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工程师范文

时间:2023-11-05 14:45:48

前端工程师

前端工程师篇1

 

美国上市公司-----亿元级外企、IT培训领军企业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一、达内国际集团简介

达内国际集团是中国IT职业教育的品牌,是目前中国IT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4月3日,达内国际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家在美国上市的IT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也是2014年赴美上市股。除中高端IT人才实训外,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同样致力于IT 人才输送、教育平台建设、软件研发等综合服务。目前,已形成包括 人才实训中心、软件研发中心、软件人才中心、IT 教育中心四大人才服务模块达内国际集团逐渐形成以IT培训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及人才服务领导品牌。

达内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各个中心由软件专家负责运营,课程设计引进北美先进技术,贴近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北美海外专家与来自IBM、华为、用友、亚信、东软等国内外名企的一线实战专家担任讲师,以确保高端培训效果。达内在课程设计与培训模式上不断创新,开创“零首付、低押金,就业后付款”的信贷就业模式先河,改革培训模式保持培训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90%以上的就业率,同时高质量就业。

二、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与高校和企业合作

从创建之初,达内国际集团就非常重视与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经过13年辛勤的耕耘,达内国际集团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达内先后与全国500多所大学的计算机或软件学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其中20%以上为211重点大学,在100多所院校里建立了达内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并与包括北大软件学院在内的7所院校建立软件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近年来,达内加强了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步伐,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全方位的高校开展合作,对高校的教学改革、优化高校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以及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实战型业务水平的提升都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内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达内在全国建立5大软件人才中心,300人才顾问每天不断与全国上万家企业保持联系和沟通。通过13年达内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达内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人才推荐,人才定制培养、人才租赁与外包、校园招聘、IT猎头、企业内训等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一站式的服务体系。截止到2014年5月底,达内与全国5万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个月在达内全国中心有近600场的企业双选会,达内还会定期做专场招聘会,正是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达内学员保持行业的学员就业率,2014年实现了95%以上的就业率。

三、达内国际集团主要业绩:

达内国际集团作为中国高端IT培训的翘楚,从创业之初就倡导 “诚信、创新、开放、合作”的企业文化,同时经营战略一直都保持经营模式和产品保持行业的一步:率先在美国上市家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推出“先就业,后付款”IT信贷就业培训的IT职业教育;率先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由IT技术专家建立和运营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全面开放课堂,随时真课试听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与“211工程”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真实披露学员就业率、就业品质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开辟高端课程,培养IT白领、金领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完全真实公开师资背景的IT职业教育机构。

达内国际集团由于优秀的教学效果、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倾力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近年来达内荣获了各界机构的颁奖:达内是业界的一家2006、2007、2008、2009连续4年入选德勤评选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公司”、“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公司”,中关村管理委员会指定的“软件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教委联合评为“首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被《计算机世界》评选的“就业服务杰出贡献奖”、被《中国计算机报》评选的“影响力培训机构奖”、被搜狐评为“中国十大教育集团”、被腾讯评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影响力的IT品牌”, 2010年更是和百度、搜狐、中兴电子等企业被欧美同学会评为中国海外归国人员创业“腾飞奖”中国50强优秀企业、2011年获得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教育行业“领军企业”2012年9月获凤凰网、网易财经、影响力峰会组委会评选的“2012年度信赖企业”大奖、2012、2013年 荣获普华永道和高企协颁发“2011中关村高成长企业100”。2013年荣获智联招聘中国年度雇主“北京30强”企业等大奖。

四、达内国际集团IT培训课程:

1、java培训-----------java工程师;

2、UI培训-----------UI大咖设计师;

3、Android培训-----------安卓工程师;

4、IOS培训-----------IOS软件工程师;

5、Web培训-----------Web前端工程师;

6、HTML5培训-----------前端互联网工程师;

7、会计培训-----------主办会计师;

8、网络营销培训-----------网络营销经理师;

9、unity培训-----------Unity3D工程师;

10、大数据培训-----------大数据工程师;

11、PHP培训-----------PHP开发工程师;

12、嵌入式培训-----------嵌入式工程师;

13、软件测试培训-----------软件测试工程师;

14、C++培训-----------C++软件工程师

15、linux培训-----------linux运维工程师

16、Net培训-----------Net开发工程师

五、达内国际集团就业:

1、2016-02-17-------- 中南大学学生参加达内C++培训,成功转型9万年薪入职软通动力;

2、2016-02-16-------小学教师参加达内PHP培训,成功转型薪资翻3倍获10k高薪;

3、2016-01-16-------本科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成功入职外资软件企业;

4、2016-01-25-------电气工程师参加达内网络营销培训,成功转行获9k月薪入职搜房网;

5、2016-01-08--------公务员不干枯燥工作参加达内培训,转型网络营销师获15K高薪;

6、2016-01-07-------平面设计师遇瓶颈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薪资飙升2倍多获15k高薪;

7、2015-12-29------大四学员参加达内iOS培训,获10W年薪赢在职场起点;

8、2015-12-28-----中国计量大学大三学员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获月薪12K入职offer;

9、2015-12-18-----机械专业学员零基础参加达内PHP培训,获7K月薪成功转行;

10、2015-12-25------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获7K月薪入职敦煌网;

 

六、达内国际集团各校区分布及具体地址: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北京市(海淀区):

1、达内北京中关村中心JAVA: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2、达内北京大数据中心才高大数据: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3、达内北京万寿路中心WEB前端: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文博大厦二层

4、达内北京清华园中心.NET/Unity3D: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小关街120号万盛商务会馆A区三层

5、达内北京魏公村中心UI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12号天作国际大厦三层

6、达内北京海淀园中心PHP: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7、达内北京网络营销中心网络营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北京市(朝阳区):

1、达内北京潘家园中心安卓/IOS: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松榆北路7号院11号楼建业苑6层

2、达内北京亚运村中心软件测试:

---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66号院1号楼3层达内科技测试学院

3、达内北京会计中心会计: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二层

北京市(东城区):

1、达内北京南锣鼓巷校区UED: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15号新华文化大厦3层

2、达内北京天坛中心Linux云计算、Pyhton、红帽认证:

---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6号珍贝大厦西侧三层

3、达内北京广渠门中心C++/嵌入式: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家园25号楼启达大厦1-2层

·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前端工程师篇2

关键词:移动终端;大学课堂;交互式学习

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这一改变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如今的大学校园,无线信号覆盖全面,接入便捷,使大学生感受到科技的便利。学生对移动智能终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现象给大学课堂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课前、课间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网成了常态,而减少了以往的课前预习、课间讨论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不仅影响了使用者自身的学习质量,使其不能专心思考问题和深入学习知识,还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移动智能终端进课堂的思考

科技是把双刃剑,智能终端虽然对大学课堂造成了消极影响,但是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是大势所趋。对于智能移动终端进课堂要疏堵结合,既要减少移动智能终端对课堂教学的不利影响,又要想方设法充分利用智能终端的功能来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完全可以把智能终端作为简单易用的教学辅助工具。把学生最熟悉、使用最多的工具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大学课堂中合理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是改善大学课堂教学的需要。

1.课堂考勤的变革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学生课堂考勤工作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课堂点名考勤方式耽误课堂时间,浪费教师精力。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现在的大学课堂考勤出现了很多新手段,如蓝牙定位、指纹打卡、刷脸、微信“二维码”签到等,一应俱全,这些考勤方式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课堂的出勤率。把学生请进课堂是为了让他们真正参与课堂学习,这就需要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如果对上述电子考勤方式加以改进,在每次课前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预习题目,课堂上以微信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签到,并将回答问题的情况计入考评,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环节。

2.交互学习的变革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数字化课堂有两种模式:“一对一”的美国模式和“课堂信息化”的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更符合高校教学特点,这种模式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现在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作为课堂互动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实时沟通,从而有效地增强课堂互动效果。这一互动方式的改变,使得大学课堂中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体转变为指导性主体,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师生的课堂互动。

3.课堂考核的变革

目前的大学课程考核存在着普遍的“平时上课随意、考前突击复习、考完立马忘记”三部曲,这种快餐式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的长久掌握和理解非常不利。为了提高课程学习的远期效果,促进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就需要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带着压力学习。教师在上课前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在课堂进行中根据进度把相关问题设置成微信答题环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及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换代,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智能设备,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尤为重要。移动智能终端走进高校课堂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智能终端的应用对传统教育的颠覆,对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将引起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大变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敢于创新,让移动智能终端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瑞红,提高虚拟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煤炭高等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4(1):56-58.

[2] 陈志刚等,手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2):54-56.

[3]马燕.大学生掌媒使用效果分析――基于随机抽样和用户体验调查[J].新闻前哨2014(6):65-66.

[4]许永忠,岳蕾,董守华, 等.地质工程专业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教学思考[J].新校园,2016(3),52-53.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中国矿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编号:2015YB15)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资助。

作者简介:许永忠,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前端工程师篇3

关键词:HOOK;Socket;进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1007402

作者简介:宋文军(1981-),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河池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已经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高校很多专业已经开设了第二甚至第三门计算机课程。对计算机上机实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特殊性,总有一部分学生在上机时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浏览网页、听音乐、QQ聊天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上机和上课的效果,如何有效控制学生的上机行为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实现了学生机进程监控功能,可以通过在教师端添加禁止运行的程序列表,应用后,所有被应用的学生端都无法运行禁止程序列表中的程序。

1 关键技术

1.1 Socket技术

要实现教师端与学生端的通信,必须使用Socket编程,Sockets(套接口)是一种网络编程接口,最早被称为伯克利套接口(Berkeley Sockets)。后被移植到其他系统,其Windows平台的版本称为Winsock。套接口是网络通信端点的一种抽象概念,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机制。利用Winsock提供的函数可以建立基于TCP或UDP通信,TCP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UDP是不可靠无连接的通信。本系统中采用基于TCP的通信模式。

1.2 HOOK API技术

要使学生端的监控功能顺利实现,学生端自身必须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功能,也就是学生端进程不能被人为结束掉。使用HOOK API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知道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消息机制贯穿始终,钩子(HOOK)则可以用来监控系统中的消息,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设置HOOK函数来监视指定窗口的某种消息,其所监视的窗口可以是其他进程所创建的。HOOK函数可以在消息到达目标代码前截获消息,并进行相应处理。而HOOKAPI就是指截获特定的进程或系统对某个API函数的调用,使得API的执行流程转向指定的代码。通过调用SetWindowsHookEx函数可以方便地安装或卸载钩子。

2 原理与系统功能

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机房环境下控制学生的上机行为,为了便于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监控,程序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可以对全体的学生机进行程序监控设置,在教师端添加禁止运行的程序列表(主要是需要禁止的进程名称),在教师端应用后,列表被传送至学生端。学生端在收到列表后,将列表中的进程写入指定文件中。然后开始监控,监控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当前运行的进程列表和被限制的进程列表进行比对,如果发现正在运行的进程中有被限制在被限制进程列表中,则直接结束相应进程,从而达到进程监控的目的。

经过上述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进程管理功能。主要实现被禁止程序列表中程序的添加和删除,该功能在教师端实现。

(2)进程监控功能。该功能在学生端实现,主要是定时监控学生端是否有禁止程序列表中的程序,如果发现,则自动结束进程。

(3)网络通信功能。主要实现被禁止程序列表从教师端传送至学生端,这里,教师端作为服务端接受学生端的连接请求,学生端发出连接请求。教师端与学生端建立连接之后,教师端向学生端发送数据,学生端根据数据进行监控。

3 系统功能的实现

3.1 网络通信功能

要实现教师端与学生端的通信,必须使用Socket编程,要实现对特定学生端的程序管理,必须在教师端显示已经连接的学生端列表,列表中可以显示计算机名和IP地址。

实现的原理是在初始化界面代码中使用CreateThread函数创建新线程,在新线程中进行初始化Winsock库、绑定本地IP和端口(Bind)、监听学生端请求(Listen)、接受学生端请求(Accept);其中Accept函数在一个无限循环中运行,每接受一个学生端连接请求就返回一个新的Socket保持通信并调用AddStu(SerSock,Seraddr),该函数调用一系列函数首先给该学生机连接所在列表控件行分配一个索引ID,然后将索引ID与Socket对应,接着创建一个新线程使用该Socket对应学生端发送获取计算机名和IP地址的命令,学生端收到相应信息后再发送至主窗体同时发送上线信息,则主窗口调用InsertItem函数和SetItemText函数将学生端的计算机名和IP地址显示在列表空间中。3.2 进程管理功能

教师端与学生端建立连接后,必须将教师端指定的禁止程序列表发送至学生端。其过程是在教师端利用GetText 函数获取列表框控件的内容,使用Winsock API 的send方法,将内容发送到学生端。学生端在收到列表信息后负责将其写入文件。

3.3 进程监控功能

进程监控功能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其具体实现包含:查找符合条件进程、结束符合条件进程、学生端进程自我保护等几个模块。这些功能都在学生端实现。

(1)查找符合条件进程。查找符合条件的进程,主要是用CreateToolhelp32Snapshot函数获取当前运行的进程快照,Process32First函数和Process32Next函数获取遍历获取进程句柄,调用szExeFile获得进程名称,将获得进程名和禁止列表中的进程名都转化为大写(为方便比较),然后使用lstrcmp函数比较两者是否相等。

(2)结束指定进程。当找到被禁止进程后,先调用th32ProcessID成员获取进程的ID,然后调用OpenProcess函数获取进程句柄,再利用TerminateProcess函数强制结束进程。如果有进程不能结束则调用EnableDebugPrivilege函数提升学生端程序权限然后再进行相关操作。

(3)学生端进程自我保护。由于学生端进程本身容易被任务管理器结束,所以需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功能。强制结束进程实际上是调用TerminateProcess函数,由于TerminateProcess函数的参数是进程句柄,句柄对系统来说不是唯一的,所以HOOK TerminateProcess函数是不行的。由于进程ID可以唯一标示一个进程,所以可以在其结束进程前调用OpenProcess函数时检查其参数 PROID是否为学生端进程ID,如果是将其拦截,从而实现进程自我保护功能。

参考文献:

[1]赵玲,浩明.基于C/S结构的学生机房监控系统[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1).

前端工程师篇4

分析客户进程比较慢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供应商更换动力不足:由于原有的供应商的稳定合作,即便产品有一些小问题,但是,尚不足以让客户积极的推动更换供应商的行为,即,在客户端缺乏动力.

2.信任的建立:更换新的配套设备将会有一个信任度建立的过程,任何新品即便是再好的产品,客户都会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然后才能讲有欲望去实现这个销售行为.

3.风险的存在,使用任何新品去配套都会有一个中间的不适应期,这个将会带给客户一些潜在的风险,因此,客户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4.自上而下的推动力不足:客户方的自上而下的推动,即,在寻找合格客户的过程中对决策者的推动力不足.

5.学习的过程,由于配套产品涉及到应用软件开发,因此,而我们的产品非如同siemens,产品一样的广泛应用,这就造成客户端工程师去学习新的开发软件,尽管我们是源代码全开放的开发平台,但是,对于客户端工程师而言,都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人的惰性会造成其积极性不高.培训计划销售计划市场营销销售技巧电话销售更多…

结合这些问题,我们提出销售解决策略案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工业品促销

试用,由客户自行试用来评测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功能与性能的评价来自客户.

此效果相对比较明显,即,由于,我们的产品在性能的稳定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当然,客观的讲,我们不能讲就一定比siemens的产品更有优势,但是,每个产品的定位会有所不同,我们会以价格,贴标,代开发这几种方式来弥补品牌的缺陷)

2:高阶行销

由于高层经理会有较大的权限和知识面,并且能够快速的与客户端高层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赢得客户的重视等等,这些都是高阶行销的便利,公司的高层经理就曾经跟本人讲,你不要认为我是你的上司,你应该认为我是你的销售员,你告诉我,那个客户需要我去和他来谈,那么,你就告诉我,我来协助你做一部分工作.

3:客户特殊收益

客户的特殊收益,就是要去挖掘产品除了本身作为一个控制器而言的技术功能,还要去挖掘其产品技术以外的收益,而这些都是围绕客户端的不同人员来展开.

一般来说,客户端的决策者情况分布为:

总经理:

在较小的公司,总经理会有较大的决策权限,一般,我们讲从企业的组织结构来讲,在小型的公司的组织结构都会比较倾向于直线制,这样高层经理拥有较大的决策权,而一般公司都会比较集权,毕竟分权的情况在公司里就会比较少一些,因此,为什么在管理学的组织结构讨论中只会讨论集权的弊端而不讨论分权的弊端呢?正是这个原因.

技术经理:

在中型或者较大的公司,技术经理会拥有较大的权限,或者,尽管,他们没有较大的权限,但是,他们的建议基

本上属于那种会比较权威的.

工程师

对工业品而言,很多时候,工程师由于在其专业领域的权威性,特别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工程师,他们具有对产品的深厚专业功底,因此,他们来决定产品的使用,例如,有些公司的高层经理和技术经理都非电气专业出身,因此,电气专业出身的资深工程师就会有较大的决策权或者高度的建议采纳度.

采购经理

相对而言,很多公司的采购人员并非专业出身

缺乏对所采购产品的足够知识,所以,其工作往往仅仅是去实现采购流程,而决策权由前面所提到的三种情况人员来决定,但是对以下情况,采购人员则拥有了较大的权限.

a.标准件,有些产品属于标准件,例如低压控制产品,管阀件,所以,可以由采购自己来决定,因为,采购在较小的产品信息范围内拥有一定的经验与知识技能.

b.专业采购,即经过训练的专业采购,他们可能出身于专业领域,具有应用经验,例如专业的电气设备采购,专业的机械设备采购师,专业的化工原料采购,服装面料采购.都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广度,能够进行比较大范围产品信息的评判能力.

针对不同的情况,会有公关的侧重点的不同,一般,我们所遇到的情况大多数是由工程师来完成的,因为,工程师是最终的产品应用者,而且,由于我们的产品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技术,需要与客户端的设备工艺与电气工程师共同来完成,因此,工程师在即便没有决策权的情况下也是拥有较高的采购建议采纳度.

因此,我们的沟通主要是与客户端的工程师首先来进行,一般先是从技术块入手,来确认客户对产品的应用需求情况.

对于客户端工程师我们相信除了产品本身的技术收益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收益会去让他们积极主动的促进销售工作的开展.

1.个人收益,这个我们不去多谈,但是,会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也是需要去处理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情况,对于有些产品,个人收益的索取者范围会比较大,整个企业内部流程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去做工作,特别是对大型的机电设备如电梯,中央空调,建筑的暖通水电产品,智能与网络工程师,特别是在工程类销售,这块的利益瓜分者相对比较多,因此,公关也会比较复杂,销售成本非常高,公司需要一定的实力否则的话,就会比较难以切入.

但是,不同类型的客户又会有差别,对于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而言相对会比较复杂,对于中小型私营企业,会比较简单,对外资企业也会相对简单,但是,不能不去从客户的暗示中把握其潜在个人需求,否则的话就会失去机会.

由于这块会涉及到一些灰色的交易,因此,处理需要慎重,这个地方是需要建立比较深度的信任才会比较合适,否则的话机会不多,因此需要较长线的投入.

2.客户的成就,对于很多工程师来讲,他们的业绩就来自于他们能够开发出更好的产品,而在成本上得到降低,花费更少的时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业绩,这一点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时候,这一点会被忽视掉,很多销售只关注了技术方面的,而没有关注客户本身在这个方面的收益.

由于他开发了较好的产品,而且周期缩短成本降低,这从另一个方面为公司做出了贡献,因此可以做为其在公司地位巩固的一个方面,也会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而成为起在职业纵深方向发展的一个可以拿出手的东西.

3.成长的需求,客户端的工程师会从一个案自中得到

学习的机会,使得他们有机会通过一个新的方案采用而获得学习与成长的机会.培训计划销售计划市场营销销售技巧电话销售更多…

总之,销售的工作就是要客户端的建议者自行向其决策者进行推销,而,另一方面,销售亦需要配合其进行该项工作.与客户端工程师共同去讨论其有效的建议方式与方法,时机与进程控制.

推的技术就在于一个自上而下的执行,从客户端高层入手去推广,配合高阶行销,而且在工程师端对其进行一个思路的切入,使其认识到采用这个产品不仅仅得到的是技术上的适合,而且在其它方面的收益也要被囊获进去,这样才会使其能够比较快速的去推销.

4:促进成交

进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适时的去促进成交,客户很难讲要自行去提出成交要求,除非这个产品是只有此店的情况,客户会比较积极的寻求合作

,但是,目前的市场情况是这样的产品实在是太多了.

5:指挥与协调内部与外部进程

内部服务与客户承诺的衔接,事实上,对于工业品而言,内部工程师也往往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内部的服务工程师,应用工程师,技术总监都会成为一种销售的力量,他们从服务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了较好的满意度,从而促进了客户的进程加快,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工程师与销售之间存在的观念与工作方式方法的差异,使得工程师往往会与客户端的人员产生不能实现销售端承诺的情况,工程师会认为这个技术实在难以实现,而销售却向客户进行了承诺,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量与难度的增加,而如果是一个比较负责的工程师就会比较妥善的处理,但是,有时侯,工程师反倒由于我行我素而使得客户端不满意.

因此工业品销售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人员销售:即销售的直接推销.

2.高阶行销:由公司的高层进行销售促进.

3.工程师销售:即,由工程师所提供的服务来展开对客户端的满意度建立与推进.

4.服务销售:由售后服务端的销售来完成满意度.

5.全员销售:公司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建立一种销售意识,例如接电话的小姐,一定要能够比较礼貌与符合礼仪的接听电话,而其它任何接电话与不相关的人员也要能够保持一些比较好的礼节与为客户着想的意识,财务与后勤也要去能够保持比较规范的服务理念.

前端工程师篇5

Web端设计规范包含哪些;目前网上大部分设计规范都是之针对组件控件的规范,缺少完整的设计思想和体系化的内容。在制定设计规范过程中会形成设计理念、设计原则、组件控件、界面交互和输出文档等。设计者可以依据自我的设计理念和原则按照功能需求直接调用规范中的标准控件,按照信息结构调用元素尺寸进行设计,很轻易便能输出中高保真原型图,减轻了设计过程中对交互控件选择和信息排版思考的负担。

Web端设计规范之设计理念篇;不同的使用对象(B端、C端),不同的终端设备,设计的区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设计理念也有所区别。B端产品一般较定制化,以业务为导向。可能有很多高级功能,突出高效易用,导致易学性打折扣。C端产品一般考虑绝大部分用户使用场景和诉求,高级功能会相对少点。突出易学性。所以在制定设计理念时,可根据团队实际情况来设计制定。

Web端设计规范之设计原则篇;设计原则目前已经有很多,例如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格式塔原则、剃刀法则、费茨定律、以及设计中常见的对比、对齐等,那么对于这么多原则如何变成一套自己的设计规范的设计原则篇呢?这个需要设计师们根据自身情况或者自身团队实际情况去把控梳理。

Web端设计规范之组件控件篇;组件控件是整个设计规范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组件控件分类可以根据组件控件属性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组件控件的功能进行划分。按照设计师做设计的使用场景,还是按照组件控件的功能性进行划分比较切合。例如表单类就可以划分为:单文本输入,多文本输入、日历时间选择器、下拉选择列表、单选框复选框等等。

Web端设计规范之界面交互篇;移动端的触发手势有单击、长按、左右滑动、拖拽、旋转、夹捏等。相对于移动端,Web端的界面交互就很简单了,基本就是悬浮和点击。界面交互的本质用一个公式可表述即:触发对象+操作行为+交互结果=界面交互。

Web端设计规范之团队输出物篇;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我们的重点工作职责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对接上游的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跟他们讨论过产品规划及需求后,他们会根据交互设计师输出的交互文档来评审设计方案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在开发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其次要对接下游的视觉设计师和开发工程师,他们会根据交互文档中的线框图、交互细节说明等来输出视觉设计稿、用代码实现交互设计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完成落地实现等工作。所以交互设计师最重要的输出物就是交互文档,它是对接上下游的重要纽带。专业的交互文档应该包含以下7点内容:完整的项目简介、需求分析、新增修改纪录、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的方案阐述、页面交互流程图(包含界面布局,操作手势,反馈效果,元素的规则定义)、异常页面和异常情况的说明。

前端工程师篇6

通信运营商渠道变革悄然进行,终端营销成为渠道新的增长点,终端营销人员的能力决定了渠道的核心竞争力。终端营销人员基数大、分布广,如何全面提升终端营销人员能力是培训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新的课题。本文提出了“终端辅训师”培养思路,运用“学、练、用”打造一个“会卖、会教、会导”的团队,最终推进终端市场高效率运营。

【关键词】

终端辅训师;能力;“学、练、用”; 培养

在渠道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渠道变革的不断深入,终端营销人员的能力决定了渠道的核心竞争力。变革中的渠道建设,终端营销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培训管理者的共识。

就目前通信行业终端营销人员的现状来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的数量比较多,整体素质不高,能力有待提升。有没有一种做法,能够让所有的人员都齐头并进呢?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看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后富起来”的理论符合国情。因此,让所有的终端营销人员能力同时提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所以需要对终端营销人员划分层次,然后针对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以及培养周期等。这样,就能够在短期内实现一部分人的能力先优秀起来,再通过骨干人才的二次转移培养,以“传-帮-带”的方式促进更多人成长起来。而“先富起来”的一部人我们就叫他“终端辅训师”。

所谓“终端辅训师”,指“会卖、会教、会导”的实战型终端营销人员。

“会卖”指精通与销售相关的专业和技术,能熟练操作各种系统终手机端机;具备丰富的销售技巧并能切实应用于实际终端销售过程中。

“会教”指能通过设计相应的课程将知识传授给其他有需要的营销人员(课程开发+课程讲授)。

“会导”指能通过辅训师的方式(讲解+辅导+练习+指导)快速培养终端能手。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员能力提升。

确定终端辅训师能力标准之后,发展或培养成为关键阶段。人才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知识,取得业务绩效的提升。笔者在丰富的项目经验基础上,对终端营销人员能力提升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实战。通过“学、练、用”打造终端辅训师,逐步推进人才培养和渠道深度运营。

第一步:学,集中培训让终端辅训师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并学会运用

终端辅训师培养“学”是指从终端营销管理、销售技巧、教练技术、课程开发能力几个方面梳理课程并进行集中培训,提升终端辅训师能力并打造终端辅训师队伍知识基础。

另外,辅以在线学习方式。与第三方合作搭建在线培训平台,培训管理者可以对终端辅训师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化管理。同时,学员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在该平台上获取并分享相应的知识,并自行进行潜力测试、性格测试等。

第二步:练,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并通过练习输出一批课程

终端辅训师培养“练”分为两方面进行。一是以实践为推手,现场终端营销实战演练,拉动终端辅训师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二是开展课程开发训练营促使终端辅训师掌握“编导演”的能力并输出一批成熟的课程。

现场终端营销实战演练,指在内外部专家团队的参与下,推动终端营销人员熟练掌握培训知识与技能。重点利用场景演练终端营销过程重点环节的轨迹管理:设置角色认知与营销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营销过程产生的问题及建议做出规范化管理,如记录营销话术。同时,在营销实战演练中,专家团队提供营销辅助工具帮助终端营销人员成长。如《终端营销过程记录表》。

开展课程开发训练营通过“教你编、带你导、陪你演和制作精”四步培养终端辅训师课程开发及授课能力。

“教你编”是指内外部专家的指导下,选定课程主题,并根据收集素材设计内容。

“带你导”是指在内外部专家的带领下,回顾前期所学知识,介绍课程开发工具并要求学员熟练掌握。

“陪你演”是指在内外部专家的陪同下,学员通过针对课程的讲授或演示进行“讲师”资格认证,同时匹配相应课程。在演示课程的过程中,专家和学员相互间也会进行知识与经验的分享,促进共同成长。

“制作精”是指通过内外部评审专家对训练营开发的课程进行评审验收,同时以课程包的形式固化下来。

第三步:用,开展终端辅训师巡讲辅导获得,让技能与成果落地执行

终端辅训师培养“用”是指通过实践演练和认证的“终端辅训师”开展巡讲辅导活动,专家参与,带动所有终端营销人员一起成长。

通过终端辅训师的培养,不仅让辅训师掌握了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同时也让辅训师掌握学习能力的方法,并能实现有效的传播,让知识或经验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与积累。

终端辅训师培养,提升了个人与团队的营销能力,同时打造了一个“会卖、会教、会导”的团队,通过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最终推进终端市场高效率运营。

【作者简介】

前端工程师篇7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移动端教学;碎片化学习

一、研究背景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教师不但要利用有限的讲课课时进行理论授课,还要在设计辅导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设计方案逐一指正,并对设计实践环节所要涉及到的实验室各种设备进行操作讲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①教学知识点众多,每门设计课都有不同的理论与方法,多数设计课又都有实验或实践环节,学生往往容易忘记,需要教师重复不断讲解;②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师一对一辅导工作量巨大,须针对不同造型分析制作方法并讲解实验室各种机器操作要点及加工方法;③辅导同时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教学时效性差;④电脑端携带不便,无法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因此传统的PPT集中讲授课程方法和一对一辅导已经无法高效率的满足教学现状,这需要教师针对课程内容特点进行必要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另一方面,信息在指尖(手机)成为当代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微信平台更是每日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本研究针对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从设计类、实验类、实践类不同侧重点,拟选取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产品设计实习三门课程,建立基于移动端网络教学平台,涵盖课程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案例课件、课程资料、作业汇总与展示、作业评价与师生互动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交互知识检索查阅课程内容各个环节,能够丰富现有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正式课堂相辅相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项目成果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公众和相关院校分享交流,共同促进课程的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二、国内外现状

在国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青岛宣言》[1]”中提出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手段的开放式在线教育平台将是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美国常青藤高校均已开展数字化在线教育平台,服务全球,分享教育资源。目前我国教育部也大力号召支持各大高校努力建设慕课MOOCs平台,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然慕课的实行需要庞大的教学团队共同努力,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就实用层面的教学改革而言,以现有媒体介质为平台,能够高效好省地实现教育手段数字化转型,因此多位教师以微信平台为媒介展开了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孙宏英[2]提出了以微信群为环境载体,以微课程为核心构建教师虚拟培训体系的构想,论证了微信在教学过程的重要辅助功能;刘娟娟[3]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微课程教学研究,并以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为例,提出了利用微信技术搭建微课程辅导教学平台,旨在提高教学互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由性和艺术创造性,进而促进教学的方法改革;元丽莉[4]通过分析微信平台自主学习优势,研究已有高校微信平台教学模式,分析设计类专业课程中全英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全英文授课——设计类专业课程微信平台教学辅助支持环境设想,探讨其可行性和优势;孙萍[5]结合微信平台微内容和微媒体的技术特征,分析了微信的教学功能.以“大学生数字艺术基础”课程为例构建了微学习模式,探讨了微信支持下的微学习案例设计方案与实施过程。综上所述,以微信平台为媒介,整合移动端网页、网盘等多种手段的移动端课程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研究与应用,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课程特点,结合移动平台技术,制订合理的教学手段是亟待解决的当下问题,也是目前数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

三、研究意义

(一)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手机微信已成为当前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移动端交流信息的手段,将课程信息、课程任务、设计实践关键技术、实验设备使用方法等消息精细化、精准化的传递给学生,并支持作业评价和师生互动是主动服务学生的重要手段,成为正式课程以外的有益补充。

(二)创新课程资源的扩展途径,实现课程内容与资料的多种形式共建共享。开放式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料以及作业展示和评价,可以跨专业跨院校进行交流,关注与转发互动能够扩大课程成果的展示与传播,并加强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设丰富课程案例资源。

(三)抓住数字化、网络化移动端教育机遇,引领教育手段转型。数字化、网络化是现今教学改革的方向。当前,教学视频网站、远程互动授课、慕课等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手段蓬勃发展,随着移动端软硬件设备的发展与普及,教学手段必然在此基础上以适应学生使用习惯为前提向移动端倾斜,课程教学以现有移动平台为介质能够更高效、更节省地初步实现移动端教育改革,引领移动端教学手段的转型。

四、移动端教学平台建设内容

(一)微信订阅平台的拓展应用。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移动端教学模型,须深入研究微信平台的技术支持现状。教学平台应满足文本、图片、视频及动画的,支持移动端工程三维模型的预览功能,支持关键词搜索与投票,支持互动留言与评价,对于无法满足要求的功能可在微信服务开放的端口中自行二次开发,以满足项目中提出的教学模型构想。当前微信公众号已为学校等事业单位开放注册申请,持学校所开具的备案证明材料可以开通本系官方公众平台,大大促进了移动教学平台的推进速度,通过原创教学案例和信息可以获得开通相应的二次开发接口权限,能够连接网络云盘、主页等,使移动教学平台内容更加丰富。

(二)移动端微信教学平台架构建设。课程微信教学平台拟以任课教师、学生、公众及外校人员三方面为主要参与群体,规划三者的交互方式(如图1)。首先由任课教师课程目标要求,即包含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作业要求、评价标准等,教师按需完成该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料,学生可补充;其次,将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以碎片化的方式提供教学案例,学生可以按需用关键词检索;最后,教师作业成果汇总,并阐述作品评价,通过订阅和分享的方式供学生和公众及外校人员观摩;在作业互动评价方面拟面向所有参与者采用留言评价、投票支持和构建微信讨论组的方式增强交流。外校教师可按流程组织联合课题,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修正不足,达到共建共享的目标。

(三)强调分散化、碎片化学习体验,制作课程专题知识点、学习资料库及作业存储云盘。碎片化学习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流行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遵循先结构后解构的方式利用较少时间获取所需知识[6],其作为正式课堂以外的扩展教学手段,须将整体课程转变为专题知识点,实现分散化、碎片化学习要求。以工业设计模型制作课程为例,传统的课程内容经过课上系统的梳理结构内容之后,可以分散为木制模型加工成型方法、汽车油泥模型制作方法、德国Festools木加工平台使用方法、ABS压模成型方法、3D打印机打印流程等基本知识点,并有针对性的编写专题案例教程,如木玩具制作、油泥鼠标模型制作等。围绕上述专题,建立不同加工主题及模型材料的资料库。同时,所有作业储存在云盘空间,不仅可以检索往届优秀课程作业,方便课程成果的积累,也有利于专业评估检查。

(四)移动端网络化课程微信平台的反馈评价与共建共享。课程微信平台通过作品的推送展示,能够引起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公众和外校相关教师学生的关注和交流,拟建立留言评价、投票支持和构建微信群组的方式增强交流;拟建立多校共同教学课题库,通过定期的同一主题作品联展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取长补短,达到课程共建共享的目的。结语高校课程教学手段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端发展是顺应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逐步更新适应时展、学生使用习惯的教学新手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手机移动端为突破口,构建集课程信息、教学案例、课程资料、作业汇总与展示、作业评价与师生互动等多形式的课程移动端网络化平台框架,能够与正式课堂相辅相成,通过校际间同课程的观摩与分享,促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值得注意的是,所强调的分散化、碎片化学习体验虽符合学生目前行为习惯,体现出易于学习的特点,但碎片化知识点必须通过正式课堂教学将各个知识点系统化梳理,才能使学生掌握逻辑化的的知识体系。

前端工程师篇8

关键词:大数据;教师培训;移动培训课程

一、引言

伴随不同国家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教育领域越发关注当下以及未来社会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则离不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教师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从国家、地方、到学校,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开展的如火如荼,然而仍然存在着各类问题。王阿习、陈玲等[1]提到教师培训内容的设计缺乏针对性、脱离真实的教学情境,培训知识缺乏实践转化。赵德成、梁永正[2]指出不少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观念更新,但对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和个人绩效提升的影响却十分有限。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根本、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原因是未能做好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笔者曾在2015年对北京市2213位教师就培训的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67%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很难在教学现场得以应用转化。从教师培训的一般流程来看,培训的需求分析直接决定了培训目标的界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实施与后续的效果评估。可见,培训从需求分析开始,如果无法体现教师的实际需求,也会导致培训课程的应用效益,与教师工作实践难以有效对接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发现教师的真实需求,并精准匹配教师发展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值得深入研究。

二、确定教师培训需求存在的问题

笔者访谈了北京市级以及十几个区级培训机构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负责人,发现目前教师培训课程的需求确定多数是在培训开始之前,通过对教师代表以及学校管理者等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进而确定课程内容。通过问卷与访谈等方式来确认培训需求,限于问卷、访谈提纲设计能力、答卷人解读能力以及答题人心理因素的制约等因素,所得需求常常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师是实践性极强的职业,其在工作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需求多是多元化与立体化。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的方式无法反映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变化的动态需求。赵德成、梁永正也指出了上述的培训需求确定方式存在的局限性。首先通过问卷等方式基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来确定需求可能失之主观,教师自我报告的需求未必都是真正有意义的培训需求;其次,简单地从校长等管理者的角度提出的绩效差距识别培训需求又可能失之笼统,分析者需要对绩效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只有通过取长补短,将两种理解整合起来,既关注教师的主观愿望,又重视绩效差距及其原因的深入分析,才能更为准确、有效地识别培训需求。基于此,如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仅仅以问卷、访谈的方式来确定课程内容则显得不够全面、真实,不能够满足教师动态的需求,其使用效果与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存在着个性化、生成性、情境性、复杂性与模糊性等特征,很难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短时间的访谈等完全体现出来,这也给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通过大数据技术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应用,教师在工作现场遇到的各类问题、问题背后对应的专业发展显性以及隐性需求,都能够被捕捉、记录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作为设计教师移动培训课程的基础。

三、大数据技术为确定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带来的契机

(一)通过教师行为数据分析发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隐性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隐性需求是指无法被行为主体主动发现并清晰表达,需要通过其他主体挖掘、引导来确定的需求。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用户隐性需求挖掘与引导方面已经体现出了很强的优势,尤其是基于行为的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到自身潜在的需求。如移动互联网领域通过对用户的行为、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并与需要营销的产品、业务、内容相匹配,实现精准营销。在教育领域,以Cousera为代表的慕课平台运行商,通过深度分析学习者在课程资源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行为数据,能够发现哪些资源学生点击率最高,哪些讲座视频的片段重播率最高,哪些内容学生的出错率最高等等,然后将上述结论及时反馈给课程资源的研发团队,用以指导改进之后的工作。这种做法表明大数据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需求诊断[3]。目前,也已经有通过对教师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潜在需求分析的探索,如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记录、分析形成对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需求分析报告[4];上海市闵行区恽敏霞等通过对全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录制、分析形成对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报告,进而发现对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隐性需求[5]。这些需求因教师的自我认识与理论素养限制等原因,其在问卷、访谈等自我报告中无法主动提及,而借助于技术设备对教师大量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则能很好地确定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隐性需求。

(二)通过教师面临的问题数据分析发现教师

在专业发展上的显性需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显性需求是指能够被行为主体明确表达的需求,如在2016年由笔者所在单位组织的北京市几个区的新教师培训中,新教师明确表达自己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存在问题,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上存在问题。当对新教师群体反馈的问题数据逐年加以收集,并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时,能够有效发现某一特定的教师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在教学现场所面临的各种类型的问题也直接地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上的显性需求。罗滨指出关键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困惑,通过关键问题的解决能够帮助教师突破教学困惑,实现专业发展[6]。因此,以教师逐年提供的问题数据为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问题数据加以收集、归类、分析,进而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实现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显性需求。

(三)通过对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数据分析精准满足教师需求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麦格雷戈医生通过对近十年的病患数据进行分析来确定应对某一类问题或者病症,应该提供哪种类型的治疗最为合适。这种推荐正是基于对病患数据以及诊疗方案数据进行了常年累月的积累,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起了病患数据与诊疗方案之间的精准匹配关系[7]。在教师培训领域,以往无法大规模采集教师主观反馈的问题、客观发现的问题以及专家团队提供的解决方案,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案是个性化地存在于提供解决方案的专家头脑中或者小范围地存在于某个组织中。伴随着对教师问题数据逐年的收集、分析,能够形成特定教师群体(如新教师)的共性问题、特定组织的共性问题(如某区的新教师都存在着课堂管理困难问题)以及教师个体的个性化问题,专家团队将针对这样的问题清单形成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伴随着问题数据与解决方案数据的不断积累与完善,后续的教师将能够在提供了自己的问题数据之后得到系统推荐的更为精准的解决方案,满足其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需求。

四、移动终端将成为连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培训课程的重要载体

在已有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开展教师培训的研究中[8-14],多数更为关注将移动终端作为培训课程的载体,而很少将其作为发现培训需求的载体,笔者认为以移动终端作为载体发现教师的需求,相较于问卷与访谈这种短时、切片式的需求分析方法而言,更为凸显需求的情景性、动态性和生成性。教学现场是教师真实需求的发源地,在教学现场,教师要面对来自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各类问题,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也形成了教师各种类型的需求。罗滨提到要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对问题加以提炼、归纳形成关键问题清单,通过专家、教师共同研究,形成关键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而帮助教师完成专业发展。根据笔者所进行的面向北京市各区4539教师的移动终端使用习惯调查数据显示,63.4%的老师有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终端的习惯,其中有随时随地进行记录、拍摄行为的也已经接近53%。在针对西城区两所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很多教师认为平时工作中确实会遇到教学、科研、管理以及人际沟通等各种类型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记录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自然被纷繁复杂的各类事物所淹没。可见,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通过移动终端去记录的行为习惯,如果能够帮助教师形成随时随地记录其所遇到问题的意识,即可通过移动终端的辅助,帮助教师随时随地记录问题,上传问题,进而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库。如以北京市新教师培训为例,入职1-3年的新教师,要求其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记录其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上传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库,伴随着问题库数据的累加,通过大数据分析即可发现北京市入职1-3年的教师群体存在的共性以及个性化问题,这些问题是反映教师需求的起点,更是培训课程设计的起点。移动终端成为了动态连接教师群体发展需求的载体,克服了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片段性、片面性反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局限性。在已有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开展教师培训的研究中,多数更为关注将移动终端作为教师培训课程的呈现载体,很少将其作为教师制作培训课程的工具。DonPassey提到移动终端可以记录在课堂中的各类音频、图片与视频,以及教师是如何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性音频、图片或者视频,进而按照记录的内容进行反思哪些是关键要素,反思工作过程是否有值得改善的地方[15]。笔者曾在西城区一所小学中开展了以移动终端作为教师制作生成性培训课程工具的研究,研究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提供的移动课程模板,教师用移动终端收集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视频、文本、图片类的过程性资料,并整合成为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呈现的生成性案例课程。相对于预设类的主题培训课程,教师从学习者转变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与提供者,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转化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显示参与了基于移动终端生成性课程制作与讨论的教师,其所负责指导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以及教师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运用三个方面的效果,要显著好于只参与了主题培训的教师[16]。以移动终端作为教师制作与呈现培训课程的载体,调整了教师作为被动接受课程内容的客体角色,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培训课程内容建设者与贡献者的主体地位,也连接了教师的需求与教师工作现场各类情境性、生成性的解决方案。

五、基于大数据的教师移动培训课程设计模式

综上,从教师个体的角度,伴随其职业生涯历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应对的是其显性的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记录自身遇到的问题。此外,借助教学行为记录系统记录并由专家团队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其在教学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是其隐性的专业发展需求。随着教师主观反馈问题数据与客观观察其行为所形成的问题数据的不断积累,对两类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教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关键问题为基础确定教师的真实需求,进而帮助教师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新教师培训为例,依据该模式,要求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在移动终端上记录自己的问题并上传到大数据分析系统。此外,通过教学行为记录系统上传自己的课程视频,专家团队将对上传视频加以诊断。通对新教师群体主观反馈问题与专家团队客观分析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伴随着从主观反馈问题到客观发现问题的增加,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新教师群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将作为教师生成性移动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起点,专家团队、教师团队将针对关键问题协商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在实施整个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借助移动培训课程模板记录对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收获等,进而形成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成性案例培训课程。最终,通过“关键问题—针对性解决方案—生成性案例类培训课程”的模式形成精准满足教师需求的移动培训课程。课程中包含了某一特定教师群体(如新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系统推荐的解决方案以及实践后形成的生成性案例,真正做到了精准匹配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从教师群体的角度,伴随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需求与关键问题的确定,教师专业发展关键问题库、解决方案库以及生成性案例库的不断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理念,当教师的关键问题、专家的诊断分析方案以及形成的生成性课程逐渐累积形成彼此之间的应对关系后,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再次发送相关问题时,系统即可自动反馈给教师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有着相同需求教师形成的生成性培训课程,实现精准对接教师的需求。正如前面案例所描述,当医生基于对近十年的病患数据进行分析后就能有效确定应对某一类问题或者病症,应该提供哪种类型的治疗最为合适。

六、未来展望

上一篇:技术总监范文 下一篇:外贸业务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