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范文

时间:2023-12-06 03:57:36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篇1

一、建设卫生强镇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一)根据《关于开展卫生强镇乡(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意见》以及卫生强镇考核标准及细则的要求,设立创建区卫生强镇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创强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党群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分管文卫、农业、城建的政府领导和派出所长组成。

创强领导小组是创区卫生强镇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创建工作的重大决策及管理。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强办公室),设在镇政府。由文卫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各办、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创强办公室是创建区卫生强镇申报、考核、管理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区卫生强镇申报、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根据《区卫生强镇)考核办法(试行)》以及卫生强镇考核标准及细则的要求,同时设立镇创建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考核办)。由文卫副镇长任考核办主任,妇联副主席、社会事务办兼任考核办副主任。

考核办主要任务是在创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协调、实施创建区卫生强镇的开展,区级卫生强镇创建的指导、考核管理工作。

二、建设卫生强镇相关部门职责

为确保我镇顺利通过区卫生强镇创建的考核验收,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的要求,现将创强责任分工明确如下:

镇纪委纪检办:指导并会同卫生部门开展就医群众(门诊和住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联合调查,提供相关台帐资料。

镇宣传办:组织一站一网等媒体单位配合镇创强办公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对卫生创强工作的认知度。

镇党政办: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中“卫生工作纳入对村居(场、社)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要求,提供相关台帐资料,确保达标。

大嵩法庭: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的要求,核对申报前两年有无发生被上级行政机关或法院撤销的不当卫生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等行政违法案件,并提供相关资料备查。

镇派出所:与卫生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制定处置预案,有力保障医疗执业安全,对严重破坏医疗秩序的案件处置及时有效,并提供相关资料备查。对创强有要求配套经费进行自查,补拨。

镇财政审计办:各项卫生事业费通过预算安排并给予足额保障,提供相关台帐资料备查。

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的要求,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并提供相关台帐资料备查。

镇民政办、残联: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中“对特殊群众实行医前或医中救助”的要求,提供相关台帐资料,确保达标。

镇城镇建设办: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的要求,确保“建成镇生活垃圾收集率100%”、“建成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等相关条目的要求,提供相关台帐资料,确保达标。

镇农业农村办: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中“农村畜禽养殖规范,动物尸体实施无害化处理率≥85%”、“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治理利用率≥95%”等相关条目的要求,提供相关台帐资料,确保达标。

镇广播站: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中“国民体制监测合格率≥85%”的要求,提供相关台帐资料,确保达标。

镇环卫站: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中“建成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的要求,提供相关台帐资料,确保达标。

镇中心卫生院:在创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承担具体实施工作创建办公室、考核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开展创建区卫生强镇指导、督查受理以及初评和验收工作。草拟创强工作的各种文稿。汇集、整理申报材料,形成申报台帐。加强与镇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迎接区考核办考核验收工作。

各村(居、公司)有关单位:积极配合镇政府做好区卫生强镇创建工作,并按照《区卫生强镇考核细则(试行)》的要求,提供相关数据,组织好相关活动。积极开展卫生强镇的创建工作。

三、申报区卫生强镇工作的主要步骤

(一)8月-9月上旬,完成创建区卫生强镇的准备工作。

1.召开镇相关部门创建区卫生强镇申报工作协调会议。

2.成立镇创建省卫生强镇工作领导小组。

3.初步完成申报区卫生强镇自评工作,制订相关文件。

(1)《创建区卫生强镇的实施意见》;

(2)申报区卫生强镇的自评报告以及创建区卫生强镇自评结果登记表;

(3)《创建区卫生强镇实施方案》

(4)申报区卫生强镇基本条件的台帐资料准备。

政策文件提交镇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实施。

(二)10月下旬,做好区卫生强镇申报资料台帐准备,向区政府申报创建区卫生强镇。

1.召开镇创建区卫生强镇动员大会。

2.做好创建区卫生强镇申报资料的台帐;

3.做好向区政府申报创建区卫生强镇的工作。

(三)11月,迎接区考核办的专家调研,完成创建区卫生强镇的申报工作。

1.迎接区考核办组织的专家调研。

2.针对区考核办专家组意见和建议,加快整改。

3.初步拟定区卫生强镇考核督查路线设计。

4.起草、上报区卫生强镇申请文件。

5.10日前完成区卫生强镇的申报工作。

(四)12月,迎接区卫生强镇考核组考核验收。

1.加强宣传报道,广播站制作一期专题,做好社会宣传。

2.做好各项迎检工作。

3.12月,迎接区卫生强镇考核验收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镇级有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各自实际,加强协作、相互补台,全力开展、支持和服务创建工作,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该项工作。

(二)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要对照考核的指标体系,逐条分解落实。要改进工作方法,注意突出重点,各个突破。特别是针对创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集中财力物力,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确保责任到人。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篇2

一、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早在2003年,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已经开始了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探索。2009年财政部颁发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立法来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制度。随后,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了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截至2016年底,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部分计划单列市出台了不同层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为财政支出的绩效考核提供了法律保障。

目前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开展的时间不算太长,虽然全国各地都在稳步推进,但是整体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财政支出绩效考核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成为财政支出绩效考核效率不高的制约因素。

(一)缺少配套的管理制度

虽然财政部和各省级财政部门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相关办法,但是绩效考核办法是宏观性、指导性的文件,最终对各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进行考核,需要各级财政部门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或者规章制度。但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在实际考核中并没有相关的考核实施细则,更没有建立起与之配套的事业单位分类考核制度、重大项目支出专项考评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的全面性以及可靠性。

(二)对绩效考核缺少足够的重视

当前,各事业单位对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工作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将其列为重点工作来抓,更没有绩效考核的理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事业单位形成的重视预算、轻视决算,关心资金的争取、忽视资金的管理等观念根深蒂固。各事业单位多以掌控更多的资金为第一任务,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出现项目支出巨大,但是没有依法依规使用,导致浪费大量资金,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给事业单位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财政支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未细化

财政部颁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只是要求以项目支出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而对全面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没有做硬性的规定。所以,当前的很多财政部门对绩效考核都是以项目支出为主,很少做到对单位整体支出的绩效考核。此外,按照《办法》规定,对各单位的指标应当建立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很多地区和部门建立的共性指标存在脱离实际、操作性较弱的问题。具体到每个事业单位的个性指标体系,指标过于粗放,没有细化。究其原因,财政部门等考评主体按照各事业单位自己上报的指标作为个性指标。这样做有好的一面,各事业单位上报的个性指标比较真实可靠,不会让考核指标脱离实际。但是各单位为了让本单位在考核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往往会减少个性指标的数目,也不会对可以细化的指标进行再分。这样的结果就是由于个性指标没有细化,绩效考核的结果过于简单,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四)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缺少第三方参与

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组织部门是当地的财政部门,具体实施部门也主要为当地的财政部门。各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范围、财政支出的项目、财政支出的使用目的并不完全相同,单凭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出进行考核,工作量巨大,任务繁琐,会严重削弱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此外,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工作量的繁重,也会导致财政部门为了及时完成考核工作,而不能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和细则对各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不保证,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也在所难免。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引入客观、独立又具有很强专业性的第三方考评主体迫在眉睫。

(五)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结果得不到运用

财政支出?效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但是现实中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更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财政支出绩效考核作用就更难以实现。目前来看,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没有落实到位,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结束后,各事业单位只是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完善制度、制定措施等,未能将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到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来,没有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如何更好地编制财政预算上来,没有将考核结果和单位负责人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也没有和单位的评先评优挂钩,导致绩效考核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体系的对策

(一)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核配套制度

各地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制定一套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细则,对上级考核办法进行细化,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同时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相关配套制度,包括财政支出分类考核制度、项目支出审查制度,重大项目支出专项考评制度、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

此外,各事业单位要把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作为财政支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认识,落实主体责任,把绩效管理工作作为常态工作。既要积极做好迎接财政部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工作,也要建立单位内部考核制度,对单位内部的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

(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的考核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应当由财政部门结合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出既要符合国家规定,又要有区域特色的共性指标体系。个性指标是各事业单位特色的指标,应当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年度预算以及年度计划制定全面、细致的个性指标,然后报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对个性指?吮匦虢?行全面细致的审查,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对个性指标提出意见。不论是个性指标还是共性指标都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量化计分。

(三)引入第三方考核主体

为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引入和财政部门无隶属关系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鼓励社会参与,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出具更加真实、客观的考核结果。当前,可以建立一种第三方绩效考核共性模式。首先,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协调机构,负责绩效考核的管理和协调。各级财政部门绩效考核相关职能处室作为协调第三方考核的工作机构,负责确定考核范围、制定考核体系、对第三方考核实施监督、对考核结果验收等。其次,以政府采购的形式来选择第三方考核机构。财政部门可以以公开招标或竞争谈判的方式筛选出一批第三方机构,建立第三方考核机构数据库,并授予其绩效考核服务资质。第三方考核机构可以是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组织等。最后,财政部门和第三方考核机构做好沟通。财政部门和第三方考核机构沟通的重点应放在考核的范围与需求、制订的考核方案、考核形成的专业报告等领域。

(四)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及时反馈,并将反馈结果落实运用。一是完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考核工作结束后,财政部门应当将被考核部门项目支出的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至被考核单位,并要求被考核单位拿出整改措施,并评价整改措施的可行性,以及监督后续整改的落实情况。二是,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①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结果与年度预算做比较,根据项目支出的考核结果与年初预算的差异,对下一年度的项目预算做出合理调整。②将财政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与单位负责人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与事业单位内部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的评先评优挂钩。

三、结论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篇3

文明科室评比细则一1.科室建设。注重思想、政治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投入中心规划建设,能够紧紧围绕中心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科室长善于掌握和解决本科室人员思想问题,关心科室人员的成长进步;科室人员集体观念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无重大责任事故。

2.政治学习。科室人员认真遵守学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学习和集体活动,不无故缺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学习方法得当,效果明显。

3.工作业绩。科室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科室长能够以身作则,真抓实干,所属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服务意识强,注重开拓业务,创新载体,努力为中心增收、增效,工作实绩显著;科室人员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没有误时、误事现象。

4.和谐有序。科室人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节约意识,自觉保持办公环境的卫生整洁,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科室人员衣着得体,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科室秩序井然,工作时间严肃认真,上班时间不迟到早退,无吵架斗殴事件。

5.遵纪守法。注重法制教育,科室人员法制观念强,自觉学习法律法规和参加普法学习教育;科室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遵守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科室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强,无失窃、泄密、失火等问题。

文明科室评比细则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处室、科室文明创建水平,规范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选工作,根据《江苏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和省级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有关要求,结合我厅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明处室、科室是指扎实推进五型(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节约型、廉洁型)机关建设,在政治素质、工作业绩、服务能力、团队建设、创建氛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处室和先进科室。

第三条 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选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标准,严格考核,严格评选。

第四条 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选工作在省交通运输厅党组领导下,由厅创建办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条 文明处室的评选范围:厅机关各处室(部门),省铁路办、交建局、大桥指等所属处室(部门),南京交院、南通航院、省交通技师院所属机关处室。

文明科室的评选范围:厅属各单位所属科室(部门)(包括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所属科室、大队)。

第二章 考核标准

第六条 文明处室、科室标准:

(一)政治素质优良

理论武装。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习制度健全,学习型处室、科室创建持续深入。

思想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推进谈心交心活动,加强工作沟通和思想交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干部职工精神状态良好。

作风建设。组织排查作风建设方面突出问题,整改效果明显;建立作风建设联系点,征求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广泛深入;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AB角制度,基层群众满意。

组织建设。重视党的建设和群团工作,有专人负责党务工作;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二)工作业绩显著

目标任务。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围绕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目标,完成厅党组交办的工作任务;根据本单位工作任务,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本处室、科室承担的工作。

履行职责。严格依据三定规定等赋予的职能,依法履行岗位职责;推行岗位目标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全面履行岗位职责;明确界定工作界面,权责清晰,人岗相适,高效履行岗位职责。

工作绩效。贯彻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绩效管理;加强过程控制,分解落实绩效目标;对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工作绩效显著。

创新创优。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在业务工作拓展上有新突破;创新工作机制,在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上有新举措;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提高工作效率上有新成效。

(三)服务能力提升

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江苏省交通厅政务公开实施办法》,按规定(更新)相关信息;实行行政(项目管理)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依法行政。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行政意识明显提高;坚持按章办事,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开展自我评查,依法履职能力明显增强。

运转高效。建立健全议事、考勤等制度,内部管理严格;明确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到人;规范办事程序,内部运转协调,工作效率高。

服务优质。兑现服务承诺,创新服务举措,服务能力强;树立品牌意识,深化服务内涵,服务质量优;重视服务信息反馈,落实问题整改,服务对象满意度高。

(四)团队建设扎实

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内部决策科学、民主、规范;强化干部监管,教育、监督、管理制度完备;注重职工业务技能提升,培训、考核制度健全。

素质建设。注重理论教育,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高;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好;强化工作能力训练,干部职工学习力、适应力、执行力强。

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建设载体多样,活动丰富多彩,文明创建广泛深入;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精神状态良好,干群关系和谐。

廉政建设。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强;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制度,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加强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监控和廉政风险防范有效。

(五)创建氛围浓厚

氛围营造。加强文明创建宣传,创建理念深入人心;创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建标识醒目,创建氛围浓厚。

环境卫生。办公区域环境优美,卫生设施齐全;办公室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无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违禁吸烟等现象。

文明礼仪。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培训,提高个人素养,提升文明程度;个人仪表整洁,言谈举止文明,着装大方得体;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节能环保。注重资源节约,推行绿色办公;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第七条 依据考核标准,制订《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分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分细则》包括政治素质、工作业绩、服务能力、团队建设、创建氛围五大项,总分100分。

第八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酌情加分,累计不超过10分。

(一)业务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市厅级以上表彰的,视情况加13分/项;

(二)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社会公益行为,受到市厅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或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视情况加13分/次。

(三)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受到上级表彰的,视情况加13分/次。

(四)在交通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有创新做法,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视情况加13分。

(五)积极参加党员示范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受到市厅级以上表彰的,视情况加12分/次。

(六)其他被认定的加分事项。

第九条 在评选年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参加评选。

(一)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出现黄、赌、毒、邪教活动和刑事案件的;

(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五)其他不宜参评的。

第三章 考核评选程序

第十条 厅创建办负责组建文明处室、科室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厅办公室、政治处、直属机关党委、驻厅监察室、海员交通工会等抽调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文明处室、科室的考核工作。

第十一条 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选工作采取自愿申报的方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

第十二条 文明处室申报程序:

(一)厅机关处室(部门)申报程序

1. 自查。对照本办法和《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分细则》进行自查,符合条件的,可以自愿申报。

2. 申报。向厅创建办提交自评报告和《文明处室申报表》。

(二)厅属单位所属处室(部门)按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申报。

第十三条 文明科室申报程序:

(一)自查。对照本办法和《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分细则》进行自查,符合条件的,自愿向本单位提出申报申请,并提交自评报告和《文明科室申报表》。

(二)审核。单位对申报科室的自评报告和申报申请进行审核,通过民主推荐等方式,择优确定拟申报的文明科室名单。

(三)公示。在一定范围内,对拟申报的文明科室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一周。

(四)申报。单位将拟申报的文明科室材料进行汇总,报送厅创建办。

第十四条 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选程序:

(一)初审。厅创建办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二)考核。组织考核小组对申报的处室、科室进行检查考核,依照考核评分细则进行打分,形成书面考核意见。

(三)审定。厅创建办按照考核小组的考核意见,综合考核评选情况,提出文明处室、科室初选意见,报厅党组研究审定。

(四)公示。将拟命名文明处室、科室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五)表彰。根据公示结果,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名义进行公布、表彰。

第四章 奖惩管理

第十五条 获得文明处室、科室的,给予以下奖励:

(一)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名义给予表彰,分别授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文明处室(部门)或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文明科室(部门)荣誉称号,并颁发牌匾。

(二)组织处室、科室全体人员荣誉疗休养一次。

(三)在评选年度的年度考核中,以处室、科室全体人员20%的比例推荐优秀等次。

(四)根据省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室、科室全体人员一次性年度奖励。

(五)作为处室、科室人员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六)优先安排处室、科室人员考察、脱产学习(培训)。

第十六条 对连续3届获得文明处室、科室称号的,命名为文明处室、科室标兵,并颁发牌匾。

第十七条 厅属单位所属处室、科室(部门)创建文明处室、科室的创建率低于80%的,不得申报省、部文明单位(行业)、文明示范窗口等评选;创建成为文明处室、科室的总数达60%以上的,优先推荐参加省、部文明单位(行业)、文明示范窗口等评选。

第十八条 对发生第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直接撤销文明处室、科室荣誉称号,并收回牌匾。

对发生第九条规定情形之外的问题,经查实已不符合文明处室、科室标准的,根据情节轻重,提出警告或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责令整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或整改不力的,撤销文明处室、科室荣誉称号,并收回牌匾。

第十九条 被撤销文明处室、科室荣誉称号的,从撤销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报参加文明处室、科室评选。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申报文明处室、科室的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检查考核工作。有弄虚作假、隐瞒实情、提供虚假材料的,对有关责任人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文明处室、科室考核评选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违反工作纪律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厅创建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江苏省交通厅文明处科室考核标准及评选奖励办法》(苏交政〔20xx〕172号)同时废止。

文明科室评比细则三为加强机关文明建设,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创建文明机关,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水平的监管效率促进药品监管事业的发展,决定在局机关开展创建文明科室工作。

一、文明科室标准

《文明科室考核评分表》(见附件)为文明科室考核评选基本标准,实行百分制考评。处室自查自评后总分在90分以上方有资格申报文明科室。考核采取扣分制。凡检查、抽查发现有不合格之处,按规定扣分,每项扣分不超过其满分值。

二、文明科室考核办法

文明科室实行每季一评,年终总评的方法。

1、每季度各科室按《文明处室考核评分表》进行自查评分,由局创建领导小组对各科室进行检查,评选出每季度的文明科室,并在局内进行公示。

2、年终各科室根据《文明科室考核评分表》,自查自评,符合考核条件的,可向局创建文明机关领导小组申报(申报处室需要报送创建文明科室总结、申报表以及提供有关基础台帐)。

3、局创建领导小组对申报科室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征求其它科室的意见,并充分听取管理相对人和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报局党组研究决定。

4、文明科室考核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考核占最终考核分的60%,年终考核占最终考核分的40%,两者结合起来作为各科室的最终考核得分。

三、奖惩

对评上的文明处室,授予文明科室称号,挂文明科室牌,并按局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季度考核不满85分的科室或有违纪违法受处分的,由局创建领导小级予以摘牌。

附:文明科室必备条件

1、在科长(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全体成员能自觉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精神文明建设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

2、科室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党风和勤政廉政优政建设,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自觉执行上级及本单位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

3、认真制定创建文明科室的规划和实施意见,自觉按照文明科室的标准及本科室的职责开展工作。做到科室之间工作不扯皮、不推诿、不拖拉,积极主动,协同配合;科室内部同志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自觉执行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4、科室全体成员牢固树立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搞好监管服务的思想,为基层单位、为管理相对人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提高办事效率,热情、礼貌、耐心接待每一位来机关联系工作、办理事务的同志。

5、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服务,优质高效,主动、积极、全面完成科室职责范围的各项工作。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报文明处室:

1、科室成员有严重的不正之风或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分的。

2、没有完成当年局考核的主要工作任务的。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篇4

一、考评对象:全局在编在岗民警实行精细化管理考评。

二、考评机构:成立局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政委和纪检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在政工室设立精细化管理办公室(简称精细办),负责日常考评工作,政工室主任兼精细办主任;办公室、政工室、刑侦股、森防股等主要负责人为精细办成员。

三、考评制度:坚持对每位民警的工作量实行日清、旬结、月考和年终考核制。月考评时间为当月1日至月底;月底公布考评得分,年考评时间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四、考评原则:客观公正,平等公开;实事求是,按事考核,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全局统揽,部门负责。如股室所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不按原则进行考评,而是敷衍应付,经精细办查实后,分别扣该部门主要负责人当月考评分1分。

五、考评方法:

1、民警的考评方法:局精细办考评到局属各单位,再由各单位考评到每位民警;实行股(室)所长负责制,教导员具体负责实施考评。先由各单位进行自考,精细办每月从各单位抽查1—3人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如有一人低于该民警得分的,则该单位全体民警得分整体下降相应分值;复核分数高于该民警得分的,该民警得分以复核分为准。各单位每月5日前将考评结果上报局精细办。

2、局党组成员的考评方法:局长、政委的分值为局党组成员的平均值;其他局领导为其所分管部门总分的平均值。

3、队伍建设由局考评办进行考评,每月初公布上月的得分,业务工作的考评由各单位自行考核,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多少,根据本部门的考评细则将本部门民警按照四个档次打分,于每月5日前上报上月的考评情况到局考评办。

六、分值设置: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分别占40%、60%。局属各单位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内设若干岗位,并制定本部门的森林公安业务精细化考评办法,各岗位民警每月的业务工作基本分为10分,各岗位的加、减分实行封顶制,每月加、减分不得超过5分,年终总分按60分折算。队伍建设基本分每月10分,队伍建设全年设基本分40分,设加、减分项目,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七、考评结果的运用:

1、局里根据经济状况拿出不少于5万元的专门经费,年底按照精细化管理考评得分进行测算和核发奖金,民警每月得分累计相加为年终分,分值结果等于本人的年终奖金。年底按每位民警全年的分数总和,由局党组核定一、二、三、四档民警,其中一档民警30%,二档民警55%,三档民警10%,四档民警5%。

2、与评先评优、晋级晋升挂钩。年终评先评优、晋级晋升原则上在一档民警中评选。

八、实行一票否决制:

1、因违法违纪受到行政记大过或党内警告以上处分的;

2、违反《五条禁令》被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直接查处的;

3、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超生的;

4、因违法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篇5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核算

一、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

自2000年开始,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进入由规模发展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的职能、结构、内容发生了诸多变化。高等教育的数量规模扩张、新校区建设、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等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作基础,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由原来国家单一拨款发展为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社会融资、企业捐赠等。筹资渠道的多样化,使高校内外部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考评、财务监督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依据原高校财务制度和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财政公共体制改革和高校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已成为业界共识。针对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和突出问题,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在2009年、2010年先后两次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财政部自2007年启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以来,历时4到5年的时间,于2012年6月报国务院批准后,修订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年12月实施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同时,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文中简称《新制度》),为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新制度》对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一)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修订与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行业会计制度要根据国家基本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来制定。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68号)强化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资产、负债管理等,明确了部分行业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72号)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基本事项,是制定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在整个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中占统驭地位。

《新制度》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也就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不计入支出,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要。《新制度》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纳入事业会计核算,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以上问题也是高等学校近年来在会计核算中所面临的困惑,是业界研讨和一直呼吁改革的问题。因此,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若干重大制度修订将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更为全面、真实、合理地反映,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对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

1.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规定,解决了原来高校仅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等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基建会计核算纳入事业会计核算体系,正确核算生均培养成本,使会计信息更加全面;实现会计核算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

2.创新引入了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反映了固定资产的真实耗费情况,有效加强了资产的管理,改变了原来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学校资产的状况。

3.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纳入事业会计核算,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事业会计核算中。原高校会计制度中事业经费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资金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实行分开建账、分开核算,形成了一个法人主体,两种会计核算办法,两个会计主体,两套账、两套报表的现状。分别根据不同的会计核算办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显示学校的部分财务状况,造成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全面,不仅与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相悖,也给实际工作带来诸多困扰。这一新规定更加全面反映了高校会计信息,为高校会计制度的制定明确了方向。

4.优化了会计科目结构。在净资产科目中增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其中:“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明细科目,使在建工程、长期投资、无形资产资本化;“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下设“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明细科目;“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将财政补助资金和非财政补助资金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要求来核算;“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明确了非财政补助资金期末结余结转及分配过程;“财政补助结余”科目明确了财政补助资金期末结转结余不参与分配,不形成预算单位事业基金。这种设置改变了高校原会计核算形成的净资产信息不真实、资金性质不清晰、净资产的状况不全面等情况。

5.改进了报表体系结构。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支出项目取消,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进行分类列示,符合“资产负债表”国际列示惯例和通行做法;改变了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其中“事业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了事业单位年末非财政补助资金的结转结余及其分配情况,“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了财政补助资金和非财政补助资金中的专项资金不参与分配,只进行结转结余的核算,改变了原来的日常会计核算与年末决算报表不衔接,会计核算制度与国库支付制度不衔接的状况。

三、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中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会计科目的设置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针对所有在适用范围内的事业单位制定的。根据“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的规定,高等学校应该根据自身会计核算特点,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对相关会计科目做以下调整。

1.增设“短期投资”、“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科目。

2.将“应缴财政款”分设为“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分别核算非税收入中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

3.净资产类科目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科目设置办法设置。

4.减少“固定资产清理”、“应缴社会保障费”、“基建工程”、“代管经费”等不属于行业特有核算内容的科目,以符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科目设置要求。

5.保留“在建工程”科目并设立“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待摊投资”等明细科目;根据高校业务特点保留“财政补助收入”、“其他政府补助”、“科研事业收入”及其明细,用于核算不同来源渠道的各种拨款。

6.在“事业收入”科目下分设的“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培训费收入”等,按照国家非税收入有关设置项目设置此明细科目,以适应非税收入的核算要求。

7.在“事业支出”科目下设“财政补助支出”和“非财政补助支出”二级明细科目,然后再分别增设“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三级明细科目,以便与年终决算和国库支付制度相衔接。

(二)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事业会计核算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事业会计核算账目中。基本建设会计仍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是可行的,能够反映各种来源的基本建设资金从归集、流转到形成资产的建设过程。在新旧制度的衔接中,要首先将2012年末基建账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等相关科目余额,借记到新账中的“在建工程”科目。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事业会计核算在现实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预算单位只能在商业银行设置一个“零余额账户”,通过财政支付系统用于财政性资金的申请与支付,不允许财政性资金经财政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划转资金。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对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只能是业务发生的时候两套账都要进行会计核算。

2.“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应做以下处理。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计划批复并下达到单位财政支付系统时,高校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均不做账务处理,当使用此项资金支付基建款的时候,事业会计对此笔已发生的事项必须做会计处理,而不能做定期并入处理。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做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明细科目略)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拨款资金)

或“事业收入”(财政专户资金)

基建会计根据原始凭证做会计分录: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

贷:“基建拨款”(按国拨资金、自筹资金设明细)

3.授权支付方式下,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额度下达后应做以下处理。事业会计首先根据额度到账通知单做会计分录: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拨款)

或“事业收入”(财政专户拨款)

此时基建会计不做账务处理。当使用此项资金支付基建款的时候,事业会计对此笔已发生的事项必须做会计处理,而不能做定期并入处理。事业会计根据财政资金支付凭证做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明细科目略)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基建会计根据原始凭证做会计分录: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

贷:“基建拨款”(按国拨资金、自筹资金设明细)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负责人就《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答记者问.

[2] 财政部会计司负责人就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答记者问.

[3] 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2009.

[4] 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S].财政部令第72号,2012.

[5] 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S].财会〔2012〕22号,2012.

[6] 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财政部令第68号,2012.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篇6

论文摘耍:任人唯贤是现代共行政意识的内在要求,只有将“公共行政”意识上升为“行政人”的执政理念,才能有效限制“行政人”的公民私权,使“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得到真正的贯彻。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要以科学的考评制度为中介,建立具有操作性的考核标准和制度机制,并以权威的考核机构为保障,实现干部考核选拔从依靠考察主体的感性经验为主的传统方式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理性考核方式的跃升。

《论语》关于“为政在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政治观念,千百年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政治文化传统。虽然其根深蒂固的“人治”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但我们不能笼统地排斥其推崇举贤任能和任人唯贤的合理性因素。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当代政治环境下,为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要求我军在干部制度上批判地吸取传统文化中任人唯贤的思想精髓,并使其成为现代公共行政意识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试图借鉴现代社会的行政理念,对“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作初步的探讨。

一、“任人唯贤”的理念:“公共行政”意识

政治理念是政治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价值取向,直接主导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任人唯贤”用人原则的实现首先需要“行政人”与之相符的政治理念。

“公共行政”源于政府工具论,即“政府对于人民而言始终是工具性的,政府是被设计的、被制约的、能被恰当运用的社会的工具。””作为“公共政府”,“一般应具有行使公共权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有效处理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实行公共治理等职能。”“公共政府”下的“政府人”必须是“公共人”,“公共人”必须表达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即在公共事务中是不允许有违背公共性的意志利益和行为的。这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称为大公无私,是对当政者的责任要求,更多的被认为是当政者的美德。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行政领域存在着“行政人”将一己之私的个人感情泛化为人之常情的现象,以至于同乡、同窗等小圈子渐渐被众多“行政人”接受和依傍,甚至成为个别“行政人”资格的“敲门砖”和晋升的“扶梯”,“有关系”成了不合“理”行为的合“情”解释,使行政领域中的公共行政意识遭到“公权私化”的挑衅,使“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遭受“任人唯亲”的干扰。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行政人”亦拥有隶属于公民权之下的“私权利”,但由于“行政人”身份和使命的特殊性,其“私权利”必须受到法律和法规的严格监督,否则这种“私权利”的扩张就会导致。在人事制度领域,这种“私权利”扩张的往往会导致干部任用上的不正之风。可见,“行政人”公民权之下的“私权力”往往是现代社会“任人唯亲”的支撑点,为此必须对“行政人”私权利范围加以明确的规定。公共政府下的“行政人”代表人民行使人民的权力,他的身份是众多作为个体的公民让渡自己的部分“私权利”,形成了“行政人”的“超额权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民赋予的权力。换言之,“行政人”所行使的权力是公众个人权益让渡的结果,“行政人”一旦获得这种公共权力就合法地具有对整个社会进行管理的“超额权利”,这是一般公众所不具有的特殊权利。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行政人”就要把自己的私权利进行对等让渡,表现为自觉限制个人私权益,部分私生活接受大众监督,成为行政领域的“公共人”。由此,现代社会只有“公共行政”意识上升为“行政人”的执政理念,才能有效限制“行政人”的公民私权,使“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得到真正的确立。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表明我国的政府职能已经由权力管制为主转型为以公共服务为主。“服务保证”和“两个提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政治机关的根本职能。服务,就是政治机关要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军队的政治机关同样是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政治工具,在保证政治“效率”和“效益”的同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坚持以人为本,同样也包含着对军队政治机关在处理行政事务上的价值诉求。我军干部部门是权力的核心部门,肩负着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的重任。若把“位高权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观念正当化,以致形成“我们靠近党委能先得到什么、我们能让基层做什么”的观念,在选人用人上变任人唯贤为任人唯亲,那么对于部队的建设发展将会贻害无穷。军队政治机关干部公共行政意识的树立,“公共人”角色的定位,要求树立“党委能通过我们做些什么、基层能通过我们实现什么”的公共行政意识。作为根本宗旨的“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政府人”在德行上的价值追求,它蕴涵着“政府人”通过修身才能而且必须要履行的沉甸甸的义务。

二、“任人唯贤”的中介:科学的考评制度

理念,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但“价值系统不会自动地‘实现’,而要通过有关的控制系统来维系。”“政治理念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需要通过相应的中介,就“任人唯贤”用人原则的实现来说,有赖于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首先,要建立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从世界各国军队的情况看,现代化建设水平越高,军官的选拔任用标准就越具体明晰。我军现行的从德、能、勤、绩、体五个方面去考察选拔干部的标准,虽然较过去有了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比较原则,很多时候要靠各级党委领导的识人水平和用人经验去把握。尽管总政治部颁发了《中国人民团级以上指挥军官通用能力基本标准(试行)》,增强了团级以上指挥军官选拔考核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但是该标准仍然只是对团以上指挥军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作出规定,而指挥军官这一职系中有众多的各级各类岗位,每个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按照军事军官、政治军官、后勤军官、装备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五大职系,针对各职系内部各级各类具体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细化、量化传统标准的基础上,将每个岗位的必备能力进行规范化和量化,最终形成我军军官岗位必备能力的完整体系,以此作为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的基本标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将选拔考核的标准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从而增强考核选拔工作的可操作性,提高考核选拔工作的准确性。

其次,要建立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和机制。目前,“平时不算账、年底算总账”及“凭印象凭记忆下结论、一次考核定终身”等问题,在干部考核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证考核工作的经常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是有效整合各类考核。明确司、政、后、装机关相关部门职责,按照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由承担考核任务的各业务部门按照统一规范的样式,对业务考核各类比武竞赛、专业集训的成绩记录在案,并进行整理归档,作为干部定期考核时的重要依据。二是为避免出现单一考核、重复考核、多头考核的现象,对《任免条例》中规定的定期考核、晋升考核和随机考核三种考核方式进行规范,使之有机衔接起来。可以按照晋升考核下考两级、其他考核下考一级的原则,合理区分考核权限。例如,师级干部的晋升考核由大军区级单位负责,定期考核、随机考核由军级单位负责。同时明确,晋升考核时,纳入考核范围的对象必须在定期考核中评定为称职以上的干部中选取;对已经进行随机考核的内容,定期考核、晋升考核时原则上不再另行考核。三是把平时动态了解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干部部门考核与其他部门考核结合起来。比如:与纪检、审计等监察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探讨干部考核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究对策措施;通报后备干部名单以及近期拟提升使用对象,听取纪检部门、审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纪检部门通报群众来信反映以及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情况;听取审计部门主要通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所在单位财经审计、工程审计的情况等。

三、“任人唯贤”的保证:权威的考核机构

“行政人”的“公共行政”意识和科学的考评制度并不能确保制度得以有效的贯彻执行进而形成“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执行制度的主体本身应具有权威性,具体来说就是考核机构要具备权威性。制度确立以后,要得到遵守和有效运行,缺乏制度实现的保障机制即政治强制力是难以想象的。政治强制力表现为一系列的控制手段和一系列的政治过程,包括政治权威提供的合法性和政治权力的强制性两个方面,从而达到维护和实现某项原则、制度的目的。“政治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权力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权威的过程,民主的目标就在于把权力转变为权威。”“Ⅲ权威表现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政治系统的威信在公众情感、信仰等方面产生共鸣的心理感染力,“关系到运用者在这个制度体系中充任权威角色的正义性,关系到命令本身或命令的颁布方式的正义性。执行制度的主体本身具有权威性是很重要的,这首先要求规范考核机构人员的构成。考核机构应以政治机关人员为主,吸收司、后、装机关相关部门人员(根据需要也可吸收有关专家)组成。根据考核单位、考核对象的不同,各部门参加人员也要有所侧重,做到尽可能兼顾专业分布的多样性,确保考核人员中既有主战装备的“专业通”,也有熟悉小兵种专业的“多面手”,从而变“一家考”为“大家考”。要限定考核人员的资质,在职务等级上,依据《任免条例》规定的考核权限,按照不同考核对象合理确定考核人员的职务等级;在资格经历上,要求考核人员既要有基层主官任职经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既熟悉部队中心工作,又了解基层情况;在任职时间上,为避免出现个别同志虽然素质不错,但由于在现岗位工作时间较短、业务并不是很熟悉的情况应对考核人员任现职尤其在现岗位工作时间作出规定。考核中要对每个成员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发挥专业特长等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使每个成员对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承担什么责任等做到一清二楚。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篇7

摘 要:随着我国行政事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认识、研究新形势、新政策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和新的职责是加强财政改革,严厉铲除腐败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实际政策,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简要建议。

http://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思考 研究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要达到支出成本最小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其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以及内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多个方面。加强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对节约财政资金、堵塞财务漏洞、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运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出现了与经济体制不相符合的现象,因此要加以防范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目前财政预算管理和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但相对应的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却还是按照传统方式来进行,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实务滞后的情况越来越突出,没有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缺乏具体详细、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指标,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即使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没有将责任落到实处,往往只是做些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预算执行机制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忽视了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通常是对上一年度的收支状况略微修改,应付差事,没有进行具体落实,进行核算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无法做到预算支出的逐步审核和精细化预算管理,由于在预算的规划、审核、把控等方面缺乏制度保障,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对财务支出进行严格控制,浪费了使用资金;财务部门没有对资金的用途和使用效能进行核算直接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监督和健全的财务机制,使财务人员职能交叉、工作界限模糊,易引起财务人员滥用职权,导致财务漏洞。

(三)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具体表现为在日常工作中不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凭证规定的填写内容没有全面执行,有些财务人员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错误百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高层也忽略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不够重视,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有些事业单位甚至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或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技能,有的甚至连从业资格证和财务专业背景都没有,这些状况直接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准确把握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指标,从整体上拖慢了财务管理工作进程,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一)制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合并会计制度。对实现了企业化管理或者政府决定整改的事业单位应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对事业收入占大部分比例的单位,例如大学高效、医院等,可以暂时执行行业财务会计制,待经济体制、财政改革、事业改革全部落实到位后再并入市场运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则要改变目前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分开,各自为政的局面,对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梳理,将其合并为统一的会计制度,即预算单位会计制。根据目前的核算管理需求将两套制度的会计科目进行合并和调整,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全新会计科目系统。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事业单位内部管控制度

首先,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牵制制度,以工作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原则设立财务管理相关岗位,明确各财务人员的职责,保证不同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促进各职能管理部门人员间形成一种互相牵引的机制,从而保证资金的完整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质量。

其次,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稽核制度,逐一审核单位资金来源的正确性和收支状况的完整性,审核单位各项财政支出的规范性和社会效益,审核单位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及财务制度和重大经济事项的执行情况等方面都要进行仔细审核。

最后,要完善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将过时的财务管理制度予以废止,对没有明确财政开支标准的内部各项财务活动实施管理细则,从事前就开始加强控制经济业务支出,对凭证流转程序实行规范措施,明确细化授权审批的款项,对于超出一定范围的单笔资金开销要进行集体讨论决定。

(三)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要对于部门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力争将单位全部财务收支状况纳入部门预算的管理范围,坚持按进度、按项目、有凭证的支出,严禁随意更改预算项目,超出预算支出安排或因特殊情况需要追加预算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报批。各单位都要根据自身情况严格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控制资金支出状况,制定支出额度和开支标准,尤其是对于专项资金,更要从严控制各项费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方案和实施细则,确保专款专用,对每一笔资金流向都要有明确记录,建立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分析制度,保证专项资金的核算工作规范化。

(四)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现有财务工作人员群体中大力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意识,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加强财务人员思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在工作方面要提高会计核算力度和基础工作水平,此外,还要建立起有效的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培养一批遵守纪律、坚持原则、精通专业的财务工作队伍。

(五)严格执法。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整合或上级部门进行审查时,要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来对财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财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组织事业单位的会计进行考核,促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便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对没有按照国家法规,私自设立账薄、原始凭证和私有帐的单位和财务人员,要依照财政法规予以严惩。

结束语: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在这种大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改革也势在必行,因此要从财务人员的培训入手,提高全体财务人员的思想工作素质,促进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发展,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要求,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http://

参考文献:

[1]杨雄飞.探究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商,2012,(15):68.

[2]张远成.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5):48-48.

行政人事部考核细则篇8

2005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市、县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事管理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胆探索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子,努力将我县人事人才工作推上新的台阶,为垫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保障。 二、工作重点: (一) 加强公务员制度和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办法。在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服务对象评议的机制,细化并出台新的考核实施办法,加大平日考核力度,建立考核结果公示制,切实加强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以考核促进公务员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2、建立公务员轮岗交流长效机制。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改善结构、提高素质的目标,向县委县政府报请《公务员轮岗交流实施办法》,定期开展轮岗交流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从而建立公务员轮岗交流长效机制。 3、进一步规范行政性表彰工作。要按市—号文件和垫府发[1997]77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县的行政奖励表彰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奖励制度,改变以往重奖励、轻活动的倾向,从评选的公示要求、奖励方式、表彰后的事迹宣传学习等方面,引导强化活动本身,充分发挥行政奖励的激励作用,维护行政奖励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强化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人事争议仲裁作为人事执法的一个重头戏,要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办案程序,切实提高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量,保障用人单位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此来平息事态、减少信访、维护社会稳定。 5、进一步完善企业军转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继续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教育、稳定、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好政策规定的有关待遇,做到了政策配套,措施到位。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1、继续开展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结合事业单位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研究拟订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指导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2005年在县医院等少数几个经营性事业单位中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为全面推行打基础。 2、全面推行职员制。要根据已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尽快拟出推行职员制的方案报请县政府审定,争取2005年全面推行。 3、规范事业单位进口。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坚持“几进必考”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引进专业对口的人才。 4、拓宽用人视野,公开选拔事业单位负责人。2005年,争取拿出3—5个事业单位正副职领导岗位用于面向公开选拔,以利于优秀 人才脱颖而出。 5、继续深化职称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强化岗位聘任、全面推行评聘分离,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终身制,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通过构建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社会评价机制,改进完善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6、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执行《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逐步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约束激励机制。要结合垫江实际,制定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办法,突出抓好教育、卫生等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登记制度。 (三)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各种考试,严肃考风考纪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要按“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抓好政治理论、知识更新培训。同时,要强化了课程的合理设置和监督机制,注重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达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规范各种考试、严肃考风考纪。要在《重庆市人事考试守则》的框架内,出台我县人事考试操作实施细则,尤其是要细化关于考试违规处理的实施细则。通过扎实工作,保住垫江“人事考试”品牌。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搞好人才服务 1、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在引进人才的原则、条件、范围、程序、优惠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引进的具体办法,进行规范管理,力争多引进一些垫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2、创新人事制度,完善人事功能。要认真实施《重庆市人事暂行规定》,加快人事工作的拓展步伐,扩张人事的范围,在为个人办理人事的同时,要为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搞好集体人事。要充实人事的内容,实实在在地为被单位或被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人事人才服务。 3、抓好人才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要严格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功能,认真做好人事、职称评审、转正定级等服务,拓展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抓好人才市场的信息化进程,要加强同县内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主动上门服务。同时,加强同市内外人才市场的联系,互通信息,拓宽引进和输出人才空间。 (五)统筹协调,促进其他人事工作全面发展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人事人才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要在2004年考核细则的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措施。 2、加大奖金、津补贴发放的规范力度。要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奖金、津补贴发放工作。 3、努力搞好“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工作小组,通过对我县人才队伍现状、人才结构、人才需求等问题的调研,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的“十一·五”人才规划。 4、搞好两个调研。一是有关人员包括非监察对象受处分后,在工职、工资上如何处理的问题;二是乡镇专业技术在职称评审时,如何处理其不在岗的问题。 5、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行评工作和“保先”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诚信型人事干部队伍活动。 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塑造人事部门严谨诚信、求真务实、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

县人事局2005年工作思路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保险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加强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