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人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9-25 15:40:22

透析病人的护理

透析病人的护理篇1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意义和作用。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有针对地进行疏通、开导,做好感情沟通,与患者亲属一起消除患者心理障碍,辅以必要药物治疗,增强患者透析充分性、促进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加强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而且在增强透析充分和消除患者抑郁状态上有明显治疗作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了血液透析。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大多数患者负性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对我院2007-2至2009-7就诊的30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以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帮助。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在24~6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尿毒症10例,糖尿病肾病1例,高血压肾病12例,先天性多囊肾7例,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维持性血透时间为10个月。

2 心理特征

尿毒症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有:①恐惧心理。尿毒症疾病的特点是患者需要长期透析,透析中不适,经济费用高,动、静脉穿刺疼痛等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1]。②渴望、期待的心理。期待血透后能有奇迹出现,逐步摆脱血液治疗,故对每次的复查结果都特别关心,在饮食控制、限制水、盐摄入等方面能积极配合。③焦虑、失望的心理。随着血透次数的增加,长期的饮食控制,反复抽血复查肾功能、血常规等,均使患者遭受很大的痛苦,加之病情不断加重,造成患者心理承受能力随之降低,焦虑、失望的心理交织在一起,难以解脱,从而产生不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的心理。④悲观、厌世的心理。随着病情的进展,透析次数增加,寡言少语、伤心流泪、失眠,对周围的事物、他人的言行及环境的变化等都很敏感,有些患者因此而变得脾气暴躁,认为家庭对他照顾不周,甚至嫌弃他,进而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

3 护理对策

3.1 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舒适的环境能消除陌生感,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治疗及休息环境,床位整洁、室内安装空调、电视、微波炉、电话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

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顺利实施的前提,护理人员对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和蔼可亲、热情耐心、细致周到。给病人适当的鼓励和安慰,让他们体会到护士的热情真诚;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在工作中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技术,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感到可以信赖,可以信任。

3.3 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病人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我们应与病人多交谈,耐心地倾听,找到病人丧失信心的根源;向病人介绍透析治疗病情好转的病人,告知病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顽症被我们认识或治愈,再加上国家对国民健康的重视,医药费报销的比例逐年增加,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3.4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取得密切配合:医务人员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结构及家庭角色、婚姻状况、学历、所在单位及单位的角色、患者的生活习惯等),转变患者对治疗的态度。病人家庭的理解与配合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我们应积极争取家属配合,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应进行疏导,可邀请家庭其他成员或患者的亲密朋友一同进行疏导。并告戒病人家属,其言行及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及治疗,劝其家属在病人面前要保持良好的心境,经常安慰鼓励病人[2]。对病情稳定、自我感觉良好的病人,鼓励他们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同岗位,如教书,做生意。对年纪偏大的老年患者,鼓励他们生活自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练,如散步、打太极拳,但要循序渐进。对于家庭困难,报销比例小的病人,我们应尽量减少其支出,并鼓励他们向社会、国家寻求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帮助。

3.5 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由于文化素质、社会经验的不同,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也不同,我们采取一对一的口头宣教或用黑板报、小册子的宣教,或介绍一些透龄长、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等方式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变化规律、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合理的膳食及血管通路的自我护理,并教会病人及家属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如失衡综合症、低血压、低血糖等。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对治疗和护理有促进作用。

3.6 提高透析质量:医疗技术是患者透析质量提高的基础,透析过程中要倾听患者的主诉,尊重患者的意愿,合理使用各种药物和辅助治疗,避免透析过程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血液透析的用水质量监控、 透析机的超滤性能、动静脉内瘘护理和穿刺水平、腹膜透析感染率等均体现透析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除充分的血液透析外,可开展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防止和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治疗贫血是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4结果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基本上接受了需长期透析的生活方式。30例患者中有20例重新走上自己岗位,6例能生活自理并干一些轻的家务活,3例生活基本能自理,1例因患有癌症后死亡。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而且在增强透析和消除患者抑郁状态上有明显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茅彤华.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变化与护理[J].中原医刊,2005,32(24):82-83

[2] 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透析病人的护理篇2

关词键: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

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因多种致病因素影响,致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病发展至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可引起全身脏器的损害,发生肾相关性贫血、高血压心包炎心肌病心律紊乱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后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

肾功能衰竭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液透析也称为人工肾,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分别引至半透膜的两侧,分子做跨膜运动透过半透膜以达到平衡,从而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及毒素,部分代替肾脏功能并补充某些所需物质,延长患者生命。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手段。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慢性肾衰患者就需要规律透析。建立及维护一条良好的可供患者长期、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前提。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为理想、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这条通路被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3]。 人工动静脉内瘘是指将患者肢体邻近的动脉、静脉通过外科手术吻合,使之成为血流通道,经过这个通道高压力、高流量的动脉血液转流至静脉。

影响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为门诊透析患者,透析间期在家度过,因此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辅导显得更为重要。在了解患者个体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周密的护理计划,形成规范化护理模式,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保证透析时护理措施的落实到位及透析间期的患者自我管理。合理的护理措施的落实既保护了内瘘,从而有效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患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的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肾脏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本研究中所有入组的患者资料来自析治疗的患者,共12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跨度为32-75岁,平均年龄54.5岁,病程3―25年,血液透析时程1年―15年。患者的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糖尿病肾病28例,高血压相关性肾病21例,狼疮肾炎9例;慢性肾脏病终末期尿毒症患者38例(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相关性肾病转变为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以动静脉内瘘方式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主要为前臂内瘘和上臂内瘘,其中前臂内瘘患者102例、上臂内瘘患者26例。在128例患者中,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进行血液透析成功率为96.09%,其中前臂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使用成功率为98.04%,上臂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使用成功率为88.46%。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肾脏内科进行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128例患者中,有115例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超过3年以上,畅通率达到89.84%。

1.2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128例使用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的疾病知识宣教及健康教育、患者的心理护理、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以及血液透析前、后的护理、穿刺护理的方法、经验、技巧(经验和技巧主要依据为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及整体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回顾总结并加以分析,总结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和技巧,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延长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护理

护理,主要是在患者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以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也对患者及家属行疾病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术后的身体康复p功能锻炼、内瘘保养等。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主要分为:①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观察、维护以及肾相关性疾病知识的讲解;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③透析前的准备;④穿刺护理和透析时的护理;⑤使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结束后的护理。针对以上五部分内容对透析患者行精心护理来保证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功能,保证血液透析患者拥有一条使用长久且畅通的血管通路。只有维持好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才能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提供便利,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4]。

2.1患者宣教

动静脉内瘘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是将患者的动脉与静脉(一般为挠动脉与头静脉)吻合,使得动脉与静脉形成内瘘,作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如有护理不当极易发生血栓、内瘘闭塞,感染等并发症[5]。通过对使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包括内瘘在血液透析期和血液透析间期护理的常识以及基本注意事项,让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维护中,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从而将科学的护理方法和患者的积极配合相结合,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患者透析的血管通路畅通。

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要远多余与医护人员接触的时间。因此,在血液透析间期的护理过程中也需要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患者家属掌握好内瘘护理的相关知识后可更好的参与到对患者在血透间期的护理工作当中。

通过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知识的宣传,可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主要采取与患者及患者家属面对面讲解的方式进行血液透析知识以及护理的宣传教育,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动静脉内瘘使用前期,由于内瘘刚成熟不久较脆弱,而且患者对内瘘的使用不熟悉,更需要精心的护理。前期可进行适当的手臂运动来以锻炼刚成熟的内瘘,如每日用内瘘侧手臂捏橡皮健身球3次一4次,每次持续10 min~15 min,或用止血带压住内瘘侧手臂的上臂,使静脉适度扩张充盈,2次/d~3次/d,5 min/次~10 min/次;但动作均不宜过大或用力过猛。

(2)血液透析结束后正确的止血方法,包括按压部位、压力、时间、方式。

(3)判断动静脉内瘘通畅的方法以及内瘘的保护及注意事项。用手指放到内瘘口缝合处,感觉血管震颤是否存在,如存在明显震颤即为通畅,反之则可能闭塞;动静脉内瘘的日常护理:内瘘侧肢体避免输液、取血、测血压、负重、压迫等等;透析后当天无需清洗内瘘侧部位,以防止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但下次进行透析前应对内瘘处进行清洗;透析间期需进行轻缓的手臂运动,加强内瘘的锻炼以维护丰富的血流。

(4)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动静脉内瘘使用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和血栓。出血,一般与抗凝剂使用剂量过大、按压不当或者手臂负重过度有关。预防措施,降低抗凝药物剂量或者补注鱼精蛋白进行中和治疗,透析当天不进行手臂锻炼运动,负重,掌握好穿刺点穿刺后的压迫方法。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震颤减弱或消失,一般由透析后血液浓缩处于高凝状态、患者脱水或者低血压等引起。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控制好血压,加强内瘘肢锻炼,预防腹泻等各种因素所致的脱水,避免重物压迫内瘘处。

2.2心理护理

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主要为慢性肾功能疾病包括高血压相关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等慢性肾病以及后期的尿毒症等,该类疾病需要通过不断的血液透析治疗来净化患者体内血液,除去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和多余的水分以延续病人生命。因患者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频繁的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由于患者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和经济上的困难,患者易出现焦虑不安、消极压抑的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部分患者对慢性肾病和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从而对自己的生命前途感到渺茫,生存价值产生怀疑,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消极治疗的态度(不配合医生治疗)并且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因此,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下,首先需要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让患者阐述心声,并对患者认真讲解慢性肾功能疾病和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良好疗效。如:身边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成功延续生命达数十年以上;甚至一部分病人在积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及术后护理,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以成功的病例为患者输入正能量,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次,护士要以亲切的语言以及细致的护理来引导病人的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内瘘的优点(如减少术后感染,出血以及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向病人传递疗效良好、护理到位的讯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坚定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决心,进而达到血液透析治疗成功的目的。同时,应鼓励病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常看报纸、娱乐杂志、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

2.3透析前护理

2.3.1 患者准备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应避免在内瘘侧手臂进行负重、用力挤压、穿刺输液、测血压等;且内瘘处应保持宽松、干燥、清洁。透析前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面色苍白的贫血貌;有无皮肤青紫、牙龈出血的出血倾向等,了解饮水情况;是否焦虑,恐惧心理。患者的患者的体重测量,;检查内瘘是否通畅(静脉侧应能触到震颤)。

2.3.2 设备和药物准备

透析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测,检查各参数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报与设备管理人员调试,以防止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因仪器故障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同时检查透析器和相关管道以及透析供水系统;配置好透析液。准备好透析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药物,一般包括包括肝素、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急救用药等,以便随时按照医嘱使用。

2.4穿刺护理

在血液透析的整个护理中,穿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穿刺的方法和技巧,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点的选择等可直接影响病人内瘘的使用寿命。不同的患者内瘘位置有所不同,如何保证首次穿刺一次成功以及以后的穿刺过程中保护动静脉内瘘血管避免损伤、延长病人内瘘的使用寿命一直是内瘘护理的研究工作的焦点。

2.4.1 首次穿刺护理

内瘘首次穿刺时,要注意观察血管的走向,穿刺部位要选择距离内瘘较远的部位,这样能保证血流量;穿刺针的选择,一般选择16号或17号薄壁的穿刺针,这种型号的穿刺针可以满足血液再循环率和静脉压力两个方面的要求[6](再循环率应大,而静脉压力不宜过高)。首先使用听诊器听诊动脉化的头静脉,如杂音响亮,即可穿刺。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因穿刺针污染或穿刺部位消毒不严而带来的感染。穿刺要求一次成功,禁止扎压脉带,如血管暴露不充分,可由助手轻握近心端,见回血后立即放松。进针点据内瘘处5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距离应在8-10cm内,调整好血流量后(初次穿刺透析,血流量应控制在150ml/min左右)将穿刺针固定。

2.4.2 反复穿刺护理

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首选“绳梯法”[7](即在血管上做轮换穿刺,每次更换穿刺部位,各穿刺点要按顺序排列,定期轮换),两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应掌握在1 cm~2 cm(利于穿刺部位的愈合,减少因穿刺引起的瘢痕组织,预防动脉瘤的形成)。

正确的穿刺方法是穿刺针应平行于血管壁,穿刺针的针尖不可过深、过浅或者接触血管壁,以免损伤血管内膜。穿刺成功后,斜面朝下固定,有利于减少血管壁的损伤[8]。免穿刺针反复操作所引起的针眼出血和皮下血肿,以免增加患者痛苦及影响下次穿刺。

2.5透析后护理

穿刺后的护理,由于刚进行完血液透析,静脉内血液流速较快,血管内压力较高,因此透析结束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甚至可影响以后的透析穿刺和内瘘的使用寿命[9]。

2.5.1 穿刺后护理

(1)拔针时,右手持针柄,在针梗无压力状况下拔针,避免损伤血管内膜,用止血贴保护针眼,用无菌棉球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穿刺点是以穿刺针进血管为准,而不是以进皮肤为穿刺点,将针拔出,压迫穿刺点10min-20min不等(根据病人的一般凝血情况)直至穿刺点不渗血为止。压力以能止血但是又不阻断血流为原则。(判断血流未阻断的标准:压迫包扎后在内瘘的近心端可以扪及血管震颤或听诊有风吹样杂音为宜)。

(2)透析结束后,要严密观察肢体末梢循环以及触诊动静脉血管是否有震颤,听诊器监测内瘘有无血管杂音,如有异常情况应告知医师,及时处理。

2.5.2 药物护理

(1)透析结束后,根据患者在透析过程的肝素用量和患者的出血情况可用鱼精蛋白中和透析过程中注射的过量肝素,以防止出血。

(2)血液透析后第2天开始,可热敷穿刺部位,每次20 min,每日1~2次,有利于血管组织修复及局部渗血的吸收。长期透析患者反复穿刺,血管容易因损伤和瘢痕导致硬化,可用多磺酸膏粘多糖软按摩瘘管。按摩前先用温水清洗造瘘侧肢体,取少许多磺酸粘多糖软膏用食指以穿刺点为主沿血管走行做环形按摩,稍用力直至药物吸收,每次20 min,每日2次,根据血管硬化程度可酌情增加软膏厚度、延长时间及增加次数。

2.5.3 饮食护理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来说,饮食管理是进行逐日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患者营养状态与饮食有很大关系。首先要严格限制钠、钾及水分的摄入,以防止水钠潴留、高钾血症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其次在给予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热量的同时,食物中还应该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铁质。值得重视的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的摄入比非血透病人要多,一般是1-1.5g蛋白质/天/千克体重,还应该选择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食物。需保重充足热量以防止自体蛋白的消耗、加重氮质血症,按35千卡/天/千克体重计算。透析时水溶性维生素B1、C可被透出故要常规补充维生素B1、C。

3.结论

通过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进行维持性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资料整理,从患者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护理、穿刺护理以及术后护理五个方面进行方法、技巧总结分析。128例患者中,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进行血液透析成功率为96.09%,其中前臂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使用成功率为98.04%,上臂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使用成功率为88.46%。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肾脏内科进行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128例患者中,有115例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超过3年以上,畅通率达到89.84%。

通过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血透治疗及护理知识的宣传,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加强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增加家属的支持能力;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掌握好关键的操作技术(穿刺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做到无症状性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以及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胥.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巧[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294-295.DOI:10.3969/j.issn.1672-1721.2008.12.005.

[2]何晓波,李彩霞,张淑娟等.108例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1999,(6):44.DOI:10.3969/j.issn.1004-5775.1999.06.046.

[3]胡红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3):64-65.DOI:10.3969/j.issn.1001-7550.2005.03.042.

[4]李家燕.维持性血液透析早期启用动-静脉内瘘护理探讨[J].内科,2008,3(6):928-930.DOI:10.3969/j.issn.1673-7768.2008.06.057.

[5] 李小卿,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中国医疗前沿》,2012年01期.

[6]石立荣.维持性透析内瘘穿刺技巧与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08,6(22):2033-2033.DOI:10.3969/j.issn.1674-4748.2008.22.046.

[7]马芳,吴欣梅.浅谈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路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95-1996.DOI:10.3969/j.issn.1001-7585.2011.16.078.

[8]刘晓霞.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4):328-329.DOI:10.3969/j.issn.1672-5085.2011.24.318.

透析病人的护理篇3

[关键词] 内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59.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084-01

血液透析的目的在于替代肾功能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内瘘是HD病人的生命线,因此保护内瘘、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显得非常重要,要实现这一点,血管内瘘的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4年9月~2007年3月共收治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15~80岁,内瘘病人55例,腹股沟置管6例,其中因高钾血症猝死3例,脑血管意外1例,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者2例。

2 护理方法及注意点

2.1 血管内瘘手术后的护理

术后5~7 d内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若发现有渗血不止,疼痛难忍应及时就诊。注意观察手术部位血流是否通畅,包扎敷料不可过紧,及时换药更换敷料,抬高术侧肢体,防止末梢水肿,内瘘手术后需6~8周待血管扩张,管壁增厚方可使用,若过早使用一定要确保穿刺一次成功,以免引起血肿,缩短内瘘寿命。

2.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内瘘早期感染和手术有关,而后期感染常与穿刺点被污染有关,感染会使内瘘功能大大减弱甚至丧失,严重者还可导致败血症,是导致病人透析死亡的重要原因,需立即处理,对血管穿刺要求一针见血,避免血管壁的损伤。采用绳梯法或钮扣法穿刺,此法优点为:由于整条动脉化的静脉血管运用均等,不会使血管形成狭窄;穿刺点不易渗,其缺点是不断更换穿刺点,将增加病人每次穿刺时疼痛,但此穿刺法可延长瘘管使用寿命,从而取得病人的配合[1]。

2.3 血透透析中防止血栓形成

内瘘手术3个月内血栓形成,通常和血管吻合技术有关,需手术处理,后期多因血流量不足或脱水、低血压、高凝血等因素促成有关。反复定点穿刺可导致静脉壁纤维化和狭窄,进一步促发凝血亦是重要因素之一,应让病人局部热敷或用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扩张内瘘血管[2]。

2.4 血液透析结束时的护理

由于动脉化血管压力高,透析结束时若处理不好就会发生血肿,直接影响下次透析和血管内瘘的寿命。血液透析结束后,我们主要采用压迫止血法,拔针后迅速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垫按压,常以食指及中指压迫皮肤进针点及血管进针点,手臂可稍抬高,以减少静脉回流阻力,加快止血,压迫时间和压力应恰当,以不渗血及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时间为5~10 min,也可用压力止血邦迪、钮扣式止血带及纱布卷止血,血止后,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即可。

2.5 血液透析间期内瘘的护理

人体用于制作内瘘的血管极为有限,在建立内瘘时应遵循先做上肢,后做下肢,先做非优势侧,后做优势侧,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一般首选的是非优势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的吻合,因为此部位建瘘最容易,术后病人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内瘘仅能供透析使用,禁止在此推注高渗液体,以防静脉炎,避免剧烈运动、抽血、测血压、提重物等。透析结束24 h后,穿刺处反复用热毛巾湿敷,平时应加强手臂锻炼,使血管扩张充盈,并且教会病人配合保护自身内瘘,应做到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后穿刺部位避免当日接触水,这样就可以延长内瘘的寿命,提高透析效果。

2.6 血液透析病人内瘘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

血流量不足:其临床表现为瘘管的杂音震颤减弱,动脉管道负压增大,泡沫形成,穿刺引血后管道充盈不足,其原因可能为功能性狭窄,一时血管痉挛,也可能为器质性狭窄,反复穿刺后血管内膜增生,致管腔狭窄,处理方法为功能性狭窄用热敷,器质性狭窄需行血管扩张术。

感染:其临床表现有瘘管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瘘管闭塞,全身发热,寒颤,血培养阳性,重者败血症,其原因为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血液透析结束后淋浴,穿刺针污染,穿刺处消毒不严,其护理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力争一次成功,并确保止血有效,切忌定点穿刺侧肢体抗炎治疗,以防“祸及瘘管”。

假性动脉瘤:临床表现有瘘管静脉过度扩张成瘤状,其原因为过早使用内瘘;定点穿刺;穿刺技术差;血液反复外渗,血肿形成。其护理措施为待血管成熟后使用,采用阶梯法穿刺,穿刺时选好穿刺点,力求一针成功。

3 效果评价

经医生和护士的正确指导及新病人向老病人请教保护内瘘的经验及注意事项,病人中1例因在第一次使用内瘘时穿刺失败而发生血肿,经热湿敷等措施后血肿消失,1例病人因年老体弱,未加注意锻炼及透析间期护理导致内瘘失败。其余病人内瘘情况良好。

[参考文献]

[1]杨红梅.血液透析内瘘使用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与护理杂志,2002,2(4):108.

[2]张翠杰,于庆霞,辛淑梅.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43.

透析病人的护理篇4

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血透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使血透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194 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舒适度,减少了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治疗信心明显增强,生存质量随之提高。结论:舒适护理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起到良好的消烦解忧、促进放松的作用,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以及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尿毒症;舒适护理

对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使血透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患者接受规范血透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均系我科长期血透患者,男119 例, 女85 例, 年龄35—88 岁, 平均年龄为63 岁,均为尿毒症终末期患者。

1.2 方法

对115 例患者在血透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

1.3 结果

采用我院患者意见征询表调查法,给每位患者发放问卷,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9%,患者在身心方面均有很多改善。

2 护理

2.1 血透操作前的护理

2.1.1 环境的安排

科室运用5S 管理以达到规范化管理,血透区域用空气净化器净化, 保证空气清新,环境清洁,安静少干扰,温湿度适宜,患者正前方安置电视机,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或画面。病床可摇高坐起,设床栏、床桌,并班班更换清洁的床单、被褥及枕套。

2.1.2 心理舒适的护理

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血透,经济上的负担重,对预后易产生忧虑、恐惧心理,且随着血透时间延长,并发症较多,易产生紧张情绪。因此,血透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讲解相关血透知识,有效利用患者家庭的支持系统尤为重要。与患者进行诚恳交谈,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评估身体上不舒适的原因、位置、程度及心理上负面的应激,鼓励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予生理、心理支持,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接受血透治疗。

2.2 血透中的舒适护理

2.2.1 血管通路的选择

血管通路分为临时血管通路和长期血管通路,临时血管通路有颈内静脉插管和股静脉插管;长期血管通路有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内瘘和永久性插管,以自体 动静脉内瘘优先考虑,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择穿刺点,采用钝针穿刺,并与透析管路相连,减轻病人疼痛,在患者处于舒适体位的情况下妥善固定,必要时穿刺侧肢体垫以软枕,指导患者如何活动肢体可以避免血液外渗及其活动量有多大、什么样的体位不影响血透,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以消除紧张、烦躁心理。

2.2.2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在透析过程中,脱水不宜过多过快,密切观察患者的全面情况,掌握病情变化,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及需要,如出现:打呵欠、冷汗、心慌、便意、眼花、内瘘震颤音减弱或消失,常采取紧急措施,如生理盐水快速静滴,停或减超滤,缓慢静脉推注50% 葡萄糖液,如效果不理想,及时回血,指导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听轻音乐,保证患者生理、心理上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2.2.3 血液外渗的护理

加强巡回,若巡回中穿刺处有血肿应立即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冷敷,迅速更换穿刺部位,24 小时后血肿处可用温水毛巾热敷。

2.2.4 饮食的舒适护理

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给低盐、低钾、低磷、优质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之物。饭前消毒毛巾擦手,不方便进餐者协助其进餐,饭后协助漱口,维持口腔清洁,促进生理舒适。

2.3 血透后的护理

2.3.1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血透结束后在家休养的注意事项,掌握透析后的内瘘护理,结束当天保持内瘘干燥,避免搬提重物,透析24 小时后可温水毛巾热敷,有利于软化、营养血管。患者每天检查内瘘情况( 学会用听诊器听血管杂音,触摸血管震颤等)。如发现异常( 震颤减弱或消失) 或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尽快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及时得到处理。并教育患者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公共场所,不与感冒者接触。饮食清淡易消化,控制入水量,掌握低盐低磷优质蛋白质饮食谱,维持皮肤、口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2.3.2 有效利用家庭支持系统

加强对家属的宣教,告知家庭支持系统对患者病情稳定的重要性,鼓励营造良好的家庭休养环境,给予无条件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让患者感受亲人的可贵、生活的美好,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下一次血透治疗。

患者如在家里遇到紧急情况,可及时与本院医护人员电话咨询或及时到我院就诊,我们提供最舒适的优质护理。

3 结论

舒适护理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有一定的局限性。舒适护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丰富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起到良好的消烦解忧、促进放松的作用。将这一模式应用于血透护理中,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念,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舒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宏, 朱光启. 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1.

[2]柳屹立.5S 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J]. 现代企业,2005.

作者简介

透析病人的护理篇5

血液透析是治疗严重肾病的一种终身替代疗法。疗程漫长、费用高昂、疗程不确定,这些因素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负担。绝大部分患者都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为使患者放下心理包袱,全身心配合治疗,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大大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实施护理干预,必须理解患者需要,维护患者权利,熟悉患者心理,提高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1 理解患者的需要

1.1.1 基本需要:

透析患者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命的延续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由此,病人都十分关注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透析治疗的方式方法、疗效、疗程、后果,以及有无实施肾脏移植的条件和机会等。从患者透析的第一天起,护士就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耐心地给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作用,让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透析室的特殊环境,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全面配合治疗工作。这既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也是患者治疗、康复的需要。

1.1.2 安全需要:

医疗安全方面的需要涉及到顺利建立血液通道、保证透析机的运行状态、防止或降低凝血发生几率和护理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尤其是初次透析病人,见到血液被引出体外,通过管道进入机器,再输入体内,感到害怕,具有一定的担心或恐惧。此时护士应事先解释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如何去做以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使病人有心理准备就会感到安全可靠。

1.1.3 对爱和亲近的需要:

对爱和亲近的需要涉及到爱、亲密交往、情感以及同他人有意义的交往。病人在透析期间都希望得到医生、护士的关心、照顾,护士应就有关透析疗法问题给病人进行详细的讲解,多与病人交流谈心,服务上热心周到,使病人感觉到时刻处于医护人员的关心爱护中。

1.1.4 对尊重的需要:

尿毒症病人需要更多的尊重,这些病人往往自卑感强,加之长期患病,周围家人难免有厌倦、劳累和照顾不周到之处,使患者伤其自尊。作为医护人员应从一言一行中尊重爱护每一位患者,应当尽最大努力以良好优质的服务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了解患者的权利

1.2.1 患者有知情权:患者有权向医生、护士了解有关疾病程度、透析和预后等情况,医护人员应客观、真实的向患者介绍,并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告知他们,使病人随时掌握自己的病情和情况。

1.2.2 患者有选择权:就血液透析护理操作和机器本身而言,病人无需对科室指定的每一名护士和血液透析机都无条件接受,病人有选择医护人员和治疗机器的权利。因此,医护人员有责任向病人详细介绍有关人员和设备的情况,让病人在科室的帮助下选择自己满意的对象。

1.2.3 患者有隐私权:护士应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包括对病人的身体、病案记录、透析方案及个人隐私等按规定进行保护。护理人员应明智谨慎地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案资料及个人情况,妥善处置和保管。

1.2.4 患者有治疗费公开权:病人有权要求查看治疗账单,护士应将每日结算清单交给病人,并对账单所包括的项目进行解释。

1.3 熟悉患者的心理

1.3.1 忧虑、恐惧心理:病人由于对医疗知识的欠缺,在接受透析过程中往往表现紧张、恐惧、焦虑、消极、不愿意接受事实,对治疗缺乏信心,对周围事物敏感,常将自己的病情进行恶性联想,从而加重病情。

1.3.2 悲观、失望心理:患者病情得到确诊后工作、学习、生活、劳动等均受到较大影响,各方面均需要他人照顾,担心自己的预后情况,表现为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感觉生活工作不能与常人相比,不愿与他人交流,自闭甚至轻生。

1.3.3 缺陷、自卑心理:病人心理状态比较敏感、脆弱,担心别人疏远自己。由于疾病而活动受限、交往受限,不如健康人活动自如,由此产生缺陷心理,继而表现为自卑,担心家人、他人嫌弃,瞧不起自己,性格孤僻,心里强烈自卑。

1.3.4 矛盾、依赖心理:病人处于疾病阶段时,感觉自己平时能胜任的活动,却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表现为性情急躁、动辄发火、好迁怒他人,却又处处表现依赖他人的矛盾心理。

2 实施护理干预的基本做法

2.1 基础干预:前提是实施者要有一颗博爱的心,有强烈的爱伤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病人要一视同仁。血透的病人大部分意识清醒(药物中毒例外),当进入透析室时多数患者心情紧张、恐惧、焦虑、不安全感交织一起。尤其对周围环境、医生、护士都陌生,对透析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者对病人态度应热情、和蔼、周到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环境、程序、工作人员情况、各种服务设施及内容,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意见和需求,使其有亲切温暖感,并全面深入地了解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陪护情况、居住交通、心理反应等,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化服务计划,以取得病人的高度信任。

2.2 认知干预:耐心、科学的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足够的了解,认知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及基本原理,以及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使之对透析反应有心理准备并掌握自我护理措施。同时,详细向病人介绍饮食疗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其与医生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对待现实,时时鼓励病人坚持治疗,使其增强生活信心。

2.3 情绪干预:情绪波动会影响血液透析效果,实践证明,情绪良好和情绪低落常常直接影响患者血液透析的间隔时间。因此,针对病人的情绪变化,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行为,告知患者当期处于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时,以调整情绪为主要目的应对方法则是较好的选择[1]。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和移情评价理论,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指导家属予以体贴和关怀,以亲情激发生存的欲望和对亲人的眷恋;注意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安静舒适;听音乐和看幽默小品等都可以激发人的情感[2];安排老病友与他们交流,让治疗效果较好者介绍经验,对顺利控制心理应激有很大作用。

2.4 行为干预:血液透析期间应注意病人的营养摄入。良好的饮食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减轻或摆脱所处困境,利于透析计划的顺利完成。鼓励患者参加适量的运动,可减轻或消除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松弛紧张的身心,增加应激的能力。

3 实施护理干预的体会

通过护理干预实践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约有2/3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在透析时间6个月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80%、73.33%,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2.22%、40%,前者高于后者。在透析费用支付能力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响方面,透析费用支付能力较差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为86.76%,而费用支付能力较好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为45.1%、41.18%,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蔡剑前,侯宗德,陈素坤.心理护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1

透析病人的护理篇6

糖尿病肾病,即DN,属糖尿病的高并发症,其进入终末期时会进行血液透析。随着近年来我国DN患者人数的不断上升,其在糖尿病患者致死原因中占据重要位置[1]。因该疾病病情中、并发症(低血糖、低血压等)多且发生率高,须通过系统完善的临床护理以实现其并发症发生几率的有效降低,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本文分析了护理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3例。男43例,女30例;年龄23~79岁,平均(47.2±5.3)岁;排除:精神疾病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在病情及性别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比。

1.2方法 ①对照组: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②观察组:此组患者实施护理人文关怀,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1.2.1心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因病程长、病情重,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进而致使病情恶化。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倾听、沟通等方式主动了解患者并加以安慰[2]。

1.2.2饮食干预 透析前实施饮食健康宣教,详细讲解饮食均衡营养的重要性。此外,还应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定期实施综合评估,并教会其营养分配、计算等方法,严格控制饮食[3]。

1.2.3胰岛素使用指导 确保患者对血液透析在血糖中的重要性予以充分了解,指导其正确应用胰岛素,透析当日应适当减少用量。

1.2.4监测血压血糖 帮助患者充分掌握血糖血压监测方法、异常症状等的正确处理方式,使其能够对自身血糖血压进行正确监测。

1.2.5针对性疏导 若透析环境有所改变应提前告知患者,若患者为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则需帮助其了解自身病情,提高疾病认知。

1.2.6严密观察透析过程 穿刺护士、内瘘检查护士应技术熟练且相对固定,针对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予以满足。透析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实施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作处理[4]。

1.2.7耐心答疑 嘱咐患者透析后起床不宜过早,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若患者在服药及饮食方面存在疑问,护理人员须耐心予以解答和指导,并主动就其饮食与服药方面存在的不妥之处加以纠正、补充。

1.2.8家属健康宣教 向患者家属讲解用药须知、血糖血压正确测量方法、饮食原则等相关注意事项[5]。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状况加以比较,其中,焦虑状况以SAS评分量表进行测评,该量表共20个项目,各项目评分为1~4级,总分:20~80分,以总分与1.25相乘便得到标准分,若患者SAS标准分不低于50分则判断其处于焦虑状态。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并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透析后SAS评分对比 本研究透析后观察组患者其SAS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9%与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DN患者因病程长,痛苦大,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又会导致其不信任医护人员、消极抵抗等,从而使得临床疗效低下。再加之部分患者长时间卧床、文化程度不高等,对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胰岛素的使用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从而极易出现营养不均衡、用药不规范、起居无规律等诸多问题,致使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显著上升[6]。此外,许多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管理、协助及监督重视不足,相关疾病致使欠缺,使得患者自我管理与控制极为随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血液透析危险性,使得临床疗效欠佳。

有研究显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注重倾听、安慰患者,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有助于缓解其心理障碍[7]。关怀是护理的本质与中心思想,护理人员以自身专业知识及技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使患者能够实现精神、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健康状态。

透析病人的护理篇7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钾症;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血液透析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导致死亡率增高。高钾血症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易引起多种心律失常,若治疗不及时,可随时出现心跳骤停,危及患者的生命。当血钾水平大于5.5mmol/L时,即诊断为高钾血症[1]。现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血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护理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血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16-65岁。每周透析1-3次,每次3-5h。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6例,药物性肾病3例,多囊肾1例。临床表现除纳差、恶心、少尿或无尿表现外,极度疲乏无力、四肢软弱18例,心悸、胸闷9例,烦躁、嗜睡5例,心脏骤停l例,四肢、口周感觉麻木1例。血清钾6.0-8.9mmol/L,21例有高血钾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T波高尖基底部变窄,QaS波群增宽,ST段下移,室性早搏,窦室传导阻滞。

1.2方法收集发生突发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血液生化指标。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心里状态等进行分析研究。[2]

2结果

50例患者中,经过血液透析等治疗后,48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钾浓度降至正常范围,2例血液透析早期出现心跳停止,抢救无效,临床死亡。3护理对策

3.1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钾的摄入,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嘱患者卧床休息,烦躁不安时予以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3L/min),保持病室安静、整洁,避免刺激。

3.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措施,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选用优质蛋白以动物蛋白为主,及时补充钙剂,维生素B、C,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葡萄、桔子、蘑菇、土豆等,蔬菜可用浸泡、冷冻、煮沸等方法降低食物含钾量。

3.3心理护理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部分患者毫无节制的进食食物,导致多次出现高血钾症,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措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遵守饮食原则,参与社会活动,坚持锻炼,有利于个体生存质量的提高。

3.4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引起患者对疾病重视,从而自觉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增加治疗效果[3]。

4讨论

高血钾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此类患者并发高血钾的原因:钾的摄入过多,透析期间进食较多高钾食物;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代酸显著,钾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是引起高血钾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血液透析晚,全身状况差,易发生全身或局部感染,引起组织及细胞分解代谢加快而发生高血钾;长期服中成药,大部分水煎剂中含有不同程度的钾,其中最高含钾达1.06mmol/L;透析不充分,机体脱水等原因。而且绝大多数患者以上的种种原因很少单独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钾的护理对策:首先加强饮食管理,使病人及家属掌握常见高钾食物的种类,使患者主动在饮食上配合。其次是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高血钾的认识,自觉配合治疗,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保障。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清除高血钾最有效的办法,加强透析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绝对控制饮食,并且把饮食宣教贯穿到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是取得良好透析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淑荣.血透病人高血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60-61.

[2]袁秀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血钾症34例护理对策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5):75-76.

透析病人的护理篇8

【关键词】 肾透析;动静脉瘘;围手术期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病人主要的替代疗法。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由于动静脉直刺难度大、血流量难以达到要求,为了给透析治疗提供足够的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要给病人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术是将病人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内瘘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血流量大、病人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也大为降低,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为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2004年3月—2009年5月,我科对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了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病人,男16例,女10例;年龄26~70岁,平均48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梗阻性肾病2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4例,多囊肾2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外科手术将桡动脉与头静脉直接吻合。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端端吻合、侧侧吻合。吻合采用缝合法10例,可连续缝合或间断缝合;采用钛轮钉法16例,适用于动静脉口径相差比较小的病人,一般采用直径为2.5~3.0 mm的钛轮钉,吻合后瘘管成熟相对较快,可以保持瘘口较大的血流量。

1.3 治疗结果

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每周血液透析2~3次,每次4 h。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向病人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病人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告知病人一些基本的手术方法及造瘘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如疼痛、患肢肿胀等,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坦然面对手术。

2.1.2 告知病人术前应该配合的具体事项

嘱病人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造瘘侧手臂进行动静脉穿刺,保护血管,以利手术顺利进行,平时注意保护造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切勿抓伤、碰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造瘘术前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2.1.3 术前准备

术前进行皮肤准备,用肥皂水彻底清洗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对于汗毛较长的病人,需刮除造瘘侧手臂的汗毛,注意勿刮伤皮肤。

2.2 术后护理

2.2.1

动静脉内瘘形成后,嘱病人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静脉回流,减少内瘘侧手臂的肿胀,禁患侧卧位。

2.2.2 病情观察

术后24 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观察病人心率、心律、呼吸是否改变,询问病人是否有胸闷、心悸,如有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观察内瘘侧手臂手指末梢血管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等缺血情况。观察内瘘吻合口处有无血肿,局部有无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内瘘侧手臂疼痛难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首先触摸内瘘静脉端血管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如触摸不到或听不到杂音,应查明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侧受压,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禁止在造瘘侧手臂进行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等操作,以免造成内瘘闭塞。

2.2.3 术后宣教

告知病人保持内瘘侧手臂的清洁及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敷料潮湿,引起伤口感染。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造瘘侧手臂的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于造瘘手臂侧。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并不能佩戴过紧饰物。教会病人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内瘘静脉处有无震颤,如扪及震颤则表示内瘘通畅,反之则应马上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术后1周即可指导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早期成熟,每日用内瘘侧手臂用力做握拳动作3~4次,每次持续10~15 min,或用止血带压住内瘘侧手臂的上臂,使静脉适度扩张充盈,然后用力握拳,每天2~3次,每次5~10 min,局部肿胀者可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手臂。内瘘的成熟早晚取决于病人血管自身条件、手术情况及术后病人的配合情况。一般当静脉呈动脉化(血管壁增厚,显露清晰,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明显动脉震颤或搏动),内瘘直径增粗,能保证成功的穿刺,提供足够的血流量时才算成熟,成熟时间一般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再使用,避免过早使用内瘘,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2.2.4 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①出血。术后早期出血以渗血为主,可见吻合口周围皮下血肿。穿刺或止血时发生出血,一般可见穿刺点周围皮下血肿。如果出血严重,特别是新建内瘘,处理不及时往往可累及整个上臂,肿胀消退后可见成片瘀斑。预防及护理:手术操作要正规,手术结束后要密切观察有无渗血,确诊无渗血后才可送回病房;提高穿刺技术,力争一次穿刺成功;避免过早使用内瘘,新建内瘘的穿刺最好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止血时要注意按压的力度,不轻不重,以不出血为准,并且必须以指压;当病人有出血倾向时,应根据病情调整肝素用量;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进行穿刺,以防发生动脉瘤。②感染。临床表现为瘘管局部红、肿、热、痛,有时可伴内瘘阻塞。全身表现可见寒颤、发热,严重者血培养呈阳性,发生败血症。预防及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做好病人卫生宣教工作,嘱病人要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清洁、干燥,血液透析后内瘘侧手臂切勿进水;提高穿刺水平,避免发生血肿;内瘘感染严重时,应停止使用内瘘,改用暂时性血管通道,全身使用抗生素;一旦血培养证实败血症,立即使用大量有效的抗生素,直至血培养阴性2周。③血流量不足。临床表现:当血流量增大时,可见血管明显塌陷,病人血管处有触电感,同时有大量泡沫析出,并伴脉压报警。防治及护理:严格执行正确的穿刺技术,切忌反复定点穿刺;嘱病人定时锻炼内瘘侧手臂,使血管扩张;必要时采用手术扩张。④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内瘘不完全堵塞时,内瘘血管处疼痛、搏动、震颤及杂音减弱;完全阻塞血管时,搏动、震颤及杂音完全消失。防治及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一般内瘘成熟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内瘘成形术后3-4个月后再使用;根据病人情况,指导病人以拇指及中指指腹压迫穿刺点,止血时要注意按压的力度,弹力绷带包扎不宜过紧;切忌定点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超滤过多引起血容量不足,低血压;告知病人内瘘侧手臂不能受压;如果早期血栓形成,可试用尿激酶25万~30万单位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在动静脉瘘近端穿刺桡动脉缓慢注入。若无效,根据情况可行内瘘再通或修补术。

2.3 出院指导

上一篇:家具设计方案范文 下一篇:工程项目信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