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范文

时间:2023-03-07 14:00:46

技工院校

技工院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市场性;职业性

技工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比较特殊的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它为我国输送了大批专业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比于普通教育,技工院校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征以及能力结构等方面有自身的特色。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形式。

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

有很大的精力但是纪律意识不够高

技工院校的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乐于参见各种活动,充满正义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冲动,纪律意识不够强烈,容易听信居心不良人的话。在生活以及课堂中,很多学生缺乏耐心,忽视老师的谆谆教导。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学生的这些特点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障碍。

乐于展现自我,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技工院校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主要接受技术类教育。这样以来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意识,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展现自我,乐于通过别人的赞赏获得自我满足感。但是很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不能认真看待失败,部分学生失败后出现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失败衍生出种种心理问题。这里重点讲一下部分学生因为成绩比较差等原因不乐意接受自己是技工院校学生的事实,自卑心理非常严重。

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加之学校的监督力度不大,很多学生虽然具有很大的求知欲,在学习中得不到实践。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得法,虽然很用功但是取得成绩却很少。

在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一定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本校的具体情况。教学目标不再单纯追求学生基础知识的丰富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技工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准则

目的性突出、时代感强烈

技工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一定要做到方向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以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为指导,根据时代特色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要不断开展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帮组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目前我国缺乏大批次的创新性技术人才,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理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鼓励学生树立科学良好的职业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学生爱国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建立自尊、自强以及自信的心理品质。

知行统一

开展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责任感,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以知行统一为原则。在德育工作中不仅要创新德育教育形式还要提高德育教育的落实程度。学生是一个个单独个体,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所以在德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辅助学生通过各种体验获得心灵上的升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培养良好地价值判断和道德意识,保证知与行的统一。

3.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

很多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脱离学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地进行说教,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育效果不够显著。技工院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寻找小的切入点。

德育工作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性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德育工作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性。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社会、家庭、用人单位等开展科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这需要学校能够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小型的社会环境,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另外,学校还要不断创先德育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环境的改变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三、新时代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对技工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时代创先德育教育形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注重德育教育的公平性。技工院校的学生素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有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在德育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公平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良好的自律意识。部分技工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没有向学生讲解如此做的意义,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力的逆反心理。

贴近学生的实际。技工院校的德育内容以及教育理念非常陈旧,没有紧跟时代与学生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一些技工院校的德育榜样远离学生生活,没有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榜样。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基础知识教育还是德育工作都要保证学生主体地位。我国一些技工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要求。把德育工作当一种计划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还要养成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到的意识。技工院校完全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用人单位为学生组织道德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到的素质的提高,还增强了学校教育的人文化。

参考文献:

[1]毋靖雨,周鸿.阙失与复归:高校德育目的何以诠释人性向善[J].现代教育科学

[2]林海亮,李雪.学校德育目的制定依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3]廖少华.加强技校德育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技工院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英语 教学方法

一、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让机械、餐饮、电信等各专业、初高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好英语,进而掌握相关专业英语知识,以顺应当代职业发展的需求,是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目标,也是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为让技工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必须加强技工院校的英语教育。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重技能学习轻文化教育的观念使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存在以下教学瓶颈。

1.学生基础较差

当今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选择技能学习的学生文化课基础不过关,而且学习不得法,读技工学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自信心,英语基础就更令人担忧,很多学生连英语有多少个字母都不知道。这必然给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带来困难。

2.教材不适应时展

教材内容多、难度高。技工院校各个专业所用的英语和初高中联系不大,教材差异性强,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大,而且难度大,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英语教学方式老旧

英语教学没能从固有的讲授模式中脱离出来,加上学习形式单一,所以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热情 ,再加上英语学习枯燥,毕业后不能应用到工作中去,也使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4.中院校学生学习气氛不浓

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大多数学生是以混日子的心态学习,所以学习气氛不浓。大部分学生本来英语就不好,导致他们更加厌倦英语学习。

二、对策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探索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英语教师必须把所教的授课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效对接,让学生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也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感受到语言在未来工作中的实际效应。

2.有效利用课件教学、语音训练等辅助教学手段

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增加学生的感官效应,让英语教学环境变得更加直观。要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直播间”,而课件应用和语音室训练则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武器。英语学习是枯燥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辅助手段改变这一现状。比如学习单词时,可以采用视频播放和联想记忆的方式,并使学生的记忆由单一走向多元。在学生口语训练时,设立教学情景,从网络上挑选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会厌倦英语学习。

3.英语课堂应该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起辅助作用

例如在英语课堂中,可以进行角色布置。在上课之前,教师布置每位学生的角色任务,上课时每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展示交流,然后各自小组进行评价打分,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表演完毕由老师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除了分组教学,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服务英语常用句比赛、计算机英语单词巧记忆、营销英语展示等等。诸多创新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参与意识,也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的真实效应。而且采用这些教学方式让课堂成为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进行展示,培养表达意识,更利于打造学生的创新精神。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改变原有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打破技工院校学生不愿学习英语的现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蓝领精英。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外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曹文.英语孩子这样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3]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全新版)[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技工院校范文第3篇

㈠整体性原则

一是培训思路要有整体性,即与学校教学目标、现状未来等统筹安排,结合学校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整体情况,确立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的培训思想。二是培训安排及实施的整体性,对培训要从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培训方式选择、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等全面考虑和落实,要保证全体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受到相应的培训。

㈡多样化原则

在培训方式和方法上采用多样化原则,如自我培训、网上培训、案例研讨、岗位辅导、参观学习等等。使管理人员能多视角,多空间、多层次的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以增进他们的能力。

㈢全体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

全员培训,这是从技工院校整体发展考虑,以满足学校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无一例外地接受培训。同时,全员培训又要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制定规划,分散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

㈣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为保证管理人员培训的有效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是保证培训有效实施的重要管理环节,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择优奖励则是调动受训人员其积极性的有力杠杆,学校可根据受训员工的考核成绩,设立不同的奖励等级,还可记入档案,作为与他们今后的奖励、晋级等评定、挂钩的依据。

二、管理人员培训设计的框架内容

技工院校的管理人员比较少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而是通过协助组织学校的教学管理,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的。对于管理者的培训更应关注能力、素质上的提高。管理者培训的流程设计与普通的流程基本相似,主要分为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培训实施与培训评估几个阶段,但是由于接受培训对象的素质水平以及组织培训的目的与普通培训的差异,在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的具体细节上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下图1所示:技工院校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流程㈠培训需求分析做好技工院校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分析,应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对各个部门及参与培训人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有必要对该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培训哪些内容。从理论上,培训需求分析一般从三个层次上进行,即:组织层次、工作层次和员工个人层次。首先,应主要通过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气氛进行分析,了解学校现状、学校定位、未来发展目标等,来确定管理人员是否需要培训,需要何种培训。其次,对于技工院校的管理人员,其担任的工作内容不同于普通教师,对其的培训也不应停留在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通过管理人员所需能力和技能的分析,人力资源部要确定培训需求,最终决定培训的内容。最后,通过比较个人能力与岗位说明书中此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之间距离,考察管理人员目前管理部门的绩效情况与理想的目标是否存在差距,然后决定是否可以通过培训管理者来矫正偏差。㈡培训内容的设定及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培训需求分析后,进入培训计划的设计阶段。在设计培训时应注意培训计划应结合培训需求分析和人力资源整体目标,也要考虑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更要注意培训内容的设置和选择的方式方法。

1.基层管理人员培训

对基层管理者培训的内容侧重于专业知识、技术以及与教学工作相配合的基本管理方法,提供有效处理教学一线日常工作的各种问题的技巧。对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培训采用课堂讲课法,对实际操作能力采用角色扮演法比较好;同时给予工作态度的适当培训,采用游戏式的培训方法。

2.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

中层管理者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学校日常中各种职能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主要侧重于业务上的培训,同时向他们传递相关的教学管理新知识和理念,使他们更有效地理解和执行学校的办学方针,更有效地实施日常职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高层管理者是机构内负责指引领导、提供境界、设立标准的器官。”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侧重于观念、理念方面,而不是教学、操作方面。为他们开设管理高级研修班,强化决策层所必需的高级工商管理知识,让其有针对性地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和技术。主要培训方法可选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方法共同分析问题,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意识,鼓励部门间进行工作轮换、促进知识在组织内流动,让组织保持活力;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加一些外面培训机构的研修班或MBA管理知识学习,来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能力。㈢评估培训结果技工院校管理者培训的目的是提高现有的办学水平,办更好的学校,培养更出色的人才,因此,建立适合各级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质量评估体系至关重要。以下从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结果评估四个维度分别对高、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评估做出设计。

技工院校范文第4篇

一、广告设计高级班学生特点

技工院校广告设计高级班生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中职中技相关专业毕业生,有一定美术基础;一部分来自中职中技其他专业毕业生;还有一部分则来自高中毕业生。后两部分学生完全没有美术基础。学生特点主要如下。1.基础与目标两极分化广告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素养,学生的来源决定了学生层次结构的多样化。在中职中技学过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希望在广告设计领域继续进修,发展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学习;而其他学生,入学时根本不知道广告专业是干什么的,只是中职中技毕业后不想过早参加工作,选择继续留校读书,或是高考失利而被迫选择技工院校,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对专业不了解不在乎,得过且过。2.特立独行,追求个性高级班学生一般15~18岁,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周期,在个人生活的安排、对人生与社会问题的看法,开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关注,容易叛逆、自我为中心。而广告创意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跳出框框、不走寻常路,导致学生认为必须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与艺术性,容易产生自命不凡、特立独行的心理倾向;外表上追求突出个性、奇装异发,往往与学校的仪容仪表制度冲突对抗。3.缺乏创造力,专业意识模糊大部分学生在报读广告设计专业时,对于广告设计实际的工作难度估计不足;不知道广告创作需要大量的文化知识与社会阅历的积累;缺乏职业素养与意识,不了解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在学习上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有热情探索钻研问题;缺乏创作动力,喜欢照葫芦画瓢,照搬网上素材,作业作品难见独特创意。

二、建立良好学风的建议

在广告设计高级班建立良好的学风,能充分发挥专业发散思维、文化创意的特色,能让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并保持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关于良好学风的建议主要有如下几点。1.树立榜样班主任是班级领导者,是学生校园生活中首个重要的模仿对象,其心理素质与个人形象直接影响所在班级的心理氛围和组织形象,班主任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心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要使个性突出的学生正确地张扬个性,班主任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榜样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会同时兼任本班部分专业课,在专业课教学中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指引学生走好专业发展道路,对其建立专业威信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注重鼓励与欣赏那些性格外放、经常发表意见的学生,他们通常是班上的意见领袖、宿舍里边的“头”,有意识地给予及时的表扬,给他们戴上优秀的光环,能促使他们较好地自我约束,甚至可以良性影响周围同学。班干团队的榜样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一支高效执行力的班干团队,首先是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的榜样对象;要树立班干部在班上的威信,在平时日常班级事务中有效地培养精英分子,使其作为班级的先进典型、追赶目标。建立兴趣小组,让各班干作为组长,将权职下放,让班干学习管理与带领自己团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整个班集体团结一致共同成长。2.企业文化导入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对企业了解甚少,毕业时职业选择也比较盲目。班主任将企业文化引入班级,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定位自己,团队协作。要使学生的校园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班主任给学生宣导说明广告公司职位要求、各职位的权职关系、职业晋升路径等。学生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在班主任引导下,初步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提前拟定自己的职业岗位与晋升目标,如平面设计师、广告文案、美术指导、广告公关、客服人员等,然后根据职位要求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让自己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学习的依据。而班主任扮演创意总监一角,带领学生建立广告项目小组,模拟广告公司团队接受广告项目,小组内开展学习与竞争,每周通过小组例会与头脑风暴,分享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目标岗位的专业技能提升,让学生找到自己在某项专业技能的核心竞争力。各小组同时接受广告任务,在一定时间内竞争比稿;让学生了解与提前准备未来工作中的同类困难,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同合作能力,也在相互竞争中激发创意,在一次次的广告比稿中强化方案逻辑,锻炼提案的表达能力。(2)氛围熏陶,环境影响。广告创意的学习最忌讳闭门造车。班主任应及时关注市场,定期给学生更新分享行业动态,如广告大赛、企业动态、广告营销、新型设备等资讯,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加学生对行业的归属感。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班级布置要求张贴广告名家、企业文化、优秀经典广告案例、公司管理条例等海报,班上按确定的各广告项目小组组织课室座位,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一方“领地”;同时要求学生按照6S要求管理自己的个人物品等,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企业文化和企业用人理念。(3)做中学,学中乐。企业文化引入班级工作形式要多、方法要丰富,让学生不断有新的任务与刺激。如采用情境导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广告接单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采用模拟提案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掌握广告创意的提案技巧、专业术语与文明礼仪;利用学校的阳光体育时间,开展班上各小组团队的拓展运动,让学生在拓展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邀请现职公司的师兄师姐,介绍自己的工作成长经历,让学生找到崇拜与模仿的目标,学习他们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际任务中掌握知识点,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步。3.技能竞赛,促专业提升组织参加各类省市级、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技能竞赛,让学生通过专业技能的比拼,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主动性。如每年定期举办的“中鹏杯”广告设计技能大赛,学生只要符合参赛资格,都积极报名参加;组织校内选拔,形成各个不同层级的竞赛小组,一方面为学校参赛选拔优秀种子,及时和定期地给予有针对性的培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另一方面给不同层级的竞赛小组安排不同等级的培训任务,做到覆盖面广,让学生的课后生活都很充实,也形成竞赛氛围,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小结

构建一个能让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广告设计高级班良好学风的构建,使学生在校能更好地快乐学习、享受创作;并根据个人特长设定专业方向,在掌握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深挖自己独到的一技之长;为未来投身专业岗位、职业晋升、迎接挑战做好扎实准备。

技工院校范文第5篇

技工院校教育主要包含了德、智、体、美、技能等各个方面,教育工作者的核心职责在于培养人和教育人,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具体特征,科学有效地开展好教育工作。而德育属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言行,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人们必须要充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确保技工院校学生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二、当前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国内大部分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实施状况而言,依旧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方面是技工院校的生源远远不足,因为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技工院校是平时不好好学习、落榜的学生才会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技工院校的招生带来了影响。同时因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无法与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在当前这样一个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思想方面也存在非常大的叛逆性,但很多技工院校没有真正重视这一问题,依旧采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或者灌输性教育模式来开展德育工作,学生难以主动的接受,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在技工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因为技工院校更加偏向于对学生的职业性和专业性要求,常常将德育当成是附属品,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德育的重要作用,导致德育工作的地位严重削弱,很多德育工作开展起来也困难重重。与此同时,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其整体性无法得以体现,加之和德育工作相关的各种制度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开展起来缺少规范和保障。[1]

三、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对策

第一,转变传统德育教育理念。新时期的人才不单单应当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应当拥有现代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技工院校所培育的学生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应当拥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以及基本道德素养,特别是要培养他们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意识。要实现这些目标,仅仅依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人们应当进一步改革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促进德育系统化改革。技工院校在组织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设置职业道德常识课,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各专业的学习中来,进一步拓展德育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技工院校学生,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让现代意识和传统教育一体化,既树立远景目标,又制定层次要求,这才是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方向。第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积极的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主动性。将德育工作真正融入各类活动中来,例如说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收集材料、自己主持,或者举办演讲比赛、故事大赛、辩论比赛等,力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这些活动。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教育。或者人们可以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劳动、清洁街道等,让学生直接参与,让他们亲自动手体会。这些活动的开展相对于空洞的说教更具有价值和意义,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唯有积极地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才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接受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第三,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因为技工院校的生源相对特殊,而近年来来自于离异家庭和农村留守家庭的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加之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文化成绩普遍不高,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不足,可以说很多学生都是学习的“困难户”。这些学生由于长期缺乏学习兴趣、心理上存在自卑情绪、面对挫折的接受能力较差,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人们必须要开展好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时刻保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真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他们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人们可以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为学生讲述心理健康知识和相关案例,同时积极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慢慢地转变他们的负面情绪,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2]第四,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人们能够发现,很多学生都会默默地观察教师的行动,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对学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优良品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人们要重视这一问题,发挥出教育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从而为学生起到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如此便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向“善”的一面发展。除开言传身教之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也是一种有效的“粘合剂”,教师应当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和学生真正的交朋友,与他们真诚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更好的实施德育教育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技工院校必须要将德育工作当成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任务来抓。教师和学生都属于德育教育的对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唯有积极吸取借鉴优秀的德育教育方法经验,并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深入探讨研究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方法,才能够实现有效的德育教育,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作者:李红伟 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亚兰.技工院校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2016(23):29.

技工院校范文第6篇

一、发展技工教育,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一)调整技工院校布局,扩大办学规模。

1.各市要根据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对技工院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压缩学校数量,扩大学校培训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对连续3年不招生的技工院校原则上予以撤销;对在校生达不到500人的技工院校通过联合、分离、转制、撤销等方式进行调整,使在校生均达到1500人以上。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兼并联合、增加投入、抓大扶强等形式,集中力量办好1至2所示范性技工院校。对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技工院校要予以重点扶持,使之成为当地职业培训的龙头。

2.各行业举办的技工院校要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进行合并和重组,扩大办学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对企业举办的技工院校继续给予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

(二)科学设置专业,提高办学水平。各技工院校要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增加传统专业科技含量,注重新兴产业的专业设置。每个技工院校都要拥有若干个适应经济发展、办学成果突出的示范专业。要注意扩展技工院校的技工教育功能,把技工院校建设成为集职业需求预测、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基地。部级重点技工学校可开办高级技工班,力争在“十一五”期间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工班比例达到40%以上。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加强技工院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安排教育附加,对其中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技工院校的发展,并列入年初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对技工学校示范专业设置予以支持。拓展技工院校发展的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债转贷资金,支持技工院校发展.

(四)突出技能培训,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技工院校要重视实习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不断增加投入,完善实习教学条件,保证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课题训练在校内完成。要选择条件好、生产设备先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基地。要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上下工夫,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省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中符合要求、经省劳动保障厅认定的主体专业,其毕业生可直接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技工院校发展

(一)纳入职业教育规划,落实院校待遇。

1.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技工院校招生纳入职业院校统一招生计划,在录取批次上与其他职业院校相同。从2008年秋季开始,省劳动保障厅与省教育厅共同编制技工院校招生代码,统一组织招生工作。

2.除全省统一时间组织招生外,经有关部门批准,技工院校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随时面向全省招生或跨省招生。

3.毕业生实行推荐就业与自谋职业相结合,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就业。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分配,与其他职业院校毕业生一样实行派遣证制度,由人事部门统一办理。

4.技工院校在招生、收费、税收、建房、征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享受同等待遇。技工院校的实习工厂(场、店)享受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校办工厂的优惠政策。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学校新进教师学历要达到本科以上水平,现有教师3年内要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高级技工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学历要达到大专以上、操作技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以上水平。其他技工院校实习指导教师要取得高级技工院校(高职院校)学历,操作技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职业资格)以上水平。

2.发挥兼职教师作用。在加快培养一批胜任一体化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和保持骨干教学力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聘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事业科技人员、高级技能人才兼职承担教学工作。

3.建立技工院校教师培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技工院校教师参加出国研修培训、国内进修培训、企业顶岗锻炼,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教学业绩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4.完善教师考核晋级制度。将企业实践成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年度考核的评价内容之一。40岁以下的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申报中级以上职称,应具有每两年两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和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技工院校招聘企业的高级工以上人员为实习指导教师的,可不受学历和工人身份限制。

5.做好技工院校教授级高级讲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评审工作。技工院校在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人才,可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三)落实技工院校学生待遇,做好困难学生救助工作。技工院校学生享受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同等待遇。政府办技工院校生均经费补贴由财政拨付,企业办技工院校从教育费附加返款中支出,民办技工院校自筹。各级政府要将技工院校中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工作纳入救助体系,建立技工院校贫困家庭子女援助制度。凡具有技工院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可享受2年资助,每年资助1500元,第三年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方式资助。

(四)加强技师学院实训能力建设。各市要依托技师学院建立具有公共服务功能、对外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所需经费由省市财政专项资金予以适当补贴。按照国家技师学院的设置标准,全省今年将重点建设5至10所教学质量高、办学能力强的技师学院。

(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1.要加强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集团或联合体模式、运作机制。

2.加强10大培训集团建设。要按照校企合作要求,将省内重点企业纳入各培训集团,拓展培训集团功能,开展订单定向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普惠制培训。省、市财政安排的普惠制实训能力建设资金要优先用于10大培训集团建设。

3.鼓励技工院校参与“金蓝领”培训工程建设。技工院校参与承担企业职工进修、晋级培训任务的,所需培训经费由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对培训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绩突出的,有关部门优先推荐申报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和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支持项目。

三、加强领导,促进技工院校的发展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技工院校建设,把技工院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技工院校发展纳入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认真制定相关政策,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加强技工院校能力建设。各地要大力改善技工院校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每个市至少有一所技工院校的主体专业实训设备不低于当地先进企业的装备水平,并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较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通过培训、引进、招聘,把最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充实到技工院校的教师队伍。

(二)加快技工院校改革。

1.各地要加快技工院校改革步伐,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举办技工教育,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办学形式,尽快形成以政府办技工院校为主导、企业办技工院校为主体、民办技工院校为补充、各类型技工院校协调发展的格局。

2.各技工院校要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突破学科教育的思想束缚,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适应产业调整、科技进步、个性发展、具有技工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推进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和一体化教学,促进校企在培养技能人才上的进一步融合。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可试行学分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全面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搞好开放式教学和学分制管理,推进技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落实促进技工院校发展的各项政策。各地要认真落实促进技工院校发展的各项政策,协调劳动保障、财政、发改、教育、税务等部门,进一步完善本地区扶持政策,形成有利于技工院校健康快速发展的激励机制。

技工院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校;档案;档案文化

技工院校档案是其文化的积淀,是珍贵的文化财富。技工院校档案文化建设是在技工院校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催化技工院校档案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技工院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技工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新条件下实现技工院校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有利于实现技工院校档案文化从幕后走向前台。

一、技工院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

技工院校档案是指技工院校从事招生、教学、实习、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技工院校档案客观真实地记载了技工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全程和全貌,蕴涵着技工院校发展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荣的传统、优良的学风、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优秀的育人成果,是技工院校珍贵的文化财富,延续着技工院校的传统文化精神。他以静态形式的档案参与、支持和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

档案文化是在技工院校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在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弘扬校园文化、发展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不断丰富档案文化内涵是一种历史的责任和对未来的全景化,又可极大地促进当前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挖掘档案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技工院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同生同在、相互渗透。技工院校档案是技工院校文化活动的伴生物与副产品,是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智力成果,是技工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目标所必不可少的原始素材,技工院校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档案种类的多样性。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为技工院校档案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并且由于有技工院校档案的加入,更凸显出它的教育功能。

技工院校的档案文化建设虽不能吸引外界的众多眼球,但对于本行业的人们特别是对学校的所有师生员工来说,却就像自家的老人,对他以往的所经所历,都十分仰慕,更何况期间或许还有自己的参与。他以极其生动、活泼、丰富的学习和文化活动,使之主动摄取文化价值,获得人生意义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故催化职业院校档案文化建设,是技工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实现技工院校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有利于实现档案文化从幕后走向前台,提升档案工作的文化形象,加深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技工院校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技工院校的档案人员缺乏“文化”服务意识。长期以来,技工院校档案工作比较封闭,造成了人们对档案的认识度较低,技校各档案部门之间的档案文化交流较缺乏,他们习惯于守着馆藏档案,墨守成规,视档案馆(室)为“机要重地”,非常注重传统的自然资源建设,没有认识到“公共档案馆”文化资源建设的重要,边埋怨社会公众档案意识不强,边坐等用户上门查阅,没有主动服务意识,没有把档案文化服务看成是拓展档案服务的重要内容,难以融入社会。更无从说起服务大众和对外开放。

(二)馆藏档案不够丰富。目前不少的综合性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数量是不少,但存在着馆藏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从数量上讲,公务档案比较多,馆藏皆为技工院校各部门移交而来,是各部门处理行政事务自动生成的内部档案资料,档案种类总体匮乏,那些需要档案人员走出去主动收集的档案资料,比如:奖杯、荣誉证书等实物档案,毕业学生的反馈档案,已经成为名人的私人档案等外部档案资料,却没有意识去收集,不能满足公众多方面的要求,不利于档案文化的开发。从质量上讲,馆藏比较单一,有特色的档案不多,其文化内涵明显不足,难以反映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社会公众利用需求困难很大。

(三)档案人员素质跟不上档案文化建设的脚步。技工院校档案工作人员对所辖档案的管理,还停留在只对档案进行管理、被动提供利用的水平上,只有部分档案实现了数字化,编制有几种简单的汇编,服务的意识比较滞后,缺乏打造档案文化精品的知识和技能。

三、催化职业院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注重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档案文化队伍。档案文化是一种记忆文化,决定档案文化建设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还是人,档案的文化建设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单是具有档案管理、查询和提供利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更要具有对档案进行筛选、加工、提炼、编纂,把档案“原料”转化加工为各种形式,特别是当下覆盖面最大、最大众化、通俗化、最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的能力和技能。因而我们应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文化意识和自身文化修养,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高素质的档案文化建设队伍,就有了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

(二)提高档案人员的服务意识。技工院校的档案工作人员要改变自身原有的滞后的服务意识,积极参与到档案文化的建设中去,把档案文化服务看成是拓展档案服务的重要内容,不再是只为本单位服务,要有服务于大众的意识,要有主动服务意识与参与意识。

(三)拓宽收集范围,丰富馆藏,增强档案文化底蕴。

目前不少的技工院校综合性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数量是不少,但存在着馆藏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从数量上讲,公务档案比较多,档案种类总体匮乏,不能满足公众多方面的要求;从质量上讲,馆藏比较单一,有特色的档案不多,其文化内涵明显不足,难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社会公众利用需求困难很大。

随着校园文化建设对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收集范围已不能满足这一利用需求。档案部门不仅要注意收集反映校内文化建设的档案信息,注重收集与学校教学、技能实践管理等相关的文化素材。同时还要打破以往坐等档案送上门的成例,走出去,主动收集、记录那些不会自动归档或即将消失的各种文化现象,为“濒危文化”建立档案。如:收集本校历届毕业生中那些在一方成就了一番事业,或行业中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事业有成学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获得的证书的复印件、照片等,作为以后鼓励在校学生学习的最好的例证和范本;为即将拆除的学校建筑物拍照存档等,多途径丰富馆藏资源。

(四)实现档案管理及服务方法的现代化、信息化。学校档案室应配备齐全的现代化设备,实现科学的档案计算系统,达到信息交流网络化、咨询业务智能化、档案管理标准化、档案工作程序化。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有利于将有关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建立档案文化专题数据库,实现档案文化信息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以备档案部门构筑文化产业发展信息平台,构建服务平台,相互协作,使档案文化服务多品种,成系列,档案文化建设才能达到所要追求的效果。

(五)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档案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各项文化建设都需要利用档案,从档案中获得灵感、寻找素材、吸取智慧、强化形象。档案利用的范围正在不断拓展,档案被直接应用于各种文化活动的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各种过去我们不常见和想象不到的新的形式的文化活动,也普遍地利用或直接应用档案。档案利用正在不断地向新的领域延伸,全新的档案工作模式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走向公众,以吸引更多单位、社会组织的参与,我们必须不断地关注这些新领域,注意这些新发展,适应这些新变化,主动把档案利用服务向新领域延伸,使档案利用覆盖到社会各方面,让档案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不断提高档案文化服务质量。

(六)积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多元探索利用档案文化资源途径。技工院校档案管理部门要改变过去默默无闻的被动状态,从后台走向前台,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 通过建立校史馆、档案网站建设、举办各类专题展览、档案编研、公布开放档案等形式,创新档案文化,打造档案文化品牌,把静默无声的档案开发成声文并茂、形式新颖、贴近校园文化建设实际、赋有感染力的宣传材料。如:《往届学生名人展》、《学生野外实习照片展》、《学校历史变迁图片展》等,通过网络、媒体、橱窗、宣传板等途径,专题讲座、报告等方式宣传特色档案信息,自觉把档案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树立档案文化建设理念,充分利用档案文化提高学校的声誉,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便于职业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信誉度,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七)提供档案查阅利用的网络平台。档案的信息化为档案在网络上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借助学校局域网,在学校的网站上设置档案文化宣传页,如:荣誉栏目、课件素材库、学校风采、经典档案、图片档案和档案咨询等栏目。图片档案栏目中有历任领导照片、荣誉证书照片、学生作品照片、综合活动照片等。荣誉栏目分为三栏,有学校荣誉、教师荣誉、学生荣誉。把每一项荣誉的具体内容与学校库藏档号进行对接,师生在需要利用时,可自行筛选统计在学校所获的各类荣誉,查阅学校档案室内有否自己获奖文件的原件。这样大大提高了检索统计的速度,为师生的查找利用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途径。

(八)要为文化建立档案。档案文化建设不但需要利用以前形成的档案,而且也要建立、保留自身形成的档案,既为今天的文化建设留下记录、留下凭证,也为将来的文化建设留下参考的依据和继承的遗产。

总之,通过加快技工院校档案文化建设,推动档案事业发展,提高技工院校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职业教育, 为国家培养更多技术能手,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N].中国档案报,2012-11-8(1)

技工院校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成本管理;问题;看法与建议

因技工教育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出现在社会中,由于技工院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任务逐渐加重的情况下,怎样做才会适应技工教育发展的需求,在保障教学水平的同时要加大对技工院校的成本控制管理,是当前摆在各个技工院校中的重要挑战。如今,技工学校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普遍的失控现象,教学成本的居高不下、浪费情况十分严峻。

一、技工院校成本管理的意义及成本分类

(一)技工院校成本管理的意义

可以确保与计算各类技能人才的资源消耗的标准,以此制定学费,是核算技能人才培养所需的货币数量的指标,是家长与学生关心的重点。对于技工教育资源的优化,来提升教育在投资方面的效益,在分析技工教育的社会效益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管理,没有成本管理就无法说明投资的真正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有在效益高于成本r,才会体现出技工院校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效的体现技工院校对于教学管理水平进行的成本核算,使学校在管理、监督以及决策等方面,保障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等,然而在执行时,将教育资源进行综合的利用,反对铺张浪费,这也体现出技工院校在财务控制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

(二)技工学校成本分类

1.直接成本。包含了本专业的教学与实验实习人员对于费用的支出,学生在实验实习时的费用应用、学生活动费的应用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费用支出,对于直接费用的产生是直接计算到教学成本中的。

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包含在各个专业在培养学生时间接产生的学生成本,对于教学有关的课时费用,依照学时来分配授课专业,支出计入到院校的成本中,对与教学无关的后勤部门以及学生食堂等部门发生的后勤服务费与财务费用以及各项有关的费用,都计入到教学成本之中。

二、技工学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对成本的认知不够

当前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认知度不足,只认为在企业中会存在成本管理,在公办的技工院校是由国家拨付款,没有必要对重视成本管理。造成很多的技工院校的领导到职工对于成本管理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成本观念不足。并没有认识到成本对于技工院校的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将经济成本控制到最小化是提升社会效益的基础,增加技工院校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认为提升经济效益只是单纯的对技工院校的盈余有所增加,并非是在讲求经济效益,正式由于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疏忽,造成技工院校的经费处于一个紧张的情况。

(二)教职人员成本意识淡薄、缺乏节约为本的理念

一直以来,技工院校受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出吃喝都由学校进行报销,有很多的教职员工极少数的去考虑节约成本。有很多的技工院校在教育管理上,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纪律管理法方面的问题,忽视对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工具、元器件损坏的现象在赔偿以后计入违纪的管理方法,很少对学生培养节外生枝的意识。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因为技工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有一些学校不存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与专业的管理工作者,有的学校即使有全面的管理制度,也只是过于形式化并不实际的根据制度去开展管理工作,只是参照国家的规定,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这样学校的存在也是寥寥无几,在真正实施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同问题。

三、技工院校成本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增强成本意识进行科学的统筹、提高成本利用率

首先一定要加强学校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提高教师与学生对于资源节约的意识,逐渐的提高学生与教师对于资源的节约与忧患意识,切实的增加广大学生教职工在节约资源上的责任感、紧迫感。努力的做到开源节流,使节流变为主动的行为。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思想列入到教学计划中,并且归类于学生的综合考核中。确保合适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的发展规模上,对经济进行论证与分析,分析教育市场与配置优化等,提供优质的服务向社会中。不要一直追求在规模上的扩增,要靠自身的强项与特色。所以,不要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到硬件的建设中,以此来防范师生在培训时资金流不足。财政管理不能满足传统的模式,必须加强技工院校的成本核算,来保障教育资金投入到核心项目中。

(二)强化人力资源与校企合作管理,降低成本

由国家实施的绩效工资定岗位的政策,对于教职工人员结构比例进行优化,控制在人员上费用的支出,制定合理的人才流动规划,挖掘技工院校内的人力资源,坚决杜绝人员闲置的情况,依据个人特点,来合理配置工作岗位,激发教职工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以此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对临时工的审定与清理,制定高效的管理制度,以此降低用工成本。实行产教融合的培训方式技工院校实训的开展应该加大企业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由企业提供资金,建设校外基地与校内基地,为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为基础。校内基底的存在主要是负责基础的单项实训;校外基地的建立主要是完成一些混合性的训练,来提升学生对于生产与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难题解决的能力。这两种基地的建设各有各的优点,互相补充、有效融合,不仅推进学生在职业能力上的充分发挥,还极大的减少了技工院校的办学成本。

(三)加强材料成本控制管理,降低实习教学直接成本

1.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

第一,应对采购价格方面进行控制,负责采购的部门主要从采购的数量、合同、定价、质量等方面来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实时进行比价比质,在必要时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货比三家,公平公正公开,选择好供应商,来实现供应渠道的低成本。利用与供应商之间签订的材料协议,来缩短提货的时间,减小物料的库存。第二,关于部门要尽量在附近进行采购,选择合理的运输方法,对于材料的搬运、运输以及损耗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对采购的管理。当再次采购技工院校所需的材料时,在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展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些非国标的产品,但一定要保证其质量。

2.材料耗用量的控制

首先,创新实习工艺。其次,制定在消耗方面的定额,对各类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都要进行消耗定额的制定,作为管理日常的仓库部门来严格执行定额在发放制度。严格执行在材料验收上的保管以及盘点等体系,对于不合理的损失一定要追究其责任,还要搞好废旧材料的利用与回收。

四、结束语

成本管理问题是技工院校在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要科学有效的对技工院校成本进行控制管理,优化成本结构,分析在技工院校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区别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对于成本增长的原因,以便掌握好对于成本控制的重点。实行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可以促进技工院校出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华.浅谈技工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职业,2015(29):69-70.

[2]邵祖敏.浅谈技工院校学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学周刊,2015,(31):27.

[3]凌云平.浅谈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J].职业,2015,(18):59-60.

[4]黄冬梅.浅谈技工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J].职业,2010,(27):16-17.

技工院校范文第9篇

一、技工院校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1.社会对技工教育的长期偏见

当前,多数家长们仍认为,宁要学历不要技能,只有让孩子上大学、拿高学历,才能有出路。因此,破除旧观念,理性选择职业教育,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大学生毕业后缺乏实践应用能力,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相比而言,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好,就业率远高于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尽管如此,社会观念的转变,仍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2.我国技工院校建设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技工院校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专业建设的适应性仍不强。调查显示,近一半的企业认为学校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脱节,学校实践教学与学生实用技能培养亟待改进;在校学生也普遍反映,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考试评价指标有待改进。另外,许多技工院校的办学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的需要。例如,教师数量不足,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达标,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老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特别是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缺乏等。总之,从办学特色和办学内涵上看,我国技工院校的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落后。这与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的

发展。

二、技工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现代技工院校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强调内涵建设,主要包括改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改革课程体系等。

1.改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渠道;不断改善技工院校办学条件,提升培养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添置各类实训设备,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实训教学的需要。另外,还应利用社会资源,联合办学,扩大教学范围,提高社会影响力。技工院校应该积极联合其他院校,利用优势互补,整合资源,通过“双证班”等形式合作办学,扩大教育范围。

2.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技工院校要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拓宽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引进渠道,提高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加强一线教师的梯队建设,科学设置各类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比例;提高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中硕士学位或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优化中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队伍结构。各院校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奖励机制,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坚持职业培训,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技工院校评估和审查的重要检查内容。其目的是建立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生产实习,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较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3.改革课程体系

针对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等问题,技工院校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解决专业建设适应性差的问题;通过自编教材、合编教材等形式,解决统编教材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将企业意见与建议纳入到教学环节与考评环节中去。

4.加强职业指导,提供就业服务

设立相应的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建立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有效合作机制,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促进毕业生就业;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估学校的重要指标,对市场需求做好预测工作,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技工院校要承担起自己在推进普职渗透、丰富学生发展途径中的责任,为当地中小学生劳动技术课程学习提供教师、场地、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技工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普通高中在校生、大学生转入职业教育学习提供渠道;联合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对于希望升入职业学校的初三学生,开设职业教育班等方式,开展职业教育。

在技工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转变观念,明确自身在时代转变中的角色定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发掘自身的教育特色,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完善自我,积极服务社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获得民众认可,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技工院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探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重视,技工院校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学生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00后的学生,由于他们受社会、家庭和网络的影响,人生信仰偏失,自我约束力低下,攀比、逆反心理较重,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题。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已成为技工院校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如何对待00后的技工院校学生

鉴于00后技工院校学生的特殊性,我们需准确把握其思想状态以及新时代的成长规律。一是须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学风是一个班级的学习状态,是抓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前提、一面旗帜。学风和班风的建立不是靠看、管、骂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师生双方面的互相信任和沟通来实现的。教师需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倡导学生的塑造性,引导学生适用新环境,从而组合成一个和谐的群体,这对于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至关重要。二是须做好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00后的技工院校学生虽缺乏积极向上的发展动力,自我约束力低下,但是自尊心普遍较强,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指导,树立集体观念、创先理念,激励他们好胜、争强的心态,为班级争光。三是须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抓好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技能成就人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适应社会的层面正确对待学习和择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探索、优化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的举措

在新形势下,探索优化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技工院校健康发展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在抓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用气力。1.在技工院校推进目标管理,对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科学的管理理论,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中来,成为优化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成才”的条件下进行,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社会要求和本人期望的目标,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等活动,使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升和完善基本素质和相关知识技能,最终实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目标。2.在技工院校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对加强学生管理、造就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至关重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的楷模表率作用不可忽视。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学生管理的关键,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师德建设至关重要。教师应具有高尚师德、优良作风和敬业精神,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以身作则管理好学生,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3.在技工院校,要将依法管理学生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性格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受社会、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滋生了一些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其人生信仰偏失,缺乏积极向上的发展动力,自我的约束力低下,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难度和挑战。学生管理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技工院校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只有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才能真正使学生管理进一步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措施各有不同,都有值得可借鉴之处。总体来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变,应重视、提倡管理艺术。同时还需与时俱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能力。

上一篇:生成机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档案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