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9 11:30:44

化学的基础知识

化学的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文化知识 基础英语课 基础英语教学

1 基础英语教学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重要性

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实施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大纲明确指出,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基础英语(即综合英语)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基础知识不仅仅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还应包括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了解。广大一线教师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因素的渗透。基础英语的后修课程高级英语教师反映,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语言的学习。根据几年的基础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文化知识的渗透应从基础阶段即基础英语教学开始。

基础英语课在一、二年级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每周6学时,周学时占基础阶段英语课46%。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基础英语教学在整个基础阶段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学生基础英语学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学习意识非常强烈,迫切希望了解他们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文化因素渗透的越多,学生对所学课文的了解就越深刻。

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来,并且将它的含义系统地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美国一些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修正了泰勒的定义,补充为“实物”的文化现象,把泰勒的定义修正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林纪诚,2002)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外学者纷纷对其进行阐释。claire kramsch (1993:1) 在关于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中指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文化从学习者开始学习外国语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渗透其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不注意,它就会使他们心神不宁,使他们在交际技能方面的缺陷暴露无遗,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战。”

外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讲的文化知识既包括讲英语国家的同一时代的文化,也包括不同时代的文化。

3 如何将文化因素导入基础英语的教学中

全国许多高校的基础英语教材采用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李观仪教授编写的《新编英语教程》。《新编英语教程》是一套综合性训练的英语教材,是供外语学院和其他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阶段使用的教材,该教材侧重于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附有一定的翻译练习,再加上配套的练习册,突出了基础训练的比例。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揉综合性与灵活性于一体,既便于学生的学习训练、又便于教师的教学指导(郭文海,2003,9)。笔者根据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以《新编英语教程》第三、四册为例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将文化因素导入基础英语教学中。

3.1 政治历史参照

政治文化因各国而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背景。我们以《新编英语教程》(以下称教程)第三册的第五单元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chunnel为例来说明政治文化对我们理解文章的重要性。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写英吉利海峡在开通前英法两国人民对其的态度;第二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当时工程的进展。如果学生对两国关系的背景不了解的话,很难理解英法两国居民对英吉利海底隧道开凿的抵触情绪。对相当简单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历史背景,学生很难理解。一位退休公务员说,“i’d rather england become the 51st state of the u. s. a, than get tied up to there.”为什么讲话人宁愿让英格兰成为美国第五十一个州,而不愿与法国连接起来。一个法国农民说,“i went to english once. never again. all they eat is ketchup.”我去过英国一次,再也不去了。他们吃的都是番茄酱。如果我们对英法两国的历史关系作一概要的了解,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两国人民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冲突由来已久。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国成为威廉一世,之后,法国文化与礼仪在英国贵族中占统治地位。1154年,亨利二世夺回英国王位。1337年,英国的爱德华三世夺取了法国王位,导致了百年战争的爆发,百年战争时断时续,一直打到1453年。两国的战争在14、15世纪继续进行。1689-1815年英法之间为争夺在北美大陆的控制权不断产生矛盾,英法两国的矛盾一直持续到1818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这也是英法长期争斗的结束。了解政治文化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至关重要,倘若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整篇文章无法下手。

3.2 文学作品欣赏

《教程》部分所选材料来自英美著名作家的作品。如第四册的第九单元the pearl 选自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节选的文章是渔民基诺在去镇上卖珍珠之前的场景。如果学生对这部小说了解甚少的话,学起来会有些难度。斯坦贝克的语言非常优美,并且擅长使用修辞等手段来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在讲这篇文章之前,教师不必从本文入手开始讲解,不妨可以从这部小说开始讲起:首先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写作基调、主题以及它所反映的人们对梦想的追求。当学生对这部小说有了总体的了解之后,我们再进行课文的学习。此时会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相当快,几乎和教师同步进行。在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学生们很容易回答上来。最明显的是,学完课文作role-play时,学生们都将老师在课堂上分析小说的一些情节纳入他们自己的对话中,而这些情节是课本里所没有的。这种方法将使教师知道学生真正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以及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3.3 人文宗教求证

宗教在英美国家文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85%的美国人是基督教徒。因此,许多作家把宗教话题纳入他们的写作视野,以及借助宗教来表达主题思想。《教程》第四册第三单元的salvation,选自兰斯顿·休斯的自传体小说。在这篇自传体的文章中,作者力图让我们了解孩子怎样对待宗教以及为什么孩子有时会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上撒谎。整篇文章语言点并不多,但充满宗教色彩的词汇让学生们难以了解。倘若老师在上课时面面俱到地讲解课文语言点,而忽略了宗教本身,学完之后学生们会觉得这篇文章索然无味。笔者在讲解这篇文章时,首先从作者入手开始讨论。兰斯顿·休斯是美国现代优秀黑人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休斯以极大的同情描写美国黑人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抨击白人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启发黑人群众的觉悟和自豪感。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对本文的主题有了大体的认识。文章的主人公并不认为上帝最终会拯救他,能够拯救他的只能是他自己。文中出现的sin, pray, lamb, sermon, soul , hell等词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但学生对这些词并不是真正了解的,了解基督教的历史和现状等会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能够正确掌握这些词汇使用的语境。

3.4 地理知识的认识

《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的three sundays in a week说明地理知识的了解对学习文章的重要性。这篇文章选自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爱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他的小说情节巧妙别致,推理严密,文笔考究。但节选的文章是利用了一个地理常识编撰了一个饶有兴趣的故事。在讲本篇课文之前,笔者借助地图和学生一起分析时区和日界线。对几个专业术语像格林威治平均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讲解之后,学生懂得了这样一个基本常识,即:每当穿越日界线时,向西则日期向前进一天(即失去一天),向东则日期向后退一天(即多出一天)。换句话说,如果向东旅行,假如到达日界线时是星期一,那么穿过日界线后,就又是星期天了。本文的鲁格杰恩大叔提出,除非一个星期有三个星期天,否则不同意罗伯特与凯特结婚。为了挫败鲁格杰恩大叔的反对,罗伯特与凯特请了两个刚刚环游世界归来的水手朋友,一个自西向东旅行,多出了一天,一个自动向西旅行,失去了一天,在他们的帮助下,想出了一个妙计,骗了鲁格杰恩大叔相信三个星期天确实集中到了一个星期里。讲解完这个问题,当我们再去阅读这篇文章时,学生们轻松掌握了这几个年轻人利用了妙计,让鲁格杰恩大叔上了圈套。

本文只是分析了几种可以利用文化知识的渗透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但这不仅仅是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就完成了,还需要我们教师对后期学生如何利用所学过的文化知识促进他们的学习以及学习效果怎样都需要做一定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平行班的不同教学情况得出一个结论,或者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文化渗透前后,以及学生自己的感受等等来考查一下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claire kramsch. culture and language.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郭文海.试论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层层深入教学法”[j]. 新疆大学学报,2003.

化学的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 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体系; 历史原理; 规律性; 口诀; “谐音记忆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134-01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执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明显提高。怎样才能让这些普通中学的学生们也达到这一目标?这也成了摆在我们这些学校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但是,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明白,学生的能力不是空中楼阁,知识才是能力的载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任何能力培养都无从谈起。高考不也是这样吗?虽然“题在书外”,但是“理在书内”。因此,在教学前期我们尽量用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以备下一步的能力提高来作好铺垫。并且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就进一步证明我们这一做法的可行性、正确性。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夯实基础的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一、建立以专题为单元的知识网络体系

背诵是记忆历史知识点普遍采用的一个方法,但是,背会的知识一方面容易忘记,另一方面它不可能随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能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需要教师构建一个主干知识网络体系,来帮助学生记清这些知识脉络。比如在学习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和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这两个专题时,开课首先就从让学生了解目录入手,通过目录让学生对近代政治文明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印象。然后在学习每课时建立每课的知识结构。比如专题二第二课《近代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的知识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讲政府和军队维护国家的斗争即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另一部分讲爱国民众维护国家的表现即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样当学生把这两个专题的每课知识学完理顺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建立更加细致的以专题为中心的知识网络体系。比如这两个专题即近代政治事件的知识网络结构就如下:

这样,学生在阅读教材,了解本章的节、子目基础上,就明白“中国近代的政治文明”主要讲三种历史事件,而且还理解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能按照时间顺序分类记忆具体内容。这样学生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还能明确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总之,由此加深认识以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既能达到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并且在运用上也能实现触类旁通。

二、对历史原理、规律性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

历史课不同于数理化,数理化有固定的定理和公式,学生只要记住这些公式就可以应用。历史这门课不仅知识点多而且琐碎,这就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既能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我采取的又一学习历史的办法就是总结一些规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记忆。比如:在学习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明白,只要你记住古代经济的结构就行,因为结构表现就是特点,非常简单。类似的问题再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它的三大特点就是从三个表现中概况出来的。从“王位世袭”归纳出王权与神权结合;从“宗法制”归纳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从“分封制”总结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这样一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总之只要掌握大的时代背景就可以作答,根本没有必要死记硬背。还有“历史事件的意义”的记忆,也是有章可循的。它一般由性质和影响组成。性质一般从领导阶级、任务、手段、结果等方面归纳。比如辛亥革命的性质就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影响要么从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回答,要么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就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就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说明。如果还不会答影响类问题,那就回顾一下这个事件的背景,因为影响与背景密切相关。这样总结归纳之后,不但给学生减轻了课业负担,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收集、整理、编写一些记忆口诀

历史学习中不但要总体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知识体系,还要熟记那些细小知识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我们的办法就是师生共同收集、编写一些记忆口诀,帮助我们记牢这些知识点。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概括全面的顺口溜:“辽台彭赔两亿,沙重苏杭设工厂”。这样,不但记起来容易,而且特别精确。应用中也就不会发生失误。还有关于中国古代朝代顺序的记忆,我们找到了大量的歌诀,但是总感觉得有欠缺,最后我们师生自己动手编出了属于自己的朝代顺序歌:“原始社会分两期,人群在先公社迟。奴隶社会夏商周,瓦解时期在春秋。封建社会始战国,秦和两汉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由于是自己亲手创作,记起来也就特别容易。尤其令我欣喜的是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收获,那就是调动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慢慢开始喜欢上历史课,乐于上历史课。真正如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同时也印证了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的话:“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确实如此,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去追求,去探索。

化学的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文化基础知识 职业技能 训练

近些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比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低迷状态有了不少起色,但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问题,即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和人文教育日益淡漠。

这种情况首先与生源有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中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升高中无望的初中生,他们普遍文化基础知识水平低,缺乏学习热情,存在着"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 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再到很反感, 提起来就 "头疼"。这样,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需要了就 "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的"大酱碟"。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其次,中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是学生学习重点,就业的需要很自然地把专业课和技能训练的比例加大了。

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矛盾,厚重的文化基础既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把人的培养当成劳动工具的制造,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教育,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使他们成为能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素质全面发展的中等专业人才。

为此,在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中就有必要施行以下教学措施:

1.启发式教学法。怀海特说:"没有兴趣, 就不会有进步。快乐是唤起活生生的有机体去适应自我发展的天然方法……快乐是生命冲动正常而健康的刺激力量。"[1](P55)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和动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的特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因人施艺。对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表现出来的天资和才能,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启发,使其在这一领域能有深造的机会,有成才的基础。

在技能训练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向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尽量利用训练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分层教学法

夸美纽斯说:"知识如果不合于这个或那个孩子的心灵,它就是不合适的。因为人心的不同和植物、树木或动物之各不相同一样大; 这个必须这样去对付,那个又必须那样去对付, 同样的方法是不能够用在所有的人身上的。"[2](P153)

对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各异的学生,其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普遍下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无论是采用高要求,还是低起点或是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务实有效的方法。

在分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程度相对接近,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培养综合性或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便于实施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智力及个性特征等诸多因素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特长,也明白自己的不足,这样有利于扬长避短,适合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3.学导式教学法。切实做到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应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及"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改变以往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旧观念,树立教师导向的新思路,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 敢于创新的精神。

4.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既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笔者对这两者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几条建议和对策。

(1)明确目标。要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部《关于制定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强调指出: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懂得生活,懂得欣赏,具有品味,有终身学习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国家教委颁布的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 明确提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总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好文化基础课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文化课为职业技能奠定了基础,学好文化课,才可能更好地学习技能知识。在职业技能中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英语职业技能竞赛中,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

(2)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二者不可偏废。重理论轻实践会造成专业技能的萎缩,最终华而不实,纸上谈兵,而不能适应劳动实践的需要;而重实践轻理论会造就出现代的熟练工,他们没有相应的知识做基础,缺乏可塑性和发展的潜力,这是不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的。

在专业教学中,应以理论分析为线,以技能训练为面,将基础知识始终贯穿于技能训练之中,不能将二者孤立开来。在强调基础知识指导作用的同时,重点在于应用,只有应用于实践中并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才是有用的。因此,只有把二者融为一体,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综上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我们以为,在专业教学中,只有把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技术学习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素质提高为根本,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专门技术型人才。

(3)实行校企合作

目前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或者过分超前于社会需求或者之后于社会需求。学生毕业之后不能适应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开展中职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运行机制,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校企双方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以中级技能为主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范式。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要取向。

总之, 在中等职校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掌握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实行校企合作,可以让更多地学生亲身到企业去体验,感受,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中职校生走出传统教学的旧格局, 把中职校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化学的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应对策略

要谈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基础知识设置的特点,有必要先明确一下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以我所见,所谓语文基础知识,归纳起来就是:字、词、句(语法、标点、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五个方面的内容。纵观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总体给人的感觉是:活跃了课堂,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把“三维目标”作为语文课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把学生变成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教材在知识的设置上,由于淡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淡化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于提高,甚至出现了“滑坡”现象。如:学生没有掌握语法知识,病句、错句到处都是;淡化文体知识,直接导致学生的写作缺乏逻辑性,甚至颠三倒四。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学生不会写应用文。缺失的这些语文知识,恰恰是武装学生头脑的法宝,是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现实的问题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基础知识的设置上忽略了这些。

为了弥补语文教材基础知识设置的不足,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弥补。

1. 帮助学生宏观认知语文基础知识体系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认识同化的过程,即把新的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学生缺乏合理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就不能实现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就会使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变得困难。所以,必需使学生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结构,这对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把基础知识用知识树的形式系统地为学生列出来,使学生从宏观上建立基础知识体系。实践证明,注重引导学生归纳,从宏观去把握认知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对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非常有帮助,非常重要。

2. 继续坚持传统教学中重诵读、重积累的方法 传统教学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像新课标所提出的“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的语言材料”等要求,就与我们过去常强调的“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精髓是一致的。因此,在学习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对联、古诗词等语文知识时,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促进理解,增强积累,灵活运用。像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所列出的词语或短语都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准确运用。每册书后面编列的课外古诗词,都要求学生能准确背诵、默写。

3. 通过互评作文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为了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我要求学生互评作文。做法如下:我先告诉学生互评作文的要求,如:格式是否符合文体要求,错别字有几个,有几处病句,别点符号有几处错误,语言是否流畅,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前后是否照应等。在学生评改作文时要求他们划出错误的地方,并在旁边进行修改。当然,修改作文的要求会因年级不同而有所偏重。学生在修改别人作文的同时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又加强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4.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品读、仿写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精彩的片段,我会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看看那些词语用的好、作者在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并要求学生当堂进行仿写。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对于课文的第二段我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然后问学生好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说修辞用得好,有的说不仅写出了紫藤萝的颜色而且写出了紫藤萝的形状。于是我要求学生用“颜色+形状”的格式,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一种自己熟悉的花草。当然,在语文教材中这样的片段是非常多的,我都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

5. 以文体知识划分单元教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人物经历、亲情、战争等话题来划分单元,淡化了文体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记叙、说明、议论等文体分开,以文体各自组织教学单元,形成三个阅读链条。在重新组织单元教学时不同的学段、学年有所有所偏重。七年级偏重于记叙文,八年级侧重于说明文,九年级侧重于议论文。以文体知识组织教学单元,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化学的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 基础教育 创新教育 多元化 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29

1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学生知识学习的闭塞性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演变以及计算机得到普及与普遍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能力。而作为大学生,其应该掌握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应该是丰富的并且是与时俱进的。但是由于计算机教师本身并未树立起不断学习并且更新知识的理念,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并未融入创新教学的理念,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带来相关的计算机前沿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此外,由于学校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落后也使得很多前沿的相关技术无法得到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的更新。

1.2 学生知识功底差异性大,但课堂教学采用“一刀切”模式

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计算机的接触与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班级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由于自身水平和程度而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首先,教师课堂教学知识与实际所需操作的脱节。由于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单纯采用以课本知识为主的教学,而忽视了实际工作生活中对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的要求,这样的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传统应试教育导致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非常普遍,而学生的相关计算机知识水平并未能在分数中得以体现,从而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一定的误导。而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除计算机专业外,所教内容几乎没有差别,忽略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的掌握与学生所学知识之间的重要联系。除此之外,学生实践所学知识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仅局限在课本上。

2 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创新教育的相关对策

2.1 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在教学中体现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学习与运用的工具,而不只是评判学生好坏的分数。而将计算机作为实践工具,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与此同时,学生也转变学习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掌握相关知识与理念的更新,以便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和资讯,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目的。

将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进行工具化处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所学专业进行联系挂钩,从而增强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性,也拓宽其应用面。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时,学生就会增强对计算机的关注度,也能够更多地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双赢。笔者相信,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在结合专业的基础上一定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2.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教学的差异性和个性化

差异化教学模式需要以人文本,尊重学生,所以在差异化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教学激励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巨大热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身体里蕴含的学习的巨大天赋与潜能。当然,笔者在这里提倡的激励模式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励,而非物质激励。当学生在互动学习的课堂中敢于且善于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观点与看法,并能够在大家面前进行展示时;当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为其量身打造的学习目标时;当学生在测试中取得进步的成绩时,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得学生更加有信心去完成更多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2.3 进行模块化计算机基础教学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而进行模块化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内容与学生所需知识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与统一,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系统化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教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巨大的可利用的资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大学的基础公共课程,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在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技能,从而真正达到进行计算机教学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策略主要从学生的心理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入手,而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所构建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和生动的课堂氛围,都会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计算机相关能力的提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将会为整个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以上策略的尝试,能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人文情怀与尊重,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甚至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非常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付瑞平,靳伟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模块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4,(1).

[2]陈静.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0(6).

[3]李丹.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0).

[4]张丽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多元化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探讨,2013,(10).

[5]彭国星,童启,刘强.基于计算机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27(4).

化学的基础知识篇6

本文从知识的角度反思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教育知识,二是培育学生创造力。单有前者,显然是不行的。知识也不等于创造力,一个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基础教育的刻板与宽松,背后反映的是知识的接受和创造力培育的不同,所导致的最终结果也不同。创造力天生与刻板、严肃教育不容,创造力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当然,宽松也不一定能培育有创造力的学生,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有知识作为基础。

一个人接受基础教育的成功,是他未来走向成功的基础。基础教育固然要接受知识,具备牢固的知识基础,是接受更高知识的前提。一般来说,知识越多,学上得越高,成功的机会越大,为社会所做贡献大的机会也越大。

然而,基础知识接受有两种,一种是刻板地接受知识,它与灌输教育联系在一起,另一种是将知识接受与现实解释结合起来。这两者是不同的,知识有基础知识和高端知识之分,例如,中小学知识是基础知识,硕士、博士课程是高端知识。刻板地接受知识,更多的是从知识的进阶角度讲的。在一定范围内,知识是固定的,从基础知识到高端知识有一固定通道,所谓知识逻辑就在此。为了知识进阶,只要死记硬背知识就可以了。有人为了加速由基础知识到高端知识的进程,不断提高对中小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幼儿园开始进行小学化教育,小学进行中学化教育,中学进行大学化教育。对知识的接受,以及更快到达固定的高端知识来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表现就是应试可以拿高分。确实,很多人在这种教育中也取得了他所得到的东西。

这种教育对学生来说,有没有兴趣并不重要,只要拿高分就行,只要把公式记住就行。应付完考试,将所学知识抛到一边。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忘得差不多了。为了应付考试,平时的兴趣爱好抛到一边,接受军事化的教育管理,有时要受到来自长辈和教师的各种压力。考试过关,能得到家庭、社会的肯定,至于知识以后是不是用得上,是不是跟工作有关系,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当所学与工作没有关系,或者所学不能提升工作能力,压力是自然而然的,那时,谁能帮助他们?要么所有的人都如此,带来的是社会创新力的普遍降低。高分低能正是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真正的知识与其应用密不可分。无论是将知识运用于现实,还是创造新的知识,都要建立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基础教育如果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接受,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接受完基础教育,不再接受高端教育,知识没有进阶。仅有的知识,因为并不完全被理解,对现实工作、生活没有多少帮助。或者以知识死套现实,带来的是现实中遭受挫折,上学不顺利,工作更不顺利。

另一种是继续上学,接受更高端的教育。知识可以进阶,但知识总是不断变化的,高端知识也在不断进步。知识进步有两种方式,一种渐进的,另一种是跳跃的。对于渐进的知识进步,原有的基础教育知识还能起作用,继续通过原有的方法,获得知识范围内的认可。对于跳跃的知识进步,原有的知识及其进阶逻辑完全不管用。面对新知识,这样的学生只能束手无策。好些的,通过知识的重新理解,获得知识和方法的新生,从而能接受新的知识。但这需要花费极大的成本和代价,能成功的也仅限于少数。不好的情况是,面对新知识,完全是面对一个新的世界,不但花巨大成本和精力所学的无用,而且,要么刻板地看待这个世界,要么从此萎靡不振。知识的跳跃是一种常态,这就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所提出的范式转变。在知识进步越来越快的今天,这种跳跃更频繁地发生。

当然,知识的跳跃也仅限于对刻板接受知识的人来说的,因为在他们的知识逻辑范围内,完全不能了解这些新知识。对于将知识与世界结合起来理解的人来说,知识跳跃是很自然而然的,有的人从知识进化的角度去理解,有的人从世界运行规律去理解。

所谓的知识创造力,是指将知识与生活解释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知识去了解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去了解知识。这样接受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面对生活新变化,可以做出知识的解释。同样,面对新知识,可以有生活的创造,并不断在生活中领悟新知识。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培育这种创造力。例如,数学是抽象知识,对基础教育而言,不但要教会学生具体的数学运算,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了解数学,生活为什么需要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具体关系是什么。其他的学科教育也一样。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才对知识感兴趣,才能真正领会为什么学,该如何学。

知识创造力培育是建立在学生感兴趣基础上的。学生的世界与成年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东西,学生的理解与成人的理解不同,所谓格式塔转换就是如此,同样一幅画,有的人看来是动物,有的人看来是一幢建筑。如果说在基础教育中,知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东西,这个东西与各自世界结合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由于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不同,他对所教知识的看法是一个样子,学生则是另一个样子。如何将两者结合,考验不同的教学,也由此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本身也是不断探讨的过程,相信未来可以找到更好的普遍适用的教学。未来的事对当下没有多少借鉴,但并不意味着,走向更好的未来,当下没有一些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其中,要让学生更好接受知识,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是必需的,违背这种兴趣,则与基本的教育规则相悖。学生如何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知识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结合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否则,只会使他们索然无味。

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不是简单地变换知识的形式,将知识本身视为玩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玩具,不同的学生感兴趣的点是不一样的。要真正使学生对知识感兴趣,一是从外部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这需要非常了解他们的生活,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也许只有父母才能做到。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很难针对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教学方法,也很难去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二是给予学生更自主的学习空间,一方面,让他们系于知识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他们在个人兴趣自主地与知识结合起来。

当学生的兴趣与知识结合起来时,他们的生活也与知识结合起来。生活与知识是同步变化的过程,有时由生活变化导致知识变化,有时由知识变化导致生活变化。不怕学生生活的幼稚导致知识的幼稚,因为生活不可能长期幼稚下去,也不怕学生知识的幼稚导致生活的幼稚,知识也不可能长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相反,生活与知识的互动,更有效地推动生活和知识的进步,知识的创造力孕育其中。当生活变化时,可以创造出新知识来解释,新知识又可进一步推动生活朝好的方向进化。

知识创造力的培育是学生个性健全的基础。学生个性健全,包括自尊、自爱、自主,同样以自尊、自爱、自主的心情去对待别人。当知识传授与他们的生活结合,使他们的兴趣得到发挥。他们自然可以更深地理解知识的精髓,从而按照知识的要求去做。相反,如果只是外界强制灌输知识,一方面,他们并不理解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外界的强制只会干扰他们个性的完善。他们受到压制,会将压制视为社会常态而传输到其他人。

知识创造力培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未来面对两种结果,一种是中断教育,走向社会。另一种是继续接受更高端教育。对于前者,好的基础教育能起到它该起的作用,当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时,接受了教育比没有接受教育好,基础教育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好。不能说基础教育中断了,就视教育失败。更不能因基础教育中断而怨恨社会,将不满发泄到社会。教育是个持续的过程。创造力培育也是个持续的过程。接受知识教育可以培育创造力,生活也可以培育创造力,关键是要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它与生活结合的关节点。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应起到它该起的作用。对于后者,当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他接受更高端知识会更轻松,也能应对知识的创新和变化。而不只是形式上接受高端知识,碰到知识变化无所适从。

刻板严肃教育天生与知识创造力不相关。刻板严肃意味着将教师的生活整个强制灌输到学生身上,知识是教师理解的知识,教师通过知识灌输将他所理解的知识以及知识背后的生活强制灌输到学生身上。这种教育学生首先不感兴趣,教师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不相干,不能因为教师的功利,要求学生功利,不能因为教师受到挫折,要求学生受到挫折。其次,学生接受不了知识,因为这不是他们所能理解的,如果要接受,也只能是按教师的要求死记硬背,最后,这种教育所起的负面作用多于正面作用。负面作用包括教育成本与教育成效不成比例,还包括学生心智成长的代价。

与刻板严肃教育相对的是宽松教育。宽松教育并不必然培育学生创造力。宽松有两种,一种是听之任之,另一种是有所维系的宽松。前者完全脱离了教授知识的本来面目,与其说宽松教育,不如说不教育,因为面对新知识接受,人都会有畏难情绪。一说的宽松教育,或者素质教育,我们马上想到的是听之任之。这达不到宽松教育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正当的宽松,是指知识接受之外的宽松,只要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在学生知识学习范围内,学生自主个性的运用,都是可接受的。而知识的考核是通过特定方式进行的,学生选拔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对学生的管束都有过于严厉之嫌。学生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才有利于知识接受和创造力培育。

化学的基础知识篇7

文化基础课如何创设情境,我由感而发,随意而写,不拘逻辑、层次,笔随意行,请阅者谅解。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激人奋起的情境

低迷的应酬的情趣充斥中职学生中,身在课堂心在外是文化基础课的课堂中大部分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对于文化基础课以不缺勤,完成老师布置的少量作业(可以是胡乱做出,也可以是随意抄出)为优秀,扭曲了的职业性向的价值取向,认为文化基础课是专业之外的,对将来工作没有任何作用的课程,枯燥乏味的文化基础课学不学无所谓,在文化基础课堂上人到心不到,甚至于人也不到。同时本校解散了的文化基础部的教师是有着失落的情绪和孤立的人群,加之整体协调性的降低,条件待遇在无形中的变化,都会使文化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安的情绪也在笔者心中油然而生。

我认为,第一,创设起一个令人心情舒畅、能潜心于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的氛围,如:待遇、地位、考核、进升、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等。第二,提供必备的硬件和软环境。如:教具不足、设备使用不便、教学软件使用的有效指导、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协调一致性、在不妨碍正常教学管理情况下对教师的尊重度等。第三,学习的重要性在各项事务中的体现。如:以学习为中心的氛围无论是学生管理或是教学管理都会把学习任务的完成作为重中之重,首要之事就是保障学习任务的完成,第二课堂或文娱活动都会围绕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展开,尊重教学中两个主体的个性发展(这既不是放任又不是约束,是尊重、正确引导)。第四,明确、规范、公开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重视个体合理的利益需求。第五,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和恰当的心理疏导。第六,积极向上的平凡

的大家公认的楷模形象的树立和可达到的近期与长远目标的建立。

二、源于生活,形象直观为主体

中职学生大多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引起他们的情绪变化或思维活跃的以视觉、触觉等神经系统直接感知的事、物激起为主,他们周围生活中易见的事情的发生过程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突破口之一,生活中的事件很容易激起众多学生情绪上的呼应。

设想一: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以故事或事件为线索,让学生在参与的事件中分步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在整体的教学中通过对事件的剖析,对过程的记忆而记住本次课中所学的所有知识,并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师生互动。弊端一:主动参与意思差的学生会利用其他同学参与的间隙游离于学习之外;弊端二:教师掌控力度不到位,易形成注重形式,浮于表面,有做秀嫌疑;弊端三:课堂完成的教学任务量较少,另外,初期学生不容易配合。

设想二:通过多媒体或实物直观形象的展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切入教学主题,用文化基础的知识猜想、分析、论证、完善,回归生活。弊端一:生活知识的收集困难大,多媒体制作耗时耗力,同时还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团队合作,个人难以完成庞大的工作量,即使完成也不一定得到认可;弊端二:多媒体设备使用率过高,生活耗材大,资金存在问题,同时也有做秀之嫌。

设想三:增加学生预习量,教师先铺设问题路径,由多名学生引发针对生活中的问题,共同商讨,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掌握知识,同时又解决问题的目的。弊端一:学生存在不预习的习惯,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思考过少,很难在课堂上配合教师教学,可能会出现有问无题的现象;弊端二:学生思维活跃,脱离预设问题,左右而言他,教师很难掌控;弊端三:学生在问题引入后只会讨不会论,不能在分析中形成有价值的结论,有做秀之嫌。

三、体现专业,服务于专业

我在所授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研究中发现,专业基础知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文化知识的重述,只不过是在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两者的视角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的轻视有着一定的道理。从学生的角度看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是两条轨道上的知识,两者之间重叠部分的知识在专业知识中更能结合实际,这一现象遮蔽了文化基础课对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培养的事实。我认为,在文化基础课的创设情境中体现专业性,或者充分体现专业基础知识中的文化知识,从文化基础课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分析两者的结合部分,一方面提升文化基础知识在专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将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从不必要的重述中解脱出来,节约更多的可用于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时间。

设想: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以涉及的简单的专业配件、图或知识作为切入点或以需探讨问题的目标来创设充满专业气息的教学情境。

障碍: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似同行驶在两条轨道上列车的司机,对于相互之间知识的渗透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理解、分析,文化基础课教师要能体现专业性,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各专业基础知识有哪些?文化有多少知识浅显地表现在专业基础知识中?分别与哪些专业知识相结合?如何在文化基础课中准确地表达它们?其次,文化基础课创设的情境中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的配比问题,那个度应在什么尺度内才能是两者的融洽,而不是过激或保守。最后,文化课中专业器材的使用和专业软件包的应用是文化基础课教师又一障碍,这体现在器材和软件包的正确使用能力和使用权限,等等。

四、向普高学习,增强中职校校际间的合作交流

普高的学生素质和师资力量及教学氛围使普高在文化课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情境走在中职校的前列,特别是教科研究能力强的名校,名师在有效地创设课堂情境、变式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虽然教学目标不同,教学要求存在差异,但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吸取普高名师教学精华和普高团队合作精神,是提升中职校文化基础课教师教学水平,避免在教改中走弯路的一个有效途径。

各中职校在开设的专业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各有所长,师资的教学能力也各有所长,校际间的合作交流能拓宽视野、提高教学质量,避免文化基础课教师孤军奋战。而基础文化课如何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如何创设专业知识的情境等问题,同行间分析、探讨、研究,增添许多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化学的基础知识篇8

一、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教学,构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高考对学生需掌握、能应用的各项能力的考查是建立在学科基础知识之上,以新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基本知识点及教学目标为依据的。我们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夯实学科基础,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内基础知识的分析和综合上,突出重点、难点,以学科综合作为基础和重点,以跨学科综合作为突破口。首先是学科体系内的综合,引导学生把握好各个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逐章逐节地梳理各年级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事实,构建各章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其次是学科内跨体系的综合,引导学生把握好教材结构体系中相关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个问题,在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可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结构,挖掘教材的隐性联系,系统地理解教材,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概念及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在加强学科知识迁移、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启发上,精编习题、模拟训练,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纵向几个单元和横向的基础知识,用图表的方式纵横交错,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能帮助学生把握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深化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在学科基础知识及学科综合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构建完整、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师平时要多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侧重政治学科、辐射史地知识编制习题,加强训练和接触,提高学生跨学科综合的能力,经常性地通过对此类试题的设计和训练,使各学科在知识背景、教学内容、思维方法、学习能力操作技能等相互补充、配合和贯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将个性发展、创新教育、技能培训等教学内容提升到某一高度,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放到等同的位置。高考是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其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的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以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转变,这种把教学内容由原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教会学生求知及求知的方法为主,这就要求我们从长远出发,切实树立从学科能力培养向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的新观念,在吸取原有教学模式精华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校、本学科实际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方法不断革新,既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又要创造新的教学方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逐渐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讲授为中心到以训练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训练,注重学科内部的综合,初步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教师可通过设计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开设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及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点、交叉点、结合点,让学生提出新颖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撰写政治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实践能力。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了方便、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特殊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抓好学科内部综合的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扩大相关学科知识面,了解相关学科的思维方式,共同探讨相关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树立全局观念,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不拘一格地思考问题。

三、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高考模式因其基础性、能力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强力冲击波,是对中学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导向。在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不能忽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时,教师应从形象思维入手,通过感性材料,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不仅是老师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创设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不同见解,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教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时政新素材、新观点,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增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思想政治教学在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强化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性和聚合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新颖、更准确、更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充足的营养。例如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节日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摇?摇?摇?摇)

A.文化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东西。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只有个性而无共性。

D.人们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艺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A不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既有个性又有共性,C错误;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D错误。这样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

上一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范文 下一篇:学科德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