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基本职能范文

时间:2023-10-14 11:21:42

行政基本职能

行政基本职能篇1

[关键词]行政职业能力;实训;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38 — 02

一、行政职业能力的内涵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前身是政治学理论专业,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为突出政治学专业的实践性及应用性,故改称“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不难理解本专业设立的目表就是要培养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新的形势与新的改革趋势也给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专业学生必须要做到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基本定位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正从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模式转变。因此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必须结合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此外更需立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增强本专业学生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使学生不仅具备现代管理理念,而且富有跨学科性和多元化的专业知识。因此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专业基本能力,即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具体包括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政治思维能力,尤其是公文写作能力。第二,职业综合能力,即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第三,职业核心能力,具体包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能力培养必须与就业紧密相连,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水平等全面纳入考虑范畴,不断寻找新的角度,探索更新的实训方法和模式,深入完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二、当下我国高校实训教学中行政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当下我国高校正面临教学模式的改革,毋庸置疑素质教育便是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然而对于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行政人才,最大限度地提高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这一重要内容,却并没有引起高校教学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模式也没有得到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体系。

一是以“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行政职业能力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特殊能力,目前虽然各大高校都认识到了能力的培养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性,但极少从专业角度为行政职业能力设置统一的能力培养目标,统一的培养目标缺失意味着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缺乏理论基础。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到行政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全局建设,同时与其他专业培养目标相辅相成,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发展中行政职业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应当融于其他培养目标,将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实训教学与本专业的其它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增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拓宽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

二是以行政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相关课程体系比较单一

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课程体系的设置。目前,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学实践中设置了行政职业能力课程,但课程体系较落后,仅仅参照公务员考试的考试科目来设置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此类课程,教学实际效果有限,难以适应行政职业及相关专业领域对于行政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为全面体现行政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应体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

三是培养行政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单一

行政职业能力涉及面广,相对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常规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行政职业能力教学需要。目前高校当中行政职业能力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讲授依然局限于教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思维活跃度受到局限。因此教师在寻求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集思广益,逐步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从而使行政职业能力实训达到良好效果。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实训改革路径

首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定位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而没有忽视了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来明确定位,因而大多数课程与社会要求相脱节,相关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课程实用性不强,因而影响了能力培养的效果,最终影响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

其次,实现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的共进,突出模块化培养。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知识成为进一步促进能力培养的动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但从目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设置上看:当下我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造成了政治学类课程和行政学类基本理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重偏大。相比之下,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如公共关系实务、管理沟通实训、行政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等比例明显偏小。因此适应当前形式所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适应不断创新课程设置模式,突破单一的课程体系模式,体现出灵活性和特色性,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公共部门行政和企业行政的双重技能特性,以适应多重需要。

再次,突出职业能力实训,创新具体课程体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拥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而培养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迫切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但是当下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甚完善,存在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而导致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有针对性的实训效果不佳,影响了本专业毕业生的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

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首先,必须重视校内实训。 以实践课程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行政职业能力实训,提升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探索了设置校外调研,全程由学生自行组织,确定不同主题,深入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综合利用多种调查研究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使学生在调研活动中逐步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增强校外实训的实效性。基于改善实践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的目标,应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积极联系各级政府及企业等相关部门,与以上各部门形成定期交流与沟通方式,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对口实习提供新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在政府工作的机会,熟悉行政部门工作流程,提高学生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并能更早认识社会,促进学生毕业后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同时也可尝试将实践教学课堂带入企业这一平台,使学生逐渐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并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岗位培训,通过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准确理解行政职业能力的含义及科学的行政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将具体课程设置为以下几部分:

培养听说能力——演讲训练课程、政务礼仪及管理沟通心理等相关课程的设置。

首先,在行政能力实训环节设置演讲与辩论环节,此环节可以在与专业基础理论结合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流畅形成从容的外在言语表达能力,在演讲与辩论赛等具体形式的配合之下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为从事行政职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良情绪,并且对不良心理的调控能力低下,尤其是在特定场合中面对突发状况、需要解决疑难问题时心态调整能力脆弱。心理学研究已显示不良心理会影响逻辑推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会对推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应忽视通过心理学知识推动学生学会有效控制情绪,尤其是在面对突发和疑难状况下调整自己的心态,最终使学生营造保持自信、从容、平和的心境,全面提高逻辑判断力。最后,加强学生对于政务礼仪的学习和了解。因为政务礼仪中,如仪容、仪态、着装、正式与非正式的会议、会见、宴会、会务座次、人际交往和涉外活动等礼仪内容不仅适用于公务人员也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政务工作人员,因此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更能通过这一实训环节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角色的转变。

塑造阅读分析能力——设置速读训练和统计分析相关课程。

一方面,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简单阅读部分与《申论》中阅读材料进行归纳分析这类题型设置,都是考查读者是否具备对文字材料所呈现的文字信息进行快速而准确地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在行政职业能力实训中,可以探索通过设置速度阅读训练课程,探讨如何提高文字分析并归纳的速度与准确性和概括性等方面技巧,尝试结合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讲解,最终实现专业能力与行政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尝试开设《社会调查统计与方法》这类课程,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工作中,都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调查研究,根据文字、统计数据和图表信息等提炼数据背后的复杂联系,并准确判断或预测事物变化趋势的能力。因此为适应日后行政工作的需要,就要求学生具备统计学基本知识并掌握和运用基本调查研究的方法的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设置公文写作课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文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和一种信息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广泛性、规范性、应用性较强。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申论》部分也逐渐侧重于对于公文常用规范模式的掌握的考察,将公文文体和格式与对文字材料分析和归纳概括结合起来命题,近年来《申论》考试中公文类题目分值一般占总分的15%-30%,对公文类题目的评分标准一般是内容部分占四分之三分值以上,形式部分占四分之一以下。公文类写作题目作答中如果格式正确、形式美观可以为考生争取到更高的分数,因此如果能够准确地掌握公文格式,对以后的工作也将大有裨益。行政职业能力实训应更加注重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古桂琴.《行政职业能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06).

〔2〕于秀琴.行政职业能力开发研究〔J〕.东岳论丛,2006,(27).

〔3〕侯丽岩.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的考核方式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6).

行政基本职能篇2

一、建立委员述职制度的基本现状

思想认识逐步统一。人们对委员述职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发展。一是政协组织非常重视。很多政协都把委员述职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政协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开展委员述职活动的政协组织已占政协组织总数的5左右。实施委员述职的层次逐步升级,目前已发展到省级政协。二是政协委员普遍拥护。在开展述职活动的政协组织中,参与述职的委员比例达到90以上,政协委员普遍认为委员述职很有必要,应当形成制度。三是社会反响比较热烈。《人民政协报》近年来多次报道开展委员述职活动的情况,新华社、《人民日报》还报道了一些典型作法,国外报刊也对个别典型作法作了报道和评论。社会舆论的基调是给予积极评价和大力支持。

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开展委员述职活动,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规章制度的雏形。一是探索了述职内容。在规定以委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有的增加了委员遵守基本要求的情况,有的增加了委员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二是探索了述职形式。委员述职的基本形式是会议述职,也有个别地方采用书面述职。会议述职的作法是,由委员在一定会议上汇报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会议形式多数是专委会,少数是委员小组会,还有的是常委会议或者主席会议。三是探索了述职程序。比较一致的作法是:“表”、“书”、“会”,即填写履职情况统计表,撰写述职报告,召开述职汇报会。

实践效果逐步显现。经过探索和实践,委员述职活动初步展现了一些实践效果。一是激发了委员的参政热情。委员总结和陈述履职情况,接受政协组织的检查和他人的帮助,看到了成绩,找到了不足,明确了方向,激发了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二是健全了政协的管理机制。政协组织制定了委员述职办法,形成了委员管理机制,强化了政协组织的管理功能。很多政协认为,这是管理委员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三是提升了政协形象。委员的出勤率提高了,委员提案和社情民意数量增加了,政协建言献策的质量提高了,政协组织的形象树立起来了。

二、建立委员述职制度的基本问题

基本原理问题。基本原理是指导工作的基础理论。建立委员述职制度,应当以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目前,政协工作没有明确的基本原理,委员述职也没有可以遵循的基本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委员述职制度的深化和发展。解决的办法是,研究和确立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原理,为委员述职提供基础理论。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原理应当是:人民群众形成政协界别,政协界别产生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组成人民政协,人民政协谋求人民利益。建立委员述职制度应当贯彻这个基本原理。

基本依据问题。基本依据是开展工作的合法性问题。开展政协委员述职活动,应当以政协《章程》或者党的文件或者全国政协的文件为依据。目前,政协《章程》、党的文件和全国政协的文件,都没有关于开展委员述职的规定,说明目前开展委员述职活动还缺乏有力的政策依据。当然,目前没有政策依据,不等于今后没有政策依据。解决的办法是,由合理走向合法。要确定委员述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委员述职的规章制度,将委员述职载入政协《章程》或者有关文件。在没有制定全国性文件之前,应当鼓励探索和实践。

监督主体问题。委员述职的对象应当是监督主体,监督主体应当是委员权力的授权人即界别群众,政协组织包括专委会也应当监督委员,但不是监督主体。目前,参加述职活动的只是政协委员或者专委会人员,而没有授权人界别群众参与,委员只向政协组织述职而不是向界别群众述职,这种做法不符合授权与监督相一致的原则。解决的办法是,明确界别群众监督委员的主体地位,明确主要由界别群众的代表接受述职和进行评议的职权,明确委员合格不合格主要应由界别群众说了算的基本要求。本界别委员是本界别群众的代表,专委会派出的人员是政协组织的代表,也应当参与述职评议,但在述职活动中,本界别委员和专委会人员不是界别群众代表的全部,不能代替界别群众。

基本做法问题。委员述职应当是委员向界别群众汇报履职情况,并由界别群众进行评议。目前的基本做法是,委员进行书面总结或者口头总结,没有进行民主评议。这种作法只能是委员履职总结,而不是委员述职,最大的缺点是影响了述职的深度和效果。解决的办法是,委员应向界别群众汇报履行职责的情况,述职程序应增加民主评议环节,并加大评议结果的运用力度。现在的作法与真正的述职还存在很大差别,而且这个差别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只要跨过这一步,就是真正的述职。当然跨过这一步,可能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和功夫。

述职次数问题。述职次数是委员述职的数量要求,述职次数应当符合政协实际和委员特点,应当考虑既要加强民主监督,又要不增加委员负担。目前,委员述职有几种情况,有的每年一次,有的每届一次。这些做法存在的问题是,要么达不到加强民主监督的目的,要么增加了委员的负担,而且难于组织实施。应当看到,委员是履行政协职能的主体,委员的职务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兼职。解决的办法是,要合情合理地确定述职次数,每届述职以两次为宜,即届中述职,目的是促进委员发挥作用;届末述职,目的是决定留任委员。每次述职时间最好为年度末。

组织实施问题。组织实施是工作权限问题,委员述职活动应当由界别小组组织实施。目前,委员述职活动基本上是专委会或者地区小组组织实施,还有主席会议甚至常委会议组织实施。这些做法的主要问题是,实施主体混乱,界别小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专委会、地区小组、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超越了职权。解决的办法是,建立界别小组,赋予界别小组管理委员的权利,明确界别小组实施述职活动的职责。

三、建立委员述职制度的实践操作

述职的基本原则。一是自我总结,自我提高。要调动委员的积极性,激发委员的内动力,鼓励委员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真正使委员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激发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促进委员认真履行职责。二是依靠群众,发扬民主。组织界别群众和界别委员参加述职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创造和谐氛围,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述职委员既要充满信心,又要诚肯虚心。三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总结汇报、评议发言和小组评价,都要客观辩证,符合委员实际,既要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找准问题、指出不足,还要着眼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四是

简便易行,注重实效。要在坚持基本规定的前提下,简化程序,灵活操作,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要把述职和评议的重点放在委员职责的履行上,而不是放在委员权力的监督上。述职的基本要素。一是基本内容。委员述职应当包括遵守政协章程、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联系人民群众、反映界别意愿的情况,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履行委员职责的情况;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二是基本形式。委员述职可以采用填写履职情况统计表、提交述职报告、汇报履职情况的方式进行。述职会议以界别小组为单位召开。委员要撰写和提交述职报告,但不实行书面述职。特殊情况不能参会述职的,可给予一次补述机会。三是基本程序。在述职会上,委员汇报履职情况,参会人员进行评议,并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进行测评。四是结果运用。根据述职评议结果,分别对优秀委员进行表彰,对称职和基本称职委员提出改进要求,对不称职委员按政协《章程》和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述职的基本步骤。一是准备动员阶段。小组填写委员履职情况统计表,委员撰写述职报告。界别小组确定界别群众代表,并邀请所在单位领导参加。界别群众代表人数应与委员人数相适应。二是汇报评议阶段。界别小组做好述职动员讲话,委员逐一进行汇报,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等次测评。参会人员可以向委员提问,委员应当回答所提问题。三是结果运用阶段。述职结果由界别小组和专委会统计,政协办公室汇总,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分类处理。评议结果书面反馈委员,开展表彰奖励,督促整改提高,搞好述职活动总结。

述职的组织保障。一是组织领导。政协应当成立委员述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指导。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述职活动,起好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组织实施。界别小组要按照组织实施述职活动的要求,负责发放通知,搞好统计数据,组织述职会议,上报有关材料。三是服务协调。政协秘书长会议、办公室和各专委会要做好联系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并派员参加述职活动。四是规定纪律。要求委员全员参加述职活动,对积极参加述职活动的委员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不积极参加述职活动的委员要做好工作并使之自觉参加,对请假和补述的委员要酌情扣分,对经教育仍不参加的委员要给予恰当的组织处理。

四、建立委员述职制度的配套措施

创造委员履职条件。政协组织要合理安排委员活动次数,认真搞好活动策划,努力增强活动吸引力。委员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委员参加活动,促进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各方面都要关心委员的学习、工作和事业,努力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政协机关和界别小组要做到通知到位、指导到位、后勤到位,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加强委员日常管理。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委员政治思想素质,奠定委员述职的思想基础。要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做好平时记载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要坚持每年一次的工作总结和评比活动,为述职活动奠定工作基础。对平时履职不好的委员,要加强教育引导,并与委员所在单位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转化工作,为实现全员述职创造条件。

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要研究委员述职的基本理论,总结委员述职的基本经验,形成完善、规范的委员述职办法,促进政协《章程》适时修改。要改进委员的提名、推荐和协商方式,赋予界别群众参与推荐的权力,增强委员与界别群众联系的紧密度,为委员述职奠定群众基础。

行政基本职能篇3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

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和社会,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财政属性职能反映了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1)国家政务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同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资金安排比例关系;(2)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社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三,财政属性职能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点。(1)强制性。指财政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参与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制的,它不以任何经济组织、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受这种影响力的制约;(2)公共性。指用于政权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所产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这类支出的目的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进步,其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为全社会所共享;(3)直接性。指财政属性职能对社会成员和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引导和制约其发展的作用。

2.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宏观经济管理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的范围,是经济建设领域和总体经济领域。凡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总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这一职能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分配关系。(1)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各经济组织、社会成员的国民收入使用权分配关系,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2)积累同消费的比例关系,财政收支总量的平衡关系,财政收支总量与社会供求总量平衡之间的关系。

第三,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按依据的权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一,依据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产生的职能,具有结构性和有偿性的特点。(1)结构性。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组织的分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如,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信誉而组织的公债的发行对认购企业来说影响其投资结构;对认购个人来说影响其消费结构;财政经济建设投资、公债的运用、国有企业资产转移、财政性贷款、投资收益取得后的再投资等,主要用于重点建设、支持工交、高新技术和农业的发展,即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2)有偿性。指财政运用公债形式筹集资金和运用财政性贷款、周转金等形式使用资金,都是国民收入使用权的转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前者要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后者要按其收回并获取收益。其二,依据宏观经济管理权而产生的职能,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广义经济属性分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反循环性的特点。(1)综合性。指把财政的两种属性分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综合的制约引导作用。(2)反循环性。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对经济波动具有抑制作用,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起调节控制作用,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的形成起制约引导作用。

二、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作用的领域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四类。

1.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影响其占有国民收入的份额,对各所有制经济形式产生影响,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建设提供财务保证和物质基础,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比例关系,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2.社会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社会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经济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调节,避免社会分配不公;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促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财政在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是财政属性的职能。

3.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影响(例如,运用公债筹集资金产生的影响),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的影响,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和巩固国有经济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4.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宏观经济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局部与国民经济全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影响,对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引导投资与消费、稳定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广义上的经济属性财政职能。

三、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

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财政的职能是以国家的职能为依据,既要反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职能,必须同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也要反映国家社会政治活动(包括人民民主的职能),必须同国家组织领导政治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职能结合起来研究。”①因此,财政的上述五种形式的职能,既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的客观反映,同时,又是国家各种职能的客观反映。

1.筹集资金职能。

财政筹集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履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而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资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运用税收手段为国家政权建设筹集资金,为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治活动、处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2)运用税收手段为社会管理、社会全面发展筹集资金,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3)运用公债、利润、公共行政预算结余等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为国有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4)综合运用税收、公债、利润等形式,为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筹集资金。

2.配置资金职能。

财政配置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运用资金,主动进行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主要体现在:(1)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投资、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2)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大量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务支持;(3)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数额巨大、微利或无利的项目、国家为了增强调控能力必须控制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胯由国家经营的产业,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投资入股、提供周转金、财政性贷款等形式,通过经济建设预算予以资金安排,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活动;(4)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好或无力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会导致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引发经济波动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综合运用社会救济、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缩减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等。

3.调节经济职能。

财政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筹集和配置资金,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任务的实现。(1)调节各阶级、阶层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巩固人民民主国家政权;(2)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例如,社会普及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等),实现社会分配公平;(3)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形成,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监督职能。

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财政在资金筹集和配置全过程,通过审核,检查和财政制裁等形式,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1)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有交纳义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公民,监督其是否履行交纳义务,对征收税款单位、监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权力;(2)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同时对各地方、部门、单位的管理和使用资金进行监督;(3)在实施财经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规过程中,利用财政监督,支持经济发展,对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和制裁。财政监督按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会计监督,等等。财政监督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财经法律制约关系的体现,裨是规范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5.稳定职能。

财政的稳定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调节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实行有效的财政监督等,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稳定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管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所必须的开支,行政管理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则是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财务保证,但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果它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延缓经济建设速度。因此,财政在保持国家行政管理费供应,使其占国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政治活动有稳固的财源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2)公平社会分配,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公平社会分配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铭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二是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平等,即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三是享受社会利益的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公健、福利、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公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物吕和劳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财政通过筹集资金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通过配置资金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3)优化资源配置,稳定最佳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比例协调地发展。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财政通过筹集、配置资金来调节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保持产业结构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即保持社会再生产经常处于比例协调状态,是财政稳定职能的重要内容。(4)稳定市场运行,稳定国民经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国民经济运行愈来愈复杂,与自然经济相比,经济体制的稳定性大为降低,而市场机制的缺陷又使经济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往往造成经济支行和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等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职能,主动调节经济,以熨平经济波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起着巨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收支总量的调节,抑制经济波动,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对国民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我们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体系界定和概括为两种属性、四个领域和五种形式,是为了从不同层面来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以求全面把握财政的内在功能和影响力,据以为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实现财政的各种职能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其中,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是从性质层面对财政的内在功能进行界定和概括,重在强调不同性质的职能有不同的范围,反映不同的分配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从范围层面对财政的内在功能进行界定和概括,重在强调财政在不同领域所能产生的影响力;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是从表现形式层面对财政的内在功能进行界定和概括,重在强调财政的内在功能应当以哪些基本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界定和概括实际上是从性质、范围和形式三个方面为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提供了规定性。

行政基本职能篇4

关键词: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高校行政人员 职业成功

随着高校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日益广泛,高校管理系统越来越规模庞大并且功能完善。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运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走向专业化、职业化道路是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基层行政人员,作为高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主体和保障,在现实中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群体,在社会地位、收入水平、职务晋升上都处于弱势。如何有效地调动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是高校行政管理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对高校行政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生涯现状

1.职业成功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与其所处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组织对员工的技能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员工提供的晋升机会却越来越少,这些变化自然会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传统职业生涯衡量职业成功的主要标准是职位提升的速度级别、薪资水平和外在的社会评价等因素,组织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员工在组织内部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组织利益最大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职业生涯下,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增强,组织和个人追求的目标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了职业成功的标准和难度。组织追求的目标不再是稳定而是个人对组织的价值,要求个人具有在多种岗位都能发挥作用的技能,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成为影响职业生涯的驱动力。职业生涯管理的重心由组织向员工过度,员工必须开展主动自我管理的职业生涯,提升自身能力应对各种风险,增强在组织内部及外部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研究者认为职业成功不仅应该考虑客观的衡量标准,同样不能忽视主观的标准,应该注重个人在工作中获得的内在心理感受以及与工作相关的成就,主要通过职业满意度指标来衡量。近年来关于职业生涯成功的研究普遍采用这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

2.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生涯现状

高等学校工作人员,按组织内结构层级又可分为高层行政人员(校级领导)、中层行政人员(院级领导、各部、处级干部)以及基层行政人员(科级及其以下的科员)三个层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主要从事日常具体工作,充当着调查研究者、参谋者、信息传递者、被咨询者、沟通协调员、日常事务处理者、服务者等角色。这三个等级的行政人员在高校管理体系中的身份地位不同,导致他们在权利收入声望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时由下向上的晋升通道狭窄,使得不同等级行政人员在心态上也有很大差别。

(1)工作内容刻板,工作积极性不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基层行政人员大多数从事着程序化、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工作流程化且操作方法刻板,极容易产生对工作的懈怠情绪。

(2)薪酬待遇偏低,职业认同度低。在高校从事辅助教学、服务师生工作的基层行政人员所得到的的社会评价不高,在本部门缺乏话语权,工资待遇与高层行政人员差距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基层行政人员很难找到清晰的职业锚,也找不到自我实现的价值,对自己职业认同度越来越低。

(3)职业发展空间受阻,对未来感到焦虑。职业前途是高校行政人员工作的主要动力,但一方面高校行政人员职务上升通道竞争激烈、难度大;另一方面高校经费支出倾斜于教学和科研人员,对行政人员没有足够的进修和培训资金和时间保障,行政人员业务水平、技能和职业素养都难以提高,缺乏竞争优势。这势必导致一部分行政人员职业发展停滞,不能安心在本职工作,人员流动频繁。

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成功的影响

1.人力资本与职业成功

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Schultz和Becker创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他们认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而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方式。

职业成功的早期研究主要研究职业成功与社会经济因素(譬如社会阶层和收入状态)、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和婚姻状况等)、个人在教育投资和经验方面影响下的人力资本因素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变量(如教育情况、工作年限、在多个组织中的经验等)对薪水、晋升和职业满意度都有积极影响。

刘芳对人力资本与职业生涯成功的相关分析结果也表明,显性人力资本、隐性人力资本与职业成功的各个维度(薪水、升迁、职业满意度)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中隐性人力资源作用更显著。显性人力资本是构成人力资本价值的外在的,通过一般方法可以观察其价值或者其价值可以确定的部分,容易通过教育模仿。更高层次的教育,反映了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个体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近些年高校进入门槛越来越高,行政人员也要求研究生学历,但基层行政人员相对专职教师和高层管理者而言,学历水平仍相对低,加之进修培训机会少,导致其显性人力资本相对缺乏。

隐形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个体头脑或者组织关系中的知识、工作诀窍、经验、创造力、价值体系、学习能力等,是嵌入其中的无形的隐含优势,不易模仿。基层行政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从工作和培训中学习、体会并积累经验,更好的了解本职工作岗位,以此提升个体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发展机会。

2.社会资本与职业成功

人们一般认为成功是“个人的事”,是个人努力、能力,甚至基于和运气的结果,但Baker认为个人职业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人际和组织关系网络决定的,甚至决定职业成功的诸多因素,比如智力、教育、个人努力、运气等也是借助于和他人之间的联系而发展、形成和体现的。在网络社会中,建立和应用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基础。

从个体角度,有三种社会资本理论最具有代表性。Granovetter的弱关系理论将社会关系根据其强度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度表示个体间关系的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的综合因素。他认为弱关系对人行动的作用更大,个体通过弱关系这个“信息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流动到地位较高收入丰厚的职位。Burt认为个人或组织只有保持广泛的社会关系并占据关系网络的中间位置以获取并控制信息,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并发展优势。林楠则认为嵌入到社会网络结构中的社会资源――权利、财富和声望,才真正有意义,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个体行动成功与否。

Seibert等人整合上述理论,提出社会资本作用于职业成功的中介模型,证实了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王忠军在中国社会文化和组织背景下,对Seibert的中介模型进行修正,认为个体通过接触(拥有)社会资本而具备潜在的优势和竞争力,并在动员(使用)社会资本从中获得直接或间接的职业支持,最终促进个体的职业成功;简言之,社会资本的接触和动员对职业成功有联合效应。

社会资本的价值会随着网络关系的性质和地位变化,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处于层级管理机构的底层,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他们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主要职责是完成上级领导所安排的工作,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简单,所能占有的社会资源数量和质量处于劣势,明显表现出社会资本的缺失。

此外,个体依靠先赋性和自致性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必须通过动员即从各种社会关系中获得直接和间接的职业支持,才能对其工具产生作用。一般在组织内建立高水平的关系比跨越职能部门的关系能提供更多的职业支持,如果个体能拥有更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从中获取职业支持的可能性也更大,但基层行政人员在组织中处于被控制、被支配、被影响的地位,社会资源数量质量缺乏,很难和高层领导建立亲密信任关系,从中获得职业支持的可能性也小。

三、讨论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作为个体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行政人员作为高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必须明确自身在高校组织中的角色和定位,提高自我职业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发展,丰富工作经验,从而提升人力资本,为个体的职业生涯成功提供基本的保障和促进。此外基层行政人员应该主动加强各种校内校外沟通联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积聚社会资本。

同时高校也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基层行政人员管理职业生涯。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开展培训活动等以提高行政人员就业能力,最大程度开发蕴含在行政人员身上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高校内每个个体所具有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无论对其个体还是组织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Hall, D. T. Careers in organizations [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1976

[2]Seibert,S E, Crant, J M, Kraimer, M L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9,84(3):416-4271

[3]刘芳,吴欢伟.个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作用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0)

[4]韦恩・贝克著,王晓冬译.社会资本制胜: 如何挖掘个人与企业网络中的隐性资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行政基本职能篇5

一、立足高职大学生现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帮助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彰显全面和谐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主流依然是成长和发展。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的。因此,各高职院校都突出强调人才的“技术、能力”素质是高职大学生人才的特色,在培养过程中未能紧扣高职院校学生现状,而忽视了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近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文化基础较弱,工作理解能力较差;自我意识突出,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紧张;功利心强,注重个人利益,集体观念弱;欠缺职业道德与素养;个性突出,心理脆弱,生活态度偏激;政治思想情感弱化,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实现高职院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职教育理所当然的任务,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正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现状,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等几个方面加大培养力度,才能为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引导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基本功能来看,就是为了帮助高职大学生实现整合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知识涵养和掌握综合方法论,奠定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个体思想基础、理论素养层次、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成才期望值等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他们都有发展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通过教育教学实现其预设的基本功能,从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为高职大学生奠定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帮助高职大学生形成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无数的事实表明,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决定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高职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具有更为关键的和核心的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成知识涵养功能,引导高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培养必要的协调、合作能力与精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方法论熏陶功能,使高职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学会和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处理学习中、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协调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关系。事实表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能为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包含了对高职院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与根本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劳动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和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高职院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以高职院学生为本,要着眼于高职院学生成长成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劳动者。这一点,对高职院校而言更凸现出其重要性,正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包含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要求是课程性质所决定的,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关注人、培养人和发展人既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德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方式和路径,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原则、方向和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说,着眼于高职院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促进高职院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最高标准和归宿。

2.追求高职院学生和谐发展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直接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高职院大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就是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关注、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指向就是要根据高职院学生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领悟能力、社会阅历等进行理论教学,引导高职院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高职院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直接为实现高职院校,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具体来说,就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高职院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以帮助广大高职院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思维方法,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促进高职院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广大的高职院大学生能否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基础。衡量和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要看它对高职院学生人生是否有积极而长远的实际影响。即要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高职院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有了多大程度的提高,在引导高职院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真正的解决,高职院大学生的现实政治表现和理想信念等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加强。

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有利于引导高职院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为高职院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撑。理想信念能给人一种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一种未来的理想生活和光明的前景,因而,理想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前进的动力。人的理想的树立和信念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即使要通过理论教育为高职院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指引。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源于科学理论的武装,来源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出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当前,在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惟有强化理论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才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暂时优势;深刻认识社会变革时期的特点,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情况;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深刻认识自己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因此,从根本来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能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全面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有利于提高高职院大学生的修养,为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大量的有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通过传授传统美德和道德修养,阐述国家制定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结合社会生活的要求,启迪高职院大学生认识正义、分清邪恶、崇尚高尚、远离卑劣、厘清善恶、美丑的基本规范等,只有着眼于现实,紧密结合形势的新变化,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新特点,努力回答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直接关系到能否使高职院学生真正理解并在行动中,实施道德情操是立身之本,自觉的法律意识是成才基础的要求,为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

3.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有利于高职院大学生形成综合素质,实现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促进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具备科学素质,健康成长需要掌握思想方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完整的素质体系。全面发展的高职院大学生应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文化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知识、觉悟、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和使命,在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帮助高职院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既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促进高职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做到知行统一,德才并进,才能最终实现“知识、觉悟、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和使命。

高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是要体现对高职院大学生人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要以高职院校学生为本,教学要贴近学生思想,贴近高职院学生感情,贴近高职院学生思想实际,为他们解疑释惑;内容上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高职院大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行政基本职能篇6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特色教学内容 安排 电力行业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35-02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以能源电力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由于围绕电力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紧跟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确立“植根行业、对接企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依托行业的优势和实训基地的支持,培养的学生具备过硬的动手能力和优良的职业素质,因此该学院培养的电力类专业毕业生绝大部分顺利到电力行业就业,实现了专业行业对接。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以及电力行业需要,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大力推行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作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课程体系中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亦应体现职业能力主线、工作过程导向。本文拟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结合电力行业,探讨作为高职思政课特色教学体系核心的特色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为专业、职业、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特色教学内容的安排原则

(一)概而精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安排,应体现概而精的原则,即应使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当代中国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法制规范。该原则涉及当前国家对思政工作的总体把握,涉及对高职教育特点的把握、对高职思政课总体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握、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把握,等等。该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不配套、课程目标与学制短、人才培养要求与生源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职业化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安排,要体现职业化原则,即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应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最大的特色所在。思政课教学应把课程理论、政策与学生政治素养、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讲解职业大环境,包括对专业行业产业政策、就业、创业形势、职业发展趋势、职业发展软实力等问题进行诠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讲解职业道德,等等。教师应熟悉专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育,如诚信、敬业、创新、艰苦奋斗等,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其职业竞争力。

(三)与行业、岗位对接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安排,还应体现与行业、岗位对接原则,即坚持就业导向,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对接的行业、岗位结合,尽可能多地接触产业、行业、企业、职业,逐步做到专业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就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应紧密结合电力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和特性要求。电力行业、岗位人才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广的知识面以及一定的创造才能。同时电力人才应具备包括基本技术知识、电力知识以及有关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知识结构,应具备包括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在内的素质结构。所以,思政课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岗位对电力人才素质的要求展开。

二、特色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一)职业环境相关内容

职业活动是人生实践的基本活动,就业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这就是职业环境。基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特点,职业环境方面应注重强化以下内容的教育:

1.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能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优势都得到发挥,既能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规则、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能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思政课教学中应加重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教学分量,尤其是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知识,包括市场经济规律,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知识、技术、管理、信息等参与分配的制度,等等。就电力类专业而言,应在这部分适当增加电力行业有关内容,使学生把握电力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该行业产业政策、其自身的发展及趋势等,能用市场经济规律等知识诠释电力行业进行的厂网分离、电网主副分离等重大改革。以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改革为例。资源产品价格充分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资源价格改革的方向是要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机制。近年来,电价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科学合理和公开透明的政府定价制度初步建立。因此,在思政课中增加以上内容,能使学生对自己所处的职业环境有所认识。

2.法治理论。通过法律和法治实现正义、维护秩序、保障自由,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1年,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思政课教学中应加重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教学分量,尤其是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电力法、经济法、劳动法、税法、合同法、婚姻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国家制定电力法,目的是对电力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和产业促进;对学生进行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办法教育;对学生进行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劳动法教育等,使学生树立依法办事、遵章守纪法制意识,突出高职生守法习惯养成的准职业人特性。

(二)职业理想信念相关内容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客观要求和个人主观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职业理想具有差异性、发展性和时代性。职业信念,则是指个体认为可以确信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认识或看法。职业认识常变,而职业信念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在思政课教学中,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职业理想信念中,既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又使学生觉得现实,并非高不可攀;使学生正确认识将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成才的理想信念。高职生只有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信念,才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高职生活,并能勇于克服在生活中碰到的种种挫折。结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来分析,该学院电力类主体专业学生应以人民电业为职业理想信念,同时保有敬业、勤业、立业的职业精神。

(三)职业道德相关内容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规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加强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基本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但是,目前包括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局限于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而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很少涉及。所以,高职思政课教学应在巩固一般的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行业特征,构建行业职业道德的全方位培养体系,进而为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具体教学中,基本职业道德教育应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应以敬业意识、诚信意识为培养重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则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进行。具体到电力类专业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将其对应的电力行业的《电力职业道德规范》融入教学内容,并力争邀请电力行业的专家或能手进行讲解教育。

(四)职业品质相关内容

高职生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而基本能力素质是职业技能的基础。基本能力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在培养基本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应提升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使其最终成为高素质人才。基本能力素质主要通过各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思政课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注重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以开拓创新能力为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创新的产物。我们可以把马、恩、列、斯的方法运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东西。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塑造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结合电力行业,推进电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有效发挥电力行业在建立健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行业人才规格标准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绍斌.探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特色之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7(12)

[2]龚卢芳,林涛.电力高职职业道德综合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JGB265)

【作者简介】张春华(1976- ),女,湖南永州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行政基本职能篇7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 政府职能 特征

引 言

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2005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一、 政府职能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

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能否合理地界定一个国家的政府职能,决定着一个国家构建什么样的行政体制,规范什么样的行政行为,采用什么样的行政方式。[1] 政府职能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体现了一般与特殊、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要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进行界定,首先要了解和把握政府职能的涵义。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政府职能的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政府职能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2]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笔者结合李春林、郭宝亮教授等所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一书以及相关文献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作如下界定:即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是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为了适应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发展需求,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有效执行的同时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性社会公共事务活动中形成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

二、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可分为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体现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普遍性,而特殊职能则体现着其异构性。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文化职能。政治职能主要体现在安全保卫和民主建设方面;经济职能主要突出体现在实施新的赶超战略、加快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社会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维护本地区社会治安,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公用事业等方面;文化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等方面。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特殊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行政二重性,其既有一般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有民族地方政府的独有特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二重性也就决定了其特殊的地方政府职能,其特殊职能表现在:第一,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第二,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第三,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打击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第四,支持边防驻军保卫国家安全,打击各种跨国犯罪活动。

三、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政治性与社会的并存、法制性与权威性的同在、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交错以及民族性与方域性的融合。

(一)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

在政治职能方面,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对内,承担着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处理好本地区民族关系、宗教问题,保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对外,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祖国领土和完整。与此同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还承担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必须服务于社会,施益于社会公众。这种政治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更多的责任与功能。

(二)法制性与权威性同在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这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法制性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国家法律、权力为后盾,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因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三)多样性与动态错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同非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一样,其范围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其职能不是静止不变的,社会发生变迁,其职能的范围、内容、主次关系等也必然发生变化,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四)民族性与区域性融合

民族自治地方在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决定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本地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科教文卫等等事务进行管理时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3]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边疆地区分布的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或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又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因此区域性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又一个特征。

结 语

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法制性与权威性同在、多样性与动态错和以及民族性与区域性的融合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显著的特征。明晰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中国行政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夏书章,王乐夫,陈瑞莲.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春林,郭宝亮等.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行政基本职能篇8

一、国家分配论的主要内容

1.财政的产生。这是国家分配论首先涉及的问题,也是分析的起点。该论认为,“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即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出现了国家以后才产生的”。国家要存在并实现自身的职能,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但国家本身又不生产物质产品,就只有依靠或凭借自身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从社会产品分配中强制地无偿地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由此得出财政的定义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2.财政的本质。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是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分配环节里的一种以国家为分配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的本质属于财政一般,适用于自国家产生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国家财政,即概括了人类社会各种社会形态下的财政。

3.财政的职能。首先看国家分配论的分析思路。该论关于财政职能及其范围的思路为:国家本质——国家职能——财政职能;国家职能和经济体制——财政职能范围。

为什么会有以上思路?从以上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的产生、财政的概念(定义)和财政的本质的认识可以看出,国家分配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国家观)和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的。国家的本质是阶级专政,是阶级统治。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职能得以体现,这是一个国家本质外化(或具体化)的过程。对国家职能可以进行两种分类,即:国家职能分为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保卫职能;国家职能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财政是国家实现以上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从财政分配活动、正确处理财政分配关系方面来为国家实现职能提供资金保证并促进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由此本质可以得出财政的基本职能是分配职能,由此基本职能派生出调节职能(调控职能)和监督职能。当然,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基本职能与派生职能的关系。

4.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财政与国家有本质联系。邓子基教授对此问题作过比较深刻和全面的分析。他认为:“财政与国家有本质联系,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1)财政与国家同生同死,同时产生、 发展和消亡。(2)作为经济基础的财政分配,直接为国家提供了保证它生存、 发展和实现职能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而生产领域要将物资提供给国家,则只能通过国家本身的参与分配来做到。没有国家这一分配主体,财政关系是不可能实现的。(3)国家本身不从事物质生产, 但又要物资来满足自己实现职能的需要,这是国家参与财政分配的动机,是财政同国家产生本质联系的直接原因。(4)财政分配是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 强制性和无偿性是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5 )财政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作为分配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阶级性。此阶级性与国家的阶级性是同一性质的,并且表现为不同阶级统治的国家所进行的财政分配,具有不同的阶级性。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是财政一般,而不同社会形态的财政是财政特殊。财政的不同阶级性就是这几种财政特殊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正是由于这一点,使社会主义财政与前社会主义的各种财政区分开来。”

二、关于借鉴西方财政理论问题

公共财政理论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它存在和发展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资本主义的剥削性与市场经济性(即“双重性”),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财政基本理论主要是借鉴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而市场大致可划分为有效运行部分和市场失效部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指市场有效运行方面,而市场失效部分需要政府和财政的介入,这就要求政府运用调控手段对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为此,需要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又要搞好政府宏观调控,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2.西方财政理论中的财政联邦制理论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种基本理论,也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规范性制度,具有较大的普遍适用性,可供借鉴。现代国家的政权结构或政府体系均包括中央政府和若干级次的地方政府,处理和安排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从政治学和财政学的角度看,应该遵循两条原则。(1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和各国国情,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按事权决定财权、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采用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相结合的财政体制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体实现方式。(2 )根据公共产品论划分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区性公共产品,进而确定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以上两条原则对于处理和安排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具有普遍适用性。当然,这只是两条基本的原则,各国还应有依据本国的国情而补充的原则,这也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3.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强调国家立法机关对各级政府预算的监督职能作用,以硬化政府预算约束;加强政府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研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和加强政府运作(实现政府职能)成本(费用)的考核制度,以降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这样,不仅能控制住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快增长,而且有利于遏制政府机构膨胀、人员过多和运作成本过高的问题。

4.借鉴西方财政政策理论,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政策,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西方财政政策理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产物,政府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注意力是熨平经济周期。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较长时间内,不承认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经济周期,尽管出现过“大起大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我国的财政经济学界普遍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呈现出经济周期性波动。我国建国以来已经经历过九个经济周期,因此,我国政府必须研究制定和实施熨平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关于发展国家分配论问题

我认为我们必须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认真总结我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以发展“国家分配论”。这里主要提出以下四点:

1.健全财政职能,调整(或转变)财政职能范围。包括:(1 )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收回被肢解的财政职能。就是将各级政府中的非财政职能部门的财政收入支出权收回,归并到财政部门。也就是将各级政府的非财政职能部门已有的不合理收费取消,消除“费挤税”、“费大于税”的不合理现象,而这些职能部门正常运转所需费用,财政部门给予安排并保证满足需要。(2)与此同时, 要下决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控制预算外收支规模,取消预算外的预算外收支,以统一财政预算管理。(3)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的基础上,调整与转变财政职能范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公有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此,这个阶段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财政贡献率会有所提高;财政支出范围也必然有所变化,财政支出中公共需要支出所占份额加大,而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会有所下降,其中盈利性的生产建设支出所占比重会下降更多,财政投资是否要完全退出盈利性领域,目前作结论还显得论据不足。

2.完善财政税收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要求,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这里主要包括:(1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如创造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建立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统一税制,公平税负,取消对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贯彻国民待遇原则。(2 )适应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社会资本投资的快速增长,改革与发展财政投融资体制,通过实行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财政投资方式的转变,发挥财政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与带动作用。

3.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科技、经济、人民生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财政分配在发挥政府经济职能方面更具有重要性,财政负有繁重的责任。为此,要求我国在科技、教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财政筹集建设资金的任务比较重,也要求改革和完善财政筹资与投资的实现方式。同时要求财政部门根据政府的职能作用,理顺财政支出的先后次序和保证满足实现职能需要的程度。

上一篇:社会行政的功能范文 下一篇: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