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范文

时间:2023-11-17 04:23:57

小学四年级数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篇1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学方法 浅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57-01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虽然说还是孩子,但是也算是大孩子了,肯定不再像一、二年级那样什么都不懂,但是当然也没有初中生那般懂事。这时,老师作为孩子们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就应该要发挥这种指明灯的作用,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找寻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起到帮助作用。小学四年级数学,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而且它又不同于语文,不是仅靠记忆力就能学好的,它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足够的耐心,还要有百分百的热情,愿意主动去学,只有做到了这些,学生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课,不愿意认真听讲,课堂教学发挥不了它应有的效果,无法起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亟需改变现状,一定要设计适宜当前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数学课上真的学到知识,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

一、教师转换在课堂上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总是认为老师的讲课质量最重要,在很多人看来,只有老师学识渊博,讲的课好,给学生传播的知识多,学生才能学好。的确,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但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能完全依赖于老师,还有学生本身的责任。老师只是一个引路人,这条路该怎么走,终究是要看学生自己。所以,要想教好学生,尤其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就必须要转换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翁,要培养他们的主动性。数学这门课,若非主动去学,若是没有兴趣,遑论学好,所以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过于依赖老师,才会真正帮助学生。例如,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会学到《认识图形》,在这节课上,老师会带领学生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这些图形。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应该是老师一味地讲,告诉学生这都是什么图形,让他们牢牢记住。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根本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发挥教学意义,就必须要转变老师的角色,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多让学生自己去看、去说,让他们联系生活,向大家解释什么是三角形,什么是正方形,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该如何辨别。通过学生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他们会印象深刻,学到的自然也就更多。如此,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1]。

二、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所谓的工具性,自然也就是体现在它的实践方面。小学四年级学生,虽然较一、二年级懂事,但是终究还是孩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老师需要了解这点,懂得利用他们的这种特征,为课堂教学服务,才会真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就是说,老师应该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中学习。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就需要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这种真实性该如何展示,当然是用实践了,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多给他们动手的机会,让身体和大脑一起运动,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有一课是《认识方程》,这是学生开始接触方程的第一步,这时教得好,学生今后对这方面才会熟稔。对于这个陌生的东西,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就可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多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比如给他们20根木棒,分成两堆,一堆14根,一堆6根,要想让两边达到平衡,一样多,该加多少根。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个“多少”视为“X”,然后问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做。引导他们列出“6+X=14”这个方程。因为前期有自己动手操作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下面的学习对他们而言,关注度自然也会上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小学四年级学生喜爱数学课。

三、数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眼里,认为“读”是语文、英语这些语言学科、或者说文科性学科的特色,而像数学这样的理科性学科,是需要大量做题的,通过“题海战术”才可以真的学好。这种传统观念非常不对,凡事都没有绝对,语文也可以通过做题提升学习能力,同理,数学也可以通过“读”进行学习。很多学生不会做题,就是因为对题目不熟,没懂它的意思,不知道该从何下手。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让学生“读”数学,多读几遍,自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这时,再对其进行学习,自然是水到渠成,轻松简单很多。例如,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会学到《线与角》,这是一课比较难学的内容,而且内容比较复杂繁琐,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过程相对而言也比较吃力。会发现他们有很多知识都看不懂,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一课,会对“线”有一些初步认识,会学到“平移与平行”、“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还有“角的度量”以及“画角”等,总之内容很多,而且还是不容易理解的。老师这时候要鼓励学生多“读”,那样才会明白这些名词都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学。如果单纯地只靠做题,认为多做就能学好,根本不可能。这一课还不像别的,通过做题可以熟能生巧,这么庞杂的内容,要是没有很好的理解,真的无法学好。相反,如果学生“读”得多了,其义自现,豁然开朗地明白了它的意思,那么学好这一课不在话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学好数学[2]。

结束语

小学四年级数学,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时候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带领他们打开那扇神奇的数学之门,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老师应该要转换在课堂上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让学生“读”数学,懂得其中内涵。通过这些教学方法,让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活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成才。

参考文献

[1]刘宗莲,改革教法、创新学法――浅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1)

小学四年级数学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年级;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四年级的小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这就给教师的高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持续地保持注意力在学习上就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内心的主观能动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在新的教学理念与背景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地调动、激发出来,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转变师生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上师生的角色与地位的转变,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领导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种角色的转变也会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发生相应的转换,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可能性”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抽取编号的形式来进行节目表演,学生在抽取的过程中,对未知结果的不确定性使他们对于可能性的概念体会得更加深刻。并且,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也会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师生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在课堂的互动与问答过程中,学生也会全身心地投入,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口算和估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些计算题,锻炼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在W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要给予相应的鼓励与肯定,对于计算错误或者不会计算的学生,教师也要耐心地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在这样实际的训练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师生的有效互动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便于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鼓励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分析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充满效率,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交流讨论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由于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与常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出发,通过对实际事物的分析来增长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欲望。如,衣架、篮球架的支撑杆、红领巾等,这些都是学生十分熟悉并且常见的事物,利用这些东西来引入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他们对三角形也会产生熟悉感与亲切感,从而加强学生的初步认识,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重视操作实践

新课程改革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组织相应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参与与操作中锻炼自己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制作的材料,让学生在课上制作出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制作不仅是锻炼学生操作技能的途径,还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将其进行实际运用的过程。很多教师觉得这样教学是在浪费课堂时间,其实不然,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也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更有助于学生积极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形式实施课堂教学,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使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2]农红艳.有关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的策略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5.

小学四年级数学篇3

2、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个别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3、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4、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5、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6、教学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8、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9、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0、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1、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2、教学措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3、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数学,善于钻研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14、从计算入手,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计算,使学生打好计算的基本功,做到计算细致,快速,正确。

15、注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教材中的定义和概念要让学生弄明白,并且能够根据一些定理进行计算,且正确灵活。同时注意学生在讲课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同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

16、抓好各单元的测验,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期中、期末制定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好复习。

17、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一道应用题应该多读几遍之后再解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8、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小学四年级数学篇4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自己动手;更好

中图分类号:G623.5

小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很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转换教师角色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把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在指导,这样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与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对数学兴趣。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科学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我故意将课讲得留有余地,让学生们自己去探讨、去猜想,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下来,我发现,学生们的想法多了,答案也多了,课堂也更活跃了。因此,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计灵活、开放性的练习,让他们用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沉浸于猜想的成功之中。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方法,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能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乐学”到“要学”,从“要学”到“会学”,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四年级数学篇5

关键词:家庭作业;生活化;互动化;多样化

一、“因材施教”,量身作业

家庭作业的设置,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阶段特性等具体情况。首先,教师要考虑孩子的耐受度。四年级的学生还未形成长久的耐性,可以在书桌前一坐一小时。因此,不能用大量计算题、应用题压垮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形成一种惧怕心理。其次,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设置作业尽量生活化,且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课堂进行了三角形的“木棒拉伸实验”,笔者布置作业,让学生寻找家庭中还有哪些稳定的三角形,亲自验证。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牢固记住三角形的特性,并脱离书本,学到生活中的知识。

二、实现互动,快乐作业

把作业“激活”,让学生实现亲身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布置数学作业的真谛。那么,如何才能把作业“激活”呢?教师可以给作业设置互动环节,让爸爸妈妈参与到作业的完成中。这样,爸爸妈妈加入进来,参与互动,学生在和爸爸妈妈的互动中实现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而且这种形式的作业更像是一个家庭小游戏,学生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就能完成。

如四年级数学开设有关小数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笔者设置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搜集各种面值的纸币,每人随手抓一把,每张纸币以元为单位相加,并比较谁抓得钱数最多。这样,学生学会了比较小数点大小,运用了小数点加减法,并掌握了简单的小数点换算。

三、形式多样,趣味作业

科学研究表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较强的形象性。因此,教师授课时以生动形象地图画、声音等多种形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远比简单的文字教学更容易让学生学会,这也是为什么多媒体教学深受学生欢迎的原图。布置作业也是一样的道理,把作业变成图片、表格、“对话”、情境图,更容易让学生牢记所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实现“寓作业于乐”。

例如,教学“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时,笔者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小组每个组员的文具盒中的文具数量,绘制成表格,并把笔、橡皮、尺子等进行分类,用不同颜色的比填写。作业完成后,学生看着手中五颜六色的表格,宛如一幅美丽的图案,很是开心。

四、突出层次,个性作业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每个学生更是千差万别。《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不同学生对题类的喜好也不同,有的学生喜欢做计算题,持续做近百道计算题可能仍津津有味,而有的学生可能刚做十道就已经不耐烦了。有的学生喜欢做应用题,认为应用题富有趣味性,有的学生可能觉得做应用题有难度。这时布置作业就要分出层次,搭配进行。

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富有个性地学习,笔者设置家庭作业时分出了层次,给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把作业的难易程度分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挑战比自己高一程度的题。如果能完成挑战,将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下次的数学作业带有期盼。

总之,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它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它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

参考文献:

小学四年级数学篇6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面的角中,(

)不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

A

.

15°

B

.

105°

C

.

55°

2.

(2分)用(

)才能准确画出71°的角.

A

.

三角板

B

.

量角器

C

.

直尺

3.

(2分)用三角板不能画出的角是(

)度。

A

.

15

B

.

105

C

.

25

D

.

135

二、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4.

(2分)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105°的角.

5.

(2分)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75°、120°、180°的角.(

三、作图题

(共6题;共45分)

6.

(15分)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45°的角;以B为顶点画一个65°的角。延长相交,组成第三个角,量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7.

(5分)画出下面的角。

(1)25°

(2)80°

(3)150°

8.

(5分)画一个145°的角。

9.

(5分)用量角器分别画出35°和170°的角。

10.

(5分)画一个40°的角.

11.

(10分)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和一条5厘米9毫米长的线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4-1、

5-1、

三、作图题

(共6题;共45分)

6-1、

7-1、

7-2、

7-3、

8-1、

9-1、

10-1、

小学四年级数学篇7

关键词:转化 学困生 数学 转化策略

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完善小学四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势在必行。

一、出现小学四年级数学学困生的重要原因

(一)受到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温馨暖穿,他也是对孩子性格进行塑造的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等级、性格差异、行为习惯等都对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例如,比较受家长关爱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中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很多家长也会自发的为孩子辅助辅导薄弱学科,为孩子补充知识;另外一部分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不重视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放任不管,最终就导致了孩子的数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此,让孩子成为数学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庭因素。

(二)受到学校影响

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就是学校及教师过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就特别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大多是忽视不见,长此以往下去,很多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开始直线下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最终也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三)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小学数学知识与别的学科比较的话,数学知识内容则显得相对抽象、难懂,但是其整体知识范围依旧在学生可理解范围之内,因此造成小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与学生自身也有关。其一,小学四年级数学添加了统计、四则运算等知识,这些难度大、思维严谨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了阻碍,很多学生缺乏坚持不懈的恒心,最终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成为了数学学困生。另外,近几年学校教育的学科内容不断增加,这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担,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也是导致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转化小学四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一)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与尊重

四年级的学生还都是正在成长的孩子,所以在学习时遇到挫折与失败就极易产生较强的失落感,在加上自身学习成绩差、教师与同学不喜欢等因素,他们就会不断的被自卑的负面情绪所笼罩。因此,教师要给与学困生更多的关爱与尊重。例如,课堂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困生学习状况,通过随堂课检的方式掌握学困生对本堂课数学知识的了解、运用程度,然后可以在课后寻找时间帮助学困生解难答疑,耐心的、语言温和的回答他们的问题,让学困生感到充分的尊重与关爱,从而为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让他们逐渐的融入到这个班级大家庭之内。

(二)积极调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为了让学困生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教师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使运用趣味教学法改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小学数学四年级人教版)时,教师可以采用“亲自动手量一量”的方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教师在黑板上随意画出一个角,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进行测量,最后教师公布结果,使学生在游戏中逐渐培养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为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所以,在数学授课中,教师要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给予表现优秀或进步突出的学生更多的奖励与表扬,从而让学生坚持保持良好的学习方式,最终形成习惯;而对不某些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师要给与惩罚与批评,帮助学生抛弃不良习惯。另外,教师应做好学生的自我分析、评价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学会通过自评的方式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的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学习习惯。

(四)家长与学校要强强联手

家长与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富有责任,因此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通过双方携手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例如,教师应时刻保持与学困生家长的联系,通过相互协商的方式,建立互相辅助的学困生转化对策、鉴于家庭环境舒适、温馨等特点,通过教师指导、家长实施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转化效果。比如在《平行四边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上讲解完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家长在家与学生创设寻找图形的趣味游戏,从而通过家长辅助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

(五)完善激励评价环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学困生转化效率,教师就必须对学困生的“小成绩、小成功”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让学困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为孩子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就比如教师在课上授课时,可以Υ友Ю生的长处进行提问,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解答问题,从而让其身上的优点得到发挥,通过给予他更多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消除与教师沟通的恐惧,建立平等且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下要做有亲和力的老师,多接触学生,融入学生群体中,舍得感情投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主动找学生谈心,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及时帮助他们纠正缺点改正错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从而消除彼此的隔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数学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大爱”,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知识的斗志。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造成四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学校、家长之间应建立默契的配合机制,帮助、引导数学学困生走出数学学习困境,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常泽宇.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的探究[J].才智,2016,(25).

[2]孙中红.不抛弃、不放弃,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归[J].好家长,2016,(30).

[3]代长江.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6,(28).

小学四年级数学篇8

前言: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1.从生活实际出发来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热情

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必不可少。也可以说,只有在学习兴趣的影响下,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产生出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动力,从而也就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同时也要将新课改中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突出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生活化来说,是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因此,教师将生活化与教学情境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化情境,这样也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如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室的四个角来为学生创建出生活化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通过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来鼓励学生动手测量,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学习好这一内容[1]。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激发出学生学习欲望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竞争意识,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学来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全面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明确自身在小组中的位置,通过不断的探究、交流以及解答等啦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做好引导工作,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上一篇:给校长的建议作文范文 下一篇:做一个快乐的人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