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工作范文

时间:2023-03-29 11:55:27

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管理;执法

计划经济时期,档案实行行政式管理主要凭借指令性的业务指导来完成,档案要想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则必须依据行政命令才能实行。所以在计划经济时期,指令性的业务指导有效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虽然也将其理解为业务指导,但都意识到这种类型的业务指导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可以将其认为是法和命令,要求下级部门一定要无条件执行,依靠行政性命令档案工作才能有效进行,带有一定的强制色彩。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存在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在计划经济时期全部行政机关都带有这样的特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当前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式的行政管理已与当前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因此,依法行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这种变化当中,首当其冲的是档案部门。随着依法行政的逐步实行,国家推出了《档案法》,进一步明确定位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当前人们也高度重视依法行政的实施,重新认识到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业务指导已与当前时展不相适应,因此务必实行依法行政。而行政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也不再属于一个固定的部门,同时承担着业务指导与法规的制订工作。但由于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人们的日常行动还没有体现这种认识,特别是在当前的基层,指令性的业务指导依然占有较为重要的成分。

1.法定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简释

依据《档案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地的档案事业,同时具有指导与监督当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责任。”[1],从中可以明确,档案行政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社会档案事务,但不是管理实体档案或档案工作。也就是说这种管理主要是管事而不是管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更不能管理当中的某一个人。也可以这样说,档案行政管理主要负责与档案工作有关的工作和事。而管理不重视结果,重点关注的是管理过程。在以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只是重点指导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认为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水平,使其能够做到科学管理内部档案实体,而不能准确定位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2]。所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面临着大量的困难,虽然也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但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2.如何才能做好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2.1档案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行政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求首先做到依法行政,档案行政管理也适用于这一点。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当中的依法包括《档案法》,但还包括关系到档案事务的一切法律法规。《档案法》具有核心地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中首先要遵守《档案法》,需要提出的是其中的内容和要求原则化严重,不具备明确的操作措施,所以在实行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应用一切关系到档案事务的法律法规[3],只有做到上述这些,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使档案行政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统计数字显示,在河南省与“档案”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十七部之多。这些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全部适用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这些涉及到档案事务法律法规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档案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到位”问题。

2.2档案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

依据《档案法》要求,档案行政管理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同时明确指出了不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与权限。所以,在实际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依据法律规定去落实,不然就有可能出现“越位”现象。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业务考核指标中把村级建档工作下发到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如果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将其理解为一项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实行亲自入村开展指导与帮助,但其实这种做法不符合上述管理规定,没有遵守自身行政管理职能的规定,属于管理中的“越位”。而应该采取的做法是,以《档案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础,对乡镇、民政部门的档案机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也可以这样认为,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要以《档案法》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与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规范性管理。真正做到分级管理,实现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做到这一点,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就不会出现“越位”现象。在当前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都设置有业务指导与法规科,要求业务指导部门不适宜再沿用当前名称,可以改为档案管理指导处与档案指导处,主要工作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指导、奖励、培训、宣传、教育等,不再带有强制性特点。法规处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处罚工作、执法监督等,制订档案业务标准、规范、政策等文件,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

2.3增加机构,加强内部监督

要想实现依法行政的目的,首先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设置档案执法处,也可以称为“档案执法队”,主要负责强制性工作,其中,可以自行处理一些违法案件。法规处的主要职责就是档案行政监督、审核执法队处理一些案件的情况、制订业务标准等,负责监督同级档案馆的工作、监督下一级档案部门的工作、进行行政监督等。档案管理指导处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一些非强制性指导命令。

作者:谭畅 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凯.浅议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动因[J].档案管理,2013(01).

[2]陈宏霞.也谈档案行政管理的特征[J].档案管理,2012(01).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探究

前言

新时期下,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工作。办公室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通过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实现企业一些事情的执行,同时办公室管理工作还具备着文件起草、督办协调等功能,还负责业务接待等一些服务性活动,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属于一种起着协调作用、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的机构。在现阶段,做好办公室行政工作,影响深远。

1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1]。在新时期下,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情势的需要。办公室主要是联系上下工作的。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岗位担负着办公室的日常的事物,这些工作基本都是一些比较琐碎的工作,却彰显了企业的形象。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上下部门的衔接,都是在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下和合理解决过程中实现的。由此可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2]。

2 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基本职能探讨

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主要的服务目标是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以及下达各项不同的行政工作。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首先需要起到的是助手的作用。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主要是把上级机关的相关部署工作进行综合整理后,再结合本单位的领导人员的意见后,进行分析总结,再予以贯彻执行并且落实到具体实处,也就是对机关的管理和工作秩序以及工作质量起到一个助手作用[3]。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起到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作为一个“军师”的作用。在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需要对一线工作有一个了解,听取基层的意见。把相关的所见所闻进行总结后,反馈给企业领导,并且提出自己的积极的建议和意见,争取做好企业领导的“军师”。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发挥的第三个职能是其积极的协调作用。作为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其主要的一个职能还是其协调职能。企业的很多工作安排都需要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的协调,只有经过合适的协调之后,才能够更好的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通过把上级部门的指示与本部门的领导的每一项精神进行传达,同时协调好企业每一个部门的关系,使得领导指示能够得到落实。最后,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的职能之一是其保障作用。在办公室行政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需要安排好领导安排的任务,使得各个部门的具体的事情能够按时完成,让领导能够安心处理事情,保障企业的各个方面工作顺利完成。另外,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好的是单位各个部门的关系调解,多了解各个部门的意见,归纳分析,恰当处理。使得各个岗位的人员能够团结一心,共同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3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多个方面的问题。在企业办公室中,行政管理工作处于一个衔接的位置,是负责上下级之间的一个桥梁,在日常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声有色。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负责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是要做好领导的参谋工作,帮助领导更好的管理企业,完成企业指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还需要负责好企业的公文、资料、信息等宣传工作,把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信息有效的衔接起来,做到知己知彼[4]。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还需要处理好公司的来往的文书资料等,对所有需要召开的会议决定的文件等进行催办和落实。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关于“大局”和“小局”的处理问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性质的工作,是属于服务性行业。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顾全“大局”,一切服从“大局”,在服务的时候考虑到“大局”,把具体的工作落实到顾全大局方面。另外,还需要做好自己的“小局”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大局”。其次是要处理好主动和被动的问题。作为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要认识到其工作的性质,是属于被动性的服务行业,却又需要在工作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多年的经验总结中,把握好事情发展的规律,对于一些有计划的事情,要提前着手,提前准备。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学会随机应变,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等,要学会快速处理,做到反应快,效果好。同时,积极的配合领导的工作,领悟领导的意思,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领导处理一些事情。第三个方面是要注意度的问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难免需要为领导出谋划策,在很多事情方面为领导出注意,就需要发表很多自己关于事情的看法。然而,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口不择言,真正的想到什么说什么,要把握好说话的度的问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相对于领导来说,处于一个从属地位,是要注意自己的地位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能想到领导所想的问题,为领导犯愁的事情而着急,筹谋划策,为领导出注意,尽可能多的为领导提供和事件相关的资料。要积极主动的帮忙,却又不能够添乱。这样才能够不使得领导厌恶,也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领导。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是要把握好办公室的整体功能,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勤于思考,善于处理问题。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的服务地位,出现矛盾和问题的时候不逃避,正确面对。在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要保持好清醒的头脑,认真处理事情。无论遇到的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都需要认真的对待,切不可马虎糊弄。经过不断的锻炼,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在办公室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更好的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团队的力量,不能够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要多听取大家的意见,团结的完成任务,更好的胜任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门重要的工作,在进行该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到多个方面的问题。在不断的工作的过程中,提高经验,提高个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更好的胜任该工作。关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门充满挑战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的各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够做好。通过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分析探讨,相信在未来的不断的完善过程中,该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也会发展的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 宋津方. 新时期如何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J].品牌(理论月刊), 2011, (06): 23-24.

[2] 余元春. 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及体会[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1): 08-09.

[3] 刘翠贤. 浅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 2012, (10): 05-06.

[4]钟涛.不断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水平[J].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 (12): 38-39.

作者简介:

饶丰,女,(1985-),湖北天门,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办公室业务工作

(作者单位: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纵观当前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其仍旧包含一些不足问题。首先较多医院欠缺良好全面的管理系统,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阶段中欠缺必要的规范理论加以引导,因此即便创建形成了管理系统也并不健全。使得医院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员工日常工作中没能树立主人翁意识,而是频繁出现磨洋工的问题,使得医院整体经济效益与后续较多工作受到了阻碍影响。行政管理者更是收入有限、员工待遇较其他人员低出许多。久而久之将对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拼搏奋进的热情形成不良制约。再加上医院欠缺有效的激励管理体制,导致一些行政管理人员虽然具有过硬的素质、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却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工作业绩更是大打折扣。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其管理结构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积累的管理经验却十分不足,没能通过参加正规教育培训上岗工作。不论是人员的年龄层次还是其整体学历水平、专业配置上均包含一定的不合理性。当前,较多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习惯于上传下达的工作模式,在日常管理中欠缺应有的创新意识,不仅采用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同时实践工作与创新理念也是一个较大的短板。这样一来导致医院建设发展受到了不良制约。由于欠缺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层面的科学认知,使得较多医院没能将创新行政管理工作看做是重要任务,使得较多行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倍感压力,无法快速的把握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科学途径。当前,社会各个行业之中的行政人员其构成均十分复杂,医疗系统亦是这样。由于医疗行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且知识密集程度高,即便如此亦无法符合当前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医院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多元化、体现福利特征的经营性部门。陈旧滞后的管理模式对当前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形成了不良制约影响。而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在构成上的复杂多样性成因在于,一些具备医疗卫生技术的工作人员或是部队转业人员、顶替就业人员成为了行政工作的主力军。

二、强化医院行政管理对策

1.激发医院行政管理职能,提升行政人员非权力影响。

现代医院为强化行政管理工作,应积极争取更多的机会、开辟多重渠道使行政管理人员拥有充电、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各个层面的教育培训活动。例如,举办医院管理、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强化交际能力、树立团队精神的多层级培训教育活动,全面激发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多重职能。日常工作阶段中,行政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水平不尽相同,这对激发行政管理工作功能价值极为重要。就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其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便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方能通过自身具备道德管理才能带领医院全员不断创新,针对各类复杂的工作事务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调节,具备更广阔的知识面。事实证明,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的影响力具体包括权力以及非权力两类。其中外在因素也就是权力影响力。而内在因素上,由于职务的升迁、各岗位的不同职权,管理者的工作状态、总结的知识经验、品质道德、个人素质的不同,均关系到非权力的影响力。另外,并不是各类事项均需要通过权力才能处理应对,在某些层面非权力影响力也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应针对非权力影响力的牵制因素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全面优化行政管理工作效果。

2.完善医院激励管理制度,明确行政人员工作责任。

一般来讲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日常生活以及实践工作中会遇到各类不同的困难问题。医院负责人应通过物质以及精神的双重激励模式提升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业绩考核、质量管理、效率管理同奖金待遇挂钩的模式,提升激励工作实效性。应关注员工自身遇到的实际问题,辅助他们排忧解难,激励并引领行政管理人员敢于勇敢的承担责任、不断的创新发展,提升核心潜能以及行政工作执行力。医院行政管理阶段中,不同岗位员工应清晰自身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上,在权力以及责任两个范畴之中把握好平衡性。针对上级的任务应全力配合并积极完成。而对于下级工作则应给予必要的支持。管理工作中应与员工大众默认的自身权力等理念全面适宜,管理行为上应通情达理并达到顺理成章的良好效果。

3.和谐化、人本化管理。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理念应是以人为本,在实践工作阶段中应将尊重员工、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渗透到管理工作的整体过程。行政人员应利用培养信念理想、真切的情感交流、形象生动的感召、真情的渲染、心理共鸣等方式激发管理对象内在动机,打造形成主动创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令广大医护人员形成更强的主人翁意识,同医院构建形成利益、命运以及职责的共同体,真正实现和谐共荣、同步提升的目标。

4.医院应确定管理职称系列,激发行政人员积极性。

当前,我国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统一一致的医院行政人员晋升评定职称的制度标准,一些医院实行行政人员职员管理制度,而一些医院则设立医院管理研究系列,相同一所高校附属医院也会执行不一样的评聘方案。当前,一些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之中一部分由专业技术岗位选聘,他们中不乏负责临床医疗工作的人员,因此其支撑评聘系列为医师岗位。而一些人员由始至终在医院行政岗位上工作,即便他们工龄长达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然而在当前医院没能为行政人员创建管理岗位体系的状况之下,令其职称较难上升达到副高及以上。这部分人员势必存在困惑、不满的情绪。针对近年来新进行政员工来说,职业前景一般包含两类通道,即职务以及专业技术通道。而对非医学专业的行政人员来讲,上述两个通道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现象,现代医院只有创建完善的管理职称体系,为行政人员多谋出路,关注他们的心声,为其开辟更多的晋升、发展通道,方能真正激发行政工作人员积极性,使他们甘心情愿的为医疗服务行业鞠躬尽瘁,贡献更大的力量。

三、结语

总之,现代医院经营发展阶段中存在较多的不足,尤其是对于行政管理工作没有给予全面的重视,导致其存在一定的问题。事实上,行政管理工作对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只有针对不足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真正强化医院行政管理实力,为医疗服务提供必要的指导、辅助与保障,推动现代医院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管理;执法

计划经济时期,档案实行行政式管理主要凭借指令性的业务指导来完成,档案要想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则必须依据行政命令才能实行。所以在计划经济时期,指令性的业务指导有效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虽然也将其理解为业务指导,但都意识到这种类型的业务指导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可以将其认为是法和命令,要求下级部门一定要无条件执行,依靠行政性命令档案工作才能有效进行,带有一定的强制色彩。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存在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在计划经济时期全部行政机关都带有这样的特点。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当前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式的行政管理已与当前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因此,依法行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这种变化当中,首当其冲的是档案部门。随着依法行政的逐步实行,国家推出了《档案法》,进一步明确定位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当前人们也高度重视依法行政的实施,重新认识到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业务指导已与当前时展不相适应,因此务必实行依法行政。而行政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也不再属于一个固定的部门,同时承担着业务指导与法规的制订工作。但由于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人们的日常行动还没有体现这种认识,特别是在当前的基层,指令性的业务指导依然占有较为重要的成分。

一、法定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简释

依据《档案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地的档案事业,同时具有指导与监督当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责任。”从中可以明确,档案行政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社会档案事务,但不是管理实体档案或档案工作。也就是说这种管理主要是管事而不是管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更不能管理当中的某一个人。也可以这样说,档案行政管理主要负责与档案工作有关的工作和事。而管理不重视结果,重点关注的是管理过程。在以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只是重点指导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水平,使其能够做到科学管理内部档案实体。所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面临着大量的困难,虽然也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但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二、 如何才能做好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一)档案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行政。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求首先做到依法行政,档案行政管理也适用于这一点。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当中的依法包括《档案法》,但还包括关系到档案事务的一切法律法规。《档案法》具有核心地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中首先要遵守《档案法》,需要提出的是其中的内容和要求原则化严重,不具备明确的操作措施,所以在实行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应用一切关系到档案事务的法律法规,只有做到上述这些,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使档案行政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统计数字显示,在河南省与“档案”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17部之多。这些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全部适用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这些涉及到档案事务法律法规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档案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到位”问题。

(二)档案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据《档案法》要求,档案行政管理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同时明确指出了不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与权限。所以,在实际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依据法律规定去落实,不然就有可能出现“越位”现象。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业务考核指标中把村级建档工作下发到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如果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将其理解为一项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实行亲自入村开展指导与帮助,但其实这种做法不符合上述管理规定,没有遵守自身行政管理职能的规定,属于管理中的“越位”。而应该采取的做法是,以《档案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础,对乡镇、民政部门的档案机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也可以这样认为,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要以《档案法》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与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规范性管理。真正做到分级管理,实现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做到这一点,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就不会出现“越位”现象。

在当前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都设置有业务指导与法规科,要求业务指导部门不适宜再沿用当前名称,可以改为档案管理指导处与档案指导处,主要工作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指导、奖励、培训、宣传、教育等,不再带有强制性特点。法规处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处罚工作、执法监督等,制订档案业务标准、规范、政策等文件,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

(三)增加机构,加强内部监督。要想实现依法行政的目的,首先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设置档案执法处,也可以称为“档案执法队”,主要负责强制性工作,其中,可以自行处理一些违法案件。法规处的主要职责就是档案行政监督、审核执法队处理一些案件的情况、制订业务标准等,负责监督同级档案馆的工作、监督下一级档案部门的工作、进行行政监督等。档案管理指导处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一些非强制性指导命令。

【参考文献】

[1]杨凯.浅议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动因[J].档案管理. 2013(01) .

[2]陈宏霞.也谈档案行政管理的特征[J].档案管理. 2012(01).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本文首先阐述了法定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并从依法行政、分级管理以及增加机构、加强内部监督三个方面,对如何才能做好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依法行政;行政管理;执法

计划经济时期,档案实行行政式管理主要凭借指令性的业务指导来完成,档案要想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则必须依据行政命令才能实行。所以在计划经济时期,指令性的业务指导有效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虽然也将其理解为业务指导,但都意识到这种类型的业务指导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可以将其认为是法和命令,要求下级部门一定要无条件执行,依靠行政性命令档案工作才能有效进行,带有一定的强制色彩。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存在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在计划经济时期全部行政机关都带有这样的特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当前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式的行政管理已与当前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因此,依法行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这种变化当中,首当其冲的是档案部门。随着依法行政的逐步实行,国家推出了《档案法》,进一步明确定位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当前人们也高度重视依法行政的实施,重新认识到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业务指导已与当前时展不相适应,因此务必实行依法行政。而行政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也不再属于一个固定的部门,同时承担着业务指导与法规的制订工作。但由于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人们的日常行动还没有体现这种认识,特别是在当前的基层,指令性的业务指导依然占有较为重要的成分。

一、法定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简释

依据《档案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地的档案事业,同时具有指导与监督当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责任。”从中可以明确,档案行政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社会档案事务,但不是管理实体档案或档案工作。也就是说这种管理主要是管事而不是管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更不能管理当中的某一个人。也可以这样说,档案行政管理主要负责与档案工作有关的工作和事。而管理不重视结果,重点关注的是管理过程。在以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只是重点指导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水平,使其能够做到科学管理内部档案实体。所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面临着大量的困难,虽然也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但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二、如何才能做好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一)档案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行政。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求首先做到依法行政,档案行政管理也适用于这一点。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当中的依法包括《档案法》,但还包括关系到档案事务的一切法律法规。《档案法》具有核心地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中首先要遵守《档案法》,需要提出的是其中的内容和要求原则化严重,不具备明确的操作措施,所以在实行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应用一切关系到档案事务的法律法规,只有做到上述这些,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使档案行政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统计数字显示,在河南省与“档案”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17部之多。这些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全部适用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这些涉及到档案事务法律法规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档案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到位”问题。

(二)档案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据《档案法》要求,档案行政管理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同时明确指出了不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与权限。所以,在实际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依据法律规定去落实,不然就有可能出现“越位”现象。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业务考核指标中把村级建档工作下发到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如果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将其理解为一项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实行亲自入村开展指导与帮助,但其实这种做法不符合上述管理规定,没有遵守自身行政管理职能的规定,属于管理中的“越位”。而应该采取的做法是,以《档案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础,对乡镇、民政部门的档案机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也可以这样认为,在实际开展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要以《档案法》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与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规范性管理。真正做到分级管理,实现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做到这一点,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就不会出现“越位”现象。在当前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中,都设置有业务指导与法规科,要求业务指导部门不适宜再沿用当前名称,可以改为档案管理指导处与档案指导处,主要工作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指导、奖励、培训、宣传、教育等,不再带有强制性特点。法规处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处罚工作、执法监督等,制订档案业务标准、规范、政策等文件,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

(三)增加机构,加强内部监督。要想实现依法行政的目的,首先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设置档案执法处,也可以称为“档案执法队”,主要负责强制性工作,其中,可以自行处理一些违法案件。法规处的主要职责就是档案行政监督、审核执法队处理一些案件的情况、制订业务标准等,负责监督同级档案馆的工作、监督下一级档案部门的工作、进行行政监督等。档案管理指导处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一些非强制性指导命令。

参考文献:

[1]杨凯.浅议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动因[J].档案管理.2013(01).

[2]陈宏霞.也谈档案行政管理的特征[J].档案管理.2012(01).

[3]王杰.关于档案行政管理管档范围的思考与建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6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 协调 服务

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是整个单位的中枢神经系统,其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涉及单位的各个部门及许多细枝末节,是领导和各部门及各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行政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琐碎的事务,因此更加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同时更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以及授权。但目前有的科研单位还没有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其不过“跑跑腿、动动嘴”而已,因此,本文着重探讨科研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概括起来,科研单位中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有三大职能:一是管理,此为主干。二为协调,此为核心。三为服务,此为根本。

一、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职能

对于科研单位,科研与行政,看似互不相干,实则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搞科研是科研单位的本职和主体工作,是重中之重,科研水平的高低、科研队伍的建设、科研领军人物的数量直接关系着科研单位的自我定位和竞争力,以及同行业的认可度。而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科研与行政,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驾护航。

现代行政工作以科学管理为前提,因此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要积极辅助上级领导制定并完善各项行政规章制度, 使得日常行政事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一方面降低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更好地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行政管理人员还是单位在管理策略、企业文化、用人政策等重大问题决策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尤其是对于科研单位,因此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提供更多智力型的服务,即从一般的办事员向领导的参谋助手转变,需要具备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除了熟悉本单位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还要积极收集同行业相关单位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动态,从总体和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为领导的最终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制度化、专业化、现代化是新世纪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行政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学习并积极运用金融、市场、经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理念,通晓国内政策、法律以及国际法规和惯例,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取决于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的有效协调、管理体制和方式、人员素质等。

二、行政管理工作的协调职能

对于协调职能,科研单位的行政部门在传达领导的指示、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的同时,更要主动做好各个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解决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科研工作常常由几个人或几个团队共同完成,每个人的交往对象并不是长期固定的,也是无法选择的,因此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意见分歧和矛盾是难免的,长期积累下来就会产生误会和隔阂,人际关系疏远,甚至产生敌对情绪,最终无法开展工作。这个时候,行政管理人员就要发挥协调的职能,一方面要准确传达领导的意图,另外还要成为科研工作的剂,即实现上级和下级之间、下级与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交流思想感情增进彼此的了解,通过交流达到对共同任务的一致认识,进而产生一致的行动,双向沟通的效果使得大家之间更加了解,情感更加融洽,彼此间的理解与包容感更强,相互关心、彼此信任,当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时,行政管理人员会积极协调各级部门以及各个团队之间存在的问题,这种和谐的工作氛围会大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最终实现高效、快捷地完成科研任务。有人曾做过调查,薪酬制度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而良好的工作氛围能让员工发挥80%-90%的能力[1],可见建立在良好沟通和协调基础上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研单位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职能建立在首先必须具备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渠道,通过面谈、电话沟通及文字交流等多种形式消除沟通的空间障碍,减少沟通层次和信息传递环节,增强行政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同时,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大局意识,抛开个人喜好,一切以科研工作为重,实现科研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和实现途径的最优化。另外,对于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更要懂业务,加强业务学习、工作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保证上级的布置和指令能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下级,同时下级也能正确理解上级的意图。完善个人品行,消除职务的优越感和,建立组织内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

行政的本质在于服务,科研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本质在于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科研工作服务。行政管理人员除了负责本部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上级领导搞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落实上级部门的各种规章制度,负责对会议文件决定的事项进行催办,查办和落实以外,更重要的是为科研工作服务,使得科研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的工作中抽身,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的核心、也就是科研创新上,避免把行政部门变成官府衙门,服务工作的理想境界是“润物细无声”。在科研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要避免与其它部门抢荣誉、争奖金,甘当幕后英雄。

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要适时转变和更新服务观念,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使得行政管理工作适应科研工作的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用人性化的服务取代机械生硬的管理,从而增强行政管理的效果。当前,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行政工作向兼有信息传授、资源整合和协调服务功能的现代化行政工作演进,要发挥这一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行政人员树立创新服务理念,在科研工作创新的同时行政服务也要实现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和服务水平[2]。

四、小结

行政工作看似简单,不过是一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实质上是一门融合事务处理艺术、人际交往艺术和组织协调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对于科研单位,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实现行政组织内的双向沟通,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J].兵团党校学报,2004(2):57-59.

[2] 康建华.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科学服务观的确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9):122-123.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7篇

关键词:治安;行政;工作

治安行政管理是指公安机关在管理公共事务中,依照国家的政策和法令,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公私财产,而对有关的人、事、物和组织等实施的行政管理工作,这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治安概念的界定

所谓治安:关涉安全,简言之,治则安,不治则不安;治安的内涵与价值取向,关涉治安与稳定的关系。在国家-社会一元化时代,社会治安与国家安全同义,两者很难分开,社会治安依靠的是国家统治和政治稳定。在国家与社会逐渐分离的时期,社会治安既构成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也具有独立的意义和范畴。在现代化语境中,社会治安最狭义的理解是行政法上的治安行政或者治安管理的概念,而进一步展开的话,社会治安直接对应的是社会安全,或者说,社会治安就是社会安全,是以社会公众的安全需求为核心诉求,社会稳定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公众对社会安全需求的满意程度,转型中国社会稳定所针对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往往是经济变革和社会变迁之中的结构性问题,因此,靠“木桶式”维稳方式难以产生驱动和整合内生资源实现社会稳定。

社会治安,从统治的意义上,维系的目标是政治稳定的秩序;从管理的意义上,维系的目标是社会稳定的秩序;其共同特点是依靠外在权力维持公共秩序和提供安全需求,但无法激发社会安全需求主体的内在驱动和内生资源维系社会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力量。社会治安,从社会治理的意义上,则有建构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内在活力的意涵,社会治安实施综合治理强调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从其治理预期和本义上内含社会治理的意涵,当然,在治安综治的制度实践中,有一个认识和探索的过程。

二、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对策

1.树立“责任治安”理念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纠正,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对治安行政部门来说,行使权力的过程,也是履行职责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统一,基层治安行政部门和民警仅仅把行政许可看作是行政权力,而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产生了层层审批、揽权推责和利用权力谋利等现象。《行政许可法》用法律的形式将许可的责任属性固定下来,对行政机关违法、越权、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作出了严格规定。同时,为了解决重许可轻监管、只许可不监管的问题,《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作出了明确规定,体现了行政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因此,治安部门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治安”的理念,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正确行使治安行政权力,认真履行治安行政责任,彻底杜绝权责分离、权责不清的问题。

2.树立“透明治安”理念

公开、公平、公正是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则,它的本质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保障,以及对行政机关合法合理行使职权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治安部门在行使行政职责时,随意性强,“暗箱操作”问题较为普遍,为滋生腐败创造了条件和土壤。《行政许可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包括设定行政许可的过程公开、行政许可的规定公示、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公开等。这些制度的出台,确保了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开和透明,使广大群众参与和监督具体行政行为成为可能。因此,治安部门必须树立“透明治安”的理念,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实现权力与利益脱钩,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问题。

3.做强做大保安服务业

保安服务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建设已初具规模,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其经营内容的专业性、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及市场效果的高效性,使其在维护社会治安、满足不同社会阶层成员安全需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对现有治安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科学界定的基础上,该由市场承担的,应推向市场,交由企业来经营,即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安全服务产业化,加速保安服务业的经营资本积累和市场开拓,全面发展保安派驻、有偿守护押运、大型活动保卫、区域报警网络建设及电子监控等有偿服务,更好地发挥保安服务公司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如当前随着宁波市对外经济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商贸活动、展销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公安机关因治安管理工作需要,往往动用大量警力参与安全保卫工作,使原本就不足的警力捉襟见肘,无形中造成面上治安控制力量严重不足甚至缺位。因此,对商业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可由保安服务公司承担,公安机关仅派少量警力指导。保安公司的介入和替代,既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活动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又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法定应由治安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之外,应按照“花钱买安全”的理念,将更多的社会安全事务交给保安公司来经营,使治安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节省大量的警力专注于公共安全事务,从而提高治安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4.组建行业协会组织

治安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密切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在有条件的场所、行业和物品经营、使用等单位,全面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协作小组或治保组织。对行业管理除规范和完善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应遵循各行业运营特点与规律,依托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由他们担负起经营业主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和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管理上的优势,将治安管理工作渗透其中,共同做好治安管理工作,增添综合治理的新合力。如在行业协会构建行业文化过程中,可将治安管理的安全理念贯穿其中。

同时加强与其他政法机关的联系,统一执法思想,在办案中要注意掌握好“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原则,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各种黑恶势力犯罪。

三、结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迈向现代国家治理过程中,重新认识并在逐步健全民主与法制,进而选择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制度保障。在法治兴起和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治安的治理,则提出了依法治理原则和法制轨道运行之下的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 李润华.关于新形势下治安管理工作的认识[J].公安研究,2009(09)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8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办公室;工作;对策

当前企业发展中,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支持,新时期,社会各个阶层发展势头迅猛,进步较快,显然对于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中的办公室工作具备了工作量大、繁杂以及点多面广等特征,亟待提高其工作效率,促进其自身职能的更高效发挥,去完善工作机制等等,凸显自己的价值和关键性作用,这对于企业的更快速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办公室工作需处理的三个矛盾分析

(一)主动和被动的矛盾。基于其服务性职能的原因,使得办公室工作具备了被动性,但同时,为了完善和做好办公室工作,势必要积极去发挥主动性,转变被动为主动,应当主动着手去解决工作及相应任务,而非消极等待,对于非确定性工作,诸如应急、突发事件,则应当忙而不乱,具备高超的应变能力,想领导之所想,预先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适应领导的工作思路,主动做好超前服务,完善自己的工作。

(二)大局和小局的矛盾。作为新时期企业内部的综合部门,办公室在服务性上体现出了与其他部门的区别,基于此,新时期的办公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成为了服从大局和服务小局,这就需要其灵活协调,使得出现部门工作与企业整体工作发生矛盾时,抑或是对应的大局工作与小局工作矛盾时,应当整合处理,促使小局服从大局和整体,在此前提下,又不忘做好小局工作,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过”与“不过”的矛盾。办公室工作开展中,需要履行出谋划策的职责,为领导出主意当参谋,但同时应当注意细节方面应把握好“度”,掌控一定的界限,特别是在领导决策方面,作为新时期的办公室,应当注意不能缺位,当然也不能越位,应当知晓自己的辅助和从属地位,替领导分忧解难,成为领导的智囊团,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从而帮助其进行决策,积极谏言,但注意不可越俎代庖,体现自己的辅助价值。

二、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对策

综合看来, 新时期的企事业单位发展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办公室的整体功能,体现其关键性作用,积极努力地去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必不可少,在此前提下,应当结合工作的设施,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工作作风,善于思考和领会领导的意思,做到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等,促进所在企事业单位的更高效发展。

(一)敢于面对问题,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当前发展环境下的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对工作认真负责,并确保于繁杂的事物中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能分清主次,对于日常事务应当及时完善地处理好,讲究原则性、规范性,勇于奉献,并能敢于吃苦,保持对工作的认知度和严谨性,去力求所负责工作的尽善尽美,对于自身,更应严格用各种纪律和规章制度进行要求,事无巨细,不论大事小事,都应积极认真地去对待,及时完善,不错办,更不漏办等等,完善负责进行行政管理工作。

(二)完善自身,适应办公室工作需求。事物都具有发展的特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基于其工作面广,综合性强等特征,使得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对于日常事务要能高效地处理,在此前提下,应当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积极去做好辅助领导的工作,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去探索做好行政事务工作的新路子,逐渐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素质,于被动服务中寻找主动,积极学习研究新知识和问题,使自身更加能满足新时期的办公室工作需求。

(三)强化团队观念,注重团队建设。企事业单位中,办公室工作虽有分工,职责各异,显然这种情况下仅依靠个人不能够去完善所有的工作,所以在工作的完成方面,需要更多地依靠群体的力量,也就是应当逐渐强化团队建设,保证办公室的整体合力,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其潜力,做到工作分工不分家,多进行有益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同时本着共同进步,集思广益的理念,去做好与其他同时的协调衔接,促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四)提高智力服务水平,增强服务主动性。当前发展的大背景下,“服务”贯穿了办公室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始终,基于此,为了更适应所在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提高智力服务水平必不可少。具体实施环节,应当模拟领导想问题,对于其问题能做到辩证分析,更高效地为领导服务,树立时间观念,使得对应工作及服务的展开能有较高的效率,加强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等。此外,应当有效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对于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应当主动了解,督查落实,并完善主动追踪过程,对于问题应及时反映,主动分析等等,规范化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最后,应加强制度建设,促使相应工作被纳入规范化轨道,改进办公条件,向办公信息化方向发展等等,全方位促使办公室行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企事业单位发展中,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复杂且重要,为了完善此方面的工作,应当强化团队观念,注重团队建设的等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自身发展,从而推动所在企业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素碧.刍议如何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9篇

1.1行政管理体系不完善,规章制度缺失

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需要领导决策者以及行政管理人员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胆识去解决和化解这些问题。但在实际的过程中,民办高校的各项工作往往没有一个规范的制度,随意性比较强。一是制度化建设滞后。民办高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很多工作是没有制度可以依据的。但制度的制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使得民办高校制度建立滞后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有些学校尤其是私人或家族出资创办的民办高校,担任领导职务的多是家族成员,使得个别管理者往往从个人的利益和喜好出发,不能严格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

1.2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因人设岗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是民办高校的行政机构虽然一般比较精简,但由于多数民办院校的行政机构设置基本上参照政府机构部门的设置,使得政府部门存在的行政职能重叠,职责不清的现象在民办院校同样存在。二是个别部门形同虚设,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民办高校党团组织、工会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教职工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降低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因人设岗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1.3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层次不齐

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是“人”的改革,行政人员的素质、文化水平直接影响者民办高校行政效率的高低。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队伍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多数由刚毕业的研究生,公办或者政府单位退休人员组成,中坚力量缺失。二是工资待遇低,从而降低了对行政人员的要求,在许多民办高校中,一部分领导忽略了行政人员的重要作用,认为行政管理工作就是日常处理各类杂事,降低了对行政人员的要求;很多领导认为行政岗位并不重要,做行政工作不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都能胜任;还有许多正在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对本职工作认识不够,或者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在工作出现问题时只能完全凭经验、凭感觉来进行安排。三是流动性强。由于民办学校社会地位、待遇水平不高,部分年轻教师把民办高校作为工作经验的经验期和过渡期,待条件成熟后,再另攀高枝。

2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完善

2.1加强学院的制度化建设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使得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的轨道一是不断加强加快学院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要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氛围。二是不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形成科学严谨的议事、决策规则。要形成民办院校董事会(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等三位一体的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2.2民办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

科学设置机构,合理划分职责过于庞杂的机构要精简,过于简单的机构要充实。要明确规定各个部门的职能,各个人员的职责,要设定比较合理的管理层次和职能幅度,坚决杜绝由于分工不清所造成的推诿扯皮现象。要规定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不能让其无限制地泛滥。要明确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这类机构的职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使学术权力能够顺利地行使。还应重视建立一套较为民主和谐的行政管理模式,要注重倾听师生们的意见与建议,使之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行政决策中。只有将各个部门的职能分清了,将各种权力的归属问题理顺了,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3结合民办院校的实际情况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结合民办院校的特点以及民办院校行政管理队伍来源组成的特异性,建立一支自有中间骨干教师队伍,就必须高度重视青年管理干部的稳定工作。青年干部是学校的未来,要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与公办院校同等的政策和待遇;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灵活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优势,缩小民办与公办的待遇差距,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催生青年管理人员想干事的想法,搭建能干事的平台,提供会干事的服务,创造干好事的平台,让他们有想法、有奔头,进来一批、培养一批、提升一批,从而逐渐建立起一支有规模、有水平的自有专任中年骨干管理人员队伍,保持学院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行政管理工作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高校;行政管理;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部署,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而行政管理则是重中之重。群众路线是高校党委、行政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路线和牢牢把握的重要法宝。因此,如何始终坚持和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高校行政管理、科学治理大学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应对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

一、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由于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内涵发展的更高要求,市场经济的冲击影响以及一些高校行政干部存在的信念滑坡、精神懈怠等原因,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干部的素质能力欠缺。首先是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以人为本理念缺失。有些管理干部认为,做管理就是“管别人”,当干部就是当“领导”,没有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理念,缺少为教学科研、师生发展服务的意识。其次是管理能力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能力恐慌”。一是理解政策的能力不强。有的干部对政策文件不学习、不研究、不挖掘。二是决策执行的能力偏弱。有的干部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不敢拍板决策,动不动就请示汇报。三是协调谋事的能力欠缺。有的干部过于强调局部利益,互不通气、互设障碍,有些工作“三不管”,有时多头上报、多头管理而缺乏有效横向协调的现象。再次是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特权思想、经验主义较重。有些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法治观念不强,不同程度地存在特权思想、官僚作风及铺张浪费现象;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喜欢凭以往的惯例和经验做事。2.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滞后。一是保障决策科学、民主、高效的制度还不够完善。高校的决策会议尽管都有议事规程,但有的条款还比较宏观,有的规定还落实不到位;有些涉及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建议还不够,邀请师生代表列席决策会议的机制还没有形成。二是推动工作落实的督察督办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忽视检查或检查力度不够的问题,没有建立重点督办工作通报制度,致使有些重大决策决而不行。有些问责碍于人情世故,流于形式,与问责相配套的绩效考核机制、优任弱免机制还没有建立。三是实行校务公开、促进民主管理的制度还未贯彻到位。校务公开的力度、范围还不够大,学校重大决策、重要民生问题推进落实情况的通报不够主动及时;教代会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平台,职能还需强化,特别是有些部门对提案处理不重视、不规范,有些合理意见建议得不到及时采纳、落实。3.管理手段的改进创新落后。一是校园数字化、信息一体化建设步伐亟待加快。许多高校在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上投入巨大,研制各种管理系统,细化各类工作流程,但数字化的兼容性还不强,各部门的系统基本上都还处于独立运行状态,没有实现对接和共享。二是资产管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资源共享不顺畅、资源管理不规范、资源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在资源管理上还没建立完善的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制度,致使不少单位存在“学校资源部门化、部门资源私有化”的现象。三是管理的精细化有待提高。有的程序多、步骤繁,既不方便师生员工,也不利于工作效率提高;有的成本意识不强,人财物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此外,有的行政人员和领导干部不积极培养应用现代信息的素养和技能。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对策

高校党委、行政部门需要以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推动行政管理工作,更新管理理念,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方式手段,健全管理机制,开创学校各项事业新局面。1.以思想为先导,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质量。一是正确认识管理的本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的高校”[1],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高效地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最有效地实现大学使命,关键则要抓住两点:平等的意识和服务的思想。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管理中应当有一种人文关怀,有一种平等对话,坚持把服务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做到“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二是正确认识管理的地位,树立责任担当的理念。没有一流的管理干部,就没有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也就没有一流大学。高校各级管理干部应清醒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顾大局、讲担当、创一流。三是正确认识管理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高校管理干部应当加强学习,学理论,学政策,学经验,把学习贯穿于工作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当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系统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2.以作风为抓手,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一是鼓励改革创新,大兴真干实干之风。一方面,着力推进创新型管理,只要有利于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就要敢闯敢干;另一方面,注重从细节抓起、小事做起,做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二是贯彻群众路线,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群众路线是每个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行政管理干部、广大职工党员深入学习领会群众路线的内涵、原则、要求和方法,切实把为师生造福作为最大的执政责任和工作追求,真正使行政管理工作从“管控”向“服务”转变。三是弘扬优良传统,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持依法依规办学治校、依法依章履行职权。坚决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组织、群众和社会监督。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有关条例办法,勤俭办学。3.以硬件为基础,创新方式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当前的管理进入了高速信息化时代,高校应当积极掌握各类现代管理手段。一是建设数字化校园。一方面,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努力建成兼容性更强、安全性更高的数字化校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行政人员和领导干部的现代办公技能培训,确保数字化校园的效能充分发挥。二是盘活办学资源。逐步建立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估制度,注重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采用定额使用免费、超额使用付费的方式,科学合理配置人、财、物及信息资源,实现资源投入的规模效益和带动效应。三是优化管理流程。优化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法,把常规工作理出流程、公示出来,将常用办事程序在单位网站和显要位置公开,方便师生、提高效率。4.以制度为保障,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决策管理,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建立健全决策会议的议事规程和程序,提高学校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坚持校领导联系学院、深入基层调研、深入一线听课的制度,确保学校决策信息的准确。二是加强执行管理,抓好督办落实工作。完善督查督办制度,成立专门督办机构,重点抓好学校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民生问题的督查督办工作。对部门、学院存在的决策失误、执行不力、违规违纪、推诿扯皮等问题实行问责。建立健全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履责和问责结合,将目标考核与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实行职能部门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形成倒逼机制和责任动力。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建立学校决策会议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邀请师生代表列席的机制,形成师生参与决策咨询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学校教代会工作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各项合法权益。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宣传,让师生员工尽可能了解和知情。扩大党务校务公开范围,凡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需要师生员工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相关规章制度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要通过教代会、通报会和网站、校报等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公开。

参考文献:

[1]秦竞芝,高建华.服务行政视域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09,(10).

上一篇:中学培训教育范文 下一篇:学校心理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