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技工红利”

时间:2022-06-20 09:13:46

探路“技工红利”

2004年,一些东部企业开始出现招不到工人的现象,被称作“民工荒”。

2008年,“民工荒”在中东部大规模出现。

2011年,“民工荒”开始向西部蔓延。

…………

“民工荒”的真相,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枯竭,还是另有隐情?

面对“民工荒”,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庆,又将如何应对?

“拐点”前的抉择

随着老龄化时代来临,“人口红利”会渐渐下降,而且终将消失殆尽——这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

50年前的德国、40年前的日本、30年前的亚洲“四小龙”……众多发达经济体在崛起的过程中,都曾经面对这个“拐点”。

今天,“拐点”正逐渐逼近中国。

“拐点”逼近

2013年2月27日,重庆龙头寺长途汽车站。

车站出口处,20岁的李洪才一边抽烟,一边盯着人潮出神。

李洪才来自长寿区。过去三年,他一直在广东的一家玩具厂打工。

“我负责包装玩具,这个工作学不到技术,也不能升职。”李洪才语带无奈。

去年9月,李洪才辞了职,辗转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希望找一份薪酬较高、能学技术的工作。

他找了三个月也没找到,于是,返回重庆碰运气。

此时,李德辉却在为招募工人烦恼。

李德辉是大渡口区人,在外地经营一家汽车摩托车配件厂。近年来,招工越来越让他头疼。

“一个熟练车工,三年前月薪2500元就能搞定。”他说,“但现在,月薪4000元也没人愿意来。”

农民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企业招不到满意的工人——2008年以来,这个奇怪现象每年春节过后就会产生,且逐渐自东向西蔓延,形成影响全国制造行业的“民工荒”。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的这组数据给出了答案:在多年持续增长之后,中国劳动力人口进入持续下降阶段。

从这些数字背后,人们读出了惊人的信息——中国正在迎来“刘易斯拐点”,这标志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开始下降,而且终将消失!

一旦“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制造”将何去何从?

“民工荒”真相

“好岗位倒是不少,可我条件达不到!”2013年3月8日,李洪才给记者打来电话,倾诉找不到好工作的苦闷。

春节后,他辗转各个招聘会场,希望找到梦想中的工作。

“有中级技术职称,不限相关工作经历。”

“有初级技术职称,要求相关工作经历一年以上。”

“好工作倒是不少,可招聘条件太高。”李洪才望而却步,“没有技术,寸步难行!”

这一声叹息背后,“民工荒”的本质若隐若现。

“‘民工荒’,实际上是新型劳动力的‘荒’。”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这样剖析“民工荒”。要打破“农民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企业招不到满意的工人”的困局,就需要加大技能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意味着‘技工时代’开始。”厉以宁认为,“人口红利”趋于消失,为中国提供了一次调整劳动力结构的机会,即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大量适应新型工业化需求的新型劳动力资源,形成“技工红利”。

对重庆而言,是依靠600万农村劳动力资源固守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相时而动,追求“技工红利”?

答案已经揭晓。

探路“技工红利”

2012年5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升为地方发展的重大战略。

这项重大战略的实施,将为重庆和600万农民工带来什么改变?

扩大“面”

2012年7月19日,万州区培训中心。

讲台上,培训教师正在讲解汽车机械原理;讲台下,18岁的易良祥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易良祥自幼父母双亡。在龙沙镇老林村,这个能吃苦的年轻人颇得乡亲好评。但由于身无长技,他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像易良祥这样的农民工,在万州区数以万计。为提升这个群体的技能水平,万州大力实施“雨露计划”,举办各种免费技术培训,同时依托培训基地为学员联系就业岗位。

易良祥也得到了“雨露”的滋润。2012年7月,他参加了区政府举办的汽车维修技术培训班,随后被沿海一家企业相中,月薪4000多元。

截至2012年底,“雨露计划”共培训农民工50000多名,就业率达95%,其中80%输送到市内外新型制造企业。

近年来,重庆依托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公共培训体系,推出农民工业余学校、社区学校、工地学校、民工夜校等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实用技能培训,构建了针对农民工的公共培训体系,扩大农民工技能培训覆盖面。

“点”对“点”

2011年7月27日,沙坪坝区,餐馆服务员李波走进网吧,打开电脑。

一条信息弹出来:“预计到2012年,重庆笔记本电脑产量将占全球1/3,成为全市最大的支柱产业。”

看完信息,李波眼前一亮。

多年来,家在长寿区的李波一直在主城打工。由于没有技术,他干的大多是力气活,他希望能学点技术。

此时,当地政府帮了他一把。

近年来,随着笔记本电脑、特种装备、直升机等新兴制造产业相继崛起,新型劳动力需求在重庆“井喷”。为满足这些需求,重庆多个区县依托区县职教中心、现代产业化基地、相关企业等培训阵地,组织农民工参加“订单式”培训,为新兴行业定向输送成熟的技术工人。

李波很快从中受益。他参加了区政府组织的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学到了电子元件生产的基本技术。

2011年底,李波被一家笔记本电脑配套企业聘用,月薪4000多元。

在全市,通过“点”对“点”的订单式培训,数以十万计的农民工实现了技能升级。

培育“线”

2009年,刘云结束打工返回故乡荣昌县,开了一个家具加工门市。

他想将门面做大,却苦于技术、资金限制,一直不能实施。

“县政府在组织免费SYB创业培训。”2010年,刘云听说了这个消息。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报名参加了培训。

通过培训,刘云系统学习了与创业相关的技能、法律和融资常识。

2011年,在县创业指导中心帮助下,刘云进入红岩坪农民工创业园办厂,雇佣了十多名农民工。

如今,荣昌县有2200多名返乡农民工创业,他们开办的企业吸纳了18619人就业。

像刘云家具厂这样的微型企业,被称为“技工的摇篮”。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它们会不断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形成一条“工人技能成长曲线”。

这样的“技工摇篮”,正在重庆不断诞生。

上一篇:庭院经济再造中元村 下一篇:艾明伟办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