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30 17:12:15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篇1

一、责任是动力之源

金融企业肩负着推动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神圣责任,金融从业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敬业精神。要把增强企业和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作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努力培育责任神圣、各尽其责、共享和谐的责任文化。紧紧围绕金融发展的大局,提炼企业使命、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职业荣誉感和敬业精神。健全企业问责制度,强化各级经营管理者对股东的责任、对金融消费者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激励企业经营管理者全心全意搞好企业,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紧密结合业务流程的改革创新,制订各类职业标准和岗位职责,激励每一个员工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育职业精神,营造尽责为荣、失职为耻的浓厚氛围,使企业成为一个各尽其责、共享和谐的责任共同体。

二、审慎是经营之道

必须贯彻审慎经营原则,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培育一种以深谋远虑、周密谨慎、严格细致为行为特征的审慎文化。审慎是金融企业家特有的气质。金融企业通过信用扩张来满足社会的投资需求,必须比一般经济行为主体更加深谋远虑,更加周密谨慎,更加严格细致。要完善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界定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经营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划分,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协调运作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要树立审慎经营、稳健运营、协调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围绕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全面审查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整风险偏好,优化业务结构,追求资本约束下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要倡导周密谨慎、严格细致的经营管理风格,全面加强基础管理,从财务绩效、客户服务、内部管理、员工发展等方面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合规是立身之本

合规经营是金融企业落实诚信原则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金融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合规经营,不是被动地服从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也不仅仅是金融企业哪一个部门的职责,而必须努力在金融企业全体员工中培育一种诚信正直、内控优先、主动合规的合规文化。要强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合规职责,建立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将合规经营纳入核心管理目标,切实纠正重经营业绩、轻内控管理的做法,严格遵循合规法律规则开展经营活动,努力成为社会诚信的表率。全面加强合规培训,培育合规意识,由企业高层带头倡导和推行诚信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牢固树立遵章守制、合规为荣、违规可耻的观念。加强合规考核和合规问责,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挂钩,与经营单位业务授权挂钩。

四、创新是必由之路

要大力倡导敢于革故鼎新、勇于承担风险、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将创新精神贯穿金融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培育崇尚学习、追求创新、宽容挫折的创新文化。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推进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转变,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变革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探索创新成果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形式,使创新型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得到体现。完善金融创新的推进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的创新协作机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以项目为纽带的创新团队建设,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的创新活动,培养造就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创新人才。不断突破成规旧俗,形成既有个性自由,又有团队协作,鼓励创新尝试,宽容创新挫折的组织氛围,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创意充分涌流的环境。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理念的层面,而必须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企业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引导、沟通协调工作和企业形象塑造是四种最为主要的传导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企业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用制度规定下来,成为协调利益关系、判断行为得失的共同准则。不断总结企业在科学决策、风险控制、合规管理、金融创新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制度化。不断推进企业绩效考核、薪酬分配、人力资源开发等制度的改革创新,形成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相一致的激励约束机制,坚决废除那些虽能带来短期利益但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存在严重冲突的政策措施。制定高标准的企业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对员工基本职业道德素质、管理与业务的合规性、利益冲突的识别与规避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结合具体岗位制定尽责标准和奖惩措施。全面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纠正片面地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等倾向。企业的制度建设必须体现民主管理、人本管理、科学管理的要求,努力建设以人为本、透明公正、导向明确、赏罚分明的制度文化。

加强教育引导,促进企业文化认同。要紧紧抓住构筑企业共同价值观这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深入宣传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包括企业领导人员在内的所有企业员工都要努力成为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企业领导人要结合亲身体会,经常性地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问题,总结提炼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成果,进行企业文化的宣讲。注重积累、整理企业经营决策、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窗口服务等各方面的典型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阐发企业的文化理念,让员工在具体、形象、生动的体验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加强各类示范群体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高度重视群众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精心设计各类实践活动,努力使广大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认同企

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减少经营管理中的思想冲突和价值分歧,提高企业内部沟通和工作效率,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沟通协调,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要建立渠道通畅、沟通及时、协调有力的沟通协调机制,营造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整合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合理需求,统筹协调好投资者关系、劳动关系、客户关系、商业合作关系和公共关系,实现服务社会、回报股东、凝聚人才、关爱员工的和谐一致。企业领导人和各级经营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好重大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开展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切实推进企务公开、切实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从源头上落实职工基本权益的维护工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提升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有助于建立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使员工获得强烈的自豪感;不仅有助于打造企业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同时也使员工获得一种明确的价值导向,自觉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规范自身行为。金融企业形象的塑造不能仅仅停留于统一企业标识体系和品牌宣传这样的层次,必须真正深入到员工职业行为、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要坚持服务为本,积极履行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着力塑造管理严格、运作规范、诚信经营、服务优质、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金融企业形象。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服务文化,积极传播金融知识,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以服务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金融业优化资源配置、分散社会风险、完善社会管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培育社会诚信的功能,加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战略措施的金融支持。充分利用金融企业的人才和业务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加强企业的社会宣传,提升金融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责任、审慎、合规、创新只是优秀金融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和基本要求,并没有涵盖金融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作为现代企业,金融企业应当崇尚人本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金融企业必须努力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服务文化;适应员工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特点,金融企业要努力培育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各个企业由于其行业属性不同、经营战略不同、历史传承不同,应当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的格局。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金融聚集;金融中心;条件特征;战略步骤;评价指标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10-0062-04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人才以及金融交易活动在内的各类金融要素资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聚集形成金融聚集。金融中心就是金融聚集的结果,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也会进一步吸引各种金融要素的聚集;同时,金融聚集及其所产生的外部规模效应又是金融中心进一步发挥其金融功能的先决条件和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从金融聚集到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客观演化的过程。

尽管金融聚集只是金融中心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尽管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由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偶然性和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性相结合的产物,但是,金融聚集因素则是一个城市无论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或是区域金融中心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这不仅能够解释金融中心形成的成因,也有助于指导现阶段我国一些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实践。

一、基于金融聚集的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综述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梳理发现,金融中心的成因是理论研究的核心,而金融聚集思想则几乎贯穿各阶段金融中心理论研究始末,各时期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或学科基本上是围绕“聚集”而展开,或是在此理论基础上的拓展,即金融聚集原理在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主导或核心地位。

(一)城市发展金融中心论

经济史学家Gras(1922)描述了从乡村、城镇到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将专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作为大城市的一项功能来研究,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商业阶段、工业阶段、运输业阶段和金融业阶段。并指出金融业处在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与商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相比,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因此,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业集中度的一个典型标志,其形成有它内在的原因和成长机制,即相伴城市发展而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区位经济理论

Davis(1990)在将产业区位理论应用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解释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指出,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活动和聚集的中心。金融企业选址在何地,关键是看当地的综合条件与其他地区的比较,能否使金融企业获得更大的净收益。概括地讲,影响企业区位决策的三个因子是:生产要素供给、产品需求和外部经济。Bindemann(1999)也指出了区位理论在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区位理论主要考察了供给、需求、沉没成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不经济、交通成本、信息和不确定问题等,这些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有很大贡献。

(三)金融聚集理论

金融聚集理论是从金融聚集效益出发对金融中心进行理论阐释,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为了获取金融聚集效益。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聚集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他从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机构聚集的规模经济效应对金融中心形成的机理(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7),并认为规模收益递增在金融中心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通道建设的角度来看,如果N个地区中只有一个中心,那么仅需要(N-1)条通道,如果有两个或多个中心,则需要更多条通道。换言之,中心数量越多,所需通道数量可能也就越多,由此将造成交易不便和建设成本的增加。杨小凯(Yang,X,1991)建立了一个关于城市化和分工演进之间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显示,“如果所有居民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形成一个城市,那么,由于交易距离的缩短,交易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金融中心作为一种产业聚集形式,有利于金融聚集效益的提高,这种金融聚集效益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集中交易能够提高效率;其二,近距离交流与沟通便利”。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大、中、小型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聚集。考夫曼(Kanfman,2001)的研究表明,开放性的经济(国际资本可自由流动)和金融活动大量聚集是一个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四)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基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强调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它是区位经济理论在聚集经济效应方面的扩充性说明,它强调了在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聚集所带来的巨大效益。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MarshaH首次提出了外部性概念,认为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前者有赖于个别企业本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后者是该产业的一般发达水平,往往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而获得。此处的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又称外部规模经济。韩国经济学家Pak(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指出,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经济优势,企业规模扩大可以节约各方面的费用,使设备和劳动力配置合理提高生产效率。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也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3)探讨了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提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1,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2,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3,金融机构合作得以开展,辅产业得以共享。冯德连、葛文静(2004)对此也进行了阐述: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微观经济单位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所产生的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经济效益,是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空间聚集的主要动因。

(五)金融地理学

金融地理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最大贡献是提供了研究金融问题的全新视角和方法论。金融地理学着重从金融资源流动性和信息的作用等方面来探讨影响现代金融中心的决定因素,体现了与信息经济学的融合。该学科

指出,信息的外在性、不对称信息以及信息腹地是决定金融经济中心最重要的因素。Porteous(1995,1999)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金融活动聚集于特定区域的原因,认为金融聚集产生了外部性收益,尤其是信息生产领域里的外部收益。Porteous(1999)指出,“信息外在性”和“路径依赖”能协助研究者了解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内主宰的因素;而“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能有效解释为什么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被其他中心取代。总之,高级专业服务的聚集和信息溢出效应能引发聚集经济,这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基本诱因。瑞典经济地理学家瑞斯托・劳拉詹南(2003)认为,“具备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

(六)空间经济学

随着空间经济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尝试用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探讨方面,实际上是对金融聚集理论的再拓展。Gehfig(1998)和Porteous(1995)等人在Kmgman(1991)有关中心一模型和聚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向心因素和离心因素的论述,揭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变化本质。国内学者孟庆民、杨开忠(2001)对一体化条件下的空间经济聚集做了研究,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导致的空间经济聚集的机理。李小建等(2006)利用河南省的第一手调查数据,对内陆部分省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解释。其结果表明,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同,中国发展中地区的国有银行业逐步向中心城市集中。

上述理论通过对金融聚集现象的研究揭示了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和成长的机制。这些研究都离不开聚集和规模经济的原理。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作为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并融合于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新经济地理学、金融地理学等多学科体系之中,这充分体现了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上述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理论成果同样适用于对国内区域金融中心的考察。根据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理论的回顾,一方面总结出金融中心形成的经验与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经验和规律加以量化,设计金融中心形成的衡量指标,为推进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提供指导。

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特征与战略步骤

区域金融中心是指某一区域内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交易活动频繁、金融信息灵敏通畅、金融服务全面高效、融通集散资金功能强,且对区域经济能产生极化和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一个地区或城市最终能否成为金融中心,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建立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总结前人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的研究成果,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一般规律即条件特征可归纳为:

一是经济和基础条件: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利的地理区位、发达便利的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环境等。这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或基本条件。这将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进驻、金融业务的开展及人们对金融业务安全性的判断,对金融中心的起步至关重要。

二是金融要素条件:数量众多的、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金融专业人才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等)、高效的金融服务等。这是建立金融中心的核心或关键条件。国内外大量金融机构的聚集,具有发达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才能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业的繁荣,才能发挥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扩大金融中心的辐射广度和深度。

三是制度和政策环境条件:健全的金融法规、完善的法律体系、防范风险的金融管理制度、适度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以及适度宽松的、完善的公共政策服务、税收优惠、国民待遇等。这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保障或必备条件。

根据金融聚集和金融中心的相互关系可知,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经历相应的演化过程。因此,各地(如中部地区的郑州、武汉等城市)在进行区域金融中心规划和建设时,除积极创造区域金融中心所需基本条件外,还应采取分步实施战略:

第一步,致力于打造金融商务聚集区,创造金融机构聚集的条件和基础,通过相对优惠政策吸引内外资金融机构和金融专业人才进驻,汇聚金融资源,形成中外金融机构聚集的中心,从而使金融市场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达到更高效率。

第二步,注重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对金融业的服务能力与效率,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投融资环境;大力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资本聚集和辐射功能,形成金融业发达的中心城市。

第三步,加快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同步建设,加速建成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逐步形成集金融机构聚集中心、资金集散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金融产品研发与交易中心为一体的区域金融中心,以进一步强化经济中心的地位。

三、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对各类金融资源在时空上的聚集和配置既是金融中心的功能,同时也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高洪民,2008),因此,上述基本条件中,各金融变量(如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金融行业结构和效率等)对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显然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在下述区域金融中心评价指标的选取中,放弃了制度条件、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与金融中心建设不直接相关的指标,只选取与核心条件直接相关的指标进行考核,这样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并能充分反映金融中心的聚集特征。

一般认为,金融中心是高层次金融功能和高水平金融服务集中的地区或城市。考虑到金融聚集这一本质特征,结合各地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实践,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本文对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如下:

(一)金融机构数量指标

这是构建金融中心的基础指标,可以反映金融中心金融机构的聚集状况及对外来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因为已有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数量本身就是金融机构选址的一种区位因素)。包括本国银行总部及分支机构数量;外资银行总部和分支机构、办事处的数量;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的数量等。

(二)金融业规模指标

主要反映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活跃程度及成熟度。包括金融业产值;金融从业人员数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银行业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银行票据年(日)清算额;同业拆借市场年(日)交易额;上市公司数,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市场的年(日)交易量/额;保险市场的保费年收入;期货市场的年(日)交易量/额等。

(三)金融业结构指标

主要反映金融业发展水平和集中程度。包括金融部门产值占GDP的比率;金融从业人员占城市总就业人数的比率;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率;证券年交易额占GDP的比率;保费年收入占GDP的比率;金融部门的区位商(即某城市金融部门就业或产值份额与全国金融部门就业或产值份额的比率,这一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金融服务业的聚集度,并识别和判断是否存在金融业产业集群现象)。

(四)金融业效率指标。主要衡量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及对其他地区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包括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每一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等。

上述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8个观测点构成,根据各指标与金融聚集的相关性及对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对重要性,确定“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业效率”指标各占20%的权重,“金融业规模”和“金融业结构”指标各占30%的权重,具体指标分值如表1。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重构 区块链 金融消费者保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11.004

金融颠覆创新的趋势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交织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引发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又进一步释放了技术创新的潜力,可以说,产业变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始于技术创新,而成于制度创新。正是因为股份制将分散的私人资本联合起来形成集中的股份资本,生产规模得以扩大,才能让蒸汽机走出实验室,广泛应用于火车、轮船、印刷机,才有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而有了社会经济的腾飞;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能源、交通运输、通信等领域的巨大进步,兴办大型企业对巨额资本集中的需求与私人资本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伴随市场关系、信用环境、法律制度的日益发展,以社会大生产为基础的股份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企业组织。

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毫无疑问应当是革命性的,不断革新的技术也将不断冲击旧的金融业态,监管政策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新技术引发金融市场变革的最新实例就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对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运用,这将导致我们的金融体系回归金融的本质,回归到资本主义金融体系诞生之前的状态,回归到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和中央银行体系形成之前的状态。目前互联网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的态势,更像是几百年前的股份制企业,包括商业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兴起时的状态,尤其是不久的未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时候,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而未来信息在网络上的无障碍流动也必将导致人类生产方式的改变。

依托于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方便快捷地将资金需求者与资金提供者联系起来,但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金融模式、金融现象不是简单地在金融中加入互联网技术因素,技术的进步只是新金融业态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开放、平等、共享、去中心化、去媒介等属性的新的金融业态,一方面能改变我国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在传统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得不到融资的困境,一方面能改变投资门槛高,小额投资渠道匮乏的现状,使金融回归本质,实现其本应具有的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的功能。结合互联网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本质,互联网金融应更为准确地被界定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支付清算、资金融通、风险防范和利用等金融功能,具有快速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和场外、混同、涉众等特征,并打破金融垄断,实现消费者福利的创新型金融。进一步而言,笔者更乐意将这一新兴业态定义为众筹金融。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更能体现出“互联网+金融”这一新业态场外、混业的内在特征和其草根、普惠的精神,众筹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体现。也正因为此,笔者将“众筹金融”译作“We Finance”。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众筹金融的提法具有其天然的局限性。这集中体现在“互联网”一词只能揭示这类新型金融模式所依赖的技术手段,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其所包含的新思维、新精神、新制度。只有众筹金融,才能反映出这类新的金融模式的平等性、大众性、包容性与普惠性。这不仅是未来金融业态发展的方向,也符合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①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金融创新颠覆未来发展可能会有以下趋势:

第一,新技术与金融将会进一步融合。在未来,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将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重新定义和构造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并对人类社会的生态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重构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将直接联系和融合在一起,而这一过程正是信息对称所导致的结果。信息对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②,事实上,信息的可追溯、点对点信息的可追随,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单纯的大数据的统计数据,相比静态的大数据,不间断的数据流更有价值。③而信息对称正是重构人类社会生态体系的最关键因素。

第二,金融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内生于这种新的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当中,并越来越不能独立于整个体系。未来,产融结合的趋势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实业(产业)和金融业间的界限变得逐渐模糊,且其与人们生活的结合会更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具有的模式也会不断变化,但其本质并不会改变,而是实现一个向其本质的回归。④

第三,互联网金融将彻底导致金融的混业化,并且不可逆转。事实上,不论是保险、银行、信托,还是证券,其存在的基础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而这个需求本身就是淡化金融分业模式的动因。⑤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引致互联网金融产业化,促进其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因此将进一步推动金融的混业化。

第四,区块链技术将随着股权众筹的发展得到更大应用。互联网金融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技术基因,要求相配套的技术满足高效、低成本、可信的要求,有后现代技术色彩的区块链可以在股权登记、风险控制、信用纪录等方面配合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很可能是区块链崛起的契机。

第五,传统投资机构进军互联网金融,尤其是股权众筹行业。正如从银行轻视余额宝,到余额宝倒逼银行创新一样,传统的投资机构也在2015年充分感受到了股权众筹的魅力和威胁。传统的PE、VC已经全面认识到整个大趋势,在未来很可能会全面进入股权众筹行业。

金融监管重构路径选择

我国金融法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相关部门一直以来也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吸收借鉴不同国家的先进成果,这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经济的稳健向前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金融行业混同趋势日益凸显,这些都为监管提出一定的挑战,具体而言:

第一,金融立法赶不上市场创新的步伐,金融制度供给远远不足。在日渐加快的市场创新面前,金融立法显得太过迟缓,相关制度供给远远不足。加强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强金融制度供给。目前来看,囿于制度供给不足,金融市场能够提供的服务太少,服务的对象也太过狭窄,阻碍了国民分享金融发展的红利。⑥

第二,金融混业发展和金融与产业混同发展都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混业发展的趋势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重视,但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崛起同样值得注意。目前来看,已经不是简单的金融业本身的混同,更是产业与金融的混同。非金融机构、尤其是互联网机构开始涉及金融。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是普惠、小额的,但未来很有可能将大大超越传统金融。⑦同时,互联网金融也是中国金融创新的代表,是中国综合国力的表现,必须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及时调整监管政策与立法规划。2015年的股灾也证明了互联网技术创新会冲击传统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隐藏巨大风险,必须加以法律规制。

第三,技术创新主导金融创新,但金融监管和立法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人类金融创新的历史往往是技术创新的历史,金融监管和立法却无法及时应对。2015年爆发的股灾实际上是老问题和新问题的叠加,以Homes为代表的新技术是股灾爆发的诱因之一,但证监会借助一般技术手段难以监管这样的新技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相关立法也并不完善。

第四,中国特色金融市场问题凸显。我国目前缺乏足够的能力监管欧美相对发达市场诞生的金融创新,而我国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领先于欧美。欧美缺乏相关实践,无法为我们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两个因素都决定了中国的金融立法需要中国创造。

第五,传统的监管手段不适宜市场创新。金融监管不是遏止创新,也不是放纵创新,传统金融监管过度重视事前监管,一定程度上是把新的东西硬塞入旧的模子里,阻碍了市场创新。因此,监管方向应该转向减少事前审慎监管手段、强化事中事后的动态监管。⑧

第六,纠纷解决机制落后。应当认识到传统的通过政府强制干预解决纠纷、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方式只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随着金融产品日趋复杂、变化多端,跨越银行、保险和证券市场的传统分界,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金融消费者参与交易,金融纠纷由此呈现新的特点,必须建立快捷简易而又方便消费者使用,并对弱势金融消费者倾斜保护的长效纠纷解决机制。⑨

第七,投资者、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金融法律意识落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尤其需要注意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互联网金融在优化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利用、分散和传递金融风险。互联网平台在包装和销售小额化金融资产的同时,也将金融风险扩散到了广大小微投融资者之间。而中国金融消费者最大的问题是习惯了刚性兑付,风险意识不足,纠纷过度依赖政府的行政手段,因此必须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和进行投资者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惠普金融参与主体的素质。消费者作为交易的主体应该学习专业的金融知识、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理念,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八,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市场中存在过度依赖担保的,刚性兑付一直无法打破,社会总体融资成本太高,也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市场活力不足。

第九,行业自律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监管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法律应当赋予行业自律机构适度的权力,促使其发挥应有的职能。

第十,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不协调。金融风险的爆发往往是跨地域的,但在实践中,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监管部门往往缺乏有效的配合。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分层统合的动态金融监管体系。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根据两条路径完善金融监管:

其一是信息工具的进路。金融交易是信用交易,其核心是金钱的时间价值。金融市场是与风险相互依存的,因而,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的首要问题。金融中介服务于资金供给者和资产提供者,金融风险的产生、交易或资产服务都要通过金融中介来完成,因此,金融中介是风险管理和交易的主体。事实上,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风险集中、价格形成过程难以预测及监管失灵,都起因于信息不对称。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降低了信息供给成本,可缔造一个公开而透明的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互联网金融巨大的生命力,也来自其在提高交易透明度方面的优势。这一规制路径可以推广到整体金融市场上。⑩

其二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进路。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性,来源于金融资产的风险与投资者的风险吸收能力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的不确定性。融资者利用信息优势,对投资者收益产生的影响,在风险端,以金融资产为作用对象;在收益端,以投资者对金融资产风险的吸收能力为作用对象。金融资产的风险是指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的不确定性或可变性。投资组合理论以资产集合和风险分配为分析对象,因而,其对投资者风险的吸收能力与金融资产风险的匹配性问题,影响深远。由于金融风险的主要问题,在投融资两端,都从较为抽象的、金融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投融资风险与收益的不确定关联,具体化为投资者风险吸收能力与金融资产风险的匹配程度。因而,实现投资者风险吸收能力与金融资产风险的匹配,也成为金融法风险规制的另一主要逻辑。?

以上两条进路需要加以融合,简言之:必须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改变过去审慎监管的模式,更加强调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完善信息工具的风险规制作用,建立事前监管预警监测体系,突出大数据的监管。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改变现有的立法体制,强化国务院法制办和全国人大财经委在金融立法领域的功能。金融市场变化万千,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设立新法、修改旧法在金融领域应当非常频繁,才能追上实践变化的脚步。针对金融立法的这一特性,应当强化国务院法制办金融立法的职能,相关微观立法工作可以适当由国务院法制办承担。同时,相关金融立法也可以倡导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直接组织制订,从而压缩立法时间,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第二,加强动态立法。全国人大制定原则性法律,具体细则授权一线监管部门或者地方政府,这也是目前全世界较为通行的做法。

第三,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确立行为监管为核心。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为模版,强化消费者一端的监管体系,并成立一个金融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统一监管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创新领域。摒弃事前监管的老路,确立以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为核心的监管体系。?

第四,制定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加强投资者教育。明确以金融消费者为核心的法制监管体系,建立投资者分类制度,允许专业投资者、高资产净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鼓励其以套利交易挤出噪声交易者,完善投资者救济机制;建立可转换资本和风险备付金等风险预警及风险转移机制;还应当建立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基金制度。?此外,需要加强个人投资者、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提高中国金融消费者的素质。投资者教育是投资者保护最重要的内容和维度之一。投资者教育体系的完善是成为未来投资者保护的核心环节,推广建设投资者教育基地、推动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能改变一代甚至数代人的金融素质,有力地提升国民的整体资本素养。投资者教育作为一项普惠全社会的活动,其实施主体包括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其其他组织,甚至广泛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一个完善的投资者教育环境还需要包括教育机构、新闻媒体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

第五,完善金融服务、金融商品的统合立法。2015年股灾爆发的一个因素就在于现有监管体制对跨不同金融行业的金融产品难以有效监管,对金融创新的监管能力也不足,无法应对金融从场外到场内、非正规到正规的发展趋势。应当吸取相应的教训,金融服务统合法是传统金融法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最新发展,强调金融消费者保护,实现金融公平与金融安全、金融秩序三者的平衡和发展,将金融商品的统合规制和金融消费者保护结合,提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互配合以达到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目标。?

第六,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立法。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需要相应完善的立法规制。?缺乏法律保障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很难完善,金融市场发展的根基随之不稳固。如支付清算的规定就长期停留在部门规章领域,缺乏法律法规层面的规制,导致支付清算市场存在较多乱象。

第七,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混业发展是世界趋势,也有利于完善一国金融市场和加强本国企业与跨国金融企业的竞争。参考域外金融控股法,一方面鼓励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另一方面规制金融控股公司可能的弊端,使金融业者可综合经营,扩大经营规模,顺利市场规律,维护经济稳定,避免国际金融巨头垄断市场。?

第八,立法需要借助技术的突破。规制金融风险,不是简单的监管体系问题,传统金融风险与新兴金融风险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不仅要完善旧体系,也必须着眼于构建新体系。针对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应用于金融市场,立法必须借助于新技术实现突破。只有依据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预测和风险判断,才能有效规制目前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因此,亟需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大数据系统共享体系等。可依托大数据,以信息机制来规制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实现从信用风险到公共信息工具的转变。在金融机构或者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规则中,引入巴塞尔协议风险暴露之风险资本金规则、平台风险保障金规则和欧盟偿付能力规则(二)的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缓冲区间规则,既是为借助大数据系统的信息优势,开创金融监管信用风险预警的新局面,也可以大数据信息优势来监控流动性风险。

第九,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日本证券和金融商品斡旋咨询中心作为“指定纠纷解决机构”之一,首先构建了行业FOS制度,独具特色的咨询、投诉、斡旋一体化运营,对有效解决证券纠纷、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金融ADR(Alternation Dispute Resolution,多元纠纷解决方式)的一次成功创新,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金融纠纷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建立了证券纠纷调解机制,但仍然存在不足。我国可借鉴日本经验,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在证券业取得突破,并逐步导入金融FOS(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简称FOS)制度,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金融纠纷处理机制的统合。?

第十,行业自律机构需要统合。我国各级消费者协会侧重于对消费者而非金融消费者和劳务消费的保护,我国专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组织力量相当薄弱。在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的基本格局下,各行业自律机构各行其是,无法有效应对金融混同和金融创新的趋势。各个行业自律机构应当面向金融消费者实现统合,这也是建立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应有之义。在加强各金融业协会协同作用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在各级消费者协会内设立由专门人员组成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委员会来切实强化消费者协会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职能。

未来金融业态的一个可能:区块链金融及其监管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是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区块链可以被如此理解:它是一个基于计算机代码构建的分布式记账,在区块链上发生的所有交易都会被忠实记录。?

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如同人体细胞一样都可以将其记录的数据在网络上实时更新,每个参与更新的节点都能够复制获得一份真实、完整、准确的数据库拷贝,这就构建了没有中心存在的分布式数据库。这种分布式的数据库可以在无须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实现人与人之间点对点式的交易和互动。同时,数据一旦 被写入区块就不能被撤销,在一定时间内该区块中的信息将会被复制到网络中的所有区块,实现全网数据的同步。区块链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端口都可以接入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潜在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点对点支付;第二,多方交易,即通过技术构建交易过程中的信任基础;第三,市场,包括任何形式点对点交易实时划转的清算交易,以及金融衍生品“智能合约”实现头寸自动调节的开发等。具体来说涉及交易所、保险、众筹、基金、股权交易等细分领域,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变革和挑战。基于区块链技术方便快捷、去中心化、安全性能高、成本低廉的优势,美国的纳斯达克目前已经采用区块链技术处理私人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此外,伦敦证券交易所、伦敦清算所、花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20多家全球大型金融机构也开始采用该技术并着手组建区块链联盟。

区块链交易系统一种互联网化的场外交易系统,具体而言,是一个投资者证券买卖委托、连接各个参与者及其他市场的基于互联网区块链的互连互通系统。从交易流程来看,参与者在区块链系统上开户即可获得区块链私钥,然后通过私钥和对应的公钥即可参加在区块链上开展股权融资份额转让交易,获得份额的即时报价、接受咨询机构的信息服务、下达委托指令、清算、结算和交割等各个环节完全在区块链系统上进行,整个流程都具有数字性、无中介、透明性(区块链系统内部)、高效性、低成本性、不可伪造性等特点,这就使得投资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投资。交易参与者只要将买卖某一特定份额的委托指令直接输入系统,依照智能合约就能继续之后的操作,如果能够即时撮合配对,交易即可完成,无法即时撮合的限价指令则保留在系统内部的委托簿,等待和与其配对的新输入委托的撮合成交。

目前美国的纳斯达克已经尝试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私人证券交易与管理投票系统当中,投票机制对于交易所而言是非常重要且花费巨大的,它需要由一系列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来完成。这种全新的方式将投票放在区块链提供且永不可更改的公开账本之上,投票者可以通过手机来进行投票并且记录还能被永久保存;另外,纳斯达克于2015年年底首次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和记录了一项私人证券交易,该公司的合作伙伴成为其Linq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用户,并在向私人投资者发售股份时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纳斯达克认为此次发行股票虽然只是一桩私人交易,但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中可以减少结算和清算的时间,降低交易对手的风险使得交易商可以将其资本用于其他用途,因而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它同时具备颠覆和优化当前法律规范的可能,典型的例子是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公司股东股权登记与证明之中。除了上市股份公司以外,《公司法》赋予非上市公司在股权(股份)登记确权形式方面的极大自由,即由公司发行股票或者置备股东名册来对股权(股份)进行最终证明,由此区块链技术也具有了在公司股权登记中发挥最终证明作用的可能。

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公司股权登记中,实质上是一个将以前提供公信力的第三方去中心化的过程,公司股权的登记及其变动的公信力不再依靠第三方来提供而是依靠全体参与者来共同维护这一套登记系统。这不仅体现了民商法中自治的精神,还具有及时性、低成本、避免单点崩溃风险等优势,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将不仅适用于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还可能拓展到上市公司股权登记,取代现有中央证券结算清算系统从而更为彻底地“去中心化”。?

占领金融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

西方学者也已经注意到新技术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并与之对应地展开了相关监管变革的研究和实践。耶鲁大学的Macey,J.及康奈尔大学的O'Hara,M.最早对电子化交易通道打通正规金融及非正规金融、促进金融市场由双边转向多边且引起一系列立法及监管变革,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其研究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进步对变革的诱发作用。

Niamh Moloney认为英国股票交易所的SETS股票电子报价系统及SEAQ交易商债券平台等另类交易平台实际上是原场外电子化交易系统的制度化。美国2014年实施的《系统合规与完备性规则》既是SEC面对证券市场显著变化而启动的证券互联网监管工程,也引起了美欧学者的广泛讨论。在起步较晚的欧洲,如何鼓励及监督互联网技术时代的证券市场及金融市场,是各国努力的目标及学者讨论的重要方向。如英国科技部认为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改变了资本及账户系统等传统金融模式,政府须适应这一发展,并积极谋划应对全球竞争。

在新技术冲击下诞生的中国金融创新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中国金融创新发展及其监管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问题,在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更多需要依靠中国业界、学界及政府共同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并力争在以新技术+金融为基础的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中成为领导者。

(本文系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我国股权众筹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4SFB4006)

注释

杨东、文诚公:《互联网+众筹=众筹金融:众筹改变金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3页。

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而非正规金融则在完善信息对称领域具有优势。参见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信息作为可统计概率、可呈现价格形成之逻辑过程的客观知识,对金融制度构建非常重要。参见Fama, Eugene,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70, 25(11)。

杨东、文诚公:《互联网+众筹=众筹金融:众筹改变金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页。

杨东:《论金融服务统合法体系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中国金融改革应坚定不移地走包容性发展之路。参见姚耀军、李明珠:《中国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非经济增长视角下的实证检验》,《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杨东:《金融服务统合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年,109页。

杨东:《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杨东:《金融消费者保护统合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254页。

杨东:《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中国法学》,2015年第3期。

Samuel A., "Consumer Financial Services in Britain: New Approaches to Dispute Resolution and Avoidance," 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2002, 3.

顾肖荣、陈玲:《试论金融消费者保护标准和程序的基本法律问题》,《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6期。

杨东:《金融消费者保护统合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

杨涛、李鑫:《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监管研究》,2015年第8期。

杨东:《金融消费者保护统合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

杨东、毛智琪:《日本证券业金融ADR的新发展及启示》,《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第7期。

蒋润祥、魏长江:《区块链的应用进展与价值探讨》,《甘肃金融》,2016年第2期。

武文斌:《银行交易区块链的原理、模式与建议》,《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杨东、潘锥:《区块链:金融与法律优化的新路径》,《中国金融》,2016年第8期。

Macey, J and O'Hara, M, "From Markets to Venues: Securities Regulation in an Evolving World," Stanford Law Review, 2005, 58.

Ferrarini, G and Moloney, N, "Reshaping Order Execution in the EU and the Role of Interest Groups," 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2012, 13.

责 编M杨昀

Abstract: Financial disruptive innovation is a result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new technology on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nd also to the ensuing market reform. The combination of finance and new technology,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financing, and financial mixed operation are importan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must center on protecting financial consumers, change the past prudential supervision mode, place more emphasis on behavioral regulation and functional supervision, pay attention to integrating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strengthen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improve the risk regulation effect of information tools, build an early warning, monitoring and regulation system, and stress the big data supervision. The block chain finance is a possible choice in the future financial business format, with great prospect of wide application. China must explore a financial development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win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new round of glob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金融监管法制体系完善

一、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尚需完善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实施金融监管;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分别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格局。200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接管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我国在加入WTO后,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享受“国民待遇”,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在金融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开始显露。在混业经营格局下仍然实行分业监管架构,将会出现制度落后于市场的弊病,导致监管失灵和低效。

(二)忽视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现有的金融法律尚不能包容规范所有的金融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四法一决定”的颁布实施使《中国人民银行稽核工作暂行规定》和《金融稽核检查处罚规定》失去效用,《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监管职能因无实施细则而难于落到实处。目前,中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少弊端,不能保证合理、有效、规范地实施金融监管。首先是配套法规不完善,主要是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与主要的法律法规不配套。其次是法律法规普遍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实施中缺乏科学定量而导致不易把握尺度。最后是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缺乏有力地约束机制,使得监管不如预期。

(三)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设不到位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设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现行立法对法定监管主体的监管职权规定过于原则,在监管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监管主体行使监管职权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三是法律法规未对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违反法定程序或滥用权力的监督未能做出明确要求,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四是金融监管的多元化影响了监管工作中合力的形成。除人民银行外,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务院证券委、证监会、审计署等,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负责了一定范围的金融监管工作。这些部门的职能缺乏严格、科学的界定,相互间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常常互相牵制,影响了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对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的一些看法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了我国金融行业能稳健运行,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加强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也为我国完善金融监管法制提出了紧迫的任务。

(一)建立现行监管体制下的有效协作机制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分业经营的限制不断被突破,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将直接影响我国监管效率的提高。实施制度创新,建立金融监管一体化组织体制,提高金融监管的规模效应将是必然的选择。在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中,建立协调机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制度安排着手:首先是由法律直接规定协调合作的框架内容和原则性要求;其次是通过机构之间签署备忘录,明确相关法律中难以细化的协调合作事宜;再次是通过对协调组织机构的人事安排实施操作层面上的协调。

(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在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制尚未完备的情况下,应着实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秩序以保证监管体制正常发挥监管作用。首先,制定《信托法》、《外汇管理法》、《投资基金法》等金融法律、法规与配套的实施细则,对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彻底清理、全面修改和完善,使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定性与定量明晰的双重目标,使体系自身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其次,修改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外资银行法》等金融法律法规中与WTO和国际金融惯例不相适应的相关条款规定,以便在中国入世的大环境中构建一套完整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金融业不同种类业务的交叉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显现,如同业拆借市场中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拆借、债券回购等业务;债券市场中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回购交易等业务,对上述“混业经营,分业监督”的现状进行管理,需要完备的超前性立法、各主管部门的监督协调和进一步合作。

(三)建立健全完备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竞争越发激烈,中国金融行业大整合时代必然来临,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也即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要充分实现金融监管的目标,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提升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1.央行核心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应因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发挥其主导带头作用。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天然职能和首要职能,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应该主动维护金融监管政策的公平性,构造有利于各金融分支机构公平有序竞争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各金融服务消费者提供合理安全的保障体系。

2.行业互律监管。应尽快在各类金融机构中成立金融同业公会,制定同业公会公约来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关系,并实现行业内部监管和自我约束监管功能。这样可以在政府无法触及的法律死角范围内,通过行业自律规范等规避金融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以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协作运行和共同繁荣。

3.金融机构自律监管。金融机构自律监管是抗御金融风险的基础和关键防线。在现今金融行业逐步国际化和资金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必须建立一整套金融业内部监控制度以落实金融机构的自律监管,并借以控制各类金融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4.监管当局的信息监管。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存在着金融分业经营,法律允许某些领域的金融交叉,因此应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信息中心,建立整体的信息监管机制,使国家能及时、准确的获取金融运行的第一手资料,以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金融监管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忠军著.《金融监管法论-以行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阿兰·S·布兰德:《银行监管的原则》,《广东金融》,1996年第4期.

[3]巴曙松.《分立的金融监管岂能“各管一段”》,《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第6期.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篇5

一、唐山市“十一五”经济和金融发展成效显著

唐山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虽历经旷世巨灾―1976年大地震的毁灭性打击,但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和全市人民的发奋努力下,很快完成城市复建和经济振兴,逐步发展成为河北省的经济重心。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全市按照总书记2006年视察唐山时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乡等值化、社会治理和谐化、党的建设科学化,使全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GDP跨入4000亿元俱乐部,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为2005年的2.1倍,“十一五”年均增长13.4%;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18位、地级市第4位;全部财政收入438.9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5.84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1.9倍和2.4倍,均保持全省第一位。

金融业作为“百业之首”,同样取得了超常发展,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全市“十一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资金支撑。“十一五”期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由8家增加到18家,2010年底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15.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58.93亿元,存贷比为65.45%;有4家证券公司设立营业部20个、服务部2个,有9家企业成为国内或国外上市公司,1家企业通过上市初审,全市境内外上市的8家公司“十一五”期间累计融资人民币138.08亿元,港币19.25亿元,美元130万元,发行可转债30亿元,发行各类债券208.1亿元,并有 4家期货公司营业部落户唐山;地市级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从12家增长到38家,2010年全市累计保费收入120.67亿元,赔付支出28.19亿元,“十一五”期间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分别增长253.97%、 321.38%。尤其难得的是,在近两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情况下,全市金融系统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各项经济金融政策,有效应对和防范金融危机,使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2010年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76%,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十一五”成绩的取得,既离不开上级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金融系统内外多方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强调的有四点:一是市委市政府把金融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在组织人员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和产业发展长远规划,对金融机构加大在税收、土地、城市规划、人才及家属安置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引入全国性金融机构,推动经济金融双赢发展。自2008年起,市财政还设立促进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对金融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还将在凤凰新城中心位置规划建设“金融街”,为金融机构升级上位提供一切有利条件。二是曹妃甸经济区开发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巨大空间。“十一五”期间,全市抓住曹妃甸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机遇,全力实施以曹妃甸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战略,在南部沿海地区规划设立了四个功能特色明显、产业相互协调、协作关系密切的产业聚集区,构成起沿海经济隆起带,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前沿阵地。其中,仅曹妃甸就已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525.9亿元。巨大的金融需求和融通市场,对金融产业超常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三是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金融资源配置基本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实施,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竞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力实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重组,扭转了其管理混乱、高风险运营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央行票据兑付工作,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和村镇银行筹建工作,各类创新型非银行融资机构为延伸拓展金融服务搭建了新的平台。四是金融监管框架逐步完善,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唐山是全国设立保监分局试点的5个地级市之一,初步形成了以人行、银监局、保监局为主的金融监管体系。而且随着金融监管法治化水平的提高和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全市金融运行环境明显改善。依托市金融证券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合力推动金融领域重要工作的开展,辖内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明显提高,金融案件得到有效遏制,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诚信原则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重视,恶意逃废金融债权的案件逐步减少。2009年唐山市还被评选为第六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二、当前唐山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从宏观上分析,唐山市金融产业面临历史上非常难得的外部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国家重点扶持“环渤海湾经济区”发展,为唐山金融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是京津唐区域合作不断推进,为唐山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积极打造金融中心,为唐山市金融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周边发展环境。唐山依托两个临近的金融中心,经济发展步伐将不断加快,从而为打造区域金融强市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曹妃甸工业园区及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为全市金融产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根据曹妃甸新区发展规划,在今后的5-10年内,将其定位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和京津冀城镇群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已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国际大港和国家级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必定带来多层次金融需求,同时成为区域金融产业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此外,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规划,也为唐山市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和支持。

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家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使唐山市金融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从区域内经济金融发展现状看,也面临较大发展压力。一是现代金融日益呈现市场一体化特点,使地方金融机构的自表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对地方金融发展产生日趋严重的制约。二是区域城市间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实质上是对金融稀缺资源的争夺和试图垄断,微观上往往形成恶性无序竞争,特别是周边大城市争做区域性金融中心,竞相出台扶持金融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一些大的举措,保持“压倒性”竞争优势和对区域内的“虹吸效应”,使类似唐山市这样的二线城市面临金融资源流失的困境。三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唐山经济和金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唐山市作为重工业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在经济转型的重大历史关头,金融产业能否保持高速发展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四是唐山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期,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资金短缺以及金融服务业的落后仍是制约经济发展全局的“瓶颈”。金融业能否适应形势,尽力满足日益增加的金融服务需求,是其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从唐山市金融业自身查找不足,还存在许多“短板”现象。主要是: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辐射作用不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弱;金融组织结构、信贷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金融业服务单一、落后,创新能力不足;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基础尚未有效形成,服务效率偏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金融高端人才缺乏。

三、唐山市金融业“十二五”战略部署

面对继往开来的“十二五”,唐山市从自身发展需要发,要矢志不移的坚持打造区域金融强市的战略目标,确保经济与金融协调快速发展。为此提出了金融产业 “五四三二一”发展构想:打造“五大基地”――临港工业金融服务基地、航运金融服务基地、物流金融服务基地、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基地和资源金融服务基地;完善“四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信用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实现“三个突破”――金融机构更全面、金融产品更丰富、金融市场更完善;形成“二个中心”――初步形成立足唐山、辐射渤海湾的产业投资基金中心、离岸金融中心;完成“一个目标”――建立独具特色的唐山金融产业,推动唐山城乡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银行业发展目标:银行业机构组织体系基本健全。形成以大型银行为主体,股份制银行为生力军,政策性银行、地方法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非银行业机构和三类新型农村银行业机构为补充的多类型、多层次现代银行业组织体系。银行业经营规模稳步较快增长,主要发展指标实现“641”的目标,即未来5年,唐山辖区银行业存款规模年均增长保持在18%以上,到2013年末达到6600亿元左右;贷款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2013年末达到4000亿元;银行业实现年度账面利润110亿元以上,资产利润率达到1.6%以上,银行业机构盈利面保持100%。银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13年达到120亿元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以上。全部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保持8%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保持4%以上。金融机构不良率全部达到4%之下。优化银行业业务收入结构,力争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1%以上。银行业总体存贷比逐步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规划期末争取达到70%以上。力争至少新引进6-10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入驻唐山。证券期货业发展目标:增加证券期货公司的数量,扩大业务规模,促进证券公司在业务扩展、产品设计、客户培育等方面的创新,推进唐山证券业整体活跃度。直接融资比重显著提高,债券发行市场获得较大发展,形成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和其他证券业务需求、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均衡发展的证券市场体系。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力争进驻唐山的证券公司达到8-10家,并争取在各县(市、区)全面设立至少1家证券营业部,总数在25家以上,并尝试建立1家本地证券公司。积极吸引更多的外地期货公司在唐设立分支机构,力争规划期内驻唐的期货公司达到8-10家,并尝试建立1家本地期货公司。始终保持培植50-60户企业作为上市后备资源,规划期内上市公司力争达到15家以上,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结构优化,骨干带动作用明显。证券交易额大幅增加,直接融资规模逐年扩大,从证券市场首发融资或再融资总额力争达到500亿元以上。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资产证券化等融资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产权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00亿元,融资30亿元。积极运作设立曹妃甸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研究探索建立曹妃甸离岸金融试验区。保险业发展目标:建立起市场体系完善、组织机构聚集、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与唐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力争到2013年,在唐山设立地方法人保险机构1家、驻唐保险公司总数达到50家左右、保险中介法人机构30家以上。保费收入在2009年88.8亿的基础上,力争到2013年超过150亿元,年均保费增长速度在18%以上。保险深度达到4%以上,保险密度超过2000元。计划到2020年,使唐山成为有特色保险机构的聚集中心、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创新中心、有特色保险产品的研发中心、保险人才的交流培养中心、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心,成为在中国北方领先的保险发达城市之一,并向国际成熟保险市场看齐。中介组织发展目标:建成比较完备的金融中介体系,金融中介机构种类齐全,业务多元,监管有力。加快各类中介机构发展,完善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创办各种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公司。力争在规划期内各类较大规模担保公司达到50家,同时总担保基金总额应达到100亿元左右。积极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在唐山市设立分支机构。

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提出如下举措: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与监管,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依托市金融证券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市金融业发展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指导推动等工作,定期研究和解决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切实加强对全市金融工作的协调和领导。加强对全市金融业发展的统一谋划、统一协调、统一指导,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健康发展;健全完善金融协调监管机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分析。

(二)完善市场组织体系,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

认真研究解决当地银行业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之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基础管理、形成各具特色的业务优势和运营模式。进一步推进唐山市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优化多元化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使之尽早成为大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配合全国性金融机构到唐山市设立分支机构,并争取在引进外资银行方面取得突破。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发起设立证券融资公司,为券商提供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信用贷款和证券融通服务。争取创造条件设立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与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改组为地方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并引入战略投资者组建跨区域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农业担保有限公司、县级农业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制定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服务“三农”。

(三)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

全市当前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加快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沿海开放型经济转变。在此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唐山市金融产业能量,促进区域工业体系结构调整与产业链的形成,为钢铁、石化、机械制造和港口等优势产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与服务。

(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市场直接融资比重

积极推进后备企业上市。重视并加强对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资产置换、整体上市等方式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力争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群体。鼓励和支持期货公司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拓展业务空间,增强竞争实力。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债券融资的有利时机,有效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积极鼓励、引导一批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加快发展。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五)快速发展新型金融市场,构建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链

加强股权投资基金的研发、政策配套和集聚功能等措施的建设,促进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资本集聚。打造多层次(市、区)、多类型(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私募基金)、多规模(50亿以上、50亿以下)的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链,形成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与民间金融的金融组织体系,以此实现直接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链的过程中,把风险投资基金(VC)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并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支持民间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六)鼓励金融创新,在深化金融改革和推进金融开放方面与时俱进

强化五大金融创新观念,即投资观念、市场观念、客户观念、风险观念和人才观念,推进金融观念创新,为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贡献力量。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转变盈利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支持加快金融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保险产品,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创新保险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

(七)发展和健全金融中介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

进一步加强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和发展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着力培育和完善运行高效、服务规范、种类齐全的中介组织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信用调查评级机构。大力发展符合国家要求的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积极建立地方性再担保机构,加快形成规范的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发挥已有优势,设立区域性票据交易中心。

(八)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升级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协调配合,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全力配合国家征信体系建设,制定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法规或规章。深入开展“六好”金融生态区县(市)达标竞赛活动,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向社会更深层次渗透。

(九)实施金融人才战略,积极为金融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金融经营模式,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趋势,前景。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体系与国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金融业作为经济体系的核心,也将逐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中,加快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应采取何种路径就成为亟需解决的,因此,关于金融分业、混业经营的争论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金融控股集团(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正以务实的姿态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如已经存在的中信、光大、平安等金融企业直接控股金融企业的公司,及不被关注的通过各种形式控股证券、保险、城市信用社等金融企业的工商企业。

一、当前我国金融管理体制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1金融控股集团的概念

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①。

在西方,金融控股集团又可称为金融控股公司,一般可分为纯粹控股公司(Pure Holding Company)和经营性控股公司(Operating Holding Company)两种类型。纯粹控股公司的设立是为了掌握子公司的股份,是拥有若干家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独立金融子公司控制权的金融集团(Financial Conglomerates),自身不经营业务。经营性控股公司是指既从事股权控制,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的母公司,经营性控股公司又称混合控股公司(Mixed Holding Company)或全能型银行(Universal banking)。

在我国,所谓金融控股集团通常是指母公司以金融为主导行业并通过控股兼营、服务业的控股公司。从现有金融控股集团的组织架构上看,是在相关的金融机构之上建立一家金融控股集团,在各金融子公司和控股公司之间形成一个塔式结构。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但在诸如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方面以控股公司为中心,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进行业务渗透。

2金融混业、分业经营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我国金融业1993年以前是"稀里糊涂的混业",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涌向外汇、房地产、股票、期货等从事投机买卖,导致金融秩序混乱。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严格的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原则,建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体制(Separate fragmented banking)。面对国外金融集团的强有力竞争,目前关于我国金融业应该分业还是混业经营的争论非常热烈,在此仅作初步比较。

首先,分业下机构规模发展受到某些限制,但不妨碍其金融调节职能的发挥。金融机构规模大小不是目的,能否有效的调节实体经济才是最具意义的。在严格的分业经营下,美国的金融机构一直在全球同行业内名列前茅。因此,不能说分业经营体制会对金融机构的限制会对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形成不良。

其次,分业经营下存在较多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在严格的法规限制之下,大量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不但不能经营其他行业,而且不能跨州设置分支机构,但这些金融机构给当地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有力的支持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混业经营体制下,会吸引一些在分业条件下一心经营单一业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多业经营,对于这些机构而言,多业经营并不必然是福音,反而可能丧失在单一行业下主业突出的优势,对地方经济的特殊支持作用也就难以体现。

再次,金融混业经营可能增强单个金融企业的竞争力。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所可以运用的金融工具比分业经营下的金融机构多,其进行金融创新能力也相应较强,因此混业应更有利于单个金融企业的发展。分业体制下,金融机构发展受限就相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与单个金融机构的成长。

第四,混业经营下金融企业经营管理难度可能增加。在金融行业内,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部门的技术规程、业务流程存在一些关键性差别,在经营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将三个部门置于同一企业下,显然存在使企业管理复杂化、综合化的可能。

最后,混业经营可能对监管机构提出更高要求,引发监管的复杂化。在法规不健全条件下,分业经营机构分立,无资本联系,存在天然的风险隔离带,因而监管难度较低。但在监管未能到位的前提下,同一企业内多业协作可能带来风险,难以把握合规、违规的界线,有时也存在有意踩线的灰色行为。

因此,从效率、风险因素来判断,分业、混业各有局限。在监管制度完善、到位的欧洲、美国,混业、分业经营的实践也未能证明哪一种形式更有效率、更有利于防范风险。但中国目前监管不能充分到位,分业可能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与健康发展;但对单个金融机构而言,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较多,不利于其快速成长。

3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定位模糊,应界定为跨业经营

目前,由于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不得兼营,尽管金融控股集团的母公司并不直接兼营各金融业务,但从法律意义上讲,金融控股集团只是准金融机构,在我国尚不具备清晰的法律地位。本文认为,金融控股集团仍属分业经营,但由于多个行业的多家金融机构的最终控制人可能是同一企业,也不能认定其为规范的分业经营,而应是跨业经营,是分业条件下的业务交叉经营。

首先,金融控股集团分业经营不违反分业经营原则。我国目前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分业的标准明确要求同一家金融企业不能经营多个金融行业,但并不包括存在资本控制关系的多家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在法律上对金融机构之间交叉持股和以子公司形式进行金融业务适度交叉经营并没有明确的禁止性条款,也未明确金融控股集团的法律地位。

其次,金融控股集团会产生类似于混业条件下的经济效果。控股母公司能运用组合、协同理论和能力理论对公司进行战略协调和管理,子公司作为经营实体独立从事经营活动,这样金融控股集团既能在整体上经营各种金融业务,又能适应分业管理的要求。集团内各金融机构在法律框架内互相支持,从多业结合的边缘寻求盈利与产品创新的机会。金融控股集团各子企业共同努力经营,在品牌塑造方面会产生协同效应,当然也可能因某一企业的问题影响集团内其他企业品牌形象。

再次,金融控股集团基本不存在完全混业可能带来的问题。全能银行制下,各金融业务由分公司开展,或控股公司也经营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业务,分公司为纵向组织架构,权力、风险、盈利均向总部集中,控股公司经营业务就存在风险控制难度增加的可能。金融控股集团,在子公司间调拨资金等手段因产权制约难以为继,可有效的防范风险蔓延,效果与分业近似,少有混业下的失控现象。

4金融企业资产的弱专用性

相对于资产专用性(Williamson,1985)而言,金融企业资产存在弱专用性,或者称之为资产同质化。金融机构涉及的资产(要素)主要有有形资产、资金、信息和人力资本。有形资产中以房产和商用设备为主,在金融行业内部,此类固定资产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资金中,流动资金从M0到M2其流动性逐渐下降,专用性有所增强,但资金从根本上是同质的。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看,金融业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减少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于各类金融机构而言,其所需的信息具有较大程度的重叠,特别是宏观经济信息与行业信息。企业与投资者信息差异多一些,但在多业协同条件下,正好利用信息从不同业务部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人力资本所处的经营管理层次越高,其通用性越强,作为一种要素而言,企业家才能越来越具有通用性。在金融行业内,由于金融行业客户群、业务对象的高度交叉,即使基层的业务人员,也能快速、低成本的转换角色。 二、我国控股集团的趋势

我国现有政策和允许中资境外金融机构按照当地法律(如果法律允许)开展多元化金融业务,也默许了信托整顿后的信托公司控股券商的现状,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存在如下趋势:

1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存在过热迹象

首先,各类机构都在积极构建自己的金融控股集团。中信、光大等特殊想建立金融控股集团自不必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早已绘就各自金融控股集团的蓝图,雄心勃勃要打造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出于产融结合的考虑,以海尔、宝钢、鲁能集团、中远集团等大型国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也抓住机会纷纷介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积极构架金融控股集团。一批民营资本如新希望、东方集团、德隆等也在为自己争得一片天地。在信托业分业经营、清理整顿中,新组建的证券公司和保留下来的信托公司交叉持股成为新的趋势,以信托公司或者信托公司为核心的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资本市场新兴的机构群。

其次,相对忽视单一产业发展潜力。金融机构的发展,应是先强后大,而不是先大后强。美国执行了几十年的严格分业,其国内金融机构在单一产业内良好发展,具有了很强的竞争能力,规模也随之快速扩张。如果金融机构在单一产业发展不够理想,多产业也未必能取得好的发展效果。退一步讲,金融体系效率高低取决于其对实体的拉动效果,即使多业经营有利于提高个体金融机构效益,也不能证明有必然利于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2可获得金融管制下的垄断利润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一直以国有独资银行为主体,垄断程度相当高,而来自外部的竞争受到政策的严格限制。非金融业企业进入限制严格,特别是新建金融企业审批极为严格。金融机构的股权变动、持股比例和股东资格等必须经过管理机关审核同意。对于民营资本特别是中小民营资本来说,进入门槛极高。这时的金融部门不能彻底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形成垄断利润。

中国金融业内各行业利润率差异巨大,②利润率较低部门就具备进入其他金融行业的强烈愿望。同时,在中国的金融管理体制下,金融业相互进入壁垒较小;由于金融企业资产的高流动性,退出某一金融企业或金融行业成本也较小。

3金融创新的空间增加

金融业各行业创新管制严格,空间匮乏。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次序为:先政策许可的范围,然后研究市场需要,再报管理机关批准,才能进入试验阶段,最后进行营销与市场推广。而国外金融产品创新次序:先研究市场,再试验,进行营销与市场推广;显然国内步骤要复杂得多,而且在报批阶段不确定风险极大,进一步抑制了金融机构创新的积极性。在单一金融行业内创新容易越过业务范围要求,产品本身难以界定属于某一具体产业时情况更为复杂,造成创新空间的极度匮乏。

金融业内各行业结合部有创新机会。近几年国内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消费信贷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网上银行业务已经启动、财务顾问业务开始进入探索阶段、银证合作正在全方位铺开。但总的来说,业务创新步伐迈得不大。在行业结合部,可通过同业拆借、证券抵押融资、保证金集中保管清算、银证转账、代销保险基金、客户资料共享及过桥贷款等业务来探索创新的途径。

4取得金融业的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与协同经济

在经营上达到其“最低效率的规模”的大企业比没有达到那种规模的较小企业有着明显的成倍优势(Chandler,1999)。目前我国金融业单一行业内人员和机构规模庞大,资金运用规模较小,未充分获取规模经济。但是由于经济体系的特殊性,单一行业内扩展空间受限,难度增加,竞争烈度提高,依靠同一行业而缺乏其他行业支持的前提下,获取规模经济的难度相应提高。

如果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的范围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则存在范围经济。中国金融行业目前状况下,多业协同可能创造更高利润,属于典型的可获取范围经济的环境。但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的每一项业务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缺乏竞争优势,或者实行无关联的多元化经营,进入不太熟悉的领域去获得范围经济优势,反而可能加大风险。如金融控股公司既从事股权投资,又从事实际业务经营,就可通过对内部所有子公司的经营业务进行整合,从而取得了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和协同效应。

5跨国集团进入与边缘化趋势

在国内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渐趋高涨的同时,集团核心企业不断有外资进入③,目前外资一般均以低姿态进入,由于目前我国金融管制较为严格,外资进入的目的多时抢占有利地位,“跨国金融集团的竞争是定位的竞争”(田仁灿语)④。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持股比例限度逐步放宽,跨国金融集团会不会进一步谋求控股? 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合资对方本身就是跨国金融控股集团,其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金融企业也是进行过战略布局考虑的,由于中外金融控集团实力的非对称性,随着外方股权比例的增加,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就有可能日趋边缘化,利用政策空间所辛苦得来的竞争优势就可能是为人作嫁。

6核心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趋势

通过上市筹资藉以扩大核心产业规模,降低跨国金融集团的威胁性。2001年初,证监会向各大券商和银行下发了有关金融证券类企业上市信息披露原则,表明监管层倾向于让银行和券商上市,以改善其治理结构,打通其融资渠道,这对于金融控股集团夺取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意义深远。金融机构通过自身上市或买壳上市,实现资产资本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大大拓宽融资渠道,将各项业务推广纵深,同时树立金融机构的品牌,这对金融机构在成为金融控股集团之前先奠定其在本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通过以大吃小,集小成大,形成一些更具较强实力的单一产业金融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个金融业内的兼并重组,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在金融机构的并购过程中,应尽量以增强其核心业务竞争力,追求自身业务与并购方业务的协同效应,不可盲目为规模而并购。

7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的复杂化趋势

由单一产业金融机构发展成为金融控股集团,组织形式趋向复杂化,如何合理确定核心与外围、控股公司与子公司关系成为必须解决的。如果金融集团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就会面临由于各种不良关联交易产生的风险传递、信息不透明和其金融子公司缺乏自主性的风险。而集团内部一定要有合理内控机制,这样金融控股集团才会在健康的轨道中获得发展。

金融控股集团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规模方面的矛盾将会更多。在多业协同条件下开展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不仅是一种概念,而且应有崭新的、运行良好的盈利模式。在目前我国经济主体需求多样化,金融企业市场细分、针对性服务不足的情况下,多业混同相当于反细分策略。面对幅度扩充的客户群落,要找到既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又能在现有执行能力下获得很好实施效果的产品的可能性很低。 三、结论:控股集团盈利前景不明确

我们认为,在监管制度完善、到位的前提下,分业与混业经营难分优劣,但在监管不能充分到位的情况下,分业可能更为有利,因此推行全面混业经营的环境尚不成熟。在我国的市场发育条件和分业经营的金融制度框架下,金融控股集团这一组织形式可最大限度发挥金融集团类似混业的综合经营优势,探索分业条件下的业务交叉经营,又能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形成"防火墙",可以象分业一样降低、控制风险,具有深厚的制度潜力,是我国金融创新的合理选择之一。金融控股集团目前存在的过热,推动并购和上市,获得金融管制下的垄断利润,金融创新的空间增加,获得行业发展的规模、范围经济和协同经济,外资进入带来边缘化趋势,集团治理复杂化等趋势;其前景因受上述趋势的而难以确定。

金融业如实行综合化经营,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到以前的混业经营,而是需要具备金融主体产权明晰、自律能力强、金融法制完善和金融监管有力等一系列前提条件。如果金融改革不触动产权,那么这些国家兜底的金融机构,无论是叫做银行还是金融集团,一定会在表面化的创新后,走到恶性竞争却无败者出局的惨烈状况。因此,金融控股集团作为组织形式创新的方向值得肯定,但需冷静思考、审慎发展,不能一拥而上。

〔1〕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中国出版社,1999年2月版。

〔2〕王常柏、纪敏,金融资产同质性:关于全能银行的一个〔J〕.金融,2002,(6)。

题目:Separate or Mixed Banking: One Commen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

Abstract: Chinese 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 can be defined businesses in different trade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re is no final conclusion of is between separate and mixed banking. Also, financial assets have very weak special purposes; thus there is enough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 , there still exist many complicated factors that make the prospect of business unclear. Therefore we must be active but cautious to develop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高职;农村合作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供销社

近年来,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等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改革,2014年又配套实施了“六项创新提升工程”,使社有企业得到大力发展,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地更是如火如荼。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山东省供销社系统投资领域涉及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各类金融机构,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普遍开展资金互助业务;2014年山东省供销社又牵头成立了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76亿元。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对该专业人才,尤其是对高职层次本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结果,下面从高职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规格确立及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做以重点阐述。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通过对山东省供销社系统社有企业、参与投资的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及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调研,了解到本专业毕业生将来主要在县市区、乡镇农村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因此该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技能外,还必须对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具有一定的了解;另外,相对于城市,基层县市区、乡镇的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所以要求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吃苦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描述为:培养对农村经济特征具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金融理论基础、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知识和财务知识、具备较强金融业务技能和会计核算技能、具有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以及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各类与农村金融业务相关一线工作岗位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金融职业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确立及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专业调研是专业人才目标确定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及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可以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确立过程与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是一体的,因此下面两个过程合二为一进行介绍。另外,在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重点详细介绍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公用基础课程的开发由于与其他专业相差不大,因此将一带而过。

(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确立及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在刚刚高职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张清亮(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开设本专业时,应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单位,如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部分基层中小企业开展专业调研,详细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核心岗位(群),结合岗位(群)所要求的技能和素质提炼出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确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而根据需要掌握的知识选择专业核心课程,最终整合出课程体系。待专业开设以后,还应定期(一般一年一次)开展相关的专业调研,及时了解本专业核心岗位(群)的变化情况,结合最新岗位(群)所要求的技能、素质需求,对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调整(从而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确立及课程体系的开发。

经过广泛调研,我们得出适合高职层次农村金融人才的常见岗位有四个,依次为柜员岗、信贷岗、金融会计核算岗和大堂经理岗。其中,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拟招聘岗位多数为信贷岗、大堂经理岗,也有部分柜员岗有人才需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拟招聘岗位更多为信贷岗,也有少量金融会计核算岗的人才需求;有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招聘需求的更多的是柜员岗、金融会计核算岗;一般基层企业的金融会计核算岗有一定的人才需求。通过汇总调研结果,总结出了上述四类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该任务所需的能力及素质,并进一步推理出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确立人才培养规格,找出支撑的专业核心课程,最终整合出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开发流程如下:柜员岗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储蓄业务处理、个人贷款业务处理及中间业务处理。完成这些任务应具备的能力有:能够规范办理重要凭证、印章等的出入库,能够正确使用和保管重要空白凭证、印章、机具等,能够具备熟练操作个人储蓄、贷款、结算、、外汇等业务能力。培养以上能力所需的专业知识有:存贷款业务相关制度、种类、操作流程、利息计算等,结算业务相关操作规程与手续处理,业务种类、基本规定与操作流程,外汇业务种类、操作流程与处理手续,电子银行业务种类,基本规定和操作流程。支撑课程有金融基本技能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信贷岗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授信业务受理、授信业务调查、授信业务审查与审批、贷款合同签订与发放,贷款、授信后管理及贷款收回。完成以上任务需具备的能力有:信息收集和调研分析,财务分析,授信业务受理,贷前调查分析、可行性分析及撰写调查报告,审查审批信贷业务能力,签订授信合同、发放贷款,贷后检查与风险管理。培养以上能力应掌握的知识有:授信业务基本类型,目标市场分析、信贷营销策略,贷款申请受理、贷前调查,贷款环境和借款需求分析,客户财务分析、信用评级,贷款项目评估和贷款担保分析,贷款合同签订与管理,贷后检查等。对应支撑课程有小额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大堂经理岗常见典型工作任务有服务管理、业务咨询及产品推介等三项。完成上述任务需具备的核心能力有:维护大厅秩序并解决一般客户纠纷,能指导客户正确填写各类业务流程单,圆满完成产品营销任务及并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咨询服务。培养以上能力需掌握的知识:基本礼仪规范、大堂经理日常工作流程、金融产品与服务营销卖点分析与技巧及客户投诉处理技巧。支撑课程有金融基本技能、个人理财规划实务、风险管理及保险原理与实务。金融会计核算岗常见典型工作任务有存贷款业务核算、支付结算业务核算、往来业务核算及年终决算。完成以上任务需具备的核心能力有:能够正确使用和审核各种银行业务凭证,能够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内容和操作流程,能够熟悉各种单证的管理和操作规范,具备凭证填制、审核记账、报表填制及分析能力,能够进行年终决算。培养以上能力需掌握的知识有:各类存款核算手续及存款账务登记方法、结计利息规定、存款利息计算和核算方法,贷款业务核算手续、利息计算与核算方法、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往来核算科目、核算原理和手续,各种结算方式的核算手续、会计科目及核算。相应支撑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农村合作金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该专业人才培养需具备或培养的能力、素质和知识。上述分析已经分岗位详细介绍了所需的能力和知识,而素质由于与岗位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所以没有进行分析,在此进行概括分析:从农村合作金融的专业特性来看,所培养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有: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及身心素质,还要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尤其能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能经得住金钱的诱惑,避免职务犯罪。综上,不难得出本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以下专业课程:金融基本技能、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农村合作金融会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小额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个人理财规划实务、风险管理及保险原理与实务等。此外,公共基础课程应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财经应用文写作、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形式,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索学习,我院总结出农村合作金融专业适合实施“校企共育、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育”是指人才培养过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培养学生,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优势;“能力递进”主要是遵循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三层能力培养逐步递进。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可描述如下:第一个阶段(第1、2学期),人文素养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利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通过开设综合素质课、品德实践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金融基本技能、基础会计、微观经济学等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第二个阶段(第3、4学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利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通过开设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培养学生熟练操作柜面服务、信贷服务、金融营销服务等岗位业务的专业核心能力;第三个阶段(第5、6学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第5学期,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室,重点学习专业拓展课,并开展金融业务综合实训;第6学期,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开展校内校外“轮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看,通过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较好实现了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0.8%,毕业生受到供销系统内单位一致好评。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试行):财经大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1.

金融业合规心得体会篇8

内容摘要:伴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京津两地金融合作不断加大。目前,京津金融合作生态环境既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京津金融合作的发展。针对京津金融合作生态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完善京津金融合作生态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生态 一体化 市场体系 区域合作

京津金融合作生态环境的现状

(一)区域产业合作环境

京津地区智力资源密集、制造业基础深厚、科技产业互补性强。2005年以来,京津两地签署或参与签署了《京津城市流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泰达宣言》、《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共同建筑市场合作协议》、《北运河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天津开发区与北京中关村协会联席会战略合作协议》、《华北五省、区、市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北五省、区、市工商局区域合作协议》等,优化了京津产业合作的环境和机制,积极推进了京津区域产业的对接和协调发展。金融业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助推器,京津两地区域产业合作规模和领域的扩大,为京津两地金融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北京作为全国金融管理中心和信息中心,金融机构资金充足,具备全国独一无二的金融资源,是“一行三会”为核心的国家金融决策和监管部门,国内外金融巨头、跨国公司总部和金融协会的集聚地,金融资本的蓄积量远大于资本的需求量,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存贷款余额迫切需要通过投资方式的创新推动资本的转化。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来,随着天津城市建设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对多种金融业务的需求量持续加大,成为国内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与此同时,2006 年,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使滨海新区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上具备了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优势。但是,由于天津金融业规模小、资源少,迫切需要外部金融资源和资金的注入,提升天津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因此,京津两地金融产业发展和定位的差异性,为推进京津金融业的合作奠定了可行性。

(二)政策法规合作环境

在金融政策上,京津一直以来都对金融业具有一定的政策优惠,为京津两地金融业的成长和壮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从目前京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来看,京津两地间的政策法规都是针对本地管辖范围内的金融业务类型,而很少涉及京津区域间金融合作的政策法规,仅有北京市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中涉及了建立京津冀金融合作机制的相关内容。

此外,在法制上,由于我国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国家,司法与行政并未分离,行政在我国的金融生态中干预性还很高,而司法审判实行属地和属人原则,京津之间金融业务上的纠纷,处于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在采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上很容易因审判地点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结果,从京津两地金融业的法治环境来看,其经济金融发展的法制环境还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不规范、地方保护主义、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在经济发展、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政府对金融业不适当的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从而影响银行贷款质量。

(三)金融机构合作环境

早在2000年6月,京津两地开通了“京津区域票据自动清分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跨城市的支票流通,为京津金融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06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开始在京津等六个省市试点运行,克服了京津支票只能在同城范围内使用时对资金流、物流和人流的限制。2011年10月,京津冀三地银监局在河北廊坊签署了银行业监管合作备忘录,提出通过建立信息交流、检查互助、定期磋商等协调机制,实现对互设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京津两地金融机构监管与合作环境的改善,对促进京津金融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京津两地分属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和北京营业管理部管理,各地在管理方法、考核机制、统计信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加大了金融政策协调的难度。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而言,因为机构多、摊子大,在管理体制上各分行目前均处于相互独立状态,跨省市及跨行合作难度较大,而区域性银行更是受本身管理体制的限制,在不同省市之间调拨资金的难度较大甚至无法操作。这就使得京津的金融服务限制在各自行政区域之内,难以实现金融资源在更大范围的有效配置。

(四)信用信息合作环境

从全国城市社会信用体系的单向比较来看,北京和天津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国内处于前列,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京津两地的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如目前京津两地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基层信贷人员对评级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归集和评估;企业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评级体系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等,都阻碍了京津两地金融业的合作和金融业务跨区域的发展。

完善京津金融合作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深化京津金融合作的产业经济环境

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开始向服务主导型这个方向发展,而天津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主要是工业主导型、投资主导型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需要信息业的支持,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因此,北京和天津应加大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间的对接,加大北京研究开发、技术创新、营销及管理咨询机构与天津制造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此推动京津两地产业间的合作共赢,通过增强产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切实改善京津两地间金融业产业合作的生态环境。

(二)优化京津金融合作的政策法规环境

在优化京津金融合作的政策法规方面,一是可以全面梳理现有制约京津金融合作的政策法规。对有悖于京津两地金融业合作的机制、体制等进行及时废止,把两地间的金融机构合作政策环境纳入京津两地金融业发展规划体系,使政府以服务者的角色为京津区域金融一体化提供一个公平的金融政策环境,为京津两地金融市场的自由开放提供空间,最大限度地增加金融一体化的可预测性,降低风险性。二是完善京津金融合作方面的地方法规。一方面要根据京津两地各自的金融运行特点,加强金融法规建设,制定合理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京津两地金融监管部门要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建立双方多层次的金融监管机制,通过京津两地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建成基础扎实、反应灵敏的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金融风险预警协调机制、金融风险处置协调机制和金融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等,提升京津两地的金融协同监管能力,共同防范金融风险。再有,在优化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方面,京津两地可以建立突破地方行政干预的诉讼管辖机制,实行执法人员异地交流制度,减少地域性和行政性因素的影响。

(三)提升京津金融机构的合作水平

提升京津两地及金融机构的合作水平,一方面,要建立起京津两地政府、金融部门、企业要建立畅通、对称、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政府作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应以各种不同方式适时向金融和推介有关经济和社会信息,向金融机构推介优良项目,促进金融机构掌握真实情况并尽快对企业实行授信;同时,政府在制定有关经济发展规划,支持企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时,应及时向各行业通报,咨询金融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两地金融机构展开跨区域合作。另一方面,京津两地金融企业也应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经常通报京津两地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四)提升京津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共享水平

京津两地应加快制定推进金融信用体系办法,通过制定京津两地间征信数据开放和使用管理办法和京津两地间通行的社会征信行业管理办法,促使京津两地间征信机构、征信活动、征信市场、征信产品等方面的行为的统一化,减少区域制度摩擦。此外,在征求人民银行总行意见的基础上, 建立京津冀地区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区域信用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通过信息共享的内容体系的建设,对信用不良企业和个人建立档案,在一地失去信用,在另一地受到实行“不开立账户、不发放贷款、不办理结算”的制裁。

参考文献:

1.祝尔娟等.天津滨海新区与北京产业对接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潘永明,赵云.天津市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2)

3.梁万泉.京津金融产业优势比较及合作思路[J].特区经济,2009(8)

上一篇:民法典关于欺诈的处罚条款范文 下一篇:电脑平面设计就业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