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

时间:2023-10-21 06:28:55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篇1

关键词:集中空调;运行期间;卫生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R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5204

1引言

某宾馆是集客房、餐饮、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饭店。为保证其室内的冷热舒适性及人体健康,防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可能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而引起的空气传播性传染病、过敏性疾病、“病态建筑物综合征”及“空调综合征”。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等法律法规,通过对该饭店的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调查、检测、评价,发现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其运行期间卫生质量符合要求。

2对象与方法

2.1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WS/T395-2012)以及该宾馆提供的相关材料。

2.2评价范围

该宾馆主楼1~20层,西楼1~5层。

2.3评价内容

现场调查宾馆周围环境、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备设置和布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热源、新风入口、空气处理机组机房、终端设置、新风阀、混合静压室、空气过滤器、冷却盘管、冷凝水滴水盘、风管、空调冷冻机房及冷却塔。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处理机组、机组风管内表面的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送风口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新风终端口新风量,冷却塔中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汇总分析评价。

2.4评价方法

根据该宾馆集中空调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现场调查以及检测结果对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资料进行的综合分析。作出评价结论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利于公共场所经营者解决问题,改进卫生管理措施。

2.5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检测仪器经过计量检定合格,仪器使用前经校准,现场检测人员和评价人员均持证上岗,空调系统的危害因素均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3结果

3.1基本情况

该宾馆于1988年建成,占地面积20000m2,总建筑面积22000m2。宾馆主楼包括大厅、中西餐饮区、会议区多功能厅、客房和设备层。宾馆裙房共2层为中西餐饮区。宾馆西楼共5层,1~3层为某银行租用,4~5为客房。宾馆综合楼一楼为浴室,二楼为餐厅。

3.2现场调查

(1)周围环境。宾馆东临湖滨路,距离该路段最近直线距离约20m;西邻无锡汽车西站;南面正对无锡广电中心;北临梁清路,距离该路段最近直线距离约20m。周围50m范围内无工厂,交通导致的噪声、尾气和粉尘等污染为影响该饭店周边空气的主要因素。饭店采用市热电厂集中供热,厨房的气源为柴油,生活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备设置和布局。主楼1层大厅使用空气混合处理机组,2层会议区多功能厅使用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3~17层客房使用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18、19层为技术设备层,20层日本餐厅使用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主楼裙房共2层使用空气混合处理机组。西楼1~3层为某银行,其空调系统自装,4~5层客房使用风机盘管+新风机组。宾馆主楼空调冷冻机房设于主楼负一层,西楼的空调机组设于西楼的冷冻机房。主楼有15层客房,有15台空调新风处理机组,西楼有2层客房,有2台空调新风处理机组。

(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热源。饭店的热源统一使用热电厂集中供应的管道蒸汽,冷源分别由主楼的两组氟利昂冷冻机组(制冷量400冷吨)和西楼的两组氟利昂冷冻机组(制冷量200冷吨)提供(均为一备一用),以氟利昂为制冷剂,7个角型横流式冷却塔分别设在饭店裙房顶和西楼冷冻机房外阳台。

(4)新风入口。主楼和西楼的客房共有18个新风入口(主楼15个和西楼3个),每层客房1个,位置均在大楼每层独立设置的外阳台上,直接取用饭店外部空气,客房新风入口距离地面均超过2m,周围环境整洁。饭店大堂的新风入口位于饭店内花园墙面上,周围有绿化,但新风入口距离地面只有30cm。新风入口与机房内机组无管接,机组新风管至每个房间独立送新风。

(5)空气处理机组机房。空气处理机组均为落地式,设有百叶窗、初过滤网、表冷器冷却、冷凝水排放装置、送风段、消声器,设置了防护网,无消毒装置。各机房内基本清洁、干燥,没有存放无关物品。

(6)终端设置。客房送风口用条缝形散流器及可开式百叶回风口。终端冷却、冷凝水盘管坡度合理,滴水盘与排水管连接完好,送风口周围基本无水迹和发霉现象。

(7)风管。无破损。

(8)冷却塔。主楼的冷却塔位于饭店裙房二楼,双良(品牌),引诱式,逆流型;西楼的冷却塔位于西楼冷冻机房外阳台,良机(品牌),引诱式,逆流型。冷却塔运行正常,冷却塔内均有少量沉淀物。两个冷却塔和两栋楼房的新风口不直接相对,直线距离也均超过20m。冷却水处理外包给专业水处理公司。

3.3卫生检测

3.3.1抽样

根据空调通风系统类型及数量,不应少于空气处理机组对应的风管系统总数量的5%,不同类型的集中空调系统,每类至少抽1套。按比例抽取2套空调通风系统。每套系统抽取风口总数的5%~10%,且不少于5个,风管抽取主风管(如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中至少选择2~5个代表性断面。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和冷凝水分别不应少于1个部位。

(1)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选择6个代表性风管表面进行采样。

(2)送风。抽取检测时正在运行的10个送风口空气样品。

(3)冷却水。抽取主楼2件冷却塔水样品。

(4)新风量。抽取5个房间的新风终端口。

3.3.2检测指标

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送风:细菌总数、真菌总数、PM10。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新风终端口:新风量。

3.3.3采样、检测方法

(1)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附录H进行采样检测。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附录I进行采样检测。

(2)送风 采样点。送风口下风方向15cm处,在集中空调正常运转条件下,关闭门窗2h。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附录D、E进行检测。PM10:PC-3A型激光可吸入粉尘连续测试仪测定送风中PM10,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附录C进行检测。

(3)新风终端口。新风量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A进行检测。

(4)冷却水。采样方法:采集冷却水500mL。嗜肺军团菌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附录B进行采样检测。

3.3.4检测结果

(1)冷却水。现场采集了冷却塔中的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为阴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结果见表1。

4.1评价

(1)该宾馆有限公司周围300m内无较大工业污染源。集中空调新风源周围空气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浴室、包厢均设有排风口和新风入口,有效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流通能力,基本可以控制此类污染。卫生间设有废气排放口通至侧墙排放,厨房废气经处理后排至屋顶,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在可控范围。场馆内部环境污染在可控范围。

(3)所有新风均直接取自室外。饭店客房的新风口位置均在大楼每层独立设置的外阳台上,直接取用饭店外部空气,各层新风口距离地面均超过2m,周围环境整洁,符合要求。但饭店大堂的新风口位于饭店内花园墙面上,周围虽有绿化,但新风口距离地面平均只有30cm,高度不够,不符合要求。集中空调新风口设置和布局部分合理。

(4)各类空气处理机组主要功能段设置基本具备,但机组送风前未设置消毒装置。有应急关闭新风装置、关闭回风装置,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冷凝水排放畅通。单层百叶送风,回风口为双层百叶,气流组织形式上送上回。约克风冷热泵机组提供风机盘管冷热源。

(5)集中空调系统使用制冷剂为氟利昂,发展中国家国际禁用。

(6)共抽检2件冷却水,检测嗜肺军团菌均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的要求。共抽检6个风管内表面样品,检测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均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的要求。共抽检10个新风口空气样品,检测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可吸入颗粒物项目,真菌总数、可吸入颗粒物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的要求,1套新风机组对应送风口细菌总数不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的要求。经整改复检后,不同送风口细菌总数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的要求。共采集5个客房新风口,新风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7)机房内基本清洁、干燥,没有存放无关物品。机房卫生基本符合要求。

(8)终端冷却盘管已清理,冷凝水滴水盘坡度合理,滴水盘与排水管连接完好,送风口周围基本无水迹和发霉现象。终端冷凝水滴水盘无明显的积水、漏水、渗水。

(9)冷却塔运行正常,运行过程中偶尔有水雾外散,但冷却塔和主楼、西楼的新风口并不相对,而且直线距离超过20m,对新风影响不大,但仍需控制水雾的扩散。冷却塔气溶胶和噪声对周围和该饭店环境无影响。

4.2建议

(1)大厅的新风口距离地面太近,考虑到修整的可行性,应抬高新风入口距离地面1m。此外,因新风入口与机组无管接,所以保持机房内干净整洁尤为重要。

(2)集中空调系统使用制冷剂为氟利昂物质,发展中国家国际禁用,应使用其他制冷剂替代。

(3)空气处理机组应完善其功能段,在机组末端安置空气消毒装置,防止空气污染物通过机组进入通风系统。

(4)卫生抽检送风口细菌总数不符合卫生标准。宾馆1988年建成,开业早,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后该宾馆于2010年由专业的清洗公司清洗,除了送风口细菌总数稍超出标准值,卫生状况总体还不错。但是建议宾馆应定期对风管进行检查、清洗、维护,保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洁卫生。

参考文献:

[1]张洪轩,历丹,孙亚慧.大连市某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经常性卫生学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4).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篇2

维护运行设施缺失空调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维护才能保证集中空调正常运转,但本次调查中有80.9%的单位维护运行设施缺失。表现在新风管或冷风管无可关闭式清洗消毒检查口,造成无法对风管进行清洗消毒,也无法掌握风管内的卫生状况;新风机无维护检修口,无法对新风机内的过滤净化消毒设施进行维护。由于维护运行设施缺失,一方面不能掌握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另一方面不能对空气净化消毒运送设施进行维护,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管理不到位要保证集中式空调通风质量,管理是关键,在本次调查中33.3%单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这与任永献等人调查情况相似[7]。主要表现在无健全的管理组织制度、无管理档案、无应急预案,无维护方面记录,更谈不到专人负责。有些单位虽然有健全的管理组织制度,但在管理实施方面不够重视,没有很好落实,只停留在文字记录上。如这次调查发现空调机房堆满杂物,甚至当作仓库使用;新风系统没有使用,只当摆设;空调过滤网积满灰尘,没有清洗消毒;冷却塔底座生有苔藓,没有清洗消毒及水质更换,由于无相应管理制度,无专人负责,集中式空调的维护也不能很好落实,必然会降低室内空气质量。

集中式空调系统无清洗消毒本次调查的42家单位,有95.2%的单位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无清洗消毒,有多重原因:一是清洗消毒费用较高,会给企业带来不小负担;二是设计缺陷,无清洗口或管道狭窄;三是企业不够重视。有些单位从开始使用至今,从未对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有的单位只是对部分设施清洗消毒,如空调过滤网,冷却塔,但对空调的风管,风机盘管、冷凝水托盘,新风机上过滤网从未清洗消毒过。由于长期不清洗消毒,风管内积聚了大量的粉尘、建筑装饰材料、甚至有死的生物体,如老鼠、蟑螂等。卫生部于2004年开展全国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调查,共抽查60个城市937座楼宇大厦,抽检微生物样品5600件,其中441座楼的集中式空调属于严重污染,占抽查总数的47.1%;438座为中等污染,占46.7%;合格的仅58座,占6.2%;90%的集中式空调风管积尘大于20g/m2,最高积尘达468g/m2,超标23.3倍[8],可见集中式空调污染相当严重,并由此造成对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

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要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但设计不当也会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为此,国家对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制定了规范和标准。新风口必须在室外,没有污染源包括建筑物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其中建筑物排风口与新风口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9];新风口必须在开放式冷却塔长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而且距离大于冷却水形成气溶胶扩散范围;新风量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1996~GB9672-1996进行设计;新风管(冷风管)必须有清洗消毒可关闭式检查口;新风机要有净化消毒设施,并且有运行维护检查口;集中式空调要有应急关闭回风新风装置、新风口回风口的防鼠装置、分区域运行装置,净化消毒装置。所以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根据公共场所经营的项目、规模的大小、卫生标准,对各指标进行严格设计,以保证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运转后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强化对集中式空调单位内部管理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有效保障室内空气质量。所以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对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只有单位重视,专人负责,人员培训到位,加大投入、严格管理,才能有效维护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加强对集中式空调单位的监管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要得到良好的运转,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需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如对空调的清洗消毒,日常的维护、设备的更新等,而这些对企业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少企业为了减负,尽量减少投入,甚至停止一些设备运转,如新风系统,净化消毒系统等,而这些设备的停运,会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加强对集中式空调单位的培训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对集中式空调单位负责人、空调维护人员加强集中式空调相关知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管理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促进其自身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广泛宣传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相关卫生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认识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带来舒适室内环境的同时,还存在传播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的危害,使群众参与监督公共场所卫生,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公共场所卫生的氛围。一方面,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广泛宣传国家对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作者:陈伟基 黄道海 麦国永 黄骏 吕晨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监督所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篇3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四大杀手;清洗规范;达到效果

一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现状

国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的现状,(1)1999年北京检测14家饭店的38个冷却塔,其中12家中21个冷却塔检出军团菌;(2)1997-1999年上海检查47个单位(宾馆、商场、电影院、医院、地铁站)取空调冷却水371件,其中185件检出军团菌;(3)1997年北京某写字楼312名员工中有193人出现军团菌病症状。

国外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的现状:(1)1982年日本厚生省环境卫生局召开“建筑物环境卫生管理技术人员研讨会”, 研讨空调风管污染的卫生及风管系统的维护管理问题。1983年了“应在可能情况下对风道内部进行清扫”的规定。(2)1988年由数家首先获得认可的风管清扫企业发起并成立了日本风管清扫协会。(3)1999年2月,成立了有12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ICVH:国际通风卫生评议会(International Councilon Ventilation and Hygiene),着手制定国际通用的风管清扫技术及评价标准。(4)2001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建筑物卫生环境法》(简称“建筑物管理法”) 的部分修正案,“建筑物空调风管清扫业”正式成为一个新的注册业种。(5)日本现已在协会登记的企业有近百家,全日本实施风管清扫的建筑面积已达75,000万㎡。根据日本风管清扫协会(JADCA) 对国内市场需求的估计,日本每年需清扫的建筑面积约有750万㎡。

二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清洗的必要性

2.1 空调污染的四大“杀手”

军团菌:一种大规模新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死亡率高达5%至30%(免疫力低下者死亡率高达80%),主要通过空调系统传播。

颗粒物:空调送风时,大量灰尘、微生物及放射性粒子等长期悬浮在室内空气中,一旦被吸入人体,可能引起肺组织细胞损害,其中放射性氡子体还可诱发肺癌。

细菌、真菌、螨虫、溶血性链球菌等:可能引起相应的感染性、过敏性或中毒性疾病。

不良建筑综合征:在“不良建筑”内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鼻塞或鼻炎、喉咙干燥、眼刺激、头痛、疲乏、胸闷、精神恍惚等。

针对空调污染的四大“杀手”,医学专家也紧急呼吁,随着空调的普及,空调已成为传染疾病的传播渠道,据国内统计证明,每年夏季患空调病及由空调渠道所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危及了人们的健康,所以,为了办公人员的健康,一定把容易忽略的地方彻底清洗干净,尤其是空调内部的灰尘和细菌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地方,空调清洗和消毒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朝阳医院呼吸科的林医师说:空调长期不清洗就会有灰尘、尘螨,这会对人们呼吸道产生不良影响使呼吸道的敏感性增高,诱发哮喘、慢性气管炎的发作;中央空调长期不清洗可能会滋生非典型的致病菌,如军团菌会让人发烧、咳嗽或引起肺部炎症,因此空调系统清洗消毒是公共场所控制疾病传播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2006年2月10日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对中央空调的清洗效果要求:风管清洗后的积尘量应达到每平方米风管内表面小于1.0克,部件清洗后应无残留污染物检出。消毒后的风管内壁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去除率应大于90%,致病菌不得检出;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由经培训合格的清洗机构检验人员按照有关卫生要求进行自检。必要时由卫生学评价机构对清洗消毒效果进行检验。

四、以写字楼清洗消毒的实例阐述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洗和消毒后达到的效果

渤海石油实业公司按照以上要求对海洋石油大厦A座、海洋石油大厦B座、迎宾馆和档案馆的中央空调通风管道进行了清洗,经过分析,达到了以下的效果。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清洗和消毒不仅保护设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翅片表面的静电负荷可以除锈防锈,避免设备腐蚀损坏,特别是经预防处理后,使设备使用寿命延长,投入缓蚀剂后可使设备设施的腐蚀速度下降90%。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清洗和消毒提高制冷效果:可杀菌灭藻、去除污泥,使管道畅通、水质清澈,同时防垢,提高冷凝器、蒸发器的热交换率,从而避免高压运行、超压停机现象,提高冷冻水的流量,改善制冷效果,使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节约用电、用水、燃料:除去水垢和阻止水垢的形成,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减少20%电能和燃料的消耗,而且水处理还可减少排污,从而提高循环水的利用率,一般可节约用水60%以上。

为用户节约大量维修费:未经处理的中央空调,则会出现管道堵塞、结垢、腐蚀,超压停机直至发生事故。而经过处理后,既可减少维修费用,又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为业主减少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损失。

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未经处理的循环水不能直接向外排放,必须另行安置水处理设备经处理后方可排放。经过处理后的循环水既可为业主节约费用,又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身体健康:经过清洗后的中央空调,能将各种病菌彻底杀灭。有效预防空调病,彻底消除传染病菌,彻底去除空调异味,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五 、结论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篇4

1、根据暖通设计规范选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暖通设计规范中,各建筑物室内的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均有明确规定,例如厕所不应低于12℃,浴室不应低于25℃。

2、供暖热负荷计算时注意不要漏项、错项

暖通设计规范规定,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包括: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水分蒸发的耗热量;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通风耗热量;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热物料的散热量;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散热量。

暖通设计规范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各朝向修正率做了明规定,北0~10%,东、西-5%,南-15%~30%,而有的工程却将各朝向修正率做了调整,有悖于规范要求。

所以,热负荷计算时,尽量做到全面,不漏项、不错项。

3、散热器型式选择

暖通设计规范规定,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宜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然而,很多工程的卫生间采用钢制或铝制散热器,也未加强防腐措施,这样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将会缩短。

4、散热器连接形式的选择

散热器连接形式包括:同侧上供下回式;异侧上供下回式;异侧下供下回式;同侧下供下回式(上供上回式)。经实验研究,同侧上供下回连接形式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最好。

5、楼梯间散热器的安装

暖通设计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

6、供暖管道的敷设坡度

暖通设计规范规定,供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热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某些工程供暖供回水管坡度只设计到0.001~0.0015。然而,如确因条件限制,热水管道甚至可无坡度敷设,但此时应保证管中的水流速不得小于0.25m/s。

7、膨胀水箱与冷(热)水系统的连接

在《锅炉房设计规范》中有这样的规定,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这里所说的连接管是指膨胀管和循环管。此条对空调冷冻水系统也是适用的。在有的设计工程中,空调冷冻水系统高位膨胀水箱的膨胀管接至冷冻机房集水器上且安装了阀门,这是不对的。这样一来,一旦操作失误,将危及系统安全。

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高层建筑设计中,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另外,还有些工程防火阀的位置设置不当。

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作出了规定,并分情况给出了具体风量值。该条附注中说明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 m/s;条文说明中规定了门的开启数量,20层以下为2,20层以上为3。《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还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根据这些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层以下)或L/3(20层以上,L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然而,有的工程设计中,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为建筑物层数),显然这是不对的,违反规范的。

10、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不要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排烟风机风量作了明确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 m3/h计算。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选择排烟风机的风量,并不是指防烟分区排风量加大一倍(对每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仍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而是当排烟风机不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只按两个防烟分区同时排烟来确定排烟风机的风量。

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的选型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通风空调)风管穿过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应设防火阀。笔者认为,排烟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防火墙处设当烟气温度超过280 ℃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然而,有的工程在设计时对此有疏忽。

12、采暖系统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采暖系统设计中,常会遇到的一些不合理之处:a、有的采暖系统由1条主立(干)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b、有的采暖管道布置不合理,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采暖立管直接立在窗的位置,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采暖水平管道敷设在走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c、有的供、回水干管高点漏设排气装置,一旦集气,难以排除,影响系统使用。d、有的采暖系统为同程式,一个环路单程长300 m,致使供、回水干管坡度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不小于0.002的要求。f、有的采暖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散热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两侧散热器供、回水支管却取用相同管径,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

13、排风系统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对于没有自然通风条件的卫生间、库房等房间,需要利用机械通风方式对其进行通风换气。然而,在很多工程设计中,其采用的机械通风方式不是很合理。

14、空调系统的选择

选择空调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与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例如某工程设有指挥大厅、会议厅、计算机房等,此类性质的用房,理想的空调系统应是低速风道系统,而设计却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显然是不合理的。又如某工程甲方要求部分房间室内设计参数为:冬季tn=18~22℃,φ=55%±5%,夏季tn=25~26℃,φ=60%±5%;另一部分房间tn=22±2℃,φ=40%~60%,洁净级别小于10 000级,新鲜空气40~60m3/(h*人)。对这两类性质的用房,设计上统统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这样的系统满足不了甲方所提的要求。

15、卫生间采用风机盘管系统时未设计新风补给系统

卫生间既要满足温度要求,又要排除臭味,保证卫生要求。然而,有的工程设计中,卫生间既没有排风,又没有新风补给,单纯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供冷、供热,造成臭气自身循环,空气质量及环境恶劣,这是很不妥当的。

以上几点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因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学习不够,贯彻执行不够,并且设计过程中缺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因此应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设计规范的自觉性,并且要进行多方案的比较,作出合理的设计。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篇5

    SARS带来了危害,也使我们重新审视行业自身的发展。过去卫生标准确实低了,但同时还要考虑节能的要求,现在需要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

    SARS给暖通空调界提醒,需要高度警觉楼宇通风。正确的设计和使用能够保证正常的

    室内空气品质。当然最为关键的还在于社会公众防疫意识。正确设计借此才能发挥效果。

    从防治SARS的角度看空调通风系统。首先控制污染源,以免空调成为传播途径;其次通过加大新风量稀释室内空气;设置过滤有效除病菌;最后进行必要的清洗消毒,采取紧急管理措施。

    现代建筑离不开空调通风

    对建筑空调通风系统,以往人们主要关注其供暖和制冷的效果,其通风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人们往往知道影响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是装修装饰材料、家具等因素,其实人们在房间的工作生活如:炊事、卫生间、淋浴以及家电使用等因素带来的污染也是很大的,且是长期存在的。室内空气品质专家指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风。

    室内空气质量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层次。首先,是满足室内人们的生存的基本层次,然后是关注空气无毒、含氧量等的健康层次,第三个层次是舒适层次,在健康的基础上考虑温度和湿度适宜,第四个层次是效率层次,就在前三者的基础上,研究究竟什么样的空气质量是最适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形式。对现代建筑而言,特别是大型写字楼、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自然通风并不是最佳选择。中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农村建筑,大多倚赖自然通风,但并不能保证居住者的舒适程度,如:在北方的冬季,更不用说效率层面的需求了。尤其是大型现代建筑,要保证建筑物内的空气环境质量,就必须应用空调通风系统。

    建筑通风不力的症结

    医学研究证明,预防SARS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良好的通风效果,就是使得病毒在空气中浓度稀释。

    以往针对建筑的卫生标准要求不高,措施不严。主要表现有:1.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新风量偏低,新风换气次数少,有些建筑新风量达不到人体生理的要求。

    2.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新排风系统匹配不合理,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通风换气的次数往往达不到设计的新风量,其中有设计的原因,也有使用的问题。

    3.没有进行风平衡,新风往往不能均匀地送到室内不同空间。

    4.新风采集口的清洁卫生状况,比如有的从吊顶、走道上获得新风,风源污染情况难以保证。

    5.个别建筑存在新排风短路,排出的污浊空气被新风吸入。

    如果新风和排风短路、新风口被污染、新风量不够大或者室内存在污染,空调会对污染产生加强放大的作用。因此,正确设计安装和安全使用就能保证空调通风设施不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的传播途径。

    事实上,在设计和使用中,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都有明确的卫生要求,主要包括系统新风量的大小,新风采集口和过滤装置等卫生要求。从理论上说,现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满足生理标准的的正常需求,每个人每小时获得30立方米新风的标准。然而,根据实际测试,现有建筑的空调通风系统大多都低于这一水平。

    作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辅助手段,也可在系统中加强过滤,加入空气自净装置和除菌装置。在应对SARS时,采用这些手段很有必要。但是在平时,这些辅助手段并不是必需的。因为只要能够严格遵照规范要求,设计和使用空调通风装置,足以保证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满足健康舒适甚至效率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在特殊时期,国内外都出现了一些应对的产品,如抗菌空调机组、紫外灯、高压静电除菌装置等。但对这些产品的除菌效果还并不十分清楚,在空调通风系统中应用没有相应的标准,但在条件许可时,当前应用这些设置是有必要的。

    标准不宜过高

    SARS暴露出对建筑通风的重视不够,我认为,应该将此提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应该对建筑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验收等相关规范做一些必要的修订。

    当前,根据建设部的计划要求,为了防治非典,《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卫生要求部分)力争在8月份之前编制完成,此外还有因应病毒实验室安全封存病毒细菌和通风的要求,编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和《生物安全操作柜》标准。

    强化建筑通风效果是SARS带来的启示,但不能矫枉过正,标准并不能拔得太高,既要向国际标准看齐,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成本过高反而会“架空”标准,因过于严苛无法落实而形同虚设。

    提高标准,投资和运营的成本必然要提高。如果增加新风量,首先要增大新风管,增大新风机组,投资成本增加了。而在整个空调通风系统中,新风系统的耗能一般占20%-30%,因此增加新风量就意味着能耗方面的提高。

    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建筑节能与建筑通风之间的辨证关系。建筑节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影响自身效益。建筑通风量是身体健康的基本需求,基本指标。两者必须有机结合。在制定标准时两者兼顾,卫生标准是基础,在保证新风量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节能。可以通过热回收,系统的有效调节和控制减少由新风增加带来的能耗增加,如果技术措施得当,完全可以不增加能耗,甚至能耗降低。

    改造写字楼和医院空调系统

    在设计上,通风系统的设计是否正确?新风量是否足够?室内风系统的平衡?新风采集是否洁净?这是以往在建筑空调通风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与一般民用建筑的原则一样,写字楼的空调通风系统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健康卫生要求。不少写字楼新风量不足,要达到卫生标准,很多需要改造。很多中大型建筑的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了10%-30%的新风量,现在即便是全新风运行,新风的标准只是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人的基本需要,但并不能充分达到预防“非典”的效果。

    已建成的建筑物通过基本改造也可以达到提高通风效果的目的。包括扩大新风口、加大新风机组、增加新风管道、对室内风系统进行平衡、增加回风过滤装置等。而管理部门的卫生意识更为关键。

    过去各大医院增设中央空调主要是用于室内温度调节,通风系统并不完善。在这次非典爆发时,由于通风系统的缺陷可能造成医院交叉感染比较严重。

    对医院空调的设计和使用建议:不同区域不共用一个系统。新风量应高于一般民用建筑,但过去空调新风普遍不足。非典病区更要保证通风,加强空气的有序流动:从清洁区到半清洁区,再到病区。在排风系统中设置过虑除菌装置。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篇6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特征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anitation Conditions of Central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of Public Places in ShanghaiWU Li-ming,SU Jin,GE Guo-liang,ZHANG Hui-Ping,XU Hui-xian,ZHANG Sheng-nian(Shanghai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Shanghai 2003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anitation conditions and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systems of public places in Shanghai. [Method] 74 public places sampled randomly were investigated and monitored in July 2006 for the sanitation conditions of their HVAC-systems. The accumulated dust mass,epiphyte counts and germ counts in the dust were monitored.An questionnaire covered the management and cleaning system,the location and surroundings of the fresh air intake was recorded for each public place. SPSS 11.0 softwar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 In this study,24.3% of HVAC-system in the public places were regarded as polluted,whereas 43.5% HVAC-system in restaurants or entertainment places were polluted(Fisher exact P = 0.026). The disqualified percentages in accumulated dust mass(> 20 g/m2),epiphyte counts(>100 cfu/cm2)and germ counts(>100 cfu/cm2)were 10.8%、18.9% and 4.1% respectively,among which the percentage of germ counts in dust was less significant(Fisher exact P = 0.016). The Spearman correlations existed between each other in the 3 indices(P values were all less than 0.01). The systems with qualified for accumulated dust mass were also qualified for germ counts,and vice versa. [Conclusion] HVAC-systems of public places in Shanghai were polluted moderately in accumulated dust,germ and epiphyte.

Key Words:public places;HVAC-system;sanitation conditions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筑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日益增加。但运行管理不当将造成系统污染,进而影响使用者健康,如不良建筑物综合征、军团病等[1-5]。国际室内空气质量和气候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limate,ISIAQ)与国际建筑研究和创新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CIB)在《舒适健康建筑物的实施基准》中指出,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不是单纯的机械维修和更换零件,还需要包括日常性清洁维护和定期清洁度检查等卫生管理措施[6]。美国、日本、芬兰等发达国家已针对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法规和标准[7-13]。与之相比,我国在空调系统卫生管理上起步较晚,管理机制仍未完善。2004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抽检结果显示,空调系统合格率仅为6.2%[14]。为了解上海市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污染特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于2006年7月随机抽取了本市74栋建筑的空调系统进行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4家使用空调系统的单位,其中包括12家办公楼、8家医院、11家商场超市、20家宾馆和23家餐饮娱乐单位。每家单位抽取1套空调系统,每套空调系统抽检3个送风口,以其平均值作为该系统的检测结果。

1.2 研究方法

检测指标为积尘量、积尘中细菌总数和积尘中真菌总数,3项指标中有1项超过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的要求即判定为污染。采样前将无纺布(100 mm×100 mm)置于干燥器中存放24 h后,每2片放入密封袋用天平称量出初重。采样时,关闭空调系统,拆下风口或散流器。将采样框(100 mm×100 mm)置于风管底面,用2片无纺布将采样框内积尘擦拭干净后放回密封袋。在干燥器内存放24 h后,称出终重,与初重差值作为采样点的积尘量;同时,在积尘量采样点一侧布设微生物采样点。用消毒过的三角铲将采样框内的积尘放入25 ml无菌广口瓶,或直接用消毒棉签蘸0.01% Tween-80溶液擦拭采样框内风管表面后,放入无菌试管。所有微生物样品根据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进行实验室检测。

同时,研究人员采用统一问卷,面对面调查单位主管人员相关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调查表中各项调查指标均有明确定义,如:①“有管理制度”指管理人员能提供涉及空调管理的书面制度;②“定期清洗”指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定期对空调系统各部件进行清洁;③“安装后清洗”指系统完工或改建完成投入使用前是否进行了全系统清洗;④机房内见到与设备运行无关的物品定义为“机房有杂物堆放”;⑤新风机组通过管道与室外空气直接连接为“从室外取新风”,新风机组设有进风管,如未连至室外为“从室内取新风”;⑥新风口周围5 m内有垃圾站、各类排风口、冷却塔等为“新风口周围有污染源”;⑦“水系统定期消毒”指业主定期对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进行消毒处理。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录入数据并分析。对非连续变量进行Fisher精确卡方检验,对具体检测值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

2 结果

2.1 上海市公共场所空调系统卫生管理现状

随机抽取的74家单位中,8.2%无相应管理制度,29.7%未进行定期清洗,44.4%安装后使用前未经清洗。开展过清洗的单位中77.3%是自行清洗,41.9%的系统没有直接从室外取新风,12.2%的机房内堆放有杂物,9.7%新风口附近有污染源,79.7%水系统定期消毒。其中餐饮娱乐单位无相关管理制度、未进行定期清洗且新风口周围有污染源的比例较高(表1)。

2.2 上海市空调系统污染现状

如表2所示,上海市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污染现状较严重,积尘量、积尘中真菌总数和积尘中细菌总数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0.8%、18.9%和4.1%(P值=0.016),污染率达到24.3%,其中餐饮娱乐场所污染最严重(43.5%),办公楼污染最轻(0),无论积尘量还是总的污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积尘中真菌总数超标率最高。

2.3 积尘量、积尘中真菌总数和积尘中细菌总数的相关性

表3可见,在积尘量、积尘中真菌总数和积尘中细菌总数3项检测指标中每2项指标之间均存在统计学相关。由表4可见,积尘量合格,积尘中细菌总数亦合格,积尘中细菌总数不合格,积尘量亦不合格;在积尘量与积尘中真菌总数或积尘中真菌总数与积尘中细菌总数之间无此关系。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空调系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因空调系统污染引起健康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结果提示上海市公共场所空调系统卫生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抽取的单位中,近三分之一的单位未实施定期清洗,超过四成的系统未能做到直接从室外取风,12.2%的新风机房堆放有杂物,这些均不符合卫生部2006年3月颁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其中,餐饮娱乐单位无相关管理制度、未进行定期清洗、新风口周围有污染源的比例较高,医院亦存在一定制度和管理问题(见表1)。

本调查显示,上海市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污染较严重,污染率近四分之一。但积尘量污染情况好于2004年卫生部全国抽查结果,也优于2004年北京市的情况[14,15]。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特别是SARS爆发以后,空调系统的卫生安全问题引起了本市有关单位的普遍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建立颁布了一系列标准。多数公共场所经营者开始关注空调系统卫生,初步建立起相关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洗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公共场所污染状况有所不同,各污染指标均以餐饮娱乐场所为高,特别是积尘量超过三分之一未达标,可能与上述餐饮娱乐单位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以及新风口周围存在污染源有关(见表1和表2)。

有关空调系统的卫生管理,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卫生标准,且效果显著。相对于我国标准中以积尘量和积尘中微生物含量作为污染状况的评价指标,国外标准大多仅采用积尘量作为空调系统的评价指标[16,17]。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积尘量和积尘中真菌总数超标率高于积尘中细菌总数超标率(P = 0.016)。进一步分析表明,积尘量、积尘中真菌总数和积尘中细菌总数检测值具有一定统计学相关性,且积尘量合格,积尘中细菌总数亦合格,积尘中细菌总数不合格,积尘量亦不合格,但是在积尘量与积尘中真菌总数或积尘中真菌总数与积尘中细菌总数之间无此关系,提示积尘量可以反映积尘中细菌总数的不合格水平,即仅采用积尘量和积尘中真菌总数可以达到目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中所要求3项指标的检测效能(见表3和表4)。提示现有评价指标可能存在重复设置的情况,这不仅会增加业主的经济负担,客观阻碍标准的推广,还可能降低标准的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上海市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污染较严重,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餐饮娱乐单位,今后应重点加强管理与监测。而积尘量和积尘中真菌总数可以达到目前积尘量、积尘中真菌总数、积尘中细菌总数3项指标的检测效能,可考虑简化检测指标,但是仍需积累数据,进一步加以验证。

(致谢:本次研究得到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屈卫东教授的热心帮助,特表谢意!)

参考文献:

BACKMAN H,HAGHIGHAT 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ocular discomfort[J]. J Am Optom Assoc,1999,70:309-316.

NORDSTROM K,NORBACK D,AKSELSSON R. Effect of air humidification on the sick building syndrome and perceived indoor air quality in hospitals:A four month longitudinal study[J]. Occup Environ Med,1994,51(10):683-688.

KELLER B W,HAJJEH R,MARIA A D,et al. Community outbreak of Legionnaires' disease:An investigation confirming the potential for cooling tower to transmit Legionella species[J]. Clin Infect Dis,1996,22:257-261.

GRAUDENZ G S,OLIVEIRA C H,TRIBESS A,et al. Association of air-conditioning with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office workers in tropical climate[J]. Indoor Air,2005,15:62-66.

CRANDALL M,SIEBER W,MALKIN R. HVAC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al findings and health symptoms associations in 80 office buildings[C]. Proceedings of IAQ'96. Atlanta:American Society for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1996:103-108.

BRONSEMA B,BJÖRCK M,CARRER P,et al. Performance Criteria of Buildings for Health and Comfort[R]. Finland:ISIAQ-CIB,2003.

ACR 2006. Assessment,Cleaning and Restoration of HVAC Systems [S].

于航,徐文华.日本空调系统风管清扫业及相关研究现状[J].暖通空调系统,2003,33(4):48-50.

HVCA TR/19. Internal Cleanliness of Ventilation Systems[S].

FiSIAQ 2001. Classification of Indoor Climate 2000. Target values,design guidance and product requirements[S].

Finnish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The regulation of cleaning of air handling systems(802/2001)[R],2001.

BLUYSSEN P M,COX C,SEPPANEN O,et al. Why,when and how do HVAC-systems pollute the indoor environmen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The European AIRLESS Project[J]. Building Environ,2003,38:209-225.

MüLLER B,FITZNER K,KüCHEN V. Final report from Task 2 maintenance[R]. Berlin:AIRLESS,2000.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2004年全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抽检工作的通报[R]. 北京:卫生部公报,2004,6:55-56.

张锐,李心意,于慧芳,等. 北京市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积尘量监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7(7):825.

HOLOPAINEN R. Dust in ventilation ducts:accumulation,measurement and removal[R]. Finland: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4.

PASANEN P,Müller B,HoloPainen R,et al. Cleanliness of ventilation systems,draft[R]. Belgium:Federation of European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s,2005.

(收稿日期:2007-02-17)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篇7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问题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tual jobs found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and smoke, civil air defence ventilation, etc in the basement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Analyse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own opinions.

Keywords: hvac design proble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由于工作上的关系,触到一些设计单位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对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以下简称《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88(以下简称《制图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设计深度规定》)等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发现目前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贯彻执行现行规范、规定、标准方面,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管网布置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将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综述如下。

1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盥洗室、厕所不应低于12 ℃,浴室不应低于25 ℃。然而,有的公共建筑的厕所、盥洗间(设有外窗、外墙)、住宅建筑的卫生间(冬季有洗澡热水供应,应视作浴室)未设散热器,很难达到室温不低于12 ℃和25 ℃的要求。还有的住宅建筑的厨房不设散热器,笔者以为不妥,住宅厨房室内温度亦应按不低于12 ℃的要求设置散热器。

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设计规范》规定,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包括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但有的工程在计算供暖热负荷时却未计算这部分耗热量,致使供暖热负荷出入较大;《设计规范》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各朝向修正率做了明确规定,北0~10%,东、西-5%,南-15%~30%,而有的工程却将各朝向修正率变为北20%,东、西15%,南-5%,有悖于规范要求。

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设计规范》规定,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宜采用铸铁散热器。然而,不少工程的卫生间采用钢制散热器,亦未加强防腐措施,这是不妥当的。笔者曾看到有些办公楼的厕所采用钢制闭式散热器,但没使用几年,散热器的串片就被腐蚀了,剩下的两根光管也锈蚀严重。实践证明,此类场所最好采用铸铁散热器或铝制散热器。

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设计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然而,有的工程将楼梯间散热器与邻室供暖房间散热器共用一根立管,采用双侧连接,一侧连接楼梯间散热器,另一侧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而且散热器支管上设置了阀门。这样,由于楼梯间难以保证密闭性,一旦供暖发生故障,可能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甚至冻裂散热器。

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供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热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然而,有的工程供暖供回水管坡度只有0.001~0.001 5。当然,如确因条件限制,热水管道甚至可无坡度敷设,但此时应保证管中的水流速不得小于0.25 m/s。

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对厨房操作间通风作了明确规定:(1)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2)排气罩口吸气速度一般不应小于0.5 m/s,排风管内速度不应小于10 m/s;(3)热加工间补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左右,房间负压值不应大于5 Pa。然而,有的工程的厨房未设排气罩,仅在外墙上设几台排气扇;有的虽然设置了排气罩,但罩口吸气速度远小于0.5 m/s,选配的排风机风量不足。大多工程未设置全面换气装置,亦未考虑补风装置,难以保证室内卫生环境要求及负压值要求。

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92)规定,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这里所说的连接管是指膨胀管和循环管。此条对空调冷冻水系统也是适用的。但有的空调冷冻水系统高位膨胀水箱的膨胀管接至冷冻机房集水器上且安装了阀门,这是不允许的。一旦操作失误,将危及系统安全。

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规》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另外,有些工程防火阀的位置设置不当。按要求防火阀应紧靠防火墙设置,防火墙两侧各2 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保温。但有些工程通风空调风管上的防火阀随意设置,远离防火墙,其间的风管既未注明加厚,亦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存在着隐患。

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高规》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作出了规定,并分情况给出了具体风量值。该条附注中说明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 m/s;条文说明中规定了门的开启数量,20层以下为2,20层以上为3。《高规》还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根据这些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层以下)或L/3(20层以上,L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为建筑物层数),显然小了许多。如某12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总加压送风量定为16 000 m3/h,但每层前室送风口风量却标注为16 000/12≈1 300(m3/h),显然其风口配小了。正确的标注应是16 000/2=8 000(m3/h),应按此配置风口大小。

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高规》对排烟风机风量作了明确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 m3/h计算。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选择排烟风机的风量,并不是指防烟分区排风量加大一倍(对每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仍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而是当排烟风机不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只按两个防烟分区同时排烟来确定排烟风机的风量。然而,有的工程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担负面积大小不等的2~3个防烟分区的排烟,设计上错误地将排烟风机风量按其所担负的2~3个防烟分区总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而不是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 m3/h计算,致使排烟风机风量偏小,难以满足防火使用要求。还有的排风机(系统)垂直方向担负两个以上防烟分区(内走道)的排烟,设计上误将各层防烟分区(内走道)的排风量按各自的面积每m2不小于120 m3/h计算了,而不是按各自的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的,无形中将垂直方向各防烟分区(内走道)排风量加大了一倍,致使各层风道、风口配置偏大。

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高规》规定,(通风空调)风管穿过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应设防火阀。笔者认为,排烟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防火墙处设当烟气温度超过280 ℃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然而,有的工程在设计时对此有疏忽。如某工程地下室一排烟系统担负3个房间及1个内走道(各房间与内走道之间的门均为防火门)的排烟,排烟总管上设有一只排烟防火阀,而各房间及走道的排烟口均为单层百叶风口,排烟管穿过各防火墙处均未设排烟防火阀。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各房间防火门形同虚设,一旦一个房间发生火灾,将通过排烟管殃及其它房间。正确的做法是:在单层百叶排烟口后(排烟风管穿防火墙处)增设排烟防火阀(280 ℃自动关闭)或将单层百叶风口改为专用排烟风口(平时常闭,着火时自动开启排烟,280 ℃重新关闭)。

2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设置供暖入口时,既要考虑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又要考虑与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不能只图室内系统设计方便、省事,而不顾及室外管网系统。然而,有的工程供暖入口设置过多。如某7层综合楼,室内供暖系统分为10个环路(1~2层4个,3~7层6个),供暖入口设置亦达10个之多,同外线衔接点过多,几个方向均有,不仅给外线施工造成麻烦,也给将来室内系统调节带来不便。

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供暖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①有的供暖系统由1条主立(干)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②有的供暖管道布置不合理,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供暖水平管道敷设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③有的供、回水干管高点漏设排气装置,一旦集气,难以排除,影响系统使用。④有的供暖系统,一个环路单程长300 m,致使供、回水干管坡度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不小于0.002的要求。⑤有的供暖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散热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两则散热器供、回水支管却取用相同管径,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

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如某工程地下室的暗厕(卫生间)等若干个生活用房和设备用房设一排风系统,水平风管长60 m,断面只有200 mm×200 mm,风阻较大;选用屋顶风机排风,却将风机安装在外墙上,显得很不协调。还有的工程的地下室设若干个包间(均为暗房),各包间均采用吊顶排气扇,排风经数十米长的水平风管排出室外,风管断面仅有150 mm×150 mm,阻力大,排风效果差。

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如某工程设有指挥大厅、会议厅、计算机房等,此类性质的用房,理想的空调系统应是低速风道系统,而设计却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显然是不合理的。又如某工程甲方要求部分房间室内设计参数为:冬季tn=18~22 ℃,φ=55%±5%,夏季tn=25~26 ℃,φ=60%±5%;另一部分房间tn=22±2 ℃,φ=40%~60%,洁净级别小于10 000级,新鲜空气40~60 m3/(h*人)。对这两类性质的用房,设计上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这样的系统满足不了甲方所提的要求。

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厕所内既要满足温度要求,又要排除臭味,保证卫生要求。然而,有的工程的厕所既无排风,又无新风补给,单纯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供冷、供热,造成臭气自身循环,这是不妥当的。

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空调冷冻水系统宜设置平衡阀,一般应设在回水管上。而有的工程新风机组冷冻水供、回水管上均设置了口径与管径相同的平衡阀。笔者认为,供水管上不必设置平衡阀,仅在回水管上设置即可。平衡阀口径应通过校核计算确定。

3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应包括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设计说明应有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供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型号;空调冷、热负荷;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消声、隔振、防火、防腐、保温;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然而,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

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平面图要表示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规定。然而,相当多的工程设计未完全按规定绘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暖平面图,有些未标注水平干管管径及定位尺寸;有的立管未编号;有的虽标注了立管号,但却将立管漏画;有的二层至顶层合画一张平面图,散热器数量亦分层进行了标注,但却未注明相应层次;有的仅画有首层供暖平面,而未画二层至顶层供暖平面。通风空调平面图,有些未注明各种设备编号及定位尺寸;有的未说明冷冻水管道管径及定位尺寸。还有的公共建筑设计,将厨房部分的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留给厨房设备生产厂家去做,这是很不合适的。

3.3系统图深度不够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系统图绘制有明确要求。但有些工程设计未按规定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暖系统图,有的立管无编号,而以建筑轴线号代替;有的管道号注了坡度、坡向,但未注明管道起始端或终末端标高;有的管道变化处(转向处)标高漏注;有的甚至未画供暖系统图或立管图。空调通风设计,有些工程未画空调冷冻水系统图和风系统图(如果平面图完全交代清楚,可以不画系统图,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通风空调设计,单靠平面图是难以表达清楚的)。

4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4.1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学习不够,贯彻执行不够,因此应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设计规范的自觉性。

4.2设计过程中缺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随意性较大。应像建筑方案设计一样,进行多方案比较,作出合理的设计。

4.3图纸审查不严甚至流于形式。应坚持三审(自审、审核、审定)制,确保设计(含图纸、计算书)质量,杜绝出现差错。

结束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的设计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暖通空调项目成败的重大问题。暖通空调的设计,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影响因素多,是十分复杂的技术工作。优秀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者,必须对设计方案中涉及到的种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才能避免因为片面和主观因素造成的损失,寻找到符合最大经济效益和功能要求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通风与空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篇8

【关键词】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监督

1 公共场所范围与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公众是指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民族或国籍、不同健康状况、不同人际从属关系的个体组成的流动人群。公共场所是提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体育、参观、医疗、卫生、休息、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的总称。例如宾馆、洗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影剧院、图书博物馆、体育健身房、歌舞厅、超市商场、候诊室候车室、食堂饭店等。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重要根据是我国标准室内空气质量。综合各个大型公共场所的特点功能明确监测使用的指标:例如空气的温湿度、大小流速、新风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吸入的颗粒物、二氧化氮、笨、甲醛、挥发性物质、总数菌落等。

2 影响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因素

评价公共场所空气质量一般选择微小气候与空气清洁程度。微小气候主要包括温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人体产生了综合作用。其中温湿度带来了极为显著的影响。人体是通过辐射、传导与皮肤出汗向附近空气进行散热。较高或者较低的气温会促使人感到较热与较冷。人体较热时会造成散热不良进一步出现舒张血管、增速脉搏,甚至会出现头晕等系列症状。温度较低时,人体就会降低代谢功能,呼吸与脉搏也会缓慢,促使皮肤较紧,呼吸道减弱了抵抗能力。控制公共场所温度指标包含了出于保护身体健康而编制的保证热舒适感的最佳温度。另外,考虑到对称的热辐射以及分布均匀的温度时空,对垂直、水平温差以及昼夜温度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温度也显著影响了人体健康。湿度较大则会对人体散热蒸发产生抑制,使人感到不舒服。冬天温度较低,热传导加速则会使人感觉寒冷。当室内温度较低时可吸入尘在空气中中增加了浓度,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温度降低人的呼吸道粘膜将会散失很多水分,降低了防御能力,容易患感冒等疾病。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重要因素还有室内气流大小。最佳的风速不但有利于换气通风与净化空气,并且还能很好的刺激人体皮肤,有利于调节体温。

此外,影响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因素还包括:一是大量人员流动,人均占有空间极小;二是吸烟和食品制作产生的烟雾加重了空气污染的程度;三是近些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公共场所虽然安装了中央空调,但是缺少净化消毒空气的设备。在建设大部分公共场所的过程中忽略了通风设备。通过监测可知,这些公共场所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全部超出了国家标准,环境中存在着较低的空气氧分压。人们长时间滞留在这种环境中会出现乏力、胸闷以及心慌等现象。

综合分析,公共场所日益凸显了空气污染问题。为了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积极保护,迫切需要积极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的环境意识。目前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大气和水污染,可是对于公共场所空气污染还是缺乏认识,因此需要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公共场所空气污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在对公共场所进行改扩建时应当注意配置相关的通风设施,并且应当由卫生部门实施卫生评价,以便保证公共场所空气质量。促使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空气质量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和场所空气质量监测,提升公共场所管理者的素质。

3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监督方法

(一)建立公共场所监测监督部门

1建立公共场所监测质检实验室

监测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重要保证便是监测仪器,只有构建质检实验室,修改编制监测公共场所的各种规范、标准,检测公共场所监测仪器质量,积极认证公共场所监测水平,彻底确保公共场所监测质量。

2补充修订目前的规范

虽然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对现场规范监测发挥了关键作用,可是有些地方还是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实际监测过程中还是没有考虑到一些情况,有必要对其实行补充与修订,详细规定监测点的位置、高度、时间、数量等,使监测现场更加规范,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二)安装公共场所自动监测设备

1自动监测空气质量装置的安装需要获得国家卫生部门认可。2每月自检至少一次,产生非正常运行或者事故状况,应当确保及时检查,并且储存相关的检查资料。3根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装置的操作说明、养护制度要求实行管理工作,同时设置台账。4及时呈报监测数据,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装置申报有关的年检和验收等工作。

(三)制定相关技术正确使用中央空调

在目前无法改进中央空调的情况下,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要求:1制定预防空调通风系统方案和控制介空气疾病传播。2强化新风系统,加强空气在室内的流通。3保证清洁的空调机房与新风口附近环境,新风的引入需要达到卫生标准。4定期清洗消毒空调系统,运行空调系统之前必须更换与清洗过滤器和过滤网。5及时消毒清洗冷却塔和冷却水系统。6将空气消毒除菌设备安装在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内部。

(四)处罚有关违法规定的措施

1拒绝上报或者谎报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无法正常使用或者自行改变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同时获得的监测数据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3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产生故障没有立即上报,没有经过批准自行停止使用或者采取对应的方法。4缺乏一定的条件造成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不能开展或者无法运行自动监测设备。5对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拒绝及阻挠或者在被检查过程中造假。

4 结束语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深入开展公共场所监测监督工作,人们逐渐开始提高了公共卫生意识,开始重视室内空气质量,由于公共场所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类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所以,全社会普遍关注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提高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确保人类身体健康,需要从根本做起,对各种室内建筑、装饰、使用工具所引发的空气污染严格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污染产生的根源,同时增加监督监测工作的强度,编制更加实际有效的监测监督标准,为人们制造一个清新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庆光.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9,(10)

上一篇:高考改革范文 下一篇:农村区域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