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9-29 01:35:21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 西部生态;退耕还林还草;法律保障。

一、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取得的成就。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

1、造林面积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1999年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率先试点,2000年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达到高峰。2004年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06·43万公顷,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7·85%。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向着完善政策、巩固成果、确保质量的方向稳步推进,造林任务重点转向荒山荒地造林。1999年-2008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 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1]。

十年来,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占国土总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工程实施的一些重点地区,如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市提高近25个百分点[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遏制明显减轻,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

2、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当前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有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现金补助,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来,西部地区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退耕还林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习惯,有效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模式,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

3、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退耕地区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生产由开山种地、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就连农民生火做饭也越来越多地用上了沼气。

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还草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那么在田退耕后,栽树种草之后,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呢?答案却是不一定的。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树苗种上之后,能不能活,没人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偿金,今后有没有收益则不闻不问。有的退耕农户甚至怀有“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的想法;二是退耕户林草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不管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5~8年后效益不佳。特别是经济林, 5年后不能见成效,很难做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地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每年只被动地对退耕林木进行夏、秋两季的除草,未完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4]

2、退耕区农民生计与发展问题。

西部退耕区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双重特征,有些地方农民的温饱甚至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去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着实艰难。特别是退耕后实行生态移民的农民,既没有在新环境下的生存技能,又没有了原先的土地可以耕种,成为非农、非工、非商的特殊群体。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在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

我国粮食价格从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涨幅

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3年上涨26·4%。就在这个时候,国家调整粮食补助政策,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即退耕还林按每公斤粮食折资1·4元、退牧还草每公斤饲料粮折资0.9元计算,对省级人民政府包干。粮食补助资金不足的,首先由以前年度兑现时节余的以丰补歉资金解决;仍有缺口的,由地方财政筹资弥补。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后的具体补助标准,按照补助水平不降低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5]实际上是退耕比不上种粮食。这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的做法,降低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大大弱化了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退耕区农民复耕的可能性很大。

3、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

西部按照国家要求在为保护、治理、修复西部生态,为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放弃许多发展机遇的沉重代价。然而,确定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一些人也曾尝试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经济价值估算,但是要准确估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经济价值,难度则要大得多[6]。正因如此,西部退耕区的农民无法得到对等的利益补偿。

除上述原因之外,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还体现在:

(1)补偿期限短。尽管国家把退耕还林补偿周期延长到16年,但是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的是几代人的努力, 16年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来说并算不上一个充足的期限的。加之西部各地生态状况亦存在差异,更不可一概而论。

(2)补偿金额低。国家补偿在2007年进入第二周期,即只补偿现金。与2002年粮食补贴每亩地100公斤相比,西部黄河流域每亩地有65公斤的粮食产量差距得由农户自己承担[7],另外,粮价的上涨让农民承担的损失进一步加大。

(3)补偿缺项。补偿标准中只考虑退耕农民的直接损失,没有考虑退耕农民间接损失。如转换身份需要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的所花费的费用,即没有为退耕农民长远生计作打算。

4、退耕农民尚未完成价值观念的转变。

退耕农民的环保观念还远远不能跟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农民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没有建设生态家园的内在驱动力。不仅农民个人,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的扶贫项目,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补助款当成扶贫款。

三、法律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要性。

1、通过法律,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以宣传和普及。

新世纪初我国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六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西部人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还不准确,想让它成为西部人民的自觉意识,需要借力于法治。法治较之道德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权威性等特点,通过法律的指引、教育、规范等作用,可以加速人们纠正错误认识、建立新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各项立法中,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成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在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地制定中。进而以法律的形式宣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立法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定型化、法治化的途径,是其付诸实施的重要依据。加快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完善退耕还林还草和资源保护立法,并通过对社会、生态、经济和科学方面原则的综合分析,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纳入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立法中。另外,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要求某些现有权利义务的重组和调整,而这种权利和义务结构的重组和调整又必须依靠法律。

3、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是退耕还林还草目标实现的保障。

退耕还林还草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12部法律法规,就从根本上为中华民族实现山川秀美,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所以,我们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去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8]。但只有这些相关立法落到实处,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退耕还林还草才能从根本上达到目的。因此,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强有力的法律监督体系。

四、对策建议。

1、对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1)明确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民原签订的土地经营合同中的权利义务。退耕还林还草并不是对原有土地承包合同的否定,只是国家行使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具体表现,因为原土地承包关系、承包期限并没有改变,承包人仍享有在该土地上种植和收益的权利[7]。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各地情况,营造一个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实施。

(2)在《退耕还林条例》中增加退耕农户对林产品的处置权。现在退耕农户对生态林的处置权是受到法律限制的,不经政府许可,不得任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种植生态林对农户缺乏激励。生态林处置权的残缺使农户对生态林未来收益预期变得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积极性,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所种植的经济林才能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9]。

(3)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保护管理单项法律为内容的国家法律体系。但环境保护的法律控制和协调能力还不够,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a.法律体系自身内部的协调,消除内部矛盾; b.环境法律体系必须与市场经济相协调; c.环境立法必须与环境执法相协调; d.国内环境法必须与国际环境法相协调[10]。

(4)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环保观念的不足必然影响到相应执法的力度,为此应该进一步健全执法机构,改善执法条件,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同时理顺环境执法体制,解决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尤其要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切实规范环境执法行为。还需要加大加强现场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推行环境执法责任制度。如我国新修改的《刑法》特别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故意或过失实施了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各种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类似举措实为当今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之必需。

2、对部分不合理法条进行修改。

(1)有针对性地放宽林粮间作。林粮间作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

结合林粮间作的生产实践,通过实验研究,认为林粮间作具有:林果带距小,对农作物的防护作用优于其它防护林;林粮立体种植,对光、热、水等自然利用充分;林粮根系分布不同,可以全面利用土壤养分;林粮优势互补,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1]。建议相关立法机关在听取林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当然,对于不适宜林粮间作的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

(2)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改变现有补助标准为固定现金的政策,退耕换还林还草补助要根据当年的粮价上涨幅度和退耕地的最低产量、退耕面积对退耕农户予以补贴,实际这是一种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的政策。如果农户没有退耕而是种粮,则会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多余的利益,而且由于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使粮价下跌,农户种粮也不会形成太大的风险。所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盯住粮价,这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即“粮食换生态”[12]。

3、用法律保障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机制的建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十年有余,建立各类相关的后续机制已被人们提上日程,主要有:

(1)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即市场化运作方式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不仅使退耕农户的损失得到最大补偿,而且可以保障生态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13]。

(2)后续产业的发展机制。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以长远保障的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

(3)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上述相关机制的建立完善,不应该只是林业、农业等部门的职责,法律也应发挥自身引导和保障作用。建议立法机关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使该类制度能够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 李育材(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总结大会上讲话,2009-9-9.

[2] 秦玉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林生态组组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2007.9.19.

[3] 退耕还林工程简报。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 2008. 14(总124)。

[4] 陈祖海。退耕还林后

续政策研究。科技创业,2006.10.

[5] 政策要览。农村工作通讯,2004.11.

[6] 黄富祥,康慕谊,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生态学报,2002.4.

[7] 郭明瑞,唐广良,房绍坤。民商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才发。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9]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2007.8.9.

[10] 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1.

[11] 高椿翔,高杰,邓国胜,焦桂英。林粮间作生态效果分析。防护林科技,2000.3.

[12] 陈祖海。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研究。科技创业,2006.10.

[13] 宁恽营。我国退耕还林补偿机制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2

关键词: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条例》

一、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总面积174.3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和18.2%,并以年均1.04万平方公里和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我国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1998年特大洪水、2000年春遭受的严重旱灾、2002年3月影响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人民敲响了警钟。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林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为人类提供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林地也是众多动植物生存的场所与领地,在保护物种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民以食为天”,在生存压力与粮食危机下,长期以来,山区尤其西部落后地区的人民开垦陡坡地种粮、毁林开垦情况严重,这些举措虽不得已,却是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粮食还有结余,具备了屏弃毁林垦地这种以牺牲生态换取口粮之做法的条件,同时在自然灾害的警示下,生态安全被提上日程。因此,在1998年洪灾后,国务院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1999年8月,发出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大力植树造林。与之相呼应,1999年10月退耕还林工程率先在四川、陕西、甘肃开展;2000年3月,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在17个省(区、市)正式启动;2002年在全国215个省(区、市)全面铺开。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据统计,1999年以来,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造林1.19亿亩。国家累计投入49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118.2亿元,补助退耕农户生活费39.2亿元、补助农民粮食折合资金338.4亿元(粮食483.4亿斤)。据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退耕还林质量核查结果,2002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核实率为95.8%,造林质量合格率为89.6%。2004年全国安排退耕还林6000万亩。

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9700多万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人均获得生活费补助40元、粮食补助494斤,林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另外还“育了人”,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退耕还林开展5年来,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金钱)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扶贫措施,当之为“唐僧肉”,扩大范围,利益均沾,争夺退耕还林指标。例如,甘肃“先斩后奏”,村干部在计划任务未下达时,就动员村民大面积停耕掘洞以植林,然后层层以“既成事实”为由,要求上级政府“开口子”,以拿到更多的指标。但是国家计划任务仅能消化已造林面积的19.5%,尚有185.74万亩无法兑现补助粮款,同时已整耕地既不能造林,又影响耕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这样导致工程面积越来越大,无法突出重点,财力难以支持。既要保证政令的权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避免一刀切,又要体恤黎民的疾苦,工程实施处于两难。

(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3)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4)相关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新的法律规范,地方政府对一些政策的具体操作要根据本地情况立法,国家不能“一刀切”。例如按国家现行的政策对还经济林补助粮款5年,生态林8年,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5年内经济林无法产生经济效益,8年内生态林也无法见到生态效益,这个经济补偿标准就偏低。群众认为政策中补助年限短,贷款难,担心国家一旦停止补助,生活就难以为继。这不仅会挫伤农牧民退耕还林(草)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整个西部的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国家宏观与地方中观、微观层次上都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进一步完善、改进有关法规,依法推进退耕还林进程。

(5)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三、加强法律手段,推进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法律是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多达数十部。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2002年12月6日通过的《退耕还林条例》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某项工程而进行的立法;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工程建设、检查验收、资金管理、补助兑现等方面的办法、规章和标准;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等,如四川省就制定了有关退耕还林资金管理审计、粮食供应、林权证发放以及贯彻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地方法规等,云南省规定,除退耕地免征农业税外,种植的农林产品还免交农业特产税1—3年,丧失基本生活条件的农户,享受异地搬迁安置补助费。这些政策法规有力地指导、推进了工程的规范有序运行。

另外,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中均有退耕还林、林地保护、林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法律具有的强制规范性、连续稳定性等,使它在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维护所有者及使用者权益方面有着引导、制约、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梳理现有法规,使之相互补充、配合协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法律、严格执法,把国家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推动工程的开展。

(1)普法。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之弄清各自的权利义务,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2)依法编制规划计划。科学合理合法的规划和计划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取得应有成效的基础。《退耕还林条例》第5条规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并设专章对规划的机构职责、范围、内容、程序、期限以及计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明确规定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退耕规划、计划、年度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的编制,种苗培育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种苗质量的检验和监督,退耕还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相应的国家林业局每年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2004年5月26日又出台了《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要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对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的区域优先安排,加大治理力度,而不是将退耕还林政策简单地看成扶贫措施,全面铺开,任务平均分配,导致该退的退不下来,不该退的也安排。作为工程实施的主管部门,林业部要进一步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法做好退耕还林规划工作;基层单位必须从气候、地理及经济等实际条件出发,并与环保、水土保持、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等衔接协调,因地制宜,制订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执行单位要依据方案编制作业计划,具体落实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3)依法育林,保障质量。针对造林质量不高的状况,应落实法律,搞好种苗供应,落实管护责任,严格验收。《退耕还林条例》第三章“造林、管护与检查验收”对种苗来源与供应方式做了规定,同时应加强已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种子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执法力度,规范种苗生产供应行为,保障种苗供应的质量。在还林中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条例》第23条)。应严格退耕还林合同的签定,通过对还林范围、面积、成活率、管护责任、作业方式、违约责任的约定,督促退耕者履行管护义务。林业局营造林质量稽查办公室要继续实行行政、技术负责制,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追究制度的规定》,对质量事故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查处质量案件。并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规范检查验收程序、内容、标准和方法,建立县级自查、省级复查、部级核查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重建设轻保护是生态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因此林木保护是退耕还林的重要方面。要将保护已有植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确保退下—片,管理一片,见效一片。《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刑法》都强调对林业资源的保护,禁止复耕、毁林开垦、滥采乱挖等破坏植被行为,实行限额采伐制度,实施林地用途管制等,这些于退耕还林生态目标的实现,是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严格执行。

(4)依法落实激励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林农是林业资源最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保护其合法权益关系到他们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国家为确保退耕还林生态目的的实现,依法规定了一系列政策,《条例》“资金和粮食补助”、“其他保障措施”两章中对退耕还林户的激励措施主要有:粮食、现金补助,农业税减免,林权保障等。“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第35条),解决了口粮问题;“退耕还林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其中退耕还林(草)所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农业特产税。”(第49条);“国家保护退耕还林者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权”(47条),保障承包经营政策的连续性、长期性。对于这些激励措施,要严格落实,以免挫伤还林积极性。

《条例》规定“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回购退耕还林补助粮食”,“退耕还林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和粮食。”并针对此情形在“第五十七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林业局2002年6月制定了《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2004年4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对完善粮食补助做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兑现补助政策,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严格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拨付程序与补助粮发放程序,加强执法监督与公众参与,为工程实施提供保障。

地方政府应落实并细化《条例》的规定,针对农业税减免、林权证发放等制定当地的实施细则,遵循“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及时发放林权证以确认、保障林农的承包经营权。退耕还林后其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只要权属明确、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性质,其林木和林地使用权都可以流转,依法继承、转让、抵押、担保、入股等。在不破坏整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退耕者经批准可以依法对其所有的林木进行采伐。政府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规措施来切实保障农民权利,引导农民自愿退耕。

(5)完善立法,健全配套政策。退耕还林工程史无前例,针对过程中已有的和新出现的问题,国家应不断完善和制定有关配套办法及规定,以立法的形式规范退耕还林的操作及优惠举措,保证政策的稳定性,给林农定心丸。不同省区内、不同生态环境下,退耕还林(草)政策如延长粮款补助数量、年限和林权证年限等,应有所不同,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等法规,但还需要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部门规章、办法,还要充实、制定荒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理、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林业基金征收使用、工程质量监管等法规和规章,并应根据新情况对现有法律法规中经济补助、林种配置、退耕还林与综合开发等内容进行修订。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退耕还林还草的管理办法、标准等,形成以《退耕还林条例》为核心的退耕还林法规体系,使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退耕还林5—8年以后人民生活、地方经济、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技术规程,从现在起就要着手研究,早做准备。

(6)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之路。《条例》第四条规定“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在退耕还林整个过程以及立法中必须遵循。

退耕还林是西部及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否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障工程长效成果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把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作为整体,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林、退耕与增收、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依法落实补助政策,保障近期收益;树立科学发展观,从长远规划,规范西部掠夺式开采方式,改变粗放型资源消耗模式,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绿色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在编制退耕还林作业设计时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发展一些既有较好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兼用林,选择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配置模式,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又培植多种资源,发展后续产业,尽可能兼顾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加速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作出了“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科学论断,确定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加强林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要重点向“三农”和生态建设倾斜,给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条件。退耕还林作为西部大开发与林业建设和生态系统恢复的重点工程,必将在此良好的机遇下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王迪生,《加强法律手段,规范退耕还林(草)》,《中国林业》2000年第4期;

2、李淑新,《《退耕还林条例》与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经济》2002年12期;

3、孙杰、赵承、王立彬,《绿色的长征——中国退耕还林纪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退耕还林条例》,《新法规月刊》2003年02期;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3

【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法律手段

一、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据统计,1999年以来,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造林1.19亿亩。国家累计投入49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118.2亿元,补助退耕农户生活费39.2亿元、补助农民粮食折合资金338.4亿元(粮食483.4亿斤)。 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9700多万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人均获得生活费补助40元、粮食补助494斤,林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另外还“育了人”,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退耕还林工作开展以来,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金钱)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

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3.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三、加强法律手段,推进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法律是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法律具有的强制规范性、连续稳定性等,使它在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维护所有者及使用者权益方面有着引导、制约、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梳理现有法规,使之相互补充、配合协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法律、严格执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普法。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之弄清各自的权利义务,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2.依法编制规划计划。科学合理合法的规划和计划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取得应有成效的基础。《退耕还林条例》第5条规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并设专章对规划的机构职责、范围、内容、程序、期限以及计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3.依法育林,保障质量。针对造林质量不高的状况,应落实法律,搞好种苗供应,落实管护责任,严格验收。《退耕还林条例》第三章“造林、管护与检查验收”对种苗来源与供应方式做了规定,同时应加强已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种子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执法力度,规范种苗生产供应行为,保障种苗供应的质量。在还林中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

结束语

当前,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正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考验,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参与,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综合的评价,已是现实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

【参考文献】

[1] 支玲.西部退耕还林(草)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0-97.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4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存在的问题 建议 对策 完善 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23-02

引言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在2000年开始启动的一项工程,为西部大开发的项目工程之一,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过程中,存在一些负面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从而推动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开展。本文将先分析退耕还林的效益,再从规划、指导、政策法规方面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且提供可行的解决对策来展开全文。

1 退耕还林的效益分析

我国之所以大力推行退耕还林项目,是因为退耕还林不仅能使生态环境的到有效的改善,更加能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工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工业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如废气和污水的乱排放,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甚至也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大力开展和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工程,主要就是为了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还给人们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使全球变暖的步伐减慢。另一方面,退耕还林可以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把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变成规模的果树种植,农作物的产量在规模化的管理下可以得到提高,进而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甚至翻倍。闲暇时,农民也可以进城务工,有效的利用时间,增加收入。所以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经的发展。

2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规划和计划欠周详,影响农民积极性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作,主要就是把一些水土流失严重,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的耕地由种植农作物改成种植林木,在这些缺乏养分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产量得不到保证,由政府组织退耕还林工作,针对这些退耕的土地对农民进行补偿。但是,有补偿农民的整体计划,没有具体的补偿措施,缺乏分析和详细的规划。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分析地方财政是否足够,没有考虑补偿能否及时兑现,没有详细的规划和计划哪种形式补偿,具体是现金补偿还是粮食补偿,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进行全面完善的考虑,使农民认为具体的补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失去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2.2 宏观指导不足,难以应对市场风险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没有提前规划好整个项目,导致部分地方会缺乏宏观指导,对市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过度的重视生态方面的工作进展,忽视了市场经济效益,这样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例如:退耕还林的时候大面积的种植某一种林木,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种植的品种单一,一旦市场供大于求,就容易有市场风险,从而引发经济上的损失。

2.3 政策法规需要完善,落实不到位

我国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规定退耕还林需要对农户进行一定的补贴,政策出台是事实,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工作是层层推进到基层村干部这边,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问题,例如:官员假公济私,克扣农户的补贴,或者暂时挪用这这补贴。这样一来,农户就不能真正的享受到国家的补贴政策,可能出现补贴款变少,补贴时间一拖再拖等情况。出现以上的问题,主要是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

3 相关建议以及对策

3.1 做好规划设计

在实施退耕还林工作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规划设计,保证退耕还林工作有质有量的完成。第一,根据不同的地区具体分析情况,研究不同地区是适合零星退耕还是大规模退耕,考虑退耕的土地适合种植哪种林木,是应该单一种植还是多样化种植,并且确定好造林面积。第二,落实好退耕还林的补贴政策,在每个乡镇和村庄设立一个村务公开专栏,把退耕还林的每户家庭的具体情况公示出来,并且拟定好合同,与农户签订好合同,按时给农户进行补贴。做好了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农民可以积极配合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工也有一个周详的规划设计来指导工作的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3.2 做好栽植工作,严格验收管理

在确定好退耕还林的土地后,准备种植林木之前,需要对农户进行一系列的专业种植培训,其中包括如何选种,如何栽种,如何排列布局,如何控制浇水施肥周期,如何进行后期的管理等,并且要严格的验收种植成果。通过专业的种植培训和严格的验收管理机制,农户可以高效的种植林木,可以提高大规模种植林木的效益,从而能够有效的符合市场需求,快速提高经济效益,农户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3.3 大力宣传退耕还林的法律法规

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退耕还林工程也是一样。在进行退耕还林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的有效宣传,具体的可以通过电视法制节目、广播,互联网,手机,新媒体,传统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向全民普及退耕还林的法律知识,让人民从根本上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重要性,迫切性,让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要积极响应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退耕还林是目前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工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求退耕还林工作迫切展开,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要能积极应对,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并且认真执行,退耕还林能够达到很好的效益,生态环境问题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也能得到科学的调整,从而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年.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分析及后续政策研究[J].退耕还林工程,2011,(45):178-180

[2]刘克勇.研究退耕还林政策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J].林业实用技术,2014,(24):165-166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5

主题词 西部大开发 公安保卫 调研 退耕还林还草 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工程已在全国启动,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措施也在西部大地逐步推行。以地处大巴山南麓的城口县为例,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重庆市八区县退耕还林示范试点县之一,对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机遇意识,用战略的眼光统揽全局,坚持“富民为本”的方针,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认真研究并正确处理城口县在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治安问题,对于拥有2万多公顷大于25度陡坡地的城口来说,如何正确实施退耕还林,合理建设生态环境,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治安问题

(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治安灾害事故时有发生。

城口县本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富足、林特资源富有的秀丽山川,享有“三秀之乡”的美誉。然而,50年代的“运动”和“大炼钢铁”之风,超大面积的乱砍滥伐;60年代的“学大寨”热潮和“广种播收”活动,漫山遍野的毁林开荒;70年代的“城口百大窝”和用林草自制生产用肥,林地腐植土被掏掘一空......城口农民以及领导干部用错误的生产力观念改造大自然,致使城口成片的森林被破坏,绵延数百里的绿色植被遭损毁,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以致多年以来,暴风、暴雨、冰雹、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公路、桥梁、房屋垮塌,人员、牲畜在灾害中丧生,肥沃土地被山洪卷走等一系列灾害事故频频出现。据有关部门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县因自然灾害损毁桥梁15座,房屋120幢,人员伤亡90余人,死伤牧畜300余头,公路垮蹋30余公里,损毁粮食700余担,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可以说,这些自然灾害事故的出现,给城口人民物质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城口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给城口的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城口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二)退耕还林试点地区治安纠纷十分突出

就大重庆而言,城口县是退耕还林工作的试点,而城口在实施工作中,又将一镇三乡公路沿线的21个村作为试点示范村。目前,已经着手进行登记、普查、核发《林权证》,进行规划,开始实施“远封山,近育林”的办法,从目前进行的前期工作看,退耕工作进展不顺利,成效不明显,治安纠纷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过去推行联产承包制时,国家工作人员粗心大意,不负责任,在发给农民个人的《土地证》上臆造数据,造成现在需退耕的实际土地面积与《土地证》划定的面积不相符,造成矛盾;

二是《土地证》划定的土地边界线无法界定,工作人员划定界线时指手为界,或以沟壑、树桩为界,日长月久,又遭人为的损坏,标记已不复存在,“四至”界线无法确定,引发大量纠纷;

三是在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遗留的分配不公问题,由于当时受“”残余思想影响和干扰,以强欺弱,家族大、个性强、长期称霸一方的地方恶势力和宗族恶势力所分得的土地肥沃平坦,不属于本次退耕范围,要求重新调整土地;

四是家庭内部利益关系处理不协调,子女分家、出嫁要求保留土地,甚至互争陡坡地;

五是父母年老多病,子女又不瞻养,要求政府调整陡坡地以求生路,安度晚年;

六是全家迁居外地或者自然减员,耕地早已荒芜,当地村民要求瓜分土地等等纠纷迭起。以至引发上访事件和酿成。

(三)退耕还林工作与现行政策的矛盾比较明显。

一是退耕还林与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有矛盾。全县需退耕25度以上的坡耕地14300公顷,而退耕的坡耕地都落实了土地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的政策。并且有的农户已添置了许多动产和不动产设施。此次退耕要变更原承包耕地的数量,还要进行适度的地块调整,这就与承包政策产生矛盾。

二是全县实行的“远封山、近育林”与个体承包产生矛盾。我县幅员辽阔,人口疏散,还林面积45万亩,农户的土地互相穿插,纵横交错,甚至不少土地已经拍卖,且耕地与林地补偿标准各异,如果需要连片治理,农户与农户之间就会相互分割和扯皮,产生矛盾,我县封山绿化的总体规划在操作上就会遇到困难。

三是退耕还林与“以粮代赈”产生矛盾。国家规定,退耕还林与“以粮代赈”挂钩,以退耕面积供应粮食,以还林植树面积提供补助,并辅之以成活率、责任心、投入劳动量、进行核定和量化,而事实上,除了承包责任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以外,成活率与山区客观条件有较大关系,如天气、旱涝灾害以及人为损坏和盲目开发等原因,造成树木成活率较低,农户的口粮供应就要受到影响和制约。

(四)盗伐、滥伐林木等治安、刑事案件不断上升。

近年来,由于城口经济十分落后,山区相对贫困的农民盗伐、滥伐林木已成主要生活来源,有的为求生计,取暖烧炭,修房造屋;有的发展副业,砍伐林木培值香菇、木耳等有农副产品;有的违反《森林法》,偷运木料、倒买倒卖;有的超标砍伐,少报多砍,甚至个别领导干部隐瞒包庇、参与违法,造成森林资源遭受大量损失。据林业公安部门不完全统计,仅1998年至1999年间,全县共发生刑事案件20起,治安案件29超,林政案件97起,其中盗伐林木17起,滥伐林木32起,造成林木损失1440立方米,幼树13900株,竹子24500吨,损失折款705820元,与前几年相比,林业案件呈上升趋势,林区治安形势日趋严重,使现存仅有的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五)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十分匮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环境的限制,城口农民还有相当部分处在贫困线上,亟待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温饱问题,还没有勇气和条件制定远景规划和实施长远目标,在没有脱贫的情况下无法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一方面,他们缺乏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准,自恃城口是块无污染的绿色宝地,靠山吃山,肆意妄为,滋生犯罪动因,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农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没有建设和发展绿色屏障的良好愿望,既使退耕还林形成规模见了成效,难免不为生存所需实施破坏,以致造成新的植被损毁和践踏。勿庸讳言,退耕还林工作要达到预期目的还需要各级政府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纵观城口历史发展渊源, 大面积的森林资源遭到损毁,大多系人为因素所致,于是从80年代起年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应该说城口县早是一片绿洲。但是农民为求生计一边栽树一边砍树,加之牧畜的践踏和啃食,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护等原因,多年的植树造林没有任何成效,灾害事故仍在发生,人民的损失在不断增大。不采取切合实际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还我秀美山川”仍然是一句空话。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着眼大局,适应大开发的新形势,不能小打小闹,更不能顾此失彼,只顾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既要着眼未来,又要狠抓当前,用全新的观念去完成全新的事业。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想可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生态移民”工程,即:利用本县农民居住分散,不便于管理,加之房屋造价低,拆迁费用不高等特点,对居住在中、高山一带的农民全部搬迁到坡度为25度以内的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建房、统一划定的区域内居住。这是一项工程浩大且一劳永逸的长久之计,它具有三大优势:⑴有利于加快小集镇建设,农民统一居住后,可以拉动建筑、环保、饮食、水电、交通等产业的发展,更加活跃市场经济,推进商品流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⑵有利于林区的有效管护,最大限度地甚至完全可以避免滥砍滥伐,损坏林业资源的案件发生,实行封山育林,收效将非常明显;⑶有利于人口社会化管理,也控制和减少了制约公安机关侦查办案高成本因素,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便民利民,提供有利条件。

二是必须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过去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开发以及再生的状况看,特别是将林区的使用权划归个人以后,个人损毁、消耗、资源的程度和过错与个人承担资源的再生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不成比例,造成了资源消耗和退化的速度低于其再生和补充资源的速度。因此,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资源再消耗”,应当考虑让农民拥有使用权获取生态利益的同时,实施林区使用管理责任制,加大民众合理利用资源的监督力度,使政府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法律的综合手段,在林区最大限度地实施,减少资源过度消耗。

三是合理疏散林区居民,以求减少生产、生活用材数量,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杜绝滥砍乱伐,根除火灾隐患。对林区的合理开采和发掘,必须由政府指定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并应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

(二)健全法制,加大执法打击力度。

林业资源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得到有效的保护,真正做到山更美、水更清,灾害事故减少,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农民的普法力度,增强法律意识,在农民中广泛宣传《森林法》以及有关林业保护的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让农民认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要体会到退耕还林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停止一切破坏性的所谓林产品开发和利用,取消杠炭的生产和使用,自觉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切实做到变过去的伐木单位为植树单位,砍树人为栽树人。

二是健全法制,尽早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林区人民的行为,把开发、利用、植树造林纳入法制轨道,同时明确责任,规定权利和义务,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份子的打击力度。

三是建立森林保卫责任制,除了增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外,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农民退耕还林保护责任制,实行“权、责、利”挂钩,切实把责任和利益结合起来,把“三补两免两落实”政策落到实处。 (“三补”即向退耕农民每年每亩无偿提供150公斤原粮补助, 无偿提供价值50元/亩的造林种苗和每年每亩无偿提供20 元经济补助;“两免”即减免农业税和免征粮食定购;“两落实”即落实“个体承包”政策和“林权证”政策)。

四是加大林政执法和打击力度。遵守《森林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城口县退耕面积宽,生态环境脆弱,执法力量薄弱,要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除提高退耕农民的自觉性外,更重要的是依据法律法规、依靠执法力量,才能完成护林神圣使命。从目前情况看,仅有的一支森林警察队伍才9人, 与数千平方公里的森林防护任务不相适应,迫在眉睫的是要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反应迅速、装备精良的森林巡逻警察队伍。或者增加现有公安编制,建立林业公安分局,分森林片区设立林业公安派出所,加大林区执法打击力度;或者招聘护林执 法队员,加强林区巡逻守候,最大限度地保卫森林不遭破坏,全力维护林区治安秩序,对违反森林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不论是谁,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决不姑息,一律绳之以法,严惩不贷,以保卫退耕还林成果。

(三)规范退耕还林操作程序,尽可能减少和妥善处置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矛盾。

退耕还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策法律的方方面面,触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各个领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各级党政干部保持清醒头脑,胸怀大气魄,挥动大手笔,巧做大文章,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纠正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拟定的工作思路,尽可能避免引发纠纷、产生矛盾、酿成案件,以讲政治的高度,从维护稳定出发,把退耕工作程序进行规范。

首先,由工作人员进行作业设计,核定退耕面积,确定栽植品种的树木数量,与农户签定《退耕还林合同书》,分户建立“卡片”,明确粮钱苗补助的数量,以及管护经营的权利与义务。对过去土地、山林承包的权属问题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明确界限,在不改变原来数量、地块、界畔的基础上重新核发《土地证》;

其次,对核定的退耕土地,由政府换发《林权证》,由粮食部门填写《粮食供应证》,兑现50%的补助粮和每亩20元的现金补助,以花名册形式张榜公布,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对签定合同书的农户,由林业部门无偿提供每亩价值50元的种苗。在种苗的供应上,要及时、保质、足额,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提供,各农户领到种苗后及时栽种。否则,造成损失,由负责种植的农户赔偿。

第四,栽植完毕后,有关部门要组织验收,对合格者出具证明,农户凭“两证一卡”及验收证明,领取当年余下的补助粮,并到财政、粮食部门按规定核减农业税、定购粮。

(四)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退耕还林保驾护航。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6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会议,目的是分析退耕还林形势,找准问题,研究措施,补缺补差,切实巩固全县退耕还林成果。这是我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时期、遇到困难较多、矛盾较为集中的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我县退耕还林产生深远的影响。吴县长、施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我县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年共落实造林计划7.45万亩。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这项成果的巩固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当前,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客观上,主要是政策调整变化带来的。国家和省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助农政策,减免了农业税,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实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同时国家从去年开始对退耕还林进行结构性和布局性调整,减少退耕还林计划,补助原粮改为现金补贴,并直接发放到户等。政策调整变化使种粮的比较效益上升,退耕还林政策优势弱化,退耕户复耕的可能性增加,退耕农户、承包大户、村三者之间利益均衡被打破,出现了利益失衡现象。主观上,人为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我县退耕还林工程于2002年开始实施,是在没有经过试点的情况下直接启动的,乡(镇)、村缺乏对政策的了解,不少退耕还林没有按照政策规定操作,在工程实施中出现了土地流转和转让手续不健全,大户承包合同不完善,小班林木损失较大,苗木抚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兑现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时,执行政策的随意性较大,任意克扣退耕户的钱粮补助,甚至发生了严重的违规行为,村干部冒领、截留、挪用钱粮补助款,农户代签代领补助等,严重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县退耕还林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去年全县开展了退耕还林整改工作,但是力度不够,收效不明显,许多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重要的深层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矛盾开始激化,群众来信上访案件有增无减,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成为影响基层稳定的热点问题。

事实上,省政府十分重视全省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着手解决。省里今年初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的通知》,决定从1月至6月,在全省范围开展为期半年的退耕还林“回头看”工作,明确了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分准备、自查与整改、检查验收等三个阶段进行。

现在,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成果巩固的艰巨任务。国家政策调整变化使退耕还林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省市对退耕还林“回头看”工作进行了部署,有了新的要求,需要落实;我县退耕还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解决。

二、强化举措,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好退耕还林工作

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抓住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这次全县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工作为契机,采取得力措施,认真整改,务求实效。

(一)把握政策界限,规范操作。针对我县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出现的问题,要逐一疏理归类,分清情况,区别对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在收回农民土地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操作,尤其在手续不完善的情况下,将土地发包给大户或进行集体退耕还林的;二是未经农户同意,直接将其土地纳入规划实施退耕还林的;三是按照我县习惯亩(90、120平方丈/亩)而不是按照政策规定的标准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四是大户签订承包合同的内容不规范,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的。处理这几类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准绳,认真改正。对未按规定程序收回土地的,要将收回的土地重新交还给农户;对按照习惯亩兑现补助政策的,一律重新核准面积,按照标准亩兑现资金补助;对未明确权利义务的退耕还林承包合同,视其情况,能够协商一致的可重新补充有关条款,对协商不成的,要终止合同,还地给农户;对收回土地未按程序发包的,一律视为无效行为,可还地到户,也可规范程序后重新发包。

(二)严格执行规定,把补助资金发放到位。依据要准确。要按照《含山县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实施细则》明确的兑付前准备工作、资金兑付、资金管理等项规定,做好补助兑付工作。程序要规范。要按照规定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即先检查验收,后完善手续,再兑现补助。县林业局要按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的规定,做好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制作图表卡等。县财政部门依据林业部门提供的资料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乡(镇)、村公示退耕还林资金补助情况,将补助资金发放户数、金额等内容及时在规定地点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公布举报咨询电话。内容要真实。要提高退耕还林检查验收质量,做到内业整理每个小班、每个农户的材料齐全,图面和表格材料一致;要将检查结果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实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办法,严肃处理检查验收中弄虚作假的行为,确保检查资料真实可靠。违规要处理。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退耕还林政策,杜绝虚报、冒领、克扣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严禁乡村干部代领代签申请书、合同、钱粮兑现卡。对虚报、冒领补助资金的坚决纠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确认林权,做好林权发证工作。搞好退耕还林工程,林权是核心。目前,我县林权证发放工作进度缓慢、明显滞后,严重影响到退耕还林工作有序开展。要按照最近省政府的要求,开展林权发证工作。此次发证的对象是:2002年-2004年实施并经验收合格的退耕还林林地、林木。发证的程序是:退耕户提出申请,提交有关证明材料,林业部门受理、审核、公示、登记,发证。发证的时间是:今年5月至9月。为加快全县林权证发放进度,县政府已经成立了林权证发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林权证发放工作。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配备人员,抓紧做好前期工作。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条件成熟、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开始,着手检查验收,搞好发证工作,在此基础上,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确保今年9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四)按照作业设计,开展林地补植补造。从前一段时间全县退耕还林工作检查结果来看,我县退耕还林计划完成率、面积合格率、保存率都较为理想,但补植完善的任务依然较重。要把补植补造林作为“回头看”重要任务来抓,制定好工作计划,落实好地块和苗木,确保今年一次性补植完善到位。今年国家和省里将要对2002年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进行成效调查,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我县的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的保存情况普遍差于坡耕地造林。为此,乡镇、国有林场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补足造林面积,补齐应植株数,确保造一亩、成一亩,不折不扣地完成退耕还林计划任务。

(五)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逐步实施,对档案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乡镇要高度重视退耕还林档案工作,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按照《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规范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行为。要配备专职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县乡两级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要配全配齐档案管理所必须的硬件设备、设施,使档案管理工作步入正规化、规范化。

通过此次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真正解决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化解矛盾,达到树定根,林定权,人定心,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退耕还林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要按照全县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安排,8月底完成任务,必须思想认识要到位,组织领导要到位,配合支持要到位,确保退耕还林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乡镇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此次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应该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牢固树立攻坚克难的思想,从战术上高度重视,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既要抓面上整改,又要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取得重点、难点问题突破。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乡镇要把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分管负责人要具体负责,并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力量,全力投入退耕还林“回头看”工作。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分解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做到目标量化,任务细化,确保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有序进行。

(三)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乡镇在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中,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搞好情况交流,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县林业、农委、财政等相关部门要抽出业务骨干人员,成立业务指导组,对全县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供业务帮助,指导解决,努力在全县形成上下互动、全面推进、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开展督查,跟踪问效。在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中,县里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跟踪问效,加强督查指导。要根据工作进度,适时安排人员深入乡镇,通过向农户、村委会了解情况、调查有关资料等办法,掌握各地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进展情况和工作质量,对工作开展好的地方,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影响全县整体工作进度的,要给予批评,必要时予以通报。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条例》、《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年全国造林质量大检查工作的通知》(办造字[**]67号)和**市林业局渝林造[**]54号文件精神,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造林成效,同时为迎接市里退耕还林工程检查做好准备,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全县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一次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

二、检查范围

2002年至**年全县已实施退耕还林、经检查验收并纳入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的造林地,总面积9.1万亩。

三、检查内容

(一)内业方面:农户档案卡片的建立情况、与农户签订退耕还林合同情况、政策兑现情况、资金管理情况、分户公示退耕面积及补助、管护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档案资料建立和管理情况等。其中对政策兑现和资金管理情况作重点详查:

1、政策兑现落实方面:重点检查是否按县林业局认可的勾绘面积,将国家政策补助如数兑付给退耕农户;业主承包农民退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并享受国家退耕还林补助的,是否做到兑现给退耕还林户的补助不低于国家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退耕还林林权登记发放是否做到当年造林、当年发放。

2、资金管理方面:重点检查是否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及时兑现退耕还林现金补助;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扩大政策范围,将不符合规定的集体耕地、国有土地纳入退耕还林工程套取国家补助现象;是否存在村、社代领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抵扣各种欠款;是否存在巧立名目向退耕农户收取或报销其它费用;今年国家对退耕还林供应粮食改为现金直补后,规范管理是否跟上。

(二)外业方面:检查各小班的面积保存率、造林(含补植)苗木保存率、林粮间作、常规性管理等方面情况。要求:面积保存率达100%,不允许有毁林复耕现象;造林苗木(含补植树苗)保存率(成活率)按设计要求必须达到85%以上,未达到的必须完成补植工作;不允许有林粮间作现象,对多年生林药等允许间作模式,但其植株高度不得超过造林树木高度,并不得进行翻挖破坏植被;对造林树苗窝盘是否进行了除草、松土、施肥、治虫等常规性管理。

四、检查方式

此次检查,由相关县领导带队,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两个检查组分赴各街镇乡进行检查。检查采取“听、查、看、访”的方法进行,即听取被检查单位关于退耕还林工作的汇报,查内业资料,看退耕还林现场,走访退耕还林农户,进行全面积全小班复查。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再造秀美山川的一项重大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抽调专门力量,加强督促检查。要通过检查,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推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造林成效。

(二)全面彻底,务求实效。县检查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地、深入现场,全面彻底检查。对专项检查要及时进行总结,挖掘经验,梳理问题,制定措施,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形成专项检查报告报送县政府。各地要积极配合检查组搞好检查,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行为,确保检查取得实效。

退耕还林法律法规篇8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林地;建设

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6.1%,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贫瘠、面积逐年减少。因此,做好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6.6%;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6万km2,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盲目毁林开荒、陡坡耕种、毁林开荒,最终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因此,搞好退耕还林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1 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

退耕还林需要的是生态效益,由于一些地区没有整体和长远规划。就具农户而言,他们的追求是养家糊口,只要能挣钱种什么都一样,于是为了自身利益盲目的把一些良田改成了林地,从而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1.2 忽略了林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忽略了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统筹兼顾,因而无法解决好考虑农民的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利益,无法保障退耕还林成果。因此,退耕还林工作需要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

1.3 执行力度的缺失

我国在推进退耕生还林的的过程中,应着重解决不同地区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按照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制定做出的整体战略部署,退耕还林的速度绝对过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执行力度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导致在没有尽可能的保护下盲目地进行退耕还林,或以退耕还林为名来减少基本农田面积,或者是实际操作中忽略了经济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出现了单位产量与单位投入比例长期不协凋的现状。

1.4 服务意识淡薄

部分地区在没有摸清现有退耕还林工程区基本情况和任务情况下,盲目的大搞培训,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浪费了财力。还有的地区退耕还林的专业技术人员少,服务管理不够规范,或者是政策兑现不够及时,导致很多整改通知和各项政策贯彻不到位。

2 退耕还林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做好规划设计

因地制宜是做好退耕还林设计的基础。科学合理将技术方案落实到小丘地块,做好整地工作,确保保留植被带以控制水土流失,造林方式必须是人工苗造林,要对农户做好起苗、运苗等环节的培训,并把好验收关。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工作,退耕还林中要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群众真正懂得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的重要性,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注重生态建设,确保林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要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不同作用来保障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中央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和脱贫致富,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措施和资金的扶植力度,通过长期的政策优惠,发挥中央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努力解决好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指导,根据实际的退耕还林执行情况建立相关的生态补偿制度,使退耕还林真正成为退耕农牧民的自觉行为。为此,还需切实提高我国不同地区人民的生存质量和拓展民族经济的发展空间,解决好我国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问题,从而有效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强化退耕地块的规划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其次是政府需要及时兑现补助粮食和资金,保证资金、粮食的及时足额到位和按时发放,加大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认识到退耕还林带来的的好处。宣传退耕还林的政策措施、生态建设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退耕还林的进展和成效,制作永久石碑标语,进一步促进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是要实现综合治理,相关部门要对本职工作和退耕还林统一规划,有效促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退耕还林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整合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恶劣地区群众的脱贫。特别是对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需要加大以坡改梯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适度用于生态建设。同时要加大技术力度,提高退耕还林的绩效。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平时还应重视科技和科学管理按市场规律办事。

2.3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力度

深入推进退耕还林森林经营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及时组织开展补植补造、抚育间伐、抚育管护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效促进绿色增长,分解落实并开展退耕还林技术模式,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进一步理顺承包大户与退耕农户的关系,确保维护退耕农户利益。

2.4 加大服务力度

退耕还林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全面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氛围,林业部门需要对造林的苗木质量、整地等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在计划安排、资金发放等方面要,首先林权证是确认农民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只要林地用不变,林权主管部门依法就需要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非林业用地要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造册等工作,并依照《森林法》及实施条例来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稳定发展。其次是做好资源监测,退耕还林除每年抽样调查保存率外,还要定时记录退耕还林后的气候、土壤、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等情况变化。通过退耕还林,加大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力度,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机遇。

参考文献

[1]董捷.退耕还林绩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2]徐晋涛,陶然,徐志刚.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基于西部三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4,4.

[3]翟长亮.金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2005,2.

上一篇:环境污染解决办法范文 下一篇:环境分析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