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范文

时间:2023-10-27 12:28:22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篇1

一、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备课

自从国家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后,我们学校开展了全面的培训学习,我便开始用接收到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来备课了。备课时,除了可以用电脑来写备课教案,还寻思着怎样制作教学课件,既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又要使学生容易接受。这样使我的备课变得新颖了。对于我这样操作电脑不太熟练的人来说,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自己虚心地、努力地学习,制作教学课件将不会是一件难事。目前,我已能运用电脑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给学生上课,正努力做一些更好的课件。说它简单,原因就是设备接收到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里有许多优秀的课件、课案,我下载后做一些,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通过搜集与整合,备课越来越丰厚、充分,为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上课

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让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掌握教学内容,对所学习的内容记忆更为深刻,能够完成一些平时我们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给学生上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九课《鲸》时,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到过海边,更不用说见到鲸了。所以在上课前,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里有关鲸的图片先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先对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再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但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在给学生上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用课件给学生出示了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录像,让这些从未经历地震的学生如同亲临地震现场一样,不但让学生认识到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还从情感上博得了学生的同情,从而使他们更加投人地学习课文。

三、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布置作业

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到了快要结束课程时,我总要再找一些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里有的课堂练习来和学生一起完成。当然设计这套练习的初衷,是让学生自己完成的。但是,因为我们学校现在还没有能力配学生微机室,为了让学生也能及时得到这套资源的学习,不让资源白白浪费掉,所以也把这部分资源找了出来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学生既得到练习,也知道了如何操作多媒体设备完成练习。因为只有供教师操作的一台电脑,所以在给学生进行多媒体练习时,学生说什么答案,老师就打什么答案。当出现有意见分歧的答案时,老师可让学生举手表决,赞成哪种答案的学生多,老师就选择哪种答案,系统在检查做题答案时正确与否便可见分晓。这种练习的方式,不同于平时的作业本练习。平时的作业本练习可以不与同学交流,自己独立完成;而这种练习的方式,除了自己的意见,还可以适当参考别人的意见,综合后得出一个有效的结果。这个结果如果是正确的,他会和同学们同喜同乐;这个结果如果是不正确的,他也不会太失落,因为也有同学和他一起承受这个结果。所以说,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课堂练习,我的语文练习课更丰富了,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网页上,除了有各学科的教学资源,还有“小小律师”“专题教育”“科学人生”“少年文化”等专题内容(后附插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专题内容,穿插在课文教学中,教学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上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后,我告诉学生,就是因为“鸦片”这种,使已经相当落后的旧中国遭受外国侵略者的欺凌,以致圆明园毁灭。于是我从“小小律师”里找到《最美的花》这则动画故事播放给学生观看,告诉了学生不光是吸毒、贩毒才犯法,种植能制造的有关植物也是违法的行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习惯了老师讲授这种学习方式的农村小学生来说,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来上课,是多么稀奇、多么新鲜的一件事啊,所以,只是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我们在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时,操作再熟练一些,课件的设计再新颖、完美一些,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精彩,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不是很精彩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但要认真工作,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知识,让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来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让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精彩。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让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篇2

关键词:资源;网络;藏语文;建设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资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学领域同样如此,近年来,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所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还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资源。正是这些资源大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带来的效率和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同时,也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建设藏语文教学的网络资源也是势在必行,甚至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一、教学网络资源的特点

教学网络资源是指基于网络的在教学系统中支持教学活动达到一定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在网上设立的这类教学资源的管理库则是教学网络资源库,包括图片、视频、教学录相、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等内容。教学所用的网络资源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资源利用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在现代教学中,教学网络资源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1、教学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改变了以前个人教学资源收集的情况。以往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只能通过个人的努力多方面收集整理,而且很难与人共享,即使能共享也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网络普及以后,每个人的教学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相互学习,互相参考,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共同收集整理资源,让有效有用的资源和信息在网络上合理的流转,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利用最大化的效果。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参考的资源,同时还节省了大量重复劳动所耗费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让资源优势有效配置,提高教学效率。如网络课件的制作、教学视频资源的共享等,这些方式都已经进入了教学的实践之中。

2、教学网络资源具有超时空性,能更好的服务现代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现在都已全国普及,藏区各主要教学地区也都已经基本覆盖了网络,这为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打通了硬件上的道路。同样,也使网络资源的共享具有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而且也提高了效率。以往要共享教学资源,不但要花费更多的制作成本,还要花更多的财力物力和时间在交通运输上。藏区由于交通条件较差,资源共享由于空间限制而使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受到时间限制,以前的资源可能会因为保存不当而受到损失,以致后来无法使用,而现在的教学网络资源则打破了这二者的限制,用户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随时随地共享资源,大大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资源利用率。

3、教学网络资源还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前面已经谈到过,教学网络资源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资源收集整理单兵作战的局面,它可以让每一位教师都将自己优秀的有益的资源共享到网络资源库,也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资源库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从而让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的充实和补充,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而且网络资源建设还不受时间空间以及地区的限制,各地区的教师都可以收集整理资源在不同的网站共享,也可以随时更新,不断增加。因此,教学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能很好的为现代教学服务,也给了教学更多的空间和自由。

二、藏语文教学网络资源现状

自从国家教育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就在网上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建设起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教学所用的网络资源建设可谓百花齐放,但又参差不齐。有的学科资源建设已经相当成熟,不但教学所用的网站众多,而且网络资源库内容齐备,教学各方面所能使用的资源丰富实用,参考价值很大。如汉语文教学,在网上的资源可谓汗牛充栋。但也有一些教学科目的网络资源建设不尽人意,在各方面都还有所欠缺,如藏语文教学。虽然这与所使用的人数和范围有关,但这些科目的网络资源的欠缺确实不利于教学现代化的进程。笔者通过与汉语文教学的资源相比较,认为藏语文尤其是中小学藏语文教学的网络资源建设主要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1、藏语文教学网站建设数量少,几乎没有中小学藏语学习的专用风站。和汉语类教学以及英语教学相比,藏语文教学的网络资源就显得十分的贫乏。汉语和英语作为两门主要学习科目,其网络资源建设已经十分成熟,网站众多。如中小学教学资源网、语文学习网、英语学习网、沪江英语学习网等,举不胜举,里面的资源也相当丰富,不仅有丰富的音频、视频、学习心得等资源,还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或专题栏目,甚至有专门的中小学生学习的网站。反观藏语文教学的网络资源,学习网站较少,主要就有藏语学习网、藏人文化网等不多的几个网站,里面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普通学习者的,很少有专门针对在校学习学习的内容,更没有跟随教材进度不断更新的栏目,也没有专门的中小学生藏语教学的网站。这样一来,藏语教学资源就无法共享,许多有效或先进的教学内容、思想理念得不到流转,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网络教研。这种情况对于藏语文教学的改进和进一步发展,以及跟上现代化教学的步伐,都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2、网络资源内容较少,形式单一。汉语文和英语教学网站建设相当全面,内容也十分丰富多样。不仅有专门针对中小学教学所开设的栏目,而且还细化到每一个学期,内容也随着教学进度不断的更新,且内容涉及到教学研究、心得体会、课件制作、电子教案等各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很有帮助。而藏语文教学资源在这些方面都还显得不足,现有的网络上还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的教学资源,现有的一些内容也相对单一,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经教学的需要。因此,藏语文教学,尤其是针对中小学教学的网络资源建设还处于空白的阶段,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

3、网络资源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成熟的网络资源建设不仅包括网站建设,还应包括资料库建设、网络交互、智能化等多个方面。在一些成熟的英语学习网站上,网站建设水平也相当高,不仅有完备的资源库,还可以现场人机交互、网上教研等,这些功能在藏语教学的网络建设上都还很少甚至没有。这也说明在这些方面仍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网络建设水平,才能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建设藏语文教学网络资源的必要性

1、是藏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改的必备条件。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必然要求教育也要跟上前时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要求教学必须现代化,而网络资源建设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藏语文教学也只有实现现代化教学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而建设藏语文教学网络资源对藏语的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新课改也要求教学现代化,所以,建设藏语文教学网络资源是势在必行。

2、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教学效率。有了教学网络资源的存在,无论是什么地区和年龄的教师都可以节省下重复收集整理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大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能更好的利用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在备课、课件制作素材的选取等方面准备得更完善,学生也可利用资源自学、补充学习或自我练习。这样为师生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教学效率。

3、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对教师而言,这样的网络资源不仅可以提供教学资源,还可以提供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交流教学心得经验,互相探讨学习,甚至可以在网上进行教研,不同地区的人也可合作解决教学课题;对师生而言,这样的平台则可以完成课堂上无法完成或没时间完成的交流,起到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作用;而学生之间亦可通过这样的平台互相交流。因此,这样的网络资源建设实际上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值得深入的开发和利用。

四、藏语文教学网络资源建设的建议

1、积极倡导,引起关注。一个新生事物首先要引起大家关注和重视才能得到发展,藏语文教学网络资源太少,所以很难引起人们关注。但在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这种需要,因此,各藏区教学主管部门应该充分予以关注,并积极地在教师中倡导,让师生们切实感受到这种资源带来的方便快捷,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并积极参与进来,加快藏语文教学网络资源建设的速度。同时,也要加大网络建设的力度,从资金、技术到资源的整理都需要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都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共同受益,这样更有利于藏区教学的现代化。

2、培养、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网络资源建设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高素质懂网络的人才。网络建设需要人才,网络维护也需要人才,教学资源网络建设更需要既懂教育还懂网络的人才。因此,引进人才是必要地,但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大本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技术、能力和素质多方面培养本土的人才,能更好的服务藏区的教学工作。有了稳定的技术支撑,网络资源建设才能更稳定,也才能更好的服务教学。

3、培训教师收集整理和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让广大的教师都积极地参与到网络资源建设中来,才能使网络资源更完善,利用更充分。当然,首先就要求教师们掌握网络资源建设应用的基本能力,因此,对现在的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如此一来,每一位教师都既是资源的利用者,又是资源的建设者,网络资源的建设就会更快更丰富。

4、合理建设、整合教学网络资源,让资源合理归类,优化配置。对于网络资源,常常是海量的,当每一位教师都上传下载教学资源时,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相同相类似的资源,也会出现各种各类的资源。这就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并整合不同的资源,让资源优化配置,得到最合理的利用。这样既有效的管理了资源,也更方便教师的使用。

藏语文教学所用的网络资源现在还没有得到长足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每一位藏语文教师参与进来,共同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建设出高效的网络资源,推动藏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2] 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3] 袁伟、丛荣华.网络资源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2)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篇3

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在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始终应该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培养农村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打上时代烙印,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篇4

影视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一方面要重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其功能价值,择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看,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影视资源在择取上必须与其基本精神保持一致,如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风俗民情”、“文化遗产”,或者涉及当下比较敏感的话题,例如柴静最近所推出的公益片《穹顶之下》。所谓“发挥影视资源的功能价值”就是指将影视资源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文化塑造功能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其功能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出发,选择与教学实际、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影视资源。如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剧情简单、画面生动的动画片来辅助教学。

二.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涉及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以及综合实践等方方面面,影视资源的触角也深达其角角落落。我试从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两方面来探讨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影视资源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既是知识输入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影视资源凭借其形象性、艺术性与综合性等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和影响力。

1.利用影视资源搭建阅读教学新平台

现代阅读突破了对纸质书本的依赖,以电脑、手机等为载体的电子书、影视资源深受学生欢迎。教师可以千方百计地对影片、视频进行二次加工,最大程度地挖掘影视资源解构教材的作用,以构建多样化、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平台,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如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导入阅读文本,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探索。例如在阅读《神笔马良》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将预先剪辑的1分钟的动画片《神笔马良》的片花进行播放,在刺激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基础上,趁势提出问题:马良是如何得到神笔的?马良具备怎样的品格?由视频到问题,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寻求阅读。

2.利用影视资源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相较于抽象、静态的文字,融声、像、图、文于一体的视频更容易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影视资源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仍以《神笔马良》一课为例,文中只用“家里穷,连一支笔也没有”来概括马良的家境,而动画片中对此却有相当多的展开。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穷”的定义是不同的,对于“穷”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这也就影响了学生对马良高贵品质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进行剪辑,以供学生观赏,使学生身如其境地感受马良生穷而志不“穷”的高尚品格。

(二).影视资源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视资源的巧妙运用有效地改变了当下学生谈“文”色变的窘境,对于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强化表达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

1.巧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小学生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尚未完善。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运用学科知识来完善学生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影视资源是写作的宝贵素材,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故事、生活画面,还可以以引发共鸣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抒感,搭建一个认识、讨论和写作平台,从而打破写作“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尴尬境地。如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穹顶之下》,其不仅向学生抛出了“关注雾霾、关注环保”的社会化命题,而且柴静作为一个记者,其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也叩问学生心灵。在教师的适当指导后,鼓励学生写出对此影片的看法,写下他们对其认知,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2.巧用影视资源,提高学生表达技巧

实际上,影视上的好多技巧非常好,值得学生写作时借鉴的,如标题、结构、表现手法等。影视与作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讲究叙事的故事化、表达的艺术化。因此,不少经典电影所运用的叙述方法和表达技巧非常值得学生研磨和学习,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观看影片时,教师可以对其影片进行适当点评,并指出其影片较好的艺术技巧,鼓励学生进行模仿,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以寻找灵感作家倾听派的传奇故事这一角度展开,电影选择以回忆性倒叙的手法拉开故事的序幕。这一叙述手法打破了学生以事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单一方法,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写作启示。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挖掘有效的影视资源,共同促进小学教育现代化、科技化。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35-011.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2.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3.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语文课程资源

我们的教育对象归根结底要走向社会,要让他们关心社会的进步,参与社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把我们的学生引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去掌握生存、发展的本领。

举例1根据我们赤峰地区的方言特点,比较其和普通话的差别,进行调查统计和比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观察和积累做出比较、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学术研究的热情,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总结他们自己的收获。

举例2:收集、积累外界信息的活动。坚持看电视或报纸的新闻内容,每天把重要的或感人的新闻进行记录并积累,时间长了,养成关心国家和国际大事的习惯。教师定期组织进行评比和鼓励。

举例3:开展家务劳动学习竞赛。作为地方劳动课程的补充课程,结合地方实际培养当代"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学习中逐渐受到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的教育,如鼓励学生经常参加洗衣服、整理房间、做饭菜等家务劳动。

举例4:了解自己的周围生活环境。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采访工厂、矿山、农村、医院等单位,实际了解一些生产、资源、技术等情况,或者调查当地农业资源、种植结构、农作物产量等情况,让学生对社会的生产生活多一些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主动认识和了解,这种方法胜于教师平时呆板的说教。

4.挖掘、整理地域文化方面的课程资源

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人存在,就有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化人,就应该研究文化,特别是本地区的乡土文化更值得去研究,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去研究和发现,养成对事物主动探究的习惯。

举例1:地方风俗文化调查研究。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记录、调查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民间习俗,通过观察了解本地区民间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风俗习惯、挖掘整理民间故事等等,使学生对自己生长的家乡多一分了解、增一些热爱。

举例2:对当地文物古迹的调查研究。我们敖汉旗虽然地处塞外,但文化历史悠久。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各种文化遗迹遍布全境。我曾经带领学生对城子山遗址进行了考察,搜集相关资料,收集有关文物,然后组织学生写"考察报告",许多学生确实写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他们引经据典,各抒己见。活动点燃了他们的探究未知事物的火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5.开发农村语文课程资源的一些建议

5.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可利用正常教学时间轮流安排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水平。5.2重视学生人力资源。学校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生活情况,鼓励学生自己开发课程资源。5.3创建校园文化资源。(1)增加图书馆文学名著、报纸杂志的种类、数量。(2)布置文化墙,让学生自己布置教室、宿舍,形成魅力四射的校园文化资源。(3)运用校园广播播放新闻,让学生了解社会,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开发利用家庭资源。通过家校交流会或建立家校联系卡,调动家长支持、关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相关部门如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人文和自然特点,为学校制定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南,会让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上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独特性。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篇6

关键词 网络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50-02

1 前言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迅速普及开来,它们已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不少语文教师在采取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就造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样的教学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时展要求和实际情况,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中找到突破口,即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挖掘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呆板乏味变得更具活力与生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更为浓厚的趣味性,其信息量更为庞大,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来充分调动起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真正改变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让学生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引导他们由必须学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效果的优化增强都离不开学习主体的兴趣,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比智力学习更具刺激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尽快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努力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巨大功效。那么,到底该如何来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呢?对于年龄偏小的小学生,他们有着较为活泼的个性化特征,思维较为直观和形象,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对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优美的语言文体等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很多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只是通过一些强制性的要求来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

显然,以上的解决办法并不是好办法,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优势与特征所在,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来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挖掘出更多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网络资源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来对小学生进行旁敲侧击式的兴趣引发,在网络上搜寻更多的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处于一种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画面之中,并可以看到和体验到视觉音乐与画面,很容易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爱上语文课堂,并乐于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与完善,是顺应了时展的大趋势与历史潮流,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化静止为动态,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声情并茂的教学氛围,更具教学的灵活性、随机性与立体性特征,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既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那么,同样可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就是把小学生当成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所在,不仅要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观看者与欣赏者,更要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搜集者、参与者、积累者、分享者,通过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来尽可能得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可以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欣赏到更具魅力的语文知识,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动力。

事实上,我国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提出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角色与身份,由原先的主体转变为主导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理解这样的新课标教学要求,努力遵循这样的教学标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更为生动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小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化特征,极大地推动自身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并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化知识与技巧,有效整合各种网络教学资源,让其更好地辅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采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与自主开发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大大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

小学生毕竟属于年龄偏小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以直观形象性作为主要特点,对于一些远离生活实际的知识与信息理解不够到位,很难准确掌握和理解,有时也被教师强制性地进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这种结果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尽快改变教学策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对一些较为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与信息进行动态化与具体化的呈现,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还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当然,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网络资源的时候,切不可盲目为之,而应该基于实际的教学状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有意识地降低学生对于一些语文知识的学习难度,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学习语文新知识,让他们在充分理解并分析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来选择一个与语文课堂教学最为合适的契合点,比如在网络资源应用中突出重点,也可以向课外扩展。语文教师还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习素材,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5 结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网络资源的方式是非常可取的,它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教学有效性。但是,它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拥有强大教学功能与新颖的教学形式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应用问题。比如:一些语文教师为了热闹而整合教学资源,或者为了方便而整合教学资源,或者为了“得分”而整合;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避免出现以上的应用误区,真正让网络资源发挥出积极的教学辅助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得菊.走进信息时代 迎接语文教学的春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20020327/3023657.shtml.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篇7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1. 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符合语文教育的任务要求

儿童文学语言明快凝练、形象生动, 并且符合语言规范, 富有儿童情趣, 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儿童文学语言材料, 汲取儿童文学丰盈的语言养分, 形成语感, 掌握基本的文字和语法, 形成语言能力, 为一生的语言发展打下根基。

小学语文教育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道德意识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育的任务, 儿童文学蕴蓄着这些丰富的内容。学生通过对《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小英雄雨来》等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 接受着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基本道德的熏陶, 获得精神和修养上的锤炼和提升。

2. 将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 能为儿童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 适应他们的智力兴趣爱好。孩子来到世上, 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 他们渴望快快长大, 渴望体验许多不知道的事情, 同时在成长的路途上他们又会经历失落与痛苦, 这时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他们最好的旅伴,给予他们纯净、抚慰、信心与温暖, 作品中美好的情感、多彩的世界能给他们带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体验, 丰盈他们的生活, 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

因此可以说,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地应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儿童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 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配合《语文课程标准》出版的新编语文教材课文选篇中, 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科学文艺等多种文体相继出现, 儿童文学作品所占比例正在大幅度上升。不仅如此,《语文课程标准》还向学生提出了阅读中外现当代童话和中国古今寓言等选择意见。

为使儿童文学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 可以聚焦以下教学策略:

1.根据儿童文学欣赏的特点教学

儿童文学欣赏是儿童在听和看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精神活动, 是由听和看文学作品时引发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 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受、体验和认识。由于儿童读者对象的年龄特点, 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常常表现出其独特性。教学时把握儿童文学欣赏特点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审美水平, 提升语文阅读质量。

(1) 整体感知。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 文学欣赏能力较低, 所以他们在欣赏作品时, 其感知往往是跳跃式的, 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偏重于直观感受, 注意作品中的形状、色彩及声音, 对新颖、奇特、富于动感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 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阐述, 往往没兴趣, 甚至反感。所以他们主动跳过不感兴趣的和不太明白的生字、生词、生义, 对整个作品进行大体把握。

(2) 亲身体验。儿童在欣赏文学作品时, 易于感情投入。一旦进入作品当中, 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参与到作品中去, 将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一个角色, 或高兴或悲伤, 或喜悦或忧愁, 其情绪情感随着角色在故事情节中的命运而起伏变化。他们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在虚构的作品中, 他们会把自己编织到作品的故事情节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而且当他们一旦被牵引进作品情境, 往往还会异想天开, 按自己的好恶情感, 去改造、安排原来的故事情节, 创编出一个更符合自己意愿的新故事。

结合儿童文学欣赏的这一特点, 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讲, 要思考的就是语文教学再也不能只满足于对文本复制, 语文教师也无需只充当教材的代言人, 而是应该以一颗未泯的童心去换位思考, 全方位挖掘文本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 并充分利用与文本相关的资源、信息, 营造与文本呼应的审美氛围, 使学生入情入景, 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亲切的引领者, 让语文教学蒙上高尚的美学色彩。

2.根据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教学

儿童文学的每一种文体都有鲜明的特点, 现行的语文教学较少考虑儿童文学独特的文学身份, 而是将其纳入作品中, 归于同一种文学教学模式: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由于不少语文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的文体知识, 因此分析作品时未能抓住作品的精髓, 往往只能断章取义, 将充满儿童情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分解得支离破碎, 把童趣盎然的儿童文学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说教。

以童话教学为例。童话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的文体特点。童话作品中, 人物是虚构的, 环境是假设的, 情节也是离奇的, 充满了幻想和神奇, 并借助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 将许多平凡的、习见的人、物、现象编织成了一幅幅美丽而不平凡的文学图景, 充满着自由、神奇的想象与浓烈的真、善、美的情感。所以,在教学《丑小鸭》、《美丽的公鸡》、《清清的小溪水》等童话作品时, 应多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上下功夫。通过朗读、利用音乐或画面、表演等方式渲染气氛, 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幻想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经验,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释放自己创造的潜力, 以使其充分感受童话作品的文学魅力。

3.教出儿童情趣来

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儿童情趣所具有的能引起儿童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使儿童愉快, 使儿童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都源自于“ 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以儿童的耳朵去听, 以儿童的眼睛去看, 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借生日》、《捞月亮》、《小蚱蜢》等儿童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儿童情趣, 在成人看来有时是不符合生活逻辑或不屑一顾的, 但它是儿童所独有的, 是儿童心理、性格特点的体现, 是他们真情的自然流露, 与作品的内容水融, 渗透于整个作品之中, 通过语言、情节、结构、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作品中的儿童情趣很多时候要靠教师去指点、发掘。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 应细心体会、琢磨儿童情趣, 要把自己置身于儿童之中, 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事物, 用儿童的心理去思索问题, 认真体察儿童的童心和情感。只有这样, 才能够抓住儿童情趣, 真正使学生学得有趣有味, 使语文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儿童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有效利用

1.及时推荐各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儿童文学阅读书目外, 语文教师还要熟悉和了解当代国外和中国的儿童文学, 关注儿童文学的发展。教师只有对儿童文学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 才能在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中,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适合的各类儿童文学作品。

2.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要引导他们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的喜爱和吸收, 应通过多种活动, 如文学讲座、故事会等来指导阅读, 让学生在活动中阅读文章, 了解内容, 吸收知识。

3.给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和重要的对象,也是教育的源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要对学生资源产生正确的认识,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等待着开发的宝藏。一般来讲,教师对学生资源开发到什么程度就会利用到什么程度,但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资源”

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每个学生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会因为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等对老师的设问、问题的探究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这些都被称之为学生资源。学生资源是有待于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它包括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阅历、认知水平、语文能力等等,在这些资源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时,就可以经过巧妙地运用,使其成为知识的形成点,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1.结合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信息化的大环境为小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可以通过影视、网络、各种社会活动、师长等多种途径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每一个学生的信息都在不断的充实和深化之中,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见识和感悟。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在开展教学之前,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和解读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蒲公英》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应充分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就“蒲公英”这一话题,设置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如学生甲说:“我从网络上看到,如果我们宝贵的土地在继续遭受污染,像蒲公英这样的植物就会逐渐灭绝。”学生乙说:“蒲公英的种子如果在水里浸泡的时间长了,就会烂掉,不能生长,这是妈妈告诉我的,因为有一次妈妈把绿豆浸泡在水里,时间长了发现都发霉了。”学生丙说:“泥土中含有种子生长的水、空气和养料,只有在泥土中种子才能发芽、生长,这是我从科普书上看到的”……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我们应对他们做出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来自学生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得到了充分地开发,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使课堂教学萌生出无穷的、灵动的魅力。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语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事物的独特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文,体悟其中的内涵。

2.开发利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中正确的信息,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各种错误,因为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基于初步观察和较为单一的经验,产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对这些错误的分析,转化为更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正如心理学家盖耶所指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就的学习时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使其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滥竽充数》这篇课文的听课过程中,有位学生甲突然举手说:“老师,其实我感觉南郭先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这让我们都感到非常的惊讶,老师问道:“你的见解很独特,有什么理由呢?”学生甲说道:“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是他混到队伍里却没有一个人发现,还能装出很会吹的样子,这不是很有计谋吗?还有他抓住了齐宣王喜欢听吹竽的机会混入皇宫骗取报酬,更说明他是很有智慧的。”这位同学的畅说欲言,引来了很多同学的赞同,于是,大家围绕南郭先生是不是真有智慧的人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最后,大家基本同意了南郭先生不是一个有智慧而是一个喜欢耍小聪明、不学无术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没有急于给予学生判断,而是身临其境地引导学生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使南郭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由此使学生的错误认识转化为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更加深入、有效。

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可以使其生成为教学的财富,只要正确、巧妙地运用,课堂教学也能因此而精彩纷呈。

3.尊重学生有效运用个体差异资源

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更加丰富。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其兴趣领域、认知特点等各不相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个体的差异也不断加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视为宝贵的资源,并要创造条件为这种资源的利用提供机会,由此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语文的学习上,有的学生擅长朗读,有的喜欢造句,有的喜欢记叙文……为了让这些学生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就需要教师做发现学生长处的有心人,用其所长,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我在听《黄河的主人》这节公开课时发现,一位老师把生字教学这一环节交给了一位学生,这位学生也很高兴地带领学生学习了其中的生字,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得知老师早就观察到这位同学的生字总是掌握得很好,在课文还没有学习之前,他就牢牢记住了文中的生字。于是,老师就用了上课的方式让这位学生当了一回“小老师”,而这种教学方式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这个暂时的“小老师”,也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差异这一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取长补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1.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学生资源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生资源意识,要通过对自己的实践总结和反思,形成对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2.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敞开心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尤其要注意吸引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的参与,因为这些学生往往会生成更为独特,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在成功的愉悦中获得全面的提升。

3.教学中做到科学预设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科学、全面的预设才能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留下充分的时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资源的生成又是难以完全预料的,因此,在备课时,要结合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的需求,突出预设的科学化、灵活化、弹性化。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深刻认识到学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地深入实践,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自身价值,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生机无限。

参考文献:

[1]赵一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探索,2011(02).

[2]王雪莹.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养殖业市场研究范文 下一篇:科研基本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