劳动力年均增加584万人,年均增长1.3%;“十一五”期间,我国正处在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将迎来一个高峰。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从“十五”末期的42%上升到47%。经验数据表明,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有1000万~1500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5年共将有5000万~75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参考文献:

[1]刘怀谦:《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

[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同志在中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2002年版

[4]《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年,人民出版社。

[5]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篇8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增收问题。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是要解决好发展问题,重点是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我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农民收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减幅度,从河北省的情况看,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对农民增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农产品增产与农民增收正相关性减弱。在卖方市场时期,由于农产品短缺,农民收入与农产品增产呈显著的正相关互动,增产越多,收入越多,增收越快。进入买方市场后,由于供大于求,出现了增产多增收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三是农民增收途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在发展大农业战略的过程中,农民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二、三产业和农业内部的林、牧、副、渔等产业方向发展,使增收手段增多,增收途径变宽。

(二)目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农业及农业外部。

一是工业化水平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要素积累,加工原料、剩余劳动力等。但我省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二是城镇化水平低。近年来,我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市已有两个县级市和两个县级区,但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一些县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乡村型的,仍需加快城镇化进程。三是农民的非农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的GDP已下降到总量的15%,而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所以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比先行工业化国家付出更大的努力。所以农村的非农化程度低是制约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症结。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加快农业发展,必须把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转到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培育新兴支柱产业,调整优化区域结构。

要立足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平重复的产业趋同、产品趋同问题。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快工农对接、城乡联动,重点发展以绿色食品和优质肉蛋奶为主的高效种养业。

(二)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突出重点,加快骨干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多层次多形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粮食优势,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在继续发展养猪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加快新品种开发,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化饲养规模,建设高标准牧业生产基地。

(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

个体私营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潜力很大的增长点。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指导个体私营企业选准产业方向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五)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调整优化就业结构。

教育农民转变“唯粮是农”的传统观念,积极进入畜牧业、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扩宽生产领域。加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为转向非农产业创造条件。

(六)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优化企业结构。

入世后,面对国外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冲击,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必须尽快做出调整,着力构建先进、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政策力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的各类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势企业、优势农户和优势科技集中,以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竞争力的提高。

三、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根本出路在于加速推进“三农”裂变。

(一)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

从河北省农业总体发展趋势看,种植业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农业内部畜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主体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转向主要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农村经济逐步由农业主导型转向工业主导型。

(二)进一步加快以农村为依托的县城和小城镇向城市化转变。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出现的。我省的工业化进程直接影响着城乡的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省发展大农业战略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可以引起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使城镇的现代化、集约化程度提高,带动商业、文化、教育、

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三)进一步加快农民向市民、工人、商人、民营企业家转变。

在我省部分农民还存在传统的观念,不愿意离土离乡。要鼓励农民走出农村,走进大中城市,特别是有一定文化、一定技术和经验的农村青壮年,鼓励他们常年工作和居住在城市,成为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一方面可以为其农村的亲属挣取现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为国家和城市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四、积极创造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发展的政策环境。

要发展大农业战略,加速农业发展,就必须切实为农民利益着想。必须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领导群众的群众路线,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最终应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税收制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便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提高农民的待遇。

减少农民和城市人口因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降低农民就业的限制,健全农民在城市工作时的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农民群体的利益不但要有政府来保护,而且要有法律保护。

上一篇:消防工程标准化施工范文 下一篇:公共事业管理水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