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9-27 06:03:39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中国经济

Abstract: The Chinese economy carried on the late-1970s and the early 80s under rural reform's impetus has realized the long-term fast growth, but recent for three year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the powerful finance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the economic growth still felt weak. Although the city people living standard enhances quickly, but farmer's income actually had the declining trend (rainbow to reflect this point in view of countryside market strategy defeat from side). Meanwhile, once and also has the latent crisis in the early 90s in the late 80s to the economic growth most important promotion effect's Rural enterprise, is facing the what course to follow question. This article wants from the real diagnosis angle, through to compare Rural enterprise's two kind of development model, will discuss the Rural enterpris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ed policy question.

key word: Southern Jiangsu pattern; Wenzhou pattern; Chinese economy

一、背景和 方法 1.双方地理位置相近,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比邻上海, 自然 经济条件优越,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双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一致。

2.在1987年以后,两种模式基本已经得到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而且有足够的文字资料证明江苏省政府更倾向于肯定和推进“苏南模式”,而浙江省政府更积极推动“温州模式”。 4.有足够详细(按所有制划分)和足够时间段(1987-1998)的可比资料。

由于统计口径上的可能差异,比较时我们只采用《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并尽量只进行横向比较,需要纵向比较的数据也经过处理,以消除价格、统计口径变化所产生的 影响 。

二、基本结果 1.浙江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要远快于江苏。我们可以从表1看出:1987年,江苏的乡镇企业无论是企业个数、产值,还是雇佣人数方面都远远超过浙江,企业人均创产值也略高于浙江。而到了1998年后,除了雇佣人数略占优外,其他几方面都落后于浙江。反映了江苏乡镇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落后于浙江乡镇企业。

2.整体上,集体企业的发展慢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快于江苏非集体企业的发展。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非集体企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1)之外,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江苏情况则不同,在1991-1994年这一阶段,集体企业的发展明显快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直到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仍低于1990年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南模式”的影响。而正是在这一阶段,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最快,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超过集体企业,非集体企业逐步由经济舞台上配角演变为主角。值得注意的是,在1989-1991年宏观经济进行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巨大,而非集体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这也是导致两省非集体企业在1991年相对萎缩的重要原因。另外,1998年江苏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的突破增加主要是由于集体企业改制为非集体企业所致,而不是非集体自我发展的结果。

3.从乡镇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情况(表4)来看,江苏从1988年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浙江则在1988年后呈明显增长趋势,但在1994年后处于稳定状态。由于企业个数增加,浙江乡镇企业的规模在缩小。这说明当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现存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就会趋于饱和甚至还会释放部分劳动力。浙江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虽呈增长

趋势,但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在减少,劳动力的吸收主要依靠非集体企业。但现有非集体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也非常有限,而主要依靠新增企业来吸收劳动力,这从1996年后非集体企业规模有缩小趋势可见一斑。同时,无论在江苏还是在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显著存在,各大中城市的众多温州发廊和裁缝店可资为证。

4.在 企业 规模方面,由于这一时期我国 经济 发展 、技术进步和价格变化较快,以产值和收入为指标难以反映企业规模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以企业雇佣人数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江苏变化不显著,浙江则呈下降趋势。江苏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变化不大,浙江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则呈扩大趋势。但整体来看,1994年之后集体企业的规模都呈下降趋势,若将1998年许多小的集体企业转制因素考虑过去,这一趋势就更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集体企业在1994年后就逐步失去活力。由于江苏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浙江,从而导致其在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上要比浙江遇到更多的困难。同时两地的非集体企业规模呈明显扩大的趋势,说明非集体企业更具成长动力和潜力。而浙江的非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江苏,因此当集体企业逐步失去活力而非集体企业成为主角之后,浙江乡镇企业就有比江苏更坚实的基础。

5.从乡镇企业人均创产值(表5)来看,1987年,江苏略高于浙江,但1998年,浙江的人均创产值比江苏高13%。说明江苏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落后于浙江。这种差距主要发生在1997年后,也就是在集体企业失去活力之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南模式”的负面 影响 。若从不同性质企业的情况来看,不同模式的影响就更显著。1987-1998年间江苏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一直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说明江苏集体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相对优势,但优势不明显,也没有扩大的趋势。而浙江非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明显高于江苏,而且差距在扩大。同时浙江的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1997年超过集体企业,1998年仍然维持这种差距。说明“温州模式”不仅导致非集体总产值超过了集体企业,也导致非集体企业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总体上看,两省非集体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集体企业,说明非集体企业更有活力。

三、 分析 与结论 2.“温州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纵向专业化市场分工和长期形成的市场基础。纵向分工产生了内部专业市场和各种专业村、专业镇,这种模式在初期,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重复建厂、相互模仿、过度竞争、追求短期利润、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等特征。但它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纵向分工导致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很低,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建厂,同时也容易逐渐发展出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企业。内部激烈竞争导致其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占领外部市场。从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集体企业和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江苏非集体企业可以看到,“温州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更具优势。

3.从吸收劳动力的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 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会显著减少,甚至出现回流情况。江苏和浙江都是乡镇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江苏自1988年从业人员数达到最高之后,十年间从业人数减少140多万,浙江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在1995年达到高峰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即使在这样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并没有解决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仍在大量无限地流出,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尽管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宁沪杭地区)已经呈现典型的城市化趋势,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而不是一般 规律 。因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市场扩张、低进入障碍)已不复存在。农业由于相对过剩,导致与其它部门的交易条件持续恶化,实际上缺乏有效积累的现实条件,因此期望靠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越来越趋于不现实。农村问题只有靠农业本身来解决。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村的收入水平下降,并制约了与农村进行贸易的产业(如电视机等家电)的发展。

4.许多地方政府喜欢上规模。但就上述比较来看,乡镇企业在较低规模水平上时,规模与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超过40人以上后,规模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就没有显著关系,甚至是负相关关系。例如1991-1994年间,江苏的集体企业规模在缩小,而浙江的集体企业规模在显著扩大,但这一阶段江苏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要显著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因此规模并不意味着劳动效率。1997年后,浙江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高于集体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企业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其优势,这是“温州模式”的另一大特点。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篇2

一、背景和方法

1980年以前的乡镇企业(1984年前叫乡村企业)多数是1958年工业化冲动失败后的遗产和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衍生物。80年代初进行的农村改革使乡镇企业逐步突破了“三就地”原则和“国民经济补充”地位的桎梏。虽然政策上的突破在1992年之后才真正实现,但政策上对乡镇企业的许多限制在80年代中期就不起作用(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上乡镇企业最辉煌的时代正是80年代,因为那时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不到3%上升到超过30%,而在发达地区则接近或超过50%。这一阶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江苏的“苏南模式”和浙江的“温州模式”。因为两种模式本身具有历史渊源、典型性和先进性,在当时是乡镇企业成功的代表,同时又受到两地政府和理论界的大力推崇,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对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就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简单地说,“苏南模式”是指乡镇企业以集体(乡、村一级)企业为主、以中型企业(相对而言)为主、以工业为主、依托大中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而“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以非集体(个体、私营或联户)企业为主、多元化发展、专业化市场分工与专业化市场导向为特征的一种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已有众多学者对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优势、劣势进行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在此不再赘述。由于缺乏合适的样本和必要的数据,很难对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结果进行直接比较。本文以江苏和浙江省1987-1998年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来代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结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双方地理位置相近,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比邻上海,自然经济条件优越,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双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一致。

2.在我们进行比较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1987年,江苏人口是6438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971亿元,工业产值占80.7%,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产值的36.6%,人均工业产值2505元。同年浙江的人口是4121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078亿元,工业产值占78.9%,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产值的33.2%,人均工业产值2064元。从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来看,两省都比较接近,仅浙江略逊一筹。

3.在1987年以后,两种模式基本已经得到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而且有足够的文字资料证明江苏省政府更倾向于肯定和推进“苏南模式”,而浙江省政府更积极推动“温州模式”。

4.有足够详细(按所有制划分)和足够时间段(1987-1998)的可比资料。

由于统计口径上的可能差异,比较时我们只采用《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并尽量只进行横向比较,需要纵向比较的数据也经过处理,以消除价格、统计口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二、基本结果

通过对1987年至1998年12年间的两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浙江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要远快于江苏。我们可以从表1看出:1987年,江苏的乡镇企业无论是企业个数、产值,还是雇佣人数方面都远远超过浙江,企业人均创产值也略高于浙江。而到了1998年后,除了雇佣人数略占优外,其他几方面都落后于浙江。反映了江苏乡镇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落后于浙江乡镇企业。

2.整体上,集体企业的发展慢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快于江苏非集体企业的发展。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非集体企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1)之外,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江苏情况则不同,在1991-1994年这一阶段,集体企业的发展明显快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直到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仍低于1990年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南模式”的影响。而正是在这一阶段,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最快,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超过集体企业,非集体企业逐步由经济舞台上配角演变为主角。值得注意的是,在1989-1991年宏观经济进行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巨大,而非集体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这也是导致两省非集体企业在1991年相对萎缩的重要原因。另外,1998年江苏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的突破增加主要是由于集体企业改制为非集体企业所致,而不是非集体自我发展的结果。

3.在企业规模方面,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价格变化较快,以产值和收入为指标难以反映企业规模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以企业雇佣人数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江苏变化不显著,浙江则呈下降趋势。江苏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变化不大,浙江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则呈扩大趋势。但整体来看,1994年之后集体企业的规模都呈下降趋势,若将1998年许多小的集体企业转制因素考虑过去,这一趋势就更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集体企业在1994年后就逐步失去活力。由于江苏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浙江,从而导致其在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上要比浙江遇到更多的困难。同时两地的非集体企业规模呈明显扩大的趋势,说明非集体企业更具成长动力和潜力。而浙江的非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江苏,因此当集体企业逐步失去活力而非集体企业成为主角之后,浙江乡镇企业就有比江苏更坚实的基础。

4.从乡镇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情况(表4)来看,江苏从1988年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浙江则在1988年后呈明显增长趋势,但在1994年后处于稳定状态。由于企业个数增加,浙江乡镇企业的规模在缩小。这说明当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现存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就会趋于饱和甚至还会释放部分劳动力。浙江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虽呈增长趋势,但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在减少,劳动力的吸收主要依靠非集体企业。但现有非集体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也非常有限,而主要依靠新增企业来吸收劳动力,这从1996年后非集体企业规模有缩小趋势可见一斑。同时,无论在江苏还是在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显著存在,各大中城市的众多温州发廊和裁缝店可资为证。

5.从乡镇企业人均创产值(表5)来看,1987年,江苏略高于浙江,但1998年,浙江的人均创产值比江苏高13%。说明江苏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落后于浙江。这种差距主要发生在1997年后,也就是在集体企业失去活力之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南模式”的负面影响。若从不同性质企业的情况来看,不同模式的影响就更显著。1987-1998年间江苏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一直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说明江苏集体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相对优势,但优势不明显,也没有扩大的趋势。而浙江非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明显高于江苏,而且差距在扩大。同时浙江的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1997年超过集体企业,1998年仍然维持这种差距。说明“温州模式”不仅导致非集体总产值超过了集体企业,也导致非集体企业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总体上看,两省非集体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集体企业,说明非集体企业更有活力。

三、分析与结论

1.从上述比较结果来看,尽管“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并且江苏的集体企业仍然显著地优于浙江,但“苏南模式”在1994年之后就已经明显地失去了活力,这是导致江苏乡镇企业在1998年落后于浙江的根本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委托一关系问题之外,“苏南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抑制非集体企业的发展,这在1992-1994年间乡镇企业大发展时非常明显:集体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稀缺资源(人才、资金、机会、政府支持等),另一方面,增加了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因此,尽管1996年后江苏有大量的集体企业转制为非集体企业。但并没有改变江苏乡镇企业相对于浙江的颓势。浙江乡镇企业的成功在于集体企业减少时有大量的新的非集体企业产生,而江苏则没有,这是“苏南模式”的弱点。

2.“温州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纵向专业化市场分工和长期形成的市场基础。纵向分工产生了内部专业市场和各种专业村、专业镇,这种模式在初期,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重复建厂、相互模仿、过度竞争、追求短期利润、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等特征。但它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纵向分工导致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很低,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建厂,同时也容易逐渐发展出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企业。内部激烈竞争导致其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占领外部市场。从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集体企业和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江苏非集体企业可以看到,“温州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更具优势。

3.许多地方政府喜欢上规模。但就上述比较来看,乡镇企业在较低规模水平上时,规模与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超过40人以上后,规模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就没有显著关系,甚至是负相关关系。例如1991-1994年间,江苏的集体企业规模在缩小,而浙江的集体企业规模在显著扩大,但这一阶段江苏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要显著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因此规模并不意味着劳动效率。1997年后,浙江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高于集体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企业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其优势,这是“温州模式”的另一大特点。

4.从吸收劳动力的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会显著减少,甚至出现回流情况。江苏和浙江都是乡镇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江苏自1988年从业人员数达到最高之后,十年间从业人数减少140多万,浙江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在1995年达到高峰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即使在这样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并没有解决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仍在大量无限地流出,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尽管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宁沪杭地区)已经呈现典型的城市化趋势,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而不是一般规律。因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市场扩张、低进入障碍)已不复存在。农业由于相对过剩,导致与其它部门的交易条件持续恶化,实际上缺乏有效积累的现实条件,因此期望靠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越来越趋于不现实。农村问题只有靠农业本身来解决。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村的收入水平下降,并制约了与农村进行贸易的产业(如电视机等家电)的发展。

5.如果回顾农村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1984年前主要是农业的发展,在1984-1994年间,乡镇企业对整个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就江苏和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来看,1994年之后主要是非集体企业的发展在起推动作用。这些变化中的共同点在于:在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中,体制外的力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划体制下,农业几乎处于体制之外;在农村改革完成之后,乡镇企业则处于体制之外,因此在1989年开始的治理整顿中受到冲击最大;1994年之后,私营企业则是体制之外的新生力量。因此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激发体制外的潜在力量。就农村问题而言,未来的出路可能不在于如何发展乡镇企业,而在于如何使农民获得土地产权,使农民成为有产阶级,既防止农民无限度地流入城市,又可以使农业真正地产业化,吸引更多的投资,使资源的配置优化。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需求拉动;技术推动;创新系统;农药行业;绿色;环保

农药行业既是一个支农部门,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部门。最早使用的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等,但因其难以降解,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淘汰。后来改用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然而它们的毒性太大,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于本世纪初逐渐被禁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出现了一批高效低毒的农药。相信未来,绿色环保的农药将不断涌现。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命脉,也是农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从需求拉动、技术推动与系统创新的视角探索农药行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有助于我们洞悉农药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需求拉动与农药行业212艺发展趋势

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又被称为市场拉动型创新,是指创新的想法来源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企业为此而采取新的技术和工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需求拉动观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认为市场(消费者)对技术开发的产品选择、技术路径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市场变化使农药行业的工艺创新出现了新的趋势。

第一,农药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趋势。

农药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趋势,草甘膦生产工艺的提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除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其中,草甘膦约占除草剂总量的30%,近年来,草甘膦销售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额的首位。欧盟农业大国大面积种植抗草甘膦作物(如玉米、大豆)以及可再生能源战略所引发的生物能源需求是造成草甘膦旺盛需求的主要原因。

需求加快了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革新,生产草甘膦的龙头企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药创制工程中的草甘膦创新生产工艺研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甘氨酸法草甘膦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江山股份在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连续化生产工艺和dcs控制系统,优化了草甘膦的生产工艺。

第二,农药生产技术环保化趋势。

以往使用高毒农药虽然有较高防效,但存在污染危害严重的弊端。含有铅、砷、汞的农药和有机氯杀虫剂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中或在农作物产品中残留期长,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平衡,还威胁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高毒农药的生产与使用,如我国宣布从2007年1月1日起,撤销含有甲胺磷等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制剂产品的登记,全面禁止其在农药中使用。对更高质量更安全食品的需求“倒逼”农药行业推动技术的绿色化,如原料的绿色化(dmc代替光气),催化剂的绿色化(taml活化剂代替tempo),以及一些绿色合成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在农药行业中得到应用。在市场推动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支持下,预计至2012年莠灭净一步法绿色合成工艺、高品质甲基嘧啶磷清洁生产技术将覆盖全行业,草甘膦副产氯甲烷清洁回收技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清洁生产技术及乐果原药清洁生产技术将达到80%的行业普及率,二苯醚类除草剂原药生产三废回收技术、常压空气氧化产二苯醚酸技术等将达到30%-50%行业普及率。

二、技术推动与农药行业产品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理论表明,科学与发明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之一,因而科学和发明的积累也是决定人类社会技术发展趋势的因素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被公认是“技术推动”论的代表,他认为,技术创新的源头是科学与发明,创新活动的步伐依赖于科学进展。农药行业亦是如此。

第一,农药的研制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

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始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伴相随,科学发现与科学发明预示着农药行业的发展方向。综观农药行业的历史发展,农药产品从最原始的天然药物型发展到近代的无机化学型,再到现代的有机化学型,直到当今的有机化学型、生物化学型和生物型共存,这一过程是与科学和发明的不断推进而相对应的。历史上化学学科的发展早于且快于生物学科,客观上为农药产品最先使用化学技术提供了条件。而无机化学技术的较早出现和发展,导致了无机化学型农药的较早应用;随着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农药产品开始向有机化学型转变,有机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技术研发的空间巨大。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快速进步为有机化学型农药的创制开辟了广阔空间。例如,病毒和害虫由于不断进化而产生了抗药性问题,要求农药行业不断研发新产品加以应对,而新农药的创制则是对数量庞大的各种化合物进行逐次筛选的过程,正是由于数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技术对农药研究的渗透,使得新农药的创制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一批支撑新农药创制的核心技术,如合理药物设计、靶标验证、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等;随着农药生产和使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以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的日益严重,农药产品开始朝着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化合物筛选空间的明显缩小也造成了有机化学型农药的发展瓶颈。

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科学,为创制新型农药产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如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等,与农药研究紧密结合,以发现新先导化合物和验证新型药物靶标为主要目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至此,农药已经不完全属于化学品的范畴,它开始向生物化学型产品、甚至是生物型产品转变,并体现出汇集众多科学技术于一身、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的产品特点。

第二,生物农药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深化的趋势。

生物农药是指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包括微生物农药、转基因植物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之间很大的区别在于,它们通常是控制而不是消灭病虫,具有延迟的作用,更具有选择性,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强且能迅速分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并且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生物农药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生物体农药是指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商品活体生物,而生物化学农药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该物质若可人工合成,则合成物结构必须与天然物质完全相同。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可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等具 有农药作用的细菌100余种、真菌500余种、病毒700余种、植物4000余种,再加上线虫和微生物代谢物——抗生素,其数量蔚为可观,这将为新农药的开发提供非常丰厚的生物资源。我国地域辽阔,生态多样,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遗传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还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这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研发生物农药,目前注册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77个品种,占有效成分品种的13.4%;产品691个,占注册登记农药的7.1%;微生物农药的研究起步较早,如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对bt杀虫剂的研究,此后针对应用情况不断加以改进,为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应用bt制剂与阿维菌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复合增效的方式,成功研制了bt生物复合杀虫剂抑虫啉和克虫威,其杀虫效果良好,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总之,我国在生物农药菌种引进、资源筛选评价、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及工业化生产等方面,都将大有作为。

第三,有机化学农药研制的绿色化趋势。

在观察到生物农药越来越多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现有的有机化学农药的绿色化在技术上仍然大有可为。例如,作为除草剂作用的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有关其良好应用的报道也不多,相比之下,目前草甘膦在除草剂农药中仍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就杀虫剂农药而言,在技术上属于第三代的拟除虫菊酯类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后至今平稳发展,在我国,菊酯类农药正在快速取代之前的高毒农药,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由于生产工艺不复杂、成本较低和药效高的优点,在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占有率显著领先,而开发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四代以吡虫啉为首、以吡啶杂环为主体的烟碱类农药,在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含吡啶环农药不仅高效、低毒、药效期长,而且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近年来已覆盖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成为当前农药创制的方向之一。针对我国目前的农药生产和运用技术来看,有机化学类农药还是存在很大的技术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仍主要依靠单个农户进行,生产活动零散而不集中,施药技术落后,还是倾向于使用现有的化学农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农药的实际应用。其次,与国外精湛的生产工艺相比,我国化学农药在制剂环节上的工艺明显粗糙,在对助剂选取和混剂配制等精细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目前我国农药剂型不足,主要为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占60%,平均每种原药加工5-6种剂型,而发达国家则在30种以上;尽管近十年来我国对环境安全农药新剂型进行了大面积产业化开发和推广,但时至今日,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的水性化农药新剂型,依然只占全部制剂登记数的约24%,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我国农药制剂的技术趋势应该是以固体形式代替液体形式、粒状形式代替粉状形式和水基形式代替油基形式,并以装运施用方便、有效成分高分散度、对靶体高沉积量、使用形式及制剂中辅助成分对环境友好为目标。

三、创新系统与农药产业组织创新的趋势

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区域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网络。在创新系统中,核心是知识与知识的流动。知识的流动必须有载体,载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等组织,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载体。由于技术创新的过程是复杂的,知识的扩散和转移并不是依照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线性路径,相反,它是以复杂的反馈机制与科学、技术、学习、政策等的相互作用为特征的。因此,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被置于研究的中心,而创新系统实质上是促进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学习交流的制度安排。从农药行业来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行业创新系统正在形成。

第一,创新资源向优势区域、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正在形成。

从世界范围来看,占全球农药销售额80%以上的仅为世界排名前8名的农药跨国公司。而我国农药生产厂家较多,缺乏规模结构的相对优势,原药产量达万吨以上的仅有3-4家,5000吨以上的也只有10家左右。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农药产品供过于求和市场的无序竞争,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无力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农药行业的集中度偏低,这使该行业进一步整合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有着较大的潜力。

我国农药行业集聚度在1998-2007年持续上升,衡量空间分布的指标gini系数、crl、cr2和cr8(分别为排名前1,3,8位的省份占全国份额的绝对比)都有一个显著提高的过程(见表1)。苏浙鲁冀鄂五省占据排行的前5位,其中江苏省在10年中始终保持销售收入的第一位,这说明我国农药行业在省域范围内存在空间集聚的现象。农药行业在优势区域的集聚,可以吸收行业中相同、相近的企业以及相关的农业服务机构进驻该地,从而形成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专业化和网络化并存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样一种组织上的重构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和相互学习,形成氛围活跃的区域创新体系。

由于农药的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实力较弱的公司无法承担。近年来,我国农药行业的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可以预见,随着农药行业准入条件的进一步收紧,我国农药行业的整合发展趋势将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助于核心能力的成长,由此带来了产业组织革新对我国农药行业的创新体系意义深远,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能力。

第二,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趋势形成。

2010年4月20日,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在北京启动。作为首批3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之一,农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探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集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篇4

一、2012年中原经济区经济运行总体状况

由于中原经济区还是经济概念,涵盖全区的统计体系还不健全,因此笔者的分析主要以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的统计数据为主,数据主要来源为河南统计年鉴(2012年)和河南统计网。

(一)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稳中趋进

2012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27.72亿斤,比2011年增产19.22亿斤,至此,河南省已经连续9年增产,连续7年超千亿斤,农业生产情况总体较好,河南的农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工业经济波动趋稳,呈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服务业中的金融业运行基本平稳,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增长稳定,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稳定发展,贡献逐步提高。

(二)三大需求的增长稳中趋升

2012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8%;2012年河南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480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275亿美元,增长43%,增速居全国前列。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突破5 000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120亿美元,增长20%。

(三)经济效益缓中趋稳

2012年以来,河南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持续在15%左右的区间内运行。河南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增长14.8%,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4%,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0%,且持续回升,企业效益逐步趋稳。2012年河南省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4%,实际增速同比基本持平,居民收入保持增长。

(四)结构转型稳中趋优

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同比下降2%为基数,2012年河南省全社会能耗增速同比增长2.4%,GDP增速同比增长10.3%,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6.9%左右,而国家下达的任务是下降3.5%,可见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二、“十二五”期间中原经济区经济稳健运行的压力

2012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基本形成,但基础还不稳固,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较多。

(一)需求制约依然突出

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美、日等国经济复苏仍较缓慢,难以强劲拉动世界经济增长。2012年我国出口增长2.9%,同比回落18.2个百分点。可以说,当前的需求不足是近年来少有的,未来一段时期,内外需求不足的问题虽可能有所缓解但不会有大的改观,复杂的国际环境导致中原经济区发展环境持续趋紧。

(二)企业经营困难并且风险仍在蔓延和累积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相对过剩,竞争压力空前加大。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萎缩,钢铁、水泥、光伏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去年产能化压力加大,企业库存大量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明显下滑,竞争空前激烈。二是受需求和成本双头挤压,工业企业利润较低,不少企业处于保本和亏本经营状态,企业经营困难加大。2012年河南省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7.8%。三是随着企业经营困难面的持续扩大,将在资金链、就业面等方面带来潜在风险,风险仍在累积。

(三)财政增收难度加大

受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加强调控等因素影响,2012年河南省财政收入增幅比2011年大幅回落。当前,经济运行趋势仍未明朗,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加之企业利润持续低位增长,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仍无松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持续增收的难度不小。

三、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快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农业稳定发展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又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前提。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对农业发展更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内生动力并举,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深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质量和效益的战略重点。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就要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要积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着力发挥郑州、洛阳等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其他省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县域和县级城市,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市格局。优化城市形态;把城市群和城市组团作为优化城市形态的主要抓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大力实施“一基本两牵动”方略,不断增强城镇产业支撑能力,重点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居住等问题,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四) 加强开放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繁荣,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完善中原经济区联动发展机制,加强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地区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地区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建立与其他经济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人才、物流、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合作。

(五) 加强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培育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1102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产业的应用,原有传统产业间的明确界限日趋模糊甚至重划产业界限,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现象。

河南省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产业融合将对河南省总体产业布局、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当紧密结合河南省当前现实经济形势,深入分析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省政府制定相关产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现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出现的,它打破了原有三大产业分立发展的态势,使产业内部或产业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从本质上看,产业融合就是不同行业和产业在分工基础上的重新组合,建立了更具效率的分工链条网。产业融合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产业融合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起始于上世纪中叶的信息革命使全球进入新的经济时代,信息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此为基础,高新技术在产业间得到迅速扩散并产生技术外溢,使不同产业共享生产技术,生产具有较强替代性的产品。因此,传统产业间的纵向关联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新型的、具有共同技术基础平台的横向关联模式。产业关联模式的变革,会引起产业结构变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物流、能源、信息等高新产业开始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并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成为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因此,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本省产业融合发展。

2.2 产业融合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客观需要

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将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与核心,农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是,目前河南省产业发展进程却面临着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较为严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缓解上述制约因素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更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努力推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2.3 产业融合是河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解决资源对社会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产业层面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以及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产业融合。这是因为:首先,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现象的起始于高新技术、信息等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可以将工业高新技术平台扩散至农业等其他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经济成本,带来技术扩散效益。其次,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河南省人均资源贫乏,长期以来经济的粗放式增长使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效益最大化和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最后,产业融合促进河南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产业融合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能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对立,促进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

3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1 宏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外在条件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是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业,是全国主要粮食产区。近年来,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农业稳中有升,第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基本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据河南省统计局在2015年3月2日的《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全年河南省生产总值349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8.9%,保持了总体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0.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902.6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5.90亿元,增长9.4%。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宏观经济环境。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是我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毫无疑问,上述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将会有力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成为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3.2 中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条件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简陋,与其他产业界限明显,融合度极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格局被逐渐打破,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平稳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产业融合现象已经出现并呈现较快发展趋势。首先,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被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向农、林、牧、渔及农副产品加工与服务的新型农业结构转变,产业内部融合初现端倪。其次,传统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原有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界限清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各产业间的渗透,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近年来,河南省旅游农业、信息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很快,是各产业间不断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最后,产业融合已呈现加速发展趋势。虽然产业融合现象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时间不长,但作为经济现象本身已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渗透、工业向服务业渗透融合;新型工业技术向农业渗透、服务业向工业渗透融合;工业向农业和服务业融合等方面。

3.3 微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驱动力

产业融合是传统产业在利益驱动下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原本界限分明的产业出现交叉融合,导致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乃至消失、新产业不断出现的运动过程。胡汉辉、邢华(2003)提出产业融合方式具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三种形式。产业渗透即高新技术除了在满足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外,还会延伸到传统产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促使传统产业高附加值化,提高企业利润。产业交叉即某一产业的产业链自然延伸至其他产业,在产业边界逐渐出现交叉融合。随着融合度不断加深,模糊乃至消失的产业边界处会出现新的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重组即同一产业内部或联系极其紧密的产业之间实现资源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重新组合。产业重组会产生新的产业业态,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市场需求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的产业融合,都将引起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利润的增长,这为河南省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4 河南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与政策建议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积极采取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融合的科学健康发展。

4.1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融合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但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过程还需要良好外部环境,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提高市场效率。因此,河南省政府应当将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产业融合的重点性、层次性,逐步建立起产业融合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产业融合能带来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升级。首先,应尽快建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打破行政垄断,弱化行业界限,加强产业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其次,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转变农业支持方式,对于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予以更大政策支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决定了河南省产业融合度。第三,坚持市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出台相关,引导企业、行业、产业不断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产业融合的高端化发展。最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调整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传统产业的相互独立性要求政府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以符合产业分立发展。但是,针对不同产业的多重政策体制将不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与要求,必须尽早尽快调整,搭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制模式,建立融合性产业管制框架。随着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入,原有管制框架必将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阻碍。只有建立更具包容性、更符合新特点的融合性产业管制框架,放开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限制,才能更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制定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融合的前提是技术创新与融合,产业融合的结果之一是形成技术扩散效应,在不同产业形成统一的技术平台。因此,要推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应当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规模,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良好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

4.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协调机制

林民盾、杜曙光(2006)提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融合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河南省应当紧跟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形式化解现代产业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瓶颈。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大省的优势地位,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程中,应当充分协调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这需要打破传统各产业相对独立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重建利益链条。例如,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消除农业产业化的隐形壁垒,鼓励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在资金、政策方面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倾斜,鼓励、支持、引导相关企业的技术扩散,有利于统一产业技术平台的形成。企业是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加速资源自由流动,充分调动经济主体的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04).

[2]马健.产业融合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05).

[3]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02).

[4]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06).

[5]严奇春.知识创新视角下的产业融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

[6]于刃刚.三次产业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1997,(01).

[7]谷健全.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为例[J].中州学刊,2014,(11).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篇6

未来三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机会更大,但是伴随着机遇的,是机会中的复杂性上升,占领市场的难度加大。行业的变革便意味着新一轮的洗牌,领先的冷链企业应继续夯实资源实力、捕捉新生机遇。

2014年12月12日,第七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开幕,会上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名单,并且通过50强的评选活动总结出当前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此来指导冷链物流行业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

冷链50强状态分析

1.50强企业平均增速比行业相比更快

50强企业的平均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冷链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过去三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而50强企业增长速度达28.2%,排名第一的企业增长了51.3%,增速迅猛。

2.50强企业的结构更为多元化

随着冷链行业的发展,组成结构继续变化,其他行业也陆续加入到冷链物流的队伍中来。目前主做冷链物流的企业占总数的37%,食品企业的配套企业占29.5%,冷库占22%,农业为主的企业占4.2%,物流企业占4.5%。

3.50强平均毛利水平上升

毛利水平提高最明显的是冷库型的企业,其次是农业企业延伸的企业,第三是冷链物流企业,最后是食品企业配套的冷链业务。食品企业的配套冷链业务从单纯的服务自己,转变为服务市场上的客户,迫使企业转型,逐步实现适应市场规律,能否成功还需要走一条荆棘之路,需要企业自身更多的努力。

4.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不均衡

领先的企业多数集中在发达城市或沿海地区,50强中华东、华南两个区域占60%。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形式会改变。另外,目前的冷库仍以低温库为主,占到70%。第三个不均衡发展在于配送类车辆的增速加快,间接佐证了冷链企业正在向终端延伸的趋势。

未来冷链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冷链行业在2014-2018年间有五大趋势值得企业关注。

1.增长态势持续

未来3年,冷链物流行业将面临一个大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达25%以上。这种增速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农村市场的增速;二是与国际的合作使得更多的日用品、农产品进入中国,增大了合作机会。从过去三年来看,冷链物流的增加速度飞跃,肉类提高了32%,乳业提高了40%,水果提高了16%。这些进口的国家80%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电商渗透加快

生鲜电商推动冷链服务的升级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变,很多大公司的目光都已经开始转向电商。以保洁为例,保洁预计以后销售额的20%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已经开始设立天猫商城来适应市场变化。

电商发展中,冷链物流给生鲜食品带来了更大的商机。目前生鲜食品的渗透率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增速会加快。一个是跨境电商的对接,使生鲜食品的机会增加;另外一个是网络直销商品的增多,比如大米、螃蟹等。

3.未来冷链生态圈体系的显现

随着新的贸易链条出现,未来的发展不再主要是自身发展,而更主要的是努力适应这个生态的社会,“一站式”、“完整配套”将成为新的发展

关键词 。

4.兼并收购活跃

冷链领域的并购合资持续活跃,主题日趋多元化。目前已经有7家公司实现了和物流企业的并购,进一步推进行业的发展。

5.技术革新升级

电商发展迅速、消费量增大,这就对传统的冷链物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被动地推进技术的提升,从而推动行业升级发展。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产品结构;质量标准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饲料工业、纺织业、服装业、皮革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农产品化工和制药工业以及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统计标准,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行业有: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橡胶制品业等12项。笔者将就这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

1.农产品加工业总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增加值已占中国GDP的14%,并形成了涉及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皮革等12个行业,具有多层次、多特色、多样化特点。许多加工产品由于风味和工艺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出口额现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0%以上。根据初步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万多家,从业人数达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从1995年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产值从15931.13亿元提高到近40000亿元,年均增长10.77%;销售收入从15076.94亿元提高到39104.63亿元,年均增长11.2%;利润从262.16亿元提高到1825.83亿元,年均增长24.1%①。目前,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九五”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以年平均8.6%的速度增长,初步统计“十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15.4%左右,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2.12个产业均得到发展,食品工业仍占绝对优势。从1998至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个产业的增长情况分别为:农副产品加工75%、食品制造88.6%、饮料41.3%、烟草62.7%、纺织业76.5%、服装69.8%、皮革90.8%、木材101.7%、家具144.3%、造纸103%、印刷材料86%、橡胶71.5%。经过六年发展,除了纺织业结构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外,其它各业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包含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在内的食品工业依然占1/3强,大体上体现了食品工业在加工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与世界工业化国家趋同。按照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产品加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应有所提高。1995年至2004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均呈增长趋势,但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趋势远低于工业,略高于农业,2003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1.04∶1。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27.49%下降到2004年的21%,与农业产值的比例由1998年的0.76∶1提高到2004年的1.1∶1。这说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与国际上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态势基本一致。

4.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加工业为龙头,以种植业为基础,中国现已形成诸多有特色的产业带,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业专业乡、专业村,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特色块状经济格局。如浙江的水产品加工,山东、陕西的果品储藏与加工,黑龙江的优质大米和土特产加工,内蒙古的乳品和羊绒加工,新疆的棉花、葡萄和番茄加工等。农业部在确立13种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九大产业带和以大城市郊区为依托的加工区,使农产品加工向产区和大城市郊区集中,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使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5.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1998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57170个增加到72701个,每个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由1998年的0.32亿元增长到0.39亿元,年均增长1.66%。近年来,国内已涌现了一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如北京燕京啤酒、深圳农产品、温氏集团、内蒙伊利、鄂尔多斯、上海大江、吉林德大、江苏如意、河北三鹿、四川希望和云南玉溪等,都是国内著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的20%以上是由固定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创造的②。

6.农产品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加工制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方便食品、快餐食品、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发展迅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或二次以上加工的比例达到30%以上。仅以速冻食品为例,中国的速冻食品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数百种。就某一种产品加工来说也在细分化。例如玉米加工,目前国内已有玉米方便粥、玉米爽饮料、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玉米糖浆、果葡糖浆、淀粉糖浆、饴糖、酒精、各种变性淀粉,还有黄原胶、甘油、山梨醇、各种味素和氨基酸等20几种产品。品种结构细分化趋势表明,中国开始出现了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好兆头③。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农产品加工率低。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粮食、油料、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加工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3倍,而中国还不到1倍;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现代农业发达国家都在2-3∶1的水平,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在0.3-0.4∶1之间,其中西部地区仅为0.18∶1,远低于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都是食品工业,美国、法国、日本全部如此,食品工业的产值占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以上,是第一大产业;而我国只占7%,头几名都排不上。

(2)地区发展不平衡。全国282个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西部地区少,沿海省区多,如3个、青海6个、宁夏8个,而沿海省份山东44个、浙江30个。全国约7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农产品原料产地相分离,而既有原料又有市场潜力的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则为数不多,严重失衡的区域布局使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优势不能发挥,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效益难以提高。

(3)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缓慢。统计数据表明,1998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由18619.19亿元增长到40000亿元,增长了114.83%,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从业人员从1559.37万人增长到1795.72万人,仅增长15.16%。至2005年加工业总产值增长到4.18万亿元,从业人员却下降到1785万人。

(4)加工企业效益低。1998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63%,同期工业企业为2.03%;2004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67%,同期工业企业为6.04%。农产品加工业的效益低于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2.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缺乏专用规模化加工原料基地,原料价高质低。国外发达国家用于加工的原料都有专用的加工品种并建有固定的原料基地。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强调数量和高产,对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发展加工专用型农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产品品种类型单一,适宜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缺乏。如小麦、苹果、柑橘等都缺乏相应的加工品种,专用基地建设在一些地区刚刚起步;油料作物中,高芥酸、高硫苷的油菜籽品种种植比例过大(95%),从而使加工成本增加,油品质量不高。中国小麦、玉米、稻谷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7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质量标准低,产品出口受阻。国际上许多国家要求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国际统一标准或较高的国家(地区)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一些国家的食品工业实行“良好生产操作规程”(GMP),在安全控制上普遍实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和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而中国国内5万多个食品加工企业中,只有100多家企业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HACCP体系和ISO9000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更为薄弱。中国现在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用,而现行的国家标准有56%与国际标准有显著差距,按此标准生产的农产品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必然影响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

(3)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进步率只有35%左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储备严重不足。许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人员数量少、水平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有些企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和土法生产。2004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固定资产余额为0.15亿元,只相当于工业企业平均数的1/2;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到10%。这一切都直接制约加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4)管理不科学、效率低。管理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多头管理,即与其它产业不同,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分属于轻工、农业、农垦、乡镇等十几个部门管理,使生产能力重复分散,缺乏地区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二是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私营企业,家族特色明显,企业制度不健全,无法按照规范的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缺乏市场开拓能力,难以建立自己的优秀品牌,只能在低层次运行。

(5)农产品加工业税负重。1998年至2004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销售税率从8.10%下降到6.49%,但同期工业企业销售税率从6.33%下降到4.72%,加工业比工业企业平均税负高出近2个百分点。

三、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农业是弱质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离不开政府有效的支持与倾斜。2002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些促进农产品加工的政策措施,如200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意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同年,农业部出台了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方案。这些政策都在信贷、税收减免、技改等方面给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出支持措施,有力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但是优惠政策并非都能真正落实到位,贷款难、税负重,仍然是众多中小企业生存的难题。因此近期内,建议出台有关农产品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贷款贴息政策、土地优惠使用等政策,开展政策落实大检查,建立一整套支持加工企业建立、生存、发展、扩张的政策体系,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能真正变成惠民政策。

2.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各地资源优势情况,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将工业原料作物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发展。国家要出台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生产基地的质量检验与监督,使农产品适应加工业标准化、优质化的要求④。

3.尽快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标或企标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应采取法律与经济措施,推行GMP、HACCP及IS09000族系管理规范,尽快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4.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方向,定期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重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近期应开展粮油、果蔬、畜产品、林产品等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等研究,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基地等,以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扩大出口规模。

5.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国际食品生产和消费正在向安全性、营养健康性、功能性、方便快捷性食品方向发展。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食品,在开发新兴工业化食品的同时,提高我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6.加强部门协调。成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联合会,协调部门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管理″婆婆″过多的现实,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通过″超部门″的协调组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引导和调控,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立一个稳定和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7.支持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确实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经理人人才库,完善经理人监管措施;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技能。从而使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自觉推行现代管理的主体。此外,政府部门还应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联合、控股等方式,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结和重组,促进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促使一批上规模的企业集团尽快成长起来,发挥现代管理的引领作用。

注释:

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整理。

②参见《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

③胡东升:《中国农民如何富裕起来》,《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2日。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篇8

氮肥产品是一种很独特的产品,其成本构成中,70%~80%是煤电成本。近几年来,由于煤、电、人员工资的大幅度上扬,以及小氮肥行业本身能耗比较高,所以不仅小氮肥企业生产成本比较高,而且从整体趋势上看,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998年全国小尿素平均完全成本为1229.35元/吨,全国大部分碳铵成本均在370元/吨至420元/吨之间,高于目前国际市场价格,也高于国内部分中型和大型氮肥企业的成本。

2.市场需求不旺,价格持续疲软

由于国内生产能力和进口的不断增加,市场供应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同期农产品价格萎靡,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对氮肥的需求明显趋软,氮肥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初步呈现。因此,自1996年以后,化肥积压滞销严重,化肥价格持续疲软。在1996年,尿素零售价每吨一般在2200元到2400元,而到1998年则跌低到1800元/吨。至于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则跌得更低,有的企业每吨尿素出厂价仅为1300元左右,已经降至成本线以下。1997年以后,价格下跌趋势虽已明显减缓,但由于化肥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消费商品,其销售也理所当然地呈现出淡季、旺季交替非常明显的态势,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在淡季和旺季之间差别很大,有时1吨尿素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要相差几百元,价格极其不稳定,波动很大。

3.氮肥库存积压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大量进口和国内生产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相对疲软,氮肥市场已呈现买方市场态势,市场销售极其不景气。因此,全国总的氮肥库存量在不断增加,1997年以后,其库存量虽呈相对波动型减少趋势,但总体库存水平仍然不低,约占氮肥产量的10%~15%;而且,这种情况还是在大量小氮肥企业关闭、停产、限产的情况下才暂时出现的。因此,库存形势不容乐观。

4.企业数目不断减少,开工状况极不理想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缘故,大量小氮肥企业难以为继,小氮肥企业数目急剧减少,至1998年底仅剩834个。而且在现存的企业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开工不足,一些企业仍处于半停产状态。从1997年1月到1999年3月这段时间内,不仅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而且还在不断走低,开工状况很不理想,到1999年1月,开工率达到历史最低,仅为57.88%。

5.效益状况极不稳定

1992年以后,由于氮肥销售市场的逐渐放开和氮肥进口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有不少企业被迫退出竞争,因此市场供给和价格波动更加频繁。而与此同时成本却高居不下,所以就整个行业而言,不仅效益不甚理想,而且非常不稳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并且波动幅度还非常大。

6.企业规模大小,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小氮肥企业起步是从年产200吨合成氨开始的,经过40余年的发展,虽然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有了很大幅度的扩展,但企业总体规模还是太小,到1997年平均合成氨产量也不过2.08万吨/年。据统计,1998年全国小氮肥企业共有828家,其中合成氨生产能力大于4.0~4.5万吨/年的厂家有200个;生产能力大于2.0~2.5万吨/年的厂家约有350个;生产能力小于2.0万吨/年的仍然为数不少。虽然有250个左右企业进入了大中型企业的行列,但从全行业来看,规模小的企业还是占多数,即使是进入了大中型企业行列的企业,其规模也还是偏小。

7.装备条件差,能耗高,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

我国小氮肥企业多数以煤为原料,小规模的煤气化技术,国际国内无可借鉴,能耗高,装备条件、技术水平较差,尿素装置虽投产较晚,由于原材料、技术全部国产化,在当时来讲,虽建设成本低、见效快,但绝大多数仍是使用国际上早已淘汰了的水溶液全循环工艺,不仅污染严重,而且效率极低,所以我国小氮肥行业普遍能耗水平过高。小型氮肥企业主要以煤为原料,能耗均高于66.88百万千焦,高出国外先进水平1倍多。以天然气、成品油和煤炭为原料的尿素装置能耗比国外分别高20%、25%、75%。另外,小氮肥企业在扩大生产能力时,由于地方劳动力比较便宜,忽视了装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

8.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

我国小氮肥行业虽然其氮肥生产量已占整个氮肥生产的半壁江山,总体规模已非常可观。但从结构上来看,其产品品种结构很不合理,具体来讲,一是高浓度尿素产量比重低,低浓度碳铵产量比重高;二是肥料成分单一,复混或复合肥、专用肥产量低;三是产品功能单一,仅局限于增加土壤肥力,没能将除草、杀虫等多种功能结合起来。

9.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

我国小氮肥企业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相比,本来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就非常紧缺,难以满足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小氮肥企业地处乡镇,有的甚至是在农村,经济实力并不强大,本身就不具备吸引人才的条件。所以从总体上讲,人才是小氮肥企业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制约小氮肥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小氮肥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都相当落后,根本就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来指导管理实践。企业管理主要靠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人治色彩比较浓,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有些企业虽然也制定一些管理规范,但执行得相当差,有时甚至成了领导为我所用的挡箭牌,所以从管理上往往是即兴式的,缺乏系统的规范,显得紊乱而无序。

10.农化服务水平低

在传统体制下,企业只管生产就行了,根本不用考虑服务和产品的适应性,农民施肥也多凭经验而行,因此我国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0%,发达国家高达70%。

二、世界氮肥行业发展趋势

1.世界氮肥生产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氮肥生产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直到1989年,发展中国家氮肥产量首次超过发达国家以后,发展中国家的产量稳步增长,发达国家的产量却呈现出逐步递减的趋势,氮肥生产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日本,本国氮肥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但由于化肥工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于是日本就逐渐缩减国内生产,将其生产基地转向国外。

2.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就世界范围而言,目前氮肥生产明显趋于大型化、集中化的趋势,如美国仅有50多家氮肥厂,每厂平均生产能力为32万吨;俄罗斯有36家氮肥厂,平均每厂生产能力为40万吨;印度约有40家合成氨厂,每厂生产能力为40万吨。而我国的小氮肥平均每厂只有2万吨/年合成氨的生产能力,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3.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为了能维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对于氮肥生产这一高污染行业,控制和要求就更为严格。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

要进行科学的治理和严格的控制,实行达标排放,以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开发新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因施肥不当和利用率低而对土壤造成的伤害。

4.高度重视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进步

为了满足降低生产成本、控制污染的要求,未来氮肥生产技术和设备均朝着低能耗、重环境治理、操作方便、安全度高、易于监控、装置负荷、运转率高、连续运转周期长的方向发展。

5.品种多样化、高度化和复杂化

国际发展趋势是新产品不断产生,产品种类趋于多样化,而且氮肥加工品种主要是以高浓度的复混肥、尿素和硝氨为主,或者直接是液氨肥,品种复合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6.高度重视农化服务

未来农业化服务必将成为发展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几乎所有土地都是按土质配方施肥。目前,美国大约有235家专业农化实验室(其中私人性的200家,大学35家),可为农民提供高效的测土服务及根据测土结果提供肥料配方;另有分布于全美各地的数千家化肥分销商和零售商,这些分销商和零售商负责取土送往农化实验室,然后根据测土配方,加工复混肥提供给农户并提供施肥服务,他们既经营,又生产和服务,三位一体。

三、我国小氮肥行业发展对策

1.高度重视营销工作

随着我国化肥经营的放开和大量化肥进口的竞争,生产已初步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迹象。此时,氮肥企业必须为自己的产品出路着想。因此为适应这种转变,小氮肥企业必须在经营观念上有重大突破,彻底从生产观念转变到经营观念,充分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需求,研究竞争对手状况,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根据不同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来开展市场竞争,从而使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强化内部管理

小氮肥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实行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二是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来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努力避免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二是要努力做好企业的标准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职工教育以及管理规范的制定和修改等基础工作,为实施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创造条件。三是要大力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以“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方法,以不断提高管理效益,增加管理的科学性。四是要强化系统管理,弱化个人行为对整个管理活动的影响力,尤其是管理决策中,必须严格遵循管理规章和决策程序,努力避免决策的个人意识,以减少主观色彩,避免决策的失误。五是要重点抓好成本管理和 人事管理。成本管理和人事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成本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的好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人事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管理得好可以避免企业内部无谓的内耗;所以把这两部分抓好了,其他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3.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力争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潮流

紧跟世界氮肥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是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寻求技术突破,从而带动整体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无论技术引进,还是技术改造,都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一个重要的高度来考虑,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促进技术进步;三是要突出技术的节能性,通过大幅度降低能耗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四是要突出技术上的安全性,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扩大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小氮肥企业要力争把规模做大,具体而言,可以有四种选择:一是实行联合,组建企业集团,以某一个效益较好的企业为核心,联合几个企业,争取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的方式,增强联合体的综合实力;二是采取兼并,某个企业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兼并一个或几个企业,从而形成一个规模更大的企业;三是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建,以扩张自己的实力;四是通过挖潜、改造方式,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之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

5.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

上一篇:校园传统文化建设范文 下一篇:茶文化的市场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