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经验范文

时间:2023-09-19 06:31:41

农业发展经验

农业发展经验篇1

现代农业咨询业是指以信息为基础,依靠专家们的知识、能力、经验、阅历,系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各种智力服务的行业。农业咨询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成为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中国的农业咨询业,对于合理配置中国农村生产力要素,加速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效益,加快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农业咨询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国际工程咨询业的发展已有近200年历史,国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有100多年历史,而国际农业咨询业则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丹麦、巴西、以色列、加拿大、荷兰等西方国家的农业咨询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建立起了市场运作规范、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收费合理、管理规范的农业咨询行业与服务体系。

(一)政府从政策上重视对农业咨询业的扶持

美国政府将咨询程序作为决策过程的法定程序,政府项目的论证、投资、运作、完成各个阶段都必须要有不同的咨询报告,区域规划决策出台前都要有详细的2份以上的咨询报告;还规定企业的咨询费用可打人成本,不计征所得税,以此来刺激企业的咨询需求,鼓励咨询业的发展。德国对中小企业进行咨询所需费用根据年销售额,直接给予25%~75%的补贴。日本政府在推动咨询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一是由政府立法,并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对科技中介与信息咨询业的社会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给予明确肯定;二是由政府指定事业法人,由通商产业大臣委托具体咨询机构负责国家项目咨询和企业重大业务;三是根据政府指定法人及通商产业大臣委托事业的分工,各事业法人依法推动相关的企业援助工作,并具体承担政府专项拨款的实施;四是建立相应的国家资格考试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为咨询业的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普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结构优化

在国际上著名的兰德公司、麦肯锡、罗兰贝格等咨询公司里,工作人员是百里挑一的“精

英”。在兰德公司的600名专业人员中,有博士200人,占33%,硕士178人,占30%。在麦肯锡来自78个国家的4500名工作人员中,均具有世界著名学府的高等学位,七成拥有mba学历,三成获得博士学位。英国最大的农业咨询服务机构——adas,有1800名咨询人员和科学家,他们几乎全部具有大学以上文凭,并拥有非常广泛的经验和不同学科的知识。

(三)加强对咨询人员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日本把强化咨询研究看成是产业界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重要国策之一,每年的咨询研究费约占日本科研经费的1%。美国的麦肯锡公司每年用于积累知识的开支超过5000万美元,他们对商业企业的研究,比哈佛、斯坦福和沃顿这三家商学院加在一起还要多。在德国,咨询公司每年必须抽出一定时间对公司所有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学习最新知识、技巧、方法和政府政策意向等,使其积累系统的知识。丹麦的国家农业咨询中心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项目开发、科研和实验方面,对有关农业开发的情报、信息、技术进行收集、筛选和完善,然后交给地方咨询员直接向农业生产者传授和转让,同时,对地方咨询人员所遇到的难题直接给予高级专家咨询。

(四)十分重视科学规范的咨询程序

发达国家的咨询公司从与客户签约开始就进入规范化的程序。首先,签订合同时,明确各方当事人的责权利,从而保证了咨询目标的准确性。其次,咨询公司根据公司的要求,制订工作进度表,并落实到每位咨询员,从而明确了每位咨询员的责任和咨询进度。第三,对于咨询业来讲,经验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集体的力量尤为重要,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是高质量咨询结果的保证。第四,掌握“咨询员是在客户身边为其服务,而不是在办公室为客户服务”的原则,十分注重与客户加强沟通,让客户以合作关系参与咨询项目,理解咨询意见,因而保证了咨询服务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五)不断提高和改进咨询手段和方法

麦肯锡之所以成为世界公认的咨询业巨头,其优势就在于大量相关案例的历史积淀与数据库的不断充实。目前,美、英、德、法、日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咨询机构,已有80%以上实现了联网,他们有庞大的国际网络,丰富的案例库,还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管理手段、投资组合、固定成本分析等先进工作方法,使咨询活动更加科学、高效。

(六)农业咨询企业的管理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

尽管美国的咨询机构80%是非营利性的,尽管日本的咨询有强烈的政府色彩,尽管丹麦等国的农业咨询机构在财政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政府支持,但这些发达国家农业咨询机构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完全自主经营和管理,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运作,靠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靠诚实、公正、客观、科学的咨询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信息资源网络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丰富自己的咨询实践经验,保证高水平的咨询结果,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国际农业咨询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的农业咨询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规模较小、基础较差、手段较落后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发展规模、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农业咨询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一)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咨询意识

要采取多种措施,在全社会倡导“先咨询,后决策,有问题找咨询”的现代管理理念。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咨询知识,介绍咨询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摒弃“万事不求人”的传统观念,强化“借脑”、“融智”意识。要通过成功咨询案例的宣传和示范,使咨询用户和潜在用户树立咨询意识、咨询先行意识、咨询有偿意识和咨询产业意识,逐步营造有利于农业咨询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提高农业咨询业的社会地位。

(二)加大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扶持是农业咨询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在为农业基层提供咨询方面还要继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尽快明确农业咨询业归口管理部门,制定农业咨询业发展计划,组织、管理、协调农业咨询业的发展。成立农业咨询行业协会,制定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资质与资格考核和认证标准,建立咨询机构的准入制度和咨询人员从业标准。明确农业咨询业的法律地位,制定规范市场行为的各种咨询法规,清理咨询机构,整顿咨询市场。制定优惠的税收、信贷、价格、分配政策,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他集体和个人积极兴办农业咨询实体。借鉴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经验,采取实切可行的措施,对进行咨询的农业中小企业,由政府给予适当的咨询补贴,以刺激农业企业的咨询需求。要通过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逐步培养和造就一批国内知名的农业咨询机构。鼓励若干中小咨询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的产业集团。

(三)加快高素质咨询人才队伍建设

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咨询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对咨询从业人员要求极高,一个高素质的咨询人员,不仅要有较高水准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有关法律、心理、社会、经济及相关科学知识;不仅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灵活性、上进心和事业心;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而且要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尽快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咨询人才队伍,已成为中国农业咨询业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咨询机构要引进一些经济、法律、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专业结构。要通过引进或在职培养硕士、博士等方式,不断提高高层次咨询人员的比例。建立咨询专家系统,加强与经常参加咨询工作的专家的联系,及时给他们补充各方面的现代咨询业务知识和社会信息。建立和完善在职咨询人员的培训制度,对现有从业人员分期分批地进行专业、外语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培训,聘请外国咨询专家来华讲学或培训,定期举办各类讲座,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派有前途的中青年咨询人员出国进修、考察或合作研究,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完善咨询机构自身的运营机制

运营机制是咨询机构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尽快建立一套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符合咨询业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营机制,是中国农业咨询机构的必然选择。中国农业咨询机构要从“依附关系”中分离出来,走独立的企业化经营之路。要有明确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理念,建设高效的工作团队。健全组织机构,设立专家委员会或咨询核心组织,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的组织形式,采取项目经理制。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包括项目合同、咨询活动、咨询成果等在内的分工明确、科学规范的咨询程序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咨询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加强农业咨询基础建设

科学的咨询方法和高效的咨询手段是咨询活动更加科学、高效的根本保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充分运用科学的咨询方法和高效的咨询手段才能产生一流的咨询成果。要采取措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社会化,努力提高信息储存的社会共享程度。要大力加强中文数据库的建设,提高数据库产品的质量,推进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咨询机构建立自己专门的数据库和案例库。要打破地区行业壁垒,沟通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胆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等国外普遍采用的先进咨询分析手段和方法,提高咨询的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农业咨询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农业发展经验篇2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推介会”、**农业博览会、**(**)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动畜禽养殖清洁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多、压力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我们要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抓手,以生态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畜禽排泄物整治,积极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畜牧业向小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清洁化生产,提高粪尿利用率、处理率、使用率。

农业发展经验篇3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元性;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休闲农业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安详,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意大利、奥地利成为休闲农业的诞生地,之后休闲农业在欧美国家受到了青睐,形成了农业经济体系中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各国的休闲农业,大都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和既定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民族风情等多种休闲经营模式。城市市民在休闲农业中体验到了乡村生活和乡土情趣,获得了心理上的宁静和情感上的快乐。我国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起步也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市民渴求的一种消费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出现,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浙江省依托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多种特色模式、多种经营模式的休闲农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分析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其它地区更好地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浙江省经济发达,交通网络健全、交通路线畅通,加之各类农业资源丰富,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休闲农业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加,政府层面给与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促成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从发展模式上看,浙江省的休闲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农庄休闲模式。农庄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庄,具有相对开阔的农业资源区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农田观光、种植体验、养殖体验、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身娱乐等休闲服务内容。农庄休闲模式的消费群体主要面对一些高端客户,在田园风光之中为消费者提供高端的休闲服务。此类模式的代表,如绍兴郊外的绿林竹海农庄,农庄内竹林如海,傍依兰亭景区、会稽湖泊,景色别致、幽雅清新,让消费者的身心松弛、精神愉悦。2.农户休闲模式。农户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户家庭,侧重于让消费者体验农民生活,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在农户休闲模式下,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品尝农民饮食、居住农民宅院、操持农民家务、体验农民乐趣等方面,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模式。此类模式的代表,如衢州下辖的七里乡,各村农户大多开展了个体休闲农业经营活动,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自制豆腐、年糕等农家食品,亲手采摘小园里的瓜果蔬菜,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返璞归真的情调。3.园区休闲模式。园区休闲模式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科技,通过向消费者展示最新动植物品种、最新农业生产设备、最新农业生产技术,间接达到科普示范、推广宣传的目的,在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放松消费者的心态,也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农业、投身农业。此类模式的代表,如杭州下辖的萧山开发区,不仅兴建了温室大棚基地、绿色果蔬基地、高档盆栽花卉基地,还引入了克隆展示项目,吸引了大量农业科技爱好者的到来。4.景观休闲模式。景观休闲模式的基础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复合景观,以景观旅游为载体,推动旅游景区农林牧渔等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此类模式的代表,如奉化市下辖的向阳海岸,这是一个典型的依托海洋景观和渔业资源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消费者在享受阳光、沙滩、海岸的美景时,游览海岛、品尝海鲜、垂钩海钓,享受浓浓的渔家乐趣。5.特色休闲模式。特色休闲模式的基础是特色,以与众不同的农业特色达成对消费者的吸引。这种特色可以是农业资源上的,可以是农业生产环境上的,也可以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的,以特色、新颖、不同之处带给消费者特殊的情趣。此类模式的代表,如丽水市下辖龙现村的田鱼养殖,在稻田中养鱼,种植与养殖浑然一体,真山真水,品鱼观鱼,极具特色。

三、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从浙江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巨大的成功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其成功经验在于: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丰富且有针对性。如前所述,浙江休闲农业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构成了浙江休闲农业的立体化发展体系,具有良好结构化特征和持久的生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给与不同消费者以足够的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酌定参与何种休闲农业模式。不仅如此,浙江的休闲农业,特别注意本地域内的实际情况,注重休闲农业服务的针对性,从不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2.休闲农业的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需要长期的筹建和准备工作,由此也造成了比较大的资金需求。浙江省的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资金投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浙江省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种资金参与休闲农业经营,同时也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股份制建设。到目前为止,浙江休闲农业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政府投资,也有个人投资,更有企业投资和外来投资,从而为其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3.休闲农业的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休闲农业发展的长期性,要求投资者不能过于短视、不能过于追求获取利益的快速性。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准确把握各地区特色的同时,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和管理制度,长期坚持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得浙江休闲农业不仅获得了应有的投资回报,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目前,每年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正是浙江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最好力证。

四、浙江休闲农业对其它地区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其它省份、其它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其它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1.因地因时而宜地构建发展模式。每一个地区和其它地区相比,都有不同的农业资源配置和自然环境情况,更有着不同的乡土文化和民间风俗,这些都是农业发展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发展休闲农业就必须深入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准确地把握自身的特色,包括自然条件、农业资源、气候征象,挖掘自身的与众不同,这才能形成对消费者的吸引、有助于树立休闲农业的特色品牌。各地区发展自己的休闲农业,切忌盲目地照抄照搬,就算是同类模式的学习,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2.切合实际地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个新领域,也继承了这一基本属性。这不是一个投资短、见效快的行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进行准确的模式定位以后,各地区的休闲农业要以发展模式为依托,以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合理可行的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考虑到初创期的各种困难和应对措施。当休闲农业进入收益期时,更要避免竭泽而渔,而是要合理分配收益,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品牌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注重投资的多元性和经营的合理性。休闲农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资金,尤其是前期的资金投入。如果再综合休闲农业投资回报的周期较长,单一投资主体一般都难以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重休闲农业投资的多元化,政府既要给与一定比例的投资,更要引导其它投资进入,并努力拓宽休闲农业项目发展所需的融资渠道。这其中,休闲农业会直接惠及参与建设的农户,因此鼓励农户投资也极为关键。项目进入具体经营过程以后,一定要注意经营方式的合理性,特别是考虑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合理性,既能保证各方的投资回报,又达到多方共赢得最佳局面。

参考文献:

[1]胡孝平,王福鑫,许思洁.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全产业链发展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5,3:202-205.

[2]田嘉.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都市休闲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机制的构建[J].世界农业,2015,8:210-213.

[3]刘红瑞,霍学喜.城市居民休闲农业需求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观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4:90-97.

[4]蒋颖,聂华.休闲农业市场客源行为分析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05-411.

[5]赵仕红,常向阳.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10-119.

[6]张培.现状、动力、趋势:我国休闲农业旅游近20年的发展轨迹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3):45-49.

农业发展经验篇4

1我国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的主要经验

我国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起步较晚,从1994年开始建设运行以来,至今已走过了17个年头,十余年来国内诸多示范地区在各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对即将筹建的地区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其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1领导重视

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好坏,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如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自建成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级领导的重视及指导。中央、省、市、县等各级领导多次到园区参观、考察,并根据园区实际提出多项建议,促进园区学习吸纳国外先进经验。为了建好科技园,学校成立了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即大学科技园筹备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科技园的筹备建设工作。学校党委先后几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门研究讨论科技园的建设问题,全力以赴支持科技园的建设工作。因此,项目实施至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1.2资金到位

农业科技园建设一般需要启用大量资金,现金流贯穿着园区建设的始末,必须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只有大量的建设资金按时到位,才能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和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这一点,也是很多部级示范园区建设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如湖北省黄冈罗田板栗示范园规划建设过程中,资金的快捷按时到位确保了后期运营。该示范园资金筹备过程中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湖北省级、黄冈市级的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将园区建设视为信贷支农工作的重点,对担保抵押条件加以放宽,简化了相关审批程序,并对贷款利息、还款时间上给予了相应优惠,确保了园区筹建及运行期间未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为该园区后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技术到位

为顺利实现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的预期目标,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建设计划、指导具体工作,还需要“产学研”一条链,大力吸引各农业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合作。如河南省唐河农业科技园,湖北黄冈、广东新兴和山东龙口等农业示范园,因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等都在其规划建设和运行期间参与技术、科研、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与支持,使园区较好地实现了规划的预期目标,示范水平较高、经济效益也较好。

1.4功能到位

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如示范、研发、休闲、观光、培训、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并且专注其主要功能与核心定位,与其他辅助功能一体,否则,不具备一定特色及功能,其建设的预期目的和实际意义就很难达成。如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坚持特色与创新、产学研结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学性等五大原则,已经发展为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学基地和世界一流农业科学试验站,成为国内具有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一流的农业高科技园区;温州仰义观光农业园抓住休闲、旅游业为农业开发利用带来的机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园、湖北省黄冈罗田板栗示范园由于较好地发挥了其精品农产品的生产功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5企业化管理

园区使用企业化管理是其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前提,也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如广东新兴农业科技园,由于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较好地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总产值增长率高达12%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实现11%左右的增长,各项指标在全国同类园区中均处于领先水平;湖北英山猕猴桃种植园、永昌庄园等采取公司式管理,企业租赁土地使用权,与村组委会及农民直接打交道,使用独资开发、农户个人经营的模式,效果良好;红安县金科园、罗田板栗示范园等设立管委会,招商进园开发经营,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建议

2.1规范农业科技园的审批监管,大力支持园区建设和协调工作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都有相应权限审批一些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可能会带来布局不合理、政策制度不规范、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等后遗问题。因此,国家要尽快明确主管部门,制定规范、科学的立项审批程序,出台农业科技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政策,使农业科技园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同时,还应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园区的建设进度、资金使用、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的管理,使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农业科技园由于涉及到的行业和部门很多,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税务、银行、环保、水利等部门,要保证园区顺利建设和运行,就要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构,负责对园区的立项审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贷款扶持等方面的管理和协调,真正形成“市场带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

2.2制定长期稳定的配套优惠政策,鼓励大型企业进行投资开发

一是制定相关配套优惠政策。作为一项长期而繁琐的系统工作,科技园建设需政府制定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支持,使园区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不断发展和壮大[4]。当前,国内一些园区建设能够取得成功,与当地配套政策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二是在投资、税收及贷款上给予优惠。凡是批准进入农业科技园的企业和投资项目,在工商、税收、贷款、人事及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必须硬化。对有利于园区发展和建设的项目,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银行和信用社应把其作为支农惠农的重点,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并给予适当贷款利息及时间优惠;对于农业高新技术转化的项目实行免税或低税,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进行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成果转让、咨询服务等收入免征所有税金,以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杠杆作用。三是鼓励支持大型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开发。大型企业对园区投资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提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要把大型企业投资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综合效益的支持重点,在项目选择、贷款安排上适当倾斜,保证其项目的顺利实施。

2.3明确农业科技园实施的总体思路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先导,通过引进优良品种、生物技术、环保节约等,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以“高效益”作为园区发展的前提,通过开发一些高效农业项目,实现农业科技园的持续快速发展;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方向,大力拓展市场,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二是在战略部署上,以科技带动企业,以企业带动园区,以园区带动农户,形成技工贸农为一体的模式,逐步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三是在经营模式上,由地方财政、开发单位、科研单位、经营者共同投资,组建产权清晰、职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四是在运作步骤上,从易到难,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农业科技园建设和运作的成功经验,并逐步推广。

2.4准确定位农业科技园的功能

农业科技园的功能定位是规划的前提,是对园区现有功能、特色功能以及区域功能的整合[5]。农业科技园如果没有统一的总体策划,功能分区不清楚,重点不突出等,就会导致园区杂乱无章,建设内容分散,也起不到科技示范、推广的作用。从我国农业园区的功能定位来看,大致分为5种模式,即科研发展型、示范推广型、工厂化集约型、旅游观光型、综合型,5种模式各有长短,农业科技园区要充分考虑到园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准确定位。

2.5建设和完善企业式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园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利益关系必须明确,使其在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经营发展不会受到外部太多的行政干预[6]。因此,园区内的企业应走“自主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路线,在“明晰责任、明确产权、政企分离”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完善面向市场、强化技术创新的相关经营机制。这就要求企业在成立之初,明晰企业内部产权关系,划清企业与外部的产权界限,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

2.6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园区整体素质

一是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园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园区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应鼓励农业科技园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各种科技合作关系,以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对于紧缺人才,通过设立相应岗位,进行公开招聘。二是加大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园不仅需要农业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市场开拓人才也十分重要,尤其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园区应积极引进和培养。三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园区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千服务,万服务,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市场意识是最重要的服务”。因此,园区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3结语

农业发展经验篇5

日本农业以分散的、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为基础,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经营、保持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防止农业灾害损失和稳定区域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农业生产情况与日本有较强的相似性,文化传统也相近。研究日本农业保险的成功之处,对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可能更有借鉴意义。

日本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简要历程

日本早在18世纪的幕府时期就引进中国明朝的“设仓”、“广惠仓”制度,建立政府的仓储后备,进行公共救济。但日本通过立法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则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1929年颁布了《家畜保险法》,第一部《农业保险法》(第68 号法)于1938 年4 月获得议会通过并颁布,1939 年正式实施农业保险计划。二次大战和日本农业后,根据1947年12月颁布的《农业损失补偿法》,重新组织农作物保险计划并实施。为了提高农业保险运作效率,更好地调动农户参保积极性,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对农业保险项目做了多次修改。1971 年修改了单位面积保额计算方法,使保额与各个地块的生产率相联系,同时把被保险农作物的最高保额提高到整个农场正常产量的72%,并不断增加新的被保农作物项目。1972 年开展了水果保险计划。1979年开始实施旱田作物保险及园艺保险。1985年又修改了农作物保险等制度,放宽了水稻保险的当然加入基准,引进对肉牛的小牛保险,引进除病虫害事故以外的园艺设施保险方式等。2003年对农作物保险等制度做了进一步修改,扩大农户对农作物保险的承保方式的选择范围。

制度结构

日本农业保险通过保险合作社(简称合作社)、农业保险组合联合会、政府三级组织进行风险分散。这些机构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组织体系。

农业保险的主要内容(以农作物保险为例)

日本农业保险事业包括以每年产量损失为对象的产量保险和以资产为对象的资产保险。下面以农作物保险为例介绍产量保险业务。

1.保险标的:水稻、陆稻、麦类

2.保险事故:由台风洪水灾害、旱灾、冻灾、雪灾以及其它气候因素造成的灾害、火灾、病虫害及鸟兽造成的灾害,使农作物减产。

3.承保方式:

承保方式有两种:即以每块耕地的损害为对象的保险方式和以每个农户的损害为保险对象的方式。每种承保方式在保险金额、保险费、受灾后的保险赔偿金方面各异。

4.保险责任期间:

水稻的保险责任期间从插秧期(直播的情况下指发芽期)到收获为止的期间;陆稻、麦类的保险责任期间从发芽期(移栽的情况下是指移栽期)到收获为止的期间。

5.保险金额:

(1)不同的承保方式根据以下方式设定保险金额:

田块承保方式:单位产品(公斤)的保险金额×耕地的基准产量的70%。

半抵承保方式:单位产品(公斤)的保险金额×农户的基准产量的80%。

全抵承保方式:单位产品(公斤)的保险金额×农户的基准产量的90%。

灾害收入保险方式及质量保险方式:基准产值×40-60%ㄑ保险金额ㄑ基准产值×90%。

(2)保险金的赔偿额:

田块承保方式、半抵承保方式和全抵承保方式的保险金的赔偿额=单位产品的保险金额×保险的减产量。

灾害收入保险方式及质量保险方式的保险金的赔偿额 = 单位产品的基准产值×90%-单位农户实际产值。

6.保险费率:

农林水产省大臣以过去一定年间(原则20年间)的受灾为基础制定基准保险费率,合作社等在不低于这个基准保险费率的范围内设定保险费率。保险费率是由各个合作社等设定,但是合作社等也可以根据本地区和农户的受灾率情况设定不同危险阶段的保险费率。基准保险费率一般每3年修改一次。

7.保险费和国库负担:

保险费金额=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国库承担水稻和陆稻保险费的50%;国库对麦类承担的保险费按照“超过累进”的方式承担(全国平均54%),如表3:

表1:麦类保险费率和国库负担比率

基准保险费率的区分

国库负担比率

3%以下

50%

超过3%的部分

55%

8.灾害评价:

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农户向合作社等提出损害通知;接到损害通知的合作社等整理受灾情况后,向联合会报告;如果受灾情况是超过一定规模的严重灾害时,联合会向农林水产省报告,接受损害程度认定,灾害在一定规模以下时,联合会自己可以进行损害程度的认定;无论哪种情况,联合会都要向合作社等进行损害程度的最终认定通知;收到最终认定通知的合作社等,以认定为基础向农户支付保险赔偿。

日本发展农业保险的基本经验

日本农业保险在半个多世纪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能把握农业保险内在规律性,克服各种困难,可以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主要有:

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依赖程度是很强的,所以其立法意义远超出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日本政府历来重视农业保险法律建设,早在1929年就制定了《牲畜保险法》,1938年又制定了《农业保险法》,1947年颁布了《农业灾害补偿法》,之后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于1957年、1963年、1966年、1972年、1978年、1985年和2003年对农业保险法律制度进行了多次修改,从而为日本农业保险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财政支持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国际上看,凡是农业保险搞得较好的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都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如实行免税政策,对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计划等。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在1929年出台《牲畜保险法》后的近20年的时间里,政府没有具体的支持行动,所以农业保险并没有发展起来。直到1947年颁布了《农业灾害补偿法》之后,政府对若干关系国计民生的种养两业实行强制保险,并进行大规模的财政补贴之后,农业保险才被启动并发展起来。日本政府对农户提供保险费补助,且保险费率越高国库补贴就越多。政府还对开展农业保险的团体提供事务费补助(任意保险事业除外),并向共济组合联合会提供再保险业务。

表2:保险费国库负担比例

业务

负担比例

农作物共济

水稻、陆稻:50%

麦类:采取超过累进方

式,基准保险费率的3%

之内部分,国库负担50%;

超出基准保险费率的3%

以上的部分,国库负担55%。

家畜保险

50%(但是猪为40%)

果树保险

50%

旱田作物保险 55%(桑蚕为50%)

园艺设施保险 50%

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日本政府规定,在农作物保险中,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户要强制加入,这种办法被称为当然加入制。当然加入是指每种保险品种的耕作面积,在下表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而且超过都道府县规定的面积以上的农户,就必须加入保险。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3:

适用地区

保险目的品种

范围

都府县

水稻

2-4亩

陆稻、麦类

1-3亩

北海道

水稻、陆稻

3-10亩

麦类

4-10亩

注:这里的“亩”是指1000平方米,即大亩。

先进的农险统计系统

保险金额计算和保险费率厘定是农业保险中公认的技术操作难度最大的两个问题,如认定不当将直接降低农业保险运作效率。目前日本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险统计系统,积累了不同风险区长期适用的损失统计资料,采用了先进的保险统计方法,为保额、补贴额的确定、费率的厘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日本农牧渔部统计局每年要按照不同的府,对每一种可保农作物进行收获量的抽样调查,以每个区可保农作物平均收获量确定保额,然后根据过去20 年损失资料计算出每个府的标准费率,府政府再把所辖全部耕地划分为若干同类风险区,每个风险区的标准费以府的标准费率制定。

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农业保险的保险人,把千千万万家农户转嫁来的农业风险责任集合于一身,按照大数法则原理和保险经营规律,必须通过再保险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在农业风险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农业再保险显得更为重要。日本政府对农作物保险、家畜保险、果树保险、旱田作物及园艺设施保险实施了再保险。

日本经验对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启示

与日本情况相似,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 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亟需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日本在发展农业保险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推进农业保险立法

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大部分具有政策性。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领域都存在法律真空。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便政府积极参与和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国家对农业保险的立法势在必行,应通过立法明确农业保险促进农业发展、支持农村稳定、保障农民生活的社会管理属性,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作用。从国内各个省、区、市开展的多种农业保险试点情况来看,各个地方之间差异很大,目前国家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建议:先由试点地区政府、保险监管部门和农业保险公司根据辖区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制定相应的农业保险地方性法规。根据地方性法规试点情况,国务院制定农业保险条例,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农业保险法。在立法过程中,保监会、农业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应主动加强政策、资金的协调与沟通。

从长远看,我国还应借鉴日美等国的经验,适时考虑设立农业风险管理局或农业保险局等专门的农业保险管理或协调机构,统筹对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因为农业风险的管理涉及财政、金融、农业、气象等多种领域,组建农业风险管理局,可以避免出现因各自为政、分割管理、资源分散配置而导致高投入、低效率的局面。要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保险工作中的职能与作用,确立国家的投入和政策保护措施,如税收优惠、保费补贴等,明确规范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受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财政补贴是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保障,是启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关键。调研中发现,虽然农民投保积极性较高,但实际投保能力还远远不够。在已经进行的试点中,地区财政给予了一定数量的补贴,但额度较小,只能在小范围内试办。距离农业保险大保面、够规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借鉴日本经验,从我国财力出发,财政补贴还应坚持基本保障的原则,保险标的应主要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主要实行保费补贴。保费补贴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根据各地农业风险状况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财政资金中各划出一定比例份额用于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政府和有关方面给予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可因险种、地区而异,对于生产力低下,保险费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较大的地区,应增加其保费补贴。在保费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到经营管理费补贴。

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

农业保险的效率与参与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参与率越高,农户需支付的保费就可能比较低,政府的出资也可保持在合理水平。政府给予保费补贴的办法对于提高参保率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如果完全实行自愿保险,农业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会非常严重,参与率难以提高,会出现低参与率与高保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农业保险市场萎缩和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的恶果将难以避免。所以,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外农业保险经验表明,单靠自愿保险是不能吸收足够大量的农户来投保的,必须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美国1996年将农业保险和其它救灾政策和优惠金融政策捆绑在一起,不买农作物大灾保险就不能获得其它优惠政策,将实行了几十年的自愿农作物保险变成了有条件的强制保险。借鉴日美经验,我国发展农业保险也要根据业务险种承保对象、承保风险和承保责任的不同,分别采取法定强制和自愿保险的形式。我国可以首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采取强制保险政策。

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

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大,区域性强,一旦发生灾害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几个县甚至几个省的保险对象同时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十分重要。日本等国在开展农业保险时都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再保险或者农业风险基金等形式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者的风险,这也是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对农业保险的再保险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等商业再保险机构对农业保险的再保险问题非常谨慎。涉农再保险比较困难,购买商业再保险成本非常高,这也是各地在保险试点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国家还没有建立巨灾基金,各保险机构实力又不足以独自承担风险的条件下,再保险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建议:一是由国家财政投资成立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承担国家农业再保险的职能,分散农业保险分出人的风险。二是国家通过政策鼓励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为各家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分散风险。三是各保险主体也要探寻与国际再保险企业的合作,将农业风险向更大范围内分散。

农业发展经验篇6

关键词: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2.011

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而且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1]。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导纲要的制定与颁布,我国已经迈入了新的战略发展期。城镇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北京、上海等国际城市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稳健推进城市的进程中肩负着发展排头兵和改革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是我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的热点城市和典型代表。面对突飞猛进的城市化浪潮和人们对自我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都市农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日程和日常活动中,成为世界城市当前和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在世界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快速稳健推进城市化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而都市农业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有力推手,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保育生态环境,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而且成为城市生态涵养、居民休闲、科普教育等多元功能的有机载体。本文通过典型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过程、特点的分析比较,以期有助于推动北京、上海等世界城市的城乡可持续统筹协调发展,为我国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1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

世界城市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1915年,城市规划学者格迪思用世界城市说明巴黎、柏林等城市在经济、商业或者交通网络中的优势地位。20世纪下半页,国外的Peter Hall[2],Friedmann,Sassen[3]等,国内的宁越敏、蔡建明[4]、周一星等众多地理学家对世界城市进行了研究,从国内外学者对世界城市的研究成果来看,世界城市的产业发展有如下特点:(1)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高度化的特征,即产业结构由第一、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过渡到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发展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5]。(2)世界城市完成了制造业向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转变,即高端经济由制造、加工转向服务生产、尤其是转向处理信息的高端生产者服务业[6]。(3)农业服务经济的转变。世界城市的农业产业结构也在积极转化,即从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模式向兼具安全食品供给、生态涵养、观光休闲、科普教育的综合服务型都市农业功能转变。

都市农业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欧洲的市民农园。90年代,都市农业发展十分迅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际都市农业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是:位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是一种包括从生产(或养殖)、加工、运输、消费到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和服务的完整经济过程,它与乡村农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7]。

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并不特指某个农业形态,而是强调农业和城市共生的发展理念:显著内涵是其多功能性。除传统的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科技示范、生态保障等。尤其是都市农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显著功能[8],如观光休闲、文化传承与教育、预留城市发展空间、公众避难所等[9,10]。本文认为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功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这一系统渗透到了经济、社会、环境和空间各方面,因此具有与城乡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总体而言,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与城乡统筹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一致。

2 主要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特点

综上所述,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功能是其大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鉴于各世界城市的农业基础、发展轨迹不尽相同,都市农业有着不同的发展内容和模式。因此有必要从世界范围内,选取各大洲典型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是从都市农业的地位、载体和功能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加以总结和抽象,为我国的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1 伦敦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作为伦敦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伦敦打造“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功不可没。伦敦城市的环城绿带中,不允许建筑房屋和居民点,不仅阻止了城市的无序蔓延,而且保持了原有的乡野风光,并通过楔形绿地、绿色廊道、河流等,将城市的各级绿地组成了生态网络。

伦敦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为多种形式的生产农场,包括划拨地块、城市农场、社区公园果园、本地政府的出租农场等多种类型。伦敦的城市农场中,只有少部分是完全由当地政府所有并经营的,其他的大部分都是由各个慈善基金运营。这些农场针对社区,并由城市农场和社区公园联合会(FCFCG)管理,且大多数城市农场是在城市荒地或是在垃圾填埋地的基础上建成[11]。伦敦的都市农业特色就是开展小生境种植和水果、蔬菜、鸡蛋、奶制品、家禽的生产。据估计,伦敦有大约3万名小地块生产者,种植的各种蔬菜年产出达746万吨。还有很多人在自家的后院或窗台上种作物,而且这种非正规作物种植为家庭粮食安全筑起一道保障线[12]。

2.2 纽约都市农业

纽约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这是采取一种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纽约拥有大约600个小型社区支援型农场[12],这些农场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社区为农民提供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做到双方互利。社区支援农业型家庭农场大部分由城市低收入群体社团来经营,为低收入者提供了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纽约至少有24个蔬菜农场,为遍布纽约市5个区的6500个会员服务[13]。

纽约都市农业具有农贸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其形式有如下几种:(1)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服务的各类工业公司,如农机公司、 化肥制造公司、 农药制造公司等。(2)按合同制组成的各类联合企业,一般由工商、 公司与农民签订协作合同,如加工企业、 商贸企业等。(3)由农民联合投资举办的供应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合作社。(4)农民自行组织并自愿参加的农民联盟组织—农场局联盟和各专业协会。(5)由农民自愿加入的各类技术和信息协会组织[14]。

2.3 巴黎都市农业

巴黎是法国农业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农业用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0%,并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如甜菜、小麦、燕麦、蔬菜和葡萄,是法国第三大玉米产区和水果、蔬菜、鲜花的主要产区。

巴黎的都市农业以家庭农场为核心载体。家庭农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一是安排就业;二是充分利用土地;三是供市民休闲体验活动;四是作为城市景观。家庭农园一般设在距市区较近,交通、停车都便利的地方。租种农园的市民,需要加入家庭农园协会,交纳入会费,并按面积交租金;委托农园主作业的,还要另付费用。家庭农园的土地,有的属于家庭农园协会,有的是国有土地,有的是租用私人土地。目前巴黎周边遍布着这类农园。

同时,农场的功能多样,包括教育农场、家庭农园、自然保护区等。其中教育农场由政府向土地所有者租用土地,然后将一部分作为农业部门所属培训中心,或者辟为“自然之家”教育中心,另一部分再租给农业工作者耕种。有的农场规模有上万亩土地,其中开设了供学生和游人免费参观的牛圈、挤奶室等设施。这些教育中心的经费一般要自行解决,主要通过农业和土地的经营取得收入来维持教育设施[15]。

2.4 东京都市农业

东京的都市农业是日本都市农业的缩影。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一些面积不大(5公顷以下)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5公顷以上)的片状分布的耕地。东京的耕作面积有一半以上用来种植蔬菜,其次是花卉和苗木。东京的都市农业以生产优质新鲜的时令蔬菜为主,同时也保留了一定规模的畜牧生产,为有机蔬菜生产提供重要的优质堆肥供给源。

东京作为都市农业的典型,尤为重视高科技含量和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土地生产率,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蔬菜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蔬菜与花卉生产的80%实现了现代化园艺栽培,商品率在90%以上[16]。此外,利用科技手段开发的高楼农田与地下农田,代表了“城市农业”在东京的新发展趋势,实现了将农业生产引入城市绿化的功能。比如,在东京闹市区的高层楼楼顶和地下室里,通信巨头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为解决“热岛效应”,推出“绿色马铃薯”项目,在公司总部大楼楼顶引进了红薯种植,该项目起到了较好的遮荫和绿化效果,并且改造成的室内农场极大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2.5 阿姆斯特丹都市农业

阿姆斯特丹都市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即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成为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典范。

阿姆斯特丹通过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将生物技术、设施栽培、计算机管理等技术融为一体,重点发展蔬菜和花卉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园艺业,使其成为世界高效农业的典范。阿姆斯特丹与周边几个城市共同发展现代设施园艺业,花卉占国际花卉市场总贸易量的60%。

阿姆斯特丹有十分兴旺且有特色的农业合作社事业,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合起来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 二是利用农民的合作银行筹集资金,对农业投资。此外,都市农业中的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做到流程化生产,实现了都市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3 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

通过对上述主要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和历程的总结,可以看出都市农业虽不是满足城市居民食品大宗消费的来源,却已成为世界城市生态涵养、安全食品生产,满足居民休闲、科普教育等多元功能的载体。

3.1 安全食品供给

都市农业为世界城市提供安全的食品供应。例如作为移民城市的纽约,城市居民对于农产品存在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由此一些小型的以社区支援农业(CSA)为主要模式的家庭农场建立起来,使城市社区生活与农业生产建立直接联系,城市居民与农场生产者共同分担生产成本、风险及盈利,农场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社区为农场提供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做到双方互利。如东京的都市农园在发展露地栽培农业的同时,还广泛利用大棚等发展设施农业,为市民提供优质新鲜的时令蔬菜。

3.2 生态涵养功能

都市农业的生态涵养和景观营造功能日益突出,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纽约将发展农业作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是将城区内和城区间的闲置地块及废弃的足球场、棒球场逐步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在伦敦,农业融入了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在市政府的废物处理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机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市政府潜在的废物处理和填埋成本,储水、废水处理设施和调配系统的需求减少,为政府和私营部门进一步降低相关的成本。而巴黎都市农业则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农业对生态、景观方面的功能比较显著,由于巴黎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这就突出了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即利用农业作为巴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绿色隔离带,限制城市进一步扩张,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

3.3 社会保障功能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一项重要功能为社会保障功能,在土地日益稀缺的世界城市中,都市农业本身即被视为珍贵的公共空间。城市农场被视为与社区权利紧密联系的多功能复合地域,很多内部联系紧密的社区项目发生于此。志愿者的志愿行为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都市农园则成为志愿者志愿行动的乐园。在都市农业公共空间的开发过程中,都市农业共享的开放空间使市民能够同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流。通过在自家居住区开拓农田和田头市场,这些社区能为人们提供空间用于邻居间的交流、种植和销售食品,因此有助于市民农业体系的发展[17]。

3.4 教育培训功能

都市农业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在世界城市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以教育培训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农园发挥了农业教育、农业科普和农业体验等多元功能。农业校园基地为发挥农业生产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便利,在各大世界城市中,学校对城市农场的利用和参与程度很高,如开设常规课程、职业培训课程等。如东京自1992年起由市教委、农协、农户三方合作兴办了面积约10公亩的学校农园,成为学生教授农户指导,体验农事作业的场所。巴黎将教育农园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上百家家教育农场,城郊教育农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5 观光休闲功能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营功能外,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和城市景观,向观光体验、休闲健身等多功能方向发展。以东京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注重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培育,强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耕作技术,把农业生产寓于城市生态环境与休闲功能建设之中。在东京周边地区,观光农业园发展迅速,包括综合性观光农场、观光农园、民俗农庄、教育农园等多种方式,成为城市居民闲暇时候的好去处。总之,都市农业体验、休闲观光旅游是“田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作为市民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还兼具农业耕作体验和休闲的功能,并可体现农业传统文化及展示农业高新科技,为市民扩展放松身心的生活空间。

4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4.1 现代产业化农业模式

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指的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高度专业化的大规模的资本密集型农业(尤指不受土壤限制的农产品,如高密度家禽、家猪饲养、菌类和鱼类养殖、花卉及蔬菜的温室栽培等等),以集约化生产某一种或两种农产品(畜产品)为主,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阿姆斯特丹、新加坡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以创汇农业、园艺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为代表[18]。例如新加坡作为世界城市,农用地极少,农业向高新技术和高产值方向发展,积极发展高产值的热带观赏鱼和胡姬花,出口创汇增加收入,同时建有水栽培蔬菜园、花卉园、热作园等现代产业型都市农业基地。

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模式的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高新技术化的趋势,具有高投入、高产量、高产值的特点。并且随着大量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将进一步发展为自动化,人们利用各类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总体而言,这种模式中都市农业由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由单一型生产向综合型生产发展,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都市农业生产系统。

4.2 多功能社区农园模式

第二类模式兼顾生态、经济、休闲、教育等多元功能的社区农园为主要载体,以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为代表。该种模式强调都市农业的先进耕作技术,融农业生产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于一体,提供一定量的农产品和优质的公共产品。社区农园以精细农业、集约型牧业和景观型农业为主要特征。社区农园在提供少量农产品的同时,为城市提供景观休闲、教育科普的公共空间。

都市农园模式具有多功能综合性的特点。人多地少、经济发达的世界城市,如东京、新加坡、台北等,一方面重视农业集约经营和生产技术现代化,就地就近供应新鲜食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美化景观和优化生态环境,供市民观光休闲旅游健身等功能的需求[19]。社区农园的主要功能为提供“绿色”(如自然保护区)、“蓝色”(如水源保护区)和社会服务(如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农业。这就要求农民能够主要使用有机生产方式,以期更好地配合这些新式的服务。城市人群(如游客)和这些农民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会得到强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也将变得更加直接。针对“特产”的销售和需求将会上升,农场处理和直接销售将变得越来越普遍。消费者也能够见证它们所消费的产品的来源和质量,能够直接和这些农民进行交流,极大地促进彼此之间更好的了解。在该种模式中,农民可以被看作是多功能城市化地区开放空间的经营者。

4.3 生态绿地型农业模式

第三类模式是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模式,以欧洲城市为代表,如伦敦的绿带等,该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来规范都市农业的发展。该种模式中,农业是“花园城市”的一部分,农业与由环境保护主义者管理的自然资源(公园)相结合。

该种模式以伦敦、汉堡等世界城市为代表,其农业类型上以农作物耕作为主,兼有花卉、果树和蔬菜混合种植[20]。该种生态绿地型都市农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协调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多功能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手段。

生态绿地型都市农业呈现出公园式、生态带的发展特点,这种可供观光的农用地完全是自然景色,空气新鲜,布局艺术。且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构建起一个综合型生产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系统。如伦敦、慕尼黑、莫斯科等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不是出于对食物短缺和贫困,而是对农业土地的生态价值和自然美感的重视,莫斯科郊外的环城森林公园带宽达10-15公里,发展都市农业功能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21]。

5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对我国世界城市的启示

5.1 差异化的都市农业发展路径

从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模式来看,都市农业作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城市与乡村发展、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应对社会危机和保障城市和谐等方面的目标是统一的,但发展路径却因地域而异[22]。阿姆斯特丹的园艺农业、设施农业开创了创汇农业的先河,这与其粮食市场的高度开放密切相关;东京的社区农园是高度城市化发展的空间集约利用方式之一,有效地保障了城市的粮食空间和公共空间;伦敦的绿带既是大伦敦规划的生态环境绿地,亦是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我国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在向世界城市迈进的过程中,应确保农业的粮食保障、生态保障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休闲、旅游的资源环境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特色都市农业。

5.2 都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

专业化、市场化是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世界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是都市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内生需求。因而对于北京等世界城市的建设,突出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提高农业企业化、专业化程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开放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都市农业技术含量,早日实现高度智能化、农业信息化、生产科技化。

5.3 培育都市农业的多元功能

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不仅具备一定的粮食保障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生态保障、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并且世界城市土地的多功能利用正是建立在都市农业多元功能的基础上,例如:将农业与儿童看护和教育的设施相结合;芦苇种植与休闲活动和废水处理相结合;水产养殖业与水资源存储和休闲活动相结合;用于生产奶酪、果酱、化妆品等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与休闲活动和旅游相结合;城市林业(提供微气候环境、增进公众健康)与能源作物种植和休闲活动相结合,实现人口密集区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5.4 开拓都市农业的广域空间

从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空间来看,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地域广阔,既有城郊广阔的农用地,又有城区紧凑的社区农场;既有高度开放的室外田园农场,又有健全的室内温室垂直农场。如东京、纽约等世界城市的垂直农业高度发达,与室外农业相比,位于摩天大楼的垂直农业基本上不需要土壤,而是通过有机栽培方式生长,并且融入了环保治污、能源再生、生物遗传等高科技因素。对于我国的北京等世界城市而言,迫切需要以都市农业为平台,发展科技、节水、节地、节能的都市农业设施,探索资源的集约利用模式和更为广阔的高效农业发展空间。

5.5 都市农业的政策扶持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将都市农业置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就必然要求城市管理者重新审视以往的规划思想,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中,并且制定政策法规,保障都市农业的持续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同时要求人们有适宜的技能和方法来解决冲突,都市农业参与者也能因此组织起来进一步争取他们的政治权利。其次,加强都市农业的制度建设,制定土地使用控制方针,以保护都市农业用地;鼓励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实现信贷服务。此外,将都市农业与城市重大发展项目相联系是促进农业与教育、休闲和环境问题相互融合的关键,将都市农业与其它城市项目(可持续城市项目、城市管理项目、水资源利用、地方议程)联系起来[23],使得都市农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项目,从而建立起一套更有效的融合都市农业的城市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Sassen, Saskia.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彼得·霍尔,凯西·佩恩. 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Friedmann J, Wolff G.World city formation: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2(3): 167-178

[4] 蔡建明,薛凤旋. 界定世界城市的形成—以上海为例[J]. 国外城市规划,2002(5):16-24.

[5] 屠启宇,金芳. 金子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Castells,M.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9.

[7]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rban Agriculture: Food, Jobs and Sustainable Cities[M]. New York: UNDP Publications Series for Habitat II, 1996.

[8] 蔡建明,杨振山. 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借鉴[J]. 地理研究,2008 (2):362-374

[9] Lawson L. J. City Bountiful: A century of community gardening in America[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10] Lyson T. A. Civic agriculture: Reconnecting farm, food, and community[M]. Massachusetts: Tufts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 郭光磊. 城与乡在博弈中共享繁荣—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0年研究报告(下)[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2] 刘娟,张一帆. 四大世界城市的农业啥模样[J]. 科技潮,2011(10):32-39.

[13] 大江论坛. 各国都市农业发展状况一瞥[EB/OL]. http://.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531. 2005

[14] 杨兴龙. 美国市场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 世界农业,2005(11):33-35.

[15] 信军. 国外都市农业的实践与启示[J]. 世界农业,2005(12):37-39.

[16] 刘文杰,韦恒. 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87-88.

[17] 内文·科恩. 郊区农场:一种市民农业的创新模式[J]. 都市农业,2008(19):29-35.

[18] Luc J. Mougeot. Urban Agriculture: Concept and definition[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0(1): 5-7.

[19] 朱丕荣. 都市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景[J]. 供销商情·村官,2004(10):9-13.

[20] 蔡意中. 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D]. 南京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0:62-123

[21] Pabol Torres Lima, Luis Manuel Rodriguez Sanchez. Mexico City: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to contain urban sprawl , Growing Cities. Germany: Proff Offsetdruck, Eurasburg (InWent)[C]. 2000: 363-391

[22] Schon D.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23] Garnett T. Growing food in cities: a report to highlight and promote the benefits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United Kingdom[M]. London: National Food Alliance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ood and Environment (Safe). 1996.

Urban Agriculture Experiences in World C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SONG Tao1,2,3, CAI Jian-ming1, LIU Jun-ping4, YANG Zhen-shan1, WEN Ting1,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02138, USA;

4. Beijing Rur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griculture industry in world cities. Through a mass of foreign case studies in world cities as London, New York, Paris, Tokyo and Amsterdam, the essay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ree modes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mode, multi-purpose community garden mode,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 Finally, suggestions of the urban agricalture are given to China in building up World cities.

农业发展经验篇7

关键词:德国;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12年2月1日国务院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教育,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也需要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由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长久以来仍处于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体制不健全、发展模式落后、吸引力不足已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因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在人才定位、教育体系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形成了在法律政策保障下办学形式多样、注重实践教学等发展特色。我们认为,借鉴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对改变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及内容

发展至今,由于德国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体现在农业职业教育,例如2003年,共有3. 83万人在接受农业职业教育,有1. 18万人通过农业资格考试。目前,德国已形成初、中、高三个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分工相对明确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一)初等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农业职业学校实施,学校受农业行会的管理,业务则由各县教育部门管理,学制3年,采取双轨制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期间一方面在农业企业接受农业师傅的指导,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操作、家畜生产等等。学习期满后,学生可以参加国家统一举行的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可取得当地农民的资格。

(二)中等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农业专科学校实施,学习3个学期,主要任务是培养农业师傅和为大企业培养畜牧、园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学习内容是经营管理,主要目的由生产向经营转变。专科学校分一年制和两年制两种,一年制专科学校主要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课程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如两年制的,学习期满后还须参加3年生产实践,通过国家考试后合格者晋升为农业师傅。两年制专科学校较一年制更为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可成为农业企业或大企业合作社里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高等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高级农业专业学校和高等农业大学实施,其中高级农业专业学校学制为一年,主要培养学生企业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农业师傅或农业技术员资格,成为国家认可的“师傅”或企业主。高等农业大学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专科阶段主要学习应用技术知识,本科阶段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读完本科可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二、德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

德国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既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企业的积极参与,还有高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因素,这些措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德国非常重视教育立法,通过立法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从而培养和造就农村、农业发展所需的实用技术人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就颁布了十多项职业教育的法令,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农业职业教育法》等等。以《职业教育法》为例,它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和各州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并且对工业、农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开展职业训练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同时,《农业职业教育法》也制定了诸如畜牧业、农业科技、农业服务等职业岗位培训条例,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职业能力等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

(二)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

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经费采取联邦财政、州财政和地方财政三级拨款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拨款所起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注意多渠道筹措经费。2007年德国农业预算总额为160亿欧元,其中,来自欧盟农业预算为65亿欧元、联邦政府55亿欧元(含45亿欧元农民退休金)、各地州一级政府40亿欧元。以德国大学为例,2002年,他们投入在农业教学及研究的经费达4.653亿欧元。联邦各州政府每年则投入大量经费用以农村职业教育系统的人事、行政管理、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费用,例如德国莱法州政府每年向8所农业学校与实习基地投入达8000万欧元,以维持教职工及学生实习的正常开支。

(三)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持

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建立培训中心,接收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并承担培训期间的各项费用,这就决定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学校的义务,农场主及企业也必须参与其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积极发挥中介角色,为企业、学校两者搭建良好的制度平台,建立相应机构和财政资助等措施来监督、管理、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则从各自角度积极开展在职农民培训工作或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资助。

(四)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前提

办学的高质量是农村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德国一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给予经费、政策和各种办学条件的支持,同时对教育质量予以严格的评估与监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的习得。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满足于学生对有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而且重视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2.重视教师的选拔和专业化发展。一是录用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二是建立进修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3.广泛开展职业指导。为加强学校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提高育人质量,德国将职业指导纳入为农村职教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通过“职业咨询”,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选择、职业创造能力等等。

三、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快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立法工作

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化是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法,虽然1996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当时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推进职业学校的发展,而且也仅仅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等方面作了规定,缺乏专门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条款。时至今日,国家的整个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应及时修改和完善法律条例,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支持与投入力度

针对当前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常抓不懈。同时,政府应加大农民职业教育补贴,扩大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对象范围,变就业援助为教育资助,并逐步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备化,真正实现农民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

(三)吸引企业参与,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德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视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行业咨询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充当协调者的角色,为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搭建交流的平台,它可以把企业的需求反馈给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调整;同时学校也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例如德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它既能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对政府政策的制定也具有强大和持久的影响力。

(四)强化实用技能培训,积极推行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首先,结合农民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重视加强学员劳动就业能力

的培养,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 的实用型人才,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真正实现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其次,就目前来看,农村中获得农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还很有限。截至 2005 年底,农业部共组织实施了 130 万人次的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达 115 万人次。而我国 2005 年乡村人口是 7.45亿人。因此,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口的素质,致力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仍需加大推广农业资格证书制度。

参考文献

[1]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R]. Basic and Structural Data 2005, 64.

[2]陈俊珂.发达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J].职教论坛,2003,(23):60-64.

[3]赖炳根.中德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思考 [J].中国农业教育,2009,(3):11.

[4][5] BMBF. Basic and Structural Data 2005[R].Berli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6:101,148.

[6]刘正坦.德国的农业职业教育[J].现代农业,2001,(8):34.

农业发展经验篇8

二是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护机制。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护机制,加快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塘堰渠系和农田灌排等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落实和完善从土地出让收益、煤炭价格基金等计提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探索监管维护机制。

三是有效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广集中育种供苗、日光温棚、蔬菜大棚、节水灌溉、肥水一体化、避雨栽培、养殖场自动给水给料和控温控光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推进智能化设施农业发展。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和“双低”改造,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中低产田改造,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基地单元和烟区水源性工程建设。扶持农机事业发展,引进和推广轻便、耐用、低耗中小型农业机械、植保机械、饲草饲料加工机械等,开展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的示范和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四是着力完善新型农业社会服务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支持有条件的村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点。制定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扶持政策,大力培育经营组织。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承包式等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小型水利、基层林业等农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依托5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大新品种选育与扩繁推广、新技术试验示范力度,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到农业园区参与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

上一篇:设施农业行业研究范文 下一篇:传统文化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