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梦魇范文

时间:2023-09-19 13:51:44

南京梦魇篇1

有的人喜欢說梦话,有的人喜欢打呼噜,有的人常常在深夜中惊醒,大喊大叫或者是手舞足蹈。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以为然,甚至在第二天把这作为笑谈讲给身边人听。珠不知,这些长久以来被我们忽视的睡眠中的异常举动,其实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梦中猝死事件

一位在南京打工的小伙子,在一天凌晨突然猝死,待其他人发现时,尸体已经僵硬。谁也不知他何时死的,不知他死于什么原因。房东跟警方解释,說小伙一向身体健康,死之前还曾躺在床上看电视,没有任何异常,怎么說没就没了?真是一个离奇的睡眠中猝死事件。其实他不知道,就在小伙子死前,曾出现过一些预示着死神降临的征兆,只是没人把这当回事,因为这种征兆太常见了

那么,这会是什么征兆?是梦魇?說梦话?打呼噜?或者是其他一些睡眠的状况,它们又都预示着身体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

三个发生在天南海北的猝死事件,却有着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睡眠中的猝死。

睡眠中的猝死有征兆,这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說法。不仅如此,许多睡眠中出现的状况都可能是某种疾病的预警。那么,请大家做好准备,让我们一项项来解析睡眠中的密码,倾听那来自身体的警报声。

■梦的警报

梦魇,指人在睡梦中突然惊醒,伴随着大喊大叫或是手舞足蹈等一些骇人的举动,民间又称为撒呓挣。此时人尚在梦中,对自己所做之事一无所知。这种可谓是常见的现象,会跟猝死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被这样的一组组画面给吓住了。梦中的女子突然坐起,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脱掉自己的衣服,完全没有一点点迟疑的表现。而这位男子在梦中惊醒后,开始猛烈敲击自己的胸口。看似平常的撒呓挣,有时,竟会变得如此恐怖,这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什么样的警报呢?为了破解梦魇的密码,节目组工作人员来到了脑电波监测室。在这里,有很多发生过类似症状的病人,正在接受着监测与检查

每位病人的脑电波情况都会在这个监测室里一一显现出来,而这里的医护人员要根据脑电波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来判断病人的状况。

在画面中,这位女病人在梦中惊醒,然后开始了近乎狂暴的举动,甚至连身边的家人也认不得了。此时,她的脑电波显示极其混乱,这表明她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已经进入了癫狂的状态。

在另一个病房里,我们采访了一位病人的母亲。害怕黑夜的到来,这句话里不知道包含着一位母亲多少的惊恐和心酸。难道这也是意味着如此怪异的梦中举动,会是猝死即将湘临的征兆吗?

吓人的梦魇并非猝死的征兆,却有可能是另一种更为恐啼的疾病的信号:癫痫。平常的撒呓挣,竞能与如此骇人的恶疾扯上关系,它们之间又该如何来区分呢?

也就是說,您身边如果有一个经常撒呓挣的人,就该让他来医院做个检查了。

至此,梦魇的密码破解完毕,接下来的几种梦中的行为,又是身体为哪种疾病拉响的警报呢?

梦话人人都說过,有些說的甚至还是藏在心中的秘密。有这样一个案件,这位马先生就是因为听到女友梦中的一句话,竟然动了杀念。

女友口中叫着的竟然是自己老板的名字,这让马先生听见了,顿时怒从心生。就这样,一句梦话最终引发了一场血案。回过头来再說說我们的主题,梦话,除了可能会泄密之外,还会引发什么,这又是哪种疾病的预警呢?

频繁的梦话意味着您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况,需要及时上医院检查。您瞧,看似平凡的睡眠状况,却都隐藏着身体的警报,而之后的两种状态中的一种,还会是猝死的先兆。几天前,哈尔滨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四岁的孩童,在夜晚睡觉打呼噜的时候,突然停止了呼吸,让家人措手不及。

据了解,猝死的孩童体型较胖,虽年仅四岁,却已有了三年打呼噜的历史了。而接下来,我们还从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更为惊人的新闻。2005年8月,中国著名笑星高秀敏在家中猝死,其家属何庆魁表示,高秀敏的死因竟也与这打呼噜脱不开关系。

没有想到,最平常不过的睡眠状况,却是真正的梦中杀手。打鼾与猝死,两者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密不可分,就让我们慢慢来揭示这个身体给我们带来的最为恐怖的预警信号吧。

为了弄清打鼾与猝死之间的关系,我们来到了睡眠监测室,在这里见到了刚刚结束睡眠检查的王先生。

王先生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我们来到了旁边的办公室,调出之前对王先生睡眠监测的数据,开始进行分析。

也就是說,在某些打鼾的时刻,王先生是处于呼吸停止的状态。这究竟是多厉害的鼾声啊。由于监测室只能记录图表类的数据,我们特意录下了一段王先生当时的鼾声

看到这里,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要想想了,您身边的亲人,是否也曾发出过这样的鼾声呢。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很多车祸的根源并非酒驾或是疲劳驾驶,而是司机由于夜晚打鼾以致白天嗜睡,才引发这车毁人伤的惨剧。除此之外,严重的打鼾会使血液在夜间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这会诱发其他的疾病。

■记者亲身测试

接下来,记者的体验开始了,如果您在睡眠中出现过我们之前所提到过的各种症状,那么,我们首先要进行一个睡眠监测。

因为检测范围是全方位的,所以记者必须全副武装,戴上各种各样的装置接受监测。

记者躺下睡觉,此时身体变化所产生的各种数据会通过身上的装置传输到另一个房间内。王主任将在这里对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记者的身体处于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没有发现问题。

如果监测结果出现问题,记者将会被带入其他相应的科室,接受更为细致的检查。于是,记者再次全副武装,戴好装置,再次入睡。

每一种疾病在睡眠上都会有不同的表现,睡眠,真是太神奇了。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解析了三种睡眠的密码,那么接下来,睡眠的警报还会为什么疾病而拉响呢?

南京梦魇篇2

这是1937年的南京,狼烟四起、哀鸿遍野,千疮百孔的古都和流离失所的市民。70年的沉重岁月让南京成了中国最悲情的城市,太多的血腥记忆让南京和南京人几乎不堪重负。70年后,南京城里很多东西都在改变。

《南京》由美国在线制作,根据张纯如作品《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改编,重点情节来源于作品中的第五章《南京安全区》。这部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影片今年1月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获得最佳纪录片剪辑奖,4月又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人道主义影片奖,7月7日起在国内上映,之后引起巨大轰动。

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南京》的制作算是相当用心。美国在线公司的副总裁特德莱昂西斯出资200万美元,摄制组用了两年时间,许多珍贵史料是辗转6个国家寻找而来。在影片中,还有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影带,该录影带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更是被评为“《南京》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断之一。”

看得见的《南京》:纪录的真实

作为一部外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南京》既非宣化仇恨,也不渲染反日,导演更多的用意是“人道”与“反战”。当观众看到胶片真实记录下杀人如麻的日本士兵、横尸遍野的南京城、烧焦的尸体、一排排被割掉的头颅时,观影现场安静得几乎有点压抑――除了胶片转动的声音,就是观众的抽泣声。

在著名的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总结的14条纪录片准则中,有三条准则是《南京》从头至尾都恪守秉持的。

第一,不要背离三个基本元素的原则: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

第二,故事不要模糊。一个真实的题材必须以清楚及简单的方式说出来,但是清楚与简单并不一定要把故事戏剧化。

第三,不要放弃实验的机会,纪录片名声全然从实验中取得。没有实验,纪录片便失掉它的价值,没有实验,纪录片便不存在。

这正是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区别所在,而《南京》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南京》站在普通个体的立场上,以第三方的西方人作为主要叙述者,讲述他们建立难民区的过程和亲眼所见的日军暴行,客观、中立,甚至近乎“冷酷”。

同时,它也采用了一些非传统的纪录片手法。既有当年的目击者一一登场,包括西方人、幸存者和愿意说真话的日军;同时,为了把目击者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等人既真实又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记等珍贵文献表现出来,导演又请到如乔根普罗斯诺、伍迪哈里森、玛利尔海明威等多名好莱坞明星来扮演,在片中朗读这些文字,让人恍惚以为他们就是当年的目击者。

美国纪录片史学家巴尔诺在他那本著名的《纪录片非虚构电影史》中写道“真实感和权威性,是纪录片的特性。正是这吸引了需要它们的人,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这个动机正是启蒙或欺骗的力量来源。”作为一个70年前的题材,导演们请好莱坞知名演员来扮演当事人口述,他们的演说声情并茂,其真实性达到了令人吃惊的高度。这种用电影手法去带入“记忆”的拍摄方式,让观众经历了一种苦痛的生活――这是身处1937年年底的南京城里每个人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的真实。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把真实场面与历史资料剪辑在一起,拍摄者从俯视对象逐渐走向平视的角度,纪录片本体中最为根源的人文精神一平视、平民、平等也得到最大的体现。正因为“真实观”是纪录片领域唯一合法的美学手段,所以从技法上看,《南京》的两位导演让事实材料(客体)说话,而作者(主体)则尽量躲避在材料后面,每一个镜头的关照都渗透着一种朴素的关怀。

《南京》是成功的,但算不上杰作。事实上,这样的还原本身就困难重重,作者的努力我们都能看到。《南京》的真实更为偏向一种情感的真实,它更像是一位静静的旁观者,无声地见证着这座城市在苦痛的岁月中,对生命的眷顾和守候。

看不见的南京:伤城的苦痛

在西方,纳粹德国制造的奥斯维辛大屠杀被一次次地融入各种文学作品。在东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历史真实一直被人类文明的偏见所遮蔽。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南京》这部纪录片首次以西方人的视角将1937年南京的人间悲剧搬上大银幕,既是对30万遇难同胞亡魂的安慰,也是对错误史观的颠覆。更重要的是,西方主流社会开始正眼关注南京大屠杀。正如导演比尔古滕塔格所说,《南京》是西方人拍出来的,因此西方的思维和观念体现得非常明显,也正因为它是西方人的作品,它在西方的上映才会更加顺利,覆盖面也会更大。70年后的今天,无论美国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再重新审视黑白影像记录的图景,应该有一种共通的悲悯情怀,这或许是影片给予现代人最大的救赎意义所在。

其实在《南京》之前,还有一部《南京梦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一在YouTube上,这部纪录片已被下载了100余万次。美国人朗恩乔瑟夫筹备《南京梦魇》花了10年时间,所花费的近十万美元全部是乔瑟夫自己的积蓄。这部电影也是通过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叙述史实,其资料从美国档案馆、图书馆、日本人拍摄的影像及张纯如的《南京浩劫》中得来。

另外,克劳德朗兹曼的《浩劫》也曾在南京做过小规模的放映。这是一部长达9个半小时、以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为背景的纪录片,导演花费11年拍摄而成。本片是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作品,导演采用了许多静态的长镜头和空镜头来描述和表现当时集中营的情形,没有任何画外音或其他煽情手法,真实得让人如同身陷集中营屠场实地。朗兹曼这样告诉他们:“必须这样做,这是历史的需要。”作为一个犹太人,朗兹曼坚忍地以对毁灭的记录来证明着存在,冷静地以历史的真实来表达着坚信。波伏瓦这样评价道“让地点说话,通过声音复活地点,以面孔表达话语无法表达的东西。”

南京梦魇篇3

关键词: 《红楼梦》 残缺美 续写

曾有人说过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张爱玲觉得“三恨《红楼梦》未完”,但是我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合的缺失,并不是梦阮先生的遗恨,而是他给《红楼梦》画上的最完美的句号。

对于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合的批评,自五四起就争论不休,或言就是原著,或言含有原著成分,或言与原著毫无瓜葛。吵吵闹闹数十载,不过无稽之谈一场空,正如《好了歌·解》所言:“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故此,不再探讨后四十回的真伪。或真或假,一任诸君。

据说有好事者为断臂的维纳斯设计过许多“义肢”,可是当接上后,不论哪一款,都让人感到别扭,失去原来的那种神韵。《红楼梦》的续写也是这个道理。残缺的美,才是极致的美,才更加耐人寻味。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维纳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只是有的过于乌托邦,有的令人肝肠寸断;有的过于随性,有的比较专业。然而,于各人而言,总归是美的。下面我就具体说说这未完的红楼留下的美。

《红楼梦》是一个谜,故而神秘,故而值得后人去思索、猜测。在前八十回合中,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秦可卿之死,为此“红学”之下还分生出“秦学”这门学问。“‘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史笔”,严格来说并非事实,而是史家诛心之论。现存的程甲本、戚本等版本中,早将秦可卿的死改为病死,尽管如此,还是掩盖不了将秦死指向“淫丧”的线索,不禁令读者思之蹊跷,到底是“淫丧天香楼”还是“死封龙禁卫”更贴近美呢?显然,后者更具一种独到的美感,尽管是那样凄凉,但此下紧接托梦交代贾家后事,仍旧是极大胆的安排,也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发展了凤秦二人的个性。且使得全书的主旨变得隐讳,不似前者那样突兀,至少在读者眼中,红楼人物除了有点主子架子、小家子气外还是可爱的,不似看完“淫丧天香”后,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反感。就史实而言,在曹雪芹看来,“淫丧天香楼”更富有自传的意义。总的来说,遗稿中秦可卿的结局已经是比较符合逻辑的,在为后文伏笔,也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之美。

在后四十回合中,读者最关心的必定是钗黛二人的结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判词所规定的结局,由此看来,这两个人的下场必定是悲剧的,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悲”法,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像宝玉遗弃宝钗——不像所谓“旧时真本”宝钗嫁后早卒,宝玉作更夫,续娶沦为乞丐的湘云;与另一个补本的钗黛落教坊。无论是沦落街头,还是落入教坊,似乎都是悲剧,不像后来的续本,个个都是大团圆,虽然给人不少喜感,但是读来无味,尽是才子佳人的平平结局,如果这样《红楼梦》就不算是一本奇书,更少了一份奇美的韵味。较之而言,补本的那两种续本算是有可读性的了,然而并未广泛地流传下来,的确发人深省。如今人们接触最多的程甲本结局是黛玉早死,宝玉出家,宝钗守寡。可谓没有一个好下场,各自痛苦着对方的痛苦,令人思之落泪,想之可泣,大有肝肠寸断之感,较之而言,显然前两者已是大近人情之作,死了一个,或一也没死。就是这样的结局,许多还大喊未至“肠一日而九回”的地步,我认为,高鹗所续的结局虽然凄凉,但是还未到苍凉的程度。所谓苍凉就是一种放下书后,仿佛置身空旷的天地之间,低头一声惆怅,仰天泪流满面,静静地思考历史的长度与人生的厚度的感觉。对此我认为早本中南京刻本的收场,更具一种苍凉之美。此刻本中叙述后四十回,黛玉早死,随后家道中落,宝钗难产而死,宝玉堕落,留难街头(貌似是成了一个看城门的小兵),与同样流落街头的湘云相遇,结为夫妇,以乞讨为生。据考证三十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暗示了宝香结合,这是早本留下的一个回目。因此南京刻本的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信可取的。不仅如此,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从“怡红公子”摇身“街头乞丐”不禁使人惆怅,而大观园中的少女正如“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所预示的那样非死就和湘云一样落入凡尘,想想也会流出几滴由人及己的泪,可谓尽悲情之美。

至于《红楼》中的二线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结局,“杏元和番”探春远嫁,妙玉为娼,凤姐被休弃……尽管大纲已出,但是细节之处着实值得遐想创作一番。这里就不多言。总而言之,《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他们不仅仅是平面上的文字,更是一个个立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这也是《红楼梦》另一大成功之处。与此同时,栩栩如生的人物却有一条指定的归途,如同笼中的鸟一般,失去了自由。于此许多浪漫主义的叛逆者写出了无数皆大欢喜版的《红楼梦》,此类续本只可说更符合现代的都市生活情调,以及现代人的审美,却与古风之美大相径庭,再者此仅属个人之美,非公认之美,因为要想续写出具有流传价值的后四十回合,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想象,更是对原著的了解与尊重。而原著暗指的结局显然更符合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审美,所以现在就说说这种“美”的源头——红楼梦十二曲。红楼梦十二曲就像是整本书的骨架,贯穿全书,如若续写不当,就会使全书的美畸形。

【分骨肉】探春:探春必定逃不掉远嫁的命运。无论是太虚幻境中的判诗、判词,还是前八十回合中的具体叙述,都说明探春必须远嫁。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指出,探春最后不仅远嫁,而且嫁给了番王,出家之前更封为“杏元公主”,这就是所谓的“杏元和番”的由来。在前八十回的“群芳庆夜宴”中,探春抽中的是杏花,主得贵婿。众人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不成?”原来这句顽话也是预言,而且探春做王妃也应当是番王妃,才合远嫁的预言。

【乐中悲】湘云:对湘云续书中的命运,一向很有争议,就红楼梦十二曲而言,她最后应该是嫁了一个好夫婿,只是早亡,她不得不守寡,符合红楼梦十二曲中的“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枯湘江”。然而就前八十回合的回目而言,湘云应与宝玉白头偕老,这貌似就是早本的结局,早本的前几个回合写的也不是黛玉等人,应该是湘云儿时在贾府与宝玉、袭人一起生活的故事,这才有了后来袭人口中那些“不害臊的话”。较之两者,后者放入书中更加体现出一种流畅美,而又与《风月宝鉴》插入后的太虚幻境相冲突,着实令续书者斟酌一番。

【世难容】妙玉:作者虽然在妙玉身上花费的笔墨并不多,但是我却认为妙玉是一个神奇、有趣的女子。所以她的归途也是引人注目的。高鹗续书中她是被山贼强抢为压寨夫人,但是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从红楼梦十二曲,还是从故事发展的形势而言,妙玉的堕落并非强迫,而是自愿,这才是原著所想传递的一种思想。

《红楼梦》的美不仅在于其前途渺茫的人物,更在于其若隐若现的故事结局。因为未完,才有讨论,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才令人思考她的美。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是美的,是因为说这个故事的人早已作古,留下的是一个个暖暖的文字,一段未完的梦,空出长长的空白,让后人尽情地回忆,遐想那绮丽而忧伤的如烟往事。

因此,关于《红楼梦》的结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红楼梦》不能完,也完不了。

参考文献:

南京梦魇篇4

滕有玺出生在江苏阜宁县农村,家中兄弟姐妹七人,他是最小的一个。从记事起,贫穷就在他的生命中烙下了深深印记。由于穷,山芋管饱曾经是他幼年时最大的梦想;由于穷,点不起油灯,他没上过一次晚自习;由于穷,他总是穿哥哥们的旧棉鞋,破旧且不保暖……

与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读书高考跳出“农门”是滕有玺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为了读得起书,同龄人玩耍时,滕有玺拿起了镰刀,跟着大人上苇滩割芦苇。

寒冬腊月,苇滩里的水结冰了,脚踩上去,薄冰裂开,脚浸在冰水里钻心刺骨。割芦苇是体力活,出汗多,北风一吹汗水又成了冰屑。汗不停地出,热汗融化了冰屑;融化了的冰屑又与刚流出的汗水混在一起,被刺骨北风又吹成了冰屑。一次次水成冰、冰成水、水又成冰。一天下来,里外衣服全湿透了,结成了冰,仿佛套了一件厚重的盔甲。就这样每天起早摸黑,整整一个寒假,才能勉强凑足一年的学杂费。

“贫穷就像梦魇一样缠绕着我,学习中那些带‘穷’的字句,像一把把无形的刀割着我的心,就连常见的‘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穷困潦倒’、‘穷途末路’等成语,也让我毛骨悚然。唯有‘穷则思变’给我鼓舞,给我力量!就这样,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高考’这根救命稻草上。”

北大、清华是滕有玺的目标,贫困却令他与梦想失之交臂。“父亲当时70多岁,干不动活了,我是靠哥哥姐姐资助才完成学业的,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了,”他说。师范学院学杂费全免,还有生活补贴,滕有玺最终选择了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进了大学之后,贫穷的梦魇依然未能摆脱,甚至因此差点错过了读研的机会。“复习考研时,由于营养不良和连续熬夜,我受凉感冒了。为了省钱,我没有去医院,自己找了几颗药,以为可以扛过去。谁知病情加重,转成了肺炎,不得不住进医院。”住院半个月,滕有玺落下了政治复习。结果,总分远远超出录取线,政治成绩却差了3分。

如果没有陈文建老师极力推荐,如果不是苏州大学曹阳教授爱才心切,争取到一个特批名额,滕有玺或许就永远被挡在苏州大学门外了。

寻找“脱穷”的秘诀

1997年研究生毕业后,滕有玺进入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当时,这只是一家300人的校办企业,却有着成为“世界二极体行业第一”的雄心。

“进公司后,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做起,从部门助理、部门经理、部长一步步走来,直到成为主管生产的厂长、公司的副总经理和监事会主席。这么多年,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力争第一,做到最好。”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念博如此评价他。

滕有玺的第一个目标是做好一名技术员。别人练习一遍,他练习三遍;别人白天学,他白天、晚上都学;别人按照老师讲的做,他还要问为什么。

为了做到“第一名”,滕有玺四处向大师学习:到南京参加陈安之举办的总裁班,兼修营销;赴新加坡听安东尼・罗宾的“释放心中的巨能”课程;前往深圳参加杰・亚伯拉罕的“亿万美元周末营销研习会”;到上海听汤姆・霍普金斯讲“如何当亿万富豪”……即便是刚结婚、收入不是很高的时候,他也要借钱外出听课。

不仅如此,滕有玺更舍得花钱投资自己的“大脑”―买书。“参加工作后,我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家时,家具装了一板车,书却装了一卡车;第二次搬家时,书装了两卡车;时隔不久第三次买房搬家,书已经要装两卡车半了。”他说,“这些书绝不是买来摆样子的,每一本我都认真读过,每一次阅读都有自己的收获。”

终于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摆脱了贫穷,过上了很多人梦想的生活:拥有自己的事业、别墅、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这一年,滕有玺38岁。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开始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路径去寻找‘特别的高招’,但屡屡碰壁。直到有一天,我才恍然大悟,其实‘脱穷’的秘诀非常简单。”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滕有玺总结出“脱穷”的秘诀是掌握六大要素:不断积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定发展高度的素质,面对问题的悟性,持之以恒的实践,和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信念。

成功“脱穷”之后,滕有玺决心写一本书,把自己成长的历程、感悟、个人改变的方法及实践结果整理出来,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富裕。

问对问题太重要

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是资金、人脉、学识,抑或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滕有玺的答案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他看来,只要在每件事上都“问对问题”,即便没有高学历、好背景、好爸爸、好专业、好工作,人人也都可以成功。

不同的提问,不同的角度,结果迥然不同。例如,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这么穷”,如果改成“我怎么才能变得富裕起来”,就会大不一样。

好的提问,好的回答,会把人带向好的方向。譬如,你希望自己多学些知识,就会问自己:“我要如何善用这个机会,来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好呢?”这样一问,你很快就会振奋起来。当你为某件事难过时,不妨这么问自己:“10年后,这件事情还这么重要吗?”这样一问,心情就能很快改变。与别人相处不愉快时,你可以这样自问:“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影响这个人,我要怎么做才好呢?”这么一想,很快就能找到双方的差异,进而化解这种差异,找到对话的方法。

对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大脑都会准备一个答案。问答之间,就会找到你想要的解决方法。在前行的路上,滕有玺问了自己很多问题:

确定人生目标时,他问自己:“如何成为世界第一?”

寻找工作时,他问自己:“如何快速在将要从事的行业中实现我的价值?”

失败时,他问自己:“发生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

取得成绩时,他问自己:“还有哪些可以改善,让我做得更好?”

训练推销能力时,他问自己:“我要给予什么?我要给人带来什么好处?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选择终身伴侣时,他问自己:“如何给她一生幸福?”

寻找朋友时,他问自己:“与他在一起,我们是否快乐而有进步?”

研究世界第一名时,他问自己:“什么导致了我和他们的差距,如何复制他们的模式?”

思考“脱穷”时,他问自己:“我要如何帮助和我曾经一样的穷人,以最小的投入来帮助他们快速‘脱穷’?”

……

这就是滕有玺的思考习惯。他说,每次问这些问题,都能让他成长、进步。如果每次问的是另外的问题,而且方向是错误的,肯定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问错了问题,对人生也好,事业也罢,得到的答案必然不正确,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张谦摘自2008年8月15日

南京梦魇篇5

霍华德(Howard)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morrow)和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城市的演变》(Cities in Evolution),都认为工业革命改变了城市周围村庄精细复杂的生态平衡,并期望将工业城市、互补型小城市和乡村相结合来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功能和设施。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城市不可能被拆解,恰恰相反,大城市的人口只会更加聚集而不是分散。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可能重归田园城市的道路。

中国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期,由此带来的城市化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中国城镇化人口的增长率已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实际需要的土地空间相当于现有的适宜土地的2倍,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与土地短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难以平衡。在可预见的未来十年,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迁移进城市,中国的城市也将面临更加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参与到这场推动城市变革的运动中来。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被一再提出,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原生生态营造技术也被重新发掘,从本土到国际,各种类型的绿色建筑层出不穷。但更多的建筑是在技术层面追逐生态,而缺乏技术背后的文化支撑。如果生态建筑仅仅以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和身体舒适度为前提,那么这种纯功能化的绿色建筑还是不能修复城市和自然的割裂,反而可能加剧这种割裂。唯有重塑建筑的精神,找到支撑建筑自然性的文化渊源和情感归属,那么生态建筑才有可能超越生态机器的藩篱。

现代城市的困境根源于文化的困境,如何重释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应该是城市建设者和建筑师们最应该反思的问题。对城市建设的引导根本上应该从文化上去引导,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是恢复我们丧失已久的美学体系和文化判断力的前提。在钱学森二十多年前提出的“山水城市”的基础上,马岩松将这一理念与传统东方哲学相结合,试图将“山水”引入城市,这是对巨构建筑和立体城市的超越,也是一种山水化超景观的尝试。

纵观MAD这些年的实践,也可以说是山水城市理念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浮游之岛到鱼缸墨冰,从梦露大厦到重庆森林,从贵阳山水到南京山水,再到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可以看出一个山水演化的脉络。浮游之岛是在“9・11”悲剧性的氛围下纽约注入了一种新生的自由意志和想象,是对现代都市梦魇的超脱;梦露大厦则是对北美的现代主义城市建筑进行的一次挑战,让高层住宅设计跳出居住机器的框架;重庆森林在高密度大城市的背景下,首次把“高密度自然”的观念与层岚叠嶂的山水意象相结合,以此来消解高层建筑的模式化,这是对传统摩天楼的颠覆;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借景于城市中的大型绿地,与环境相融合,表达了对山水精神的诉求。(本文摘选自《城市山水》一书)

南京梦魇篇6

 

 

拉贝日记观后心得参考范文1

   这部影片与南京,南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通过血腥恐怖的死亡场面与日本人近乎变态的行为,对观众的视觉产生冲击,使观众身仿佛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了那真实历史的残酷。而后者则用相对平缓的手段,没有过多地去打造那个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而是通过对人物多方面的描绘,使观众切身感受到日本军人的残暴。

   南京大屠杀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最血淋淋的一段历史,当时由于中国军队的弱小与国民政府的懦弱,日军的铁蹄很快就横扫中国,并步步逼近原本作为全国首都的南京。蒋介石的政治集团早在日军兵临城下之前就闻风而逃,只留下一些部队驻守南京。但是,这些装备落后的军队显然无法跟日本的现代化部队相提并论,日军兵临城下后,虽然那些血性军人誓死守卫南京城,但终归还是不敌日军,坚守数日后便被日军攻城而入。日军作为轴心国的一员,公然无视国际法的规定,没有采取优待俘虏的政策,而是残忍地将这些战俘尽数杀害。而且杀人还很讲究,不是单一的砍头,而是采取一种叫“鹤立”的杀人手法,将一个中国人从头到脚劈成两半,还拿烈士的心脏当下酒菜,其残忍变态令人发指。攻城之后,他们的屠刀又指向了无辜的老百姓,每天都有无数的中国公民被日军用各种各样的奇异而残忍的手段杀害,下至七八岁的小女孩,上至古稀的老妇人,都被兽性大发的日本军人奸污,甚至有不少怀孕已久的妇女,被日本人剖开腹部,将婴儿从子宫里用刺刀挑出来,摇着刺刀上的婴儿大笑。由于许多宝贵资料都被日方销毁,所以现在据粗略统计,南京大屠杀的军民死伤人数大概有三十万之多。现在的南京城,只所以没有多少本地南京人,都是因为在南京大屠杀当中被杀光了。

   就在这黑太阳照耀的古城废墟上,拉贝这个德国人勇敢地担起了庇护中国百姓的重任,他与其它几位德国好友共同创立了南京城内的安全区,收容了为数二十万的难民,利用自己德国纳粹党员的身份与日方多次交涉,终于为安全区争取到了日方的承认。但是虚伪的日本人依然多次骚扰安全区,甚至还枪杀了安全区医院内的两名医生与三名护士,将战俘杀害后尸体堆在安全门口,对拉贝等人实行的人道主义救援百般阻扰,运大米进入安全区都要交一万元的关税。但是以拉贝为首的德国人民面对日方的淫威却毫不屈服,多次与日方斗智斗勇,最终终于坚持到了国际官方的到来,为安全区争取了国际公认的合法权利。

   拉贝先生一直是中国公民的大恩人,但是,这位曾经拯救了二十万中国难民的伟大人物。回到德国后要求开除纳粹党党籍却遭到拒绝,还因为与中国勾结而遭到惩罚,还被勒令不得讲出在南京的所见所闻,他的日记等一些珍贵的照片资料在几十年后才被得以公开。拉贝先生晚年穷困潦倒,最终在1950年,孤独而贫穷地在柏林死去。

   拉贝日记成功地展示了拉贝先生的心路历程,也让观众触摸到了那段令人不堪回首,但却无法忘记的历史。电影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善良认真的拉贝,耿直不讳的威尔逊医生,坚强慈爱的杜普雷小姐与帅气年轻的罗曼博士,更是成功刻画了一个个令人生厌的日本军官,使观众深入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今,距离日军侵华这一段悲惨而壮烈的历史已经有六十多个年头了。时间并没有使中国人民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最近因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中国人民反日的情绪更是无比高涨。尽管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回忆,一个惨痛的教训。但是日本右翼势力还在试图掩埋历史,坚持南京大屠杀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相反的,同样作为二战主犯国的德国,早在1974年,他们的总理就在访问华沙时,在二战纪念碑前深深一跪,向全世界谢罪,所以德国现在得到了世界的尊重。而日本却依然为自己的罪行进行无耻的狡辩,我相信他们终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拉贝日记通过展示历史,也让中国人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变哲学。泱泱中华当初之所以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岛国侵略,就是因为国家的无能与国家的落后,导致我们起初在他们的暴行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仅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虽然,我们已经站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但要做到真正的强大,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让我们深深缅怀拉贝先生,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更是全人类的英雄,是人道主义的杰出代表。

拉贝日记观后心得参考范文2

   对于《拉贝日记》这部中德合拍的电影来说,我认为它会是一部能够被大多数中国观众认可的电影。虽然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拉贝日记》应该算是一部德国电影,但它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杀”这个背景,也给它打上了不可抹去的中国烙印。这样一部从异族角度来观察和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能够在两个国家——而这两个国家在二战中分属不同阵营——都得到认可,它的态度和历史观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德国作为纳粹主义的发源地,战后对纳粹主义的反省和清算是极其彻底的,连起源于旧普鲁士军队的正步操都因为曾经被纳粹党卫军和德国纳粹军队所采用,而在战后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的象征予以摒弃,法律禁止任何人做纳粹德国的正步走和行纳粹敬礼。而正是这种坚决而彻底的态度,为德国赢得了反思战争和历史的权利。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贝日记》的主人公约翰·拉贝先生,即使他曾经是一个纳粹党徒,即使他曾凭借身戴纳粹标志而保护了难民,这些历史细节的出现也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反感。因为这是一个有资格去面对历史的国家,而这部电影也可以摆脱历史的纠缠去直面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当面对巨大的“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弱光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这一丝光明,不但是爱,而且是大爱。在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伴随着时间推移,那种集体梦魇因为没有得到释放,所以并没有消散,一直在巨大的沉默中沉淀。70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沉默背后所积攒的怨念。面对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举动,勇敢者会感慨光明的珍贵和自我救赎,怯懦者会哀叹人生的虚无和自我欺骗。但无论如何,那丝光明总是存在的,只看我们如何去选择。

   在正常的表达下,战争电影的主题基本都是在努力升华和质询一个民族如何看待某一具体冲突(无论当代还是历史的),以及这一冲突如何随时间的推移对“集体梦魇、习俗或欲望”产生的沉淀作用。对于涉及“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来说,从已经拍摄过的那几部来看,都没有做到“正常的表达”,因此也就谈不上升华和质询。而这种遗憾是《拉贝日记》所无法弥补的,因为它虽然涉及到了“南京大屠杀”,但电影的主旨还是在讲述一个普通德国人如何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发现人性,升华人性的故事。它虽然很好地完成了这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但它并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升华和质询中国人的集体伤痛。这并不是电影技法的失误,也不是电影立场的失误,而是因为这样的一场巨大灾难和伤痛,虽然有人性的共同之处,但那种痛彻心扉的悲怆和发问,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完成。

拉贝日记观后心得参考范文3

   这天看完“拉贝日记”。一个人看片子,好像很怪僻,影院全场算上我只有三个人,如果不是有我,那一对儿算是包场,从影院出来,天还没全黑,都快七点半了,空气很暖和,香香的,是槐花开了,但是看不到槐树,它们都藏在小区里,马路两旁是高大的杨树和银杏,我对这条街很有情感,走过也快十年了,马路不很宽,银杏树长得很大了,到了秋天,金黄的色彩很浓郁,把一条街打扮的满满的,从天空到地面。良久没有薄暮在街上逛逛了,一个人。街上人来人往,谁都不留神谁。

   “拉贝的日记”,看完后,第一的感觉是“拉贝”的导演输了,输在平淡。但在平庸之下,却是故事的完全跟整体的可托。并且最凸起的一点是将杀害的罪恶本源清明白楚的告诉,并用了许多的篇幅重复强调:那就是――战役的祸首罪魁是政府,日本的天皇直接参加(向参演天皇他“大爷,说大一点是态度,此片给出的是反法西斯的破场(固然我们应用纳粹的影响救命了战斗中的人,但并不能因而感谢纳粹),导演刻意用了必定的篇幅分不一样的场景展现此观点;最后的立足点当然是人性主义,亦即本片的重中之重,从个体好汉到其他国际友人逐一描绘,只是那演大夫的演员似乎是演吸血鬼出生,很跳戏。观影中对仁慈的本国人是有激动的,然而当看到咱们的运气须要外国人开圆桌会议举腕表决并由外国的圣母玛利亚来操办的时候,仍是有辱没的感到。至此,用这三根线穿成一根连起全部故事,顺水行舟。只是人物塑造的很失败,不个性,平庸是很致命的,由于平庸可能使人损失观看的兴致,并在看过之后没有回想,当初想想拉贝就是一光头戴眼镜的老头

   儿,但是看拉贝自我的照片,得到的印象就比整个影片给我的印象深良多。所以“夏伯阳”不会被遗忘,而“拉贝日记”会。另外对于屠杀的镜头并未几,但那段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砍头比赛被突出表示,并且竞赛的过程逐日在报纸上登载,屠城的来源在日本本土再一次被提示。其余印象还有张静初的主角,基础就能够没这个主角;还有拉贝夫人上的那艘大船,有点挪亚方舟的感觉,鬼子连方舟都给炸了,人神共愤。

南京梦魇篇7

失声梦魇远去,岂知贤妻又遭厄运

2003年11月,刚刚立冬的中原绿城郑州,铅色的云朵像一团团破絮,倒悬在城市的上空,冷风扫动着满地的枯叶纸屑。下午4时许,曲剧名家胡希华匆匆地走出单位,按照事先的约定,准备赶往集合地点,与其他演员一起赶往新密参加当晚的演出。

正在这时,胡希华的手机响了,是河南省肿瘤医院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中,性格素来爽朗的朋友一反常态,语气低沉地说:“胡老师,你来医院一趟吧,你妻子的病情不乐观!”胡希华不由地打了个冷战,马上电话通知活动组织者、相声演员范军说:“你干妈在医院有点事,我恐怕参加不了这次演出,你们不用等我了。”听到这个变故,范军有些担心,也要和胡老师一起去医院,但胡希华以演出事大为由拒绝了。

胡希华一赶到医院,主治医师就直言说:“从初步检查的片子上看,你妻子患的是肝癌,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听到这消息,胡希华一下子瘫坐在凳子上,久久说不出话来。沉默之中,夫妻相处的恩爱场景,一幕幕像电影似的在眼前浮现,特别是当年胡希华遭遇失声而艺术生涯险些终止时,是妻子执著而无私地付出才让他走出了梦魇……

胡希华1946年出生在河南省社旗县一个贫寒农家。母亲是位基督教徒,能识谱,会吹口琴、笛子,还擅长演唱。也许继承母亲身上的艺术基因,胡希华从小就对艺术表现出特别的喜爱。

胡希华从南阳戏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南阳地区曲剧团,工作后逐渐将自己定位为丑角,先后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尽管胡希华在舞台上大多出演丑角,但在生活中却很是善良,人品很好。很快,同一剧团里的花旦张明瑞爱上了多才多艺的胡希华。那时,张明瑞的父亲是当地的县委书记,他了解到胡希华的身世和母亲信仰问题后,极力反对女儿跟胡希华交往。然而,张明瑞毫不嫌弃胡希华出身低微,她甚至愿意和心爱的人去“私奔”。直到三年后,张明瑞父母了解到了胡希华的人品后,这才同意了这门婚事。

婚后一年,他们的儿子胡永乐出生了,而胡希华已逐渐在曲剧界走红。一次,著名剧作家杨兰春看过胡希华的演出后,对他大加赞赏,决定对商洛花鼓《屠夫状元》进行移植,并力推他出演剧中的胡山一角。在农村长大的胡希华,对贫苦人民的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演胡山这个小人物时,表演的真挚、自然。《屠夫状元》上演后一炮走红。福兮祸所伏。正当胡希华庆幸自己时来运转之时,一个意外的发生,几乎要将他推向绝望的深渊……

那年春节前夕,正值剧团演出火暴之际,由于多日的奔波劳累,胡希华的嗓子由起初的沙哑,到后来竟突然发不出声来。嗓子是演员的生命,胡希华及时就医,虽然吃药打针多日,丝毫没有转好的迹象。正当红的演员,突然倒了嗓子,痛苦是可想而知。胡希华是个极爱面子的人,不能当主演,只能扮演不用发声的兵皂之类的小角色。一天夜里,胡希华在睡梦中梦到自己在舞台上演唱,见台下的观众热烈地鼓掌,他更是来劲了,拉着嗓子拼命地唱,可似乎根本发不声音来。结果,他在睡梦中拼命地“嗷嗷”喊叫,把妻子吵醒了。当知道丈夫在梦中仍想着演唱时,张明瑞很是感动……

眼看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要陨落,同为剧团主演的张明瑞比谁都着急,她一有时间就四处为丈夫求医问药。这时,张明瑞巧遇一位中医老教授,介绍了丈夫的情况后,老教授断定胡希华的病因是连续演出用嗓过度和饮食没有规律造成的,仅靠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治愈,只有慢慢调理才有可能康复。

按照老中医的吩咐,在那时物质条件艰难的情况下,张明瑞想方设法买来鸡蛋、香油、蜂蜜等,每天调和冲制成茶水让丈夫服用。不仅如此,张明瑞向领导申请,辞去了主演的位置,改做勤杂人员,腾出更多的精力照料丈夫。

身为剧团主演,居然甘愿退居幕后,做出的牺牲该有多大呀。当晚,得知内情的胡希华大为感动,眼含热泪埋怨妻子说:“别人都是想方设法争当主演,你却为了我付出这么多,我一辈子也无法报答你!”“你是咱们家的顶梁柱,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未来的明星就这样夭折了!”为安慰丈夫,张明瑞淡淡一笑:“咱们儿子胡永乐现在正需要人照料,我不就少拿一些补助,可我有更多的时间照料爷俩,不是更好吗!”

半年后,在张明瑞的精心照料下,胡希华的嗓子竟然奇迹般地慢慢康复了。胡希华重返舞台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清澈和纯粹了!然而,胡希华摆脱了失声的梦魇,演艺生涯正风生水起之际,万万没有料到,无情病魔却向妻子袭来……

两袖清风无怨悔,砸锅卖铁也要救爱妻

那天,胡希华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妻子的病房。见丈夫来了,正在输液的张明瑞有些惊喜,不解地问:“你不是要到新密市演出,怎么会来医院了?”胡希华强忍内心的凄楚,挤出一丝笑意撒谎说:“听说你来医院检查,我想来看看什么情况!”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张明瑞故作轻松地说:“我只是有点肝痛、发热、腹泻,医生已经检查过了,输几瓶水就没事了!”

胡希华嘴上应付,根本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张明瑞习惯性地催促说:“赶快去新密吧,演出的事情可耽误不得,别让人家等急了!”妻子病魔缠身,具体什么病情还是未知数,胡希华哪能丢下不管啊。其实,张明瑞十分渴望丈夫能够陪伴自己,但想到丈夫已接受了演出,最后仍委婉地拒绝说:“检查还没最终确诊,你留下来也帮不上什么,别耽误了演出,让人议论你耍大牌呀。”话说到这个份上,胡希华也只得一步三回头离开了医院。

三天的演出,对胡希华来说,简直犹如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他每次走下舞台就迫不及待地给医院打电话,询问妻子的检查情况。演出终于结束了,胡希华马不停蹄地直奔医院。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妻子的病情已经确诊:肝癌中后期,建议马上手术。诊断报告结论上的几个冰冷的文字,就像几把锋利的钢刀,重重地插在胡希华的心头,他决定采取一切办法去挽救妻子的生命。据医生介绍,做肝癌手术之前需要一段时间的化疗,每天要花费一两千元,加上手术费及相关治疗费用,没有20多万元是无法完成治疗的。而且手术不一定能完全成功,以后每年还要检查和吃药维持,也需要不少的费用。

也许人们不大相信,胡希华的名气与他的收入一直不成比例,工资和演出的补助只够他养家糊口,他们家几乎没有多余的积蓄……

那时,胡希华在全省演出,演到哪儿,火到哪儿,但他却是个不会赚钱的“明星”。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唱片总公司准备推出大调曲子《李豁子离婚》。寻找演员时,导演断言:“最佳人选当属胡希华,没有人像他那样音域宽广、演唱精彩了!”果然,胡希华重新设计了唱腔,终于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全新大调曲《李豁子离婚》。很快,随着磁带发行数量的增加,《李豁子离婚》影响涉及东南亚等地区。

可是,这却招致了税务部门对胡希华的调查。原因很简单:《李豁子离婚》的带子卖得那么火,胡希华即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肯定赚了一大笔,起码也有几十万元吧。“你缴过税吗?”面对税务部门的质疑,胡希华没有辩解,而是拿出了自己的签约合同和财务上的收据。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按照合同的约定,胡希华所得的录制费是每分钟15元,整个录制过程是四十四分钟,也就是说,胡希华总共收到唱片公司寄来的“录音费”只有660元,而且全部上缴给了剧团财务处,分文未取。

胡希华以前在南阳工作时,每个月工资几乎不够花。1993年,胡希华调入河南省曲剧团,而妻子和儿子留在了南阳市,只有逢年过节,一家人才得以团圆。直到1998年10月,张明瑞内退后,才带儿子胡永乐来到了郑州。这时,胡永乐从部队转业回来,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朋友的资助下,胡希华花费了45万元,才在郑州给准备结婚的儿子和儿媳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

现在,妻子不幸身患绝症,胡希华几乎一筹莫展。由于家中没有可以典当的物品,万般无奈之下,他竟开始在儿子的房子上打主意……

儿子儿媳结婚的时间不长,而且孙子还很小,让他们卖掉房子还真是很为难啊。这天,胡希华特意给孙子买来许多吃的玩的,然后忐忑不安地来到儿子家。吃完晚饭后,胡希华这才用很低的声音对儿子说:“你妈需要做手术,咱们家里实在筹集不来钱,我想让你们搬回来,和我们在剧团里住,把你们的房子卖了!”看出父亲为难的样子,通情达理的儿子、儿媳竟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了救我妈的生命,只要我们能做到的,你尽管做主好了!”看到孩子如此懂事,胡希华不禁眼眶湿润了……

这时,受“非典”的影响,经济正是萧条之时,45万元购买的房屋,仅仅卖出了43万元。除去还了原先借朋友的款项外,胡希华将余下的钱几乎全部用于妻子的治疗上。房子没了,而祖孙三代人挤在剧团的小房子里,但一家人和和睦睦。

妻子手术那天,天空正飘舞着雪花,胡希华苦等了几个小时,终于传来了手术结束的消息,而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后背竟已被汗水浸透,他从来没有像这样担心过妻子的安危啊。那一刻,想到自己亏欠妻子的太多,想到妻子随时就可能与自己永别,胡希华竟有了一个“特别”的想法:从此中止演艺生涯,陪着妻子度过余生,全身心地照顾她!

随后,胡希华特意向单位写了份申请,终止一切演出。他整天呆在医院里,给妻子买来可口的饭菜,给她讲各种逸闻趣事解闷。丈夫以前演出忙碌,三天两头就会外出,如今不离左右,让张明瑞感到非常的温暖。然而,刚刚一个多星期,细心的张明瑞就察觉到了异样,疑惑地问:“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了,怎么没见你出去演出呀!”胡希华就故意撒谎说:“因受非典影响,团里早已停止了一切演出计划。”

半个月后,张明瑞开始接受近八个月的中西医继续治疗。胡希华听说“饮食疗法”对妻子的病情有很大的疗效,就特意买来有关烹饪书籍,每天去采购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变着花样给妻子做各种“绿色食品”。在丈夫的精心照料下,张明瑞感受到了被呵护的幸福,心情十分愉悦,身体也恢复的很快。然而,她根本没想到,丈夫正打算陪着她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呢!

以“死”逼夫返舞台,走出厄运万事兴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张明瑞仍没看出丈夫准备演出的意思,她不由得产生了怀疑,就逼问起丈夫来。胡希华犹豫再三,就安慰妻子说:“我都演一辈子戏了,总是没有时间照顾你,如今你病这么重,我想陪着你……”不等丈夫讲完,张明瑞竟沉下了脸:“我这么多年吃苦受累,为的就是让你成名成家,如今才有了一点成绩,就想半途而废,你让我太失望了!”

胡希华一听,赶忙解释说:“你做过手术,离不开人照料,再说,我已经向团里请了长假!”胡希华刚要开口辩驳,张明瑞抢先说:“手术已经做过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化疗什么的,儿子、儿媳照顾我就行了,你没必要为了我荒废事业!”两人话不投机,争论的脸红脖子粗。接下来的几天,妻子要丈夫继续演艺事业,丈夫要弥补感情亏欠,谁也难以说服对方。

平心而论,张明瑞何尝不希望像别的夫妇那样如胶似漆,可她不忍心丈夫的演艺生涯要因此戛然而止,心有不甘的她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你不继续演艺事业,我就放弃治疗,现在就出院回家,让我去死算了……”见妻子以死相逼,胡希华内心无比的震撼,是啊,艺术在妻子心目中永远是第一位的,他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不过,胡希华在忙碌之余,只要有空闲,就陪伴着妻子,交流演出体会,不时还变着花样逗妻子开心。外出演出时,即便再忙再累,胡希华也不忘记每天给妻子打个电话报平安。

自从手术后,张明瑞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而胡希华每次都会抽时间陪她去医院。体检前是不能进餐的,胡希华每次只好为妻子准备好早餐随身携带,等待着妻子体检结束。一次,张明瑞体检完毕后,发现丈夫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将一袋牛奶紧紧地捂在自己的肚皮上,原来憨厚的他是怕牛奶凉了,竟用自己的体温来保温,张明瑞感动的热泪盈眶……

2004年以后,由于卖房子的钱早已花光,胡希华不得不开始拼命地接戏,挣钱给妻子当医药费。除了剧团安排的演出外,胡希华干脆自降“身价”,参加公司庆典、婚庆等民间演出。当人们了解到,这位曲剧大师为了身患绝症的妻子,像刚出道的艺人一样四处赶场时,纷纷感动不已。

同时,带着妻子的期望,踌躇满志的胡希华更是焕发了艺术的激情……胡希华决定拓宽演艺道路,先后推出了多部戏曲小品。虽然年过知天命,但胡希华仍勤学不辍,三弦、坠胡、二胡、笛子、唢呐等他无一不精,除了表演曲剧、河南坠子、三弦书外,他还自学了豫剧、越调、京剧、秦腔等剧种,他因此获得了“千手观音”的美称。

不知不觉,胡希华竟然进入了演艺的快车道,演技日臻完美。声名再次鹊起的胡希华先后多次获奖,多次进京汇报演出。丈夫再次取得了耀眼的成绩,让病中的张明瑞得到了无比的安慰。而每当张明瑞发现丈夫表演中存在瑕疵,即便是微不足道,她也会一如既往地指出来,力争让丈夫的舞台形象尽善尽美。妻子的“逼迫”似乎再次激活了胡希华的“美音绝唱”,而这时他也成为了真正的一代大师。

幸运的是,由于手术及时,化疗彻底,加之长期坚持服药和治疗。2009年11月下旬,经医院复查确认,张明瑞身上的肝癌没有扩散,健康程度完全达到了正常人标准。妻子终于战胜了绝症,胡希华一得到消息,竟走在大街上情不自禁地大唱了起来……

南京梦魇篇8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虚假的两难境地;充分条件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资助(项目编号:SM201111417004)。

一、引言

(一)批判性思维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批判性思维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思想武器,用以甄别我们身边海量信息的真伪。罗伯特・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考,着重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1]文森特・鲁吉罗表示:“批判性思考的本质是评价。因此,可以把批判性思考界定为我们用以检验各种主张和论据,并判定哪些具有优点、哪些不具有优点的过程。换言之,批判性思考就是寻找答案,是一种探究。”[2]

(二)批判性思维方法运用过程

主动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人,首先应当是一个善于提问的人。“答案不能推动思维的发展,真正能推动思维发展的是问题。”[3]积极的提问可以帮助人们尽可能准确地分析理解眼前的资料,了解作者的意图,辨别其中的论点和论据,然后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评估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辨析其中的推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判定论据是否足以构成推导出论点的充分条件。而一旦发现作者思维过程的不充分性和片面性,抑或是信息的不真实与误导性,他就应勇敢地提出质疑,然后通过进一步细致的调查和论证,或是补充和完善原来的论据,或是提出充分的理由作者的观点。总之,这一批判性思维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尽可能接近真实与客观的结论。

对于许多内涵深刻的影视作品,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观众不仅可以看懂影片的表层故事,更能独具慧眼,发现作者试图透过作品传递给观众的真实思想和寓意。

二、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与他的影片《艳贼》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是举世公认的悬念电影大师,其作品充满多元性和多寓意性。笔者选择1964年上映的希区柯克影片《艳贼》,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从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深入解读这部作品。《艳贼》表面上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经典好莱坞式“灰姑娘”的故事,实际上却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被人控制和主宰,无法真正掌控自身命运的可悲地位。

(一)《艳贼》的“灰姑娘”版解读

希区柯克的电影大多都是“经典好莱坞叙事的一个‘既古怪又典范的版本’”[4]。看过《艳贼》的观众很容易联想到好莱坞式“灰姑娘”的故事情节。

女主人公玛尼年轻聪慧,出身贫寒,幼年时曾受到犯,并目睹恐怖杀人场景。虽然身为的母亲代她顶罪,但她从此恐惧红色与闪电,并排斥男性。影片里的玛尼不断地变换身份去应征大公司的打字员或文秘职位,然后利用职务之便,从公司的保险箱窃取钱财。一旦得手就销声匿迹,更名改姓,再以另外的身份出现在其他公司的面试会上……这样一个集可爱、可怜与可悲于一身的女主角,几乎就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堕落了的灰姑娘”,在等待某个英俊“王子”的唤醒。希区柯克在影片中为她安排了一位现代“高富帅”――马克,拉特兰公司英俊而富有的总裁。在这种精心的人物设计下,观众自然要期待一场“落难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爱情故事了。

在拉特兰公司的招聘会上。马克为玛尼的美貌打动而对她一见钟情。他破格聘用玛尼,并创造机会与玛尼频繁接触,以博取其欢心。就在玛尼按计划行窃得手之际被马克撞见。马克却在爱情的驱使下,替她在保险柜中补足了失窃的现金,还匿名为她还清了此前盗走的近一万美元巨款,并迅速与她旅行结婚,登上游轮以免除玛尼牢狱之灾。

在蜜月旅行中,玛尼排斥任何男性的病态心理不断烦扰着马克,在无法控制的下了玛尼,导致她跳入泳池自杀。马克再次解救了玛尼,并通过挖掘其童年时代的恐怖经历,最终使其步出心理阴影与自己结为伉俪。

(二)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艳贼》灰姑娘式解读的质疑与新的假设

玛尼与马克之间的结合真的是一出现代版灰姑娘传奇故事吗?影片中的情节是否提供了完成这一童话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即使得到了满足,可能也不足以证明一个论辩。也许还有其他条件需要满足。”[5]我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巧来梳理这一结论与故事情节间的因果脉络,看一看整个推理过程是否有缺陷。

玛尼可悲的童年很容易让观众做出这样的推论:童年的不幸导致了她的心理障碍,进而引发她的犯罪倾向。但究竟是什么心理障碍驱使玛尼将“偷窃”作为自己的职业呢?影片告诉我们:玛尼童年时目睹了母亲靠出卖肉体生存的卑贱生活,因此她立志要过一种“体面的生活”,一种完全不同于母亲的,完全没有“性”的“干净与高贵”生活。母亲是因为“钱”而被迫卖身,她就一次次打开保险柜去体验拥有财富的愉悦感与满足感。

那么,与马克的结合能让玛尼挣脱童年的梦魇吗?为什么马克一直强迫玛尼在“监狱”和“婚姻”之间做出选择,难道玛尼只有这两条路可走?抑或这仅仅是一种“虚假的两难境地”(在还有其他选项时,却局限于两种极端的选择)?[6]马克既然早已认出玛尼,为什么非要让她暴露在警察面前,一步步将她逼入要么结婚,要么坐牢的绝境?他可以更为慷慨地将他们的关系界定为单纯的施恩者与被施恩者的关系,而不是强迫玛尼去接受一桩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希区柯克一再通过影片向观众展示玛尼婚姻的不幸:马克表白时玛尼的冷漠神情,蜜月中马克对妻子的与玛尼的自杀,婚后面带尴尬向马克讨要零花钱的妻子,躲在家中偷偷与母亲通话的玛尼……玛尼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桩不情不愿的婚姻?如果说“与马克的婚姻”是男主人公刻意设计的虚假的两难困境之一,那么他逼迫玛尼步入婚姻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

影片对马克办公室的细致描写似乎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线索:玻璃柜里陈列着各种凶猛动物的标本,它们无一例外都是马克的战利品。善于狩猎的马克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就是“诱捕”各种动物,并不断训练它们,直至将它们彻底驯服。当马克兴奋地为玛尼展示那些处理过的动物尸体,他那一刻作为男性的满足感和征服感更加映衬出玛尼的弱小与无奈。恍惚间她似乎也成为了那些被驯服与控制的猎物中的一员。

至此,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做出一个大胆的“价值观假设”(在作者的推理过程中,隐含着一些作者承认,却没有清楚表达的思想,只有当你赞同这些思想时,这项推理才具有说服力)[7]:在英雄救美的套路背后,希区柯克在讲述着一个强权人物对一个弱女子肆意、控制与驯服的故事。

三、批判性思维对《艳贼》的重新解读

基于前述假设,我们不妨再度审视影片,并尝试从一个全新角度重构这个故事。

马克早已得知“女贼”相貌与举止特征,在招聘时就锁定了玛尼的真实身份。这个融美貌与智慧为一体的女性,激起了马克的强烈兴趣,因此他当即录用了玛尼,开始了解玛尼,并博取她的信任。

他精心策划的“捉贼行动”大获成功,玛尼被“人赃俱获”。此时,“猎物”只是刚刚“上钩”。于是他步步紧逼,出演玛尼生活中“保护神”的角色:为玛尼垫付了赃款,同时也理性地正告她:只有和他闪婚,登上蜜月游轮才能逃避警察的追捕。没有浪漫的爱情告白,在马克一手炮制的“婚姻或是牢狱”的两难抉择中玛尼登上了旅程。

“尽管伴侣关系是生产出来了,这一生产的标准意识形态框架却遭到破坏:伴侣关系的产生可以说是‘来自外部’,爱情不是内心深处的激情感受,而是外在偶然相遇的结果――伴侣首先是被抛在了一起,有时候甚至实实在在是连在一起。”[7]如果说玛尼的偷盗与马克对失窃的调查将他们联系在一起,那么玛尼的行窃则给了马克一个扮演她生活主宰者的机会,并牢牢地将他们拴在了一起。

随后马克意识到降服玛尼还必须跨越她的精神疾病障碍,于是摇身一变成为心理医师。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在玛尼的母亲家终于触到了她变态心理的源头。

原来玛尼是母亲15岁时一次随意的“产物”,年幼的玛尼经常半夜被母亲从温暖的床上抱到客厅的沙发上,不同的男性则占据了本该属于她的床。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里,卧室里的男人走来抚摸她。母亲本能地开始与那人厮打,5岁的女儿则操起木棍,狠狠地砸到那人头上,殷红的鲜血在闪电的照耀下成为了她一生的梦魇。虽然母亲替她承担了杀人罪责,但这段经历让她从此恐惧红色与闪电,排斥所有男性。

马克成功地带玛尼走出噩梦,希区柯克再一次让他以机器般精准的语言“提醒”玛尼:与他结婚是她惟一的出路。没有丝毫爱的感动,有的仅仅是弱小动物面对强大保护者的臣服。玛尼无奈地对马克说,“我宁愿和你呆在一起也不要进监狱。”同样是男女主人公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的殿堂不过是一所更“人性化”、更“舒适”的监狱而已。至此,马克不仅从肉体上,而且从精神上彻底“驯服”了这个美丽而暴烈的“猎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希区柯克的影片《艳贼》貌似讲述了一个灰姑娘式的爱情童话,而基于批判性思维的解读却足以揭示出隐藏在电影主题下的一个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笔者首先对《艳贼》“灰姑娘”版本的主题进行详尽的分析,然后使用批判性思维技巧质疑该主题与影片细节的非逻辑联系,进而提出截然相反的假设。最终以影片内容为依据,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断,重构了整个故事,展现了故事背后的那个近乎丑陋却更为真实与深刻的真相――那一时代男权主义的嚣张与女性的弱小与无助。由此可见,运用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刻地体味电影的多元寓意。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布朗,[美]斯图尔特・基利.学会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批判性思维教学指南[M].柳铭心,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1.

[2] [美]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指南[M].顾肃,董玉荣,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

[3] [美]理查德・保罗,[美]琳达・埃尔德.批判性思维工具[M].侯玉波,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91.

[4] [斯]斯拉沃热・齐泽克.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M].穆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

[5] [英]斯特拉・科特雷尔.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M].李天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5.

[6] [美]布鲁克・诺埃尔齐泽克・摩尔,[美]理查德・帕克.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M].朱素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35.

[7] [美]杰拉尔德・诺希克.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M].赵玉芳,向晋辉,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0.

上一篇:经典寓言故事范文 下一篇:戴望舒的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