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10-06 16:25:35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篇1

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特点,教育应该根据人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朱熹曾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按此说,小学阶段德育内容应该是“小者近者”,也就是具体规范的学习,在古代,就是有关洒扫、进退、衣服冠履等细杂事宜;而到了大学阶段,德育内容就应该是“大者远者”,建立自觉的纲常伦理。

我国古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没有说为什么。从理论上详尽阐明这个问题的,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

个体品德通常被认为是由知、情、意、行四大因素构成。在这四大因素中,知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缺少应有的道德认知,那么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也就成为无本之木。道德认知能力可以定义为在认识活动中,个人获得新的道德认识和接受新的道德规则的能力、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以及选择能力。个体的道德发展受认知发展水平制约。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

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把德育的目的定为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他认为一个人道德判断的发展如同智慧的发展一样,是有阶段性的,一般要经过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有两个阶段。这是一个由低到高顺序发展的过程,依次进行,不能紊乱或倒置。这就是他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已具备关于是非善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们是从行动的结果及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的。

这一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1)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凡是权威人物选择的就是好的,遭到他们批评的就是坏的。他们凭自己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

(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首先考虑的是,准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别人的需要,并初步考虑到人与人的关系,但人际关系常被看成是交易的关系。对自己有利的就好,不利的就不好,好坏以自己的利益为准。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比较关心别人的需要。

这一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1)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好孩子定向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

(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服从法律,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儿童遵守不变的法则,尊重权威,并要求别人也遵守和尊重。

3.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理会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这一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1)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

在前一阶段,个人持严格维护法律与秩序的态度,刻板地遵守法律与社会秩序;而在本阶段,个人看待法律较为灵活,认识到法律、社会习俗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道德判断灵活了,能从法律上、道义上较辩证地看待各种行为的是非善恶。

(2)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这个阶段,个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某些刻板的法律条文的、较确定的概念。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考虑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道德判断已超越了某些规章制度,更多地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准则。

科尔伯格的结论是:0―9 岁儿童属前习俗水平;10―20岁,多属习俗水平;20岁以后,一部分人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达到该水平的人数很少。科尔伯格认为,这种发展的顺序是由低级阶段依次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这种顺序既不能超越,更不能逆转,个体在某个发展阶段,主要使用某个阶段的推理,而同时使用其他几个阶段的推理。一个人的智慧发展与其道德认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却不是同步的。

德育是顺“序”的学问,德育需顺“序”而为。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了解学生道德发展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施教,而不能拔苗助长、强行灌输。人的道德形成、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如果企图人为的改变和破坏规律,那就只能遭受到失败。

正因为如此,2001 年10 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二十条强调:“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抓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如对于大学生而言,一、二年级学生还处在“感性接受期”,他们容易建构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在心理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幼稚性;而二、三年级则多数处在“理性判断期”,他们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对新事物能作出理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心理分期,确定合适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向更高一级道德水平发展。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新加坡教育部顾问巴尔赫切博士领导的品德教育策划组编制课程内容的思路可以借鉴。他们确定的内容随着年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注重“个人”,二年级课程注重“家庭”,三年级课程注重“学校”,四年级课程注重“邻居”,五年级课程注重“国家”,六年级课程注重“世界”,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先清楚了解他从自身以外的世界取得了什么,长大后再认识到自己对他人所负有的一份责任。

反观我们的学校德育,曾经片面地强调高水平的道德要求。例如,我国大、中、小学校思想品德类教材内容要求太高,次序倒置,缺乏层次性和序列性,一方面充斥着大量的与教育对象自身不相适应的理想化、绝对化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和社会的权威以及道德舆论的压力又造成了这些教育内容对教育对象行为的控制,因而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及虚假人格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对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整体倾向。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篇2

[关键词]大中小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德育衔接

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德育已经从国家层面提高到了很高的层次加以重视。然而,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并非单独割裂开来的,而是应该由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共同完成。分析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实效性并明确其影响因素即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亟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一、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我国德育包含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各个不同学段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德育衔接更是其中最重要的接洽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德育大纲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要求,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特点、发展的规律,从纵向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和实施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使大中小学校德育相互照应,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从而实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德育的自然过渡和人才科学培养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目标。

二、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

大中小不同学段的德育能否有效衔接,直接影响到全过程德育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德育实效,这就要求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要具有目标的统一性、教育的前瞻性以及协调的保障机制,确保德育衔接的有效性,最终提升德育实效性。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具体细化,可包括四大方面衔接的有效性,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管理和评价。

(1)德育目标衔接有效性

德育目标的设定在每一阶段都应该具备并突出自身的特点,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同时还要注意各个阶段目标的衔接性,充分做到既突出了目标的层次性,又兼顾了目标的整体性。当前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目标缺少差异性,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区别仅在深入程度上,这样的目标无疑不能很好地为德育指明方向。德育目标作为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德育各方面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统领作用。

(2)德育内容衔接有效性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能够在各个学段教育中为学生所接受并认可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设定不但要考虑能否实现德育目标,更应考虑各个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其心理和思想的发展规律,能够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德育内容衔接有效,应该是由教育的各个阶段共同完成的。这就不仅要求大学、中学和小学各个阶段自身的内容设定符合整体德育目标,最大限度降低重复率和不结合实际的可能性,更要求其具有瞻前顾后的特点,即每个学段的内容都向上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延伸一点,以使各个阶段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衔接,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

(3)德育途径和方法有效性

德育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德育内容、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渠道和手段。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德育方法的选取需要适应德育途径,而德育途径的应用又应该根据德育内容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差异,其辨别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德育途径和方法能否适应各学段、各年龄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生长规律,在继承前人行之有效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升其实效性,将是最终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4)德育管理和评价有效性

德育管理是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其中的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考核监督等,将涉及德育工作者和与德育有关的多种因素有机整合而成德育工作的重要硬实力德育评价则能够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德育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多方面的角度去测量德育工作及其各学段衔接的实效性,更加科学地体现出德育工作效果,从而为德育工作质量提升提供必要的软实力。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有可行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各学段评价的连贯性和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通过有效的德育管理与评价,能够保障德育途径和方法的科学性,促进德育内容的有效传输,最终完成德育目标的实现,提升德育工作整体的实效性。

三、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但同时学校德育又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其效果及各个学段德育衔接有效性势必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分析学校德育衔接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提供客观依据和必要参考。

(1)教育体制

影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一个突出重要因素就是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长期的应试教育深入人心,在各阶段学生升学率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各阶段的毕业班几乎都忽视或者干脆停止了德育相关的活动,唯考试成绩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毕业班恰恰就处在智育和德育的衔接关键点,片面的重智轻德,就不仅是影响德育衔接,甚至是制约了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2)管理主体意识

德育管理主体主要指各层次的政府管理部门、与德育相关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学校相应机构。这些德育管理主体,尤其是德育的主管部门主要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分层分级设立,管辖各有范畴,并分别由不同单位管理指导,这种各自为政的工作方式导致了管理主体衔接意识淡泊,直接造成德育衔接的领导力先天不足以及在德育衔接制度、标准、方法等方面的建设上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3)教师队伍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以及德育衔接的实效性。首先,在大中小学各层次学校中,任课教师由于没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具体德育工作,往往缺少德育意识和责任,忽视了应有的德育职责,发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交给班主任、辅导员了事,违背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髓,必然影响德育效果。其次,各层次学校的德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忙于本身的各种工作,无暇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发展的必然过渡要求,不能主动参与到前后各相邻学段的德育过程中,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德育衔接意识的主观缺失,从而影响各个学段的德育连贯性和学校德育衔接的实效性。

(4)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学校德育衔接的影响因素。首先,学校环境是学校德育实施的主要空间,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学风和校风环境都对学生德育效果产生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学校环境也是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基础。其次,家庭环境是学生最稳定的生活空间,对于德育效果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尤其中小学生最大的生活世界就是家庭,家庭环境也成了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连接点。再次,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学校德育也无法摆脱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中小学各层次学生都时刻受到社会风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各种媒体的多方面影响,社会环境介于各学段之间,也成为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结语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篇3

依据政策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局面)的不同,本研究将中小学德育政策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并在社会形势、教育状况和青少年思想表现这样3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下讨论各阶段德育政策群的主要内容。

(一)1978-1982年,以重建为主的德育政策

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确立了“经济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的方针。教育要在调整和整顿中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解决如何开展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这一阶段以重建德育工作为目标的德育政策。

首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这一阶段的政策方向。他谈到:“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其次,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教育部等部委颁布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改变了以往德育的混乱状况,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教育部根据中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通过贯彻《守则》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和熏陶。第二,针对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恢复与开展,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和《关于认真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通知》,并尝试制订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向各地发出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试行意见》,明确了我国德育实施与保障中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力量统合的办法。

(二)1982-1992年,以完善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此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双向开展,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并就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讨论。青少年中间展开了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党和政府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颁布了一系列带有革新特点的、以完善德育工作指导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政策,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最先完善了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各项规定。它一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就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评价制度、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其次,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文件,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从中小学德育工作全局出发,指出了当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任务和内容,提出了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并强调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第三,针对各项具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小学生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使中小学德育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依据。

(三)1992-2002年,以改进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系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了本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素质教育实践全面展开。为了解决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此阶段的德育政策以改进德育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是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两份《意见》提出了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及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要求。据此,国家教委在相继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之后,又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统一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要求。其次,为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重新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提出了要求。第三,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制定了《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而后,在2001年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又出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中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使德育课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德育学习的实效。第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障了中小学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四)2002年至今,以深化为主的德育政策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党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制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规划。巩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此阶段,党和政府针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目标颁布了若干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策。《意见》概括了未成年人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指出了加强德育工作薄弱环节、巩固已有成果的战略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另外,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下发了具体的《意见》和《通知》,以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经验总结

30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和教育科学多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德育政策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制定路线,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科学认识制定或修订政策,表现出了渐进性政策模式的优点。这样,德育政策不断地推陈出新,既应对了社会形势需要,又较好地引领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更使其自身不断地趋于成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了德育规律。尽管4个阶段德育政策的政策环境、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本身各不相同,但各阶段政策在政策方向、政策立场、政策手段、政策结构和政策具体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连贯性突出表现在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上,前一阶段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是后一阶段政策制订的依据。而政策之间的一致性正是我国30年里中小学德育政策的经验所在。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政治方向是统一的,政策与时俱进地坚持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政策指出,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富强、民主与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的奋斗目标。因此,政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将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规定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党团组织直接参与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的情形下,德育政策应该对社会主义方向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从学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出发来规划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德育为首是中小学德育政策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出发点。政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策逐步将德育工作从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推向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政策要求中小学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将其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德育政策就一直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事实上,党和政府是德育政策的决策主体,这本身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同时,政策具体要求领导干部深入中小学,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政府部门给予中小学德育工作必要的财力支持;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但就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一政策实施办法的实效欠佳,各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推诿和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反而干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常秩序。政府部门领导和参与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具体规定。

(四)政策结构完整

如上所述,我国各阶段都既有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又有具体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工作的统一协调,又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这些政策又分为综合政策和专项政策。综合政策一般是对某一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专项政策多为对某一项德育内容的系统安排和对某一方面德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另外,我国多数单项德育政策的结构也比较完整,既有对政策制订依据和指导思想的说明,又有对政策目标和基本内容的阐述,还有政策实施办法和保障的规定。

(五)政策内容丰富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内容丰富,大体涉及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课程教学、行为规范、专项教育活动、实施管理与保障落实5大方面。课程教学方面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项规定,逐步促进了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各阶段德育课程教学之间的衔接,使中小学德育课程进一步符合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行为规范调整的对象依次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专项教育活动内容逐步丰富,从阶段一的文明礼貌活动,到阶段二、三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再到阶段四的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廉洁教育。实施管理方面逐步制订了学校内部的工作体制,提出了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意见,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总体部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落实方面从对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到对校园文化的主动建设,强调将德育工作视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总体来看,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紧密结合社会形势,真正立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在结合社会政治需要的情况下,较好地引领、推进了中小学德育的重建、完善、改进和深化工作,直接保证了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间接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一言以蔽之,我国的中小学德育政策是“谨慎而又灵活的、富有远见的社会政策”。今后,我们应继承德育政策的经验,加大德育政策的研究力度,更加认真地研究中小学德育规律,尤其是当下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情况;更加细致地评估德育政策的效果,尤其要及时终结那些过时的、重复的德育政策,以保证德育政策更有效地落实,同时使中小学德育政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摘要]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发展变化。这个变化可以被分为4个阶段的政策群,包括以重建为主的政策,以完善为主的政策,以改进为主的政策和以深化为主的政策。我国在德育政策上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政策结构完整,政策内容丰富。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篇4

关键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小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1引言

德育工作一直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当中。相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德育工作开展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更加严重,其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更加注重实效性,并且要结合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具体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和落实,是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农村地区由于本身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并且师资力量有限,整体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不尽如人意。

2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我们国家的接班人,学生本身需要具有文化知识和道德品格修养。学生必须要对自身的责任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学生成长之路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学生正确成长方向的指路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格、素质、道德品质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并且逐渐系统地开始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来看,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忽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难以为学生的日后成长打下良好的铺垫,并且更高层次的教育效果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好像一张白纸,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成长性与可塑性,合理地开展德育工作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3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还存在着整体条件制约严重,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失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等问题。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德育工作的投入和教育水平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本身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则不尽如人意,整体教学层次和水平较低,与城市的差距较大。从客观角度讲,农村地区的小学整体办学能力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基础教学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甚至于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其基本教学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德育的工作开展就更加举步维艰。现代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就业形势的发展,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受到的家庭教育程度十分有限,很多儿童的父母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大多数的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监护。受限于思想意识和素质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则只关注于基础的生活物质保障和安全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意识的成长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放养特点。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中,其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的整体措施和对策。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儿童的身心教育没能得到合理的引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思想意识较为落后,其不能与学校进行有效的配合,进而导致了德育教育工作出现了衔接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突显,进而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就缺乏了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4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思路

第一,学校教育方面。农村地区的小学要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引。虽然农村地区的学校受限于经济水平,其整体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但是文化氛围的建设则与硬件环境的关系不大,学校内部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对德育知识进行深入的宣传,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的学习。学校内部也要对学生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制度进行完善和制定,对于学生的自身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开展,学校要对于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并且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相应的实践内容,组织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对道德文化进行感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二,家庭教育方面。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本身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并且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农村地区由于其环境较为特殊,留守儿童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的多与孩子进行联系沟通,并且经常询问教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勤奋、努力、认真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并且互帮互助、不骄傲、不攀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自主性。家长的行为对于孩子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做好自身的模范作用。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提高自身言行的自律性,不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家长自身要多对孩子进行引导,并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消除孩子的不良习惯。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要多疏通和引导,与孩子讲道理,引导孩子慢慢地接受和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改正。

第三,社会教育方面。现代社会舆论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德育工作中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在农村地区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社会力量要予以全力的支持配合。针对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社会力量可以组织相应的捐助,提高整体教学硬件设施水平。社会教育也要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联合,配合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德育活动实践平台,扩展学生的眼界,关注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证广大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针对于农村地区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我们要提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强联合,打造三位一体化的德育体系,真正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开展水平,为农村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铁,黄美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4(03)

[2]王和勇.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爱心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3(09)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篇5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途径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国教育也更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其中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各个阶段教育和学习的重点内容,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小学阶段来讲,正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形成自己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只有把握好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明白道理,提高自身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加强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行为举止都有可能被学生学习和模仿,因此,小学教师要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这样才有助于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

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传统意义上的说教、死板的教学方法,而要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声情并茂地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灵也受到启发,以适应教学内容的改变,并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免“一风吹,一刀切”,这样才能使全体同学都参加到课堂中来,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加强家庭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接触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因此,在小学思想道德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成长历程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配合、互相督促,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三、加强课余时间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除了可以利用上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课余时间积极组织一些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例如辩论赛、演讲赛、故事会等,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把思想品德教育渗入其中,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良好的品德,这种寓教于乐、让学生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无疑更有助于学生的吸收和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思想品德教育是任何学习阶段都必须学习的重点内容,贯穿整个教育和学习的始终,尤其对于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它更是影响学生素质水平的关键,因此,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小学生建立起优良的品德。

参考文献:

[1]王燕丽,童松辉.育人为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点滴看法[J].小学教学研究,2009(12).

[2]张淑英,王新禄,于捷.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时机的把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9).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篇6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但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研究发现表明,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许多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的而终身受益。根据教育部最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在小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在各年级段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等方面施加影响,促使小学生形成社会以及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的德育水平。从教师自身的思想高度来讲一定要提起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充分重视,不能把德育教育看做可有可无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端正了态度,才能把这种意识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触动与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来配合德育教育的开展,在小学我们可以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如《小学思想品德与教育》,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向学生系统的讲解思想品德方面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坚守的,什么是必须扬弃的。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天性好动,对新鲜的食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同时,德育课程与普通的文化课程相比又具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德育教育面对的是人,相比普通的文化知识传授,德育教育是通过人对人的教育来达到学生思想上的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应该跳出普通文化课的束缚,要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这样一方面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塌下心来听老师讲,另一方面这也是德育课的特色所在,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思想意识的转变。在小学德育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德育课堂教学外我们还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这样的情境中。具体的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通过演讲比赛或者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感受,加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美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感情,组织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的干净整洁,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表现在每一个小细节中,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的熏陶,最终提升学生的德育境界。

3将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一个完整协调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的德育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家庭的熏陶以及社会的影响对于小学生德育品质的养成也是不可忽视的。家庭的熏陶对于学生德育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家庭环境的点点滴滴中受到的教育会不知不觉的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互相友爱、勤俭节约、尊敬长辈、真诚善良的生活习惯与品质,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不要对孩子过分骄纵,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社会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也具有重要的责任,社会是个丰富的大课堂,学校可以开展和社会单位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创设德育教育的情境。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和社会的一些公益单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去这些单位参加义务劳动,既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在实践的环境下加强学生的感触,真正的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加强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的认真开展工作,学校、家庭、社会都要提起思想重视,要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将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篇7

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品德,良好的道德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经不再是人们成功的重要条件,更多的,是应该懂得如何做人,拥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只有建立了良好的道德观,才能真正的立足社会。这也就显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从小的培养,所以小学阶阶段的德育教育就更加重要。首先,小学阶段是人思想最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阶段,他们的心智还发展得还不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只要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他们将会受用一生。所以,这个阶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孩子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必要的。其次,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深,我们的中国梦需要少年儿童们的进一步托起,小学生是一群具有很大潜力的群体,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祖国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小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头等大事。在将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的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现状

由于现阶段我们德育教育的发展不一,因而在德育教学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德育教学观念陈旧,德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往往通过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德育讲解,空范地讲很多的大道理,而忽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不能引起对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兴趣。德育教学重点放在在课堂,就会脱离实际生活实际,变成泛泛而谈,疏离生活,甚至脱离生活。这种德育教育是单纯的约束的、规训式的德育,其方式方法是不科学的,这样的德育脱离了学生的需求,处于封闭状态,并没有成为促进人们生活完满和充盈的活动,这也是导致学生拒斥德育的原因。这种传统德育观念是缺少人性化的,促进德育过程人性化,需要每个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探讨如何致力于人性的养育,尊重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改革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需要的弊端,突显德育人性化理念,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

1.各科教师共同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应是个别学科,个别教师的专利,各个学科都应该参与进来,重视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让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都应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学生年龄特点,探索出各自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学科可以结合本学科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和教育学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数学学科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因素,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计算机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正确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品德与生活课更要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家乡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等等。让“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根植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小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

2.家校联合,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

德育教育不应只由学校来进行,要让家庭、社会都行动起来。家庭对于儿童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所以如果家校联合必将获得德育教育的硕果,可以利用家长会或通过平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多交流,及时反馈孩子们的表现,共同督促孩子进步。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关爱,或多或少身上都会有些娇气任性,如果家长不能直面,任由孩子发展,那必将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学校有必要帮助家长正视孩子的不足,从而采取正确的态度教育孩子,同时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使孩子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

3.德育教育要以人为本

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只是一种道德说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少考虑如何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缺少学生的情感体验,难以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内化为道德规范。在具体德育过程中存在灌输的情况,德育工作流于空泛,理论讲得多,学生实践少,德育缺失“人性化”。应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需要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他们的行为,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不同行为,分别进行分析和引导,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产生德育的需要,并创造和利用条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在学生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再促进他们品德的进一步优化,进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教育研究》1989年第4期

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篇8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的作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并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德育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梯的发展过程。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文化层次和时期,德育要求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分阶段、分层次、重实效,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和提高。

一、第一阶段: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基础。不会做人,何谈爱国,更不用说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呢?当然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

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中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德育课题之一,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行为规范》规定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学生做人的基本标准。在养成教育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应循序渐进,分段进行。第一阶段重在“熟知”;第二阶段重在“矫正”;第三阶段重在“严格”;第四阶段重在“自律”,使学生从认识、感悟到养成。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讲《规范》的内容,使学生熟悉基本条文,懂得《规范》是中小学生最起码的做人准则,并努力遵守;然后要建立各种监督管理机制。学校在班级考核中应设立班级学生违规行为考核项目,班级根据《规范》的条文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定期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学校、班级考核结果作为班级评优、学生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必要的、适当的惩罚为辅。通过这些方式,可使学生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总之,在养成教育中,要坚持全面灌输、点滴渗透、重点矫正、贵在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使教育训练经常化。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在祖先的遗产中有许多做人的历史典范,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可利用这些“做人”的历史典范在学生中间展开辩论,使他们感悟出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共处

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培养,是学生人生观和集体观形成的基础,是实施品德教育的内在因素,对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及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认识。自我意识是在与人交往、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时期,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觉醒,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具有自我表现、强烈的平等、自主交往的意识,而不喜欢来自老师、父母对其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的干预。那么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不良的倾向呢?我认为,在中学阶段一方面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我发挥、自我表现的活动,如: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比赛、体育比赛、书画比赛、黑板报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同时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管理工作,如:考勤、卫生检查、各种比赛的评比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确信自己的能力,激发自己内在的潜力,体会社会、学校家庭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要全面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如学习奖、进步奖、卫生奖、纪律奖、劳动奖、文明奖等等,让学生产生竞争的意识,自觉地去寻找榜样,确定奋斗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我参与衣自我管理的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克服不良倾向。

人的智慧和才能,只有在社会集体生活和实践中才能完善起来。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和发挥的同时,应加强群体意识的培养。群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通过彼此交往和共同活动而集合起来的集合体或共同体。集体是群众发展的高级阶段。

培养学生的群众意识,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共处,使自我意识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受到群体意识的约束,使自我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在群体中得到发挥,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校应重视这些集体的建设,增强这些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集体的力t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群体意识”,形成遵纪守法、团结友爱的教育集体,让学生在这些群体中去感受集体的温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树立“主人翁”精神,自觉形成团结友爱、守纪进步、助人为乐、舍已为公的集体主义思想。

三、第三阶段:培养学生企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人生态度的根本观点。它反映的是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使人生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在当前,形形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如何排除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1、讲政治。在学校要营造政治学习氛围,利用班会、政治课、团队课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学习,不能只讲形式,要重实效。可以通过看书、座谈、演讲、理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循序渐进、生动活拨地开展。2、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课内、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和发掘爱国主义题材,使教育生动、活泼,效果显著。规范升国旗仪式及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特别是要重视每周的升国旗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的满腔热情,使学生树立优患意识和使命感。3、劳动观点教育。针对当前学生家庭条件好、劳动意识薄弱、劳动机会少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的教育,鼓励学生在节假日期间参加劳动锻炼,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每学期适当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公益劳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4;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学校大力开展学先进、比奉献的活动,重视“雷锋月”活动的开展。要利用现实中的榜样去激励学生,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上一篇:法学研究范式范文 下一篇: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