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荒,谁之过?

时间:2022-08-26 06:10:27

技工荒,谁之过?

以目前的人才流动机制,企业并不能得到以培训成本为代价而获得收益的明确预期,“招之即来,来之能用”成为企业用工的基本思路

每逢春节,大多城里的饭馆都很紧张,很多服务员都早早地回老家过年去了,走晚了买不到车票,好在饭馆的“人荒”只不过是节日性的,相比较起来,企业的“技工荒”却看不到能够改变的前景。

招之即来,来之能用?

“培训”与“用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的两面,比如手工工厂时代的学徒制,师傅在雇佣徒弟的过程中也在传授徒弟各类技艺。但随着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和现代厂商组织形态的确立,“培训”和“用工”越来越分化为先后两个过程,这不仅表现为专门独立的培训机构的形成和出现,也表现为企业具有越来越大的用工灵活性。

应该说,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应该是各企业在用工问题上的基本逻辑。而按照此种逻辑来看,重用工轻培训也似乎没有不妥之处。首先,培训技术工人需要大量成本,这不仅包括场地、机器、材料的消耗,也包括对老师傅的培训补助和由于培训而降低的劳动效率。其次,培训技术工人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付出大量成本的条件下,效益未必在短期内能得到明显体现。另外,以目前的人才流动机制,企业并不能得到以培训成本为代价而获得收益的明确预期。因此,企业对于职工培训,特别是一线技术工人的培训,往往采取观望甚至消极的态度。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自身兴办技校且效益较好的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外,大多数企业都意图“从社会招工”。“招之即来,来之能用”成为企业用工的基本思路。

现有资料已经表明这种“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的企业用工逻辑所潜在的深层问题:第一,技工荒出现。来自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表明,近年来技术工人持续告缺。根据劳动部就业培训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01年对全国2084个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在企业人才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最高。但在我国为数不多的高级技工中,46岁以上的占总数的40%多,随着老一代高级技能人才逐渐退出生产领域,高技能人才将更加后继乏人。有数据表明,我国现有高级工只占7000万技术工人的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而就业市场对此的反映是,未来几年内浙江物流人才的缺口至少在30万人,未来3年上海市年均高级技工的需求约1.8万人。“技工荒”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瓶颈”。第二,企业自身发展受阻。由于高级技术工人的大量短缺,企业方面必须不惜重金以求获高级人才,以致形成“恶性竞争”。第三,由于缺乏企业培训这一关键环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初级技工成长为高级技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技工荒有可能长期存在,而由此引发的各类问题在短期内将很难得到解决。

培训成本谁来承担?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由于较高的培训成本和不稳定的收获预期,企业放弃培训职责似乎理所应当;而另一方面,企业又与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和成长有着密切联系。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自身所体现的这种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有效的调节,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明显体现。因此,我们考虑企业培训与用工问题时,必须将其嵌入到市场转型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之中。

在单位制阶段,企业或行业一般会建立职业技术学校并在其中培训初级技术工人,技校学生毕业后进工厂“认师傅”,并跟随师傅实践各类技艺,直到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此后技术工人会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成长为高级技术工人,从而形成初级技术工人成长为高级技术工人的良性循环。这一阶段的培训成本由单位制工厂承担,换句话说,是由“国家”承担培训成本。而在市场转型之后,单位制工厂大多自负盈亏,这同时意味着培训成本由国家转移到各厂商。在企业普遍缺乏成熟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规划的条件下,缩减劳动成本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而在这种条件下,初级技术工人成长为高级技术工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以上所探讨的“企业”只是一个笼统的归类,而现实存在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发展规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并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企业和技工学校之间相互促进,企业为学校提供较充实的资金、先进的设备和实习场地,而技工学校则为企业输入大量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相反,如果企业衰落或经济效益下滑,则不仅无力兴办技术学校,而且难以雇佣到高级人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这一现实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企业面临着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矛盾,但从一个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在企业自身能力可及的情况下,培训高级技术工人将会对企业自身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在调研中我们看到的相当普遍的情况是,大量企业忽视培训技术环节,相当多的企业即便是在急需高级技术工人,且可承担培训成本的情况下,也意图从社会中招人用工,而缺乏企业自身培训发展员工的计划,这样一种短视行为很明显的结果是高级技术工人后继乏人,并最终导致整个行业人才结构的失衡。

上一篇:公司责任要论持久战 下一篇:高调背后的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