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设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6 11:16:28

校园建设管理

校园建设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数字教育

面临21世纪,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着深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必将导致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改变,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建构现代教育新型教学教育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管好校园网,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校园网概括地讲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也就是利用先进的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传输网路;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校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大型网络系统。

建设校园网,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同时对于转变陈旧教育理念和手段,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

我国著名的空间科学家奠基人钱学森院士认为:21世纪教育是一个“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网络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将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对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也将带来巨大变化。然而,网络建成后,管好用好校园网,发挥网络的巨大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予以充分地研究和思考。

1.1莫使校园网成摆设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硬件,差不多每一年多、有的甚至几个月就降价50%。有的学校资金短缺,建立一个校园网动辄投资上百万元,但使用率严重不高甚至闲置,眼看着教育资源在浪费。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管理者的观念。

一是没有建立一个校园网教学与管理的环境。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同时也使教育风格更加精细和个性化,更使教育格局打破时空的局限更具开放性,同样也丰富了教育手段,使教育更具高效率。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网教学与管理的环境是发挥网络功能的基础。在一个好的校园网环境里人们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交流和学习,计算机改变了人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对教育的挑战,也是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是没有建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没有合理配置终端设备……。更新观念,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现代化,通过各种手段,强化教师现代化教育意识,确立现代化教育新思路、新观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教学改革。教师也要转变陈旧教育理念和手段,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快捷充分为教育服务。也鼓励、培养学生实现网上“个性化学习”,学会从网上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为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确保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有相当的重要性。1.2网管人员的网络技术管理水平

网络功能的强弱、使用效率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赖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水平。网络建成后,学校应及时设置网络管理中心,需要安排至少两个具有良好思想业务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来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线路设备正常运转,制订校园网管理条例,负责网络的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网页维护,确保网络的畅通和安全,开展各种网络应用的培训,推动各种管理软件的使用和数据维护。并不断对他们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网络技术应用和开发的骨干。校园网络的管理涉及面大,范围广、技术要求高,需要学校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合作。

1.3加强网络队伍建设

要发挥校园网络的巨大能力,培养和培训大批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才,加强网络队伍的建设是确保校园网的运作和教育科研顺利进行成败的关键。这些人才应包括:网络管理、软件技术、视音频多媒体制作、素材资料收集、培训维护等人员。要让每个教师和学生懂得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充分享受校园网带来的方便快捷。学校应为通过信息技术考核的教职工和学生班级优先配置网络电脑,提高教师、学生学习和使用校园网的积极性,并建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校园网络的价值,提高网络的效价比。

2用好校园网,应用才是它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硬件的建设可以在几个月内完成,但基于校园网的应用则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去精心组织和实现,这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复杂的长期任务。

2.1应用方式和发展方向

校园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和教学应用两个方面:

学校管理是办好一个学校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信息化办公、无纸化办公,让每个办公室通过校园网进行办公、管理和获取校内外的信息,同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即时通信和协同工作,加强对学校资源、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调动和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教学应用是校园网最主要应用。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师资源中心、多媒体教室、网上学校、网络教室、课件制作中心、家长访问系统、网上选课……。网络应用功能多种多样,有待于不断开发和完善,它的每一个功能都会使教育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变革,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教育结构还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学习方法等等都会带来巨大的改革。社会在进步,教育同样在不断改革。

E-校园和现代远程教育是校园网应用发展的方向:

“数字教育”是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长期任务。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先开展校园信息化,即数字化校园-E校园。数字化校园的营建将更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为本”的思想。

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形式将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学历教育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了;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人类社会人员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服务,开放教学资源,实现校园网与互联网、教育城域网互联,共享国内外教育资源,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局势、新动态、新信息是校园网应用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2.2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站的建设

校园网络的建设,为现代教育新型教育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使教育资源能够被充分共享和利用。然而,网络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库才是信息化的实质内容。教育教学资源库包括教育管理资源和教学资源两大部分。在校园网平台上,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确保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的网络化,提供学校教师制作课件的环境、备课工具和资讯,确保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计算机进课堂,为学生的交互式、自主探索学习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

建立一个强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是势在必行,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校园网使用上巨大的浪费。当然,资源库的建设也不是容易的,尤其要把所有教材的知识点、文字、图片、声音、图象等等都收集齐,又编辑入库,真是谈何容易,需要做长期的工作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协作,更需领导的组织和支持。

学校网站建设是一个对内提供服务,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也是校园网应用集中表现的地方。校园新闻、教学科研、网上图书馆、视频点播、资源中心、家长访问、网上选课、聊天室等等栏目的建设,传递信息、了解教育发展动态、反映教学发展变化、为师生提供思想交流的空间和舞台。因此必须加强网站建设的技术力量、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编辑工作,为网站的信息资源提供保障,并使网站能更好地为适应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服务。

校园网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它的功能有待于不断的研究、开发、探索和创新。学校领导应以充分的支持和实践,带领广大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建好、管好、用好校园网,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校园建设管理范文第2篇

以高校为例,业内专家分析,如果是校园占地面积在3000~4000亩,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万人以上,一般有两个校区以上规模的大学,其监控点约有200个,防盗报警联网中心有30~60个用户,像这种综合型的完整普通高等学校和安防项目,安防各系统(不包括校园一卡通)所需的投入金额大约是400万左右。而根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以此粗略推算,普通高等学校的安防系统将具有约74亿元的市场规模;而在校园一卡通方面,据了解,通常高校一卡通系统单就电子消费(食堂消费)功能而言,建设成本约是50万左右,若是以1867所高校来计算,市场容量将高达9个亿,此外,一卡通还有考勤管理、水控、借书、医疗等功能的应用,如果将这些功能的建设成本也算进去,校园一卡通的市场容量将不止9亿元。

根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中学94116所,小学396567所,幼儿园130495所。考虑到全国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都要进行安防系统的建设,这一块的市场规模也将是非常惊人的。

虽然从2000年以来,已有许多学校,尤其是有经济实力的高等院校陆续进行了校园安防的建设,但是总体来说,现有的市场规模较前文估算的市场容量仍有较大差距,校园安防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校园安防建设的内容本文来自

从目前校园安防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技防部分主要包括视音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控制、巡更、紧急求助、一卡通等子系统。

视音频监控系统是学校安防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系统之一。从发挥的作用看,监控系统在校园内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来作为校园安全的保安监控,监控点主要分布在学校出入口、校区主要通道、重要场所(如实验所、计算机中心、财务处等)、围墙、各建筑物出入口等;另一种是用来监考、教学、远程管理,其中考场监控是近些年兴起的一大热点应用;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发挥智能广播以及多方同时对讲的功能。

校园一卡通系统也是大学校园里用得最多的产品之一(目前大多数一卡通是与门禁分开),其目前主要是用在教学管理和消费方面,如教师证、学生证、借书证、医疗证、游泳证、就餐卡、电话卡等等,因为是集多功能在一张卡上,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在大学校园里很是受欢迎,像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早在几年前就实施一卡通系统了。而在各地中小学学校中,目前用得较多的则是“家校通”系统,即学生进、离校时进行刷卡确认,然后系统自动为学校与家长提供很好的沟通桥梁。

门禁系统是用于对校园内相关出入口进行管理与控制,凭卡出入,对人员进行身份鉴别。一般来说,因为学校开放度比较高,进出人流较大,在学校大门等主要通道实施门禁系统有一定难度。故校园门禁主要是应用在档案室、图书馆、档案室、宿舍楼等地方。

防盗报警系统是校园安防中最实用和基础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在发生意外时让教师及时与外界联系,得到援助,也因此,北京等部分城市将其作为必备的安防设备。从安装范围看,防盗报警装置主要是分布在学校围墙、电教室、财务室、化学实验室、学生宿舍等重点部位。目前很多中小学实现与110指挥中心自动报警系统联网,学校一旦遇险,学校值守人员可手工启动报警。

紧急求助系统保证当校园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人员均可触动紧急按钮,向110中心、120中心或者119中心报警,制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巡更系统可以帮助校方的相关领导或管理人员来完成对巡更人员和巡更工作记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系统还可以对一定时期的线路巡更工作情况做详细记录。

建设校园安防,目前主要存在资金、技术和服务等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参建企业必须为校方有效解决这三个方面的制约,方能在校园安防建设中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也才能在该细分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参与校园安防建设的策略

针对上述三大制约因素,笔者以为国内的安防企业(主要是集成/工程商)要进入校园安防领域,最好要同时具有三大基本要素:

1、灵活的建设模式

资金是困扰校园安防建设的最主要的因素,校园安防之所以进展不快,根本原因就在于校方的资金匮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已经清楚了技防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强大功能,但苦于学校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而使项目中途夭折,因此企业若想在校园安防领域有所斩获,必须采用灵活的建设模式,变一次性收款为分期收款,或者采用BLT的方式(企业先垫资建设然后租赁给学校,通过定期收取租赁款项来回收资金)抑或是采用BOT的方式(企业承包该技防项目,向校方提供“一站式服务”,定期收取服务费。)通过这些灵活的建设模式,企业实现与校方的共赢。

2、低成本、实用的解决方案本文来自

前文已经说明,影响校园安防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资金,因此企业在设计方案时,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尽最大可能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在总成本较低的前提下,要遵循“需求与应用相一致、规划与标准相一致、实用性与先进性相一致、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原则,将系统建设成为一种具有高起点,易于扩充、升级和管理,易于使用的校园安防系统。

3、完善的“一站式服务”

校园建设管理范文第3篇

全预案;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0―0022―01

校园安全历来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呈现易发性、群发性、突发性、多样化、恶性化的特征。如何更好地维护校园安全,切实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还校园一片净土,成为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校园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保障每一名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和谐健康的教书育人环境,以预促防,防止各类会引起重大损失和伤害事件的发生。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聚集点为主要阵地,以业余课堂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各类活动为主要载体,以严格检查为主要方法,以严格管理为主要手段,形成分级明确、责任到人、层层监督、全员参与、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群监群管、群防群治的一个完整安全的管理体系。

1.建立以小组长、舍长管理为基础,以班、团干部监管为重点,以学生会干部和学生联防队检查考核为抓手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2.建立以学生安全管理部门为主导,以保卫值班人员、门卫、公寓楼管理人员为主干,以班主任为中坚的责任管理体系。

3.建立以校领导为统领,科室、部门各负其责,全校职工共同参与的全员管理体系。

二、坚持和完善安全保障体制

1.完善安全制度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已有的各项安全监督、管理、检查、问责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巡查与报告制度,二是坚持班主任负责制,三是坚持教学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四是坚持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电力巡检等管理制度,五是强化门卫值班、保卫人员巡逻制度,六是充分利用校园监控安保设施,加强校园安全监控,减少校园违纪、失盗等现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七是强化公寓楼值班人员的管理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和巡查工作,强化宿舍楼公共设施定期检修制。八是强化学生会、联防队的协查、协管作用,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防护能力。九是加强学生的考勤管理。严格填写教室日志,保证学生出勤纪律。十是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干预和疏导机制,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性格、积极向上的思想认识、乐观豁达的生活心态。

2.健全安全预案保障机制。加强各类应急预案的定期演练,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必要的安全常识,确保各项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运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恐慌及二次损伤、损害。一是制定地震、暴力侵害、踩踏、传染病、食物中毒、火灾等应急预案,坚持开展各类突发事件预防知识的教育普及,严格执行相关设施、器材的定期检修制度。二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定期演练,提升处突的反映速度和调处能力。三是在公寓楼、办公楼等重点部位悬挂应急疏散线路图等安全标示牌,经常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师生熟悉应急疏散的路线、程序,做到遇事不慌乱、疏散有指挥、行动有秩序,防止因疏散造成的二次伤害。

3.落实安全教育保障机制。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的成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以“平安校园”为目标的创建活动。一是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开展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与全体学生、家长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与全体教师签定《教师安全目标责任书》。二是通过组织召开校会、主题班会、队会等各种安全工作会议,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媒体,以案例展示等多种形式,以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核心,围绕学校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加强全体师生的安全管理宣传教育。三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提高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安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在危险面前避险自救的能力,让每个教师都有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科学组织学生避险的能力。四是加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文明素质,提倡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心,多一点当心、多一点放心的谨慎管理意识,培养师生“拘小节、顾细节”的安全生活意识。五是搞好学生实习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轮流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组织出外实习学生和顶岗实习学生学习安全生产常识,学习相应的操作规程,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的实习安全。六是定期开展道德理想教育、法制教育、校风校纪教育、形势政策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使广大师生明礼守信,知法守法,增强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校园建设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执政方略,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通过重组、合并等改制升格的高等职业院校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内涵建设,学术氛围缺失,是一种发展的失衡,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把浓郁的学术氛围建设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看成是科研强校和特色办学的根本,从而打造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学术氛围;建设

1高职院校学术氛围缺失是片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讲协调,讲均衡,讲“以人为本”。由于许多高职院校都是原有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合并、改制、升格而成的,人们还停留在重教学,轻科研,重课堂,轻实践的片面思维定势中,大学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发展就遇到了选择的良机。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说:“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应该是以宽松、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为主色调。许多学校新校区建的漂亮大气,美观典雅,给人的感觉或像公园,或像度假村,而唯一不像的就是学校。无科研机构,无科研课题,无科研经费,无科研成果,无学术论文的“五无”院校不在少数。学术氛围缺失,存在“六多六少”的现象。

1.1教师上课多,搞科研的少。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基础差,但发展迅猛,特色鲜明。在高职院校数和招生人数不断壮大的同时,校均规模也相应扩大。据统计,2002年校均规模为2523人,2005年即增至3909人。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增长,致使办学资源短缺师生比失调。教师人均周学时大于12节,有的高达26节。教师每天忙于授课,参与科研推广、教研活动一不具备充足的时间,二不具备宽松的环境,三不具备旺盛的精力。加之教师津贴一般与课时量挂钩,长期以来则形成了学术意识浅薄,科研主动性差的现象。

1.2行政权利多,学术权利少。

学术性是大学的生命力,更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权力结构仍然属于行政权力模式。管理体制上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通常把握的是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校长成为学校的行政权力代表和核心。除职称的评审由学术性组织——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以外,学校的学术权力很大程度上为行政权力所取代。虽然这样有利于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政策实施的绩效和管理效率。由于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势必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权力过于向上集中,形成倒金字塔式权力结构,使系部的自受到限制,因而抑制了教学系部创造性的自我发挥。

1.3关注校园“硬”环境多,学术等“软”环境建设少。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上得到了长足发展。至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具有产权的占地总面积达59.4万亩,校均占地面积已经超过500亩;具有产权的校舍建筑面积13762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3.3平方米。校均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241亿元,生均5492元;生均图书拥有量为65册,这些指标都基本接近本科院校的水平。

硬件条件改善了,而学术环境建设则荒废了。在一些人眼里将科研成果和论文作为捞取职称和职务的“资本”,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凭证”,是换取功名利禄的“手段”。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只占20%,30至50万元的占10%,20至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却占50%。此外,还存在学术管理制度不健全,科研力量薄弱,学术意识不强,成果质量不高等一系列“软”件问题。

1.4文体活动多,学术活动少。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党委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着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一是加强校园的“形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如建筑风格、校容校貌等。二是加强校园的“法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三是加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由此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但大多是一些文体活动,而学术活动则组织的很少,基本是“自由化”状态,数量不足,质量更次,更谈不上形成制度,成为风气。

1.5教师参与多,学生参与少。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学术氛围不浓,教师参与科研仅是受评职称、提职等利益驱动,功利性太强,所以大多数人也是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因与切身利益关联不大,不受毕业、考证、评优等限制,因而很少有人参与学术活动,偶尔的学术报告会在高职院校也是教师多,学生少。其实这是与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初衷,特别是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不相吻合的。

1.6主持学术活动的“领导”多,专家教授少。

国外大学权力结构的历史证明,教授治校作为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传统,尽管还富有魅力,但因它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效果不甚理想而早已呈衰微之势。在我国,行政权力泛化则是不争的事实。在高职院校也同样存在着学术氛围异化现象。主导学术命运的,不是学者、教授,而是院长、处长、系主任等“官员”。课题的首席主持大多是领导,而非专家教授。纯学者型的教师,存在申报学术课题难、课题研究难、申报成果难等,从而打击了他们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

2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高职院校学术氛围建设的紧迫性

浓郁的学术氛围是通过各类学术性制度和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积淀形成的校园学术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进教育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2.1学术氛围建设是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理应担负起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使命。它的特殊属性,决定其与产业部门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高职院校不能脱离行业和企业孤立地办学,企业和行业也需要高职院校提供智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产学研结合促进了学校和企业在教学、科研及生产方面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双方在互利互惠原则基础上,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而高职院校的“研”以“产”为对象,“学”为“产”服务,浓厚的学术氛围就是联结的纽带。

2.2学术氛围建设是构建良好校风的基础。

目前,高职院校校风建设刻不容缓。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好的校风具有强烈的导向激励作用、卓越的凝聚团结作用,良好地开发智商,发挥潜能的作用,还会成为一个学校的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纪律。校风是学校的形象、是旗帜,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浓郁的学术风气可以正学风,优良的学风可以促教风,良好的教风可以树校风,彼此相互依存,良性循环。

2.3学术氛围建设是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大命题,而内涵建设则包括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术氛围建设位居重心。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也侵蚀着高职院校的学术风气。教学要改革,学风要纠偏,学术要创新。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鼓励学术的探索,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专业的开拓。要注意树立学术的气象和学者的风范。第一是敬业的态度,对学问十分虔诚;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长,不攻人短;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潜心学问,坚持真理。

3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学术氛围建设的新途径

3.1制度约束是关键。

加强和改进学术氛围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教育是“软约束”,制度是“硬措施”。一是要有制度,从学术氛围的倡导,到学术管理办法,到奖励措施,要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制度要细,要实,易于操作,便于考评,简单实用。二是要严格执行制度,有法必依。人愈能管好制度,制度愈能管好人。制度一旦建立,就不能随意打破。领导干部首先要做遵守规章制度的模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3.2人才支撑是前提。

学术活动需要大批具有良好师德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的教师来完成。要结合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一是培养,二是引进。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拔政治素质良好、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的教师去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实行指导教师制度,采取传、帮、带的方法求得重点培养对象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在人才引进上可采取从知名本科院校和科研所引进一些层次高、素质好的人才担任专业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领头雁,形成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对于一些较大的、科技含量较高的科研项目,可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搞横向联合,成果共享,以此弥补高职院校科研力量的不足。

3.3载体丰富是手段。

高职院校的学术氛围建设要选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做载体,寓教化、导引于活动之中。如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开展科技合作;组织校内专家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积极承办国内外重大职教学术会议等。针对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有计划组织开展学术报告、专题辩论及主题发言为中心的讨论会,吸收学生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活动,提倡教师、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观点,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3.4机制激励是保证。

校园建设管理范文第5篇

一、校园网的作用与原则

1.校园网应该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对外宣传

在定位上,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正确定位网站主题、设定网站标志,除了学校的常规宣传外,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重点地突出本校的一些特色栏目,如艺术教育、第二课堂、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等。

2.校园网的建设,应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

对于大部分的学校而言,没有专门的制作网站的人才,网站的建立不可贪大求全。在建设的初期,可以制作静态的网页,选择合适的题材,侧重于对学校的宣传,而后逐步地过渡到动态网页,并向教学平台递进。

3.校园网的建设,在硬件方面,应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

建站初期,网站的访问量等也许不会很高,一般的普通电脑加上ADSL线路就足以承担WEB访问量,并非一定要采用电信专线或者专用服务器。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

二、硬件与环境建设

(一)从目前来说,学校建立网站,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案

1.自行购买设备,安装服务器,通过电信专线或者ADSL上网

2.通过域名服务提供商,申请虚拟主机,建立站点

3.依托提供个人主页服务的大型网站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第一种方法的可靠性一般,可扩展性极强,费用低廉,维护方便,空间无限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我认为,第一种方案是学校建立网站的首选。

(二)硬件与环境建设的步骤

1.申请学校的国际域名

一个好记的域名,有助于上网者很快地记住网址,扩大知名度。在选择域名的时候,一般使用学校的简称,可以是英文的,也可以使用中文的拼音简称,域名可以向域名注册提供商(如中国万网、中资源等)申请。

2.申请一个IP地址或者一个动态域名提供商账号

IP地址是互联网访问的基础。要使自己的网站能够被别人访问,就必须有一个Internet IP地址。通过一个软件,可以把每次IP地址的改变,及时通知提供商的DNS服务器,这样,不管你的IP地址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域名解析。

3.架设Web服务器

如今在电脑中,基本上是微软的Windows一统天下。在服务器领域,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还是基于Windows的系统。采用Windows2000或者2003自带的IIS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支持的脚本相当广泛,包括现在流行的asp和aspx。

4.选择合适的网页制作软件

常见的软件有微软的 frontpage和macromidea的dreamweavermx等。其中frontpage的使用比较简单,Dreamweaver的使用相对复杂,但功能比较强大,适合制作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三、网页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网站的网页设计时,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应注意八个方面:

1.网站的所有网页,风格要统一

2.网站的导航

(1)每一页面都应有一个导航条,让访客清楚自己访问的页面所在的位置。

(2)每一个页面都应该有一个导航块,让访客能随时切换到其他版块中。

3.网页布局

(1)合理留出页面空白,不要将页面填得太满。

(2)插入图形不要删除width和height属性,否则页面下载时文字会抖动,而这些图形请尽量使用它的alt属性。

(3)对于表格、层最好使用绝对定位方式(即以像素为单位),这样可避免屏幕分辨率对网页内容显示的影响。

(4)页面中的字体尽量使用标准字体(毕竟不是每台计算机都装有特殊好看的字体),字号适中。

4.首页设计

首页是网页设计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用户对网站的整个印象。除了要注意一般网页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首页相当于一张全面的导航图,应提供学校行政机构、地域、人员等方面的信息,使访问者易于找到他感兴趣的内容。

(2)首页应能时刻显示最新信息,吸引访问者浏览。可以通过增加更新链接、重做Banner或在主页中开辟一片区域显示更新内容。

5.网页功能

(1)在每个版块的首页均加入计数器,以便进行网站流量分析,为进一步构建好网站打下基础。

(2)提供的服务均进行计数,以便评判资源受欢迎的程度。

6.网页下载速度

(1)页面(尤其是首页)不要过于庞大,以免用户失去耐心。一般来说,等待下载的极限时间是10秒。

(2)不要使用过大的图片文件,一般以50 KB为上限。若一定要使用大图片可以采用Firework分割图片的方法进行处理。

(3)尽量使用层叠样式表,少用JavaApplet、JavaScript特效来产生特殊的显示效果。

(4)尽量不使用frame(框架),除非是BBS或在线邮局。

7.提高网站的知名度

(1)不要忽视head区域。要加上keywords(关键字)和content(内容),以利于搜索引擎处理,提高网站的知名度。

(2)不要使用frame(框架),这样不能被搜索引擎处理。

(3)要有自己的Logo和Banner,以利于和其他的网站相互交换链接。

8.网站文件目录结构

(1)所有文件统一使用小写英文(不要使用拼音的首写字母的形式)、数字和下划线的组合,忌用汉字。有些操作系统的文件名是区别大小写的,若文件名大小写混用,容易出现“找不到所需的文件”之类的错误。

(2)网站中,可以分别用名为images、script、temp、media的文件夹来存放图片、脚本、临时文件、多媒体文件。

当然,现在网上的整站程序也相当多,经过必要的修改,也能够符合我们的要求,也不失为一条校园网站建设的捷径。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请软件公司制作。

四、网站的管理与维护

网站面向广大的Intetnet网络用户,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因某一事件而成为“知名网站”。为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保证校园网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的管理原则。

1.边建设边管理

网站的信息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为规范网站的行为,有效追踪网络犯罪,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因此,我们在建设网站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和管理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网站管理制度。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网站的有无从可以反映出该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网站内容的更新速度与有效程度可以反映该校是否对网站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从各类学校的管理经验来看,对于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均由一名副校长宏观负责,由电教中心一级部门的负责人具体负责,由网站的建设者具体操作。

3.从严管理

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对于网站的互动版块(如电子公告板、聊天室、留言板等),要注意保存上网用户的上网时间、用户账号、互联网地址等相关信息,以备查验。

4.沟通原则

天才的设想能够得到实现也必须经历沟通这一历程。加强各方面的沟通,有助于网站的有效建设。沟通可以是网站建设人员与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可以是网站建设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还可以是网站建设人员与上级领导之间的沟通。沟通的进行,可以通过网站本身(如网站本身的论坛、留言板等工具)实现。沟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建设和管理好我们的网站。

当然,在校园网的实际建设中,受到网站建设者自身条件和学校财力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网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但是,通过加强校内培训以及校校合作,我相信,校园网必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校园建设管理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音乐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构建校园音乐文化,使音乐文化在大学校园中扎根,并以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校园音乐文化的地位也随之不断得到提高、巩固。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把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美育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实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艺术比其它学科的审美含量充盈而集中,而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由于它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是其它类教育不可比拟的。校园音乐文化恰恰是这些功能的综合体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立了校园音乐文化在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地位。

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以及优秀传统的历史积淀,是发展先进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源。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发展出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音乐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而且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园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音乐文化形态的总和。

我们认为,校园音乐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课外音乐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一种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音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校园音乐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的实施,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校园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是普通高校的目的,而校园音乐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校园音乐文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独特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常重要,具体可从其作用中体现出来:

首先,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校园音乐文化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大学中,开展什么样的审美活动,倡导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如何使音乐更好地为审美服务,直接涉及到一个学校的风气乃至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在美育中独特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乃至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精神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音乐通过其优美的旋律,和谐的音调,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英雄》时,听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召唤,是我们自己的觉醒,是我们自己的英雄气概,是我们这整整思考的一代所深深感受到的人生使命,民族使命,时代使命,以及落在我们肩上的历史责任。这是对音乐内在美的感知。音乐的审美优势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学生之所以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音乐中的情感对他们发生了巨大的作用,而审美情感往往和人们的道德情感相联系。

我国从古就有“闻其乐而知其德”、“以乐观德”的论述,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的相通、互融,可以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和高尚,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其高尚的人格。这正是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的体现,也是审美教育发挥作用的表现方式。

同时,音乐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美国音乐家雷默教授认为“领会艺术作品这种有意义的审美特性的结果,便是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生活的本质。”而“如果艺术的体验对生活有意义,则艺术的体验必然是审美的体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在享受到审美体验所获得的那份,这种也就是人们在更充分的理解了人类的本质后所得到的。由于只有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文化教育的任务理所当然是“提高每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审美素质。”

其次,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美育的中心是情感教育,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美妙动听的音乐,能消除、缓解外界及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保持愉悦的心境。热情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心胸开阔、精神焕发;安谧宁静的音乐可以使人心平气和、安定沉静;深邃、博大、宏伟的音乐可以使柔弱的心灵变得刚毅和坚强;抒情温暖的音乐可以改变人烦躁与孤寂的情绪;气势磅礴的音乐则可以鼓舞人的斗志,产生向上的力量。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确立。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对他们紧张的学习起到缓解作用,而且对于身处他乡孤独的心灵,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性的建设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中,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重要因素。音乐可以激发和强调人的创造冲动。

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音乐教育定对人的智力的开发,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是很有帮助的。从中外历史来看,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等无不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据统计,世界上多个领域的1000多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爱因斯坦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和钢琴手,他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造诣。1905年,他发明狭义相对论时.正是在弹钢琴时突然灵感来临,便一气工作了两周而完成的。所以他后来曾说:“没有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在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那里获得更多的东西”,“从艺术而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上一篇:农学专业概论范文 下一篇:货币政策理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