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3 11:47:07

校园足球管理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1篇

然而,当前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教育部门参与缺失、体育部门孤掌难鸣、管理体制不完善、活动开展机制僵化等,影响了活动开展的效果。

一、体育部门主导的管理体制现状

一般认为,体育管理体制即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及运行机制等方面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负责范围以及由它们所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的设想是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领导,平行管理。在中央一级,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组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常设中国足协;以此类推,省、市两级则分别是由省体育厅和省教育厅、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共同组成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理论上来说,体育和教育两大部门在校园足球的开展中应该是联合管理,共同负责的关系:体育部门主要承担资金投入、竞赛组织、专业技术指导与训练等;而教育部门负责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师资培训、组织学校范围内各项足球活动以及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的组队及相应学生管理工作等。

然而实际情况与设想有所差别。据调查,当前49个布局城市中,有66%的城市校足办设在足球协会,另有28%设在地方体育局的竞训处或群体处,只有福州校足办设在教育局。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布局城市的校园足球管理是由体育部门在直接负责。

总之,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主要采取的是行政力量主导下,体育部门管理为主,教育部门参与其中的管理模式。

二、当前青少年校园足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教育部门管理“缺位”

我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具有双重目标:一是扩规模,普及足球运动;二是提水平,选拔足球苗子。从本质上来说,校园足球活动是在尝试建立一个以学校为大本营的青少年后备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走的是一条“体教结合”的路子。在此模式下,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结合堪称绝配。

但是,在当前校园足球的活动开展中,教育部门参与缺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前文所述,几乎所有布局城市的校园足球办公室都设在了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很少参与到实际事务中来,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领导、共同负责的设想形同虚设,导致校园足球管理中出现了尴尬的现象:体育部门想开展活动,却没有权限调动试点学校和学生;教育部门有权力调动,却没有参与到校园足球中来。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教育部门管理“缺位”,就导致了管理权限与管理范围不相匹配,责、权、利没有统一,具体体现在如下一些问题中。

(1)学校参与活动积极性无法保证。当前教育部门游离在校园足球核心管理体制之外,体育部门又没有对各试点学校做出硬性要求的权力,导致试点学校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就全凭学校自身的兴趣,缺乏行政力量的制度化保障。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学校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并不热心,活动形式流于表面化;或者是在活动前期能够积极地参与,一段时间以后就开始敷衍了事,甚至无故停止活动。

(2)政策实施效果无法保证。由于缺少教育部门的参与,很多针对校园足球发展制定的好政策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比如将校园足球体育教师的业余训练和比赛时数纳入工作量,予以工资补助;体育教师的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学时;具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升学加分;要求每个试点学校配置一名足球专业教师等相关政策,如能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应能有效提高各试点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成为校园足球活动长效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因为执行政策的教育部门没有参与,现在都成了一纸空文。

(3)活动经费无法保证。各地教育部门很少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之中,因此下拨的活动经费基本上是体育部门在管理,这反过来又影响了教育部门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虽然中央对活动经费作了统一安排,但是分配到每个地方后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各布局城市和试点学校还需要自己想一些办法。在没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首肯下,学校不会拿出经费来支持校园足球。调查中发现,有些试点学校没有活动场地,有些缺少硬件装备,活动开展效果无法保障。

⒉ 行政式管理脱离实际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采用的是“行政主导”的管理形式,体育、教育主管部门意志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基本上没有社会和市场的参与。在操作具体活动开展工作时,这种高度集权式的体制带来了很多问题。

(1)对各地实际情况缺乏考虑。由于管理中采取命令层层下达,任务定额分配的行政模式,各布局城市和试点学校都是自上而下地指定的,导致了很多学校和地方本来没有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意愿却被上级强行指派,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学校和地方参与校园足球的意愿很强烈,却苦于没有申报的机会。另外,对全国所有布局城市都作出统一的试点学校数量、形式、规模安排,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到各地足球基础和足球氛围的差异,导致有的城市名额不足,有的城市却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2)僵化的活动开展模式。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真正目的是推广足球活动范围,扩大足球人口数量,培养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根据校足办的要求,试点学校应该有至少50%的青少年在参与足球活动。然而,上级对地方上比赛数量的简单要求,导致地方上理解出现偏差,很多试点学校对校园足球的理解浮于表面,认为就是“组一支校队参加比赛”。而“组一支校队参加比赛”,只要在学校里找20个踢球的学生就够了,远远达不到校园足球所设想的目标和效果。

(3)唯成绩论导致校园足球遭遇尴尬。长期以来,在高考、中考这几根指挥棒的统一指挥下,教育部门对本地升学率最为敏感,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第一要求就是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往往让足球走开”。当前,教育部门亦对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心存忧虑:一方面担心学生花费太多时间训练和参赛会耽误学习,进而影响当地整体升学率;另一方面担心学生从事剧烈体育活动造成运动损伤教育部门要承担责任。这是典型的行政部门政绩观的折射,不破除这种行政思维方式就很难真正开展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

(4)校园足球活动体制本身缺乏持久性驱动能力。行政力量这一只“看不见的手”虽然能够在短期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地办好校园足球,但是行政意志本身就天然具有不确定性。就目前全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情况而言,行政部门几乎包揽了从组织到管理、从财政到人员、从中央到地方等校园足球活动所有管理事务,如果将来政策发生变化,行政部门一旦退出,校园足球的发展就极有可能会中途而废。

前国务院总理朱基曾经感叹过社会事务管理起来非常有难度,行政力量在其中的位置十分微妙,他用八个字形容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行政部门在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行政力量在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中应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行政力量应有所“进”:第一,教育部门应进入管理者角色,明确自己的管理主体地位;第二,体育部门应进一步做好技术支持服务工作;第三,应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为校园足球发展建立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行政力量应有所“退”:第一,体育部门应退出主角角色地位和竞技体育发展思维定式;第二,上级行政部门应减少对地方活动开展进行直接干预;第三,应破除行政力量一元化管理格局,引入第三方资源参与。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2篇

1.加强足球硬件建设,实现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负重奋进,每年都投入较大资金对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必要的改善与配置,在有30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的基础上,还新建了人工草坪足球场地,有标准11人制、8人制场地各1块,标准的5人制场地2块。我校今年建队以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条件建设我校足球初中男子球队,小学男子球队,积极组织开展足球赛。体育经费保障充足。为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2.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保障体育教师的利益

学校配有9名专职体育教师,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与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听课,提高教师和教练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校足球专职教练两名,派本校体育积极参加校园足球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部级专项培训”学习,学习回来反馈自己学习经验,组织其他教师进行讲解。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师的服装配置及室外补贴的有关规定,使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学校各项体育工作。

3.规范体育教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1)按规开课,适情创新。我校体育教学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每周用一节1小时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践行国家课程和学校足球特色技能课程的体育课程结构,让学生充分掌握运动技能。

(2)落实教研,提升教学水平。我们把体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的足球特色的研究结合起来,把研究活动分解、设计了三个项目的内容:一是足球运动内涵的研究:足球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只是注重传授学生运动技术,还将“以球健体,以球知规,以球益智,以球砺志”作为我校足球品牌发展的育人思路来进行研究;二是学生价值观内涵的研究: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在学校打造体育特色、发展足球品牌的同时,将“团结拼搏,永不言败”作为学生发展方向,开发足球校本课程:一、二年级,足球规则与行为规范;三、四年级,足球基础与足球技巧;五、六年级,足球阵型与足球拼搏;以此作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及学生努力的方向;三是寻找体育运动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比赛,开展足球节:画足球(足球与我校版画特色相结合),说足球,赛足球,写足球,把简单的比赛做成系列的课程与特色文化。班班有足球队,年级有代表队,学校有校队。充分发挥足球文化的教育意义,创新教学方法,开拓教育资源,将足球运动与其它学科有效结合。

(3)抓实常规,提高身体素质。学校体育工作检查实行专人考勤,教务处、德育处联合管理,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督查考核。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推进,2015-2016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7.5%,学生体育基本技能95%达水平技能目标。班级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班主任来完成,经常督促W生及时参加足球社团活动,按时参加每天的训练,很多好的方法和经验,就是从班主任那里得来的,毕竟他们面对学生时间长,遇到的问题多,想到的法子也多。

4.建立足球社团,促进足球运动发展

(1)大力宣传足球社团活动。虽然说足球已经深入人心,可对于受传统观念较深的家长的内心深处,还是对它有所抵触的,对此我们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举办的各种运动会,观摩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量,课间操特色展演等活动,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让足球体育渗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每周的体育课把一节专门换成足球课,这样来唤起全社会对健康的关注,进一步宣传小学足球社团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组建足球社团。经过宣传和努力我们学校开设了足球社团,学生积极报名,教师精心挑选,以前的做法是学生报名,就批准参加,结果有的学生是一时兴趣来了就参加了,到了社团没几天就打退堂鼓了,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就没有几个了,所以经过老师筛选的社团成员,都能够经常训练,学校的大课间可以训练足球社团,每周的星期五下午专门安排两节课时间训练足球,每天的课外活动检测训练,有的时候,学生自觉地在放学的一段时间里,练习足球技术,踢足球比赛,经过长时间的开展足球活动,学生足球技能水平提高了很多,家长也看到了训练的效果,慢慢地也默认了足球社团活动的意义,它不但不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反而还能促进文化课的进步,主要的是看到了学生参加足球活动后的身体健康的方面的变化,有的学生身体越来越健壮了,病患自然就消失了。我们成立学校足球社团的同时倡导各班组建班级足球队,年级组建年级足球队,这样以大带小,在校园掀起了足球热,还把足球和班级的特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班级的活动中经常展演,我想这种方法这种活动形式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因为它不但开展了足球这项运动,还在集体场合有力的宣传了这项活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足球;中小学;实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2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全民体育的蓬勃发展,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众多运动项目上的重大突破,夏奥会、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上的争金夺银,使我国在体育竞赛领域里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然而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的发展,始终制约着我国由一个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为提高我国足球的综合水平,响应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同时借鉴足球高水平国家的经验,于2009年,我国成立了校园足球办公室,在我国部分城市布点、开展校园足球――这一世纪工程,旨在树立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足球水平的信心和决心。校园足球这个创举,是具有创新性,划时代意义的,是我国足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1 校园足球开展的目标及足球的教育功能

校园足球的目标既有广义也有狭义的。广义的目标:培训足球的爱好者,使之成为足球的好友,让足球成为一种良好的育人的方式、健身方式、交友方式、接触社会的方式。狭义的目标:培养广泛的青少年运动员,尽快使之成为各级、各类、各层次足球运动梯队的专业运动员。在校园足球的开展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草根,为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足球金字塔的底层大而厚实。

1.1足球运动的教育功能是强大的

首先,足球比赛是所有运动项目中双方参与竞赛运动员最多的一个项目,而且也是比赛场地较大的一个项目。因此,就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团结协作,不断地进行交流(包括肢体语言),相互间的呼应等等。因此,在校园中开展这个项目,有益于对学生加强团队意识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1.2足球运动能促使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与提高

它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素养、学会相互间的尊重,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等。同时,足球是在足球竞赛的规则下进行的比赛,所以对学生来说,从小就加强了规矩和法规意识的教育,对于学生将来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法规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1.3在校园内开展足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抗挫意识

在足球场上,永远都是进攻与防守的不断转换,当你进攻时,你就要千方百计地去突破对方,摆脱防守。但当你突破失败时,就要立刻去防守对方,要想尽办法去断球,防被突破。在这转换的过程中,学生就体会了进攻的成功、防守的成功;或者进攻的失败、防守的失败。这种角色的不断转换,促使学生在运动和比赛的过程中,受到了多种的意志和品质的考验,得到极大锻炼。

综上,在校园内开展足球项目,对于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及品质来说都是有益的。

2 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

在基层教练员发展方面,多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加强资金的投入,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积极性,大力培训基层教练员。

校园足球开展的具体形式多样,有的是本校的体育教师进行足球课教学和业余足球队的训练、有的是聘请退役的职业运动员来进行教学和训练、有的是通过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和具有一定教学、训练水平的机构合作)来进行教学和训练。不论是通过哪种培训和教学,目的就是将足球的技术、技能、意识、理念等等传播给每一位学生。即使将来有的学生不会参与足球的业余训练和竞技,也要使这些学生成为足球文化的参与者;使足球成为学生在学习、文化及生活中的一部分。

目前,制约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几个因素:1.师资、资金、学生安全、家长观念以及社会风气的制约。2.训练体系不统一,缺乏我国足球的特点。3.有潜力苗子的选拔、推荐体系的不健全,选材的标准不完美,缺乏人性化。4.社会急功近利心态、各种各级形象的政绩工程的影响。

3 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系统开展校园足球的实践

综上文所述,目前我国校园足球展开的布局只是起到了一种引领作用,是撒播足球的种子,逐步培养足球健康、合理发展以及成长的优良土壤。然而,要令校园足球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瓜熟蒂落获得丰收,则需要学校系统实施与管理。下面以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上海市校园足球布点学校)的具体实践为例。

3.1基本情况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足球的开展分为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小学阶段从二年级开始至五年级,中学阶段从六年级开始至九年级。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3.2 校园足球开展的具体情况

3.2.1起始普及

二年级和六年级作为起始班,进行足球的普及教学。利用一节体育课,在课堂中植入足球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足球技术、技能的普及教学。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足球,培养学生的兴趣。

3.2.2 小学阶段

二、三年级主要开展兴趣教学,用草根足球节的形式及多种方法和手段,加以游戏性的拓展,引导学生来参加足球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展足球基础的教学。特别是结合足球的各种练习,潜移默化地渗透足球技术。在四、五年级开展足球教学时,主要进行个人技战术的培训。在每次集训时,开展5人制比赛,进一步强调个人的技战术素养。在每次教学和集训时,利用小场地的优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抗练习,加强和巩固学生的个人技战术。

3.2.3中学阶段

六、七年级的教学和训练,进一步加强个人技术及2、3人之间战术练习,每次训练时仍进行5人制比赛,强调个人的能力,团队协作。八、九年级的教学和训练,加强团队技战术的开展,强调在场上的大局观,加强大视野的观察,加强同伴的支持和协作。

3.2.4 比赛和联赛

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适时开展个人的技术技能的“达人”比赛和班、年级足球的联赛(形成班、年级足球联赛机制)。目前我国的校园足球比赛严重不足,缺乏校园足球的联赛体系。跟欧美足球发达国家比较,校园足球学生的比赛更是相差太多。日韩的学生足球运动员一年都能达到50―60场的比赛。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开展班、年级足球联赛,来增加和丰富学生的比赛经验: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展3对3的比赛,四、五年级开展4对4或者5对5 的比赛,男女生可同时参加,可分开进行(男、女组的比赛),也可以男女混编进行比赛。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男女生的各自能力是差不多的。还有这种形式更有利于男女生的均衡发展。六、七年级和八、九年级中开展“8人制”的足球联赛。在班、年级足球联赛的基础上组织年级联队,即在二年级和三年级进行年级队的对抗赛,四、五年级进行年级对抗赛,以此类推六、七年级及八、九年级的对抗赛。

在完善校园足球联赛制度的同时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还完善了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制度防范措施。学校特地为每个参加班、年级足球联赛的球员购买了意外保险,解决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3.3 实施校园足球的学生管理

在开展校园足球工作过程中,学校要重视的不仅是对学生足球技能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文化课成绩和足球技能发展等多方面情况的综合管理。依据开展校园足球的方法和方式,学校制定了足球运动员手册,综合监控学生的文化课、足球项目训练、竞赛、获奖等各方面情况,并为学生个人、学生家长和学生所在班级建立通畅的联系。

每过2―3周,教练会联系文化课的老师,进行沟通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某个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下滑了,将停止他的全部训练,直到他重新提高学习成绩为止。足球教练还会随时会同班主任利用家校互动的平台,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打消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清楚地知道孩子的进步与不足,取得家长的谅解和支持。针对每位学生建立学生足球运动档案,做到全方位的跟踪和管理。

学校要求学生的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也强调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自我展现,但是这并不代表训练和比赛中毫无严格的纪律。相反,足球活动纪律手册中明确规范了训练与比赛的要求,其中球队整体的形象以及“守时”是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训练时的服装、提包等用具都必须完全一样,学生必须准时到达训练场地,参加训练等等。

3.4精英队的组建和校园足球文化的营造

选拔各班、年级的精英球员,组成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的各级精英队(各年龄段的足球校队),聘请退役的职业球员来带训,进行科学的训练,把自身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生球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学校要求教练员制定年度训练计划,根据年度计划安排训练的单元及课时计划,并对个别有特点的学生要有个别计划,做到全方位的安排。积极稳妥地培养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到精英化,符合足球后备人才的要求。通过实施,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足球队的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目前学校有各级运动队6支:初中U13、U15男、女各2支队伍,小学男子U11、U9各1支队伍,在此基础上,再组建U11女子和U9女子队。这样就基本完善了学校的各级校队。

学校利用“四级联赛”,即班级联赛、年级比赛、年级对抗赛、校际联赛,形成了开放、互动、自由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同时,注重文化建设,把开展足球文化节、竞赛、游戏等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为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营造文化的足球魅力。

4 对校园足球制度下优秀学生运动员的推荐和选拔的建议

目前,我国校园足球制度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衔接,初步解决了家长和学生升学的后顾之忧,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足球运动训练。虽然有了相应的对口学校来招收足球学生,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是进入不了这些对口学校的,而恰恰可能这部分学生在足球发展上是很有特点的,也就阻碍了我们基础的选材。这对于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建议,在现行校园足球制度的情况下建设区域精英队,升华校园足球的球员推荐和选拔机制,健全和完善足球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建立一级区域精英梯队(提高梯队)和二级区域精英梯队(基础梯队);最后由市级足球梯队和足球职业俱乐部梯队到每个一级区域精英梯队(提高梯队)里去选拔以及一、二级区域精英梯队教练的推荐。这样就能有力地保证了专业球员的选拔和使用。

例如,在上海市宝山区进行校园足球的精英足球梯队试点。我们可以在五个教育区域的基础上形成五个二级区域精英梯队,这些梯队的球员是由区域内的学校推荐上来的,每个学校的精英球员是由每个学校的校级联赛所产生。由校园联盟或区体育局青训系统统一聘请高水平的教练进行训练,每周安排在一个固定的训练点(这个训练点要安排在每个区域相对容易集中的地方)。接着五个区域的二级精英梯队可以组织相应的比赛,来检验这些球员的训练水平,最后再由区一级梯队的教练组来到五个二级精英梯队里挑选球员组成宝山区的一级精英梯队,并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参加上海市的青少年足球的各类比赛。在此基础上由市里的精英青少年训练队来选拔球员,当然我们一、二级梯队的教练觉得有发展前途的球员也可以推荐到上海市级的精英梯队,最后既可以选拔到各个俱乐部队去,也可以选拔到各级国家队去。

这样既有选拔又有推荐的情况下,就更有利于整个青训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这将会对我们球员的发掘和储备非常有利。故而从本质来推动我国足球水平的整体提高。

我们要形成一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习惯,不要特定地去进行某些限制,譬如身高、体型等,只要是有技术,有能力的球员,都可以录用,这样我国的马拉多纳就会产生了,我们的梅西也会来了。

参考文献:

[1]李纪霞,何志林,董众鸣,徐仰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83-86.

[2]教育部 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结果分析

辽宁省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省份,小学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根基,因此校园足球在辽宁省小学的开展情况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研究价值。本文适时地对校园足球活动在辽宁省布局小学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为校园足球活动今后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辽宁省三个校园足球布局城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中,每城市抽取五所小学校,共计15所学校,并选定学生、家长及校园足球指导员、校园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电子网络查阅近五年内有关校园足球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以此为研究的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小学生问卷发放数450,回收数426,有效问卷403,有效回收率94.01%。学生家长问卷发放数450,回收数412,有效问卷403,有效回收率97.82%。校园足球指导员发放数92,回收数83,有效问卷80,有效回收率96.28%。校园管理者发放数45,回收数39,有效问卷39,有效回收率100%。(3)访谈法:走访辽宁省校园足球布局学校,了解学校足球开展情况,学生兴趣情况。(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0.0社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校园足球活动认识程度的分析

(1)学生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态度的分析。在调查中学生选择“积极”的达到314人、占78%,选择“一般”的55人、占13%,选择“不积极”的34人、占9%。通过调查可知,小学生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上是明显比较积极的,选择“积极”这一项的学生人数达到78%,这与选择“不积极”一项的参与足球校园活动的学生人数8%形成一定的可比性。

(2)学生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动机的分析。从调查中可见,学生选择“锻炼身体”的一项有135人、占34%;选择“缓解压力”的一项有38人、占9%;选择“学习足球技能、知识”的一项共19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计人数的48%;选择“其他”的31人、占7%。

通过调查可知辽宁省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动机排序的情况,“学习足球技能、知识”是小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动机,其次为“锻炼身体”,再次为“缓解压力”,最后为“其他”一项。

2.校园足球联赛现状

校园足球宗旨就是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在足球运动活动中,激烈的比赛是必不可少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比赛是校园足球的特色之一。辽宁省11年度的校园足球联赛共进行比赛345场,这当中沈阳市分三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组10支运动队伍,总共进行足球比赛135场;鞍山市分四个小组比赛,两个小组7支、两个小组8支,共进行足球比赛98场;大连市分四个小组比赛,每个小组8支队伍,共进行足球比赛112场。通过调查可看出在各学校的比赛成绩之后只有积分并没有排名出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弱化校园足球联赛的功利性,从而强化比赛本身带给学生的快乐。

3.学校管理者对校园足球活动态度的分析

从学校管理者对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视程度调查可知,学校管理者非常重视活动开展的占12%,重视的占48%,一般的占25%,不重视的占15%。足协多次组织对校园足球学校管理者进行实际培训,其主要内容是学校管理者要带头认真落实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精神,从调查情况来看,辽宁省布局小学校管理者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重视程度较好,达到60%,这说明被调查的大部分学校管理者能够正确把握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方向,坚持在学校中普及足球运动的重要精神。

4.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的认知情况分析

(1)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态度的分析。根据调查可得出支持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家长占所调查人数的85%,不干涉孩子意愿的占11%,不支持的占4%。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家长支持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从调查中可知,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家长占所调查人数的23%,持不干涉态度的家长占29%,持不支持态度的家长占48%。对比发现极大多数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家长更喜欢孩子参加其他一些体育项目,而不是足球。

(2)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意义了解程度的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意义与作用很了解的占4%,比较了解的占18%,一般的占25%,不太了解的占22%,不了解的占31%。这说明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意义与作用不够了解,可能是传统思想影响这些家长,对当前足球大环境不认可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家长支持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的可能性,阻碍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辽宁省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态度较积极;“学习足球技能、知识”是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动机;校园足球联赛开展较好;(2)学校管理者能够正确把握校园足球的发展方向;(3)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支持态度不高;(4)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意义与作用了解不够深。

2.建议

(1)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游戏活动,丰富校园足球活动内容;(2)提高指导员待遇,鼓励指导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3)完善校园足球保障体系,吸引学生及家长的参与。

参考文献:

[1]樊莲香.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历史回顾与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张庆春.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3]李泽峰.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注:本文为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立项编号:L12DTYO11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校园足球;足球运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选拔体系;保障

足球运动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和感染力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广受年轻人追捧的热门运动赛事,是独占世界鳌头的运动之一。别出心裁的足球赛事,成为足球迷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足球运动,不仅是大人追求的刺激,还是孩子追求的乐趣。在小学校园内发展足球运动,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措施。下文个人将对目前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小学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以此来推动我国足球运动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1.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目前,小学校园足球运动采取的是自上而下和衔接紧密的组织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体制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严重的纰漏,在管理权限上的不规范,在管理范围上的不明确,造成严重的管理缺失现象。

2.培养目标的不明确

在小学校园的指导工作中,文化理论知识教育一直是重点,体育运动教育仅仅是一个侧面,是一种辅助。对于足球运动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也只是一带而过,未能将校园足球运动作为全民运动的主要推广渠道,导致足球运动教学规模的停滞。

3.选拔体系的浮浅

发展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就是要抓住小学生这根幼苗,抓好足球运动的基础。然而在小学足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过程中,未能建立标准的、完善的、具体的培养标准和选拔体系,导致足球运动仅仅是作为一项娱乐赛事而存在,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

4.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小学校园足球活动,是一个涉及范围广、管理体制宽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制度和政策的保障支持。然而目前的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不仅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还缺乏一定的专业训练人员,缺乏合格的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

二、推动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措施设想

推动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新发展,就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依据,以正确的发展观念为指导,以有效的措施推动其工作的新进程。

1.完善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衔接配合管理机制

发展小学校园足球,单靠学校的力量是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的。推进小学校园足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相互扶持和相互配合。体育部门要在足球运动的技术支撑、资金设施、赛事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和管理的力度,担当起校园足球运动的助力者,承担起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责任。教育部门作为学校的直接管理者,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赛事中,积极参与到体育部门组织和管理的各项足球活动中,保证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校园足球管理体制,搭建一个完善的组织平台,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关系,构建“三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搭建合理的、健全的组织平台,构建和谐的支持关系,保证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高效、高速、高质。

2.制订具体的、明确的足球人才培养目标

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是全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必要活动。制订标准的、具体的、明确的足球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体教部门的共通组织领导,建立好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广泛联系,建立好学校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确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目标,实现足球运动参与数量的增加,实现校园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足球后备人才,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

3.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和足球竞赛机制

发展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是国家主导的一种政策,一种方针。践行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宗旨,需要以卓越的视角来看待,需要以社会各级力量相结合的方式扶持发展。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要达成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竞赛机制,健全和完善优秀人才的选拔制度,提高人才选拔的整体质量,充分挖掘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夯实足球运动的校园基础力量,推动足球运动在教育中的真正回归。

4.完善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各项保障

开展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需要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联合规划,还需要强有力的后台保障,需要建设资金的到位,需要师资的合理配置,需要球员的稳定发展。整合和完善社会各方面资源,将足球运动与小学基础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宽广的发展平台,为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持。

总之,发展小学校园足球运动,要直面应对发展中的挑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要将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政策和方针贯彻到实位,要坚持落实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统一领导,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整合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环境,推动小学校园足球取得实质性突破。

参考文献:

[1]娄晓斌.校园足球推广背景下大连市东北路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3.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志丹县;校园足球;困境

2014年3月29日,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看望在德国参加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队员,并勉励他们“希望你们成为国际巨星”[1]。足球运动是发达国家最广泛的运动项目,包括亚洲在内的韩国和日本。因此,把制约志丹校园足球的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志丹校园足球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陕西省其它校园足球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志丹县校园足球开展的基本现状分析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号称“世界第一运动”[2]。志丹县共有23所中小学(其中初中4所,小学19所)和7所幼儿园作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3],大多数学校都拥有自己的校园足球代表队,譬如城关小学、杏河小学、金丁中心小学等。发展到今天,校园足球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此外,志丹县是我国首批三个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县之一,2007年10月,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正式启动之前,志丹县就已经在全国启动了学校足球工作,截止到2014年10月,志丹县各校园足球队已经参加过各类足球联赛(校级、县级、省级)。

2.志丹县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过程中的困境因素分析

2.1标准足球场地匮乏

志丹县,处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山多、空地少是该县的地质风貌。该县大多数学校足球场地设施是水泥场,且部分场地被篮球场所替代。水泥场和篮球场不是真正的足球场,而是学校操场,学生们踢起来不安全。此外,标准化足球比赛场地绝大多数存在于县城中小学,偏远乡镇中小学基本上是7人制或5人制足球场(有些学校没有足球场)。

2.2日常训练经费短缺

学生足球活动训练必定少不了大量的足球、足球鞋、服装等装备,在志丹各中小学,足球活动经费除了学校财务和地方政府小数额资助外,基本上没有其它资金的投入。因此,训练经费短缺会导致一部分教练员积极性不高,学生训练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并且致使校内及校际比赛交流机会减少。

2.3高水平、专业化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

一个好教练员必须具备充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志丹县,各中小学教练员基本上没有职业联赛经历,大多数学历偏低,很多还是田径等其它的专业毕业,不具备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足球教练员等级培训。高水平的足球教练肯定比基层教练员对足球的理解程度要高,特别是国家队退役或体育院校足球专业毕业的足球运动员,他们经常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足球比赛,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都比较丰富。所以,高水平足球教练员的招聘正处于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4学训矛盾突出

学习和训练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最突出矛盾,例如说学生参加足球训练或足球比赛期间,学生没有完成的文化课不能获得相应的补习,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另外足球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周期训练,训练时间和周期较长,如果想要把足球成绩提上去,必然会耽误文化课学习,因此,“学训矛盾”问题日渐凸显、人数急剧萎缩、人才质量不高是我国青少年足球最突出的问题。

2.5监管力度欠缺

在校园足球管理方面,很多学校没有出台一套完善的监管措施,竞赛体系不够完善。学校没有设立校园足球管理机构,部分学校由副校长牵头管理、教练员带队,其它学校的足球队基本上是由教练员带队统一管理,另外各学校均没有制定相关校园足球专项规章制度,奖惩不分明。总体上,在志丹校园足球活动的管理层面,监管力度欠缺,任务分配不明确。

2.6家长观念不一

在中国,包括足球在内的诸多体育项目常常都有被推到文化课学习对立面的危险,因此,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基础人口越来越少。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学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摆脱文化课去练足球,因为目前中国的家庭独生子女偏多,他们认为踢足球,成绩提升缓慢且辛苦,大部分家长不支持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路。而在拥有庞大足球人口的日本和韩国,足球却更像是一堂关于人生启蒙的教育课,因此,搞校园足球家长同样转变观念。

3.志丹县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相应对策

3.1扩宽资金来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配套场地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多途径增加校园足球经费来源,以满足足球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所需[4]。首先,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每年通过拨款到足球试点学校,把各学校现有的水泥或硬化足球场修建成标准11人制人工草坪足球场,通过购买专业器材设备,保证学生多样化的训练,提高其成绩。其次,通过政策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增加训练比赛经费来源。

3.2设立专项管理机制,确立训练体系

搞好校园足球仅仅靠教练员还远远不够,学校领导必须参与其中,重视并主动为队伍的长远发展提供实际帮助。各学校应该设立有校园足球管理机构和制定校园足球专项规章制度。因此,制定长远规划、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联赛制度、建立青少年训练体系是当务之急。

3.3政府加强宣传和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

政府部门每年应该多组织足球联赛,并设立奖金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校园足球队积极报名。此外,广大新闻媒体应对校园足球进行广泛宣传,把校园足球运动深入群众,促进本地区校园足球队与外界高水平足球俱乐部交流合作,不断提高足球水平。

3.4定期组织足球教师培训,引进高水平教练员

校园足球活动的有序开展,其中教练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足球教练除了训练球员和管理队伍职责外,还必须具有选拔具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的能力。校园足球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赖一大批优秀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因此,要深入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与等级管理制度,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一方面,学校应该要招聘一批国家队退役的足球运动员或专业知识扎实的体育院校足球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建立规范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体系,以促进基层教练员数量的稳步提升,并提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5]。

3.5全方位转变家长的足球观念,正确处理好学训矛盾

家长在学生是否参加足球运动层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足球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因此,要实现孩子的足球梦想,需要转变家长对足球运动的观念,让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从事这项运动。此外,学校还要把“体教结合”渗透到每一个足球队员身上。(作者单位: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郭青.志丹少年因足球而快乐[N].陕西日报,2014―04―08.

[2]宗有智.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7.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9-0004-0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团委:

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校园足球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校园足球定点学校达到5000多所,举办各种比赛10万多次,青少年足球人口不断扩大。但总体上看,校园足球发展还比较缓慢,发展不平衡,存在普及面不广、竞赛体系不健全、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现就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培育健康足球文化,弘扬阳光向上的体育精神,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为提升人口素质、推动足球事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标准和项目引导,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增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基础条件和基础工程建设,持久用力、久久为功,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鼓励社会参与,整合多种资源,完善支持政策,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合力。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不断创造良好条件,鼓励探索多样化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青少年广泛参与、运动水平持续提升、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基础条件保障有力、文化氛围蓬勃向上的中国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

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学校普遍开展足球运动,学生广泛参与足球活动,校园足球人口显著增加,学生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和意志品质明显提高,形成有利于大批品学兼优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体系。支持建设2万所左右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万所。重点建设200个左右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

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标准、教材教法和教学资源等教学要素更加衔接配套,校园足球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竞赛体系更加完善。形成赛事丰富、赛制稳定和赛纪严明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球队建设、课余训练、赛事运行等更加规范高效,校园足球运动水平稳步提高。

条件保障更加有力。师资配备补充、培养培训、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等更加多样有效,完成5万名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兼职教师的一轮培训;鼓励学生习练足球的综合评价体系更加健全;场地设施和运动安全管理更加完善,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

加强统筹推进普及。统筹城乡区域布局,统筹各级各类学校,统筹各类社会资源,鼓励有基础的地方和学校探索实践,加大对农村学校帮扶力度,着力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鼓励支持各年龄段学生广泛参与,积极开展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让更多青少年体验足球生活、热爱足球运动、享受足球快乐。以普及校园足球示范带动校园田径、篮球、排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发展。

扶持特色引领普及。遴选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点建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支持其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水平和办出特色,发挥其在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中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和足球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整体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

培育文化巩固普及。把开展竞赛、游戏等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大力发展学生足球社团。鼓励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搭建信息平台,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深化足球教学改革

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足球特色学校可适当加大学时比重,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足球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科学统筹足球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在课时分配、教师配备、教学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为足球教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规范指导校园足球教学。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资源库,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共享高质量的足球教学资源,逐步实现优质足球教学资源全覆盖。依托有条件的单位建立校园足球运动研究基地,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足球课外锻炼训练

要把足球运动作为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内容,鼓励引导广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参加校外足球运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班级、年级和校级足球队。鼓励组建女子足球队。妥善处理好学生足球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教育部门会同体育等部门指导学校制定科学的校园足球训练计划,合理组织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潜能的学生提供学习和训练机会。

(四)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开展丰富多样的赛事。各地各校要广泛开展多样化的足球竞赛活动,形成“校校参与、层层选拔、全国联赛”的足球竞赛格局。要组织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趣味性足球活动。从小学3年级以上到初、高中学校,要组织班级、年级联赛,开展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竞赛交流活动。高等学校组织开展院系学生足球联赛和校际交流活动等。鼓励学校参加社会组织举办的足球赛事和公益活动,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组织或参与国际青少年足球赛事活动。

形成稳定规范的赛制。规范竞赛管理,构建包括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在内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和规范有序的高校、高中、初中、小学四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机制。实行赛事分级管理,建立县级、地市级、省级和部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制度。小学阶段联赛范围原则上不超出地市,初中阶段联赛范围原则上不超出省(区、市)。高校足球竞赛成绩要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从2015年起,各地教育部门要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方案,依托行业组织、专业机构或社团等分级组织实施本地竞赛活动。注重校园足球赛事与职业联赛、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等级赛事的有机衔接。

维护公正严明的赛纪。完善竞赛监督制度,使足球成为青少年学生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提倡公平竞赛,安全竞赛,文明竞赛,完善裁判员公正执法、教练员和运动员严守赛风赛纪的约束机制。规范青少年观赛行为,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文明观赛,形成良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风气。

(五)畅通优秀足球苗子的成长通道

各地要注重发现、选拔和重点培养学生足球运动苗子,认真组建本地学生足球代表队,开展多种形式的集训、比赛和交流活动。有条件地方的体育、教育部门联合创建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为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水平提供综合服务。组织全国性校园足球夏(冬)令营,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集中培训各地选送的优秀学生足球运动员。建立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拓宽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进入国家足球后备人才梯队、有关足球职业俱乐部和选派到国外著名足球职业俱乐部的通道。依托全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学生学习、升学和流动情况,并提供相应支持服务。研究制定学生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多渠道配备师资。各地要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校园足球教师。制订校园足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专业能力强、思想作风好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和志愿人员担任兼职足球教师。完善政策措施,创新用人机制,为退役运动员转岗为足球教师或兼职足球教学创造条件。建立教师长期从事足球教学的激励机制。

多方式培养培训师资。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鼓励学生主修、辅修足球专项,培养更多的合格足球教师。制定校园足球教师培训计划,开发相关培训资源,组织开展足球教师教学竞赛、经验交流和教研活动,着力提升足球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2015年起,组织开展部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专项培训。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培训。联合行业组织,聘请国内外高水平足球专家培训校园足球教师、教练员、裁判员。选派部分优秀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管理人员、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到国外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

(二)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加快场地设施改造建设。各地要把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足球场地建设规划,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的原则,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创造条件满足校园足球活动要求。鼓励建设小型多样化足球场地设施。在现有青少年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中,规划和建设好足球场地设施。

推动场地设施共建共享。各地要统筹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投入、建设、管理和使用,鼓励各地依托学区建立青少年足球活动中心,同步推进学校足球场地向社会开放和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向学校开放,形成教育与体育、学校与社会、学区与社区共建共享场地设施的有效机制。

(三)健全学生参与足球激励机制

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获得良好的特长发展环境。研究完善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管理办法和招生政策,增加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拓展青少年出国交流机会,经过选拔推荐可以参加国际校园足球赛事和交流活动。

(四)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各地应当加大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投入,统筹相关经费渠道对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给予倾斜。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多方筹措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各地要优化教育投入结构,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逐步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学校开展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

(五)完善安全保险制度

各地要加强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风险管理,制定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加强运动安全教育、检查和管理,增强学生的运动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完善保险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各地要加大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力度,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俱乐部、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公益活动。完善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领域。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基金,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创新校园足球利用外资方式,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支持。

四、组织领导

(一)充分发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作用

教育部门应履行好青少年校园足球主管责任,负责校园足球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体育部门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指导、行业支持和相关服务。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场地设施规划与实施。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推动校园足球工作的相关支持政策。宣传部门加大宣传支持力度,统筹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共青团系统负责组织或者参与开展校园足球文化活动。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校园足球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制定校园足球专项督导办法,定期开展专项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执行领导小组决策、协调成员单位积极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加强对校园足球的指导。

(二)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各地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参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模式,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本地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项目,明确支持政策,增强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各地成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协会,承担本地校园足球的具体工作。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质量监测,定期全国和各地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水平报告。

(三)优化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舆论环境

大力宣传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理念、育人功能,校园足球文化和先进经验做法,及时报道和播出学生足球赛事,鼓励影视行业和企业拍摄有关校园足球题材影视作品,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爱足球、看足球、踢足球的热潮,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8篇

王登峰介绍,校园足球自去年7月交由教育部牵头以来,已先后进行了全国校园足球专项调研;组织编制了校园足球10年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起草了发展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校园足球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筹备举行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顺利召开了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研制印发了关于遴选认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通知;组织研制了校园足球发展配套管理规范;论证启动了校园足球工作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总结宣传了部分地方校园足球工作经验。

对于2015年校园足球工作,王登峰指出,要以广泛开展足球教学训练活动和建立健全四级联赛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政策措施和加大投入为保障,坚持因地制宜、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着力开创校园足球工作新局面。

王登峰对2015年校园足球发展的任务进行了解读:

一是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修改完善《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研究制订《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设置学生运动伤害险种和保险机制。

二是遴选足球特色学校。将在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建设标准基础上,在全国遴选并支持建设首批6 000所左右的特色学校、10个左右的试点县(区);依据学校申请重点支持建设200支高水平足球运动队。

三是健全四级联赛体系。分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四个层级,组织实施全国大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从2015年9月开始,按新的竞赛体系全面推进校园比赛。鼓励所有学校开展班级比赛,加强校际比赛,组织区域间的选拔性比赛。

四是培训校园足球队伍。举办“城市校园足球整体推进管理人员和校长培训班”;对全国每省各4个地(市)级城市的教育部门领导、业务负责人、特色校校长进行培训;在北京延庆等5个县(市、区),举办校园足球管理人员和校长培训班。

五是推进足球教学改革。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为学生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将组织全国教育、体育、行业、企业等领域的专家,编写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训练大纲,并着手研制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标准。

六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教育部已经与意大利全球传奇巨星足球俱乐部签署了《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项目》合作备忘录,年内将邀请国际30余名全球足球巨星来华比赛,指导训练;将聘请100名国外高水平足球教练员面向40个城市送教上门服务。

七是着力提升保障水平。教育部将明确学校加强足球活动保障条件建设的具体要求,细化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支持办法,同时加快建设全国校园足球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校园足球发展状况基础数据库。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9篇

足球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发展校园足球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的校园足球工作启动以来,省教育厅积极制订工作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在最近召开的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会上,副省长徐济超指出,两年来,校园足球活动蓬勃开展,深得孩子们喜爱,深受中小学校的欢迎,成为教育领域一大亮点,十分令人鼓舞。

为了落实会议精神,本刊从本期开始,设立《校园足球》栏目,以及时宣传有关政策,分享科学理念,传播新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努力推动校园足球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期我们邀请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郭蔚蔚撰文,对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进行深入的回顾与思考,敬请关注。

2015年4月, 在郑州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研讨会”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这样说道:全国的校园足球同行都应该来河南学习!2016年5月,王登峰司长带领专家组到河南检查校园足球工作情况时再次评价:河南的校园足球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对我们近些年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2016年12月8日,省政府在临颍召开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会,徐济超副省长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指出校园足球活动蓬勃开展,深得孩子们喜爱,深受中小学校的欢迎,成为教育领域一大亮点,十分令人鼓舞。部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郑州金水区、洛阳涧西区和临颍县介绍了各自的经验,省教育厅、体育局、发改委、财政厅分别结合各自的职责做了针对性发言,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举措。

回顾以往的校园足球工作,可以说,在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级教育、体育部门的积极参与下,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率先将校园足球办公室设于省教育厅

一直以来,中国足球由体育部门主管。直至2014年11月26日,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正式提出将校园足球的管理职能从体育部门移交教育部门。2015年2月27日,国务院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将这一规划付诸实施。而河南省早在2013年初,就已经完成了校园足球管理由体育部门向教育部门的转换。这就意味着,当国内多数省份的校园足球工作起步之时,河南省已经扎扎实实开展了两年的工作。

二、基本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校园足球管理体系

2015年3月24日,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校园足球行动计划》。同年4月2日,又印发《关于成立河南省青少年校@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朱清孟厅长任组长,副厅长刁玉华和省体育局副局长王鹏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于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接着,各地纷纷按照统一部署,成立各层次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全省基本建立起从省级到市、县(区)级的校园足球领导体系,保证校园足球工作自上而下、规范有序开展。

随后,《河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要求》《河南省校园足球竞赛管理办法》《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内置机构及成员的通知》《河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督导评估办法(试行)》《河南省校园足球档案资料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校园足球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校园足球活动招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保证了河南省校园足球在发展过程中的有法可依。

目前,河南省已经基本构建起完整的、系统的校园足球管理规范,把校园足球纳入了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轨道。

三、提炼出校园足球“育人为本,重在普及”的指导思想

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全省校园足球大发展的核心理念应该是“普及”。 早在2009年,国家就开始“校园足球试点”,但没有摆脱以“精英化培养”为主的思路,主要还是围绕训练、竞赛开展工作,成效并不明显。我们认为,必须从竞技的思维中跳出来,把重点放在普及上。校园足球的重点应该在于“育人”、在于“普及”。不管谁管足球,两三年就想出大成绩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教育、体育和足球发展规律。校园足球才是支撑中国足球发展的正确途径。只有树立“育人为本,重在普及”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才能医治中国足球的痼疾! 扎扎实实埋头苦干8~10年,优秀足球苗子的涌现将水到渠成。

四、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培训

2015年3月,河南省指定郑州市金水区承办了教育部“全国县(区)校园足球培训班”,自4月开始,陆续组织校园足球行政管理人员、特色学校的校长、足球指导员、裁判员等进行校园足球培训工作。据统计,两年来,省级培训达4200多人次。

我们提出,全省所有参与校园足球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指导教师都要参加培训,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足球管理人员的理念问题,让他们理解校园足球强大的育人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更要从根本上解决一线指导教师的能力不足问题,具体到教会他们如何上足球课、如何设计足球大课间、如何组织班级联赛。只有把理念、措施都落实到位,才能实质性地推动全省校园足球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基本构建起全省范围的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

在普及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搭建起稳定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制。搭建起这个平台,才会吸引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同时,它也是一个上下贯通的渠道,让踢球的孩子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出路。

近几年,我们多次举办大规模的超级联赛,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级别全部覆盖,孩子们也踢出了水平、踢出了精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果,基本构建起全省范围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2015年,首届“省长杯”联赛,共吸纳了来自全省的85支代表队计1500余人参加比赛,虽规模较大,但并未覆盖全省,也没能将小学纳入赛程。2016年的“省长杯”联赛,将全省18个地市覆盖在内,共吸纳了128支队伍、2000余人参与,成为河南省参与面最广、人数最多的一场盛会。我省的四级联赛体制,也将会在实践中不断升级、完善。

六、举办河南省校园足球夏令营

2015年、2016年,河南省都举办了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夏令营与竞技无关,而是通过趣味十足的足球体验活动、感人至深的足球微电影、振奋人心的足球梦讲座、弥足珍贵的足球文化藏品展、新奇有趣的足球文艺节目秀,上演了一幕幕异彩纷呈的足球文化盛典,让孩子和家长、老师欢聚一堂,畅谈足球梦想,尽享足球文化盛宴。此举最大限度地展示了校园足球的丰富内涵,宣传了足球文化,培养了孩子们的足球兴趣。这也是“育人为本,普及为重”理念的具体践行。

七、研发河南省校园足球管理系统

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进步,已将全世界纳入“互联网+”的大发展中。古人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河南的校园足球需要“与时俱进”,借鉴先进科学技术,打造“智慧教育”“智慧足球”,才有助于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深化。我们联合“一刻足球”研发了校园足球管理平台,在2016年开始施行,这样的举措在全国也是首创。这个系统将为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大课间设计、足球联赛体制创建等问题提供具体支持c解决方案。

在校园足球工作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校园足球教育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对“育人为本、重在普及”的指导思想理解不深,地区、学校之间的校园足球发展不均衡,场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难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精心谋划,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改进提升。

“足球是教育,足球是文化,足球是生活”,这是我们对校园足球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一个从小与足球相伴的孩子,一定会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拥有较强的责任心、抗挫折能力、创造能力、预判能力和强健的体魄。

作为河南省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员,这几年我和大家一起见证了“省长杯”“市长杯”超级联赛、夏令营的成功举办,看到无数孩子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在领奖台上兴奋落泪;见证了国内首创的“大篷车文化巡展”走遍河南,将足球的种子播撒在中原大地上;见证了河南省首批校园足球“小记者”走向成长,见证了国内第一个校园足球吉祥物“乐乐”的诞生……我们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扎扎实实干上十年,校园足球工作一定会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也必将会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校园足球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青少年 校园足球 对策 发展

1 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历程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启动校园足球,一直到2014下半年历时5年,可以称之为校园足球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校园足球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导,教育部配合,主要完成了一批试点地区和5000所试点学校布局,开展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足球联赛,进行了以指导训练竞赛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11月26日全国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校园足球进入了第二阶段,校园足球工作的管理由国家体育总局转移到教育部。这一阶段的校园足球,教育部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思考,根据教育和体育规律,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理清了清晰的工作思路,找准了切实有效的发展途径。

2 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要坚持育人为本,普及为重;面向全体,广泛参与;夯实基础,逐步提高的指导思想。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加足球人口数量,夯实足球人才根基,为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成就中国足球梦想做出不懈努力和贡献。在增强体能,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要注重普及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足球运动发展水平。在遵循规律,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勇于不断探索,形成特色。各地区和学校要遵循足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符合本地区和学校实际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在足球带动,协同发展的方向上,推进学校体育和谐发展。要以校园足球做引领,带动其他运动项目共同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学校体育新局面。

3 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的对策

(1)建全校园足球领导机制。教育部门应履行青少年校园足球主管责任,负责校园足球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体育部门应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指导、行业支持和相关服务。领导的重视与否,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关键。各试点学校的相关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校园足球活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场地更新,师资配备,器材购置,参加竞赛等方面更要亲自监督,这样就等于给主抓校园足球活动的老师很大的支持。

(2)统一思想,积极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各试点学校应注重对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比如扩大校园足球文化的宣传阵地,改革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形式,充实足球课开展的形式,扩充学生校园足球文化的认知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文化活动,制定全面的可实施的校园足球文化的推广与宣传的制度,加强学校足球队建设,拟定学校足球文化发展规划,开发实践校本课程,创办“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等。

(3)保证校园足球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多方筹措的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化教育资金投入结构,拨付专项资金,争取社会投入和体育资金支持,大力支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组织开展足球教学、活动、训练和比赛工作。

(4)强化校园足球师资培训。根据校园足球发展和各类人员的实际需求,对校园足球的管理人员、校长、指导教师、裁判员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级、分类、分层的针对性培训活动,有效提高学校领导和管理层的认识与管理水平,提高校园足球师资的教学能力和训练水平。国培计划及各级各类的体育师资培训活动要把足球教学与训练纳入培训内容,提高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与训练水平。

(5)全面普及校园足球活动。凡场地条件允许的学校,要把足球运动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的必学内容,安排一定的课时为学生提供学练足球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各级体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应把足球内容设置为专门板块,鼓励体育教师在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上足球课,促进中小学足球教学水平的提高。

(6)强化特色学校足球活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努力做到“三个一”,即每周开设一节足球体育课,每天两次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安排一次与足球相关的活动内容,每年组织一次校内班级足球联赛,切实保证全体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练足球,不断提高足球运动的普及程度。

(7)改善足球场地设施条件。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的原则,加大校园足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要把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实施工作。鼓励各地各校新建、改建小型多样的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创新校园足球场地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机制,为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

(8)完善足球四级竞赛体系。组织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足球竞赛活动。足球特色学校要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以游戏为主要内容的趣味性足球活动,三年级以上组织开展班级之间的联赛和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活动。大学组织开展院系之间的足球联赛和校际之间的竞赛交流活动。

(9)营造校园足球发展氛围。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大力宣传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的意义和价值,传播校园足球文化,交流各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先进经验,大力营造加快发展校园足球的良好舆论氛围。教育电视台、教育厅、局的官方网站和其他教育媒体要及时报道各级各类学生足球赛事和校园足球发展动态,提升校园足球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卫平来.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10,31(4):86-88.

上一篇:高校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幼儿教育辅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