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政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11-27 22:26:30

社会行政的功能

社会行政的功能篇1

关键词:行业协会;政府职能转移;法律调整

作为市民社会中的重要的基础力量,行业协会历来在西方国家备受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现实要求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原有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部分职能自然地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便是其中之一。在政府职能转移过程中,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我国行业协会常常表现出功能欠缺和功能发育不充分等现象,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行业协会的本质,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培育行业协会功能,完善协会功能结构,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

一、 科学界定行业协会的功能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念源远流长,为了建设一个文明繁荣的国家,人们一直在寻求社会与国家分野的方法。以洛克为代表的“社会先于国家”的理论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国家先于社会”的理论形成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二者的共性则体现在都有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的市民社会的模式,即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分模式。

随着现代国家福利危机的出现,以及政府被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包围,人们看到了政府面对困境的软弱无力,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起来解决问题。开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1]243,正在成为“整个世界多元社会的规模宏大、高度活跃的组成部分”[1]250。社会领域已经从经济领域分离,形成了如萨拉蒙所说的第三部门。自治性、自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是第三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能满足政府和市场无法满足或不能很好满足的社会的许多重要需求,与政府、市场构成合作伙伴式关系,这就是政府、市场与市民社会的三分模式。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社会逐步从单一的国家权力结构向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政府职能转移需要社会组织承担一部分的公共事务,市场经济主体也有自发地组织行业协会以保护行业利益的需求,社会现实呼唤着行业协会的发展和壮大。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结社自由,这就从国家根本大法的角度确立了公民组建民间团体的合法性。1998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社会团体是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的组织;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社会团体必须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按规定到民政部门登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2006年3月,《广东行业协会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第一个由省级政府发布的地方性法规。其中规定:行业协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为维护共同的合法经济利益而自愿组织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专门出台了有关行业协会的地方性法规,这些都规定了行业协会必须依法登记,行业协会的活动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章程及行业的整体利益和要求。

从上述有关行业协会的法律法规规定来看,我国行业协会应当具有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代表功能

“行业协会是由同一行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相关企事业单位通过沟通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规范同行业的行为,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权益而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2]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每一个会员企业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有其自身的权益要求和利益诉求,行业协会能够把看似一盘散沙的合法的企业利益要求凝聚在一起,通过正当程序与政府、其他行业、国际组织及贸易伙伴进行沟通协商,将行业利益表达出来,以增强外界对本行业的了解和信任,以期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并对立法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这种利益表达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3],由于个体的势单力薄而通过一定的团体进行利益聚合,以集体的力量表达出来,在使自身利益合法化的同时,也发挥了抑制政府权力恶性膨胀的功能。

2. 服务功能

行业协会的成立宗旨在于服务企业,这与行业协会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一致的。行业协会要为全体会员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其公益目的。会员企业的成分复杂,但行业协会要不分大小、强弱,一视同仁。通过建立各种服务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举办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推广展览会,组织商务考察,开展培训、贸易纠纷仲裁等。这些服务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行业协会自身获得了良好的威信和认同感,又是行业协会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 自律功能

政府对市场的调整不可能是万能的,通常,当政府不干预微观经济领域时,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就依靠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等社会自治组织的自律机制来实现。自律能够避免企业之间无谓的纷争和冲突,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既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又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进而形成整个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氛围。

4. 社会整合功能

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整合“强调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社会各个阶层、各类组织、各种人群的利益进行调节,建立社会协调运行的机制,以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组织与政府、企业共同实现社会整合的功能。一方面,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对公共资源进行协调分配,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但同时政府又是有限的政府、服务的政府,作为纳税人的“公仆”,政府必须与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之间建立平等、互动合作的关系,通过协商对话、谈判,有时也会是非暴力争吵的方式,达到整合的目的。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中的独立的经济组织体,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之间确立互惠互利的竞争关系,以维护整体利益。如果企业之间存在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等违背公平、公正原则的行为,政府和行业协会就会介入和干预,以便恢复有序竞争的秩序。

显然,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我国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协会功能是不够的,还远远没有将协会自身应当具备的全部功能展现出来,比如:协商谈判的功能、培育公民公共精神的功能等。可见,我国行业协会有待于完善的空间还很大。

二、 我国行业协会功能存在的困境

从整体上看,在社会转型期,我国行业协会功能在上述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但是,仍然存在着功能发育不充分、功能定位不科学、功能法律化程度不高以及功能异化问题。

社会行政的功能篇2

内容提要:谈到司法,我们经常会想起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了纠纷,在寻求其他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等无果的情况下,最后还可诉诸法院,由法院来主持公道。但是否所有的纠纷法院都有权受理并最终实现社会公正呢?法院除了解决社会纷争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功能?司法功能的定位决定着司法的发展方向,在司法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讨论司法功能的定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现代司法/功能/限制 一、现代司法功能概述 按照所学的法理学知识,司法是指司法机关(本文司法是狭义的,司法机关专指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处理涉法性案件,并对具体当事人施予保护或制裁的活动。现代司法从时间上界定,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司法机关有效配置后的司法。现代司法具有以下特征:(1)有具体的“讼争”存在;(2)一定的组织保障,具备超越当事人以及中立于争讼案件的地位;(3)能独立裁判;(4)程序保障,必须遵循类似自然公正和正当程序的原则;(5)作为一种国家权力而存在,并与具有较强政治性的立法权和行政权保持一定的张力。 功能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一定满足。现代司法功能是指现代司法所具有的功用和效能,具有应然性,体现社会对现代司法需要的满足。司法功能作为法律与其他社会系统联系的纽带和中介,其通过司法的运作(法院行使司法权或裁判权)而对社会生活产生实际的影响。而法院具有两种基本职能:一是审理刑事案件,判决刑事罪犯;二是审理民事行政案件,判处民事行政纠纷。惩治刑事罪犯,一方面打击和消灭犯罪分子及其犯罪活动,另一方面对社会具有警示教育作用,从而达到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的目的。判处民事行政纠纷,一方面平息和化解各种利益纠纷和冲突,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调节和平衡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并防止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政治矛盾。因此,司法功能的目的是:平息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 但司法功能究竟为何,可谓仁者见仁,作者见智。有人认为,司法的功能无非就是利益平衡;有人认为,司法的功能是解决纠纷;有人认为司法的功能有拓展趋势,衍生了规则创设、社会控制、权力制约等功能。但凡功能总有基本功能、衍生功能和本质功能,因此,笔者将现代司法的功能分为两种:基本功能和政治功能。而基本功能、政治功能是本质功能之外在表现,政治功能是司法在发挥基本功能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功能。 二、现代司法的功能定位 (一)法治功能是现代司法的本质功能 法治模式的重心是治权。在一个采纳“三权分立”理论的国家,司法权是与行政权、立法权相对应的权力,并共同根基于宪法。虽然我国未接受“三权分立”的观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学术上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权”。从“权”的划分角度,可以看到,司法权是宪法层面的权力,是国家权力构成的基本内容。司法是法律运行的关键环节。对司法权本质的不同认知反映了统治者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同样,统治者对司法权的认知差异也直接体现在司法功能的定位上。人类历史上大体存在着两类不同功能的司法类型:人治功能的司法与法治功能的司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司法是人治功能的司法,少数执政者的意志决定司法的价值取向,法律中的许多重要价值原则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被人为地抛弃或篡改。现代司法则是具有民主特质的司法,司法不再是少数统治者的意志工具,而是人民据以制衡权力和保护权利的利剑。社会主义司法应当是具有法治功能的司法。其次,司法权具有社会权力的属性。司法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它间架于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司法权具有被动性,其启动需要社会力量的参加(起诉),而不像行政权具有主动性。特别是,司法权可以在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做裁决,体现了公民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司法权源自国家与社会的对立中,她总是站在社会一边控制国家。 因此,现代司法权体现法治的内涵,兼具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品质。现代司法的功能必须体现司法权的法治精神。司法法治功能在层次上具有微观功能和宏观功能两种表象。作为微观意义功能,司法对权力的制约、调控,对权利的保障、协调实现于个案中,服从于司法被动性特征。作为宏观意义功能,司法行为的被动性特征已消失在司法通过大量个案积累的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影响之中。宏观功能是将司法放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去定位的整体功能。如有人指出的:“司法还有一个宏观职能,即通过审判维护国家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 机关在行使审判权时,都是以一定时期的司法政策即通过行使司法权调控社会关系所欲实现的目标为导向的,这一目标或来自于执政党特定时期的中心工作,或来自于审判机关对特定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尽管不同国家的司法机关以不同的方式来贯彻各自的司法政策,但是,在通过审判权处理社会纠纷的同时,通过司法判决影响、推动社会纠纷中所反映出来的亟待解决的共性社会问题方面是相通的。” (二)解决纠纷是司法的基本功能 司法的最初功能在于裁判案件。司法职能主要是判定性的,即裁决争端。社会发展史表明,司法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与人类社会相伴。在最初级的政治社会中,当时的社会结构尚没有分化,作为原始部落的首领,同时肩负行政管理和司法裁判两个职能,既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又是社会纠纷的裁决者。在部落首领解决纠纷的过程中,由于长期面对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纠纷,一系列程序、程式或步骤因日积月累形成并固定下来,成为一种长期遵循和适用的样式,此即为现在我们所说的诉讼法或者程序法。在当时人类人智初开,尚不知权利、义务等为何物时,司法作为社会纠纷的一种解决机制已经应运而生。梁治平指出,纠纷解决的着眼点并不是确定或维护什么人的权利,而是要辨明善恶、平息纷争、重新恢复理想的和谐:一种按照道德原则组织起来的秩序。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倡的分权制衡思想得以运用于政治实践,行政和司法合二为一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三权分立的格局。司法分立于立法、行政具有独立的品格,司法权至高无上,其在解决社会纠纷方面的功能就更加强大和突出。尤其是在英美国家甚至在一部分大陆法系国家,无论是刑事诉讼或是民事诉讼,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认为司法的基本功能莫过于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只是这两种社会纠纷的参与主体、性质和强度不同而已。 我国虽不是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司法所具有的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功能,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也在逐渐加强。从司法权存在的本来目的来看,其功能就是以权威的方式解决那些业已发生的利益争端并使得各项法律通过具体案件得到实施。法院作为一个纠纷解决中心而存在。当纠纷通过其他途径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人们可以将其诉诸司法程序。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除了一些极端敏感的政治和外交纠纷外,司法已经囊括了那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纠纷。而在大洋彼岸人们早已开始热衷于讨论:除了思想,没有任何行为能有充足的理由来拒绝司法的审查,即使是传统上认为司法不宜涉足的外交和国防事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司法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以制度安排的方式,设定法院裁决形式的优先权、有效性,从而使其具有其他机构所不具有的权威性,特别是最终解决纠纷的权威;第二,司法形成了一整套相对比较独立的制度和公正的程序,如果不考虑效率,则更具有公正性;第三,司法机关作为专门的解决纠纷的机构,可以对所有的纠纷统一解决,而不管冲突发生在何种主体之间,其他的纠纷解决方式则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仲裁往往只能局限于解决涉及民事的争议;第四,司法机关作为专门解决纠纷的机构,其成员高度专业化,在解决纠纷方面具有比较稳定的处理能力。司法能够为人们所追求的公正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程序救济,也能够通过看得见的法定程序使人们感觉司法的公正性。 (三)司法的政治功能 传统的司法功能局限于解决私人之间所发生的社会纠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司法制度的进化,司法逐步突破原来私法领域的藩篱,向规范公民与政府、公民与国家等公法领域渗透。司法权超然独立的地位的形成以及不可逾越的权威的树立为司法功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可以说,司法的社会纠纷解决功能已经在西方各国得到淋漓尽致的拓展和发挥。如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性丑闻案”,日本的“洛克希德案”,印度的“拉奥案”等等,这些涉及到政府首脑的案件,现代司法的功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司法向政治领域的扩张表明了未来司法发展的一个趋势。1、 社会控制功能 社会控制是指通过宗教、道德、法律等各种手段,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安排,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维护社会秩序,最终服务于人类利益的社会调控方式。在社会控制机制中,司法的功能在于它凭借政治上组织起来的力量和权威将抽象的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的对人们行为的控制,这种控制是对个别行为的直接控制和普遍行为的张力控制的有机结合,[11]使人们在可预测性和确定性的条件下进入现实过程,从而使他们的 行为处于实际控制之中。控制功能的实质在于维护社会政治权威,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法律,通过对每个人所施加的压力迫使他维护文明社会并阻止他从事反社会行为。[12]通过司法过程,明示或暗示人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同时,审判中法官的一切行为都遵照一定的价值与行为准则,经由审判,这种特定的观念得以宣扬,经过反复的司法活动得以强化,从而内化于大众的内心中,引导其行为遵循主流价值观。 2、权力制约功能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不能作“政府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的单向理解。这种社会控制亦包括通过法律对政府的控制,它不是主体超然于外的控制而是系统主体与控制主体的合一。 现代司法与传统司法最重要的不同在于权力制约功能。现代司法活动与历史上的司法活动相比,其重要意义不在于其纯法律功能的变化—诸如解释法律和惩戒犯罪方面的基本功能可以说是亘古未变,而在于司法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擅变。[13]这种实质性变化指的是原本主要用来对付社会和民众的法律和司法结构,现在也可以用来规约政府机关和官员的行为。 具体而言,现代司法的权力制约功能主要以两种形式发挥: (1)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典型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相抗衡”的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从传统的“警察国家”向“福利国家”转型之后,行政权力的扩张日趋突出。相应地,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例更易发生。因此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纠纷不能由双方自行解决或自行解决可能损害行政相对人权益之时,行政诉讼就应运而生。法律制度的明显趋向是费尽心力打击令人反感的对行政自由处置权专断任性的滥用。[14] (2)司法审查。它是法院通过司法程序来审查、裁决立法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以及行为是否违反宪法的一种权力。司法审查的理论依据是现代国家推行的宪政主义。由民选代表组成的立法机关所制定的宪法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图腾,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法令和政府行为不得与之相抵触。而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是宪法精义的守护者,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15]司法审查权是现代司法权的精髓,以至于埃尔曼认为,“司法上对法律的拒绝适用以及这种权威的程度和范围可视为司法独立程度的指示器”。[16]但由于我国未将抽象行政行为纳人司法审查的范围,使最为重要的一个行政领域缺少常规的法律监控,大大影响了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效果。而现实中,常见的行政违法大多始于抽象行政行为。如农民负担问题,可以说大多数农民负担都是由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造成的。由于未赋予这些“规范性文件”可诉性,造成了农民大量上访。在我国,上访系统所受到的社会压力与司法功能的状态发挥存在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反向关系,它具有“问题上交”的特点,一旦基层行政、司法功能不到位,便会出现大量的上访现象。而由于法院还承担着行政监控的职能,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必将减缓大量的利益表达进人上访系统。这些长期困扰的问题表明,我们的制度安排存在着某些缺陷。因此,从现实的需求和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来看,逐步将抽象行政行为纳人司法审查的范围应是司法改革的趋向。 3、公共政策制定功能 所谓公共决策,在本质上属于解决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政府行为,反映决策者认为可以用来取得预期结果的手段。公共事务的决策往往被视为特定权威机关的专有权力。法院是否能够决策、在多大程度上决策,传统司法与现代司法的做法迥异。在传统司法制度下,解决纠纷的法官主要依据既有规范与理念来处理特定案件。定纷止争是司法固有职责。法院的角色定位于社会安全与秩序的维护者,公共决策权力独掌于最高权威者或机构手中。即使决策权力在国家机构有所分化,也主要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各行政性、立法性机关之间分享,司法未能获得通过解纷参与宏观决策的权力。 然而,从社会发展趋势看,既然权力制约确属必要,那么法院在解决各种纠纷时,对立法与行政未涉及或涉及甚少的事宜,显然不能拒绝审判。相反,基于法律与事实作出自己的判断,应是法院职责。由此,法院可以而且应当通过案件审判形成判断,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但同时应该注意,考虑到自身特性和条件所限,高度发挥司法的决策功能也不现实。其一,司法的特性决定了法院只能是被动的、带有依赖性的决策者。法院不能主动寻找案件,因而无法主动制定政策,只能等待当事人提交案件而受邀参加,与立法、行政部门主动决策的情况不一样。其二,司法权的有限性决定了司法决策范围的有限性。法院的审判范围仅限于当事人起诉的案件,与立法或行政决策相比,司法决策的范围 小得多。其三,司法权的先天弱小也要求法院在政策制定方面应审慎进行,司法只能在极其必要时才能发挥决策功能。其四,信息有限性妨碍决策功能的发挥。任何宏观决策都依赖于决策信息的全面,而司法程序的特性—法官必须中立、被动,决定了法官只能依靠当事人提供的信息。而个人能力与利益偏向都可能导致当事人提供信息不充分或不准确,这当然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其五,司法决策的影响有限。法官没有自己的执行手段,不得不仰仗社会的自觉服从和行政配合,但这在宏观决策型诉讼中却不一定都能做到。其六,现代司法的决策功能是与其法律解释行为相联系的。法官在法无明文规定时填补法律漏洞,或者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或相冲突时进行创造性解释或创制新判例,其裁决已超出某一具体案件的范畴,对该纠纷所涉及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式产生了波及效应,影响到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最后,现代司法的公共政策制定功能通常是通过消极否定式与积极肯定式两种方式得以发挥。消极否定式通过宣布一项法律、法令、政策为违法无效来干预公共政策,表明自己的政策观,积极肯定式通过解释宪法或制定法积极主动创立政策。 三、现代司法功能的限制 司法功能的局限一方面是由于司法本身的特点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司法制度本身建构缺陷。 (一)司法的被动性 司法权是一种判断权,法官运用司法权需要相关机关或者个人的起诉或应诉,没有公民、组织或者国家对于司法程序的发动,案件是不会纳入到司法的视野当中去的。所以司法所做出的反应总是对于它所裁判的案件,司法只能面对已经发生的案件而对于未发生的事情司法不会做出积极主动地反应。司法的被动性使得司法缺少应有的预见性。 (二)司法权的弱化 司法和政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司法从某一角度来说是为政治服务的。司法权能够有效的制约行政权和立法权的运作,但是在现实中司法权从产生到现在一直是处于比较弱小的地位,从而阻碍了司法功能的有效发挥。如在三大诉讼法中规定了司法机关向行政机关的司法建议权,但由于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司法建议的落实情况却缺乏监督与责任追究,导致这一权利的行使流于形式化与表面化。 (三)司法制度建构的不完善 司法功能的局限性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司法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司法的本体方面说,司法自身的特征将必然导致司法功能的局限性,如期限制度,期限制度是司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的设立是为了司法的效率和经济原则,但是该制度的设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公正的实现以及真实地发现等方面的内容。司法制度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以及运用司法权的法官,司法机关的设立各国的规定有所不同;各国的法官选任机制是不同的,专业知识是可以通过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但是法官还需要具有内在的品德素养这确实是很难评判的。如果法官的素质不符合法治和公平正义的要求,那么司法功能的局限性由于运行司法权的人的缺陷而显现出来。 另外司法功能的局限性还与司法制度所存在的环境密切相关,司法功能的发挥需要公众对于司法产生普遍的认同。如果司法的权威没有真正地确立,人们就不会将司法看作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了纠纷人们也不会希望通过司法的途径解决而是其他途径,这样的司法形同虚设。 综上,对现代司法的功能应理性的认识,既要重视它的基础功能,法院不能拒绝裁判;又要认识它的本质功能,法官在“造法”过程中也非任意恣为;同时,更要加强对司法的政治功能的认知。然而,实践中,司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纠纷,将它的解纷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法院也并非完全依法裁判;司法的政治功能也不能得到较大的发挥,这一方面因为司法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任何制度的设立在现实运行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异化或错位,因为制度设立时不可能考虑所有的情况,而且多是在利益取舍中设立,加之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注释: [i]孙永兴:《论司法的利益平衡功能》,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ii]宋石、陈怀新:《司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兼论调解在纠纷解决中的价值》,中国法院网。 [iii]蒋红珍,李学尧:《论司法的原初和衍生功能》,载《法学论坛》第19卷第2期。 [iv]卓泽渊:《法理学》,法制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377、434页。 [v]周永坤:《司法权的性质与司法改革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1年第4期,第17页。 [vi]同上,第18页 [vii]孙万胜:《宋鱼水审案方法之实践价值》,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5月23日,《法治时代周刊》B版。 [viii] Arthur tayor,The Civil Law System,little,Brown and company 1957,p.134. [ix]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0页。 [x]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载《法学研究》,第22卷第5期,2000年版,第36页。 [xi]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193页。 [xii] [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9页。 [xiii]胡伟:《司法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25-226页。 [xiv] [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245页、258页。 [xv]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9页。 [xvi]同[14]

社会行政的功能篇3

论文摘要:与西方国家宪政的功能相比,我国宪政的突出功能就是经济功能。宪政的经济功能是宪政功能的一种作用形式,是宪政对于经济产生特定影响的表现形式和由此形成的结果。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宪政的经济功能包括宪政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功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政治、法律和文化供给功能以及宏观调控功能。

一、宪政经济功能的含义

宪政(constitutionalism),又称为“民主宪政”、“立宪政体”,就是在宪法统治下的国家政治生活。宪政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要设计一套政治制度来限制政治权力的行使。宪政有大小两个概念之分。“大宪政”就是实践中的宪法,包括所有获得实施的宪法制度,譬如民主、法治、分权、联邦主义以及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小宪政”则专指大宪政所体现的最高形式:宪法通过其解释机构对普通法律的控制,也就是类似于美国联邦法院对立法的司法审查制度[1]。因此,大宪政概念涵盖民主和法治,而小宪政概念则强调宪法的最高地位,因而可能和民主与法治相冲突。

宪政的经济功能是宪政功能的一种作用形式。宪政的功能是宪政不可或缺的至为关键的内容。根据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系统水平和角度,宪政具有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2]。宪政的经济功能也称宪政的经济作用,即宪政对于经济产生特定影响的表现形式和由此形成的结果。宪政作为上层建筑,它反作用于经济,促进自身与经济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形成。这也是宪政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宪政的经济功能既是经济对宪政的必然要求的反映,又是宪政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突出特点之一。

二、中西宪政经济功能的比较

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宪法并不规定调整经济的内容,就是对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鲜作规定,其宪法中的权利并非普通的“人的权利”,而是大写的人权,是公民对抗政府的权利。宪政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国家权力,通过对国家权力的限制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因此,西方国家宪政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规范国家权力;另一方面保障公民的权利。设定宪政功能的理念是基于个人权利说,即作为人而拥有的一些天赋的、先于社会、先于国家的个人权利,国家必须尊重这些个人权利;国家不能制定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法律。国家的使命就是保护这些权利不受侵犯。“宪法制定者认为,政府的目的是充当警察和卫士,而不是提供衣、食、住”,“向人民提供‘福利国家’的那种福利,并不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倒是应该让个人自由地去追求这种福利。”[3]所以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等规范由国家机关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按一定程序制定然后执行,并未将其提高到宪政高度解决。

关于我国宪政的功能,有的学者论述为五个方面,即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规范经济生活,以及在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4]。有的学者论述为四个方面,包括组织国家政权、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实行法治方面的作用[5]。实际上,后者在详细论述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的作用时,指出这一作用表现为保障市场经济、重视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所以实际与前者并无多大的差异。不难看出,我国宪政功能的定位除了与西方相同内容,即规范国家政权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外,还承担着规范经济生活、建设意识形态的重任。对经济调整内容的规定,历来是我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西方国家宪政的功能相比,我国宪政的功能定位为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注重强调经济功能。

三、我国宪政经济功能的表现形式

(一)宪政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基础功能

宪政是运用宪法对整个社会所作的权威性价值分配,它必然对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作用。宪政的权威性价值分配实质上是运用宪法权威来分配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土地、矿山、水源、森林等)、人文资源(劳动力、信息、机会等)、政治资源和法律资源。政治资源特指政治行为主体掌握政治价值和资本,主要包括政治主体拥有的地位、知识、金钱、领导技能、支持者的个数和状况、政策与策略、对社会舆论工具的控制力、必要的强制手段等。法律资源是一切可以由法律界定和配置,并具有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价值物,如权利、权力、义务、责任、法律信息、法律程序等。

宪政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分配是间接的,是通过对市场直接配置经济资源的认可和保障来实现的,而它对政治、法律资源的配置是直接的,尤其在当代法治社会,经济资源、人文资源和政治资源往往表现为法律资源的形式,因而法律资源的配置往往制约以至决定着其他资源的分配状况。宪政通过宪法的最高权威来配置权利和权力,以此规范社会主体的政治行为、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从而达到国家为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对社会性资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分配。宪政最突出的内容和最本质的核心就是对权益的分配和再分配,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调整社会关系和对外关系,与普通立法、政策对社会性资源的分配功能相比,具有根本的、最高的功能,是其他管理性分配方式的基础。

(二)宪政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政治、法律和文化供给功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物质资源不再由政治系统直接配置,而是由市场起基础性配置作用,并由根本法予以认可和保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它本能地排斥行政集权干预而要求法治程序保障,它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它对外在环境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权威、体制、法制、秩序及意识形态等内容,而宪政恰好是通过对权利和权力的配置、规范的制定、制度的安排、秩序的创设等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就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客观需要来看,宪政的供给功能体现为:

1.宪政的权威供给功能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不仅是经济模式的更新,更是对由来已久的政府权威的扬弃。市场经济否定的是那种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行政权威,但绝不是不要权威。市场经济需要一种有别于以往权威的供给即宪政权威供给。

在经济活动中建立宪政权威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为,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宪政权威和权力相对集中,往往是科层制度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在权力集中的同时,分权与制衡的制度较为健全,处于国家领导层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各司其责,地方机构也有法定的权力与责任。所有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行为都是在宪政的原则下进行。

2.宪政的制度供给功能

V.奥斯特罗姆、D.菲尼和H.皮希特认为,“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通过分析市场和立宪的互动而发现制度创新主要不是市场现象,而是源自宪法秩序下的制度供给[6]。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现代经济的起飞,必须有一个表达大众意志和利益的政治结构来承载,并通过它源源不断地进行制度供给或制度创新。

宪政的制度供给内容广泛,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它能适时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灵活性和稳定性统一方面颇有优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系为基础的,现行宪法将这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系以根本法的形式加以规定,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起着长期稳定的制度供给。没有宪政的制度供给功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获得飞跃是不可能的。

3.宪政的法治供给功能

这一功能表现为对市场经济体制静态和动态的机制提供合法性基础和约束性框架。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有两个基本层次:一是资源占有者依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而决定资源的交换或利用;二是法律设定出资源配置的制度框架,并由此决定资源的流向和利用方式。前者通过体现市场主体对资源配置的个别意志,后者则体现出社会对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实际上,后者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是合理或完善的法治。

宪政的法治供给功能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也是吻合的,市场经济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出现了权利本位、契约自由、法人制度等重要的法权关系的情况下才正式确立的。宪政条件下的法治供给是一种平等、自由、公开和公正的供给,为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竞争、秩序和机会均等、效率与公平兼顾奠定了基础。

(三)宪政的宏观调控功能

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解决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正。政府的宏观调控内容主要有:(1)提供法律框架,现代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制定了称之为“市场经济宪章”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预算法、金融法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2)调节管理职能,如引进计划管理模式弥补市场不足;(3)政府的生产职能,如开办国有企业等;(4)提供社会保障;(5)再分配国民收入,以保持社会基本公正。政府所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财政手段、货币政策、收入调节、产业政策和计划调节,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基本手段。从根本上看,在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大都是在宪政的机制中发生作用的,其手段、方式和特征受到宪政体制的制约,甚至可以说宏观调控本身就是宪政实践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6.

[2] 邹平学.宪政的经济分析[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

[3] [美]路易•亨金.美国人的宪法权利与人权[J].法学译丛,1981,(6):26.

[4] 朱福惠.宪法学新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5] 许崇德.宪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社会行政的功能篇4

关键词:社会转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43-02

一、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内涵解析

(一)政治结构功能分析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将结构功能主义方法引入到政治学领域,开创了政治结构功能分析。阿尔蒙德认为,政治体系、结构、功能是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三个核心概念,其中“体系”是指各部分之间的某种依存以及体系同环境之间的某种界限,所有的政治体系都具有相应的政治结构。结构是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阿尔蒙德认为,每一个政治组织都是一个具有明显政治目的的结构。政治功能是指政治体系及其结构和角色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或政治结构的活动后果和影响[1]。因此,阿尔蒙德的政治结构功能主义是把政治生活看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不同的结构有机关联在一起,每个结构都在体系中发挥着相应的功能,从而维持政治体系的存续与均衡,并且结构与功能是历史范畴,随着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结构与功能也会相应变化,从而使整个体系趋向新的平衡。借助于阿尔蒙德的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框架,本文将政治体系定位于中国,结构则从纵向及横向两个角度进行划分,纵向结构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横向结构为地方政府与其他社会力量,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不论纵向结构或是横向结构都必然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产生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最终实现中国社会这一体系的和谐与均衡。

(二)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目前,学界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较多,其内涵与外延存在差异。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认为,社会管理即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2]。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由此看出,公共服务一方面强调政府的作用,同时也主张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合作协调。

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

(一)纵向结构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转变

1.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政治挂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其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镇压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等,因此,在以“阶级斗争为纲”为指导思想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将政治统治职能放在首位[3]。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只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和执行者,地方必须在中央政府的授权范围内执行地方事务。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这种集权化控制,以政治统治为主导功能的政治结构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然而,在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体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处于结构混同状态[4],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向前推进,地方政府的经济活跃性及社会活跃性逐渐显现,高度一体化的社会体系已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利益需求,并最终导致社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失控,形成社会失序。

2.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经济压倒一切”的导向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国家逐渐意识到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系已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为此,伴随着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府职能的重心开始转移,然而此时社会市场经济刚刚萌芽,市场力量尚且不足,各级地方政府被推到经济发展的前台就成了一个自然的选择。1979年,中央政府以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向地方大规模下放财政权力[5],使政治体系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也促使地方政府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型政权经营者”变为了“谋利型政权经营者”[3]。毫无疑问,“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职能定位,在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及不可忽视的积极历史意义,通过权力下放,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与提高了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这种情势下,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日益得到强化。然而在经济职能强化的同时,也造成了地方政府在推动本地区发展过程中,产生了GDP崇拜的片面政绩观,不惜以资源浪费、破坏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随之出现的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发展、人与自然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各阶层之间利益差别的不和谐后果。地方政府单纯的经济管理职能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产生的必要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职责同构的政治体系与政治职能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使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存在合法空间。恩格斯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5]。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是政府两个不可分割的职能,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府就必须承担起较多的社会职能,而从纵向角度看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拥有更优越的管理本辖区事务的便利条件、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更直接迅速的环境反应能力,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打破原有一体化的政治体系结构,以便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改革开放背景下地方政府“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发展导向导致政府在公共卫生、教育、安全、社会保障、贫困群体服务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6]。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改变,新的时代环境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中央政府在政治职能上、地方政府在经济职能上的“越位”与“错位”不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应顺应时代趋势产生与归位。

(二)横向结构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转变

1.“全能政府观”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越位与缺位

近年来,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然而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地方政府急于想把原先没有做好或者做得不够的社会公共事务不惜代价地做好,出现其在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中的全能政府现象。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能“越位”,即凭借强制性行政权力干预市场与社会的活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越位”导致政府来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使提供的产品往往形式单一,难以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多样性需求,而且还会阻碍公共产品的多样性发展,同时仅由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唯一投资者,随着人们对公共产品需求层次和数量的提高与增多,必然会出现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和公共产品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职能“缺位”,即地方政府对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不到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无论是职能“越位”或是职能“缺位”,都是由于地方政府不能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要求,其职能定位出现误差。因此,清晰界定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的职能,从而进行结构的调整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2.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多元参与结构

政府并非是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唯一治理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由过去的生存型、单一化向着发展型、个性化转变,越来越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5]。因此,随着社会发育的不断成熟,承载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的主体结构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地方政府职能必须进行明确的转变与界定。

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需要我们从参与主体所发挥的功能的角度进行选择与审视。国内外实践证明,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是承接政府和企业转移出来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载体,这些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形成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的良性互动局面[7]。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中,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维权保障、慈善救济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社区在解决职工下岗再就业、助残济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社会公共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私人产品性质,而私人产品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市场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也有一定的空间。至此,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多元化结构基本形成。

由此可见,“全能政府观”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存在越位与缺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其职能进行不断调整以满足社会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只有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结构能够实现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能够弥补地方政府的治理缺陷,实现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调整和转变就成为当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命题。

参考文献:

[1]张钦朋.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评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3]董幼鸿.地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杨和焰.政治现代化视野中的政治结构分化与政治系统整合[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8).

[5]易重华.中国地方政府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李军鹏.论中国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4).

社会行政的功能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当前传媒领域的广泛应用,大众传媒对社会思想和个人成长的影响都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基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十分有必要探索相应的措施促使大众传媒对大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大众传媒对社会大众实施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果

大众传媒在社会上的应用和对社会思想起到的广泛性影响促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器,对国家社会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受到我国文化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新时期,要想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功用,对社会大众实施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就应该探索相应的措施对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合理激发,以大众传媒的思想宣传和教育作用对社会大众实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我国社会大众的基本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当前大众传媒视阈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主流媒介形式如报刊、电视和广播外,网络也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大众信息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大众能够接收信息的渠道日渐增多,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加强,大众传媒的思想教育引导逐渐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一般而言,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大众思想状况,大众传媒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们政治意识、思维方式、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对群众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国民整体素质的强化都产生着特定的积极影响。基于此,在国家相关文化部门对社会大众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众传媒工作的重视,只有发挥大众全面的力量,才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也才可以紧随时展潮流进一步提升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保证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开展能够与当前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此外,受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的影响,大众传媒对各项文化信息的传播必须高度服从于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局,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所传播的相关思想应该能够对大众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辅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唯有如此,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

二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相对较多,其能够借助自身优势对群众思想实施正面的引导,促使社会大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逐步的提升,进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几点对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功能进行分析。

(一)舆论导向功能

我国相关文化建设部门高度重视对社会大众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向学生传播积极、正面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信息,逐步引导社会大众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国民素质得到逐步的提升。大众传媒作为宣传国家相关政策信息和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必然也承担着对社会大众实施相应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任务,而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社会大众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发挥其自身舆论引导功能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实施科学的引导,促使社会大众能够对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相应的力量[2]。具体来说,我国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价值导向,大众传媒应该在发展过程中自觉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优秀思想;行为导向,大众传媒应该通过对先进人物事例的宣传对社会大众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目标导向,大众传媒在思想传播过程中将社会建设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对群众的整体发展目标作出相应的指引,希望能够促使我国社会群体意识在正确的引导下形成社会建设方面的合力,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

(二)稳定凝聚功能

大众传媒对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以及对社会大众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还具有一定的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各方关系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发生突发事件,如自然灾难和恐怖暴动等,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着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在特定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对社会大众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够充分发挥稳定凝聚功能,稳定人心并凝聚人心,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度过社会危机。此外,大众传媒的稳定凝聚功能也表现在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及时传递相关信息促使社会大众达成一定的思想共识,进而配合政府工作开展各项行为,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典型示范功能

大众传媒在发展过程中适当的传播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还能够发挥相应的典型示范功能,为社会大众良好思维意识形态的形成做出正确的指引。具体来说就是大众传媒在对社会大众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报道典型的先进人物事迹或者重大案件的良好处理程序等,以榜样示范作用对社会大众做出正确的指引,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促使社会大众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的努力[3]。

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果的措施

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相对较多,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引导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新时期必须探索更为科学的措施促使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激发,进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支持。

(一)加强对理论灌输的重视

大众传媒在思想传播工作中要想充分发挥出舆论引导作用,还应该加强对理论灌输的重视,通过向大众宣传一定的科学理论,让社会大众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形成正确的认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奠定基础,切实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4]。一方面,应该借助大众传媒的权威性为思想政治理论灌输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方面的方针路线、所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荣辱观、法律规范等都需要通过大众传媒向我国社会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因此大众传媒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灌输的开展,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提升群众对社会建设的思想认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保障。另一方面,注意发挥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优势。无论是对相关理论的解释和进一步限定,还是对社会舆论、社会思想的控制和协调,都需要借助大众传媒来完成。可见大众传媒对社会大众思想意识形态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大众传媒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自身传播优势,通过积极的信息传播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从而最终实现对社会大众思想意识的良好控制。

(二)加强大众传媒与社会大众的实时互动

我国传统大众传媒对相关信息的传播一般是单向的,即由大众传媒向受众群体传播相关信息,进而实现对受众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当前我国社会新闻工作的改革发展,人们对信息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传播形式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传统的单向传播逐渐向着互动传播的方向发展,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基于此,新时期借助大众传媒的功能对社会大众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应该结合当前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特点,在对大众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与社会大众的实时互动,进而结合大众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科学调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促使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为我国社会大众整体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效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相关研究者已经逐步认识到大众传媒在宣传无产阶级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功效,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对社会大众实施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促使社会大众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民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就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借助大众传媒所具有的舆论引导功能合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对社会大众思想做出正确的指引,增强社会大众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积极投入到社会建设实践中,为社会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在具体操作方面,大众传媒在工作中首先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以宣传,进而以科学的理论对大众的思想进行武装和鼓舞,提升社会大众在国家建设方面的积极性[5]。其次,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应该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大众传递相关信息,进而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传媒形象,为后期舆论引导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基础。最后,在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自身舆论监督方面的功能,站在群众的角度对我国政府各项事务进行监督,并向群众反馈,让群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增强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强化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在对社会大众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大众实施良好的思想引导、促使社会大众的思想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都产生着特定的积极影响。因此相关文化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其功能得到相应的激发,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做出正确的指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

作者:马莉 单位: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海涛,裴晶晶.关于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效果研究[J].卷宗,2015(7):178.

[2]姜蕊.发挥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86-88,92.

[3]秦泰.转型期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上海大学,2004.

[4]刘胜君.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社会行政的功能篇6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调控;社会功能;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C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77(20__)04-0001-02

社会转型是整个社会系统由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社会结构状态的过渡,它不只是社会要素某个部分或层面的局部发展,而是社会系统整体性、结构性的变革。以现代化为基本目标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内涵很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在组织结构层面上的一个重要内容。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转型期我国社会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在社会上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和职责,成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日益频繁与之接触的对象。

一、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调控中的功能的必要性

(一)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的需要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政府对社会调控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国单位制度改革之后,社会利益主体由单位转化为多元化,包括个体户、私营企业、新兴产业阶层、外资企业等利益主体。这些主体在市场竞争中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组织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另外,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弱势群体、妇女问题、环境问题、慈善事业、贫富差距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单靠政府来解决,因为政府自身财政汲取能力下降,解决能力有限。而单靠市场也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市场讲究的是效率而不是社会公正和稳定。在政府和市场双双“失灵”的情况下,需要新的组织来弥补这些缺陷。非政府组织适应了这一要求,其低成本,高效率,灵活创新等优势,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在解决诸如弱势群体等社会问题方面,具有政府和市场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承载政府转移的部分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每次改革的重点各不相同,但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机构改革依然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没有承接的载体。在非政府组织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一旦撤出它曾经控制的那些领域,这些领域内的就会出现“管理真空”,社会生活就会失控。因此各种社会力量就要求政府继续干预社会各领域的运作,政府就再次成为“无限政府”和“直接政府”。

在不扩大政府组织规模、不增加政府管理成本的前提下,非政府组织的成熟发展将会承载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转移出来的一部分经济、社会职能,从而使政府从具体繁杂的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化和微观调节能力的转移,可使政府的职能逐步合理化。

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调控中的功能分析

社会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控制实现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转型期要促进社会调控目标实现就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服务和监督、协调和交流等功能。

(一)非政府组织具有服务社会和监督政府的功能

1.服务社会功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公民服务和为社会良培育服务。非政府组织在提高公民素质、维护公民权利、提供公共产品以及保护环境、慈善事业等方面发挥着政府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转型期不仅需要培育新型的社会成员,政府还要通过社会调控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维护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环境保护这样的社会事务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参与,这不是单纯的行政命令所能解决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环保方面的工作是由世界各地的各类民间组织来承担的。由于其广泛的自愿性,非政府组织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是政府组织无法代替的。

2.监督政府功能。政府本身是受群众委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的行为应该受到群众的监督。但是单个的民众是很难行使监督权的,因为监督的成本可能很高。非政府组织作为群众自愿的集合体,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参政议政,表达合理的组织利益,发挥对政府的监督功能,很好的承担起监督政府行为的角色。无论是有明确的目标设定、采取积极干预的行动策略的非政府组织,还是只有行动取向设定、采取温和的广告宣传行动的非政府组织,由于其监督是柔性的,因此这种监督更具有客观性,富有人情味,是人性化的监督,是确保政府不违背其宗旨的必要条件。

(二)非政府组织具有利益协调和国际交流的功能

1.利益协调功能。在国内事务中,政府所面临的并不是处于离散的个体状态的大众,也不可能与每个人产生互动,因此,在公与私之间、政府与个人之间,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可以直接了解社会成员的具体需求和具体利益,最能代表民众的各种各样的制度需求,从而合法地、有序地表达不同群体的意愿。由于非政府组织是基于认同自愿加入,因此组织内部易于协调,很多原本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在组织内部可能就可以协调解决了,有利于形成和扩大社会共识,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认可、接受新的社会规则,帮助扩大有效的制度供给。所以,非政府组织可以很好地协调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是沟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桥梁、纽带和中介。

2.国际交流功能。非政府组织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资源环境、人权保护、扶贫助残等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对外交流经验和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的能力。中国非政府组织有序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争取在合作项目、融资方式、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等方面,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发展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对有效配合我国总体外交产生重要影响,对增强我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发挥着很大作用。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还可以学习国外非政府组织成长和运作的经验,加快自身的结

构调整和改造,从而使自己的管理和运作逐步规范化。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社会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非政府组织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社会功能在发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有相当多的社团组织本来就是政府部门蜕变出来,具有很深的政府官僚组织的烙印。其组织的管理或运行方式基本上与政府无大区别,运营缺乏独立性,决策不科学,人事、财务等管理混乱,组织成员素质不高,因而影响了这些组织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组织的法制观念、社会责任、社会公益活动主要是靠政府在进行推动,很大程度上带有行政动员的成分,加之民间互助资源的缺乏或私人慈善精神的有待发展,以致于制约了非政府组织在人力、财力方面的发展和行动范围的扩展。此外,由于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疏忽和组织自律的缺失,许多非政府组织甚至利用非营利的幌子从事追求组织和个人利益的活动,使得组织信誉缺失。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影响发挥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调控中的功能的诸多因素,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准确进行角色定位

服务性是非政府组织的根本属性。非政府组织是市场的产物,是特定群体利益的代表,非政府组织要有危机意识,应明确组织的生命之源是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将自己定位于服务角色,服务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应把视角投向社会,投向公众,及时、敏感地分析公众的要求,并尽最大可能地满足这些要求或是将公众的要求向有关部门反映。组织成员是基于对宗旨和使命的认同参与组织,不应仅仅将组织作为谋生的手段或追逐利益的手段。

(二)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

非政府组织是面向公众的服务性组织,但我们不可否认,由于交流和沟通渠道不畅及信誉缺失的影响,许多人还不能深入地理解并支持非政府组织。因此非政府组织应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将自己的宗旨、规模、范围、结构和行为方式等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公众,努力提高自身的公众信任程度,树立起品牌意识,保证组织的长期发展。

(三)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可回避地要处理好与政府的之间的关系,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处理上,我们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误区:一是政府包办,将政府利益混同于组织利益,组织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明显;二是强调非政府组织为政府服务,对组织发展缺少必要的政府扶持。使我国非政府组织过分依赖政府,缺乏自身发展的动力。因此建立一种成熟的交流、沟通渠道和监管机制,加强与政府合作,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以辅助者和支持者的身份与政府合作或采取联合行动,从而在分散的公共事务领域中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充当好工具性手段的角色,而不能使其成为政府的延伸机构。否则,非政府组织将异化为官僚制结构的一部分。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既要避免组织丧失独立性,成为沟通各方的桥梁,又要成为政府的合作伙伴,而非仅仅用来执行原本由政府执行的部分职能的人。

(四)积极借鉴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代表特定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信息的有效传播载体,是国际交流中不可替代的“第二渠道”。国外非政府组织有许多值得我国非政府组织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其市场化运营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职业化管理团队等方面,是我国非政府组织所缺乏的。可以利用这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有利的资源,解决诸如资金不足等难题,为我国非政府组织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汲取俄罗斯等国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和教训,在对外交流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明确自身的宗旨和使命。

(五)提高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和员工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非政府组织将更多地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之中,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对组织成员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专业化培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从而保证组织的专业性,有效发挥灵活性强、与社会联系密切、运营成本低的优势,为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产品。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多种整合形式对我国社会成员和群体进行有效的整合,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理性地分析和看待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局限性。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推动公民社会形成和社会调控目标实现中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特殊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名.非盈利组织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

[2]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要组织(NGO)[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__.

社会行政的功能篇7

一、功能主义理论概述

伊恩?罗伯逊在《社会学》(上册)中对功能主义理论的解释为:社会趋向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结合得很好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大多数成员都一致赞成基本的价值标准。在正常情况下,社会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如学校、家庭或国家都会“恰当的在一起”,各种成分都协力合作,帮助维持整体的稳定。

1、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功能主义将社会整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孔德、斯宾塞及布朗分别提出的“社会静力学”、“社会有机体”及“功能统一性”的思想都是建立在系统范畴及社会整体的基础之上。同时,就如罗伯逊对功能主义的解释,社会是一个整体,而家庭、学校等就是社会整体的部分,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

2、功能主义注重社会规范性与互动性

在功能主义看来,组成社会整体的部分各有其功能,每个部分每一项功能的发挥,必须受到既定的范围及条件的约束,整个社会系统才能规范运行。斯宾塞在提出“社会有机体”时就指出,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各有其功能,只有各个部分各司其职,才能维持社会这个系统的良性运行。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及部分功能的发挥,除了应遵守既定的规范之外,还应通过互动来实现。规范是互动的前提与保障。

二、学生社团主要特性与功能主义主要观点的有机契合

1、学生社团在存在形式上具有“二重性”

学生社团在存在形式上的“二重性”是指学生社团可以以“整体”和“部分”的形式同时存在,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相对于具体类型的学生社团而言,学生社团本就是一个组织,是一个整体。同时,以伊恩?罗伯逊对功能主义的解释为依据,学生社团理所当然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时,学生社团是以部分的形式而存在。

2、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规范性

当学生社团以整体的形式存在时,它的规范程度决定着具体类型的学生社团的发展;当学生社团以部分的形式存在时,它的规范程度影响着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的规范性来自于学校的管理系统及学生社团的自我约束及自我控制的能力两个方面。

3、学生社团在活动效果上具有渗透性及辐射性

功能主义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强调互动性,学生社团在活动过程中也强调充分互动,学生社团在活动效果上的渗透性及辐射性是学生社团充分互动的结果。渗透性是指“自上而下”的纵向渗透,一是学校或社会通过社团活动将其思想、意识、观念等向学生社团及成员进行渗透,二是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将其思想、意识、观念等向具体类型的学生社团及其成员进行渗透。辐射性是指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之间及社团成员之间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发生双向互动,使自身的思想、意识、观念等去影响对方。

三、功能主义视角下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功能主义目的假设论认为,在探究某种现实制度或现象的功能时,首先应该承认该制度或者现象是存在且具有功能的。同样,本文在探究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时,首先是承认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具有特定功能的。

1、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学生社团数量而言,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里人数最多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人数多、活动多是学生社团的天然优势,通过学生社团的人气优势,可以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学生社团质量而言,多数学校的学生社团质量参差不齐、思想各异,出现了部分偏离主流价值及思想的学生社团,因此学生社团这个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和重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

2、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本文在功能注意是视角下,学生社团主要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载体而存在的。互动载体是基于功能主义“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组成的系统”提出来的。学校与社团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社团成员与社团成员之间,通过在社团活动中的充分互动,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不断地发生相互交融,不断影响着彼此的思想、行为及观念。

四、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强调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学生社团在存在形式上具有二重性,学生社团可以以整体的状态存在,也可以以部分的状态存在。所以,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应首先树立全局观念,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要求相一致。同时,应重视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到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大功能,以学生社团的发展推动推动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学生社团本身具有育人功能且影响广泛,粗线条的管理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高校的社团活动也应有其自身的规范取向,这种规范取向即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当前,大多高校已建立了学生社团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但问题在于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细致。高校在制定学生社团相关规章制度时,应充分调研,有针对性的制定并完善制度,使得学生社团在活动过程有可参照的价值标准及行为准则。

3、注重“源头”教育

基于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呈现出的渗透性及辐射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源头”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从最初传播的思想观念就是正确的。一是确保学生社团接收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正确的;二是确保学生社团在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发生丝毫偏差,这就要求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及引导工作。

学生社团系统作为高校系统的重要部分,如何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一项值得长期坚持探讨的课题。改革与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本文在功能主义视角下,探讨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就是一次创新尝试,意义彰显。

社会行政的功能篇8

张丽芬 孟祥丽 张文杰 李丽满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

摘要:儒家人本思想具有政治整合功能、经济发展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

体性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人本思想

一、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

儒家思想在汉朝时期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这源于儒家思想包

含着众多社会观点,对社会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儒家思想的社会

功能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着重体现为个体性功能。

(一)政治整合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整合功能指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或者个体,通过高素质人才或群体的影响力去传

播政治思想,进而提升全民整体素质水平。政治整合功能能够最

大范围最大限度传播政治思想、最大程度造就政治人才、最大力

度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功能中,政

治整合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孔子认为政客在政治运行中扮演者重

要角色,政客的思想与行为直接关系这国家兴亡与衰败。在社会

生活环境中存在诸多人际交往的关系,这些复杂而细微的关系直

接影响着社会道德规范化。儒家善于从整体把握社会关系,提倡

人与社会建立和谐和谐,推动社会政治健康发展。

(二)经济发展功能

经济发展功能指的是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受到启发,

在经济建设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的腾飞贡献自身的绵

薄之力。儒家不反对个人追求财富,只是在乎追求财富的手段,

儒家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财富的追求方式能从本质上区分

君子与小人。君子用符合道义的方式追求金钱,小人不择手段追

求财富,在关系到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君子愿舍利取义,贫困

中仍保持自身高尚的气节,而小人则会为一己之私投递叛国。儒

家认为对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但追求的程度要合乎“礼”的要

求,对过多财富欲望加以制止。针对国家的管理,儒家主张施行

仁政,爱民亲民,反对苛捐杂税。儒家思想认为,附属制度不应

成为酷吏施行不仁政策的依据,而应成为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工

具,在赋税制度的激励下培养人们对经济的理性认知,进而发挥

主观能动性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儒家人本思想的经济发展功

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从民族经典中汲取营

养,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三)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对个体精神世界有积极作用。儒

家思想是中华文明中耀眼的一颗明珠,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历史

的沉淀,其蕴含着丰富而充满哲理的思想。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思想也已经深深内化到每一个中国人的

心中,成为凝聚社会的一种向心力。

二、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

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

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

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主张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发挥学的价值

学而无用不可谓之学,儒家着为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孔子认

为,学诗旨在学习其中深刻哲理,从中领会侍奉父母道理、正确

处理君臣关系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修身治国

平天下的基础是个体生存需求的满足,个体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

本单位,只有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谈

及整个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进步。

(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健全个体人格

榜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在榜样的模范带头下人们会认识

到自身的缺陷,并以榜样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使自身满足社会

的要求,成为社会栋梁。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这就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需要,在看到

他人的不足时,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

真正为社会需要的人。

(三)教育内化,内外统一

孔子率先提出“自省”,意在要求人通过惯常自身的行为,

对自身有正确而客观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

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儒家

要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即使在没有舆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

格要求自己,使自身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人要

真诚对待他人,不能将个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人。人的道德修养是

在犯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养成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下定决定改正错误,才能以错误为垫脚石成就自身的道德素

养,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会对其人际圈产生良好的带头作用,人

际间道德的广泛传播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四)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建立和谐社会

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个人做到谦让不争。

孔子在学习过程中丝毫不讲自己摆在德高望重的位置,而是以谦

虚的态度向有知识的人学习。面对别人的建议和批评,孔子也是

虚怀若谷的坦然接受。从孔子的谦虚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

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自身的高尚品德,孔子所表现出的这种道德

品质正是儒家所人本思想的核心,我们要领会其中深刻的哲学含

义,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的学识程度与其处

理社会关系的能力有直接关系,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能通过自身良

好的道德修养处理社会关系,使自身的人际关系处在和谐状态。

结语

儒学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沉积,儒家

思想沉淀下意蕴丰厚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人本思想逐渐

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时代进

步中,儒家思想发展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究其根源儒家思

想的核心为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挖掘其内

在价值的首要前提是确立人本思想的首要地位。在对儒家人本思

想教育功能的研究中不仅要利用儒家的君子教育方法,也要与时

代相结合,积极融入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只有在多教

育方式的引导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林,王治中.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解读[J].杨凌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3).

[2]田燕飞.儒家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与借鉴意义[J].中

上一篇:集成电路研究分析范文 下一篇:行政基本职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