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6 01:15:11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要在实践中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而公开评选、征集对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极其重要的城市精神表述语,不仅是对城市精神深入认识的一个过程,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鲜活的实践。自11月2日北京市公布城市精神表述语后。广东、江苏等省也相继公开征集城市精神表述方式。

11月5日开始,广东省面向全社会开展提炼“广东精神”内涵征集活动。以期用“广东精神”的形式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随后的11月13日,南京官方微博“南京”消息征集南京城市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南京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深入开展“三争一创”实践活动。2002年确定的“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南京精神已经不能满足南京今后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关于“新时期南京精神”的凝练概括和精准表述,既能反映南京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价值追求,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

其实,不仅南京。江苏省其他城市也在着手重新确定城市精神。在江苏出台“三创三先”新精神的大背景下,以前的城市精神已不符合江苏各市与时俱进的大势。必须重新确立符合江苏新精神中蕴含的“敢为天下先”的新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城市特色+时代要求+广泛共识+易于传诵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变迁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品格,是城市的灵魂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论是从已经确立表述语的城市,还是正在征求表述语的城市,我们发现城市精神的表述语存在这样一条定律:城市精神=城市特色+时代要求+广泛共识+易于传诵。

以北京精神为例,爱国是北京城市精神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北京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包容体现在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在今天北京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舞台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厚德是北京3000多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的优秀内在品质,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北京也必将继续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人文精神,不断彰显人文关怀。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它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近年来,北京在经济、科技、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这也为城市精神形成提供了最广泛的民意基础。

除北京外,正在进行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的广东省和南京市对表述语的要求也体现了上述定律。广东省在新一轮的城市精神内涵征集启示中要求:“广东精神”内涵的提炼要富有深刻的价值内涵,能够集中代表广东人的人文精神:要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体现时代特征:要彰显广东(岭南)地域特色,体现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易懂易记、朗朗上口,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广东精神”内涵的表述限于四个词语组合,每个词语限于2个或4个字。而南京市在征集“新时期南京精神”表述方式时,也要求“新时期南京精神”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南京特色:表述方式要言简意赅。易于记忆和传诵弘扬。

城市精神是在城市文化长期发展中孕育而出的独特精神品质

城市精神凝聚着城市的灵魂,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彰显着城市的特色,引领着城市的未来。从北京精神的诞生过程来看,城市精神的确立不是某些人的创意和“拍脑袋”,而是在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提炼和培育的过程。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长期发展孕育的结晶。

城市精神让城市更“精神”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2

文章标题:述职报告(团支部)

****年XXX团总支在XXX党支部、南京电大校团委的领导和关怀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培养21世纪的复合型青年人才为目标,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积极宣传贯彻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围绕XXX中心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一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一、部门工作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网络化、深入亲切化

XXX团总支始终将“为同学服务”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宗旨,真正代表了XXX绝大多数同学的利益。

1.规范化

****年我部门从工作效率、管理的有效化等方面考虑,为各项工作制定了各种不同工作表格,以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管,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到目前为止,我部门已制定了“团支部情况一览表”、“团员发展登记表”、“团员证补办登记表”、“团费收缴登记表”、“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等表格,对团的各项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经过在XXX团总支范围内的成功试点,上述表格中的绝大部分已被校团委采纳,并已发至各系、部团总支使用。

2.合理化

为了更好的开展远程共青团工作,促进远程教育更好的发展,本年度XXX团总支进行了机构调整,调整后新增一处、六组,使团总支的委员、干事已遍布下属28个团支部,同时从****级、****级同学中挑选了一批有工作热情的同学加入到团总支中来,为团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能够及时的将上级党团组织以及远程团总支的各项工作、活动告知广大同学,20xx年我部门推行了团组织文件“大小并行”工程。即团组织的各个文件、各项活动通知在保留原有的以大型海报形势推出的基础上,增加了发到各团支部、各班级的小文件,并且使这些小文件全部上墙,增加各项活动的广泛性,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民主监督。

3.制度化

本年度我部门将团的各级干部队伍的建设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除每月的对团总支委员、干事考核的制度以外,对于不能够胜任工作的,坚决清除出团干部队伍。同时我部门还加强对各团支部团干部的审核、考察,每学期都对各团支部的团干部进行登记。经机构改革后新设的人事组将专门负责团干部的培训、考核等工作。通过各项措施,提高、加强各级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团干部的才能和模范带头作用。此外在工作程序上坚持逐级上报制度,在重大事件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度。

4.网络化

一直以来,XXX团总支在各项工作中都积极推行计算机化、网络化、无纸化。我部门的各项活动通知都挂在网上,方便同学们随时查阅;我部门的委员、各部、各组都有专用的电子信箱,通过Email及时进行跨时间、空间的工作交流;我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可以充分结合网络资源来进行开展,鼓励和培养同学们收集网上知识的能力。团总支机构调整后新设的网络组将负责远程团总支网站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各地团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5.深入亲切化

经机构改革后的远程团总支下设实践、人事、网络、外联、新闻出版、学生联络六组。调整后的远程团总支工作更加深入实际,如实践组将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结合专业的勤工俭学活动,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同学们提供一个接触、了解、适应社会的机会;调整后的远程团总支工作更加亲切细致,如学生联络组将在做好学生与团组织的桥梁的基础上,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或疑问,邀请有关人士,召开学生论坛,积极推进共青团工作的民主进程。在期末考试即将临近的时候,学生联络组将组织各班级的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与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传授学习方法和经验。

二、结合大事、要事开展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1.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80周年主题活动

20xx年是建团80周年,为引导和帮助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学习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温共青团80周年的光辉历程,坚信共产主义信念,我部门开展了以“永远跟党走”为主体的系列活动。认真贯彻团宁电大委[****]05号文件的精神,扎实的开展“五个一”活动。

我部的主题团日活动,充分的发挥了远程学生网上获取资源、电脑应用能力好的特点,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我部00级东大法学支部是南京电大整个团委系统中的第一个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支部,为其它各团总支、各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部门的板报评比活动,充分体现出了远程学生在板报创作方面的才能,同时采取了全新的评比形式。我们采用板报集中评比的方式,同时加入了“解说”的环节。在裁判方面,我们邀请了其它 系、部团总支同学担任,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为了庆祝“五四”运动83周年,我部门组织了“五四”征文比赛,以及“五四”评优表彰活动。我部门还组织编写了《燃烧的青春,新时代的远程大学生!》一书,作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的材料。

2.“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人争当文明标兵”

为了全面提高远程学生的素质,提升远程学生的形象,我部门组织开展了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列活动,即“开展一次主题团会”、“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组织一次主题讨论”、“举行一次评比表彰”。同时我们还组织同学编写了XXX团总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材料和调查问卷,并制定了“远程文明学生”、“远程文明班级”条例。

3.“知校、爱校、荣校”主题系列活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浙大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深刻的理解自己作为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的一员,作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和浙大远程教育的开路先锋所担负的社会历史责任,以增强自己作为一名浙大学子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我部门组织开展了“知校、爱校、荣校”主题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开展。分别有组织收看“浙大远程教育学院专题片”;举办“浙大校史图片展”、“新浙大成立以来学校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新闻图片展”;举办“明史立志”征文比赛;举办“校荣我荣”金点子征集活动;以及“走进母校,爱校明志”活动。

4.迎接十六大、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主题系列活动

为了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学习党的知识,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在XXX范围内掀起一个学习中国共产党知识的高潮,带领更多的先进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XXX团总支于****年10月至11月开展了“迎接十六大、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主题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由六部分组成,即“喜迎十六大,感受新变化”征文、以团支部为载体所开展党的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感受党领导下新中国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参观活动、迎接十六大板报制作比赛、集体收看十六大开幕式以及学习十六大文件。

在迎十六大征文比赛中我们不仅收到了XXX的大量稿件,同时还收到了许多经济系同学的文章;在参观活动中我部门分别组织住宿生、团总支委员、****级和****级同学参观了梅园新村、科技会堂、南京博物馆等场所;在板报制作比赛中,首次引入电子板报,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进行了结合;在十六大召开当天,我部门组织XXX一千多位同学集体收看了大会的开幕式。

在活动开展期间,我部门组织人员编写了《迎接十六大,走向新纪元》、《学习十六大、宣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两本特刊,作为远程学生的学习资料,并且在其他系、部中也进行了发放,实现各系部团总支的资源共享。

5.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年11月我部门参加了五年一次的人大换届选举,行使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利,选举出了新一届的区人大代表。在整个选举过程中,我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选举部门参与了粘贴选民名单、制作投票箱以及协助投票等工作。同时通过团总支宣传部广泛的宣传与选举相关的内容,并制作宣传标语,粘贴在学校的显著位置。本次选举我部门参选率达95%以上,积极推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三、积极配合团市委、校团委做好各项日常工作

1.义务献血活动

****年XXX的义务献血活动在****级的六个班级中开展,报名人数达到88人,实际参加献血人数50人。这是XXX继****年报名人数178人,参加献血人数80人后连续第二年义务献血报名人数、实际献血人数双双位居学校各系、部之首。

2.三下乡活动

****年暑期校团委开展了三下乡之溧水石湫行活动,我部门派出了吴玮、徐莉两位同学,她们出色的完成了“小教师”的任务,为校团委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青年在社区闪光”活动

****年暑期由南京团市委和南京电大团委共同举办了“青年在社区闪光”活动,远程团总支承办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寸草心”义务家教、“我送知识进社区”、“青年进社区,情暖孤童心”三大活动,分别在后宰门街道下设社区以及南京市儿童福利院开展,我部门共派出了35位同学参加此次活动,同学们在炎炎夏日中认真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出色的完成了团市委布置的各项工作。

4.共青团南京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简报》编辑工作

****年10月,时值共青团南京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受校团委委托,我部门派出了陈丹婷、厉弘、姜巍、张亮亮、李媛萍、陈伟等六位同学,参加简报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六位同学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共编辑简报7期,60多页,4万余字。并且我们的同学在简报的第6期、第7期上发表了署名文章,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5.团市委工作调研

****年11月,团市委副书记丁铭以及蔡志培老师就“一二•九”文艺汇演、团组织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的精神等问题来到南京电大,与部分老师、同学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远程团总支开展的迎接十六大电子板报赢得了团市委老师的好评。

6.南京市青少年网络文明会议

****年12月,由南京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南京市青少年网络文明会议在七楼多功能厅举行,我部门派出20位同学参加。在会议召开前,远程团总支组织人员参与了会场布置、宣传画粘贴、会议签到等工作,为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保障。

7.新生班团干部培训班

本学期我部门派出了02级新生班团干部参加校团委举办的培训班,增加新生班团干部的工作知识和技能。同时我部门还派出团总支委员在此次培训班中担任授课小老师。

8.新闻写作培训班

****年10月,远程团总支向下属的28个团支部转发了共青团南京电大委《关于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的通知》。自XXX7月份派出10位同学参与《新网友》的改版和编辑以来,出色的完成了报社交给的各项任务,按期按质按量的将报纸编辑出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扩大了远程学生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远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全面提升远程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我部门约70位同学参与了此次新闻写作培训。同期,我部门还派员参与了培训班的签到以及前期准备等工作。

9.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65周年

****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5周年纪念日,上午9:10分满载着300余名远程学生的4辆汽车来到江东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参加由国务院新闻办、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举办的“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65周年纪念”活动。活动结束后,全体学生参观了刚刚建成的印有大屠杀幸存者脚印的“铜版路”、“万人坑”以及纪念大屠杀书画展等。

XXX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由XXX党支部书记、校团委书记、远程团总支书记带队,负责整个活动的安排。远程团总支于活动前组织主要学生干部召开了协调会议,就学生集中、乘车、站队、进场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部署。

本次活动使广大同学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不忘使命,努力学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四、坚持做好“双推”工作,使之制度化、常规化

1.推优入党

为了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积极向党组织输送优秀的青年人才,在远程学生中树立优秀学生典型,带领更多的团员青年坚定的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根据XXX党支部、共青团南京电大委员会关于推优入党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年远程团总支分别开展了两次“推优入党”工作。

在推优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党团组织的要求,还特别下发了《关于开展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通知》及推优表格,规范推优制度,坚决执行推优“十步走”的工作方针,真正做到推优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至20xx年我部门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400余人,经考核后向上级党组织推荐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有33人,其中有二十余人已经确立了联系人,在我们推荐的优秀团员青年中有部分同学已经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

2.推优入团

****年我们总结了以往在团员发展工作中的经验,本着“合格一个,发展一个的”指导思想,认真组织考察,目前已有6名同学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目前,XXX团员率已经达到98%以上,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将更多地放在对所有团员的有效管理上。

五、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

1.寒假社会实践

****我部门的工作实际上是从寒假开始的。****年2月,我们组织同学参加了“协助《新网友》周刊举办网上婚礼、网友聚会、网上夺宝颁奖晚会”的活动。这次社会实践不仅增强了同学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使我部门与《新网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浙大行”

****年5月,我们组织了浙大远程教育学院南京分院“走进母校,爱校明志”活动。带领部分同学走进母校,种下一颗象征着浙大“求是、创新”精神的“求是树”。此次活动增加了同学们对母校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并且在同学们中间倡导一种“爱护树木、美化环境”的思想。回到南京后,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在远程团总支组织下编写了《浙大行》一书,在浙大远程南京分院同学中广为流传。

3.暑期社会实践

今年暑期,根据上级党、团组织关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XXX团总支紧密围绕“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树现代远程新风”的活动主题,结合实际,立足南京,集中开展了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社会考察、调查研究、科技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践主要采取学校组织安排和个人自行联系相结合的原则。共组建了“三个代表”实践团、“与时俱进”服务队、“瞻仰革命老区,发扬先烈精神”参观考察团、“清爽夏日,青春热浪”服务队等实践团队,分别安排了130余名在校远程大学生在团市委、各团区委、各区团组织、《新网友周刊》、省人才中心、紫霞湖、泰兴市黄桥镇等地进行实践。同时,我们也与《新网友周刊》达成意向,以学校的名义与其联办《校园网际》版面,扩大现代远程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和知名度,在社会上为远程学生做宣传。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部门“三个代表实践团”获得了南京市大中学生“三下乡”、“三进巷”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同时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了表彰,共评出杰出贡献奖4人,优秀组织奖12人,优秀表现奖39人。

4.“宣传十六大,爱心暖八百”

****年11月,远程团总支配合青协下发了《关于开展“宣传十六大,爱心暖八百”的活动通知》,同期远程青协散发了关于开展向八百桥镇希望小学捐款的倡议书。在短短的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共收到捐款一千多元,捐赠的衣物、书本及其它用品百余件。并通过青协的同学将捐献的钱物送到了八百桥镇希望小学。

六、认真做好共青团的日常工作,积极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

1.团关系转接,团费收缴

20xx年我部门完成了02级新生团关系的转入,以及部分参军同学团关系转出工作。在团费收取上坚持校团委每月收取的原则,同时所有收取的团费都登记到表,并且发给各团支部团费收据,使团费收缴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2.“五四”评优

20xx年5月根据校团委****[04]号文件的精神,远程团总支组织开展了****年“五四”评优工作,并下发了“关于五四评优的补充说明”,进一步细化了评优工作的流程、标准、名额。经团支部推荐、远程团总支审核、校团委通过,XXX共有26位同学被评为“优秀团干”,108位同学被评为“优秀团员”,4个团支部被评为“优秀团支部”。

3.参加浙大“五四”征文

为了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弘扬“五四”精神,丰富、活跃远程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加强远程学子之间的广泛交流,明确当代青年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通过学生自己手中的笔,来充分展示出21世纪大学生应有的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的领导下,浙大远程南京分院开展了“五四”征文比赛,所有参赛作品通过电子邮件传到杭州浙大本部,由浙大组织专人评选,南京分院有八名同学在比赛中获奖。

4.“浙大”评估

****年5月浙江大学评估组对浙大远程南京分院进行了评估。其间,我部门就浙大远程南京分院学生活动开展情况向评估组作了汇报,并组织部分同学召开评估组座谈会,我们积极配合评估工作,为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5.象棋比赛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远程团总支举办了中国象棋比赛。本次比赛的宗旨是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培养远程学生的文化素质,加强远程学生自身修养。本次比赛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许多同学报名参赛,其中有不少是女同学。在比赛期间,还有许多老师同学来到比赛场地观赛。

在我部门已举办的象棋比赛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重新组队,由团总支文体部部长亲任领队,参加了20xx年“驻宁高校象棋比赛”,00东大会计班陈苏慧同学获个人第五名,团体获第五名,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6.校园漫画、插画比赛

为了展现远程学生的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我部门开展了校园漫画、插画比赛。此次比赛是远程团总支鼓励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积极倡导远程文明的一种尝试、一种体现。

7.参加浙江大学校运会

20xx年10月我部派出五位同学参加了于杭州举行的浙江大学校运会,同学们在运动上发扬了敢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浙大远程南京分院的5位同学分别参加了男女共计9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男子100米第四、男子4×100米第五、男子4×400米第八、男子1500米第七、男子4×400米第八、男子4×100米第五的优异成绩。

8.创办《远程学生信息》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远程,了解远程学生,增加远程学生在浙大、东大、南京电大以及社会上的知名度,同时加强XXX各项学生活动的总结整理,让XXX的学生知道一段时间内XXX开展的各项活动、发生的重大事情,做到各项工作公开化,积极推进XXX学生工作的民主化、群众化,远程团总支于本学期创办了《远程学生信息》。

《远程学生信息》主要内容包括XXX团总支、学生会、青协工作开展情况,重要学习文件,重要活动领导,同学发言稿以及XXX其它重要事件。

“信息”作为浙大远程南京分院、东大远程南京电大教学站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起着宣传远程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个长期性刊物,在远程学生工作研究方面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信息”发放范围包括XXX各班级,XXX班主任,南京电大校团委,各系、部团总支、学生会、青协,南京电大主要领导、分管远程的领导,浙大远程、东大远程本部等。

《远程学生信息》为月刊,由团总支新闻出版组专门负责编辑出版。至****年12月,我们已出版《远程学生信息》3期,共计13页,一万三千余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9.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性活动

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如反对xx功组织攻击鑫诺卫星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部门的同学分别接受了江苏卫视、江苏教育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电视台的采访,《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新网友》等报纸上也有关于XXX的相关报道。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远程教育的作用,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

我们的工作口号是: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同学;通过参加活动,影响、改造一部分同学;通过总结表彰,提高、培养一部分同学。

今后的任务

****年远程团总支的各项工作已圆满完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远程自身特点,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努力将远程共青团工作推向一个更灿烂的辉煌。

****年工作目标:

1.结合XXX的学生事迹,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月活动。

2.根据市团代会要求,积极推进共青团工作网络化,建成远程团总支网站。

3.积极推进结合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

4.扎实做好“双推”工作

5.积极开展“第二教学站”活动

6.做好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为小康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葛宇宏(1959-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化工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教育教学。(江苏 南京 21004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36-02

高职教育源起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很强的区域服务性,主要为本区域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油站”, 而区域经济又是高职教育的“催化剂”,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为高职教育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南京市“十二五” 时期的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升级和攻坚呼唤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驻宁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方式也应率先实现由“跟随型”向“引领型”转变,成为南京市总体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推进器”。 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见解。

一、瞄准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大方向,实现教育创新

1.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共性关键技术,增设新专业。国家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把南京定位成国际城市,与上海协同运转、互补区域优势,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未来5年,南京在吸引和消化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技术的创新活动和科教信息资源等方面必将会有跨越发展。驻宁高职院校应积极研究这些新情况,拓宽视野,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开发增设涉及新兴产业的新专业和新课程,培养高素质高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南京市“十二五” 期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石化、钢铁、电力、汽车、电子、建材产业集群生态链。对于这六大产业集群来说,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是共性的关键技术。高职院校就应针对这些类似的共性关键技术,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人、财、力优势,面向上海和国际采集、吸收、消化相关新技术,开设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专业或课程,把新型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新能源的应用技术引进专业,引入课堂,把原料、能源、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减量排放等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引入实训基地,使专业或课程设置做到源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先于区域经济社会现状,使学生成为新技术拥有者、宣传者,以便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

2.校企共建“现代化教学工厂”,培养有潜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科技推广等方面都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展开的,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区域经济的服务性,即立足区域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上做到把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把取证要求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这些举措着实提高了人才技能培养,缩小了学校与岗位的距离,但由于课程模式与职业教育目标还不够相适应,所以培养的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还存在差距。“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换代更新,区域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被淘汰,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对社会建设和经济增长作用会越发凸显,高职院校要在重视人才的操作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校、企、研相结合,“立足本土、依托行业、面向实践、追求实效”进行教育研究,把合作目的锁定在培养人才的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层面上,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催生具有普适意义的新理念、新思维、新工艺,培养出实用对路有潜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地处南京化工园区的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园区60% 为外资企业、产业升级转型快的特点,整合校内外资源,“十二五”期间将以现有产学研基地为基础,重点与南化集团化机厂合作共建机械实训中心,与化学工业园合作共建“机械密封技术研发推广中心”等,在企业厂区内合作共建“现代化教学工厂”, 把学生实训课开在教学工厂区,让学生边操作边体验工艺方法和技术,让教师和学生结合课程实训现场,对着设备说问题、话效果、谈想法、提建议。这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教学实训环境,把抽象变成形象、把复杂变成简单、把外行变成内行、把新手变成高手,这将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铺就一条便捷高效之路。

3.依托行业推广研发成果,增强推进力。“现代化教学工厂”必定促成企业进校,高职院校的科研仪器、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以为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服务,把企业科研项目引进来,成立“企业项目”工作室,以企业项目研究为载体,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研发,帮助企业技术攻关,培训企业人员,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项目研究研发成果又可作为教学案例引入教学、训练学生、反哺教学。要实现更有效、更广泛的校企研内外优势相互转化和良性互动,就得依托行业,让自主研发和校企合作的项目研究成果与价值观走出教室、实验室,拓宽合作的广度,加深合作的深度,让研究成果和技术革新在行业内开花、在企业中结果,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项目和研究资金,促进教学实验设备更新、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水准提升,推动师资培训、课程改革、软件配置和教材建设,使单一的项目研究合作逐步过渡为学校教学与企业研发、学生训练与产业升级双向服务。在此基础上,与行业协会建立稳定合作机制,参与到行业技术新规范、新条例的制定工作中去,不仅要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新规范等,还要去影响政策的制定,在国家即将出台的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有关法规基础上,力促行业协会起草制定行业内企业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

二、着眼于区域经济未来,强化创业型职业教育

今后五年,南京市随着循环经济六大产业集群的逐渐构成,引领区域经济未来产业的“技术先导密集、知识密集集聚”的先导型产业将应运而生。先导性技术与产业相互作用促成大量关联密切的先导技术企业与相关机构在各级各类开发园区范围内集聚,形成产业体系健全且具灵活性、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组成先导产业群。先导产业主要通过先导技术的转移与扩散来引领区域未来产业,先导产业企业是以社会需要和行业辐射、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来实现知识传递与转化,带动技术、思想、创意扩散,实现产业更新,进而产生规模效益、规模经济。创业型职业教育是以产业集群“上、中、下,前与后”结构主体间的竞争、合作、学习、知识转移扩散为主题的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依托专业实践基地,搭建创业教育平台,进行知识、信息、人才、技术和工艺的交流,加强创业实践,营造创业氛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规划自己的未来,提高创业能力。所以,创业型职业教育核心是培养创业精神,鼓励创业活动,实现创意产业化,完成产业的创新、集群的发展、地区经济的跨越,成就有创业潜质的人才。

三、面向企业或社会开展产业技能教育培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更和谐

江苏为了实现“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目标,提出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进一步丰富了“两个率先”的内涵,提升了“两个率先”的标准,“两个率先”不再只是强调发展进程率先,还要实现发展水平领先。

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导致的职业消亡与兴起,造成企业富余人员逐年增多。技术更新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大量缺乏技能的农民工难以适应企业需要,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和“民工荒”。职业教育是把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把个人成才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最紧密的教育,是促进生产的教育,是保障民生的教育,是增进社会公平和谐的教育。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产业技能教育培训,利用在人才、设备、场地等方面的优势,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贴近技术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专题培训,对企业分流的富余人员和转移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职业教育培训,努力使学校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的推广中心,使学校变成名副其实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职工的培训学校,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作用。

四、面向中西部地区,结合产业转移,培养对路、适用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国家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使南京成为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长三角门户城市,在努力加快本区域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还要引导和服务周边区域产业承载和价值创造,让中西部地区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发展进入快车道的职能。产业转移不只东部企业、项目的空间移位,还有东部先进技术、产业管理体制和创业理念的移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驻宁高职院校不仅仅是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还要面向中西部地区,结合产业技术转移,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对路、适用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加速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把中西部地区极其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中西部地区经济正处于“由农到工”向“由内到外”发展的转型阶段,所以,驻宁高职院校要在总结办学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经验基础上,认真分析中西部地区需求的人才特点,结合自身特色,以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带动其他、全面发展的教改思路整合和设置专业,做到一门进、多门出,改变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知识面窄、适应面窄、人才后劲不足的缺陷,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弹性强、后劲足、上手快、适应面宽的专业人才。例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化工生产循环经济建设的特点,把污染的预防与控制、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资源、生态保护等作为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并与化工园区合作共建区环境监测站,推进化工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在实践训练中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掌握工作过程规律、增强职业意识,推进中西部地区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所谓“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只是仅要求人才有较高操作技能,而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具备一定技术运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谓“高素质”是指除了有创新和创业能力之外,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由于奶粉中三聚氰胺、猪肉中瘦肉精、馒头中有害添加剂等问题,当前企业诚信普遍遭到质疑,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反面教材,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激发学生正义感,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引导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把学到的真材实学用在技术创新和回报社会的正道上来,率先实现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段素菊.职业院校要向创业型学校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1(9).

[2]孟景舟,周志刚.职业教育概念研究的背景、现状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4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91-1

我们所面对的中职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缺乏明确的自我主张,自我管理和自我诉求意识较差。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使学生重塑信心、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勇于追求、敢于创新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围绕主题,开展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虽然新教材十分强调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但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思想上不够重视,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当作补充、附属;有的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放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进行,缺乏合理的指导,学生也没有走出课堂,活动效果差;有的虽然按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做了,但问题还没解决,就戛然而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着,围绕主题,开展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在中专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把“走进南京,品味金陵文化”确立为活动的大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同学们设计了“山水与文化”、“金陵美食名扬天下”、“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利用节假日走遍了南京的各个地方,收集了许多关于南京的资料和信息,玩赏了南京的春夏秋冬的美景;了解南京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认识了南京的杰出名人;品尝了金陵美食以及美食文化等。通过小报、明信片、摄影作品的展示,关于金陵古诗的重读,金陵小吃的介绍等。一学期的活动,学生真正全面地理解古都南京,真正品味南京那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南京。我们班绝大部分是南京的学生,他们自己感叹,通过这次活动,才真正认识了家乡,更加爱自己的家乡。

总之,笔者认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能附于形式,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做。主题不应太多太杂,应该精心选好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几个小的子课题,开展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全员参与,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交往中的合作意识

合作是师生、生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本质体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交往合作要求更为明显,合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活动成果的好坏,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因为离开了合作就无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动员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避免出现优生与优生、调皮的与好玩的走在一起。笔者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教师要求组长给组中的每个人员都要分配任务,不得有人包办或推卸任务。如,在开展“青春诗会”活动时,活动指导方案就包括“小组成员”和“分工”两个具体内容。先有几位同学负责收集诗歌,再有一二位同学进行诗歌筛选并写上推荐理由,然后由全组同学共同讨论推选出一首诗,最后派一名同学练朗诵,在朗诵练习时,全体组员也要参与,积极提出意见或建议。这样充分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中职学生社会意识很强,为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突破自我封闭的窄小圈子,不仅与同学合作对话,而且要与外界、社区真正融为一体。如,在“走进南京,品味金陵文化”的实践活动中,采用实地考察、访谈调查等方法。学生为了了解金陵美食及美食文化,精心设计策划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在实施调查过程中,采用入户调查,采访的方式。在活动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理沟通和心灵契合,从而和睦相处,养成一种亲和往、合作能力,为进入社会作能力、人格准备。

三、平日要创造条件,培养语文实践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除了搞专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广播室、运动场、教室宣传窗等各种实践活动阵地,丰富学生课外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语文实践,又在生活中无意识地学习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在教师的培养下,形成学生无意识地学习习惯,这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为重要的目标。如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团委、学生会、手工坊等部门要招聘大量的积极分子,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作演讲、写海报、写自荐信等,培养他们敢于交流和乐于实践的意识。我们还有许多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学校的各项活动、班级的文化建设等,我们要为学生搭建深化语文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舞台,要让学生去练、去说、去思考、去操作,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学生的嘴、学生的双手、学生的眼睛、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养成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四、在活动评价中,创设激励机制,多肯定多鼓励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展示他们实际的成果,并且教师要充分重视,积极、公正、合理地评价,对学生活动结果的肯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是对活动主体的肯定。但我们不能只注意活动的结果,而忽视活动的过程,综合活动的目的不在结果,而在过程,要克服过于追求最终成果交流,忽视过程的倾向。

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所以,不管学生活动效果如何,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我们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且要创设激励机制,如,在活动中增设多种奖项,从不同的角度来肯定学生,让所有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肯定,教师的肯定能鼓励学生,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自信也能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尤其对性格内向,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如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重塑信心、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勇于追求、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5

论文摘要:南京是中国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十朝都城。南京教育历史悠久,传统深厚,颇多鲜明的。南京教育史是一部令人深思、令人警醒、令人振奋的历史,是中国教育史中一颗摧璨的明珠。

南京是中国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与十朝都城。她地处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地区,东临长江三角洲,西靠皖中沿江平原与丘陵,东南连富饶的太湖水网,北接江淮平原,“黄金水道”长江穿越城境,境内山地、河流、平原交错,自来就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目前,南京全市总面积为6 58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4 332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559.8万,其中市区513.4万。

南京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商埠重镇,有着发展商品经济的悠久历史。与经济发达相适应,南京的科学文化在全国也有着重要地位,历来享有“人文荟萃”的美称。南京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如思想家范填,文学家郭璞、沈约和谢灵运,文学评论家刘艇、萧统和钟嵘,史学家范哗、裴松之和萧子显,科学家葛洪、陶弘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虞喜、祖冲之父子,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戴逢父子、顾恺之以及翻译家法显等。他们都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南京教育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古代和近现代,南京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教崇文,屡仆屡起

早在远古时期,先人们便开始在南京的土地上劳动、生产、繁衍并开始了早期教育活动。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即反映了古代东南一带先人生产、生活的情况。“禹袒人裸国”,则反映了夏禹来东南一带传承教化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楚头吴尾”的地理位置使南京长期成为诸侯争夺之地,文化交流与碰撞频繁,教育活动也随之兴盛。三国时期,南京成为吴国政治中心,后经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京一直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江南教育中心。唐王朝建立,南京地区历经30年的“六朝豪华”风景不再。直至南唐,南京再次成为都城,部分地区恢复了昔日东南重镇的地位。南唐在其统治的93年间,奖励耕桑,发展工商业,并重视文化艺术事业,为北宋教育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宋末元初,由于战事影响,南京教育再次步入低谷。直至明初,南京作为明王朝首都,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后虽迁都北京,南京仍作为留都,继续保持全国重镇的地位,教育再度兴盛。清代南京作为两江总督衙门所在地,人文荟萃,在乾隆年间已位居世界01座50万人口的大城市之列,其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南京遂成为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这种屡仆屡起、几度兴衰的教育历史,与南京的政治变迁及文化传统、民俗民风关系密切,因而南京的教育在长期的历史熏陶中形成了“重教崇文”的优良风气,成为南京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官学的发展成为古代南京教育的一大亮点由于长期处于全国或地区性政治中心的地位,在规模与档次上,古代和近现代的南京官学发展较其他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南朝时,晋设太学、宋设国学、梁设国子学、陈设国学与太学。其中以宋、梁的官学较有成效。公元483年(宋元嘉十五年),宋文帝在建康(今南京)开设4个单科学馆,即儒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玄学馆,实行分科讲授。此举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分科的先河。梁朝时,设五经博士,广开学馆,发展官学,并用考试选拔人才,成为隋唐科举的先声。梁武帝指派周兴嗣等人编写《千字文》作为启蒙教材,该书成为我国古代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流传最久且影响最大的蒙学识字课本。宋太宗时期,南京地方官学重盛,庆历、熙宁和南宋高宗时期又掀起三次大规模兴学运动。南京地区设江宁府学,辖有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句容县学、傈水县学、高淳县学、江浦县学、六合县学等。明朝,南京设国子监,为全国最高学府,设立了宗学、武学等教育机构,同时南京还有应天府学以及高淳、江浦等县学。南京在明初曾是乡试、会试所在地。在乡试中,南京国子监及南直隶应天府录取额甚至高于北京国子监,为全国第一。有明一代,南京共获状元1名、榜眼6名、探花4名、进士92 1名,名列全国城市前茅。清代南京除江宁府学外,还有上元县学、句容县学、傈水县学、高淳县学、江浦县学、六合县学,构成了完整的官学体系。由于人才辈出,南京官学屡次获得增加学额的奖励。作为江南乡试考场的江南贡院,规模更为全国第一。科举考试中南京各科考取举人、进士者列全国前茅。

3.私学在全国城市教育中有相当地位

在南京地区重视文化学习的社会风气下,私学相当风行。私学在南京有悠久的传统。在隋朝“以策试取士”、首开科举制度后,南京地区的私学开始了第一次兴盛。宋代,书院异军突起,成为一时之盛,私人讲学、传播程朱理学之风大起,明道书院即为全国著名书院之一。宋末元初,南京书院败废很多,到元至顺年间陆续恢复。元代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举措,就是在广大农村兴办社学,南京地区也不例外,并与此时的书院等构成了这一时期南京教育的特色。明初,南京私学再度发展,江干书院、新泉书院、崇正书院、文昌书院、石洞书院、新江书院、白马书院、高淳书院、三友书院、南轩书院、正心书院、华阳书院、三贤书院等相继成立,直至“东林党祸”后方显颓势。清朝,南京重开私学,康熙年间钟山书院、惜阴书院等名闻四海,先后在钟山书院任山长的有卢文招、钱大听、姚鼎、缪荃孙等著名学者,南京书院成为与官学相领顽的教育力量。私学的发展,为皖派、金陵八大家学术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陶湘等私学教育家更是名闻遐迩。

4.近现代南京教育执全国教育牛耳

鸦片战争后,尤其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大批传教士进入南京,他们设教堂,办学堂,传播西学。西方教会学校在南京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南京向近代的转型。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将开办新学与军事现代化相联系,一批封疆大吏和一批办新学的教育家结合起来,成为南京教育向近代转型的“官绅”推动力。江南学堂、农务学堂等一批近代学堂以及江苏教育会等的创立,使南京教育焕发了生机。此后民国建立和“癸卯学制”公布实施,更加速了南京教育的发展,为民国时期南京教育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具体表现为:

第一,新的教育思想深人社会。该时期,各类近现代教育思潮伴随着三民主义、改良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在南京这个大舞台上激荡澎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确立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五四运动”后,西方教育思想大量进人中国,南京也成为其重要的“集散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就曾风靡南京教育界。南京国民政府廖立后,确定了以三民主义为中心的新的教育宗旨,即“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这些教育宗旨虽有种种局限,但是相对来说,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教育规模扩大,名校奠基。从南京临时政府开始,直到抗战爆发,南京教育整体规模逐渐扩大,发展势头迅速。南京对城内数千家私塾进行了改良或裁汰,使其初步与社会进步程度相适应。以南京鼓楼幼稚园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幼儿园、托儿所的出现,拉开了南京乃至中国学前教育向现代转型的序幕。众多中小学的广泛布点,初步形成了南京基础教育网络,南京学龄少儿人学比例不断增加,在全国领先。社会教育事业也颇有起色,一大批平民教育学校在南京生根开花,许多民众教育馆、农民教育馆、农艺教育馆、图书馆等文化教育设施在南京涌现。东南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公私立高等学府的创建与发展,使南京成为东南地区高等教育重镇,其中东南大学成为我国继北京大学之后成立的第二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此后合并发展成为第四中山大学,再变更为中央大学,成为当时中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高校。众多高等学府为南京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先锋队的作用,成为南京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国立、省立、市立、县立、乡立学校建设体制的出现,使南京教育经费来源有了一定的保障。尽管这种保障还很薄弱,但却是很大的进步。该时期,南京各学校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学校规模与学生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教育大家辈出,群星灿烂。以陶行知为例,他创立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师身体力行,学生动手动脑,提倡“小先生”制,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等,均堪称独树一帜;他创办的晓庄学校彻底改造了乡村教育的实践,影响遍及全省,为中外教育界所瞩目。其他如陈鹤琴、吴贻芳、朱其慧、晏阳初、郭秉文、柳治微、廖世承、黄质夫等人,皆在教育领域有极大的建树。这些教育大家的努力,使南京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第四,教育成果显著,全国领先。一批近代教育会社的出现为南京教育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推进南京乃至全国职业教育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由于颇有特色,其经验获得全省推广,并扩大为江苏平民教育促进会,显示了南京在平民教育上的领先地位。南京乡村教育运动更是为全国所瞩目,晓庄学校的实践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南京教育会等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些教育会社汇聚了大批教育精英,成为南京一股清新的、蓬勃的改造社会的力量。从幼儿园到高校,南京各校积极开展了各种教学实验活动。南京鼓楼幼稚园、晓庄师范、南京高师附小等学校的实验教育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陈鹤琴总结的中国幼稚园理论与经验巧条,影响遍及全国。道尔顿制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及省立第六中学初中部的试行虽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但是这些教学实验的进行彰显了南京教育当时盛行的改革风气。同时南京一些学校还进行了其他一些教育改革,在班级、学科设置上都有突破性的创造。南京各大学的科研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出现了一批领先全国的成果。南京义务教育的实行也走在全国的前列。抗战期间,南京沦陷,大批教育机构及学校向西部大后方迁移。重庆、贵州、四川等地都活跃着南京教育人的身影。这些西迁学校为西部大后方教育带去了蓬勃生机,也为中国近代教育保留了火种与希望。留在南京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惨遭毁坏,南京教育受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一批西迁学校陆续迁回南京,恢复建校。

1499年4月32日,南京解放。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人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南京教育也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文教接管委员会,根据中央“维持现状,逐步改造”的方针,开始对解放前的各类学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接管、接受、接办和改造,使之成为培养新中国建设者的摇篮。“文化大革命”前的南京教育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因“左”倾错误而使发展深受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南京教育损失巨大,教训深刻。此后,经过拨乱反正,教育体制改革,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南京教育快速发展,成就巨大。这也是南京历史上教育发展最快、成就最突出、最辉煌的时期。具体表现在:

1.教育家群英荟萃,教育思想不断更新南京当代教育家群星荟萃,匡亚明、斯霞、杨瑞清等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成为南京的宝贵财富,不断引领着南京教育紧追时代潮流。南京市教育局也在其中竭力组织与推动,大批先进教育思想由此得以广泛实践。市教育局还不断创新,努力将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为社会进步服务,为人民服务。如本世纪初,南京教育局提出教育“慧民”、“富民”、“惠民”的主张,就是一个创举。

2.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明显提升189 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南京市结合普及、实施义务教育和全面开展教育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针,从偏重升学教育转向发展素质教育。1999年,南京市深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市委市政府颁发了贯彻《决定》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本世纪以来,南京市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在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南京全市加人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市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这比全省提前了2年,比全国提前了3年。91 68年,南京成为全国普及盲童教育的先进城市。南京有盲人学校1所,聋人学校4所,兼收听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3所,培智学校6所,在校生共1583人。南京高级中学以上的盲聋人教育走在全国前列。91 68年,南京提前4年实现了省教委“至1夕男)年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数大体相当”的目标。近年来,又步人寻求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的新阶段。

南京高等教育发展全国瞩目,是全国率先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典型城市。年南京开始大学城建设,浦口、江宁、仙林三处大学城总面积达07多平方公里,进驻高校02多所。到2的2年,南京全市拥有各类高校83所,占全省高校数的3%。南京各类高校拥有10多个国家、部、省级重点实验室,03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到2以巧年,全市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及整体科研实力都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名牌大学构建了南京乃至全国的科教高地。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万年,全市已有民办高校5所。这些民办高校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公办高等教育的有力补充。

3.教育成就突出,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1卯4年,南京全面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人口覆盖达10%,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分别提前7年和3年实现了国家和江苏省的目标。19 7年,江宁县被国家教委评为“两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年文盲)工作先进县。江宁县、雨花台区和鼓楼区被省政府授予“义务教育先进县(区)”称号。1卯8年,南京启动“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的创建工作,到2以万年,有麟个乡镇通过了验收,占全市乡镇建制总数的。望刹年9月南京教育信息网工程正式立项,随后开始实施“校校通”工程,校园信息化工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南京幼儿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卯9年,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与江苏省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南京幼儿教育研究的发展。南京依托高等院校,积极参加全国和全省的幼教研究,结合南京实际进行课题研究,从而获得了与北京、上海等并称为全国六大幼教基地之一的荣誉。中小学教育再上台阶。1卯7年南京有21所学校(小学7所,初中1所)被授予“江苏省模范学校”,成为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至2印5年,全市共有省市级实验小学183所,省级示范初中1肠所,四星级普通高中91所,三星级普通高中71所,二星级普通高中21所。19 6年,南京8所大学通过“12 1工程”预审并正式立项,成为国家建设重点大学,其数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Zn工程”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使南京高等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

4.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教师待遇不断提高58年,南京开始征集教育基金。91 68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等要求。粥旧年,南京教育系统全面推行合同制,形成新的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保障了教师队伍素质的稳步提高。犯年,南京贯彻国务院有关精神,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农村教师工资,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南京大学苏富特软件公司在境外的成功上市,使南京成为继北京、上海后的第三座拥有校办上市公司的城市。南京市财政拨付教育经费(不包括部属与省属学校的拨款)为23.5亿之多,加上多渠道的办学资金来源,南京教育经费得到了持续增长。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6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公务员 背景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全国统一政权后,中国公务员制度才开始逐步建立和推行,这既是当时中国历史、政治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型官吏管理制度理论及实践的继承和学习。以下对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进行分析。

一 孙中山文官考试理论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辛亥革命后,延续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被,具有鲜明资产阶级性质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掌握军政大权的孙中山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对包括公务员制度在内的多项政治和管理制度进行了设计。尽管因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权不久后即为袁世凯所窃取,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公务员制度,但其在公务员制度建设方面所提出的深刻的理论和思想却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将“总理所著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及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作为“训政时期中华民国之根本法”,同时强调“举凡国家建设之规模,人权民权之根本原则与分际,政府权力与组织之纲要,及行使政权治权之方法,皆须以总理遗教为依归”,从而确立了孙中山文官考试理论对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根本性指导作用。由此,孙中山文官考试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

二 世界范围内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学习的范式和样本

现代公务员制度,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西方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理论的成熟,加之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以1855年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为标志,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公务员制度诞生并在迅速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到20世纪初期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创过程,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公务员制度建设新路,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强烈地辐射。中国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影响和冲击,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设正是建立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公务员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三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文官管理制度建设实践的借鉴作用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对中国新型官员管理制度的创立进行了积极的设计和筹备,但有限的执政时间使其并未得到施行和落实的机会。此后的北洋军阀政府也因热衷于帝制的恢复而没有切实的创立和推行与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本质区别的文官管理制度,因此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也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只是制定了一系列文官管理的法规和法令,并实际运行了两次文官考试制度,这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创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四 科举制废除后的吏制缺失引发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建立新吏制的现实要求

在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官吏选拔与管理制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而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人才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广大知识分子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机会和主要途径,然而在中国科举制度被废除后的10余年间,中国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的缺失和混乱却断绝了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入仕的机会和渠道,这引发广大知识分子的不满,他们强烈要求新型官吏管理制度的建立,这使南京国民政府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创立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统一用人权提高行政效率的实际需要

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封建官吏管理制度被废除后,虽然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在选用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制度上的设计和零星的施行,但无奈在1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政权几度更迭,孙中山先生的文官制度思想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推行,官吏管理混乱无序,行政效率异常低下。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认识到为满足维护统治的需要,澄清吏治迫在眉睫。由此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从根本上说完全符合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巩固,统一权力,提高效率的现实需要,这也为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辛亥革命后的10余年间,南北对峙,府院纷争,吏治败坏较晚清尤甚,尤其适值军阀混战、统治更迭,出于对职位不稳的忧惧,官员们为财做官的思想更甚,其结果只能是官场愈演愈烈,而政府的管理秩序混乱异常而效率愈加低下。到1927年,“吾国政治恶劣,强半由于官吏贪墨,赂贿公行”。有鉴于此,南京国民政府为达到维护其行政秩序的长期稳定,解决政府的吏治腐败问题,为政府选用优秀人才,全面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目的,在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后,用考试录用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澄清吏治,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必然成为其当前亟需进行的事务,正如胡汉民在中央党部纪念周的报告辞中指出的那样,“至于我们今后实行总理所定的考试制度,当然是为的选拔党国的人才而考试,为的澄清全国吏制而考试,为的实现总理的三民主义而考试”,由此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印.中国第三次代表大会宣言及决议宣传大纲[C],1929:106.

2. 省官制暂勿变更[N].盛京时报,1914-5-15.

3. 整顿吏治平议[N].盛京时报,1914-1-11.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7

摘 要:“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5月7日考察中科院和中关村创业大街时这样说,总理强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坚决消除各种束缚和桎梏,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和未来的下一代,创业创新教育和实践是贯彻国家战略,振兴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战略。

关键词 :高校 创业创新教育 创业实践

本文系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会呼吸的墙体花园”,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412807003Y。

创业创新作为我国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国家战略,国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就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做足了文章: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尽管如此,我国大学生创业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据2014年5月31日新华社报:201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27万,创历史新高。在此情况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说,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跟国外比起来还是低,但差距本身就意味着潜力。[1]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2012年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十所大学为样本,基于以上江苏省十所高校的分层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其中只有10%的学校对于创业教育很感兴趣并且积极性很高,90%的学校对与创业教育比较关心,但参与者较少。调查过程中,教师们认为,要想办好大学生创业教育,既需要学校方面的支持,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调查显示,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25%)、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相关经费支(22%)、教师的积极参与(19.4%);同时,创业教育的有力实施更需要社会的认可(11.1%)。可见,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并不是惟一的责任主体,政府、社会及其他相关组织对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同样重要。[2]随着国家创业创新鼓励政策的实施,近年来,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呈普及化趋势,各高校积极开展创业创新的课程开发和制定,并逐步加强教育力度,不仅开展课程学习和教育,并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平台,开展各类创业大赛活动,在奖励、资金、税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但高校、社会、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支持,与创业所面临的资金困难和风险相比,还不足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

二、转化创业实践所遇到的困难

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大大加强以及国家、社会对其创业的鼓励和支持,对大学生从创业创新想法到实践的转化激发作用并没有预想中效果好。在创业教育经验和对大学生创业想法的了解发现,创业实践转化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在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跟不上创业实践需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所造成的。

(一)大学生创业创新素质陪养

对于创业者来说,能成功创业并能将企业(或事业)发展起来,能立足于市场,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需要具备成功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自我挑战。

学生创业素质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它不仅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力,还要求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有实践动手能力、百折不挠的精神素质、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创新的精神素质、团队合作的能力素质等。大学生在高校中与社会接触少、实践经验不足是正常普遍现象,大学生想要在创业中降低失败的风险,最终能成功,需要培养较高的个人或团队综合素质。纵观成功的企业家们,从马云到史玉柱、俞敏洪到李彦宏,都具备成功创业的个人综合素质。如果创业者(或企业家)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放弃或退缩,是不可能将企业成功创建和发展下去的;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不从产品、制度、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进行适应市场的改革和创新,企业必定被市场所淘汰;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洞悉未来发展方向,企业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团队合作意识,企业将懒散无动力,各自为政,最终变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保障和基础,能有效地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比率,高校在展开创业创新教育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其素质的培养和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

高校中的创业创新教育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照本宣科现象严重,使创业教育论文一种形式。因此,对于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开辟“第二课堂”是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3]“第二课堂”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创业的过程,而且能结合课堂创业理论应用于创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创业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有:增加各类创业实战活动、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化等等,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培养依赖于各类创业创新实践项目的开展。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重视课堂理论教育,大多忽视实践教育,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实践教育,大力推进实践教育,将实践教育的地位与课堂教育相提并论,鼓励大学生社会创业和实践活动。其次,高校推进创业实践教育困难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大学生创业实践往往与社会挂钩,在校外实施,大学生安全问题是高校主要担心的问题,因此在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的同时,大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也是高校需要加强的教育之一。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将创新创业教育转变成创业实践,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我国已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要坚持国家发展战略,将创业创新发展继续贯彻落实,从高校到社会,从社会到政府,探索和完善创业创新发展新途径和新举措。

参考文献:

[1]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仅有1%左右[N].中国青年报.2014. 06. 01(01).

[2]顾剑秀,方鹏.大学生创业教育: 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基于江苏省十所高校的调查数据[J].煤炭高等教育.2012,(05):77.

[3]周霖,朱贺玲. 试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J ]. 现代教育科学, 2010,(05):90-93.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8

又快又好谋求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1.95倍和2.8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全市万元GDP能耗1.36吨标准煤,比2000年降低20.5%。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建设中国软件名城,推动产业结构变轻变高。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等各方面创新资源,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升。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3.5个百分点,达30.4%。从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高度谋划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郊县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步伐,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善,2005年与2000年相比,郊县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倍和4.1倍,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4.6和11.9个百分点。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市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我们明确提出要使改革成为南京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越是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坚持改革不停步,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全面破除体制机制瓶颈。实践中,按照“坚持方向、规范操作、不断完善”的原则,把规范化作为事关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联动推进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属国有工业企业“三联动”改制和商贸、城建、农业等系统的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新组建的国资、城建、交通三个投融资平台运转良好,有效支撑了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毫不动摇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手发展民营经济,2005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2000年的2倍,非公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较2000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把开放作为南京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实施全面、全城、全方位开放,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大服务业、市政公共服务等领域利用外资的力度,开放型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88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2.25倍,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抢抓机遇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2001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突出规划的先导作用,抢抓十运会等重大机遇,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按照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实施“一城三区”、“三个集中、一个疏散”的城市发展战略,对江北地区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区划调整,拉开了特大城市的发展框架。5年中累计投入1200多亿元,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江二桥、长江三桥、地铁一号线、新火车站和玄武湖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运营,以“内成网、外放射”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加快建设生态市,对秦淮河、中山陵和明城墙风光带进行重点整治,5年新增造林面积64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大幅度提高,“满城绿色、生态良好”的城市特色得到巩固和提升,成功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国家卫生城”称号。积极推动探索数字化、模块化和网格化等城市管理新方式新途径,强化对背街小巷的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和谐南京建设取得新成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富裕百姓,而创业是富民之本。我们从南京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引导市民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同时,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整体推进和谐南京建设。把富民工作放在优先位置,作为“两个率先”的核心指标,大力推动群众自主创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分别是2000年的1.8倍和1.5倍,城镇登记失业率创5年来新低。推动从法律和制度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和农民参保率分别达到100%和91%,所有困难企业职工全部进入医疗保险。及时修改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和城市房屋拆迁办法,加快危旧房改造,失房居民、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让投资者放心、群众安心为目标,推动全国最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社会稳定形势和群众安全感处于全国大城市前列。

统筹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省会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我们以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五项战略为抓手,积极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建设。在大中城市中首创制定年度政治文明工作目标,实施三个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推进。从2001年开始,坚持每年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对市级机关各部门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风建设等实行开门评议,推动机关作风不断创优,极大地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群众和投资者对机关工作的满意程度逐年提升。大力推进行政许可方式改革,市级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已削减78%,目前市级有行政审批权力的部门全部实行“一窗式受理、首问负责、时效控制、急事急办、责任追究”制度,各区县、开发区普遍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或政务超市,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认真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工作,用好的制度选人,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激发了整个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实践中逐步提炼形成了“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并广泛开展市民精神塑造工程,使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成为广大市民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导向。加大源头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立南京特色的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三创”精神有力推动了南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回顾近几年的发展成就,我们深深体会到:

弘扬“三创”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必须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以思想的领先引领发展的率先。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每当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困难时期,都深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解放思想,在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中解放思想,在总结基层的创新实践中解放思想,引导全市上下咬定“两个率先”目标不放松,开阔眼界和胸襟,创新思路和举措,勇于正视困难和差距,清醒面对成绩和赞誉,不断将思想的解放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以思想的领先引导和带动发展的争先。

弘扬“三创”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用新的思路和办法推动创造性实践。几年来,我们认真领会、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的指示、部署,立足于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对城市功能进行科学定位;立足于扬长避短,相继作出实施工业第一方略、推进“三个倍增、一个扩张”、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部署,明确以“三个集中”、“四化”和“五个带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立足于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增强综合功能,明确了“三个集中、一个疏散”和“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取向;立足于发挥中心城市综合优势,大胆探索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之路,明确提出“举富民旗,打特色牌”,加快和谐南京建设。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全国教育名城,还是打造文化南京与绿色南京,无论是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还是开展机关作风评议,都大胆探索,不断深化推进,打出了品牌,创出了特色。

弘扬“三创”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把创业创新创优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几年来,我们通过典型带动,广泛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不仅建造了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南京之城,同时初步铸就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南京之魂。这个“魂”,核心就是“三创”精神。“平民英雄”周光裕、“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爱岗敬业为民谋利的好干部张以及武继军等先进典型,既让人感动,更催人奋进。评选年度“南京好市民”和“感动南京”十大人物,开展“万朵鲜花送雷锋”和组织“创业者足迹”宣讲团,举办“市民论坛”、“市民学堂”以及设置机关创优、干部创新奖等等,都有效推动了全市人民的“三创”实践。

按照省委的要求,南京要在今后5至10年内,基本建成在全国或区域内具有较强辐射、聚集、示范、引领功能的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化中心。这是我市“两个率先”进程中的更高目标,也是南京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三创”精神,举全市之力,建设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社会安定和谐的新南京。

大力培育“三创”文化。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从历代形成的六朝山水诗、南唐词家绝唱、明清的戏曲和长篇小说、金陵画派等诸多具有开创性的文学艺术流派,到陶弘景编著《本草经集注》、祖冲之制定《大明历》、世人至今赞叹的南京云锦和城墙、明代郑和下西洋的世界壮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制造的国产第一台自动机床、第一台电影放映机、第一只电视显像管、第一座卫星通信地面接收站等饮誉海内外的科技发明成果,深厚的文化积淀凸显着南京的历史文脉,张扬着南京的城市个性,承载着南京人民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和创新实践。我们要弘扬南京传统文化中创新的价值理念,弘扬其中艰苦奋斗、勤俭兴业、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等优秀内容,在继承中创新,在发扬中光大,构建富有南京特色、时代风采的“三创”文化体系,大力倡导敢想敢干、勇为人先的精神,大力倡导科学求实、创新创造的精神,大力倡导海纳百川、大气开放的精神,形成鼓励创业、追求创新、崇尚创优的浓厚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两个率先”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南京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发展后劲之所在,前途命运之所系。南京拥有众多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大学、众多全国一流的各级研究院所、众多实力雄厚的军工企业,他们是南京自主创新的最好资源,也是南京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我们要在全社会鼓励科技创业,加快建立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创新转化平台,构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双向互动机制和政府推动激励机制,打造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结构,以自主品牌为主体的产品结构。同时,要加快高新区“一区多园”、软件产业“两园多基地”、大学城等载体建设,切实加大对科技创业的扶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坚决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创业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配套政策环境、创业载体支撑。要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物、创新型企业家和多层次专业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南京建设成为“特色优势明显、引领作用突出、人才名品汇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

上一篇:工厂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下一篇:校内社会实践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