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时间:2023-11-28 16:12:12

农业发展的动力

农业发展的动力篇1

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的必要手段

1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已由过去单一的科研型转变为科研经营型,依托科技创新成果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组建公司或企业集团,与之相应的是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观念也因此而发生了极大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部署。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由农业部门实施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中间环节,快速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而达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2 提高对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发展农业,最终还是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为尽快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进一步依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目前,我国科技进步的作用在农业总产值增长量中所占比重为30-40%,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差距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体制上的弊端,有工作上的差距,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面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紧迫形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对科技提出更高、更新、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总体上讲,农业科学属于应用科学,农业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中得到充分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应该进一步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成果转化方面所具有的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广、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在科技成果推广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农业科研单位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主要任务之一,采取有效措施,把凡是能转化的新成果、新技术都要尽快、尽早地转化出去,使其在经济建设中尽快发挥作用。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农业科研单位要与教育、推广单位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发挥整体功能;各级农业、科技、财政部门也要从政策上、资金上、物资上大力支持、积极组织农业科研单位的成果转化工作,促使科技成果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更富有经济实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把农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

1 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农业推广队伍,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第一,合理调整农业推广队伍的专业技术结构。农村需要技术的多样性,要求农业推广人员知识、技能的多样性,要有能掌握运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各类小规模非大宗作物技术的推广人员,所以应调整农业推广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要有粮食作物的技术推广,同时要重视非粮食作物特别是特色农业的技术推广。第二,加快农业推广队伍的人才建设,稳定现有的推广人员。农业推广人员工作、生活环境艰苦,应建立激励机制,切实解决他们普遍关心的工作地位、经济待遇等问题,激发基层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不断充实推广队伍,一方面争取吸引各类农业院校愿意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才;一方面立足本地,选拔优秀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后充实到推广队伍中来。第三,持续不断、有计划地对推广人员组织在职教育和培训,促进其知识更新,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其业务水平。第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比机制,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制度,提高从事推广工作人员的资格标准;同时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并视其工作业绩进行相应的奖惩。

2 加大推广经费投入,探索新的服务方式。要保证推广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逐步实行共担费用的农业推广方式,使农业推广经费在各受益者之间合理分摊。鉴于我国的国情,现阶段的农业推广要继续坚持以政府支持的无偿服务为主,并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除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推广的投入力度外,可以通过建立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对农民采用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入网的农民可以免费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无偿使用网络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优惠享受网络提供的生产资料。通过无偿指导、咨询等服务吸引农民入网,通过有偿的新品种、新产品供应使科研人员获得经济回报,从而使科技服务工作得以持续发展和壮大。另外,对一些经济效益大、技术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实行有偿服务。根据各地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制定公开、合理的收费标准,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村镇政府、中介组织、专业生产组织等收取有偿服务费用。

3 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由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寻求自我保护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其彼此间互相进行信息的封锁,以确保自己处于信息垄断者的地位。然而,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是,由于彼此间的不合作,极大地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最终是打碎了科技信息垄断者获得最大利益的梦想,使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而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者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牺牲者。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科技成果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利益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保障。

三、结束语

农业发展的动力篇2

在调研中,宗锦耀一行与企业负责人和商户交谈,深入了解发展情况和实际困难,并对3家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在技术创新、装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

技术创新是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

北京梦狐服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高新技术开发生态竹纤维产品,集设计、开发、生产、营销和对外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技型进出口企业。公司于2004年4月成立北京梦狐宇通竹纤维研究开发中心,成功研制出“绿能生物质有机组分分离提取技术工艺”,广泛适用于竹子、木材、果枝、灌木、芦苇、秸秆等植物,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和生物质接近100%综合利用,产出的有机成分可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生物制药、能源化工等领域,可彻底解决纸浆造纸业“黑液排放”问题。在参观企业中试生产线后,宗锦耀强调:“该项技术十分令人振奋!综合利用是个大课题,通过技术创新将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吃干榨尽’,这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变无用为有用、变一用为多用的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综合利用能够加强循环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利用,加强农产品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利用、加工废弃物的梯次利用,能够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对我国循环经济、绿色低碳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梦狐服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发,值得充分肯定,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把好事做大、大事做好。”

装备创新是加工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基础

北京华珍烘烤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烘烤技术研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系列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烟叶、中药材、粮食、种子、果蔬、肉类、花卉、水产等多种农产品的烘烤、烘焙或脱水,产品获多项发明专利、实用专利证书。听了企业的详细介绍、看到一排排烘干设备后,宗锦耀说:“农产品烘干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巨大,每年约3000亿元的农产品在产后被损失掉,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产出被浪费了,农民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烂掉坏掉,十分痛心,十分可惜。装备是技术集成和物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装备创新推进产地初加工,促进减损增效增供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要广泛征集企业和科研院所研制的先进适用装备,加强科企对接、大力推广示范,提倡推广让农民看得懂易操作的‘傻瓜技术’,提升初加工装备水平。”

产品创新是加工业引领市场的必然选择

一轻食品集团的“义利”食品创建于1906年,是食品行业中著名的老字号企业,享有“面包王”的美誉,“义利”商标多次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称号,集团同时拥有“北冰洋”等知名品牌,很多北京人就是从小吃着义利面包、喝着北冰洋矿泉水长大的。参观了企业生产并现场品尝了面包产品后,宗锦耀强调:“主食加工业既是万岁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既是强农产业也是富民产业,既是民生产业也是民心产业。主食加工企业要牢牢把握产权清晰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品牌化的‘五化’标准,紧密围绕消费者需求,开发出更多的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品牌是消费者脑子里的记忆点,是质量和信誉的凝结,尤其是‘义利’作为百年老字号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同时,积极开展休闲体验制作和工业旅游,让消费者在休闲娱乐中认同企业文化和产品,这种营销模式的创新非常值得推广借鉴。要加强品牌的保护,绝不能让假冒伪劣产品坏了名牌产品的声誉。”

服务创新是加工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

农业发展的动力篇3

关键词:辽西五市;农业;休闲农业

中图分类号:F127;F3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引言

休闲农业是以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农艺加工展示和农事活动体验融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把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价值做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同时也必然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可以说,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一、辽西五市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辽西五市位于我省辽西走廊,北接内蒙,西连河北,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雄厚,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的66.8%。近年来,五市依据自身农业特点,在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休闲农业项目上成果显著。但仍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发展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深挖休闲农业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各市休闲农业项目内容单调,多为农家餐饮、采摘、垂钓,难以真正达到休闲、娱乐、民俗体验的多重功效;二是缺少市场竞争力。各市的休闲农业基本上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没有整体规划,项目设计雷同,且对市场和品牌经营缺乏概念;三是缺少有效、规范的管理手段。各市的休闲农业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政府在税收、贷款、土地使用、食品卫生等方面尚无明确政策规定。

二、为推动五市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策扶持

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五市发展创新型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锦州湾机场的通航,更为拉动辽西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市政府应把休闲农业做为解决本地“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列为“十三五”的重点发展项目。一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符合本市农业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同时对休闲农业企业要在税收上给予减免,在贷款、土地使用上给予优先安排。二是要由财政部门拿出专款设立扶持基金,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三是要开展最美乡村建设活动,加大农村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四是要依据农业特色,设计精品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开通旅游专线,并在媒体、网络上进行宣传、推介。

(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休闲农业的管理、经营人员多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缺少对旅游业的管理经验,素质偏低、服务质量差。各市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休闲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一是要强加对现有休闲农业从业者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食品卫生、旅游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二是要依托各市高校的旅游专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从事休闲农业管理、服务的人员。

(三)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今后规划五市的休闲农业发展时,我们应该借鉴沈阳、大连、丹东“金三角“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将五市的休闲农业布局分为“南北”二线,依己之长、特色鲜明,避免互为竞争。具体来说是:1、北线:朝阳-阜新。主要代表温泉和人文旅游。重点发掘朝阳红山文化、阜新蒙族民俗文化和温泉产业。2、南线:葫芦岛-锦州-盘锦。主要代表海洋和自然生态旅游。利用葫芦岛、锦州的海洋资源发展海上人家(渔家乐)项目,同时在盘锦大力发展“蟹田农业”、“稻田景观游”。

(四)大力发展生态、民俗农业游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对于贴近自然的休闲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在休闲农业发展上,我们要主打“生态牌”、“民俗牌”。具体来说是:

1.要利用好自身生态农业资源,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与建设秀美山村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按照朝阳凤凰山、盘锦红海滩的经验,发掘生态环境好、自然风光美的生态乡村游。同时要重点发展生态农产品,如朝阳的六股河鸭蛋、喀左的陈醋、凌源的小米,盘锦的大米、河蟹等。

2.要利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发展“民俗农业游”。如阜新可结合蒙古族民俗文化特点,推出“那达慕大会”、“全羊宴”等特色民俗游;锦州则可结合医巫闾山的历史文化,在开发满族民俗文化展和还原“祭天封禅”礼方面有所作为。

3.要逐步在生态、民俗农业游中引入遥感、GIS和GPS技术,使人们能够及时掌握旅游资源动态变化、景区污染情况等,从而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同时利用GIS技术制作景区的三维景观图,使游客更为直观的了解景区的分布、特色和亮点。

(五)深入发掘休闲农业体验特色

目前休闲农业的体验模式比较单一,仅有采摘园一种形式,休闲农业体验游的提升空间较大,因此我们应采取多元化手段发展“体验农业游”,并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结合设施农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产品生产、科技展示基地,让游客在其中体验到农产品生长、成熟、加工再到餐桌的全过程,同时感受到农业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新变化;二是以乡村游为载体,设立传统农业生产展示中心,向游客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农业手工技艺;三是引用日本“农村留学”的概念,大力推动城市周边乡村“租赁农场”的发展,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亲身感受农村生活,参与农事活动。

参考文献:

[1]秦璐,张宇.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8:13-17.

[2]郭焕成,任国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院,2007.1:66-71.

[3]彭懿.发展休闲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8.8:7-9.

农业发展的动力篇4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 

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产生的原因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分类

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剩余是相对的剩余,即隐形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其边际生产率为零。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积累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日渐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超过农业需求能力,沉淀在农村的劳动力日益增加而造成的;其次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加多。

其二,效益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产业的更替等原因使部分劳动力剩余。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减少而使农村部分劳动力剩余出来。

其三,结构型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经济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及工矿企业转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的剩余。

其四,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农忙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较多,农闲时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在农闲时产生部分剩余劳动力。

1.2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

二是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自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

三是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可用于耕地的面积尤其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农业耕地面积正在快速减少。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1.3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至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四是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社会变革,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归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使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第三次冲击。由于它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营模式,由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减轻人口负担。“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的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聚集的一种物化体现。资源要素的集聚,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向小城镇转移,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减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收入、农民的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人才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劳动力就业竞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用人单位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机制决定了一个劳动力要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通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价值观念、法律观念等,进而全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也就没有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也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和富裕。农民的富裕又反过来在农村进行教育和其他智力投资,不仅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且提高了自身素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人了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包括三层含义: 产业转移、地域迁移及身份改变。产业转移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本质是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地域迁移指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的聚集居住;身份改变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造成职业生活的转变并失去农民身份。”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均低于10%,而我国却高达80%。人口流动不但能降低我国务农劳动者的实际人数,还可较快地改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组合,并有力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外出劳动力增加的收入,绝大部分带回家乡消费,带动了当地建材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事实证明,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家、实业家已经在“ 打工仔” 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其中许多人致富后带着资金、项目、技术回家,促进了当地市场的繁荣,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客观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比较优势,把土地资源置换出来,发展用地较少,而耗费劳动力较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迫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荒山绿化、平原绿化、农村交通建设等,引导农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产业化经营是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可以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这种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能够降低乡村办工业的成本,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乡镇企业、乡镇加工业,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农业生产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很强的吸纳能力,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积蓄人才。

2.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的动力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双季莲藕产业;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8-0009-04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和限制流动因素的解除,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乡城转移;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技术进步步伐、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的矛盾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们以广西柳江县双季莲藕产区百朋镇的农村劳动力现状为个例进行了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调查了百朋镇双季莲藕主产区的五九、里团、怀洪3个村,经分析研究,并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形势下的双季莲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1 柳江县双季莲藕产区劳动力现状

广西柳江县是双季莲藕的主产地,常年种植面积4 000 hm2左右,年产商品藕约8.5万t。柳江双季莲藕具有白嫩、个大圆润、藕节均匀、脆甜爽口的特点,被称之为“白玉藕”,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广东、湖北、湖南等地区,由于其上市时间与湖北莲藕错开,因此,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莲藕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百朋镇是柳江县的“双季莲藕之乡”, 常年种植面积2 200 hm2,约占全县的60%,而五九、里团、怀洪3个村委(通称“五里怀”)是百朋镇双季莲藕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 2 000 hm2,约占全镇的90%。

“十五”期末,百朋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 31 245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27 209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7.1%;外出就业人员为4 036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12.9%。2012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3 854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0 400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3.6%;外出就业的人数为13 454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56.4%。“十一五”期以来,全镇外出就业的人数达9 418人,是“十五”期末的2.3倍;且外出就业的人数当中初中以上文化占多数,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当中,初中及以下文化占多数,高中以上文化占极少数(表1)。

双季莲藕主产区“五里怀”“十五”期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9 621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8 804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1.5%;外出就业的人数为817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5%。2012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8 832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6 104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69.1%;外出就业的人数为2 728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0.9%。“十一五”期以来,“五里怀”外出就业的人数达1 911人,是“十五”期末的2.4倍(表2)。2012年末,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当中,从性别看,男劳动力3 188人,占52.2%,女劳动力2 916人,占47.8%;从年龄构成看,20~30岁的有601人,占9.9%,30~40岁的723人,占11.8%,40~50岁的1 104人,占18.1%,50岁以上的3 676人,占60.2%;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5 921人,占97%,高中和中专151人,占2.5%,大专以上文化32人,占0.5%(表3)。

“十一五”期以来,双季莲藕主产区劳动力转移幅度较大,大量有知识、有经验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就业后,农村从业人员中留守老人、妇女占多数,年轻力壮的男性占少数,从文化程度来看,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人为初中及以下文化,高中文化以上占极少数。

2 农村劳动力日益匮乏对双季莲藕产业发展的影响

2.1 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效益下降

莲藕生产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劳动密集主要集中在种植和采收阶段。“十五”期末,双季莲藕生产成本平均1 600元/667 m2,2012年,双季莲藕生产成本平均2 870元/667 m2,上升了1 270元/667 m2,生产成本提高达79.4%,而增加部分主要在请工支出,高达1 000元/667 m2。

“十五”期末,种植双季莲藕纯收入平均7 912元/667 m2,2012年,种植双季莲藕纯收入平均9 974元/667 m2,扣除产量增加和产品销售价格提高的增长值3 332元/667 m2,实际纯收入比“十五”期末下降1 270元/667 m2,生产效益降幅达16.1%(表4)。

2.2 先进技术推广难度大,产业结构难以优化,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大量高技术人才及具备一定技能的有知识、有经验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和青壮年农民外出就业,莲藕生产从业人员中留守老人、妇女占多数,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双季莲藕品种更新提纯换代步伐缓慢,直接影响了莲藕种植产量、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由于缺乏劳动力,双季莲藕生产上,每季均为随意性种植,尤其是秋藕生产随意性比较大,表现在秋藕不采收或极少采收、随地留种,春藕随地发芽、自由生长、不经翻种,生产效益低且影响春藕的早生快长。新品种、新技术、高产高效的生态套种套养模式栽培难以推广,绿色莲藕生产发展滞后。

2.3 制约了品牌效应发展,不利于做强、做大、做优

“十一五”期以来,柳江县先后成立了几家莲藕合作社,虽然“百朋玉藕”名称在外,但由于大量有知识、有经验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就业,合作社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加上合作社基础差、运行机制不健全,只是一个空壳,形同虚设,多数是买卖关系,没有发挥合作社应有的功能,“百朋玉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共的品牌,品牌效应不明显。

“十五”期末,柳江县双季莲藕生产面积 3 933.3 hm2,2012年4 133.3 hm2,生产规模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柳江县双季莲藕产业以季节性成品鲜藕销售为主,无藕带(鞭)等其他鲜食产品及莲藕、莲籽、荷叶加工品等综合利用开发的产品,产业链短[2]。

由于劳动力转移,不利于双季莲藕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2.4 不利于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开发

“十一五”期以来,双季莲藕主产区百朋镇怀洪村下伦屯先后获得首届“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十大魅力乡村”、首届“柳州市十大最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2]。但由于缺乏有知识、有经验、服务意识强的管理人才,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档次不高,活动单一,缺乏特色。如,除供游人观光、采摘荷花之外,缺乏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特色产品消费等配套设施和服务,致使游客在示范园区逗留时间短,观光农业的旅游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 劳动力转移与双季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科学合理转移劳动力

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角度出发,加以引导劳动力转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该做到有序合理地转移剩余劳动力,而不是为了完成农民增收的指标任务而把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去,否则会造成农村“空巢”和田地闲置等[1]。

3.2 推广轻型化栽培技术

莲藕轻型化栽培是提高种植莲藕比较效益的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轻型简化栽培技术,省去了常规藕种植过程中的藕种搬运、种植、施肥、管水、挖藕等繁重的体力劳动,简化了操作程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又节约了种藕成本。

①选用微型藕作种 微型藕的栽培管理和产量与常规藕种相同,但微型藕体积小,质量轻、单枝质量0.3 kg左右,每667 m2用种150枝左右,是常规藕种用量的1/6;且便于运输和携带,不带病菌,繁殖速度快。因此,种植微型藕节本、省工、高效,同时可加快良种繁育、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②建立莲藕水肥一体化基地,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莲藕的需肥规律和特点测土配方施肥,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施入。

柳江县百朋镇的双季莲藕生产大部分以抽地下水来灌溉,传统的肥水管理方式,费工费时,非常麻烦,作物又不能均匀地“吃喝”,肥水利用率低,不利于双季莲藕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村屯为单位或连片的藕田建立莲藕水肥一体化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根据莲藕的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莲藕“吃得舒服,喝得痛快”,提高肥水利用率,省肥节水、省工省力,提高规模整体效率。

③实行病虫害无害化治理 推广绿色防治技术,采用灯光、色板诱杀害虫等物理防治;应用Bt类、阿维菌素、苦参碱类等生物农药和性诱技术等生物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开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出动机防队实行统一时间、统一用药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省工、节本、简便、安全、生态。

④机械化采收 传统的采藕方式主要靠人工,一个劳动力1 d只能挖藕100 kg左右,挖后还要经过人工洗泥,劳动强度大,且对莲藕有一定的损伤,不仅费工、费时、费力、增加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工挖藕已经不适应规模化种植莲藕的发展要求。机械化采藕,采收效率是人工的30倍以上,且挖出的莲藕干净、完整,不必手工洗泥,减少了挖藕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而且采用机械化采藕后,藕田土质松软平整,有利于下季莲藕的种植和生长。

3.3 培育莲藕种植大户,大力扶持家庭农场,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提高农业获得合理利润水平。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双季莲藕主产区、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

3.4 抓品牌,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加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力度,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莲藕加工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研发莲藕深加工,统一打造“百朋玉藕”品牌。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产、供、销服务和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作用。实行双季莲藕产、供、加、销一条龙服务,实现订单农业。通过系统的产业技能培训,让莲藕生产基地的劳动力就地转换成产业工人,就地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

3.5 加快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开发

建立集观赏、饮食(荷花+莲蓬)+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农家乐(饮食、垂钓)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区,扩大观赏莲、睡莲、子莲的种植面积,举办季节性的莲文化活动(如莲藕擂台赛、荷花节、莲藕节等,以及相关的摄影、绘画、诗歌、散文、选美等比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莲藕系列食品、系列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

参考文献

[1] 罗坤,徐明,朱树贞,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蚕业的影响[J].农村科技管理,2011(3):77-79.

农业发展的动力篇6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课题。课题编号:JRSHZ-2015-01008。

摘要:围绕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河北省2005-2013年的数据资料,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得出结论: 城镇化、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http://

关键词 :城镇化 第三产业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引言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目前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耕地面积逐渐缩小,外加农业报酬率太低,导致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有利于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鉴于此,本文选择城镇化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作为研究的视角,分析三者之间的互动联系,并重点分析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互动关系分析

1.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系

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良性协调发展的。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

第三产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效应。而且兴办第三产业需要的投入少,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比较多的劳动力就业。

除了直接就业效应之外,第三产业的间接就业效应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刺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进而惠及第一、二产业。另一方面,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派生的各种需求又会进一步拉动物流、商贸、金融保险、餐饮娱乐、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进而再次促进就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强了城乡信息互通,而且促进了社会变革。一方面,劳动力的转移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使城乡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有了制度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更安心的在城市工作,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

2.城镇化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第三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城镇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基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1)第三产业提升城市的聚集效应

城镇化过程是各种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具有聚集和规模经济的特性,能带来较高的要素收益,而集聚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第三产业的支持,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润滑和完善的辅助作用,尤其是生产服务和公共服务,其完善程度对城市聚集效应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第三产业发展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表明,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发展必须依赖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部门和行业,以及第三产业提供的社会服务来生存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越快,城市建成面积和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也越快。

3.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互动关系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直接推进了城镇化。因此, 城镇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反过来,城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越大, 非农产业的就业容量越大,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就越大, 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也就越快。

三、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1.数据来源

实证分析的数据采用河北省经济统计2005年至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城镇化发展水平用城镇化率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代表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度,由于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的差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数据。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主要是第三产业,本研究用乡村除工业就业外的非农就业人数来表示转移的倾向。数据如下表1:

2.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在对前述城镇化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河北省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1)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通过计算得出河北省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系数为0.9765,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系数为0.9911,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镇化率相关系数为0.9957。由此可见,河北省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两之间存在着很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这与前述理论分析相符。

(2)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第一,变量设置。为检验第三产业增长、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和影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倾向作为被解释变量Y,把第三产业增长作为解释变量1 X 、城镇化率作为解释变量2 X 。

第二,模型结构的建立。出于分析的目的和稳定性,选取二元对数模型作为结构形式。对数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反映了解释变量的变动与被解释变量变动的关系,所要估计的系数恰好是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

计量模型: = β0+β1X+ β2X2 + μ

第三,回归结果

对于模型作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从模型的整体来看,选取0 .1为显著性水平,F 统计量的值达到2 2 8 6 . 2 0 4远远大于3 . 4 6,所以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拟合优度R2 = 0.99869说明解释变量几乎可以解释被解释变量的绝大部分变动。因此,从统计意义上模型的拟合程度是很高的,具有很好的统计性质。从计量意义上看,DW的值为2.080047,根据DW值判定法则,该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另外,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在模型中, 1 LnX , 2 LnX 两个变量都是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而 LnY是一阶单整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所以这个模型在选择的样本期内可认为是稳定的。

为验证上述关系不是伪相关,逐一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做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模型的格兰杰检验结果看,在0.1的显著水平上, 1 LnX 和2 LnX 两个变量的F统计量值大于3.46,说明第三产业增长、城镇化率提高都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的原因。

3.实证分析结果解析

河北省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两之间存在着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城镇化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是显著的,且与之正相关。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之间的弹性系数是显著的,表明第三产业成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的拉动力。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之间的弹性系数的估计值也是显著的,表明城镇化的发展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突破口。

四、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城镇化、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三者之间是相互正向影响,相互正向促进的。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红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有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合适的城镇化规模。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而河北省的城镇化进程和质量从某种角度来讲,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因此,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借力京津推进河北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选择优势产业,引导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现代服务业,加快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

http://

参考文献

[1]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王璐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75-90

[2]韩宪华.城镇化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中国城市经济,2008(1):60-61

[3]陈姗,琚晓星.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

农业发展的动力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技术和科技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今时代,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高低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农业机械化,具体而言就是在具体的农业活动进行过程中,采用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来替代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进而提高农业活动的工作效率,增强农业活动的技术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2004年开始,农业机械化逐渐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进入了飞速发展的10a,各类农业机械补贴和鼓励政策方针纷纷出台,农业机械化的装备数量日益增加,农业机械化的装备结构不断升级,农业机械化的组织程度逐渐提升,农业机械化的作业范围逐渐扩大。在我国政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今天,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这些都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本文将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好地使农业机械化发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

1.1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以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来替代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从而使得翻土平地、抗旱抗涝和播种施肥等,这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农业活动的效率能够大幅提升,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采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农业活动中的复种指数能够大幅提高,许多地方能够从原本的1a 1熟的模式,升级转变为1a 2熟甚至1a 3熟,大幅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从而整体上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采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后,相比于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能够更有效准确地把握播种、施肥和喷洒药剂的时机,从而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产品质量,进而也能够间接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化的基础条件。在农业活动中实行了机械化后,能够有利于农业活动中高科技技术手段的应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通过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来替代传统的人力或者畜力生产,能够有效提高农业单位生产活动的机械作业量,降低农业单位生产活动的机械损耗量,从而更好地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活动的规模效益联系在一起。通过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可以有效突破我国传统的以家庭的农业经营规模为限的小农生产模式。通过大型的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运作,进行农业规模化的生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单位规模的成本。农业机械化的采用势必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相互促进,通过先进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工具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能够在规模化的条件下,更好地配置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各种要素,通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农业机械化的规模效益,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势必将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进而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降低农村劳动力对于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为农村生产力提供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进而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通过农村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有效地解放农村生产力,这些农村生产力可以脱离土地,在农村内部从事养殖和培育等高附加值的非种植类农业活动。这些农村生产力也可以转移到城市中去,参与城市建设,既能够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又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最终不仅起到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

2 通过农业机械化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2.1 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机械化。深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人员,在充分结合实际农业机械化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发与推广工作,进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自我研发与技术引进共同发展,不仅实现农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和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入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先进的科技,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有突破性的进展,促进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项目,促进农业机械化设备水平的提升。升级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装备规模,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手段,推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和科技水平的整体优化升级,最终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 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些年来,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仍旧很多偏远的农村区域没有充分实现农业机械化。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让广大农村都能够充分地实现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村地区土地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的产出效率,进而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当在财政政策上,对于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成立农业机械化的专项基金进行运作,给农业机械化以一定的资金支持,为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提供切实有效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保障以及资金减免和补贴。也要根据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同格局和不同特色出发,结合各地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情况,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水平,最终促使我国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2.3 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也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劳动力、社会发展态势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机制,妥善解决农业机械化所引起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而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将农业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也缺乏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对于农业机械化进行管理,因此,应当建立明晰的规章制度来对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推广进行规范与管理,以更好地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由于农民的学识水平普遍不高,目前还存在着对于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农业机械化设备使用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大力度,提升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与使用能力,提升农民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的目标,使农业机械化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结束语

在政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今时代,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高低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通过研究与分析,本文也提出了如何更好地使农业机械化发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建议,要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汤进华,林建永,刘成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2] 苏工兵,廖兴红,杨文斌.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认识误区的辨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2(01).

[3] 杨敏丽,涂志强,沈广树.国外农业机械化法规及支持政策[J].中国农机化,2010(09).

[4] 吉凤平.江苏省五图河农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02).

[5] 王德成,张领先,李安宁.我国农业机械化宏观研究的态势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1(06).

[6] 卢秉福,张祖立,朱明.农业机械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11).

[7] 程霖,毕艳峰.近代中国传统农业转型问题的探索――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9(08).

[8] 王培培,李冠峰,刘小文.我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分类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3(04).

农业发展的动力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自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问题,如规模较小的农业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农业户的收入越来越低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等,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途径来改善这种状况,而应时而生的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方向标,结合农业的基本政策家庭承包式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其改造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相互联系促进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和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实力的农业产业系统;其经营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市场;能达到经营目的,能有效地获取利润,改善农业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循环系统,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推广,能有效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改善现在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不良状况,提高农业经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改善农业生产力的状况,进而促进其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知道,农业产品基本上为整体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其大部分是食物,这就为非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食物,这也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然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然会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对农业人力物资进行有效的调配,这也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实行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通过人才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还是处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产业,而要优化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陷于被动的,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点。而农业产业化就能实现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引导加快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文化水平、拓展农业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再有效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业产业化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而言,农业劳动力与所占地严重不平衡,效益相当低下。据调查研究表明,如果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以耕20亩地,且人数如果限制在只有一亿的话,那么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已接近现代化,而问题在于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已经超过了3.5亿,这就严重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过剩,再加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其接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如此一来唯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才是正常道路,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优化布局农业产为结构、开拓农业生产时序效益,进一步的完善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也就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反过来促进农业的生产能力的壮大和生产领域的扩大,这就必然可以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来为产业服务,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性对策

上一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下一篇:公共体育服务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