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范文

时间:2023-11-17 13:01:21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篇1

秦汉十六岁的时候,听从外面打工回来的人说起北京有一所中央音乐学校,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乐器和许许多多教人弹乐器的老师,古琴当然也包括在内。秦汉听完便收拾行李跳上了一列火车——他要到北京去考音乐学校,他想让自己的古琴弹得更好。

不更世事的小伙子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容易了,中央音乐学校是名校中的名校、重点中的重点,无数人争着抢着要进入这所学府学习音乐。秦汉既没有背景关系又不懂得送红包,还没见到考官就被招生办的人借故刷了下来。可单纯的秦汉毫不灰心,他以为自己没考上是因为弹奏的水平不够,只要不懈努力,终有一天可以进入这座音乐的殿堂。

为了维持生存,秦汉做过十几种零工:擦鞋、扫地、洗碗、卖水果、捡破烂……最困难的时候他只能露宿街头,每天吃半个冷馒头充饥。可是秦汉心里充满了对古琴的热爱,对他来说古琴就是一切,所以生活再艰难他都没有放弃。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三年中北京城里有人做了老板发了财,有人升了官意气风发,有人拍电影写小说一夜成名,许多人住进了高级公寓开起了小轿车。只有秦汉还是三年前的那个秦汉,功名利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天中央音乐学校一年级学生蒋丽正在家里练习古琴,八岁的弟弟突然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在房间里翻箱倒柜地找东西。蒋丽的练习被他打断,忍不住没好气地问:“你冒冒失失地找什么呀?”

“捕雀的网!”弟弟掩饰不住满脸的兴奋,从书柜里翻出一个网兜就要往外跑,到了门口突然又回过头对蒋丽一笑,“那人可真神了!每次他一来天坛弹琴,周围的松树上密密麻麻聚集无数鸟儿,琴声不散就不肯飞走。这会东城、西城的小孩全都赶过去捕雀,我去迟了就赶不上了!”

蒋丽被勾起了好奇心,跟随弟弟赶到天坛公园。远远就听到一阵悠扬古雅的琴声,沁人心脾,仿佛弹奏者撩动的不是琴弦而是听者的心弦。蒋丽循声慢慢走去,便看见一大片松林呈环状围住了一片空地,树上停满了各色各类的鸟儿,静静倾听一个衣着简朴的青年抚琴。松树下不少孩子拿着长棍网兜捕捉树上的鸟儿,眼看着一个个网兜铺天盖地地袭来,鸟儿们拍打着翅膀四下飞散,但却不飞走,过一会又在另外一株松树上停下,继续聆听乐声。

蒋丽也被这空灵美妙的琴声吸引住了,琴声转折跌宕、忽高忽低、极尽变化,蒋丽学了三年的古琴,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优美的琴声。

青年如痴如醉地沉浸在曲调中,将同一首曲子来回弹奏,似乎在百般回味。他每重新弹奏一次,琴声居然也随之而产生一种细微的变化,同样的曲调竟变化了六七次。

一个小时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青年如从梦中苏醒,睁开眼睛才发现周围聚集了黑压压一大片的人群。树上群鸟哗啦一下腾空而去,远看宛如一片五彩云从地上升起。

蒋丽把所见所闻告诉了在音乐学校当教授的爷爷蒋勤。蒋勤大吃一惊,说道:“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事?难道那人弹奏的曲子,就是失传已久的《百鸟朝凤》曲吗?”

蒋丽看到的青年正是秦汉,三年来秦汉心无旁骛,除了打工吃饭,每天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弹奏手里那份残缺琴谱上的曲子。正所谓熟能生巧、心诚则灵,经过了几万次的弹奏,秦汉悟到了曲中的妙谛,每次弹奏都能吸引附近的鸟雀飞来倾听,一开始是两三只,然后是八九只、十五二十只,再后来就是一群群、一队队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秦汉弹奏的时候对外物不闻不见,并未发觉外物因为琴声而发生的改变,别人用什么眼光看他也毫不在乎。

当秦汉再一次到天坛弹琴时,蒋丽叫上了爷爷。听着秦汉抚的琴声,蒋勤激动得热泪盈眶,感叹道:“是了!这一定就是《百鸟朝凤》,孩子,古琴和别的乐器不同,弹奏者一定要品格高洁、诚心正意才能够弹出高雅空灵的曲调。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弃之不用?我一定要让他进中央音乐学校好好培养。”

可是当蒋教授兴冲冲地带着秦汉去见音乐学校招考办负责人黄奕时,得到的却是一句冷漠的答复:“对不起蒋教授,今年古琴的招收名额已经满了,下次再来考吧。”

蒋教授急了:“等一下!你先听听他弹的曲子啊!他是难得的好苗苗啊!”

黄奕冷笑:“我不用听,也没有必要听。实话告诉你,今年就连李师长的千金、张老总的公子都没轮上,更不用说这小子了。他已经来报考了三次,也弹了三次,我早听腻了。每年全国有多少政要富豪的子女千方百计要考我们学校?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蒋教授怒不可遏:“岂有此理!音乐学校什么时候变成了藏污纳垢的铜臭之地?你身为招生负责人,拿招生名额做权钱交易,你还有没有良心?”

黄奕哼了一声,板着脸道:“别太自以为是啊!蒋勤你不过是个教音乐的,外面不知有多少人能取代你的位置。你信不信我现在打一个电话就能让你没了饭碗?”

秦汉终究还是进不了音乐学校,可是这一次他终于明白原因并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败给了所谓的“潜规则”。

在那一刻秦汉变了,他不再是那个纯真善良的琴痴。属于琴痴的人生已被画上了句号。秦汉再也弹奏不出古琴上的空灵之音,更不用说招引鸟雀。几天以后,有人在天坛那块空地上发现了一架摔烂的古琴和被撕成粉碎的琴谱。

很多年过去了,蒋教授去世了,蒋丽凭着优异的成绩从音乐学校毕业,留校接替了爷爷的职位,成为了新的蒋教授。当初的亭亭少女变成了中年妇人。

一天蒋丽正在给学生上课,教导主任黄奕前倨后恭地引着一个中年人走进了教室,大声说道:“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一位新同学。让我为你们介绍——秦汉!”

教室里一片哗然,因为音乐学校从来没有招收过年龄这么大的学生。

黄奕低声吩咐蒋丽:“这是天宇集团的秦总!上头吩咐要特别关照的,好好用心教!教好了这个月加你五百块奖金!”

蒋丽心头剧震,端详着眼前这个中年男人,他满布皱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眼神中带着一种看透世态炎凉的嘲讽与寂寞。蒋丽突然发现这人左手的小指没有了一截,忍不住问:“你的手指是怎么回事?缺了手指会影响学琴,因为你要用九根手指来完成十根手指的任务。”

男人笑了,轻描淡写地说道:“打工的时候不小心弄断的。您放心,我会很努力学的,绝不放弃。”

蒋丽凝视着他的眼睛:“秦汉,我们以前见过吗?”

秦汉收起笑容,平静地看着蒋丽:“没有。”

蒋丽没再说话,转过身开始继续上课,她弹奏的曲子,正是多年以前在天坛听过的那一首《百鸟朝凤》。蒋丽只觉心头一阵刺痛,眼前仿佛又出现那个在松林中抚琴的年轻人。她知道当年那个才华横溢的秦汉现在就坐在自己身后,坐在这个中央音乐学校的教室里。为了拥有这个资格,他忍受了多少痛苦与磨难?又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年华?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篇2

关键词:音乐课堂;导入环节;有效体验;音乐要素

古人写文章讲究“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称为“凤头、驼峰、豹尾”。我想,音乐课堂教学亦如此。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其艺术魅力。一节好课的精彩导入环节便称为“凤头”,它如高手对弈的第一招,为全面胜利铺垫基础,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

课改至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找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导课实例,其中最常见为故事导入、谈话导入、聆听导入、多媒体导入、表演导入、对比导入等,这些精彩的导入成就了精彩的课堂。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些导入的偏颇使课堂教学越走越远。笔者以为导入的设计不能只考虑形式,更应该对导入自身的有效性作深入的思考。

一、注重音乐的体验,切忌游离在音乐之外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和抽象性,这使得音乐学习无法仅依靠讲授进行,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体验。音乐课堂教学导入应以音乐为本,重视音乐要素,紧扣音乐意境,使导课和新课的学习一脉相承,一气呵成。如湘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材中《山谷回声真好听》课中,认识“f”“p”两个力度记号,并且了解力度记号在表现歌曲情感上的作用是这节课的目标之一。导入课例如下:

1.聆听、模仿

师生问好:

第一遍:采用常态的师生问好方式。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第二遍:教师用弱力度,加上体态语的辅助再次问好。

师:为什么这样打招呼呢?

生:好像我们隔得很远。

2.体验、探究

师:现在,假定我们来到了云雾缭绕的山顶上,也用这样的方法和大山打招呼吧!

师范唱:12 34 | 5 ―|

大山你 好

师:我们的心情很激动,声音很……

生:很强、很大。

师:我们就用这样的记号“f”来表示“强”的力度,激动的心情。(教师再次示范并用体态语引导学生感受连贯的声音,学生模唱。)

师:听,山谷中传来我们的……(回声)音量很……(小、轻)那我们就用“p”来表示弱的力度。 (学生再次模仿,也可用自己的方式和大山打招呼。)

本课例通过对比、模仿、体验的方法,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认识了两个力度记号,感受力度的音乐表现作用,并尝试了良好的歌唱状态。接下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山谷回声真好听》的歌曲学习当中。所以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体验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体验,才能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抓住教材的特点,切忌偏离作品主题

音乐课堂的导入可以精彩纷呈、方法颇多,但每个音乐作品都有自身的特点与风格。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时要先反复聆听音乐作品,学会敏感地捕捉音乐音响的运动变化,理解音乐语言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找出作品中最能打动心灵之处,才能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感知音乐的巨大魅力,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例如,教学《哈里》这首歌曲,《哈里》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具有舞曲风格,歌曲结构方整,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每个乐句末都以衬词“哈里”结尾,四个“哈里”节奏相同,但旋律不一,使歌曲别具一格,饶有兴趣。根据教材特点,老师精心设计了导课环节:在歌曲伴奏音乐中律动进教室,谈话创设情境导入声势活动。在声势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拍腿、拍手等方式体验歌曲的基本节拍,再由此过渡到踏步走,并由单独拍手发展为两人对拍。活动中注重在衬词处以重复变化的动作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这种简单易行、不断变化且极富规律性的游戏活动,在课一开始就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参与活动。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将学生对乐曲结构、节拍、节奏、情绪以及音乐微差变化的感受和理解予以体现。活动中反复播放的音乐对学生演唱歌曲、记忆旋律更是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下一学唱环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找准教学切入点,切忌导入繁芜丛杂

课堂导入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将兴趣与思维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但有的教师的导入却是兜圈子、猜谜语,设置了让学生困扰的问题,使教学不能及时进入学习主题。所以我们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把音乐中的“技”与学生学习中的“趣”紧密结合,切中要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教学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时,教师紧紧抓住佤族音乐中常用的三个音:2 、1 、5作为教学切入点,导课时设计了音乐游戏“有趣的声音”。

课例:

师:请你跟我这样唱。

师:2 ― | 生:2 ― |

1 ― | 1 ― |

5 ― | 5 ― |

师:加上回声 2 ― |2 2121 | 。

师:让美妙的声音传得更远些 。

2 ― |2 2121 |5 ― |5 ―|。

学生随着教师指挥唱出大山回声效果,并找出这个乐句中共有几个音。教师小结过渡:这是我国佤族音乐中常用的三个音,最能体现佤族音乐的风格,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这些小音符去佤族做客。

这样的教学借助多媒体设计了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由易到难,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感受到这三个音高、时值等的不同变化,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切忌脱离实际学情

在设计导入的形式与内容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拨动学生理解与求知的心弦。

歌曲《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孩子们春天结伴郊游、旅行时的快乐心情。但它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课始导入环节设计了律动,让学生在歌曲伴奏音乐中踏步进教室,感受其进行曲的特点。接着又抓住学生喜欢郊游的心理特征,在初次聆听歌曲时设计了富有童趣的问题:请大家感受这群小伙伴郊游时的情绪,并听听这群小伙伴分成了几只小分队。这样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听觉器官,初次感受了两个声部的形象。学生在反复有效聆听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了音乐形象,也进一步认识了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特点。这样的导课充分发挥了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陶醉,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接下来的学唱环节便能水到渠成了。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篇3

一、节奏藏于问好中,可谓藏形匿影

问候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在幼儿园的师幼、幼幼之间也不例外。每天早晨来园的问候能给师幼带来一天美好的心情,更能让幼儿带着好的情绪参加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这样一种好的方式当然少不了在集体活动中加以运用,如歌唱活动中有问候歌。语言、社会等活动中一旦有小动物出现,大多都会和幼儿打招呼问候,这里的问候往往都是无节奏的普通问候。但是在开展“在花园里”这一活动中,教师一改以往的问候方式,变无节奏问候为有节奏问候。

(1)导入小鼓问好。活动一开始,教师便以鼓声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请出小鼓后便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小鼓和小朋友打招呼了,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很自然地会认真倾听小鼓是怎样打招呼的,瞬间便把幼儿的兴趣提升了。与此同时,小鼓的问好声X―X―(你―好―)这一节奏型,也在幼儿和小鼓的问好中被幼儿所掌握。

(2)变换节奏问好。在小鼓和小朋友打招呼后,又过渡到和小花、大树等问好,这时教师便很自然地引导幼儿学习另外两种不同的节奏X XX―(小花好―),X X X X(大树你好)。小花、大树的回答分别是X XX―(小鼓好―),X X X X(小鼓你好)。在互动问好中,幼儿不知不觉中已初步记忆并掌握了三种节奏型。

(3)倾听鼓点问好。待幼儿初步掌握三种节奏型后,倾听鼓点问好在加大难度的同时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巩固。这个过程要求幼儿在听清鼓点后要快速地反映出是跟谁在问好,并准确地回复问好,不仅锻炼了幼儿认真倾听的能力,还提升了幼儿的反应能力,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节奏隐于游戏中,此乃小隐于野

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新的尝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正确、有效地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与游戏的优点有机整合,其实质是指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活动中,尊重幼儿,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自主性,让他们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然而音乐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培养会有一定的枯燥与乏味,要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高兴地上课就要充分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它不仅能保证音乐活动有序地开展,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发展。采取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活动更能让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1)小小体验,难点前置中的节奏练习。新小班幼儿刚接触节奏练习,需要老师将各种节奏型化繁为简,抽丝剥茧般地教予幼儿掌握,这往往就会采用难点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小鸟排队”节奏活动中,基本的节奏型是X―X―X XX―,如果活动开始就直白地跟幼儿一起练习这一节奏,2~3遍过后幼儿肯定会失去兴趣,更别说掌握了。所以教师请幼儿用小手学小鸟飞为切入点,慢慢飞是X―X―,快快飞是X XX―,逐步引导幼儿用拍手来表示小鸟飞得快和慢,通过这样一个游戏,幼儿对活动中的基本节奏型掌握得既快又熟练。

(2)多多实践,巩固加深中的节奏练习。有些节奏活动由于有了形象图谱的介入,无需难点前置,但是活动结尾是需要进行巩固加深,这时就必须借助有趣的游戏巩固加深。

三、节奏匿于图谱中,所谓匿迹潜踪

(1)以实物形象为主的图谱。这类图谱通过形象的图案将歌谣与节奏巧妙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在“苹果和梨”这一节奏活动中,歌谣内容是“苹果苹果梨梨,梨苹果,梨苹果,梨梨苹果苹果,苹果梨,苹果梨”。教师先出示了两个苹果两个梨,很神秘地告诉幼儿今天这两样水果要出来排队了,看看他们是怎样排队的,然后请幼儿说出他们排队的顺序,后面几句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水果排完队,整首歌谣也完整出现了。接着教师再提出念苹果的节奏是XX,应该念得比较快,梨的节奏是X,应该念得比较慢。在形象图谱的引导下,幼儿对这首歌谣节奏的掌握就快而准确。

(2)以动作符号为主的图谱。这类图谱指示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整首歌谣的节奏。如“丫头丫”这一节奏活动,在幼儿基本掌握歌谣后,教师及时出示贴有手和脚的节奏图,与歌谣图片匹配后,幼儿马上从图谱中看懂了动作的分配,为他们的练习降低了难度。另外手和脚的小图片是活动的,可以供幼儿自由创编节奏动作,随时更换排列秩序,给他们的学习带去了充分的自主。

四、节奏遁于模仿中,此为遁阴匿景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创造的开始。幼儿正处在学习、成长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小班的幼儿模仿能力强这个特点是他们的共性,喜欢在模仿中学习。教师巧妙地将节奏游戏融于模仿中,让幼儿在情趣盎然的模仿中练习节奏,不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节奏练习的乐趣。在“动物音乐会”节奏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小牛、小猫、小狗三种小动物的歌声,帮助幼儿掌握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三种节奏。三种动物的歌声对应的节奏分别是小牛X―――、小猫X ―X―、小狗X X X X。由于以小动物歌声为切入点,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致很高,很快就掌握、理解了三种节奏。之后,教师又以小牛的口吻提出合唱,先是任意两种动物合唱,再过渡到三种动物一起合唱。这时,教师只利用三种动物的图片,就变换出了不同的节奏型,让幼儿时刻保持练习的新鲜感,整个模仿过程既轻松又有趣,节奏的掌握既准确又快速。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节奏是一种最有力的展示音乐快乐的形式,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多少都有过这种感受与体验,走步时忽然听见了轻快的音乐声,自己的步履也随之变得矫健起来;当围着圆圈集体跳舞时,会因动作的一致,合拍而感到集体的力量与欢乐。经过一段时间的节奏教学,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使幼儿在集体活动和配合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及分享。

因此,节奏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培养幼儿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更有助于促使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节奏感的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各种方式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些方法,并将这种训练持之以恒,让节奏活动成为培养幼儿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篇4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 方法

那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应从哪里来呢?

一、从学生游戏中来

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我常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常用“口诀法”。做“找领袖” 等游戏时,他们边玩边念口诀,如:“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方法。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我就将此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来。

二、从学生的爱好中来

小学生的爱好是很多的,例如,他们爱念儿歌。他们在儿歌声中游戏,在儿歌声中学习,在儿歌声中长大。于是,我就常常运用“儿歌法”教学生记那些难记的音乐概念,学那些平时觉得枯燥无味的乐理知。

三、从学生的生活中来

小学生的生活与青年人、成年人都不同,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捕捉特征,是能将其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来的。

四、从学生的“已知”中来

教育小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 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 衣,我也来。哎luō@①哎luō@①哎luō@①哎……。”我就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红太阳,再画一朵白 云彩,然后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的头像,最后画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的头像代表“我”。一年级的小学生 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

五、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来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 抽象思维。例如:我教学生唱好顿音记号,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 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 又如:我教学生唱《春天》这首歌,为了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我除了用图画来引导以外,还让学生闭 上眼睛,回忆自己的春天的公园里看到的景象。我把这种方法叫作“过电影”。同学们闭上眼睛时,头脑里展 开了丰富的联想,睁开眼睛后就有了生动的体味,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六、从另一事物中迁移过来

“迁移法”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也能解 决许多难题。例如,我教学生视唱、合唱时,学生往往唱不准,高。怎么办?我就先教学生吹口琴、吹笛。口 琴、竖笛有它固定的指法。这指法,看得见,摸得着,吹出音来竖听得清。吹准,比唱准易。于是我就让学生 先吹,后唱。这种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尤其见效。先合奏,后合唱,两个乃至三个、四个声部往往只需两、三遍就合上去了,这真是“以琴代声,方法巧妙”。

七、从教学难点中来

在小学音乐教学难点中,运用“重复讲解,反复示范”的方法,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而创造一种巧妙的 教学方法往往能使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口琴教学中,学生吹奏一段乐曲,往往需要一会儿吹,一会儿吸。 有时摸准了音位,又搞错了吹吸。怎么办?为了让学生摸准音位,我让学生在口琴上贴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图 ”,然后照着镜子吹,“照镜子法”一下子就解决了音位问题。为了解决吹吸问题,我创造了“手势视唱法” ,把右手握拳向前,推当作“吹”,把右手变“鸭嘴形”向后拉当作吸,让学生边打手势边视唱。

八、从教材中挖掘出来

我们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一刻也不能脱离《大纲》,一刻也不能脱离教材。许多教学方法,都应从 教材中挖掘出来,教材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某一新的任务,我们就应创造出完成某一新任务的教学方法来 。二十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告诉我:教材中出现的新问题、难问题,往往是我们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的重要前提。

先轻轻地唱,边唱自己声部,边听另一声部,注意把握音高。反复练习几遍以后,三度合唱的音高效果就 记在脑子里了,再唱别的曲子就不难了。

九、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中来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地创造和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反之,一个自身素质较差的教师, 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运用自如。

我认识一位教师,她为了教学生唱好三部合唱,练就了一手绝招:自弹自唱,能一人同时演唱、演奏 出三个声部来,口唱第一声部主旋律,右手用钢琴奏出第二声部,左手同时奏出第三声部。三个声部同时出自 一身,给了学生一个很好、很清晰的合声效果,更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它说明了:合唱并不难,一人能 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学一直在当地名列前茅。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可以说:教学难点有多少,学生生活有多少,教学方法就应 有多少。要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做到以下四条:

1.热爱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为它呕心沥血,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 学方法来。

2.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要有“浮想联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创造,要学习出新、出奇、出 绝招。

3.牢记“留心处处皆学问”这一真理。要细心观察事物,尤其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从学生身上找 出解决难题的方法来。

4.不断学习音乐理论,不断提高自己弹、唱、跳、谱(谱曲)、编(编舞)的技能技巧,因为“熟能”才 能“生巧”。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篇5

关键词: 电教媒体语文教学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是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我就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电教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如《鸟的天堂》一课,在引入课文时,教师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茂盛的大榕树绿得发亮、绿得可爱,那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这样,情随境生,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刻就被激发出来。又如教学《瀑布》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而屏幕上那瀑布的声响气热和壮观景色则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电教媒体能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对课文产生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电教媒体可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对此,教师可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便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词语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草原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又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便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使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而且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

三、电教媒体可为学生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一边听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再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使学生进入神秘的海底世界,并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萌发“我要读”的强烈欲望。又如《五彩池》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使五彩池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五彩池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学生由于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因此,朗读兴趣浓厚。

此外,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优美段落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

巧处理,让学生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四、电教媒体可为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发散,产生创新的欲望。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概括,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对此教师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充分领会诗的美感,并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小儿垂钓》第一、二句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时,我利用电教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曲调明朗、节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聆听我诵读,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这让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地显示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描绘:一阵风吹来,嫩绿的柳枝舞动着细细的腰枝;清清的湖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瞧,小男孩的头发被风吹乱了,短褂也被风吹开了,露出了可爱的红肚兜呢。……教学第三四句诗“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小男孩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有的说:小男孩不住地摆着小手,似乎在说:“呀,小声点,别过来!别吓跑了我们的鱼儿!”有的说:小男子向他招了招手,好像在说:“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由此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篇6

伴随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对声乐的要求越来越高。声乐为了使人听得舒服,也更加受大众的欢迎,需要美学、民族、通俗唱法之间巧妙的融合。这三者本身就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差别。本文分别对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以及美声唱法各自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指出了三者融合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促进三者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声乐教学;美声;民族;通俗唱法;融合

当今社会,科技及文化快速向前发展,人们在思维方面、工作性质方面以及学习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音乐的相关领域也发生着大的变革及转变。现在的人们在选择声乐的过程中,有的独爱通俗,有的独爱美声,有的独爱民族,还有的是每个唱法都喜欢,每个人的喜好差别很大。面对人们需求的不同,现代声乐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改变教学的方式及方向,与现代生活需求相适应,不断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是时展的要求,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方式。

一、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概述

通俗唱法又被称作流行唱法,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广泛的流传下来。其特点非常自然,声音似说话,通常情况下,高声区使用假声,中声区使用真声。因共鸣很少被使用,所以音量普遍偏低。在演唱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扩音器类设备。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刘欢,如《好汉歌》《少年壮志不言愁》《弯弯的月亮》,以及《千万次地问》等,演出的形式通常为独唱,利用舞蹈等进行配合,所传达出来的感情通常细腻而真实,声音也常常细腻而甜美。在进行流行唱法的过程中,技术规范并不是非常的严格,通过宣泄及倾诉等方式,达到口语化、大众化及生活化的效果。美声唱法又被称作柔声唱法,在17世纪的意大利产生,它对歌者的要求是演唱的时候用半分力量。在高音的时候,不需要通过强烈气息进行冲击,而代以柔美、自然的方法予以发声。气息从丹田位置发出,通过一系列的通道,最后从头部自然的放出来,即头声。这种方式的发声过程是非常科学的,音量可塑性也非常的大。气和声是一致的,音和音之间的连接也非常的匀净和平滑,对世界的影响都很大。像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都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震撼。比如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其特点是声区和谐统一、音准非常完美、声音非常连贯、声音不但悦耳而且圆润而靠后,对声音的气息、共鸣及位置非常的讲究,将美声唱法的特点充分的发挥了出来,不愧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民族唱法可分为民间歌曲、说唱、戏曲唱法以及民族新唱法这四种,是我国56个民族通过自己的爱好及习惯发展及创造出来的唱法。宋祖英就是民族唱法的典型代表,她的歌曲《兵哥哥》《好日子》及《小背篓》,其特点是声音的整体色调非常明亮,吐字非常清晰,听起来非常甜美,很讲究气息的运用,音调普遍比较高亢。和美声唱法相比较,在位置上更加的靠前,字正且腔圆。民族音乐起源于人民的生活,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

二、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融合的重要性

社会在进步,声乐这门艺术也随着人们审美观念不断转变而变化,我国声乐教学也开始更加的多元化。在产业化时代,大多数采用单一的声音、模式来唱歌,给人以厌烦、单调的感觉,不利于音乐的快速发展。科学且自然的发声,声乐会给人以美感,使人听后很享受,这种艺术很值得推广及提倡。从某个角度来看,声乐教学中民族、美声、通俗唱法予以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及趋势,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这个融合的典型代表就是吴碧霞,她在1993年获得了全国声乐比赛的银奖,1996年获全国声乐比赛的民族唱法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同年获得西班牙比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2001年获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和最佳的女高音奖,2002年获第十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她在我国是第一个音乐界美声及民声双主科的研究生,也是唯一的在我国乃至国际上都获得奖项的声乐方面的歌唱家。她既可以将民间的歌曲通过民族唱法的形式唱出来,还可以将外国声乐的作品以美声的唱法唱出来,她不但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上也受到很多西方人的喜爱。她把民族及美声的唱法融合的淋漓极致,可谓是中西结合的典型代表,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她将三者进行巧妙的融合,充分的传达了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以及民族唱法融合的优势及可行性,是声乐教育的一个趋势,值得实践及研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声乐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以及通俗唱法进行融合。在我国很多普通的艺术学校,在声乐的教学方面,培养出来的并不是演唱家或者在音乐方面的研究型人才。因为这些院校的学生,尤其是那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声乐方面的功底都很差,这些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基本都是从事小学或者文化宫等有关音乐方面的工作。针对那些不同的教育对象、学习的不同年限、毕业之后所从事的不同工作以及相应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在声乐等方面的教学要求是很不一样的。学生在比较短的学习过程中,想达到很高的艺术方面的水准应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也是很少一部分非常具有天赋的人。待到毕业之后,面临着新的学习及工作环境,需要他们有时候要唱通俗唱法方面的相关作品,有时候要唱美声方面的或者民族唱法方面的作品,也就是说至少在熟练掌握一种唱法的前提下对其他类型的唱法也比较熟悉,最好是每一种类型的唱法都能熟练的掌握并运用。也就是说,美声的唱法学的比较好的学生,也可以好好的学习一下民族及通俗这两种唱法。民族唱法学的比较好的学生,也可以学习一下美声及通俗这两者唱法。通俗唱法学的比较好的学生,也可以学习一下美声及民族这两种唱法。如果这三种唱法都能够熟练的掌握并使用将非常的完美。现在很多院校都在不断的扩招,艺术类的相关院校扩招的就更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势必使很多人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若想增强自身的实力,学生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声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若能熟练的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将通俗唱法、美学唱法以及民族的唱法巧妙的进行融合并掌握,则在未来的工作及竞争过程中,一定可以凭借此项技能应对很多问题,在工作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为自己以后走的更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融合的具体措施

1.将声乐教学创新的意识建立起来。时代在发展,人们对音乐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艺术审美的要求,需要不断的采取创新方式,将多种唱法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舒服的感觉,带给人以音乐的美好感受。在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创新方面的意识,将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以及美声唱法进行巧妙的融合,使其发挥出独特的韵味,满足人们的需求,适应多元化的时代需求。

2.将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本质规律把握住,将三种唱法之间的相同及不同的部分详细的介绍给学生。通俗唱法的特点非常自然,声音似说话,通常情况下,高声区使用假声,中声区使用真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一下这三者唱法之间的区别,将每种唱法的本质规律把握住,让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某一种唱法,并掌握其他两种唱法,努力的将三者进行巧妙的融合。在声学教学过程中,语言练习、共鸣、发声以及呼吸等都非常的重要。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每种唱法的重点,使学生熟练的将声乐的技巧把握住。

3.应该根据特定的教材进行教学,构建出多种声乐巧妙融合的教学观念。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探索出新的教学办法,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若仅仅是采取一种教学的方式对声乐进行训练,就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声乐教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也将受到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声学老师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通俗唱法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演唱过程中将三者进行融合,或者两两进行融合,使其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歌曲因此也会变得更加丰满及充实。2008年的奥运会的开幕曲《我和你》,就是将这三者进行融合的典型之作,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声乐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对声乐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探索,寻找到适宜的融合策略,解决在融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合理的使用气息、共鸣技术以及将字音咬清,将各种唱法科学的融合在一起。

四、结语

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文化的不断变革,音乐领域必然会发生大的变革。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以及通俗唱法三者的融合顺应时展的潮流,其融合是大势所趋,这三种唱法的融合必然推动艺术不断向前进步。在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措施将声乐教学创新的意识建立起来、将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本质规律把握住、构建出多种声乐巧妙融合的教学观念,切实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快速发展。

作者:武静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雅旭.论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J].长沙大学学报,2011,(03):149-151.

[2]李珂.在声乐教学中融合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策略[J].戏剧之家,2016,(18):95.

[3]郝晶华,徐寅晨.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音乐创作,2013,(06):186-187.

[4]宋珍欢.解析促进中国当代民族声乐唱法发展的时代元素[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5]刘蕊.美声、民族与通俗三种唱法融合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

[6]薛蕾.论高校声乐教学美声与民族唱法的相互融合[J].音乐大观,2013,(12):42-43.

[7]海米拉古丽•阿不都卡的尔,阿热娜•那比多拉.民族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北方音乐,2016,(16):151.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篇7

1.运用丰富的节奏,使常规教育"游戏化"

当今的幼儿教育都在提倡教育的个性化,给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常规培养的活动中,我根据常规培养的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如在组织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的环节当中,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强弱拍手),从而让幼儿感受不同节奏带来的新鲜感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当小铃敲很强的节奏时,幼儿跟着有力地拍手,当小铃敲很弱的节奏时,幼儿就轻轻的拍手,随之也就慢慢地安静下来了。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自然地集中注意力,借助音乐教育手段培养幼儿的常规教育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2.运用优美的旋律,使常规教育"艺术化"

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可把"感觉艺术"与常规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同时借助音乐中的旋律,运用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把音乐语言和生活常规教育结合在一起,给幼儿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教育"艺术化"。比如在以下常规教育环节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2.1组织教学活动音乐

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我常给小朋友欣赏一些安静性音乐如《小杜鹃》。在《小杜鹃》音乐欣赏中编上一些情景指导性语言,如:小杜鹃开始唱歌了,你们听……。这样幼儿就和着歌曲的节奏开始一边拍节奏一边演唱。当幼儿跟着老师有表情地把歌曲唱完之后自然也就安静下来了,很自然地过度到主题教学当中来。

2.2午餐音乐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主要播放一些缓慢的、优美的中外名曲作为背景音乐。在欣赏这些音乐的同时我遍配了一些指导语的用语:今天的音乐十分地优美,老师看看哪位小朋友表现最棒,不破坏这优美的旋律。

2.3排队音乐

幼儿在集体活动的时候,老师会要求幼儿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叫小小》是很好的排队音乐。在音乐中我加入了一些指导语用语:老师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发现了有情况,请赶紧排好队,我们一起去侦察一下。这样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地把队伍排好。

3.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歌曲《大鼓小鼓》,准备一个大鼓,一个小鼓,让幼儿用大鼓和小鼓做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到两个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鼓的声音大而强,小鼓的声音小而弱,大鼓小鼓的音色也不相同。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大鼓小鼓的音色,强弱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在音乐环境的熏陶下,班内幼儿活泼、快乐地成长着,它令幼儿对各种学习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

4.不断提高幼儿音乐素质,使常规教育"简单化"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 复习声母 白板 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55

在温习旧知中,笔者发现孩子们对已学声母的记忆有些混淆,尤其是归整、熟记声母表。于是,笔者利用白板资源,巧妙创设郊游情境,设置了“郊外赏美景”“果园摘果子”“动物园闯难关”三个活动环节,将电子白板与拼音教学巧妙融合,让学生如临其境,在语文课堂“嗨”起来。

一、游戏交互,巧设“玩乐”场

【教学片断一】 “郊游赏美景”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点击白板资源库中《郊游》乐曲,师生边唱边舞)

师:(屏幕定格于郊外图片)郊外的景色真美,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白云、小鸟、蝴蝶。(教师指导学生按顺序描述)

师:听说呀,它们的后面都有一个你认识的老朋友,想不想和它们见个面,打声招呼呀?

生:想――

(点击呈现白云、小鸟、蝴蝶遮盖下的23个声母。学生依次认读)

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游戏的邂逅,巧妙创设了“郊游”这样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语文课上的“玩味”十足。学生在游戏中对23个声母的识记更深刻。更重要的是,融于白板的游戏教学给学生的想象和实践活动增添了乐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二、 多维交互,营设“学习”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互式电子白板最明显的特点是交互性极强,可以弥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交流互动的空白,营设和谐温馨的学习场域。

【教学片断二】 “果园摘果子”

师:同学们,欣赏完了郊外的景色,咱们去果园里玩玩好吗?

生:好。

(白板出示一棵挂满红苹果的大树)

师:瞧,果子成熟了。你愿意帮助果园阿姨摘果子吗?

生:愿意。

师:很奇妙!这里的果子都有自己的代号,就在它的背后。果园阿姨说:谁能认识它的代号,并带领大家认识代号,谁就可以将它带回家。

(学生“开火车”上台操作工具笔点击红苹果。随着红苹果依次退去,屏幕上出现不同的声母。学生认读正确后,带领同伴朗读;然后从教师手中领到写有相应声母的苹果卡片)

师:听说,你们刚刚摘下的果子都被果园阿姨编上代号了。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按果子的代号顺序排排队,再读一读,记住它们。

(讨论交流后,拿到苹果卡片的学生按23个声母的顺序依次站起来,高高地举起苹果卡片朗读、领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用工具笔调整屏幕上的声母顺序)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手段,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创设“果园摘果子”的游戏情境,营造了学习场;然后,让孩子们以工具笔点击“摘果子”的方式再次认读23个声母。这样,学生反刍、归整自己记忆中的声母,初步回忆声母表的顺序。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交流对话,改变了从枯燥说教到单纯演示课件的乏味,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了教和学的愉悦和谐。

三、动静交互,演设“闯关”场

静态教材的呈现远不如基于白板下的动态形式展示逼真、形象,具有吸引力。教学只有与生活情境发生联系,才能变得趣味十足,富有生命力。

【教学片断三】 “动物园闯难关”

师:小朋友们,果园的对面就是动物园了。听说园里来了一头神秘的动物,想不想去看看?(想)

师:动物园的叔叔说了,只要闯过三关,就能拿到小红旗通行证。你们敢不敢挑战?(敢)

第一关:智过彩虹桥。

(白板出示一座弯曲的彩虹桥图片)

师:如果你能正确补全彩虹桥上所缺的字母,象征成功的小红旗就会出现。

(学生用工具笔拖拽编辑好的字母卡片至相应的位置。如果全对,在动物园的入口处会出现一面招展的小红旗,表示闯关成功)

第二关:巧识双胞胎。

师:有些声母宝宝长得特别像,就像双胞胎一样难辨。谁能快速地、准确地、漂亮地写出它们,并且在打乱顺序的情况下还能正确认出来,那就会赢得一阵成功的掌声。

(学生运用工具笔按声母表顺序填写所缺字母,老师适时打乱顺序开火车认读。如果正确、迅速,设置的场景中将会发出掌声,表示闯关成功)

第三关:悦分平翘舌音。

师:声母家族里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在外玩耍迷路了。你能把他们分别送回家吗?如果送对了,你会听到一声真心的谢谢。

(学生操作工具笔,将相应的字母分类,连线将其送回家。如果正确,台下师生一起说“谢谢”。)

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咱们挑战成功!瞧,动物园到了,这就是那头神秘的动物。

(聚焦课本第36页声母图,并制成卡片放在白板上,拖拽至学生够得着的位置)

……

在学生“郊游”的路上设置重重关卡,将静止的教材内容赋予声、像情境,“动”的不仅是教师,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孩子们。玩一玩,动一动,就能挑战一关又一关,这样给予学生极大的信心和满足感。在动静的交互中,孩子们的知识累积层次渐进――认读―区别―分类―背诵―默写,这样他们将23个声母印刻在心窝里。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语文课堂的邂逅,让课堂成为语文、白板与游戏共舞的舞台,让孩子们成了课堂中的主角。在这样一个生命与智慧共生的地方,“嗨”翻的又何止是孩子呢?

上一篇:学校智能化管理系统范文 下一篇:农业行政处罚的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