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9 23:30:54

校园文化设计

校园文化设计篇1

【关键词】校园文化;景观设计

一、实用功能、精神文化、景观效果的统一 单纯的景观设计,就是规划并美化这个场所,使之更加和谐地配合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我们需要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个予人便利的环境,而是要赋予这个环境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使得身在其中的人人有一种强烈的存在感。 我们要营造的校园就是这样一个能让师生感动、振奋并且为之自豪、骄傲的校园。让构成校园环境的点点滴滴都拥有自己的意义,让身处校园的莘莘学子都能感受到时代的召唤。让校园能够影响学生不断进取、勇攀高峰,让学生能够为校园的历史添砖加瓦、丰富色彩,书写新的篇章。

校园景观是可以解读的,但景观的解读必然受到学生已有观念体系的制约。且先存的观念体系又是景观解读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它能有力地说明下面相关的两个观点:

其一,学生面对相同的景观,所获得的信息、所体味的精神是有差别的。学生对景观的解读不仅展示了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形成学生不同的精神世界。

其二,学生对景观的解读是创造的过程。学生可能比景观的设计者更理解景观所蕴含的意义,因为学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已形成的景观,所产生的意义总会打上新时代的烙印。由此,不仅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同时也丰富了观者自身的精神世界。

学生在与景观的“交往”中获得个人的生长,获得精神的建构,因此,景观的解读过程也是人文精神建构的过程。

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解读,其便利之处在于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其复杂之处,则在于物质文化景观中有太多的抽象与象征,隐喻与悖论。但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意义的博大无边,作为隐性课程才有其巨大的教育功效。

景观解读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与对象-物质文化景观,跟任何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与对象是一样的,只是这里所涉及的对象是精神所物化的对象。学生通过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解读,直接使自己与各种景观建立起了整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其中的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产生情感态度的体验。

校园世界是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种种物质文化景观记载着人类共同的经验。因此,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所包含的潜在因素是丰富的,储存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文化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携带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的信息。在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解读中,解读者力图使自己活生生的现实性与从景观那里获得的刺激处于最紧密的和谐之中,以致两者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产生共鸣。解读者的人文精神,就是在无数次“视界融合”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建构起来的。这一进程是如此的通常而又普遍存在,以致于人们常常对它视而不见。这也难怪,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往往是最难以觉察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物质文化景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发挥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景观是校园的陶冶之源,解读是精神的建构之本。

所谓学校精神文化景观,在社会学、文化学意义上,简括地说,也就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精神风貌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它活跃于校园内部并归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

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景观并不具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种直观可视有形的特点。然而,由于其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又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事实上,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置身于一座具有优良传统并享有巨大社会声誉的著名中小学,总会感到该校园有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灵,它使我们感动、兴奋、激越、升腾。对一所平庸的、毫无特色的、暮气沉沉的学校来说,其缺少的也恰恰正是这种能唤起、激发学校及其成员崇高情感和进取性的学校精神文化景观。

学校精神文化景观作为一种产生并存在于校园之内的主体精神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对其内在特点和外部功能的认识,是我们建设校园文化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基本前提。这里,我们根据学校精神文化景观传播精神文化影响的过程来研究其主要特点。

学校精神文化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其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并不是只做些表面文章就能达到的,其要旨在于影响整个校园内学生思想、价值观、意识等精神取向,并通过人格的塑造来养成他们具有持久效应的思维、情感及行为方式,这正是学校精神文化景观影响的深层目的。

学校精神文化景观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其创设的那种潜伏、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并体现了学校风范正气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置身其中,受教育者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感悟到学校精神文化景观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

学校精神文化景观作用在于通过外部的精神环境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起这样一种对个体具有持久作用的自我教育环境。学校精神文化景观不会排斥对优秀社会文化的吸收,同时能有力地抵制社会异质文化的不良干扰,具有文化排异的作用。学校精神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也只有通过继承的方式才能产生长久的影响。学校精神文化景观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价值导向、群体凝聚、精神陶冶、规范约束、心理建构、社会辐射六大方面。

二、对校区历史及教学特色的解读,对学生教师的定位

校园文化设计篇2

首先是校园文化设计。校园文化设计是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集中反映,要进行精心的规划和思考。对新修的建筑,要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进行精心论证,充分展示其文化内涵,使新建建筑体现意识形态与学习特征的结合,体现现代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我县的学校,大多在校门正上方用金色大字题写校名,两侧则题写与育人有关的对联。而当你来到竹箐乡中心小学却没有这样的感觉,校门右侧一块大型花岗石的石屏即刻跃入你的眼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石屏上的大型鲜红手迹,激励着来到校园的每一个人,无论你是上级领导,外校师生,过往行人,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出这里的本校教师和同学。

学校的校名则题写在左侧一块尺寸有限,但尚能明示的小石屏上,此外再无别字,两块石屏一大一小,互相辉映,主题鲜明,寓意深远。单调中显现教育的至高目标,凝重中透视出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此种创新型的文化设计,值得提倡。

其次是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氛围的营造要体现严谨治学、奋勇攀登科技高峰的文化主题。要在“整”、“洁”、“静”、“雅”四个字上下功夫。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并书写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标语,如校训、校风、学风、“三让一树”等内容,除了这种常规的设计外,还应有反应自己特色的内容。

同样以竹箐中心校为例,步入操场,你便被主教学楼正中一幅巨大装饰画所吸引。“学无止境”――这是一幅由本校教师自己创作的校园主题画,画面的主体由无限延伸的折线和滚动的小球构成,寓意深远发人深思。

再是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同样值得下工夫,彻底根治“脏、乱”现象,保持校园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校园环境卫生应高标准严要求,即室内外地面无垃圾无灰尘;窗明桌净,现出本色。垃圾箱、果皮箱设置足够并位置适当,垃圾清理及时。墙壁内外无脚印、球印,桌椅摆放整齐,无乱刻乱画,无乱丢废纸杂物,内外环境安静。沟、渠、下水道畅通无淤泥,污水无外溢,特别要加强对厕所、公共过道、公共场所以及教师生活区的卫生管理,除四害措施有力。校园的美化绿化,首先要对校园内有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校园绿化要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划到班级或处室,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管理既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直观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依法治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校纪校规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纪律、舆论等手段约束和制止一切不文明行为,不断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形成良好的校园行为规范。

首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校园管理的基本保证。着力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阵地管理,坚持健康高雅的文化舆论导向。校内文化阵地,包括黑板报、文化走廊、宣传橱窗、简报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育人服务。严禁低格调,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内宣传、播放或演出,保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再次,学校党支部、行政、少先队要加强对学生的领导和管理,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教师活动也要列入目标管理。使活动向健康、规范方向发展,引导师生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纪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校园文化设计篇3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纪念意义。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应该是文化特征强、易于宣传推广的产品占主流。根据调查显示,购买群体以学院师生为主,在设计定位上重点考虑易于推广、需求量大、性价比高的文化产品,针对一些有需求的人群,满足校园文化的传播功能。

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定位

根据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定位的目标消费人群,可以按照不同种类的消费人群来分类为:大一新生所需要的新生手册、大四同学所需要的毕业纪念册、校园风景、校园建筑明信片集、用来与校外作交流的商务礼品套盒等。

(一)新生手册

新生手册,包括新生进入校园生活的需求为设计原点。比如学校的手绘地图,可以让新同学更快了解我们的校园,及早进入大学生活的状态。当然,衣食住行是大学生的生活必须,可以在手绘地图中加入了一些生活元素,如学校周边比较有特色的小店,以及对这些小店的推荐原由,让同学们快速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口味。针对学院所在的地理区位,宣传城市文化。如:武汉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城市,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及历史。作为刚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新同学们肯定是又欣喜又好奇,新生手册里面会有大武汉的推荐游玩地点,还会有极力推荐的小吃,以及到达该位置的详细地址及乘坐方式。还可以约上同在武汉上大学的同学一起去游历武汉,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上加上一些有用的信息,如:赴各大高校的乘车方式、学校所在城市的风景名胜、文化旅游地、吃喝玩乐地图推荐等等。

(二)毕业纪念册

毕业纪念册主要的目标人群是大四学子,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对青春岁月充满缅怀,在设计上,会通过一些形式感让他们一看到就会回想起母校。其中包括校园风景明信片、校园生活明信片、校园台历等。将校园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四季风景、学生活动等精选整理成系列明信片来唤醒记忆。同时还可以配套设计一些校园贴纸、校园印章等文化辅助产品。留出DIY的空间,定制一份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三)商务礼品套盒

商务礼品套盒是为了加强学院与其他兄弟院校之间更好的相互交流,最主要体现高校自身特色,把校园文化、建校历史和教育教学特色等展现出来。商务礼品套盒多为兄弟院校往来馈赠之用,可搭配一个精美的笔记本,笔、名片夹等内容。力求以实用、好用的形式展示校园文化。(四)个性礼品各个方面展开设计,在定位上以日用消耗品为主,考虑普遍性与实用性。例如校园文化的文具系列设计,可以设计和制作一些个性零钱包、文艺布袋等产品。此外,装饰品也可以纳入个性礼品这一栏,校园文化装饰品的设计要注意其摆设的环境,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办公环境、家居环境、宿舍环境。办公环境的装饰品既要外形材质美观,尺寸又要适用于办公环境,这并非是限制其设计尺寸,而是要注意其摆放方式如在书橱里、办公桌上、还是落地的墙边或角落。其设计要求相对比较严肃、庄重适于办公场所。而对于适宜摆放在室内环境的校园文化装饰品设计则可以相对设计得活泼轻松、愉悦。在尺寸上也应有相应考量,如:大学宿舍环境一般相对狭小,在设计尺寸上考虑适应性,如果是尺寸偏大的产品,则考虑壁挂式的结构,以节约空间。

三、校园文化产品设计理念

对内传播文化,对外彰显学校的办学和品牌形象,这是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主旨。校园文化是多维度、不断往前发展的,校园文化产品自动承担起对内宣传、对外展示的功能。

(一)教育导向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与教师,对社会最前沿的信息有着超常的敏锐性,透过社会的本质将从中汲取更多的正能量。校园文化产品可以引导学院师生更好的了解,追求新的思想、精神追求,促进学校发展。通过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与呈现,引导学子更好的认识校园,爱我校园。

(二)传承创新

校园文化产品是大学校园风貌及历史历程完全展现,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创意上注重传承与创新,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推陈促新,汲取精髓,用轻松而有创意的形式去展现别具一格的校园气息。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的更高层次的需索,作为精神文化的孕育圣地,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意产品具有较高的设计可行性与文化传播价值。目前,我国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仍处在初级成长阶段,市场前景是可观的,成长空间也是巨大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有助于沉淀文化、保留校园记忆。高校作为文化的重地,其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宣传会直接影响周边地域文化。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文化产品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征途,其建设与完善任重道远。

校园文化设计篇4

(1)读书角针对学生而言,读书角是其除去教室、宿舍、图书馆外的重要学习场所,它的设计理念必须从为学生创造放松、惬意的外部读书环境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天地。因此,在龙安中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将整齐的树阵作为设计重点。同时将趣味座椅纳入设计的范畴,让学生在日常紧迫的学习之余,心灵能够得到放松。学生在读书角既能够完成课外的学习,还能够贴近自然、放松自己的心情,感受到身心整体的愉悦。

(2)教学楼教学楼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整个校园建设的核心。在龙安中学的教学楼景观设计中,在教学楼底层设置了充满趣味的迷宫花园景观,其主要由灌木丛组成。选取的植物为红叶石楠,此种植物的颜色能够根据季节的变化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并在迷宫花园周围设置舒适的休闲座椅,学生在课间休息之余能够在此处放松心情。另外,教学楼相较其他校园内部的区域而言,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是一个较为需要安静的地方。因此,在教学楼的内廷则建设了以竹子为主要植物构成的平台。通常而言,竹子给人带来的第一感觉便是幽静。利用竹子作为景观构建的基础,能够更加凸显其安静,另外,从人文关怀方面出发,竹子有明目的功效。学生在课余休息时间放眼望去,一片绿色。不仅能够消除眼睛疲劳,同时可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3)青春广场校园内部的青春广场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日常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在景观设计中,主要以树阵为主,辅以特色座椅,距学生宿舍楼较近。在日常休息的时间段,学生能够自由地在这个绿色天地释放能量,玩耍或娱乐,展现其青春活力。在炎热的夏季,浓郁的树阵能够为学生遮挡太阳,为学生创造舒心的校园活动环境。

(4)校园通道在龙安中学,校园通道中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其知彰廊、翠微亭、墨轩廊等。知彰廊设置于校园内部的运动场四周,能够为学生观看运动比赛提供较好的服务,同样也可以成为学生日常放松交流、学习的场所。它的命名是取自乾隆所题的“四知”,选之《周易•系辞》。“知彰”意味着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针对龙安中学而言,其办学理念主要是为追求团结、文明、求实、奋进,而知彰廊景观的设计理念便是取自校园文化中求实的观念。而翠微亭的景观构成是将树阵与休闲庭落相结合,定位于女生宿舍附近,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休闲读书的去处。墨轩廊则是处于学生食堂前,供学生清洁餐具的长廊。长廊建设材质主要选择为木材,辅以植物设计搭配,体现其优美、典雅的校园文化内涵。

(5)校园正门校园正门的景观设计是影响学生每天初期心情的重点,同样也是校园文化内涵最直观的体现。龙安中学针对正门的景观设计主要采取中式建筑的风格,由于其地形因素较为复杂,设计中充分发挥地形的优势方面,设置斜坡的形式。并在入口周围建设绿色草坪,将竹子作为其装饰品,从整体上呈现了校园和谐的“开场”形式。上坡同时代表着进步,向上。校园文化中“腾飞”的理念同样也体现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未来,校园正门独特的设计是其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

(6)主题雕塑在龙安中学校园内部的中心广场上设置有寓意为“龙的腾飞”的主题雕塑,它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是吸引师生及家长目光的焦点。雕像古朴的风格与现代化的校园景观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传统与现代设计融合,将校园文化核心“腾飞”寓于景观设计中,为校园文化的宣传塑造了良好的氛围。而雕塑周围的植物主要是色彩烘托的表现形式,衬托植物的质感,赋予其生命力,让整个校园景观充满生机。

(7)文化墙针对基于校园文化传播视角的景观设计而言,校园内部的文化墙不仅是将空间划分、分离的媒介,同样也是展现其文化的内涵的关键工具。龙安中学在设计文化墙景观时,将钢竹、文化石饰画、浮雕、青砖等设计元素相结合。将古今中外闻名的画卷,以浮雕形式展现于堡坎上,营造一座富含文化艺术感的校园景观长廊。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将校园文化融入其中。文化墙是最好的平台,它不仅能够起到宣传校园文化内涵的作用,同时将校园的基本办学理念与办学方针雕刻于文化墙上,还能够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外部影响,起到文化宣传的效果。

(8)植物绿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植物作为其绿化的关键对象,它不仅是打造和谐校园氛围的良好工具,同样也是校园内部生物教学的重要标本来源,能够为学生生物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龙安中学校园内部景观组成的植物采用类型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各类乔木、灌木,同时还有形态丰富的花草。将其组成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划分校园空间,呈现细节的变化,营造趣味的植物景观环境。基于校园文化的植物绿化设计,亦可以做到将教学理念融合其中。让学生参与到树木种植、花果培养的过程中,从中感受到责任落实的成就感及丰收带来的心理愉悦感。为每种植物建设相关的识别标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学到相关的知识。

二、校园景观设计中应用校园文化的经验总结

基于龙安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校园景观设计的具体经验。首先,校园景观设计的功能并不能仅仅停留于艺术表现的层面,而应将校园办校理念、校园文化宣传与其景观特色相结合,深化文化的影响力,构建充满文化特征的校园景观设计。其次,确保校园内部整体建设格局的和谐性。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其自身的个性表现,同时还需做到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因此,在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注重空间之间的联系。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营造有效连通的空间联系。从整体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上反映出校园文化的实质内涵。除此之外,校园景观设计还需要设定统一的文化风格。校园景观设计并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性的景观设计,它的文化设计重点是体现整体校园文化的和谐性,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正面的氛围感染。在景观设计中,不能过于强调视觉方面的享受,而应将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作为设计关键,体现其精神层面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使整个校园内部的建筑与校园文化的宣传达到和谐统一,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其置身校园,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学校作为社会培养广泛人才的场所,必须发挥其文化感染作用。无论是针对旧校区的改造或是新校区的景观设计建设而言,都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表现层面。而应以校园文化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充分发挥校园独特的文化优势,规划和谐统一的景观设计。

校园文化设计篇5

关键词 地域文化特色 校园环境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始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标志。”人们常说大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区域内的学校情况反映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情况,学校的发展与所属城市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校园环境跟随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进行着自我的完善。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进步,使人们开始追求软文化的发展,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文化隐形的力量,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学生打造出一种身心舒畅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1内涵与作用

1.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从古至今的一切文化遗产,是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民俗、生态、传统等文化表现,将地域与文化进行有效地融合。每一个区域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当中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具有发展性;而在一定的阶段当中,每个区域的文化当中也有着自身不变的成分,具有稳定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这种文化又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地域文化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将地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相结合,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方面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于文化力量的重视,有效利用起当地的文化特色,可以以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各个层面的发展。

1.2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卫生、校园绿化和校园的景观等,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校园的软环境。它承载着人类文明和历史文化,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学习的主要场所,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进行独特的设计,从而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兼容并包,交流与融合。从表面上来看,校园环境可以给广大的师生提供学习、交流、娱乐等容纳的空间或场所,是一种空间定义;而从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校园环境可以使大家放松心情、缓解因工作或学习而产生的一些压力,这是校园环境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量,看似没有,在身体或心理方面,实则对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这种环境中能够督促自身,让整体的大环境影响我们自身的小行为。

2地域文化特色在校园环境设计当中的应用

2.1结合当地历史文化

在进行校园环境的建设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尽可能的将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的设计当中。学校本来就是文化的传承地,从环境中体现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继承,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有利于促进历史文化的发展。在了解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历史文化,保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文化特色孕育不同特性的人类,经过历史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地域根基,这种根基的文化力量会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例如,我们在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时,可以参考当地的历史名人或城市的特色,结合其特点发散自己的思维。

2.2结合现代社会生活

只有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时充分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才能让校园文化紧跟时代潮流。在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时,要注意与时代相联系,让校园环境融入社会整个大环境当中,例如在一些建筑、雕塑等设计时,与城市的特点相结合,营造更好地与时代接轨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校园环境设计重要的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在现代快节奏的发展中,我们的校园环境应该给广大师生一种放松的感觉,过分压抑的设计会影响环境中的人,不利于大家的身心发展,只有轻松、愉悦的氛围,才能使师生在环境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2.3结合绿色健康发展

自然因素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才能使彼此相得益彰。所有的环境建设都需要立足于对自然的保护之上,尽可能地使建设设计维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不影响过去的自然生态,也不对将来的环境产生影响。在建设设计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要确保观赏性和功能性的统一,营造校园的和谐分文。构建各方面相协调的校园环境,首先,遵从自然规律。在一些特殊的位置进行环境设计时,结合自然环境的地形、地势、地貌等特点,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有机融合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地貌特征,使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相互融合,建立起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关系。例如,原有的环境中有一个水池,我们在校园环境设计时,通过植入绿藻、鱼类等水生物,可以将这个水池开发成学校的景观湖,成为校园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3小结

将地域文化特色与校园环境设计通过独特的创新思S进行结合,这种有机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作用,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辅相成。不仅有利于校园环境的独特建设,同时也能增强地域的文化特色,带动经济的发展。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敢想敢做,让现代思维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凤凰空间・上海.校园景观设计[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2-3.

[2] 朱光亚,杨国栋.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挖掘[J].建筑学报,2001(11):49-51.

校园文化设计篇6

委托单位:

(以下简称甲方)

承接单位: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签订本合同,并共同履行。

一、甲方委托乙方设计制作的项目

1、项目名称:

2、项目内容:

3、竣工日期:2014

X

X

日,完成全部设计、制作、验收合格交付甲方。

4、项目地点:

二、合同价款:

1、合同总价款人民币:

2、合同总价款已包含创作设计、制作、税金、材料价格风险、运保费、装卸费、吊装费、二次搬运费、安装费、质量保修、售后服务等全部货到甲方指定地点检验合格、安装后最终验收合格交付前的一切费用。

三、付款方式:

甲方支付给乙方的货款分

期履行,具体如下:

1、项目制作完成后乙方通知甲方到项目地点检验合格,甲方支付给乙方合同

价款的

2、合同价款的

为项目安装验收合格壹年后经甲方确认后支付。

五、保修服务

1、乙方负责免费保修,保修期壹年,自甲方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保修期内乙方负责对工程质量实施免费维修。

2、保修期内,乙方收到甲方电话通知十二小时内应及时响应维修,如不可抗力、甲方人为、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损坏由已方负责维修,甲方承担费用。

六、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

1、甲方应按合同约定期限付款。如甲方未遵守约定,乙方有权停止生产至甲方付款,由此造成的交期延误由甲方负责。

2、如甲方未按本合同约定履行付款义务,每一期付款时间如逾期超过10天,应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按合同总金额的5%计算。

乙方责任

1、如乙方交付的项目材料质量、规格尺寸、工艺达不到合同约定要求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

2、乙方应按合同约定时间完成项目制作并安装验收合格交付甲方。每逾期一天,应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合同总金额的5%计算。

七、合同生效与终止

1、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本合同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乙方向甲方提供本合同约定的产品,且甲方按合同规定付清乙方全部合同价款后,本合同关系终止。

八、其他条款

1、甲方对乙方提供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中所涉及的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一切法律问题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甲方支付乙方全部合同价款后,本合同约定由甲方委托乙方设计、制作及创作知识产权自动转让归甲方所有,乙方除享有作品署名权及经甲方同意仅用于乙方本公司的宣传外,不得对外公开发表,或提供给任何第三方,或用于任何目的,或则由乙方承担因此引起的全部责任。

2、乙方安装项目前应与各种施工人员签订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制,施工时严格遵照安全文明施工操作规范,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乙方应对安装过程中发生的防火、防盗及一切安全问题承担全部责任,甲方不负任何连带责任,且造成甲方经济损失应负全部赔偿责任。

3、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方双方另行协商确定。双方形成书面协议可作为本合同的补充条款。

4、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生纠纷,双方应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由合同签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

合同附件:报价表、效果图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法人代表(签字):

单位地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银行账号:

银行账号:

校园文化设计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广场] [人性化] [行为] [心理]

1.1校园文化广场概念界定

校园文化广场是步行化的校园室外空间,与城市广场相似是一个建筑、道路、绿化围合的具有三维特性的空间,吸引校园学生聚集的校园场所空间,校园活动的中心。校园文化广场从属于城市广场的范围,使用功能上、空间构成和类型与城市广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校园空间和文化的特性所在,校园文化广场的个性和特质又不同于城市广场,它凝结着校园的精神品质,突出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它有别于一般的校园外部空间,是大学校园重要的室外教育和活动场所。

1.2校园文化广场人性化设计

校园文化广场是学生学习、交往、游玩、休憩的理想场所。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在校园文化广场的设计中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按照师生活动规律统筹考虑交通、休闲、交往等多种功能,强调人与环境的融合,从布局形式、空间尺度、环境氛围、交通组织、小品设计等方面创造有亲和力的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开辟一个赋予学生感受个性成长需要和心灵成长力量的天地,营造在其中学习和生活会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的环境氛围;满足不同群体和各个层次、年龄段的学生的基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行为需要的场所,促进他们的积极交流和交往活动,使校园文化广场成为更好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场所空间。

2.1环境-心理行为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多门学科,重点讨论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环境心理学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物质环境有力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同时人作为环境地塑造者和使用者,也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并在长期的共生和演变中,或是改变环境适应自身,或是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互动的结果,勒温提出了人类行为的公式:

B=f(P.E)其中,B:Behavior; P:Person; E:Environment。

这说明无论是个体或是群体的人,都是行为的主体,也说明了是人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或两者的互动关系决定了人们当时当地的行为。

2.2校园环境-心理行为研究

2.2.1校园行为模式

校园中主要的行为活动,是师生日常生活中的教与学活动的集合,是为满足知识的传播、传递、创新等采取行动的过程。对高校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分析,大学校园中的基本行为大致可以分为认知识别、功能使用、交往和个性培养四大类。

认知活动:是人在环境中定向、定位、和寻址并能在付诸行动之前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涵义并寻找合适的参照系给自身定位。

功能使用:指学生学习、生活、研究、运动、交通等基本行为。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理念的更新等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并走向集中型、开放型、智能化。

交往和群化:是人们社会联系地基础。对师生沟通、学科交融、交叉、知识碰撞,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个性培养:大学校园应充满个性化发展地场所,为此要提供一系列从公共到私密地领域发展空间。

2.2.2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

在参照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和高教理念的基础上,将校园空间环境中人

的物质、精神两层面的需要也分为了五个层面,见附表

高校学生正处于社会化时期,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急剧发展,交往及自我展示愿望强烈,主要表现为社会化的需求与自我确定的需要,即依靠社会为自己提供信息和感情交流,同时通过社会使个人被他人所了解并得到承认。公共空间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外部环境。

学生生活的最大特征是群体性,而集体意识、协作精神是高质量群体生活的基础。团结与协作对于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也是学校的一个基本任务,而相互交流是培养集体精神的前提,足够的公共空间为学生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高校学生特定的心理及学生生活与行为的群体性决定了公共空间在校园规划中的重要性

3.1大学校园文化广场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人在某一环境中,经过感知会对环境中物体发出的信息进行识别与分析,这是一种对空间使用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对人们的感知方式进行认识,反过来也有助于我们对环境中事物的认识。

3.1.1校园文化广场中的心理感知

(1)校园文化广场中的视觉感知

人与外界发生联系进行信息交换时,在所有感官系统中视觉可接受信息的范围广、距离长,接受的信息量最大,是人最为敏感的感官系统,成为信息收集、加工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校园文化广场中,视觉首先对空间环境进行直观认识,广场中的重心和轴线就是利用了视觉诱导,在视觉平衡中突出、强化了信息的传递,利用特殊的形态、色彩和质感表现出空间中的某种特质。

(2)校园文化广场中的听觉感知

虽然听觉感知的信息远远少于视觉,但是声音无处不在,与空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柔和的声音对空间环境氛围的烘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校园文化广场中自然的虫鸣鸟叫声,会给人带来平静的气息;校园广播台的节目可以加深学生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学子们的欢笑声在广场中回荡,可以为空间增添无限的生机。

(3)校园文化广场中的嗅觉感知

嗅觉可以增添人们丰富的感受,有助于提升空间环境的品质。校园文化广场中的一些植物如桂花树等,能够散发出清新的香味,弥漫在空间中,让人感到舒适;而污物和污水的气味则会给人们带来不适的感受。

(4)校园文化广场中的触觉感知

触觉是人们近距离接触事物后的感受,如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风吹、日晒、雨淋等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较大,有可能会直接改变人们在校园文化广场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人们在接触使用设施时,如座面的高低、宽窄,表面的光滑、粗糙软硬、冰冷和灼热的程度,都能影响到人们使用的感觉,如果不符合使用标准就会带来不舒适感。因此触觉的感受,跟人们行为的关系十分密切。

3.2校园文化广场中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分析

大学教育除了学习探讨外,还需要有思想交流和生活的接触,加之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各种学生团体并存,决定了校园中交往次数频繁,内容丰富的特点。

校园文化广场中有各种行为包括散步、阅读、健身、游玩、毕业拍照、集会活动等。在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种环境——行为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进.大学校园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刘洋.重庆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谷建.马尾巴的功效——大学校园建筑室外空间对人的行为模式的影响[J]. 建筑创作 2002,12

校园文化设计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传承;特色;空间环境;设计

何谓大学?蔡元培先生认为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大学凭借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及自身的文化脉络,在学生心目中刻画着自有的文化坐标,并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不断凝练、升华。而不同的学校,又在不同的具体教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出不同的校园文化,显现出各自的文化特色,并且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特殊的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近年来,各高校逐渐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纷纷利用优美的轴线构图和几何式布局,组织“大学城”、新老校区环境建设。不曾想,校园却因此大手笔失去了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校园环境变得越来越相似,公共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统一、单调。校园核心广场的宏伟设计,常常由于尺度的失衡,可达性差,造成校园人参与性的缺失,形成某种意义上的“绿色荒漠”。校园在浓重的商业气氛打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环境。

不禁质问:校园环境为谁而存在?校园为谁而设计?――校园人。校园人与“环境”朝夕相处,亲身体验、感受着环境;反之,环境又发挥着“教化育人”的作用,彼此“互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濡染和熏陶。而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所赋予校园特定文化场所的效果,同大学自身的文化脉络相得益彰,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校园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界限。

面对文化的缺失,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在整个文化推动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空间环境如何设计,已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他们在校园环境中的交流、沉思乃至休息都是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传承文化。因此,校园设计者应行走校园内部,在反复行进中,品位“文化”,探究校园精神,思索本校园与他校园之别,切勿将校园设计克隆与复制。应尊重校园现有空间环境,利用其特有性,合理开发与利用,使之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实现设计的真正意义。

1 从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小尺度公共空间,设计“不经意”的交流机会,传承校园文化

从生活出发,深刻理解校园人行为特征和心理要求,为他们创造满足自身发展的校园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场所,创造多层次、立体化、亲切宜人的学习交流空间,设计“不经意”的交流机会,以满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行为模式。众所周知,大学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模式截然不同,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并非单一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满足,他们往往需要的是一个环境、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自主研究、自由探讨、不断创新的校园环境,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

因此,在设计中,应依托现有的条件,挖掘房前屋后、交接处、建筑组群之间大小不等的节点空间的存在价值和弹,营造小尺度公共空间,以方便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偶发交往活动的需求。小尺度公共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因盲目建设大规模“核心广场”造成的资金浪费,又可节约用地,并且打破了传统意义中广场的“大尺度”概念,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园。同时,小尺度空间的系列打造,以校园特有性为主线,随节点大小时而收缩,时而放大,不断交替变化,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韵律,最终实现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特色化。

2 打破单纯道路功能,创造舒适、多层次的“流动性”交往空间,编织校园文化

随着各大学校园规划的深入实施,校园功能分区日趋明确,结构日趋合理。然而,结构功能的合理化一定程度上,却增加了校园内部通勤时间。学生、老师常常需要在校园内部往返穿梭于不同的功能区域,完成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憩。与此同时,校园内部通勤方式又多以步行为主――低速的通勤方式和长时间的校园行走,使得校园内部道路设计尤为重要。而从交往的角度看,低速运动更有利于交往,步行的通勤方式能够让交往双方获取足够的信息和细节,并提供促成交往的机会,达到良好的交往效果。

因此,步行环境是促成交往的关键。在校园交通空间的组织设计中,应打破单纯的道路为通行的定式,妥善处理好车行与人行的关系,作到交通便捷、步行优先、人车分流,为校园人创造舒适、多层次的“流动性”交往空间,发挥文化信息交互和情感交流的作用。

3 着眼大环境,入手小设计,时刻保护与延续原有的有价值场所及事物,品味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设计应“小中见大”,时刻注意对原有的有价值场所及事物的保护和延续,巧妙利用这些“见证人”,解读校园历史,使其成为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小环境的系列设计中,应有强有弱,既塑造多样性,又营造大环境,鲜明主旨,突显高潮,既体现设计者对校园文化的深入理解,又让校园人在随意中品位校园文化。

4 结语

上一篇:生活的真实日记范文 下一篇:体育教案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