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11-20 06:38:23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篇1

一、德育工作抓什么

我们许多的学校德育干部从接受学校德育工作任务开始,就常常延续上任德育干部的做法,一开始就忙碌于各种活动方案的设计及活动的准备,而对于德育工作到底抓哪些,怎样抓,却没有更多地去理会和思考。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段话从三个方面非常明确地回答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首先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环境,分秒都是德育时间的大德育观;其次,要把实践体验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第三,要以让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第四,德育工作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逐步实施。显然,如果我们把德育工作简单地看成是搞活动是不够的。

二、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我们经常说要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许多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地探索。我觉得,要真正提高德育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必须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我们的学校做到一切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这里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为学生服务什么,也就是说学生有什么需要;二是怎样服务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学校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社会运动的第一动力,是一切行动的生命线。德育工作只有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才能有生命力。老子说:“德者,得也”,朱熹说:“正其义则利自在,明其道则功自在”,这些都说明需要是德育的目的和指向,德育是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生有什么需要

1.爱的需要

社会的急剧变化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当今社会就业矛盾的日渐突出,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为了好的成绩,家长对孩子的物质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却关心的较少,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家中看父母的冷面孔,在校受到同学的嘲讽,教师的不满,难以得到心灵上的关心,造成学生心理上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理想的工具,强迫孩子学习兴趣不高的各种技能,如:书法、钢琴、绘画、奥数等,造成孩子身心疲惫,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第三,离异家庭数量剧增,这种家庭的孩子,很多得不到父爱、母爱,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父母忙于生活奔波难以得到物质、精神上的关心,富裕家庭父母同样忙于财富奔波,得不到应有的心灵沟通。

2.自我发展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想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的愿望。有些学生因经常犯错误、经历失败,自己本人有摆脱过失走出阴影的强烈需要,而家长和老师往往不究原因,简单地将这些学生列入坏学生、后进生的行列,使他们承受较多的责难,难以摆脱失败的阴影。现行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对人才认识上的偏差,文化科成绩好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素质,往往被错误地看成是“闲活”,使许多学生产生成长的困惑,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娱乐和运动的需要

喜欢娱乐和运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娱乐和运动需要愈加旺盛。学校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之社会、家庭造成的过重升学压力,使学生忙于学业,平时娱乐和运动的时间很少。许多家长不但不提倡学生参加必要的娱乐和运动,相反以各种理由,千方百计地限制学生正常的娱乐和运动,造成学生体质差,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出现畸形的娱乐观。

4.社会交往的需要

大多数学生喜欢与同学或同龄人交往,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日益加剧。而许多家长以孩子交往过多影响学习为由限制孩子之间的交往,使许多孩子难以感受真正的友谊,陷入孤独。

5.人格独立的需求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上辈对孩子呵护有加,以避免孩子闪失为由,对孩子处处不放心,事事过问。学校以安全为由,处处限制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对一些玩皮的学生甚至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讽刺挖苦学生,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人格的独立,造成学生人格不健全或是过分地依赖父母和老师,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怎样满足学生的需求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我们的学生当作活生生、有思想的人来对待。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忽视了应按人性本身发展的规律进行德育,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划一的,德育的方式是强迫式、命令式的“我说你做”,用事先设计好的道德规范将学生塑造成学校和老师心目中的理想模型,造成德育低效,甚至无效。德育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高、空、虚的德育要求最终都是无法真正落实的。德育只有在学生正确地满足自己个体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最终达到用学生自己的行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2.设置德育情境诱发德育情感。良好的德育情境是产生良好德育情感的必要条件,有了良好的德育情感,道德认知才有可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升华为道德行为。德育情境包括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尽力优化学校的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净化环境,绿化校园,放置雕塑,布置“小品”,美化墙体,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校园人际关系和校园舆论氛围等等;另一方面,要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整合社会的教育资源,优化社会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改善家庭的文化环境。

3.实践体验。学生有着强烈的实践欲望,他们想通过实践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更想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实践是学生获得道德感知的最直接路径,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碰撞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外德育基地、社区资源,广泛开展“雏鹰假日小队”、“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实践活动;“当一天家”、“当一天校长”、“消防警的一天”等角色体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探究项目、自定探究课题、自己开展调查研究、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等研究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在发展中满足、在满足中完善自己,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三、德育过程中的几点注意

(一)正确处理学校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矛盾

一所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问题是所有行政领导、教师关注的头等大事。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尽量减少学生的活动,减少学生出校门的次数,甚至规定学生在校内不准奔跑。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有运动和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强烈需求。调查显示,目前学生对学校最不满的地方是学校管的太紧,希望能增加实践的机会。我想这对矛盾不解决,我们的德育工作会始终难以解脱束缚。怎么解决?

1.给学校松绑

加强学校安全事故的立法工作,明确学校安全事故的责任,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压在学校身上。要完善现行的学生安全事故责任险,把学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一部分由社会来承担。如果是学校疏于管理造成的,学校自然难逃责任,如果非学校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则应由社会来承担责任,由作为学生第一监护人的家长和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责任。

2.给老师松绑

学校要通过建章立制,加各自的职责,不能一味地将压力转移给教师。确实是因为教师原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教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如果不是教师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则教师可以完全不负责任。

3.加强宣传力度,为学校创设健康的舆论环境

要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使社会、家长能正确对待、处理学生校园安全事故,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不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还学校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学校并非一味地想推卸责任,而是希望社会、家长理解学校管理的难处,不要把一些无辜的责任强加于学校,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步履维艰。

(二)学校要求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要求往往是用一把尺衡量,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就是很好的见证。自然,学校的要求有其正面的作用,他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道德要求平台,学生在攀登这个平台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要求。但相反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它很难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全体性。承认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意味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不但要保障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权力,而且还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予均等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平、民主、人人成功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衡强对教师的管理,在安全问题上要明确量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有些国家甚至主张:“政府决策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于所有人的学校,而不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上学读书。每一个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都需要并有权享受好的教育。这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不好的学生应获得‘成功’。”可见,那种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多数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的做法,已被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所唾弃。

2.整体性。整体性是指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之所以强调整体性,是因为完善人格的培养“不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品行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与包括洞察实质、确切概括、区分目的和手段、确定原因与决策的智能同样重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在道德教育中过分强调某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势必使人的整体发展受损。

3、因材性。是指在承认道德素质教育全体性和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承认道德素质教育的差异性。关于差异性的深刻的认识,这里不作阐述。

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的关系,这是全面提升德育质量的保证。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篇2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工作培养

一、当前小学德育基本状况

1.学生思想状况喜忧参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左右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在青少年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动辄离家出走,动辄打架斗殴,动辄跳楼自杀,可见小学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教师思想认识不容乐观。教师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指导者和传授者,也是学生思想灵魂的铸造者和传播者,教师应模范地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调查和平时的了解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以身示范、严格要求,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3.家庭教育工作亟待提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之师。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教育观念与小学保持一致,但仍有一部分家长德育观念亟待加强。

二、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使德育工作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加强”,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现状,我们感到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正确处理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小学德育工作,那么,小学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

首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只有认识清楚,才能把做好德育工作作为自觉的要求和行动的指南。在加强德育,努力使“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中,教职工普遍存在两种想法:其一,德育是软任务,难见成效,往往说说重要,忙时不要。其二,认为现实社会的影响,德育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德育水平不如过去,容易留恋以往的德育。因此,对教职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极为重要的。

其次,还必须在实施德育的内容上具有广度。一方面,在德育常规中我们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在德育框架上,我们努力做到责任到岗、岗位到人。明确以遵纪守法、诚实关心他人、热爱等为小学基础道德内容。一方面,我们注意抓住契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使德育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应成为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点、连接点、落实点的备课要求,切忌贴标签,使德育有意、有机地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教育教学活动内容落实、要求明确,为人人都能成为教育工作者搭建舞台,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以促使和保证人人都能努力成为德育工作者。加强小学的德育,关键在于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我们一方面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学知识、学理论、学技能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规范的,教师首先要规范,以教师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加大检查和考核的力度,开展文明组室、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的评比,把德育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学期考核两次,直接与结构工资挂钩,以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成为现实。

2.小学德育工作的体现途径

首先,搞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首先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师德建设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长抓不懈。因此,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有一个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的任务。

其次,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发展的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再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是小学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小学应对目前学生家长多数在外的现状时,应摸索出与时代相适应的联系形式,如建立学生家长通讯簿、校长热线等方式,多与家庭沟通,摸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苗头,与家庭一起纠正其不良风气。与此同时,小学要善于利用社会上思想道德风范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也要善于运用社会上的反面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只有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动体系,小学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最后,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沃土。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束缚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改革时期的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

3.提高认识,加大家庭、社会和学校德育形成作用的宣传力度

虽然小学生德育状况喜忧参半,但是他们毕竟处于道德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水平低,思维片面,加之阅历浅,容易产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模糊甚至错误观点。教育工作者必须义不容辞地以身示范、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家庭、社会更是重要的主导者。目前,教育常常陷入尴尬,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校学习5天接受的正确观念,结果在家和社会待2天的时间里,就被家长的错误观念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文化弱化、抵消,甚至使未成型的道德价值观念朝畸形方向发展了,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加强家长正确教育观念引导,消除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同时,加大小学、家庭、社区、群团的协同性和互动性,提高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

4.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篇3

关键词:新课改 中小学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5-02

德育即是育德,它是主体有意识地将社会要求、社会规范、社会思想、社会道德内化为自身德性的过程。中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隶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贯穿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开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促进学生主体德育的发展,这是中小学德育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德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急需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深入分析,正确认识,积极应对。

(一)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受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一些校长和教师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轻重失调、“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同时,他们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所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致使学校德育工作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一些学校德育渠道不畅,内容单一,方法呆板,手段滞后,缺乏创新。

一些学校只把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作为唯一的德育内容,把课堂教学作为唯一的德育渠道,没有将德育渗透到其它各学科的教学和活动之中。而且德育方法也比较呆板,手段也不灵活,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没有真正摆脱“一锅煮”和“一刀切”的束缚。因而,对学校德育工作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方法,致使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全面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三)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作为新时期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作用。但一些教师师德不高,素质较低,对学生缺乏爱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还存在着一些不良嗜好,致使自身师表形象较差,既不能很好地教书,又不能很好地育人。因此,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一些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保障措施不到位,没有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对于德育工作,有些学校既没有明确的思路、计划和目标,也没有健全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德育工作到底应该由谁来抓,怎样去抓,他们是茫然的。加之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目标定位过于“高、大、空”,一些学校常常把德育工作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德育工作等同于抓纪律,错误地认为把学校纪律抓上去了就等于把德育工作搞好了。因而,致使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很好地打开局面,长期处于被动冷落和可有可无的地位。

二、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为了适应新课改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教师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和新课改理论,促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增强搞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德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还应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内容要求,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并且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轻重失调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大力推进德育改革和创新,努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改革和创新是搞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改革和创新德育内容。在德育内容上,应按照“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学生”的原则,充分发掘、整合和利用一切德育资源,并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在德育目标上,应改一个目标为分层要求、分类实施,逐步形成前后街接、目标具体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在德育外廷上,应改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教育”。二是改革和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新课程赋予学校德育新的内涵。德育教学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要遵循和体现这一规律。教育实践证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得法”就是要彰显“认知明理、交流研讨、学以致用”的德育主体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德育教学过程知行统一,遵循规律,达到德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作为新课改践行者的中小学教师应在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讲求实效的科学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方法,避免“假、大、空”的说教,克服重理论轻实际的教育,努力把德育教学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学生的道德实践和行为习惯养成上。三是改革和创新德育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影视、幻灯、录像、图片和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切实受到直观体验。四是改革和创新德育管理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机制。 在德育管理方面,应改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独家操作的“一人独唱”为党、政、工、团、队共同参与的“大家合唱”,逐步形成学校党、政、工、团、队等所有职能机构全员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五是改革和创新德育评价方法。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新课改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德育评价方面,应大力推行注重德育过程的动态评估法和量化考核法,逐步形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

(三)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重任。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才能认真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应把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实抓好,促进广大教师全面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切实做到用高尚的师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真正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应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教师综合考核范围,并同教师的职称评聘、工资晋升和评先选优挂钩。三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督导评估制度。教育督导部门应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督导评估,促进中小学教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一是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和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各学校应建立健全党、政、工、团、队组织以及政教处、学生会等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落实。学校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共同努力做好德育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抓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调查研究、制度建设和考核评价上,特别是要研究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督导评估机制。教育督导部门应建立和实行中小学德育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督导评估,确保中小学德育工作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管理、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从而全面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不仅是时代赋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新形势下中小学教育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教育部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5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6月13日).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2月).

[4]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2年3月).

[5]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篇4

小学生道德教育德育工作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民的安居乐业。因此,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当前,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国民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所以,为了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元的德育环境,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将德育工作切实有效开展。 

一、新的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思考 

当前德育教育的环境已经与以往不同,所以,面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也要以新的思路加以展开。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无效化的结果。所以,德育工作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种必然,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一种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学校德育工作也要根据新的变化,综合各方资源,形成道德教育合力,抓住重要的道德教育契机,真正有效落实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有着太多偏离主流道德价值观念的言行充斥在身边,由于小学生容易模仿,所以,这就容易使得小学生在道德修养的道路上走偏。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偏差。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避免传统的简单灌输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社会现象,懂得分辨哪些是好行为,哪些是坏行为,哪些值得学习,哪些要坚决远离。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观念的正确性,才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我们也可以从网络中进行德育工作,这实际上拓宽了进行德育工作的渠道,由于网络把更多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大家可以从这个思路进行更多工作的创新。 

二、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个人素质养成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好的习惯实际上就包含着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教育,从行为入手,效果更好,这恰好符合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一条经典而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就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从这些新的行为习惯开始,一点点的塑造自己的性格品质。小学生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学习中的品质养成、预习、听讲、做作业等事务中都体现着一个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将这些规则规范真正内化成小学生的一部分,让他们的超我形成,从而达到自律的程度。 

三、积极整合多方面资源,共同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着道德教育的工作。而且如果这三方面不能达成一致,就会相互牵制,抵消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学校的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育者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学校方面要经常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与家长沟通,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思想和行为中有着较多的不良表现,就要考虑是不是家庭道德环境本身出现了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家访。但是由于家长已经是成人,各方面思想工作并不容易做通,因此,教师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帮助学生认清正确与错误,改变不良习惯。在学校周边环境中,有社区等可以利用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方面可以联合这些政府、社会组织等联合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其中。互联网中也有很多充满正能量的资源,要给小学生介绍这些资源,让小学生多查阅这方面的信息,避免消极负面的信息刺激,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做一个讲文明,热爱祖国和社会的健康公民。 

总之,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清形势,在目前价值观多元的大环境下,努力创新,有条不紊的搞好小学生德育工作。在工作中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侧重行为的塑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及时识别小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言行方面的偏差,用有效的方法加以纠正,帮助小学生学会识别社会中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用正确的思维和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成长为一名健康、活泼对社会有益的幸福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君.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2]王芹.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3.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東北师范大学,2013. 

[4]陈宗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篇5

一、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要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思考

虽然当前形势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将传统道德教育放在了首要的中心位置上,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优良传统发扬和继承,已经成为了实践和探索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迫切要求和关键渠道。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一直为人们能够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实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已经为我们当前的政治思想工作有效的积累起到了一个资源性的作用。因为现代网络社会和人们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社会历史条件这一个差异,我国也就形成了和西方完全不同的一种文化传统,这一种传统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东方文化的传统。我国的文化主要将人伦作为根本,注重向内的探求和道德,以便能够形成完善自身、认识自身的一种人文主义传统,所以,我们把整个道德领域作为我们文化体系的一个中心和重心。我国传统观道德理论突出的特点就是进行道德精神的强调。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所以,我国传统观德育理论代表就是儒家的教育观、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我国的古代那些从先秦一直到元明清儒家的学者,都对德育特别重视,将德育放在了教育教学的首要地位。在儒家的学者眼中,一个人才最为重要的素质就是思想品德,拥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是一个人才。本着在网络时代下加强小学道德教育的目的,我国儒家的传统观道德教育理念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的要求,首先就是要孝悌,所谓的孝悌就是对父母要孝顺,对兄长要敬爱,孝悌已经成为了一个人起码的、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一个人只有爱父母和兄长,才能够为整个国家做奉献,爱整个国家和国家的人民,最终才能够为整个社会作贡献。所以,我国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孝悌。

二、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进行良好学习氛围和道德体验环境的创造

众所周知,网络时代小学道德教育本质就是对人生感悟和体验进行了反复强调。在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整个过程都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共同道德体验和共同道德生活的过程。一个人品德发展和形成的基础以及源泉就是道德体验,任何一个人的道德都来自于其自身的道德体验。道德的发展和形成的实现都是在体验活动过程中落实的,所以,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模式事实上就是一种体验式教育的过程。不管是在网络时代下提高道德认知还是陶冶道德情感,不管是培植和信仰道德,还是树立道德理想,都要求我们必须要通过小学生在网络时代下进行自己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完成由外向内转变这一种过程,使其能够真正地成为小学学生个体内在的一种品质。笔者认为,道德的教育是需要良好体验环境的,虽然小学生获得愉快心情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小学德育教师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上建立师生感情的联系决定的。然而,小学师生情感的联系主要是来自于教育者的信任和爱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交往,真正教育的关系其实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交往的关系。因此,在网络时代下进行小学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过程以及传递道德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心情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为只有人与人在平等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取身心满足,体验到幸福、自由以及人生的意义。

三、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要求学校建立严密的德育考核体系

网络时代下,我们不能够将道德教育和时代相互分离,小学的道德教育要求必须和网络时代相互结合,并且要通过一种具体道德教育的模式进行建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小学道德教育从应然转变到必然之中去。小学道德教育模式和网络时代相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这一种教育模式全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评价体系建构、过程建构、内容建构以及目标建构之中。因此,在网络时代下对小学的道德教育进行思考也是不容小视的。在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只有学校拥有严密的德育考核体系,才能够保证小学生自身品德的真实情况,学校所考核出来的那些品德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全体教师公认的,同样是全体同学公认的。因此,在网络时代下,学校要建立健全严密的德育考核体系。学校要将年级作为单位,选择那些具有学生代表和相关人员组成一个具体的考评小组,每半年或者一学期来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并且要将结果记录下来,每一周都要由班主任来进行总结以及月初平、期末总评等等。这样能够鼓励学生对自身素质的提升进行充分的重视。

四、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要求各个学科都将其放在首要位置

现代网络社会中,虽然我国大多数学校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程,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够单纯依靠一门德育课,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首先就是将小学生德育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小学德育教育必须要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里面。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教师和学生完成相关的写作、阅读等知识和内容以外,还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要将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完成,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如何待人接物以及为人处事等知识融入进去,要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知识传授以及语文基础教学这三者融合成为一体。在网络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自身的品德习惯进行培养,教会学生究竟应该怎么样做人。其次,我们不仅仅要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育人,还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每一天都要对学生进行自身品德的考察,对小学生在学校外以及家里的行为和表现进行了解,以便能够促使小学生遵守自身的道德准则,真正做到运用和学习相统一,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网络时代中,将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小学道德教育之中去,最为重要的就是实施,我们只有真正把课内外所学到的行为准则应用到自己言谈举止指导之中去,才能够保证在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才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和作用。

五、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促使学校建立起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

我国小学一直都承载着为整个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人这一个庄严的历史使命,小学的德育教育情况已经直接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败和质量好坏以及我国未来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其本质内容就是小学生,也就是受到小学道德教育的人员,使其能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纵观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不难发现,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一直都脱离了当前的时代和社会游离在现实社会之外,并且没有充分发挥整个社会所期望的教育小学生的功能,其教育的效果和成果并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结果并不理想,并且很难适应我国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需要。在小学道德教育过程中,提倡要适应网络时代,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具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在网络时代下进行小学道德教育,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小学道德教育的根本和首要途径。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群体,小学生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来自于不同的群体中,并且具有独特个体生活体验、不同生活环境以及不同习惯和特性,更加具有不同生活的价值取向。在网络时代和小学校园这两个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突。这个时候,就需要核心的价值取向来进行调控和引导,如果没有核心价值取向的调控和引导,就一定会导致道德价值混乱。因此,学校必须要通过形成核心价值取向从而来进行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这已经成为了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根本的途径,同样也是当前时代的本质最为重要的体现,因此,在网络时代下进行小学道德教育就在于促进了学校加强建设自身校园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促进和引导形成核心道德价值取向。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篇6

【关键词】学校德育研究

当前,高校德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德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德育实效低迷之原因,并不像一些学者表述的可简单地归结于德育实践模式化,德育活动形式化,德育方法单一化等德育实践的失误。根本上讲,乃是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针对性等众多局限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只有重新深入、客观地思考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严重缺陷,对德育现状作出科学评估,才能做到扬长弃短,积极应对;才能做到有继承重创新,走出一条科学性强、创新性强、实效性强的高校德育自主创新之路。

一、德育地位认识模糊

邓小平1978年就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然而,德育首要、核心、保证的地位正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

1、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人为地割裂德育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学校在经济发展、知识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德育是“副业”,在学校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将德育看作是预防手段和应急措施,德育经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党性原则,政治思想观念淡漠,极大地破坏了德育工作者的形象,降低了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个别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差,作风不正,精神状态不佳,干群关系紧张,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德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很难落实。

2、“重智轻德”思潮的冲击。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彰显,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使知识的重要性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同,“读书无用论”思潮不攻自灭。但是,取代“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是另一股更为强劲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知识工具主义,实质上是封建时代“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实用论”的沉渣泛起,人们更加重视学校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功能,淡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学生也更加片面地重视应用性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提高,忽视了自身德性境养和完善。

3、学校行动策略的失误。高校面临更加激烈的声誉和生源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取悦学生,有些学校显得急功近利和缺乏远见,对学生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并未给予真正有效的反击和引导,而是简单地迎合和满足。在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的同时,却对人文精神类的课程淡漠。德育地位在这些高校显得更加模糊、弱化。

二、德育目标定位缺陷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当前德育方面的很多问题皆因长期以来在德育目标定位上存在的缺陷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无根性。人们在反思以往德育目标“高大全”给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往往也走向了片面的对“大道理”的简单修正。这种反思和修正往往以“德育适应性”的口号出现,强调德育回归现实的德育环境和德育水平的现实。它并不建立在对“大道理”的理性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其结果导致对德育本身存在的和要求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即德育丧失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之“根”。打着“适应”旗号的德育并不能适应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强烈需求,从根本上讲,不利于培养高尚的德性人格。

2、教育目标泛化。我们在确定德育目标时,往往仅注意其高尚性和统一性,而对其确定性,可操作性和行为导向性不够,以致于德育目标泛化,缺乏时代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德性培养和人格完善缺乏应有的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等功能,教育认同度较低。

3、德育目标世俗化。有一批人打着“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幌子,反对在德育目标设定上的必要超前,热衷于德育目标世俗化的研究,着力于“德育量化考核”,将“公约”、“手册”、“守则”、“规范”、“忌语”等异化为德育的目标。实际上,“规范”式的教育完全不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道德完善的激动和冲动,高尚人文精神的关照却经常使我们在感受心灵颤动的同时产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德育目标应当超越实用,超越对物质利益的盲从,超越利害关系上的简单对比,超越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尊崇,超越人们现实已经达到的德性水平。否则,“现存即是追求”、“德育目标即是德育现存”,德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将不复存在。

4、德育目标功利化。各校普遍制定和施行学生综合考评评价机制,德育部分也是通过一些具体标准予以量化考核。在考核标准科学性欠缺和正面引导效益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学生为了考核加分而学习、工作和做好事。虽然功利,但如果能得到有效引导和良性转化,也能成为追求进步的动力。但是,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良性转化,则量化考核的德育除了培养斤斤计较、惟利是图、善于钻营的小人,不可能有任何正面的育人效应。

5、德育目标同一化。我们在德育目标设定上搞“齐步走”、“一刀切”,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模式去塑造所有的教育对象。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

三、德育内容体系存在混乱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直接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由受教育者的基础道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应由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来甄择。德育内容体系混乱将给德育工作造成严重的、带根本性的消极影响。

1、从时间维度看。德育内容简单重复,陈旧单一,几十年不变,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严重滞后于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经济文化、学生思想观念等的发展变化进程。

2、从纵向衔接看。德育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一成不变,重复较多,不同受教育主体间的德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不能很好地做到整体衔接和层次渐进。

3、从横向构建看。德育内容体系一直未能予以科学建构。同志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即是我们所指的“德育”,对于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德育机制僵化封闭

德育机制健全、科学、有活力,是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学校德育机制中,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1、德育全员意识淡薄。德育工作经常只是由固定的所谓“德育工作者”承担,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的德育大环境。为此,要在强化全员德育意识的基础上,理顺学校各组成机构间的关系,组成以党组织为核心,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体,政工队伍为骨干,教师队伍为关键,职工队伍为辅助的德育工作结构,要深入研究,拓宽和实践“三育人”的德育理念,形成对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大德育意识淡薄。学校德育未能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德性培养的大德育体系。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3、德育载体单一,方法简单。学校德育工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当薄弱,载体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阵地功能明显弱化。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滞后于社会变革,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尚未完全落实、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进生活的工作也做得生硬、肤浅、德育方法简单,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都显得不够,传统方法继承有余,新兴方法创新不足,德育美感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感召力较弱,德育工作明显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国家育人需要,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和学生思想需要等新情况。

五、德育工作队伍素质偏低

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德育工作队伍。然而,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问题仍然是德育工作的“瓶颈”问题。

1、德育队伍政治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德育队伍和德育思想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杂音、噪音,发生了一些德育工作者宣扬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现象,来自于德育工作队伍自身的问题,有时更有破坏力,更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冲击和破坏,更容易对人们产生误导。因此,提高德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坚定德育的阶级性本质,是尤其紧迫和重要的。

2、德育队伍的学历水平偏低。一些学校将德育工作者与专业教师严格区分,在深造学习的机会上不同等对待。一些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自己也缺乏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愿望,不主动争取机会,也不努力把握机会。除了校方转变观念,为德育工作者进修提高创造条件外,德育工作者加强业务进修学习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看作是事务性的工作,在工作时间之外怠于学习提高,即使解决了学历问题,也解决不了水平问题。

3、德育学科观念较为淡漠。在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不是严谨的科学,德育不是一门学科,德育工作不能作为专业。因此,一些学校总是将一些所谓“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安排在德育工作岗位上,一些自认为在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也喜欢将转向从事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合理的安排或者相对美好的“逃避”。如果德育工作者心存自卑,德育工作就硬杆不硬。转变观念,正视德育地位,科学认识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将德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学科来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4、德育研究观念较为淡漠。在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仅仅是一项实践性工作,不需要搞科研。我们认为,德育科研不仅仅是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促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端正德育科研的观念,培养研究型的德育干部,提高德育科研的能力,促进德育科研的成果转化,以科研促创新,既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5、德育创新意识较为淡漠。一些德育工作者将德育看成是党和政府政策简单的宣传工具,看作是日常事务性工作,德育工作中的继承意识过强,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和对学生的适应能力都显得较弱。创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不竭动力。学校德育工作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总之,深入思考学校德育实效低速的原因,理解学校德育缺陷之真正所在,在实践中改革发展,在继承中创新进步,推进德育工作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9-06-16.

[4]庞学充:教育的终极目的的论纲[J].教育研究,2001(5).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篇7

关键词:农村教学;小学道德教育;改革对策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近年来义务教育在我国农村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让更多农村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德育环节能够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只有校方与教师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得到身心上的成长,成为高素养的优秀人才,以下将针对性地进行讨论。

一、农村小学道德教育内涵

我国农村区域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教学普及工作确保了多个农村区域教学工作的落实,但对于德育工作的落实却并没有给予最充分的重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农村民众由于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与处事方式相对城市都有一定的区别,所以道德观也难免存在偏差,这样的偏差会使得学生产生负面心理,甚至会影响学生后续在社会上的发展,如果不及时借助德育工作去扭转学生思维,会阻碍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观念的重要时期,可见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只有真正体现出重视,以学生发展为重去思考,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正面思想观念的建立,才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二、农村小学德育改革措施

要确保农村区域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保证学生身心的同步成长,对德育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下文将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的德育改革策略进行讨论,确保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扭转教育思想,以学生思维为主

要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道德教学的意义所在,教师应当先将教学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以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及个人需求为主去思考教学。在针对与社会行为相关的一些准则进行讲解时,为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自己编排或与其他教师进行排练,在课前以小短剧的形式演绎出来,促进学生脑内情境的建立,加快理解。以随地乱扔垃圾这类破坏社会公德的现象来讲,教师可以扮演一位乱扔垃圾的路人,边走边吃食物,然后将包装纸及食物残渣扔在地上,之后向学生提问:如果你们遇到有人这样做,你们会怎样决策,是会无视,还是会制止或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让学生展开探讨,表达出个人的理念,才能逐渐摆脱思维限制。对于负面的思想也不应当马上表明对错,而是借助一定的事例或小故事讲解,让学生理解应当怎样去做,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与自尊心,让学生顺其自然懂得该怎样做。

2.完善教学方式,确保教学实效性

教学方式的改革,决定着学生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能否理解教师要传达的思想,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很难调动,只有利用趣味性且符合W生思维特点的教学方式才能让他们提起兴趣。教师应当多利用事件讲解、辩论会等方式促进思想的传达。此外,还应当注重平日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通过师生热线、师生信箱等方式,建立起随时与学生达成沟通的平台,确保在学生思想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开导与帮助,更能促进师生关系进展。学生在遇到任何疑惑时都可以随时打电话或写信给教师,并及时得到教师的开导与鼓励,以更好的态度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所在。

3.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德育工作对于学生能否起到思想引导作用也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言行,教师如果不严格要求自身,课上课下言行不一是无法让学生信服理解的,德育工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想要让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成为一个自律自主自强的优秀人才,就一定要先对自身严格约束,不去涉及任何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为人处世认真乐观、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常用礼貌用语、不影响他人的生活、懂得宽恕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不放弃对自身素质的提升,以自身的高思想境界带动学生,让学生也乐于做一个高素质的人,这样才能让学生摆脱理论束缚,确保正面思想在学生生活、在一言一行中的渗透。

道德教育与语言教育相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农村教学逐步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也需要注重对道德教育的普及与改革,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起正面、积极的思考与行为方式,让学生的内在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4):9-10.

[2]何英辉.提升德育实效性的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67-68.

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篇8

邓小平1978年就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然而,德育首要、核心、保证的地位正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

1、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人为地割裂德育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学校在经济发展、知识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德育是“副业”,在学校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将德育看作是预防手段和应急措施,德育经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党性原则,政治思想观念淡漠,极大地破坏了德育工作者的形象,降低了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个别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差,作风不正,精神状态不佳,干群关系紧张,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德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很难落实。

2、“重智轻德”思潮的冲击。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彰显,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使知识的重要性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同,“读书无用论”思潮不攻自灭。但是,取代“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是另一股更为强劲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知识工具主义,实质上是封建时代“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实用论”的沉渣泛起,人们更加重视学校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功能,淡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学生也更加片面地重视应用性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提高,忽视了自身德性境养和完善。

3、学校行动策略的失误。高校面临更加激烈的声誉和生源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取悦学生,有些学校显得急功近利和缺乏远见,对学生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并未给予真正有效的反击和引导,而是简单地迎合和满足。在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的同时,却对人文精神类的课程淡漠。德育地位在这些高校显得更加模糊、弱化。

二、德育目标定位缺陷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当前德育方面的很多问题皆因长期以来在德育目标定位上存在的缺陷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无根性。人们在反思以往德育目标“高大全”给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往往也走向了片面的对“大道理”的简单修正。这种反思和修正往往以“德育适应性”的口号出现,强调德育回归现实的德育环境和德育水平的现实。它并不建立在对“大道理”的理性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其结果导致对德育本身存在的和要求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即德育丧失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之“根”。打着“适应”旗号的德育并不能适应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强烈需求,从根本上讲,不利于培养高尚的德性人格。

2、教育目标泛化。我们在确定德育目标时,往往仅注意其高尚性和统一性,而对其确定性,可操作性和行为导向性不够,以致于德育目标泛化,缺乏时代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德性培养和人格完善缺乏应有的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等功能,教育认同度较低。

3、德育目标世俗化。有一批人打着“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幌子,反对在德育目标设定上的必要超前,热衷于德育目标世俗化的研究,着力于“德育量化考核”,将“公约”、“手册”、“守则”、“规范”、“忌语”等异化为德育的目标。实际上,“规范”式的教育完全不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道德完善的激动和冲动,高尚人文精神的关照却经常使我们在感受心灵颤动的同时产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德育目标应当超越实用,超越对物质利益的盲从,超越利害关系上的简单对比,超越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尊崇,超越人们现实已经达到的德性水平。否则,“现存即是追求”、“德育目标即是德育现存”,德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将不复存在。

4、德育目标功利化。各校普遍制定和施行学生综合考评评价机制,德育部分也是通过一些具体标准予以量化考核。在考核标准科学性欠缺和正面引导效益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学生为了考核加分而学习、工作和做好事。虽然功利,但如果能得到有效引导和良性转化,也能成为追求进步的动力。但是,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良性转化,则量化考核的德育除了培养斤斤计较、惟利是图、善于钻营的小人,不可能有任何正面的育人效应。

5、德育目标同一化。我们在德育目标设定上搞“齐步走”、“一刀切”,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模式去塑造所有的教育对象。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

三、德育内容体系存在混乱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直接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由受教育者的基础道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应由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来甄择。德育内容体系混乱将给德育工作造成严重的、带根本性的消极影响。

1、从时间维度看。德育内容简单重复,陈旧单一,几十年不变,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严重滞后于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经济文化、学生思想观念等的发展变化进程。

2、从纵向衔接看。德育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一成不变,重复较多,不同受教育主体间的德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不能很好地做到整体衔接和层次渐进。

3、从横向构建看。德育内容体系一直未能予以科学建构。同志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即是我们所指的“德育”,对于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德育机制僵化封闭

德育机制健全、科学、有活力,是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学校德育机制中,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1、德育全员意识淡薄。德育工作经常只是由固定的所谓“德育工作者”承担,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的德育大环境。为此,要在强化全员德育意识的基础上,理顺学校各组成机构间的关系,组成以党组织为核心,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体,政工队伍为骨干,教师队伍为关键,职工队伍为辅助的德育工作结构,要深入研究,拓宽和实践“三育人”的德育理念,形成对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大德育意识淡薄。学校德育未能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德性培养的大德育体系。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3、德育载体单一,方法简单。学校德育工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当薄弱,载体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阵地功能明显弱化。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滞后于社会变革,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尚未完全落实、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进生活的工作也做得生硬、肤浅、德育方法简单,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都显得不够,传统方法继承有余,新兴方法创新不足,德育美感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感召力较弱,德育工作明显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国家育人需要,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和学生思想需要等新情况。

五、德育工作队伍素质偏低

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德育工作队伍。然而,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问题仍然是德育工作的“瓶颈”问题。

1、德育队伍政治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德育队伍和德育思想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杂音、噪音,发生了一些德育工作者宣扬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现象,来自于德育工作队伍自身的问题,有时更有破坏力,更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冲击和破坏,更容易对人们产生误导。因此,提高德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坚定德育的阶级性本质,是尤其紧迫和重要的。

2、德育队伍的学历水平偏低。一些学校将德育工作者与专业教师严格区分,在深造学习的机会上不同等对待。一些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自己也缺乏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愿望,不主动争取机会,也不努力把握机会。除了校方转变观念,为德育工作者进修提高创造条件外,德育工作者加强业务进修学习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看作是事务性的工作,在工作时间之外怠于学习提高,即使解决了学历问题,也解决不了水平问题。

3、德育学科观念较为淡漠。在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不是严谨的科学,德育不是一门学科,德育工作不能作为专业。因此,一些学校总是将一些所谓“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安排在德育工作岗位上,一些自认为在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也喜欢将转向从事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合理的安排或者相对美好的“逃避”。如果德育工作者心存自卑,德育工作就硬杆不硬。转变观念,正视德育地位,科学认识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将德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学科来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4、德育研究观念较为淡漠。在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仅仅是一项实践性工作,不需要搞科研。我们认为,德育科研不仅仅是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促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端正德育科研的观念,培养研究型的德育干部,提高德育科研的能力,促进德育科研的成果转化,以科研促创新,既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5、德育创新意识较为淡漠。一些德育工作者将德育看成是党和政府政策简单的宣传工具,看作是日常事务性工作,德育工作中的继承意识过强,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和对学生的适应能力都显得较弱。创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不竭动力。学校德育工作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总之,深入思考学校德育实效低速的原因,理解学校德育缺陷之真正所在,在实践中改革发展,在继承中创新进步,推进德育工作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9-06-16.

[4]庞学充:教育的终极目的的论纲[J].教育研究,2001(5).

[5]: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02-01.

【摘要】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最令人忧虑的是德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从根本上讲,是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针对性等众多局限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深刻思考这些问题,为德育工作解惑,是非常有意义的。

上一篇:行政基本职能范文 下一篇:工程造价与工程审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