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财务管理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09 16:14:51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 财务管理 会计

1、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现状: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是依靠社会资金(香港隆兴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融智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依托重庆工商大学师资办学,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独立学院,于2001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年办学历程。

1.1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状况: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设置管理系、经济系、金融系、会计系四个专业系和基础课教学部,共有9个专业。其中,会计系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招生4届,平均每年招生100-110人,总体看招生生源较好。

师资队伍: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专职教师4人。按职称分类: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1人;按学历分类:博士1人(在读),硕士2人,本科1人。以上师资队伍没有包含依托重庆工商大学的师资。

2、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1培养目标方面

财务管理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定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较顺利地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和国家会计职称考试。这与会计专业2007级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相同。存在两点不足:①体现不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②将财务管理专业看做是会计专业的延伸。理由如下:

①从知识结构上看:教育部2000年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 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从专业知识角度,可以看出教育部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学习的知识是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主,同时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会计专业的复制。

②从学科定位上看:国内,财务管理专业通常设在会计院(系),并且由会计专业脱离出来;而在国外,财务管理专业的通常设在金融院(系),因为该专业的产生是与金融的发展密切相联系的。因此,在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之中,有必要理顺财务管理与相关专业的关系,特别是与会计、金融专业的关系:

总体上看:财务管理、会计、金融三个专业的研究重点不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财务与金融管理";会计学专业侧重"会计实务";金融专业侧重"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

1)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的关系。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但是会计更多的体现在核算和监督上面;财务管理更多的体现在运用资金上面(比如投资、筹资)。

2)财务管理与金融专业的关系。财务与金融都由一个单词"Finance"翻译而来,国外,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产生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因此,财务管理学科研究范畴与微观金融学相一致,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三大领域(也有人认为微观金融学中的公司财务就是财务管理)。在这三者中,投资学与公司财务的关系更加紧密,投资学的理论只有通过公司财务活动才能真正和实物经济发生联系,与商品市场发生联系;而公司价值又要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外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的联系比会计学更紧密。

③从形式上看:有人认为应该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为金融及金融服务中介等机构培养专业理财师;有人认为把为企业培养优秀的首席财务官(CFO)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样的提法都正确,特别是独立学院的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应该具体。融智学院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定位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要有具体的目标。在相同研究文章中,很多文章都是泛泛而谈,没有特色。教育部1998 年制定的财务管理培养目标只是给出了一个框架,给每个学校留下了形成特色的空间。独立学院无论在师资、资金、办学经验等方面与以前的公办学校相比都存在不足,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办出自己的特色。独立学院相对与公办学校总的特色是应用性,特别是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独立学院已经出现考证热现象。因此,独立学院应该有具体的培养目标。

2)由于国内和国外的具体情况不同,国内财务管理偏会计是由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国外是财务管理偏金融是由于国外经济发达、市场程度高,企业对市场结合非常紧密。因此,将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两个方向(理财规划师和特许金融分析师)一是站在中国的实际,二是展望中国未来。

3)目标不能定的低。虽然将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于考理财规划师和特许金融分析师,并没有否认考其他证书和把培养理财规划师或CFO作为目标。将目标定位相对较高,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教学中产生压力和动力。

2.2专业主干课方面

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专业课程的设置,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环节。融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07级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包括: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实务4门课程,虽然4门专业主干课强调了财务专业的本身课程,但是存在主干课开设力度不够的问题。2008年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时将主干课定为: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投资学、管理会计6门。

2008年开设的主干课相对于2007级有了很大提高,理由是由于财务管理原理相对简单,可以放到学科基础课;加强了专业特色-----偏向会计学开设了中级和高级会计学和偏向金融学开设投资学。但是,还是存在一个问题:《管理会计》做为专业主干课不是太妥当。一是管理会计不是会计最重要的课程,课程本身不难;二是会计方面已经开设了两们课程,占了主干课程的1/3,而微观金融学中很重要的《金融市场学》没有开设(理由见财务管理与金融专业的关系分析),因此建议开设《金融市场学》替代《管理会计》。

从专业主干课的修改建议可以看出:建议修改后的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紧密:专业主干课程中有会计学的最核心课程(中级、高级会计学),也包括微观金融学的最核心课程(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公司财务(中级、高级财务管理)),从而形成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特色。

3、结论

通过课程建设,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可以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通过改进后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可以使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学生毕业时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从而形成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特色知识体系。(图1)

图1: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特色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2007-2010级学生学习指南》

[2]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 ] 会计研究2005. 12.1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融合教学

高等教育中,财经类专业囊括的范围较广,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经济与管理类。这些专业之间都有宏观、微观、市场、政策、核算的联系,这一系列的因素构成了整个的财政经济体系。因此,选择财经界的任何一个专业,其他一系列的财经知识也都是有必要涉足的。

一、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缺乏金融、经济知识的原因

基于知识的全面性和财经知识的贯通性,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对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进而研究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金融学、经济学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

当前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对学生多学科涉猎、全面发展的认识不够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到的多是会计类知识,因为会计专业将来就业机会多,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契合应用型高校的教育目标。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深受就业市场和学校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会计知识关注度较高,对财务管理专业课不甚重视。

(二)学科划分过细

过度细分的学科,相互之间的纽带被强行割裂,知识体系不完整、不衔接。事实上,这些专业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利用手中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财务管理行为,在选择投资项目之前,了解国家的政策是十分必要的,需要财政学的相关知识;但了解国家的政策还远远不够,整个经济环境的概况要熟悉,经济学会来解释市场规律;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或者项目来进行投资,金融学在金融创新产品方面派上了用场;会计核算负责记录和监督经济行为,进而指导其后的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一项理财投资想要做好,需要几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学生对金融学、经济学兴趣不高

本人入职高校不久,身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了解到本专业的学生只对会计相关的知识感兴趣,财经新闻从来不看,原因是看不懂、没意思。经济常识、金融理论都知之甚少,更别说将其理论用于实践和理财规划了。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学院没有为财务管理或会计类学生开设经济和金融相关的课程,而是因为学生甚至老师都觉得这些课程是外专业的,没多少作用。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们只钻研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考研、考证热度不减,其他的知识懒得学习甚至懒得了解。但是,我们要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记录和核算,要将眼光放长远、视野开阔,从整个经济形势着手,旨在核算准确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创造价值的决策能力。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会计以外的其他财经专业课,尤其是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个学科既是基础也是热门。

二、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概念及关联

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可以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而金融学便是经济学的货币表现形式,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不可分割,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金融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近几十年,金融学发展迅速,无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金融市场生机勃勃,不断创新,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各大高校也都越来越重视金融学学科的建设。主要开设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学、国际保险、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金融学专业的课程里,有一半属于经济学的内容。

三、将金融学和经济学知识融合注入财务管理专业教学

从对金融学和经济学的介绍可以看出,要想在金融学界和经济学界有所专长,精通上述主要课程是首要之举。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本身对经济和金融的敏感度偏差一些,基础不牢,在继续学习中难免会吃力,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财务管理专业非经济、非金融科班出身,学生们并不需要太过专业的金融经济知识,只是为了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算、决策工作提供帮助。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选择从兴趣培养入手,慢慢带入,多加实践,寓教于乐。

(一)培养兴趣

笔者平时浏览微信平台发现了一个财经新闻的公众号,这个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很有意思,是通过画图、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财经事件,十分生动形象。课堂上跟学生说起本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经济和金融的敏感性,顺便把这个公众号推荐给学生们。一段时间以后,有学生反映非常喜欢该公众号,从最开始的新鲜好奇,到现在每天都会特意翻看当天的财经信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途径把财经信息介绍给他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金融学与经济学理论融合教学

从教学顺序上来说,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史和重要理论,是继续学习金融学之前要夯实的基础。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发动学生们亲自去查找相关金融学和经济学案例,结合理论基础,小组分析讨论,再进行汇报总结。

(三)多增加实习实践环节

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网络,校企合作项目多推荐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不只是会计职位的工作,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也可以推荐学生加入,一方面,消除他们对金融行业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对所学的金融学和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对各类相似或迥异的知识进行巩固,莫过于将之结合实务加以运用,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阐释,我们可以看出,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金融、经济知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从兴趣出发,夯实理论基础,多加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吴英杰.后危机时代的高校金融教学该给: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4).

[2]徐晟.金融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04).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篇3

关键词: 财政专户;管理;建议

一、当前财政专户管理特点

(一)财政专户数量及余额逐年增长。据湘潭辖内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全辖金融机构开立财政专户的数量分别为553个、721个、933个、1121个,年增长率分别为30%、29%、20%;2009年至2012年全辖财政专户的余额分别为248197万元、385278万元、484746万元、746322万元,年增长率分别为55%、26%、54%。

(二)财政资金专户涉及种类多,分布广。据调查,至2012年12月末,湘潭全辖各级财政共在金融机构开设财政专户(含当年撤销的)共有1121个,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类、非税收入汇缴类、基建类、更新改造基金类、农业及农补类、各项补贴类、工资统发类、住房基金类、国债资金类、企改资金类、其他类等10多个种类,其分布覆盖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各类金融机构。

(三)沉淀于各类财政专户的资金过多。据调查,至2012年12月末,湘潭市全辖财政资金专户余额为746322万元,而同期全辖各级财政在人民银行国库的库存余额为113168万元,财政专户余额是同期国库存款余额的6.6倍。

二、财政专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专户开设多头分散且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专户开立过多。财政部门账户开立过多,且大部分账户是以股室名义开立的账户,既增加了人民银行账户管理难度,也不利于财政部门自身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有着较大的资金风险隐患;二是同一性质的账户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分别开立。如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分别在工行、中行、商业银行、联社、农发行5 家行的分支机构开设6 个账户,财政部门未能按照财政部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对同一性质或相似性质开设的专户进行归并,实行分账核算。

(二)子账户的设立及使用欠规范。一是开立虚拟子账户。存在部分金融机构利用报表系统或专用业务平台,为财政部门开立“子账户”,该类子账户只用于银行业务内部系统中区分资金类别,不对外进行任何资金结算。如建行湘潭县易俗河支行和中行湘潭县易俗河支行为“湘潭县财政局国库管理局社保专户”下各开设6个子账户及华融湘江银行韶山市支行为“韶山市财政局韶山市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局社保专户”下开设10个子账户。二是开立手工形式的子账户。基本类似于系统内虚拟子账户,但由于系统内无法开立,通过手工形式来区分资金类别,如湘乡市村镇银行。三是开立用于对外独立结算的子账户。如湘乡市工行在“湘乡市财政局社保专户”下开设的五个子账户直接用于对外结算,这5个子账户性质等同于独立的专户,仅只有其依托的主账户经人民银行核准,子账户本身的开立及使用完全游离于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之外。

(三)对财政专户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和监控。一是存在银行结算账户未核准、未备案的现象。如湘乡市邮政储蓄银行开立的“湘乡市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未经人行核准。农业银行韶山市支行为韶山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开立基本存款帐户,使用至今未经人民银行核准。二是存在开立预算单位账户未经财政部门同意开立一般结算账户、部分财政性专用存款账户户名与预留印鉴不一致、部分财政专用存款账户无开立专户资金性质证明文件及财政非税收入汇缴户未按规定向国库划缴等违规现象。

(四)制度性缺失客观上导致财政专户管理功能弱化。一是《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除对基本账户唯一性控制外,对于专用存款账户没有数量限制性规定,未明确开户主体的范围界定、文件依据的效力层级等。二是财政部尽管多个文件,但这些文件并没有明确专户开立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办法,更没有就财政部门违规行为提出细化的处罚条款。三是对非税收入要定期缴库问题、国库如何监督财政存款开户等缺乏明确的制度办法,导致账户管理出现真空区域。四是由于现行人行财政性存款缴存政策规定较笼统,未规定哪些部门、何种资金应纳入财政性存款缴存范围,故金融机构具体经办人员在开户时难以区分是应计入一般性存款科目、还是财政性存款科目,对账户性质把握不准。

三、有关建议

(一)完善账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或出台财政专户管理办法,对财政专户的设立、使用、管理运用专门条款予以明确,提高设立标准。二是在法律层面上,对财政专户的设立、使用、监督、罚则等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国库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不断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深化。

(二)强化财政存款缴存管理,防止金融机构无序竞争。

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性缴存款制度,明确将所有财政专户资金纳入财政性缴存款范围。这样既可防止商业银行为争夺财政专户存款形成恶性竞争,扰乱金融秩序,也避免出现“第二国库”,便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二是提高认识,改变专户管理为银行专用账户管理的错误认识。对性质相近的专项资金应当只开设一个财政专户,按照资金的种类分别建账。[KG)]

(三)加大财政专户的管理力度,建立财政资金专户多方协查机制。一是人民银行要结合“两管理、两综合”职责,对金融机构上缴存款准备金要定期与不定期实施检查,对金融机构将财政资金专户归入一般性机关团体存款中,使之变成了一般性缴存款,从而向人民银行少缴财政性存款的现象,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使之逐步规范化、合理化,杜绝财政资金的流失。二是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本级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上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下级财政部门财政专户的开立、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人民银行与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对财政专户进行不定期检查,严肃查处财政专户开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三是财政、国库、银行等部门应在按照规定明确相关责、权、利,发挥各自监管作用的同时,加强部门间沟通联系,通过采取联合检查或建立定期、不定期检查机制,有效防范财政专户资金风险,切实提高财政专户监管水平。

(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快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建设,将财政专户资金纳网之列。逐步取消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各种财政资金专户,实现专户资金收入直达人民银行国库。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结算手段,积极推广人民银行国库直接办理财政集中支付业务,实现工程采购、商品、劳务款项、

个人工资“直达”指定账户。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农民、农业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对三农领域的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大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展支持范围、增强服务方式的灵活性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金融网点单一,农民对金融机构的选择面狭窄。目前只有农村信用社在农村设有大量的营业网点,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地域范围仍局限于县级及以上地区。农民想要办理业务,选择对象只有农村信用社。这就直接导致了金融在广大农村领域缺乏竞争、一家独大的局面。

(二)部分农民仍然面临贷款慢、贷款难的问题。参照目前的金融产品,很多农户都不符合贷款条件,或缺少抵押物,或偿还能力低,出于风险考虑,商业银行一般拒绝向其发放贷款,即便发放,数额也比较小。

(三)现代化金融产品在农村推广存在一定难度。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为例,存在以下不足:

1、服务点设置存在盲目性,“重建设,轻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服务点很大程度上是涉农机构为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任务指标而设置的,缺少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由于基层涉农机构人力投入不足,很难实现对服务网点准入审核、系统培训和严格监管,风险控制方面缺少有力保障。

2、服务点利用率偏低,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一方面农户对非现金支付结算认识不足,更习惯于传统的现金结算,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推广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服务点功能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开展。

3、管理成本和费用缺乏合理有效的分摊机制。现有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前期投入费用全部由金融机构承担,在运营中商要承担因向持卡人提供查询、转账、消费等服务而产生的较大额度的电话费,其回报主要是银行在结算和信贷方面的适当倾斜,投入产出的不平衡容易影响商户的积极性。

(四)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呆账、坏账较多,影响了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的积极性,不利于金融支持农村发展。农村金融领域的呆账、坏账特点表现为笔数较多,每笔金额较小。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盈利情况及风险的考虑,不愿意在农村地区投入太多精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对农村的支持。

二、原因分析

(一)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在农村地区建立网点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一方面,网点的设立、设备和人员的投入需要大量成本,网点的日常运作和维护也需要成本;另一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盈利空间有限,其机会成本较高。

(二)农民金融意识、信用意识淡薄。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和银行卡犯罪的影响,农民对于新兴金融产品存在一定的抵制心理,认为现代化的金融产品不可靠;因信用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地区信用意识相比较城市而言较低,还款意识较差。

(三)新兴金融产品尚不完善。现代化金融产品作为新兴事物,自身也存在一定问题,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制度规定和服务设施也存在缺失。

(四)制度制约。受制度约束,下级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在没有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前提下,匆匆决策而偏离实际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建议

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作用,应该从“三化”入手,具体来说:

(一)全面把握,坚持服务流程程序化。

有效的金融服务应分三个阶段,即事前了解需求、事中制定对策、事后反馈调整,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通过事前了解,可以使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做到有的放矢,杜绝“拍脑袋”决策;通过事后反馈调整,可以及时发现金融举措中的不足并予以修正,以保证成效。

以金融产品创新为例:

1、事前了解需求。通过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手段,利用金融信箱、调研、面对面交流、电子信箱、微博等形式,充分了解农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了解的内容应包括当地农村金融及经济现状、所需金融产品的主要功能等。

2、事中制定对策。根据了解的情况及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建立金融产品的初步模型,并在小范围内实施。

3、事后反馈调整。新的金融产品试行一段时间后,从实施效果、新产品与其他各部门的有关规定是否冲突、投入产出比、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等方面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整优化。

(二)集思广益,力争服务方式开放化。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农村经济背景,针对不同的背景,金融对农村发展提供的支持也应不尽相同。比如对有丰富林业资源的地区,可以开展以林权抵押为特征的贷款;对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可以开展以社员互保为特征的贷款。具体来说:

1、结合本地实际,开发适用于当地的金融产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有相似情况的成功经验,并予以改进。

2、继续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继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调研、掌握农村行政区划、涉农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和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金融基础服务设施的布放计划,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通过采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自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3、开展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配合硬件设施建设,“软硬兼施”,以奏成效。面对农户对现代化金融产品缺乏了解的情况,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宣传活动,介绍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现代化金融产品的优势,并详细介绍其使用方法;开通服务热线,解答用户疑问。针对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呆账、坏账较多的问题,应加大信用宣传力度,着力宣传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及拖欠贷款的危害性。通过宣传,提高农村金融的软实力,以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

4、抓住信用村建设的机遇,继续更新健全农户档案。信用户、信用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应抓住机会,全面更新、健全农户档案,为今后金融支持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继续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坚持政府主导,为农业保险顺利推广提供组织保障;对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以提升农业保险的统筹能力;考虑借鉴南京市“联办共保”模式,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解决农业保险商业可持续性不足、政府“代办”“包办”等问题;建立高效的农业再保险机制和农业巨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降低保险公司自身经营风险。

6、鼓励各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引进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打破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发展格局,推动农村金融市场行业竞争,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农村发展的实力和积极性。

(三)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多元化。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民银行的角色有所不同。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对开展金融工作有重要意义。

1、做好金融机构与农村、农民、农业的纽带。通过调研、走访、邮件等方式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金融需求,并以政策、规划等形式告知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满足该需求;对于金融机构新开发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金融产品,通过宣传、试点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受益。

2、做好农民金融意识的启蒙者。与城市金融发展情况相比,金融在农村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农民对于金融的认识不足,现代化的金融产品不会使用,不敢尝试。针对这种现状,要通过宣传、讲坛等方式,提高农民对金融的认识,使他们了解金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金融条件,启发他们的金融意识,提高他们了解金融的积极性,为现代化的金融产品进一步走进农村、推动农村发展奠定软基础。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篇4

关键词:金融学教育;投资学;公司财务学;CFO;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78-03

一、我国金融学专业课程与西方大学的区别

(一)我国金融学专业课程的特点

目前我国金融学科内涵的理解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

1 传统金融学科的内容。从我国目前的教学与研究实践(包括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大学,不包括理工类大学)来看,传统金融学专业的主要对象是货币经济学(包含货币起源、职能,货币供求理论,货币政策理论与操作)、金融机构及其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银行的运作和管理,包括银行的计划、财务、人事等方面)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多强调金融市场的功能性因素,忽视其对微观主体如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作用),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金融理论的宏观分析层面和金融理论的微观分析层面。

2 “海归”人士对于金融学内容的概括。“海归”人士对于金融学科内容的概括实际上代表欧美大学商学院(其中以美国大学商学院为主)的看法。他们把传统金融学的宏观层面内容归纳为Money Econourics,认为它属于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应该把它抽离出来,放在经济学院讲授。真正的金融学应是Finance或Financial Economics,这一部分内容应该放到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目前我国理工类大学的金融学科课程体系就是这样设置的。

(二)西方国家金融学专业的内涵

1 西方国家金融学专业的内涵。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c·默顿教授在其《金融学》一书中指出,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因此,国外金融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二是投资者行为;三是金融资产的价格行为和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设计;四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投资基金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运作。可见,国际通行的金融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精神,其核心是从微观角度研究不确定条件下。能够实现资本最优配置的金融资产均衡价格。事实上,Finance在美国已演变为一门以微观经济主体金融决策为核心的学问。就其主要内容来看,翻译成中文,多以“金融市场学”、“资本市场学”、“投资学”、“证券学”等名目成书。至于分别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如风险管理、资产评估、衍生工具定价等单独讨论的著述和译著,种类繁多,很难一一列举。特别地,自从1958年莫迪利亚尼与默顿·米勒通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后,原本不相关的投资学与公司财务学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金融学整体——Finance。从美国历届金融学诺贝尔奖得主以及罗斯、伯瑞汉姆和费玛等著名金融学家对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看,都是把资本市场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率市场理论等)和公司财务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因而他们也被称为财务学家。

2 西方大学金融学课程的组成。1997年,美国学者RonaldW.Melicher等在他们的著作《Finance》(金融学)第九版中将金融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金融系统(The Financial System)、投资学(Investments)与公司理财(Business Finance)。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金融学家钱颖一教授则认为,美国的Fi-nance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结构、收购合并等;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它是对证券市场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国外所指的Finance,即金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著名金融学家郎成平更进一步认为:“金融学领域基本上包括了两大主流:第一是投资(Investment);第二是公司财务(corporateFinance)。投资学主要是探讨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期权和期货)定价模式。关于课程方面,投资学领域可以开设如下课程——投资学(探讨金融市场的组织和特性,股票,债券和期权与期货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定价),固定收益债券(专门探讨政府债券和公司债的特性和定价),国际金融市场(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组织、运作和金融工具的运用,利率,汇率的定价和特性等等),期权与期货(专门探讨期权与期货的特性和定价)。公司财务主要是探讨公司实物投资与财务运作的决策过程。公司财务学领域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公司财务,公司兼并与收购,公司治理。公司财务课程讨论如何评估(实物)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股利政策和破产与重组等等课题。公司兼并与收购课程探讨如何利用公司财务课程所学到的评估与融资手段进行企业或项目的收购。公司治理探讨公司财务政策对股价的影响,也就是如何透过公司财务的运作以追求公司价值极大化。”

可见,中西方大学在金融学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我国企业界迫切需要精通金融学与财务学的CFO人才

(一)现代公司制度中CFO的作用与职能

CFO(Chief Finance Officer)意指公司首席财务官或财务总监,是现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只有美国的少数跨国公司设立CFO的职位。到了20世纪末,随着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在资本市场充分发达的国家,CFO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在一个大型公司运作中,CFO是一个活跃在金融市场操作和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之间、不可缺少的角色。其第一个任务是进行投资决策,第二个任务是融资。当公司的发展需要融资时,CFO就要到金融市场上去,分析哪些融资手段所获得的资金成本最低,最适合公司的资金操作模式并在时间上也匹配,并进行相应的融资安排。此外,CFO作为CEO的真正伙伴还参与公司决策,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在现代商业社会中CFO是职业经理人最向往的职业之一,但做一名成功的cFO并不容易。CFO必须具备丰富的金融市场和公司财务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

在美国,CFO要负责财务、会计、投资、融资、投资关系和法律等诸多事务。公司的财务部门、会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都归CFO管理。除了负责公司与投资人的公共关系,CFO还要保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现金,要保证有足够的办公和生产经营空间。此外,公司自身的投资事务和复杂的法律事务,也都由CFO来统筹管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国内对这一职位的字面理解不同,在美国担当CFO的人才并非财务人员,而通常是具有丰富金融市场运作经验的人。在公司并购活动频繁发生的今天,资本运营已成为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合格的CFO必须不断地盯着金融市场,寻找那些适宜的并购目标,或是发现哪些公司正在试图并购自己的公司,并进行相应防范。事实上,美国优秀的CFO通常在华尔街做过成功的基金经理人。

(二)目前我国企业CFO的知识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国内企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残酷的市场现实对国内企业在规模扩张、资本规划、融资筹资、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资本管理水平上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据调查,目前我国只有极少数外向型的大企业设置有CFO职位,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的CFO主要有两类不同的工作经历背景:一类来自于传统的财会管理人员,另一类具有投资分析的工作履历。因而我国CFO的工作重点都有些偏颇:前者只注重于成本节约控制和风险管理,后者则只注重在投资领域利用财务杠杆和创新机制创造更多的财富。通过对比我们看到,现代经济社会对cFO的职能要求不仅包括以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知识为重的会计核算、融资与资金调度、成本与风险管理等传统职能,还更多地体现在以投资学知识为主的企业并购和价值管理等战略职能要求上。显然,目前我国CFO这种单一的知识背景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转型对其角色的要求。因此,国内企业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CFO财务体系已迫在眉睫。

三、CFO的职能为我国金融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CFO的职能为我国金融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CFO的职能实际上是与美国Finance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的。1985年、1990年莫迪利亚尼和默顿·米勒分别获诺贝尔奖,他们的成名作,即把投资学与公司财务学结合在一起的MM定理也作为Finance的奠基理论而成为显学。马科维茨、威廉·夏普、罗伯特·默顿、迈伦·斯科尔斯等著名Finance学者在1990年和1997年纷纷获得诺贝尔奖终于使金融学,财务学在美国取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而这一时期正是CFO在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中脱颖而出和大放异彩的时代。

与之相对应,我国CFO的知识结构缺陷可以追溯到我国金融学的方向设置。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金融学专业侧重于投资学方向,并不重视财务管理方面,也极少安排公司财务学方面的课程。正是这种课程设置安排的缺陷,导致我国无法培养出合格的CFO人才。CFO人才的缺乏又进一步影响我国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过,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的需要比一百所大学更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企业界对于精通投资学与财务学的CFO人才的迫切需要,对我国金融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借鉴西方大学经验,金融学专业应该担负起培养CFO人才的重任

目前西方优秀商学院金融学专业,是以公司财务和资本市场(在课程上称为投资学)为基本组成部分,以货币理论与金融经济学(专门探讨金融市场特殊的均衡定价机制和公司财务的经济学机理)为理论基础,以金融工程作为技术手段和金融机构管理作为管理技能训练,以金融市场作为金融的入门基础,金融学与财务学合二为一(而不像国内有的地方将财务学与会计学混为一谈)的完整独立学科体系。这样的学科体系,是与现代金融实践的发展相适应的,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成功的。为区别于我国目前的金融学体系,可以将这样的学科体系归纳为财务金融学。

由于我国金融学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开放型的学科体系,未来必定会有不少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融入到这一体系,也必定会有陈旧内容遭到淘汰,必须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应该扩大各个高校在课程设置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自主权。因此,基于与国际接轨的考虑,将公司财务学与投资学融合起来,是符合金融学教育规律的,是完全可行的。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篇5

【关键词】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 高职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2014年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1个部门联合向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标志着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国家批复,青岛市成为我国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在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带动下,青岛金融业迎来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15年末,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金融机构数量、上市企业数量等主要金融指标较“十一五”末均实现了翻番增长: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58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6.3%,为“十一五”末的2.5倍,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达到221家,是“十一五”末的1.5倍。基金等各类金融类企业近500家,为“十一五”末的2.5倍。全市外资金融机构总数增加到34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地方准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19家,同时,海尔消费金融公司、海尔财务公司、青岛港财务公司、中路财产保险公司等的出现也逐渐填补了青岛市金融业态的空白。

二、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背景下对高职金融人才的要求

青岛市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为青岛高职金融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人才需求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瞄准青岛财富城市建设的发展机遇,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大量涌现,青岛金融业态和金融格局正逐步完善。特别是非银行类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大量出现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这类岗位的基本要求为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备金融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此外,随着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增加,对柜员、客户经理、经纪人、操盘手、保险人等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这些岗位,主要要求具备熟练和精通业务,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执行力。

(二)职业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由于金融行业高风险的特殊性,要维护金融业良好信誉,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具体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谨慎,廉洁自律,言行谦恭,长于协作。将良好的职业素养记于心,融于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远离违法犯罪,维护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遵守职业道德,自觉提高素养,更是每位金融从业人员的基本义务和事业成功的保障。

2.具备复合金融知识。随着财富管理的专业化、多元化成为我国财富管理的主流,要求金融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具备综合的金融知识,熟知各项金融产品,熟悉、了解金融市场的总体情况,能够综合运用不同行业的金融知识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3.具备熟练业务操作技能。金融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追求更高效的为客户服务,更准确的满足客户需求,这要求金融从人员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具体包括基础的业务处理。比如,柜员等一线员工应当掌握点钞、传票算等基本技能,客户经理等基层人员应当具备开发客户、产品营销技能等等。熟练掌握金融行业相关业务的操作技能,进入工作岗位后才能够快速上手,从而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4.创新能力。金融业的灵魂是创新,创新能力是金融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金融行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从业人员能够快速分析市场环境,把握客户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因此培养“适应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的金融人才显得尤为必要。

三、基于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紧跟青岛财富城市建设步伐,以经济的国际化、一体化,金融混业化为背景,明确高职类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将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服务银行、保险、证券、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金融中介机构的金融营销人员和一线岗位从业人员为主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二)深化“课证融合”,深入推进“双证书”制度

金融行业一般要求持证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往往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并能准确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能力,具备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根据这一现实情况,要求学生毕业时取得一门职业资格证书,即实行双证书制度。同时,在日常教学设计上,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理财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融入教学内容,同时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取得证券、银行、保险、理财资格证书后可免修相关科目考试。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一本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取得毕业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三)深化“课赛结合”,强化专业技能培养

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如在校内组织金融技能大赛、证券投资大赛、金融产品知识和营销大赛等比赛,邀请金融行业机构和专家来做评委并做专业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大赛、投资理财技能大赛等活动,一方面带动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影响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提升专业素养

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由于金融行业对安全性往往要求较高,所以较难实现经常性带学生在校外金融机构实习实践,因此实践教学的重点就放到了校内。通过在校内设立投资理财咨询公司,为全校师生提供投资理财咨询服务,一方面解决了金融专业学生实践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在校内开展的咨询业务实践,分析解决真实案例,学生可以充分锻炼实践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操作占比,比如在《金融营销》课程中,分小组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市场调研,最终由每个小组推选1~2名同学到台前来用PPT演示其调研内容,同时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评价打分。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青岛市金融工作办2015年终述职报告.

[2]马翠莲,财富时代来了,上海金融报,2014.

[3]石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金融教育研究,2013.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篇6

关键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221-02

1、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与用的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操作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快投入工作,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对企业来讲,他们也需要大量管理型和应用型人才来提高企业水平和效益。针对这种情况,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过程中,各大院校针对学校特色和基本一致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强调学校特色教学,一方面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和同类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制定比较科学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五部分构成。

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和体育;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财经英语、基础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基础、财政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审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市场;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专业任意选修课包含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公共关系学、跨国公司财务、证券投资、企业经营战略;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资产评估、项目融资与管理、投资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税法等。

除了专业教学课程,高校还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室教学课程和课外教学课程如军训、社会实践调查与实训、毕业实习等。

3、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3.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一定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公共基础课要求课程设置内容全面,学分和课时设置较为合理。

3.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拓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面,学生不仅要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而且要掌握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务管理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会计、金融、法律知识,其范围涵括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等四类模块。

一般来讲,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经济学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审计学、运筹学;管理学包括管理学、财务管理基础、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市场;会计学包括基础会计学;此外还有财经英语、商务英语等英语专业课程。

由于专业基础课也有先后之分,所以在课程安排过程中要先后得当,其中,经济法是在宏微观经济学学习的条件下才开设的,而宏微观的学习则要在学习了高等数学以后再开设;在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和基础会计的科目后再学习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市场是在学习了基本的金融学后再开设;审计学虽然可以作为基础学科,但它的开设是要在学习了财务会计甚至是高级会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掌握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专业基础课如:市场营销、税法等,学校可以结合总学分和总课程的限制考虑专业基础课的开设课程。

3.3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是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原则、实务技术和熟悉财务管理运作规律。设置专业必修课课时必须安排合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掌握和理解。

3.4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社会需求差异化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密切程度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内的才能,要求对两类选修课方向界定清晰,更加注重方向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税务筹划、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公司战略规划、集团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理论专题、金融机构和衍生市场、金融工程、财务风险管理、财务软件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3.5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方面高校首先会安排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这些综合应用实验,这对增强学生对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学科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其中更重要的是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课程,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现在很多高校实验室还不完善,有的学校也只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室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教学,所以不管是在实践课程安排数量还是在教学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上都有待提高。

4、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各大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侧重点及特色的不同来进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可以参照表1进一步完善。

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不同,笔者在学生掌握了专业基础以后,将专业运用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方向明确划分出来,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情况来选择所学课程。这两个模块将财务管理的方向从行业划分为银行、公司等类,同时将财务管理细分为投融资决策、资产评估、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等等,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课程选修主要集中在运用能力和发展能力这两个模块上面。

在这些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专业理论课程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设置。横向主要是是涵括了财务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基础课,如:宏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学、基础会计学等,这些课程设置相互联系又不重复,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培养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的较宽泛的管理思想,另一方面体现财务管理从一般内容到拓展内容的运行规律;纵向则主要是将财务管理专业分为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三个层次予以设置,让学生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掌握不同的学习思想。

从实践教学环节看,要培养应用性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如表1中所示,大量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和案例分析,着力建设模拟实验室,形成以财务管理的专业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另外,高校也可以设置一些注重学科交叉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特色课程,如模拟沙盘、特色案例分析等,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元略,财务管理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李连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探[J],财会月刊(理论),2006,(12)

[3]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篇7

关键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至今,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经历了十几年的建设和完善过程。近几年,各大高校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经验较少,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定位还不太明确,还处在摸索阶段,也存在亟待完善的部分。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直到现在,如何优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是我国高校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与用的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操作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快投入工作,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对企业来讲,他们也需要大量管理型和应用型人才来提高企业水平和效益。针对这种情况,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过程中,各大院校针对学校特色和基本一致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强调学校特色教学,一方面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和同类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制定比较科学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五部分构成。

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和体育;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财经英语、基础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基础、财政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审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市场;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专业任意选修课包含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公共关系学、跨国公司财务、证券投资、企业经营战略;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资产评估、项目融资与管理、投资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税法等。

除了专业教学课程,高校还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室教学课程和课外教学课程如军训、社会实践调查与实训、毕业实习等。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均有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可以设置的课程很多,但要突出特色,学院就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并根据学院优势来设置课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一定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要求课程设置内容全面,学分和课时设置较为合理。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拓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面,学生不仅要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而且要掌握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务管理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会计、金融、法律知识,其范围涵括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等四类模块。

一般来讲,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经济学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审计学、运筹学;管理学包括管理学、财务管理基础、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市场;会计学包括基础会计学;此外还有财经英语、商务英语等英语专业课程。

由于专业基础课也有先后之分,所以在课程安排过程中要先后得当,其中,经济法是在宏微观经济学学习的条件下才开设的,而宏微观的学习则要在学习了高等数学以后再开设;在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和基础会计的科目后再学习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市场是在学习了基本的金融学后再开设;审计学虽然可以作为基础学科,但它的开设是要在学习了财务会计甚至是高级会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掌握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专业基础课如:市场营销、税法等,学校可以结合总学分和总课程的限制考虑专业基础课的开设课程。

3.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是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原则、实务技术和熟悉财务管理运作规律。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必修课课时必须安排合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掌握和理解。

4.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社会需求差异化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密切程度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内的才能,要求对两类选修课方向界定清晰,更加注重方向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税务筹划、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公司战略规划、集团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理论专题、金融机构和衍生市场、金融工程、财务风险管理、财务软件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5.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方面高校首先会安排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这些综合应用实验,这对增强学生对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学科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其中更重要的是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课程,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现在很多高校实验室还不完善,有的学校也只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室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教学,所以不管是在实践课程安排数量还是在教学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上都有待提高。博士论文,财务管理专业。

(四)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各大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侧重点及特色的不同来进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可以参照表1进一步完善。

表1: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设置表

 

金融财务管理专业篇8

关键词:财政缴存款 内容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200-02

财政缴存款制度产生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际。作为人民银行实施信贷资金管理的手段之一,财政存款对人民银行控制信贷总量、加强信贷资金集中管理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信贷资金管理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人民银行对财政存款的管理仍采用原方式,目前已严重不适应金融管理需要,亟需改革。

一、现行财政缴存款制度的主要内容

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但为了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各专业银行应向人民银行缴存存款,以确保人民银行掌握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信贷资金,用于调剂和平衡国家信贷收支。其中,专业银行吸收的财政金库存款、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部队存款、基本建设存款、机关团体存款等财政性存款,属于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由人民银行委托专业银行办理,全额划缴当地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吸收的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和其它存款等一般存款,属于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比例,缴存当地人民银行(即法定存款准备金)。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由直接控制逐步转向间接调控,1998年,为进一步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增强金融机构资金自求平衡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缴存法人所在地人民银行。同时对存款缴存范围进行了调整,将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规定“财政存款范围包括金融机构代办的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金库存款和发行国债款项等财政存款,是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应全额就地划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存款除缴存范围有所变化外,管理方式维持不变。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国库存款计付利息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明确不设立人民银行地方受人民银行委托的金融机构国库的库款应作为财政存款全额划缴人民银行,国库机构应设置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专项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三个科目核算的国库存款,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专项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三个会计科目应纳入向人民银行划缴财政存款范围。

目前,财政缴存款按旬调整,各金融机构根据旬末日财政存款各科目余额在旬后五日内向当地人民银行办理调整手续,人民银行每年按日平均余额的万分之五向金融机构计付手续费。

二、财政缴存款业务的现状

1.财政缴存款环境已改变。财政缴存款制度的出台,是与当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密不可分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专业银行的信贷收支全部纳入国家信贷计划,计划内贷款所需资金先使用专业银行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存款,仍不足的部分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核定的计划供给。由于指令性的国家信贷计划与专业银行实际资金有差额,使得必须要有集中的信贷资金对此进行保障。财政缴存款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应运而生,作为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信贷资金集中管理、平衡信贷收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自1994年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执行了近十年的以直接控制贷款限额为主的信贷资金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机制的需要,经国务院决定,人民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方式转向间接调控,即对货币总量进行调控。信贷资金管理方式从直接到间接的重大转变,意味着财政缴存款制度已脱离了制度出台时的金融管理环境。

2.财政缴存款规模剧减。随着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纳入一般存款缴存范围,不再作为财政存款缴存范围,而机关团体存款和财政预算外存款一直是财政缴存款的主要来源,缴存范围缩小后财政缴存款规模剧减,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有限。以某市为例,1997年末财政缴存款余额为10729万元,1998年末财政缴存款余额为289万元,下降幅度达97.31%,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对财政缴存款的影响可见一斑。

3.财政缴存款核算质量不高。根据财政缴存款范围的核定原则,纳入金融机构财政缴存款范围的存款应该仅包括:待结算财政款项,发行国债款项,支库的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专项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科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近年来金融机构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不断发生变化,业务人员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清楚,存在错用、混用财政存款科目现象,部分非支库机构使用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专项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科目核算非财政存款业务,而人民银行根据该金融机构缴存科目范围要求其缴纳财政存款,造成财政缴存款多缴,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此外,各金融机构财政缴存款科目名称不一,范围不一,甚至有的金融机构缴存科目为二级科目,增加了人民银行营业部门财政缴存款业务报表审查和日常考核工作难度,退票现象时有发生,财政缴存款核算业务的质量不容乐观。

4.待结算财政款项仍纳入财政缴存款范围不合理。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是核算金融机构在办理国库业务过程中,收纳、划分、报解、退付的各级预算收入款项,科目属性为代收资金性质。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资金清算方式为手工清算,凭证传递速度慢,资金在途时间长,待结算财政款项经常要3~5天才能解缴入库,金融机构占用待结算财政款项资金一般为3~5天。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待结算财政款项必须纳入财政缴存款范围。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金融机构的广泛应用,资金在途时间大大缩短,2001年人民银行印发《商业银行、信用社国库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国库经收处收纳的预算收入应在收纳当日至迟下一工作日办理报解入库手续,金融机构占用待结算财政款项资金时间最多只有1天,如果旬末日金融机构未在当日将收纳的预算收入解缴入库,那么金融机构为占用了1天的财政资金却要因此被冻结10天的可用资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有的金融机构为了减少被冻结资金,有意将待结算财政款项使用其他一般存款科目核算。

5.分散缴存方式不利于财政缴存款管理。财政缴存款制度出台时,由于金融机构设置较为分散,交通不便,核算业务采取手工处理,报表汇总采取手工并表时间长等因素,为提高财政缴存款业务的核算效率,规定财政缴存款采取各分支机构就地分散缴存方式。但由于财政缴存款从产生至今,除了缴存范围有变化外,缴存方式、缴存时间和处罚方法等一直没有变化。在历次的调整缴存范围的文件中,对缴存方法、时间等只字不提或使用“仍按原规定执行”等模糊字眼。由于人员更换、时间间隔长、文件散失等原因,该项业务在具体执行中与文件规定形成偏差,各地执行尺度不一,造成各地财政存款管理宽松有别。

三、改革财政缴存款制度的建议

1.财政缴存款采取法人统一缴存。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在金融机构的广泛应用,金融机构逐步实现了核算电子化,全国会计报表汇总时间缩短,缴存存款按法人统一考核是可以操作的。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已实现了由法人统一缴存。财政存款作为中央银行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对人民银行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拓展基础货币渠道,实施宏观调控起着巨大作用,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缴存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人民银行信贷资金总量和宏观调控效果。因此,为加强财政存款管理,杜绝金融机构欠缴、迟缴、少缴财政性存款现象发生,人民银行总行可参照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管理的模式,在全国推行财政存款集中缴存管理,通过将各级金融机构财政存款逐级集中到其总部统一缴存的机制,进一步强化财政存款缴存管理。

2.重新核定缴存范围。鉴于目前各金融机构占用待结算财政款项资金的时间最长只有一天,建议不再将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纳入各金融机构缴存财政存款范围。

3.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财政缴存款业务的有关规定散见于历年文件中,而且有些规定因时间太久,已不能适应当前业务发展需要,甚至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建议总行根据目前的业务特点,修订出台《财政缴存款业务管理办法》,明确管理部门及职责、缴存主体、缴存范围、缴存时间、处罚标准及程序。同时人民银行相关部门应形成管理合力,加强对金融机构财政缴存款业务的检查,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制约管理力度,防止金融机构长时间占用财政资金的行为,提高财政缴存款业务管理水平。

4.提高财政性存款缴存业务手续费标准。1989年以来人民银行对财政性存款划缴业务,按全年日平均余额的万分之五计算手续费,这一规定20年来一直未有变动。这在当时财政性存款范围广,余额大的缴存现状中,金融机构每年可以取得比较可观的手续费收入。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纳入一般存款缴存范围,不再作为财政存款缴存范围,财政性存款余额剧烈减少,金融机构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大幅减少,甚至出现金融机构业务成本低于手续费收入的状况,大大挫伤商业银行办理该项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建议适当提高此项业务的手续费标准,以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办理缴存业务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 江西赣州 341000)

上一篇:科研成果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科研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