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1 08:19:12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 初中音乐 课堂 教学 策略

一、强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

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之前自行讲解的传统授课方法,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加强自主学习和时间,强化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尽量和蔼亲切的面对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认可和喜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和心态下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可以在创新发展的环境下感受音乐的美好。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能够推动学习内容的掌握,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另外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和鼓励,也能够加强音乐感受,享受音乐熏陶。

三、实行分组研究是学习模式

现在《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应该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组内研究探讨形成结果。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组内总结出来的看法,教师对结果进行评定。初中音乐课堂研究型模式的开展,提倡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欣赏《青春舞曲》时,可以借机想学生提问,让学生总结中国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歌词、曲调、演唱方法多方面思考总结并由小组讨论出最终答案。这样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加强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四、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能够帮助人们通过音乐内容体味历史,加深理解和感悟。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记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教师最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的需要情况,在教学中只有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作品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涉及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程度,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能够加强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再有,一般初中音乐教师都来自专业音乐学校,因为本身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在课程选择的时候容易趋于专业化,但过于专业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的。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作品是极为关键的,教学内容往往决定了教学质量。

五、强化音乐教学和实际相结合

现在的初中音乐教材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经典曲目,不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理解教材中的曲目意义,就感受不到歌曲的意境。面对新的课改环境,教师可以灵活使用音乐教材,重点挑选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并且好理解的歌曲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太哦选课外的优秀歌曲结合教材中的同类型曲目加深学生的印象,争取实现教材和实际生活中音乐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该分析现在学生喜欢热衷流行音乐的心理,采取积极地方法帮助音乐教学。教师应该在课程刚开始准备阶段,筛选一些适合学生欣赏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上和学生分析流行音乐中一些歌曲的形式,内容,唱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吸收音乐知识,进一步引领学生提升个人音乐素养。

六、加强多媒体应用提升教学审美

音乐教学的根本是实现教学审美,利用音乐赏析提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新课改环境下,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是 “以审美为核心”,这种思想要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教学的立体化,尽量生动灵活的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表现出来,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体现

音乐鉴赏课程是最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一项教学内容,音乐鉴赏应该选择各个国家,各种风格,多个民族,不同特点的音乐进行,要突出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欣赏价值,满足人文教育需求,加强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音乐审美水平。比如,在学习民歌鉴赏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歌曲,可以选择粗犷的西北音乐,或者内敛的江南曲调多种内容帮助学生赏析,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中体会不同的情感,提升欣赏能力,感受歌曲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和文化内涵,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熏陶培养。

八、完善教学评价和反思

初中音乐教师对教学课堂的思考和反思及评价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中,对音乐课堂的多元性的过程评价尤为重视,学生的课上表现就是考核的关键内容。教学反思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烦死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经验,加速提升。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反思,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这样才能够加强教学水平,提升自我能力,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

九、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是初中课堂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随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完善。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更换教学思路,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加强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实现音乐的作用,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音乐能力的培养,为教育复合型人才做出基础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莹玲.探讨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J].学园,2010,(12).

[2]肖迪.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11,(5).

作者简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篇2

>>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浅析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浅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指要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音乐课程的目标与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音乐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初探 浅析初中音乐课改后的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谈初中音乐课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教学方法 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音乐教育实质就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看起来是人的微观教导,是人感情世界的东西,但它对人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音乐教育是完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音乐素质教育改革 一、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是认识初中音乐教育改革的前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战线的一项全局性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人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发展人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能。

二、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三、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引领学生感受结构美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要讲究开头和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如我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翻身的日子》一课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2引领学生感受氛围美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创设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如:在讲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先在黑板的右端写上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左端挂上一幅《江月图》水墨画,然后录音机里放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运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将音乐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他们自己的艺术想象中。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

3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音乐教育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美。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篇3

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存在问题;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应试教育正不断向着素质教育转型,因此,人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高。而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课堂教学也日益丰富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及方法手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课堂内容过于单调、学生缺乏表情、教学模式太过陈旧,教学设施陈旧等等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我们适当地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加以改革创新,从中找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目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初中音乐课只选择教材里的歌曲,缺乏新意

目前,在许多初中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选择教材里的歌曲进行教学,导致多数初中生都是不带情感而“有口无心”地进行哼唱,因而大多数人觉得音乐课堂太过枯燥乏味。因此,部分学生在课外寻找那些他们所喜好的流行音乐,甚至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教流行歌曲,使得音乐课堂教育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

2.大多初中音乐课过分注重语言文字解说,却忽视了挖掘音乐艺术情感

许多老师在上音乐课时试图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向学生倾囊相授,一定要将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尽数向学生表达清楚明白,反而却没有留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思考、领悟和聆听音乐所激发出的想象。这就使学生不能充分体会“音乐需要感悟”这一真理,导致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积累和感悟过于浅薄,久而久之,就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

3.大多数初中音乐课将教师作为主体,致使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许多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时刻保持端坐于琴凳上的姿势,只是简单地依照时间表进行已备教案灌输工作,却很少去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教学是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宰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不平等的受教育的关系,学生根本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因而很难对音乐课产生

兴趣。

4.大多数初中音乐课考核的形式过于单一

多数学校在考核初中生的音乐成绩时,或者是让学生清唱一首歌,或者是利用文化课的试卷考试机制,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对吹奏、演唱、乐理及音乐常识只专一项,就出现有些学生唱歌好却不识谱、有些学生吹奏俱佳却不能唱全五音等问题。

5.大多数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依然用的是简易录音机与劣质磁带的陈旧设备,从而导致音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或者也有部分学校音乐课堂上配备有多媒体,然而因为这些设备太过陈旧,播放质量很差,因此,大多只起摆设的作用,而在课堂上根本不能使用。

二、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的几点改革创新

1.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因此,一旦令他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立即让他们表现出积极肯定并学习的态度。例如,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化辅助设备,就能充分将学生的手、眼、耳、口等器官调动起来,进而对他们的大脑产生作用,并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便可有效地刺激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让学生多看、多听音乐,并注重培养他们鉴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能力,鼓励学生破除音乐神秘感并大胆参与音乐的学习和创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2.充分发挥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语言无疑在教学内容成功实施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一方面要注重教材的深度钻研,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充分发挥出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将语言的直观美、意境美及韵律美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以便能更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3.将多媒体应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应该加大对音乐课堂教学设备的投资,真正为音乐教师创建可用的现代多媒体条件,将那些无声和图像不清晰的陈旧设施用质量优良的多媒体加以替代,让音乐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来形象鲜明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景,使学生在生动、愉快并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真实又自然地体会一首歌的真正内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此外,作为音乐教师,还要学会并善于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

三、初中音乐课堂中尝试应用多首歌曲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素养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大多采用的是教师逐句逐段口授的教育方法。其基本过程是由学生先识谱后跟唱,最后听录音。而且多数老师在一节音乐课上只教授学生学会清唱一首歌曲,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的内容,却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太过单调乏味。由此,引出一种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尝试应用多首歌曲的教学方法。其实,很多一线的老师早已经在这样做了,可就是没有人来欣赏,比如:我在教学《采茶舞曲》的时候就以茶为主线,先教新歌《采茶舞曲》后拓展教学浙江民歌《顺采茶》,最后,结合本地资源东白山创作词后进行短小的越剧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效果非常好,而且学生兴趣高,对丰富内容,扩展教学资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多首歌曲教学能够避免单一歌曲教学的单调性,充分体现了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思想。其次,应用多首歌教学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并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多种音乐的音谱、韵律加以分析,从而充分发挥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再次,应用多首歌教学还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师对课堂教授效果的反思作用。最后,应用多首歌教学,还能使学生有效地选择自己所喜好的歌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以便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

质量。

随着我国的应试教育正不断向着素质教育转型,人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高,音乐课堂教学也需要对传统的思想和教学方式加以改革和创新。如: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为音乐教师提供一些高质量的多媒体设备、鼓励音乐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等。由此,本文提出的这种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尝试应用多首歌曲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还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

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志每.关于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2(6):156-157.

[2]包爱平.优化备课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2(9):46-48.

[3]王蔚.歌词告诉你什么: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24)120-122.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初中音乐教学;现象;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家长和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认为音乐课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以及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逐渐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味地只学习考试学科。这种现象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越发感到学习的疲惫,从而产生了厌学的想法。而现代素质教育制度强调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并要求在初中必须普及音乐教学。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所以在整个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表达出的丰富情感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慢慢形成好的审美观念。根据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对音乐的各个要素、各种方式产生反应,积极地指导学生学会感受、表达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此外还要坚持引导学生鉴赏、体会音乐表现出的美,进而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改变初中教学模式,在课上分析验证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同样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方法,不断地分析验证教学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不断进行反思并对症下药。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有它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材料,为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提供帮助。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努力去构建互动课堂,打破传统的灌输呆板的学习方式,比如大多数学生都没去过非洲,当我们给学生欣赏非洲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到陌生,此时教师就需要把非洲一些部落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非洲音乐的发展过程讲给学生听,并且为学生示范一些非洲音乐特有的动作,比如用手打鼓等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参与,从而增加课堂互动性,活跃教学气氛。

二、取长补短,不断对音乐教学进行改善

年轻一辈的音乐教师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时应吸取年长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在新课改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通常与教材息息相关,绝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疏忽了音乐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并仔细设计教学内容。

2.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按其个性气质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

3.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一起探索音乐的奥秘。

三、明确音乐课堂上的教学重点

长期以来,初中学生一般认为音乐课仅仅只是唱唱歌曲而已,谁唱的歌多,谁的音乐课成绩就比较优异。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音乐课的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意识。音乐课的重点是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器乐,欣赏前辈们的创作各种乐曲,在各个方面感受音乐的价值,从音乐中感受生活的意义。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音乐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学习

如果学生不具备兴趣意识,学生学习知识就好像攀爬珠穆朗玛峰,困难重重。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够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态,是教好音乐的一门技巧。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唱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提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如果对音乐产生了学习兴趣,便会积极地探索音乐知识,不会再觉得学习音乐是一种无关紧要的事。如果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其思维也会变得更加灵活自由。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拥有极强的团队荣誉感的特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表现个人才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程的乐趣,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氛围,不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爱好。

五、设立情境模式,引导学生萌生音乐情感

音乐情感可以通过情境的磨练来萌生,它是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积累丰富、不断完善提高的。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立音乐教学情境,根据所处环境调整音乐教学模式,以便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例如,在组织郊游时,教师可把环境所衬托出来的情感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还可以把音乐教学的过程与各种郊游活动或节日相结合,利用学与玩的教学模式,开发音乐情感,最终让音乐教学模式得到优化。教师设立音乐情境,在情境中实现师生互动,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来演绎一段音乐剧,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极大魅力,深切感受到音乐潜在的内涵,并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切情感。对音乐的良好感受与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让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的陶冶。

六、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的音乐潜能有着明显的差异,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音乐教师就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看待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各种差异,并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此作为基础,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积极肯定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总之,现代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的美,获得美的体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里放声欢唱。

参考文献:

1.肖迪.初中多媒体音乐教学实效性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7).

2.汪薇.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篇5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求知欲和人际交往欲望最为强烈的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审美感等人生情感形成的阶段。音乐课堂上和谐、有效的师生相处有利于帮助学生更高效的接受音乐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欣赏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甚至创造音乐的能力,同时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分析和探讨实现初中音乐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话题,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对这一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交流、行为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此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与传统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保持着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不同,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此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有效互动十分必要。现代教育就需要发扬民主、平等的观念,给与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实现真正教育意义上的改革。

一、目前初中音乐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现状

从目前教学现状看,音乐课堂上传授式教学依旧存在的很普遍,师生之间的互动多存在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完成某项教学要求。一般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属于从属地位。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交流,这种交流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音乐情感的培养功能弱化,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

在音乐课堂上对于师生互动问题还存在着一系列的误解。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跟着老师进行音乐律动的活动,音乐响起后很多学生开始嬉戏,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沉默,甚至有学生去干别的。这种没有任何秩序的课堂热闹不能称之为课堂互动;教师提问环节,学生恰当的回答能都起到对其他同学较大的启发作用,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提供铺垫,但不恰当的错误的无价值的回答不仅起不到作用,相反会浪费上课时间,这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课堂互动。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多使用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促进课堂互动。笔者认为再好的图片和视频,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利用,它也无法成为课堂良好的教学工具。

二、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的策略

2.1教师应该塑造良好的形象,形成强大的人格魅力

学生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大部分时间所接触的是家人和老师,而教师一直是学生的“榜样”。音乐教学本身就包括对学生审美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良好形象是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的基础。

首先,教师需要塑造专业性、亲和力、严肃的形象。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音乐教学科研领域,提升自身有修养,努力成为富有个性和魅力的音乐教师。课堂上面对学生可以做到用最专业的知识传授,并且与学生简历真诚、和谐的心理氛围,用专业性和亲和力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以

此奠定良好的教师形象,为接下来的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音乐课在初中学生的心里属于轻松的课堂,可以让高度紧张的大脑获得休息,他们没有应试的负担,因此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差。由于课堂上教师会给与学生一定的自我发言和交流的时间,部分学生会浑水摸鱼,嬉戏打闹,这并不是有效的课堂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在保持亲和力的同时保持传到授业解惑者的威严,引导学生认真的对待互动环节。

其次,教师需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以语言的形式阐述音乐概念、音乐欣赏方法,而音乐教师多采用的是音乐语言。与普通语言不同的是,音乐语言具有强烈的抽象性,配合文字、符号、图像图形进行传递,比文字语言更加简洁和专业。在讲述音乐知识和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概念阐述清楚,比如“什么是旋律、节拍、节奏、音区、音色、和声、调式等”,在阐述过程中可利用类比、对比等方法进行,在讲解“节奏、节拍的区别”这一问题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对这两个概念首先进行展示,并且用最形象化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告知学生节奏和节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节奏是“一系列长短不同的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并且节奏存在于节拍当中,正常的节奏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然后通过播放某段音乐如教材中的《青藏高原》对平稳、舒展等不同节奏的变化和四四拍、四二拍和四三拍等节拍进行详细的解析。在解析过程中要注意专业音乐语言与通俗语言解析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听得懂,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博大精深。

2.2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音乐教学课堂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堂的学习,学生期望的是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思维打开并且活跃起来。尤其是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希望有轻松的氛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由于正处于性格形成过程中,与老师交流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就需要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宽容与正确引导相结合,注意把握分寸。教师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当学生回家内容与教师的答案差距较大的时候,教师需要委婉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话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觉不代表学生无价值的回答就是良性的师生互动,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尽量避免无价值回答的出现,以节约课堂时间。比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中,教师向学生提问这首曲子最后一部分蕴含着怎样的感情。大部分同学可以了解梁祝这一故事原型是凄凉而又美好的,因此在回答的时候基本围绕着凄美展开。而极少数学生课堂听课不认真,没有听取教师对故事的介绍,因此并不了解这一故事的结局,在听到曲目中间节奏比较快的时候认定曲子最后一部分也应该是高兴的欢快的。这时候教师不能生硬的拒绝学生,而应该委婉的向同学们点名“这名同学讲述的是其中节奏较快部分,利用的是小提琴猛烈的切分,这是故事发展比较激烈的阶段,祝英台惶惶不可终日和她对封建婚姻的反抗部分。但不管怎么反抗最终,他们的爱情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于是上演了一场坟前化蝶的凄美情节。因此,曲子的最后是慢节奏、婉转、凄美的。”这样给学生一个委婉的回答,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示意他认真听讲。如果大部分学生可充分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时候,教师可简略的提示,不重复展开论述,以节约课堂时间。在宽容轻松与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向之间做一个有效的权衡,提高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

2.3增加互动环节的教学设计,提升师生共同参与度。

互动环节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课堂提问。《论语》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家朱熹也曾经指出学习最可贵之处就是有疑问,小的疑问可以获得小进步,越打越多的疑问可以获得大进步。这里所说的思索和疑问体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可以是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也可以是学生主动的提问。那么,教师如何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怎样引导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实践,通过实践来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从而思考音乐,与教师探讨音乐。由于传统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课堂气氛呆板,互动性不强。教师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试唱——学唱——练习——指点”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堂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音乐,讲授常识后,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和试唱,教师给予指导,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旦以学生为主体,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责任感,促进其思维活动,使其记忆深刻。比如在教授学生相对熟悉的歌曲《长江之歌》《北京的金山上》《红旗飘飘》等时就可以采用这一方式,让学生可以多媒体试听几遍,然后讲述节拍、节奏后,让学生跟着伴奏试唱的形式,揣摩其中的韵律试唱,同学之间相互指导,最后请学生自告奋勇起身试唱和向教师询问有疑问之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时间,也能加强课堂互动的进行。

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进行课堂总结分析,对课堂上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记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话题、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教学互动水平。总而言之,音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构建过程,学生在互动中积极学习,教师在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反思自身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发挥师生互动的优势,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焕发课堂氛围,应该成为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玥.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曾莉.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3]朱春晖.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王文婷.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作为初中教育的一门学科,长期以来一直不被重视。一些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对音乐教师讲到的一些简单乐理知识和部分音乐作品根本毫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呢?下面,笔者谈谈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的前提。面对很多农村中学生缺乏音乐学习兴趣的现状,音乐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呢?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设法培养学生“敢唱”、“敢表演”的自信心。也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音乐课变得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此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将平时所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通过表演展现出来。

二、在课堂上营造音乐氛围

音乐课的主题是围绕音乐开展的。音乐是贯穿课堂的主要形式,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课基本价值是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命。因此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音乐是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展现美丽音乐课堂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堂应该将音乐贯彻始终。如上课时,老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段适合教学的音乐慢慢激发学生情绪,或者以各种形式反复播放音乐或者让学生集体、个别演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提问方法,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比如,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尝试敲打、视谱、唱谱。还可以让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不断创新,挑战自我。例如:一次我在教学一首比较简短的台湾校园歌曲时,学生把歌曲旋律很快就学会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绪,我增加了学习难度,让学生编歌词,编打击乐器的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因为这些都能让学生开动脑筋,才能激发积极情绪。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听音乐表演等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课堂上还可以提供学生自我表述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表述的过程中调动积极情绪。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聆听才能感受音乐的美感,才会爱上音乐。要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养,让音乐课堂“活”起来,教师应使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如欣赏《思乡曲》时,首先教师可通过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导入。其次播放录音磁带,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引导他们思考两首曲子在情感、节奏、旋律及音色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感受两首《思乡曲》蕴涵的意境。最后,在教师用竖笛演奏《思乡曲》并演唱两首《思乡曲》中的各一段后,让学生谈谈聆听感受。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演唱、演奏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

演唱歌曲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演唱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演唱方法与技巧,不断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培养按谱唱词的习惯,引导他们声情并茂地歌唱,避免喊唱。如在教学生唱《希望与你同行》这首歌曲时,首先,可通过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导入。其次,在学生欣赏完这首歌曲后,让他们谈谈感受,并采用分组方式学唱歌谱。其间,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歌唱姿势及发音等。最后,让学生跟着钢琴伴奏齐声歌唱。

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音乐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乐器,即兴编创歌词、旋律,很有必要。如学生将一些豆粒或沙粒装入塑料瓶中,将其口封严后即可做成一个沙锤。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乐曲的主题、情绪等进行伴奏或即兴编创歌词、旋律。如欣赏歌曲时,可让学生通过有节奏地敲击桌子或自制乐器进行伴奏。当学生学会即兴编创歌词,能够哼唱歌曲旋律后,就会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此外,学生之间开展竞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积极情绪就提高了。如学生在学习歌曲或者表演时可以开展组与组的竞争,比一比谁唱得好,谁编得好,谁表演得好?并评选课堂表现优秀的个人等。运用这种形式的学习课堂情绪相对高涨。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高效愉悦 音乐教学 构建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越来越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笔者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在本文中对构建高效愉悦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进行简单探讨。

一、要在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新课改理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说,这是高效音乐课堂的重点,是对课改理念的真正落实,要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就要转变角色,完全相信学生、放手学生。具体来说,课前要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查找资料、课前练习。在课堂上展示、汇报时让学生来进行评价和改正,有效发挥小组的作用。比如,在教授《夏日泛舟海上》时,课前可以将导学案提前两天发给学生,学生自己预习作品内容、学唱歌曲、查找作者情况、背景知识及一些乐理知识,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上课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资料、表演自己学唱的内容,老师一般不做评价,主要让其他同学来评价。对于学生还不会的让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或其他组学习好同学的进行帮助,这样尝试一段时间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积极表现,较好地激发了其内驱力,学习效果明显,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音乐课上感到心灵是自由的,心境是愉悦的。

二、要在音乐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别是音乐学科教学中应用它可以改变那种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运用信息技术具有的视听技术突破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为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条件和环境,通过展示中外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和增强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如在上《走进》一课时,首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的视频,学生可以跟着MTv一起演唱,这样很快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的状态,接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藏族人们的生活、节日、劳动的场景,服饰特点、著名的建筑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藏族文化的了解,为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作了铺垫。在学唱歌曲部分,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走进》的视频,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视听结合,身临其境。在拓展部分,为丰富课堂内容,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藏族舞蹈》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在教学生学习简单的藏族舞步。整堂课虽然是歌曲教学,但通过歌曲学习,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掌握的。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能让音乐课堂更科学,更高效。

三、要在音乐课堂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而和谐的课堂气氛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让学生不敢过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特别是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或者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畏惧心理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变得消极被动,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树立平等观念,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讨论最新流行歌曲、歌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时,不仅要学生的全体参加,教师也可以融入进来,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提问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不能让学生感觉是在批评教育,师生要多多交流,学生喜欢上教师,在课堂中就会遵守纪律,认真学习。

四、要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目前,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是过程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因为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呼唤和净化等效应上,将学生培养成“审美的人”,所以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同学们鼓励的掌声,无疑会给发表意见的学生带来自信,让他能更积极地进取。我们要象对待荷叶上的小露珠一样小心翼翼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因为他晶莹透亮,但十分脆弱。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会造成孩子一生中的一个记忆的遗憾,也或许会成就孩子的一生,教学反思可以让今后的教学得到不断的完善,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一节课的优势及不足。而体现教学反思的有效手段之一的是案例教学法,笔者在最初接触到这种方法时十分疑惑,其实这种教学后将其记录下来的有描述、有亮点,有不足的教学法可以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段思考、改进,并将其象日记一样记载在教学生涯中,在教学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出现时应怎么解决,怎样抓住一节课的高潮、精彩环节。这节课中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的东西要适当改进,可以清晰表述在教学案例中,也可以从中找到这节课当中自己最满意的地方,给自己一份自信。更关键的是可以对这节课中的情感目标、知识技能等目标是否达到的一种检验。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初中音乐 师生互动 完善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本身的某些不可抗拒的特性,诸如:易分心、厌学,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扮演学习主体的角色,而不是机械式的灌输学习,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的。相比其它学科的教学,音乐教学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和涉猎,教师高效的互动交流以及正确的循序渐进引导有助于实现较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一 、音乐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一直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一般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少对老师的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低沉,学生负担很大的恶性循环。但音乐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如果继续使用“一言堂”教学显然已不能适应课堂,现实课堂中教师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音乐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单一

教师往往为了降低教学难度采用最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公布合理的答案。但音乐教师忽略了一点,音乐课不同与数学等学科的严谨的逻辑性和固定的解题模式,音乐教育完全可应用多情景教学模式,音乐中每个音符在特定的场景下才有其特定的唯美含义,教师可以将音符加入不同的音乐背景中,在不同的文化风俗背景下讲解音乐。同时也无形中为学生创造出了多样的音乐魅力,使其学习音乐的兴趣不会被单一的模式所压制。值得强调的是,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上述模式只是其中一种,其它的互动模式也应被教师充分发掘并利用。

(二)情感互动没有达到预期

音乐教学是一门突出情感介入的学科,就是人们所说带有感情的歌唱,将自己融入音乐所属的时代背景下,在现实生活中音乐是最能激起人们情感浪潮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通过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传播获得听者的共鸣,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没有将情感因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只是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互动受课本教材的限制

我国目前对于音乐教学实践已引入互动的教学激发模式,遗憾的是教学活动中受课本教材的限制比较大,学生认为只有教材上的才是需要学会掌握的,教师往往也为了方便省事只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照本宣科模式已经背离了互动教学课堂模式,只是拘泥于知识的互动,并没有体现教学主体,对于学生的互动,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文化背景和音乐欣赏能力,设置恰当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作用于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二 、音乐教学中互动问题的完善方案及策略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入际交往。当然,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隐含的作用着课堂的效果,试想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热情大方的人更具人格魅力,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冷漠的人际关系阻碍着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年龄差的客观条件下更是拉大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有助于实现互动的教学模式,直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二)建立和谐的民主沟通气氛

初中的学生们都处于青春期,具有:独立性增强、情感浓烈、行为易冲动等特点,在交流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教师此时应善于捕捉学生的语言侧重点,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营造出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思维能力有限,看待问题或许和正确恰当的结果相距甚远,此时教师更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而不是刻意的埋怨指责学生,打击学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阴影,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三)注重交流技巧

曾经有项美国加州的调查数据显示:好的人际关系建立是需要70%的有效沟通,其中沟通技巧决定着是否可以成功走进“别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点技巧:学会表扬学生;学会聆听(一个好的听众一定比一个擅讲者赢得更多的好感);在批评学生时,必须在单独相处时提出,不要放声大叫,不要把门打开,不要被更多的人听见,要给学生留点面子,同时在批评学生前,必须略微的给学生一点赞扬,在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气氛后,再展开批评。

(四)改变教学的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初中音乐教师在经过一段教学后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每一届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并且用这个模式解决所有的课堂问题。但根据教育理论认识研究表明,客观的说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并且每一届的学生整体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教师不能以不变的模式对待每次教学活动,所以,一旦教师利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来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课堂效果是不堪设想的。墨守成规的教学也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厌学心理。教师应用辩证的思维来展开每堂教学内容,因时而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定恰当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保证大部分同学的音乐课质量。

(五)提高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语言作为音符的载体,学生首先接触的是教师的语言描述,然后才接触各个音符,所以,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音乐是否可以被美妙具有吸引力的表达出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表述,增强可理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创设更多的互动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环境中感悟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通过师生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音乐课堂带来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闻铮.课改音乐教学新思考.中国校外教育:中旬[J].2013(3).

[2] 蔡静.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2012(3).

上一篇:德育的基本特征范文 下一篇:大学审计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