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10-25 22:15:18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篇1

关键词:新能源 创新管理 科技进步 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139-01

2011年,我国国内原油产量达到2.04亿吨,与此同时国内石油消耗量达到4.9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创历史新高,达到56%以上。油气资源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战略安全。在这种背景下,中石油提出建设“西部大庆、新疆大庆、海外大庆”的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非常规的创新决策与改革,需要非常规的经营管理与技术探索,需要非常规的体制机制与人力资源保障。在众多的非常规因素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技术理论研究突破—— 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的特色勘探开发方式研究等;其次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与管理。

1 长庆油田致密气开发经验证明技术与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发展关键要素

长庆油田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发现36个油田和7个气田,矿产资源登记面积25.78万平方公里,跨越5省区。纵观长庆油田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历程,靠的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鼓励突发奇想”的创新观和“人才就在身边”的人才观。

长庆油田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属于国际上典型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产)油气田。由于储层岩性致密,被称为“磨刀石”。油井几乎没有自然产能,呈现“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局面;气田因渗透率低和先天压力不足,也是“有气无力”。油田科技工作紧密围绕低渗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实际,对严重制约油气田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在低渗透条件下建成了2000万吨级大油田和我国最大的产气区。近年来长庆油田加大水平井钻探和深度压裂等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致密气藏高效开发的12项主体开发技术,创新了以华庆油田为代表的致密油藏规模有效开发5大技术系列,年产油气当量在2007年2000万吨基础上翻了一番,创造了“三低”油气田高效开发奇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目标吸引,精神鼓励,业绩兑现”方法凝聚人心,以及长庆油田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管理理念。

2 华北煤层气开发经验开拓了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新视野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85%。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提高瓦斯事故防范水平,具有安全效应;有效减排温室气体,产生良好的环保效应;作为一种高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油田从2006年进入煤层气勘探开发业务,经历了国外合作、国内合作等多种开发模式,最终立足自身技术创新、管理精细优势经过三年的勘探开发建设,于2009年在沁水盆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9月15日年处理能力3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处理中心建成投产,实现了煤层气处理中心外输线与西气东输主管网对接,标志着我国煤层气规模商业化开发进入新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创新合作模式,争取和扩大新的矿权,实现了沁水、长治、马必规模建产基础。截止2011年,樊庄、郑庄和成庄区块3#煤可利用探明含气面积639km2,地质储量1055亿立方米;马必、沁南、夏店和郑村区块可利用面积为3802km2,估算地质储量为5724亿立方米。其次是加快产能建设步伐,推进勘探开发、合作开发一体化。通过探索形成了“以自动化为依托、以市场化为手段、以专业化为支撑、以扁平化为基准、以低成本为目标”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了多分支水平井钻探、“双驼峰”曲线、“五段三压法”排采、自动化监控的精细工艺体系。第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作为新能源新业务,华北油田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立足于石油院校联合举办新能源研究生班,定向培养,为我所用;在技能人员培养上立足职业学院实地教学与学研相结合,直接培养,直接上岗;在新技术与课题研究方面立足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前瞻性研究、课题攻关与相关标准起草。目前各项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并推进了煤层气业务的快速发展。

3 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延伸思考

新能源勘探开发是继常规油气之后的重要能源基础,据统计全球非常规石油资源规模达4500亿吨,与常规石油资源基本相当;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规模达4000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资源的8倍。美国依靠成功开发非常规油气使原油对外依存度从60.3%降低到2011年的44.9%,我国陆上页岩气的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与美国页岩气的可采资源潜力大体相当,尽快实现页岩气规模开发,有利于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的现状,甚至改变整个能源结构。为此,“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已经写入了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1)科学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了今后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2012年工作原则。新能源勘探开发需要国家战略性综合统筹、顶层设计和油气企业科学规划、精密设计,其中的关键是政府的协调、服务、监督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执行力到位。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科技进步是能源勘探开发的强大推动力。美国的实践证明,技术进步对提高“能源独立”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新型钻井使用和压裂技术的突破引发了页岩气革命。我国技术进步一靠引进,二靠创新,关键是创新。在自主创新方面,要搭建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和管理平台,营造技术创新的人才、投资、政策等优良环境,积极鼓励应用型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篇2

关键词: 创新能力本位教育模式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 教育改革

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1-3]。自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组织,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1-3]。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其教学大纲满足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华盛顿协议国家职业工程师组织对工科教育的要求,其教学框架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思想[1]。“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为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课程模式。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九十年代逐渐推广[4,5]。本文拟对创新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Innovation 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简称ICBE)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等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特点

1.具备大工程理念

CDIO模式根据这样一个大工程的理念建构课程体系,CDIO模式培养的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能在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下从事产品系统开发的工程师,更是以人类福祉为宗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人才与社会文明的缔造者。如CDIO的培养目标中涉及:明确工程师的目标和角色,明确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了解工程对环境、社会、知识和经济体系的影响;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历史文化传统;了解当代重要的政治、社会、法律和环境问题和价值观;具有全球化的视野;意识到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具有技术创业的意识,了解创业融资和组织;理解管理的功能,了解组织内各种角色和相应的责任,了解组织内的变化、动态过程和演化。CDIO模式正是从系统宏观的视角培养工程人才,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无不在这样理念的统领下。

2.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CDIO模式是MIT历经数年时间通过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和实践逐步研究完善的。MIT根据社会和产业需求,制订综合系统的CDIO培养目标,CDIO不仅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注重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解决问题、批判创新、系统思维、计划等综合能力,终身学习等自我提升能力,良好的职业伦理等职业态度。这个目标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专业技术知识,还包括实践能力,即在社会和企业环境下,对产品、生产流程、工程系统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能力,同时还包括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团队工作和交流能力等,涵盖在组织中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全部能力。

3.密切联系产业

CDIO教育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产业发展同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合格的工程人才为目标。CDIO标准直接参照工业界的需求,其中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环节是企业在真实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产品开发流程。CDIO模式要求学生具备通过这4个环节进行产品系统开发的能力,要求学生开展2个或更多的设计实践,其中一个为初级,一个为高级,以项目为导向,使学生把学科知识与真实的产品研发实践结合起来。同时CDIO模式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根据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更新工程的能力。在对专业的评估中CDIO模式要求不断听取来自产业的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育教学。CDIO模式是融于产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同步的工程教育模式。

4.系统的工程教育改革

CDIO教育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育改革,评定CDIO教育模式有12条标准,包括:以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周期作为工程教育的主线;具体的培养目标;一体化的课程计划;工程导论课程;设计实践;工程实践场所;一体化的学习经验;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相应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专业评估。CDIO模式是一个涵盖工程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条件、师资标准、学生考核方式、专业评估等因素在内的系统综合的工程教育改革,实施CDIO教育模式需要学校、社会和产业密切的合作,需要学校各环节、各部门的积极配合,需要从方案到实施和评估一系列的具体环节,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

二、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内容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因为各国或各学校对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能力本位教育在不同地区或机构被视为一种“学习过程的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统开发计划”、“课程开发模式”或“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与本职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活动的领域)和反馈(评价、评估的领域)。四方面均达到要求才构成一种“专项能力”,专项能力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若干专项能力构成一项“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某种“职业能力” 。

能力本位教育的五大要素:

1.以职业能力为教育的基础,并以之作为培养目标和教育评价的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的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计划。

2.以能力为教学的基础。根据一定的能力观分析和确定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通常采用模块化课程。

3.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以能力标准为参照,评价学生的多种能力,即采用标准参照评价而非常模参照评价。

4.教学上的灵活多样和管理上的严格科学。通常采用适应个别化差异的个别化教学。

5.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分。

三、创新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ICBE)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全新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保持教学中重点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外,还增强了实践环节。教学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交替循环的进阶式总体思想,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相连。然后,以教学过程工程化管理的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培养。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强调以公共课、外语和计算机教学为基础,以海洋科学、海洋地质学、海洋测量学、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等有关知识与技术为先导,以海洋空间信息科学与遥感技术数据采集、数据编辑和海洋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与应用三大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海洋环境监测与信息系统、海岸带规划管理与信息系统、海域使用管理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规划与评价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完善学生的系统开发、维护、空间分析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以培养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教学改革要突出能力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此采取严格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工程化管理,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实践训练计划,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的师资队伍,构筑全新的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海洋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以教学过程工程化管理的岗位型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集中式培养。即组织教学过程工程化管理, 创建教学过程工程化管理体系和保障能力目标培养质量反馈控制和评价机制,运用模块化问题教学法,将理论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制定工业级课程标准,进行工程化教学管理,积极探索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教学大纲明确将教学过程中成绩考核作为重点内容,避免以往只重视教学与考试,不重视教学过程考核的现象。课程考核一改期终一次性考试方法,将其与课程单元模块考查相结合。单元模块考查形式各样,有课堂综合练习、讨论、小设计、小论文和小招贴等。考核指标以国家部颁的《规程规范》为依据,通过考试改革,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教师在考核时也减小压力,避免人情分,按学生的实际水平评定考核,促进学生通过实践锻炼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结语

像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工程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技术基础、宽广专业知识、综合工程系统能力和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的实践型人才。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视个人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它是目前国内进行工程类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向。基于创新工程教育模式(CDIO)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CBE)的创新能力本位教育模式(ICBE)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很好的框架和理念。通过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的市场化改革和探索,最主要的是将培养目标的重点转移到如何适应用人单位和有利学生就业上。通过产学结合,将技能培训岗位化、社会化,学生的技能最终得到应用岗位的鉴定和市场的认证。专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懈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2]王刚.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3]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78-86.

[4]匡世锬.试论CBE/DACUM 教学模式[J] . 武汉: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研究 ,1995, (4):21-22.

[5]周立.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工程化能力本位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4(3):10-12.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篇3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源效率;高技术产业;协同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2-0036-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2.006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每年以平均6.6%的速度增加,能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瓶颈之一。相较于旺盛的需求,中国资源供给明显不足,因而中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其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调整产业结构是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已经被普遍接受[2]。多年以来,我国科技进步水平和速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等导致的低能源效率是中国能耗较高的重要原因。而技术创新是提升生产工艺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3]。因此,技术创新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促进整体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创新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类。产品创新是指在产品技术变化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是指生产(服务)过程技术变革基础上的技术创新[4]。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工艺创新为产品创新的实现提供了生产工艺的保证[5],因而只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都能有效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才能更好的降低能源消耗。因此,研究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能源效率的协同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学者探索了技术创新与能源利用效率间的关系[6-8],认为技术创新不仅能通过新的生产组合直接提高能源效率,影响能源消费,还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等间接方式影响能源消费[9]。国外许多学者对中国的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问题极为关注。Garbaccfio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能源效率上升的影响因素分解为技术变更以及结构变更两个方面,提出技术创新是中国能源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10]。Karen FisherVanden指出企业研发投入和人员培训促进了企业生产和技术的革新,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16.9%的贡献[11]。Karen FisherVanden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是降低中国能源强度的主要原因。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关系的研究也有很多[12]。李廉水采用DEA的方法对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出技术效率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13]。董锋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对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能源效率改善贡献率最大[14]。宣烨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策略与能源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创新对能源效率具有回报效应,二次创新与能源效率存在正向关系[15]。

从以上文献分析可知,技术创新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是降低能源耗费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多数文献探索了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忽视了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的共同提升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间协同发展才是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另外,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工艺创新与能源效率提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以及两者与能源效率的协同发展情况等都未被深入探讨。而只有深入研究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同状况才能更准确的为中国能源利用提出建议和参考。鉴于此,本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划分为产品创新系统和工艺创新系统,结合能源效率系统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协同度测量,以期能够为进一步评价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提供定量分析工具。

2 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复合系统特性分析及协同度模型

2.1 系统特性

协调的本意是指“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它描述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好相互关系[16]。因此,复合系统的协调是指在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断调整以达到和谐共存,实现系统整体效应。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系统是典型的需要协同发展的系统,是由产品创新子系统、工艺创新子系统和能源效率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复合系统。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篇4

关键词:研发国际化;开放式创新;产业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l(2012)05—0040—04

1 导言

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开展协作研发、保护知识产权、参与技术标准合作的开放式创新潮流,进而形成了全球创新网络。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能够较好地吸收利用FDI所带来的全球科技资源,但需进一步通过构建国际化的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我国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应该确定高技术产业内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创新型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创新政策保障体系来扶植其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工作重点放在协作研发战略选择、技术知识产权化、技术标准化,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等方面。

要深入分析全球创新系统在产业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探讨建立开放型产业创新体系的战略思路,研究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如跨国战略联盟),打破技术锁定现象和创新刚性现象,实现技术创新范式和轨迹的转变等问题。在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进程中。构建国际化产业创新系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代表了创新系统开放性的发展途径。进一步地,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需要用复杂性理论来进行解释。引入复杂性理论研究方法使得关于创新研究的重点从过去的单个主体转向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创新系统。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能够高效整合体系内外的各种跨国流动的科技创新资源,拓展了自主创新的资源来源途径。

2 文献回顾

2.1国际新型分工模式与建立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

新型的国际分工模式是产业内分工,是同一产业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分工。我国正在以新型国际分工模式为基础,建设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来大力实施以产业链的整合为轴心,整合配置全球科技资源,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关键环节上构筑核心能力并扩散到整个产业链的国家创新战略(Speneer,2003)。研发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重构产业创新体系,在研发投入模式、投入机制上进行改革,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2研发国际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影响

研发国际化的广泛影响已经导致了国家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调整与属性变化。相应地,产业创新体系的结构、知识流动频率、内容和形式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庄卫民等,2005)。从本质上看,产业创新体系是一个动态演化的系统,不能采用静态的均衡分析框架(Bell et a1.,2008)。在开放条件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必然受到全球创新体系的影响(Niosi et al.,2000;那军等,2007)。在产业创新体系的主体结构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生产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直接决定产业创新体系绩效的高低(郭树东,2001)。梁正、薛澜(2008)认为跨国公司与中国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明显受制于其在华研发战略,并与其人员本地化程度、生产营销网络的本地嵌入性,以及在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性显著相关。sjoerd Bengelsdijk(2008)指出为了获得正面影响,首先要认清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在东道国产生“溢出效应”的机理并建立保障措施,否则就会产生“挤出效应”。

研发国际化显著提升了知识流动能力,改善了技术创新环境,带动了我国企业的研发投资,从而对创新体系产生了积极作用(刘辉群,2006)。产业创新体系中各要素还需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才会使得创新组织方式呈现国际化,加快知识流动,提高产业创新体系整体绩效。中国尚不具有良好的吸引前沿技术活动的条件,要提高创新能力、实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应主动采取研发开发型国际化策略而接入全球创新网络。Rui and Yip(2008),Lin Cui and Fu-ming Jiang(2009)指出目前很多中国企业以VJ等联盟方式对外进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创新资源以追赶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者。

2.3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然要求

产业创新体系是指整个产业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将产业内的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个人联系起来,形成集体创新能力,这样能分担单独创新所需花费的成本。由此,更新产业创新体系内的知识,并使得这些知识快速流动、转化,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柳卸林(2000)指出“产业创新系统是对网络关系的确认。网络的结点是生产链上的相关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顾客等。结点之间的联结方式是贸易流动、知识流动等”。张治河(2006)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政策调控为导向,以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保障,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高技术产业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主导产业,其知识体系和合作格局满足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原则。一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本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吸收能力,而这将依赖于产业创新系统作用的发挥。张珺等(2007)认为: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存在着缺乏国际维度、企业未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及创新体系各主体的互动作用未发挥这三个缺陷。

3

高技术产业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

3.1东道国高技术产业高效配置是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跨界流动的重要条件

近二十多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性,并努力采取措施进行完善,而在这种全球生产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发生了科技资源的流动,它们伴随着FDI流向了跨国公司所在的东道国。其中比较典型的高技术跨国公司是微软和谷歌,他们建立了很多海外研发基地,不仅能够利用东道国的科技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东道国“溢出”资源。OECD(2005)曾指出,OECD国家中有很多跨国公司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海外研发投入的加强,进而达到企业创新网络的扩展,其具体手段有:与当地各种社会研发团体,例如企业、大学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这些体现了OECD国家科技资源跨国转移的程度已经比较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适合自身的创新合作伙伴,这样内外部技术资源互动的密度、频率以及质量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获得合作伙伴的外部知识,也大大增强了其内部“知识和资源池”的价值,进而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Paul Tracey et al,2003)。

全球经济发展到现在,科技资源无国界流动是一种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会日益加强。江小涓(2006)认为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发费用不断上升、技术升级不断加速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她还指出现代的前沿技术比较复杂,任何企业都难以仅靠自身力量掌握,这促使技术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细化,这样跨越国界的创新网络形成;工具性作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数据结果分析、数据合成模拟以及数据交换提供了很多便利。高技术产业呈现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虚拟化趋势,这种开放式、虚拟化的创新网络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一些只有合作才能获得的全球科技资源。

3.2高技术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

标准化组织保护下的标准化过程,在不同区域都呈现出制度特征,技术标准创新合作机制在不同区域都促成了当地相关企业以及相关组织的集聚。高技术产业竞争性整合以及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大规模协作性的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化创新合作。高技术产业集聚机理以及网络效应对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的选择与决策起到直接影响,二者也能够推动技术标准化以及技术标准化创新合作。高技术企业要想长期保持其竞争地位,必须想办法将自身技术确立为产业标准。技术标准能够带动创新网络,反过来技术创新网络能加速技术标准形成、发展与创新。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各个企业都面临连续不断的竟合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使得整个网络的资源使用效率得到帕累托改进。创新是网络发展和推动力的基础,它是一个非线性过程,需要各种不同合作伙伴通过复杂的多边对话进行组合;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各种高效的虚拟网络组织形成,它需要不同特点、不同学科以及不同产业的人员相互协作。

综上所述,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内,资源流动与重组现象最为频繁,高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虚拟化、跨国化的创新网络特征;同时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全球经济正在形成一种互动系统(包括流动经济和地域经济),因此可以基于网络通过技术标准等纽带实现虚拟集聚,形成开放式产业创新网络组织。

4 产业创新体系通过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4.1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内涵和演化趋势

技术创新系统由技术特性、网络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技术创新系统中各种活动依赖于网络的程度能够决定其对企业行为和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ICT的创新面临着很多的技术轨道选择,这与以往有较大不同。对于系统创新而言,创新网络是一种比较基本的制度安排,在创新网络中,企业间创新协作关系是创新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创新网络本身就融合了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连接关系,从而使得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集成并得以转化。开放式创新网络具有协同特征,它需要不同的创新参与者共同参与创新的开发与扩散,并最终建立了市场、技术、科学问的关系。此外。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它不仅促使企业与大量的组织建立联系,交换各种信息、知识和资源以获得发展,随着合作层次的不断加深,企业会与这些组织之间形成一个个网络。所以,融入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反复交易及契约关系与外部组织机构之间建立起长期协作、互利互动、彼此信任的各种制度安排。

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其组织形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企业之间围绕技术标准以及各种研发活动等而形成的竞合网络。这种形式的合作创新网络既能保证企业自身的网络效应和递增收益,也能促成高技术产业中相关企业建立起基于技术标准的网络集聚。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大规模群体协作成为可能,虚拟化和网络化这两个重要特征出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此同时,创新理论也经历了一个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从线性创新到网络创新、从企业家创新到社会创新的演化过程。

4.2产业协作研发网络化与高技术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

参与创新合作是高技术企业获取新技术、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增强高技术企业的科技资源利用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故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而言,它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网络。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对技术与知识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对企业间协作的重视,并将企业间建立技术创新网络作为首选,因此合作创新成为高技术产业实现自主创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国企业比较倾向于通过技术协作开发方式加入国外标准联盟,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我国企业开发的技术与产品能与各种国际标准相容:另一方面,他们还组建国内的战略联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种技术标准的形成。由此可见,高技术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形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这种以标准化为最终目标的联合研发计划在很多国家已经很常见。

创新网络所具有的优势众多:增强处理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共担风险和成本、扩大创新活动规模、提升反应速度、增强学习效果和灵活性、产生高效率,还是各个创新主体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交换的重要平台,为复杂性创新提供一种高效且柔性的资源配置途径。可见,高技术产业的特性以及技术创新网络的众多优势,促使企业间合作创新越来越向网络化发展。通过上述分析,技术创新网络已经成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4.3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与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高技术产业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制造能力已经形成,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并进行再创新的能力显著增强;很多重要产品的配套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并获得了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增强,技术集成能力也不断增强。通过研究全球科技资源流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可知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际市场上,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其内生的资源,同时还取决于其整合利用社会化和国际化资源的能力。

增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实现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重组,广泛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技术资源和市场。在不同层次的集成创新均会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经济的发展。产业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直接的研发活动,还包括产业创新管理与资源配置的方式。尤其是在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综合性的高技术领域,许多组织通过寻求合作来实现技术创新,IOS系统,Android系统以及Winphone系统,都是联盟与联盟之间在竞争。对于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积极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有利于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进而保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5 结论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篇5

[关键词]创新型;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9-0052-03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题,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建筑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向创新型企业转化,通过不断的创新,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人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

建筑企业应该评析各类创新活动的经济性,选择适合本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创新活动,分析此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一、建筑企业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和其他企业一样,建筑企业的创新需提供某些特殊资源,如特殊设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员等。建筑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一般地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角度笼统对待,应从建筑产品及生产的特点出发,按照创新活动对建筑产品及生产的影响程度来分类,可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创新、建筑创新、系统创新。下面分别分析这四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1.渐进性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渐进性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某个局部所作出的改进,例如高空作业防护器材的改进。渐进性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具备一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创新精神则可,管理简单易行。

2.模块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模块创新指建筑产品或生产某一组成部分中发生的创新,例如采用新的自动设备捆扎钢筋。这类创新影响较深刻,对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模块创新因常发生于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企业,如研究开发机构,或一些支持特殊开发活动的制造商与供应商。模块创新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以确保创新能满足项目要求,同时对以后创新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需要的特殊资源给予预见和评价。

3.建筑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建筑创新主要指建筑产品及生产各组成部分和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创新,例如采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案就涉及多个单位之间的合作。这类创新一般发生在施工现场,发起人也多是承包商。建筑创新对项目管理者及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高,建筑创新的管理者应具有大局观和较强的系统组织能力,施工技术人员需有扎实的知识与技能,施工技术工人技能过硬。

4.系统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系统创新是指将多种独立的但必须结合起来共同运作的创新整合在一起,以产生新的功能或改进设施整体功能的综合性创新。系统创新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很高,高层管理需保证系统创新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创新者应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创新者应对建筑设施的系统性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有全面把握,并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权威性,以保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新经济时代,人才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当今的建筑市场,由于僧多粥少,竞争日益白热化;建筑企业纷纷以优化质量、降低造价、增强信誉来获取竞争中的胜利;优良的质量、低廉的造价、良好的信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推动建筑企业创新,人力资源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建筑企业的创新活动归根结底由人力资源推动的。集知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是推动建筑企业创新的源泉。

目前建筑企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创新的水平不高,创新的能力不强,一部分建筑企业的创新机制未形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由于历史原因及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与政策扶持外,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具体来说,目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建筑业现有的工人队伍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初中以下学历者所占比例超过90%,他们基本上没有通过培训就直接上岗,由于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造成的生产事故和安全事故较多;大专以上学历者极少,所占比例不足1%。由于整体素质的偏低,导致工程建设工业化水平难以提高,使建筑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推广,在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成效低。

2.技术人员队伍薄弱。在建筑工人队伍(一线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非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只占从业人数的1/1000,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同国内外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建筑企业一线劳动力操作水平低,技能水平低,机械装备率低,过分依赖“人海战术”,造成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建筑产品质量不高,很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低学历人力资源所占的比例过大。而高学历的人力资源所占比例过少;应用型人才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人才与人力资源的比例不合理,技术工人所占的比例偏低,技术工人的年纪偏高,技能水平低的工人比例偏高。

4.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的培训。建筑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大。由于害怕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流失,企业不愿意或者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很多农民工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有的只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技术素质本来就偏低的一线工人由于缺乏足够的上岗培训或在职培训,结果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机械使用率低,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率偏低。

三、提高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集知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人才,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构建起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树立以能为本的管理思想。以能力为本配置人力资源,也就是运用能本管理的思想配置人力资源。能本管理就是在融合人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等,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间以能为本是一种

更深入、更全面的新型管理形式,它重视人的创造力、智慧潜力的开发。只有树立以能为本的管理思想必须全方位的开发人力资源,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2.创新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树立人才标准国际化的观念。中国建筑企业要加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要有熟识国际施工惯例又能具有独立管理工程施工能的项目经理。要有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做到人才结构合理。

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资金与管理,理创新有利于技术创新,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又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相结合。

目前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缺乏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存在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陈旧的现象,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偏低,降低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建筑企业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过渡就必须提升人才素质,改变已有的用人选拔和使用机制,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建立“以人为本”、“量才适用”“惟才是举”的科学人才机制。

3.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对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对建筑业有关工种进行全面培训,并要其取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建设(部)系统的职业技能岗位合格证书,与此同时,对主力工种管工、钳工、焊工、起重工、电工、仪表工等,进行经常性的强化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对施工员、质检员、定额员、预算员、材料员、统计员、计划员、安全员等一线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培训。通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对中高级管理人员要进行技术、管理、外语、计算机、法律等专业方面的培训,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职教育、脱产教育及各种灵活有效的培养方式,加紧培养符合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对企业管理层重点灌输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提高其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培养制度。

4.建立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技术创新的收益应与科技人员、技术人员、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人挂钩;同时技术创新的风险也应与科技人员、技术人员、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人挂钩。技术创新的收益与风险与企业人力资源挂钩,可以使技术创新人员有技术创新的动力,而且有技术创新的压力。

四、结束语

创新一直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最常用的手段,创新需要投资,创新需要特殊资源,需要人力资源与资金的支持。建筑企业各类创新活动对管理层次、管理类型、管理者的能力的要求不一样,建筑企业应根据各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特殊要求,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培训体系、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篇6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子系统;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37-03

一、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含义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复杂多变的、受多种条件和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实践活动,与之相对应的分散于体系内部各系统或企业各个部门技术创新的各项目标也处于多种可能的变化之中,并越来越成为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的“非技术性”因素之一。因为,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中的各项目标构成的“目标群”能够形成一个同步运行的系统整体。目标系统某一目标的变化都会使其他目标发生变化,并使技术创新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目标系统已经发挥了在体系中实现跨越系统边界,跨越部门边界,实现有效沟通、合作、整合的一个既有效、又实用的“链条”作用。

但是对于目标系统这个概念的认识和选择既不是基于传统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总目标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目标的堆砌和叠加,而是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实际需要来设定的,因为在很多处于转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原有的为某一个目标设定的前提已经不存在,必须要制定新的目标,来适应企业的发展[1]。据此,笔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是由技术创新总目标、市场目标、研发投入目标、人力资源目标、技术设备资源目标、信息资源目标、激励目标、时限目标等要素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所组合而成的系统。这些要素是成功实现任何一项技术创新目标所必备的条件,它们在目标系统里形成有机联系,并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及地位

(一)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实现了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内的”目标群“的整合,这种整合使目标系统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内的一个关键的子系统,它把系统中的各个目标连接起来,让整个体系围绕着实现技术创新目标有规则地运行,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目的性和目标系统的目的性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始终一致,尽可能地减少目标错位和偏离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因追求目标的差异性所造成的矛盾”[2],并最终统一在技术创新所要达到的成果当中。因此,目标系统直接影响着体系本身的价值。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对其内部各子系统的所有目标进行有效地整合或优化,并最终实现其整体功能运行的规则和程序。目标系统的作用就在于协调各子系统关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目标系统的运行成果就是体系的价值所在。

(二)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就企业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观念的转变来说,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建立可以让企业普遍认识到,企业各项目标从根本上是为了使它们能够更好地符合对自身愿景的追求和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像制定军事目标那样,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消灭敌人[3],要更多地从企业内部建立相关机制来施加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的影响,过多地关注对手,可能会导致在目标的制定上过分强调形成某种垄断,并以牺牲可以获利的市场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承诺作为代价。

就技术创新体系具体的运行来说,则切实需要一条纽带把该体系中各子系统贯穿起来,目标系统就是将整个技术创新体系联系起来的纽带。它保证了企业各个部门、人员、职能之间的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不仅能加速技术创新总目标的实现,而且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子系统更紧密的互动。

三、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对技术创新子系统运行的推动机制

本文所采用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结构是由决策系统、资源配置系统、组织规则系统和激励系统等构成的[4]。 目前,有很多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的最终绩效越来越取决于企业整体各个部门,各个要素的创新及其要素之间的有效协同[5]。据此,笔者认为,对于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其他各个子系统来说,它们之间是否能够同步运行,并在出现问题或者冲突时有效地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各子系统的目标决定的,并通过目标系统运行反映出来。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子系统协调运行的重要作用在于目标系统不仅通过决策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产生互动,而且又直接与各子系统紧密联系。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目标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关系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对目标系统是如何对其他子系统产生具体影响的做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一)技术创新目标系统有机连接各子系统的机制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与决策系统、资源配置系统、组织规则系统和激励系统的有机联系是目标系统有效协调运行的前提,也是各子系统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能及时有效地为决策系统提供信息。决策系统是由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活动以及与决策活动有关的机构所组成的有机系统。在与它进行互动的子系统当中,目标系统与决策系统的联系最紧密,也最直接。因为目标系统的各项目标都需要经过决策系统来确定或进行调整,目标系统运行中的每一个动态变化,无论涉及哪个具体目标,都会给决策系统提供需要进行决策的信息范围和方向,提示决策系统的跟踪和关注,促使决策系统及时做出分析和反应。当目标系统中的某一项或者几项目标不能同步协调运行时,就会对决策系统提出调整要求,敦促决策系统迅速作出判断,并依据企业实际随时进行调整。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系统通常情况下是对技术、市场、资金投入、人力资源等支持目标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不会对企业技术发展战略总目标和核心技术研发目标进行重大改变。所以在调整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决策系统会依据目标系统提供的信息,力保技术创新核心目标,将那些支持不到位的支持目标调整到位,使目标系统中的各项目标同步运行。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引导资源配置系统把企业有限的资源向技术创新实践活动流动和聚集,对资源配置系统提出技术创新目标所必需的资源配置需求。资源配置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实施的物质基础,是技术创新的血脉[6]。该系统建立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通过资源在多个技术创新项目中的合理配置,实现有限资源的效用的最大化。具体是通过目标的指向完成资源在多个技术创新项目中的合理的配置,引导资源配置系统把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统一集中或有针对性地部署到研发目标、人力资源目标、信息资源目标、生产设备制造与加工目标等支持目标中去,完成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有序的流动和聚集。由于企业在目标选择与资源配置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某一时段内,各项目均需要某些关键资源,导致资源供不应求,而在另一时段又会出现资源的积压,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效用,影响到各技术创新目标乃至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7]。而目标系统能够通过与资源配置系统的连接作用,使资源分配有序、合理地进行。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具有的这种合理分配资源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否成功,因为从“设定挑战性的目标制造出资源紧缺的内部条件有效的积蓄资源合理的分配资源并完成预定目标的整个动态过程来看,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资源和目标差异不断调整的不均衡的发展过程”[8]。

目标系统与组织规则系统之间的连接是在组织规则系统必须为目标系统提供支持和保证的条件下进行和完成的。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规则系统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组织架构和 “游戏法则”组成的系统。目标系统要求组织规则系统既要构建组织结构合理、人员分工明确、作业流程优化、工作效率高的组织架构,又要将技术创新制度化,为其运行提供合适的组织规则环境,将有利的组织规则固定下来。同时,当目标系统发现受到组织规则系统的制约时,会对组织规则系统提出新的要求,比如组织结构不健全、责任界面不清晰、工作效率低下、规则刚性太强、缺少柔性等,以促进组织规则系统向有利于目标系统协调运行的方面改变,进一步调整完善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和“游戏规则”,为目标系统的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能够要求和调整激励系统的支持力度。激励系统是目标系统产生动力的源泉之一。目标系统依据自身运行状态主动要求和调整激励系统的支持力度的大小。目标系统中的激励目标既加入目标系统运行,又对激励系统提出激励系统适时支撑到位的要求,从而实现既定的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多数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在鼓励和调动员工的技术创新积极性方面,更主张用见效快、实用性强的激励手段,比如产权激励、薪酬激励、职务晋升激励等,以及辅以精神激励,使激励为行为转变提供重要的推动力。目标系统从更广的范围扩大了激励系统本身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力,使激励系统已不仅是通过物质和精神手段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技术成果,而且成为能够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内各个子系统联动的重要因素。

总之,技术创新目标系统通过与各子系统的联系,牵动各子系统的行为向技术创新目标聚焦。同时,要求目标系统中由各子系统所承担的技术创新支持目标保持应有的力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自身的运行,进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尽快取得技术创新成果。

(二)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对各子系统的评价机制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对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功能,是整个技术创新项目评估和考核的核心,决定了评价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它不仅可以对自身进行整体评价,还具有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评价作用。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评价性作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来说是切实需要的。目标系统评价最直接的作用在于明确责任界面,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于各子系统的不适应的地方或者薄弱环节作出调整。目标系统中的各项目标,分布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相关子系统之中,它是检验各子系统是否发挥作用或者作用发挥好与坏的“晴雨表”,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衡量着来自决策系统的每一项决策是否及时迅速,有无因延误而错失时机;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给企业技术创新造成损失。在决策出现问题,认定决策责任上,目标系统是有力的评价依据。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往往出现决策系统对目标系统中的某一项目标调整的情况,特别是在决策过程中意见不一、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调整以后的结果或者效果如何,主要依据目标系统来衡量和检验。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决定着资源投入的方向,既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资源配置上不能投错方向,造成浪费,又评价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出现的资源投向分散、重复建设、投错方向等浪费现象,甚至一方面资源紧张,一方面资源积压的现象,就是缺乏适时的跟踪评价,也没有有效的评价方法。目标系统可以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衡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上是否多头匹配,或者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源是否由于部门之间的争夺而分散,通过目标系统进行评价是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尺,它有利于决策系统据此作出正确决策。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随时检验着组织规则系统是否合适,是制约限制还是保护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一旦确定,企业内的一切组织规则都要围绕目标作出变化和调整,要求组织规则系统适应和保证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行。当组织规则系统出现分工不合理、配合不协调、工作进度慢,技术创新活动处处受到制约时,目标系统会随时成为判断组织规则系统是否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中的激励目标作用发挥的好坏,是直接衡量激励系统作用的标准。激励系统的对象是直接指向员工的,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技术创新目标,是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按照创新目标难度的大小、创新目标实现的效益、创新目标既定的时间等来评价和确定激励的等级。激励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必然通过技术创新目标的推进和实现体现出来。目标系统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技术创新实现成果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激励系统是否发挥作用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Michael,T.Matteson,John,M.Ivnacevich.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lassics.[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4,(7):212-213.

[2] 程建林,艾春玲.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互动作用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5):20.

[3] Henry Mintzberg,Joseph,Lampel.Reflecting on the Strategy Proces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2,(3):59.

[4] 卢海东,连燕华.论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91.

[5] 许庆瑞,郑刚,喻子达.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03,(4):1.

[6] 连燕华,郑弈荣.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8):783.

[7] 方炜,刘林奇.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群资源配置层次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9):46-47.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篇7

关键词:创新型;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题,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建筑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向创新型企业转化,通过不断的创新,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人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

建筑企业应该评析各类创新活动的经济性,选择适合本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创新活动,分析此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一、建筑企业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和其他企业一样,建筑企业的创新需提供某些特殊资源,如特殊设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员等。建筑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一般地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角度笼统对待,应从建筑产品及生产的特点出发,按照创新活动对建筑产品及生产的影响程度来分类,可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创新、建筑创新、系统创新。下面分别分析这四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1.渐进性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渐进性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某个局部所作出的改进,例如高空作业防护器材的改进。渐进性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具备一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创新精神则可,管理简单易行。

2.模块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模块创新指建筑产品或生产某一组成部分中发生的创新,例如采用新的自动设备捆扎钢筋。这类创新影响较深刻,对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模块创新因常发生于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企业,如研究开发机构,或一些支持特殊开发活动的制造商与供应商。模块创新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以确保创新能满足项目要求,同时对以后创新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需要的特殊资源给予预见和评价。

3.建筑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建筑创新主要指建筑产品及生产各组成部分和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创新,例如采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案就涉及多个单位之间的合作。这类创新一般发生在施工现场,发起人也多是承包商。建筑创新对项目管理者及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高,建筑创新的管理者应具有大局观和较强的系统组织能力,施工技术人员需有扎实的知识与技能,施工技术工人技能过硬。

4.系统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系统创新是指将多种独立的但必须结合起来共同运作的创新整合在一起,以产生新的功能或改进设施整体功能的综合性创新。系统创新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很高,高层管理需保证系统创新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创新者应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创新者应对建筑设施的系统性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有全面把握,并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权威性,以保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新经济时代,人才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当今的建筑市场,由于僧多粥少,竞争日益白热化;建筑企业纷纷以优化质量、降低造价、增强信誉来获取竞争中的胜利;优良的质量、低廉的造价、良好的信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推动建筑企业创新,人力资源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建筑企业的创新活动归根结底由人力资源推动的。集知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是推动建筑企业创新的源泉。

目前建筑企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创新的水平不高,创新的能力不强,一部分建筑企业的创新机制未形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由于历史原因及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与政策扶持外,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具体来说,目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建筑业现有的工人队伍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初中以下学历者所占比例超过90%,他们基本上没有通过培训就直接上岗,由于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造成的生产事故和安全事故较多;大专以上学历者极少,所占比例不足1%。由于整体素质的偏低,导致工程建设工业化水平难以提高,使建筑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推广,在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成效低。

2.技术人员队伍薄弱。在建筑工人队伍(一线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非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只占从业人数的1/1000,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同国内外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建筑企业一线劳动力操作水平低,技能水平低,机械装备率低,过分依赖“人海战术”,造成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建筑产品质量不高,很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低学历人力资源所占的比例过大。而高学历的人力资源所占比例过少;应用型人才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人才与人力资源的比例不合理,技术工人所占的比例偏低,技术工人的年纪偏高,技能水平低的工人比例偏高。

4.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的培训。建筑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大。由于害怕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流失,企业不愿意或者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很多农民工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有的只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技术素质本来就偏低的一线工人由于缺乏足够的上岗培训或在职培训,结果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机械使用率低,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率偏低。

三、提高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集知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人才,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构建起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树立以能为本的管理思想。以能力为本配置人力资源,也就是运用能本管理的思想配置人力资源。能本管理就是在融合人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等,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间以能为本是一种

更深入、更全面的新型管理形式,它重视人的创造力、智慧潜力的开发。只有树立以能为本的管理思想必须全方位的开发人力资源,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篇8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手,提出高校应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融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1.构建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靠制度与体制的创新、运作来实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构建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建立一个能整合区域内各高校创新资源、打破高校各自为阵的创新制度体系,政府牵头引导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本投人、行为管理、成果评估的制度体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的制度体系。

2.实施高校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各区域内高校实力发展不平衡,因此,高校要面对现实,冷静分析,寻找差距,制定与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建立能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

上一篇:工会工作心得范文 下一篇:经济管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