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4:35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信息化;金融发展;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1-0014-05

一、前言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已迈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相互结合,一方面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信息化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信息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高度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改进等等。现代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业务开拓等方面日益体现出以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的特征,这种特性决定了金融业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化在提高金融企业效率、促进金融工具创新、加速金融全球化进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信息化在提高客户金融交易的效率、降低客户交易成本等方面也作用巨大。

对于信息化与金融发展的关系,一些学者进行了分析:张立洲(2002)指出,在国民经济信息化背景下,金融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改变了金融活动与管理的内容、范围和方式,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谭荣华和左志刚(2004)认为信息生产功能是现代金融中介的一项重要功能,信息化作用于金融中介的信息生产,从而成为推动金融中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政和王雷(2007)论述了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是双面的,金融信息化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产生,他们对金融信息化进程中金融风险的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现有文献都是从定性角度分析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没有进行实证研究,而且分析视角基本局限于金融业本身的信息化。事实上,全社会的信息化对于金融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地区角度分析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具有说服力。作为东部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都相对较高,以江苏为例分析信息化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更有典型性。

二、指标选择

(一)信息化指标

参照国家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并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我们以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组成测评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六个要素分别为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人才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鉴于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要素是定性指标,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我们把该要素调整为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量化反映政府对信息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本文选择的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见表1。

表1 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

要素 指标

信息资源 人均图书、报刊、杂志总印张数;人均电子出版物数量;人均网络站点数;广播播出时间;电视播出时间

信息网络 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长途电话业务电路;人均局用交换机总容量;每百平方公里长途光缆长度;每百平方公里微波通信线路;每百平方公里卫星站点数

信息技术应用 电话普及率;手机普及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互联网用户;每百户拥有计算机数

信息产业 人均信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信息产业商品;服务和技术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重;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人均专利授权量

信息人才 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计;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普通本、专科学生

信息化建设投资 信息产业基本建设投资额比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教文化事业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由于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人才等五个要素中的各指标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来综合各要素中的所有指标计算要素指数值。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要素的各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小,直接采用标准值。对信息化各要素指数评价后,再对评价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信息化指数。将1990年的信息要素指数和信息化指数设定为100,以后各年均以其为基数,得到历年信息要素指数和信息化指数见表2。

表2 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及信息化指数

年度 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产业 信息人才 信息化建设投资 信息化

199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991 103.56 133.78 107.45 102.1 122.36 79.85 108.91

1992 108.62 154.23 118.12 112.15 145.35 76.86 123.08

1993 117.76 160.11 128.12 138.06 152.21 91.32 136.38

1994 151.36 184.11 137.16 134.62 176.45 90.45 154.06

1995 177.23 191.31 148.28 145.68 179.16 86.57 162.32

1996 202.12 206.39 161.35 160.07 203.15 137.12 196.39

1997 225.65 214.35 184.21 176.75 207.21 123.48 204.16

1998 221.46 246.29 202.78 215.27 235.49 123.14 225.72

1999 252.35 235.12 233.48 261.86 236.13 138.65 244.21

2000 250.11 247.32 298.16 304.12 261.48 179.16 280.78

2001 323.16 252.02 359.65 345.76 280.16 177.81 312.23

2002 365.62 274.35 420.31 402.58 300.31 194.46 351.26

2003 387.76 288.88 487.31 462.81 324.26 188.76 390.88

2004 409.89 303.41 561.31 526.67 350.12 198.16 434.97

2005 432.03 317.94 643.03 594.35 378.04 207.55 484.03

2006 454.16 332.47 733.30 666.11 408.19 216.95 538.62

2007 476.30 346.00 833.00 742.17 440.74 226.34 599.37

2008 498.43 361.53 943.12 822.80 475.89 235.74 666.98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江苏省发改委网站、江苏省建设厅网站、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网站相关信息整理计算得出。

(二)金融发展指标

笔者分别从金融规模扩张、金融发展效率、股票市场发展水平三个角度衡量金融发展。各变量分别对应金融相关率、贷存款比率、股票市场筹资额与GDP的比率三个指标。其中,金融相关率指标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含有重复计算部分)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通常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名义GDP之比,金融资产总量包括广义货币M2、股票市值、债券余额三部分。由于统计资料的缺乏,且存贷款之和占金融资产的大部分,我们选取存贷款余额之和替代金融资产总量。金融发展效率指标以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SLR)表示,贷款与存款之比描述的是金融中介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转化效率,属于金融中介效率。股票市场发展水平指标用股票市场筹资额与GDP的比率(STOCK)表示。股票市场是最重要的直接融资市场,在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公司治理、分散风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上述三个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为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样本区间为1990-2008年。

表3 江苏省金融发展数据(%)

年份 FIR SLR STOCK

1990 132.2866 117.8023 0

1991 147.8082 108.2692 0

1992 135.9270 104.0911 0

1993 119.2425 98.9134 0.2668

1994 115.8192 89.4019 0.8204

1995 123.6762 82.1425 0.3866

1996 136.9764 76.8869 0.4852

1997 150.8651 79.2108 1.2445

1998 161.6996 76.9680 0.6366

1999 168.9519 74.0941 0.6273

2000 167.4113 71.0372 1.0327

2001 165.3813 69.8467 0.4493

2002 189.2038 69.3077 0.5060

2003 214.0957 73.4763 0.3905

2004 204.3011 74.0265 0.1432

2005 204.2976 69.9799 0.0911

2006 204.8756 71.4798 0.2506

2007 223.5434 62.3181 0.7348

2008 213.1965 70.6712 0.2885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江苏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相关各期数据整理得出。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鉴于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且具有时间趋势,在做协整检验前,通常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只有变量在t阶平稳(I(t))的条件下,才能做协整分析。本文采用ADF检验来检验变量信息化指数环比增长率INFOINDEX、金融相关率FIR、贷存款比率SLR、股票市场筹资额与GDP的比STOCK的平稳性。如表4显示,在原始序列水平上,所有检验结果均没有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变量INFOINDEX、FIR、SLR、STOCK均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具有时间趋势。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均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假设,表明差分变量是平稳的。上述5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即I(1)。对于非平稳的经济变量,不能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应采用协整方法进行检验分析。

(二)协整检验

如果一组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那么这组序列就是协整的,这个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表示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拒绝变量NFOINDEX与FIR、INFOINDEX与SLR、INFOINDEX与STOCK之间没有协整向量的假设,3组变量之间均存在一个协整向量,即NFOINDEX与FIR、SLR、STOCK之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

协整关系只能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能说明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是正还是负,更不能表明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程度。下面我们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两种方法合在一起被称为新息估计法(Innovation Accounting),通过估计变量的新息,可以直接观察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1.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在图1至图3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长度(单位:年度),纵轴表示内生变量对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曲线,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图1显示,当在本期给信息化指数INFOINDEX一个正冲击后,金融相关率FIR对此的响应是随着滞后期的增大而正向逐渐增大,表明信息化对金融规模的扩张有正的影响,并随时间的推移影响越来越大。图2显示,当在本期给信息化指数INFOINDEX一个正冲击后,贷存款比率SLR对此的响应是,在前10期出现上下波动,之后稳定在0以上,符号基本是正的,表明信息化对贷存款比率即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是正的,但影响程度较小。图3显示,当在本期给信息化指数INFOINDEX一个正冲击后,股票筹资额与GDP的比率STOCK就此的响应是,在前8期出现小幅波动,之后稳定在0附近,表明信息化对股票市场的发展影响比较小。

2.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方差分解结果见表6。不考虑金融相关率FIR对自身的贡献率,信息化指数INFOINDEX对金融相关率FIR的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在第20期时达到32.94%,表明信息化对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规模扩张的贡献是逐渐增大的;不考虑贷存款比率SLR对自身的贡献率,信息化指数INFOINDEX对贷存款比率SLR的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率从第4期起,一直稳定在2.2%左右的水平,表明信息化对贷存款比率即金融发展效率的贡献达到2%左右的水平;不考虑股票筹资额与GDP的比率STOCK对自身的贡献率,信息化指数INFOINDEX对股票筹资额与GDP的比率STOCK的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率从第4期起,稳定在0.6%左右的水平,表明信息化对股票市场的发展贡献较小。综上,信息化对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规模扩张的贡献最大,但信息化对金融发展效率和股票市场的发展贡献度较小。

表6 江苏金融发展指标对信息化的方差分解

时期 FIR对INFOINDEX的分解 SLR对INFOINDEX的分解 STOCK对INFOINDEX的分解

S.E. FIR INFOINDEX S.E. SLR INFOINDEX S.E. STOCK INFOINDEX

1 12.38 100.00 0.00 3.97 100.00 0.00 0.36 100.00 0.00

2 16.35 99.87 0.13 4.37 97.94 2.06 0.39 99.50 0.50

3 16.19 99.61 0.38 4.77 98.21 1.79 0.40 99.47 0.53

4 16.96 99.19 0.81 5.01 97.78 2.22 0.40 99.39 0.61

8 17.34 97.05 2.95 5.35 97.86 2.14 0.40 99.35 0.65

16 18.79 83.06 16.94 5.44 97.84 2.16 0.40 99.34 0.66

20 20.96 67.06 32.94 5.44 97.80 2.20 0.40 99.34 0.66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

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INFIINDEX与FIR、SLR、STOCK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而言,它们之间可能是不均衡的。协整关系的存在使得这种暂时的偏离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校正,这就是变量之间的误差校正机制。一般而言,经济变量间的协整性是与变量之间的均衡与误差校正机制联系在一起的,可以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离出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向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一般用式(1)来表示:

, (1)

式(1)中的每一个方程都是一个误差修正模型。 是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向量a反映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

因为INFOINDEX对SLR和STOCK的影响程度都较小,而对FIR影响较大,所以在此省略了INFOINDEX与SLR、STOCK之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而只建立信息化指数INFOINDEX与FIR之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令 FIR、INFOINDEX分别为y1t、y2t,根据AIC和SC等信息准则,选择二阶滞后期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VEC模型为:

+

可得到:

由式 的误差修正项 可知江苏的金融相关率与信息化指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式 中的误差修正项 的系数是-0.09为负数,表明误差修正机制是一个负反馈过程。式 揭示上期金融相关率变化 、上期信息化指数变化 、上上期金融相关率变化 、上上期信息化指数变化 分别以0.36、0.40、-0.31、0.50的比例影响本期金融相关率变化 ,并且当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误差修正项 将以0.09单位的修正速度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

四、结论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江苏省的信息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试了信息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协整关系检验显示,江苏信息化指数与金融发展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表明江苏信息化的推进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第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显示,江苏信息化指数对金融规模扩张的影响是正的,并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而信息化对金融发展效率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影响较小。

第三,方差分解分析显示,江苏信息化指数对金融规模扩张的贡献最大,而对金融发展效率和股票市场的发展贡献较小。

第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明确了江苏信息化指数与金融相关率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并获得了二者之间从短期偏离到长期均衡的修正因子。今后江苏应大力加强金融中介机构和股票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这些金融部门本身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华,徐绪松.中部五省与沿海发达省份信息化水平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9-24.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政,王雷.论金融信息化及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J].情报科学,2007(11):1742-1745.

[4]倪庆萍.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2001(2):8-10.

[5]苏君华,孙建军.全国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测度[J].情报科学,2005(6):817-822.

[6]谭荣华,左志刚.信息化与金融中介演进[J].财经论丛,2004(5):33-39.

[7]谢玉先.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4):18-20.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金融审计;消费者利益保护;大数据

一、大数据环境下金融审计理论基础

“互联网金融”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想要整顿规范金融秩序,必须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金融审计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更好地发挥金融治理的作用,需要适应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金融监管体系变革潮流,推动金融改革。金融审计要整合多种审计力量和监管资源,完善大数据时代下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利用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审计效率,采用多种审计方式相结合,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和专项调查,突出审计效果。现有的有关金融审计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治理视角,是为了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然而,消费者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依靠消费者的踊跃参加。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探讨基于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金融审计目前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将站在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角度,在金融审计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金融审计的范围、方法以及实施路径。

二、大数据对金融审计和金融消费者的影响

我国金融业大数据投资规模在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金融机构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业务数据量也海量增加,传统的审计技术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状况。因此,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审计带来各种挑战。

(一)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审计的现实困境

1.金融审计范围和内容有待转变。我国金融审计的主要审计范围是中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等传统的金融业务。然而由于大数据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着差异,所以针对传统金融设立的金融审计不完全适用于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对大数据平台的依赖,使得大数据金融审计也应当加强对各种大数据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降低大数据金融风险。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风险,决定了金融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其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大数据时代,金融审计所需数据涉及了多个系统。面对多元化的金融业务,审计内容必然进一步扩大,成为跨越多种业务类型、多个系统的多元化审计。金融业的业务一般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即同一客户可能在一家或多家金融公司开展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传统的金融审计以业务类型来区别分析风险,难以全面分析风险所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不同业务活动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充分掌握风险点。2.金融审计方法有待创新。在手工数据处理条件下,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审阅、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调查。但是在数据信息化的条件下,审计内容被存储在计算机中,审计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取证。现有的审计模式是以事后审计为主,往往要在业务活动发生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进行,没有实时价值。金融机构的数据系统总是在动态运作,一旦停止运行,会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损失和不便,所以需要审计人员在系统运行时进行审计,但又不能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3.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金融审计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大数据金融的快速发展给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同时由于其发展过快而使得金融审计出现了部分法律空白。我国的法律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方面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消费者的定位十分模糊,没有重视到消费者是弱势群体。现行的有关大数据金融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能够达到大数据金融审计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需求,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大数据金融审计的法律法规,对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大数据金融审计工作做出恰当的规范和指引。

(二)大数据背景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影响

1.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在大数据时代,金融消费者个人数据和信息能够轻易地被金融机构所获取和存储,这会使得金融消费者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受到威胁。尽管金融企业会采取措施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但是当系统操作失误或者是系统遭到病毒入侵和恶意攻击时,有可能导致信息泄露,从而危害到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个人的财产被盗取、消费者的个人数据被泄露等问题。2.金融消费者的资产缺乏保护。金融商品的专业性强和风险高的特点,使得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处于弱势。所以,金融消费者和一般消费者相比,弱势更为突出。比如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金融大数据平台的技术缺陷,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病毒或黑客攻击,窃取金融消费者的资金等。3.金融消费者分类不合理。大数据金融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时,由于缺乏相应金融知识,很容易在高收益的诱导下选择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高风险产品。消费者可能为了购买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填写虚假信息。但金融机构没有去进行审核与管理。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大数据金融消费者分类制度。4.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存在问题。近几年审计署的审计公告结果显示,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管理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是部分信息系统应用功能设计不完善、业务数据不一致,部分模块间信息共享不充分,不利于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中心建设部分功能未达到监管要求、信息系统未有效利用,信息系统管理不能有效防范人为调节数据风险,对网络接入、访问控制不够严格,网络安全存在隐患。存在客户信息记录异常、邮件系统日志管理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软件未经测试即直接上线进行实盘操作,最终导致重大风险事件发生。

三、基于消费者利益保护视角的金融审计研究基本思路

大数据时代下,需要构建大数据理念的金融审计模式,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建立统一的审计信息平台

为了充分了解大数据金融行业的整体经营情况,从而制定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当建立统一的大数据金融审计信息平台,对金融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和整合分析。由于各金融机构之间数据仍未完全标准化,所以需要统一数据结构,实现数据标准化,实现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之间跨行业、跨市场整合分析,进一步深化金融审计。由审计机关和被审计金融单位同时备份原始数据,审计机关对金融机构的数据库采取集中管理、分层授权的方式进行监管,保护数据的安全,有效防止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和丢失。

(二)加强金融数据分析管理

大数据时代下,审计证据不能依靠传统的发现方法,要从数据库中挖掘出想要获得的相关审计证据,因此,需要应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利用连续审计的模式进行审计。连续审计是一种用于自动执行控制以及风险评估的方法,从定期对金融交易的样本进行审查转变到对所有金融交易的连续性审查。通过对业务数据的自动且频繁地分析,能够真实分析出金融交易层面的异常结果以及控制缺陷和正面临风险的数据。将大数据技术与联网审计结合起来,对金融机构的数据实施数据挖掘,通过关联分析,确定各种风险,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审计人员可以在被审计的金融系统中,设计并嵌入审计程序模块,自动收集数据并对数据库实时监督,有助于更方便地找到审计证据。另外,将金融数据与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从而运用信息化手段审查问题,进行宏观分析。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金融机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审计人员同时也需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知识,要熟练掌握金融机构业务系统流程和操作,清楚识别数据环境并查找审计证据,审查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分析和获取潜在数据。在进行大数据金融审计时,还可以借助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士,如内部控制的专家、信息系统的专家和数据挖掘的专家等,让审计小组的结构多样化,能够有效地进行审计工作并顺利完成对金融机构的评估。但是,大数据审计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审计,在金融审计过程中,仍需要审计人员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用审慎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全面审查数据处理、保护资产安全的角度评价被审计单位。

(四)建立基于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金融审计体系

在大数据金融领域,对消费者利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机构必须公开相关条款,并让消费者能够在系统或者网站上获得这些信息。审计机关对金融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监督,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为消费者普及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强化金融消费者的大数据金融消费的观念,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从而达到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及避免损失的目的。由于大数据金融的复杂度高,尤其是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单纯的信息披露与消费者教育并不能让消费者清晰掌握金融产品的特性。因此,可以在金融业协会成立大数据环境下金融消费者保护小组,设立消费者投诉部门,并制作出一个信息披露的模板。该小组致力于帮助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完整的信息披露,所做出的决定是出于自身实际出发的。

(五)健全大数据金融审计的法律法规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信息化;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金融行业的发展与信息现代化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金融及APP等新金融创新案例的出现,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不得不适应金融行业发展趋势而不断创新。信息化发展条件下,要求审计办组织审计手段实现信息化,金融审计组织管理形式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发挥其金融审计的独特作用。本文认为信息化发展条件下的新型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应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的实时化、远程化和协作化,实现相关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整体联动。

1.信息化发展对金融审计组织协作方式的影响

信息化发展对金融审计组织协作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数据大集中一方面将审计密切关注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审计压力的聚集。若总行的数据集中分析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线索核查与问题反馈等环节的推进。当前,我国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方法主要坚持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原则,实际上审计测试过程是一种流水线作业写作方式,总行作为龙头,若能起到良好作用,会使整个审计流水线处于良性运行状态,若不能完全发挥集中分析的重要作用,必将影响到下游流水线作业。所以,在信息化发展环境下,金融审计项目实施组织方式应逐渐从网状结构转变为总―分结构,向数据集中的地方倾斜。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优势所在,目前各金融机构之间推行的总行―分行―支行的互联网络为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新思路。审计共享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审计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二是实时审计模型的共享,借助于联网审计,可以将不同地区的审计组在相同的时间内聚集起来共享与探讨同一份数据资料,摆脱了传统审计组织管理模式下受时间、地域等多种因素限制的现状,实现了现场与远程审计的有机结合。

2.新型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关于对信息化条件下对金融审计组织协作方式的影响分析,本文认为应本着实现审计目标、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的原则,建立一个平台、两种渠道、三个中心与多个核查小组共同协作的新型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

2.1搭建一个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为顺利推进金融审计信息化就必然要搭建一个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以便于审计人员能够通过该平台采集分析各项目的数据信息,实现审计项目基础信息、作业与管理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实时维护。借助于该平台,各种类型的审计信息都将实现共享,各参与主体也可依托平台相互交流、信息,真正将金融审计的各个环节连结为一个整体。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应避免各参与主体滥用该平台不相关信息或肆意扰乱平台秩序,审计信息交流与共享主要是为了让各审计主体都能够了解更多真实的项目信息,以有利于自身的金融决策,切忌在平台各种复杂的信息中疲于应付而迷失项目既定目标与实际需求。因此,本文认为该平台的管理员要发挥好信息管理任务,根据审计主体差异设置相应的访问与信息权限,并定期归纳与整理平台审计信息,做到信息分层与有序,及时删除无效信息和不真实信息,避免审计信息泛滥过剩造成的金融决策失误等问题。

2.2形成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两种渠道

信息化发展条件下的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变革要求从全面整合、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有效开发与资源共享等方面管理审计资源,从而尽可能高质量的发挥金融审计的整体效能,使大量的审计资源能够物尽其用、相互协调。因为多数金融审计项目都是大型审计项目,无论是组织内部,还是外部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作业地点分散不易管理,这就要求金融审计必须依靠当前先进的信息交互技术,开通信息交互渠道,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交互。信息交互渠道以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在不同审计主体间建立一种安全可靠的远程信息交互渠道,实现审计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动态管理。同时,资源共享渠道也是不同审计主体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让各审计人员及审计组织能够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充分利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各种审计方法、数据模型,学习新的审计理论与法规等。

2.3建立决策指挥、数据分析与宏观研究三个中心

信息化发展条件下金融审计组织结构十分复杂,在管理过程中涉及多种要素的交叉管理,为将整个项目整合在一起实现高效管理,本文提出建立决策指挥、数据分析与宏观研究三个中心。首先,决策指挥中心应利用数据分析与宏观研究中心得出的相关信息给出决策意见,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做到决策指令有根有据的基础上发挥决策指挥人员的创造力;其次,数据分析中心依据决策指挥中心指令预测金融机构数据变化,设置预警指标,利用资源共享渠道整合分析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各项审计数据信息,对审计单位数据展开预警;最后,宏观研究中心应在审前调查与审计实施过程中分析金融领域宏观性、预见性问题,揭示系统性风险,在审计实施后期综合分析审计发现的各种问题,总结金融行业发展规律,提出相应发展策略,推进审计成果增值。

2.4组织多个核查小组

核查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精确核查,确保金融审计的合理性、真实性与可靠性。本文提出多个核查小组相互协调,可实现小组核查之间的相互监督,同时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各种核查信息。核查小组借助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与信息交互和共享渠道,结合决策指挥、数据分析与宏观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核查审计疑点问题,坚持总体把握、统筹安排的原则,汇集全国金融审计力量,若干审计核查小组齐心合力有针对性的实施精准核查。核查小组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准确选择突破目标和着力点,另一方面是需根据决策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开展工作,使核查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展开,将大大提升核查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智玉.审计信息化与审计组织方式[J].审计研究,2011,04:39-42.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篇4

1.金融会计的概念

金融会计是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针对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由于金融机构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其账务处理复杂、会计科目特殊,为了便于其对经营治理活动进行准确描述、便于后期的管理,金融会计应运而生[1]。将“金融”与“会计”合并,实现了对金融机构财务信息的衡量,对经营各环节进行控制与调节,从而强化经营质量、抵御风险。

2.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会计迎来新机遇

随着现代经济的繁荣,金融行业已不可或缺,由此,金融会计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金融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1借助大数据技术,金融机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

金融会计是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所特有的。一般来说,金融机构面临着大量的数据与信息,特别是除了财务数据之外还有非结构化信息,这给传统背景下的财务分析与管理带来了难度,亦无法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互联网时代下催生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提高了对海量数据处理的速度与准确性,能够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准确参考。特别是能够将非财务数据、非结构数据纳入其中,便于金融机构对未来经营发展进行预测,防范风险[2]。

2.2实现财务信息共享

金融机构往往跨区域经营,尤其是国有银行、保险公司等,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了不同部门数据信息的整合,强化了自身内部控制,并推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化。通过构建财务信息共享系统,优化财务资源配置,高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为金融机构规模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运用互联网实现各网点、各机构协同发展,资源共享。2.3提升了会计人员工作效率互联网时代下,金融机构借助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实现内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统一化处理,标准化操作,有效地提升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特别是会计核算工作通过计算机实现,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统计中解脱出来的同时,也推进其专业性的不断提升。

3.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会计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会计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挑战,例如信息安全可能受到威胁、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有限、缺乏复合型的财会人员等。互联网技术颠覆了传统产业,亦势必推动着金融会计的不断前行:

3.1金融会计的风险防控工作更趋智能化

随着金融机构业务呈现数据化、规模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风险管理型金融会计新体系将是必然趋势。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逐步构建统一管理、分级授权、相互制衡的权责体系,从而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特别是金融会计新体系的构建,将风险管理与业务相结合,采取全过程的跟踪与监控,进而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利用金融会计的财务分析功能,对关键性指标设置风险阀值,实现自动预警功能,进而形成风险防范的有效屏障,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工作将更趋智能化。例如,保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集中度、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偏差率等重要指标设立阀值,以便实现动态的风险预警。

3.2金融会计为决策提供信息更趋可靠

金融会计的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而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会计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数据分析能力更强,能够持续地为业务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例如,当前一些商业银行在拓展业务时提出了推进“大零售”业务,运用金融会计的数据筛选、分析等功能,能够实现精准地确立营销目标,进而提高获客水平。加强大数据技术运用意识,充分挖掘金融会计功能,将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向经营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为业务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3.3金融会计更趋向知识管理方向发展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风险防控;金融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金融行业正在逐渐的发展成熟,金融化企业信息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我国的移动行业以及社交网络与网络中的搜索引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仅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冲击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们对于金融行业的信息化以及互联网两个方面涉及的法律进行不断的健全与不断的完善。通过相关法律的管理效率对金融行业进行管理与约束,并且对金融行业中信息化的特征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全面的讲解在金融信息化建设对于银行防控的作用。

一、对金融信息化与风险的全面认识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兴的企业,其运行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在金融方面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经济的核心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对金融行业进行及时的改革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进行的一次重要革新,也是顺应现在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措施。从现在的经济形势上看,在各种经济研究领域很多的学者没有对经济金融信息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但是比较顺应现在经济发展的,受到很多人支持的是观点是信息化金融主要是利用现在信息化技术逐渐的对金融业务进行研究与创新,使其逐渐的实现网络化、信息化与电子化。并且与此同时金融行业还利用现在信息化的经济发展形式,逐渐的进行大量数据的分析,这样可以为金融行业提供比较科学的管理数据,逐渐的促进金融行业经济利益的提升与质量的增强,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从金融行业信息化逐渐发展为止我国经济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过程中金融信息化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并且为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实的指导与依据。

二、金融信息下的风险预控现状

(一)信息化认识不够充足

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下对于我国的信息化认识不够充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其的思想也非常的重要,在进行金融行业的运行与认识时一定要能够全面的掌握现在的金融风险控制,并且对金融风险存在的特点等进行详细的了解,还需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于这方面的认识。在现在这样信息化的条件下,与传统的金融方面的风险相比较,金融风险具有很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金融风险预控时一定要针对当前的实际资金运转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风险相互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金融经济的效益提升到最大化,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化。逐渐的实现现在金融行业中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二)金融防范风险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在进行金融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金融资金运转的情况进行风险的预控。我国现在的金融行业在处于建设的期间,其中还有很多方面发展的不够成熟,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漏洞,其中有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加大了其中存在的风险。若是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则会导致金融行业发展更加的缓慢,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不能及时的控制其中的风险,不能充分的发挥金融的作用。

(三)金融信息化建设中对于金融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这样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关于金融信息安全的问题一直是金融行业中的重中之重,信息安全方面需要借助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进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对于其中的组织管理需要进行详细的的分析与掌握,现在的信息管理技术不够健全,不管是在管理机制方面还是在制度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三、企业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信息化的建设是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下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建设能够很好的促进金融经济对于各种信息数据的掌握与评估,以及对于现在经济发展下金融行业运转状态的分析,并且信息化建设对于金融管理来讲是其调节经济发展以及信息掌握重要的手段与重要的载体,也是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平台以及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柱与动力。在以后的发展工作中,对于金融的发展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不断的实现信息的收集,利用科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实现金融行业的发展。

(一)加强对于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强化风险管理的掌握程度

在进行金融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现在的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对于其最基本的认识与掌握,并且还需要不断的进行风险管理细化。金融行业中风险意识的加强与充分认识可以很好的促进现在的金融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全面的降低金融行业的风险,提高金融行业效益提升。

(二)完善金融中信息化控制的法律环境,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同时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信息化管理的法律基础与管理机制,全面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的,更加全面的进行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的管理机制能够很好的对信息化发展与建设做出正确的指导与规范,并且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将其渗入到管理业务中,促进企业金融的发展

对于现在的金融经济的发展来讲,其在我国的经济中非常的重要,所以在进行信息化管理风险预控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于金融业务管理,熟悉金融业务的发展,将信息化风险预控不断的渗入到经济经营业务中,这样才能很好的促进企业金融行业的发展。

(四)建立比较健全的金融风险信息管理保障体系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对于金融风险方面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国外的经济金融管理中已经建立比较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我国可以向其借鉴一些管理方式或是风险控制经验,以及在金融风险控制中应当遵守的一些标准。结合自身的国情进行经济金融方面的风险防控以及管理,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设计,其中信息管理安全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建立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风险的控制管理。例如在前几年我国的中航油事件中,从最初的获利到后来逐渐的资金短缺,一开始其中就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在资金方面中石油选择的是风险比较大的做空期权,并且在风险方面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来积极的应对对冲交易导致风险被无限的扩大,最后被逼仓。所以在进行风险防范方面一定要掌握好防控技巧,不断的提升自身对于风险防控的技能与意识。

四、结束语

金融行业中的信息化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形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促进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从现在发展的情况来讲,对于金融行业中信息化发展还需要很多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从多方面的角度进行信息化金融经济的建设。将信息化管理逐渐的发展成熟不仅能够促进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还能很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建设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许迎春.金融信息化及其风险防控研究[J].天津科技,2015,02:53-54.

[2]阎枫.金融信息化建设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01:104.

[3]周婷,吴燕.风险防控中的金融信息化建设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06:19-20.

[4]张艳妮,何桂芳,阙波.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框架研究[J].武汉金融,2012,09:55-57.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篇6

通常认为,欧美银行的金融信息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信息化支持金融到运作金融以及改造金融业务的几个过程,信息技术已成为欧美金融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金融信息化是随着西方金融发展趋势递进的,同时又是在金融业和信息技术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目前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发达国家金融业的主流模式,信息化已成为影响现代金融发展的核心要素;客户需求在主导着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风险管理成为金融管理的核心;创新成为金融生存和发展的立足根本。

1.信息化应用转向为客户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为银行客户提供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在金融信息化过程中日渐重要。顾客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由于更适合于银行业务信息处理、银行产品开发以及多种业务的综合管理等,因此更多地被应用于直接面对银行客户的服务。主要有处理银行柜台业务的客户服务系统以及为客户服务系统提供支持的内部信息处理系统、管理和处理银行主要业务数据和相关客户信息的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供管理人员使用的分析决策系统。这种客户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在发达国家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十分全面的客户信息分析功能,在实践中为银行的市场分析以及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大规模应用客户信息系统,使得银行能够对每个顾客进行一对一服务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日益普遍。

2.银行信息技术外包范围日益扩大

信息技术业务外包是指商业银行专注于核心业务而把金融信息技术开发业务承包给中介服务商的做法。主要趋势有:(1)信息技术业务外包。例如美国银行的信息技术开发经费高达65%支付给信息技术服务商。目前全美最主要的储蓄账户信息处理中心就通过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司进行运作。一些信息技术服务商的信息处理中心已成为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理车间。不过近年来美国银行业的相关信息技术业务外包出现新的变化。由以往委托信息技术服务商转为聘请专业人员到本行开展工作的方式。(2)软件由自主开发转为以外购为主。当前美国银行业越来越多地直接外购软件包。一方面信息技术服务商已能提供较为标准的金融业务软件包,从而使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直接引入信息技术服务商开发的金融业务软件包,既快捷同时又减少了项目失败的潜在风险。

3.银行业务数据中心分布正发生重大改变

美国银行业正在或已经实施对公业务管理结构改革,相应地银行的业务数据中心分布结构也随之变化。如美国20大银行之一的M&T BANK将其业务分成零售银行业务、商业业务以及国际贸易金融业务。M&T BANK的国际贸易金融业务的两个业务数据中心是独立于其他银行业务数据中心,分别设在巴尔的摩和布法罗,其中一个作为灾备中心。相似的,花旗银行将其信息系统分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投资银行数据中心、银行运营系统数据中心、桌面组市场交易系统以及网络呼叫中心。同时这些业务数据中心互为灾备中心,可以在平时业务运行中实现信息完全共享。一个数据中心发生业务,另外的数据中心同时备份。如果一个中心数据损坏或丢失,灾备中心会完好无损地保存该数据中心以前的信息。

4.银行信息中心建设日益强化

美国银行业各种类型的信息中心,如银行运营中心、开发中心以及灾备中心,其建设和管理大多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更加注重信息备份恢复之类的建设和管理,尤其对信息中心的基建投资进一步加大,如供电、防火等设备均采用先进技术。当前美欧银行大规模信息系统运营都有较为良好的法律环境,有比较标准化的结账规则体系,并且有软硬件安全措施,如对信息中心主机系统以及通信系统进行硬件备份、软件加密等。目前金融创新已成为体现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近95%的金融创新都相当依赖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分析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并进行风险控制。[1]

二、欧美银行金融信息化的典范:ING Direct

ING Direct是1997年在加拿大成立的直销银行,是荷兰ING的子公司,ING在大获成功后迅速向全球推广。通过分析ING Direct的发展历程,能为我国银行探索金融信息化提供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有益经验。

1.制定清晰的战略定位

在创建ING Direct前,ING在海外的企业业务和保险业务已经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但尚无零售业务,ING Direct创办的目的就是意图拓展海外零售业务,成为世界最大的直销银行,从而支持母公司业务发展。ING Direct建立初期,在网上只有储蓄账户等简单产品,直至最近几年才转向全功能银行。ING Direct精心经营海外市场,通常成为目标市场最大的直销银行,差不多三年就能实现盈利。ING Direct把其目标客户定位为:30岁至50岁受过良好教育的企业白领,接受或愿意通过电话、网络理财,个人收入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根据调研显示,ING Direct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指定的目标客户发展目标。

2.精心设计适销产品

ING Direct通过简化银行产品种类以及销售过程使金融服务进一步简化。ING Direct在金融产品上的策略主要包括:(1)针对直销渠道提供相应的产品选择,使有限的金融产品集中在储蓄产品以及部分贷款产品。由于客户易于尝试,通常会将ING Direct作为附加账户,而非取代客户现有账户;(2)通过关联可以即时从活期账户上提取资金,如果需要可通过快递将支票寄给银行客户;(3)专注发展简化的自助金融产品,可由客户独立管理,电子账单将会整合相关账户信息,同时提供9种不同的共同基金选择;(4)没有最低存款要求,减少客户对存款最低金额的忧虑。ING Direct的产品设计从客户需求出发,并根据销售渠道特点加以定制。

3.积极进行品牌营销

ING Direct品牌建设注重与行业传统模式的脱离,同时以创新的方式呼吁公众储蓄。ING Direct营销侧重于技术、体验和情感上。其中在技术层面的设计主要有:利率高,开户非常便捷,5分钟即可设置;客户储蓄无最低存款金额要求,无须任何费用;可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处理,通过与银行活期账户关联获取资金。在体验层面的实际主要有:为客户提供较为优惠费率;可以快速访问相关信息和设置,操作简便。在情感层面的设计主要有:宣传聪明/明智的消费思维——赚取高额年化利率,同时可在有限产品范围内快速做出决定;强调现代/年轻的消费方式—远离传统银行模式;提供自信的操作模式—方便、快捷的界面;无须担心产品决策,容易理解产品内容。

4.大力创新盈利与运营模式

IND Direct的业务仅通过网络和电话,所以有较低的获得成本以及账户维护成本,由此获得的储蓄前期通过重新投资资本市场获利,业务后期致力于开展网络个人贷款,通过内部循环获得高利息收入。此外,ING Direct的运营独立于母公司,有利于ING Direct更加独立快速地对利差进行管理。而在品牌推广上由外部机构负责,外部机构可以完全专注于ING Direct的需要,并可以渠道进行调整。在企业文化上,ING Direct鼓励对话,引导员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回报和服务,并使员工相信:加入并留在ING Direct将会有更多发展机会,在ING Direct强大的商业模式下、在这种非银行文化氛围中工作,更有利于自身快速成长。通过各个运营中心相互竞争,促进实现服务和销售目标。

三、欧美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

对我国的启示目前我国银行在客户管理、金融产品交易以及业绩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化系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高效的理财需求。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再造银行服务流程,是制约当前我国私人银行服务水平提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国内银行应积极引进国外应用先进金融信息化技术及系统,结合自身优点及特点进行适应化处理,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平台更新,同时借助信息化网络的强大处理功能及普遍使用,缩减业务流程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提升银行客户的满意度。

1.准确定位目标客户是金融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目前欧美银行在金融信息化的竞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和金融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对银行客户关系的管理水平。例如ING Direct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清晰的经营策略,通过联系账户以便捷的金融服务在银行产品十分丰富的北美金融市场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ING Direct以其同质性的客户群体,通过提供简单有限的金融产品,使其能以较为标准的方式实施运营管理,从而减少营业成本,这实际上是更为系统性的成本控制能力,而不是推行多样化发展和多功能服务的银行可以通过内部某一环节的成本控制可以达到的。未来国内银行信息化发展可能更多朝差异化发展,通过进一步细分银行的目标客户,使有特殊平台客户资源的商业银行得到更好的发展。国内银行正在经历信息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和开发阶段,随着金融信息化的深入,各大银行在信息技术开发及信息设备投入上的差距将日渐缩小,而客户关系管理和相关业务需求的提炼将成为我国银行信息化的重点,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银行应逐步重视对客户业务需求的分析,并大力培养真正面向客户的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人才。

2.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和银行信息化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ING Direct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理解客户对金融产品高收益率的敏感性,通过提高存款利率至大幅高于银行活期储蓄账户利率水平,从而吸引传统银行客户群体转向ING Direct。但是当前国内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并未放开,商业银行是以上浮存款利率为主要手段竞争储蓄客户。实行信息化以后,各家银行的竞争将主要关注如何给活期储蓄提供更多使用便利,通过理财产品、各类存款产品等灵活设计金融产品,使得客户资金在闲置时能提供更高收益回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多样化和标准化与否,还与银行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如果银行信息化部门作为传统银行内部部门存在,传统银行早已有多样化的产品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银行信息化更多地将体现为销售渠道的价值,可以为其提供更多银行产品及服务;如果银行信息化部门作为相对独立的部门存在,出于成本控制目的,会更多地往金融信息专业化、差异化发展,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将会进一步简单化,否则一旦利率市场化后同质竞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在价格战中最终两败俱伤。

3.金融信息化要合理利用社会分工和协作

在欧美国家,信息化行业和金融服务中介行业都高度发达。例如美国银行同CSC公司,JP MORGAN同FDC公司都进行了外包合作;美国约有68%的信用卡业务处理及约10%的ATM处理均是由外部信息服务商承担的。另外也有专业的金融信息服务中介商向银行业提供着金融市场数据以及各种信用评级服务。这种借力借脑的方式完全符合社会分工协作趋势,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减少了风险,同时使银行能专注于发展自身核心业务。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包括几乎所有的金融服务产品信息系统,多数由银行自主设计、开发的,只有个别银行整体引进了国外信息系统,银行的信息系统特别是应用软件系统等主要是定制的。这必然造成银行信息化投入高、系统开发周期长、软件运行维护难等问题,这非常不利于我国银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银行标准化工作无法适应业务及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重视金融标准化等信息化基础性工作,通过组织力量认真总结金融信息化的经验教训,加大投入协同攻关,切实解决好相关基础性问题,从而推动我国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金融信息化要贴近市场需求

信息技术无疑是金融信息化最根本的支撑手段。例如在欧美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所有企业信贷的评估、审核以及放款等完全依靠网络平台实现,同时通过后台系统进行管理。银行的金融超市和精品市场更是集中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信息于一体,整个业务流程中的前台、中台和后台管理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来完成。信息技术对西方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银行监管、管理、经营以及服务模式的改变。我国银行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以金融信息技术为工具和手段,从而推动创新的发展。银行从产品创新的创意到客户群体需求收集,再到产品设计与开发、测试,直至市场推出,都必须在“快”字上下足功夫。这就要求银行主动贴近市场,积极挖掘客户需求形成创意,通过优化创新流程,以加快创意形成产品的效率,此外还需紧密跟踪市场消费动态,及时完善银行新产品的创新功能点。银行还要重视产品创新的后评估,吸收经验和教训,及时研究替代产品或者升级产品。每个商品都有其生命周期,金融产品也不例外,在成熟期利润达到顶点后通常逐渐开始走下坡路,进入衰退期间产品销售量显著下降,利润也大幅度滑落。所以,商业银行需要结合市场消费动态,建立并完善合理的金融产品退出机制。

5.重视对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监管

尽管金融风险防范是涉及面相当广的复杂问题,无法仅仅依靠信息技术应用就能得到解决,但欧美银行的实践已经证明,金融信息化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严格金融监管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手段。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已经严重滞后,还无法适应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我国在继续抓紧、抓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有必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快相关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将进一步加强自身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管理,通过实现金融监管部门间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从而建立一个跨部门监管以及业务协调功能的,具有信息决策支持、知识管理以及风险预警等完善功能的金融监管平台,最终实现对商业银行全面及时、动态连续的金融监管。商业银行可采取诸如统一授信管理、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信用衍生产品等新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从而防范和转移各类风险;通过使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识别和监控银行风险,使得风险管理更多显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而在这些方面金融信息化建设将尤其显得更加重要。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篇7

一、树立正确的金融创新风险管理观念和思路

(一)建立清晰完整的权责利匹配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的组织结构、恰当的职责分离和明确划分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是商业银行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要求。而建立一个清晰、完整的权责利相互匹配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首先必须赋予风险管理部门以实际权力,足以影响高层决策和其他部门行为的权力,并且风险管理部门在承担与权力相应的责任的同时也获得适度的利益激励。我国商业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应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对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负有最终责任;监事会负责监督高级管理层履行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职责,有权要求其纠正过度利用金融创新工作而损害商业银行利益的行为。

(二)改变唯模型化的风险识别方式目前,依据自身对银行面临风险的把握,我国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建立起适合自身的,并且依赖于基础信息及数据的完备的内部金融风险评估系统。这些模型主要注重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数据及其他市场变量比较敏感,包括像金融市场中的汇率、利率或资产价格等。而面对我国的实际国情,如历史数据不全、企业财务欺诈、利率市场化进程等,唯模型化的风险识别方式在实际运用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信息系统采集风险的能力和灵敏度,并且通过应用主观智慧,提高风险量化的准确度。准确量化风险是金融创新启动之前的必经之路,这在金融深化、全球联动的今天尤为重要。

(三)将审慎经营原则落到实处我国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需进行多方面的金融创新,同时,也不能忽略金融创新带来的巨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中,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金融创新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同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在提倡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任何时候都不能背弃金融业最基本的“审慎经营”原则,把握好效率和安全的关系,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状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通过各种方式和产品的创新、变革,促进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金融市场、金融行业及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金融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金融风险是指在资金的融通和货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因此,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就是实现风险的分担,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可能产生损失的不确定性消除,并获得风险报酬。

(一)强化风险数据统计与整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金融风险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多数建立在管理者和专家的经验和分析之上,主观因素成分较大,内部操作分析的数据库设立还不完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数据库。通过将近似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过程、报告、散播、分析原因和解决等在数据库中记录,通过数据库的存储和处理,更好地对未来的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和预测,还可以建立法人和自然人的资信信息库。在很多发达国家,许多银行早已建立法人和自然人有关资信历史的信息库,实践证明它对约束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行为和规范信用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分析金融创新风险形成累积途径分析金融创新风险形成和积累的途径,首先需要清理当前金融创新业务流程。细分当前的金融创新过程,清理审查已细分的各个环节处理流程,并分析其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对在从其他部门吸纳风险和向其他部门输出风险的环节中已经产生风险的显性特征进行总结,提取出能够量化的信号指标。基于清晰的业务流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将获取的历史数据和实际操作中的相关实践经验信息综合起来,梳理清楚风险管理中重点监控的环节,并总结分析出各个可能监控点的风险信号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规避思路

(一)风险信息数据库与信息渠道建设

1.利用信息网络,构建风险信息数据库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是否完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方案的设计、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加工,而信息的采集又是三项工作的基础。同时,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建设覆盖全行的信息网络,并实时收集原始信息。只要有新的信息,不管是每日常规信息、定制信息还是不定信息,都需要及时添加到数据库中。其中,原始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获得:(1)录入从原始的合同、文件以及相关档案案例中得到的数据,保留相关信息来源;(2)直接导入从业务部门系统中得到的数据,例如核心业务系统、总账信息系统(MIS)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等;(3)输入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者的决策意见或指令,当然,这是需要得到更高一层管理部门的审批方可进行的;(4)由相关信息渠道管理人员录入其他尚不能通过上述三个渠道获得的信息,必须经专人调查研究、核实并形成调查报告后方能进行。这样做可以保证原始信息的真实性,并且通过设置信息系统的自动取舍功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留下有效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加工,使其成为有用的量化数据或指标并符合风险控制要求。

2.设立风险监控点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只有在建设好信息网络和风险数据库以后,才可能从信息网络和风险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预警信号或指标的具体数值或风险表现信息。同时,还需要相关的组织机构、信息网络建设部门预先选择和设置风险监控点,以此来了解应当从哪些原始数据或风险流经的部门获得这些具体的数值或者风险表现信息。与构建全面完善的风险数据库的风险数据采集点不一样,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有成本的,考虑到风险监管成本和监管效率,风险监控点并不需要建立在风险传递途径中的所有数据来源点。根据那些在风险管理系统的筹备阶段所获得的历史数据和分析结果,风险决策部门应针对当前银行内部风险状况,参考所使用的风险监控模型的需要,理清风险管理重点监控环节。

(二)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建设

1.设置监控指标预警初始临界值金融创新风险是由各个单因素引起的风险的综合结果。在对金融创新风险作出总价评价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和相应的处理程序。因为只有超出安全值域的因素指标,才表明它处于风险状态;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处理程序,才能实现实时防范风险功能。通过历史数据的正常值范围,可以确定风险监控系统的预警初始值,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则显示为预警信号。另外,根据监测值对正常值范围偏离的程度,还应当将预警信号设置为几个等级,偏离越大,风险信号等级就越高。

2.风险信号的识别风险信号的识别实际上就是一个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凭识别者的判断能力、识别手段和经验总结。单个的非明显特征的风险信号并不一定代表某个风险发生,它需要结合其他风险信号系统分析才能对风险信号作出准确的判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号的识别机制,目的是认识风险。风险信号识别应侧重于微观风险的识别,关键是抓好两项工作。(1)在设计或者改进风险管理系统过程中,风险管理机构依据风险决策需要预先设定风险监测模型,再根据既定的风险监测模型,确定相关的风险监测指标。(2)密切关注早期预警信号,有助于发现和预测金融风险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当风险监测指标达到设定的条件,假如,当某个特定的风险信号对正常值偏离达到某个特定的等级时,预警系统内风险识别机制就会启动。

3.风险的初步评估与处理风险评估就是度量和评估有关风险对金融创新行为可能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程度和大小。为此,需要知道风险后果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和大小。在风险信号被识别出之后,则进入风险信号的初步评估阶段。这个处理过程被分成系统自动分类处理和人工处理两种并行的模式。一方面,根据自身判断出来的风险暴露情况和风险信号,风险监控系统将自动对风险进行分类,并将其放入相应的风险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当超出系统模型设定范围的新型风险出现时,风险监控系统将很难作出正确的识别和判断,此类风险将直接交给风险监控人员来人工处理,并进入相应的风险初步处理程序。

(三)风险管理系统的反馈和维护机制

1.综合反馈信息,评估当前风险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对风险管理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估,关键在于对风险数据库和反馈机制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当然,要获得来自于风险数据库的信息,必然受到风险管理决策部门的权限制约。例如从维护部门、监控部门、监控系统中分别获得不同的风险监控数据。这些信息渠道在提供评估所需的统计数据的同时,保证了重要商业数据的安全性。反馈机制与信息沟通是保障信息质量、实现信息共享、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快速反应能力的有效措施。反馈机制是连接我国商业银行各部门甚至银行外部的一个信息沟通交流系统,包括顾客与银行、员工与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等之间的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系统维护部门可以发现和了解到一些从数据监测角度不能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研究最新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占据着核心作用,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而风险管理工作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及实践操作经验的集合体,因此,在风险管理系统维护部门培养、组建一批具有现代风险管理理念、掌握现代化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具备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金融信息化行业分析篇8

关键词:监管信息;监管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9-0048-03

一、监管信息交流和监管协调是有效监管的重要保障

从各国的情况看,主要国家或地区金融经营模式与监管制度是各不相同的,各国监管机构的分工也是不同的。如美国、德国等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英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实行的是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模式,法国、意大利等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韩国等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统一监管的模式,卢森堡、比利时等实行的是混业经营,银证统一、保险单独监管的模式,加拿大等实行的是分业经营,银证统一、保险单独监管的模式。

一般而言,统一监管具有及时性、连续性、协调性和一致性,避免监管的重复和盲区,避免监管套利的优势。分业监管一般有多个监管主体,其优势在于专业性强,有监管竞争优势,但易存在监管的重复和真空,监管机构间协调难和责任推诿的缺陷。牵头监管、双峰监管和伞型监管成为分业监管模式的改进型制度。几个主要监管机构建立信息交换和磋商协调机制,明确牵头监管负责不同监管机构主体之间的协调工作,明确对某一目标的监管责任,形成牵头监管模式。双峰监管是设置两类监管机构,一类对所有金融机构实行审慎监管,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另一类负责对不同金融业务监管,起到双重保险作用,如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而证券和投资委员会则负责对市场一体化标准、信息披露和保护消费者方面进行管理。伞型监管(加功能监管)是面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集团化综合经营,由一家监管机构进行集团层面的监管,而对控股公司经营业务的种类由功能监管机构进行主监管。如美国在1999年金融现代化促进法案出台后,金融控股公司可以从事更广泛的金融业务,美联储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首要监管者,实现在集团层面的伞状监管,州政府和其他联邦机构对控股公司所控制机构进行功能监管,美联储与这些监管机构实行监管合作。

可见,虽然各国监管体制不断变革,但统一监管和分业监管依然并存。分业监管有多个监管主体,是将按功能监管原则或按机构监管原则设置监管机构这一问题外部化,而统一监管体制一般由一个权威机构统一负责,在其内部再进行具体分工,是将按功能监管原则或按机构监管原则设置监管机构这一问题内部化。因此无论是分业监管还是统一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推动金融健康发展是监管机构的共同目标。而在有多个监管主体实行分业监管模式下,监管机构之间如何做好监管信息的交流、监管磋商协调就变得尤为重要,成为有效监管的重要保障。

二、美国监管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机制

美国金融监管模式是按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行混业经营分业监管,金融监管实行二元多头式,即由联邦和州共同负责。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有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储备体系(FED)、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50个州则分别设立自己的金融监管机构。

每一家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主监管机构”,负责实施监管,并将对有关监管信息提供给其他监管部门。因此虽然监管机构众多,但各监管机构之间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美国银行监管体系非常复杂,美国银行机构需定期向联邦储备体系、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及州政府的银行监管部门等监管机构报送有关财务状况、业务经营状况等方面的非现场监管资料,此外还需要报送其他非现场监测信息,如报送分支机构的存款报告,银行控股公司要向FED报送母公司报表、集团并表报表以及集团控股的非银行附属机构报表,上市银行要向美国证监会报送有关信息等等。因此一家银行往往需要向不同的监管机构报送大量的监管信息。

为加强各监管当局之间的沟通协调,统一监管标准,减少交叉重复,防止出现监管真空,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承担了专门负责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包括负责监管信息的标准化以及信息共享方面的安排。

FFIEC设有中央数据仓库(CDR),先是由主管基础报表的机构(call agenty)完成数据诠释工作,包括报表格式、填报说明、检验关系等,并提供给授权的软件供应商,由软件供应商根据数据诠释开发出相应的软件并销售给各银行。银行应用这些软件,通过在线XBRL格式电子报送有关的财务状况、业务经营状况等方面的非现场监管资料,中央数据仓库直接对数据确认处理后便成为有效的基础报表(Call Reports),并生成“统一银行业绩报告(UBPR)”,提供给各监管机构,同时在公共网站上向公众披露。基础报表是最主要的监管报表,其内容和报送频率由FFIEC决定,报表的格式和填报要求公布在FDIC的公共网站上。根据机构规模和业务复杂性的不同,基础报表的报送要求亦有所不同,如有境外分支机构的大银行需要填报25张报表、1100个项目,而规模小或业务简单的银行填报的项目相对较少。

由于信息数据的诠释、标准、格式和报送规范统一,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流程化加工统一,外部监管要求和银行内部管理要求统一,确保了银行与监管机构信息交换的准确和快捷,各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的共享,也减少了各银行和监管机构的重复劳动。

监管机构根据各自的监管分工,充分利用获得的各类信息,依靠各自非现场统计监测系统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如FDIC主要针对商业银行,FED主要针对银行控股公司,OCC主要针对机构和高管信息以及现场检查,识别风险点和需要关注的领域,进行早期预警,如每季各家银行的“统一银行业绩报告(UBPR)”,包括100多个固定指标和一些个性化指标,对银行经营状况进行分类比较和趋势分析;计算资本充足率,确定以风险为本的最低资本要求;识别出可能降级的银行和高速增长的银行,并分别予以重点关注;指导现场检查,确定现场检查的频度、时间和重点;根据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对银行进行骆驼评级和风险评价,并确定下一步应当采取的监管措施;FDIC还通过非现场分析进行存款保险定价等。

同时各监管机构实行信息交流共享,对社会公众信息披露度也非常高,除少数银行信托业务和监管机构的现场检查信息外,汇总的数据信息和单家银行机构数据信息几乎全部在网上披露,如FDIC网站上提供了20000多页的信息,银行和公众都可以从网上看到基础报表的格式和填报口径的诠释,也可查到并下载每家参加存款保险的银行的情况,每家银行有600

多项指标和近10年的数据,以及根据基础报表生成的各类分析、统计表和图表。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金融业各监管主体之间因职责界定不清晰、监管标准不统一,沟通协调不畅通,指标诠释不一致,数据信息不共享,在市场准入、业务规范、现场检查、行政处罚等方面存在真空、重复或监管意见不一致。各家金融机构需要研究、理解、满足不同监管机构甚至是同一监管机构内部不同部门的监管意图和要求,开发不同的信息系统,将各自的信息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多个监管机构报送,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为此,借鉴国外良好做法,为加强监管的全面性、效率性和科学性等方面,在信息采集、加工和利用上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一标准,分工合作,提高监管的全面性

在目前分业监管的前提下,构建好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体系和流程,法律法规要对监管的机构及其交叉的业务、交叉的领域赋予明确的职责和事权,实现从机构到功能到市场、从纵向到横向的全方位监管覆盖,不重叠不疏漏。借鉴国外牵头监管、双峰监管和伞型龄管模式,在涉及交叉经营和交叉监管时,明确一个主监管机构,其他相关监管机构密切配合,实行牵头监管;在涉及系统性安全和机构业务监管上,可实行双峰监管;在涉及综合经营上,可搭建伞型监管架构。明确监管目标和监管职责,在现场检查上互相沟通配合,在非现场监测上统一监管标准,在各监管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管分工和合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防止监管机构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局面。

(二)统一采集,信息共享,提高监管的效率性

我同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对非现场监测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形成矩阵,参照美国FFIEC模式,科学设计金融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体系,统一收集和加工标准化的信息,通过优化计算机和网络建设,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监管机构内部以及各监管机构之间,形成充分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以提高监管效率。同时在监管机构与被监管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互通系统,形成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互动机制,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大多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只要考虑统一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主要数据标准、格式和接口,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收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非现场监测效率,减少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多头重复劳动。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也应架设面对社会公众的信息披露的桥梁,建立信息的披露程序,提高透明度,形成社会公众编外监管队伍,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达到“三约束”和“三公”效率,即内控约束、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建:、I公开、公平、公正的有序金融环境。

(三)利用信息,深度挖掘,提高监管的科学性

美国监管机构不仅可以对基础报表和统一银行业绩报告进行加工得到各项指标、比例、时间序列和同组分析等信息进行事后监测,同时可以对数据仓库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利用自行开发和外购的多种银行风险监测模型进行事前预警,如有识别大银行风险及变化趋势的模型、从定量角度进行CAMELS评级的模型、对CAMELS评级滞后期进行修正的模型、不动产压力测试模型、识别增长较快或融资结构高度依赖于非核心资金来源机构的增长监测系统、对一个机构的累积增长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进行长期风险预警的持续增长者(Consi stent Grower)模型、识别高风险贷款机构风险贷款警报(QLA)模型、针对新注册的机构(不到8年)的年轻机构(YoungInstitvtions)模型、综合骆驼预警评级(SEERRating)模型、列出需要关注的机构名单并按季进行再检验的预警风险等级(SEER Ri sk Rank)模型、对金融机构进行总体判断的多旗(Multi-Flat)模型等等。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答辩演讲稿范文 下一篇:酒文化的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