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规范范文

时间:2023-11-30 08:24:23

中学生行为规范

中学生行为规范篇1

一、乐乐争章活动在实践中开拓,在活动中创新

在“乐乐争章”实行两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争章活动吸引力有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争章活动的趣味性和长效性不强,“有用”、“有趣”等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没有学科的支撑,争章活动与队员的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与任课教师没有直接关系,参与评价活动局限于班主任,评价涉及内容也比较片面。因此常规教育只有把“儿童为本”“快乐成长”“主动学习”等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让活动真正走进队员的心灵,才能引导队员主动学习、快乐成长。于是,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实效和长效上,重在激发队员兴趣,设立了“乐乐大行动”计划,让乐乐争章活动走出一条持久有效的新路。

1.乐乐争章大行动 为使争章活动形象生动,激励队员的争章兴趣,我们创设了“乐乐争章大行动”――利用班会和晨会时间,让学生自省,小组互评,教师指导三结合,对照乐乐争章排行榜确立每月、每周的达成乐乐章,让学生有向往,有目标,有兴趣。为了让乐乐争章活动开展得更深更广,学校少先队每周把乐乐奖章分到每个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学生手中,让师生都享有考评和颁章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学生都有两个本周达成乐乐章,以这两个章为基数,根据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的监督评价或增或减,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评价每个学生所达到落实本周的争章数目,再确立下周的争章目标和措施,使争章活动更加形象、扎实、有效。

2.乐乐体验大行动 乐乐体验大行动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活动体验的平台,在活动中评价学生言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主题活动有“快乐六节”(读书节、国象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我是好队长演讲比赛”、“小手种下一片绿”、“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班级,我的家”、“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乐乐飞向社区”等,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在体验中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老师针对性的辅导,家长的协作支持,使得争章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实现了增值。

3.乐乐学行动 学习是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教学质量是校内外关注的焦点,因此努力把乐乐争章和学习活动挂起钩来,做到兴趣阅读,读写结合,竞赛行动,快乐进步,快乐争章。

二、乐乐争章活动在激励中深入,在坚持中提高

1.创新设章,搭建一个进取的舞台 平时,我关注成长中的乐乐,设立乐乐进步奖,为后进生搭建一个积极进取的舞台。要让他们找到自己可以争取的乐乐章,激励他们跳起来摘“桃子”,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章并不难,从而使他们个个感觉有奔头,获得成功的喜悦之后,必想获得第二次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知人善任,构建一个自主的平台 一个班的学生个性纷呈,作为班主任的我,以“知人”为前提,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差异。

3.目标奖励,成就健康的人格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终身受益。为此,我结合班级实际,使学生有明确的行动目标,每周评出“乐乐之星”和“乐乐小组”,每月评出“乐乐能手”,被评上的把照片张贴在宣传栏上。并根据乐乐争章的数目给予一定的实物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浓了。

三、乐乐争章活动在小组中评比,充分张扬“乐乐兵团”的凝聚力

在乐乐争章活动的激励下,为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本学期我把班级几个小有名气的“捣蛋鬼”分别编排在不同的小组中,并让同学推荐负责小组管理的连长。

1.设置乐乐小队排行榜,激发小组的团体力量 为让大家看到自己小组的表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在班级黑板的左上角开辟了一块乐乐兵连光荣榜。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颜色,一个小组的成员所获得的乐乐兵是同一种颜色,相应这一组的乐乐连旗和乐乐兵是同色。每个小组就是那一竖排的成员。乐乐连旗是对小组的共同奖励,乐乐兵是对小组成员个人的鼓励与激励。哪个学生某一方面表现好了,就奖励他一个相应颜色的乐乐兵。贴在相应的小组光荣榜上。一天下来,看哪组的乐乐兵最多,这一小组就获得了一面乐乐连旗。

2.充分利用“虾兵蟹将”,培养学生的管理班级能力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任,善教须先知人。”乐乐争章活动如果光靠老师来完成,肯定很累很繁琐,只有依靠学生,才会事半功倍。比如我会在每天放学之前,评选出当天获得乐乐兵最多的2名学生担任老师的小助手,也就是乐乐团长,他们有权参与管理,并有权颁发乐乐兵奖章。当然也有学生有不听从乐乐团长教导的时候,这时教师要为团长树立威望,给予帮助,必要的和家长共同督促教育,达到持之以恒的成效。

一段时间下来,很多孩子们便在争夺“乐乐兵团”的活动中增强了争先意识,也增强了榜样教育的功效,树立了自信心;很多学生看到了自身的优点,也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并学会用发现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养成了自觉遵守秩序的好习惯,也使一部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们学校开展乐乐争章活动已经三年多了,经过大家的努力和创新,教师的视野宽阔了,乐乐争章的路子更新了,学生的乐乐争章积极性不断地被激发,逐渐规范学习生活习惯,师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乐乐大行动”中。

中学生行为规范篇2

仰望苍穹,苍穹无语,却有鸟儿为他唱颂赞歌;俯视大地,大地无言,却有花草为它妆点美丽。同样,一个人即使不言不语,他所表现出的行为习惯也自会为他赢得他人的赞誉。共同阅读中学生行为守则规范演讲稿,请您阅读!

行为守则规范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做文明小学生》。能站在这里参加演讲比赛,我感到无比自豪。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能让所有的同学对《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更加文明的言行来净化我们的校园,美化我们的心灵。做为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不论在校内、校外都要遵守礼仪。你听:“老师早!老师好!对不起!没关系!请!谢谢!……”这些声音时时在校园内响起,而且经常能看到同学们互帮互助的身影……这些现象难道不值得继续发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吗?可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校园内,楼梯上,也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部分同学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楼梯的扶手,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对此我们是否该深刻思考一下呢?我们是学校的一员,学校的面貌要靠我们同学共同维护,只有人人讲文明,个个有礼貌,同学之间才会团结友爱,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加温暖,和谐,同学们才会更加健康,茁壮成长。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更需要我们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它们不仅写在纸上,而且要记在我们心里,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实际行动上。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借着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东风,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去不该去的地方。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文明、美丽的校园,让我们仁兴小学的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一个文明之人,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行为守则规范演讲稿2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__班的_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行为规范我能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不论在校内、校外都要遵守礼仪,做文明学生。开学的前几周,我们又进行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看到同学们的明显的变化,楼道里乱跑的没有了,走路慢步轻声的越来越多了,教室里也越来越干净了,经常能看到同学们互帮互助的身影。

当我们走在干净整洁甬道上,当我们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当我们在美丽的操场上尽情游戏时,我们怎能不保护我们的校园,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一草一木,荣辱兴衰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既然是学校的主人,就要时时发挥主人的作用,处处屡行主人的职责,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学校增添无限光彩。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文明、美丽的校园,让我们的芦台三小学的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一个文明之人,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行为守则规范演讲稿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当你在干净明亮的餐厅里就餐时,你是否注意过自己有意无意浪费掉的事物?当你在整洁美丽的校园内徘徊时,你是否在意过自己一不留神脱口而出的脏话?当你在宽敞温馨的教室内学习时,你是否留意过自己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的不文明行为?

也许有些同学会说这只是小事一桩,不必放在心上,可是同学们,当你做出如上举动的时候,你可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美好校园环境的破坏者。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而每个同学的言行举止也正反映出整个校园文化是否文明。

正所谓:“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并非一纸空谈,它需要我们真真切切地落实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在次,我向大家提出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穿着校服,大方规范;轻声细语,杜绝喧哗;上楼下楼,靠右行走;进出教室,随手关门;排队集会,迅速快捷;

2、上课认真听讲,不走神,不睡觉;课间文明放松,不追逐,不打闹;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不拖延,不抄袭;

3、接水打饭自觉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爱护公共设施、花草树木,不破坏,不践踏。

一个讲文明、懂礼仪、言行合乎规范的人,就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就是一个有修养、有道德内涵的人,就是一个严格自律、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位个体,都需要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个体才能成长。

同学们,每个人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一个弯腰捡垃圾的举动彰显着你美好的内心品德,一句主动问好的言语体现着你良好的道德修养,一个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动作显示着你优秀的道德品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学习并践行文明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讲文明、有道德、懂礼仪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行为守则规范演讲稿4大家好!

请你试想一下这样一个画面:乱轰轰的教室里,课桌横七竖八地摆着,地上到处是垃圾,废纸、包装袋甚至还有香蕉皮!老师在讲课,底下的同学嬉闹的嬉闹,吵架的吵架,全然没有上课的样子。试问:这样一个环境下如何能听课,这样一种氛围里如何能学习?

也许这个例子有些极端,却反映了一个真实而重要的问题,环境对人学习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回想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报考学军把。是因为这里的教育水平高还是这里的教学条件好?固然都有,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这里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所以在这里我们能学得更好。可见一个好的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了。

环境是由人营造的,想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必须有高素质的环境营造者。作为学校的主人,为学校创造良好环境的重担自然落在我们肩上。如果每位同学都能够不折不扣地认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那就是为学校出了一份力。良好的行为规范,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修课上安静学习不影响他人,下课时弯腰捡起地上的一张纸屑,放学后对老师说一声“老师再见。”有良好行为规范的人,生活必定有规律,生活有规律,学习才能有效率。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有高智商,更要有优良的道德情操,有端正的行为规范。不遵守集体纪律,再优秀能干也可能会被排斥,不遵守行为规范,再多才多艺也可能会被轻视。

罗曼·罗兰曾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我们怀抱着梦想来到这个美丽的校园,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怎么能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力来提高我们的学习呢?

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好成绩的保障。于集体来说,人人都有高的素质,学习环境自然得到提升;于自我来说,拥有好的行为规范是学习有效率的前提。因此,从现在起,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良好的行为规范来展示你不俗的才华和素质,用良好的行为规范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行为守则规范演讲稿5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二一班的_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行为规范我能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不论在校内、校外都要遵守礼仪,做文明学生。开学的前几周,我们又进行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看到同学们的明显的变化,楼道里乱跑的没有了,走路慢步轻声的越来越多了,教室里也越来越干净了,经常能看到同学们互帮互助的身影。

当我们走在干净整洁甬道上,当我们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当我们在美丽的操场上尽情游戏时,我们怎能不保护我们的校园,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一草一木,荣辱兴衰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既然是学校的主人,就要时时发挥主人的作用,处处屡行主人的职责,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学校增添无限光彩。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中学生行为规范篇3

一、学校与镇政府、镇直机关、各站所等建立了试点研究,成立了“三结合”网络,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计划,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

实行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各方面参与教育的“双向服务”共育新人的发展教育模式,构成综合育人的教育体系并已初见成效。

“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政府举办各种知识竞赛,如:国情知识问答、党的知识问答、诗朗诵、书法等比赛。镇政府、中小学、镇直机关、各站所都参与。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同时也了解了更多的国情知识、党的知识,体会到党的英明、伟大,了解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

二、实践学校与镇政府的工作计划——每学期根据不同的节日,都要为孩子们创造“献爱心”的活动空间

在每年传统端午节到来之际,为了让孤寡老人也能体会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我校少先大队组织部分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我们一起过节”慰问活动,与老人们一起庆祝端午节。

我们的活动内容首先是清洁美化敬老院的环境,然后是派送食物(送粽子、送禽蛋等),陪老人们谈天说地,并为老人们表演唱歌、舞蹈等节目。通过开展慰问活动,不仅使老人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同时也让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和温暖,切身体会了一次真切的感恩教育。

汶川地震、2010年桦甸市洪灾等,我校多次组织开展了《我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零花钱:一元、两元、五元……投进了募捐箱,献出自己的爱心。

利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及每月月末时间,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打扫室内卫生、大扫除等,在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总之,我们不仅要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德育系统工程来实施,在德育系统工程的构建和完善中,解决好德、智、体、美、劳相渗透,各阶段教育相衔接及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的问题,使其整合为互相渗透、纵向衔接、横向配合的有机整体,形成整体育人的合力。

中学生行为规范篇4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七年级的xx,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遵守行为规范,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同学们,新的一天里,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今天的奋斗是为了明天的成功。社会需要的是合格的人才,合格的人才来自合格的学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呢?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凡一个集体,是不能少了规范或者说规矩的。由于有了讲话、做事等方面的规范,才使我们在规范中逐步成长,逐步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回顾我们开学以来,晨读时朗朗书声,许多同学碰到老师时主动打招呼问候,自习课纪律良好,卫生方面校园整洁环保,表现出中学生应有的朝气蓬勃之美,凡此种种,举之不尽。这是我们大家都愿意看到的进步,在这种进步之中,我们看到了十一中的未来。

作为在校的学生,就应该有许多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要自觉对照并自觉遵守新守则新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在学习方面,我们要做到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同时还要做到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昨日的规范,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规范将决定明天的我们。我们必须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培养规范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中学生行为规范篇5

新杨中学是地处桃浦地区的普通公办初级中学,具有“导入人口集中、弱势群体集聚、城郊结合集弱”三个显著特点。学校从实际出发、更从学生的发展着眼,既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底线工程”;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的“道德风景线”。在“尊重教育”的学校文化的浸润下,我们以“传统美德教育”为基本点、核心点、生长点,架构行为规范教育的网络,引导学生围绕“传美扬善”的目标,彰显“好习惯成就好未来”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优良美德伴我行”中扬帆远航!

“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整合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基于对“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把握;基于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城市精神的把握,始终重视和强调:传统美德教育应该通过行为规范教育来外显和内化,两者之间是相互相承、相互依托的。行为表现如果不能彰显传统美德,所谓的表现就没有内涵和深度;反之,传统美德一旦离开了一定的行为表现,同样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一) 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

1、行动研究法: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贯穿在课题研究始终的研究策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用行动来“以点带面、及时总结、逐步推广”,重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召开了开题报告会,中期交流会。课题组定期召开例会进行研讨,尤其是以班主任的研讨实践为主要的行动模式。

2、 文献研究法:

课题组认真学习“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的相关文献,了解当前行为“行为规范教育”和“传美美德教育”的最新探索实践,为本课题聚焦的“两者整合教育”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参考依据。

3、案例研究法:

利用网络的交互作用和班主任研修的实践阵地,分头收集他人开展“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整合教育的有关案例,注意向他人借鉴经验,从中归纳出有价值的教育模式和指导方法,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科学的基础。

(二) 研究的内容

1、 制定课题研究的分层目标―确立以“教育整合”为目的的梯度目标;

2、 开发课题研究的校本课程―推进以“教育整合”为目的的课程建设;

3、 设计课题研究的专题活动―开展以“教育整合”为目的的系列活动;

4、 完善课题研究的综合评价―优化以“教育整合”为目的的绿色评价;

(三)研究的过程

1、 课题研究的时间

2010年10月――2013年10月

2、 课题研究的人员

分管德育的校长领衔,政教处牵头,班主任具体落实。同时依托学校的“社区听证会”,邀请家委会代表和部分社区文教干部参加,学校科研室提供科研引领和信息技术指导。

3、 课题研究的步骤

(1) 组建课题研究的主力队伍;

(2) 设计课题研究的调查问卷;

(3) 召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

(4) 收集相关性的文献和案例;

(5) 班主任开展专题研修例会;

(6) 主题班会、校园艺术活动;

(7) 召开课题研究中期推进会;

(8) 开展课题研究的调研活动;

(9) 做好整改和课题结题工作。

三、 课题研究的结论与成果

(一) 以“价值引领”为核心,架构梯度整合目标

1、 总目标

学校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终极目标,努力使学生成为“讲礼貌、懂尊重、会负责、乐奉献”的新杨好少年。把“内化基本道德观念”和“外显文明礼仪习惯”作为行为规范教育的导入点和着眼点,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态度表现、价值导向”引领。

2、分目标

(二) 以“传美扬善”为宗旨,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在课题实践中,我们编写和完善了新杨中学“四航”校本德育课程:

以“小故事,大智慧”样式编写的“四航”校本德育课程,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心需求、接受程度”等相关要素,期间的每个篇章均以“案例分享,故事链接,锦囊妙计,智慧点金,行动感召”等来呈现,在“爱国家、爱社会、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爱生活”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中生动绽放“真、善、美”的人文之花。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需要、提高实施 效果”。要求班主任认真备课,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授课,重视资源的整合。主题教育课的设计力求做到“目标适切、内容适合、拓展适度、评价适当”,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学期结束,按照学校的要求递交“授课详案、活动课件、学生感悟、老师评语”,着力体现“班主任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生成的动态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教育评价的激励性”。

(三) 以“知行统一”为基点,完善专题活动内容

我们重视专题教育的载体运用,努力创设育人环境,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文化,用多元化的活动奏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利用“传统节庆日、伟人诞辰日、重大纪念日”等德育实施载体,以“基础道德”为抓手,树“文明新风”;以“责任奉献”为抓手,立“人生理想”;以“国情教育”为抓手,强“爱国意识”;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增“人文情怀”;以“社会实践”为抓手,炼“意志品质”。使学生的举手投足在优良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完善有新杨特点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四) 以“榜样激励”为导向,制定多元评价体系

在课题实践中,我们通过优化“新杨十佳之星”的校本评选机制,把“绿色指标”的核心思想渗透在评选活动中,体现多元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新杨十佳之星”以“每月一星”的方式推进,每次十位同学“获星”称号,积极营造“大家来追星―争当美德好少年”的优良校风。为“行为规范”和“传统美德”的整合教育提供“赏识激励”和“榜样示范”的支持系统。

* 成果呈现:

1、 编写成册并认真实施《新杨中学学生行为规范指导手册》;

2、 建设学校“四大文化长廊”,开展专题教育;

(感恩长廊、风采长廊、励志长廊、艺术长廊)

3、 制作了两部“传美”学堂专题教育宣传片

(1) 《孝亲敬老话感恩》获区级“传美”比赛二等奖

(2) 《永恒的“光之塔”》获全国“传美”比赛一等奖

4、 编写并实施校本“四航”课程(四本教材)

(1) 预备年级《成长启航》;(2)初一年级《责任导航》;

(3) 初二年级《青春护航》;(4)初三年级《励志远航》;

5、编写了“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九九重阳孝久久》实施方案

* 摘录三段社区居民对新杨中学学生的称赞:

(1)学校的优良行规,是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贡献

我是紫荆苑居委文教干部范金琪,作为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我为新杨中学的进步感到高兴,学校的学风校风有很多令人称道之处。每天早晨的排队进校、每天放学的整队离校,已经成为桃浦七村一道风景线。我在社区组织学生开展寒暑假活动时也明显察觉到:新杨中学的学生都能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并且在文明礼仪方面和各项社区活动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育才先育德”,新杨中学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2)新杨中学的进步是桃浦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

我是杜鹃苑的社会工作者,名叫吕志光。新杨中学是在逆境中成长和发展

起来的。当时(1996年)的桃浦地区环境脏、乱、差,秩序和治安不堪,学生厌学,家长放任,逃课的、校外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校声誉,有的家长不愿意将孩子送进“新杨”。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穷者思变”,逆境中的校领导奋发图强、教职员工群策群力,为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努力改变现状。

短短几载,一个崭新的“新杨”开始展现-----校园整洁美观,校风严谨,学风勤勉,师生的文明礼貌很多都表现在言行举止、举手投足的小事和细节上,让桃浦百姓很受感动。目前,新杨中学在数万人注目下,成绩斐然,今天,桃浦的精神文明建设已上一个新台阶,社会环境已有质的转变。或许孩子影响了大人,或许小手牵大手成功?新杨中学为周边环境的大改变,功不可没,是桃浦地区精神文明的坚强基石。

(3)新杨中学的学生为桃浦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亮色

中学生行为规范篇6

(一)养成与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性定义

“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使之形成或成长,实质指向教育并有教育之意。养成一般指养成习惯,也特指一个人的素质体现。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提出君子是通过学校的养成之法培养而成。无论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个体素质的体现,均需要长时间坚持与磨砺,因此成人与成才是一个养成的过程。行为规范是个人在某种活动中应遵守的规则、准则的总称,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法律规定及相应章程等。行为规范的核心是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可与接受,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言行。从根本上讲,行为规范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遵循,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与延伸。日常行为规范是个体作为社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则、准则的总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指学校以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学生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依据,对学生在读期间提出的一系列准则、规范的总称。文化哲学、现代哲学、批判哲学对日常生活作出不同解释,批判哲学研究者衣俊卿把日常生活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命存在、延续的生活资料获取和消费活动、以语言为中介的日常交往活动、以重复性和非创造性为本质的日常观念活动。学生作为常人或一般个体时,其日常生活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一致,但作为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一员,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人的生活存在差别:场所相对固定、时间集中、集体性突出、可塑性强、自在性相对较弱、自为性、他律性更加明显,学习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学生日常生活必须予以规范和引导教育。

(二)养成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规定性定义

养成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为习惯教育、道德教育等,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心理、高尚道德品质、正确思想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养成教育包含道德理性启蒙和道德习惯培养,道德理性教育是精神基础,道德习惯教育是前者的生活外化。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形成道德,侧重于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教师以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准则和规范的教育,主要包括在读期间为人处事、学习态度、言行举止、礼貌待人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成为自律性的新时代人才。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培育时代新人。”[2]是否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要培养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首要内容,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

学生日常生活世界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存寓所,在这个寓所中的认同感、安全感、熟悉感,保证了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培养日常观念、发展日常思维、形成日常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生活观念、学习思维和行为。同时,由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要求以善和美为标准,高度自律并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是学生日常生活世界顺利展开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儒学经典对“蒙养”“蒙正”非常重视,强调人的成长必须靠后天养成。养成教育的特点在于日常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目的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的高尚品质。养成教育具有层次性,以培养行为习惯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强调行为习惯养成基础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最基础层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题,其显性目的在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表现出自动化、合乎规范的行为,直接指向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的最初层次。二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日常性是对养成教育的经典诠释。养成教育中的养成,体现了日常性、长期性,重复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过程性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日常性,更需要长时间坚持。三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潜在目的是养成教育的显性目的,即培养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青年。因此,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子系统,也是养成教育的首要内容。

二、高职院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家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修养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职业教育关系青年成长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对高职招生进行了系列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统一高考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4]学生言行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二)高职学生入学层次存在较大差距

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改革后,学生入学层次呈现多样性。高职分类招生对象按照学生学历层次分为:参加当年全省高考报名的考生,一是应、往届中职毕业生,二是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三是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四是中职推优学生,五是3+2学生,2019年新增了退役军人和农民工。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在生活习惯、道德素养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职学生生活习惯较差、遇事容易冲动、过于自我、组织纪律性差、意气用事、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是高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未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大多由于高中时期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良好生活习惯,纪律性较差,生活习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非常需要及时引导与教育。通过高考进校的学生,大学生活较之高中生活时间更充裕,懒散的毛病就慢慢显现出来,再加上其他类型学生的影响,需要好好引导保持其良好行为习惯与自律,在学生中发挥带头作用。因此,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多层次性、多样性看,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问题突出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且精准扶贫教育对象比例较高,贫困面较大,按理应更加懂事,但现实是学生打架斗殴、违纪违规经常发生,对待家长及尊师重教方面不尽如意,缺乏良好的文明习惯,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不遵守作息制度要求,午休和就寝时间喧闹无比(打电话、半夜歌唱、打游戏到凌晨或通宵),影响他人正常休息,导致寝室关系恶化,矛盾激增;迟到、不认真听课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喝酒闹事、打架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学生举止不文雅,不爱卫生、奇装异服现象较为明显。四是诚信缺失、不文明上网、网络贷款和高利贷已成为严峻问题。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相应规章制度才能舒心度过大学生活。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不容忽视的任务。

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高职学生“成人”的意义

(一)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学生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养成教育的生活性

养成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在生活中展开并得以检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高职学生要在复杂的实际生活及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游刃有余,就必须遵守相应规则以规范自身行为。老子提出“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告诉我们万物的存在都是有规律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就是遵守道、遵守规律。孟子云:“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5]作为学生,必须尊重并遵守学校的规矩要求。日常行为规范既是对学生的约束,更是对学生成人成才的保障,无论是为学还是做人,按规矩办事才能做大做强自身,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人。大学是学生社会性自我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自我,与学生日常生活直接相关。过什么生活,就获得什么“养料”,这个“养料”是有益的、无益的抑或是有害的,取决于个体选取的内容进而表现的相应行为。大学生具有一定可塑性,面对现实生活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纷繁复杂性,必须靠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汲取精华助推自身成长。孔子曰:知及知,仁能守知,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6]要做到见善如不及,见到不善如探汤,以善良的行为规范激励自身不断自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既是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在于促使个体社会化,使人成为遵守社会规范的个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之后在《学会反思》中提出学会反思。笔者认为,做人是基础,必须先学会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这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义,也是教育的要义。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个体社会化教育,使人能够在社会中正常生活,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守纪的常人。陶行知先生高度重视日常生活对个人成长成才的教育意义与作用,提出“生活教育”的基本理论。他指出,一个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取得成就的大小有别,关键在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然而很多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人担忧,他们紧跟网络游戏潮流、虚度光阴,典型应了韩愈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贪图享乐和安逸,荒废和颓败,毫无所成。日常生活既指向当下生活,又包含未来生活,二者就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具有连续性,因此,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不断养成的过程。

(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修身养性的教育,体现了养成教育的过程性

人的经验具有持续性,良好的行为必须靠不断坚持才能成为自动化的行为,这就是养成的过程。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修身养性的教育,这是内涵角度的本意,目的在于遵守行为规范,按照礼仪行事,通过潜心凝志的学习达到自律,成为一个合格时代新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修身养性的过程性,如荀子说“事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7]修身养性包含人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并按一定顺序展开,这是过程性的具体体现。人成长的过程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从个体层面看,只有个体经验的过程向上、有意义、有价值,才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欲望,不断丰富自身经验。因此,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改变自己的经验才能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性是其常态化的特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过程教育,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体成长的价值,重在通过在校学习使学生具有正向积极的行为。三年就是过程,是时间的延续与积淀。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有效性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达到,这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8]所以要‘慎终如始’并勤而行之。过程性的成长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时间角度的修身养性本意,也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之日常二字的本意,体现了养成教育之“养”的过程性本意。

(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潜在目的是立德树人,体现了养成教育的目的性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显性目的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潜在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与情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教育全过程。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成为讲文明、有道德的人,让自己的行为、名声,为人为学都能表现出高度自律,合乎仁德,以德为伴,做宽而不僈、惟德之基之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潜在目的是强调学生做到真诚不欺,守住仁德,真正落实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让学生最终能成为好法而行之士或笃志而体的君子,这也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关键在践行,体现了养成教育的实践性

养成教育的养成性需要时间的坚持,更需要通过长时间不断践行使之成为一种常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否有效必须靠长时间践行。只有通过践行,学生才能养成良好习惯、达到养成之“成”。是否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根本原因是个体有无“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的心态、是否存敬畏之心。曾国藩曾说,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所谓常,即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的良好道德素养和行为。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这个常是指学生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主要是对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遵守和践行。人要成人成才必须践行自已的义务与责任、发挥制度规范和约束作用,在自觉践行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学生自动化的优良行为。老子提出无为,就是指不妄为,不随意而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不妄为,不随意而为,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规范,敬畏规矩,高度要求自身表现出不妄为和不随意而为的行为,不断践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助推自身成长。但当下的情况是很多高职学生无所患,对自己何以安身立命的问题没有意识,以至昼寝、刷视频、点抖音、打游戏成为学习生活的主题,如何践行决定了学生生活的质量。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必须靠主动践行才能达成目标,以践行的态度与行为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来规范、约束自己,真正把外在规范与要求内化于心并成为自动化行为。

四、结语

中学生行为规范篇7

关键词: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原因;矫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48-02

社会规范背离的概念是由我国学者蓝维提出的,即“社会规范背离是指主体选择与社会规范要求不同的或相反的言论和行为,形成的与社会规范遵从相反的态度。”至于何为社会规范,人们从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过定义。从广义上讲,社会规范多指整个社会和各个社会团体及其成员在一定社会文化基础上应有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风俗习惯、法律规范、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等。从狭义上讲,社会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由一定社会组织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标准、准则或规则。人们对社会规范的了解和掌握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社会学习逐渐实现的。

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照背离行为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的社会规范背离行为和群体的社会规范背离行为;按照做出背离行为时的主观态度不同,可分为社会规范的故意背离行为和社会规范的过失背离行为;根据背离的社会规范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道德背离行为、纪律背离行为和法律背离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背离行为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中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就业教育,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绝大多数中职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对我国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但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中职生形成了不良的心理结构,在品德、学习方面较长时间表现为后进。这些后进生在学校里经常做出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研究,是后进生转化教育的前提。

原因分析

造成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规范的社会性与中职后进生的独立性相对立

社会规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的功能在于保障社会生活秩序,提升人们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培养自主自觉行为。从本质上讲,社会规范就是解决个人和社会之间矛盾的工具。人们运用社会规范调节行为,实际上是选择、运用社会认可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完成个人的社会行为,而社会认可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充分考虑了社会共同利益、个人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要求而制定的。对个人而言,选择这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有时要放弃自己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改变个人的某些愿望以适应社会与他人长远、共同的目标。

但中职后进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他们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当这些规范与中职后进生的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会引起他们对这些规范的不信任、不满意,甚至违反。如广东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职生要“穿戴整洁、大方得体”,但总会有学生明知故犯。因为他们认为,仪容、仪表是个人的事情,学校不应该干涉,而且社会上他们的许多同龄人“都是这样打扮的”。

(二)社会规范的显性约束性与中职后进生认可的隐性规范相矛盾

当前,我们用于规范学生行为的社会规范大多是由国家、学校制定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社会规范。这种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社会规范有利于学校统一社会规范教育的内容,易于达成共识。但是这种规范未能针对具体学生的特点,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且,这些规范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依据自己的认识制定的,中职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规范制定参与权往往得不到尊重,导致学生对规范的正义性产生怀疑,影响了他们对规范的理解和遵守。

与此同时,学生在与他人,特别是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会形成了一定的交往规则,包括校园氛围中存在的潜规则、习俗等。譬如,新生对师兄师姐的尊重,对师兄师姐观点的认同等。由于学生认为这些是必须遵守的,所以愿意主动去接受这些隐性规范的约束。当自上而下的具有显性约束力的规范与他们心目中的隐形规范相冲突时,后进生更愿意去遵守隐性规范。

(三)教育过程的缺陷引发中职后进生的背离行为

规范不同于知识,规范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人们对社会规范接受的标准是懂、信、用。其中,信就是规范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的方面。一般地讲,在知识教育中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身是深信不移的,科学知识和个体利益也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而规范教育则不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利益集团制定不同的规范。中职后进生在决定是否遵从规范之前会先审视它,评价它,确定这些规范是否“正确”、是否“可信”。在实际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通过召开校会、主题班会、座谈会、全校大检查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规范。在活动中,学生背离行为似有所收敛,但事后“旧态重演”的很多,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规范没能使学生“信”。

另外,知识教育中一定的重复是必要的,重复可以强化感知、加深记忆、有助于理解和运用。而规范教育中的重复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规范逆反,不但不能推动中职后进生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反而促使中职后进生选择与社会规范不同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即蓝维所说的“过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育本身的异化,甚至走到了它的反面”。

长期以来,安分守己、听话服从、谦让利他、循规蹈矩、乐于奉献、学习成绩优秀是“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正如杰克逊(Philip W Jackson)在《教室的生活》(Life in Class)中所讲的“在教室要获得好的生活,主要就是按教师所说的去做。”而我们的后进生的表现与这些“好学生”、“好孩子”的要求相去甚远。

(四)学业失败和心理不成熟是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重要诱因

中职后进生的一个特点是学习成绩不良。中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与学生之前接受的义务教育完全不同,他们要有个适应过程。许多学生在选择报读中职时,也想过“要改头换面,学一技之长”。但是由于他们文化基础薄弱,往往对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不理解,“鸭子听雷”使后进生在课堂上如坐针毡,总想以各种借口逃离课堂,出现学习厌倦。学习厌倦使他们更加陷入“文化课不爱学,专业课学不会”的困境。同时,由于文化素质低下,后进生的分辨能力、控制能力和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比较弱,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一些社会规范背离行为。许多后进生习惯于只关注自己的需要,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理解和把握别人的感受和需要,结果在与人交往中经常受挫。遇到挫折他们常常不能及时反省自己,而是把所有责任归咎于他人,甚至因此产生报复行为。同学之间小小的纠纷常常会成为伤害事件的“导火线”。

(五)传媒的影响使后进生对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随着各种现代传播工具的普及,媒体对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可忽视。一些影视报刊大肆渲染色情暴力,将黑帮老大塑造成英雄,使中职后进生发生崇拜偏差,视黑帮分子为学习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同时,随着手机的普及,学生课堂上摆弄手机的现象相当突出,从过去的只是发短信到如今的上网打游戏、聊天,甚至将其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另外,一些学生上课时利用手机摄像功能偷拍,甚至把一些不雅照片传上网络,给他人和学校造成了伤害。

矫正策略

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矫正,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在此主要讨论中职学校的作用。

(一)培养合理的服从习惯,加强社会适应教育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时曾经提出了13条学生修养标准,其中第七条为“培养合理服从的习惯”。中职后进生对社会规范的背离,往往是他们过于强调自我,不能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注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合理的服从教育,如服从教育教学任务的安排、作业的要求、外出参观的组织、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等。要通过合理的服从教育使中职后进生认识到强调自我不能以损害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为代价,必须遵守国家法令,执行企事业单位制度;如果认为社会规范有违反法律或公共道德的,可以通过沟通或法律等相关途径解决。

恰当的社会规范教育是促进中职后进生社会化发展,引导后进生参与团体事务、学会平衡团体规约与个人自主发展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培养后进生的合作精神、交际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途径。

(二)正确定位学校规范教育的目标,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我国古人所说的“孟母择邻”、“一傅众咻”的故事,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环境熏陶对人成长所起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直接面向学生的社会规范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间接的、隐性的教育细水长流,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学校应从人性和文明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后进生的思想和觉悟的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生活,重视规范教育目标的适度和务实,强调规范教育的实效性,使社会规范教育更加社会化、生活化。同时,要培育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能对人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会促使人心灵净化、人格提升。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义,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环境卫生、绿化、宿舍文化创建等活动,使学生对自己动手美化的校园环境产生依恋、爱护,珍惜一草一本。还应规范学校的制度建设,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学校制度的制定,使他们“信”学校,愿意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

(三)重视家校沟通,协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父母教育的失职导致了两种结局,一是孩子不体谅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在父母的庇护下逐渐变得自私、冷漠;二是生存能力差,不懂得或不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营造自己的生活。”正确的家庭教育是预防中职后进生违规范行为的重要环节。家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基本的是非观,父母应该教给子女判断对与错的正确标准,教会他们如何客观地评价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家庭和学校的沟通,除了传统上的请家长到学校、教师家访和电话联系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书信等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家校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对后进生的教育达成共识。要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不单单是“管”孩子,更重要的是进行培养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自觉性较差,反复性较强,家长可能也会懈怠,中职教师要注意家校沟通的持久性,要把握沟通过程中的主动性,使家长成为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矫正中的重要的、合格的施教者。

对中职后进生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研究是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的基础。后进生的社会规范背离行为既有规范本身的原因,也有教育原因和后进生自身的原因,对后进生的转化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背离行为,采取不同的方式。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通力合作,共同为中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参考文献:

[1]蓝维.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蓝维.过度教育对中职后进生发展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4(25).

[3]Philip W Jackson.Life in Class[M].New York:Hold Rinehart and Winston,1968.

[4]孙云晓.成功父母必读[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中学生行为规范篇8

论文摘要:美国哲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尔认为规范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规范研究也不是仅仅对规范进行描述和解释,更重要的是要对规范进行管控。规范可以区分出其显在方面与潜在方面,规范不仅仅是在其常态应用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场合和反应的关系,更与其相关生活背景紧密相联。规范的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潜在方面体现出规范的四个重要性质,同时它也揭示了对规范进行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弗雷德里克·威尔(frederick l.will)是20世纪美国规范哲学理论领域的佼佼者,规范管控(the governance of norms)理论是其规范问题研究中最成熟的理论。在阐述规范管控理论之前他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他首先批判了传统哲学中演绎主义的思想模式,把它看成是基础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他认为把规范看成是对思想和行为起指导作用的样板这一传统规范观就是上述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偏见。第二,他区分了规范的显在方面与潜在方面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性质,阐述了对规范进行哲学管控的可能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威尔提出了如何理解对规范所进行的一系列管控的理论,并论述了经过反思和管控而得来的新规范,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何在的问题。

一、什么是对规范的管控

威尔是在一个相当广义的意义上使用规范一词的,他用规范指处理问题的多种模式(pat-tern),这些模式是各个领域中思想和行为的指南或标准。这些领域包括在科学和其他认知学科中得到例证的各种形式的知识,也包括道德、法律、政治,各种实践技术和工艺,以及日常生活。www.133229.Com他认为规范在一个极端可能是精确计算的规则,在另一个极端,则可能是被赞同的实践行动的模式。它们可能是科学观察或理论建构的调整原则,又或者是道德的,政治的,或法律程序的原则。规范并不是在严格一致的活动中得到例证的样板(template),而是“体现在人类生活中的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而对规范的管控(governance)指的则是对已接受的规范的批评、改正等。它既包括在哲学反思中的管控,也包括非哲学的反思中的管控,还包括非反思中的管控(即根据直觉而进行的管控)。而哲学管控包括了管控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哲学反思所表现出来的批评和评价作用,二是更加主动的修正,产生,重建作用。所以管控是“规范不断形成、加强、减弱、改进和退化”的方式。在规范的管控问题中,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那些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规范,尤其是基础性规范,在多大程度上服从于我们哲学反思的控制,对其进行管控具有多大程度的可能性;如果赞成管控是可能的,那么管控所产生的结果,即规范经过管控之后出现的各种变化(包括删除原有规范和建立新规范),其合理性是来自于原来已接受的规范呢,还是其他。威尔的规范管控理论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的实质就是“规范管控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是规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

二、规范管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威尔认为是规范本身具有的性质决定了对规范进行管控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决定了我们的管控工作应该怎样进行。

他认为有显在方面(manifest aspect)和潜在方面(latent aspect)。规范的显在方面指的是规范固定的和常规的应用,以及在此应用中提炼出来的场合与反应的关系。按规范行动,需要对行动的场合进行正确分辨,并做出进行恰当的行动的决定。一般人们考察一个规范,常用的方式就是考察这些不同场合以及在这些场合下人们的不同反应。所以威尔说规范就存在于这种场合和反应的关系之中,而这一关系在规范的固定应用中得到例证。学习规范的人就是在他自身中建立起这种相应的关系,这种内在化了的关系会为遵循规范的人提供与规范相一致的行动的样板。同时威尔也指出显在方面并不是规范内容的全部,因为我们常常会看到具体行动中含有超出场合与反应的简单关系的内容。这就是规范的潜在方面,即规范对生活方式的依赖。威尔认为规范的潜在方面体现出规范的四个性质:活泼,开放,在有组织的能动的整体中群集的倾向,与相关生活领域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决定。这些规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是我们理解规范怎样确立,以及从哲学上评价、研究、管控规范的基础。

具体说来威尔认为规范绝不是迟钝的,而是与生活的其他特征处于动态关系之中,它倾向于变化;由于规范是活泼的而不是迟钝的,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开放的而不是像其显在方面那样是关闭的。因为规范在其适用和使用中,总是可能存在着一些的模糊情况,在其中我们无法判定规范是适用的或是不适用的,也存在一些可能的场合,在其中我们无法判定规范被应用时作出的反应应该是怎样的。同时规范是有组织地被缚在一起的,尽管它们之间绑缚的松紧程度各不相同,但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当着思想和行动的工具和媒介。在生活的广泛领域中它们被称为生活方式、职业习惯、伦理的和宗教的教养和信仰。这些生活方式,都具体体现着规范并受到它们的引导,有时也会进一步产生相反的和超越性的规范。所以威尔认为我们应该从哲学上认识到,由规范而导致的生活的形成和由生活而导致的规范的不断形成和变革是相互影响的。

然而,威尔对于规范的显在方面和潜在方面,以及由潜在方面体现出来的规范的四个重要特征在某一特定规范中具体如何表现,并没有举出例子来加以说明。他的同事,伊利诺斯大学的哲学教授詹姆斯·华莱士则在《行为的精神》一文中通过“装配线案例”对威尔的这一理论作了具体阐述和发展。比如从装配线上传输过来了一个元件,这时我的工作是要把一个红绿色相间的电阻器接在元件伸出的两个接线端上。华莱士认为这一行为看似简单,但是它也是由许多其他行为组成。指示该行为的规范其实已经事先假设了我知道如何识别电阻器,如何通过颜色来把电阻器分类,如何把电阻器接在接线端上等等。所以我的工作规范要由指导识别电阻器、分类电阻器、把电阻器接在接线端上等具体操作的规范组成。同时我的行为又是生产整个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进一步,生产这个产品又是经济和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而后者则又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分析下来,即使是相对简单的装配线工作也是相当复杂的,它是一种依靠劳动而谋生的活动,也是一种满足人们需要的生产性活动。从显在方面来看,我的工作规范指示我不断进行重复操作。从装配线上传输下来一个元件,我转动它使得接线端可以看得到,拿起一个红绿色相间的电阻器,接线,然后对下一个元件重复这些操作……这就是装配线上的常规情况,规范的显在方面足以应付这种常规情况。但是如果有一天红绿色相间的电阻器用完了或者找不到了,而这时下一个元件已经传输过来,我该怎么办呢?现有工作规范没有指示我如何应对这种意外。我是应该让这个元件没有装配电阻器就通过呢;还是应该让装配线停下来呢?假如有人懂得欧姆定律,告诉我三个黄褐色相间的电阻器相当于一个红绿色相间的电阻器,那么我应该把三个黄褐色相间的电阻器接在接线端上并将元

件放在装配线让它继续传输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依赖很多因素,比如组装最终的产品时,装上了三个电阻器的元件是否能与其他组件相适合;装原成品的盒子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如此装配之后的元件;黄褐色相间的电阻器是不是会比红绿色相间的电阻器稍贵一些;这样装配之后的元件是否会增加与其他组件相匹配时的开支,这些开支是可接受的吗,等等。当这样的非常规情况出现时,按照威尔的观点,我的原有工作规范需要加以修正,或由另一个新增规范来加以补充,从而使得规范的显在方面能够涵盖和解决意外,重新以明确的指令来指示我该怎么做。这种对规范的管控就有多种因素需要被考虑,这就是威尔说“规范是人们生活和实践的更大的综合体的组成部分”的意义所在。所以规范本身所没有包括的与相关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的联系就是规范的潜在方面。如果规范适用的条件或人们使用规范时的具体行动发生了改变,规范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当规范的显在方面无法应对意外情况的出现时,解决问题就要参考“人们生活和实践的更大的综合体”。

然而规范潜在方面的作用,除了要在意外出现时通过揭示规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指导人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则是通过这种方式指导我们对规范进行管控,并解决这种管控何以可能的问题。对规范进行批判、保留、修正或删除,判断规范是否还是有效的,需要把规范放在相关生活领域的背景中,考察它是否能够通过其显在方面给人的行动以明确的指示,考察它应用的条件是否发生了改变;当原有规范无法解决意外情况的出现,我们要在各种新规范的候选项中进行选择时,同样,我们也需要把它们放在相关生活背景中考察其有效性而选择出最合理的一个;对于已经建立的新规范,如何理解其有效性的来源和保证,我们还是要诉诸于相关生活背景。

威尔区分规范的显在方面和潜在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规范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威尔认为以前人们一直只关注于规范的显在方面,关注于如何在规范的指导下思考和行动,而忽视了规范的潜在的一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应对意外情况的出现,也完全没有必要对已接受的规范进行反思、批判和修正,而只需接受并内化规范,严格按照规范的指示去做,在相应的场合中,应用规范作出适当的反应即可。这样一来,我们也就不可能对规范进行管控了,因为我们的任何思想和行动都禁锢在已接受的规范的网中,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应用规范或复制规范,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期待在这些规范所制定的标准下提出对它们自身的批判甚至否定呢?正是因为在生活中存在着规范功能失常的场合,存在着仅仅依靠规范中场合与反应的显在方面我们无法理解和应对的意外,我们才有必要对规范进行管控,也正是这些反常才为我们对规范进行评价和管控提供了依据和线索。威尔也承认我们对规范的管控常常只是集中在规范的显在方面,但是这种管控之所以是可能的,有权威的,合理的,就在于规范显在方面的背后隐藏着规范的潜在方面,对显在方面的管控实际上就是在反映和调整规范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为规范的管控提供了源泉和保证。威尔认为我们应该把规范的显在方面与其潜在方面结合起来。他说我们不仅仅是在复制得到认可的场合与反应的关系,而且更是在塑造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自己,相应地我们也在塑造关于我们自身的规范和思想。

威尔的规范的潜在方面与显在方面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的倾向。首先,他认为在许多道德的、政治的和认识的规范中,我们很容易就能辨别出规范对生活方式的依赖,但是因为受到柏拉图主义传统的影响,这种依赖通常被看作规范的一个方面,即使不能完全把它排除掉,也要把它最小化,这样就能使规范尽可能地接近于数学的和逻辑的规则,把它们理想化,而完全独立于人的生活。威尔认为这是一种偏见,他认为规范是文化地、历史地发展的,规范中有许多内容是不能用精确的公式来表达的,我们应该把规范作为更大的人类生活和实践的综合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这样一来,我们研究规范的视野就更加广阔了,我们反思规范的目的也就变成了反思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生活了。其次,生活背景为我们对规范进行管控提供出各种候选项,当我们要在其中选择最合理的一项时,合理的标准在威尔看来其实就是能否有效解决意外,就是规范是否有用,是否更有利于反映和促进社会生活的进步。他认为一个未接受的规范的权威就在于它作出的承诺,即承诺能起到一般规范所起到的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同样的广泛的作用。威尔提醒我们要转移哲学研究的注意力,不是要去解释任何新规范如何合理地从旧规范中发展出来,而是关注怎样在不断从规范的源头和基础中产生出来的有效性程度明显不同的各种规范候选项中作出合理选择。复次,威尔认为任何规范脱离了它们的潜在内容,即从现实环境中抽象出来考虑,都无法发挥其指导作用。在他看来,只有具体的规范,而没有适用于任何情况、能够解决任何问题的金规则;规范也只有在特定情境和具体事件中确定下来,才具有可比较性,才有证明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意义。

规范的显在方面与潜在方面的区分和关联,为威尔进一步阐述其规范管控思想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只有把规范放在一个超出了其显在方面的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我们的管控工作才有了必要性和丰富的可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在发掘出规范所依赖的真正的生活背景的变化之后,我们才能反过来更好地管控其显在的方面。所以威尔提出对规范进行管控的关键就是重建规范概念,把规范的显在方面与潜在方面结合起来。至于具体如何结合,威尔只提出了对规范进行跨领域研究的建议。因为他认为规范的潜在方面贯穿于它所维持的社会,一个领域之内的规范可以与多个其他领域相关联,比如宗教信仰和惯例,就可能与涉及公民权利、政府征兵、税收、医疗惯例的争论相关;而天文学解释框架则可能与认识的、技术的、经济的、宗教的、法律的、政治的多个领域的发展有关。与其说威尔是在解决问题,还不如说他是在进行呼吁,呼吁更多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来关注和研究规范问题。国内研究规范问题的学者在分析了规范论的对象和性质后,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对规范的研究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这样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专家通力合作才能做好。”

三、规范管控理论的革命性

威尔的规范管控理论,不仅仅致力于对规范及其体系进行描述和解释,更是要论证对规范进行管控的可能性与方法。这与其他许多当代西方规范理论的思路大不相同。比如德国法哲学家凯尔森就认为,研究法律规范所建立起来的纯粹法理论是一门科学,“唯一目的在于认识法律而不在于形成法律”,他认为科学必须就其对象实际上是什么来加以叙述,而不是从某些特定的价值判断的观点来规定它应该如何或不应该如何。但威尔的规范理论正是要在评价的基础上对规范进行管控。他认为规范及其体系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而只有经过了反思和管控的规范及其体系才是真正合理的。所以,威尔的管控理论无疑代表了规范研究的另一条思路,同时也体现出了规范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所在。

同时,威尔的理论也贯穿着反基础主义和反普遍主义这两个革命性特征,而这两个特征又

是统一的。

威尔认为,在传统规范观中,人们通常只注意到规范的显在方面,把规范看成是对思想和行为起指导作用的样板,这种观点的核心就是演绎主义(deductivism)。演绎主义就是要求有先在的规范存在,并且这些先在的规范能够说明在对它们的使用中出现的新思想或特殊行为,并保证这些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性。如果采用演绎主义的思维方式,那么先在的、已接受的规范就不在我们反思和管控的范围之内了,它们是独立于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根据一般规范演绎出特殊事件中的特殊的思想和行动的方式而已。这样对规范进行管控也就毫无必要和可能性了。威尔对这种演绎主义持强烈的批判的态度。如上文所述,他认为规范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只是规范性质的一个方面,规范同时还要与生活背景紧密相联,而后者才是规范的本质属性。而对于规范与生活背景之间关系是不能仅仅用演绎主义的思路来看待和研究的。

更进一步,威尔认为现代哲学最深的要求就是寻找“不受管控的管控者(ungoverned gover-nors)”。这种“不受管控的管控者”是演绎主义的希望和保证。从规范论的角度来看,威尔所批判的“不受管控的管控者”,其实就是仅仅作为我们思想和行为样板而存在的规范,这样的规范是我们思想和行动最后的根据和标准,通过演绎和复制这些规范,我们一般就能得到有效的和恰当的结果。这样的规范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管控者,管控和指示着我们如何去想和如何去做,同时这些规范是在我们管控范围之外的,其权威不受挑战。所以它们就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基础,如果要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寻找最后的理由,它们就是不断回溯之后我们最终所找到的根据。这种存在“不受管控的管控者”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基础主义的表现。威尔认为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不受管控的管控者”,因为如前所述,规范既是管控性的,又是被管控的。德国哲学家马提亚·凯特纳(matthias kettner)也认为规范总是产生于管控的过程之中,总是包含有学习的因素在其中,因此不存在不受管控的管控者。

威尔采用实用主义来应对基础主义的困境。他认为,首先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不是从柏拉图式的天国中下降而来的,而是文化地、历史地发展的,它们体现在受特殊传统教育的人中。这一点在关于规范的潜在方面的学说中已经得到了证明。规范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与生活的联系,就是其文化性和历史性的表现。规范不仅历史地被确定,而且其发展、变化和消失也是因为生活背景的变化而产生的。没有什么先在于我们的文化和历史的,脱离了人的生活的最终根据和保证。其次,人们可以在面对反常,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修正最初的原则和观念。已接受的规范之所以受到了挑战,就在于它们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新规范的有效性就在于解决问题上,它们能够作出与旧规范同样甚至更有效的承诺。人们依据实用主义的原则可以对原有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作出修正。所以任何规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接受批判、反思和管控的,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再次,如“装配线案例”中所分析的,规范中有许多内容是不能用精确的公式来表达的。使规范尽可能地接近于数学的和逻辑的规则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而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要依据历史环境和特殊场合作出适宜于当下的决断。

与这种反基础主义相一致的就是对普遍主义的批判。威尔批判普遍主义并不是说规范在运用中不具有普遍的指导力,不同的人在同一场合下运用同一规范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而是说,一方面规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存在和有效性不是永恒的、普遍的;另一方面在对规范进行批判和管控时,不存在抽象的、不依赖于环境的、彻底性的标准,可以依据它来判断我们的管控是否成功。威尔认为在基础主义中,采用确证的演绎主义程序,我们可以就找到一种这样的评判标准,那就是“不受管控的管控者”。依据它,我们可以断定与“不受管控的管控者”相一致的管控结果就是合理的、有效的、成功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无效的、失败的。而在非演绎主义的管控理论中我们不要期望能够产生一个合理的管控原则。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管控是否成功都是相对的,我们对成功与否的评价也只能依赖环境而进行,对某一次管控和改进成功与否的评判并不能成为以后再评判的基础。因为这样的判断是不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不能泛化的。

上一篇:拓展活动范文 下一篇:中国古典文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