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分析小结范文

时间:2023-10-04 21:01:14

环境分析小结

环境分析小结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分析; 建议

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指利用利用网络、管理软件平台等要素的IT环境下,将企业经营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一、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成功,取决于其对内、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财务战略环境与企业环境之间的联系紧密,因此对财务战略环境的分析应该与企业整体环境分析结合起来, 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在分析、预测的内容方面也可以借鉴企业环境分析方法。在分析企业环境时,应针对制定财务战略的目的与要求,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财务关系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重点分析。

(一)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该企业在组织、人事、生产、营销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企业,其各自的内部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财务战略的基础, 因此必须对构成企业内部环境的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认识到企业的长处和不足, 以结合外部环境机会制定财务战略。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内容:①组织管理方面:企业规模,管理队伍素质、企业组织结构、战略管理目标、企业相关政策等。②人事方面:劳资关系、雇佣政策、奖惩机制、培训计划等。③营销方面:市场细分、定价策略、营销队伍、促销策略等。④生产方面:原材料供应、机器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存货控制、年产量、产品质量等。⑤其他方面:企业历史、收益状况、关联企业等。

常见的内部环境分析方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经营资源分析法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由于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过于复杂,因此往往不能被很好地把握。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一般来说有确定分析范围、检测环境变化、预测和评估四个步骤。从目前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都不会对一般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而只选择若干项对企业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来进行分析,简化了分析过程,分析中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家对外部环境的直觉判断, 因此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内容:①人口:人口的地理分布、就业水平、收入水平、年龄、文化差异等。②经济:经济增长率、政府收支、外贸收支及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率等。③政策与法律: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家的行业政策等。④社会与文化:公民素质、消费心理、就业观念、工作观念等。⑤科学技术:高新技术、工艺技术。

二、中小企业财务业务实施环境存在的问题

1.基本信息建立的标准不一致。由于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均是独立运行,各自采用一套编码,如果对诸如商品名称、供货商、商品分类等必须统一的编码做不到同步维护,就会出现“张冠李戴”下的数据不一致,计算结果不相符的问题。如两个系统反映的结果各执一词,系统集成势必困难。

2.两个部分在规划的广度和强度上不一致,导致实际效果不理想。在构建业务系统时主要考虑业务流程是否通畅,操作是否方便,并能否及时计算经营成果等因素。因为没有充分考虑财务控制的便捷、高效,给财务人员带来审核和对账的不便,客观上没有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不利于财务职能由核算向精细管理转移。如果是偏重财务核算,则在业务流层上可能会显得不通畅,同样也会带来业务部门的工作不便。

3.监管的滞后性。业务系统要及时掌握经营状况,必须动态反映经营成果,而财务要稽核业务数据的正确性,需对仓库、业务等数据进行核对。但业务和财务对时点认同差异,业务不能及时与财务同步,加之财务与业务的分立运行,客观上容易造成财务与业务的不一致。例如在财务核算发现业务的错误时,业务系统可能已结转到下个月的日常运行,这样业务系统就不能在当期进行变更和调整,如果财务仍沿用事后核算,更会因为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及成果的速度降低而削弱对业务及时监管。

4.维护的复杂性和建设的重复性,一些企业的系统和财务系统会选择不同的产品,甚至是不同品牌的产品,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对数据的设置、维护等工作量,在升级、替换等问题上也难以很好解决,耗用企业更多的资源。

三、改善中小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环境的建议

为使财务业务一体化广泛运用于中小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1.真正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及时传递,业务单据无缝生成有关会计信息。进销存业务单据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让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核算工作解脱出来,实现从“记帐财务”到“管理财务”的角色转变。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较缺乏外部筹资能力和内部资金调度余地,因而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对企业错综复杂的经营活动及时准确地分类、处理、整理、分析,辅助企经营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随意性。销售模块中,当销售出货时,在事先预设的权限、信用额度之下,业务部门出具销售单,这笔业务的有关数据及时抛转至财务,并依据相关报表,这样财务人员可以及时地取得应收账款、销售收入的有关信息,关注、催收欠款,降低应收账款的周转时间和风险,同时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已经能够确定的销售业务发出商品,销售、仓管、财务三方的数据高度统一,一旦账面数和实物数不等,很容易找到原因。

3.引进人才与培训并用,提高实施能力。当前中小企业不能开展战略管理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战咯买施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靠人才引进,积极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国家政策应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小企业建功立业。另一方面,社会应积极为企业家举办各种形式的管理研讨班、培训班。逆势增长的财务战略选择是一种体现逆向思维思想方法的财务战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一般常规的政策选择已经不足以应付超常规的经济波动,为了应付各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逆向政策选择就成为一种被企业运用的战略安排。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中,把逆周期政策的思想引入财务管理,且与财务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逆势增长的财务战略。此种财务战略对于企业利用环境因素、变不利为有利、化危为机意义重大,它将使企业的财务竞争力在短期内得以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建中.资本国际化运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仇保兴.中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金建栋:《民营企业如何敲开海外融资大门》,中华财会网.

作者简介:

环境分析小结篇2

[关键词] 环境管理体系;聚类分析方法;运行效益;评价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22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0036-02

0 引 言

近年来环境管理体系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由于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复杂、实施比较复杂等因素,企业的运行效益呈现了不同的状况。而鉴于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在经济、社会、环境上的作用,想要提高其运行效益,需要从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环境绩效等方面来分析,从而做出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效益的评价。

1 背景和方法

我国于1996年引进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但在多年实施过程中,各个企业的运行效益状况并不理想。因而对环境体系的运行效益评价,并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便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效益评价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一般都是基于最优化原理进行的,并且这些方法都要考虑各个指标的权重,对于得出的结果掺入了主观性,影响了测定结果的真实性。所以本文选择聚类分析法,因为在对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效益评价时,并没有事先的经验或一些国际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分类便会显得随意和主观。这时只要设定比较完善的分类变量,就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法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类别。本文对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评价法进行了如下对比:

层次分析法:系统性的分析方法、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需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模糊评价法:评价的结果为集合、适用于定性指标的定量评价、评价结果对评价对象通常具有唯一性、需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主成分分析法:可消除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可减少指标选择的工作量、需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聚类评价法:适用于没有先验知识的分类,能够分析事物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并根据相似性原则对事物进行分组并且不需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2 聚类分析法

系统聚类分析,一种使用于小样本的样本聚类或指标聚类,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具体的又可以分为凝聚的和分裂的两种方案。无论哪种方案其聚类原则都是相近的聚为一类,即距离最近或最相似的聚为一类。分类是否合理的评判标准:同类样本之间的离差平方和较小,类与类之间的离差平方和较大。

设将n组样本分成k类G1,G2,…,Gk,用xit表示Gt类中的第i个样本,nt表示Gt类中样本的个数,xt表示Gt的重心,则Gt类中的样本离差平方和为

St=■(xit-■)T(xit-■)(1)

总的类中离差平方和为

St=■■(xit-■)T(xit-■)=■St(2)

先将n个样本各自看作一类,每合并一类时其离差平方和就增大,选择使S增加最小的两类进行合并,直到所有的样本归为一类[1-2]。

3 实例分析

3.1 实例

本文研究的是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效益问题,就决策单元的选取上,考虑到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会因企业的规模大小、对环境污染程度高低而产生很大差异,因而我们收集规模相当、对环境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20家企业作为决策单元,其中包括纺织业6家、造纸和纸制品业4家、石油加工业6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家。收集分析的数据如表1。

3.2 评价指标

对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效益评价来说,企业的投入对应的通常有两种效益,一种为环境效益另一种为经济效益,而环境效益并不能用货币来计量和体现,所以我们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所用评价指标通常为环境成本、环境收入、环境收益。环境成本基本上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包括环保设备购买费用、环保设施建设费、环保设备维护费用、环境方面的其他支出(人员培训费用、环保监测费用和废物处理费用等等),而对环境收入来说能够定量的分析的因素包括利用“三废”加工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排污权转让收入、废弃物处理收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节约材料和能源而降低的成本、开展环保活动取得的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入、低息及无息贷款收入[3]。在许多因素并不能用数据直接体现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环境收益等于环境收入减去环境成本。本文使用的是对于20家企业搜集的数据,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益进行评价。本文中利用SPSS软件得到了聚类结果。

3.3 聚类分析结果

运用SPSS17.0进行Q型聚类,聚类方法采用组间连接法,并采用平方欧氏距离(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得到如下结果。

由树形图(图1)直观可见:

环境分析小结篇3

关键词:粒度分析 沉积环境颗粒大小

1、粒度概述及其分析方法

1.1定义

通常,我们所说的颗粒大小是指其体积值,一般以标准直径(d)表示,取其最长直径用作粒度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粒径很小,大多碎屑样品的粒径<1mm。为了运算方便,目前广泛采用Φ

值代替d值,是克鲁宾根据伍登―温德华粒级标准通过对数变换而来,其表达式定义为:Φ=-log2d其中d是颗粒直径,mm。

1.2粒度分析方法

粒径测量作为粒度分析的前奏,目的是统计各种粒度出现的频率,进而分析其粒度参数。粒度分析方法主要有筛析法、沉降分析(水析法)、显微镜粒度分析法和自动粒度分析仪法。

2、粒度参数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做粒径分析,其结果都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如今,经常使用的粒度参数有粒度平均值、分选系数、偏度、峰态和C-M图。

2.1平均值

顾名思义,粒度平均值是指沉积物颗粒的平均粒度,代表粒度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物质来源和环境变化。其平均值表达式为:MZ=(Φ16+Φ50+Φ84)/3其中MZ代表平均值;Φ16、Φ50、Φ84分别代表累计频率为16%、50%、84%时的粒径大小。

2.2分选系数

分选系数是矿物颗粒分选性好坏的直接反映,它可区分不同成因的沉积物。如分选性极差的粗粒沉积岩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为冲积扇或冰碛物,而分选较好的则是在风成沙丘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2.3偏度

偏度是对沉积物颗粒粗细的一种反映。理想情况下,偏度表现为一正态曲线,此时平均值与中位数重合,即都在曲线的峰值位置,且峰值两端呈对称分布。当沉积物颗粒较粗时,峰值的左边依次向左为中位数、平均值,亦即平均值的粒径大于中位数的粒径大于峰值对应的粒径。这时,称次沉积物为负偏,或称粗偏;反之,则称正偏或细偏。1957年福克和沃德提出了概括图解偏度SK1,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极负偏、负偏、近对称、正偏、极正偏。偏度的出现,对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有一定的意义。

2.4峰态

峰态是度量粒度分布趋向形态的一种尺度,它用来表示粒度分布的中部和尾部的展形之比,亦即来度量曲线的峰凸程度。它以正态分布曲线为标准,与正态曲线相当的,其峰态值记为零;比正态曲线的峰值高的,而尾部窄的则称为窄峰态,峰态为正值;反之则为宽峰态。峰态是一解释沉积成因的重要指标。

2.5C-M图

C-M图中,C表示1%含量时的粒度大小,M代表中位数,即50%的粒度。经不同代表性地区、不同地质时代的上万个样品进行分析,发现C-M图与沉积搬运作用密切相关,可提供有关沉积物的水动力状况的资料。

3粒度分析在古环境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沉积岩研究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粒度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已在恢复古沉积环境、解释环境演变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际资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是沉积环境的最敏感指标,是衡量沉积介质能量和沉积盆地能量的一种尺度。一般地说,粗粒沉积物出现于高能环境,细粒沉积物出现于低能环境。

3.1粒度特征在判断沉积物成因中的应用

通常,沉积物的来源具有多源性,表现在粒度参数上为粒度频率曲线图的多峰。如地处现代荒漠区的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区贝壳堤剖面的沉积物可能是风力与水流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力作用把地壳表面的沉积碎屑搬运到河流中,后经水流作用将其带入湖中沉积,在粒度频率曲线分布图上具有明显的双峰。而中国黄土的粒度分布的两个峰值是东亚冬季风和西风带控制的近距离低空搬运与远距离高空搬运的叠加结果。粒径的粗细程度,还受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建古气候演化特征。如云南半封闭的外流型湖泊――洱湖,当湖区降雨量大时,粒径多较粗,此时气候湿润;反之,粒径较细,气候干燥。

3.2粒度变化在区分沉积环境中的应用

沉积物的粒度频率累积曲线特征是区分沉积环境的重要依据之一。前人对现代和古代不同沉积环境的样品做粒度分析,总结出不同特征的粒度频率曲线图,研究并解释了沉积物搬运方式与粒度分布的关系。

根据沉积物粒径大小,可以描述当时搬运介质的能量,进而推测出当时的沉积水动力环境。

4结论探讨

粒度分析法是比较传统的方法,它以统计学和物理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分析方法。

环境分析小结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人物形象 典型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55-01

在语文高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关小说的试题,教师应该把握高考的命脉,在教学中围绕考纲,时刻引导学生掌握高考的动向,这样学生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在考场中就会脱颖而出。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来谈一下本人对高中语文小说考向的认识:

一、欣赏人物形象,细致入微

小说总是围绕人物展开的,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应该掌握欣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技巧。学生首先应该学会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来分析人物形象,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其次,学生应该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因为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作品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再次,学生应该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作品中用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件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最后,学生还要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把握人物性格。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学生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老舍的《马裤先生》中有这样一道试题: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这道题明显是让学生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要分析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如一些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本文的:他叫了四五十次“茶房”,他叫茶房时声音太大,他挖鼻孔,拿八箱行李,把所有的衣钩都挂上自己的衣服,击打靴底上的土,擦手擦了一刻钟等句子就是关键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对这些句子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慢慢思考这些句子所体现出来的人物形象: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等。学生要学会欣赏人物形象,从细微处入手,这样在考试中才可以脱颖而出。

二、分析典型环境,情景结合

小说中的环境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的环境都会表现出来一定的意义,作者的描述并不是浪费笔墨。所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应该能够看到作者通过环境的描写,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特点。

在进行景物描写的时候,通常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是从空间上描写,作者往往都是由上到下,上下结合;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由四周到中心。如果是从时间上描写,作者往往都是春夏秋冬或晨午昏夜。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传授这些写作特点,以便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内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孤立存在的,一般情况下,环境描写都是为了衬托的。有的是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有的是为了衬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故事气氛;有的是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的,有的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小说主题、奠定情感基调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小说中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一般也是通关过对人工设置的场景的描写,暗示社会环境;或是对作者的直接介绍反映出社会环境;或者是对任务的言行及相关关系表现出时代风貌和风土人情。描写的目的一般都是交代时代背景,反映社会习俗,表现思想观念和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第9车厢》中有这样一道题:“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关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请赏析文章中这句话的景物描写。这是小说中出现的一句话,从写景文字本身,学生可以获知其渲染凄凉、荒芜的氛围;再根据情节,学生会发现故事的荒唐,更感知到人在其中的无助感。这里的景物描写也暗示了人们荒唐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学生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关于景物描写的鉴赏一般应该从营造意境、设置故事背景、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情感等角度去思考,这就是高考的考向。

三、挖掘故事情节,把握故事

小说的情节来自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但却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说的情节通常是有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的。由于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所以,在小说中,情节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去叙述,有时会省略某一部分,有时甚至会颠倒或交错。分析小说情节时,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方面入手,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同时注意情节安排的几个作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当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的这几个部分和他们的作用后,面对有关故事情节的问题,学生就会如鱼得水。

例如雨果的《报复》中有这样一道题: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在分析这道题的时候,学生就应该能够看出这是一道对小说某个情节的作用的考查。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是在文章的开头,分析其作用,首先要考虑小说首段的一般作用,比如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等。其次,要考虑情节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彭恩打电话是语气严厉、措辞犀利,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言辞尖锐的评剧人。

总之,学生掌握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故事情节这几个方面在语文高考中就会轻而易举地解决小说中的有关问题,而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来不断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提高。同时学生在阅读中还要掌握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小说的艺术审美;还要对小说进行个性化探究,剖析文章的创作背景和社会影响。经过这样的练习和阅读,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一定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面对高考也会应对自如了。

参考文献:

[1]周海峰 浅议高中语文小说的有效教学方法[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09

[2]孙磊 浅议小说教学中的重要部分[J] 中学生阅读 2010.07

环境分析小结篇5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SPSS

金融生态环境是借用生态学概念,将金融看做是由金融子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定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金融运行规律和生态特征的系统性抽象。它包含了与金融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是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相关外部因素的有机组合。西部地区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规划中的重点支持地区,经济已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取得发展的同时,无论是发展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西部省份之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差异较大,整体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导致了当前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基础较差,而相应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与支持力度又相对有限,这也就造成了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现状。但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有以四川、陕西为代表的“金融高地”也有以重庆为代表的金融生态发展前景巨大的地区。其他省市则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同时通过构建西部金融中心不断辐射周边城市,借助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有利条件优化当地金融生态环境。本文针对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部分指标采用三年的平均增长率,使指标更具说服力,深入探析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对西部地区12个省市进行聚类分析,对各省市的金融生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同时指出当前西部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关系到与金融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因子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因此要想全面系统地评价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水平,就必须要构建一系列包括金融发展因素的指标体系。近年来,众多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张瑞怀(2006)以湖南省为例,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建立了现实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1]苗丽娜(2007)将系统动力学方法运用到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中,基于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2]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构建方面,徐诺金(2007)将金融生态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大类,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其根本是改善法制环境的观点;[3]在金融生态机制运行上,乔立娟(2012)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对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寻找政府、各类借款人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三者之间的均衡;[4]周炯,魏佩佳(2012)通过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经济基础和社会信用水平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5]张孟云(2015)结合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FAVAR模型对我国各省份的金融竞争力进行测算和评价。[6]以上这些对金融生态水平的研究所选取的指标通常为静态指标,这样的指标不能有效地反映一个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潜力与趋势,同时评价方法的主观性较强,不能反映客观情况。本文根据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各个分指标的选取频度,采取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框架划分为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两个一级指标,通过主成份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来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见表1。综合看来,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比起单一使用某种方法,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一方法的弊端,使研究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更高,能够在数据搜集准确有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使之对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定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主成分分析法。(1)因子分析前提条件检验。利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由结果可知,KMO统计量为0.628>0.500,符合因子分析要求。(2)提取因子。使用SPSS软件对原有的11组变量指标进行提取,选用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主成份分析法并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由结果可知,变量的共同度基本都在0.9以上表明提取的因子全体对每个变量都有较高的解释程度,各变量丢失的信息较少,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3)确定公因子数目。当提取特征值大于1时,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078%,基本上能够涵盖所选数据的统计信息,所以本次因子提取过程的效果较为理想。(4)公因子成份分析。对于上述提取出的两个主成分,运行SPSS得到11个指标在这2个主成分上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之后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对两个主成分进行命名。这里使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结果见表2。表2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组件12人均GDP0.8910.404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0.9820.161本专科毕业人数0.9540.1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0.4600.8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9230.221资本形成总额0.0930.821消费总支出增长率0.7040.224城镇失业保险人数0.9450.109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0.9510.172进出口总额增长率0.1180.914人均GDP增长率0.1560.938表2中第一个因子由人均GDP、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城镇失业保险人数、本专科毕业人数这7个指标组成,其中人均GDP、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这4个指标所反映的是当地的经济运行体系,而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城镇失业保险人数、本专科毕业人数这3个指标则表明了一个地区社会诚信及保障体系的情况,所以第一个因子是由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体系与社会诚信及保障体系所组成,故将它命名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第二个因子是由消费总支出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构成,居民消费总支出可以反映当地的消费状况,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则反映了当地的投资状况,故可以将其命名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5)计算因子得分。为了得到因子得分系数,使用回归法对其进行估计,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将各指标因子得分数值作为因子分析函数的系数,可得因子分析函数(6)结果分析。从综合得分的结果来看,四川省的金融生态环境最好陕西省紧随其后,而、青海、宁夏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表现较差。对比两个因子的得分可知各省的排名在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方面与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有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金融潜在竞争力的数据使用的是各省三年间增长率的平均值,而金融现实竞争力是通过2014年的年度数据得到,这就解释了很多我们印象中一些落后的省份反而排名却很靠前:像四川、陕西这种现实竞争力很强的省,之所以短期内难以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是因为各项指标的基数相对较大;而、内蒙古这些省份,其指标的基数比较小,因此增长率可以比较大,这是与现实情况相符的。2.聚类分析。为了进一步描述这12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各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12个地区分为四类,可以发现其与因子分析法综合排名的结果相吻合:第一类为四川、陕西,虽然这两个城市在推动因子上表现较差,但是其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相对其他省市较好,金融规模较大,故综合能力最强;第二类为广西、重庆和云南,这三个城市在两项排名中的位置都相对靠前,发展潜力较好。从结果来看,重庆是唯一一个在两项排名中都处于靠前的地区,说明重庆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发展潜能;第三类为内蒙古、甘肃、贵州和新疆,这四个省在两项排名中的位置都相对居中,表明其无论从现实竞争力来讲,还是从潜在竞争力来看在西部都处于中等位置;第四类为、青海、宁夏,这三个省的潜在竞争力排名靠前,说明其增长潜力很大,在最近三年的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其基数较小,仍属于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应加大对这三个省的政策扶持。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结合我国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情况,针对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给出以下四点对策建议:第一,借助中央政策,构建西部金融中心。通过构建西部金融中心形成强大的资金集聚和辐射能力,吸引区域外资金不断流向西部,发挥其内向型金融中介的作用,促进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通过构建西部金融中心、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在将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纳入西部大开发和统筹城乡总体规划的同时,还需要配套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从整体层次上提升整个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第二,注意个中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四川、陕西两省的金融现实竞争力排在最前,而潜在竞争力却排在最后,其发展的潜力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固然有基数大、增长率短期难以和基数较小的省份相比的原因,但如果想保持西部大省的地位,并建设为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就应在金融方面加大投入并不断地改革创新。而对于、青海、宁夏此类城市,应当改变其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不发达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不断健全其金融发展体系。第三,解决融资难问题,完善注册制的实施。通过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强化小额信贷公司的作用,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建立。完善证券市场,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空间,同时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减少企业发行债券限制,放开股票一级市场,实行真正的注册制,促进证券市场成为大中型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增强大型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能力。第四,健全征信体系,完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当前西部地区居民、企业的金融意识不高、征信体系不健全、征信市场监管缺位以及征信法律缺失必然会阻碍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故应努力健全征信体系,通过完善个人征信、企业征信和政府信息平台,争取建立一套较为完善和科学的社会征信体系。同时,制订切实可行的金融人才引进策略,为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建设队伍,引进和培育扎根西部的金融人才。

环境分析小结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evaluates Guanzhong - Tianshui economic zone 43 countie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nd DEA method, using SPSS17.0 and DEAP2.1 software,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e county area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s high, but the gap among the counties is larger, and different county has it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takes differ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so as to achieve optimal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投资环境;因子分子;DEA

Key words: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county investment environment;factor analysis;DEA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159-03

0 引言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内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投资,要对县域进行投资,首先就要评价其投资环境,因为县域投资环境既是县域为了吸引外来投资所能动员和可创造条件的有机总和,又是投资者和引资者进行合作的客观媒介。因此,对区内县域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刘小鹏等(2006)基于SPSS 11.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对样本地区县域农业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县域农业投资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1]。庄军等(2007)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75个县级行政区进行了投资环境竞争力定量分析评估[2]。汪峰(2010)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76个县域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从空间角度分析了其投资环境的差异[3]。李勇等(201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周口市县域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优化思路[4]。Xu Gang(2006)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的县域投资环境进行评价[5]。

目前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的研究尚少,更没有对于其县域投资环境的评价。而且以往对县域投资环境的评价都是用主成分分析法,但是主成分分析有其局限性,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DEA相结合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1 区内县域投资环境评价

1.1 评价方法 已有研究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或DEA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投资环境评价是要对各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而在综合评价多指标时,因子分析和DEA两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劣势。DEA方法可以通过规模报酬分析来评价投资潜力,但它对评价指标的个数有限制。根据经验,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个数不多于决策单元数的一半。在决策单元较少的情况下,为满足评价方法的要求,要减少评价指标的数量,造成大量信息丢失。而因子分子虽然不能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投资潜力,但可以在信息损失最少的情况下对原始数据指标进行合理简化,使指标数量减少。基于此,本文将因子分析与DEA两种方法相结合,两种方法结合以后主要具有的优势是通过因子分析压缩后的评价指标能够尽量保持原有信息的完整性,各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不会造成信息冗余,满足了DEA方法对投入产出指标个数的要求。

该方法大体的思路是,在不影响DEA方法使用的情况下,先运用因子分析分析对评价体系中的所有指标进行分类和简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压缩后的综合指标利用DEA方法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评价。这样既发挥了因子分析法的优势,降低了信息损失,更不会影响DEA评价的质量。

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投资环境的发展情况,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量化性,以区内43个县为研究对象构成区内县域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数据来源于2011年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1.3 综合评价分析 构建好指标体系后,运用因子分析和DEA相结合的方法思路对区内投资环境进行评价。首先进行因子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对已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因子得分的情况,选取3个输入公共因子和3个输出公共因子,得出压缩后的综合指标,再采用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即因子得分)运用DEAP2.1软件进行DEA评价,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43个县中有14个县的综合得分为1,说明它们的投资环境已经达到最优,但是需要维持最优。然后以得分0.9为标准(低于0.9为低效率,高于0.9为高效率),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大小和规模报酬情况对区内其余县域投资情况进行分类。

第一类:高纯技术效率和高规模效率,有眉县、乾县、大荔县、澄城县、扶风县、武功县、礼泉县、泾阳县,若想达到最优环境就需要增加投资,但泾阳县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它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还需要对县域投资制度进行创新;第二类:高纯技术效率和低规模效率,有周至县、旬邑县、洛南县、陇县、永寿县、麟游县、合阳县、白水县,它们的规模报酬都是递增的,需要扩大投资,尤其是需要引进外来投资以形成规模经济;第三类:低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有潼关县、千阳县、淳化县、长武县,要想达到环境最优就需要提高投资资金的管理水平;第四类:低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规模报酬递增,有柞水县、太白县、宜君县、丹凤县,这些县既需要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有需要扩大投资;第五类:低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但是规模报酬递增,有甘谷县、秦安县、武山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优化这些县的投资环境时,不仅需要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还需要考虑其投资制度,因为规模报酬递减,只扩大投资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要想真正改善投资环境就必须对投资制度进行创新改革。

另外,分类后发现地域性特别明显,综合得分高的县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天水的县都是规模报酬递减的,而关中的县基本上都是规模报酬递增。由于经济区跨两个省,两省的县域投资制度不同。

2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结合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得出结论:第一,区内县域投资环境较好,但各县之间的差距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其投资环境也较好,且关中各县域的整体投资环境优于天水。第二,根据区内各县域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不同的县域其投资环境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来改善投资环境使其达到最优。

由此提出建议:首先,对于投资环境最优的县,鼓励其保持水平、继续发展;其次,对于要改善投资环境的县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对策,低纯技术效率和高规模效率的县应该重视其资金管理水平,高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规模报酬递增的县应该专注于扩大投资,尤其是要努力引进外来投资,低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规模报酬递增的县资金管理水平和投资量都需要提高,低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规模报酬递减的县最需要对其县域的投资制度进行创新;最后还应重视区内各县域的投资环境差距。

参考文献:

[1]刘小鹏,李建华,王亚娟.宁夏县域农业投资环境综合评价[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365-368.

[2]庄军,邓宏兵,李俊杰,李雪平.湖北省县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03):75-76.

[3]汪峰.湖北县域投资环境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J].商业时代,2010,(11):131-132.

[4]李勇,李俊民.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周口市各县投资环境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03):1612-1614.

环境分析小结篇7

关键词:战略管理 框架

0 引言

总的来说,战略管理的分析框架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外部环境分析;二是内部环境分析;三是战略制定。下面分别阐述战略管理分析框架的这三个方面。

1 外部环境分析

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现实的企业环境及环境的未来变化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企业要进行战略管理、首先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和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来制定企业战略和实施战略管理。通过对企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竞争对手的分析,充分认识和把握企业所处的环境状况及可能遇到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可以更好地抓住机退,规避威胁,趋利避害。本部分要点包括:①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②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③竞争对手分析。

1.1 宏观环境分析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要与其周围环境发生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流与转换。离开了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与转换,企业将无法生存和发展。换句话说,企业生存和发展要受到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小,一般来说,环境力量总是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更是如此。因此,企业应该认识环境的状况、特点及变化趋势,并存此基础上去适应它,而不是对抗它。

根据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一般社会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阅素和科学技术因素,它们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或潜在的;二是行业环境因素,包括:消费者、供府者、竞争者、替代产品生产者、潜在加入者等,他们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或明显的。

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经营行为的改变是行业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行业环境因素的变动又是宏观环境因素驱动的。因此,在分析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形势时,首先应考察、分析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行业环境因素及企业行为的变化。

1.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它的内容主要是分析本行业中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关系。行业的结构及竞争性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它们是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产品的威胁、购买向时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不会有一家企业能获得惊入的收益。在竞争相对缓和的行业中,各企业普遍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由于行业中竞争的不断近行,会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直至趋近于竞争的最低收益宰。若投资收益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者将会把资本投入其他行业,甚至还会引起现有企业停止经营。在相反情况下,就会刺激资本流人和现有竞争者增加投资。决定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转贴于

1.3 竞争对手分析 如果一家公司不去监测其竞争对手的各种行动,不去理解它们的战略,不去预测它们下一步最可能采取的行动.那么它就不可能战胜竞争对手。竞争对手采用的战略以及下一步最可能采取的行动对本企业如何行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是否需要阻挡竞争对手采取的行动,或者竞争对手的行动是否提供了一项新的进攻机会。因此,在确认竞争对手后,必须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2 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的制定不但要知彼,即客观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也要知己,即对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也就是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加以正确的估计。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掌握企业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长处和弱点,以便使确定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并使选定的战略能发挥企业的优势,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同时能够避免或改进弱点。

2.1 内部资源分析

2.2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的重点在于价值活动分析。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把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人、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企业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图中的虚线反映了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共同支持整个价值链。出此,价值活动是企业内部各种相互分离活动的织合,决定着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

2.3 经营能力分析

2.3.1 财务能力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收益性、成长性、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生产性这五方面分析。

2.3.2 营销能力分析 企业营销能力可以分解为产品竞争能力、销售活动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决策能力等,这四种虽然自成系统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共同决定着企业经营成果的优劣,影响着企业兴盛存亡。因此,营销能力分析通常都离不开对这四种能力的分析评估。

2.3.3 组织效能分析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人与人之间、人与岗位之间都需要合理的分工组织。没有组织的人群是乌合之众,是不会有效率的;不合理的组织是朽木之师,是低效率的。只有良好的组织才是精锐之旅,才会高效率。因此,分析组织效能,了解企业管理状况,对战略能力分析而言是很重要的。

2.4 企业文化分析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决策方式和战略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当文化、目标与战略三者协调一致时,就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出于企业文化具有长远不变性,一旦环境变迁而原有文化不能适应时,就可能阻碍企业新目标、新战略的选择与制定,从而成为企业的严重劣势。

2.5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核心能力又称为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使企业长期或持续拥有某种竞争优势的能力,它通常表现为企业经营中的累积性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如果把一个公司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大树枝是核心产品,小树枝是业务单位,叶、花和果实是最终产品,那么提供养分和保持稳定的根系就是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整合过程。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积累与整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后,才能为获取超额利泊提供保证。

3 战略制定

根据上述的描述,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已经内部环境作出分析,并根据具体的方法作出判断,从而根据判断的结果就可以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

综上为一个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整个分析过程,也是战略制定的一个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环境分析小结篇8

关键词:吸收瓶 质量 采集 分析 影响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29-0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环境空气质量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事情,控制城市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成为环境监测中关键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如何确保大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大气吸收瓶对大气监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吸收瓶及其分类

吸收瓶是用溶液吸收法采集大气中污染物的一种玻璃容器。为了采集大气中的某种污染成分,在吸收瓶中装入特定成分的溶液,气体通过吸收液时,待测污染物被吸收,经分析测定可确定大气中该污染物的浓度。

常用的吸收瓶有棕、白色多孔玻板吸收瓶、气泡吸收瓶、冲击式吸收瓶、撞击式气体采样瓶、二氧化硫吸收瓶、标准口氮氧化物吸收瓶、烟气吸收瓶等不同的结构形式。

2 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

在环境监测的气体样品采集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液体吸收法。如何使吸收效率尽可能的高,是气体采样质量保证中的重要环节。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吸收瓶的结构、气泡的分散程度、吸收液的性质与浓度及被采气体的分压、流量、浓度等。吸收液已选定,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已知的情况下,决定吸收效率的关键因素可归结为气液两相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两点。接触面积大与接触时间长均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

3 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

(1)吸收瓶分为白、棕两种颜色,白色采集一些无须避光的气体,棕色采集避光气体,两者不要混用,因为两种瓶采集的气体会互相干扰,影响分析结果。吸收瓶本身的质量问题;玻璃阻力大小;微孔是否均匀;标示刻度是否精准对样品采样效率的影响,从而影响气体的分析结果。

(2)吸收瓶的洁净度影响分析结果:吸收瓶清洗不干净有残夜容易使检测结果偏高。吸收瓶的清洗方法是首先每支新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在使用前应用1+1盐酸浸泡24小时以上,再用清水洗净,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晒干待用。使用后的应及时、仔细清洗,洗后晾干。

4 多孔玻板吸收瓶的筛选

多孔玻板吸收瓶在使用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筛选,在用的吸收瓶每年筛选一次。

4.1 阻力试验

小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注入10 ml水,以0.4L/min的流量检查时,阻力应为4~5 kPa,通过玻板后的气泡分散均匀。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瓶内注入50 ml水,以0.2 L/min的流量检查时,阻力应为5~6 kPa,通过玻板后的气泡分散均匀。不符合阻力的吸收瓶(管)不宜使用,若采用气体分散就不均匀,通过率太高或太低,不能充分反应,使分析结果偏离真实值。

4.2 发泡试验

将多孔玻板吸收瓶(管)内注入50 ml(10 ml)水,先放松螺旋夹,打开大气采样器的流量旋钮,慢慢关紧螺旋夹,仔细观察吸收瓶(管)内出现最初几个气泡的位置、大小及发泡面积分布。若三之分二的面积产生均匀气泡且玻板边缘无气泡者为合格,若采用不合格的吸收瓶(管),那么样品不能充分反应,从而使气体分析结果偏离真实值。

5 吸收瓶(管)采样效率的测定(以测二氧化氮气体为例)

(1)吸收瓶(管)在使用前或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应测定其采样效率。

(2)取两只多孔玻板吸收管各装入10 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液面位置,将两只吸收管串联,以0.4 l/min的流量短时间(一小时以内)采集环境空气约6~24 L;或用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瓶,内装25.0 mL或50.0 ml吸收液,液柱不低于80 mm,以0.2 l/min流量长时间(24小时以内)采集环境空气288L。

(3)当第一支吸收瓶(管)中亚硝酸浓度为0.4μg/ml时停止采样,将前后两支吸收瓶中的样品进行比色分析,测量的吸光度扣除空白试验(零浓度)的吸光度以后,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浓度。

公式E= C1/(C1+C2)计算第一支吸收瓶采样效率,式中C1、C2分别为串联的第一支合第二只吸收瓶中二氧化氮的浓度。当采样效率E>0.97时,可以采用;当采样效率

6 结语

气体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吸收瓶的质量问题对空气采集的影响就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吸收瓶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筛选,把不符合要求的剔除。另外,建议多孔玻板吸收瓶每半年检查一次玻板阻力与气泡分散均匀程度,吸收瓶(管)的采样效率每月检查一次,以免影响空气采集的质量,从而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

参考文献

[1]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4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10.

[2]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指南[S].2006,6.

上一篇:退耕还林法律法规范文 下一篇:施工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