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0 02:49:52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篇1

[关键词]职业体育;实用性;作用;策略

近些年来,社会化大生产得到了不断发展,职业种类越来越多,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社会更加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劳动者。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目的均不同,并且在劳动强度和劳动性质等方面差异比较大。所以,如何结合专业特征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传授给学生特殊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作用

在职业技术院校教育过程中,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学生第一职业需要和所学专业特征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素质,教会学生实用性体育知识,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体育教育活动。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都从事管理、生产等领域一线操作工作,因此,对于学生的职业特殊体育素质要求很高。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针对这一情况,应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技能和体能等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学生未来从事职业,从特殊职业身体素质、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职业身心素质进行全方位培养。此外,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还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从业人员的诸多要求。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更可以使其掌握体育技能,并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改善因职业带来的亚健康状态。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性。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同,通过职业技术院校为学生实施针对专业化的体育教学,能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体能保证,比如,化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方位判断能力;而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灵敏性。因此,运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围绕工种实际情况、专业实际需求,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练习或者体育锻炼,可以从本质上对学生运动体能和知识进行深化,提升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现代职业对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需求

现代职业的发展对于实用性体育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实用性体育教育有更大的需求。卫生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劳动人口每年累计医疗费用202亿元,每年累计病休共计47亿天,人均患病天数为28天,人均病休天数为6.5天。因为疾病而引起的医疗资源消耗约为年度国民生产总值6%。这些统计数据已经明确表明,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本是健康,事业的资本也是健康。健康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保障,更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因此,现代从业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积极和健康的心态来适应工作环境,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职业技术院校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方便进行动作技能和身体机能的储备,以满足日后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的需求。除此之外,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习惯,使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中或日后工作间隙中,正确开展体育锻炼,有效防止职业病,消除职业疲倦感。很多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均实施重复、机械、持久的操作,大多数职业者的身体活动均是重复、局部和持续的,为工作者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通过进行实用性体育教育,使学生职业技术与身体素质实现同步发展,将学生因职业劳动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抵抗力得到提升,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策略

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不仅具有普通院校体育教育的共性,更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等特征。因此,要求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明确体育教育的差异性,更要满足体育教育的诸多要求。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更要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可以在日后工作过程中,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一)提升体育教学针对性

现阶段中,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必须要结合学生专业特征来实施,并且明确职业对于学生体能的需求,具有针对性的为学生选取体育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由于不同的专业对于学生体能需求不同,并且不同的职业,强度负荷和局部重复操作均不同,因此,要求体育教师要为学生选取与其专业相符合的肢体活动,为学生实施保健体育教学,促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全方位协调发展。在高效率和快节奏的劳动过程中,人们身体动作用力形式以及活动部位不同,大多数均为局部肌肉重复用力和紧张用力。长期从事固定和连续的操作活动,会使影响人的成长,使某一部分的肌肉十分发达,其他部位肌肉逐渐萎缩。所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能够加大学生肌肉活动量,通过运用生理性的机能,来对职业病进行防治。职业技术院校必须要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保证在体育教学设计的时候,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要求和特征,明确未来 职业对于学生的体能要求和身体素质要求,同时结合体育课程目标和教授的知识、技能来开展体育教学设计,提升职业技术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促使学生强化身体素质,能够对未来职业劳动需求进行快速适应和满足。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日后多数从事钳工、车工、铸造工以及锻工等职业,因此,教师在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钳工、车工、锻工以及铸造工等职业特征,通过哑铃、杠铃或者轻器械体操等练习,提高学生核心肌群力量。

(二)提升体育教学模拟性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体育教学与单一属性普通教育型教学不同,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双重属性,分别为职业专门教育以及普通教育。可以说,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基础性。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各个专业通用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是对体育教学属于共性教育的范畴之中,而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受到各个工种、各个专业的影响,这属于个性教育的范畴之中。由于二者属性不同,导致职业技术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同。正因如此,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必须要对每一种职业劳动所具有的特定技能要求进行明确,进而在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职业基本劳动方式进行了解,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有效结合职业基本劳动方式与体育课程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使学生明确未来职业对于劳动技能的需求。比如,在教师为工民建专业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在实施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使学生掌握球类运动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进行规范和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不同高度位置、不同间距上开展球类的抛接练习,从本质上将学生劳动能力、劳动技能水平提升。

(三)提升体育教学适应性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仅要为学生身体正常发育提供保障,还要尽可能降低和预防学生身体受损伤。如果过早的实施职业性训练,则会导致学生某些部位不平衡发展。单一动作、长期固定姿势将导致的身体局部畸形发育或疲劳。对此,体育教师必须要提升体育教学的适应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环境,为学生选择具有对应性、适应性和交替性的项目实施体育锻炼,促进学生正常、全面的发展。因此,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日后工作环境,有些学生必须要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工作环境不固定。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征,提升体育教学的适应性,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为学生开展适应环境的体育教学。比如,可以在结合一年四季的环境变化来开展教学。在冬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滑冰、滑雪、长跑等;在夏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泳、足球、篮球以及登山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不同环境所具有的适应能力,还实现了身体素质的强化。此外,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手段、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养成日常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能够长期坚持职业性体育锻炼。使学生在日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缓解自身压力,善于娱乐休闲,全身心投入到全民健身和全民运动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院校应加强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对体育场馆和相关设施进行不断完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特征,构建与职业教育特征相符合的体育课程和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职业要求进行分析,使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锦锋.刍议“能力本位”下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设置[J].当代体育科技,2015(21):72-73.

[2]张晔.基于职业体能视角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163-164.

[3]张星宇.文化保护视角下高校开展传统体育的实施路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6):125-128.

[4]徐军.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57-161.

[5]林志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4(28):57-58.

[6]陈丽英.高职体育教学课改中职业能力导向水平的影响力[J].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99-1100.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农村劳动力 作用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新农村建设也期待着涌现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强调指出,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并且,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然而,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大量农民没有接受过适当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一技之长,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在过去几年中,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力军的各类成人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经费短缺、师资队伍落后等因素导致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培训总量增长不快、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等方面。

二、高职院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优势与意义

职业教育对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迁移的作用是很显著的。文化素质越高、专业培训程度越高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能力就越强,职业稳定性较高。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都需要新型劳动者和大量中高级技能人才,对此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由此,张竺鹏等学者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在于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单纯“技能型”、“即时型”向“素质型”、“战略型”方向转变。而从农村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利用与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教育培训,是关系到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与各类成人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主体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高职院校不仅资金充足、办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培训目标明确、培训质量较高,而且具有较大规模的职业介绍能力,并紧紧扣住就业环节。尤其是在培训师资的配备上,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占据较大比例。并且,与生产一线相差无几的先进设备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了培训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密切结合。高职院校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农村劳动力个人教育需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充分参与,有利于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与技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进而培养高技术和高技能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三、高职院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具体实施方案

1.技能性培训

高职院校开设的技能性培训课程旨在改变转移农民只能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较低的传统部门,如农产品的粗加工、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就业的现状,提高其在非农领域的就业能力。针对当地和邻近地区的主导产业和主要行业,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产业技术培训,使转移农民能找到待遇优厚的就业岗位或回报可观的创业机会。首先,高职院校要对所有转移农民进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目标是使其具备遵守法纪、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其次,根据转移农民的文化基础和知识构成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计划,重视实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对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转移农民要分别对待,并鼓励后者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另外,注重实践性环节,侧重于专业技能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实习场地、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仪器设备更新,为转移农民熟练掌握技能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制定适合农民工文化程度和特点的教学计划,积极开发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培训教材,将教学分成模块。并且,把实习场地延伸到企业,使转移农民身临其境感受实际工作氛围。

2.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包括市民教育和创业教育等,旨在提高转移农民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市民教育旨在促进转移农民适应城市生活方式,遵循城市的行为规范,完成其社会身份的市民化转换。市民教育课程应该包括基本权益保护、法律常识、城市生活常识、职业道德和礼仪等。要为参加培训的转移农民详细讲解《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相关内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指导转移农民依法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依法处理侵权事件,培养其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邀请回乡成功创业的农民讲授自己如何创业、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如何获取市场信息,以及创业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从中总结有价值的、可以借鉴的经验。

3.实施就业指导和组织就业洽谈会

高职院校要通过就业礼仪培训和日常咨询等形式对转移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岗位存在较大空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要对准备进入这些行业的农民进行就业礼仪培训,内容包括个人形象、礼仪礼节及如何提高求职应聘成功率等。对刚外出寻求就业的转移农民,进行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介绍、就业岗位推荐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筹建转移农民就业服务信息网,以方便农民的远程访问。

4.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求职能力,高职院校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开展不同工种、不用行业、不同岗位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一般高职院校都具备十几个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资格,针对转移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需要,可以开设维修电工、测量工、物业管理员和办公自动化等职业技能证书培训项目。职业技能鉴定主要针对综合素质较高、个人经济状况较好的转移农民以及部分高中毕业未升入上一级学校的青年农民。职业技能鉴定给予他们一个证明自身实践技能的机会,并且考试合格后颁发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统一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摆脱户籍、学历等束缚,实现外出务工时能拿上高工资,甚至成为“高级蓝领”的愿望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张竺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8):55-59.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劳动准备素质;重要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一、前言

众所周知,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劳动力的竞争,即在单位时间内劳动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企业招聘人才之首选。那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将如何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育重要内容。体育课程肩负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培养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的职责。从体育课程出发,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锻炼好身体的同时更好更快的掌握专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终极任务;同时实现发展中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是奠定学生快速掌握专门技能的基础,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专门技术的进度。因此,体育课程的学习是高职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较高专业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基础课程;它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与专业劳动准备素质的融合,实现体育教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的“零距离”对接,从而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概念的定义

(一)劳动准备素质

劳动准备素质:简单的说就是劳动时应具备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身体条件是指在劳动时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是指在任何劳动环境中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状态;道德品质是指在劳动时应有的敢于吃苦耐劳和团队的团结协作与敬业精神。

(二)零距离

所谓“零距离”,即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完全吻合,这个吻合,不仅吻合在专业对接上,而且是不论任何岗位所需要劳动准备素质,就是学校要培养的。从而,达到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的目的。

(三)课程

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四大要素包括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现在人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找人难”和“找活难”并存的矛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尽管我们可以归纳出诸多原因,但是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诸如“要有几年实践经验”、“要有敬业精神”等并不太高的要求看,无疑是针对当前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存在的“爱岗敬业不足”、“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意识不深”、“忠诚企业不够”等现象(在企业里常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学生味儿”、 “脚不生根”等通俗的语言来形容此类现象),而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各企业竞争的人才焦点,而后相继出现的抬高就业的门槛,实际上是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同一性”水平上,因为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紧密联系。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的同时,根据目前所学专业的特点传授与其未来第一职业所需的特殊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应有具备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对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价值

随着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和技术形式的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降低对劳动者体力方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身体能力和技能训练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故而高职院校实现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价值显露无疑:1、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看其主要任务是学生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编制锻炼计划;它的特色是根据劳动者的职业劳动特点选择运动项目,编制个人锻炼计划;2、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看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从事未来职业相关技能能力;3、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目标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及运动技能知识;它的特色是劳动者学会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基础保健知识和运动知识;4、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目标看主要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它的特色是劳动者改善身体机能,促进与职业相关的心理调解能力;5、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社会适应目标看主要是提高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

(二)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众所皆知,随着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和技术形式的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降低对劳动者体力方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训练,以及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专业劳动准备素质 “零距离” 对接,既适应了社会发展,也要满足了学生对专业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实现了学生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三)从中观层面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

从表1可知,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不同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以接轨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因此实现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对接,各高职业院校即可依据各院校的结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未来社会需求和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安排合理的体育课程,如资源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土资源开发以及土地测量方面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而且所要的身体素质以耐力素质为主,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可以长跑、登山和定向越野等有利于发展耐力素质的体育项目为主;旅游学院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气质、形象和体力服务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导游等工作,体育课程可设置礼仪、形体、登山、户外拓展等内外兼修的体育项目为主。从而以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的终极培养目标。

故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

(四)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

本课题组成员对九江市某高职院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题为“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必要性”的随机性调查,回收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75份,其中选择“非常必要”的19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0.18%,选择“没必要”的5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91%,觉得“无所谓”的3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0.91%,具体数据如表2:

依据表2 从可以看出,赞成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70.18%,这说明二者的对接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即从学生个人愿望出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不仅满足了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其身体健康;同时满足了体育课程与专业对口发展的社会需要。因此,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对接不仅仅实现了学生掌握一至两门运动技能的终身体育目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达到与专业对口的身体素质要求,为学生学习扎实的专项技能奠定较充分的身体条件,从而为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热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体现了体育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潜在价值,实现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学生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编制锻炼计划)、运动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身体健康目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及运动技能知识)、心理健康目标(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社会适应目标(提高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二)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三)从中观层面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四)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

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 对接,是必要的、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满足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人愿望,也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现实需求,为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6.

[3]周敏,周国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用性设置分析——以扬州高职院校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15):126.

[4]张柚华,李亚敬,陈建红.对高职院校体育课与劳动准备素质的关系分析[J].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2010,(34):10.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篇4

关键词:技工教育 困境 制度安排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技能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14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一系列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张德江委员长组织全国人大检查组专题督查职业教育法落实情况,教育部设立了职业教育周,更是500所高校改制的大名单,2015年3月国家又提出了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一切显示职业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乘着职业教育的春风,技工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世技赛夺金,让政府和社会把目光再次聚焦在技工教育的发展上,人社部印发了《关于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技工教育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技工教育发展仍存在很大差距,繁荣的背后,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真所谓“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问题症结:别总拿传统观念说事儿

虽然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加快发展技工教育,虽然专家学者努力论证技工教育于社会经济发展之,必要性与迫切性,虽然广大技校教师呕心沥血把进不了普高与大学的学子培养成才,但是老百姓依然不愿喜欢、不愿承认、不愿选择技工教育。技工教育依旧是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甚至有媒体称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子女一般都不上职校。政府的重视和现实的冷漠形成巨大反差,技工教育遭遇上热下冷的尴尬。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

相当一部分研究认为,是我们的传统观念影响所致,“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是老百姓不喜欢技工教育的根本原因。这种解释,笔者不敢苟同。上世纪八十年代,能上技校和中专还是很大的光荣,说明人们对技工教育的情感与意愿、认可与接受,不是由所谓的传统观念所决定,只能由物质性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因此传统观念不是技工教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或者决定因素。从深层次分析,问题的症结源于接受技工教育的个人效益低下,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技工教育的制度安排。

1.技工待遇低。技工院校毕业生尽管就业率高,但工资待遇低,与所承担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极不对称。去年,媒体曾刊登一则报道,提到总理在河南考察期间曾问大工匠张东亮“你收入多少?”张凑到总理耳边说:“我一个月一万多呢!”总理笑着回忆说:“当时我还在河南当省长,一次在飞利浦公司考察,他们也有一个这样的首铸材料工人带领着一个团队,我问他收入,他们总经理介绍说,这个技术工人拿的年薪跟他一样,20万欧元。所以,你们这些高精尖人才的待遇一定要提高!”。有资料显示,技校毕业生收入多数处在1500元至2000元之间,大大低于同层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群体的平均收入。根据2015年赶集网与北大联合的《变一2015年新蓝领薪酬报告》显示,2015年新蓝领待遇有所提高,平均月薪为3163元,同比2014年增长了4.3%,可32.4%的新蓝领阶层的周工作时长超过60小时,而他们中的幸福比例只有22.4%,比上一年还有所下降。

2.权益保障不充分。除了技术工人辛苦,普遍性工资收入不高之外,他们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人格尊严、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就业培训、劳动保护、健康安全、休假、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和待遇,也与“白领”和“干部”格格不入,一旦成为技术工人,在目前的社会格局下难以做到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从富士康跳楼事件,到本田、现代等相关企业的“加薪门”,彰显出“权益荒”的“技工荒”实质。

3.发展空间受限。一方面,目前技工教育与普教尚未衔接,导致当前技工教育成为“断头路”,满足不了学生追求更高文凭获取更高收益的愿望。另一方面,技校毕业生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导致职业不平等,比如,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不准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等,技术工人难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4.体制障碍导致技工教育“被矮化”。一直以来,技工院校归属人社部门主管,职业教育归属教育部门主管,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导致交叉、争权和门户之见等弊端。由于体制原因,人为设置了技工教育障碍,导致技工教育低人一等,沦为“三流教育”。比如在投入方面,人社部门主办的技工院校不能充分享受与教育系统职业教育在设施设备更新、基本建设专项使用资金及教育费附加等方面的同等待遇。2015年教育、政部门出台的关于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也把技师学院排除在外(浙江、云南除外),使人社部在《关于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技师学院列入高等学校序列,按照高职生均经费标准落实办学经费”的要求不能很好落实;在招生政策方面,职业教育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而技工院校则彻底无缘统招这块“蛋糕”,只能到处打游击招生;在毕业生待遇方面,人社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探索在优秀技术工人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纳入军队士官招收对象范围,首次授衔确定工资起点标准等参照全日制大专、本科毕业生执行”等要求,但由于现行人事制度不承认人社部电子注册的高技毕业生与大专同等学力也一直无法落实。

二、对策思考:完善制度安排是关键

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技工教育问题症结在其个人效益,应在政策制度层面选择以提升技工教育的个人效益为突破口,合理调整分配结构,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公民公平就业,提高技工教育的个人收益。同时破除体制障碍,实现教育公平。

1.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打破“低收入-低消M、低教育投入-低素质、低技能-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尽快进入“较高收入-较高消费、较高教育投入-素质和技能较快提高-高收入”的良性循环。既为技工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也为促进经济方式转变奠定制度基础。

2.提高技术工人的初始薪酬水平,使其与企业其他人员的薪酬水平大体相当。稳定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全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劳动群众体面就业,有尊严地生活;探索建立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促使企业逐步形成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的弹性机制,让改革与进步的成果惠及广大技术工人;尝试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严格执行工资支付规定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形成有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的体制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技工教育的吸引力。

3.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改善劳动条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注重公平,让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享有基本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同时,对劳动者进行合理赋权,切实维护劳动者正当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4.改革劳动用人制度,在公务员用人制度方面,打破学历门槛条件,体现素质能力为本的择优准则。通过给予不同的职业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制度待遇,努力打破不同职业之间仍存在人为制度鸿沟,逐步消除职业流动过程中的不平等,拓宽技术工人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5.畅通技工院校学生上升通道。加强技工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为技工教育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升学机会。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建立职业院校毕业证书“直通车”制度,推行高等职业院校与技师学院、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达到互通互认,扫除技工院校学生上升通道障碍。

6.破除壁垒,整合资源。教育部门与人社部门协调统一,将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短期培训学校整个纳入国民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宏观调控和规划,统一制定职业院校建设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和教师资格标准,育投入和招生政策,建立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保障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水平。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篇5

对于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不同的学者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观点。但已有的构成观过于狭隘或笼统,也略显滞后,已难以真实反映印度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概念,即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综合一些学者的已有观点,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职业教育观,笔者分析印度现有最新的教育资料,认为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劳动体验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教育、学士学位职业教育五大部分构成,且具有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职业教育分层。本文还将对印度现代职业教育的各构成部分加以介绍和分析,归纳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以期展现印度职业教育的全貌,为中印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交流合作提供准确坐标。

一、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

(一)劳动体验教育(Labour Experiences Education)

劳动体验教育指在整个10年基础教育期间开设的为将来职业技术和理论发展做准备的劳动体验课程。为缓解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结构失调日渐加剧的困境,印度教育委员会于1966年提出了普通教育职业化、在高中阶段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等建议,并特别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劳动体验课”的建议。教育委员会的建议引起了印度教育的激烈变革,同年,印度在全国推行统一的“10+2+3”三层正规教育学制。前10年基础教育阶段为所有学生提供无差别的普通教育,同时将生产劳动知识和劳动观念融入基础教育的全部课程中,以图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这主要通过劳动体验(实习)课程来实施。劳动体验(实习)包括各种符合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的活动以及随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断升级的技能和知识。劳动体验教育不仅可使学习者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育学生最初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对技能的尊重,也可为后续的更高层级的专门职业教育奠定以劳动为中心的教育基础。由此,印度最初级的职业教育蕴含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劳动体验教育之中,可以视为初等职业教育,仅是学历教育的补充。这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值得我国借鉴,因为我国青少年极度缺乏由基础教育阶段培养而来的宝贵的职业意识和劳动精神,致使职业教育悬于真空之中,沦为学生和家长的末流选择。

(二)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

印度的职业教育一般指狭义的职业教育,即特指高中阶段即11、12年级实施的职业课程教育,又称为中等教育或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是印度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

1977年,印度政府在高中阶段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并启动了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规划,鼓励各邦政府在+2阶段实施职业教育。1988年2月,政府启动了中等教育职业化规划,为各邦和中央直辖区在高中阶段引入职业教育课程提供资金支持。高中阶段与学历教育系统分流的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以就业为方向。

实施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的主要机构是职业学校(Vocational School),类似于我国的职业高中。因投资不足,这类学校一般存在于11―12年级的普通高级中学或同等程度的学校中。职业学校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80年代末有了较大发展,主要培养技能型的技术工人和操作工,学制2年,招收完成10年级普通教育学业的学生。毕业生若选择接受高职教育,可进修综合技术学校的高级文凭课程,或与来自学历教育系统的学生竞争进入技术学院的本科课程。这为职业教育不同层次间的流动沟通提供了机会。

中等教育职业化的专业,主要有工程技术、农业、商业、家政、医护、纺织等。近年来,家电维修、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餐饮服务等专业发展较快。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各邦大体采用1977年全国高级中学检查委员会提议的课程框架,即语言类课程占15%、与职业有关的普通基础课程占15%、职业教育选修课程和实践占70%。职业实践分别在校内和当地企业现场实施,至少要占总学时数的50%。

印度的教育行政管理采用中央和各邦共同管理、地方分权的两极管理体制。国家层面,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为人力资源开发部(MHRD),其下属的全印技术教育理事会负责在国家层面制定职业教育的规划、引导和协调。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由各邦的教育部或职业教育董事会执行。

中等教育职业化是印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印度政府也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其实施一直不尽理想,进展缓慢,在整个中等教育发展中,职业教育所占的比例也较低。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高中生修习职业课程的比例基本上在4.5%左右徘徊,与国家政策所定25%的新目标相距甚远。

(三)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

职业培训是指由普通学校系统之外的各种机构根据一定的准入条件对受训者提供时限不等的职业课程。依据印度宪法的规定,职业培训是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共同责任。开发培训项目、评估政策、设置培训标准、进行考试、授予资格等活动由中央政府进行,而培训项目的实施则绝大部分由邦政府完成。在印度,职业培训与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有很大区别,它不属于普通学校教育范畴,在中央层面由劳动部管辖。与职业教育相比,职业培训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指导训练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印度劳动部管辖的培训计划主要包括技术工人培训、学徒培训、高级职业培训和妇女、残疾人职业培训。

1.技术工人培训(Craftsman Training)

20世纪50年代,印度确立了技术工人培训计划(CTS)。技工培训主要由工业培训学校(Industrial Training Institute,ITIs)进行,类似于我国的技校,主要培养熟练工人和手艺工人,招收10年级(通过高中入学考试的学生)以上的学生,学制通常为1年半至2年。ITIs以工业技艺类专业为主,满足工业企业需求。其课程体系凸显技能培训的地位,技能操作占总学时的50%以上,理论课占40%左右,绘图课、车间计算与科学课程占10%左右。通过全国职业行业委员会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全国行业证书”,在此基础上还可获“全国艺徒培训证书”。技工培训也具有流动性,追求高等教育或高级培训的学生可接受综合技术学校的高级技工课程或技术员课程。工业培训学校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隶属于全国职业培训委员会,由劳动部统一领导,劳动部在国家层面规范工业培训学校的活动,落实职业培训政策。印度政府向工业培训学校投入了大量经费以促进技能开发。

2.学徒培训(Apprenticeship Training)

印度学徒培训制度根据1961年制定的《学徒法》建立。该法规定,在140个专业中由大中型企业按技术工人的一定比例代培学徒,如每10名机械技术工带1名学徒;每2名模具工带1名学徒;每2名餐馆服务业职工带1名学徒。由此,学徒培训成为印度企业的法律义务,无力承担者必须交纳培训费以作为其他企业代培的补偿。企业雇主须制定学徒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实地见习与现场训练等。学徒培训计划由劳动部下属的“中央学徒委员会”全面负责实施,在邦一级由学徒培训局或邦学徒委员会实施。

根据1973年修正的《学徒法》,学徒训练的对象主要有四类:工程技术院校毕业的工程师、综合技术学校毕业的技术员(必须具备毕业文凭)、工业培训学校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学徒期是就业前的必经阶段,因专业要求和学徒文化基础而异,短则半年,长则4年,以3年居多。期满考核合格者由中央学徒委员会颁发全国通用的合格证书,无合格证书者企业不得录用。

高级职业培训和妇女、残疾人职业培训已有学者做了概述性介绍,但非常简略,亟待更深入的研究。除劳动部管辖的职业培训计划外,医卫部门、农业部门、商业和贸易等部门也有多种多样的培训计划,但其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是终结性的培训,学员没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体系。

(四)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

根据1987年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法案规定,所谓技术教育是指工程技术、建筑、城镇规划、管理、制药、农业、应用艺术和手工艺等领域以及由中央政府与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共同讨论决定,并由官方公报正式声明的其他领域的教育、研究和培训项目。印度的技术教育包括综合技术学校教育和工程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员和工程师,学历层次有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

1.综合技术学校教育

综合技术学校(Polytechnics)也称为多科技术学校,是印度中等层次的技术教育机构,类似我国的中专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员,由人力资源开发部统一领导。技术员是指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介于技术工人与工程师(技师)之间,主要进行车间和现场操作的专业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与工程师之间的桥梁。技术员在工程技术项目的实际操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他们在识图、成本核算和计费、监督、计量、监测和维护方面具备特殊技能。

进入综合技术学校的最低门槛是必须完成10年级或11年级学业,学制2~4年,以3年为最常见。综合技术学校主要提供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和电气工程等传统领域的技术员证书课程。近二十年里,许多综合技术学校开始提供电子、计算机科学、医学实验室技术、医学工程、建筑助理等新兴领域的专业课程,部分学校也提供诸如皮革技术、制糖技术、印刷技术等课程,服装、美容、纺织设计技术等专业课程也专向女性提供。在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方面,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一半,语言课程占5%,基础课程占10%,应用课程占10%,专门技能课程占15%,人文与管理课程占10%。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综合技术学校在3年技术员教育后可再提供一年半到两年的高级文凭教育(中等后技术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员,可与我国的高职教育相对应。

综合技术学校的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技术员”证书,可从事企业技术指导、初级技师以及教育培训工作,也可考取印度工程师协会的工程技术资格证书,还可进入高等技术教育院校深造。

多年来,综合技术学校的证书课程逐渐丧失其技术成分,沦落为学位教育的稀释版,聘用其毕业生的企业不得不重新对他们进行基本技能培训。综合技术学校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课程缺乏可用性;基础设施不足、设备陈旧过时;难以吸引优秀教师资源;财政经费不足;地方政府缺乏对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和再培训的机制;本身缺乏灵活性和独立性;企业参与不足;对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不足;课程陈旧等。

2.工程技术教育(Engineering or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工程技术教育在印度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印度教育中成效最显著、颇具盛名的领域,更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专业教育。在印度,四年的工程技术教育属于专业高等教育范畴,与三年的普通本科教育处于同等地位。

工程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工程师,以招收完成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系统的学生或综合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为主,也招收在高中修完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毕业生可获取工程学学士学位。工程技术教育主要设置计算机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冶金与材料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在国家层面,由人力资源开发部下属的全印技术教育理事会负责协调技术教育发展并制定发展规划。

工程技术教育系统从管理层次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中央政府资助机构、邦政府或公共资助机构、自助机构。截至2012年,印度有78所中央资助的工程技术教育机构(如下页表1所示)。从层级上看,工程技术教育院校首先是国家重点院校,如印度理工学院(IITs)、国立技术学院(NITs)、印度科学学院(IISc)等,这类院校毕业生数占总量的3%,其次是邦立的工程技术类大学或学院,毕业生数占21%,再次是私立的工程技术类大学及学院,毕业生数占76%。

印度理工学院(IITs)是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第一梯队,是主流与正统。IITs成立于印度独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7所,2008年新建了9所。1956年通过的印度理工学院法案赋予IITs国家重点学院地位,享有大学自治权力和多元充足的经费。IITs提供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领域也功勋卓著。IITs以严酷的入学考试、卓越的人才培养模式、极高的淘汰率、国际化办学而著称。

国立技术学院(NITs)是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第二梯队。2002年开始陆续升格和新成立了30所NITs。2007年通过的国立技术学院法案赋予NITs与IITs相同的国家重点院校的重要地位、学术自治权和独立学位颁发权,只是从中央政府获得的拨款经费少于IITs。NITs侧重进行本科教育,难度仅次于IITs的入学考试(全印工程学入学考试,AIEEE)、相当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严格的教师聘用及与工业界的紧密合作是NITs成功的重要因素。

邦立工程技术学院是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第三梯队。邦立学院办学经费由所在邦负责划拨,由于较少或没有办学自主权和独立学位颁发权,一般附属于本邦有名望的大学。其所设置的专业通常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方面。邦立学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著名的浦那工程学院、维尔梅塔吉加拜理工学院、孟加拉工程学院等堪与NITs相媲美,但绝大多数院校教学与科研实力薄弱,与私立院校相较无差。

私立工程技术院校是第四梯队,在20世纪80年代后异军突起并迅速占据了主体地位。该梯队可分为受助私立工程技术学院、自筹经费工程技术学院、自筹经费准大学和私立工程技术大学四类。目前印度约有1 100所私立工程技术学院,90%以上都是附属学院,拥有极少的办学自治权。排名前50位的院校中极少有私立院校,但也有如麦力普技术学院和伯拉科技学院等较为优异的院校;另一部分以非正规私立教育机构为主,出类拔萃者当属闻名于世的国际教育机构――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这类教育机构绝大多数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办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五)学士学位职业教育(Bachelor Degre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普通高等教育职业化是当前印度教育发展趋势之一,学士学位职业教育是这一背景下的重大改革尝试,属于高职教育范畴。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UGC)于1994年实施了学士学位职业教育计划,确定了209所大学机构启动学士学位职业教育课程,尝试整合大学和职业教育。这些机构提供1~3门职业课程。在最近的改革中,职业课程已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入普通高等院校,有将近1 500所学院已被授权实施职业教育,允许1/3的课程为职业课程。继此之后,印度UGC于2014年再次出台重磅举措,提出在普通高等教育中设置职业学士学位,并与国家技能资格框架对接,按学年设置资格证书等级。职业学士学位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分级标准,专业课程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发展两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不超过全部课时的40%。要求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推行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学分制,教学突出实践导向,实习实训学分占全部学分数的60%;大学需具有必要的实训设施和条件,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大学需建立以学分为基础的职业学士学位课程考试评价制度。职业学士学位的设置打破了印度中等职业教育的终结性,破解了其“断头式”教育困境,可为职业高中毕业生提供向上晋升的通道,对于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垂直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体系的完整性

印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其成分包括基础教育中的劳动体验教育、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职业培训、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学士学位职业教育等,使印度的职业教育体系具备了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完整阶段。其职业教育构成成分之间和不同层次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沟通通道,为不同教育之间的流动提供了机会。

(二)沟通通道的封闭性

虽然构成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成分是完整存在且多样的,构成成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流动通道,但这些通道是不连贯的,也是非常狭窄的。就中等教育职业化而言,印度有些学者认为,中等教育职业化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育被设计成与学术教育完全平行的、缺乏纵向和横向沟通的终结性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也非常态化,其成分之间的隔绝和封闭,必然不能为学生职业技术的晋升提供有效而多样化的选择。

(三)体系的非独立性

无论是劳动体验教育、中等教育职业化,还是学士学位职业教育,都附着于普通教育体系之内,缺乏独立自主性。在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年度报告中,也未有职业教育内容的独立阐述,可见,印度并未从大职业教育观念出发,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作为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设计和规划,而是分散零落、各自为政,这导致印度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成分之间隔绝、沟通不畅,也是其职业教育整体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独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的成效远胜于附属性的职业教育。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印度职业教育体系中,颇具影响力、效果较显著的当属技术教育,尤其是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工程技术教育享有世界盛名,这也是值得我国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的。而其他阶段的职业教育则是非常逊色的,而印度当前的工业化发展对中低技能人才的需求远超过对高层次工程师的需求,由此导致人才需求和就业人群之间的结构性错位和大量高层次人才失业和流失。这种不平衡性与印度政府重视和投入的偏好有极大关系,也与印度重高等教育和学术教育而轻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相关。职业教育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体系,不能只追求某一层次或某一领域的独自繁荣,而应考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效应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整体贡献度。从这一点评判,印度的职业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培训 工作思路

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开展的面向社会、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除常规教学活动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主要内容涵盖了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知识的灌输,以及创业能力的激发和塑造。同时还包括对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公民意识、职业道德和市场意识乃至法制观念的培养,等等。在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很大发展的今天,社会培训也越来越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其以学历教育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社会培训认识误区及实施难题的现实存在,使得高职院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培训市场中立足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必要性

(一)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劳动力结构失衡日益显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成为我国现阶段解决劳动者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国构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无疑是我国现阶段最有实力担起社会培训重任的教育机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正是当前最紧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也符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纪之交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中提出的“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社会办学,将学历教育与社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新理念。

(二)社会培训的开展顺应了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决定了它比普通高校更注重产业服务。它既承担了职业技术学院的计划内高等教育职能,又承担了职业培训学院的社会培训职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行业联系、企业合作,以及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通过开展社会培训,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为解决现今社会就业难题贡献一份力量,从而提高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在中国尚不成熟的培训市场,相比较于民办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和技工学校等职业培训机构来说,高职院校也拥有着其高等教育性质带来的先天信誉优势。同时加上教育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经验、教学设施和实训场所等有利条件,使其拥有了一定的培训市场份额,从而增加实践经验和扩充资金储备,进一步优化组合,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二、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偏颇,培训实践存在误区。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被视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末班车,也是地方教育规划体系里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的缓冲带。由于高职教育被看作“二等教育”的观念普遍存在,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社会地位差异,也使得高职院校自身更愿意强调自身的高教属性,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这样的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必将导致将培养应用技术和应用型人才的己任抛于脑后,脱离了服务的办学宗旨。在办学过程中,将自身服务定位趋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缺乏为地方经济服务意识,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缺乏积极性,导致高职院校脱离自身环境,丧失原有的区域优势。

(二)制度不健全,社会培训缺乏保障。

制度的不健全首先体现在外部环境上。尽管国家强调培养实用型高技能劳动者的重要性,也指出要重视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培训。但至今尚未建立大职业教育观下的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体系与体制,也未形成完备的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校内学术教育和社会培训衔接协调合理分工的制度环境。

制度不健全的另一表现是在高职院校内部,尚未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制度。少了制度的保障,社会培训工作就无法利用学校的合力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使其业务宣传拓展和培训实践操作都遇到相应的阻碍,从而限制了培训工作的规模化发展。片面地依赖从事培训工作的部门单方面的努力,使得培训工作无法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三)投入资金缺乏,不同培训项目失衡。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高职院校还是依赖在校学生的学费生存发展。于是扩大学历教育的招生规模,创造经济效益,成为高职院校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扩大办学规模、改善教工福利的手段。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培训量较大、短期内经济效益明显的培训项目,获得一定的重视并得以发展。而一些需要一定资金投入、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培训项目,即使对社会有较大意义,也不能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开展,逐渐萎缩甚至停滞。

三、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思路

(一)认清自我,市场化运作。

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对开展社会培训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以服务社会、解决就业难题为宗旨,积极主动开展社会培训。院校首先应当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批准下成立培训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当地社会需求,制订计划,把握方向。培训机构本身不能脱离院校,相反要加强和校各教学领域的合作,合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及原有的师资力量。

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高职院校与机制灵活、嗅觉敏锐的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要想占据一定的市场,就必须利用院校拥有的相对稀缺的教学资源推出一般培训机构无法开展的培训项目。不片面追求培训眼前效益,要对有发展潜力的培训项目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主动与企业或其他培训机构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高层次的技能培训,形成稳定的培训项目,使社会培训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二)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培训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通过实地调研,从企业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根据职业岗位和个人需求开发实用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内容,与受培训者的工作相结合,开展对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

通过合作,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职工培训的教学质量,同时使企业认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放心地让职业院校承担职工培训工作。

(三)加强自身建设。

要使培训工作取得成果,必须促使职业院校教师加强自身的技能学习,首先要深入企业,了解职工的工作内容,学习、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各种工艺流程的操作;其次要深入设备生产厂家学习,学习新设备的原理、使用、维护及故障处理等,同时学习各种新工艺、新流程,全方位地提高自己;最后要与科研单位合作,学习设备改造、技术更新等科研知识。通过各种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从师资上满足社会培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丽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7,(3).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篇7

技工院校建设 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ft.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落实科教兴市战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作出重要指示精神,使技工院校真正成为提高劳动者就业的基本素质,实施科技兴市、以职业教育强市和人才开发战略,促进广州市经济腾飞的砥柱,成为广州市人才的发源地和加油站。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口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广州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建设和谐广州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视察广东省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作出重要指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非常匾乏“总书记的指示高屋建领的指出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为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广州市的技能型人才短缺急需通过引进、培养来改变这种制约广州经济发展的现象打通人才瓶颈促进经济发展使广州市真正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以真正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技工学校所做的重要指示不辜负总书记对技工教育寄予的殷切希望全面贯彻珠三角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精神,促进广州市经济科学、协调、持续发展。

    广州.作为珠三角发展的中心城市如何充分发挥广州市的优势建设广州职业教育强市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职高专、中专和技工教育)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工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转移方面撑起了这个大厦的半边天。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广州市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仅从广州市技工学校的发展来看技工学校在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广州市培养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是,随着广州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日益凸显,高技能人才的奇缺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金融危机以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广州市的一线生产工人告急特别是有一定技能,能够解决关键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许多岗位无人顶而大批人员无工做的现象同时出现外来工开始减少也有些外来工因身无技能而无法上岗调查发现r广州市的外来工.省内主要来自粤西、粤北等贫困山区省外主要来自湖南、四川、江西等省市他们精力充沛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繁重艰苦的体力劳动可以放弃个人休息从事加班,而且适应性和可塑性相对较强成为企业招工的首选。但由于缺少技能,缺少关键竞争力往往只能从事简单地重体力劳动『很难适应经济转型对劳动力的需求;他们渴望通过学习、培训提高生存和竞争能力。

    1、广州市技工教育的现状

    目前广州市职业技术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满足广州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广州市的技工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优势,其培养目标和现实需求还存在差距短时间内还较难解决一线人员包括外来工的全面技能提升的矛盾;暂时还较难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在2007年广州市就已经将4,所由财政核拨经费的中等职业学校整合为13所中专学校(教育部门主管)和6所高级技校,使广州市近几年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然而,在发展进程中也显现出资源滞后师资缺乏的矛盾。解决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人力资源的缺口促进广州市又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移,从根本上促进广州市的经济发展。

    目前,广州市的技工教育仍然存在:在专业设置上出现方向性失误和盲目无序性在专业建设上搞小而全低水平简单重复投资没有形成专业优势和学校特色所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差的问题。 

   在学科设置和具体教学中对学科越分越细且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综合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客观要求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

    广州市目前有技工学校28所其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财政全额拨款的公办技校、企业办学、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技校四类技校并存。其中隶属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技工院校6所分别是: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基本情况如下。

    目前,局属技工院校基本偏向白云。大都拥有多个校区和分教点,而且比较分散。

    在对2008年的相关数据的统计中其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六所技工院校的学生均已经达到或接近万人规模。可见,局属六所技工院校目前仍为广州市技工教育的主力;担当着广州市技工教育主要角色;但从其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看无论是教师的职称结构还是学历、年龄结构以及评价技工院校的重要指标’‘师生比’‘(有些学校已经接近师生比的极限1.40)来看都远远不能达到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的要求另外,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学历水平偏低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较为落后无法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另夕卜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发展技工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地更新教师的知识。

   2、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十大发展指标就对教育进行了准确定位。

    现十一五已经过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也进入实质性的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有资料显示我国技能型劳动者占城镇劳动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距离发达国家二分之一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每年有60。万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如果直接进入就业岗位将极大地降低劳动者的素质。

    由此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被政府提到了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等重要层面。

    发展职业教育,也不是仅仅多投资一两百亿元钱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构建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平台。需要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追求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当企业有了这些高要求职业教育才有繁荣发展的前提。另外办学支持政策、校企合作机制、劳动者社会地位、劳动环境、未来职业发展等问题这些系统的考虑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欠缺的。。

    3、个人对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广州市的技工教育的几点浅见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实在在的做一些实际工作为此木人仅就广州市技工教育的发展提几点个人浅见:

    首先,从政府层面,领导要有新的理念大的思路将职业教育作为执政的考核目标,这方面要向我们的兄弟省市,例如浙江、江苏、天津、上海等教育发达城市学习广州离这个层面还有很大差距。

    其次,职业教育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以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充分发挥国家对珠三角地区,对广州市鼓励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可以尝试集团化管理的新模式进行专业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不拘一格选拔和调入急需的专业教师;也包括增加一线教师的收入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鼓励教师立足岗位成才。

    第三,针对技工学校的特点在学校层面核心要明确行业依托要清晰。就业教育、素质教育、顶岗教育以及道德教育要成为实实在在的办学依托从根本上进行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形成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技工教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教步伐利用技工院校专业适应性强的优势尽快试行对农村学员实行义务教育转移试点将农村义务教育向技工教育延伸这样有利于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双转移对技工人才的需求。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也有利于改善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从根本上提高义务教育的含金量扩大技工院校的招生生源实行义务教育由普通教育向技工教育转移可以从整个城市协调发展更深层面实实在在的促进广州城市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广州市职业教育强市的目标。

    第五,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交替,技工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企业的需求.离开了企业,技工学校将是断了线的风筝.无根无底.目前技工学校正在实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实行任务引领,工作过程一体化方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

    第六,在操作层面上.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要适应高新产业、支柱产业、服务业的发展需求适应广州市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在考核机制上,要将提高技工学校培养质量促进就业放在第一位,考核方式要以人为本着重过程着重发展,着重能力、素质的提升进行综合评价;好的职业教育评价根本标志—专业对路、就业合理、受企业欢迎。

    这样才能使广州市的技工教育健康发展。

    第七,在管理模式层面上要从改变政府职能入手实现三突破:

    一是突破民办培训机构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宏观管理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管理层级管理重心下移

    二是要突破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模式,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年通过年检、签订质量责任书的形式对鉴定所进行管理

    三是要突破培训质量监控管理模式,对报班核定结果验收.质量监控等要点做好培训管理和相关资助等审核.严格按流程办事严把质量关

    第八参考国际上一些通行和实用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我市的技工教育有一定的借鉴如北美的人力本位、澳洲、英国的职业技能体制、德国的双元制等,或多或少.都对我们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有一定的启发。

    然而,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对企业而言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法制建设):舆论导向,转变观念(政策导向)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税收政策倾斜、鼓励民办职业教育、行业依托、校企合作等对技工教育稳步向前发展实现工学结合资源整合切实提高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篇8

值此世界职教院校联盟2014年世界大会之际,我们来自5大洲55个国家的联盟成员代表相聚北京,决定在本次大会之后,形成自联盟成立以来首个一致通过的“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宣言”,并计划将该宣言递交给有关国家部门和相关国际组织。

我们秉承如下之信念:

1.专科学院、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类院校(以下简称“职教院校”)致力于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发展,为人们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和工作成长所需的人生态度,以及作为致力于社会发展的全球公民进行创新实践和行为活动提供了机会。

2.职教院校把教育和技能发展视作人类群体和谐发展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是帮助学生开始职业生涯的有利工具,有助于他们有效地参与全球技能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

3.国家、群体和个人未来的成功,越来越仰仗于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和培训机构与政府、事业机构及企业间的共同合作,以培养更多具备可转移、可再生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4.每个人都应有接受教育和技能培养的机会。教育与技能培养应成为之后持续改进过程的一部分。教育和技能培养必须成为所有国家政府和国际发展机构的工作重点。

5.应用型教育和能力建设是确保未来劳动力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以及维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关键。

6.实现人类发展需要考虑到公平地满足当代和后代人对生存环境和实现自身繁荣发展的需求。

7.学识渊博、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院校领导们是职教院校实现高绩效运转,帮助即将进入21世纪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学生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我们重申如下之承诺:

8.提高受教育机会:职教院校将保持和发展各类培训计划和服务,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其所需的职业资质以及之后所需的进修机会。出于不断更新的考虑,我们将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对此类培训计划和服务进行开发和定期评审。

9.保证学术和服务质量:职业技术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将依赖于不断寻求改进和卓越的持续动力,以实现促进学生成功的宗旨。应用型教育机构也应根据行业趋势,不断培养新的技能和开发新的培训项目,为实现未来劳动力的成功和幸福奠定基础。

10.追求负责任的发展:职教院校将进一步确保学生所学技能、院校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始终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平衡。发展科学资源与人力资源要始终以环境可持续性为先。

11.促进院校领导的专业发展:职业院校领导者应努力促进所有学生走向成功,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分享最佳实践、知识和资源的机遇,并亲身参与其中。

12.发展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和技能:职教学院的理想定位是率先开发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学习方法,确保培养出拥有较强就业能力和技能的学生,能够适应国内国际职业流动性不断增强的现实。

我们有决心:

13.深化产教合作:职教院校希望与产业界及其他机构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以在产业环境下开展应用型研究并推动创新。这些职教院校将提供一流的培训课程,使企业从现代化的劳动力中获益,以进一步改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14.提高学习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关性:职教院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合作,以更好地将课程内容与本地和全球经济发展新出现的技能需求结合起来。

15.增强个人及职业院校的创新能力:形成更加广泛的能力培养和发展方向,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确保其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6.促进国际合作,强化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职教院校一致认为应全面加强国际化发展,包括通过国家间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的转移。它们不仅希望通过其联合组织加强与国外院校的联系,还希望增强与国际机构及本国的国际性发展组织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

17.培养国际公民意识:在越来越开放和国际化的当今世界,职教院校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培养学生的国际公民意识,包括社会责任、全球视野、专业技能和在解决问题策略方面的创新。

18.支持院校领导人的专业发展:职教院校将共享信息、创造机会,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领导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院校领导必须能够不断发展和调整自身技能,对其所领导的团队进行引导和启发,确保职教院校发展顺畅、与时俱进,为雇主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并根据各自国家所需进行转型发展。

职教院校所怀有的对创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培养高技能劳动力和高度负责的公民的强烈愿望,具有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我们呼吁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以及教育界的同仁和国际性机构,继续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支持。

上一篇: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 下一篇:戏曲艺术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