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范文

时间:2023-12-03 02:12:23

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篇1

[关键词]高考 教育公平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94-02

在中国,高考一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高考改革也很多年了,但还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作为一个从高考的门槛艰难迈过来的学生,我自己对高考的改革也有很多的想法。

一、现行高考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一)高考是社会的指挥棒。首先这种指挥作用体现在择校的时候,中考竞争挤破头进去重点高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虽然国家明确小学初中是就近入学,但是出巨额的择校费进入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已经成了多数家长的选择。更有甚者,现在连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也随着高考指挥棒的起落开始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竞争,名牌幼儿园的学费比大学的学费还要高。其次就是在教育内容上,一向都是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对于高考大纲上没有要求要考的东西,教师们一向都不舍得浪费时间在这些内容上面,往往是一带而过或者是要求学生自学。

(二)推行了数十年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重重困难。高考不改,素质教育无法真正实行。我国从1996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从1999年开始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十余年过去了,效果并没有大家当初想象得那么好。这是为什么呢?很多学校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阳奉阴违,教学过程也是换汤不换药,“减负”口号喊了那么多年,小孩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因为大家最终的目的都指向了高考,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幼儿园。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小孩比别人的小孩差,都想在高考时金榜题名,而且现行高考制度着重考察的还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所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

(三)高考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创造能力较差。无论有多少奥数金牌、小神童,都弥补不了中国没有自己培养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遗憾。即便是高考状元也很难成为顶尖人才。前几年还发生过美国名校拒收高考状元的事情。这还是因为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学校着重培养学生考试学科的知识技能培养,而对于高考并不着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其他素质,却不重视,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四)高考严重摧残孩子与家长的身心。高考对于很多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场噩梦般的战役。上了大学后,我经常会梦到进入了高考考场,结果发现什么也不会,惊醒后发现自己一身冷汗。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相似的经历。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小孩能高考成功,常常是费尽心思,有些甚至什么也不做,就专心陪读,有时候孩子还没考试,家长就病倒了。总之,高考对家长和学生都有身心折磨,甚至很多考生因为没有考好压力大自杀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五)即便是高考成功,考上了大学,很多大学培养模式也很难培养出来真正的人才,使得高考陷于尴尬的地位。一方面,考生辛苦备考终于考上了大学,以为跃上了龙门,从此可以衣食无忧,另一方面,有一些大学的培养模式却不能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人才,导致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大学也占很大的原因。因为在市场化了的大学中,很多二流三流大学只是拼命地抢生源,却不注重培养,对教学质量不重视,在这样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说高考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其中2009年就有报道称重庆万名考生弃考,可以说一些人已经对高考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六)一考定终身。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只有一次,而这一次就将决定以后整个人生的命运。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自己高考的时候拉肚子、不舒服或是其他的原因而发挥失常,而以前成绩不如自己的某同学却发挥超常,从此两人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所以我们不禁要想一下,一考定终身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否公平?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填报志愿方面,有一些人分数很高,本可以上很好的重点大学,却因为报志愿时失误,命运又会截然不同。

(七)高考将很多真正在某方面很有才华的孩子拒之门外,使得他们失去了很多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

(八)文理分科考,很多学生因此而走错路。有些学生喜欢文科,却被教师和家长硬劝说学理,只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学理“有出息”,学文“没前途”。有一些文理学得都不错,高中分文理班的时候就迷茫了。考上大学后文科的学生不懂生化物,理科的学生谈起政史地又一窍不通,因为虽然分科后文科还会学一点生化物,但是为了准备高考,没有老师愿意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来讲这些不考的东西,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来学。

(九)高考中不公平的事情处处可见,地域不公平,加分政策不公平,导致了一些现象如高考移民。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地方的高考分数线比其他省市要低得多,而一些人口大省如山东和河南高考分数线却比普通水平要高。这个问题存在了很多年却一直得不到改变,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十)高考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大专的在三本面前抬不起头来,三本在二本面前抬不起头来,二本在普通一本面前抬不起头来,普通一本的学生在“211”“985”面前抬不起头来。我的研三的好多学长学姐在谈到找工作时自己的弱势都会说自己出身不好,意思就是自己本科不是名牌大学出身。一个高考将考生分开了等级,造成了又一次的不平等。

二、为什么会这样?

(一)为什么高考存在这么多问题,但是高考还能一直存在下去?扈中平教授讲到,高考一直存在下去的最深层次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是集权制的国家,在集权制的国家里要想跻身上层一点的阶级就必须要通过竞争、通过选拔,同样的情况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也存在。

(二)与整个历史文化背景与教育大背景有关系。自从隋唐开科举到清末取消。历经千年,考试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可磨灭,尤其是下层阶级的人民渴望通过这种选拔方式出人头地,改变艰苦的生活,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也是正常的。

(三)高考上接高等教育,下接基础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轻易地改。现行高考制度人们觉得不公平,如果改成人们都向往的美国的那种制度,人们是否能觉得公平?答案是不可能的,美国的高考(SAT或ACT考试)并不是高中生进入大学或名牌大学惟一的通行证,大学录取学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学生的学业平均成绩、SAT或ACT考试成绩、社区服务表现、领导才能、个人的才艺(如音乐、体育才能等)、推荐信和自我谈上大学的撰文等。这其中有太多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四)近几年,高考人数数量减少,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大学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学校“挑三拣四”,于是人们的目标不仅仅满足于上分数线,而是更加追求名牌大学,希望通过高考减少奋斗时间,能找份好工作。

(五)虽然我国是考试之乡,考试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高考历史还比较短,一切还要慢慢摸索,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现成的经验,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合适的高考制度,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要有时间来验证。

三、怎么改?

(一)最主要的是加强立法,保障高考公平。正如郑若玲教授在《守护公平:高考改革的永久依归》一文中提到的:自古至今,中国人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在考试方面则是“不怨苦而怨不公”。历史之所以选择考试,正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崇高的、具有可信性的正义程序的执行过程,在各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中最为公平和有效。惟有考试能在制度上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规则,可以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帝制中国之所以从门第社会走向科举社会(考试社会),其背后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摆脱“人情请托”困扰,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被国家和政府重视起来,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之中的重心。虽然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必须要在相对范围内实现公平。因此立法机关必须要加强立法,执法部门要依法打击破坏高考公平的不法行为。公平是高考改革中最应该重视起来的。

(二)加大考察范围,不仅仅将高考成绩与高考的卷面成绩挂钩,还要将平常学业成绩、参加的实践活动、个人才艺等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综合。这个虽然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希望以后会慢慢改革,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发展,灵活录取。对一些高考成绩不好但是某一科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以灵活对待。

(三)一年多考。近日有报道称2011年高考改革,将实行一年两次高考,有些科目一年多考,取最高值。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考虑,比如说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四)取消文理分科,这也是现在高考改革的一个趋势。2010年广东省已经开始文理合并一起考了,虽然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但是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担。

(五)要重视不同地域考生的公平录取,对于弱势地区的考生要适当照顾。其实我国现在实行的就是这种各个地域差别录取,但是也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不要为了要“公平”反而“不公平”。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也要做好监控措施,防止“高考移民”类现象的出现。

(六)调整高校培养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高考进入适合自己发展专长和能力的学校,并且每个学校都能全心全力地培养每个学生,而不是现在一些学校放任不管的培养模式。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那么高考对于学生的压力会小很多。

总之,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很多的问题,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但是它对于我们的社会还是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现在政府和教育部已经积极提出各种措施改进高考制度,以实现高考公平,实现高考效益的最大化。虽然还是一些想法,暂时还不能实行,但是我们相信社会正在不断地进步,高考制度也将会越来越完善,将会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扈中平.高考招生改革:挑战社会诚信[J].新华文摘,2007.5.

[2]郑若玲.守护公平:高考改革的永恒依归[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1.

高考改革篇2

关键词: 高校考试 问题 改革对策

1.引言

高校考试是检验高校教育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指导学校教育改革等功能。考试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学生从优秀的成绩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自信心和上进心。考试能够让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握教学效果,为教学方法调整,以及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提供依据。考试能够检验学校教与学的综合效果,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由于狭隘的应试教育和唯分数论的泛滥,高校考试正在慢慢地偏离其真正目的。为了使高校考试发挥其真正职能作用,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优秀人才,高校考试机制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2.高校考试存在的问题

2.1考试制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考试制度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制度,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主要包含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现在,高校基本上仍延用传统的“卷子+分数”的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模式是分数评价而不是综合评价,于是导致学生们专注于“念两经、攻一术”(教材经、教辅经和考试战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会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考核,忽略了知识的实时性、创新性;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错误的行为观念和教学导向,使分数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障碍。

2.2各高校考试试卷标准不一。

各高校考试应该能够正确反映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高校中同一门课程由于课时和授课教师的不同,导致对课程的学习深度和重点的把握不同,因此试卷的难易标准不同,试卷考核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高校的同一门课程,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成绩分布差异非常大,失去了考试的区分度、效度和信度。各高校考试试卷标准不一将不能客观公正地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将影响对教师教学成果和教学能力的客观评价。

2.3高校考试将引发诚信教育危机。

近几年,高校考试普遍出现了考前划范围、划重点等现象。教师试图通过这样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成效;学生希望同过这种方法来减少自己的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这种看似双赢的结果,造成的后果却是严重的。学生不再认真学习,只注重最后的简单记忆,都将希望寄托在最后教师所划的重点上,平常则没有动力去好好学习,这样考试成绩将不能公正客观地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在唯分论的评价标准下,教师将不能将自己的教学效果真实地反映出来。考试要以整个教学过程为基础,任何违反教学规律的行为,其危害不仅仅是引发对教学效果评价的准确性,更多是引发学生对社会公平的质疑,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毒害。

3.高校考试改革对策

3.1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考试制度是选取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制度,需要在传统的考试制度上进行改革。进行考试改革的原则是,“注重知识、突出能力、加强平时,淡化期中和期末”。为保证教学质量,提出“阶段测试,综合考核”的方式。考试中不以分数为目标,要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以创新性态度对待考试内容,认真完成考试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准确、灵活掌握所学内容,在复习时做到有目标、有方向,不死记硬背,不唯试题库为上,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创新型的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不单纯是对基本知识的记忆能力。

实行等级制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考试达到对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就达到了高校考试的目的。模糊分数名次,能减轻学生在考试中的心理负担,消除学生追逐分数名次的心理,使学生能在宽松的气氛中接受考试,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采取笔试、实验、口试、论文等综合考核方式,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会创造、会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能力强的社会精英,摆脱高中教育阶段以分数定高低,以分数为骄傲的考核评价理念。

3.2各高校联合/交叉考试,确保评价标准客观一致。

为了能够客观一致地评价高校办学水平、教师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可采取各高校联合或交叉考试的策略,即高校间共用同一试卷,完成同一课程的考试。联合或交叉考试,不仅可以形成学生学习的竞争压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竞争下自身的有效竞争力,促使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同时高校联合或交叉考试,也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在与外校的竞争考试中,客观评价自身的教学能力,验证教育效果。

3.3建立试题库,进行全面考查。

在以考试为检验手段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所学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防止教师临时划重点,学生突击记忆的问题,可采取建立试题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策略。建立试题库,考核范围覆盖面广,学生只有安心学习、复习,不能再寄希望于考前的突击性辅导,从而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养成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4.结语

高校考试必须彻底摆脱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高中教育评价模式,大力推行等级制考试制度,强调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避免单纯记忆性的考试内容,通过考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教与学的导向,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达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曼初.论考试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1).

[2]徐盛林.培养大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探索[J].机械高教研究,2001,(4).

[3]王育杰.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

[4]刘宁,董秀.高校考试改革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23-125.

高考改革篇3

早在去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修改完善,印发实施。言犹在耳,高考改革方案未经过公开征求意见程序,就与公众见面了。

这多少影响这一改革的改革形象。众所周知,我国制订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时,曾先后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这一行动就被视为是重大改革,该纲要明确提到,“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出台影响广泛的高考政策,按照纲要精神,是应该公开征求意见的。一个成熟的高考改革方案,是不应该忌惮征求意见的,相反,征求意见本身,也是完善方案之举。

究竞是何原因,不得而知。符合逻辑的解释是,制定者可能认为,再征求意见,可能也很难达成共识,只会拖延高考改革方案的时间。从2011年起,教育部门几乎每年都把研究制订高考改革方案作为工作重点。在过去三年间,给公众的感觉是,高考改革方案每年都可能,没想到一直拖到今年。

这也就存在另一个问题,新方案出台会不会是赶进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力争7月底之前出台,可直到8月还没消息,被舆论质疑再次爽约――再不出台,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高考改革方案难产,也不难理解。高考涉及面实在太广。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户籍分割、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差距巨大的国家,高考作为国家统一考试,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需求,同时又要立足竞争性,选拔人才,要出台一个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方案,的确不容易。过去20年间,我国各地高考改革动作并不少,有的省市甚至在10年间,出台了5套高考改革方案,被一些人质疑为“为改而改”,即改革者把改革这件事当成了政绩,但究竟改得如何却不是关注的重点。

细看方案,在总的思路上,这次改革延续历次高考改革的基本思路,即以改革考试环节为核心。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取消文理分科、英语两次考,都属此类。但这些改革如果没有录取制度改革与之对应,是难解决以前那些不合理的问题的。遗憾的是,方案提到的录取制度改革是模糊的,只有原则性表述,诸如在高考之后进行自主招生,创造条件取消录取批次等为数不多的几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还有两方面,也是极为重要,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是国家出原则意见,地方进行试点改革。按照改革先行先试的传统经验,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高考改革,绝不是地方可以完成的任务,因为这涉及部属高校、地方院校、本省和其他省,本地户籍人口和随迁子女,地方政府很难决定部属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方式,也很难要求其他省市调拔招生计划,必须由全国出台整体方案。国家把难题交给了地方,就如两年前把异地高考这个题目交给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能进行的改革,也只有是科目改革,在录取制度改革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受掣肘。

二是考试招生是否需要立法?舆论呼吁立法规范考试已久,但方案根本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制定高考改革方案,其价值不只是打击高考作弊,而在于理清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受教育者在考试中的权责关系,把考试升学纳入依法治理的框架。事实上,整个高考改革的出台,按照重大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的改革原则,应该把高考改革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地方高考改革方案应该提交地方人大)讨论审议。在讨论审议过程中,需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这可以防止高考制度改革因行政因素随意变化,可惜没有体现在改革方案之中。

高考改革篇4

摘 要:众所周知,语数英三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中学阶段的重点学科。然而,自从13年北京出台的新高考方案中涉及到降低英语科目的分数以来,取消英语高考的建议就开始被各大省提出来并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在教育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拟对英语高考改革的背景、影响及其传达的文化信号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语改革;高考;分析

在我国,常常有“黑色六月”、“人间最忙六月天”的说法,因为中考、高考都是在每年的六月份,人们围绕高考的争议与讨论似乎从未平息过。近日,北京新出台的高考方案将语文升至180分,英语则从150分降到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人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山东、江苏、上海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高考英语改革的各种方案。有关高考英语的讨论又以足够的优势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一、改革的背景

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呼吁中高考取消英语科目的考试,他的原因是现在全国娃娃学英语的现象太严重了;事实上,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参加各种英语学习培训机构疯狂的学习英语,英语说的相当标准,普通话却磕磕巴巴;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而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将英语规定为升学、升职、评职称的必考科目的国家;不得不承认,研究生入学考试也靠英语拉分。可见,英语的地位似乎远远高过了我们的中文。作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也承认,与英语师资力量和教学教材水平相比,现在的语文师资力量和语文教材水平都不高,明显的存在“一重一轻”的问题,因此,又增加国学教育的必要。当前形势下,让英语回归“本位”,已经刻不容缓。

二、改革的影响

1、对学生的影响

1.1好的影响:英语高考“一年两考”的这种做法将有效改变“一考定终生”的局面,实行一年多考会督促学生学习英语,抓住机会,第一次考不好还有第二次机会,择优计入总分也更加公平。因为一次考试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重大考试,往往都会特别紧张,有压力,可能会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而多考几次则会降低这种失误。

1.2坏的影响:首先,高考改革对于学生来讲有点太突然了,例如,有些省份拟取消高考英语听力的通知只提前一年甚至几个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高考随时都可以改,如若高考不考,意味着学生在三年的奋斗中有些努力就是白费的,影响考生的备考。因此,政策的出台至少应提前三年通知学生,让他们在入学前就对自己的学习有好的规划。其次,不得不承认,由于英语教学质量的不尽人意,使学生走了种种弯路,也使很多人痛恨英语学习,一旦“取消英语高考”的政策下放,大部分学生将认为英语不那么重要了而懈怠英语学习,到时候的结果就不是“改革”而是是学生“放弃”英语学习,当然,这并不是改革想要的效果。第三,一年考几次的方案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压力,中学阶段本来科目也比较多,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如果一年考几次会增加考试频率、增加学生的备考压力。最后,一年考几次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有点不太公平,因为考试没有限制的话,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花钱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辅导培训机构,提前达到标准,而偏远山区没条件的学生则只能一步一步来。

2、对老师的影响

随着英语高考改革的讨论日益激烈,众多在职的和潜在的英语教师也表示出了各种担忧。比如:有些学生英语能力强、分数高的,可能高一考取了高分,到了高二高三就不想学英语了,所以英语课学生规模会逐渐缩小,英语老师可能就会富余,大家就要面临转岗、下岗,接受再培训等问题;英语教学方式将迎来变革,哑巴英语将不复存在,这对英语老师的要求将会有所提高,只会讲语法做题的老师将面临淘汰;英语专业大学生面临也将面临就业困难。不得不承认,改革虽然并不意味着英语不重要了,但这次改革之后,英语教师将有可能面临着一次教学方式和教学岗位的“大洗牌”,这对英语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改革传达的文化信号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学者张国庆认为:英语高考改革使得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下降,相应的提高了汉语和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位置,这其实是传统文化复兴和大国自信的征兆。他认为,降低英语在各项考试中的权重是一种必然趋势。当今的中国人对英语国家的了解远远大于英语国家的人对我们中国的了解,欧美文化也在一点一点的侵蚀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拿节日来讲,大多数人可能对圣诞节的热情高过于端午节、清明节。而且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组织全民学外语、并纳入各项重要考试科目的国家。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大国自信日益突出,为了体现这种大国自信,母语及传统文化必将走上高于英语及其文化的地位。

四、总结

抛开英语高考改革对学生、对老师等的具体影响,我们单从英语这个学习科目的学习出发谈谈我的感想,在当今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知道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知道,留学生对于几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宝贵的人才,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06年各国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数量:美国58万,英国33万,德国26万,法国25万,澳大利亚20万,日本13万,而中国只有1万,因为欧美国家大都开设有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国际化学位课程,尽量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以吸引国际留学生。因此可以想象英语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的重要性。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学术论文都是用英文写的,所有的科学著作原版都是英文,所有的先进科技产品都用英文进行产品说明,精通英文是领会人类文明的精华的必须途径。无法想象一个工程师看不懂本行业的英文论文,无法想象我们因为不懂英文,而把别国先进的科技产品和理念拒之门外,把科学的管理制度拒之门外。

部分赞成取消英语高考的人觉得英语学习不重要,高考完了如果不从事相关行业英语就没用了,那么请问数学知识里面的圆周率、几元几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有用到吗?如果没用,是不是下一次改革就要取消数学高考?事实上,改革不等于它就不重要了,北京新东方学校国内部总监周雷认为:“英语考试改革主要在改变当前以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学生英语学习耗时且低效的现状。学生在英语上往往花费时间很长,却收获不大”。不管是出于体现大国自信还是为了学好英语而实施改革,改革一方面体现了,在我国英语学习给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另一方面,改革本身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与顾虑。这些烦恼、顾虑真的能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改革来解决?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不管怎么改,始终要记住学好英语是时代的要求,极其重要。(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曾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2013年高考自主招生取消英语笔试的措施及其影响,高等教育

[2] 郭少峰.杜丁.王旭明呼吁中高考取消英语科目,高中生之友.2013.12

高考改革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高考英语改革

一、有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

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高中英语新课改的内容,对高中英语改革的内容以及改革的方向制定了一个战略方针,对高中英语的改革进行宏观的指导,首先是在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方面。对于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使高中英语随着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有所进步。有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表现有:(1)规范英语教材体系方面的改革。为了更加丰富高中英语的教学资源,英语教材根据时代的要求,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做出了很大的变动,更加注重英语口语方面的练习,因此,教材中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比重增加了。(2)课堂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重点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课堂中高中英语教师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小组交流学习的模式,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加强学生沟通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3)在英语必修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选修英语课程。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了解以及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目的也在于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4)增加了英语课程之间的区分。比如,英语精读以及英语泛读,精读也就是对英语教学以及英语学习的精细掌握,泛读也就是减少了高中英语学习的难度,这样对英语精读以及英语泛读的区分,有助于不同英语学习能力以及不同英语掌握程度之间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英语,避免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在英语精读课上听不懂的情况的发生,兼顾到所有的学生。

二、对高考英语改革的分析

为了应对新课改的要求以及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考英语也应该及时地进行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英语在高考上的选拔优势,为社会以及高等学校选拔出真正的有水平的优秀人才。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关于高考英语在题型方面的创新和改革。不能总是遵循传统的老套的考试题型,要不断地针对高中英语新课改中有关英语改革的细节,对高考英语增加对新课改下新知识方面的检测,要体现出对英语听力的重视,语法以及阅读和作文的比重都应该依据新课改的内容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调整与安排。关于一些比较旧的知识和旧的题型,应该及时地进行舍弃,比如,一些传统的填空,还有一些单句测试。(2)有关高考英语听力方面的改革。对听力题型以及听力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就是对应了新课改中有关英语听力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三、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和高考英语改革的关系

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中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办法。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高考英语改革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配合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因为高中英语课程有所改变,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就会变动,就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的高考,也应该及时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现实情况是,高考英语改革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接轨。另外,高考英语的改革也应该发挥引领指导的作用,应该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发挥一个引领的作用,指导英语课程的改革。

总而言之,应该正确地处理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和高考英语改革之间的关系,使高考英语的改革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作出指导,而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应该带动高考英语的改革,使他们同时发展,为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柳丽萍.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英语语法知识测试改革思考[D].湖南大学,2011.

[2]张晓瑾.英语语法学习需求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

高考改革篇6

摘要: 去年,北京、江苏、山东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时间,关于“英语考试到底该如何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笔者将就这一话题分析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考 英语 改革 利弊

一、引言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择校、学生课业负担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北京市将从对中高考进行改革入手,出重拳予以破解。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计划减少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从150分下降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这一政策将自2016年起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实施。

二、 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好处

多年以,我国在语言教学上,大都是“重英语、轻母语”,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国外交流的日趋增多,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日益攀升,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英语,英语逐渐成为了不少学生最为重视的一门科目。而与之相对的,由于学习汉语的时间被挤压,不少国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知识的了解度不够,甚至有些人认为,作为我们日常交流的母语,对于语文的学习学不学都无所谓,这就使得目前社会上提笔忘字、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熟悉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针对语文这一科目所进行的改革措施,无疑会促使人们提高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全民对汉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另一方面,高考英语改革能够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考生的差距。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就曾关注过学生的英语能力因地区差异而不同。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优秀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后,往往最先感到有差距的就是英语成绩,听力、口语更是他们的软肋;而一线城市、沿海城市的中学生,由于教育环境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英语水平较高,特别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强。

根据俞敏洪对位于北京西北部远郊的延庆县学生英语水平所做的评估,延庆县学生与北京城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超过20分。因此,下调英语高考分数权重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导致的英语成绩差异。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明显不及城里,教学效果根本不能与城市学校抗衡。这就意味着,英语分数权重越大对农村学生越不利。因此,下调分数权重,淡化选拔功能,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二)高考英语改革的弊端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孩子英语水平不会受多大影响,而广大工薪阶层和农民孩子的英语水平则恐怕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有关降低英语分值就能给学生减负的说法也似乎不太合理,因为英语分值下来了,其他科目分值增加了,学生依然会为取得高分而压力重重。

现在随着中国不断与国际接轨,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外语成为了一门必备的工具。随着英语高考分数权重的下调,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和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考试和评价制度等必将随之发生改变,后续效应不可小觑。北京教育学院督导室专家、曾担任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主任的袁昌寰教授就此说道:“当今世界变化之快,发展之多极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错综复杂。因此,从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主要态势出发,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出发,从国家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出发来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英语作为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大语种,已经不是美国还是英国的问题,而是英语作为互联网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中国人才国际化,中国世界化必须的一个工具。

三、总结

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仍需重视,但方法需改变。全球最大的私人英语教育机构英孚教育的2013年《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数远远超出世界上其他国家,有10万英语母语者现在在中国教学,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训市场之一。如此庞大的英语培训市场却没有培训出一流的英语水平。报告对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成人的英语熟练度进行排名,同时亦首次对过去6年近500万成人的测试数据和英语熟练度的趋势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据该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瑞典仍以68.69的高分稳居第一。中国大陆排名34位,属于低熟练度水平。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仍有待改善提高。

“语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积累、练习、实践和运用的过程。现代语言学习理念强调了语言学习不仅应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袁昌寰教授说,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两个特点也就决定了语言学习不应是一个对英语语言知识体系的学习,不应是靠单纯的讲解和机械的记忆、背诵进行学习的。因为这样的学习不仅单调乏味,也收效甚微,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让很多学生失去了信心,对学习英语望而却步。所以,学生应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家长和教师要坚持 “做中学”原则,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用英语,从而使他们逐步建构起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通过考试改革就能完全解决的,应该从文化土壤和社会氛围上树立大众外语教育的理念和定位,重运用,减少功利之心,重提高综合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

高考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改革才真正的能体现高考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兴趣与心灵,而不是学生谋生的工具。“一考定终身”,不得不说现在的高考制度对学生的压力非常大甚至到了扭曲心理的地步。为此,我们不停的改变着,也许过程很缓慢,但我们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英孚2013年《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

高考改革篇7

关键词:高考;高考制度;高考改革

高考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影响最大的选拔考试。其制度更是具有特殊性,很难特定的视角去从评价与审视。高考改革也涉及到社会的多方面因素,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工程。近年来,人们对高考革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希望通过高考的改革来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或者通过高考改革来解决教育中所面临的矛盾、问题。然而,高考制度中许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社会矛盾、教育竞争的放大表现而已。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高考制度保持理性的认识,并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以使高考制度改革顺利的进行。

一、认识高考制度

(一)高考制度背景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基本制度,是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制度。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收入、地位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高考的历史要追述到1300多年前的科举制度,而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既有传统科举制度的所保留的思维和价值,又有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制度。

1949年以前,中国各高校的考试时间安排由学校自己决定,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性多次报考。但十年期间,随着高考的取消,中国人受到高等教育的数量不足1%,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直到结束,高考制度才正式恢复,并延续至今。

(二)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不足还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总体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片面性。虽然目前逐渐增加了各种附属的考试,作为学业水平能力的依据,但几乎形同虚设。一考定终身这种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各界质疑。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很可能就会因为考场上突发的一点小状况而失去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可能;而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也可能因为考场的超常发挥而得到高等学府的通行证。这与高考公平、公正的理念背道而驰。但是深究高考弊端本质,并不是高考本身问题,而是综合我国国情的复杂社会问题。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要说高考制度存在的都是弊病的话,那也不能一直沿用至今。从历年参加高考人数上来看,一直都持续攀升,说明高考制度还是有其可行性,也普遍被大众所认可。虽然,自主招生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但是从不少高校的实行结果来看,自主招生的评判标准很难拿捏。走后门等歪风将彻底打破高考制度公平的初衷。

二、高考改革的重要性

(一)高考改革的基本准则

本着公平公正的核心原则,无论是设计制度还是命题内容都不应存在民族或区域的差别性对待,在各种复杂因素之间找到平衡点。引导高中多元教学,增加大学入学方式的自,让学生有多种方式反映自身的能力和真实水平。制定公平性制度,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选择机会,全方位发展。旨在科学高效的落实高考制度的规范原则,从根本上提高选拔人才的实际水平。

(二)高考面临的困境

高中课程随着高考而确立,出现高考考什么,课堂上老师讲什么的现象。且科目种类繁多,学生压力过大,一些消极影响随之而生。都是大一统的评判标准,忽略德育、体育,只抓智育,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忽略学生的个性技能发展。考试评判方式单一,录取方式单一,作为统一衡量学生能力的评判标准具有局限性。

并且高考学习中过多的应试考试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高考后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荡然无存,甚至现在很多人都戏言“高三是一个人知识的巅峰阶段”,以此反应高考的应试弊端。

三、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一)高考改革策略的推进

首先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规范目标。将目标付诸实践,积极稳健的推行。2013年1月的《教育部2013工作要点》,提出要努力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开展高中学业水平的综合素质培养。遵循公平、公正、高效、科学、多样的可行性原则,注意整体规划与实际相结合。从综合测试平台的建立、专业类别优化科目组合、综合评价制度的完善三方面着手。

(二)统筹兼顾高考改革

统筹近期兼顾长远:高考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既要有立足长远的统筹规划,又要有着眼于当下的眼前问题。从符合长远规划策略中,选择先行的部分,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切记过于急躁,欲速则不达,要注意速度和火候的把握,最终才能平稳达至目标。

统筹公平与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是高考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以德智体美综合评判,最能选拔全方位人才,也是高考制度效率的体现。但,这种方法却难免有失公平。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应不断完善与兼顾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性相结合。

统筹统一兼顾多样:统一高考制度是,招生考试的必然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考制度也逐渐创新,朝着多样化发展。例如,分省命题就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代表例子,同样自主招生也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特色教育。在保持招生公平、透明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入学的灵活性、多元性,在统一与多样之间保持一个稳定的度,相信我国的高考制度很快就会步入一个积极的、稳定的轨道。

(三)改革中实践能力的创新完善

完善制度,试点先行。不少重大的改革策略都会推行试点先行。不仅可以验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可以为制度的调整完善提供空间,为人们接受新制度做好预防调适。

设定目标,逐步推进。本质上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进步。高考改革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存在着太多的不稳定性和矛盾因素,进而导致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偏离初衷。因此,必须要设定具体的目标及完善策略,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确保每一环节的可行性,才能逐步推进。

结语:高考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却又势在必行。高考改革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汲取大众的智慧。我们要积极推进高考改革,让高考改革制度惠及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与时俱进,为社会公平选拔创新型人才贡献出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柳博.我国高考制度变迁及改革路径分析.[J].教育研究.2010(06);12-13

[2]张志勇.转变非理性教育思维 推进教育改革新突破.[J]教育研究 .2011(02);35-36

作者简介:

1.黑晓宏,男,1980.11,回族,籍贯:宁夏,学历:研究生,职称:中教二级,主要研究方向: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篇8

一、统一高考的建立——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创举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后,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强劲东来,中国各地纷纷创立新式学堂。与此同时,西方大学自主招考的办法也被直接搬入中国的新式大学中,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不过,民国时期也曾短期采行过统一招生的办法。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构性教育失业问题逐渐显现,需要对高校招生进行宏观调控。1937年,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所国立大学试行联合招生。1938年,教育部规定国立大学实行统一招考(上海各院校除外)。到1940年,实行统一招考的学校范围又扩大到公立院校。私立学校和公私立专科学校仍实行自主招生。[1](P674-676)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战事严峻,统一招考办法实行仅三年便被迫中断。此次统一招考是我国自1905年以来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有效地控制了高校科、系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高校招生的区域公平,同时加强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衔接,提高了高校新生质量。

1949年,为执行“暂维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保证教育上的衔接与过渡,除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高校实行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为减轻在外地招生的工作量以及为外地考生提供方便,委托外地高校代为招考,但命题、阅卷、录取均由本校负责)[2]外,当年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沿旧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招生的计划、条件和办法都由各校自行决定。

由于各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高低有别,单独招考造成许多高校招生不足额和新生报到率低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方便考生与考,更为了克服建国之初教育工作的混乱状态,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0年5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了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要求各大行政区教育部“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如统一招生有困难,各大行政区可“在符合本规定之基本精神范围内,允许各校自行招生”[3]。这项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促进高等学校招生的统一性和规范化。但由于单独招考操作上的惯性,该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既有校际的联合,又有大区的统一,还有学校的单独招生,体现了过渡时期招生形式的复杂多样性和政策的不稳定性。但总的看来,1950年度的招生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大部分学校一次招生即招满足额。

195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招生继续沿用前一年度的办法,而且统一招生要在单独招生之前举行。[4]在这一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1951年统一招生的规模迅速扩大。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国214所高校中参加统一招考的学校达149所,比例高达69.6%,在前一年度36%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番。[5](P254-265)当然,该年度的统一招生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各大行政区的生源不平衡,又没有作必要的跨区调剂,导致生源较少的东北、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招生不足额。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统一考试初始阶段经验缺乏的原因,也有当时各大行政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在总结前两年大区联合或统一招生经验的基础上,1952年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6](P802)至此,统一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应该说,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决非一日之功,而是从民国时期和建国后三年过渡时期的统一或联合招考办法一步步发展而来。但1952年的统一招考和以往的招考办法相比有很大不同,它在招生名额、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命题、阅卷、录取及调配等各环节,都由国家明确做出并严格执行统一性规定。因此,可以说,1952年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近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一次量变积累后质的飞跃。

从外部因素看,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统一高考建制的重要契机。1952年7月2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现一九五二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计划的指示》,强调指出,各地高等学校严格实行统一招生,是实现这一干部培养计划的关键。[7]同年,中共中央还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条战线都急需大量高级专门人才。1951-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院系调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使调整后的各类院校能招收到合格足额的新生,巩固这次全国范围高等教育重新布局的成果,亟需加强高等学校招生的计划性。而过去的经验证明,只有统一招考才能较好地解决各高等学校招生的失衡问题。此外,数千年的中央集权制统治所带来的统一观念,以及存在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所积淀的文化上的“统一考试”基因,也为广大国民接受和认同统一考试制度,奠定了潜在而深厚的心理和文化基础。[8]

从内部因素看,统一高考则是大规模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首先,作为一种大规模考试,追求效益是最为现实的考虑。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无论在经济效益上,抑或在考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上,都比各校单独招考更高。实践证明,1952年的统一招生制度,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考生提供了经济便利的投考条件,而且解决了以前各校普遍存在的招生不足额问题。同时,充足的生源和科学的考试办法也保证了新生的质量,新生水平高低不齐的现象也得到很大的改观。其次,追求公平是大规模考试的题中之要义。以考试成绩而不是以金钱、权力为录取标准,才能保证大规模考试的健康发展。统一考试正是从制度上排除了考试之外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与健康发展,使全体国民享有平等参与接受高等教育的竞争机会。因此,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是考试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以上分析表明,1952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需要与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创了高校招考制度的新纪元,对于当时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平衡各地教育水平、改善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实现国民教育机会均等,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为当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推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二、多样化——统一高考的补偏救弊之策

已实行了5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我国人才的成长和推动全民族文化发展可谓“功德无量”。多数人对高考的巨大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高考为高等学校选拔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新生,为我国的高教事业发展、经济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1997年11月的《人民日报》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9]然而,由于统一高考存在重才轻德、压抑考生个性和求异思维、缺乏特色和灵活性等固有的缺陷,随着高考历史的向后推移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和高校办学自的扩大,这些缺陷已经而且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各界一直激愤地抨击“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群起而攻之。个别学者提出要“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10]。更有学者认为,统一高考制度“泯灭人一生中最有创造性年华的发展,让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沉湎于死记硬背和冗长繁琐的揣摩求证之中”,其影响与科举制使强盛的中华民族日益衰落的后果并无二致,因此,废除统考制,就是要避免鸦片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11]那么,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基础是否已不复存在?换言之,统一高考是否已完成历史使命,应该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又该何去何从?

辩证地看,统一高考制度的最大优点和最根本问题均出在“统”字上。历史告诉我们,在各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中,考试作为一种崇高的、具有可信性的正义程序的执行过程,最为公平和有效;而大规模统一考试的公平与效率恰恰又居各种考试形式之首。使人人享有平等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机会,是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根基。在中国这样一个讲人情、重关系、看面子的国度,普通百姓追求的首先就是公平。现在许多地方为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再进行文化课的升学考试,依法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为什么家长们却“不领情”?惟因担心取消文化课考试将难以保证录取的透明和公正。就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在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的情况下,确保教育机会公平乃第一要义。可见,统一高考存在的根基并未被动摇。在看待统一高考的利弊时,须知“物盈则亏,法久终弊”的道理。高考固然存在种种弊端,有的甚至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但它的积极作用却是主要的。这也正是高考这一深含公平精神的考试选才方式,在饱受政治运动的摧残和众多的非议后仍得以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统一高考这一适应中国国情与文化的招生制度,在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替代办法之前,若置高考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历史作用于不顾,轻言废止乃至轻率行废,可能造成比现有弊端严重得多的问题。

另一方面,高考诸多弊病的根源也在于其“统一性”。高考长期的“大一统”局面,特别是“千校一卷”的考试内容上的统一,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等学校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拔出适合培养的人才,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对象的集中性也被打破,考生将来自各种年龄段和各行各业。高考若不“与时俱进”,“统一”的优点则可能逆转为其生命力的扼杀者。科学制之终结,便警示了这一点。[12]因此,高考欲保持长远的生命力,必须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多样化改革。兼顾统一与多样,应成为新世纪高考改革的主旋律。

从高考改革实践看,1999年,广东省首当其冲,实行了"3+X"考试科目改革,允许高校自主选择"X",拉开了统一高考多样化和高校招生自改革的序幕。2000年,又在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进行了“春季高考”的改革试点。但这些改革只局限于考试科目或考试时间上的改变,尚未真正触动高考形式的变革。

要从根本上打破高考以往的“大一统”模式,可以考虑采用二次高考的多样化改革模式。这一模式又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借鉴台湾联考的做法,将高考分成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两种类型。台湾的联考有大学联考和大专联考两种类别。其中,大学联考是针对报考“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的大学及独立学院的考生,大专联考则是针对报考“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学生,大专联考又细分为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二、三年制专科学校的联考和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专科学校的联考。[1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也日益多样化,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正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等学校,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市场所需求的人才规格都各不相同,所要求的生源素质也各有不同。在过去“大一统”的模式下,一张考卷从清华、北大考到地方专科学校,使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难以招到适合培养的生源。须知,考试分数高,不等于职业技能强,正如人们常说的大学生“高分低能”,其中“能”就包括了职业技能在内。除考试的原因外,由于高考实行分批次录取,高分者入重点或本科院校,低分者入高职高专,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高职高专“低人一等”的误识,造成高职生争挤“专升本”班车、“专升本”演变成第二次高考的局面,不利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为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人才需求结构立体化的需求,招生入学应根据不同类型或层次进行多样化改革。由于目前培养高等教育专门技术人才的主体仍是高职高专院校,且基本上是专科类型,可将高考分为普通大学及独立学院的本科统考和高职高专的专科统考两种类型。两种高考各司其职,本科层次的高考着重考测学术发展性向和能力,专科层次的高考侧重考测理解和运用能力。2002年广西便是进行这种二次高考的试点,第一次高考为7月举行的本科统考,试题由教育部组织命制,其成绩只能用在本科层次录取;第二次高考为9月举行的专科统考,试题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组织命制,其成绩只能用在专科层次录取。每位考生都可以选择两次高考中的一次或二次应试。[14]笔者认为,此举不仅可以使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校招收到合适的生源,而且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不过,鉴于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在命题方面的经验较为缺乏,试点阶段两次高考均由教育部组织实施较为科学,待这一改革较为成熟后再逐步将命题权下放。

二次高考模式的第二种选择是借鉴日、韩等国的二次考试或目前我国台湾地区试行的“多元入学方案”的形式,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和各校单考相结合的报考办法。日本的所有国立、公立大学和大多数私立大学的招生均采行二次考试,即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持的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由各大学自行组织的第二次考试,前者以考核考生对高中阶段基本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主,后者则主要测定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与之类似,由“大学修学能力测验”和各校举行的加试组成,同时参考高中的综合记录。台湾从2002年开始采行的“多元入学方案”,也具有这一特点:招生比重占40%的甄选入学制招生方案,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办的学科能力测验和大学校系自办甄审两部分组成;其余60%的考试分发入学制招生方案中,也有50%是由学科能力测验和指定科目考试(各大学指定考科但考试仍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组织)两部分组成。[15]美、英等国大学的录取一般也主要依据由权威考试机构组织的学术能力测验或资格证书考试成绩,再参考考生的申请或推荐材料和面试表现。全国统一高考和各校单独考试相结合的二次高考模式,融两种考试形式的优势于一体,前者可以把守基本质量关,同时也便于各大学比较评估生源质量,后者则能充分体现各校的办学特色,较好地落实高校的招生自。[16]

以上两种二次高考模式各具特色,可以从不同角度为实现高考多样化发挥作用。在经过一定阶段或范围的试点后,可以进一步将二者结合起来,使高校招生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真正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的考试立交桥。

三、“素质立意”——高考内容改革的下一步目标

高考内容是高考发挥导向作用的枢纽,它直接将大学对所需生源的素质要求反馈给中学的教学。因此,考试内容是高考改革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然而,长期以来,高考一向较少关注内部或微观层面的改革。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会考制度后,高考结束了长期身兼选拔新生和衡量高中毕业水平两项职责的局面,其内容的改革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考试内容主要通过命题来体现,命题立意因此成为内容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高考命题基本上以知识立意为主,即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为考核目标。知识立意几乎成了记忆立意的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后,高考命题的立意开始由知识关注到能力上。起初是引入和研究美国学者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但受高考纸笔测试形式的制约,只关注到了认知领域中的理解能力和技能等方面。此后,又将认知领域中的知识与能力测试“学科化”,即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确定开考各科所测试的内容、目标、形式和能力要求,并以《考试大纲》形式向社会公布,从而克服了制卷者和考生的盲目性。此举突出了高考检验考生的学习结果和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能力等任务。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考内容改革进程的加快,学科能力测试又上升到综合能力测试。1998年,教育部对四川、河北、上海等五省市的“保送生”进行了“综合能力测试”的试点,次年又扩大到全国。与此同时,积极进行"3+X"的科目改革试点。"3+X"改革的精神实质是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旨在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其中,设立综合考试科目是此次改革的一个亮点。开设综合科目的意图是想改变过去文理分科绝对化、跨学科能力的综合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力不够的状况,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中学阶段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能力特别是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3+X"科目改革的实质与重点仍在于考试内容的改革,体现在命题上,便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重点。[18]当然,无庸讳言,由于综合能力的测试仍是一个新鲜事物,现行综合科目的命题水平尚未达到原定目标,“学科知识拼盘”色彩仍较浓厚。随着高考科目和内容改革的深入、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教育测量技术水平的提高,综合能力测试离既定目标将会越来越近。

然而,在知识基础上的能力考查,并不是高考内容改革的终极目标。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高考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局限于“选优”,即解决什么人可以上大学的问题,而将成为一种为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合适”考试,主要解决学生适合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更全面的考测。相应地,高考的命题也应从目前的能力立意进一步提升到素质立意,以考测学生的素质是否与高校及其专业教育合拍,也可以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因专业选择失误而产生的“厌学”和“逃学”问题。因此,笔者以为,素质立意将成为高考内容改革的下一步目标。

另一方面,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的客观存在,确立命题的素质立意,也可以更好地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素质立意的考测目标,既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单纯的综合或动手能力,而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身体素质的考测需要另辟途径)。例如,通过巧妙地设计道德推理或道德判断题,不仅可以考测学生的道德知识和综合推理与判断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测出学生的道德水准。再比如,设计一些常识性试题,采取口试形式,既可以考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也可以测量其心理素质。鉴于高等学校办学和素质考测的个性化与统一高考的统一性特点不甚吻合,素质考测可由各高等学校组织的单独考试来完成。而上述的二次高考模式恰好为这种考测提供了制度保障,即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考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术性向,第二次由高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则主要考测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所需的基本素质。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奉行公平原则、创造优质高效的统一高考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一项伟大创举。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统一高考的创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存在与发展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但统一高考也确有局限,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和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势下。因此,进行二次高考的多样化改革,是对统一高考补偏救弊的一项良策。与此同时,为了达到高校和考生之间“双向选择,各取所需”的目标,高考命题改革应从知识和能力立意提升到素质立意的高度,以便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学为,等.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1992.

[2]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平区招生[N].人民日报,1949-07-20.

[3]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N].人民日报,1950-05-29.

[4]关于高等学校1951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N].人民日报,1951-05-09.

[5][日]大zhǒng@①丰.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2.

[7]杨学为.高考四十年(1952-1991)[J].中国考试,1997,(1).

[8]刘海峰.传统文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J].上海高教研究,1995,(3).

[9]杨学为.中国需要“科举学”[J].厦门大学学报,1999,(4).

[10]孙绍振.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J].艺术·生活,1998,(6).

[11]冯增俊.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12]郑若玲.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13]刘海峰.变革中的台湾大学联考制度[J].中国高校招生,1993,(1).

[14]丛玉华,.试行二次高考文理不再分科[N].中国青年报,2002-04-05.

[15]刘有鹏.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及其借鉴[J].中国考试,2001,(10).

[16]刘海峰.高考改革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

上一篇:劳动者权益保护法范文 下一篇: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