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综合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2 11:11:02

行政综合管理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综述 中国

引言

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改革要求,特别是随着2015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做出的详细部署,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势必成为我国各地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的不二选择。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被认为是随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建立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我国在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一个创新,已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与研究的新方向。从现实来看,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对改善城市秩序、促进城市和谐、提升城市品质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的不少问题。正如《意见》所指出的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简单、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研究,为解决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困境仍是城市管理研究学者的重要使命。

一、关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内涵要义的研究

认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概念需要从行政执法和综合行政执法这两个上位概念出发。行政执法是国家法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是执法的基础,执法是立法的实现途径,两者相辅相成互不可缺。行政执法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完成的一项适用法律的活动,是实现政府管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行政执法的概念由其使用者的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各方学者对此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许崇德、皮纯协归纳了行政执法广义论的观点:“行政执法是就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宪法和法律的总体而言的。它包括了全部的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既包括中央政府的所有活动,也包括地方政府的所有活动,其中有行政决策行为、行政立法行为以及执行法律和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行政执行行为。”狭义的行政执法仅指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处理行为,是相对于行政立法(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行政司法(行政机关裁决争议和纠纷的行为)而言的,不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则是指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有学者认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指城市管理领域,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将若干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之后,有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已经集中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统一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实施是为了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管理模式,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行管理创新,理清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可见根据政府工作和社会治理的需要,精简行政执法部门机构以提高办事效率,重点在城市管理、资源环境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合理的综合执法,目的为了解决现在城市化水平愈发完善的大都市面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既能降低执法成本,又能提高执法效率,同时减少空白执法、多头执法和交叉执法等问题。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完善行政管理机制的有效载体。

二、关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主体的研究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主体是依法设立的,在行使综合执法权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承担行政行为效果和行政诉讼效果的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或组织。

综合行政执法主体应包含以下内容:一、综合执法机关必须依据相应法律和程序设定,不得随意设立。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设立行使相对集中形式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获得国务院批准;另一种是由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其他国家机关或规范性文件均无权设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二、综合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职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将部分跨行业、跨部门的执法职权进行有限综合。三、综合行政执法主体在现有执法机关的基础上进行组建,集中部分执法职权并且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机关。“确定综合执法机关的法律地位一方面是为了赋予其所实施的行政管理和处罚行为以一般行政行为之法律效力,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免受无效行政行为之侵害。”

三、关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实践研究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从单独执法到联合执法与配合执法再到综合行政执法的将近二十年地不断改革与调整。上海市区城管执法局从原来区绿化市容局下面的二级局单列出来,成为区政府的组成部门。相应的,按照“区属、街管、街用”要求,城管执法中队下沉到街道,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设了6个内设机构,公开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责任清单。天津市通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推进执法权力下沉,缩短执法半径,提高行政执法的高效性。执法队伍从40人扩充到140人,成立城市管理办公室,下设综合科、市容环卫科、设施维修科、巡查执法科。权力下沉的同时加强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提升队伍执法能力。南京“大城管”改革正在进行中,分别在11个区成立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城管部门将进一步“扩权”,将市文广新、旅游、园林、规划、公安交管5个部门共33项处罚权全部划归城管局。杭州市城管执法体制也迎来了重大变革,原城管执法机构将改组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不得再行使已划转的行政执法职权。综合行政执法范围从之前的7个方面推广至21个方面,综合执法不再局限于行政处罚权,还将同时拥有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职权。强化行政执法属地管理,实现执法重心下移。市、县(市、区)应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下放执法权限,统筹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的执法管理工作。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合理划分业务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责任边界,建立健全部门间无缝衔接的监管机制,同时做好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杭州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整合规范执法主体、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的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四、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评述和趋势展望

我国在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面明确提出了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精简执法机构整合执法主体,合理划分执法权力,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着力解决多头执法、执法空白、权责交叉等问题。严格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管理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属地管理,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统筹市区和街道的执法工作,建立完善的基层行政执法体系。在执法队伍建设方面,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水平,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对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城市管理执法服务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基于上述综述分析,对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未来展望应着力落实以下举措:一是要加快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法治建设,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法治化建设的缺失造成我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面临的立法空白、机构设置模糊、权限冲突等问题,只有保障“立法先行”再做好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才能保障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模式,创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和机制,发挥多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自律意识,深入了解基层民情民意,实行民主行政决策。三是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共享信息平台,整合各个执法机构的资源,与多元主体建立交流互动的网络关系,通过科学信息技术利用多方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加强民众对执法过程的监督,提高行政执法的工作能效和管理服务水平。在推进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改革道路上,科学配置行政执法权,协调好行政管理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高素质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并细化综合执法程序,确保执法技术专业性一致化,强化监督机制有效制约执法活动,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参考文献】

[1] 张利兆.综合行政执法论纲[J].法治研究,2016(01)144-152.

[2] 许崇德、皮纯协.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3] 刘恒.行政执法与政府管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刘卓芳.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J].社会科学家,2009(8)92-95.

[6] 张步峰、熊文钊.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4(07),41-44.

[7] 胡建森.行政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 贾文鹏、王冲.对综合执法机关的几点认识――兼论第16条[J].理论探索,2004(01),34-36.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2篇

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几个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更是关注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工作。依据对北美洲、亚洲、欧洲等国自然自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比较[8],本文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管理模式。

(一)美国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詹姆士·米切尔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灾害管理政策和协调机制[9]。从1974年起,美国政府组建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以来,即以一个核心政府机构为中心,联合联邦27个相关的机构,形成对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2003年3月1日以后,FEMA整建制归入美国联邦政府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ofHomelandSe2curity(DHS)],其功能和力量更为加强。目前,该系统作为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五个核心机构,掌管国家的应急响应准备和行动工作,除在首都华盛顿设有总局机关外,还在全国建立了十个区域机构和两个地区机构,形成了以联邦和区域两级行政体系为核心、辅以联邦相关机构参与的灾害风险行政管理区域模式(块块模式)。与此模式相一致的还有德国政府,即德国联邦政府管理办(BVA)下属的民防中心(ZFZ),不过其联邦的作用只是在战时发挥作用,平时主要由各州政府负责其辖区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工作,即以政府灾害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区域模式。法国也属这一模式,即法国政府下设的应急局(DDSL),也如美国,以国家和地方二级为核心,辅以国家相关机构的参与。俄罗斯、意大利也与此类模式相似[8]。

(二)日本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叶耀先系统地介绍了日本防灾和灾害应急管理情况,并与中国进行了比较[10](P254-290)。日本在一整套详细的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框架下,构建了以首相为首的“中央防灾会议”制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指定行政机关、指定公共单位应对自然灾害。为了有效地进行灾害管理,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指定的行政机关和公共单位,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必须制定防灾计划并予以实施。2001年,日本中央政府机构重组,内阁府成为国家灾害管理的行政机构。内阁府灾害管理政策统括官负责防灾基本政策,如防灾计划的制定,协调各省、厅的活动以及巨大灾害的响应。此外,作为负有特殊使命的大臣,还新设立了“防灾担当大臣”职位。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以中央为核心、各省厅局机构参与的垂直管理模式。一些国土面积相对小的国家都建立了与此模式近似的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体系。

(三)中国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

中国政府历来对自然灾害管理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从参与实施国际减灾计划和减灾战略过程中,加强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1989年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率先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负责的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减灾十年结束后,于2001年该机构调整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又调整为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并成立了该委员会的科技委。国家减灾委作为一个部际协调机构,已成为中国应对自然灾害之中央政府的最高机构,其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此外,民政部还组建了国家减灾中心,作为承办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相关工作的一个技术支撑单位。目前,中国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的行政管理,依自然致灾因子仍然由与此相关的部委局负责管理,例如中国地震局负责地震灾害的风险管理,中国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水利部负责水旱灾害的风险管理,国土资源部负责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风险管理,海洋灾害的风险管理由国家海洋局负责,森林火灾由国家林业局负责,农业病虫鼠害及草原火灾则由农业部负责等。为了加强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的风险行政管理,国务院还特别设立了一些自然灾害管理的领导小组,如国务院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国务院抗震领导小组等。与政府设置的有关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构相对应,还在全国各级地方政府设置了相应的机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目前运行的是以部门为主、结合地方政府的“垂直与区域相结合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与此模式相一致的还有比利时、挪威等国。

上述三种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模式,都包括灾前的监测、预报和预警,以及各种减灾工程建设;灾中的应急响应;灾后的灾情评估、救助救济、恢复与重建,通常形成一种循环的模式。这三种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模式,都呈现出“条与块”的结合,或以“条”为主,或以“块”为主,或“条”与“块”并重。美国式管理突出了“块”的重要性,强调了联邦和州、县三级政府的作用,辅以妥善协调联邦政府下设部门的功能;日本式管理突出了“条”的重要作用,强调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辅以协调发挥都道府的作用;中国式管理突出了“条块”并重,发挥其整体功能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应从系统和综合的角度着眼,突出“块块”的核心作用,并协调“条条”的专业职能。

二、自然灾害风险的复杂性与链性特征

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与渐发性特征,决定了其对承灾体影响的方式、程度,并且还影响人类的响应措施。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与链性特征则决定其风险形成的多因性和综合性。

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组成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过程(图1)。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自然致灾因子发生种类和频率及强度都是随机的,致使对其预报一直成为灾害研究领域的世界难题,至今进展甚微。因此,准确地估计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发生的概率,进而计算其造成的风险(假定受其影响的承灾体不变)仍然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承灾体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总称,由于区域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人口数量、经济水平、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具有相同致灾强度的致灾因子发生后,造成的影响迥然不同。如1991年中国淮河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水情资料表明其上中游和下游几乎接近百年不遇,但造成的损失在两地产生明显差异,不仅因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还因防洪排涝能力的差异所致。由此可见,承灾体的脆弱性对灾情大小的影响是显然的。受承灾体灾后恢复力差异的影响,诸如是否吸取了经验教训,是否加大了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控制的能力等等,这不仅对致灾因子的强度产生影响,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承灾体的脆弱性,进而影响自然灾害风险的大小。区域灾情的大小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绝对水平,而且还与区域整个经济社会水平相关。通常我们对“小灾大害”和“大灾小害”的描述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区域经济社会水平高的地方,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高,尽管同样的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灾情的绝对值可能比经济社会水平低的地方要高,但因其恢复力强,可大大降低其风险水平。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灾害风险既受自然因素,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自然灾害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使其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特性,就显然影响着对其进行管理途径和措施的确定。

自然灾害系统还表现出链性的特征,即以主发致灾因子为诱因,形成灾害链。我们曾总结了发生在中国的四种主要的自然灾害链,即地震灾害链、台风-暴雨灾害链、寒潮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图2-a、b、c、d)[11](P187-189)。从中可以看出,致灾因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链性特征。由于自然灾害链的存在,不仅对客观估计自然灾害风险造成困难,还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灾后救助与恢复,以及灾前的备灾等各项减灾工作造成影响。

三、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模式

针对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链性特征,借鉴前面已有的三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模式,参考Okada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塔式模式[12],席酉民等提出的“和谐管理”模式[13],本文提出整合纵向协调、横向协调、政策协调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三维矩阵模式”。

Okada在其倡导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中,强调协调社会各方面与减灾相关力量的能动性,重视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平衡,并通过系统的营养动力过程,实现整体管理的优化。前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日本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Okada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思想,这就是强调以纵向协调为主辅以横向协调的综合管理模式。席酉民倡导“和谐管理”的思想。他认为,对以人与物两类不同性质的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其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状况下,维持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在于如何充分地发挥系统内有差异个体各自的能动作用。而这种能动作用的发挥系于系统内的两种基本秩序,也即系统内各种互动关系的本质就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基本秩序———和与谐,其中前者表征了系统内演化的方式,后者表征了基于人类理性设计的建构方式。“和谐管理”理论的终极目标是:对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提出一种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法。

由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及链性特征,实施对其进行综合行政管理,就必须首先强调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纵向协调,即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作用,特别是要强调基层社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作用。中国政府在处理2003年SARS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强调以属地为核心的行政管理就是强调了基层组织在社区水平上的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种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纵向协调,就是强调了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管理自然灾害风险的组织中,协调好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关系,突出“和”的原则。诸如发生水灾时,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防洪减灾协调,就要突出涉及各级行政区之间的协调,通过实现“和”的原则形成“合意”的“嵌入”,实现减灾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化和效益化。

与此同时,在强调纵向协调的同时,遵循区域自然灾害系统所具有的链性特征,对其实行综合行政管理,就必须同时强调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横向协调,即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设置的与减灾相关的机构的能动作用。这正如Okada所阐述的“螃蟹”行走模式,多条腿协调一致向前走的作用,这也是体现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和”的原则基础上,形成“合力”的一种具体体现。中国政府在同一级政府中所设置的与减灾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机构,就是对这一横向协调机制的具体实践,如国家减灾委、国务院防洪抗旱领导小组均由多个国家部委局负责人组成。

如何充分发挥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的再协调,则必须通过制定各类标准、规范、指标体系,以实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以发挥灾前、灾中、灾后减灾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获取这些信息资源装备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制定各种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以规范纵向与横向协调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人行为,以此,充分调动各种减灾力量的积极性(如政府减灾资源和社会减灾资源等)。这就是通过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的协调,实现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为此,从管理学的角度,就是寻找发挥所有减灾要素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合理”的投入。这就是要遵循席酉民等提出的“谐则”[13]。“谐”是指一切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是一种客观、被动的状态,“谐则”是指在“谐”的概念基础上,概括那些系统中任何可以被最终要素化的管理问题,系统中的这个方面是可以通过数学量化处理模式且根据目标需求得以解决的[12]。我们通常说的优化系统结构,寻求系统整体功能作用的最大化,就是要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过程中,通过协调各类与减灾相关的政策,使之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发挥纵向与横向减灾资源的功效,通过非线性系统优化模拟实现纵横之间的优化配置。如区域发展与减灾规划之间的协调,平原城市规划与河网格局之间的协调,土地开发规划与生态建设间的协调,以及水旱灾害与水土保持间的协调等。

我们将上述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模式中的纵向、横向和政策协调,概括为如图3框架,并称其为“灾害风险行政管理的系统综合模式”,即是一个“三维矩阵模式”。图3中“和度”对应“和则”、“谐度”对应“谐则”。与席酉民等提出的“和谐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和”和“谐”、“和则”与“谐则”的含意是一致的;考虑到区域灾害系统所具有的链性特征,我们在此模式中,增加了“合度”和“合则”,即在同级行政管理体系中,强调各个与减灾相关部门之间应形成合力,即在席酉民等强调“人与物要素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关注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优化与和谐。

四、中国自然灾害风险

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针对中国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存在多种灾害链的特性,依据上述论证,提出构建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议。

首先,加强国家关于减灾政策协调的力度,健全减灾管理法制。尽快出台“中国自然灾害防御基本法”、“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法”,以此协调现有的单一自然灾害管理法规体系之间的矛盾,完善并补充现有单一自然灾害管理的法规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对各类自然灾害产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管理之间的法规协调,即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管理法规的协调,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自然灾害管理法规的协调。

其次,加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减灾职能协调的力度,完善减灾管理机制。完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信息共享”机制,特别需加快制定有关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标准、规范及指标体系。厘定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尽可能实现各相关部门在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良好衔接,如在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中,气象、水利、农业与民政部门之间的职能明晰;减轻水旱灾害过程中科技、教育、国土、财政、金融、发展与改革等部门之间的职能界定。再次,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改革减灾管理体制。针对辖区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的严重性程度,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加强辖区自然灾害区划、减灾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行动、救灾救济基金、恢复与重建等项工作,从而实现明确目标、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整合上述三个方面关于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功能,具体操作方案如下:

在各级政府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考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周期性[14],其下设减灾法制管理、信息共享、技术、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应急行动(可实施军政双重领导)、救灾救济、装备管理等部门。在上述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设立的基础上,针对辖区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明晰并完善现有单一自然灾害系统管理部门的职能。一般可包括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生物灾害、火灾与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内陆辖区则可不设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要加强对这些主要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价和应急预案制定等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的完善。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分析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特征的基础上,吸取各国关于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行政模式的优点,参考有关研究提出的模式,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模式,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政策高效的“和则、合则与谐则共存,和度、合度与谐度合一,纵向协调、横向协调与政策协调集成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以此加强辖区减灾区划、立法、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行动、救灾救济等能力的建设。

在上述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模式指导下,我们认为,中国各级政府应构建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下设减灾法制、信息共享、科技、应急管理、应急行动、物资储备、救灾救济、装备管理等部门。在此基础上,明晰并完善辖区现有的气象、海洋、地震、地质、水旱、生物、火灾与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预警、风险评价、应急预案制定等相关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3篇

大家好!首先要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里发表竞聘演讲,演讲题目是: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综合管理部行政主管。

这次我竞聘综合管理部行政主管有三个原因:

一是我有较好的工作业绩。我现年XX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1996-2001年在部队服役,担任士官,2001-2005年在 安阳市文峰区计生办工作,2005年起至今在河南有线电视网路集团工作,因认真踏实工作,表现突出,1999至2000年连续两年在部队被评为优秀士兵,2001年在区计生办被评为优秀党员,我工作业绩较好,在领导和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

二是我已经了解综合管理部行政主管的岗位职责。我具有基础的物业管理、财务和商业询价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和物业管理规范要求,能得心应手、直接投入综合管理部行政主管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问题处理、系统分析、理解判断、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三是我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雷厉风行、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能够适应综合管理部行政主管的工作,有信心把工作做好,并保证工作质量。

假如我这次竞聘综合管理部行政主管成功,将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抓好自身建设。我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以新时期“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综合管理部行政主管。

二、做好服务工作。上任后,我把自己看作是综合管理部的普通一兵,树立服务意识,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做好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做出新成绩,出现新面貌,促进综合管理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三、抓好队伍建设。我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去影响带动全体职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攻艰克难,干事创业,共同把工作搞上去。

四、真抓实干,做好综合管理部各项工作。我上任后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履行职责,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做到廉洁奉公,干净干事,努力成为综合管理工作的行家能手,做出工作成绩来。

最后,我向在座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志们表个态:无论我这次竞聘成功与否,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做好我应做的工作,因为人生世上,是拼搏是奋斗,是为了给祖国和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为了给集团作贡献,这就是我参加竞聘的初衷与目的。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4篇

医院行政职能科室工作目标细化

在医院运营管理中,医院行政职能部门处于关键性位置,肩负着多项重大任务,医院整体效率和行政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加强行政职能科室目标管理,最大化提高其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医院急需要根据自身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科学细化行政职能科室工作目标,其体现在不同方面,医务科、护理部、后勤保障部等。

办公室、医务科。办公室要根据自身具体运行情况以及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多层次科学发展较高层次人才党员,不少于3名,计划生育方面不能出现违规现象,要定期开展一次大型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活动,每半年一次,确保内部不同岗位员工都对“医德医风规范”有所了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办公室要将医疗责任组、科主任的公开竞聘工作落到实处,加强临床医技科室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其学历层次,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医务科要根据医院具体发展目标,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住院病历甲级率要达到100%,避免发生丙级病历,制定合理化的市重点专科方案,加强三级分科精细化管理,临床各方面要达到相关要求。

科教科、纪检监察科、财务科。就科教科而言,也要围绕医院发展目标,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各科每年不能少于3篇,科主任要有1篇。医院要注重对住院师的培训,对其进行必要的继续再教育,要求他们全部参与继续再教育。科教科要将学科带头人选拔等工作落到实处,增设硕士培养点等。纪检监察科要多层次将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层层划分责任,明确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职责,避免“权、责、利”混淆,注重责任考核,一旦出现问题,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纪检监察科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处理服务投诉等,避免造成严重的影响,优化完善内控机制,加大效能监督力度,为医院日常运行中关键性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有利的保障。财务科要综合分析多方面影响因素,优化完善已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防止违反财经纪律事件的发生,加大欠费方面的管理力度,根据各科日常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科学分配资金,确保医院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

后勤保障部、医保科。后勤保障部要做好医疗设备、后勤设备设施日常维护工作,明确院内保洁考核具体规定,做好一系列保障工作,比如,水、电,购置设备金额超过50万,则需要制定可行性的论证报告,制定合理化的设备采购方案,科学采购各科设备。后勤保障部要根据日常各类医疗设备维修情况,科学调整对应的维修制度,及时做好维修工作,避免故障医疗设备出现长时间停机现象。医保科要利用先进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促使各个县区都于统一化的网络结构体系中,确保医保等工作有序开展,将医保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在医保病人、医保结算费等方面的管理力度,随时督促结算资金,避免其形式化。

人事科、门诊部、药剂科。人事科要根据医院制定的整体人才培养以及发展计划,做好先进人才引进、职称晋升等一系列工作,要根据内部运行情况以及内部人才各方面能力,及时优化调整岗位,有效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门诊部要妥善处理患者投诉事件,科学安排专科、专家门诊,避免出现“脱岗、缺岗”现象。门诊服务中心要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求助服务,及时有效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一旦出现有责投诉,将会被扣分。药剂科要根据具体细则,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每周都要按时制定科学的所缺药品采购方案,避免日常运行中出现药物不足情况。如果需要引进新药,药剂科一定要做好审核工作,也包含临床急用药,科学发放各类药品,平等对待每位患者,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药剂科要做好药房库存工作,有效防止出现已经过期、变质的药物。对药品管理人员提出针对性要求,科学管理各类药物,确保各类药物具有较高质量。

行政科室目标责任考核细化与绩效分配系数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行政科室都会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做好执行以及考核工作才是关键所在,这就必须采取科学的奖惩措施,需要进一步细化对应的目标责任考核。具体来说,在日常运营中,医院要给予行政科室中年度表现突出工作人员一定奖励,以年度为基点,根据具体化考核要求,科学考核各个科室,评选出先进科室。每个月都需要提取20%的科室绩效工资,用于单位目标考核方面,如果行政科室顺利完成制定目标,将会全部返还科室绩效工作,还会予以一定奖励,如果未能完成制定的目标,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地扣发,以考核细则为基点,做好年度考核工作。此外,医院还要科学把握行政职能部门绩效分配系数,也就是说,需要根据行政职能部门不同岗位性质、岗位具体内容、岗位要求等,明确技术岗位、保障岗位等在绩效方面的具体分配系数,以此为基点,科学考核性质职能科室不同岗位岗位工作人员,确保各方面绩效考核更加客观、公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自身各方面技能的提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5篇

1总体设计

1.1设计原则

1.1.1突出资源整合的理念,以信息门户为依托,整合多业务信息系统,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安全机制,实现平台的统一化、多元化和人性化。

1.1.2建成一个集各类行政事务、业务办公、信息和交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为内部工作人员使用各政务、业务系统提供统一入口,实现检验检疫局内部行政管理的电子化和一体化。

1.2部署架构综合行政管理平台采用基于SOA架构的ESB总线技术,对检验检疫系统的多个异构业务系统进行资源整合。系统部署在局域内网,包含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质检主干专网与总局的相关系统进行同步。部署结构图如图1所示。认证服务器安装CAS7.0.5,实现局端用户的身份认证,并与质检总局认证服务器之间通过质检主干专网相连,进行身份漫游认证及同步。应用服务器部署平台门户系统,并与质检总局业务门户系统之间通过质检专网联通,进行用户及应用数据同步。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10g,部署平台数据库。

2应用设计

综合行政管理平台从检验检疫实际业务需求入手,选定了基于SOA架构的ESB总线技术和J2EE开发平台,采用Browser/WebServer/DataBaseServer三层结构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

2.1内网门户统一访问入口,提供信息功能、信息系统管理、模板管理等功能,系统集成各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不同用户可以按需求将不同种类信息个性化地展现出来。

2.2单点登录为各应用系统(包括C/S和B/S模式)提供一站式单点登录。登录后,各应用系统间可以任意切换、无需二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3统一认证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安全管理机制,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对内网门户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授权及分配,为以后新开发应用系统提供统一角色管理、统一用户授权管理功能。

2.4任务提醒对主要管理系统中的待办任务进行提醒,用户通过点击待办任务,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管理系统进行相关处理,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5统一接口标准提供数据接口,让第三方系统通过接口来访问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并为以后新管理系统读取数据提供方便的、统一的数据存取标准。

3功能设计

3.1流程审批

将审批事项实行电子化管理。对变更办公自动化和网站权限、开通电子邮箱、开放网络端口、请销假、公务用车等事项根据流程实现在线审批。审批结束归档后,申请部门和管理部门都可查阅、打印电子审批单存档,并可对审批事项内容进行统计。

3.2督查督办

由管理部门对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重大决策、领导批示、大事要事和年度工作目标等重要事项进行跟踪督办,通过明确任务要求、承办单位、办理时限、达到效果等,由承办部门及时上报工作进展,督办人员催办督办,确保督办事项责任明确,落实到位,随时跟踪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3.3政务信息

可通过资源整合,自动提取相办公自动化、网络培训平台、电子监管等系统中的通知和信息等内容,整合保存到平台的公告表中,在首页展示;用户也可在平台中起草通知公告、工作动态等信息,选择不同的处理流程,经过审核后在首页显示。

3.4专题栏目

根据文件类别创建不同的专题栏目,将各类体系文件、工作文档、信息资料分类,供所有用户查阅。各专题由对应处室管理维护,信息员起草后处室领导审核到本栏目中。可设立二级栏目,分类相关信息。

3.5内网论坛

内网论坛提供内部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论坛系统实名发帖,回帖,支持多个讨论区,支持用户对论坛内容搜索等功能。

3.6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平台所有用户的信息和权限。可按机构查看、修改、同步用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应用关联信息等。支持分级管理,省局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用户,分支局管理员只能管理本分支局的用户。

3.7系统设置

用户对个人信息、单点登录、任务提醒、外接系统等信息进行配置。

3.8辅助办公

开发辅助的办公助手功能,如个人文档管理、实时信息交流、日程安排等实用的功能。

4安全设计

综合行政管理平台的安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保障:

4.1网络安全平台的认证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部署在内网虚拟化平台之上,采用防火墙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保障平台安全。

4.2数据安全平台不直接访问核心业务数据库,通过中间件将各系统中的信息同步到平台之中,并采用配置管理工具对程序文件及相关文档进行备份和版本管理,保证发生意外时,能从配置管理系统提取并进行恢复。

4.3应用安全用户口令在数据库中进行密文存储,并对用户关键性操作进行记录保存;采用严格的用户权限划分,对不同的业务角色,在系平台授予不同的业务权限。

5技术创新

平台使用标准技术架构,采用基于SOA架构的ESB总线技术、通用适配器技术、XMLCasting技术、WebServices技术和PKI技术等,对检验检疫的多个异构业务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并开发流程审批和信息等功能,形成统一认证管理、统一单点登录、统一门户展现的一站式办公平台,大幅度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5.1根据用户特征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口令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和手机动态口令认证等三种方式。

5.2综合行政管理平台与CIQ2000、出口电子监管等12个检验检疫业务系统之间无缝集成,用户持有合法令牌即可在多个异构系统中切换,避免了用户重复登录。

5.3集成了单点登录、任务提取、流程审批、信息、用户认证等功能,将检验检疫业务事项、政务事项、行政事项全方位整合,实现一站式办公。

6结束语

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利用先进技术,从实际需求出发,满足业务发展,通过平台的推广运行,实现了用户对各个业务系统资源的统一、高效访问,提高了检验检疫工作效率。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于检验检疫工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挖掘检验检疫行政办公和业务管理中的深层需求,真正实现“提速、减负、增效”。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6篇

城市流动人口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这些进城务工人的人群,多数都无法找到固定工作,只能从事的一些简单的职业,如在工地打工,或是成为街头巷尾的流动商贩,他们通常会占道聚集违规经营,这种做法与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文明城市的愿望背道而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的在城市环境方面主要管理对象也就是这些流动商贩的违规行为。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的工作很多,包括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等等。但近些年来被广大市民所关注的最突出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流动无业人员,违规占道经营破坏环境卫生,阻碍交通通行,甚至私自建设违规建筑的问题,而这些违规行为的不当管理造成了许多悲剧。这类悲剧性的事件不禁让我们思考问题的所在。一方面,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没有就业机会只能自谋方法,但同时又破坏了城市的环境与形象。另一方面,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的管理者为了城市的美好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出行方便在辛苦工作,但依照规定强制执法,但有时又破坏了社会的安定秩序,引发了群众的不满。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种适中的原则既能实现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的目标,又能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损害,同时还能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一、综合行政执法矛盾突显

(一)暴力执法与抗法

最近几年间,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的事件经常出现在媒体报刊的笔下,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如去年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打死瓜农事件;延安城管打人事件;福州城管打死劝架老人事件等等暴力执法事件。又如沈阳商贩杀死两名城管人员;湖南城管人员执法过程中被打死等等暴力抗法事件。这一系列城管与商贩之间的悲剧性事件将大众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城管执法人员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上。

(二)管理成果难维持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执法人员来的时候风风火火,将流动商贩从被违规占用的街道上赶走,小贩们也像林子里的鸟一样四散开来,当城管人员满载一车流动商贩的“用具”离开之后,其他的流动商贩又会探头探脑的出来一点一点的占据,直到占满整条街道。

管理的效果是暂时的,在已经成为市场的街道上进行这样的管理基本上很难维持成果,管理效果不显著。

(三)统一管理标准难执行

我是的政治中心是南岗区,经济中心是道理区,道外区是哈市的老城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意义、价值、与职能,相互之间存在区别。拿道外区为例,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就需要经济成本很低的生活方式,路边摊、巷子里的小吃、占街经营的菜市场等都贩卖着既便宜又实惠的东西,道外区的老百姓需要这些东西的存在,如果用政治中心南岗区的标准来要求道外区,想必老百姓的生活可就不会难么自在了。

二、矛盾凸显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首先,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城市化在中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了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其次,就业岗位缺乏。经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比率为52.6%,这其中包括了2.36亿的广大农民工在城中工作,我国每年都会有约700万的在校大学生将要走出校园,也就是说这些无高学历的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况很不理想,社会还不能够为这些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他们只能自谋生路。

最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市民生活需要流动摊贩。流动商贩经常会在居民区占道经营,也是给市民提供方便,由于一些居民生活区里的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居民们买生活必需品很不方便,所以流动的小贩正好给他们提供了生活的方便。同时流动商贩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所以一旦小商贩被清除出街道的时候,很多市民对小商贩的遭遇表示怜悯和同情,这就更加的使执法者站在了群众之外了,执法难度加大。

(二)执法部门的管理

首先,执法聘用制度不完善。我们经常能在一些暴力执法的后期报道中看到,那些对被执法者施暴的人虽然身着综合执法局的制服,但最终还是会被解释为不是正式员工,不属于执法者。所以,可以看出执法队伍有时在招聘制度上和用人方面的程序是不完善的。

其次,执法人员的职业培训效果不显著。执法者在招聘之后应该被严格管理和教育,指导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应改采用的方法与技巧,不要用暴力和强制手段执行。

最后,执法部门监督执法过程。综合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有时在市民的眼中,但也不一定能被管理部门看到,所以管理部门管理执法者的过程应当从选拔到培训再到执法过程的监管,每个步骤都参与其中,进行全面、深入的管理。

(三)个人因素

一方面是执法人员的执法方法和个人素质。另一方面就是流动商贩的个人素质问题。对于执法人员来说良好的沟通和规范的执法程序的执行是保证文明执法的一个前提,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能够发现,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执法者身上,而是被执法者的身上,他们经常违规经营,在被处罚时有不认罚,蛮横跋扈暴力抗法。更多的悲剧其实发生在执法者身上,只是我们更愿意相信小贩才是弱势群体,更愿意将错误的原因都扣到执法者身上。

三、综合行政执法适度原则

(一)适度原则的提出

从全国的不同城市来看,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的目标战略、传统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都很大,再从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区县来看,各区县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同、特色不同、功能不同、形成的历史条件也不同。在如此之多的区别之下,制定统一的城市管理标准看来是行不通的,不能全国各地的管理制度都“一刀切”,也不能同一座城市用同一个管理标准。要运用适度性原则,区别对待不同的文化,不同历史,不同的行政区域功能。

(二)依据文化特色坚持适度原则

哈尔滨是个美丽又富饶的城市,有着欧洲的文化魅力又饱含着中国的文化传统,从哈尔滨的文化方面来看,哈尔滨就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包容着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繁衍生息。

古老却最有生活气息的区域一定是道外区了。这个区域生活的人们十分朴素,而生活中又充满丰富多彩的内容。这里有古玩市场,旧物市场,花鸟鱼市场和猫狗宠物市场。这些特别具有生活气息的市场在哈市的其他地方你是找不到的,因为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哈尔滨人,他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生活即使并不富裕也喜欢买几条小鱼拿回家养着,也喜欢买几只鸟早上溜着,这些都是老哈尔滨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文化。面对着这些文化如果用现代化文明城市的标准来规划这座老城区的话,那么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市场应该都被取缔或是被搬迁吧。可是老道外的人们需要它们,甚至是老哈尔滨的人都需要它们。所以这个地区的这些“百姓市场”应该被保留,并鼓励他们继续保留下来。

现代城市文明的绝佳体现一定要数群里新区了。这里建设了很多高档的居民区;这里也有广阔的生态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这里有占地北方展艺中心,这里可以吃饭、购物、逛街。群里新区就是一个现代化文明城市的标杆区域。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大多是年轻的人群,他们生活节奏快,生活方式简单快捷,他们所需要的就是环境舒适,生活休闲娱乐都很方便的综合区。群里新区就能满足年轻人这些方面的要求。所以那些流动商贩在这个区域很难生存,因为没有他们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南岗区在哈尔滨市既是政治中心,同时又是文化中心。不但政府部门多建设在南岗区里,这里还有很多的学校。学校里的学生平时不怎么出门,喜欢就近买一些事物或是生活用品,所以学校的周围一般都会有流动商贩贩卖商品,校园就是流动商贩的重要土壤。政府部门是个严肃庄重的地方,不能允许流动商贩在这周围流动经营,在这样的街道周围几乎是没有流动商贩的。

所以依据文化的特色,历史形成的因素,市民的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条件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就是管理的适度原则。

(三)适度原则的制定标准

目前对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适度性原则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但是我们依据理解解释一下。依据地理气候特点差异、历史文化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差异、区域职能的差异对不同地区进行综合行政执法管理时,应制定出相适宜的管理标准和办法,已达到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尊重市民生活习惯、减少暴力冲突的目的。

首先,以历史文化为参考。坚持适度原则制定管理标准一定要以文化传统为第一参考条件,破坏历史文化的一些活动必须叫停。一些流动商贩为了经营不惜破坏历史文化的情况必须坚决取缔,以保护国家文化,城市文化为首要参考条件。对于那些能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的经营,我们要保护,还要倡导大家一同保护、延续我们的城市文化与文明。

其次,以生活习惯为参考。对于那些能够方便市民生活的流动商贩,我们可以适时允许他们经营,如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营,或是在规定的区域内经营。一个被市民所接受的市场如果强硬将其取缔,效果一定维持不了多久,所以适当的放宽管理制度。

最后,以区域职能为参考。如南岗区是政治中心,那么在政治中心周围是坚决不允许出流动商贩的,又如道理的商业区,基本上都是大商业街,车流量大,人流量更大,所以为了避免交通拥挤,流动商贩坚决不可以在这样的地点周围占到经营。

(四)适度原则的执行

首先,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须加强。从人员的选拔到人员的培训,再到执法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制度,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其次,执法人员需自我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执法过程是否愉快与顺利,以至于执法结果会是什么样,所以执法人员的个人修养很重要。最后,加强媒体的晕轮监督作用。应借用媒体宣传能力监督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行为。

适度性原则并不单单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适度性当然还适用于那些被执法者。我们不能只批评那些执法者的暴力执法行为,同样要批评关注那些暴力抗法行为,适度性原则不是指执法对被执法者的一度忍让,而是依据不同的客观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和标准,依据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才能算是适度的综合行政执法行为。

总之我们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农民工,他们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同样他们也需要有工作来养活他们的家庭,所以适度原则的制定是要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度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还能够符合现代化文明城市建设的标准,才是适度原则制定的最终目的。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7篇

综合行政管理平台从检验检疫实际业务需求入手,选定了基于SOA架构的ESB总线技术和J2EE开发平台,采用Browser/WebServer/DataBaseServer三层结构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

1.1内网门户统一访问入口,提供信息功能、信息系统管理、模板管理等功能,系统集成各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不同用户可以按需求将不同种类信息个性化地展现出来。

1.2单点登录为各应用系统(包括C/S和B/S模式)提供一站式单点登录。登录后,各应用系统间可以任意切换、无需二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1.3统一认证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安全管理机制,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对内网门户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授权及分配,为以后新开发应用系统提供统一角色管理、统一用户授权管理功能。

1.4任务提醒对主要系统中的待办任务进行提醒,用户通过点击待办任务,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系统进行相关处理,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1.5统一接口标准提供数据接口,让第三方系统通过接口来访问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并为以后新系统读取数据提供方便的、统一的数据存取标准。

2功能设计

2.1流程审批将审批事项实行电子化管理。对变更办公自动化和网站权限、开通电子邮箱、开放网络端口、请销假、公务用车等事项根据流程实现在线审批。审批结束归档后,申请部门和管理部门都可查阅、打印电子审批单存档,并可对审批事项内容进行统计。

2.2督查督办由管理部门对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重大决策、领导批示、大事要事和年度工作目标等重要事项进行跟踪督办,通过明确任务要求、承办单位、办理时限、达到效果等,由承办部门及时上报工作进展,督办人员催办督办,确保督办事项责任明确,落实到位,随时跟踪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2.3政务信息可通过资源整合,自动提取相办公自动化、网络培训平台、电子监管等系统中的通知和信息等内容,整合保存到平台的公告表中,在首页展示;用户也可在平台中起草通知公告、工作动态等信息,选择不同的处理流程,经过审核后在首页显示。

2.4专题栏目根据文件类别创建不同的专题栏目,将各类体系文件、工作文档、信息资料分类,供所有用户查阅。各专题由对应处室管理维护,信息员起草后处室领导审核到本栏目中。可设立二级栏目,分类相关信息。3.5内网论坛内网论坛提供内部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论坛系统实名发帖,回帖,支持多个讨论区,支持用户对论坛内容搜索等功能。

2.6用户管理用户管理平台所有用户的信息和权限。可按机构查看、修改、同步用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应用关联信息等。支持分级管理,省局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用户,分支局管理员只能管理本分支局的用户。

2.7系统设置用户对个人信息、单点登录、任务提醒、外接系统等信息进行配置。

2.8辅助办公开发辅助的办公助手功能,如个人文档管理、实时信息交流、日程安排等实用的功能。

3安全设计

综合行政管理平台的安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保障:

3.1网络安全平台的认证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部署在内网虚拟化平台之上,采用防火墙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保障平台安全。

3.2数据安全平台不直接访问核心业务数据库,通过中间件将各系统中的信息同步到平台之中,并采用配置管理工具对程序文件及相关文档进行备份和版本管理,保证发生意外时,能从配置管理系统提取并进行恢复。

3.3应用安全用户口令在数据库中进行密文存储,并对用户关键性操作进行记录保存;采用严格的用户权限划分,对不同的业务角色,在系平台授予不同的业务权限。

4技术创新

平台使用标准技术架构,采用基于SOA架构的ESB总线技术、通用适配器技术、XMLCasting技术、WebServices技术和PKI技术等,对检验检疫的多个异构业务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并开发流程审批和信息等功能,形成统一认证管理、统一单点登录、统一门户展现的一站式办公平台,大幅度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4.1根据用户特征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口令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和手机动态口令认证等三种方式。

4.2综合行政管理平台与CIQ2000、出口电子监管等12个检验检疫业务系统之间无缝集成,用户持有合法令牌即可在多个异构系统中切换,避免了用户重复登录。

4.3集成了单点登录、任务提取、流程审批、信息、用户认证等功能,将检验检疫业务事项、政务事项、行政事项全方位整合,实现一站式办公。

5结束语

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利用先进技术,从实际需求出发,满足业务发展,通过平台的推广运行,实现了用户对各个业务系统资源的统一、高效访问,提高了检验检疫工作效率。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于检验检疫工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挖掘检验检疫行政办公和业务管理中的深层需求,真正实现“提速、减负、增效”。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行政处罚 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为了解决行政处罚权的“三乱现象”,即主体资格乱、处罚依据乱、执法程序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16条,设置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制度,这是我国行政处罚领域的一个创造。十八年执法的工作开展,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在解决执法主体多元、执法职权分散、执法推诿、处罚重复叠加、执法机构膨胀、执法效率低下等方面小有成效,同时也在探索管理审批权与监督处罚权适当分离、合理配置政府部门职能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基本形成了初步的执法机制。然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在行政执法领域仍是新生事物,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仍然突出。本文将立足于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现状,探求完善此制度的措施,以期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制度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制度内涵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依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行使,原行政机关不得再行使已集中的行政处罚权的一种行政执法制度。实践中,综合行政执法机关除了行使行政处罚权之外,通常还会具备相关的行政强制权、行政调查权等。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的职能范围主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L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2000]6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等文件的规定,具体包括: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市政管理方面、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城市管理领域的其他行政处罚权。这种综合职能范围由七类确定职能和一个兜底条款构成,也称“七+X”。但在全国各地的具体执法实践中,综合职能范围并不完全相同,确定范围的大小由各省、市人民政府具体规定。

二、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现状

我国从1997年率先在北京、南宁等地进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试点工作,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涉及体制、制度、程序、执法人员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开始试点到现在,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

(一)双重领导机制缺陷

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是市、区双重领导机制。综合执法机构分市、区两级设立,区级机构受市级机构和区政府的双重领导,市级机构作为市政府的组成部门接受市政府统一领导。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为区政府工作部门,以区政府管理为主,但业务工作却又由市城管执法局领导。由于这种双重领导机制,使得职能部门权限、职责范围、人事配给等方面存在缺陷。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各层级执法局面临的双重领导体制,又因各自工作重心不同,执法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级执法局在处理问题时无所适从,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工作积极性受影响。

(二)执法人员队伍庞杂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2000]63号文件及《国务院关于贯彻的通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情况并不像国家明确规定的那样,就如西安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共编制2173人,实有人数3210人。西安市城管执法局不仅存在超编严重的现象,而且还聘用了一些不占任何编制的临时工作人员,临时聘用执法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缺乏有效约束,给执法形象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又如《苏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全市执法人员编制暂定420人,全为事业编制。”这就与国家规定的必须是公务员编制背道而驰。执法人员队伍庞杂、编制混乱等现象在行政执法工作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随处可见,暴力执法、野蛮执法街头多见,城管人员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不高,工作作风混乱,考核机制不明确,成了民众心理的恶城管形象,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社会公信力。

(三)监督和保障体制不完善

近年来,暴力抗法、城管打人等激化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开展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面临的最明显、最实际的问题。从各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运作情况看,有权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监督的主要是本级政府和其自身,监督主体层级高,相对单一,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能力弱,且立法机关、人民群众并没有被纳入到监督主体范围,从而导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各类违法行为日益增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表现在执法手段不足、执法效果不到位、执法设备落后、信息化不足、专业手段欠缺、执法经费不足等方面,执法机制运行得不到保障,直接导致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执法积极性降低。更甚者,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少地方的执法队伍开始“自费执法”,即以罚款收入弥补执法经费不足,造成了恶劣影响。

(四)自由裁量权缺乏基准

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行政执法人员的一项行政权力,是指城管执法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处罚种类、处罚幅度范围内,综合考虑违法情节、违法手段、违法后果、改正措施等因素,合理确定处罚种类、处罚幅度或做出不予处罚的权限。在实践中因自由裁量权标准不同产生了严重的执法不公现象,具体表现为相同情况不同对待或者不同情况相同对待,执法随意性很大,滥罚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进一步造成了相对人对执法工作的不信任、不配合,严重降低了城管执法的威信。

三、完善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的对策

(一)科学界定领导机制

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超脱于各市级、区级部门之上的机构予以支持,专门协调城管执法部门与各相关机构的工作衔接,解决出现的矛盾。例如可以设立“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统一领导城管执法工作开展的部门,解决各地方没有城管工作对口管理机构的尴尬局面。该部门可以抽调各层级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优秀的执法人员进入管理委员会,对执法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还可以采取轮岗制,高效制约并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且城管部门施行垂直领导也比较合适。这种方式使得具体执法部门只用听从一个部门的领导,在工作开展中没有后顾之忧,执法效率将会大为提高。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否有效地推行和取得预期成效。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第一,统一编制,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统一招录公务员,并进行二次针对性考试确定执法人员;第二,领导职务竞聘上岗。城管执法队伍的领导职位,在全体城管执法人员中施行双向选择,选拔政治过硬、工作扎实、业务水平高的人员,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城管人员的积极;第三,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第四,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应当综合全面,考核频率适当,考核成绩定期公布,考核总结全员参与,建立岗位轮岗制;第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人员违法执法所承担的责任予以明确,对不履行责任的人员进行严格追究。

(三)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与保障机制

首先,应当完善行政执法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即要完善行政内部监督的相关立法,从立法高度明确规定行政内部监督的主体、监督权限、监督范围、监督内容及监督程序;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完善行政复议监督机制,通过对城管集中行政处罚权运行做出明确有依据的合法性适当性审查,达到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事后监督的目的。其次,应当完善行政执法外部监督。即要强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权力监督职能,完善行政执法的司法监督,同时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最后,应当完善执法工作保障机制。即要严格规范执法手段、建立执法效果评价体系、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弥补行业信息联络、充分保障执法经费不足等方面,使得执法机制运行得到保障,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积极性及工作效率,保证文明执法、健康执法、高效执法。

(四)统一裁量权标准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已经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执行标准,但是裁量标准却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我国应当按照地域特点、经济状况等要素,对违法行为、认定事实、适用案由、处罚规定及处罚情节作出相对统一的裁量标准规定,裁量标准有范围,范围幅度对于适用地区也应有明确规定,这样可以杜绝自由裁量标准不统一,并有效管理执法滥罚现象,维护法律的公正公平。

参考文献:

[1] 江凌,张水海.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基本经验[J].行政法学研究,2008(4).

[2] 宋超.解析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之困惑[J].城市管理,2005(5).

[3] 青锋.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现实的范围及追问[J].行政法学研究,2009(2).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模糊评价;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18-02

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能够有力的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它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但是目前我们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评判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体系,以高等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为例主要表现为两个主要的方面:(1)目前国内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评判方法主要是从国外发达国家照抄照搬过来的,虽然这些方法和经验是经过实践验证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国情与国外有较大差异,所以这种生搬硬套的方法并不能在国内起到良好的作用。(2)人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评判的效果和实际作用之上,从而忽略了这一评判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主观性比较大,所以未来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评判研究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笔者结合高校求学经历与对相关问题的调查了解,并在大量参考书籍和资料的前提之下,提出了模糊法,下面将对这一评判方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一、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判的建设工作现状

为了进一步的阐明目前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我们仍旧以高校为例,在高等教育学校之内,进行行政管理,这是高校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变换并长远发展的一个基本保证。它首先能够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够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和血液。同时,一个单位运作质量的高低都取决于行政管理水平的强弱。虽然说良好的行政管理的关键点在于与各个部门的不断沟通和协调以及对信息的调查和分析,但是所有这些工作最终还是需要依托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高校乃至各个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以及队伍的建设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不高,只是死板的按照旧的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其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积极,身在职位,而工作任务却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完成;最后,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薄弱,工作态度恶劣,严重影响了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和谐沟通。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素质综合评价中缺少明确可行的指标。条款清晰、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和规则是进行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判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这样,在实际的评判工作中才能具有可操作性,并保持一定的公平,进而可以根据不同行政管理人员的指标数值以及最终的综合分数,来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使得具有不同优势的行政管理人员能够真正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但是,就目前大多数的单位而言,当然也包括高等院校,并没有这样明确的评判指标,所以导致对于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掌握,这也就直接导致在人员工作调动上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因素,而一些高校却依托一些并不科学的评判原则进行人员的调动,缺乏科学性和人文关怀,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心生懈怠,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不努力,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2.综合评价主观性大于客观性。在第一条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明确,在高校内部,要么是进行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判的规则并不明确没有可操作性,要么就是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基于评判准则基础上的评判流于形式,并没有客观的参考相应的标准,因为没有客观的参照标准,所以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评判就仍旧停留在依靠主观的传统上;或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行政管理某一次乃至某一项的工作比较突出,影响比较大,所以就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赏识;再或者是上级领导根据人员在某一方面的表现乃至于个人的喜好外貌等进行任意的主观评价。这种没有客观事实依据全然凭借主观思想意识进行的评价体现不了公平性,同时也加大了评判人员与被评判人员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内部的和谐与同事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

3.评价工作可操作性有待提高。一些企业与高校内部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评判准则,但是准则内部的条款与当前社会的实际形势偏差太大,与高校的目前管理理念相悖,甚至于脱离于实际市场需求,因此,这样的条款既不够科学也没有可操作性,单纯的依靠这样的准则进行评判是不可行的。一些高校为了节约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照搬其他院校乃至国外院校已经成熟的评判体系,但是单纯的照搬并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既不科学也不民主,因此操作起来难度也比较大。当然,也有一些院校目前使用的评判准则和体系是几十年前的老版本,社会在进步,高校在发展,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评判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和发展。

二、采用模糊评价,实现高效评价

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判的体系不够完善和具体,一些工作人员考虑能否更加全面的进行细化,使得每一个评判都有其既定的规则,并依据规则进行全面的综合评判。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首先,这样全面细化的评判方法工作效率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以及人力、物力资源;其次,行政管理人员某些方面的品质和评价并不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施行,因此没有进行评判的必要。结合多年的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判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大量成功案例的数据调查分析后,我们发现,施行模糊评级不仅高效而且实用。那么模糊评价方法具体如何操作,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模糊综合评价。我们仍旧以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为基本案例,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最为突出的一项就是教师职称的评定,尤其是高级职称的评定,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于高等职称的评定具体需要哪些因素?不同因素的百分比是多少?如何划分比例才是标准的?等问题,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各大院校都是凭借多年来的传统和习惯进行的。对此,我们可以根据高等职称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来将评判的因素具体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第二级和第三级为第一级基础上的子因素,同时三级的指标较为二级的来说影响面更小,在初步完成三级指标划分之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模糊评价操作。首先选出一个指标评价对被评价项目的在评价等级中的位置。例如,根据实际的评价需要以及高等院校的资源实力,建立起一个由数人组合成的评判专家组,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进行评判,并将这一能力的影响因素按照影响比例划分等级,在每一个等级之上进一步分析所占的比例,层层划分下去,最末端的等级数据由于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

简言之,进行模糊评价就是对影响因素进行等级划分,重点考察影响最大的因素,对于影响比较小的等级可以进行模糊界定。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依托于某些数学公式来进行科学的计算,将抽象的评价转化为具体可以判断的数据,这种依托于直观数据的评价更为科学,也能够保证一定的公平性。

三、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评价指标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了评价依据,它只是在现有的综合素质水平的基础上做出的评价,推动了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完善评价指标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个体的职业能力、品质道德、礼仪举止的针对性培养。在管理形象和管理能力上力求尽善尽美,管理人员尽职尽责,以服务群众为己任。把道德要求和行政管理理论牢记心中,强化主体意识。在行政管理人员中,许多管理人员是党员干部,因此对党员的行为、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作风宣传与建设工作。对于业务素质教育也需要加强培养,结合管理人员自身的具体情况,例如年龄、能力、学历、工作时间等进行综合考量,进行有层次、有类别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培训。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间接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质量。例如学校,应组织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并不定期的进行管理考核,邀请专家来校讲座,传授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技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国家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判方法不科学,评判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评判工作,已经大大的滞后于高校的发展和教育的推进,这样不仅会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笔者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判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总结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引用了相对科学的模糊评判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将评判结果以直观的数字表现出来,更容易理解和判断,将原本偏于主观的评判工作彻底的数字化、客观化,保证了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竞争的公平性。当然目前对于模糊法的探究还比较肤浅,在实际操作中,具体公式的运用、数字的转化还比较烦琐,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投身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模糊评定的研究中来,使其进一步完善,逐渐深化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史勇.工程模糊数学及应用[M].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松.模糊综合评判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3]胡永洪,贺恩晖.综合评价方法[M].教育出版社,2010.

行政综合管理范文第10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医院也发生了极大的创新改变,这也带给了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很大的冲击。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不断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将服务质量提升,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服务。

【关键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1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新形势下,医院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也给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应努力将服务效果和服务质量提高上去,将办公资料合理地配置好,尽量将办公成本减少,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医院的管理效能提升上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服务。

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组成和现状分析

2.1组成

①业务转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很多是从医师、护士等部门转过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对于这部分人员来说,虽然他们的学历较高,职称也较高,但是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医院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经验和知识相对缺乏,再加上有些还需要监管其他的部门,在该岗位上投入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1]②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还有一部分是从军队转业后来工作的,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较高,相较于一般的工作人员更加吃苦耐劳,同时有着强烈的组织纪律性和思想作风。但是,部队的管理方式和医院是不相同的。这部分工作人员要想更好地在医院行政管理岗位上工作,需要转变原先部队的一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③学生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还有一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医院来工作的。这些学生型工作人员学历较高,思维方式也比较活跃,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知识。另外,他们在学校中已经学习了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强。但是,他们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工作经验不丰富,社会阅历少。面对着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一时间可能难以适应,需要他们努力适应好新环境,掌握好管理业务,将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上去。[2]

2.2现状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医院当前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中,只有很少人是从正规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其他工作人员的来源是五花八门的,真正具备行政管理能力的人员并不多。

3当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

针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但是当前很多医院都没有专门建立激励机制。还有的医院虽然将考核机制建立起来,但是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也就不能起到激励作用。有的行政管理人员本身的管理能力很强,但是缺乏高效的工作效率,从事的仅仅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日常工作,对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没有充分的认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工作心态就是因为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因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不上去,更不用说创造出工作业绩了。[3]

3.2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动力不足

相较于医院的临床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都少得多。在职称评定问题上,行政管理人员的评定一般都是遥遥无期,迟迟得不到解决。所以,这些原因都会使得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就会带着情绪,因此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3.3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不够现代化和科学化

大多数的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都没有很高的学历,同时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他们虽然从事的是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但是并不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甚至还有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教育,因此也就不了解更谈不上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实践工作中,也就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思想过于落后和陈旧,严重缺乏创新意识,这样对医院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医院行政管理不能再沿袭原先的旧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医院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4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措施

4.1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影响力提高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医院管理的相关活动的成败是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一定要具备领导和控制全局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统筹全局。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对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灵活掌握和了解,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这就需要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此来丰富和充实自己,掌握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上去,将自身的道德意识增强。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彰显自身的价值,同时还能树立起良好的群众威信,推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4]

4.2行政管理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学习要加强

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医院其他相关部门的业务,同时还需要掌握和了解医院相关的信息。当今时代是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发展战略等知识掌握好,这样才不容易被时代所淘汰。行政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充足的专业知识,做出的决策才能更具有质量和层次,才能将正确的资料信息提供给医院的相关部门,进而提出适当的建议或是意见,这样不仅能将工作效率提高,同时对医院各个部门的影响也会增强。

4.3激励机制应不断建立并健全,并将其执行力度增强

医院应建立并健全激励机制,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工作业绩相挂钩,还可以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与其相挂钩,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还能将其工作主动性增强。行政管理人员如果在生活中或是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关注,特别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尽量帮助他们将问题解决,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医院创造更多的价值。医院的领导层要多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留意,确保能及时和他们沟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才能让行政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引导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让他们能勇敢承担需要担负的责任,对于他们的开拓精神要加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上去。[5]

4.4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间的交流要加强,将工作效率提高上去

专业技术人员要适当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将工作效率提高上去。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尊重,通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能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上去,对待工作会更加积极,对于患者会更加热情。形成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间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这不仅体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能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医院也能因此获得良好的声誉。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和临床相关的知识,这样能保证其工作更加高效,医院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利润。对于现代化的医院来说,需要具备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力,这也是医院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行政管理人员是医院决策的重要执行者,医院的发展会因为行政管理执行力度的增大而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将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是切实可行的。

5结语

现代医院的发展离不开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提高医院的行政管理水平,医院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将其综合素质提高,才能更好地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让医院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巍,凌华,吴雁鸣.论医院管理者的人才素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12):120-121.

【2】毛颖.试论医院管理人员人才队伍的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08):88-89.

【3】王萱玲,张际.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J].重庆医学,2010(21):12-13.

【4】曹玉芳.提高医院科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思考[J].中国医学管理杂志,2012(20):47.

【5】刘志勇.行政效率与医院管理[J].中原医刊,2014(31):32.

上一篇:幼儿科普教育范文 下一篇:幼儿生活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