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01 22:16:20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篇1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素养 综合能力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历史,归根结底就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现象的总结和归纳。而历史知识既是总结过去所发生的种种现象的记录,又是把握现在和创造未来的向导或参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不可能很好地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就不可能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也就不能和谐地融入现代社会。可以说,历史知识和历史观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要成为一名在学习、工作、家庭中都能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社会一分子,不可以没有历史素养。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我们党在领导革命队伍封建制度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再到与国际接轨实施市场经济的今天,每一个重要举措都十分重视借鉴国内外历史的经验;许多优秀人物在指导立身做人方面,也常常学习运用古人的成功经验。可以说,中国历史是丰富的宝库,前人的经历、经验是宝贵的教科书。

一、让学生走进历史、对历史产生兴趣

多年来,高中历史课普遍不受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因为历史离我们现实生活过于久远而枯燥无味,传统教育模式的历史课本所讲的历史知识总与我们很远,总像板着面孔的老先生,是高高在上的、古板的坚固堡垒,让人望而生畏;其二是,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结果,学生把学习历史当做应付考试的任务,把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扼杀在单边不对称的教学环境中;其三是教学体系与政治意识形态扭曲了部分历史真相,加上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历史现象不能切合实际地与现代社会现象加以对照分析。没有深入分析的现象就没有继续研究的兴趣,也就没有学习历史的热情。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今天,教育思想已经充分得到开放,各级政府以及学生和家长都对历史知识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有了正确认识,新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纠正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为适应历史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就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只可远观,不可触摸,无法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表面学习现象,缩短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之间的距离感,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现象与现代社会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严肃”、“干瘪”的历史为具有亲和力、触手可及、有益有趣、有生活、有实用价值的历史本身,使学生由触摸历史、找寻历史到对历史产生兴趣,探究历史、学习历史,再到感悟历史、体会生存,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把握自我成长方向。

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触摸历史,再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让知识获得过程与生命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有形有色地连接起来。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通过触摸,让历史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触摸,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生存的价值,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形成不同客体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二、将历史教学内容纳入素质教育、学生行为规范体系

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素质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素质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很少甚至没有哪个学校引入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内容。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各时期都有优秀人物、优秀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古为今用”是有相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吸收历史知识对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品德、素质及人生观的教育地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将影响一个人,影响一个社会,影响一个民族,和谐与不和谐就在这其中微妙地变化。

素质教育是初等教育阶段打造人一生成长轨迹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历史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历史的经典事件能启迪人的智慧。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教人以古知今、以古鉴今,能够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以至整个社会的洞察力、思考力与判断力。其次,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心理状态。高学历史课中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道德形象、价值观,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并用历史某个人物去对照自己、影响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再次,历史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热爱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因此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情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探索、进取的民族责任心,以及为维护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勇于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主义。在长达几千年的悠久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故事,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为树立社会正气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可见,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对教育青少年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家庭稳定与和谐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范围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时展的前沿,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优化教学过程,把素质教育与行为规范有机地融为一体,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汤敏.完善历史学科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教育革新,2006年第6期.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篇2

关键词:新课程 多元史观 教学

自我区2009年秋季实施新课程以来,高中学段历史学科在教学内容中,在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上,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以“一标多本”打破了以往的“一纲一本”一统天下的局面。以“中外关联、贯穿古今”的三大模块及25个必修专题打破了以往“一线贯穿、一讲到底”的编年体通史体系。以“必修”加“选修”丰富并拓展了以往“一套主修,别无选择”的教学内容限制。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一标多本”中的“一标”指的是“课程标准”。 它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多本”通俗指是多种版本。现行版本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北师大版四种版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编写的角度不同,在历史问题的表述上,各版本教材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按历史时序编写的思路,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这种课程体系导致高中历史学科知识跨度大,跳跃性强,给习惯于按时序教授和学习的教师,学生带来一定困难。新教材高考对历史学科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学业基础不同,学习时间相当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说,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高中历史课堂一线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指导思想或理念去教”变得至关重要。

所以,认真解读高中历史课程及其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大力整合、优化教学文本,特别是合理地、有意识地渗透高中历史新课程多元史观显得非常必要。

纵观近年来新课程及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多元史观的渗透与应用越来越明显,多元史观的指导与引领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及考试的灵魂。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与复习备考应该适时从侧重知识传授向侧重理论指导、重视发挥史观的引领作用转变。

一、 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

历史观即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看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使史学研究观念(观点)或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走向现代。

目前,高中历史学科比较盛行的史学观点包括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一)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所以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是从宏观的角度、世界的范围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强调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相互影响与联系;突出的是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相互碰撞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积极作用。

例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民版)・必修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全球史观。其中贯穿的“资本主义‘四轮’殖民扩张”部分的影响及评价之一也应该从全球史观角度认识和看待。

(二)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内涵看,人类文明史包括“两大方面,四个角度”。“两大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四个角度”即经济文明史角度、政治(制度)文明史角度、思想文化文明史角度、科技文明史角度。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过程。

从范围上看,又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

(三)近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它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而我们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以人民版为例)的三个必修模块及25个专题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方面的诠释。

(四)社会史观

指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我国而言,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多元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

如前所述,现行高中历史学科实行的是“一标多本”。各种版本时序、结构、名称、观点等都有差异。作为一线教师,按照“老教材”之“老传统”、“老套路”、“老观念”、“老方法”、“老模式”去教学,肯定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如果不与时俱进,如果不改革创新,贻误的不仅是教育事业,还有我们下一代的人生前程。

所以,面对高中新课程,面对新课程下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一线教师必须转变思想、创新理念和模式,使历史“死”的知识“活”起来,不仅形式上要“活”,内容上也要“活”。

如何“活”?怎样“活”?

笔者认为:解决“如何‘活’”的问题,其实质是个意识、思想问题,是个理念问题,是如何去做的问题。

而解决“怎样‘活’”的问题,其实质是个方法问题,是个措施问题,是怎样去做的问题。

(一)如何“活”

我认为,作为施教者:首先,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这个“思想和观念”不是一般层次和水平上的,应该是最高层面上的,即上升到“指导思想”高度。而这个“指导思想”就是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是帮助学生成功的“贵人”。

其次,用前沿学术理论武装头脑。

这个“前沿学术理论”就是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即在“多元史观”指导、引领下,解读、优化、整合、构建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内容和体系。

(二)怎样“活”

我认为,作为施教者:首先,在教学形式上,摒弃“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贯彻和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新课程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摆正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地位;探索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质疑、探究、生成、总结、反思的过程,从中享受学习中的快乐与成就感。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在“多元史观”引领、指导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把现行教材当成供教师教学、供学生学习、探究的文本素材资料的一部分,根据“课程标准”大胆取舍、删减、拆分、整合教学素材内容,通过多种相对独立的途径,自主、合作查找有价值信息和素材,重建知识体系与框架,化“有形”为“无形”,最终成为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有用知识。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篇3

与高中其它学科相比,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学科魅力。中国史与世界史是高上历史教学内容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历史线索与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美感。首先,历史学科具有综合美。从学科内容来讲,历史学科涉及到的问题较炙广泛。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政治、经济与军事、科学等各方面的信息。这些内容通过时间与人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让历史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也让历史学科本身具有复杂之美。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更要让学生将历史当成一面镜子,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其次,历史学科具有统一美。历史,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无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历史学家们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使当代人可以阅读丰富的历史资料,也让正确的历史观念得到传播。历史知识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内容的真实性让其具有统一美。最后,历史学科具有规律美。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一些看似偶然的历史事件,其实都有着极为深入的历史知识。许多事业的发生与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原因与规律,更有意外。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规律美,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就像在讲解鸦片战争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其爆发的表面原因是禁烟运动,也要深入发掘其发生的经济原因与政治原因。一边分析,一边学习,能够高中学生发现历史学科的规律美。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方法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让高中历史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能够让课堂教学现代化水平提高,促进教学工具的丰富与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内容的了解更加全面,能够通过各个感官去感受历史学习内容。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面对相对形象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视觉感官进行学习,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更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于抗日战争中著名事件的电视或视频,像《七七事变》与《东京审判》都是比较合适的电影。课件的欣赏与视频的观看,会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学习内容,发现其中的人性美,认识残酷的战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更让课堂具有真实的情境。

(二)融入多个学科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因此,高中学生所学的多个学科都可以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与文化、军事等多个元素共同构成了社会历史,同时,文学、与哲学等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科内容都在历史学科内容中有所体现,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原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突破片面思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发现历史学科的综合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要真正剖析一个历史事件,就要综合各个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析,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统一美。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记住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以及具体事件,更要了解一些有关于国旗设计与国歌设计的内容,将历史教学与美术、音乐这些艺术类学科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涉猎,让高中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不易,以及各方面人才对新中国建立的付出,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

(三)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不能单单组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讲解历史课本。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能够让学生深入到历史学习情感中,通过感悟与体验历史知识,体会到历史学习的真谛。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也可以对当地的历史古迹进行历史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与耳去感受真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实践活动的开展,会让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乐于深入到现实中开发历史知识,明确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自然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实施必不可少的环节。当代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重新审视历史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出更多具有审美教育意识的内容。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支持下,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学习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篇4

关键词: 新课改 社会生活史 探究式教学

进入21世纪,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启动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新课改采用模块―专题式课程结构,以多开端、多系列、多层面的方式构建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特征,方便学生经验、社会性问题与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教师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师生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及课程实施提供前提条件,致使学术性内容和生活性内容融会贯通、互相提升①,为学术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程创造空间,为历史学科体系的拓宽奠定基础。另外,模块式课程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整合教材,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②。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认为,社会生活史资源是开展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理想切入点。

1.社会生活史资源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社会生活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人类整体的生活状态,包括政治生活状态、经济(物质)生活状态、文化(精神)生活状态、社会生活状态”③,是可触可感的历史,比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等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以点带面,切入点小而具有代表性,易于展开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社会生活史资源丰富广泛,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诸如饮食、服饰、住房、交通、文娱、婚丧节令、人际交流等引入教学,会让学生大大拓展历史视野,以全方位的历史知识来,形成整体的历史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有利于教学目实现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指导学生解读这些社会生活史资料,透过表层探讨当时的历史情景,锻炼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研究理念。可以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历史档案馆、互联网、文物遗迹等社会资源收集丰富的社会生活史资料,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考察当地的风土民情、岁时风俗,利用家庭资源,通过照片、实物及亲友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或者是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活动,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开发、乡土史教学等途径,以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的缺陷,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直接、多渠道地接触历史,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智慧和情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2.高考命题趋势给社会生活史探究式教学的启发

在近年来的考题中我们发现江苏高考历史高考命题的一个新趋势:社会史的研究资源拓宽了高考历史试题的材料来源,社会生活史涉及的市民阶层、人口问题、妇女地位、婚姻家庭、社会焦点和社会风尚等领域成为反复引用的情景材料。比如(2008年江苏卷,历史,21)考察中国古代商人、戏曲和民间生活,这道题在题目开头引用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新史学》中的一段话:“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④充分说明新课改下高考对社会生活史的关注。2009年江苏高考延续2009卷的特点继续加强对社会生活史观的考察: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原因来考查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体现。从民生百态中挖掘问题的本质,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和基本趋势,这样的高考命题趋势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非常明晰的教学导向,因循传统、盲目依赖教材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形势的变化,加强社会生活史的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必然选择。

3.如何利用社会生活史资源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

目前的社会生活史教学存在“考的活而教的浅”的问题,如何将社会生活史资源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呢?具体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3.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运用社会生活史资料的主要途径。而兴趣是联系社会生活史资料和探究学习的纽带,也是社会生活史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针对不同的社会生活史资料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创造探究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首先,巧妙选择社会生活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新课导入,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的关键。比如介绍罗斯福新政一课,可以以人教版必修二教材的导言部分一段文字为切入口,“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当时)窝棚称为‘胡佛别墅’,窝棚区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称为‘胡佛袋’,在公园长板凳上过夜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⑤。通过这段材料,让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对材料进行探究、解析,以对胡佛时期美国严重的社会现状作出相应的结论。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生活史资源为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同时这样的探究式学习比任何学习方式都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争论,这样得出的历史知识和结论记忆更深刻。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因素指导他们探究,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社会生活史研究方法,形成个性的学习方式,以此促进探究学习兴趣的形成。让学生直接阅读各种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者是影像资料,通过分析对比,印证课文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生活史资料,精心创设能引起学习者注意的教学情境。采用各种资源的呈现形式,绘画、图片、音像、实物等使学生进入历史情景。特别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途径引导他们捕捉和认识历史信息,利用历史资料说明问题,从而渗透“史由证来”的历史思维意识。

3.2设计问题,启发思维。

探究式学习,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主动发展为宗旨。它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科能力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通过劳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得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和结论,最后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辨析评价和总结提高。问题性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核心,比如介绍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更时,老师可导入介绍: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⑦。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这段话的思考,然后通过PPT继续呈现三段材料:第一段叙述一位村里的老婆婆摇着手纺车赚取微薄生计,然而天天纺棉的所得收益,由于内外部因素,以远不如年轻时候;第二段介绍作者家乡余姚,展现两种社会现象,一方面“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⑧,另一方面是近代纺织业对家乡妇女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影响;第三段材料介绍“洋纱盛行”对当地妇女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展示材料后,可提出设问:请同学们根据第一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学生通过概括材料“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等信息,带着问题查找课本知识,能较容易地概括出答案(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接着再加以问题引导,提问学生根据材料说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也就是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锻炼学生阅读、提炼、分析、综合和概括材料信息的学科基本能力,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对三段材料有效信息的归类、概括,并呈现其整理的材料要点:“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最后加以归纳和总结,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可以这样设问:“社会问题突出,我们应怎样看待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化呢?”在引导学生了解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设计的三个问题,一环接一环,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从知识到技能、思维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探究逐层深入,思维越来越活跃,特别是最后一问,具有开放性,没有唯一的答案,而实际上在所提供的材料中已经给出辩证法的思维方向,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评论历史观点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这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迎接挑战的最高峰,老师可以及时加以升华,设计一个追问: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突出,矛盾众多,你们怎么看待?学生延续上一个问题的辩证思维会对当代社会问题得到比较理性的认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主流,是大势所趋。这样既能体现历史的现实关怀又升华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凸显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总结上述教学案例,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对问题的研究,在运用社会生活史资料的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类型的问题为导向穿插各个环节,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并且锻炼学生在头脑中寻求答案的敏捷性。在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灵活地将教学内容进行转化、加工,提出一些稍有难度又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能引起争论的问题,通过提问――追问――探讨质疑――反问的方式营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活跃学习气氛,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最后解决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探究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搜集和拓展史料,学会运用以“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历史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3.3活动课堂,挖掘潜能。

社会生活史资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指导学生解读这些社会生活史资料,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事先布置好探究活动课的选题,安排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和参观等方式搜集资料、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最后以书面形式或者制作PPT呈现研究成果,课上各小组选派代表给全班同学进行观点的陈述讲解,通过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相互探讨,进行反馈修正,教师辅以研究方法的指导,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各组学生解决问题。当然,探究式活动课程可以是由教师直接提供所有相关的资料,设计主题,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对于一些颇有争议性的材料课题,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搜集证据,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意见观点的陈述,最终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这种活动课堂有利于学生直接、多渠道地接触历史,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在积极互动中挖掘学生的潜能。

4.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⑨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为学”,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宣扬的理念。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利用社会生活史资源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和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用生活化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注释:

①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③梁景和.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河北学刊》2009(3):64.

④[法]雅克・勒高夫主编.新史学.见曲一线主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2.

⑤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84.

⑥刘海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41-254.

⑦曲一线.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93.

⑧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见曲一线主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93.

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2]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

[3]梁景和.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河北学刊》,2009(3)64.

[4]刘志琴.青史有待垦天荒.《史学理论研究》,1999(1)89.

[5][法]雅克・勒高夫主编.新史学.见曲一线主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2.

[6]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84.

[7]刘海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41-254.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篇5

关键词:历史 课堂 现实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因为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偏差与局限而严重脱离了学生生活,填鸭式教学、满堂灌、照本宣科等现象屡见不鲜,使本来鲜活的历史变得呆板,学生也只能望“史”兴叹。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时代的要求。对此,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

高中历史教学应体现和反映人文教育思想,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价值理性的启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引起学生的共鸣。

然而由于长时期与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相背离,高中历史教学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历史学科地位低下。这固然有很多主、客观的因素,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仅局限于对“历史性”知识的传授,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脱离人文教育的精神。笔者认为只有把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才能给历史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历史“鲜活”起来,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引导学生把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站在现实的角度去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历史课堂教学也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境地,联系实际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生命价值的整体提升。可见,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是推动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有利于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21世纪的教育核心是“以人为本”,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的教育,是全身心地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树立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观。

教育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观,应该是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不只是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出现成的结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综合等能力;教会学生步入社会生活的实际本领,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打下坚实基础。高中历史教师有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就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形式和思维的载体,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高中历史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课堂语言不仅有口头表达语言、文字语言,还有肢体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知识的传递还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都必须依靠语言为媒介。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情感的抒发,可以这么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让教学语言为高中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服务,关键看我们能否恰当地把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来。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取的基本行为和教学活动整体结构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也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态度。高中历史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和机械训练式,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成了温顺的、被动的知识容器,而课堂依然是教师“独霸天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课程实施中教师“满堂灌”,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生活化,吸引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1.以社会热点为媒介进行历史教学

只有注重与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相结合,才能使历史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充满活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求知欲特别强,他们所关注的范围比较广,大到国际国内的时事,小到校园的小事,但是,校园中的学生接触面较小,能够了解的东西往往一知半解,这一点,正好为我们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提供了发挥用武之地的空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结合一些时政热点讲述,做好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

2.合理运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历史教学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与历史相关的课程资源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们往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合理运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无穷魅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开发乡土历史资源中的有效信息,在寻找、发现的过程中触摸到历史发展最生动、最真实的脉搏,使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提升分析、判断等历史思维能力,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比如我们湛江“一寸河土一寸金――寸金桥”的由来,为什么湛江旧时又叫广州湾?湛江在解放海南岛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讲解,很好与现实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中,只有走出单一、走出封闭、走出机械,强化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回顾知识、记忆信息、提高智能。也只有当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时候,高中历史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越.历史教育应落脚于“思想”与“现在”.历史教学参考,2007(12).

[2]刘军.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历史教学,2009(12).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篇6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1、思想上不够重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就折射出对历史科目的不重视,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一些学生会认为毕业后用到历史学科的地方几乎是没有,不像语文,它可以锻炼人的口才,提高人的写作能力,工作后用到语文的地方极多;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计算或对生活中某些机器的维修与使用,这些都是数理化学科可以解决的,这些科目都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学生知道它们的价值,所以对这些科目的学习会更用心。相对于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历史学科来说,它的价值是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才会显现出来,对终日为学习和毕业后希望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学生来说,一般都不会有这个耐心与毅力去研究与学习这门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科目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认为历史不过是过去的一些事情,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学不学无所谓。因此,历史书籍常常被束之高阁,哪怕书上有多厚的灰尘都与自己无关。

2、学习方法不正确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凡事都希望鲜活、刺激,有挑战性,对于僵化的、教条的、毫无生机的学习,根本激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历史的学习,学生的印象一直都是过去的那种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联系,只能靠死记硬背,没有其他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这样一种尴尬处境。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印象最多的只是零碎的一些朝代、人名与地名,不能形成知识结构。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起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完整的知识结构,所学的知识就会处于游离状态,这样飘忽不定的知识很容易被遗忘,更容易张冠李戴。

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历史教学要想赢得学生、赢得未来,就必须重新定位。历史教学的源头活水是关注社会,结合现实,用正确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历史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不是过去的过去,也是现在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抓住历史教学的切入点,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搞好历史教学,发挥历史课应有的作用。

从教学角度来看,要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需要教师把历史和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回看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现实。毋庸置疑,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现在看来,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而现实又是从历史演变的结果。这种有目的的联系,能够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历史,认识现实。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有关当今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所以,现实生活的经验更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对于历史过程的认识、历史智慧的汲取、历史思维的运用,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生搬硬套地记住一些前人所总结的现成理论,也不是让他们鹦鹉学舌般地喊出几句前人喊过的响亮口号,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客观、辩证、全面、发展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变化,能够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分析与看待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事物。历史和现實紧密联系,在现实的背景下去解读历史,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历史,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能够生活在这么一个有几千年文化的中国而感到荣幸。因此,教学中,借助现实去解读历史,借助历史来提示现实,这一过程就是对历史再学习和再认识的过程。

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应该成为过去式了,现在的新型教学方法更适合现在的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过去的教学方式多数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表述一个历史事件。但由于历史是在过去发生的事,太多的历史人物、历史场景仅靠教师的语言和形体动作是无法展示出来的,所以,多数的历史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结果,学生也只是在昏昏然中记住了一些零碎的历史事件。首先,多媒体的运用,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突破了课堂狭小的天地,使历史事件就像被还原了一样,丰富了课堂活动,再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学生会感觉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身临其境一般,因此,历史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出来,学习兴趣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也显现出来。其次,要营造和谐的气氛。历史文化璀璨夺目、源远流长,人文性突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学习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掘潜能、发挥自我效能的良好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曾经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第三,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虽然课堂中有几十个学生在学习,但方式是个体的、独立的,除了与教师进行沟通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密切沟通。要改变这样的状态,教师就要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如历史剧的表演、对历史人物的模仿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用自己的经历去学习、理解和表演,从中体会到历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从而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自然会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教学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正能量,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篇7

关键词:现实主题 高中历史课程 教学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最新实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2]如果“忽视教育的社会必要性,及其与影响有意识的生活的一切人类社会的一致性,把教育等同于传授有关遥远的东西的知识,以及利用语言符号以传达知识,即等同于获得一些书本知识。” [3]显然,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方法已明显地不能满足现在教学改革的步伐。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在课程改革的呼唤中,在探究式教学的推动下,在思维培养的热浪里,我们已经感觉到了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所带来的新鲜的气息,但是真正涉及论述历史课程与现实生活、现实社会主题联系的文章却比较少见,到现在为止笔者还没发现有人以《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探索》为题目的论文。虽然也在论述历史课程应该注重联系的论文,如2002年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的王立强在《考试报》发表的《注重联系 学活历史》,已经强调高中历史教学“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是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 [4],要善于在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和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分析掌握历史。但是也只是论述历史教学中的课本知识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没有提及与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哈尔滨市农场局高级中学的田振国发表的《历史教学要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也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粗略提出了“通过历史的借鉴功能和历史的继承性寻找古今结合点” [5]的观点,但是没有展开进行详细的论述。

为了让广大高中历史教师进一步了解现实生活的主题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密切联系,本文试图探讨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和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把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另外,列举了一些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和正在探索的与现实主题相联系的实例,以证明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注意到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的生气,于是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92%)认为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使他们感到学习历史的实用性增强,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更加关心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等。

起初,笔者把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出发点是使学习内容比较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后来发现这样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改变了原来历史课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对历史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应用能力明显的增强,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更加的活跃起来。下面主要谈谈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是时代课程改革的呼唤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体现最新教育改革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做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挑战。确立注重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高中历史课程脱离现实生活、现实社会,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高中历史教育不能针对性现实生活、现实社会问题;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现实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在完善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中,书本知识的内容和书本以外知识的内容应该构成一个比例合适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历史教科书占据主导位置,它需要其它部分知识内容的配合,离开了这些知识内容,历史教科书就会失去主导的位置,而教科书的这种主导位置一旦失去,把它变成惟一的历史教学内容,那么,其在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不会得到加强而是削弱,其应有的作用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改革不能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6]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现实学会做人处世,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时代课程改革的呼唤。

二、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面对新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我国加入WTO,面临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科技、教育、文化相对落后和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的考验,也面临国际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这一切归根到底取决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因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这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需要。

近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这是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课程改革便成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是需要开辟多条途径的,如果仅仅抱着课堂传授一条途径,到头来只会在历史教学中严重地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但从诸多的论文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实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实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现实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实的钙质”。

三、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他还说:“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要“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江泽民同志在这里强调培养创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首先突出反映在科学发明的过程中,“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7]。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创新思维的思想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是科学家们在热烈讨论,创造学成为重大前沿学科之一。而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创新成为整个时代的显著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面貌在众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改变。比如,现在人类的生产目的已经逐渐从主要是解决生存问题转变为主要提高生存质量、解决人们的精神享受等其他需要,这是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一点,从第三产业的比重即使是在不发达国家也在迅速增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人类劳动的方式已经逐渐从主要是体力的支出转变为主要是脑力的支出。生产、技术、科学三者的关系,已经从生产需要技术、技术呼唤科学,转变为从科学到技术到生产。实验室里一个发明,就能创造一个新的产业,甚至能改变整个世界。出现了这样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必将引起人类思想方法上的重大变革,人们越来越感到创新思维的重要。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承文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驿站。在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史实加结论的教学内容模式不变,创新的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就只能流于形式。因而,在教学内容方面史料和观点的取舍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怎样的教育、教学思路来选择材料,创建历史知识结构。非常遗憾的是,当前不少同行仍将精力放在史料和观点取舍的问题上,而对中学教学中历史知识结构的改造和创建问题却鲜为问津。而这正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或老师、同学提供的各种现实主题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相联系的问题,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种求异性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不但是为了解决课本里提到的过去的历史知识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参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历史中吸取各种各样的经验教训,给现实提供各种各样的启示。学生在从现实到历史,又从历史到现实,把认识的具体知识和概念融进历史与现实,使原有的知识重新建构成新的知识,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中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系列思维过程中,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锻炼学生的发散性、辐合性等多种思维方式。并且学生由于经历和知识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往往对现实和历史问题的解决都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四、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良好途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探究式” 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式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9]。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其目的不是要把少数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精英,而是要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探究能力。在一些发达国家,探究式教学早已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10]

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对现实主题进行各种各样的质疑,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去发现、提出和解决各种问题。而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是探究学习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意义的探究学习必须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把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巧妙地联系起来,把新颖的现实主题转化为的各式各样的历史问题情境,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另外,还可以就某一个跟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现实主题,让学生去追根溯源,把现实主题作为一个探究式项目去研究,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把课本的知识理解深透,又学会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渐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真正的达到探究式学习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现实主题很多,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寻找更多的现实主题,并对现实主题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寻找一些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现实主题、创设新颖的历史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实主题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由于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而提出的现实和历史的知识难度会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探究层面和探究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探究、有所收获。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探究的主题,在兴趣的驱动下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完成探究的主题项目,这样就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不断开展。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11]实践证明,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是时代课程改革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良好途径。特别是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12]这样,以专题形式来编排的高中历史课程会更好地进行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将会由可行变成必要,更有现实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年6月8日)教基[2001]17号文件

[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介绍》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48页。

[4]王立强《注重联系 学活历史》(《考试报》2002年10月01日第A03版)

[5]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6]马卫东《谈谈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历史教学》2002第1期。

[7]李君如《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2002年11月6日解放日报15版。

[8] [11] [12]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9]张大光《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篇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目前对未成年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多,但对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第1代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少,缺乏关于留守经历对此特殊群体的长期心理影响的研究。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水平较低。①社会适应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第1代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如何,本研究在江西省3所一般本科院校随机抽取了1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便为高校管理提供新思路,为有留守经历青年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父母双方或一方曾在其成长阶段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并与父母分开居住时间>6个月,现就读普通大学者为研究对象。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2所一般本科院校1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12份,有效率84.5%。其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518人,男生211人,女生307人;一年级256人,二年级101人,三年级98人,四年级63人;以794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照组。年龄在17~26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②由卢谢峰编制,共有66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1-5分),五个等级依次代表“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有点符合”、“非常符合”。量表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7个分量表。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72。

1.2.2 调查方法

由各学校心理学专业人员做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的基本现状

除在职业选择适应(t=2.01,p

2.2 不同性别和年级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多元方差分析

表1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多元方差分析

为探讨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在学校适应性各因子平均分上的差异,采用了2(性别)?(年级)MANOVA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七个维度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男女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选择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方面都存在性别因素的主效应,男生的适应性普遍好于女生的适应性。除生活自理适应外,在适应性其他因子上年级存在主效应,性别与年级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与环境的总体认同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其他因子均不显著。

对年级进行Scheff事后比较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学习适应性上,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四学(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3页)生得分,其他年级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在人际适应性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其他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角色适应性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本科四年级的学生显著好于本科一、三年级,大一学生显著好于大三学生;在职业准备上,大四学生得分最高,其他年级间未达显著差异;在生活自理适应性上,年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环境的总体认同上,大四的学生显著好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大三的学生显著好于大一的学生。在身心症状表现上则没有发现年级之间的显著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在职业选择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维度上,比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适应水平更好,这可能与留守经历大学生从小与父母分离,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有关,父母外出打工的经历和事件,使他们对职业的思考有更多的考虑。

在心理弹性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是:不利环境并不必然导致儿童的发展不良,在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影响下,儿童仍有机会保持正常的发展。自我心理学认为个体是具有自我适应生活需要的能力。③从本研究显示,逆境并不必然导致适应不良,留守经历并不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可见,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整体社会适应状况还比较乐观。

本研究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内部进行了研究发现,男生的适应性普遍好于女生的适应性。相关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控制性、学校和专业满意度、学习负担上比女生适应性强。④可见,有留守经历的男女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对于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适应方面的不足,高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适应教育;对适应良好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保护因素研究,找出其保护因素,从而使有特殊成长经历适应不良的青年可以充分利用此保护因素,让自身的适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四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好于其他年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经历大学社会化后,大学生日趋成熟,已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环境,已有稳定的交往群体,对自我的生活规划有更多的思考,更有能力去处理大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学者认为,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较多。⑤但在本研究中,未发现此现象。而且适应性无随年级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这些与普通大学生不一致。⑥此待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了解。从年级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需加强低年级学生的适应教育,使大学生能尽快缩短适应周期,从而更从容地面对大学生活,更早的适应社会。

总之,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总体社会适应水平不低于普通大学生,但需加强对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教育,且可以通过对此特殊群体中社会适应良好人员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为适应不良的青年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和改善方案。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 (08YB247)

注释

①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5):1199-1201.

②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③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④江巧瑜,许能锋,江雪莲.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705-704.

⑤牛芳.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与心理调适的对策探讨[J].利学・经济・ 社会,2002. 20(1):42-45.

上一篇: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文 下一篇:西餐礼仪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