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成功范文

时间:2023-11-15 06:52:54

成长与成功

成长与成功篇1

众所周知,铸剑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必须经过不断打磨、淬火、冷却,方能成为良材美器。同样,一个人想要成功,成长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当朴槿惠成为韩国第一位女总统时,《时代周刊》给予她“巨人女儿”的称号,我却说――不,不是这样的!

的确,少时青瓦台的岁月曾给予朴槿惠无限荣光,可当母亲倒在敌人的枪下,她不得不成长――从“第一女儿”到“第一夫人”的蜕变意味着什么,只有她自己知晓;当父亲殒身于自己人的枪下,她终于看穿了政界的腥风血雨,于是她选择了19年漫长的隐居生活。成长,无疑是痛苦的,尤其是需要面对朋友的集体性背叛,面对亲人亡故的悲痛,面对无尽的黑暗。

最终,朴槿惠如一只涅的凤凰,浴火重生,赢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孙杨历经风波,夺下世锦赛金牌时泪流满面;那位捕鱼的老人奋力拼搏,最终拖回了那只大马林鱼的骨架;那群“站着”上北大的保安们历经生活磨难,最终在研究生考试中折桂……他们,用汗水、泪水乃至血水证明了一个人生的真谛: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只有经历成长,方能到达成功――那片花团锦簇的圣地。

可是,当时代的节奏快得令人窒息,人们似乎早已等不及循序渐进,迫不及待地渴望成功。于是,大学生们追逐着公务员的职位却忽略了最适宜他们的土地;于是,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会身陷丑陋的“抄袭门”……殊不知,未曾经历成长的成功是畸形的、恐怖的。

成功必须经历成长,而成长却不一定成功。这是一道令人无奈却无法逆转的命题。

历史记录了那一刻:林丹成功卫冕羽毛球男单冠军后忘情地奔跑庆贺,而赛场的另一端,李宗伟蹲坐在地板上,迟迟不愿起身……

既生瑜,何生亮?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李宗伟注定是一个悲情人物,似乎很难摆脱“千年老二”的命运。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菲尔普斯时代的其他泳将,刘翔光环下的史冬鹏,乔丹世界里的其他NBA巨星,张继科领衔下的王皓……

那些各行各业的“瑜”,他们也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记录,不断成长,不断超越,却似乎永远也难以企及“亮”的高度。在一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世界里,这样的角色未免有些落寞。但若没了瑜亮之争,《三国演义》还会如此脍炙人口吗?缺了李宗伟的林丹,是否担得起“超级丹”的称号?没有世界乒坛群雄逐鹿,怎会有中国乒乓健儿的强势崛起?

我要向那些最伟大的失败者致敬――他们渴望胜利,于是激励自己成长,强大;他们也许无法到达那个叫作“成功”的地方,但他们仍坚忍地站在英雄的身后,以自己的执着、拼搏留给世人一声赞叹,一个传奇,一种精神……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不是成功者故作姿态的谦逊,也不是失败者的自我安慰,而是历经成长后对于成功的最深刻的感悟。

成长,是一条漫长的路。每个人都必须专注于脚下的路,在这条路上踽踽而行。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获取什么。成长,只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或许你离成功还很遥远,但你的生命在成长的路上早已变得丰盈、美丽。

――这是破茧成蝶后纷飞的精灵告诉我的。

【评点】

成长与成功篇2

关键词:金融功能;银行组织;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8-0048-05

研究银行组织成长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机构论”的方法,主要从金融机构自身成长过程和原因研究银行发展;二是“功能论”的方法,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金融功能出发,通过研究银行功能的变迁来研究银行组织成长。

一、金融功能观视角下的银行

银行的基本功能就是金融中介,它的出现不仅有效地减少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费用,而且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对不同风险收益的贷款合约、投资品种等的组合,转换金融合约和证券的风险、收益和期限。

1.货币流通和清算服务

在标准AD模型下,不仅没有银行也没有货币。一旦在交易中引入任何摩擦,货币即可出现,这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也呼唤货币中介――银行的产生。

银行起源于货币兑换,同时银行凭借广泛的分支机构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步建立了庞大的支付结算系统,垄断结算服务,使其成为其他中介机构无法替代的独有的服务功能之一;结算服务随着银行体系的发展而逐步细化为央行的清算功能和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推动银行体系变迁的最重要的技术力量之一。

2.资产转换和信用创造

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包括质量转换、数量配置等。质量转换包括不同风险度、流动性、收益性和不同成熟期的资产相互转换。数量配置是指银行集聚不同规模的闲置资金,向资金需求者提供所需要的资产,同时可以使家庭合理安排消费时间,满足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需求。

银行的产生与资产转换功能密不可分。根据这一功能,西方理论界提出了新的银行存在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在t0时期给定1单位资金,在t1时期可以消费(C1,概率P1)也可以用于投资(I在t1期只有L变现消费,到t2期回报R>1),在t2时期的最终价值用于消费(C2,概率P2);效用函数U为增凸函数;p为t2时期的贴现因子。因而,总效用函数为:

U=P1U(C11)+P2U(C22)p

在没有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情况下:

t1时期可供消费量:C1=1-I+LI=1-(1-L)I≤1,当且仅当I=0时,等号成立。

t2时期可供消费量:C2=1-I+RI=1+(R-1)I≤R,当且仅当I=1时,等号成立。

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下选择消费分配,使效用最大化。

现在假定金融市场存在,投资项目可以按价格(贴现率)p在t1时期出售(p≤1)。则在t1期的消费约束:

C1=1-I+pRI

在t2期的消费约束:

C2=(I-I)/p+RI=1/p(1-I+pRI)

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无论在t1期的消费约束还是t2期的消费约束都优于没有市场的情况,消费有了明显的帕累托改进,但达不到帕累托最优。

实际上,两个时期的消费效用约束条件:P1C1+P2C2/R=1,因而,帕累托最优的一阶条件为,U'(C1*)=pRU'(C2*),在市场条件下,消费效用最大值是在U'(1)=pRU'(R)时产生的,即C1=1,C2=R。如果假定CU'(C)是C减函数,则有:

pRu'(R)<pu'(1)<u'(1)

可见,金融市场可以通过增加t1期消费,减少t2期消费而增加消费效用,但仍没有达到最优消费效用,因为C1=1<C1*,C2*=R<C2*。换言之,金融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流动保障,这就需要银行的产生。银行可以轻易地满足C1*和C2*的条件:只要将1单位的资金转换成银行活期存款,银行会因为信用创造而提供足够多的流动性,从而满足C1=C1*和C2=C2*的帕累托最优消费。

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的最大作用是可以产生更大的流动性,以满足社会经济对资产转换的要求。这样充当货币供给和需求中介的银行就具有灵活调节供求关系的功能。银行可以根据投资人的需要创造各种形式的存款类型,也可以根据货币需求创造货币,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是信用创造的调节功能。正因为银行的存在可以提高社会的总消费效用,银行必然产生。

3.信息功能和贷款监督

一般来说,融资企业具有内部信息,它更了解所投资项目的质量,投资人处于信息的不利地位,这样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

在较简单的Diamond模型中,假设大量企业拥有两类项目,期望收益Q是内部信息,分为两类(期望收益分别为Q1和Q2,概率分别为P1和P2,均有相同的方差b)。企业的效用函数为U(W)=-e-pw,p>0是恒定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w代表最终财富。投资者风险中性,企业风险厌恶。如果期望收益可以预计,则企业在市

场上出售项目的价格P=Q。因为期望收益是企业的内部信息,并且P=P1Q1+P2Q2,可得到企业进行“逆向选择”的条件是:P1(Q2-Q1)≤1/2Pb2,企业进行逆向选择的风险收益必须大于风险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分辨项目的预期收益,如果投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a)作为信号,就可以使坏项目模仿好项目出售无利可图。有自有资金的项目售价为Q1,没有自有资金的项目售价为Q2,a满足的条件为:

a2/(1-a)≥2(Q2-Q1)/pb2

从企业的效用成本来看,预期收益低的企业由于信息完全损失的效用为:

C=1/2pb2a2

这就是信息成本。从上式可知,企业自有资金数额是项目风险程度的函数。如果银行通过资金集合而进行分散投资于N个项目,预期收益仍为Q,而方差却变为b2/N。由于信息成本是风险程度的减函数,所以银行的出现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西方学者还探讨了银行在信息收集和处理及贷款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同样证明银行的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

4.关于银行产生的金融功能理论评价

上面介绍了几个简单的关于银行产生的理论,它们是当前金融功能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体现了金融功能理论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信息非对称假设已经成为研究金融组织成长的最基本的理论前提,银行的其他功能都可以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研究,例如银行的货币兑换和清算服务主要基于银行可以将货币标准化并且掌握着辨别各种货币的信息优势,而且由于这种优势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货币兑换和清算体系才逐步成长为几乎覆盖全球的技术服务体系;资产转换功能同样可以归结为银行掌握着不同类型的资产需求者的信息而开创的服务类型,也正是银行的信息优势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成为信用创造的基础;信息非对称理论更广泛的用途是银行可以降低贷款辨别的信息成本,减少贷款的监督成本。非信息对称假设是金融市场不完全的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实际。正是银行具有信息优势,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银行便产生了。

金融功能观使研究金融组织成长的理论逐步深化,认识和研究了银行组织的作用,形成了金融组织理论体系。也正是顺着这一思路,引入金融功效,可以研究银行的发展变迁。

二、功效变迁与银行发展

中介功能呼唤银行产生,功能和效率的变迁促进银行的成长。金融体系的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能不能创造合适的金融工具,以合理的价格有效地满足市场的资金供需,这被称为配置效率。二是从储蓄者流向借款者的全部资金的流量越大,金融体系越有效率,称之为交易效率。

1.金融体系效率衡量标准

金融体系的效率可以从交易成本和真实经济两个方面衡量。

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是指银行体系为了完成银行功能而付出的代价,一般包括三类:银行与资金盈余者之间形成委托关系,产生成本;银行组织经营运作的管理成本和银行作为投资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谈判和监管等产生的监理成本。一般来说,随着规模的扩大银行会增加谈判中的垄断优势,有可能增加委托谈判的不公正性,增加成本,但是银行治理结构规范、科学可以有效地遏制谈判的不公正。若治理结构不能随银行规模的扩大得到改进,则可以认为成本是银行规模的增函数。起初,银行管理效率会随规模扩张而提高,在银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管理成本则成为银行规模的增函数,管理效率将下降。监管成本则是银行规模和监管技术的减函数,达到临界值之后将不再随规模变化。在一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银行交易成本的最优化决定银行的规模。创新和竞争可以改变制度和技术条件,扩大银行组织交易成本下降空间。

真实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成长、业务的熟练以及各种业务之间的互补作用而使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等。一般说来,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银行会有实力使用和研发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内部分工也会更加精细,这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率、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产生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真实经济和交易成本是有联系的,交易成本降低会利于真实经济的增长,同样真实经济的增长也会降低该组织的交易成本。它们又有所区别,一个组织的交易成本是针对利用该行业或组织进行交易的投资人而言的,真实经济是针对该行业或单个组织而言的。

2.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历程

(1)从银行出现到货币发行的垄断(13世纪~19世纪60年代)

自从威尼斯银行出现以后,各国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且各自为政地发行银行券,造成货币流通市场上的混乱。国家将货币发行权逐步集中到一家或几家规模较大、信用较好的银行后,混乱的货币发行和流通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货币的信用风险明显降低。由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到19世纪中叶英格兰银行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自此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1863~1864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国民银行法,金融体系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货币流通成本明显降低,并且银行清算体系在中央银行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下发展迅速且运转高效,从而降低了银行的交易成本。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对存款保护的需要也呼唤中央银行的产生。Mankiw模型认为:由于“逆向选择”,信贷市场可能因为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再融资成本)的轻微上扬而崩溃。Bemanke和Gertler模型说明:由于“道德风险”,诸如借款人的信贷价值、银行的偿债能力等金融条件会影响宏观经济。这就是银行体系脆弱性之所在。一旦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影响市场利率,必然会造成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不足,从而造成银行恐慌。为防范由此引起的信用危机,起初银行之间建立危机相互辅助机制,后来逐步被政府控制的中央银行体制所替代。中央银行的产生使银行体系更加完备,更加富有运作效率,大大降低了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

(2)货币发行垄断之后的混业经营(1863~1933年)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货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央银行。由于商业金融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达到历史上的相对鼎盛时期,被喻为“万能垄断者”,它涉足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处于资本主义的垄断经济的“核心”地位。

19世纪末,纽约和芝加哥的大型国民银行

开始利用债券业务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20世纪初期,各大银行纷纷成立证券附属机构,有权从事各种业务。这种通过证券附属机构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联合正是“全能银行”的开端。全能银行具有真实经济效应,一开始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忽视了金融风险,逐渐显现出经济泡沫,致使1929年的证券市场崩溃,数以千计的银行破产。在审视大萧条时期金融体制时,Irving Fisher认为造成这次大危机的原因是“债务紧缩”:当时企业负债过高,一旦商品市场上对他们的产品或资产产生小小的冲击,就会在金融领域产生大的波动,引起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并进一步引起投资、消费和价格的萎缩,从而引起金融危机。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虽然对大萧条的解释产生不少经济理论,但受影响最大的却是整个金融体制的改变:1933年美联邦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标志着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开始。

从运作功效分析当时的全能银行制,可知它们在单个银行体系内的经营运作具有真实经济效应,而就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却不能负荷整个金融体系的高效,从而产生了相当高的社会交易成本――金融风险。这场危机留下了深刻教训,时至今天人们还心有余悸,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各国都慎而又慎地放行着混业经营。

(3)分业经营时期(1933~1999年)

1933年以后,金融体系被人为地分成了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等业务体系。在随后的50年里,虽然业务基本互无交叉,但它们之间业务合作却日益紧密。在金融市场主导的国家里,银行资产的份额从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一统天下发展到七八十年代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三足鼎立(尤其是美国)。

①机构发展。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空前发展,金融市场上的创新层出不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日益繁荣。Merton在《金融中介功能观》一文里通过描述金融创新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螺旋式上升的互动关系。他说:“看来存在着由不透明金融机构向透明金融机构发展的金融模式”。这里的不透明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半透明机构包括信托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金融公司等,透明的金融机构则是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与期权市场。另外,80年代早期,银行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逐步在金融舞台上施展身手,得以插手各种金融业务,使分业经营千疮百孔。

②业务发展。这一时期银行的业务创新也是层出不穷,一是在银行业务的处理方法、程序或手续上广泛采用电子技术,如EFT(资金调拨)、POST、ACH(自动交换所)、ATM等,使传统银行向“三无”银行迈进。二是负债业务逐步采用协议和可转让等凭证形式,表现出市场化的灵活性特点,如NOW、ATS、SDA(股票账户)、CDS等。三是贷款业务证券化,如抵押传递债券、保证抵押债务等。四是与投资银行业务融合,如RUF(循环包销融通)、NIF(期票发行融通)、SNIF(备用发行融通)等。五是中间业务或表外业务迅速发展,如业务、银行卡、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这实质上是各种金融业务的融合。

(4)新时期的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时期孕育着分业经营的胚胎,分业经营同样是培育混业经营的温床。20世纪末,银行业重新走上了混合经营之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各国间的金融体系逐渐趋同。这不仅在于金融创新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在于它是进一步提高金融功效的必由之路。

新的混业经营能够从两个方面降低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一是组织内部可形成内部资金市场,降低该组织的资金筹措成本和配置成本。二是产生范围经济,降低该组织的运作成本。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依附于银行的优势,降低了固定成本,同时为银行的业务多元化奠定了基础,提高了银行的收益,这就是金融组织的协同效应。这样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也随之进一步降低,银行规模又有了发展的空间。

三、银行组织发展趋势

上面的介绍和分析体现了银行功能变迁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也说明了银行发展的一些趋势。但那些仅仅是对金融机构自身分析得出的结论,现在结合整体经济运行分析银行组织的发展趋势。

1.银行体系的作用

经济增长和银行组织成长的相关性研究可以追溯到Schumpeter和Gerschenkron,然而,明确而清晰的结论却是在信息不对称假设前提下才得出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经济学家认为银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作用于经济增长:

(1)筛选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投资项目。Boyd和Prescott认为如果投资回报足够高,投资自然会实现;否则,银行会选择投资于安全资产。因而,银行选择投资项目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2)提供投资便利和创造流动性而促进经济增长。上面介绍了Diamond和Dybyig模型,与其类似的还有Bencivenga和Smith模型。这些模型认为金融机构不仅能为有效投资提供便利,而且还会降低坏项目的清理费用;流动性创造可以灵活满足投资需求。

(3)Sussman和Zeira研究了金融中介在投资寻找中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他们建立了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相互反馈关系模型,并用美国银行业的总体数据验证了其结果:单位资本的通过金融机构投资在较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会得到较高的产出,因而会促进经济增长。

当然,银行体系也有它的脆弱性,它通过这些途径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银行的未来发展方向

由于银行体系的巨大作用,未来的银行体系会继续在履行金融功能的前提下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1)全能化

在信息不对称假设下,银行自觉履行监管职能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监管行为能为银行带来利益,最好的方法是银行持有企业股份或获得其他便利,因而银行就有了控制企业或包揽其他业务的动机。另外,全能化还能带来信息优势和真实经济效应,并能扩大银行资金的来源,从而提高运作效率。当然,全能化可能带来一些“利益冲突”,比如增加了关联交易中的不公正和银行或高管人员的寻租机会。但这些利益冲突的发生与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有关,由于监管能力的逐步增强,全能化交易成本势必不断降低。

(2)层次化

全能化为银行拓宽了发展空间,强势的银行集团不断涌现和发展,但这些银行集团一般会面向长期的、大型的企业客户,这样中小企业或一些金融业务就会由一些专业性的或小型的银行为其服务,从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银行体系或市场体系。这就是金融体系的层次化,它适应了各经济层次的金融需求,满足了各层次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最优原则,成为银行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3)市场化

Merton在《金融中介功能观》一文中,对市场化做了明确的分析,指出“金融机构存在一种由不透明向透明发展的实际模式”,这实际上是指市场化趋势。这自然基于市场监督功能的增强和运作效率的提高。

(4)全球化

成长与成功篇3

关键词:成长型心智模式;职业生涯成功;职业韧性;企业管理人员;

作者简介:宋君卿(1969~),女,辽宁丹东人

1研究背景

追求职业生涯成功既是每个人职业发展内心深处的渴望,也是职业生涯管理和开发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更是如此。由此,职业生涯成功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职业生涯的成功取决于诸多因素。例如,SEIBERT等[1]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了职业生涯成功,认为基于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源的社会资本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通过获取信息、争取机会和获得资源对人的职业生涯成功发挥重要作用。HALL等[2]从职业使命感的角度研究了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成功,指出源于人的使命、自信、目标设置等内驱力的职业发展能使人获得更大的心理成功(主观成功)和客观成功。此外,WILLE等[3]从“大五人格特质”、BLICKLE等[4]从政治技巧的视角研究了职业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开放性、尽责性等人格特质、政治技巧等变量对个体取得内在和外在的职业成功具有正向影响。PFEFFER[5]指出,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应聚焦于对雇员心智模式的诊断和变革上。鉴于此,心智模式应成为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的前沿和关键问题。目前,现有研究对心智模式和职业生涯成功内在机理的研究尚存在不足。鉴于企业管理人员比普通操作层员工具有更强的职业成功的动机,且对组织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由此,本研究以“企业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探索“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生涯成功影响的内在机理,引发学者们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前沿问题,即“雇员心智模式的变革与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的关注,从而为企业员工追求职业生涯的成功提供新的路径。

2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2.1成长型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的概念最早由CRAIK[6]于1943年提出。他认为心智模式将现实建构成“小型的模式”,并用其来对事件进行解释、归因以及做出预测。LAIRD[7]认为,心智模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表征,这种表征被假定为是人类推理的基础,一种图像性的结构。个体的认知中存在“结构优势效应”,即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产生影响。只有当有关知觉模式接受了适合于个体的信息输入,才能被激活,才能使个体产生内部的知觉期望,以指导感觉器官有目的地搜寻特殊形式的信息。这就说明,只有那些适合于知觉模式的信息才能够被加工,那些对知觉模式不适合的信息则被忽略。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本研究将心智模式的内涵界定为,在特定环境下居于人的心理层面,处于稳定状态的人的一种动态的机能性认知模式,一种用于观察、描述、解释和预测未来的心理机制,其内含静态的“认知结构”和动态的“心理加工程序”,人们可借此进行认知和推理。“认知结构”是由多种“概念、命题和图示”形成的网络结构。构成人类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命题。由命题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和强化转变成了“信念”,根深蒂固于人的认知结构中。“心理加工程序”相当于人的“思维方式”。个体的心智模式因其认知结构中“概念、命题”所致的结构化的“信念”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个体的心智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基于系统科学原理,系统可划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两种。前者因与环境具有物质能量交换,能够自我调节、新陈代谢等,系统的演化从无序到有序,不断进化;而后者则相反,由于熵的变化趋向不断增大,破坏有序,因而使系统趋向于退化。由此,基于职业生涯成功研究的背景,根据个体的心智模式处于开放还是封闭状态,大致将其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成长型心智模式,指潜藏于人们心中,一种处于开放状态、稳定的、具有持续发展生命力的认知模式;2退化型心智模式,指一种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缺乏生命力的认知模式。具有该心智模式的人,职业发展前期常会遭遇“职业倦怠”,后期往往会陷入“职业高原”的困境,不利于职业生涯的最终成功。当然,个体心智模式的稳定程度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会在个体特定的内外情境作用下发生改变。实际上,个体心智模式的类型呈现为一个连续统一体,这也为职业生涯开发中个体心智模式的优化奠定了基础(见图1)。

成长型心智模式的操作性定义,是指同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生涯成功相关的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信念和正面思维。具体如下:1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职业追求的价值取向及其信念系统,是决定人的职业行为的心理基础。2自我效能信念,是建立在职业价值观基础上,在追求职业成功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确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的信念。3正面思维,指个体在任何情境下,特别是在负性事件情境中,无条件地运用理性认知信念和乐观解释风格,对自身遭遇到的事件进行描述、解释、分析,发现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正向因子,并做出正面评价的一种思维方式。职业价值观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根本观念,是人的终极信念;自我效能则是实践操作层面直接影响人的行为的信念。职业价值观和自我效能信念整合在一起,由里而外,逐渐递进共同影响个体的行为,二者缺一不可。正面思维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则是面对任何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负面问题(如困难、批评、无社会资源等),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问题,从而能消除职业倦怠,度过职业高原,取得职业生涯成功。

2.2职业生涯成功及其评价新标准

职业生涯成功的定义最早由LONDON等[8]提出,指的是一个人所累积起来的积极的心理上的或是与工作相关的成果或成就。该定义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与此相对应,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1FELDMAN[9]提出的由社会认可的“客观标准”,如薪酬、晋升和职业地位等;2OLSON等[10]提出的基于个人心理主观感受的“主观标准”,如工作满意、自我认同、精神满足等。近年来,学者们又试图整合职业生涯成功的主客观标准,以期从二者的内在联系和交互作用中提出职业生涯成功的新标准。例如,王鉴忠等[11]从个体“自我超越性”的视角提出了职业生涯“过程成功”(即“成长性”的标准),并与“客观成功、主观成功”相整合来作为职业生涯成功的新标准。“过程成功”的概念内涵具体包括如下:1职业生涯成功的正当性和价值性,指职业生涯成功主要是凭借个人的努力而不是“投机”,更不是靠“不正当的组织政治行为”获得职业生涯成功;2“成功难度”的跨越和自我超越,指不同的人取得职业生涯成功的难度、面对的挑战是不一样的,难度挑战越大说明“成长性”越强。

2.3职业韧性

职业韧性的概念源于心理学的“韧性”。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其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12]。心理韧性具有以下3种心理能力:1克服逆境、化解危机的能力;2耐受压力、良好适应的能力;3从创伤中复原的能力。职业韧性则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遭遇逆境时应对各种工作压力、挫折时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并能迅速恢复,以及在职业发展的顺境中,积极主动达成目标并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挑战的心理能力。

2.4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2.4.1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内在逻辑

人的心理支配着行为,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成长型心智模式和职业韧性构成了企业管理人员主要的心理特质,并通过它最终实现个体的职业生涯成功。人的心理因素主要由认知、情感和意志3个部分构成,心智模式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因而居于人的心理因素的首位。基于此,心智模式以其在心理因素中的特殊地位成为影响职业生涯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具体而言,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内含的“职业价值观念”因其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使命会激发企业管理人员追求较高的职业目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能确保企业管理人员行为的合规性,从而能获得职位上的晋升以及取得较高的收入。例如,PARK[13]等认为,心智模式内含的强烈的求胜信念、工作至上的价值观和高自我效能同职业客观成功和主观成功具有正相关关系。DANIEL[14]的研究则表明,高职业发展目标追求,职业自我效能与主客观职业生涯成功具有正向关系。WILLIAMS等[15]指出,自我效能是预测绩效的最佳指标之一。自我效能与绩效成正相关。自我效能高有助于个体获得客观成功。成长型心智模式的正面思维,意味着归因模式的合理性。CONVERSE等[16]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内部而不是外部因素的时候,并能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问题时,其会对未来的成功抱有更高期望,并设置更高的绩效目标,具有内控性和正面思维人格特点的企业管理人员更容易获得晋升即客观成功。这也说明,企业管理人员若具有成长型思维方式的特质更易于取得职业生涯的客观成功。

成长型心智模式内含的职业价值观(如社会使命观、成就发展观)本质上同“过程成功”中的“成长性”是相通的,而合乎伦理和法律的职业观则是过程成功“价值性”的必要前提之一。EHIGIE等[17]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将他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当成一个工作或职业,而是将工作当成一种使命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最深刻的满足感即主观上的心理成功。HAMO-RI[18]的研究表明,源于内在动机、积极主动的心智模式更易使企业管理人员具有抗挫折力,越过职业高原,取得职业成功。这与企业管理人员合规性、价值性、难度跨越的“过程成功”内涵相一致。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生涯成功具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1a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客观成功具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1b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主观成功具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1c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过程成功具有正相关关系

2.4.2职业韧性的中介作用

职业韧性作为中介变量在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生涯成功,包括在客观成功、主观成功和过程成功间发挥中介作用,具体如下。

(1)人的心理主要由“知、情、意”构成,其中“知”居于首要地位也即当人的心智模式中一旦形成了无数的“固化的语言”时就转变成一种潜藏在人的心理根深蒂固的“信念”,甚至进入人的潜意识以影响人的情感和意志及其人的行为,进而产生结果。换言之,企业管理人员要取得职业生涯成功这个“结果”,除了要拥有成长型心智模式这个“知”外,还必须要有“职业韧性”这个“行”做保障。这意味着,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具有了成长型心智模式还需通过职业韧性才能获得职业成功。MEADOR[19]的研究表明,成长型心智模式透过正面思维暗示的安慰剂效应激发人的韧性以产生坚持的力量,即“如果你相信你能,或者你相信你不能,最后都会证明你是对的”。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生涯成功之间呈中介作用。

(2)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韧性通过采取不同应对方式的作用,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20]工作绩效的提高使得员工有机会获得调薪与升迁,从而实现客观的职业生涯目标。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韧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值观、自我效能信念和正面思维”来实现的[21]。由于人的认知思维与人的情感意志息息相关,因此,上述正面思维方式通过影响人的职业韧性,而实现高绩效目标,最终获得客观职业成功。VERBRUGGEN[22]认为,具有职业韧性的企业管理人员不仅信奉持续学习的理念,而且随时准备改造自己以跟上变革的步伐,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COX等[23]指出,自愿长时间工作即职业韧性强的企业管理人员比一般员工取得职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ENGLAND等[24]发现,职业韧性强,以工作为中心,能勤奋工作的企业管理人员其收入更多,也更能获得职业生涯的客观成功。可见,职业韧性在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生涯客观成功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生涯客观成功关系之间呈中介作用。

假设3a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客观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假设3b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自我效能对职业生涯客观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假设3c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正面思维对职业生涯客观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3)职业韧性在成长型心智模式影响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生涯主观成功的过程中发挥了可能具有的中介作用有研究表明,终极价值观与员工的积极情感成正相关,与离职意愿和员工消极情绪成负相关[25]。强有力的自我效能、职业韧性,有助于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员工的职业满意度自然会提高[26]。正面思维的开放性,意味着员工能从不同角度、基点、时空思考职业发展问题,以积极的心态把所有员工外在负面的信息转化为积极的能量,从而增强员工的职业韧性。职业韧性作为员工在职业发展应对逆境时的恢复力和顺境中的挑战力,与工作场所的绩效结果、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心理韧性高的员工能够产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工作,提高工作绩效[27]。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生涯主观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假设4a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主观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假设4b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自我效能对职业生涯主观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假设4c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正面思维方式对职业生涯主观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4)职业韧性与内含的自我超越及其坚持性与过程成功相关[28]职业韧性内含的面临逆境的坚忍不拔和顽强应对的意志力,以及顺境中的主动挑战、自我开发的进取精神,与人的职业生涯成长性“心理品质”中的“压力承受、情绪调控”是一致的;同时,职业韧性的强弱与企业管理人员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难度和速度有着内在的相关性。总而言之,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常常会遭遇各种职业压力、职业高原、职业倦怠甚至挫折,而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健康的心智,反思纠错、反败为胜,从而赢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需要具有强大的职业韧性。可见,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影响职业生涯过程成功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生涯过程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假设5a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过程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假设5b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自我效能对职业生涯过程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假设5c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正面思维对职业生涯过程成功的影响中呈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理论模型见图2。

3研究方法

3.1数据收集和样本描述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天津、沈阳、广州、深圳、芜湖、内蒙古等城市和地区的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被调查企业包括服务业、房地产、制造业等不同行业以及国有、民营等不同企业所有制,从而使得调查样本的获取尽可能具有代表性。调查数据主要通过各地企业协会以及研究团队在开展企业培训、MBA授课时发放问卷获得。共发放问卷900份,其中有效问卷79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4%。

为确立成长型心智模式和职业生涯过程成功的内涵结构,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发放问卷400份,获得有效问卷共计34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5%;其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共发放问卷500份,获得有效问卷共计45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8%。本研究被试的总体情况见表1。

3.2变量测量

(1)成长型心智模式该变量包括以下3个维度,共18个题项:1职业价值观,采用SCHWARTZ等[29]开发的量表测量,共8个题项,如“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获得优厚的报酬”。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718。2自我效能信念,采用SCHWARZER[30]开发的GSES量表测量,共6个题项,如“以我的才智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事情”。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762。3正面思维,借鉴RIDDING等[31]编制的量表测量,共4个题项,如“职场上人生得失、祸福多是相对而言随时可以转化的”。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730。

(2)职业生涯成功评价该变量包含客观成功、主观成功和过程成功3个维度,共20个题项:1客观成功的评价,共2个题项,包含“总收入水平和晋升次数”。2主观成功的评价,测量指标是职业满意度,采用GREENHANS[32]开发的量表,共5个题项,如“我对自己的收入的不断提高感到满意”。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3。3过程成功,其测量指标由“价值性、速度、难度”等构成,共13个题项,如“我是以合乎伦理和法律的手段取得职业成功的”。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701。

(3)职业韧性该变量的测量主要采用CONNOR等[33]开发的量表,再结合企业行业管理人员的情境,经访谈、征询管理人员和专家意见修改后编制而成,共9个题项,如“即使我遇到意外挫折也能很快调整心态达成目标”。该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798。

经过对上述各分量表的设计和提炼,编制成初步预研究整体问卷。首先,进行小范围的预调研,在此基础上,征询专家意见。最后形成了包含60个题项的预调研问卷。预调研的调查对象为天津和沈阳地区企业的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5%。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形成包含50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点法计分,从1~5表示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

4数据分析

4.1信度和效度分析

4.1.1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首先对预调研阶段所获得的342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过多次探索对问卷信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潜变量α系数值均高于0.7,说明该问卷的测验结果是稳定而可靠的。

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立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内容问卷,重新收集研究数据,以验证“成长型心智模式”和“成长性”的构念效度。样本来源于验证性阶段发放的454份问卷,使用Amos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二阶、三阶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的χ2/df大多在2~3之间,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GFI、CFI、IFI大多都大于或基本接近0.9;PGFI都大于0.6,在可接受范围;RMSEA均小于0.1,且大部分都小于0.06,表示模型拟合较好。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因子结构清晰,各项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表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借鉴的测量量表主要为国外学者开发的被广泛使用的成熟量表,并且通过预调研进行了统计筛选。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4.1.2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值来考察调查变量测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将两次调研的796份样本均纳入分析,结果表明,各潜变量的Cronbach’sα值均大于0.7,说明本研究变量测量量表具有稳定可靠的信度(见表2)。

4.2分析结果

4.2.1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成功关系假设及检验结果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即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成功(主观、客观和过程成功)影响的机理模型,对假设1及其分假设进行验证。根据假设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进行参数估计,标准化路径系数和拟合指标见表3和表4。

由表3可知,在各种拟合指数中,PGFI大于0.5,GFI、CFI、IFI的数值均大于0.9,这都表示模型拟合非常好;RMSEA值小于0.1,表示中度拟合;χ2/df小于5,表示可以接受模型。由表4可知,结合参数估计和标准化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认为模型得到较好验证。成长型心智模式预测了企业管理人员职业成功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成长性方面,且对它们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即“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生涯成功,以及客观、主观、过程成功(成长性)均具有正相关关系”。由此,假设1及其分假设都得到支持。

4.2.2职业韧性的中介作用分析

本研究按照温忠麟等[34]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检验中介效应之前,首先要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检验变量之间是否显著相关以确定是否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分析。由表5可知,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矩阵分析结果表明,各研究变量之间均有相关性,故可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探讨职业韧性在成长型心智模式和职业成功(主观成功、客观成功、过程成功)间的中介作用,分以下4步进行检验:

步骤1由表6可知,在回归方程1中,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成功有显著正向关系,回归系数为0.467,即c显著,继续中介检验。

步骤2在回归方程2中,结果显示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韧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0.571,表明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即a显著。

步骤3在回归方程3中,职业韧性对职业成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0.446,表明中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即b显著。

步骤4在回归方程4中,加入职业韧性变量后,成长型心智模式总分的回归系数为0.315,还是显著的,即c′显著,由此,职业韧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职业韧性在成长型心智模式总体对职业成功总体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由此,假设2得到支持。

职业韧性在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客观成功间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步骤同上(见表7)。由表7可知,自变量“自我效能、正面思维、职业价值观”对结果变量“收入晋升”、对中介变量“职业韧性”,以及中介变量“职业韧性”对结果变量“收入晋升”均有显著影响、即c、a、b、c′均显著。由此,假设3及其分假设都得到支持。

职业韧性在成长型心智模式和主观成功职业满意度间呈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步骤同上,分析结果见表8。由表8可知,由于职业价值观对职业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回归系数为0.053>0.05,因此,中止对其进行中介检验,即中介不成立。由此,假设4a没有得到支持。自我效能与职业满意度和职业韧性间的回归系数c、a、b、c′均显著。由此,职业韧性在自我效能和职业满意度间部分中介作用成立。由于正面思维对职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但在加入“职业韧性”中介变量时二者影响不显著,回归系数为0.051>0.05,因此,职业韧性在正面思维与职业满意度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由此,假设4得到部分支持,即假设4b、假设4c得到支持,假设4a没有得到支持。

职业韧性在成长型心智模式和过程成功成长性间呈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步骤同上,分析结果(见表9)。由表9可知,自变量“自我效能、正面思维和职业价值观”对结果变量“成长性”、中介变量“职业韧性”,以及“职业韧性”对结果变量“成长性”均有显著影响,回归系数c、a、b、c′均显著,职业韧性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假设5及其分假设都得到支持。

5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对职业生涯成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具有成长型心智模式的企业管理人员,由于具有崇高的职业价值观、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和正面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在职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从而更易获得职位晋升和更高的收入以及拥有较高的职业满意度。此外,这还意味着,此类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生涯的成功主要是通过符合伦理和法律的手段,凭借个人的努力而不是非正常手段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

(2)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和职业成功之间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企业管理人员虽然具有良好的成长型心智模式,但要获得职业生涯总体上的成功,还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韧性的作用。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以下几点。

(1)从成长型心智模式的视角,探究了企业管理人员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内在机理以往研究大多从个体如何整合社会资本、组织资源,掌握职场政治技巧,提高职业胜任能力等视角去探索职业生涯成功之道,本研究拓展了职业生涯成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验证了“职业韧性”在企业管理人员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成功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成长型心智模式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内在机理,即企业管理人员要获得职业生涯总体上的成功,除了要具有成长型心智模式,还需要发挥职业韧性的作用。

(3)提出了职业生涯成功评价的新标准本研究基于人的成长性的职业成功提出“过程标准”,丰富和拓展了职业成功评价标准的理论内涵,是对传统职业成功评价仅仅局限于“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的一次新的理论补充。

本研究的管理启示如下。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特别是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时,要高度关注员工心智模式的变革与成长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践中,除了要关注企业管理人员特定的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开发策略(如教练技术、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对员工的心智模式进行塑造。这是因为,心智模式是人的心灵地图,决定了人生方向和最终命运。心智模式核心“程序”出现问题,思想行动必错无疑,用错误的程序努力工作,只能复制错误。此外,本研究对“成长型心智模式”内在机理的研究,对企业提升组织绩效、改善劳资关系、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以及提升员工人力资本质量,减少职业倦怠、降低工作压力,最终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企业个体和组织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时,必须要将职业韧性的培育和开发放在突出的地位企业管理人员仅拥有卓越的价值观、较强的自我效能和高品质的正面思维方式还不够全面,还必须进行职业韧性的开发,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自身最终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3)组织在引导企业管理人员追求职业生涯成功时,要为其树立新的职业成功标准,倡导并追求以内职业生涯发展为主导的“过程成功”当企业管理人员聚焦于个体内在的自我超越,由“外在激励”转变为“内在激励”,以合乎伦理和法律而不是投机的方式去实现职业成功时,对组织培育“内控性”人格,降低员工离职率,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结语

成长与成功篇4

“学习型中国”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学习型女性”亦是一个伟大的词汇。为响应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构建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的伟大号召,本着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使命,以刘景斓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有识之士创办了“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旨在推动中国人终身学习,推动建设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观念的普及,进而为构建学习型中国而出谋献策。自2000年至今,它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时至今日,“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已被定位为“华夏儿女的学习节日”、“教育培训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年岁末年初相约北京,相约学习型中国论坛,以学习的方式过元旦,以学习的激情迎新年,已成为众多企业家和成功人士的习惯!

作为学习型中国论坛独具魅力的重要板块,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也以阪上走丸之势走过了光辉灿烂的四年,迎来了她五周年的盛大庆典。女性力量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不仅是幸福家庭的经营者,孩子未来的引领者,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承担者。英国著名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曾说过“女性的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女性在社会中所充当的复杂社会角色决定了“现代女性修炼”这一课题第五届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奏响胜利华章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女性培训和教育的这片园地上,无数的优秀培训师和教育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有更多的女性企业家和领导者以她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的奇光异彩和价值力量。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需求和女性渴望,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开辟了女性学习、成长、互动、交流的幸福乐园和成长基地。连续五年来,不止百位精英女性和重要嘉宾在论坛上分享了她们成功与幸福的秘诀。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中国妇女报社社长黄理彪、中国美容时尚报社社长张晓梅、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罗活活、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叶莺、MTV全球音乐电视台总裁李亦非、著名心理学家金韵蓉、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廖晓义、著名形体专家马妮、开心妈妈屈开、知心姐姐卢勤等优秀企业家和顶尖培训名师给论坛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她们成功人生的展示,精彩历程的分享,智慧结晶的传递,启发了不下万人的女性学友,让她们拥有了更美好、更自信的人生。

成长与成功篇5

[关键词]原始经济体;经济流;经济流剩余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19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35-06

笔者曾在“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参见《时代经贸》2011年9月)一文中,明确提出对经济现象进行动态的整体性观察的理论主张,并从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独特视角,以人类祖先的生存行为现象为观察起点,引出“转换”与“吸收”两大功能,进而得出“原始经济体”的理论抽象,还对原始经济体进行了深层功能结构分析。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及其成长进化问题做出理论描述。

经济体是一个功能体,视之不见,搏之不得,不包含物质、能量、信息的任何因子。因此,现象世界中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要素,均应被视作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

1 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

1.1 人体

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可区分为人、社会、大自然3个层次。人,是经济体得以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决定性的、第一层次的体外环境,直接与经济体相关联。一物是否为有用之物,完全是相对于人体而言的。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任何不是相对于人体的有用之物或无用之物。

同样是作为经济体体外环境的社会和大自然,无论其结构如何复杂、规模如何庞大,都无法直接与经济体发生作用,它们都只能通过人的行为来间接地作用于经济体。

人的行为是经济体体内功能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如果没有人及其维持生存的行为,便无所谓经济体的存在;没有人的成长,也无从谈起经济体的成长;没有人的进化,也便没有经济体的进化。要深入了解和把握经济体,必须要首先了解人。

人,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生物。人对自身的了解,并不比对外在世界的了解更多。甚至于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类自己还仍未完全确认自己的祖先。但经过几代人类学家一百多年的努力,人类对自己祖先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现在人类学家们几乎可以确认:人类的祖先是300万年至400万年前,用双腿从某种“神秘境界”里“走”出来的。中间经历了4次身体结构上的变化:南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我们无力对人类的进化过程做出更为详尽的描述,现仅就与经济体相关联的人的一些基本属性,做一个归纳。归纳过程中特别注意到要将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自己的最早祖先南猿也包括进来。

我们把人的构成区分为2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6个要素,即眼、耳、鼻、舌、身、意;第二部分,包含也6个要素,即见、闻、嗅、味、触、识。

包含在这2大部分中的所有要素,并不是一些孤立的存在,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眼见一体、耳闻一体、鼻嗅一体、舌味一体、身触一体、意识一体。

眼见一体,以眼为体,以见为能;耳闻一体,以耳为体,以闻为能;鼻嗅一体,以鼻为体,以嗅为能;舌味一体,以舌为体,以味为能;身触一体,以身为体,以触为能;意识一体,以意为体,以识为能。

眼、耳、鼻、舌、身归于人的肌体;见、闻、嗅、味、触归于人的体能。肌体在意识的统领下发挥出体能,形成人的行为现象。

识,是人在面对外在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印象、记忆、判断、思维、想象等活动的能力;意,则是这种能力的来源。

远古人类祖先的意与识,在原始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的限制下,是浑然未分的,处于蒙昧状态。其生存活动中的行为动机,与其他动物没有本质区别,完全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但随着人类的进化,本能将逐步为欲念所取代,蒙昧将逐步为智能所取代。

与经济体体内功能相联系,意及意识统领下的人的肌体,是在生存行为中发挥吸收功能的基础和前提;识及意识统领下的人的体能,则是在生存行为中发挥

换功能的动力来源,见图1。

随着肌体、体能、意识的成长与进化,体现在经济体中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也将随之成长和进化。可以这样来形容:体能、识是经济体之“父”;肌体、意是经济体之“母”。为便于与经济体相对照,我们将人的肌体、体能、意识,统称为“人体”。

1.2 种群

社会,是经济体第二层次的体外环境,也是经济体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必备环境。但它永远不会成为经济体的直接环境。无论人类社会形态进化到何种程度,无论今后经济体的结构方式会变得多么复杂多样,人体是经济体的直接环境,这一点是始终不能改变的。

但社会又是人体赖以生存、成长、繁衍和进化的直接环境,是要对人体发生直接作用的。因此,社会对经济体的作用是通过人体间接地得以实现的。

与原始经济体相对应的社会环境是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种群。这里,需要强调远古人类祖先种群的2个特征:①种群内部男人与女人的对立。这种对立,是人体种群得以延续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制度现象产生的根源。因为,人类社会制度现象,其本质含义就是确定人体与人体之间的区分,男人与女人则是种群中人体与人体之间的最初的区分。②种群与大自然的对立。这种对立是种群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源,见图2。

制度现象、文化现象,特别明显的是其中的科学和技术现象,反过来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又作用于经济体,促进着经济体的成长与进化。

1.3 大自然

大自然是经济体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为广大、最为基本的体外环境。以经济体为本位,大自然首先是指日、地、月系统。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也都应当包含在大自然的概念之中。大自然与人体、人类社会一起提供了经济体赖以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全部资源。

可将蕴含于经济体体外环境中的全部资源归结为3个基本要素:

第一种,是可以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的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形态占有一定空间和质量的东西,譬如山泽之中与人类祖先的生存直接相关的动物、植物、水、土、石、空气等,我们将其统称为物质资源。

第二种,是通过各种方式直接释放出来的或者是可以间接地获得的做功的能力。譬如发自于天空的风雨雷电和来自于太阳的光线,以及来自于地下的热量等,我们将其统称为能量资源。

第三种,是蕴含于整个宇宙的信息资源。信息,20世纪才为人类所认识;关于信息的本质,说法也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信息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的,区别于物质与能量,并与之相并列的第三种存在。

本文将信息定义为:人体所获得的关于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的减少。不确定性减少得越多,信息量就越大。两棵果树,这棵树上果子多些,另一棵树上果子少些。第一次在另一棵树上吃到少一些的果子;第二次,在这棵树上吃到多一些的果子;第三次就会再次来到这棵果树下。果子所处方位的不确定性在减少。

大自然无法直接与经济体发生关联,与社会环境一样,也必须通过人体才能发挥出对经济体的资源保证作用,见图3。

资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正如前面所讨论的,指的是经济体体外环境中所蕴含的全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狭义的资源则是指作为人类生存行为直接获取对象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对于一个给定的经济体,如果说广义的体外资源是广大或无限的,那么,其狭义的体外资源就总是有限的了。

与远古人类祖先生存状态相伴随的原始经济体,其狭义上的体外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既不包括能量资源,也不包括信息资源,只包括物质资源中极小的一部分,其全部内容也仅限于生长于山泽大地之中的、可供直接食用的瓜、果、鱼、兽等动植物资源。

2 经济流

2.1 经济流的概念

人类祖先要维持生存,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续不断地重复其“摘吃果子”、“掘嚼根茎”、“擒食鸟兽”等进食行为。原始经济体体外环境中的资源要素,在加入人类祖先重复不断的进食过程,从而也是加入原始经济体体内功能重复不断的实现过程之前,本是一种与经济体无关的游离状态下的存在。一旦通过人体的行为被加入进来,处于游离状态的资源要素便会沿着两种功能相互作用所规定的方向,形成一股有序的流动。

我们将被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重复不断的实现过程

纳入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体外资源,称为经济流,见图4。

2.2 主流与潜流

原始经济体的经济流可区分为2个层次。原始经济体是以可供人体直接食用的瓜、果、鱼、兽等动植物资源为其直接转换与吸收对象的,因此,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是原始经济体体内经济流的主流。然而,伴随主流一同被纳入原始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还要包括部分其余的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以及能量流和信息流。这部分经济流,并不与人体的行为目的直接关联,而是处于一种不为行为主体所知的潜藏的状态,因此可称之为潜流,见图5。

经济流中包含潜流,这一点是由经济体结构规模与结构形式的有限性与体外环境结构规模与结构形式的广大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蕴含于规模广大的体外环境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其结构方式要远远复杂于经济体的功能结构。物质、能量、信息在体外环境中本是一种难以分解的混合状态下的存在,当狭义上的资源要素以主流身份被纳入经济体时,能量流、信息流以及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也必然潜藏其中。

2.3 经济流的流向

如前所述,在本文的图示法中,转换为先,位于经济体的右侧,朝向经济流的来源;吸收为后,位于经济体的左侧,背向经济流的来源。在这种结构关系中,转换好似一面法力无边的“魔镜”,突然将体外资源要素的游离之“魂”,化为一股有序的“流”,摄入经济体体内,再抛向吸收的“胃囊”。经济流的流向与转换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与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则是相反的,见图6。

2.4 经济流的冷与热属性

流经经济体的经济流,要经受经济体体内2种功能的同时作用。从转换一方看,体外资源逐步由无用之物变为有用之物的过程,正是其原有的外部形态及内在结构不断发生着改变、分解或释放的过程;从吸收一方看,体外资源逐步以有用之物被耗费或吸收的过程,则是其处在不断释放、分解和改变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及内在结构又在不断消失或隐没的过程。经济流在转换与吸收的功能作用下,亦生亦灭。我们比喻地称:处于转换功能作用之下的经济流具有“热”性;处于吸收功能作用之下的经济流具有“冷”性。

经济流的冷热属性变化,直接体现着经济体体内功能的区分,因此也可以说,转换功能具有热性,吸收功能具有冷性,见图7。

在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是紧密合一的。因此,流经其间的经济流,在同一瞬间既要表现出热性,又要表现出冷性。除非是转换与吸收之间发生了实际分离,否则,经济流冷热属性的变换并不会表现为经济体整体上的冷热更替。

为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观念上将转换与吸收做一个暂时的分离,使两种功能各归其固有的结构方位。假想:有一股经济流正非常缓慢地以极为松散的粒子状态流经经济体。

当有一颗经济流的粒子流经白框时,见图8,黑框中是空的,这意味着转换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吸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经济流呈热性,或称经济体呈热性。

当这颗粒子流经黑框时,见图9,白框中是空的,这意味着吸收功能正在发挥作用,转换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经济流呈冷性,或称经济体呈冷性。

伴随着这股经济流的持续流动,经济流将会发生“热转冷”、“冷转热”,往复不断地交替变换。经济流密度越大、流速越快,冷热交替的频率就会越高。冷热交替的频率高到一定程度,经济流既要呈冷性,又要呈热性,结果就是动态的冷热均衡。

我们将这种冷热均衡状态,称作经济流呈中性,或称经济体呈中性,见图10。

转换与吸收,一体两面;经济体、经济流与行为现象,三位一体。转换、热性、动,三者相对应,为一面;吸收、冷性、静,三者相对应,为另一面。

转换功能起作用的时刻,正是经济流呈热性的时刻,同时也正是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表现出动的特征的时刻;吸收功能起作用的时刻,正是经济流呈冷性的时刻,同时也正是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表现出静的特征的时刻。

因此,经济体的功能结构、经济流的冷热属性和行为现象的动静特征,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加以描述。当我们描述经济流的冷热属性的时候,也就是描述了人体行为的动静特征,同时也正是在描述经济体的功能结构。

2.5 经济流剩余

源自经济体体外环境,包含着主流、潜流两个层次和物质、能量、信息3个要素的经济流

,在流经经济体之后,有2个而且仅仅是2个去向:①被彻底转换与吸收,留存于人体之内,消失于经济体;②因无法进一步被转换与吸收,而被排出人体,留存于人体之外。被排出人体的经济流,同时也可视为被排出经济体。

留存于人体之内的经济流,将直接形成人体,维持人体的存在、成长和进化;留存于人体之外的经济流,将会直接造成人体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将会反过来间接地造成人体的变化。我们将第二个去向的经济流称为经济流剩余,见图11。

经济体作为功能体,本是一个无形的存在,其自身并不含有、也从未留存资源要素中的任何因子。因此,作为经济体功能实现产物的经济流的实体,并非果真是留存于经济体之中,而是留存于经济体的体外环境之中,即留存于作为生存行为主体的人体之内或人体之外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

但经济体体内功能的实现过程与人体的行为过程却是同步进行,毫厘不差的,因此,完全为人体所吸收,留存于人体的经济流,可视为形成人体,而消失于经济体;被人体所排出经济流,也可视为是被经济体所排出。

经济流流经经济体之后会产生剩余。这一点,与经济流中包含主流与潜流的道理一样,也是由经济体体外环境结构规模及结构形式相对的广大性和复杂所决定的。假如经济体的结构规模及结构形式与体外环境完全吻合,则根本就没有转换与吸收体外资源的必要。经济体体外环境中处于复杂的、混合状态下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经济体体内功能的作用下,化作经济流之后,一部分得到了彻底的转换与吸收,留存于人体;没有得到转换与吸收的部分,则要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形成经济流剩余。

2.6 剩余的构成

经济流区可分为主流与潜流2个层次,进一步还可以区分为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其余的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4个构成。

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即大自然直接赐予的可食用之物,经过经济体转换与吸收的部分,以化学能或生物能的形式留存于人体之内;未能转换与吸收的部分则主要以粪便或体热的形式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在人类祖先谋求生存的活动中,奔跑时无意中碰到的石块,攀爬树木时无意间触动或折断的树枝等,以及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人的肌体的各种活动本身,都应被视为经济流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显然,这部分物质流是不能被原始经济体进一步转换和吸收的,因而要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一只果子或一块兽肉,当其被纳入经济体而成为转换与吸收的对象时,其生长和成熟过程中所转换与吸收的太阳能、化学能等等,此时都具备着被纳入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含义,此即所谓能量流。此外,日复一日的奔跑、攀爬等觅食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的转换和流动过程,因此,也应一并被视为能量流。能量流,除被人体吸收的部分之外,剩余的部分均以热能的形式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与我们关于原始经济体的理论描述相联系,在摘吃果子这样简单的行为过程中,也包含着信息的流动。我们的那位祖先起初并不知道哪里有果子可摘。经过一番寻找,才来到一棵果树下。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感官所感知的一切,已经作为“印象”或“经验”留存于他的记忆之中。下一次饿了的时候,他会很快找到这棵果树。没有找到这棵果树之前,这棵果树的方位对他来说是不确定的,现在这种不确定性大大地减少了。这就是信息在流动。由人类远古祖先穴居的山洞通往果树的那条蜿蜒小路,就是信息流经的“印迹”。

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经济流中的信息流是没有剩余的。人类祖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存活动中,通过感官和心智所体察到的一切,都意味着相对于他来说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的减少,都将以印象、记忆、经验、知识的形式日积月累地留存于意识之中。即使会有所遗忘,而遗忘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现象。因此信息是不能被排出人体而留存于人体之外的。

经济流剩余由物质流剩余和能量流剩余2部分构成,不存在信息流剩余。可以对经济流剩余做一个归纳,见图12。

3 原始经济体的成长与进化

在我们的描述中,转换与吸收是一个相当广泛的功能存在,不难看出,关于原始经

体的描述,只要稍加改动,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动物,甚至是植物的生存行为。但必须牢记:我们所描述的原始经济体,其最直接的体外环境是远古人类祖先的人体,而不是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他动物和植物均被视为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资源,都是相对于人体而言的有用之物。

原始经济体是针对远古人类祖先单个人体的生存行为所给出的一种功能描述。无论是其结构规模,还是其流量规模,都取决于单个人体的胃口容量,是十分有限的。这种原始的转换与吸收所能够推动的经济流,其主流是物质流,并且仅限于大自然直接赐予的可食用之物。

人类祖先生存于种群之中,这种社会结构是十分松散的,至少在觅食过程中,他们是单独行动的。在通往未来经济生活的大道上,人类祖先总是群体出发,又分头行动,各自头顶一点“黑白闪烁”的原始经济体之光。

此消彼长、冷热更替、动静有常的经济体,是这样一种功能体:其自身不包含物质、能量、信息的任何因子,却带来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动;其自身是物质、能量、信息循环流动的必经之路,物质、能量、信息却未在其中有一丝一毫的留存。“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①。经济体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伴随着经济流的累积,造成了包括人体在内的体外环境的变化。

经济体体外环境的变化,首先是人体的变化。人体的变化集中表现于其生存能力的增强。原先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四处寻找果子,如今早已知道果子生长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摘到更多更好的果子;原先只能吃到一两种果子,如今早已知道还有哪些种果子也可以食用;原先吃不到或只能吃到野兽的生肉,如今发现偶尔拾到的被野火烧熟了的兽肉更加可口。人体与大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范围和深度在扩大和加深。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肌体、体能、意识的成长。人体的成长又会反过来造成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增强。原始经济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增强,意味着原始经济体在成长。

因为人体在成长,所以原始经济体必然要成长,但其成长不是没有限度的。在原始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要受到来自5个方面的约束。

第一个约束:结构规模的有限性。人类祖先的肌体、体能是有限的。这集中体现为其胃口容量的有限性上面。尽管人体与大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范围在扩大,但一次进食所能够转换和吸收的食物数量毕竟有限。

此外,人类祖先的意识也是有限的。在远古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下,尚未完全脱离动物界的人类祖先除了直接觅食以外,其余的一无所知。人体的肌体、体能、意识的有限性,决定了原始经济体结构规模的有限性。原始经济体本身无法突破这种局限,因此,在本文的图示法中,用以表示原始经济体结构规模的由黑白两色所构成的方形面积的大小,在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不能改变的。原始经济体的成长不表现为图形面积的扩大。

第二个约束:原始经济体体内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两相对等。无论原始经济体成长到何种程度,绝不会出现转换大于吸收或吸收大于转换的情况。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分别代表两种功能的黑色面积与白色面积,始终是相等的。

第三个约束: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在原始经济体体内的结构方位固定不变。转换为先,永远朝向经济流的来源;吸收为后,永远背向经济流。不可互换。表现在图形上,就是代表转换功能的白色,始终位于图形的右侧;代表吸收功能的黑色,始终位于图形的左侧。

第四个约束: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相反,即两种功能的效用各自由大至小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表现在图形上,就是转换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由右向左,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由左向右。箭头的方向不可改变。

第五个约束:转换与吸收二体合一,不可脱离。一旦脱离,则意味着经济体的消失。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分别代表两种功能的白色和黑色,始终是连接在一起的。

原始经济体的6个属性:规模有限、功能对等、先后有别、方向相反、二体合一、此消彼长,在原始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前5个属性都不可能发生变化,唯一能够发生变化的,是两种功能之间的相互消长关系。

在前面的描述中,我们曾假定两种功能的相互消长呈线性变化,现在我们仍保持这个假定,通过图形来推演原始经济体成长的整个历程,见图13。

由体内功能增强所带来的原始经济体的成长,并不表现为图形中黑

白两色乃至整个方形的面积的增大,也不表现为两相对等、先后有别、方向相反、二体合一这些属性的任何变化。而是仅仅表现为:伴随着经济流的持续流动和循环累积,两种功能相互消长关系的变化。消长关系变化的结果,是两种功能在原始经济体中的地位关系的改变。

在最初状态下的原始经济体中,能够被转换与吸收的食物种类和数量是单一而有限的,人类祖先没有进行食物选择的自由,原始经济体的体内功能极为有限,两种功能的地位关系是:吸收完全从属于转换,转换完全决定着吸收。表现在图形中,就是代表转换的白色完全处于上方,代表吸收的黑色完全处于下方,参见图13-0。

伴随着体内功能的增强,能够被转换与吸收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在逐渐扩大,此时,人类祖先开始获得更多的食物,并可以有选择地进食。吸收对转换的依赖程度开始降低。转换与吸收的地位关系开始发生改变,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转换功能的支配地位由此开始逐步让位于吸收功能。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原先处于上方的代表转换的白色,逐步让位于原先处于下方的代表吸收的黑色。这就是原始经济体成长的全部含义。

原始经济体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里,体内的功能结构都处于不同形式的平衡状态。图13显示出7种平衡状态。

图13-0中,转换功能完全处于上方,吸收功能完全处于下方。这表明吸收完全由转换来支配。我们把这种平衡状态称为原始经济体的“初始平衡态”。在初始平衡态下,食物种类单一,数量有限,人体之外不存在选择机会。此时,经济体所体现出来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是极为微弱的,属于经济流累积的初期。前面那位人类祖先的第一幅进食图景,参见(“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冯力,《时代经贸》,2011年9月,图2),可近似地看作是处于此种状态。从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上,观察不到明显的阶段性区分。此时的人类祖先,严格地讲,远没有具备人的本质特征,是蒙昧状态下的生存本能在支配着人体的生存行为。

图13-1和图13-2所显示的平衡状态,称为“对等过渡平衡态”。图13-1显示出经济体开始成长。此时,人类祖先的觅食能力有所提高,与时同时,经济体所体现出来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也有所增强。在这种增强的同时,吸收功能的地位有所上升,吸收不再完全为转换所支配。在图13-2中,吸收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转换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对等过渡平衡态”下,由于食物种类增加,人体之外开始出现选择机会,但人体之内尚无选择意识。

图13-3中,转换与吸收之间的地位关系完全对等,这也是整个过程中唯一的一次地位对等的机会,称为“对等平衡态”。“对等平衡态”下,食物种类的多样化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人体之外存在着足够的选择机会,人体之内的选择意识即将生成又尚未生成。

图13-4和图13-5所显示的平衡状态,称为“临界过渡平衡态”。在这种平衡态下,两种功能已经开始转向了各自的反面,转换功能开始让位于吸收功能,吸收功能反过来开始支配转换功能。食物种类进一步增加,人体之外的选择机会进一步增多,人体之内的选择意识开始生成。

选择意识一旦生成,则意味着本能开始为欲念所取代,蒙昧开始为智能所取代。本能的行为动机开始为欲念支配下的行为动机所取代;蒙昧的行为方式开始为智能的行为方式所取代。一块生肉和一块被野火烤过的熟肉,这位祖先不加选择地吃了一块生肉,或同样是不加选择地吃了一块熟肉。从外在现象上看,动机不为欲念所支配。但体内的真实感受会告诉他,下一次要选择那块熟肉。再有机会的话,欲念就会发生作用了。有选择意味着有欲念,能选择意味着有智能。欲念与智能的生成是原始经济体成长带给人体的最显著变化。

在欲念的支配下,人类祖先开始有选择地吃到更多种类和充分数量的食物。再也不是摘到什么吃下什么、摘得多少吃下多少。这预示着人类祖先的“幸福”时光即将来临。行为过程的阶段性区分,从这里开始逐渐显露。

图13-6所显示的状态,称为“临界平衡态”。代表吸收功能的黑色完全处于上方,代表转换功能的白色完全处于下方。此时,受到各方约束的原始经济体所能够实现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转换功能的支配地位完全让位于吸收功能。这也是行为现象上的阶段性区分最为明显的时刻。前面的那

位祖先的第二次进食,参见(“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冯力,《时代经贸》,2011年9月,图3),可近似地看作是处于这种状态。这位祖先在他图中的演示过程中,无意之间画出了一道人体体表的分界线,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发现和确认转换与吸收这两种含义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功能存在。

人体中的欲念已经形成。狭义资源上的有用之物的种类,已经为人体中的智能区分完毕。我们的远古祖先终于迎来了“想吃什么,就摘得什么”、“想吃多少,就摘得多少”的好时光。

“福兮祸所伏”。我们的祖先此刻正沉浸于幸福时光,尽情享用着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美食。但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就在此刻,与其生存行为形影相伴的功能体——原始经济体,已经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它的尽头。

自初始平衡态,随着经济流的累积,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地位关系始终在发生着改变。但这种改变,在前述5个约束条件下,经历了6个步骤,来到如图13-6所示的临界平衡态时,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入了一个“死结”,达到了成长的极限,再也无法成长了。即使耗尽全部体外资源,也无法在维持经济体原有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解开这个死结。

第7步是不存在的。

成长与成功篇6

功垂唐室 玄武门事变崭露头角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但长孙无忌本人,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谋略,但并不善于统兵打仗,这种情况与他早年经历有关。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高士廉本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很有才华和名望,在这样一个文化素养高的家庭中,长孙氏兄妹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长孙无忌“好学,该博文史”,妹妹也是“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高士廉识人很有慧眼,早在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之前,就发现李世民是个非常之人,把长孙无忌的妹妹聘与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做皇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从小交往友善,妹妹嫁给李世民后,两人关系更加亲密。

从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叛隋,到建立唐朝,再到统一天下,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但却没有什么显赫之功。他在政治舞台上显露头角,是在玄武门事变中。唐朝建立后,李渊集团发生分裂,最突出的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争夺皇位继承权。李世民的才能、威望和接踵而至的显赫军功,不仅使其本人产生了觊觎皇位的野心,也引起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忌妒和不安。于是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用重金收买李世民部将尉迟敬德,遭拒绝后,又对李世民行刺,仍未得逞。于是,李建成与李元吉联手向李渊谗毁李世民的谋士,将之逐出秦王府。这样李世民最为心腹之人只有长孙无忌仍在府中,他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转危为安。

正在此时,突厥南下侵犯,按惯例应由李世民督军抵御,但此次在李建成的推荐下,由李元吉代李世民督军北征,并调秦王府将领尉迟敬德等同行。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想借机抽空秦王府的精兵猛将,并计划在为李元吉饯行时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得知后立即与长孙无忌等商量,又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共同谋划了玄武门兵变。六月四日,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等十人,在玄武门成功地伏杀了李建成、李元吉。

改革制度 修订法律

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时,他态度坚决,竭诚劝谏;在准备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成了皇太子后,把朝廷要职授予长孙无忌。然而,长孙无忌的官运,沉沉浮浮。

打天下时,李世民立功,长孙无忌跟着水涨船高,从小文书,到礼部郎中、上党县公。得天下后,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吏部尚书和右仆射的要职,自然而然交给了他。长孙无忌在一年间,就大刀阔斧办完了三件事:精简机构,确定朝廷定员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远亲从“郡王”队伍中降级;调整外交,国力没有恢复之前要对突厥服软。一年下来,得罪人无数。他外戚的身份立刻敏感起来。这时李世民写了篇《威凤赋》,赠给长孙无忌,自陈当时已有求死之心,在长孙无忌的勉励下才重新振作,表达出对这段患难真情的珍惜与感激,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成功,重点在于律法严谨,礼仪修明,制度完备,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长孙无忌。他于贞观元年主持修订法律,历经十年的努力,修成《贞观律》。新律法宽平简约,律条严密,后来以之为本修订《永徽律》,并作《疏议》逐条解释。《永徽律》与《疏议》合为一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唐律》。“西有罗马法,东有唐律。”《唐律》为世界五大法系中“中华法系”的代表作,被公认是中国古代法律之最完善者。它承前启后,集秦汉以来法律理论之大成,也是后世各朝法典之蓝本,其影响遍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律》成功将儒家义理引入律法条文中,达到了礼法合一的程度。从此,儒家思想全面深入到法律领域中,进一步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

单是作为《唐律》的制定者,长孙无忌就足以名垂后世。他还主持修订了《大唐仪礼》,以律令来规范礼法条例,便于推广,颇受时人好评。这正是长孙无忌的一贯作风,既注重原则,又注重实效。

辅佐高宗 开创永徽之治

唐太宗晚年,因对嫡次子李泰的过度偏爱造成嫡长子即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并最终导致承乾被废而悲伤不已,沉浸在过度悲伤中的唐太宗因此没有看出李泰的野心以及李泰对嫡三子李治的威胁。最后在大臣诸遂良的提醒下才看清李泰的野心,本来“阴许立泰”的唐太宗,再三思量之下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封长孙无忌为托孤大臣受命辅政。

长孙无忌以回天之力促成李治继立,是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立即拜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长孙元忌辞去了知尚书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即位初年,实际执政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忠实执行唐太宗的遗训,继续推行贞观政治:贯彻均田令,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贯彻以诗赋取士,增加进士科人选,扩大统治基础;亲自组织编写《唐律疏义》,并将之颁行全国,进一步完善了贞观法制;又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有力地维护了大唐王朝的统一;特别是恢复执行唐太宗晚年曾一度中断了的休养生息政策,终结了长期对高丽的战争,顺民情,得民心。高宗统治初年,即永徽年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各方面都比贞观时期有所发展,被封建史家誉为“永徽之治”,常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股肱大臣们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受顾命之托的长孙无忌的忠心辅佐。

李治在位三四年,仅仅二十出头,长孙无忌已经将近六十,随时可能撒手归天,因此长孙无忌担心自己死后李治压不住,所以借着高阳谋反案将几个年长的皇子除去,给李治铺平帝王之路。他借故除掉了他认为威胁李治皇位的吴王李恪,清洗了一批与自己不和的大臣,这引起李治疑忌。后来李治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这让甥舅二人彻底反目。长孙无忌素来不结交军方的弊端至此暴露出来,他赫然发现,原来除了君王的恩宠,他没有任何有效手段保护自己。他放弃了和皇帝的抗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著述中去,先后完成了《大唐议礼》《五代史志》等作品。这一部部凝聚着他心血的著作,成为他生命最后的辉煌。

尽管长孙无忌步步退让,皇帝仍穷追猛打。这位大唐的开国功臣,辅弼两代君王的佐命元勋,最终含冤入狱,死在他全心珍爱守护的外甥手里。安定天下的功绩,血浓于水的亲情,亦师亦友的教诲,终究敌不过君臣名分,弹指间尘归尘,土归土。

历程评述:

成长与成功篇7

成功记录袋是我们在开展《在农村中小学如何实施成功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时,从学生个体的现实水平出发,实施的一种质性评价方式方法。

成功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评价方式。

成功记录袋中材料的收集和选择是有目的的,与一定的教育教学阶段目标相适应。成功记录袋的内容包括:学生作品、对学生进步成长过程的描述或记录,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对其的评价。

在国外,成功记录是目前教育评价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在国外的教育评价改革中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国内,随着课程改革在实验区的不断推进,许多部级实验区在日常评价改革中都采用了成功记录袋、成长记录这种新型的发展性评价方式,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一、成功记录袋的特点

1.记录的内容是自由的,由学生自己选定。

2.评价内容的多维性

成功记录袋的评价范围广,改变了以往“一个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智力、情感、行为、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优势、不足等都进行了记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3.评价过程的开放性

(1)评价标准灵活,不同的评价者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

(2)成功记录袋打破了以往评价的时空限制,不局限在学生校内的学习上,而是延伸到课外、家庭和社会中,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等进行全方位评价,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成功记录袋的设计理念

1.评价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主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它注重成长过程,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而成功记录袋就是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

2.情感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而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是通过情感交流来实现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的过程。”成功记录袋正是实现学生这种情感需要的有效途径。

3.成功心理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另一种新的需要又产生,学生正是在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的过程中,树立起“自我形象”。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设计难易适度的提问、作业、训练、竞赛、活动等,尽量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三、成功记录袋的创建

1.成功记录袋的封面设计

在设计成功记录袋时,可让学生去商店买档案袋用,也可用旧挂历、旧画等硬纸制作,封面让学生自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可以把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贴在记录袋上,也可以在上面画自画像等,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记录带上写上姓名,如“马虎的××”、“老实听话的××”、“老师喜欢的××”;或者给自己的成功记录袋取个富有创意的名字,如“成长的快乐”、“新的我”、“我变了吗”,等等。

2.分类设计

我们把成功记录袋按使用功能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完善袋:装有记录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优点、缺点和目标变化的“完善卡”。“完善卡”能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及时总结和反思。

第二类是评价袋:装有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描述或记录以及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对其评价的评价卡等。评价卡分单项卡和综合卡。

单项卡是某个教师在某一时期对学生进行专题或具体技能训练时用的,比如:培养良好写字习惯时用的评价卡、训练上课注意力时用的评价卡等。

综合卡是多个教师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记录卡。记录卡的内容既有对学生在校内学习纪律、体育卫生、科技制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记录与评价,又有对学生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的评价。不但有教师的评价,还有家长的评价、同伴的评价和学生自己的反思等内容,及时、全面地记录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过程。

第三类是成果袋:装有学生最优秀的作品,所获取的荣誉、成果及成果卡等。学生也可将自己喜欢的、最有价值的图片、文字资料等,装入成果袋内,并按要求填写好成果卡。

四、成功记录袋的使用

成功记录袋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等工作可以让学生在家长协助下完成,教师则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因年龄小,因此教师应着力在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上多下工夫。小学三年级以后,学生初步具备了自我评价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评价。

具体做法是:

1.先召开一次家长会,教师将创建成功记录袋的目的、意义、要求等向家长讲清楚,让家长了解、支持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要求家长每周至少一次记录孩子在家里的主要表现和学习情况。从而架起校内外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教师平时(尤其上课时)手头上常带着一个记录表。记录表上是学生进步或成功的次数。平时,只要学生有进步表现,教师就在表上给他打一对钩(注:10个对钩换一朵小红花)。

3.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卡、成果卡交流评比活动(也就是一个小总结会)。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谁的进步大,让学生在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或者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成功记录袋的评价原则

1.评价过程教育性原则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因而,对成功记录袋的评价应体现学生的纵向发展,评价过程应是动态性的和连续性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的快乐。

2.评价主体互动性原则

成功记录袋评价模式加强了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通过多方互动,教师了解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寻求最佳的教育途径。

3.评价内容多元性原则

成功记录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改变了以往“一个分数”的单调评价方式。挖掘学生个体各个方面的潜能,让教师、家长、同伴们的都参与评价,既尊重个体差异,又注重个体发展的独特性,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六、面临问题及策略

1.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怎么办

成长与成功篇8

对于什么是成功,没有一个统―的说法。我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成功。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多的是你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和判断。正如古人所说:是非市之于己,毁誉听之十人。的确,毁誉就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再者我认为所谓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遇、外界环境等等的影响,很难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一种简单的复制。甚至可以说,成功是难以把握的。成功是――种结果,而今天,我更想谈一谈这个过程,也就是成长。对于我来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人生在世,你唯一能够把握的也就是成长。

什么是个人的成长?我觉得我做了母亲以后,对成长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有――次,我女儿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颜色……”让孩子们自己来回答。有的小朋友说:“如果只有一种颜色,就不可能有彩虹了。”有的小朋友说:“我最喜欢粉红色,如果只有一种颜色,我希望是粉红色。”……我注意到我女儿的回答,她对老师说:“如果只有一种颜色,那么连白天和黑夜都没有。”所以,我觉得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他对外部世界的不断探索和认知的过程。

那么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什么是一个人的成长?以前的儒家思想要求人成长的轨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哲学家罗素则认为,人的胁长要遇到三个方面的矛盾: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二是人与社会,也就是人与人的矛盾;三是人与自己的矛盾。我觉得,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寻找自己人生坐标的过程。人从小到大,视野不断开阔,知识不断丰富,经验不断积累,从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自己,同时也在认识周围世界,我想恐怕这就是人的成长过程了。人的成长路径不同,人生追求也千差万别,无论成功与否,人的最终归宿大致是相同的。而区别就在于每个人所走过的道路不同,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了解程度和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是不可复制的。人的成长就是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小环境,而进入一个更广阔世界的过程。这种突破,不仅要突破物理空间的界限,也要突破心灵空间的界限。

然而,对于个人的成长,什么最重要呢?每个人可能侧重不同,而我今天还是想就这三个方面: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人与自己来谈。我觉得对于人的成长,要是寻找坐标的话,应该去寻找以下三个坐标:一是时代的坐标;二是与别人比较,你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三是自己内心的坐标。

上一篇:秋季安全教育第一课范文 下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