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0 07:43:48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篇1

应势而谋

提高城镇化质量

镇宁抢抓安顺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镇宁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抓产城融合。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形成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

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各级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抓绿色协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设计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

做好山与水的文章。紧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目标,依山傍水进行规划发展,建设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红旗湖公园,推进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山水田园城市初具规模。

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绿色生态的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丰富城市内涵。充分运用好民族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推进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化结合,开发旅游景区景点,新建陆瑞光纪念馆、安庄卫古城门,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布依古寨――高荡村,重塑马鞍山合作社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季节包工”改革创新精神,新型城镇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抓城乡统筹。通过示范带动、梯次推进、辐射发展,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做大城区、做特城镇、做美乡村,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型城市。

抓好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以“8+1”“8+X”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示范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积极探索“1+N”建设模式,镇村联动推出一批美丽乡村。

着力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建成改造镇乐公路、西南外环公路、南外环公路、工业园区延长线等8条主干道路,打通望安桥连接线、二桥路双向连接线等8条“断头路”,进一步完善环翠新区路网,实施南北大街延伸工程,城区道路通达能力显著提升。通过PPP模式新建两个机械停车场,实施东大街绿色停车场改造等工程,城区新增停车位4791个。

合理转移农业人口。围绕“一分三向”模式,通过引进规模企业、组织技能培训、提供项目扶持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区、小城镇、美丽乡村集聚,城区人口达到8.46万人,城乡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

顺势而为

新型城镇化建设初见成效

镇宁着力建设独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宜居城镇和美丽乡村,全县城乡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为优化,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2015年以来,全县先后投入资金49.77亿元,实施城镇化建设项目44个,大幅改善城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推进餐饮、住宿、娱乐、商贸中心提质发展,以城镇化建设拉动消费,有效激活经济发展动力。

协调推进建设和管理,城乡生活环境持续美化。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镇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城区产城景一体化凸显。江龙、丁旗等示范小城镇建设初具雏形,大寨、龙井、高荡等美丽乡村串起乡村旅游“项链”,河道两岸、山体公园、城乡道路、临街楼宇等绿化美化亮化景观交相辉映,呈现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乡共美”的美丽画卷。

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把群众利益、安全便捷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实施一批民生改善工程。完成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2.8万户,建设新二中,启动镇宁民族中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工业促进就业、城镇带动就业项目,“十二五”以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5万人。大力开展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甲综合医院和新医院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中医院新院今年内投入使用。

乘势而上

加快同步小康建设步伐

镇宁自治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必须要有科学规划的引领。镇宁准确把握生态旅游城市、特色轻工业发展城市的定位,突出产业、绿色、历史、民族、人文等元素,提高规划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现代城市功能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必须有社会各界的看齐参与。坚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自觉向县委、县政府看齐,提振精气神,既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潜能,又积极调动了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管理的参与性、主动性,形成通力协作、支持共建的良好氛围。

必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用改革的举措、创新的思路、超常规的办法,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加大投融资力度,采取金融贷款、PPP公私合营、融资代建等创新模式,融资42.7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9%,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篇2

以统筹的思路谋划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10月,杭州市召开市委工作会议,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快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决定;2011年2月,又召开了全市统筹城乡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宜居富民和谐为重点,争当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的要求,强调要以统筹城乡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奋斗目标。通过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到2015年,初步形成城乡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六个一体化”新格局,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20000元、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先全省。力争到“十二五”末,所有规划保留的行政村基本达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成为“秀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明确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任务。围绕构建“中心城市一中等城市一小城市一特色镇一中心村一特色村”的空间结构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200个左右中心村、250个左右(每年50个左右)精品村和100个左右整乡整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乡镇。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省里提出的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四个体系”要求,全面开展“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简称“五美”)建设。其中中心村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建设要求,完成“有农民集中居住区、有商贸服务街区、有公共服务功能区、有绿化景观休闲区和有特色产业园区”的“五有”建设任务。

设计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为完成确定的目标和建设任务,杭州市研究设计了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即在城乡区域规划、小城镇规划建设、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劳动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城乡管理和社会治理等17个方面进行城乡统筹。通过“十七项统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统筹的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明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内容和任务的同时,建立了促进城乡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机制。

建立了领导推进机制。市里成立了以书记、市长挂帅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涵盖了市级62家部门。并成立了市统筹办和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建设、中心村培育、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整治、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等7个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各区、县(市)也建立了以书记任主任的统筹委。

创立了区县协作机制。按照产业带动性和地域相连性,城区与县市共组建了五个协作组(萧山、上城与富阳,余杭、下城与临安。江干、开发区与建德,西湖、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新城与淳安,拱墅、滨江与桐庐),并参照援川干部派驻模式,建立联络小组派驻对口县市挂职。为规范协作工作开展,制定了协作联络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等。截至目前,全市区县协作承诺资金2.965亿元,已到位3.043亿元,共确定协作项目195个,总投资153.27亿元。

健全了督查考核机制。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年度督查的重点内容,及时跟踪推进成效,定期要求各推进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将近几年实施的新农村建设考核,调整为统筹城乡考核,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成效与市直机关和区、县(市)综合考评挂钩,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统筹的政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杭州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研究制定了强有力的配套政策。

完善配套了统筹相关政策。相继制订出台了十余个配套政策。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中心镇培育小城市若干意见、现代工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财税长效机制若干意见、“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各区、县(市)也结合实际,制订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设立了统筹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专门设立了杭州市统筹发展专项资金,构建了以原有专项扶持资金为基础、统筹专项资金为核心以及区县协作资金、农村公益金、“三江两岸”专项资金和帮扶资金为补充的“六位一体”支农体系,加大对农村特别是五县(市)的财力支持。2011-2015年,市本级财政在原有扶持资金总量和增幅不变的前提下,每年新增城乡统筹专项资金10亿元,区县(市)结对资金2.5亿元以上,“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2亿元,社会捐助的农村公益金1亿元左右。在市里的影响下,各地也纷纷加大了投入力度。

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扶持细则。根据统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了中心村扶持资金管理细则和美丽乡村精品村资金管理细则。细则规定,中心村专项资金的70%按平均基础额度分配。30%用于对重点项目的考核补助:美丽乡村精品村专项资金的70%用于支持五县(市)开展精品村建设,其余30%用于支持整乡(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增加其它相关创建项目的扶持力度。

以统筹的节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依托原有工作载体的同时,将统筹城乡区域规划布局中的一些节点,作为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以中心村为主战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是杭州市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我们要求各地按照《杭州市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编制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中心村建设规划,并围绕“五美”和“五有”的建设任务梳理明确当年启动建设项目。中心村共申报项目1196个,总投入为18.75亿元。目前。全市200个中心村规划已完成评审和批复,到2011年11月底已完工项目584个,已到位资金11.9亿元。

以风情小镇和精品村为示范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在已创建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中开展了以“宜居、宜业、宜文、宜游”为主要内容的“风情小镇”创建。首批13个市级“风情小镇”,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累计完成建设项目203个,完成投,人29亿元,大部分已于去年国庆期间精彩亮相。同时根据空间结构体系,选择确定了63个特色村作为首批精品村,要求按照“五美”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制定整治建设提升

方案,确定年度建设项目。精品村共申报项目514个,总投入为11.2亿元。目前,已完工303个,完成投入7.63亿元。

以“三江两岸”为重点推进连片美丽乡村建设。“三江两岸”(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是我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连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区域。根据《实施意见》的精神,制订了工作方案,确定了28项整治建设重点内容。目前,“三江两岸”交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绿道规划、林业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规划、堤防建设规划等已完成,沿江145个村已全面开展了以环境提升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

以统筹的要求把握美丽乡村建设方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杭州市注重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美村”与“富民”的关系,同步推进“五美”。

抓生态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富裕生活。始终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目前累计建成粮食功能区158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365个、都市农业专业村200个。累计认定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57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点)77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3个。发展来料加工业3501家,从业人员达21.5万人。累计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家。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5245元,比上年增15.6%,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村均集体可分配收入24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16%。

抓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感受品质生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大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到目前为止,建成村级社区服务中心1166个,配套完善了村务活动室、劳动保障服务室、卫生室、老年服务场所、警务室、文化活动场所等必要的服务场所,便民服务实现了全覆盖。行政村客运通达率已达100%,城乡客运一体化率已达70%。累计建成社区、村文化活动室2241个,覆盖率为75.6%。建成农村村卫生室586家、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525家。2011年,我市又出台了《杭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1年度实施计划》,共投资328亿元,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方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篇3

一、建设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的新达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丽新达茂的外在表现,繁荣的草原文化则是美丽新达茂不可或缺的灵魂。一直以来,我们注重在美丽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美丽,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同时,同步推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地区发展内涵。

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达茂旗拥有天然草场2474.75万亩,一直以来都是一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神奇热土。但步入“十一五”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草场衰退严重,水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2007年,达茂旗天然草原“三化”(沙化、碱化、退化)总面积达到212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85%。迫于生存、生产、生态压力,2007年、2008年,我们先后对农区250万亩草场、牧区2357万亩草场实行为期10年的阶段性禁牧,下大力气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五年来,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针对禁牧牧民,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7项配套政策,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确保禁牧牧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实现了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双赢。2012年,禁牧区草群平均高度达26.5厘米,较2007年增加14.6厘米;植被平均盖度达27%,较2007年增加4.9个百分点,草原生态得到有效恢复。同时,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实施力度,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加大草牧场监管力度,依法打击私挖盗采和非法开垦草原行为,严格征收矿山开采、道路建设等草原植被恢复费。加强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利用,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实行最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统筹谋划全旗土地开发格局,全力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实施草原文化建设工程。达茂旗历来就是一个古老神奇、文化灿烂的草原圣地。从阴山岩画到北魏长城,从汪古盛世到哈撒儿祭祀,从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到草原英雄小姐妹,从献出宝山―白云鄂博到2万牧民围封禁牧、保护草场,这里孕育、滋养着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如何实现草原文化的繁荣发展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在长期的发展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将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才能实现草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探索承载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载体,以载体建设推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2012年,立足全旗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我旗成功举办了第23届那达慕大会。2013年,这一模式继续深入推广,我旗举办了为期80天的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有效推动了草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实现繁荣草原文化与绿色增收双赢探索了新的途径。

二、建设经济发展、城乡富裕的新达茂

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程。长期以来,达茂旗的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农牧业生产和资源型产业发展。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资源约束、生态约束日益加强,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开始凸显,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进入“十二五”时期,我旗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加以重点突破。积极培育冶金、新能源、化工建材、口岸物流、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基地”,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实现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增长。着力打造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加速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注重实施以高效节水为主的综合农技措施,力争种薯供应能力达到200万亩。着力打造有机牛羊肉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建设型畜牧业发展,力争有机牛羊肉供给量达到200万斤。着力打造钢铁原料加工基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入落实自治区“双百亿”工程部署,合理调整项目空间布局,推动新建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大胆构筑“一区三园、三园并立”发展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将巴润工业园区建成自治区级生态型、循环经济型“百亿元”工业园区,力争年内铁精粉产量达到450万吨。着力打造化工建材加工基地,扎实推动氟化工、煤化工、醋酸乙烯等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着力打造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加快推动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和20万吨铜冶炼项目,2013年,力争园区生产总值实现100亿元。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全旗风能、太阳能项目核准规模达到231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分别实现并网82万千瓦、2万千瓦。着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加速推进第三产业繁荣,以自治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和全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为契机,依托丰富的天然草原和区位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2012年,全旗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人(次)。着力打造满都拉口岸国际物流基地,坚持扩大对外开放, 2012年,口岸过货量首次突破40万吨。

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工程。达茂旗有农牧业人口8.2万,占总人口的68.3%,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地区。能否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是建设美丽新达茂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美丽新达茂的重要基石,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突出抓建制镇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积极培育支撑苏木乡镇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走“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路子。突出抓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坚持“捆绑小资金,集中干大事”的理念,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牧区游牧民定居工程,集中捆绑整村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财政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打造了清水湾、黄花滩等一批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突出抓城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6亿元,建成包满铁路白云鄂博至巴音花段工程,苏木镇全部通油路,嘎查村全部通公路,公路总里程达到2325公里;建成清水湾、温都不令等4座水库;建成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2座;水、电、路等城乡发展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深入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五年,累计为民兴办67件、98项好事实事。建立良好的就业增收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农牧民劳务输出每年保持在2万人以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3%,城镇居民各项社会事业保险参保率达到86.4%,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3%。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扶持蒙医药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三、建设充满智慧、独具魅力的新达茂

一个地区能否保持不竭的发展动力,科技和人才是根本。这也是建设美丽新达茂的内在要求。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美丽新达茂的核心内容,把建设独具魅力的百灵庙镇作为展示达茂对外形象的窗口,全力推动科技教育和精品城镇建设工作。

深入实施科教兴旗和人才强旗工程。科教和人才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新达茂的智力支撑。我旗历来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全市率先实行高中阶段“三免一补”和学前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深化“三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民族特色教育水平。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坚持科技惠农、科技强工,把更多的科技产品运用到农牧业和工业发展中,以科技创新增强发展保障力和推动力。强化人才管理工作,紧抓自治区在呼包鄂建设“草原硅谷”人才特区的重大机遇,努力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事干、能作为。近五年,我旗累计引进培养各类人才879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深入实施精品城镇建设工程。城镇精品化是达茂旗践行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美丽新达茂的关键。我们紧抓自治区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时机,围绕扩容提质,突出抓好百灵庙精品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修编完成百灵庙镇总体规划,启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城区城市设计,以规划引导城镇建设。坚持高质量建设,统筹抓好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城市公交覆盖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燃气普及率达到75%。旧城区城镇居民楼房普及率达到78%,新建楼盘和新城区分质供水率达到100%。坚持高水平管理,强化政府经营城镇理念,强化城镇规划执行,强化市容市貌监管,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独具魅力的百灵庙精品城镇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篇4

一、我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我县小城镇建设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下,切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市级重点镇官池镇的规划编制工作,省级文化旅游名镇**镇规划编制以及市级新型农村社区柳池社区的规划编制,同时完成了畅家村、秦豫村、坡底村等20个示范村的建设规划。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三产融合,突出天下粮仓、景城融合**镇,孝道文化、同州饮食柳池村,农耕体现休闲度假畅家村,农业观光、马术休闲平罗村,黄河风光、水产体验福佑村等。同时县级重点镇羌白镇、下寨镇、许庄镇建设管理、管理、经营、发展小城镇工作已初具雏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与城镇化的改革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撤镇并镇、撤村并村的小城镇工作创新机制中镇村的规划、建设、经营、发展与之不相适应,需要科学的定位,高效的规划指导,实效的建管办法来为小城镇建设提质增效。一是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为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二是规划滞后。目前全县各镇处无一镇编制详细规划。从上述情况看,(一)规划不健全。镇还没有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有个别乡镇只是口头规划,致使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二)总体规划缺乏连续性和权威性。大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还没有经乡镇人代会审查并报市政府审批,因此规划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没有编制详细规划。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四)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上级部门和县级部门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小城镇建设。二是征用土地手续多,时间长,收费偏高。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农民进镇有后顾之忧。(五)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是:⑴县镇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分灶吃饭、自筹平衡,镇财政普遍打得很紧,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⑵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⑶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建议各级领导要把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位置,下大气力抓紧抓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党和国家对小城镇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因此,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一是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抓紧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规模,以保证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二是搞好小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进一步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禁止土地闲置,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建设用地。坚决防止环境污染,杜绝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相结合。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工业园区、住宅小区、主要街区、各类市场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等,都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编制详细规划。在人民群众承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建设,提高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的领导和督查工作,切实保障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篇5

这里峰丛与坝子交错,山地和丘陵7871平方公里,为区域总面积的84.9%,是“地无三里平”的典型代表。

这里奇色异景,天蓝风清,风景区占幅员面积的12%以上,在贵州高原苗岭山脊线上熠熠放彩,是“定会胜江南”的预言之地。

2014年底,安顺市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为全国62个地区、25个地级市试点之一,也是贵州省第一批地级市试点。到2020年,这里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7%的目标。

“没有条件摊大饼,只有让你蒸小笼。”试点安顺,借势造势,将城镇化的足音点击在山水间,探索向前。

怎么因地制宜?

探索打造“一分三向”安顺模式,以“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延伸到位”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逐步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集聚。

“以前这里又脏又穷,鬼都不来,做梦都想不到会变得像风景区一样,每天这么多游客”。旧州镇浪塘村的赵英妹、杜云伟夫妇,拖着2个孩子在浙江打工十多年,今年春节回家后开办了“农家仙”饭店,当起了老板,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家乡这么好,再也不出去了。”

“只要把家乡打造精彩了,外面的世界就显得无奈了”。旧州镇党委书记刘可立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旧州采取“1+n”模式,旅游古镇带动周边美丽乡村,浪塘、文星、把士等村寨已见初效,镇村返乡人员创历年来最高。

城镇化要见楼市栉比,更要有万家灯火的点缀。安顺山多绵延,城市容纳有限,城镇化更需融于山形水势之间。

“山为背景,点上着色,各美共美,点点相映。”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新型城镇化办公室主任陈好理给我们诠释“蒸小笼包不摊大饼”的函意:“向市区集聚一些,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一些,向美丽乡村集聚一些,就地转移,就地致富,共同发展。”

市区:棚户区改造+综合体建设,新天地、万绿城、家喻大都会、22座城市山体公园、166座山体绿化……钢筋水泥为形,住购行娱为质,路网织密,绿地铺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县城及镇:旧州的文旅结合、夏云的城园合一、白岩的产旅融合、龙宫镇的农旅结合……15个示范小城镇日新月异,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生,都是看得见的福利。

美丽乡村:西秀浪塘、普定思源、云峰屯堡、鲍屯旧迹、平坝小河湾……50多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市级示范点,如一个个颜值高、气质好的“深闺美女”掀开帷帘,备受点赞。

何以安居乐业?

坚持“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发展方向,实现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化、农民市民化、乡村美丽化。

2015年6月1日起,安顺市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户籍登记中“户别”栏不再有农业或非农业,改为家庭户或集体户。10月,《居住证管理办法》、《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划分办法》等十项政策措施下发实施,涉及住房保障、教育发展、民政保障、卫生计生等各个方面。

当农业户口成为记忆,如何让群众安居乐业就成了发展的一大课题。

走进镇宁大寨,百花齐放,百草争香,这个融合中药材种植和旅游产业的“百灵模式”基地,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已不到10%,除了近200人在基地就业外,还有十余户家庭旅馆,5个种植合作社,传统务农已渐行渐远。

“几分钟就走到家,干这个比做农活‘洋气’。”在基地会议室,几个90后的服务生开心地说。

“工资不一定比外边拿得高,但是离家近,花销少,还能照顾一家老小。”在基地做厨师的村民吴德富很会算账。

挨着家就业,挨着业安家,安居与乐业如同孪生姐妹难分割。

在镇宁石材园的晨春石材厂,7栋小高楼比厂房还显眼。“这是去年建成使用的职工公寓,300套宿舍全是拎包入住。”厂办主任李献卿告诉我们,职工包吃包住,连公寓的水电费都是厂里承担。来自山东的技术员张洪乾接话道:“我跑了十来个城市,这里是环境最好的,我准备常驻这里呢。”

“我们正在探索以村(居)委会辖区为单元,凡实现劳动力非农就业在60%以上,其中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人达70%以上,城镇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覆盖60%以上人群的村,均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贵喜告诉我们。

通过发展带动改变就业模式,通过城乡建设,乡改镇、镇改办、村改居,不需离乡背井,山里人已成城里人。

钱从哪儿来?

实施项目计划向上“摘一点”,推广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向社会“融一点”,各级政府、企业、个人“承担一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5年12月17日,获得安顺市中心城区污水综合治理特许经营权的黔鑫实业有限公司完成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这个由首创股份入股51%、安顺市供水总公司入股49%的股份制实体,第一批投入为3个亿。由首创股份委派的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推行PPP模式,就是让政府做‘裁判员’,社会资本做‘运动员’,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安顺山青水秀空气好,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做好这里的水环境。”

决胜千里,粮草先备。在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方面,安顺市多渠开源,项目争先。

数据说话:全市2015年整合各类资金共10余亿元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86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45亿元;率先在全省成立PPP中心,收集PPP模式项目141个,总投资约452.67亿元。

节奏加快:制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测算和监测工作方案》,保障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投入;与深圳金砖城市国开先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PPP项目财政支持基金;与国开行、农发行和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安顺新型城镇化融资规划》。

亮点鲜明: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获批总规模5.03亿元的两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中国农业银行将普定作为全国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在开展4笔共1600万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前期工作;西秀区获得全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和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事情怎么办?

探索建立“顶层设计、问题导向、项目引领、融资保障、末端落实”的工作思路,把既定的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到县区到部门到人头,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不是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在做事,找镇领导帮忙是分分钟。”在外地打拼了十多年的詹里屯村民曾海燕,去年关掉自己的诊所回旧州镇创业,找铺面、谈价格、写协议都是镇领导帮着张罗。

分分钟,是态度和效率,更是作风和形象。

市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里,一面墙就是一个作战图,指挥员战斗员以及时间表路线图布局到位,措施细化分解,横到边、纵到底。

整合镇(乡)国土、规划建设和政法、综治、、司法等,组建“乡规委”、“法工委”,提升基层执行力;“多规融合”专章编制逐级获审,一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改革正在实施;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让基层有更多活力;全市千余名县处级干部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承诺践诺,人人有责……改革,是动真格。

“试点能不能见成效,强化末端落实是关键。”安顺市委一再要求,今天干得再晚,也早于明天再干。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篇6

如今,隆力奇投资6亿元建造的8万平方米智能化新工厂已全部投入运营,隆力奇智能化新工厂设有牙膏生产车间、护肤、洗涤类制胶车间、彩妆车间、爽身粉车间、香皂车间、浴盐车间、漱口水车间等,集众多日化生产车间于一体。

多元化产业平台

据悉,隆力奇牙膏生产车间所有的灌装设备都是从英国博朗、瑞典诺顿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商进口,生产厂区所有地面装修参照制药车间的高标准,净度达到10万级标准,牙膏车间的年生产能力可达2.35亿支。

而护肤、洗涤类制胶车间占地总面积也高达6500平方米,实现从配料、投料到最终的出产品,全过程实现自动化运行,每台设备运行情况均可在中央控制室集中显示,并能实现中央控制室直接下达生产指令的控制场景,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其中,德国GEA2000L+300L成套反应锅系统,年产量达4300万瓶,是世界上最高档的膏霜反应锅;意大利ACMAPYSTER香波全自动灌装线,洗发水生产量可达200瓶/分钟;德国BOSCH蛇油膏全自动灌装线和美国CERMEX SOD蜜全自动灌装线等。主要生产洗发露、沐浴露、洗手液、膏霜,年生产能力达10亿瓶。

隆力奇原料自动库储存着隆力奇各生产车间使用的全部原、辅材料,利用自动化存储设备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协作来实现立体仓库的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以及操作简便化仓库。优质产品服务、准时便捷的交货,以及高标准、自动化的生产能力不仅提高了隆力奇产品质量,还为隆力奇的OEM、外贸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订单。

隆力奇敢于开拓和变革,描绘出多元化的产业平台蓝图,产业链条辐射范围极其广泛,产业结构稳定组合、优势互补,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竞争平台,这也是隆力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日化市场保持领先优势,敢于与外资国际大品牌“叫板”的底气。

创新驱动 模式升级

隆力奇董事长、总裁徐之伟认为:工业是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战场,要实现工业转型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有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就不是梦。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才有美丽企业。

纵观国际巨型企业,特别是日化巨头都非常注重企业集团总部的城镇建设。例如安利公司位于美国密执安州的一个小镇――亚达城,宝洁公司位于美国西西那提小镇等等。这些总部的小城镇建设始终保持总部的先进性,发挥着核心和统领的作用。

对于走在世界环保领域前沿的日化企业而言,集团总部的建设理论、建筑模式、商业模式都具有社会示范意义。隆力奇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集团成立27年来,不断凭借产业优势振兴区域经济。隆力奇近期提出“集中优势,巩固要塞,强化总部”重要举措,针对总部区域重点建设,以实现更有效的广告效应和更广泛的社会示范价值。

隆力奇生态工业园“美丽小城镇”设计理念的形成、打造和建设,并通过直销模式和连锁经营模式的创新,解决了当前大面积的就业难和社会矛盾等突出问题。隆力奇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隆力奇真诚希望打造出一个更具世界级竞争力的商业模型,让更多的人顺利就业和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美丽隆力奇小城镇的标准,是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筑个性、整体协调、文化底蕴、自然环境和公众口碑等方面体现。美丽的隆力奇,首先应该是一座健康发展的城镇,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对外界的吸引力。与城镇相关的重要环节,比如经济、环境、交通、医疗、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呈现出良性、低碳、生态发展的趋势。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篇7

“城市化率达到63.2%,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13年1月25日,时任浙江省代省长李强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表示。63.2%的城市化率是浙江省值得骄傲的一份成绩单,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1个百分点,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的城镇化走出了一条持续探索、创新实践,具有浙江特色的道路。

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拉开帷幕。199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城市化战略。2004年,率先制定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率先提出并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2012年,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出台了《浙江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

新型城市化核心要义是推动城市化的科学发展,基本内涵是坚持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道路。

“1998年以来是城市化建设由自发推进转为快速推进阶段,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城市化战略,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大中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显强化。2003年以来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阶段,以率先在全国出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为标志,全省确定了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方略,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2008年以来至今是统筹城乡发展进入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人大财经委同志介绍。

2010年4月,随着一份气势恢弘的蓝图——浙中城市群规划的火热出炉,“浙中城市群”首次展现在聚光灯下。以金华为中心的浙中地区是继杭州湾、温台两大城市群后,最具集结空间潜力的城市群落所在。

据介绍,我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和促进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编制实施了环杭州湾、温台、金衢丽三大城市群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浙中城市群规划等。在规划的引领下,环杭州湾、温台、浙中三大城市群正在加快形成,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区初显雏形。

城市群的“涟漪”在扩散。我省把县(市)域总体规划作为统筹县(市)域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总平台”,编制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实现了县(市)域范围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得到了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全省200个中心镇中,2/3以上完成了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改。27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修改。

生产要素在流动,发展能量在聚合。随着新型城市化推进,城市的集聚功能得到加强。目前,占全省陆域面积2.6%的城镇建设用地承载了全省79%以上的GDP总量。杭、甬、温三大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6.7%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3的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城市生活和生态功能建设得到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城市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全面提升。”省人大财经委调研指出。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同志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导向是着力优化城市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区为主体,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为支撑,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城乡互动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浙江城镇化建设呈现三大亮点

早在2010年4月的上海世博会上,宁波滕头村的“乡村案例馆”在主题为“城市让明天更美好”的展会上,表达了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展示是短暂的,但滕头村留下的思考却发人深省:城市和乡村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城乡之间如何互补互动、融合一体?

2013年5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城镇化专题调研选定浙江作为实地调研的重要一站。调研组高度肯定近年来浙江城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着重强调了浙江城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二是浙江重点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加快小城镇建设;三是新型城镇化重点解决了农民就业非农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驱动”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浙江下大力气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自2003年开始,启动了两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村庄整治建设为“龙头”,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乡村康庄”、“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的实施结合起来,积极培育823个中心村,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60%,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清洁乡村”和“幸福乡村”。其中,湖州安吉县还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县”称号。

浙江省农办负责人介绍,在浙江,所有村庄的村容环境整治都被纳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同时,“美丽乡村”以美为形,更要“以业为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繁荣乡土文化都是‘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曾有人对中国城乡之间繁荣与衰败的巨大落差作出这样的描述。如今,人们在浙江看到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见证着浙江正在走一条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4次强县扩权改革的基础上,2008年浙江又全面实施扩权强县改革,加强市一级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能,市县统筹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大力培育200个中心镇,对27个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宁波市选择7个镇开展卫星城市试点,温州市选择5个镇开展“镇级市”培育试点。

“2010年12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选择了27个‘特大’镇,通过科学定位、规划引导、功能完善、政策扶持、体制创新等举措,加快“特大”镇向小城市转型发展,目前,这些镇已展现出全新发展态势、释放出巨大发展活力。”省人大财经委有关同志介绍说。

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是浙江城镇化之路的着力点。近年来,浙江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全国人大财经委城镇化专题调研组指出,浙江的城镇化发展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水平。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同志介绍,我省探索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管理有效、流动有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200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09年全面推行了居住证制度,加快完善与之配套的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政策,目前全省已发放居住证20万余本,11个市以及90个县(市、区)均明确了居住证申领条件、申领程序和持证人可享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具体待遇。全面取消县(市)及以下地区的户口迁移限制,近5年全省城镇建成区净迁入人口达300多万人。

此外,在农民工落户、就业、居住、卫生健康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民工权益维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通过试点突破、示范引领,着力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率先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率先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率先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率先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构建“3+1”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率先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

统筹城乡发展需破除现有体制机制束缚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城乡二元体制彻底打破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建设取向”的片面倾向,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批土地、上项目、搞建设,对新型城镇化过程涉及的人口导入和农民市民化等关键问题缺乏整体考量。对此,省人大财经委建议,国家对此应予以重视,进一步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规律,将推进重点从有形的城市建设转向无形的制度改革,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使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实现叠加效应。

浙江是农民工流入大省,解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吸收大量外来农业人口转移进城市的问题。省人大财经委建议从全国统筹的角度逐步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建议中央财政考虑安排专项转移支付,同时采取发放教育券、医疗券等“钱随人走”的方式,将中央财政相关补助资金支付到农民工输入地。在土地问题上,建议中央考虑建立相应的机制,对跨省流入的农民工大省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数量。

此外,省人大财经委建议还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尽快形成有利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土地收益制度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实行城乡之间人地挂钩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和外来人口的数量挂钩,合理安排不同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以土地联动带动人口联动,防止“城扩人不增”。

相关链接

全国各地对城镇化发展的积极探索

长三角地区率先推动城乡规划对接,重点发展县域及中心镇,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政策制度框架体系不断健全。如江苏省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珠三角地区以解决外来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为重点,通过积分落户等制度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

天津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进“三区联动”(农民居住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三改一化”(村改居、农改非、村集体股改,城乡一体化)。

山东通过“城中村”改造或者城乡接合部“村改居”等方式,盘活集体土地资源,让农民在变成市民的同时变成股民,消除农民进城后顾之忧。

河南通过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节约耕地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湖南、湖北两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扶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鼓励本地农民进城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比如湖南省积极培育壮大环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充分发挥城市群要素集约和辐射带动功能。

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篇8

大新寨村民小组2014年度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建设背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最靓丽的名片,2013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云南。同时,云南省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华溪镇大新寨村委会大新寨小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以建设“富裕大新寨、生态大新寨、平安大新寨”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大新寨——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快速实现美丽乡村必须达到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本项目,摸索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方法与模式,进而带动和推进华溪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

1.2项目所在乡镇基本情况

华溪镇位于华宁县南部,两州市(玉溪市、红河州)三县(华宁、通海、建水)交界处,距县城27公里、玉溪市区80公里、昆明170公里。全镇总面积140.1平方公里,辖华溪、甫甸两个社区,独家村、黑牛白、小寨、大新寨四个村委会,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518人,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华溪镇主要产业为柑桔、烤烟,核桃、柿子、蔬菜、畜牧业具有一定规模。其中,柑桔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年平均气温19.5℃,具有“天然温室”的美誉,所产特早熟柑橘比全国任何产区早上市近50天,被誉为“云南蜜橘第一镇”。2013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完成2.57亿元,本级财政收入4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20元。其中柑桔产量6.5万吨,实现柑桔收入2.59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人均柑桔收入15000元。华溪柑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华宁旅游业的发展,万亩桔园成为了华宁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观花、赏桔、游园、品桔、食宿农家乐,一个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特色的生态镇已初具雏形。

1.3项目所在村组基本情况

大新寨村委会是华溪镇连接通海、建水县两县的西大门,与华溪镇小寨村委会和通海县的倒马坎村相接,平均海拔较高,达1850米,但地势平坦,土地平整。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950毫米。距华溪镇27公里,辖区面积19.25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66户962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9%以上。全村委会现有耕地总面积3300亩(其中:田1300亩,地2000亩),人均耕地3.5亩,主要种植烤烟、蔬菜、玉米、核桃等作物。拥有林地2500亩,生长着大量的云南珍贵松、杉等树种。2013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00元,农民收入以烤烟、蔬菜、经果、养殖等为主。

大新寨村民小组为村委会所在地,现有人口136户506人,其中彝族132户490人。当地沿袭原始的彝家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人民勤劳,民风淳朴,尤爱歌舞,彝文化氛围浓厚。村庄处于2000多亩平坝田地的东南角,背靠茫茫林海,前视宽广平坝,千亩森林的滋润使当地雨水充沛、空前清鲜、别出雅致,出产干巴、青头、羊肝等多种野生食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香格里拉”。村庄通往通海、华宁两县道路宽畅、便利,非常适宜旅游、观光、踏青、休闲度假,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的条件和基础良好。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必要性

大新寨村为彝族聚居村寨,彝族文化底蕴浓厚,彝族风俗传统传承较好,彝族歌舞等独具特色,特别以“五山腔”为著,历来备受关注。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当地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每逢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高举火把,欢度节日。

彝族人民过火把节已有很长的历史,每年的火把节,节日一到,家家接姑娘,邀亲朋,户户客人满座,远近村寨,锣鼓喧天,一片欢腾。在村寨中央的空地上,人们围成大大小小的圈子,跳起烟盒舞、响杆舞,各种腔调的彝族民歌迎来了各族兄弟姐妹,为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晚上是节日的高潮,家家在门前燃起火把,村前村后一片通红,欢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入夜,场园内、公房内,篝火通明,男女老少欢歌起舞,老少尽兴而归。

祭龙节:是当地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在农历二月初一至初四左右,是彝族先民图腾崇拜的遗俗,祭祀的主要愿望是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烟盒舞:是当地彝族比较完整的舞蹈,俗称“跳乐”,烟盒舞由于使用的乐曲是先辈人在地里劳动,休息时偶尔用装旱烟的牛皮烟盒弹响得到的启示,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成为现在样子的烟盒,故而得名“烟盒舞”。烟盒舞属于自娱性舞蹈,不分男女老少,人数不限,可多可少,不分季节均可跳。烟盒舞舞步复杂,形式多样,变化无穷。烟盒舞的动作大多是生产劳动和摹拟动物的动作。

响竿舞:是一种集体情绪舞蹈,主要表现欢乐、热烈的气氛。它不受场地的及时间的限制,道路、广场、庭院均可表演。每当春节、祭龙节、火把节等节日来临,响杆舞都是必不可少

的娱乐舞蹈,其舞蹈人数不限,中老年妇女非常喜爱打,而男性不打响竿,常以三弦、四弦为其伴奏。其曲式短小、完整规范,节奏鲜明强烈,速度适中,常给人一种轻松愉快之感。

目前,大新寨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1)村内缺少排污设施,污水乱流,破坏环境卫生。(2)村内道路大多未硬化,村民出行及其不便。(3)村内主要道路没有安装路灯,村民晚上出行极为不便。(4)缺乏卫生文体设施,老年人没有休闲活动之场地。(6)村内中心地带闲置空地乱堆乱放现象突出,与周边环境十分不协调。

因此,建设大新寨美丽乡村是华溪“生态立镇”发展的需要。大新寨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扩大华溪对外开放程度,通过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使一、二、三产业配套协调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门路,使直接的生态开发收入转换为间接的三产收入,既保护生态,又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促进华溪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增多,过惯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进行休闲生态观光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近距离、有特色的生态休闲、民族风情游、农家乐等是上班族的一种最实际的旅游消费,大新寨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生态野生菌令人留连忘返,可见加快大新寨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已势在必行。

2.2县乡规划

1、建设目标:大新寨村委会大新寨村美丽乡村建设以建设旅游带动型美丽乡村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经村民民主议事会议商定,将彝族文化活动场所改造工程:是大新寨美丽乡村建设申报项目,以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民主作用为动力,以政府投入资金为引导,塑造富有特色的村庄风貌,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

2、建设任务:坚持规划先行,注重风貌塑造,提升村庄整体形象,统筹兼顾,处理好功能与品位、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村庄风貌定位,建设宜居、宜游、生态、现代农村。

3、建设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总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建设美丽乡村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实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后代的好事。我们将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更加自觉地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强化组织领导、要素投入、宣传引导、管理服务,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

2.3项目优势

1、交通优势

大新寨村交通便捷,为华溪通往通海、建水的重要通道,距各县城均为30公里左右路程,非常方便。

2、环境优势

大新寨村有丰富的天然生物资源,以云南松、栎椤树等树种为主,林区面积2500亩。平均海拔1850米,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6.7℃。全村耕地面积3300亩,人均3.5亩,为全镇耕地较多的村委会。

3、资源优势

大新寨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游客开展踏青、休闲、文化体验等活动外,3至6月的满山遍野的山茶花、杜鹃花和金黄色的油菜花足以让人陶醉,绿色环保生态蔬菜、烟叶庄园也值得游客驻足观赏,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大有可为。游乐之余,尽情享受名副其实的生态菜肴和地方特色小吃,定能让您回味无穷、留连往返。

每年二月二的祭龙节、七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浓郁的彝家风情的“五山腔”、烟盒舞、响竿舞,定会让您激情燃烧,不虚此行。

2.4群众意愿

大新寨村委会“三委”领导班子团结务实,领导素质高,具有带领群众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增收致富和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健全,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完善。大新寨村群众工作基础较好,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党员和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彝族文化活动场所改造工程:位于村内中心区域,村民建设意愿非常强烈。村组新一届领导班子,作风朴实,开拓精神强,干群关系融洽,农民综合素质较高,观念更新快,有强烈的创业激情和勤劳肯干的精神,已经成为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主力军。

2.5前期工作

按照《云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县委新农办、县财政局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县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申报工作。镇政府结合我镇实际,积极开展选村选点工作,要求充分认识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严格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程序,确定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明确项目建设内容,认真准备申报材料。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认真做好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项目前期规划和申报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规划说明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大新寨村委会大新寨村中心区域,充分体现人文、自然、建筑相融洽的设计原则。从空间上把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建筑功能、形式与人的行为规律进行完美的融合,坚持“安全、节能、实用、美观”的原则,方便群众生活、出行。

项目规划村内占地1152平方米的民族文化活动广场,位于本村中央位置,集娱乐、集散、休闲为一体;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能更好的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较大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和生产水平,切实提高乡村的新形象。对现状地形进行踏勘,结合周围已建构建筑,最后本着“安全、节能、实用、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

3.2建设项目内容

1、民族文化工程

图腾牌坊:1道;

彝族文化活动场所改造工程:1152平方米;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经村组会议研究,拟把彝族文化活动场所改造工程作为2014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申报项目。

四、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4.1投资估算

本次大新寨村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40.3万元,其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为村内彝族文化活动场所改造工程,总概算投资40.3万元。

附:大新寨村委会大新寨村民小组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投资概算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单价

(元)

合价

(万元)

备注

彝族文化广场建设费

40.3

1

C15埋石挡墙

M3

101

380

3.7

申请美丽乡村资金

2

铺设紫红色30*60广场砖

M2

1152

110

12.4

申请美丽乡村资金

3

C25砼硬化

M

230

400

9.2

整合其他项目资金

4

图腾牌坊

1

150000

15

整合其他项目资金

5

6

7

1

2

总计

4.2资金来源

大新寨村委会大新寨村民小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40.3万元,其中:村民筹资2.5万元,以劳折资3.1万元,村集体投入4.7万元,申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0万元。

五、组织保障

5.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美丽乡村。为此,华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华溪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从相关部门抽调组成,明确工作职责。华溪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机构框图如下:

组长

办公室

招标管理

施工管理

财务管理

副组长

组长:由华溪镇人民政府镇长担任,负责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盘工作。

副组长:由分管新农村建设和城建的副镇长担任,协助组长做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工作。

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财政所,由财政所所长任办公室主任,抽调镇村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日常事务,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5.2实施计划

(1)进度安排。大新寨村委会大新寨村彝族文化活动场所改造工程拟定于2014年10月上旬开工,204年12月30日竣工。在实施的过程中,加强机械化施工、提高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程的施工秩序,确保工程施工总进度。建设项目总工期为90余天,分为筹建期、施工期、完工期、验收及交付使用期。

(2)资金落实。由大新寨村委会和大新寨村民小组负责落实村民筹资、投工投劳等自筹款项的筹集,镇财政所负责协调财政奖补资金的到位落实。

(3)招标采购。由华溪镇住建办负总责,镇纪委、人大、财政所、新农办、环保办、农经站、社区村组干部参与,负责施工招标等工作。招标范围为大新寨村彝族文化活动场所改造工程。根据《玉溪市限额以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告第7号)的规定,100万元以下投资的项目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100万元以上投资的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招标。故本工程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

5.3项目管理

由华溪镇住建办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和工程监理,保证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5.4资金管理

由镇财政所负责,建立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项目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决算验收时由华溪镇住建办负责总责,抽调镇纪委、人大、财政所、新农办、环保办、农经站、社区村组干部组成,负责竣工验收、结算、决算、固定资产移交等工作。项目建设中要加强宣传,做好工程建设中图片、影像资料的收集管理。

六、效益分析

6.1建成目标

项目建成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把大新寨村打造成为大新寨村委会中心村,带动大新寨生态无公害烤烟走出华溪,对有效带动和促进全镇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示范带动作用。

6.2经济效益与城乡一体化

项目实施后,完善了村内基础设施,极大地解决村内行路难、活动难、发展难、生活生产难的问题,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大新寨小组群众的居住环境,更有利于集人气、聚财气,促进大新寨烤烟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大新寨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人均纯收入在原有8300元的基础上,增加1000元以上,群众生活质量提升至新的台阶,基本实现小康生活。

6.3社会效益与村庄治理

该项目的实施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凸显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1)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树立干部在群众心中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形象,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凝聚力,促进邻里和睦,为村民解决了行路难,生产生活难,无钱办事难的问题。

(2)进一步唤醒了村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

(3)项目建成后相关管理制度的实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为群众提供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丰富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唤醒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群众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6.4生态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项目旨在改善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占用土地面积少,施工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施工中工程废料少,对当地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实施后,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会得到明显改善,环境保护设施和功能会进一步增强,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七、设施管护

为了加强村级公益事业美丽乡村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项目工程的综合效益,项目建成后移交大新寨村委会大新寨小组管理和养护,结合村组实际,制定管理和养护制度。

第一条

管护的原则

(一)资产归大新寨小组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坏。对损坏项目设施的行为,要予以迅速坚决制止,责令其赔偿损失,并限期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工程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发挥作用。

(二)项目由村级组织负责管理和养护,真正做到项目工程建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发挥长远效益。

第二条

管护人员的确定和培训

(一)在项目建成后,按照对群众、对项目认真负责的原则,把具有履行管护的能力的人员,通过民主议事制度推选或由村级召开三委联席会议确定人员,并签订管护协议,担当起项目的管护任务。

(二)项目的管护责任重大,必须由热爱公益事业、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对于不负责任,管理不好的责任人员要追究其责任

(三)管护人员的培训由镇住建办、环保办等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条

管护责任的落实

(一)对已经明确的管护人员,自项目建设完工开始,就必须不定期地到项目地进行巡查、管理和维护。如有群众反映没有到位,村级组织就必须调查处理,要求管护人员迅速落实。对拒绝落实的,应更换管护人员。

(二)村级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管护情况,每半年向村三委汇报养护情况,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三)村委会或小组有制止任何毁坏设施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村内公益设施长期发挥应有效益。

(四)村委会或小组要对所管理的项目定期进行维护,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一次清扫和维修。

第四条

认真执行项目管护标准,采取村委会组织村民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第五条

做好项目建后管护的宣传工作

项目村组要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对项目管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提高项目村农户管护自觉性,唤起村民主人翁的责任感,形成人人爱工程、管工程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设施的利用率,确保项目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第六条

项目管理经费

高度重视美丽乡村长效管理资金投入,拓宽筹资渠道,采取政府支持一点、村委会自筹一点、农户集资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等形式筹集后续管理资金,确保有经费保障日常维护。

第七条

上一篇:医疗服务的变化范文 下一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