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3 20:12:11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科生;就业;导师制;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就业导师制的内涵与产生背景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外已实行多年,然而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仍然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根据某些高校已经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各有特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应该视不同高校采取多种不同的模式。“就业导师制”就是现有的一种特色鲜明的“本科生导师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解决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河北金融学院根据现实总结、实行的“就业导师制”就是目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制度。

“就业导师制”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指导学生就业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制度,即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由专门的指导教师即导师负责,就学生成长、发展、毕业、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全方位的帮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使学生成长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的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而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实力,提高就业能力。所以,“就业导师制”是以就业指导为重心,以思想指导为方向,以学习专业指导为基础,以生活心理指导为依托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二、就业导师制中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

构建行之有效的“就业导师制”,挑选好的导师是重点。导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全面负责,“因材施教”,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聘请的导师应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专业知识方面,应选用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合理知识结构的教师任导师。本科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本科生导师必须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能够给学生实在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扩展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

第二,工作态度方面,应选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任导师。导师制工作需要导师经常性地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有主题的活动。一方面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有问题愿意向导师咨询。所以,导师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工作态度与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时,由于工作年限的限制,在专业知识、教育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与老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一般认为高级职称或有两年教学经历的讲师,师德良好、作风正派、治学严谨、责任感强、对学生富有爱心者,可被聘为导师。

三、就业导师制中指导教师的职责

明确导师职责是实行就业导师制的关键。我们认为,导师应具有以下基本职责:

(一)思想品德指导。导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其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导师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渊博的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二)专业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不断帮助学生正确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与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人志趣、学习基础、社会需求及学校的条件,区别对待不同年级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不断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导师通过充分利用自己在治学、科研、教学等方面之所长,可以有效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科研指导。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技能。对于高年级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指导尤为重要。导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帮助收集资料,写综述报告,提高其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指导。目前,由于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大,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患上抑郁症以及发生自杀事件。这就需要导师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通过面对面交谈、Email、QQ聊天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动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五)就业指导。“就业导师制”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就业。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显现,一些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处于待业状态。这就需要导师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的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技巧的指导。对学生就业心态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走出过于看重地域差异和职业层次的误区,正确定位及时就业,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四、建立导师工作质量监控和激励体系

为确保“就业导师制”工作的成效性,要加强对导师制工作质量的监控工作,同时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作好导师的评定和激励措施。

(一)制定制度。建立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来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包括考勤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

(二)明确主体。加强对导师制工作质量的监控工作,要有明确的监督主体。高校可以由教务处、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组成校级督察组,对各院系的导师制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同时,各院系组建系级导师工作督察组,由院长或系主任和资深教授专家组成,对本部门的导师工作进行督导。

(三)切实监督。督察组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导师的工作情况,走访学生,了解工作成效。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对于优秀的导师和失职的导师都要记录在案,以备教师年终业绩的考评,加大年度考核的公正性。

(四)作好奖惩。应给予导师以相应的带教经费,并且将导师的工作按照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记入教学工作量之内。对导师进行综合评定后,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导师的表现与评优评奖和职称晋升紧密挂钩,在职称晋升上,其工作量可视同为班主任工作量。

五、就业导师制工作实施的具体程序

(一)“就业导师制”启动

1、召开“就业导师制”工作动员大会,向导师说明有关要求与办法。

2、根据“就业导师制”中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在专业教师中选适合的人员做就业导师。

3、导师向院系申报计划,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科研方向、课题内容和工作设想等。

4、在新生入校一个月内,向学生介绍就业导师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成果、性格描述、指导学生情况等。

5、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学生在详细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志愿、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基础填写志愿表来选择导师。

6、通过师生双向选择,院系进行宏观调控,组织协调、统一调配,确定本导师。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可根据师资条件、学科、专业的不同情况由院系具体确定。

(二)“就业导师制”运行

1、导师关系确定后一周内,导师制定指导工作计划,以学期为单位对指导工作作出具体的设计。

2、导师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学生见面,安排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内容。

3、导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集中专题指导,同时视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或个别指导。

4、就业导师在工作中要经常性地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交流学生情况。就业导师每学期要参加由班主任组织的班会一次。

5、院系每月开展一次导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导师集中反映学生情况,总结、交流经验。

6、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召开由学生和导师参加的工作汇报会,听取导师自我汇报和学生及导师督察组对每位导师工作的评价,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

在“就业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导师可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专业特长,不定期地为学生开专题讲座;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组织参观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活动,缩短将来的执业适应期;可为学生指定专业学习和有关个人成长的书籍,并一起讨论,形成文字材料。同时,鼓励学生写学术文章,锻炼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密切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就业导师制”总结

1、导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就业导师制”工作总结,每次指导学生后要及时填写工作日志;学期结束后做学期导师工作总结。

2、院系以学期为单位对“就业导师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院系通过审核导师的学期导师工作总结,在学生中收集反馈信息,对一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撰写总结报告。同时,通过一学期导师工作的总结、分析,对导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依此做好对导师的奖惩。

3、“就业导师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还有许多方面应当探讨、完善。我们应当注重对这种新生事物的理论总结和研讨工作,学校可以召开研讨会,聘请专家参加,探讨“就业导师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从而指导现实中“就业导师制”的运行,使其发挥最大的成效。

六、需要完善的主要环节

“就业导师制”作为新型的教育制度,需要完善的还有多个方面,但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导师培训。“就业导师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导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之出任导师的专业教师多数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生疏,所以应当注重加强对导师的业务培训。导师的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学生工作的内容、工作技巧和方法、各种规章制度等。

(二)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关系。在实施“就业导师制”时,要正确处理就业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关系,三者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既有侧重又相互协调,建立实现三者配合和衔接的工作机制。同时,要科学区分开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导师是专业教师,主要以课程和专业方面的指导为主,以思想品德等其他辅导为辅;辅导员及其他学生工作者以思想品德指导等为主,学习和专业指导为辅。这是划分导师与学生工作者职责的一条界线。本科生的就业导师和研究生导师一样,应该以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动手能力及研究能力为主,思想引导、生活指导为辅。对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也应以专业指导为主要考核指标,其他方面的指导为参考指标。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应东,陈丽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7.

[2]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5.6.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学生成长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37-01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一、导师制的现状

1.导师制的提出背景和具体实施方法

我校学生科组织专班将全校学生分配给150名导师,每位导师10名以内的学生结成对子。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和学生加以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导师有意思的将心理健康的若干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其中,利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采取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等方式,并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1)导师要在确立受导关系的一周内熟悉受导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生品德、学业水平、身体素质、家庭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现状,并填写好《学生成长记录》中的学生基本情况;(2)一周内与受导学生进行第一次谈话,按导师工作原则确立受导关系,并做好受导记录;(3)确立受导关系后每周导师与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学生本周的成长情况,解决受导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有必要可以做谈话记录;(4)每次月考或期中考试后,导师必须与受导学生谈心,总结一个月以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对学生的学业水平的变化等内容填写受导记录;(5)每学期在学期末,导师要写出自己的工作总结,反思与总结导师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2.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师生之间选择的针对性不够突出。有的学生文化成绩不够好,却给了专业教师受导。有的老师可能业务能力突出但不善于做思想工作,对以谈话形式进行的导师制工作就感觉不能得心应手。

(2)教师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应付检查,往往是集中找学生谈一谈话,走一下过场,或者检查前将《学生成长记录》匆忙的填一填。《学生成长记录》要求有谈话内容和学生感受,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也只能根据老师记录的谈话内容编造出一些感受,这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将学生牵扯到造假活动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被要求选导师,被要求分配给某一位导师,被导师找谈话,学生出现问题并不能主动的找导师沟通,这样导师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导师制的收获

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实施半年来,通过导师们的辛勤工作,使我校的教书育人的面貌焕然一新:

1.教师的教育观有了极大的转变,提升了教师的工作作风、责任意识,体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

2.德育形式更加丰富,德育方法在不断更新,导师主动优化教育方式,让90%学生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

3.师生情感更加融洽,亲情化教育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以朋友般的帮助,师生关系更加密切。

4.家校沟通更频繁,学校育人氛围明显加强,每月一次的电话问询、一学期一次的家访、贺年片的祝福,都赢得了家长们的好评。

三、对导师制的建议

1.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导师。我校为全封闭寄宿制学校,每天学生生活在集体里,自己的空间很小,在学校难免与同学产生摩擦,有的同学可能在情绪上表现得比较明显,需要老师对其心理进行疏导,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沟通自己解决。中职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不论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需要自己的活动空间。既然是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最好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需要导师给予帮助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受导服务,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则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

2.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当导师。“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老师善于和学生谈心,能在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老师业务出众但不太擅长做思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学生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导师肩负着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生活上指导学生的重任,所以做导师需要有一定的资质,应该给导师设立一定的门槛,各方面表现突出并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导师。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导师带徒模式 护理人员 培养

不管是业务熟练能独挡一面的护理骨干,或是经验老道果敢决断的护士长,都是从新手一路成长起来的。护理人员队伍作为一支主观能动性与业务技能双重要求的队伍,在人员培养方面,医院本身传帮带的传统文化底蕴能在技能培训之余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应用技能较强的岗位,更加要求护理人员理论结合实际,以实际情况、现实案例为基础,在日常的医疗护理过程中逐步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1.护理人员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护理人员队伍的人员流动和更替,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与此同时,作为护理队伍自身人才梯队的建设,需要为后续未来工作业务的发展做好人员储备和培养,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护理资源需求。此外,人力资源成本是与岗位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和经验丰富程度成一定的反比,岗位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更高和经验越丰富,所能在单位时间完成的任务和创造的价值越多,所需的人力资源成本就越低。其次,护理人员培养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新毕业的护士。在从事专业的早期给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指导,有利于她们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有利于她们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更有利于她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2.护理人员培养特点

2.1 时间紧 用“时间紧”这几个词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当前新任护理人员岗位的主要特点。在现在医疗系统内紧张的护理人员资源状况下,对新任入岗的大中专护理专业毕业生,要求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见习和熟悉工作内容及流程,能够相对独立地处理日常护理工作。

2.2任务重 从课本到操作,从理论到实际总是会有些许的差距,对新任入岗的护理人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并修正这些差距,调整心理期许,另外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的制约将在短期内影响岗位工作的开展。在进行轮班制的值班时刻表中,需要新人能尽快融入队伍,同时医院的各类规则规范、操作流程、新员工考察,都要求新员工要在较短时间完成多项任务。

3.导师带徒模式及考核制度

3.1导师带徒模式 结合实际护理工作岗位,制定符合本区域岗位的导师带徒协议,规定各项内容及详细考核指标,一般以半年或一年为期限。针对新任护理人员,选定区域业务骨干作为导师,一对一辅导,导师与徒弟签署带徒协议。导师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依据实际案例和具体情况,对徒弟进行工作检查和传授经验。徒弟向导师进行固定频次的工作进展汇报,如需支持解决问题,需及早报告。

3.2 考核制度 只管布置任务而没有工作进度检查,那任务就是不受控的,只设工作目标而没有具体实施方案和制度,那目标就是一句空话。除了参考徒弟固定频次的工作汇报外,导师可参考PDCA管理循环法进行计划[1]、实施、检查和总结的四步阶段回顾,导师应该进行定期的工作任务进度检查和在平时的交流中获悉更多的信息,以及时修正或指导徒弟的工作。徒弟应每季度进行具体的工作总结和下季度的工作学习计划,与导师充分沟通,定期更新修正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内容。此外,为了能提高导师带徒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在本区域内进行继续优秀导师和优秀徒弟的季度评比、半年评比和全年评比,在精神上进行表彰和鼓励,进行有力的宣传以扩大影响力。

4.小结

护理人员的培养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2],导师带徒模式作为护理人员培养制度的一种能动性补充,需要医院传统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持续以恒的坚持推动,需要群策群力、共同献计献策,需要在有限的条件内进行传帮带的指导工作。在护理人员培养制度逐步完善和导师带徒模式应用的双重辅助下,护理人才的培养将呈现新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马翠业.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近年来,一直担任大队辅导员工作。本学期,在德育处做主持工作。德育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虽繁杂却崇高而又神圣。所以尽管累却又快乐的无怨无悔地工作着,不为豪言壮语,只为成为孩子心目中值得信任的老师—服务者而感到一份欣慰。

下面就我的工作做如下汇报,不到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中有地重点做好这四块::一、抓好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二、建立健全少先队员的组织机制 ---“雏鹰管委会”,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舞台。三、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相结合,评比激励,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四、雏鹰活动引领,让少先队员在广阔的雏鹰天地中自由翱翔。

一、抓好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队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支核心队伍。我们学校作为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基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校长室的带领下,德育处采用“学习反思、实践训练、导师引领、专题研讨、课题提升的培训模式”定期组织班主任实行全员培训。开好每月的班主任例会,聘请专家亲临指导,进行专题研讨,本学期就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题展开一系列小课题研究,切实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同时利用德育课题的实施推动学校及教师德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本学期,继续深入了《培养队员规则意识》的课题研究。课题组不断吸纳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每周按时集中学习,相互研讨,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二、建立健全少先队员的组织机制 ---“雏鹰管委会”,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舞台。“雏鹰管委会”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小天地。目前,这支队伍不断的在壮大,分流出若干个小小志愿队:有校园的礼仪标兵,有大拇指评比校值日生,有校园环境小卫士,有校园安全小卫士,有以班级为单位的专用室管理的小小志愿者队伍……建立这支庞大的队伍,目的是让更多的队员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服务岗位中来,培养每个队员自信又大方,富有责任心。本学期雏鹰管委会小干部的改选工作有要开始了,雏鹰管委会小干部是雏鹰管委会的核心力量,希望各位班主任老师积极支持,积极推荐后备人选,挖掘更多的人才,给孩子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三、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相结合,评比激励,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

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激励机制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大拇指特色中队评比,依据“学习、安全、体育、卫生、礼仪”五个项目的标准进行评比。班级每周评比,最好的送上大拇指,较好的送上较小的大拇指,较差用加油。每周国旗下颁发流动红旗,学期结束纳入 “特色中队”、“ 先进集体”的评选中,“花山之星”作为每周的升旗手,表彰先进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学生生自觉、自律、自强的热情,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雏鹰活动引领,让少先队员在广阔的雏鹰天地中自由翱翔。

1、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系列,学生道德素养和生存能力得到提升。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结合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开展了“走长征路,读万卷书”的读书活动,各个中队组织学生阅读关于长征的书籍,背诵歌颂长征的诗篇,利用红领巾电视,把长征设为若干个站点,每一个中队各领取一站,从江西瑞金出发,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图、文、影视,声情并茂地向全校师生讲述,让学生了解长征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并组织征文比赛。今年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喜看家乡旧貌换新颜”各中队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利用红领巾广播,围绕“奥运精神我们传承”,叙述奥运人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与本篇 【2012年学校德育主任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期中德育工作总结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总结

春季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第二学期少先队德育工作总结

2012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此次论坛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学科分论坛、学科年度总结、学生培养成果展示交流和“科学家面对面”等活动。经过紧张的成果展示和评议,最终评选出52名2016年英才论坛优秀学生和29名具有参加2017年中国科协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资格的学生。

徐延豪、王恩哥出席优秀证书颁发仪式。在仪式上,王恩哥代表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作评议报告。徐延豪鼓励英才学员要坚持自己的科学兴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懈奋斗,创造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伟大成绩;继承和弘扬导师们追求真理、不懈进取的科学精神,勇于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接过导师的接力棒,努力作出这一代人应有的历史贡献。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科学家面对面活动,英才学子们聆听了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体会到了他们为科学事业奉献追求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与科学家零距离交流自己感兴趣的科学话题,让英才学子收获满满。来自西北师范大W附属中学的李滕辉同学参加完英才论坛后表示:“通过参加英才计划培养和本次论坛,不仅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在取得研究成果后,也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通过培养,我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深。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长久的实验操作锻炼了耐心和细心。英才计划带给我的,不仅是学习上的鼓励,也是人生路上一次宝贵经历。”

五学科工作委员会分别召开了年度工作总结会,总结2016年度工作,研究2017年工作计划。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机械学科;本科生;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17-02

现阶段,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是辅导员制。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建立辅导员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后来国家在1956年出台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该条例对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工作等问题都做了明文规定,该条例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初步形成,随后的几十年内辅导员队伍不断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发展、壮大。沿革至今,辅导员制仍是大部分院校的学生管理主力军,但该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与辅导员制相比,导师制显得更为科学。所谓导师制,是指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个性化指导,同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存智慧和学业智慧的成长为目的,最终发挥教师的导引、协调作用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1]。导师制普遍被认为是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一种学生管理模式,该制度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分制的改革。17世纪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首先实行该制度。20世纪90年代,本科生导师制度被引进中国,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名校率先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该制度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随后,国内很多高校开始纷纷试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2]。

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在完成大学通识教育后,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时,其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高等特点,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将课堂授课和实践教学及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传统的辅导员制度虽然久经考验,有大量的学生教育经验,但对学生培养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技能锻炼方面略有不足;而导师制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即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培养,并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乃当前教育背景下的精英化培养模式。

一、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的适应性问题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适应。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生活环境改变、人际关系改变、学习模式改变等挑战,顺利完成这些挑战,不仅可为整个大学的学业成就、职业规划提供良好开端,而且能为个体人格健康成长拥有和谐人际关系提供重要保障[3]。

1.人际交往危机。在初入大学时,学生正处于心身迅猛发展的阶段,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应对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适应性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独生子女等问题,相比上一代人在性格和习性上存在诸多差异。对于机械学科学生来说,理性思维高于感性思维的是他们的特性,这样也促使他们比文科的新生们更快地接受新环境。但适应很难,对于从原来固定时间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从原有的固定座位和同学转变为教室、座位、同桌不断更换,从原有单调的学生生活转变为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这些转变,在应对这个“校园小社会”时,部分同学无法转变新的社交方式,从而产生茫然和偏激心理。新的环境下他们的朋友圈逐渐缩小,而之前的交友方法又显得不合时宜,较差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感慨“举目四望,茫然无亲”,却又无力着手、做出改变,只好自怜自叹,自怨自艾,这就出现了人际交往危机。

2.学习危机。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考入大学。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原有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大部分人由初期的欢快喜悦变成后期的茫然无措。此时如果学生对专业学习没有相关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则易产生学习怠倦等问题,即对学习感到厌倦、疲乏[4]。雪上加霜的是,机械学科的难点又在于机器结构异常复杂,学生多但实验样机少,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透彻理解,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学习方式,面对这样一门实践性强,内容涉及机械、液压和电子等学科,各章节之间联系很少的专业课,他们在短时间内还难以适应。又因为部分学生对机械学科的认知度几乎还是零,或者说是停留在高招填报志愿阶段,他们仍是仅从专业名称上来直观判断这个专业的未来就业方向,所以对于更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完全没有具体的渠道进行了解。对未来的迷茫,造成了学生目标的缺失,进而导致学生们荒度时光、得过且过,这便造成了学业上的危机。

二、导师制度

导师制度的设立,将会是针对机械教学模式创新向前跨越的一大步。学校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来选拔优秀的机械学专业老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同时具体规定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详细要求,使导师开展工作有章有循,有依有据。

在导师制度的推行中,应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两者之间应是并存关系并非替代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而且分工明确。辅导员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指导,包括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导师则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包括积极开展优良学风班的建设,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学习、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做出成绩等。双方通过密切合作,真正体现出该制度的优越性。

1.建立章程,规范管理。建立专门的导师工作条例。制定专门的导师条例,规范导师的遴选、任命、奖惩、工作职责等。在院系建立导师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遴选、任命和联系导师、协调导师工作、反馈导师意见建议、接收学生投诉和反馈等情况,使导师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交流探讨,互利共勉。在院系层面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开展导师工作总结和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探讨更适宜本班的教学办法。每个学期,导师办公室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如新老导师经验交流会、工作总结会、师生互动座谈等来促进导师与导师、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量化考核,奖惩有据。每学期末学院组织导师工作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专家对所有导师进行量化考核,即考核导师投入到所带班级的成效,建立导师激励和考评制度,例如评选“年度导师”等,将导师的工作量纳入人事绩效考核中,并将导师的工作业绩作为人事晋升中的加分条件,使导师有充分的积极性投入到学生培养当中来。

2.机械工程学科导师的具体任务。首先明确导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力和素质双优的技术人才。能力主要包括机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而相关素质是指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导师在学生入学初期,应向学生介绍机械专业的特点、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勾起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完成对于大学的良好适应后,导师应着力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动手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导师可以组织校内课堂机械物理实验或校外工厂观摩、校企合作实践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对机械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完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导师也要广泛调研,与同学谈心交流收集意见,如导师可以时常进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或者进行规律的学生单独谈话,如此,导师全面掌握了学生的性格、特长、潜质和知趣,才能从专业角度帮助分析学生自身的竞争优势,继而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做好制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发展道路等工作,使学生合理配置周边的各种资源,真正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成为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内驱动力[5];导师还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积极参加大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活动,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相互交流、相互接触。

3.导师制度的意义。导师制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教育教学制度。它要求导师能在“顾问、思想导师和心理医生”等不同角色之间转换,把工作的重点内容具体到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正确引导上来。

导师制度本质上是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本科教育阶段的一种变换性尝试。其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学术兴趣,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其效果是令专业教育不断深化,使实践体验提前,该制度对学生工作学习推动作用极其巨大,同时也能调动导师的工作自主性、积极性,最终形成教风、学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从而为社会的科研工作提供健康有益的支持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卢国成.浅谈高校本科生班导师工作的理念和范围[J].新西部,2007,(6):129.

[2]曲永军,姜丹.关于完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几点思考[J].高教管理,2011,(12):168-169,172.

[3]邓胜柱.大学新生学习倦怠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2):89-91.

[4]罗志勇,胡向东,罗萍,等.自动化专业强化班班导师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56-58.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成长导师制;素质教育;导向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使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国际教育学院作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分院于2012年3月探索建立《成长导师制实施办法》,并在先后在2010级中英合作学生,2011级中加合作,2012级全体中外合作办学共140名学生中试行实施成长导师制,并在此对国际教育学院实施成长导师制做一分析研究。

一、 成长导师制的基本情况及实施办法

成长导师制,为提高学生素质,教学质量,结合中外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咨询和指导为核心,兼具管理职能,试行期导师队伍由管理人员(3名)及专任教师(3名)共同组成,在全体学生间随机分组,每位导师指导10至13名学生。所承担职责:在学生成长期间,导师通过谈心,座谈,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习目标规划,专业指导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进行施导。导师采取以个别指导为主,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导师不定期,不定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的指导工作要填写导师工作志,学期初要制订指导工作计划,对指导活动做好记录。学期末要有指导工作总结。实施具体方法:

(一)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1.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动员,进行“导师”选聘工作。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学识广博、身心健康,具备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能力的教师定为导师。

2.对全体“导师”进行集中培训,制定工作计划。

3.确定受导学生:通过辅导员摸底,对全体学生总结归纳,着重把家庭贫寒、学习困难的、 行 为有偏差的、家庭教育背景不良的、心理有障碍的、以及各科各类的特长生等确定出并分组。有助于导师的快速切入,全面了解受导学生,有的放矢。

4.师生结组,一名导师带一组学生,一组数量根据情况而定,一般10至13人。

5.导师履行职责。 按照对学生“导向,导学,和导心”的要求,导师需承担相应职责

要求导师建立:

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2周至少谈心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定期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个案分析制度――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二)召开辅导员会议,落实辅导员做好“搭桥”工作

1.辅导员要明确导师制,使导师制成为有效的补充

2.让辅导员明确导师制,并不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泛泛施教,这会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而是有特定的受导对象。而这些受导对象必须由辅导员了解、确定,由辅导员做好受导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联系导师进行“搭桥结对”,同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二 、成长导师制的初步成效

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是国际教育学院将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风建设,全面育人深入进行的重要措施。总的来讲,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合作院校及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进行学习进程和学习安排,出国,专升本,就业的学生都能够明确目标,明确该做什么,如何做。并且导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所指导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鼓励并引导他们,并当好学生深造就业的参谋,指导学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导师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

1.使学生有了归属感和学习导师。在人生道路与学习中有了方向感,利于其身心与能力的健康发展。导师的实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学院以及中外合作的项目,通过引导学生及家长对学院的信任、理解增强;学生普遍由受导前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到制定了短期、长期目标。出勤情况,上课纪律,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都得到提高。

2.强化了导师育人的责任感,并在指导工作中促进了自身的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密切了师生关系,利于师生在深入交流中相互促进。 导师认真工作,深入实际履行导师的义务、职责,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专业指导,指导学生拓宽视野,利用课外时间辅导学生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3.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落实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以及发展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把教育从批量化培养转变为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通过导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使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进步和提高,并“以身示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专业兴趣,通过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实施“精英教育”,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和优秀拔尖人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使同学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加速同学们的成才的进程。在同学走出校园时,能够具备成为精英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条件。

4.在指导过程中细化方案,根据不同需求学生,分析,制定引导的方案,所需达到目标,在采用的方式上多样灵活,抓住导向的关键点,注重过程检查。使素质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导师制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

通过总结发现在今后施导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导师不仅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还需在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寻找方法,有效解决。

抓住关键点和时机。作为导师应有的心态――亦师亦友、亦教亦学、寓教于学。抓住关键点,注重于学生心灵的沟通,才能事半功倍。

3. 搭建不同角度的教育平台;注重学生立志、立品问题,情操、思想问题;拓宽教育渠道,灵活的教育方式。

四、深入开展成长导师制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实施成长导师制的意义

将导师制实施好,提高教师对导师制意义的认识致关重要。要使大家认识到实施导师制首先有利于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弱点,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提高了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导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解答他们在各个方而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指导他们的学业,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其次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由于导师和学生的交流增加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教学形式,让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导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形成了一种默契、和谐和互信的良好关系。这种情况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又有利于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第四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进一步提高导师的素质,明确导师职责=

导师制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取决于导师本身的素质。作为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水平,还要热爱教书育人工作,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态度方面有良好的素养;能够充分认识到实行导师制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教学相长、师资队伍的优化。同时,学校也应该对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更进一步加以明确的规定,使导师知道应该“导”什么以及如何去“导”。

(三)建立对导师工作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

导师制的实施,无疑需要导师在完成应有的工作任务之外,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同的导师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存在差异,但在实践过程中,这种差异又往往因无法量化而难以衡量,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导师自评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对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奖励,并且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而对那些考核不称职的导师,应通报批评并取消其来年的导师资格。

(四)改革导师制的实施方式

导师制实施时间,入学第一学期,作为预备期,对学生进行了解,准备阶段。第二学期正式实施,并以德育,学习目标,方法等基础性进行针对指导,第三学期直至毕业开始对专业学习,学业规划,出国、就业规划等深度指导,使指导符合规律,并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8篇

针对我们所做的课题《当代中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以地方煤炭类高职院校为例》的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从本校实际出发,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其他高职类院校“德育导师制”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机制,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生活素养,从2013年3月起建立了德育导师制度。该项制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确定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基本原则,形成了“学院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全院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等系列管理体制,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岗位职责,并形成了详实的考核细则。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地总结、提炼,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目前学院形成了“五导模式育人法”(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行为向导),在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初见成效。

(二)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导师制的操作策略和内容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导师制实行学院党委全面负责,其中学院党政领导、中层干部、共产党员、教学骨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德育导师实行聘任制,按照教师自愿与选拔相结合的原则,选聘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德才兼备、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同志担任德育导师。每二十至三十名学生设立一名导师,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辅导员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通过可操作性强的“五导”工作细则和“尊重学生、欣赏赞美、理解信任、倾听关注、理解支持、感情限定、诚实守时”等十二条工作原则来指导每一位德育导师的工作,每一位德育导师坚持每周与辅导对象进行一次交流沟通并做好工作记录,通过访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生活和行为动态,及时加以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消除思想、心理上的困惑,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矫正行为习惯上的偏差。每位德育导师都坚持每月两千字以上的工作总结,学院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例会,研究安排督促检查德育导师工作实施情况,并在每学年召开经验交流会或研讨会,使得先进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得以传播和互相学习,营造出学院德育工作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管理与激励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公正和民主公开相结合、考评与奖酬相一致等原则,对德育导师的工作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从而提高了德育导师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过去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德育内容以“两课”教育内容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远离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实际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德育导师制”之后,从实际出发,拓宽了德育内容的范围,德育导师制的内容包括:①政治指导:主要是指导在学生认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重点进行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教育;理想教育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生活理想教育做起,循序渐进进入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的教育。②学业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视专业技能的习得,顺利完成学业。③成长指导: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家庭、不同年级出现的心理问题适时予以辅导,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心理测试,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学生掌握自我调适方法,提高学生的EQ(情商)和AQ(经受挫折的能力)。④职业指导;结合煤炭行业要求与煤炭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行业安全意识和技能意识,重点是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进而顺利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⑤实践指导:实现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职业环境的完美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指导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成社会调研报告、学习心得、科研论文,加强能力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成效之案例佐证

学校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开辟了一个个性化、亲情化和全员化的德育新途径,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文选取该校一位普通德育导师的工作总结作为行动研究的样本。

1.德育队伍得到有效拓宽,德育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在传统德育模式中,学校德育似乎只是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任务,即使他们投人很大的精力和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所面对的各类困惑和存在问题。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德育导师制”中的导师有校内的领导、中层干部、团委书记、班主任、专任教师,也有生活指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学校后勤职工。一年过去了,一支人数多、素质高、覆盖面广的德育导师队伍已经形成,使学校德育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从“强迫式”转变为“自主式”,真正实现了学校“时时都育人,处处都育人,人人都育人”的协同作战的良好氛围。本研究所选的这位德育导师原本是一位与学生距离很远的机关处室工作人员,现在随着学校德育导师制的成熟与完善,他也已经成为一名正在不断进步的心理咨询老师、学业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导师、知心朋友,他通过阅读书籍、与其他德育导师互相交流探讨,取长补短,对他所负责的来自全院九个教学班的二十九名具有不同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个性和需求不同的学生提供了有效指导。德育导师制工作也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为学生提供德育指导,使教师更了解自己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生,更清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精神的提升。教师们在“教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完成了由“经师”逐渐成长为“人师”的转变。本文所选取的这位德育导师说:“每一次这样的辅导都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一种平等,一种真诚,我也真正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而对学生的了解越全面,对他们今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帮助就会越上路,越有效。在第一次与学生的谈话之后,我都会捕捉学生性格上的特点,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然后确定每一个学生今后德育辅导的重点。

2.育人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人们把“教书”和“育人”看作两种独立的教育实践活动,育人被看成是德育教师和辅导员的事,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因此,高校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任课教师上完课就一走了之,无影无踪。这种把学生的学习与品德加以分解,只让一小部分教师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而让大部分教师游离于学生工作之外的做法,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成才。实施“德育导师制”后,“有事找导师”在学生中已被普遍接受。德育导师与学生间建立起了牢固的联系制度,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够全面掌握被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业、兴趣、特长、心理等情况,从而能够因材施教。例如:针对高职学生不爱学习、学业基础差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特点,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发奋学习、成才;针对高职学生自由散漫、自律意识差的特点,积极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有自卑感的特点,积极开展“赏识”教育;针对有的高职学生心态冷漠的特点,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针对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缺乏定位的特点,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德育导师以“亲人、朋友、兄长”的角色出现在学生身边,采用亲情化、个性化的方法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问题,引导他们自己解决困惑,这是一个“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的过程,也是润物无声的过程,从而开辟了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新途径,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窥一斑而见全豹,学院自推行德育导师制以来,虽然没有给每一位教师规定每个月的辅导主题和主要内容,但他们都能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和辅导目标,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使得学院的德育功能进一步完善。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9篇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 从刚进大学时的懵懂到现在即将走出校门,我这大学四年收获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在这大学四年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县科技局上半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我局的行政执法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在全县地税系统年终总结会上的年终讲话 同志们: 今天能够参加全县地税系统年终总结会,我感到非常高兴。一是XX年地税系统成绩显著,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我为大家2006年度农经工作总结 二00五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今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综合治理部门的具体帮助指导下,根据《XX区2006年度社房屋租赁协议合同编号:_________ 出租方: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国籍:_________ (身份证/护照/营业执照号码):________政府官员关于诚信演讲稿——诚信是金 曾经,我有过很多的感慨,如果我有天生的丽质,就足以炫耀亮丽的人生,如果我有大笔的金钱,就可以享受悠闲的人生,如果我有显赫的2007年学校财务工作计划1、进一步巩固会计核算改革工作 搞好会计核算是做好学校财务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在巩固会计核算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保安服务心得体会2011荣幸成为xx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首个管理工作人员,保安公司紧紧围绕着我县经济建设的工作中心和建设生态旅游强项的保安工作重点,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各2011年主题团日活动总结活动主题: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理工大学,我参与,我奉献活动时间:2011年4月26日 活动地点:教九楼9220教室 参加成员及人数:生物06-1班一名大二学生的自我鉴定范文 这学年在0402班担任班长的工作,在工作期间,我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所能当好班长,为班上的同学服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所做 化工系自我鉴定范文本人自从XX年9月考上厦大以来,经历了四年厦大化工系的求学生涯,收获颇多。本人思想觉悟上对自己要求高,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清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本人学习勤奋刻苦,善于学习新鲜知识,事业开阔,对本专业的研究背景及整个学科结构有宏观完整的认识。由于端正的学习态度,我将于2010年7月光荣的从厦门大学毕业。学习成绩良好,并有选学其他领域的知识,取得不错的成绩。在实验室带了一学期,自己的科研水平直线上升,查阅资料,思考,判断能力有很大进步。通过与导师和师兄的交流,进一步改善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成果。本人身体素质很好,完成过全程马拉松,喜欢长跑及登山运动,并经常参加登山比赛。心理素质过硬,有良好的信仰及应变能力,遇事不慌张,能冷静处理。有强大的毅力和动力去完成任务。本人热心于参加社会活动,做过勤工俭学,家教及志愿者服务。加入过校学生会,服务同学。 大学四年里面,本人的思维成熟了许多,其中处理事情时理性分析增多,待人友好,和同学关系不错,有一群好朋友。四年里从学习,生活,工作都有收获,个人素质,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度过了美好的四年,这些经历和积累是我一生的财富。 副县长对于人大的评议整改报告范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各位委员: XX年12月,我担任县政府副县长以来,始终围绕县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业立支柱,农业兴产业,三教师专业培训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及工作重点: 反思上学期的教师成长情况,围绕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接受省一级幼儿园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在师资培训上还存在薄弱环云南省农民合同制职工劳动合同书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委托人):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__场地租赁合同出租人: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人: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_________》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就租赁场检疫局党总支工作总结++检验检疫局党总支XX年工作总结 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检验检疫局党总支在市直机关工委三年高职高专毕业自我鉴定的范文 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这即将毕业的时刻,我对这四年来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做一个小小的自我鉴定。 从思想上来说,我从实习期工作自我评价 转眼间2个月试用期已接近尾声,首先感谢公司能给我展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我于2011年11月3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担任销售出纳一职,现将我的工作及汽车电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对就是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步探教师作风建设学习体会3月21日,学校组织召开 “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学习区、局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使我加深了对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思想认识水平上个体工商户雇工劳动合同书雇主(以下简称甲方)与受雇职工(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_________》,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同意,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

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应用物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导师制

1.引言

应用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及最新成就为基础,进行应用和实践研究的学科,不仅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未来物理学专业发展的主流方向[1]。应用物理专业作为一个面向产业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其发展应该紧密联系行业动向,把握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方向。毕业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在公司企业从事物理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等。基于这些,专业优势应用物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成为国家基础研究所必需的人才。2014年,学校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提出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向转变的办学思路。我校本科专业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来培养学生[2]。

2.应用物理专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先后修订了2011版和2013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比这两个方案,从当前的角度看,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当时光伏产业发展特点的。当时我国的光伏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特别到2011年年底,中国的光伏生产份额达到了占全球50%的高比例,整个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前景。当时光伏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大[3],而且国内高校开设光伏专业的又比较少,导致我们制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可以参照的例子,在课程设置上也就体现物理学和光伏材料课程相互混合的结果。而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际是在2011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小的修正,减少了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相对增加实践教学比例。这是因为通过我们对两年多的专业建设上的总结和反思,发现存在所开设的课程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是所开设的课程中传统物理学知识过多,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理论化,行业适用特征不明显,这会造成对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这一点在我们带学生去企业实习中已经有所反映。由此,我们在专业教学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例如降低理论教学难度,加深实践知识的讲解等,但是受制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限制,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依然没有得到大的改变。这就促使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做进一步修订。另外,通过与企业的接触我们认识到,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好的培养方案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这不仅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改革和实践

面对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现状和新形势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在应用物理专业建设上重点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和尝试,明显提高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我们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结合学院实际,通过走出去调研、请进来论证的方式,不断对已有工作进行总结改进,使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将应用物理专业的方向定位为光伏材料设计及应用。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应用物理和光伏材料基础知识,具有坚实的应用物理基础,熟悉基本物理电子学、半导体材料和光伏器件设计基本知识,具备光伏器件设计所需的物理和控制器件的基本技能,具有光伏材料研究、产品开发和设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我们设置理学课程模块和工学课程模块,体现理学打基础,工学求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安排上,我们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的比例占总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专业实习实训12周以上,更彰显地方性本科高校的向应用型转型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达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进厂实习,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缩短了从学生到员工之间思想与业务距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进一步深化,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4]。根据学校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应用物理专业发展实际,于2015年年初,我们在全体本科生中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希望通过导师制的形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具体地说,学生导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职责:

3.2.1心理指导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受挫能力不强的现象。因此,导师可以通过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端正生活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导师可以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2学业指导

导师主要负监督的职责,要定期对学生所学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情况,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指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选课、学习进程安排、发展方向、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2.3考研指导

导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献和信息检索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尤其是对于大三学生,导师要对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及考研规划提出建议,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倡有条件的导师带领学生积极走进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大赛,参与科研课题及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对学生进行科研的初步训练。

3.2.4就业指导

导师要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形势,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对专业发展方向的理解,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学生兴趣和潜力,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和目标定位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导师的社会阅历和专业背景优势,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增强就业准备和就业信心。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订了《理学院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从规章制度上加强了导师的遴选和管理工作。第一,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第二,导师要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带领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导师的学术成就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前进的榜样,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便于更好地开展指导工作。第三,导师要保证工作时间。导师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导师必须定期拿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活动。第四,导师要填写指导工作日志,如实记录对学生的指导活动,并在学期末写出工作总结。学院会根据导师的实际指导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和学院二次分配等方面向优秀指导导师进行倾斜和奖励。

4.改革的初步成效

通过一年来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不仅帮助部分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在2016年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有超过50%的课题来源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另外,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应用物理专业的考研录取率达到了26%,显著高于我校平均12%的录取率。因此,推行导师制促进了应用物理专业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巩晓阳,李同伟,王,魏荣慧,崔红玲.新形势下应用物理专业的改革与前景定位[J].学科探索,2015(9):15+25.

[2]张石定.应用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108-110.

[3]胡峰,李明真,朱海燕.新形势下应用物理学的专业建设探究[J].科技视界,2015(23):46-47.

上一篇:大学导师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导师学期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