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利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3 15:26:01

新能源利用方案

新能源利用方案篇1

档案信息化发展新取向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的发展,要始终坚持把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能力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

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经历了30年的发展,相继走过了技术导向、内容导向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步入一个以服务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各级档案部门逐步开展了以基础设施配置和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规范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世纪初以来,以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增量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基础档案数据库以及各级数字档案馆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内容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广泛展开,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呈现出总量不断增加、结构趋于优化、配置日益合理的总体态势,国家档案信息资源控制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当前,化解应用不足风险、提升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杨心驱动力。以服务为导向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价值取向,既是融入和贴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大局的现实客观要求,也是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说过:“我们做一件事情时,主观是为自己,但是客观上,我们只有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从社会得到回报。”同样,对于档案工作来说,只有通过服务充分体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档案事业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进一步重视,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更大支持,才能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如果档案公共服务工作不到位,自然就难以得到老百姓的认知和认同,更遑论得到丰厚的回馈了。

国家档案局部署2011年工作时提出实施“服务为先”战略,重点在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有实质加强,全面完善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重申,要努力建立强大的档案利用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对社会各方面发展发挥更强的影响力和更大的贡献率,这无疑应是当前档案事业发展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并且努力探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推动“服务为先”战略全面付诸实施。

服务能力“倍增”途径

加快实现基于云平台的全国范围内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和服务的模式也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发展变化。据报道,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档案馆近年对该馆提供利用服务的基本状况进行的一项跟踪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场访问量正在缓慢而明显地递减,远程访问量正在迅速而持续地增长;档案馆的现场接待量大约在每月2000人次左右,而通过该馆网站进行利用发生的点击量则大约在每月50万人次左右。该馆从2012年2月开始对服务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档案利用服务的着力点更多地从现场方式向自助方式过渡,强化提供以虚拟方式获取馆藏档案的服务。

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持续发展和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在服务民生方面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如何进一步处理好发展自身与服务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推动档案公共服务上台阶呢?如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而摒弃因循守旧的落后观念理解为做减法,那么,结构调整创造出的新需求就是做加法,清除阻碍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种种体制机制弊端就是做除法,而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带来的服务效率提升则可以理解为做乘法。做好这“四则运算”,无疑有利于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带来服务效率的提升,是档案服务能力提升的一条新路径,也就是我们要做的“乘法”。而充分运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无疑是加快提升新形势下档案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和效率,带来的是档案服务模式的历史性重构,既是新形势下顺应信息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建设“档案强国”宏伟目标的现实要求,是当前档案事业发展进程中必然面对的一个时代命题。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实现全国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并且提出“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国家档案局在部署2011年工作时要求,以提高远程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变革档案提供利用方式,使利用者能够在最近的地点、以最短的时间查阅到需要的档案信息。2012年,国家档案局再次要求,加快建设和利用能够远程传输档案的电子网络,并积极把已开放档案和已公开政府信息上传到网络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

“中国档案云”愿景

以云计算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全国性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按照《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档案局部署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打造一个类似谷歌、百度的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查询利用的专业门户,让所有老百姓都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方便地获得国内所有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均等化、专业化服务。云计算的应用,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或远程服务器中,按照互联网运作模式,将资源能够切换到所需要的应用上,并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的网络资源共享模式。云计算作为新一代的网络资源共享模式,它在网络资源共享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使用方便;便于实现数据和应用的充分共享;有效节省社会资源等。

基于云计算的国家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简称中国档案云),就是在云共享服务模式下,通过构建共享服务云平台,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将分散的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集中起来管理和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并提升共享效率。这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对于提升新形势下档案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的档案信息共享、均等化的信息资源服务,是档案云构建的基本要求;面向公众的社会化价值取向,不歧视任何人的均等化基本准则,一站式的集约化服务模式,充分体现行业优势的专业化标准,是档案云构建的基本特征;不断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为构建档案强国作贡献,是中国档案云建设的根本目标。

建设中国档案云,可以采取分布式资源建设管理模式,通过私有云建设标准统一的档案资源池,通过公有云建设规范统一的应用平台。需要动员组织全国各级国家档案馆积极参与进来,并且鼓励各地区通过区域性共享平台建设覆盖全国各基层档案馆。建设中国档案云,应当积极探索新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管理运营模式,促进国家信息内容产业发展。

建设中国档案云,要始终坚持把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作为基本指导思想,要始终坚持把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能力作为根本目标,要始终坚持把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作为档案云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始终坚持把带动各项基础业务建设与发展作为要务来抓。一句话,就是要奉行资源为本、服务为先、安全为重、规范为上。只追求追风般的速度和恐龙般的规模,而忽视安全和质量的建设,终究是没有希望的。档案云的建设与应用,其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和主要判据则只能是社会认知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档案云的构建,是档案服务机制的全面创新,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综合成果的全方位体现。

让共识成为共举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新格局的构建,需要全国各级档案部门齐心协力,团结奋斗,让共识成为共举。

关于全国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实施路径,国家档案局提出:“各级国家档案馆要以公共档案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以服务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建设,逐级实现区域内档案部门的信息共享并共同向社会提供远程服务,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利用档案提供方便,进而为最终搭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实施全国范围的档案信息共享做好充分准备。”

2012年3月,广东(粤穗深)跨馆档案查阅利用系统开通。该系统既整合了粤、穗、深三地档案馆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的目录数据,又依托各自的档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上查询、网上信息交换等业务,实现了馆际之间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了人民群众就近查阅利用跨馆档案信息。这是国内首个基于目录交换和共享的跨馆查阅系统,是一个面向公众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的服务平台,受到国内外利用者和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目前,广东省范围内的区域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正在珠三角等地区逐步扩展和延伸。北京、浙江、福建以及许多地区都在积极谋划和探索当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构建模式和实施方案。北京市档案局明确提出,以建立区域性的北京市数字档案馆为目标,加快全市统一的档案信息接收、管理、利用平台建设,提升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采集标准化、信息存储安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水平。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选择若干专题作为突破口,例如与“复兴之路”相关的《辛亥革命》、《城市解放》等选题,见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城市记忆》、《老照片》等,循序渐进,不断扩充规模,不断引向深入。应用数据挖掘和智能化管理等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新能源利用方案篇2

论文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信息化

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也要遵循新思路,寻求新突破,不断开创新局面,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档案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档案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是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关键。

一、新时期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结构没有体现时代和地方特征,需不断加以优化

目前,在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存在着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在档案的来源上,一般仅有本行政区域一级机构的档案,二、三级机构的档案甚少,而且难以反映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立档单位性质多元化的状况。漂河市5家国家综合档案馆保管着610个全宗的档案,其中一级机构全宗数为347个,二级机构全宗数为173个,89个二级机构全宗在市档案馆,县区档案馆二级全宗数量少,有的县档案馆甚至没有保管二级机构的档案。来源的单一性决定了馆藏档案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漂河市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全貌。二是在档案的内容上,记载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职能活动方面的档案多,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档案内容少;反映宏观管理方面的档案居多,体现地方优势的各类特色档案少。漂河市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多来自于党政机关,其内容也主要是反映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职能活动,近年来,虽然在地方特色档案建设上下了功夫,但全市保存的地方特色档案只有65种,还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出漂河地方特色。三是在档案的门类上,文书档案居多,专门、科技、声像、电子等门类档案的数量少。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文书档案151099卷(件),专门档案45678卷(件),科技档案1565卷(张),声像档案36687张(盘),目前馆藏档案还以文书档案为主。四是在档案的制成材料和记录的手段上,书写或打印的纸质档案居多,照片、录音、录像、电子等新型载体档案少。派河市国家综合档案馆照片、录音、录像、电子档案共有39206张(盒、盘),占全部馆藏量的15%。

2.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相对分散保存,不能实现共享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制,形成国家档案资源的主体呈现出利益的多元化格局,国家档案资源的归属与流向,特别是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最终流向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国家档案资源分散保存趋势越来越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按照规定不再向当地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如工商、税务、商检、银行等部门的档案已经国家档案局同意不再向综合档案馆移交;二是具有保密性质的专业档案不向综合档案馆移交,如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的档案,因具有一定的机密性,按照规定不向综合档案馆移交;三是综合档案馆对专业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力度不够。一方面是由于综合档案馆长期以来对专业档案接收工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形成专门档案的部门受利益驱使,不愿意将重要的专业档案向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没有从严执法;四是国家综合档案馆以外的档案馆数量呈现出增长之势。除了专业档案馆外,企业、事业单位及村级档案馆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档案馆的档案原则上不向综合档案馆移交。以漂河市为例,市直80多个单位已有30多个单位按照不同的规定可以不向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建行、中行等还投资建起档案信息中心,这就使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呈现出分散保存的趋势。国家档案资源分散保存的结果必定使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馆藏缺乏综合性和显著的地方特色,而这样势必会影响到综合档案馆功能的发挥。

3.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困难重重

由于种种原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宏观背景下,档案管理部门却没有及时顺应信息时展的需要,很好地解决思想认识、人才、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上往往表现为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不够到位,方向上不够明确,投人上不够充足,档案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加之档案信息化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对综合档案馆而言,档案信息化任务艰巨,如果没有人才与经费的保证,档案信息化会永远是档案部门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漂河市档案馆较早开展了档案目录数据库与全文数据库的建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档案信息化是个庞大的系统工作,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市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县区综合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不容乐观,在经费与信息化人才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4.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力度不够,还没有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大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档案事业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是档案事业在新时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课河市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漂河各项事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日益迫切和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够高,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手段还比较落后,还没有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档案利用主要依靠手工查找,数字档案信息还没有在档案利用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做好新时期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对策

1.不断改善国家档案资源结构

档案部门要结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注重对国家档案资源中丰富的经济、科技等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领导决策、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提供参考;不断开发利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档案信息资源,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中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档案工作模式,不断开阔视野,拓展档案工作领域,加强对新建领域建档工作的监管力度。此外,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重心要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上。比如,政府职能正在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馆、室藏档案存量档案资源建设,而且要加强正在形成中的重大社会活动档案、重点建设工程档案、重要科研项目档案、企业信用档案、社区建设档案等增量档案资源的建设。只有这样,国家档案资源结构才会得到不断改善,才会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时代特征。只要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各级强类档案室和其他档案所有者为依托,充分利用法制、行政手段,发挥档案馆职能,坚持丰富档案资源与促进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同步发展,我国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必将大有作为。

2.对国家档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国家档案资源的整合,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档案接收、征集,而且主要是指在我国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下,对国家和社会档案资源的有效配置,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需要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突破其来源的限制,充分集聚各种档案资源的特殊优势,最终实现区域范围内档案资源的高度系统性要求。综合档案馆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直属的文化事业机构,要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为综合档案馆发挥全方位的辐射作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存储充足的能量。首先接收时间要提前,对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有较大现实利用价值的档案,要提前接收进馆;其次,接收范围要扩大,要加强对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档案的收集,使馆藏档案更加贴近社会需要;三是开展档案寄存服务工作。与新经济组织兴起和各类破产情况的出现及个人寄存档案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相适应,综合档案馆可开展面向社会的档案寄存服务,使其中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价值的档案得以妥善保管;四是建立以综合档案馆为基地的区域性档案目录中心。建立包括区县级以上机关和各级各类档案馆在内的区域性档案目录中心,对区域性档案资源实行集中的信息管理,既能缓解档案实体分级分专业管理与社会利用之间的矛盾,又能为依法监控国家档案资源的流向与有效整合档案资源提供必要的条件;五是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将加人WTO后经清理依然有效的政策性、法规性现行文件接收进馆,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

3.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新能源利用方案篇3

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档案作为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和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部分企业在其自身的信息自动化建设中通常的情形是先局部后整体,普遍缺少总体规划,往往容易导致各个管理系统之间标准不一,接口不顺,融合困难,传递不畅;同时,不少企业在开展信息自动化建设过程中,过分依赖自动化管理的技术系统,缺乏对数据质量与系统功能之间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经常导致自动化管理体系与手工管理并行,甚至出现相互掣肘的尴尬局面。上述情形,常常使企业的计划、决策、指挥、生产、经营等项工作处于各行其道、互不沟通的状态,很容易导致出现管理繁杂,重复投入,工作成本无意义提高等问题,档案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常常陷入这种窘境。

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一套适应本企业业务特点、体现企业规范化、科学管理水平的档案体系,使得档案工作的发展不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为企业各项综合业务、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史料信息资源支持。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以保存在工作中产生的原始信息记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归档信息在必要时刻的历史查考与法律凭证作用为工作目的。这种模式在以手工管理的时代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十分可行。然而,伴随着信息化系统的成熟和普遍使用,企业对其所需信息的控制,已经开始从库房管理模式转向资源管理模式,信息管理的要求和具体实施,已经进入到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档案信息在企业地位的上升使得如何开发利用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2 开发企业档案信息资源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2.1 档案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沉睡的档案信息资源如同深埋的地下矿藏一样,不被开发利用就不能变为生产力。以科技档案为例,它是科学技术存在的一种直观形式,是一种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发挥其巨大的潜能使之为科技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只有在开发利用之后才能实现。把档案工作从过去服务的主题转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经济建设的要求。开发是利用的基础,利用是开发的目的,开发与利用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2 档案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档案的利用伴随着档案信息的传递和疏散,档案信息的传递通过利用的方式得以体现。保护档案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目前,提供利用档案时基本都使用原件,原件每使用一次,会受到磨损一次,为了减少档案利用过程中的损坏,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管理档案信息,以满足利用和保护的需要。搞好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建立馆藏档案目录中心数据库,用数字化改变档案馆的传统服务功能,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保护档案原件的有效手段。

3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途径

档案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档案信息为核心的各类档案信息的集合,是来源于档案的,反映事物特征性、运动状态、方式及规律的,已经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档案信息资源概念从提出到现在的不断发展、完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档案信息可开发性,促进档案合理利用,实现档案价值。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把埋藏在档案内容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输送出去,满足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这样才能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途径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二种途径。一是提供利用档案原件、档案复印件,属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直接利用方式。档案直接利用的方法有:档案开架阅览、档案的借阅、制发档案复印件、举办档案展览、制发档案证明、档案的咨询服务、电话查档、电子文件网上查阅等形式。二是提供利用档案编研资料、成果,如志书、简史,属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编研成果利用方式。档案的直接利用是档案利用的初级形式,档案编研成果利用是档案利用工作的高级形式。档案直接利用满足利用者的一般需求,档案编研成果利用满足利用者的特殊需求。二者利用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只是利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2 更新观念,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是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同时作为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等各方面正积极地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本企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 (文献检索、逻辑学等 )的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工作者在提高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更新观念,要从过去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打破因循守旧,看摊守业的管理模式,研究利用者的心理,掌握利用工作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利用方法,树立新的管理观念,更好地为企业建设服务。档案管理人员要用所学的知识研究开发利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转变思想观念,运用创新开发和利用的工作方式、服务手段和工作制度,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为企业经营决策、施工生产和基层单位服务。

3.3 收集档案丰富馆藏,做好编研工作

档案是档案馆的物质基础,馆藏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档案馆的各项工作,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关键的问题是把档案信息收集齐全,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库。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信息资源库,经常了解利用者的客观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档案开发利用,从中探索开发利用工作规律,积累开发利用工作经验。近年来,我公司根据档案资源分类进行编研的常用方法如下:

第一类是检索工具类编研资料。主要通过编写档案总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全引目录、重要文件目录、文号目录、资料目录和专题卡片、著录卡片等检索工具,从宏观与微观的各个层面揭示馆藏档案的内容、数量与存放位置。

第二类是档案馆介绍类编研资料。主要包括档案馆指南、全宗介绍、立档单位全宗情况说明等编研资料,主要用于揭示本单位各种档案的内容、数量和成分。

第三类是汇编、汇总类编研资料。主要有历年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汇编、历年获得的主要荣誉、成果汇编,劳动工资、人事任免、企业改革、财务管理、科技工作等文件汇编(或选编),党委会、董事会、职代会、工作会或重要的专题会议文件汇编等。

第四类是简介类编研资料。主要有工程、产品、研究成果、专利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新设备、先进单位和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等简介。

第五类是史料类编研资料和专题类编研资料。史料类编研资料主要包括企业简介、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以及声像编研史料。专题类编研资料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编纂一些专题史料和专题资料,为机关工作服务。如:企业改制改革专题史料;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成本管理;企业工程创优;企业工资改革;工程项目管理;领导班子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专题资料等。

第六类是企业史志、企业年鉴。为企业编史修志提供了直接素材,编史修志是对档案的大规模的集中利用,是对档案精华的高度浓缩,是利用档案“了解历史,服务现实,规划未来”的重大举措,也是弘扬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企业年鉴是逐年编写的概览企业全貌的综合性资料性工具书,也是综合利用档案的产物。

通过分类编研公司改善了馆藏结构,使档案收集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做好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顺应社会信息化的趋势,用数字化改变档案馆的传统服务功能,公司利用档案管理软件向各部门和下属单位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3.4 利用信息技术是发挥档案资源的需要

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数据清理、信息管理规范建设,信息流动渠道的设计与关键环节确定等项工作,借助于信息自动化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的信息产生、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留存和信息使用的自动化监控功能,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将企业信息管理的事后模式,改造为企业信息资源培植与管理的即时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关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传统分类方案将被打破,取而代之以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各个管理模块、流程的设置。一份完整的档案信息分散在几个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依照规定指令根据工作目标随时设立和调整类目。企业档案信息的分类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计算机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档案分类更能贴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状况,分类也将更详细、更科学、更规范。

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我公司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以公司档案室为着眼点组成一个系统,以公司各部门和施工项目部分别为一个节点,组成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既能够发挥整体优势,又能够控制各个节点,提高系统的综合管理能力,此外在企业档案接收和保管上也发生改变,充分实现企业信息在企业活动中应有的支持作用。档案储藏着大量的信息资源,要把这些信息资源开发出来,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采用现代化开发手段和先进的传递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地提炼、加工及传递档案信息,将所有馆藏档案运用计算机去实现档案信息的提供和利用。

新能源利用方案篇4

    社会性。若按信息的性质进行分类,信息则可以分为原始信息和经过处理的信息,而档案信息是对活动或数据直接进行最初的数字、图像或文字的记载,这些功能便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本源性,即归属于原始信息。若按照信息的时间进行分类,信息则可以分为回溯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档案信息不仅能够具有回溯性,还可以在记载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预测,进而进行创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便是这样的道理,它的用途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计的作用。

    1.2 档案资源开发的功能

    档案信息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是通过把档案资料承载的信息静态转化为各个用户能够接受的动态过程,从而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社会服务作用,实现它的价值。但是在通常的工作中,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经常被结合在一起的,便是文中所要将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这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开发的目的是对其进行利用,利用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反开发,进而实现它的社会服务、指导实践的功能。

    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的需要,档案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作为数据信息的存档,已经成为社会服务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对档案信息资源积极有效的开发,从而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档案信息存储的目的便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因此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便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清晰它的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2.1 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具有真实的记录数据和结果,包括我国科研、建设的过程,它能够为我国今后的科研成果和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并且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目的。

    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它能够在经济发展或管理的过程中起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指导,从而减少此过程中的失误或者少走些弯路。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要重视档案信息的意义。档案信息可以从静态便为动态,从而变成科学或经济进步的生产力之一。

    2.2 档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从而改变其本身的历史价值。因此,必须要综合我国的各个方面进行开发与利用,包括人文、科学等角度,充分发挥其现实意义和功能。

    2.3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和信息的向前发展,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差距。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影响到我国的发展中或发达国家的性质,必须要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益,把它作为我国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

    2.4 随着经济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符合我国宏观信息政策和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是逐渐信息化,而作为信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对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也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档案信息也包含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从某种角度讲,政务部门形成的档案信息对于我国政府系统的发展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并且能够落实政务信息的公开,因此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发展。

    3. 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要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首当其冲便是强化信息的开发意识。开发意识的前提就是要解除思想的束缚,拥有创新的观念,能够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更多的方法,并且能够充分利用档案信息促进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长久研究,得出了很多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途径,下面对一些方法进行介绍:

    3.1 优化馆藏结构

    优化馆藏结构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基础。由于物质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馆藏结构的优化能够决定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模式。我们可以通过扩大信息接收的范围,广泛的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馆藏档案信息的材料,增加有价值的信息储藏量。 3.2 转变服务方式和观念 目前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服务方式单一,仍处在半封闭状态,不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

    式。为了紧随时代的潮流,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式必须要进行转变,包括思想、态度、以及观念的转变。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创新信息资源的开放新方式,不断满足国家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另外,要建立新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机制,从而适应社会的公益性和产业性。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为社会的经济效益提升做出贡献。

    3.3  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

    档案信息资源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管理人员必须拥有高素质。首先,在思想上,档案人员要对这项工作充满热情,并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档案人员不仅要懂得档案管理,还要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要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从各个角度提升档案人员的素质,包括提升管理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4. 结论

    档案信息资源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必须要才有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发挥自身社会价值,为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雪梅,赵秀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探》,科技档案,2003年第2期

    [2] 杨光:《试析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4年12月第4期

    [3] 彭岚:《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浅议》,科技档案,2006年第2期

    [4] 王晓亮:《浅析档案信息资源建》,科学档案,2011年第4期

    [5]金波;关于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张文承;贾宝萍;;以信息化建设为途径开发利用档案资源[J];兰台世界;2008年07期

    [7]熊海燕;;浅论当前高等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6期

    [8]熊海燕;;浅论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J];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徐英;;论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10]何相健;;推进我市档案信息化 应当克服五个不足——学习辽宁档案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思考[A];广西档案2010年第4期(总第100期)[C];2010年

    [11]潘长征;;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试点工作在贺州启动[A];广西档案2010年第5期(总第101期)[C];2010年

新能源利用方案篇5

【关键词】档案资源;档案;档案人员;时展要求

0 引言

当今世界是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知识信息在飞速增长,信息利用率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知识的载体之一,汇集着大量的信息,且是最原始,最可靠的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推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我们已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信息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我们工作中的各行各业,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地方档案工作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不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档案管理已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档案服务职能已从行政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过渡,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共享的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因而如何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现今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何利用档案资源,实现地方档案资源利用的新突破,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因此,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立足实际,有的放矢,为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正确认识档案信息资源的地位,是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工作的前提。档案包含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图表、文件等原始凭证,是最原始,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记录。要开发和利用好档案,发挥档案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发挥它的精神客体属性,给人们以历史的知识、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进行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它主要表现在:

(1)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是直接的历史记录,或说成档案室历史的原始记录,人类的发展不割断历史。

(2)档案资料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蕴藏着前人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与以及各行各业人员学习的宝库,人们从中吸收营养,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3)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档案资料中吸取前人的教训,防止重走失败的弯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大力加强现有档案资源的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才能卓有成效。

2 广征博览,努力开发新的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1)要依法加强档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使档案的管理、归档和利用做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别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档案事业中逐渐得到应用时,更要加强管理、指导和监督。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和宣传,使历史的档案在新时代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3)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则建设,使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当前档案工作的法制建设,一是,依法管理好档案。要防止为了“达标”和“过关”去搞档案突击整理,这样产生的档案的价值是要打折扣的。二是,要依法利用档案,要充分利用好向社会开发的档案,按严格程序利用好未开放的档案,使之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3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多方式、多途径利用档案资源

(1)要培养档案人员的新观念―在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喂改革开放宏伟大业服务的观念和档案工作必须贴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

(2)要优化档案人员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人的知识结构越合理,创新能力就越强,我们要发展档案事业,服务好经济建设,就必须要博学多才,特别是要注重对现代科学技术和档案边缘学科知识的掌握。

(3)要跟上形势,更新观念,搞好服务。档案具有案头工作性质,很容易让人们忽视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档案工作者的管理理念。档案工作者面对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必须自觉地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档案工作者将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提供实体性的档案服务和维护档案的物质安全,他们要意识到自己的首要职责是以最高的效率给档案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在档案工作中, 档案工作者应把加工和完善馆藏档案,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以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为工作的主动力。把档案的利用率作为衡量自身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档案工作者应开放自己的工作,通过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来推进档案信息化的开发和利用,如实现档案部门、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和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在当前,档案工作者要树立“档案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建设,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观念。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发,因事而发”,可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积极运用高新技术,使档案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档案工作的手段、媒体和工具是随社会进步而进步的。当前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已深入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领域,包括档案工作领域。必须加强对在职档案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现代化技术、技能的运用, 壮大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档案管理队伍。因此,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更好地使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必须树立的坚定信念。

新能源利用方案篇6

【关键词】档案资料;开发;利用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衡量档案业务水平和工作成绩的标志。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形式和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有针对性地搞好服务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对新形势和新特点下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认真加以分析、思考,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目前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仍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和欠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在我国,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仅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共同需要。做好这项工作,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以及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具体表现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功能上。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从新的高度,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做出了诊释,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新一轮思考和实践。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认识上要有新高度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同能源、材料资源等一样,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之一。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国家的基础资源,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具有本源性和回溯性、联系性和积累性、内向性和社会统一性三大特点。

信息是通过物质载体向人们提供的精神产品。人们获得了信息,就可以进行发明创造,开拓更新的、更高层次的、更广阔的活动领域。信息是一种最廉价的、具有开发性的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档案信息的作用:1.预测的依据――预测是一个继承和借鉴历史,立足当前,展望未来的研究、推理过程。2.管理的基础――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沟通,保持协调,所以管理的成败,取决于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档案信息是最符合实际,最客观可靠,最有把握的。3.科研的条件――科研具有继承性,是后人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向上攀升,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方式:从被人们掌握和应用的时间过程来看,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两种。其中:传统方式包括整序式、服务式和编研式三种,现代方式包括展示式、产业式和网络式三种。传统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方式分为整序式、服务式和编研式三种,其中服务式包括借阅服务、复制服务、证明服务和咨询服务几种。现代档案利用主要是编研式开发利用:以满足利用需求为目的,以档案信息为基础,以汇编档案文件汇集和编写档案参考资料为成果形式的一项工作。选题上具有现实性――侧重于选择与现实工作关系密切的课题。选材上具有针对性――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档案信息。成果价值上具有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产生可观的效益。成果使用上具有限定性――成果限定使用范围。现代档案利用是更高层次、更积极主动、更富有成效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编研式开发利用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档案工作部门的工作质量;有利用于档案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档案信息的保护;有利于编史修志工作的开展。编研式开发利用的一般程序:选题-选材-加工编辑-总纂-审核。网络式开发利用: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通过建立档案网站或局域网,公布和传递档案信息。基本条件:网络环境/数字化档案信息。档案网站:档案网站是在公众信息服务网上建立的档案信息站点。特点:档案网站以网页的方式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是档案部门与社会联系的又一重要途径。建设方式:自备专线和服务器建站,自我维护,具有自主性/将网页挂到专门网站上,委托管理。档案局域网:档案局域网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专门用于档案管理业务处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方式:配置成套的网络设备和设施,搭建局域网/在已有的电子政务或电子商务信息网服务器上安装档案业务管理软件。

新能源利用方案篇7

关键词:信息资源;网络环境;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2

信息资源如今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认为是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也急需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通过上网查询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得各种信息。因此档案机构为了更好地提供档案资源的服务,应顺应时代潮流通过互联网来促进资源的共享和开发。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将馆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编,并借助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实现档案价值和档案作用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与传统的服务模式相比,提供利用的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主体也从以部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发展而来的是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如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合法性、兼容性等,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推动网络环境下的开发利用进程。

一、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1.档案网站建设不规范

通过对我国除港、澳、台之外的省级档案网站的调查发现,各省的网站自成体系,网址没有命名规律,且网站功能各不相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网站名称不规范,如:“北京市档案信息网”,“天津档案网”,“晋档在线”等,缺乏一定的命名标准,不利于记忆和使用。在功能方面,“具有政务信息公开或现行文件查询功能的档案网站约占76%,其中能够查询现行文件显示全文的约占80%,近20%的网站只能查看条目”[1]。还有一部分网站没有政务信息公开查询的功能,无法最大限度地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2.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在我国立法中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进行了保护。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很强,各种信息可以任意扩散传播,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过度地保护知识产权又必定阻碍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保护和利用之间存在矛盾,关键在于如何认定为知识产权。另外网络环境下资源提供和利用的主体缺乏法律意识,也阻碍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复合型人才的短缺

首先,网络的发展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目前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较单一,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尽管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数据录入和数据管理的能力,但如果出现体统问题和网络安全等问题则没有相应的处理能力。

其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不足。由于当今网络技术更新极快,而新技术又不能很快形成教材,因此前沿技术的掌握成为问题。在校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学校和社会之间沟通不足又导致了培养出来的人员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档案人才队伍的壮大和功能的发挥。

4.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难以保障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90%以上的网站存在严重的漏洞。网站遭到攻击,并不全因为对手高明,而是档案信息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2]网络维护技能培训的不足和以信息开发利用为重点的工作重心造成了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的缺乏。在技术层面上网络技术不断更新,但新技术无法迅速应用到档案网站、档案系统、档案传输和档案安全等保障技术中,阻碍了档案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从外部因素来看,黑客攻击、木马感染、数据被盗等也威胁着档案安全。这对防护体系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使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步伐受到严重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进程

首先对网站建设的标准进行规范。要从需求入手,对网站的版面设计和功能定位等各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定期考核监督。以网站设计为例,通过可访问性、外观设计和安全性几个方面入手设计指标,可以规范网站建设,优化网络服务。

另外要对网站职能进行规范。网站只能应当以档案机构的只能为主要参考依据。以查询利用为主的功能定位,要把本单位的说明和馆藏情况进行阐述,编制一目了然的查询目录引导使用者。以宣传为主的功能定位则要注重介绍本单位的资源情况和特色内容,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宣传介绍,突出重点信息,并定时进行网站更新,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以互动为主的功能定位则要关注信箱、咨询投诉、留言及投稿等服务,完善与用户的交流机制,热情解答用户的疑问,“使档案网站建设在充分地考虑访问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达到吸引访问者的目的,从而增加点击率和访问量,使档案网站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步入良性发展轨道。”[3]

2.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建设

首先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非法转载、恶意下载、黑客攻击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外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侵害行为进行惩治。其次在涉及隐私的情形中,加强对隐私的保护,处理好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关系,明确各方的权限。档案工作者提高隐私权的保护意识,可以避免将隐私信息公布到网络的情况。另外网络环境下的开放性,也对档案用户和网民的自律意识提出了要求。应该加强信息伦理意识的教育,使人们在面对道德情形时可以自我约束。同时要使使用者和管理者互相约束和监督,使双方行为合理合法。

3.加强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网络的新环境下档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急需更新。档案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维护网络环境下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的能力,仅靠外包的服务模式,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和更好的提供服务。因此首先要对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分工调整。对知识层次较低的人员主要负责实体管理或者简单的系统操作,而将专业性的工作交由专门的人才,如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人才和网络安全、数据库人才等。只有注重对档案工作者的培训和知识的丰富,掌握最新知识和管理手段,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在高校的培养上首先要对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通过了解当今社会的最新形势和网络技术的更新,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另外,要强调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实践环境,使在校学生能够熟悉业务知识,操作流程和规范,培养出更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档案人才。

4.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网络信息的基础是馆藏信息,丰富的馆藏资源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源泉。因此丰富馆藏资源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馆藏资源方面我国法律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案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 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 年即向有关的县级档案馆移交”。同时通过各种措施征集民间残存的珍贵档案,也是丰富馆藏资源的重要工作之一。另外,为了防止馆藏资源的丢失,应对资源进行整合,开展机构间的相互合作,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的结构。首先对于关系民生的重要信息资源要有限收集和开发,以服务大众。其次要及时调整档案资源的接受范围。有价值的资料要应收尽收。在储存载体上要完善馆藏和网络存储两种方式,以满足广大使用者的要求。

5.加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集约化

档案信息资源的集约化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管理和开发成本。要做到集约化管理,首先要在档案机构之间加强联系,使数据库形成统一的对接端口,以方便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对接工作,最终形成统一的信息网络;另外要加强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开发信息资源造成的浪费,使现有资源在网络上共享,并为不断提供新信息节省了资源。

三、结语

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推动档案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我们重视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积极应对,那么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将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得到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冯登峰.再谈政务信息公开背景下的档案利用[J].兰台世界,2010,2:3-4.

[2]范开菊.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探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85-86.

[3]周云宁.档案网站功能浅探[J].档案与建设,2004,12:37-38.

[4]倪丽娟.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6,6:37-40.

[5]江梅,乔颖.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陕西档案,2007,4:23-24.

[6]冯登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与对策[D].安徽大学,2010.

新能源利用方案篇8

创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工作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要有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要解放思想,破除因循守旧观念;要与时俱进,树立大服务理念,要摆正位置,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大环境中发展自己。

一、档案工作创新,要解决好四个关系问题

(一)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工作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空中楼阁”,创新必须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建国以来,我国档案工作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工作经验,档案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这些基础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创新的根基,因此,创新绝不能抛弃这个基础,要在认真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将来的形势,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

(二)创新与现实的关系

工作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当前,档案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档案工作还处于受多种条件限制发展较慢、社会档案意识不强、档案部门工作不到位、档案事业发展后劲不足状态。创新就要重视现实,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围绕如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打好基础、快速发展上求突破。

(三)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阶梯,创新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目的。档案工作创新既要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本行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学习相关专业、其他行业知识,借鉴其他行业和专业创新方法和成功经验。创新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运用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和批判、继承观念,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四)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但创新绝不能是虚无飘渺的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都要经过实践检验,凡是对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创新,都要大力推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服务手段创新

(一)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三)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四)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五)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档案馆(室)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的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公民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希望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有关政策信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拓展服务领域

(一)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二)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 。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三)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实行资源共享,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

(四)建立联合目录是用统一的著录格式和编排,联合报道两个或两个以上档案馆、图书馆(室)馆藏的档案目录。实现资源共享能使档案、图书、情报等文献部门相互分享各自的资源,使利用者很方便地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信息、情报。通过建立联合目录,形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各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文献资源互补,提高馆(室)藏资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因而也可有效地缓解存储空间拥挤、人员及资金紧张等矛盾,并有利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室)馆藏朝着有侧重、有特色、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上一篇:学校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下一篇:银行经营情况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