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劳动教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5 15:23:16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篇1

【关键词】教育 经济增长 劳动简化法

二战以后,纵观全球,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无不以重视教育而立足于世。美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也同样如此。美国历史学家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指出:“如果说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由此可见,我们可以讲教育是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因素。教育的进步,经济才会持续发展与繁荣。

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筋”和“骨”,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就这意义上来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活动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等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贫乏的国家,它之所以能跻身发到国家的行列,主要是由于民治维新后日本一直奉行“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的战略。教育提供各种专门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因素。

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资源。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居于世界的统治地位,后来之所以被美国取代,就是当时英国的劳动力只有70%受过教育,而美国则有90%。据统计,1960-1978年,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实际人均GNP平均增长4.68%,而注重物质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仅仅为3.86%。前者的代表有韩国和台湾等,后者的代表有巴西和西班牙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大量的人力投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教育这个培养人的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用劳动简化法来计量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他强调:“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到目前为此,我国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以下是用劳动简化法计量我国1982-200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劳动简化法是前苏联学者和我国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根据马克思关于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理论,确定劳动简化比(简化系数),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确定基期和报告期,并统计基期和报告期的劳动力总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

1982年为基期,国民收入为5294.7亿元,劳动力人数为52150.56万人;报告期为2000年,国民收入为89442.2元,劳动力人数88797.97万人。表1:

(二)确定劳动简化比

以小学四年级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基准”劳动力,设为1,受过小学教育(5-6年)的就为[(5+6)/2]÷4=1.375,受过初等教育(7-9年)的就为[(7+9)/2]÷4=2,受过中等教育(受10-12年高中或者中专教育)的就为[(10+12)/2]÷4=2.75,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受13-19年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为[(13+19)/2]÷4=4。

(三)分别求出基期和报告期平均劳动简化比

计算公式为平均劳动简化比=∑(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比×各级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求出结果见表2:

由表2,可得1982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34,2000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89。

(四)将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

当我们把劳动者的质量转化为劳动者数量的时候,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总劳动量就会增长,在生产中通常表现为教育年限较长的劳动者对生产的贡献较大。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公式为:

社会总劳动力中包含的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社会劳动力总数×平均劳动简化比)

经过计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劳动量的增加分别占总劳动量的25.37%和47.10%

(五)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果把经济增加看作是全体劳动者劳动劳动共同努力得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据前面几步计算的结果求出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引起的劳动量增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可以求出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带来的经济收入,经过计算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带来得经济收入1343.26亿元和42127.28亿元。然后进一步求出报告期和基期由于教育所起作用得国民生产总值为40784.02亿元。见表4:

三、结论

从以上我们的计算结果可知,用劳动简化法计算,在1982年到200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4147.5亿元。其中,由于教育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为40784.0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4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大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知识和科技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使教育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高金环.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再认识[J].科技与教育,2004,(3):43-44.

[3]刀福东,李兴仁,王天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学术探索,2004,(2):51-54.

[4]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甘肃科技,2005,(1):203-205.

[5]曾铁.教育是经济持续和强劲发展的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56-59.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篇2

关键词: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地区差距

基金项目:[F]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省际间迁移人口素质差异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0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研究”(01005B)

作者简介:[F]段平忠,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F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013)03011507收稿日期:[F]01305

一、文献综述

国内目前对跨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考虑迁移劳动力的素质差异。假定中国的劳动力是同质的[1],此时,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在多大的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口迁移能够引导经济按照自身的收敛机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并最终以东、中、西部经济俱乐部的形式构成地区差距的基本布局,因此更倾向于认为人口迁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并因此可以促进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缩小[3][4][5](P5)。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由于中国劳动力迁移规模宏大,一旦不同地区生产率存在差异,由于要素边际收益并不总是递减的,必然吸引劳动力由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向较高的地区流动,而各地区之间强烈的“资本追逐劳动”现象[6]也最终将带动更多的资本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向更高的地区流动,这两种要素流动的结果将导致新古典意义上的要素报酬均等化的趋势不复存在[7],从而最终也不会使各地区的经济到达新古典意义上的收敛稳态。这意味着如果经济中没有其他导致收敛的机制,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收敛,反而会加速发散。因此,在不考虑素质差异前提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将最终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8],而这与前述结论是矛盾的。

第二个层次是考虑迁移人口中劳动力的素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又是怎样的?现有文献大多数认为具有素质差异性的迁移人口将会扩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差距。李玲认为,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81%是由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技术、信息等相关因素造成的[9](P83)。刘乃全认为,由于异质型劳动力的迁移使落后地区人才更加匮乏,而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尽管外来劳动力对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这种贡献可能也会因边际产出水平下降而降低,因此中国劳动力的迁移并不会缩小地区差距[10](P96)。沈坤荣也研究了存量劳动力异质性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他认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东部地区,通过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扩大了地区的发展差距,但是他并没有说明异质性劳动力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也没有指出人力资本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程度。朱国宏测度出了195—1986年中国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约为5%~6%[11](P45),但他主要是基于存量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而没有涉及流量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段平忠从流量的人口素质差异角度入手,得出的结论更贴近现实:迁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显著地促进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消极影响,并因此造成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扩大[1]。

二、数据的处理

本文的样本期间为00—008年,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算所用的DP总量数据、就业人员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总人口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13](以下简称《60年汇编》),其中,i省份在t年份的实际DP总量可以换算各省份实际的DP增长率,劳动力投入量用各省份从业人员数据代替。资本投入量的计算比较复杂,本文拟用各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代替。[JP]

在《60年汇编》中可以查到各省完整的以上年为100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Ip),但是只能够查到一部分省份以1990年为起始年份的上年为100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价格指数(Id),还有一部分省份的以上年为100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价格指数起始的年份并不是从1990年开始的。本文计算各省份缺失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方法为:按照各自的起始年份在起始年份至008年期间分别拟合方程:Id=α0+α1Ip,然后再结合各省份名义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计算出各省份缺失的1978年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而得到各省份样本期间完整的1978年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本文的分析不包含海南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段平忠:中国省际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对经济增长及地区差距的影响分析

本文计算我国各省份净迁移人口的数量采用宏观计量的方法,即i省份在t年份的年终总人口减去t-1年年终总人口后,再减去该省t年份的自然增长人口数,即得到该省在t年份的净迁移人口数。由于《60年汇编》中各省的年末人口数在1990年以前主要是户籍人口数,1990年以后是包括非户籍人口的常住人口,因此相比较而言,1990年以后各省份的迁移人口数可能更准确,但由于中国早期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都相对较小,且主要以户籍人口迁移为主,直到1990年前后才由户籍迁移逐渐转化为户籍迁移与非户籍迁移并存的状态,因此笔者计算的各省份1990年以前的人口迁移数据误差应该也不是太大。

在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时,本文对一个地区存量人力资本的考量,主要是基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学历层次,即:将存量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N)分别区分为小学(N1=6年)、初中(N=9年)、高中(N3=1年)、专科(N4=15年)、本科(N5=16年)、研究生(N6=0年)六个层次,其中研究生包含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因此假定取值0年。则i省份在t年份存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即为:[JP]

[JP3]第一种情况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第二种情况假定劳动力是异质的,因此实际上隐含这样一个假设,即:从总体上来看,一个地区存量的全体劳动者的劳动应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无素质差异的简单劳动(h1),这部分劳动在任何两个个体劳动力之间没有差别,本文将用就业人员(L)来代替;另外一部分是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智力劳动(h),存量的智力劳动与简单劳动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地区存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h1+h),存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将会因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特别的,当不考虑存量劳动力的素质差异时,此时h=0,则=h1,即存量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等同于其本身的简单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实证的研究中,笔者将各地区的总产出分解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存量劳动力投入的贡献(L)、以及一个剩余的贡献(A),与此相对应的是,也可以将各地区的产出分解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存量人力资本投入的贡献()、以及一个剩余的贡献(A)。然后,通过比较无素质差异的存量劳动力数量投入(L)对经济的贡献与包含人口素质差异的存量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二者的差额,来说明人口素质的差异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为此,建立如下两个模型:[JP]

下面就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ZW(][BF]中国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个省份;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份;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份。[BFQ][ZW)]建立一个基于流量的迁移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总产出剥离框架,比较各省份的总量DP在分别去掉迁移人口的数量影响因素和迁移人口的质量影响因素前后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变化。

设Mi,t为i省份在t年份的净迁移人口数,杨云彦认为中国的流动人口是以青壮年为主的[1],因此年龄小于15周岁的孩子和年龄大于65周岁的老人不应该被计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迁移劳动力中,根据“六普”数据笔者这里假定迁移人口的90%是可以参与劳动的适龄人口,因此净迁移人口中仅有09Mi,t为适龄劳动人口。如果一个地区简单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β1,而包含简单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完整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β,则劳动每增长1%,将会分别引致DP增长率数量为β1、β的增量,那么在不考虑劳动力素质差异的前提下,i省份在t年份数量为09Mi,t的存量劳动力的增长,所引致i省份在t年份DP增长率的增量为:

但是,如果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将引致不同的DP增长率增量。笔者假设:i省份在t年份的迁移有效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是相同的,并且是同步改变的,即:该地区09Mi,t个迁移劳动力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均为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再来分别研究这六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09Mi,t个有效劳动力的迁移对该省DP增长率的分别影响趋势及程度。由此,i省份在t年份的六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流量劳动力的增量所引致的DP增长率的增量百分比即为:依据这个结果,笔者不仅可以分别计算出去掉流量的迁移人口数量及其质量影响因素后的东、中、西部各自的DP总量、全国的DP总量,再结合各省份的实际人口总量,最终可以得到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后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间以及全国整体的heil指数(计算方法见段平忠(01))。通过比较去掉人口迁移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前后的heil指数的变化,可以发现因人口迁移而引致的各地区存量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分别对中国地区间差距以及地区内部差距产生的显著性影响作用。

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3]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方程(48)笔者可以计算出00-008年期间各地区跨省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为了行文的方便,取各年份数据的平均值列在表中,这个平均值分别代表了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任何一个层次对本地区00—008年期间DP增长率的改变量。

根据前文假设,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被假定为是同步改变的,因此表中λn(n=1,,…,6)表示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由第Ni层次提高一个层次到更高的第Ni+1层次。

表的数据展示了一种趋势:一个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提高,都将有效地促进本地区DP增长率的提高,只是提高的程度是递减的。以北京地区为例,按照迁移人口受

教育程度同步变化的假设,如果该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由小学层次提高到初中层次,北京地区的DP总量增长率将会提高575%;而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从初中层次到高中层次的提升,将直接导致北京地区的DP总量增长率提高1975%;依次类推,从高中到专科的提升,将促使DP总量增长率提高1344%;从专科到本科的提升,将促使DP总量增长率提高348%。显然,DP总量增长率提高的程度随着本地区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提升而保持逐渐递减趋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表中任何地区的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由本科层次到研究生层次的提升中,其DP总量增长率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提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产产品是知识,不同于其他受教育程度迁移人口的主要产品是生产资料,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种知识的溢出效应足以保证这部分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改变可以转化为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率。

显然,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总是与地区经济增长率的高低高度相关。一般而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低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就越强;但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高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反而越弱。但是,当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研究生层次时,这部分人口的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极大地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六、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3]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根据方程(410)计算的各地区去掉迁移人口不同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后的东、中、西部各自的DP总量,结合各省份的实际人口总量,最终可以得到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后的东部heil指数(U1)、中部heil指数(U)、西部heil指数(U3)、三大地带间heil指数(U4)以及全国整体的heil指数(U5),笔者仍然取各heil指数样本期间的平均值(如表3所示)。

表3中0、1、、3、4、5、6分别代表00-008年期间各地区的实际heil指数均值、以及分别去掉具有小学(1)、初中()、高中(3)、专科(4)、本科(5)、研究生(6)学历层次迁移人口影响后的各地区heil指数均值。实际上,0反映的是有人口迁移的地区差距情况,而1、、3、4、5、6反映的是假定无人口迁移的地区差距情况。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相比较,无人口迁移时各个heil指数的变化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无人口迁移的heil指数低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时,可以认为人口的迁移扩大了地区差距;而无人口迁移的heil指数高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时,可以认为人口的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

显然,在由无人口迁移向有人口迁移转变的过程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作用是不相同的,假定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同步变化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改变程度可以通过(0-i)/i (i=1,,…,6)得以体现,表4反映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趋势和程度。

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在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小学程度)时,人口迁移将促使其内部差距呈缩小的趋势,而在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或者超过初中层次时,人口迁移将使东部的内部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其内部差距扩大的程度逐渐增加;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伴随着人口的迁移而

逐渐扩大,并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内部差距虽持续地扩大,但是扩大的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西部地区是人口迁移的受益者,任何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都能够促进本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地区差距缩小的趋势越明显。总体而言,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和中国整体地区差距与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就越大,中国整体的地区差距也越大,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三大地带间差距和中国整体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也将逐渐加大。

七、结论

事实上,表展示了样本期间各地区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笔者还认为,各地区迁移人口的智力劳动对DP总量增长率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智力劳动对本地区DP总量增长率的提升速度就越快;第二种趋势是,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智力劳动对本地区DP总量增长率的提升速度就越慢。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对任何一个地区来说,迁移人口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触发因素,而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可以直接决定本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

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总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提高高度相关,一般而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低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就越强;但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高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其对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反而越弱。这客观上说明了知识尽管具有溢出效应,但是这种溢出效应是边际递减的。但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研究生层次时,这部分人口的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极大地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因为任何地区的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由本科层次到研究生层次的提升中,其DP总量增长率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提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产产品是知识,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就足以保证这部分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改变可以转化为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率。

而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低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会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在缩小,不会因为迁移人口的素质差异而改变趋势;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在扩大,任何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迁移都将导致本地区内部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对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敏感性较高,在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时,本地区内部差距将会缩小,而在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时,本地区内部差距将扩大。此外,三大地带间的差距总是随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三大地带间的增长差距扩大的幅度将越大;与此类似的是,中国整体的增长差距也是随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逐渐提高而逐渐扩大的,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国整体增长差距扩大的幅度也将逐渐加大。

参考文献:

[1]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003,(8)

[2]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00,(1)

[3] 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J]世界经济,003,(4)

[4] 王德文,朱玮,叶晖1985—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J]人口与经济,003,(6)

[5] 林毅夫,王格玮,赵耀辉中国的地区不平等与劳动力转移[A]蔡昉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06

[6]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008,()

[7] 沈坤荣,唐文健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006,(5)

[8] 段平忠,刘传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1,(11)

[9] 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003

[10]刘乃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005

[11]朱国宏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2]段平忠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07,(4)

[13]中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10

[14]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3

[15]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4

[16]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5

[17]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6

[18]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7

[19]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8

[20]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9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篇3

【论文摘要】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在于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目的,就是从国情和教育规律出发,通过以公共产品定义教育、以教育深化扩大规模、以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以竞争开放提高质量,以及以需求导向增进效益,实现教育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最大化发挥教育先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数量和教育水平优势,取得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反比关系的劳动力成本,二是成正比关系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此外,教育深化对劳动者个人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可以调动家庭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如果城乡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水平提高至12年,即完成高中教育,城镇劳动力教育收益可提高17.0%,农村劳动力提高21.1%。如果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至14年,带来的教育收益增加幅度对城镇劳动力为41.2%,对农村劳动力为43.3%。

根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将下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社会养老负担显著提高。保障劳动力供给要求未来考虑提高实际退休年龄。而这种可能性几乎完全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发展教育也是为迎接老龄化做必要的准备,或者说是创造条件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二、教育先行要大幅度提高公共投入比重

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3%,只相当于法国的59%,德国的79%,英国的66%和美国的69%。我国提高公共教育投入的目标是根据这个差距设定的。但是,基于以下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设定更高的目标。

首先,学龄人口比重大要求更高的公共教育投入。上面的比较尚不足以显示我国公共教育投入的实际差距,因为教育投入规模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关。当学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较高的时候,也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教育。根据这个原理进行模拟,即以美国学龄人口比重为基准,由于中国目前总人口中仍然有更大比例人口处在受教育阶段,模拟的结果显示,我国在教育上的公共投入仅为GDP的2.8%,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只是法国的46%,德国的52%,英国的52%和美国的59%。

其次,公共投入不足挤压居民正常消费。公共财政支出占全社会教育支出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为86%,发展中国家在75%左右,全世界平均为80%左右,而中国仅为46%。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私人支出占教育支出比例异常地高。教育投入过度依赖家庭,严重挤压了私人消费空间,导致社会消费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足,抑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削弱了出口和投资需求的情况下,扩大教育的公共投入,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教育公共投资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教育不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费支出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社会上对教育的抱怨大多源于此。

第三,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应该遵循一个先高后低的倒U字型变化轨迹。首先,我们观察到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比重偏低,这固然是人均收入水平低、资源不足的结果,但更是导致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处于受教育阶段人口比重大,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只有实现教育的跨越性发展,才能更快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而这要求有一个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其次,由于公共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阶段,而更高的教育阶段相应要求较多的私人投入。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人口老化,处于受教育阶段的人口比例也降低,从而在教育总支出保持较高的同时,公共支出比重趋于下降。我们之所以在实际中没有观察到这个规律的作用,恰恰是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实现教育超前发展,从而不能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

三、教育资源需要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一项流传较广的研究表明,分教育阶段来看,学前教育的社会收益最高,学校教育其次,而职业教育最低。其含义并不是教育收益下降,而是指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的消长。从总体上来讲,我们把教育定义为公共产品。但是,由于教育供给的类型是多样的,其外部效应不尽相同。在合理分配公共教育资源和调动家庭教育投入时,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规律,第一,在不排除竞争的前提下,坚持义务教育的完全公共品属性。同时创造条件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支持的对象。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具有很明显的外部效应,特别是具有扶贫含义,因此,农村学生的营养餐和城市学生的体育设施属于公共品领域,政府应该进行干预。第二,由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更加接近于准公共品领域,即这个教育阶段既具有公平补课的性质,也具有个人和企业收益率高的特点,在公共支持的同时,尽可能动员社会、企业和家庭的投入积极性。

由于教育资源的投入主体是多元的,在现阶段,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率是可行的。近年来,家庭、社会和财政投入的资源数量都在不断增加。2006年家庭投入占教育资源总投入的比重为45.3%,社会投入的份额为5%,公共财政的投入则为49.7%。虽然由于公共财政对于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使全社会教育投入中家庭比例有所缩小,但后者规模仍然很大。这也意味着,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引入开放和竞争的办学体制,整合目前的各种教育资源,有非常大的潜力。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篇4

一学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 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我根据实作要求作示范,事先准备好作品给同学作示范,让学生仿效。示范必须严格规范,重点、难点要分步有节地进行,也可以边讲边示范,讲和示范结合,语言尽量精炼。有时选用合乎要求的学生作品作为示范样品,用学生的东西教育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亲切感,乐于沟通和易于理解,对于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很有好处。

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时候并不是很有兴趣,尤其当教材中出现一些易于有性别差异的知识的时候,男生或者女生就会出现烦躁的情况。觉得自己不适合学这项技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

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学期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一学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形成的 在学校的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根据一年级的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做班主任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继续重抓、强化孩子们的习惯养成教育,并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要求更严。

具体做法与上学相同,但要求一定是更高,目的是希望在一年级就会有个好习惯的养成。

首先让孩子们懂得为何要劳动?其次是充分创造劳动的机会。 养成教育活动分四个步骤:

一、先考察--想

经过了一学期的锻炼。现在的我会做什么?老师把班级要做的事都罗列出来公示并讲解甚至示范怎样做,如:1、班级卫生扫教室要求每天都有8人打扫;2、保洁区每天都要由2人捡垃圾;3、教室走廊每天要有2人维持纪律和卫生;4、教室公共设施每天要专人负责(擦黑板、整理讲台、关风扇、关灯、捡地面垃圾、关门、倒垃圾)

二、申请

向班上卫生班长申请我要做什么?要求力所能及,找准自己的位置。

三、承担责任

开始上岗,严格按卫生班长指定的要求完成,不会做的时候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求帮助或支援。

四、设施奖励制度

凡事为班级做贡献的同学都可得到红花奖励,每周还评选一次奉献奖,当然会有更大的奖品----红旗一面。

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劳动是创造意识最基本的要素。懂得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能创造财富,懂得班级的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劳动。孩子虽然小可是也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并努力在实践获中得真实的体验,才能提高劳动的能力。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篇5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一百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强壮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尤其是重点校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高一高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百中学学生劳动实践纪律》。聘请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劳动基地的教官和老师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劳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将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制定《章程》,《章程》规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从属关系。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八年来,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结果。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德育处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当前不少学校将学校的卫生清整承包给家政服务公司或个人实行市场化管理,也有一些人认为一百中学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如果将学生做卫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或干脆不做卫生,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但是,为了提高百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在自愿报名基础上,由校团委、学生会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参加学校建设,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普查工作等。工厂、部队、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惠康敬老院、马三里老人园的老人们笑得更开心;青年文明示范路得到定期清洗和维护;在地球日和环境日开展绿我校园、美我环境为主题护绿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百中学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校高考本科及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维持很高水平,全国主要名牌大学都留下了百中学子的足迹;我校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十佳中学生百中还被评为全国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等。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使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一百中学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篇6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

[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2

[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6]高文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原因探析[j],巢湖论苑,2004,(1):22-25.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篇7

养成性劳动是我校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对养成性劳动目的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养成性劳动的效果,达到养成性劳动教育的目的,从本学期开始实行养成性劳动值周班制。在注重过程管理的理念下,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效果和效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劳动岗位与时间

•高一年级劳动岗位:实验楼1至4楼,科技楼1至4楼,体育馆、游泳馆、大礼堂。

•高二年级劳动岗位:401至412教室,南大教室、北大教室、南阶梯教室、北阶梯教室、大礼堂。

•劳动时间

•周一到周五早上7:10—7:40;周一至周四12:45—13:25。

•高一年级周一中午:体育馆、游泳馆、大礼堂。其余时间实验楼1至4楼,科技楼1至4楼

•高二年级周三早上和中午:大礼堂。周四中午:南、北阶梯和南大、北大教室。其余时间401至412教室

•劳动办法

•劳动内容

•教室:地面、内外阳台、阳台栏杆、桌椅摆放整齐、桌面、桌肚、黑板、黑板槽、讲台、窗台、门窗玻璃、门窗框、储藏室、劳动工具。

•实验楼和科技楼

实验室:桌面、地面、黑板、门窗、门窗沿、玻璃橱、墙面条;

走廊:地面、墙面条、栏杆

(3)体育馆、游泳馆、大礼堂:按场馆管理老师的具体岗位分配和要求。

(4)劳动工具:拖把、抹布清洗干净、摆放整齐。

•劳动分工

高一年级

实验楼每个层面18人一组,具体分工由实验楼各层面实验员安排;科技楼每个层面18人一组,每个层面分工到位,由各层面老师安排;体育馆、游泳馆、大礼堂每周一由班级分成三组同时到岗劳动。

•高二年级每3人负责一个教室,具体分工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安排。

•劳动管理

•养成性劳动值周班由班主任指导班干部组织本班实施;学生工作部、实验员、场馆管理人员、校级学生干部参与管理、评价。各班成立由班长、劳动委员各岗位组长组成的劳动管理小组。

•高一养成性劳动日常管理主要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具体负责,实验员、场馆指导、检查,学生工作部抽查。

•高二养成性劳动日常管理主要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具体负责,大礼堂管理老师、班主任指导、检查;班级干部、校级学生干部检查、评价;学生工作部抽查。

•劳动考勤准时到岗,迟到三次算1次旷课,旷课2次将继续进行一周劳动。

•劳动评价

养成性劳动评价主要从劳动态度、团结协作、爱护劳动工具、劳动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过程与效果,养成性劳动评价的结果将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

•高一年级养成性劳动考评主要由班级干部、实验员、场馆老师根据岗位和要求进行评价。

•高二年级养成性劳动主要由班主任、班级干部、校级干部、学生工作部根据教室卫生要求进行评价。

•具体考评内容见《育才中学学生养成性劳动评价卡》。

•学生工作部将于每周五早晨对养成性劳动的成果进行验收。

•总评分低于8分的学生将继续从事一周的养成性劳动。

•每班每天应由班长、劳动委员对各岗位同学当天的劳动进行评价,劳动结束后,由劳动管理小组结合实验员、场馆管理人员的评价、学工部评价、学生干部评价对每位学生进行总评。

评价比例:

高一:总评=班级评价30%+实验员、场馆管理人员50%+班主任20%

高二:总评=班级评价30%+学生干部、学工部50%+班主任20%

评价等第:

9分以上A、8.5分以上B、7.5分以上C、7.5分以下D

高中劳动教育总结篇8

关键词:高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供需动力模型

一、引言

当今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与技术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与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两千多所高校,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技术。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1985~2008年全国100所高校专利总授权量为60011件。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有效需求的扩大。

许多文献研究了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诸大建、鄢妮认为大学通过后向的支出和前向的知识溢出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经济的相关主体;吕颖认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何心展、张真柱认为大学城的兴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良性互动效应,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大学城有其自身的特征,大学城与发展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吕京把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总结为三种: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车红华从高等教育服务核算、部门相关联和科技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庄莉、刘艳分析了中俄合作办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合作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冯淼认为高职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职教育提供的继续教育场所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产业素质,高职教育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有利于区域经济内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吴玉鸣、李建霞认为高等教育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各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张光斗提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合作,关键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罗海丰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技术等角度分析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从经济学供给、需求的角度系统论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察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其供给机制,从消费、投资的角度分析其需求机制,最后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机制

从供给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其基本形式为:

Y=AL?琢K?茁

Y 表示总产出,A是综合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L是投入的劳动力,包括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琢和?茁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表示劳动力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当?琢+?茁>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当?琢+?茁<1,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当?琢+?茁=1,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从供给方面来看,经济增长与技术、劳动力、资本呈正相关关系。A和L均可看做高校教育的函数,因为高校教育可以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的素质,这也是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上一篇:统计学大学课程范文 下一篇:投资银行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