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导师

时间:2022-09-17 03:21:35

一生的导师

2000年,我由南通师范学校毕业,进入通师二附小工作,恰逢情境教育研究所需要助手,我有幸获得李吉林老师的认可,从此便一边担任语文教师,一边在李老师身边帮忙处理一些所务,并参与实验研究,先后有四年时间,为我日后从事教育研究打下了扎实而重要的基础,而日常所受李老师的教诲和熏陶,亦将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整个人生。后来,在李老师的极力举荐下,我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高文教授的研究生,并顺利被录取,从此离开二附小和研究所,进入大学,连续攻读六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又跟随华东师大心理学院李其维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么多年来,李老师一如既往地关心我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使我得以持续不断地接受情境教育的滋养。可以说,我的教育研究之路是从情境教育起步的,李老师是我一生的导师!

在李老师身边工作的日子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她创作《情境教育的诗篇》那段时光。这本被选入“当代教育家丛书”的专著,属于教育部的一个重点规划项目。李老师在北京参加项目会议期间,已经拟好提纲并通过项目组审阅,回到研究所便着手写作。时间紧,要求高,每周都要及时把写出的章节发往北京,由项目组专家审阅。半年时间要创作出30余万字的专著,即便是对年轻人而言也是巨大的工作量。有人建议李老师组织一套写作班子,好减轻点负担,但李老师还是坚持自己写作。从此,我便幸福地成为了这部书的第一读者:通常是李老师在里间埋头写,随后一张张写满豪迈飘逸字体的纸片便源源而出,我和另一助手在外间用电脑输出李老师喜爱的娟秀的仿宋体,再送到里间,由李老师用红笔修改,如此反复,数月下来几乎一日未休。李老师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追溯,到求学、进入二附小工作,到“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近三十年的探索发展历程,人生经历的叙写之中反映出国家社会发展变革的大背景,理论阐发之中又融入了个人的感悟体会,笔墨厚重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每当一页页书稿从打印机中缓缓而出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来捧读,纸张还散发着温热的油墨气息,我却已沉浸在那一幕幕历史的情境之中了。

尽管已经习惯了多年的忙碌,这样紧迫、高强度的写作还是让李老师有些疲惫了。后来大家想出一个主意,请李老师先以聊天的方式口述,再由我们将录音文本逐字转录打印出来,供李老师调整修改。于是,李老师白天仍然伏案写作,晚上累了,便倚在外间沙发上,和大家聊起件件往事,我们则赶紧拿出录音设备开始录制。这虽然缓解了李老师奋笔疾书的劳累,却没有能为李老师减轻多少辛苦,甚至使李老师每日回家的时间更晚了。李老师自年轻时便不喜欢熬夜,而惯于早起,但那些天她每晚离开研究所时差不多已经八九点了。有时实在太晚了,我就推着自行车,陪她一路走回家。李老师的家在老护城河濠河边的一片老式民居中,于是,好些个天气渐暖的春夜,那曲折悠长的石板路上,便会出现一老一小的身影,有时是我陪着李老师静静地走着,有时李老师还会接着研究所里聊起的故事继续和我说起一些难忘的人和事。夜色渐深,巷子两边人家的窗户里不时传出收拾锅碗的声音、电视节目的声音、孩子哭闹的声音,衬出小城春夜的安宁寂静,更衬出李老师那年近七十而依然执着、坚持的身影。

当我后来在华东师大图书馆中看到这本因借阅次数太多而卷起边角的书时,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李老师写书时的种种情景,不由感叹书的幸运和读者的幸运:因为李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对情境教育的执着探索和数月如一日的辛勤写作,才有了这数十万字的宏美“诗篇”;热心情境教育的众多读者也才有了深入情境教育历史发展境脉的难得机会,以及身临其境、回味悠长的阅读享受。而后来,当我在研究中偶感辛苦、困惑甚或浮躁之际,一想到李老师的认真和执着,心也不由得平静下来,暗暗鼓励自己要像李老师那样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做一辈子的研究。

李老师对我的另一大影响是她对儿童、对教育的深情。

在读了很多西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之后,我发现,情感是中国情境教育区别于西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一个鲜明印记,而这个印记正来自于李老师!正因为李老师本身是一个极具真情的人,因而当她在上世纪70年代末重新获得机会去思考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问题时,才那么深切地感受到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对儿童情感的漠视,才从情境教学探索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建构起“情境教育”的理论大厦。

我一直感动于李老师对儿童和教育的深情,但直到去年,我才发现,经过情境教育这么多年的濡染,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间也对教育、对儿童充满了真挚感情。李老师有一篇散文《对学生的爱,对祖国的情》,谈她上世纪80年代随团在日本考察,“第一次离开祖国,第一次亲身体验到思念祖国的情感,竟是这样的庄重,这样的强烈。看到日本的物质文明,我是多么急切地希望孩子们快快长成栋梁之才”。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它时我就被深深打动;而去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有机会走进纽约市一所小学,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课堂观察,这种感动却变成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老少两代教育者心理距离的深深共鸣。看着那些美国孩子是那么备受呵护和尊重地体验着探究和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是那么轻松、活泼,我的思绪刹那间飘回国内,抑制不住想起我们的小学生们,我是多么迫切地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享受到学校教育的幸福与快乐,那一刻,我的脑海一下子跳出李老师那篇散文中的深情描述,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李老师为什么对教育、对儿童爱得那样深沉!李老师和她的情境教育,不仅助成了无数孩子的情智发展,也在潜移默化中“催生”着一个年轻教育研究者对祖国、对教育、对儿童的爱!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后)

上一篇:“请让我慢慢长大” 下一篇:名师“教”我做“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