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29 21:21:42

导师制心得体会

导师制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德育导师制中学教育

近几年来,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去的了非常骄人的成绩,这吸引了周边市县不少莘莘学子慕名前来学习,现在,我校已近万名中学生,其中有不少学生生活背景单纯,家长视若掌上明珠,也有一些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对他们引导。

树人先树德,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教师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实现教育的知识目标外,还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实现教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在中学推行德育导师制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导师制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这种新型的德育模式与传统的德育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实施德育导师制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德育导师制的推行使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得到落实。传统的德育模式下,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和教导处开展,而任课教师主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会认为自己没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这样势必会造成学校的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我校有心理老师,也开设了心理课,但相对于学生的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还是比较匮乏的,而德育导师制的推行,能使更多的教师从事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人人都是德语工作者”,“人人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成为学校的真实写照,使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德育导师制的推行有利于树立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德育模式下,教育者习惯把学生出现的问题视为思想政治问题,这往往使学生蒙受不白之冤,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德育导师制使教育者明白: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成长期,难免会犯点错误,但大多只是心理问题。传统德育模式下,教育者还常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没有看到学生的个性,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不能人性化对待和理解学生。而新模式下教育者懂得学生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任何有损人格尊严的行为都会伤害学生的心理。再次,德育导师制的推行有利于丰富德育方法和改进德育方式。传统德育主要以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而德育导师制下,教育者会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引入德育工作之中,使传统的简单粗暴的德育方式改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宣泄法、疏导法、角色扮演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那么,如何推进德育导师制模式下的具体工作呢?我认为,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需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德育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等诸方教育功能,实现有效整合,全方位实施德育导师制,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德育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第一、要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是自主选择导师,主动寻求指导和帮助,这适应了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并且使学生不再觉得德育是干巴巴的说教或指责,而是一个“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的过程。缩短了他们和成人世界的心理距离,满足了与成人平等交流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正确认识师长的期望和用心,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要提升教师的德育理念,让教师从“经师”转变为“人师”。教师在角色上应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要深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个性特点,掌握交流的技能、技巧。

第三、要在全校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教师一旦成为导师,就要以良师益友的角色出现在学生身边,通过谈心、书信、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导师们的真情投入、用心付出,使学校里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学生都能受到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第四、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的精神导师。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激励学生的精神动力,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除了校园外观和物质的文化建设外,学校更应重视校园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如加强和重视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班集体文化建设。学生的道德规范,理想,信念是需要在道德践行中得到内化和提升的。

第五、品学兼优的学长学姐是学生的同伴导师。推进德育工作,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外,还要品学兼优学生的带头作用。由于学生还处于未成年的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因此,结交了品学兼优的同学或结交了不良同学,将会产生绝然的效果。所以充分利用品学兼优学生自身德育资源,组织不同年级学生交流,挖掘学生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榜样,对于引导和激励广大同学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优良品德,培养过硬本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的品德操行以及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六、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德育作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导师。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在于自身,外界的各种因素虽很重要,但毕竟是客观的因素,它必须通过学生主观的接受才能发生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新的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学生的参与、体验。所以学校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各种活动,同时写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体会,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亲身感受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懂得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等道理。

第七、家长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而家庭教育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父母。父母的个性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准和成效。家庭教育需要言传,更要身教。父母的言行举动将变成子女为人处事的样板。为此,学校应开设“家长论坛”等供学校、孩子、家长交流的平台,引导和帮助家长对待孩子时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压力,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一同发展、一起成长。

在以学校为中心、动员和整合老师、家长、同伴、社会共同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形成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全方位德育导师制。它必将成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1、《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导师制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70-02

一、本科生导师制实行的必要性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分制的全面推行

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本科教学采用的是学分制。对学生而言,学分制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特长制订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有利于学生确立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但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其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无论在学习方法还是思维方式都有不同要求。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特点和要求,如何选择学习的课程,如何制定大学期间乃至人生的发展规划,这些都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对学校而言,学分制也打破了传统学年制在课程设置上的“齐步走”、“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局面。这时,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上,传统意义上的“辅导员――班主任制”也须做出一定的改变,才能适应学分制给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带来的变化。这时,必然要同时引入导师制,强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同时也细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

2.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

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本特征,为学生毕业后走上职业发展道路作准备。大学本科阶段,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一个基本规格的要求,这对于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看到,学生的基础、禀赋、兴趣各有不同。因此,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因人而异地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具体建议,督促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指导学生选修各类课程,带领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课程论文等课外学习活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出客观分析与评价,引导其不断改进。这种不断调整、及时引导的指导培养机制,可转化为对学生的不断激励,也可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导师指导下,发挥最大的潜能、获得个性的最大发展、取得最大的成功。因此,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既符合本科生基本培养规格的要求,又更能适合自己的个性发展,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左右,这是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仍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时期,是个体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但又是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校的大学生们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社会生活经验的不足,自我控制力较弱或一些心理障碍,这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导师可以通过教学、科研、谈心等活动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本科生导师制推行的困境

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国高校中还是比较新的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比失衡,导师资源匮乏

随着高校扩招,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但师资队伍的建设明显滞后,而且在导师遴选中,学校要求导师不仅要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在学术上也应具有一定造诣,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这使得合格的导师数量明显不足。目前中国高校一个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多,其师生比平均为 1∶17,而在美国常青藤盟校中,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比是1∶3,布普林斯顿大学为1∶6,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校都严格控制学生规模,使师生比保持理想状态,而中国高出理想状态的几倍。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要求导师经常和每位学生单独见面,似乎有点勉为其难。因此,导师更像是专业指导教师,而非专门指导教师。再者,高校的教师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使得本来就因为师生比例失衡造成的困境更加窘迫,从而使得有的学校导师制名存实亡。

2.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导师责任心有待加强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导师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深远意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学的好坏与己无关,作为教师只要上好该上的课就行了,把教书和指导学习、教书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即使在明确了学生的导师后,一些学院的学生能见到导师的次数也很少,甚至对导师只知其名却未见其面,导师也无法履行导师职责,这样的导师制对学生来说,根本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据了解,我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导师制本身了解不够,认为就是选课时和导师联系联系,其余时间和导师接触不多;另一方面,导师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深造或择业指导也不够关心。

3.考核体系缺乏,职责意识不清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导师的选聘和管理制度不规范;导师和学生的互动缺乏制度规范;导师的奖励和约束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在考核体系方面,很多考核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量化、指导落实不够,并且没有实质性的考核和评定,导致部分导师对本科生导师制缺乏热心。激励机制方面,激励数量偏少,严重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虽然高校都在逐渐转变观念,肯定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重要性,但在涉及教师职称评定、年终奖励等关键事务中,承担本科生导师所做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份量轻、甚至微不足道,具体体现为:工作量少、工作津贴少,从而使本科生导师产生失落感,甚至以种种理由退出这项工作。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路

1.采用合理的导师制模式

针对师生比严重偏低的现状,在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聘请一些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愿意发挥余热的离退休教师和优秀硕、博士生、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优秀学生干部担任导师或导师助理。同时还可以聘请校外人士担任导师。在不同高校,可以考虑采用不同形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如完全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科研导师制――主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优秀生导师制――英才教育模式,让最优秀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导师指导下脱颖而出,取得优秀成果。还可以考虑实行低年级阶段和高年级阶段导师有机结合的模式,两个阶段的导师可以不同,允许学生更换导师。首先,考虑到现今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情况,为大学新生尽可能按照第一阶段标准指定导师,以更有效地解决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等方面的问题,缩短他们的适应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咨询等方方面面的帮助,使学生有所依靠,健康成长。其次,在进入大学三年级以后可以让学生根据选定的专业方向再行导师选择。此时学生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正是发挥导师科研指导作用的好时机,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2.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导师遴选和管理

为确保本科生导师制的科学、平稳运行,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保证其规章制度的完善,应认真、细致地制定政策,使导师工作的开展,导师的培训、聘任等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品、人格,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一般情况下,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没有多大难度,但要付出时间、精力去辅导、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导师要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因为本科生导师定位于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要做到能够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扩展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导师本人不仅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而且在学术上也要有一定造诣,具有科研指导能力。第三,导师要保证工作时间。本科生导师必须定期拿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有主题的活动。如面对面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使导师对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可以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有问题愿意与导师沟通,使本科生导师制不致于名不副实。

3.建立科学的导师考核与激励机制

首先,应该尽量把考核内容量化,这样的考核结果更接近现实,更公正。同时应该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奖优罚差。另外,为了让导师更重视这项工作,把导师工作的考核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挂起钩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导师制的推行。再有,由于导师制刚开始实行不久,很多高校还没有什么经验,有时会出现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比如缺少专项启动资金等。在国外很多高校这项制度存在已久,导师没有额外的收入,是因为这已经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的酬劳已经随工资发放下去了,而我们现在要求教师义务地来做这件事,如果教师境界不高,就会影响执行效果。不过,我们相信随着导师制的深入推行,会有更多的相关文件出台,从而更有效地保证导师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甄宏君.学分制条件下实行导师制的几点体会[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2):89-91.

[2]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80-84.

[3] 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85-88.

[4] 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89.

[5] 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15-117.

导师制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高校导师组制实施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5-02高校导师组制是伴随着知识的大爆炸和国民经济对于综合性人才要求的提升应运而生的。在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更加使得一个辅导员在指导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时感到力不从心,能力有限。于是导师组或者称为“导师团队”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并且迅速风靡起来,成为一种潮流。针对本科生的导师组成员通常有:高年级学生、专业导师、生活导师以及由校外知名校友担任的校外导师等,这几类人组成团队来对学生进行从知识到实践、从学习到生活、从做事到做人的全面辅导。

一、实施导师组制的优点

(一)有利于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导师组制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措施,更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上的一个必然趋势,其目的是提高高校本科生培养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基于此,大学生教育改革可谓势在必行,将辅导员制变成导师组制就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我国大学教育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二)有利于扩大学生涉猎知识的领域,兼顾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面越窄并不意味着所学的知识总量会越少,反而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越多越专业的知识就意味着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走得越远。事实上,在一个人需要掌握的知识呈现几何倍数增长时,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精神的各种问题开始层出不穷。因此,在一个导师组内,配备懂得心理专业的生活老师就显得必不可少了。生活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组内不同学生的性格、生活习惯以及平时表现等,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或者生活上的辅导,定期开设一些简单的心理课程和讲座,教会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内心的波动和负面情绪。这样,心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

(三)扩大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学更接地气

当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人组成一个导师团队时,就将老师或者辅导员从高高的“神坛”上请了下来。一个导师组内经常性的聚集和讨论,使得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老师们更容易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生活上更容易知道学生对于生活的态度变化。高年级学生作为自己导师组内的一员,可以更加具体、更加实际地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学生一些帮助,因为双方都还是学生,探讨问题起来更加亲近,更加自然,这是作为老师的别的组员难以比拟的优势。专业导师负责专业知识的辅导以及协调工作,主要抓学习的问题。随着导师组制的实施,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统一,教学变成了一件更接地气的事情,沟通的便捷和顺畅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提升。生活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生活态度的问题,这也是与专业知识学习一样重要的一个话题,也是学习任何知识的总的前提。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导师自身的提高也起到积极作用

单一的辅导员制向团队协作的导师组制的转变,不仅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导师们之间的交流。在定期探讨总结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出现的波动和问题时,导师们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得出结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对于导师自身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导师组制改革的策略

(一)改革落到实处

由于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实施导师组制的时候,进展和改革程度亦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导师组制的虚化现象。导师组虚化的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是交流机制不健全:导师组虽然已经存在了, 但是导师之间的交流机制没有, 怎样交流, 以什么为平台交流, 什么时间交流, 这些配套的机制还很欠缺。第二是协调机制不完善:导师之间可能因为教育理念的不一致, 培养方法上的差异, 都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没有相互的协调, 很容易激化矛盾。第三是矛盾疏导机制的缺失:产生矛盾之后必定要解决矛盾, 到底是私下解决还是有其余的机构予以调解,不明确,必须建立一个要以说理为主公平、公正为原则的机制。

(二)关注导师组导师与学生的数量比例

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的情况不同,导师组内的学生与导师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一个导师组内成员的类别包括学长、生活导师、专业导师和校外杰出校友。其中生活导师和专业导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高年级学长,可以根据组内学生的数量而在数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而校外的杰出校友由于数量的限制就很难做到每一个小组都有了。因此,关于小组的规模,小组内学生和导师的比例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导师小组包括5-6名导师,其中高年级学长应该男女都有,可以带10名左右的学生。

(三)导师组内组长的作用

导师组内老师与老师在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科研上或者生活上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是导师组发展和稳定的基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需要导师组内有人进行协调,而这个人往往需要在资历和声望上能够令人信服。所以,在组成导师组的时候,人员的配备必然是有一个资格老的专业老师带着几个年轻些的老师和高年级学生来共同培养学生。这名能够起到协调作用的老师通常也就是导师组的组长,在科研上负责把握科研的大方向,在工作上能够起到协调组内和组外资源,调节组内成员矛盾的作用。组长的水平往往能够成为决定整个导师组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加强对导师组的管理和考核

导师组制的管理和考核问题是对不同导师组的工作和成绩进行量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管理方法。但一个学院有几个导师组时,实际上导致行政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导师组内的导师是否尽职尽责,某一个导师组的工作效率如何?这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实际工作中拿出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评价和晋升体系。目前在我国的各高校中,这种评价体系还处于研发的起步阶段,需要各高校尽快落实。

三、导师组制的运行机制

(一)定期交流的机制

通常的做法是每周组内开学术研讨会,会议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有组内的导师和学生必须按时参加。学生将自己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进行汇报,而导师则对自己和学生的工作与生活进行一个大的总结,以供大家进行讨论。在讨论会上,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表达,这也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契合当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精神。

(二)导师之间责任划分的机制

在一个导师组内,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能力负责不同的教育部分。导师组成员的职责划分如果不清晰, 就是导致导师组虚化的直接原因。所以要防止导致导师组虚化情况的发生, 必须要划分职责。专业老师抓学习,生活老师管生活和心理健康,高年级学生则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低年级学生最直接的帮助和指导,而校外的优秀校友负责的是给学生事实和激励的作用。各导师任务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实力。

(三)导师组之间的交流机制

当辅导员制改革为导师组制的时候,实际上是各学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大的集体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的集体,这在原理上来说对于整个团队的团结起到阻碍的作用。为了不影响整个大集体的团结,导师组之间的定期交流机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学校应该定期举办经验交流的论坛,每一个课题组选出代表将自己组内发展的动向和心得向全校进行汇报,引起全校师生的讨论和思考。同时,不同课题组之间也应该制订一定的交流机制,从而加强对于别的导师组的课题研究的理解,对一些好的做法和想法进行借鉴。

(四)参加国内国际会议的机制

各个导师组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参加与自己相关的国内和国际会议,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来,甚至于能够与外校同行取得联系并且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导师组制的改革首先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积极努力,勇于探索,并且扎扎实实地工作,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靳遵龙,陈晓堂.本科生导师组制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管理预评价,2010(13).

导师制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存在误区 原因探究

一、前言

学分制的实行,使得大学无论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与学年制迥然不同了。学分制给以学生更多的自由和自。这使得学生更不容易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绝大多数学生无法独立地设计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面对学分制下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很多高校纷纷采取本科生导师制,以保证学分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二、现行本科生导师制中“导”的误区

1.指导频度偏低

指导频度是指导师在一定的时期内指导学生的次数。指导频度的高低影响导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导师制的实施效果。笔者对湖南文理学院调查结果显示:与导师见面机会很少或几乎没见面的占68%;从浙江大学调查数据来看:有65位导师与学生是零接触;从中南大学调查数据看:有65.9%的同学认为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太少;从沈阳体育学院来看:制度中明确要求每位导师每月辅导学生4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时间。而真正按照学院要求执行职责的导师仅占5.6%,大部分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每学期见1次或每学年见1次的占57.4%。更有甚者,导师与学生从未见过面。虽然笔者不可能对所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都进行统计,但从这些调查数据也可对导师的指导频度略见一斑,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中,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频度普遍偏低。

2.指导内容偏重于宏观指导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导师制限于粗略、宏观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设计,与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地指导学生的学业、品行、思想和生活的导师制差距很大。“你最希望得到老师指导的内容”调查显示:65%希望得到选课、学习方法的指导,71.2%希望得到心理问题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而在对导师进行的调查中,“你对学生最了解的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最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遵守校纪校规情况分别占80%、45%、43%、65%,这些结果显示导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方面的事情掌握了不少,而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特长、弱项和兴趣了解得不够。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导师能够发挥“导课”的作用。但能够全面履行导师职责的“导师”仅占三分之一。部分教师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方法,调查中也发现:95%的学生希望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40%的学生参加了导师的课题研究,很多导师没有让学生参加自己的课题研究。而学生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中,多数只是做一些低层次、重复性劳动,学生充当的只是一种不需要具备多高能力的廉价劳动力,对于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的作用。这种名不副其实的“导”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违背了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

3.指导方式单一

在确定了学生与导师互动的基本频度和内容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是通过何种方式互动。是直接面对面的,还是通过媒介的?是一对一式的个体间双向互动,还是一对多的互动'因为不同的方式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中,集体性指导方式居多,占55.8%,其次为电话联系,占23.1%,个别指导较少,只占11.1%。而且集体性指导的场所基本是学生宿舍、教研室。由于学生与指导教师互动频率低,而且是一对多的形式,导致了导师对学生了解的有限性和学生接受指导的实际效益不高的现象。部分学生反映个别导师根本或不能全部认识学生,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陌生、淡漠的。在指导方法和形式上,既要有集体辅导,也要有个别辅导,通过教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用教师的人格影响和感染学生;在指导途径上,既可开展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也可利用电话、互联网等通讯手段加强沟通。应该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三、深层原因探究

1.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束缚

任何一种制度的实行必然是在一定的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胜利地实施,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在推行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制约就是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事实表明,不少教师习惯于自己固守旧有的“安全“或“舒适”地带,对改革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挑战或潜在“威胁”心存顾虑、担忧或恐惧。某种角度上,教师可能成为对改革自觉或不自觉的直接抵制者或阻抗力。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师道尊严”的思想,习惯于学生服从教师,不管教师对不对,都要听从。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学生对教师一般持有一种敬畏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异化。师生关系调查显示:学生希望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的占98%,而现实情况是,学生与教师一般没有交往或关系淡漠的占62.3%,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教师没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学生成为了消费者:而且,学分制的实行必然带来学分收费制度的产生,我国已有一部分高校采用了学分收费制。学生交费上学和选课,学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市场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高等学校也要努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和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及教学过程。目前全国教育界正在大力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正是要求教育者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的体现。

2.市场经济的冲击

经济领域的变化,会带给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利用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领域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主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追求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从市场经济和个人角度讲是无可厚非的。有的教师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忽视了自己的学习与修养,忘记了自己的育人职责。很多教师有时问从事第二职业,却没有时间来指导自己的学生。他们不愿意担任本科生导师,因为导师津贴太低,这导致了教师的角色异化。如今。认为“自己上完课就完成了自己的职责,育人的职责应该是政工人员的事”的教师大有人在,这种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导师制的有效实施。其实,教书与育人是对教师的本质要求。大学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并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3.缺乏制度的约束

制度对人们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现实的工作目标,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明确各个系统职能,规范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形成自我完善、优化的建设机制,使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当前的本科生导师制中,主要是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及具体的评价体系,致使导师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不利于调动教师担任导师和导师工作的积极性。调查显示:65.7%的教师认为当前本科生导师制的障碍因素是制度不健全。任何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都要尽量堵塞漏洞。提高效率。对导师进行监督与激励是本科生导师制良性运行的保证,它有利于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也有利于导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因此,既要建立与本科生导师制相配套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又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因为仅有激励机制而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与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的作用将发挥不出来。为了监督的有效性,还要构建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与教师的相关利益挂钩。

4.导师资源不足

首先,从导师数量上来看,我国高校教师偏紧。随着近年我国高校招生数量的扩大,教师队伍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滞后性。据统计,1999-2001年,与我国普通高校增长近一倍的发展速度相比,教师总量仅增长了31%。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的生师比平均达到16.3:1,2001年平均达到18.2:1。目前有的高校甚至超过35:1。按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15:1计算。教师队伍缺口达11万。同时教师配置也存在着严重的专业性结构短缺问题,一些基础课及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任课教师严重缺乏。其次,从导师的质量上来看,我国高校很多教师都是学年制下培养出来的,缺乏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对于专业的前沿知识也不是很了解,而且,很多年轻教师没有受过师范教育和培训,缺乏教育经验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对于他们指导学生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由此看来,要真正实现学分制下的导师制,导师资源的缺乏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5.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导师制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 高校导师制 中学班级管理 运用方法

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既然是人,那么就需要全面发展,不只是学习,更在为人处世上。但是,中学生是一群尚未成年的群体,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还没有经历太多,很多事情还不知道如何处理。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打击和挫折,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只有班主任对其进行引导,显然忙不过来。班主任只有与科任教师分工合作,分组进行指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我认为可以把高校的导师制运用到中学班级管理中,结合中学的实际情况,把高校导师制变为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全体任课教师组成导师组,负责整个班级建设的一种教育方法。这样,每个导师不仅对全体授课对象负责,更是对指定学生的个性、人格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负责,从而更好地解决了以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重智育而忽视全面发展”的弊端。

一、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特别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往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信任,如果有了老师的关注,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努力,因为他们知道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们,期待着他们成功。学生的这种期待就是教师的期望效应,而班主任虽然给予全班学生以教师期望,但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最终只能落实到个别学生身上,而这些学生往往是教师眼中的“优秀生”,所谓的“差生”就被忽视了。而“差生”往往更需要教师的关注,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参与,给学生以期望,让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动力。

2.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

我们的教育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社会形成了“分数”至上的局面,于是就出现了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即“考试分数”的情况。在现实的学习管理中,班主任及其科任教师只要求学生好好学习,能考高分,而忽视了一系列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即忽视了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心理的发展。而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这一阶段往往是心理问题出现较为频繁的时期。

3.班主任依然是班级权威。

现在的教育要求师生平等,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然而,大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并不是如此,而往往以权威者自居,认为他们是学生的管理者和监督者,于是,班上的一切事务全部是他说了算,学生没有一点点参与权。长期在班主任的管压下,学生必定失去原有的个性,而只是一味地服从。但随着年龄的上升,自我意识也渐渐展现出来,如果班主任不随着学生的长大而改变管理策略,学生渐渐地就会出现叛逆心理,与老师“对着干”。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教师要想“亡羊补牢”,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4.评价学生主观化、单一化。

“学生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②中学时期,评价主体往往只是班主任一人,在评价的过程中不免存在主观性。在分数至上的背景下,评价往往只注重智育的发展,不免存在评价单一化。

班主任作为评价主体,往往会对他心目中的“优生”给予好评,而大部分的“优生”都有共同点,就是:学习成绩好,听老师的话,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等。而“差生”表现各不一样,于是老师习惯性地把他们划分为另类,有甚者竟对“差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让他们“自生自灭”。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每个人的闪光点不同而已。但是,受“分数至上”的影响,班主任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智育的发展,而忽略了一些原本也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闪光点。

二、高校导师制的优越性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导师制的目的是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高校导师制具有以下优势。

1.帮助学生系统地规划学习与生活。

高校导师制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导师与所导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大学期间的打算和将来从业方向,导师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订系统的学习和生活计划,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有针对性地学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导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使学生随时都有一种紧迫感。现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不断飞跃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就得不断地学习,所以学生一定要养成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2.导师制有利于师生的密切关系,增进师生的友谊。

导师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密切,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导师不仅是学生的向导,而且应是学生的朋友、倾听者。导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彼此互相信任,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导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导师制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因材施教。人数少了,导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挖掘他们的潜力,进而促使其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学生的发展就不仅局限于智育方面,其他方面均可得到发展。

4.导师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导师制是一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导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学生的生活。不仅关心学生身体,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导师与学生经常见面,这就有利于导师及时从学生身上获取信息,如果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导师就能在第一时间帮助其及时解决,也就不会出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统一。

5.导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育中有很多的东西并不是从书本上照搬来的,如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对人对事的态度,价值观、判断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等,也就是“情商”。而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处在一个平均水平,但情商差别很大,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为人处世的方法。

三、高校导师制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

1.分组,学生与教师形成“导学”关系。

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以课代表为“学科带头人”进行随机分组,如有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混合在一起的班级,分组时应把他们与其他学生混合起来,不能单独成组。该科代表为主的所有成员与该科任课教师结成“导学”关系,导师对其组员进行指导并负责。

2.明确导师的职责。

(1)导师要根据所导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其因材施教,不仅在学习上,思想、生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都要关心和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导师应积极挖掘学生的优点,兴趣、爱好等,让其扬长避短,使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应积极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只有找到学生的发展潜能,才能结合具体情况,促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2)导师制要求导师经常与所导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直接对话为主,但也可以采用其他辅导方式,如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等形式进行。组员之间也要加强交流、沟通,如有必要也可以采取以上方式进行交流。导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生活。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接触,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使他们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成为朋友,愿意诉说烦恼、困惑等,只有师生互相信任,关系才能更融洽。

(3)品德上,应随时关注学生,在学生出现不良品德时,应及时制止。行为上,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上,协助学生完成学习计划和个人成长计划,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导师的倾听和及时的指导,并为其解决困惑。如果遇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就应请心理指导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以便学生达到身体和心理都健康,获得健全的人格。

(5)导师制是全体教师参与,也就是全员参与,全面育人。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具有科学的、全面的育人观,不只在学习上,在其他方面也应该促进学生发展。热爱并关心学生,充分了解学生性格、兴趣、特长,以及家庭状况,等等,结合所有因素对该学生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对生活在特殊家庭背景下的学生,应尤为关心和爱护。

(6)导师在每个学期期末应与所导学生对本学期该生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他在假期中改正,争取下学期表现得更好。导师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与其他导师一起交流经验,争取在“导”的过程中更趋完善。

3.加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的联系

(1)导师制中,班主任是核心,这就需要班主任定期召集各科任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各个导师反映各组情况及在课堂中所有学生的表现,各小组导师根据其他老师反映的情况反馈给本小组成员,并要求组员积极改进。

(2)班主任与导师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通过家访、接待家长来访、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本人及家庭情况。适当地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组织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4.时间安排以及奖惩制度

在导师制的实行过程中,需要师生都有相同的空余时间,而在中学课表中,往往都有自习课、晚自习、课外活动时间,等等,学校可以把这些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给导师和学生更多的机会互相了解,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奖励。

四、结语

导师制是一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然而,导师制的目的并不是学生一味地依靠导师,而是在导师的引导下,对学习、生活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在导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能积极地、乐观地面对生活。在学习上,能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变被动为主动,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导师制旨在改变班主任的权威意识及任课教师以往那种“只教书,不育人”的思想偏差。导师制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体参与,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样学校就会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

注释:

①胥持文.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0,4(上):39-40.

②涂艳国.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0.

参考文献:

[3]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胥持文.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0,4(上):39-40.

导师制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制;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240-02

一、问题的提出

导师制引入中国后,丰富了培养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多数是从科研学业上进行指导的导师制,还没有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相结合的导师制。我国高等教育的报考招生现实情况是,学生所选专业主要是毕业好就业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并没有深入了解所选专业,没有从自己的本身愿望出发,也没有从自己个性特点出发,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因此,这种选择具有盲从性,缺乏科学性。这样选择的结果,势必会导致部分学生并不适合所学,有些学生满心欢喜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发现自己所谓的喜欢仅仅是喜欢而已,但并不适合。

从近几年学籍处理的学生情况看,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爱学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业,有的降级,甚至退学,有的即使完成了学业,将来工作也不会去从事所学专业。这种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大学中不占少数。而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制的结合,就是要把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指导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结合专业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求知成才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构建适合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人才体系。

二、项目的研究情况

1.从2005年开始,为在校应用技术学院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化讲座,2006年花费4万元购进职业测评软件“北森职业测评系统”, 在齐大就业网上学生可以注册登录在线测评,目前已经为近3万名学生参加过测评。

2.2005年3―5月,到黑龙江大学等高校调研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制丁完善《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逐步酝酿选配导师。

3.2005年7月,项目主要负责人李迎春、马金权参加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培训,并考取了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为进一步做好项目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准备。

4.2005年9月,为2005级新生选配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设计《学生职业规划表》并对导师进行培训指导;11月考察就业市场和企业,了解就业信息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5.2006年5月,在应用技术学院设立职业咨询室,随时为学生解答职业规划和求职就业问题。对特殊学生开展就业援助。

6.2006年,为应用技术学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把职业规划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为高职本专科学生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

7.2007年,在学校学生指导中心成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为全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公选课,并且自行编写教材,李迎春编著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出版,在全校使用多年。

8.从2007年开始,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制效果开始显现,应用技术学院在2007年第九届、2008年第十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2007年第十届、2008年第十一届大学生科技节均获得“优秀组织奖”,并且获得2006―2008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9.侯颖老师担任2005级财务管理班的导师工作,她的以考促学的指导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导师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日常教学中侯颖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财会专业比赛。在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中,作为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市和黑龙江省代表队的总教练,使齐齐哈尔大学代表队荣获黑龙江省教育厅系统第一名,黑龙江省代表队在全国第三届“用友杯”会计知识大赛中获得优胜奖,实现了三届大赛零的突破。2009年她被评为黑龙江省百名先进会计工作者。

2005年新生入学到2009年学生毕业,运行一个周期四年的研究实践证明,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三、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探索

为了使导师制运行得更好,我们制订了职业规划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1.对导师的选拔、职责、工作方式培训等都提出明确要求(详见实施方案)。对导师选拔基本条件是热爱学生工作,品行好能力强做事认真,有亲和力,专业素质好。为了使导师尽快熟悉职业规划的有关知识,通过讲座、以会代训、自学、发有关资料、指定书目等对导师就业政策、职业规划指导、职业指导、咨询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必要培训。

2.确定导师工作状态。新生一入学,导师就要进入工作状态。熟悉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教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使学生知道怎样做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在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基础上,形成职业倾向测评报告,导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测评报告和对学生的性格、家庭、爱好、特长兴趣的了解,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确立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学生填写职业规划表,建立档案,动态调整。根据规划,指导学生确定选修课程科目,制定近期学习目标和相应的学习计划。

3.尊重个性差异,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比如,同样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学历上来说,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各个层次都有,在一个班级上课开设课程都一样,将来绝不会都做同样的工作,也不可能都去搞研究,有的同学适合软件开发,有的适合硬件,系统维护,还有的适合营销和管理,上学时都学得一样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在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尽早考虑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学习就有了方向和动力,避免茫然无所依的盲目被动学习之状态。

4.明确导师的职能和权限范围。要注意的是做职业规划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导师只是在指导而已,具体规划不是导师的意愿,更不是由导师包办替学生规划。导的是方法,交给学生怎样规划,具体规划要由学生结合各方面情况自主完成,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业余时间进行“职业体验”,要到一些相关企业公司进行社会实践,体验一下未来的职业,加强实践锻炼,并撰写职业体验报告,针对遇到的问题,查找自己的差距,并调整学习规划。此时导师应指导学生确定选修课程和自学书目,明确为培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还需要参加哪些课外活动,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在这种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被激发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盲目学习为有目标的学习,这种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服务学生的导师模式,大大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改善了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提高了人才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制的实践效果

(一)学风明显好转,学籍处理人数逐年下降

这种导师制的实行,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突出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终身发展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性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学风逐步形成。

(二)违纪率降低,学生文明守纪自觉性增强

学生工作明显见成效。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严厉的呵斥和批评只能暂时控制学生的行为,明确的规范和由衷的关爱却可以培育学生的心灵。在未实行导师制之前,2004―2005学年度学生违纪率达1.4%。实施之后,在新的工作模式下,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老师不再是简单提出要求,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才。导师的关爱、服务、引导,导师的责任心、敬业心和学术研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因此,近年来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和文明素质都有较大提高,学生违纪率逐年下降 。

(三)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导师同时担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应以自身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吸引、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这就要求导师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强烈的责任感和广博的知识、宽厚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学生的行动。自从实践导师制探索以来,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更客观,满意度增加。对教师加强自身素质、更新和充实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递增,就业质量和数量有较大提高

随着导师制的深入,教师素质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了,违纪率下降了,学风好转了,就业更有目标了,在就业上体现得很明显。积极发挥系、教师的作用,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就业观念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和实践,加强职业规划和学业导师制相结合的研究和探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小班化、专题化、全程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职业发展咨询,开展就业援助,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周(已连续举办四年),自己筹备召开供需见面会,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扎实有效的创新工作,使学生就业心态、就业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近几年尽管每年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率还是连年攀升,近两年协议就业率名列全校前列。

(五)学生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导师制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教师 心理倦怠 干预方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现状述评

“倦怠”(burnout)一词原指枯竭、耗尽,教师职业心理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态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①倦怠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包括酗酒、过分依赖药物、失眠等问题,对婚姻与家庭关系产生冲击;倦怠对学生个人而言,教师的职业倦怠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质量,学生体会不到教师的关怀,教师的负面性情绪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校而言,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降低工作质量,人际关系变坏,对学校稳定健康的发展产生不理影响。总之,对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加以了解,可有效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直接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教师心理倦怠成因

2.1 个人因素

有三个方面易造成教师心理不同程度的倦怠,人格因素,生活所处的环境与受教育水平有差异,以至于人的性情、品质不同。交际能力因素,缺少与学校领导、同事的交流沟通,沟通能力欠佳。由于忙于工作,难于应付,交际圈变小。年级因素,年轻的教师不满现状,现实与想象的不一致,产生一种倦怠的不良情绪,年纪大的教师疲于工作,失去了新鲜感和工作的积极性。

2.2 家庭因素

就家庭负担而言,中老年教师在寄宿学校上班,工作时间长,延误了对自己孩子的照看。双职工家庭而言,中青年教师买房、育人压力大,因工作原因要把家中年幼的孩子托人照看。就家庭和谐因素而言,寄宿制教师因为工作原因,严重影响了和家人的沟通、交流,造成没有得到家人的关心、体谅,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2.3 社会因素

社会上普遍重视教育,严格管理教师工作,教师压力变大,家长依赖学校,社会缺少对教育的理解,老师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容易使教师陷入倦怠。就职业本身来说,教师自身需不断学习、实践,学校竞争压力加大,超负荷的工作量与极少的休闲时间成反比,学校的环境都影响着教师的心理。②

3 寄宿制学校教师普遍心理状况

3.1 适应性

适应性问题主要是指,一是现实与理想是有距离的:因寄宿制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其家长相对工作较忙,因而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基于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家长会对寄宿制学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学习或是生活上,这与教师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是有差异的。二是社会舆论对教育的冲击:寄宿制学校的老师,相对工作量要大很多,责任心也要相当强,因此工作报酬也会相应稍高于普通学校,但从教育的总体情况上分析,教师待遇普遍都是偏低的,有些老师就会心理不平衡,自己的辛勤付出没有得到肯定与收获,认为这很不公平。再就是学科技能带来的压力:新的教育理念更新与改革,影响着每一位教师,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许多教师因不满原有的学历,也加快了进修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可这些进修培训毕竟是需要精力,时间,更需要教学实践,而教师本身就缺乏这些,故当下教育会出现“不知如何教”的困惑或“越来越不会教”的感慨。

3.2 职业行为

寄宿制教师相对普通学校教师,更需要对职业的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学生的爱,很多老师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经验,从而脱颖而出,成为特级教师。③然而在寄宿制学校,由于强大的教师队伍人数,其教师之间的竞争也相应更加激烈,如教师想要取得骄人成绩就不是一件易事了,所以寄宿制学校教师会有“忙忙碌碌、碌碌无为”的感觉,易失去对学生的耐心、爱心和恒心,也容易产生牢骚、怨职情绪。

3.3 交往沟通

寄宿制学校由于校区面积较大,各行政办公室安排相对会分散些,使本校教师间的交往变得不方便,在人际交往沟通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本就需要时间积累,这较少时间的见面就不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由于寄宿教师早出晚归,中午也难得回家,班主任教师更是难得有一个完整的周末,所以与外界的交流也相应减少。

4 教师心理倦怠干预措施

4.1 改革学校制度及其实施策略

首先由教师心理倦怠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得到学校领导层的充分认识。比如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邀请权威专家来讲座等方式获得认识。其次,学校应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 最后,通过改革和完善学校目前现有的制度,得到实践经验,制定出一套更科学更民主的制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教师因抵触学校制度而产生的倦怠心理。

4.2 对教师自身的干预

对教师自身的干预,可通过每学期邀请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来讲座,全面深入详细地剖析教师心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方面采取一定的训练措施,由此控制和消除教师的不良心理因素。与此同时,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增加教师外派参加有关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回来后分享学习心得并与全体教师交流经验。在校网上开辟一条与教师沟通之路,比如教师心理信箱和有关心理方面的教师论谈。在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的引导下,教师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行为的变化及时反思,并由心理辅导教师给予更多的心理安慰与行为上的指导,从而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心理倦怠的发生。

4.3 对社会环境的干预

教师很大一部分压力就来自家长,增加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机会,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在社区中开展义务劳动或宣传活动,一方面使学校在社区中树立美好的整体形象,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声誉。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校与所在社区的联系。校荣则我荣,自然地,教师在社区中的地位也会获得提升。

5 结语

导师制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高师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17-03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部分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品行修养、身心成长和在校生活等方面的提供建议和指导的制度。该制度是高师院校开展学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尝试。

广西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简称数科院)在2006年已开始实行英才导师制的探索(大二开始,学生根据兴趣和条件自愿报名;学院选择骨干教师作为导师负责考核选拔,针对部分优秀学生实行指导),明确导师职责是:从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技能以及科研活动等方面进行指导。近年来,数科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工作一直在摸索前行,从2009年开始全面铺开,正式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科四年均实行导师制)——全院教师参与了对所有2009级新生进行的全程导师制,为每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并明确导师职责: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包括思想品德、专业选课、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就业指导等专业素质方面均由该导师负责,强化了学生管理队伍,构筑并实施了党总支、学工思政教师、年级班主任、指导教师“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为了检验改革成效,及时发现问题,笔者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初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希望能为更好地深化高师院校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参考。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式

1 调查对象。本次对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2009级学生(简称全程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对实施英才导师制2008级学生(简称英才组)发放问卷60份,回收5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5%。本问卷为随机发放,有较好的普遍性和覆盖度。

2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自行设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二、调查内容与分析

(一)是否了解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背景与目的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英才组有94.2%学生回答完全了解,5.76%学生回答基本了解。全程组只有21%完全了解,有38%的学生回答基本了解,有多达41%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只是学院制定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学校为什么实行这项制度以及究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不明白。可见英才组学生因为是主动报名,目标明确,又经过层层选拔,对开展该制度的意义认识程度较高。而全程组学生是被动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活动,自然认识程度偏低。事实表明,学院在全面开展导师制之前,应做足前期的宣传工作,使师生都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和意图,确保在制度落实中能达到流畅的互动、默契的配合。

(二)是否愿意接受导师的指导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英才组回答完全接受的学生为100%,全程组只有58%的学生回答完全接受,23%的学生回答要看具体情况,还有19%的学生回答无所谓。

从这项调查内容的结果可以看出,英才组学生前期的自愿参与性决定了他们完全乐意接受导师的指导。而全程组学生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自然会扮演着“被指导”的角色,“不知情”和“盲目性”导致部分学生对制度的实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最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英才组和全程组回答见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希望导师能给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教师技能提高及就业方面的指导。英才组的学生面临考研、毕业论文和就业的压力,主要选择在学业发展、科研活动、就业方面指导。而低年级的全程组学生,更希望导师在学习方法、择课、心理健康和人生观方面得到指导。

(四)导师对你的实际帮助主要在哪些方面(多选)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英才组和全程组回答见表2。

结果显示,英才组在学业和科研上得到指导较多,而其他方面指导教少。全程组在学业、选课上得到指导较多,科研和心理指导较少。调查从一个方面提示我们,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胜任疏导学生心理健康和指导学生教师技能和就业工作的,学生的需求与导师的实际指导工作到位率尚存在一定距离。

(五)实施过程中导师的态度、指导方式及所用时间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精英组和全程组回答见表3。

从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导师的指导态度还是满意的。导师指导基本是不定期的集体约见,形式单一,效果较好的不定期个人约见很少,并且多为集体讨论形式进行,缺乏其他有新意的指导形式。结果还表明,多数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次数平均每学年都在1~5次之间,由此可知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教师工作本身就满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再承担导师工作,就教师而言,难免力不从心。

(六)学生对导师制指导的满意度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精英组和全程组学生回答见表4。

结果表明,英才组学生对导师制满意度高。学生不仅在学业辅导、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及就业指导方面得到导师的帮助,而且有些学生还能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而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迅猛的提升。

被调查的全程组学生对导师满意度不是很高的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导师制的实施对自己的帮助不大,多数教师没把这项工作作为本职分内的事,随意性过大,拘泥形式走过场,实际效果与理想目标和设计相差较大。

由此可见,英才导师制实施效果比全程导师制实施效果要好。

三、实施导师制的初步成效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导师制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了潜心学业有人关心,科学研究有人指导,政治思想有人帮助,日常生活有人关注,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广大本科生中营造了积极进取、踏实钻研的学习氛围。很多学生在此期间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热情,拓宽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热情

导师制的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树立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科研导向,促进本科生的的学术热情和钻研精神。经过导师的认真指导,学生积极申报了学校课题并获得通过。目前2008级学生已6篇,2009级学生已5篇,有15位学生参与的科研课题已经进入分析数据撰写论文阶段。这表明学生在接受导师指导后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科研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促进了科技竞赛成绩的提高

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高才干的机会和条件,在导师指导下,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为自身未来专业学习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近年来数科院学生在数学建模、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大赛上频频获得佳绩,极大提升了学院和学校的知名度。

(四)完善了学生管理体制

实行导师制有效地弥补现有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体制中的不足。每位导师只负责自己分管的几名学生,从时间和精力上都能保证他们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进一步增强了教书育人的效果。

(五)强化了教师队伍的自我优化

实施导师制以来,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会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充实,实现教学相长和师资队伍的自我优化。因此,导师制是促使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受益的有效模式。

(六)推进了尖子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更加频繁,师生关系更加融合,同时更加有利于优秀尖子生的选拔。导师在导学中也能为学生“开小灶”,使优生得到优教。这是早发现人才和重点培养人才的好途径。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从以上调研分析,两种导师制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在实施导师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制约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导师职责义务大而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频繁,师生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全程导师制指导每届学生的数量偏多,等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恰当定位导师制的职能

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进行恰当定位是导师制成功的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职能定位都不利于于导师制的有效开展。大而全的职能定位是导师时间、精力上所不能完成的,把导师的职责范围主要定位于学生的业务学习指导方面,也许更实际和更具可行性,例如,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知识拓展进行辅导;为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设讲座;对学生的发展规划和择课提出建议等。

(二)提高师生实施导师制的积极性

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被指定”是导师制工作的具体体现。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除导师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为促进导师与学生交流,在倡导导师联系学生开展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也应要求学生自主联系导师取得帮助,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以确保制度的落实。

(三)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无偿义务地承担导师制工作,从一定意义上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应争取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建立校级与导师制相配套的津贴补助制度和长效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导师评聘及考核管理方法。显然,关注教师的相关利益,将导师的责任与权利充分结合,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基础。

(四)做好新老学生的传帮带

上一篇:企业纳税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企业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