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乡愁范文

时间:2023-09-20 16:12:22

席慕容乡愁篇1

关键词:乡愁诗 阅读 写作

乡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情结,乡愁文化浸润着汉文化的特色,而乡愁诗更是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骊珠。

1.读乡愁新诗:物已契合,领悟情感

几度夕阳红,多少月明中。在时空的隔离带,天空牵系了多少望乡的眼眸,脚下疯长了长长的乡愁绿草地。对故乡、故国的思念,总是缘于对故乡物、故乡人、故乡事的长相思、长相忆,魂牵梦绕难割舍。正如台湾散文家刘墉在《童年的故事》所感喟的:故乡,这是一个多么熟悉却又遥远的名字,她可以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更能指儿时的竹林、草原和小溪、蝉鸣和鸟语的地方……

王国维说:“一切景物皆情语也。”对故乡的思念,乡愁,必须有一个沾染了故乡乡风土气的具体的物,故乡,一草一木总关情。“诗言志”。诗歌主要特征就是表达诗人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主要依赖于诗中的具体形象。这“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意象”,“意”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诗歌中的“意象”是注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哲学家用三段论说话,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

指导学生阅读乡愁诗,体会诗人灵魂深处的乡愁,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注目、联想、想象诗中所采撷的意象、风物。

乡愁诗人或离乡或去国,衔着故乡的叶笛吹箫着月白风情、孤影阑珊的思乡心曲。他们中以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蓉两位影响最大,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余光中享有“台湾诗坛祭酒”之称,席慕蓉本是画苑才女,诗画双璧:他们的乡愁诗最具代表性,道出了千万游子沧桑心曲。他们的乡愁诗几乎无一例外是通过轻灵婉转的意象、纤淡的画面意境而深深地定格在读者的情感河床上。

余光中的乡愁诗:

《布谷》:阴天的笛手 用叠句迭迭地吹奏 嘀咕 嘀咕 嘀咕苦苦呼来了清明 和满山满谷的雾 那低回的咏叹调里 总是江南秧田的水意 当蝶伞还不见出门 蛙鼓还没有动静 你便从神农的古黄历里 一路按季节飞来

席慕蓉的诗也飞出不尽乡愁:

《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惆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除余光中、席慕蓉的领头、扛鼎之作,像《乡色酒》、《三个月亮》也流传甚广。

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在余光中的《乡愁》中,诗人却采撷了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特定年代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什――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形象。以时间的变化为顺序,分别对比人物的四个阶段,把诗人肺腑深处的呼唤、乡愁投射于具体的物象上。

他的另一首乡愁诗作《布谷》比《乡愁》还要乡愁。看,无论是物象的撷取,还是乡愁的缠绵绯恻,如泣如诉,都有过之而不及。“布谷”这个“阴天的笛手”、“清明”时节、“江南秧田的水意”……都是作者故乡江南(湖南衡阳)的风物。自然是一件件风物手有余温、却遥不可及,让人乡愁顿生、霪漫。

读乡愁新诗,把握了意象,一切美的情感都如春水方生一盈漫起来,放电影一般在读者的面前闪现,故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在读者的眼目中灵动起来,不用讲学生就懂了,就得到了灵魂的静化、升华,甚至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

2.写乡愁新诗:采撷物象,点化乡愁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愁诗最能感动人心,而且对离开画图时代不远的中学生更是易学善写。诵诗、作画、吟诗,常常是诗歌教学最理想的方式,乡愁诗由于她的绘画美,更能让学生接受,在仿的基础上写出乡土味十足的乡愁新诗来。

都说:诗歌最爱少年。让少年爱上“缪斯女神”,老师是“红叶”、“冰人”,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无拘无束、情趣盎然地写,从最基础、最好学的写起。

诗歌是诗人心底奔突的岩浆,写诗最需要激情、需要热血。豆蔻年华、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充满了诗情,正是人一生中诗情萌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诗的黄金时期,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点燃少年心中诗的圣火,扬澜他们心中诗涛,积极倡导、细心引导他们大胆去偿试写新试。让他们思维羽动起来,让他们的语言鲜润起来,让他们的才情喷发出来。而且我窃以为:要学写新诗,应努力请从乡愁起,从心灵的家园出发!

席慕容乡愁篇2

关键词 席慕容;青春;感伤;美好

最近赵薇当导演拍的《致青春》上映,和同学去看还是颇有感触,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留念的无疑是我们的青春岁月,偶然想起席慕容的一首诗《青春》,找来重新阅读,竟感动得有些伤感。

席慕容是台湾当代女诗人,她的诗歌曾在八十年代引起了海峡两岸很多人的追捧,尤其是青年人很多都把她的诗歌抄写下来,我想是因为大家被诗人的真情和优美的诗句所感动。正如诗人笔下的青春,总有一种美丽得令人落泪的感伤……这是诗人的独特之处,她的诗歌总带给人一种忧伤美,在生命的长河中令人动容,情感也跟着生动起来。在《青春》这首诗中,第一段写到:“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至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黑发染上了白霜,光洁的额头刻上了皱纹的老人,在一种“识尽愁滋味”的心态下,去追忆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回忆的基调都是感伤的。这也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接着诗歌又写到人物无谓的追索,我追索你如影掠过的轻盈身姿,以及那份极浅极淡的微笑,而这份无望的追索,如同你的笑容被日落后的群岚所遮蔽,这些意象无疑是唯美而模糊的。所以诗歌的最后一段自然而然的写到时光的短促与不复返,一切都是那样匆促,青春就如同被命运的车轮碾过的枯黄拙劣的一页,虽然岁月一去不复返,回首的那一瞬间,所有的时光,所有的感觉,依然令人热泪盈眶。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有人读的深,有的读的浅,有的读的认真……但无论如何,它总是人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美好而又仓促。

是的,岁月如一条曲折的河流,在我们的生命里静静流过。席慕容曾说:“我喜欢岁月漂洗过后的颜色,喜欢那没有唱出来的歌。”多么感伤唯美的诗句。读《青春》一诗,总会使我们将青春和许多美丽的过往放在一起,短暂、忧伤而又美好。但是席慕容的忧伤,并不是无病的感伤,也不是怨天尤人的悲悯,而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旨归,她经历忧伤过后,对生和爱有一种顿悟,就像她在《无怨的青春》的序言中所说的:“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的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的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的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之后,你才会知道,在暮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岗上那轮静静的满月。”她用她独有的善和真,告诉人们真正的爱是最柔软、最宽容、最能承受一切意外的打击的,只要你曾真正的爱过,不管未来怎样,都不应后悔,她以女性悦耳的絮语教导人如何面对人生。

席慕容的诗,不管是乡愁诗,爱情诗,还是禅意诗,还是对青春逝去的无法挽回的惆怅诗,总是流动着一种记忆的色彩,常流露出一种极淡却又极浓的感伤情调。这种感伤如逝水年华往往能够触动读者心中最隐秘的角落,拨动那常人无法拨起的弦音。感伤情怀在席慕容的诗中,可谓道尽了人生的百态。在诗《千年的愿望》中,席慕容虔诚地写到:“总希望//二十岁的那个月夜//能再回来//再重新活那么一次”,在她的散文《生命的滋味》中,她感慨道:“多希望能够把脚步放慢,多希望能够回答大自然里所有美丽生命的呼唤!”是的,只要曾经真的拥有过、爱过,相信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的。这就是席慕容对生命的真挚动人的感悟。《给你的歌》一诗:“我爱你只因岁如梭//永不停留永不回头//才能编出华丽的面容啊//不露一丝褪色的悲愁。”华丽的面容该有怎样五彩斑斓的颜色!回忆时,“亭亭出现的是你我的华年”此句虽不着一色,却可视葱翠的绿意四处蔓延。绿色本是生机和活力的代名词,以华丽描绘面容,用亭亭展现年华,新颖而突现,我们看到的是明亮的青春,诗人倾注其中的是浓厚的叹惋之情。青春的面庞与青春的岁月,永如一首老情歌,总在不经意间奏起,其短促又令人神伤。就如《青春》中末尾段落写到的那样:“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那么,阅读席慕容的诗歌,在今天又有何现实意义呢?我想,人来一世,总要留下些痕迹。在物质文明高速发达的今天,孩子成为父母的心头肉,异常宠爱,也导致了一些人的青春岁月实在游戏厅,歌厅,商店等场所度过,那么可以设想当这些人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会不会因虚度光阴而后悔,青春之于他们的意义是什么,会不会没有印象,这一切想起来就会使人后怕。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在这个很多人感情已经麻木、焦躁不安的当代社会,在当代社会,真的需要在人静闲暇的时候读读诗,陶冶情操又可以增长智慧,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席慕容.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抒情诗合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

[2]高云.忧伤的画意――席慕容诗歌品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

席慕容乡愁篇3

托物言志是一种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托”是依托、借助的意思,“志”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或者说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述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寓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席慕蓉的《长城谣》和纪弦的《一片槐树叶》皆是运用托物言志之作。《长城谣》借写长城寄托了诗人挥之不去的乡思;《一片槐树叶》则通过写对槐树叶的珍爱来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在托物言志这类文章中,作者选定一个外物来抒感时,外物本身是不能直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作者首先要做的是突出该物的特点,以“物”的特点为中介来表达感情。所选的“物”也许有若干个特点,但作者只会在意与自己要抒发的感情相一致的某些特点。因此,阅读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关键就是全面、准确地找到所写之物的特点。找到了抒情的“中介”,作者托物所言之“志”也就不难把握了。那么,这两首现代诗的抒情之“中介”是什么呢?《长城谣》的主体意象(意象是文学艺术作品中寄托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是长城,其次还有黄河;《一片槐树叶》的意象是一片槐树叶。席慕蓉笔下的长城已成为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中华民族不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所在。长城在诗人心中,早已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苦难历史和民族遗产的象征。纪弦在《一片槐树叶》中落笔见情,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片槐树叶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对故乡记忆的门,使浓浓的乡愁汹涌而出,游子怀乡之情借此得以尽情地抒发。

下面重点讲解一下席慕蓉的咏物抒情诗《长城谣》。诗中,最能抒发诗人情感的意象是长城,全诗通过对长城这个意象的勾勒,抒发了诗人对故国家园浓郁的思念与热爱之情。那么,诗人是如何勾勒长城这个形象的呢?

诗人通过采用联想、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勾勒长城,体现了诗人深深的愁思。诗人站在历史的角度,遥望长城,由长城联想开去,联想到长城的历史、民族争战的历史,由长城上的隘口联想到民族的悲欢,从而引发了诗人深厚的民族历史感。“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其中的“无情”“蹲踞”“冷眼”是对长城的刻画,诗人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使长城人格化。长城仿佛是历史的旁观者,然而长城本身却又是一部历史的演进史,有着曲折的经历。长城,见证着历史的短暂与无情。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凝聚于长城的炽烈如火的民族情感。“躯体”“面容”是对长城意象化的描写,使长城的形象更加鲜明凸显;“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诗人的感情表达: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在思念之中,这种思念日趋强烈。在最后一节中,诗人对故乡、对长城进行了遐想:“敕勒川 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勾勒了一幅恬静明远的意境。月色如水,黄河入梦,诗人在这里吟唱的是思乡的深情。

综上所述,诗人运用托物言志这种抒情方式的好处是:能够使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生动形象,具体可感,避免了抽象直白,从而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同时,诗人通过事物的叙写来抒发感情,多了一层曲折,文学形象的含义更丰富,文学韵味更浓,更能激发读者广泛深入地联想和想象。

席慕容乡愁篇4

梧桐树上凋零的枯叶飘落在木桌上,桌上的那本古书,它泛黄的纸页上,那点点墨迹,似乎在向人诉说里面的一切,书中的墨香,萦绕在鼻尖难以忘怀。书,和人一样。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意境。《当我读史记》时,我仿佛看见司马迁宁可受牢狱之罪也坚持完成史记时的精神,文人从来都被戏称为软弱的代表,而书的力量支撑着他,使他比武士还要勇敢。他的名字也留于青史。

书,饱含着作者忧愁与沉痛的心情。读《离骚》中的“曾?[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我仿佛看见屈原在拿着柔软的蕙草擦拭眼泪,在为自己的不幸和国家的不幸感到悲痛,更为楚王的昏庸感到悲哀。午后,我坐在一把摇椅上,品着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翻开桌子上的那本《唐诗宋词》,当我读到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我仿佛看见诗人那因想念故乡而皱起的柳眉和听到她口中那一声声无奈的叹息,是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代的诗词是我感受到了那种触不到的美,而现代的诗文则给我一种千变万化的美。

当我轻轻地翻开《童年》时,我仿佛看见阿廖沙被苦难所折磨,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一直坚持着对生活的自信。当我看席慕容的《乡愁》时,我内心不知不觉的升起了一股对家乡的依恋。当我读到泰戈尔的《飞鸟集》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世人所看不透的人生哲理,短小而又蕴含深意。每一本书所包涵的意义都不一样,在所有书里,还有一本要我们读到青丝成雪的书----人生之书,这本书,需要慢慢品,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它的真谛。

六年级:蒲公英飞翔

席慕容乡愁篇5

活着也许真的很累,面临我们的是无奈,伤痛。苦难和坎坷。在孤寂中寻找依靠,在困境中寻找帮助,在苦闷中寻找安慰,在疾病中寻找希望。人活着就是一种折磨,一种煎熬。陪伴我们的是荆棘和磨难。上帝也许是公平的,他不会让我们事事都完美。也许现在你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可能你的家庭并不幸福。或许你拥有可爱的儿女,也许你的经济不太景气。也许你的地位居高临下。但是你的身体不健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人生的悲欢离合都是难免的,也许你有很多知心朋友,都远隔他乡,天涯相隔。也许你有自己的所爱天涯两相望。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悲欢离合皆常事。生活本没有理想之完美,我们都要去尝尽人生之艰辛,生活之坎坷。缘分之事自有天注定,可遇而不可求。既遇见,必珍惜。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真诚的去对待朋友。以心交心,方可长久,以诚待友,才可相交。红尘凄短无边,不要让遗憾存留人间。不要让悔恨来相伴。

我们总是在追寻完美。但是完美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网络相遇,也许一生之中不可相见。我们不需要去在意一个人的容貌,但是我们必须去了解一个人的品行。无论对方是否拥有财富,是否拥有地位,关键的是拥有一颗真挚之心。真诚方可贵,虚伪不可交。交友交心,诚意相待。在文字中交流就是一种幸福,见不见面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存在着浓浓的友情,真挚的情谊。

活着需要的就是一种平衡的心态,要接受所有的不公平。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名利。你羡慕别人的名利,或许他人还羡慕你的清闲自在呢。别去羡慕他人的财富,也许他还会羡慕你的幸福呢。不要去羡慕人家的地位,或者人家还羡慕你的健康呢。人生无完美,红尘皆遗憾。也许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经济欠缺,或者我们面临的是疾病缠绕。无论遇见什么事。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大于一切。我们拥有了一个好的心态,就等于拥有了财富,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价值。也许做起来有些困难,可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强,学会忍耐一切的悲痛。学会饶恕,学会宽容。

可能我们的烦恼多于沙子,我们的失败多于繁星。但是我们一定要去承受。伤心只会让自己憔悴,痛苦只会让自己苍老。惆怅只能让自己疲惫。愁绪只能让自己消瘦。红尘瞬间短暂,光阴如水流逝。我们在人生只是短暂的几十个春秋。愁也是一天,忧也一天。喜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何不开心过好每一天?在有生之年,去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将理想变为现实,将忧伤化为力量。相信一切烦恼都会过去。风雨之后自有彩虹。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属于我们的还有多少光阴?时光匆匆流逝,还有多少时光等待我们去浪费。珍惜每一份光阴,珍惜每一份感情,珍惜每一份经历,珍惜每一份友情。缘分让我们相遇,空间让我们相识。文字让我们交流。荧屏让我们相交。真诚让我们相知。真情让我们相牵。在网络的空间里,相遇是缘分,相识是天意。交流是情谊,祝福是真情。也许我们永不会相见。但是我们的心永远相连。悲欢离合是红尘,坎坎坷坷是人生。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之根本。

席慕容乡愁篇6

乡愁是中外诸多影视作品中恒定的母题之一,对家乡的怀念与憧憬是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情怀的一部分。海外华人林语堂[1]、林海音[2-3]、席慕容[4-5]、余光中[6-9]、白先勇[10-13]、李永平[14]、侯孝贤[15-16]、於梨华和严歌苓[17]、方文山[18]、沈光文[19]、齐邦媛[20],中国大陆鲁迅[21]、师陀[22]、沈从文[23-25]、张承志[26]、张炜[27]等是书写乡愁的典型代表,掀起1950-1960年代、1980-1990年代、2010年至今不同时期的怀乡文学高潮[28],形成了台湾老兵[29-30]、美国华文留学生[31]、广义的美国华裔文学群体[32]等乡愁书写对象。

乡愁常常包含“离家在外而对家园的渴望”、“置身都市而对乡村的缅怀”这样的两个要素。非家而思家、非乡而思乡就是非家乡而思家乡,而这正是构成乡愁的主要内涵。[33]从文化视角阐释“乡愁”,使文学现象更富有学术意义,即体现农耕文化的规约、人类的“恋母”情结、排拒“父系社会”和回归大自然等多重文化特质,表明了“乡愁”文学主题的无比丰富性,显示了故乡才是人类灵魂与精神的栖息地。[34]

二、《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的故事场景(一)成功要素

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在央视一套开播。相比于《舌尖上的中国Ⅰ》,《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虽然美食本身比《舌尖上的中国Ⅰ》略有淡化,但以增强故事性的方式凸显了更为浓郁的人文情怀,在故事、音乐、画面所表现的视听盛宴下,几处美食部分只是中国大地上被压缩的文化符号,观众们在心灵触动中咽下了浓浓的乡愁。流淌的泪水更多的是一份对“家”的思念与感动。

优美而深沉的解说词虽然没有大篇幅的华丽词藻,但是质朴的讲解和代代传承的食材,令人颇为动容。例如,“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不论我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文案脚本写作具有历史沧桑感,善于模仿BBC、NHK等成熟拍摄技巧,8个文化地理场景的切换尽管有点僵硬,但是最后结尾群像刻画升华了全片,呼应了“脚步”的主题,形成了乡愁高潮。

(二)文化地理故事场景

《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主要由8个典型的文化地理故事场景串联在一起:(1)林芝的小哥哥,为给弟弟攒学费,在大山深处挖掘药材,行踪不定,用树藤绕身爬40米高的大树徒手寻找并采集最大最为甘甜的野生蜂蜜;(2)常年漂泊在外的养蜂人老谭,在川渝陕甘各个地方风餐露宿,在自己临时帐篷里,却能吃到妻子做的家乡一绝“乐山豆花饭”;(3)陕西秦岭北麓蓝田县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在灶膛上扯着风箱煮着一大锅裤带面,老汉(丈夫)招呼着从西海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部级贫困县的统称)远道而来的麦客,做出令人垂涎三尺的“家常便饭”;(4)湖北西部房县大山中的孤独老人,在枯死的树木上摘取花菇,晾晒,烘烤,做成特殊香味的干花菇。花菇模样虽不好,但营养价值极高,所以留给家人吃,他对着火塘,吃着半辈子自己做的花菇饭;(5)山东沂蒙山区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姚芳英夫妇用白薯干、大豆、小麦、高梁、玉米等五谷杂粮碾成的粉,和鏊子、摊子、推子、油闹子等做成煎饼,包裹大葱、肥肉、豆漠、咸菜等食物,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于山东人的咬合力绝对是个挑战;(6)浙江台州海边一对打鱼夫妻为满足女儿的味蕾,父亲学了很多年才学会捕跳跳鱼、望潮的特殊本领,一家人常常在炖着海鲜的锅旁边对酒当歌,谈笑风生;(7)贵州雷山乡下的小姑娘,盼望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割稻。在“农忙”和“打工休息”转换的半个月里,全家出动,上田下河,一起做美味的酸鱼酱;(8)曾经在美国一个农场工作十几年准备定居泉州的归国华侨,受到石狮蚶江镇大厦村的乡亲们搭拱门欢迎他们,办桌宴请,闽南“归乡宴”与“古早味”的萝卜饭成为他们多年的心灵寄托。这些文化地理场景看了让人吞着口水,却又不失为最传统、最耐人寻味、最朴实、最揪心的画面。看到动情之处,心里不免有点酸楚,家乡的味道,离家的脚步,在此刻使人心里充满矛盾。我只得掏出纸巾,擦拭眼角渗出的泪水。各个故事场景的主角不光是食物,更是做食物、吃食物的人。这样就呈现出给弟弟凑学费上山挖灵芝的藏族小伙,东奔西走从事辛苦的养蜂行业的老夫妇,行走在秦岭北麓渭河平原满眼无奈的职业麦客,秦巴山区采花菇的孤独老人,以船为家讨生活悬挂着忧愁的台州渔民,打工回乡割稻的贵州苗族夫妇,饱含不舍泪花的小姑娘,归乡似箭的华侨老人等鲜活的神态。时时刻刻触及观众的心底,使观众一次次为之动容,却无法用言语形容。《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如同是一本文化地理的书,包罗天地美食,道尽世间人情,使每一个探寻的脚步都让人们对美食之外的纯粹情感产生深深的共鸣。这哪里是在讲美食啊?简直就是一个个乡土中国的原生态文化地理符号!每个镜头背后都是一个文化地理场景故事的再现!影片中故事场景只是这些马赛克文化区域的一个个点,如果把这八个马赛克式的文化地理场景分布在一幅中国地图上,您会发现从青藏高原到成都平原,从陕甘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地,从齐鲁大地江浙沿海,从云贵高原到闽粤沿海……最后连接成为一幅神奇的“人-美食-文化”文化分布图。观众观看影片实际上在欣赏文化地图,乃至从影片-地图中寻找自己缺少的文化身份,从而获得我者与他者心心相映的文化认同。从静态文化地理到新文化地理,这就是以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为基础的乡愁故事场景魅力所在。

・专家来稿张祖群:《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评析:中国文化地理场景中的“乡愁”(三)美食文化符号

在整个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在历史某个转角处,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历史的根,漠视了传统工艺正在逐渐消亡的事实,更是在繁华碌碌中迷失了自己。究竟为何在此刻倏然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产生浓浓的乡愁呢?每个人都被现代化浪潮所携裹,我们对此来不及回望与等待,便追逐眼前浮光掠影的“食材”文化符号: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乐山的嫩豆花,巴蜀乡下的腊肉香肠,陕西蓝田的裤带面臊子面,陕西三原县泡泡油糕,浙江杭州的桂花糯米藕,浙江台州的望潮菌菇煲、红烧望潮、清炖跳跳鱼,湖北十堰的香菇酿、呛炒野生木耳,山东蒙阴的煎饼卷大葱,贵州雷山的鱼酱炖稻花鱼,福建泉州的海蛎煎、炒花蛤、萝卜饭,广东潮州的油炸春卷……举不胜举。中国大地上食物的多样性,也是中国人生存多样性的另外一种真实体现。人类的每一次跋涉远走,也是食物的迁徙与繁衍。《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讲述的是中国饮食文化,显现诸多饮食符号,而更关注他们的最底层的真实生活形态。诚如“作为来自面食王国陕西的我,在看一些没有文字介绍的镜头时候,连我这个地道的老陕都无法一眼判断是哪一种小吃。”(访谈材料2014年4月22日,访谈人:小布)镜头下真实、本真而朴素的“他们”,犹如一道道地道的家乡菜,也许不精美,但是那是不能忘却的个人记忆。

三、乡土中国的“中国式乡愁”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的导演李勇所讲的那样:这一集是想透过美食看中国,看中国人的情感。表层是讲“路菜”,深层是讲“乡愁”,更深的是挖掘“变化中的中国”,展现了“中国式乡愁”。

(一)乡愁之定义

对于乡愁的定义,学者园丁、迁客骚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概括出不同的内涵。说起家乡的美食,每个人会有“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在外游子,行走多年,在各地最受欢迎的家乡菜馆,总有一种对“家乡味道”的无比眷念,这其中掩藏着多少生活的催促、人生的不易以及对家乡“回不去”的幽怨。“乡愁”恐怕是中国传统文学最为重复多见的命题,旅人羁外,漂泊他乡,常常牵动思乡之情,甚而至于泪涕涟涟,愁肠百结。在这样一个命题下曾出现过许多上乘的作品。散文记乡愁,回唤乡思,沉浸于乡思,倾吐乡情。[35]乡愁是春秋时期《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乡愁是战国时期屈原笔下《九歌・小少司命》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乡愁是唐代杜甫笔下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是唐代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是台湾作家席慕容书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是台湾文学家余光中“小时候的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是他“长大后的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是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 带着与原初存在的分裂、在任何事物中对于原初存在的追寻、渴慕在未来与原初存在重新统一等基调,对于“什么是哲学”产生的“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的经典刻画。[36]写到这里,诸多的乡愁文学书写无须再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选入鲍鹏山教授的《庄子:永恒的乡愁》一文(选自专著《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他说:庄子疲倦了,他已经不胜乡愁了。对着永恒消失的故乡,他只能对着落日唱着永恒的恋歌,不再希冀安居;对着被眼泪和血充满的历史之河,他长歌当哭,这是怎样的忧伤绝伦的调子啊!他唱着,掉头不顾了。他一生都浪迹在帝王们找不到他的江湖上,在流浪结束的时候,他走向了永恒,走进了我们代代血脉相传的记忆。[37]是啊,乡愁是一种疲惫游子遥望心灵故乡的惆怅和家园记忆,是一种身处异乡、怀念故土的独特文化认同,是一种身份转换、空间错位之后的心理纠结。

(二)味蕾激起的乡愁

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甚至被赋予“乡愁”这样的文学语汇。《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底层边缘人群,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五味杂陈。“路菜”讲述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已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着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以“脚步”为契机,每一种食物的获取都要经过漫长历程的历史隐喻。这一集中的第2个主人公(养蜂人老谭夫妇),他们追寻、收获蜂蜜的路程,如同蜜蜂们采集花蜜那样艰辛。您要知道,蜜蜂生产一公斤蜂蜜需要采400万朵花,而老谭夫妇开车行走穿越中国大地何止万里?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流露出的表情、神态和说出的言语都是如此自然,美不胜收。观众在看此纪录片时候,总是回想起自己家乡的场景,例如:“小时候割麦的场景,还有一大家子冒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酷暑摘枣的画面又一一浮现在眼前。想着每次回家妈妈做的馒头,包子,煎饼,大盘鸡等等,爸爸切的萝卜丝,土豆丝,各种展现刀工的菜,姑姑做的红薯元宵,最爱姥姥晒的豆酱。回忆着每次离家前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的饭菜。”(访谈材料2014年4月23日,陕西某青年)又如:“山东煎饼是我太熟悉的场景了,高中时候我家还有鏊子,后来没了就到临近的奶奶家去借场地,一弄就是一上午,我是烧鏊子的,我最讨厌干这个了,不过我妈还夸我鏊子烧的好,火比较均匀。看了该片对我妈叠煎饼的景象也很深刻。”(访谈材料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山东某青年)美食是什么?美源于生活,食源于生活,美来自自然,美食源于生活不变的震撼和视觉体验。当美食、美味、美好的滋味在唇齿舌尖缭绕,或许我们赞叹的是上乘新鲜的食材,烹调厨艺的精湛,却忽略了对大自然的赐予和用辛勤汗水换取食材的人本身,我们应该心怀一份敬畏,心存一份感恩。该片激起的不仅仅是味蕾的蠢蠢欲动,更有人们心中对于吃的所有温情美好的记忆。

(三)乡村中乡愁

在《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讲述的这几个故事里,中国大地上各地的普通人为了获得“食材”,不辞辛苦,艰难跋涉,为了吃也是为了生活,纵使艰辛,也是一种淡淡的清苦与幸福,最后凝结成两个大大的汉字――乡愁。在寻找、制作“食材”过程中,普通人之间的情感如同兄弟手足之情血浓于水;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乡邻之情充满互助扶持的温暖爱意;赤子之心,日月可鉴。该片折射出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强烈冲击,显示社会发展进程不可逆转的过程。该片不是单纯的美食片,更是中国人的情感大戏。在细碎的片段里,只要看到自家的那碗饭,就会产生苦辣酸甜的共鸣泪水。我们这一代人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我们在拥抱现代文明的同时,弄丢了各自的“家乡味道”,忽略了给我们做“家乡味道”的人的情感。镜头中呈现的这些地方都是一个个在外游子的“家”,观众在镜头后想念每一片天空和那里的那些令你朝思暮想的人。无论您离家多远,一日三餐时心中禁不住记忆那一股乡味十足的气息,那一份朴素的五谷杂粮,那一锅幸福美满的美食,那一份牵肠挂肚的情感,还有那满头白发弯腰驼背披星戴月的爹娘!这是一部反映社会变化的影视记录,不变的是乡村味道,是弥漫在灶头炕上的家的气息。乡村当然不是牧歌,不是田园诗,真正在里面生活的人,不可能像远观者那样写出牧歌的美,他们饱含着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悲鸣。例如镜头中的泉州萝卜饭:“泉州的大厦村的沙土萝卜着实火了一把。沙土萝卜入口润嫩,毫无纤维感,让人垂涎三尺,却8分钱一斤的低价都卖不出去。” 王情(2010)等从中国各类型生态系统 (农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田、草地、水域) 的实际的食物生产能力出发,通过计算得出中国的食物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可以供养人口19.12亿,20.84亿和11.03亿人,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已经较为充足,而脂肪的供给尤其不足。[38]乡土中国最底层民众所承受的诸多平常的苦难,几千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农民都在承受着。[39]在向工业社会飞奔并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由于种种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一些山不再绿,一些水不再清,自然实体的乡村大范围地消失,乡村的文化传统也在逐渐淡去。多年前孩提时候爬树捉鸟、下河抓鱼、回家吃上一海碗母亲的可口饭菜的故事场景只能通过文字书写、影视记录等得以再现。曾经“依依墟里烟”的乡村,只剩下老弱妇孺的孤独背影。一批批走出乡村的农民和留守在乡村的“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因为空间的分割,怎能不产生乡愁?他们又能在哪里安放自己的乡愁?是啊,亲爱的朋友,无论你的脚步走得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持久,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每一个行走在中国大地,畅游在地球村的“原子化”的个人,他们处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形成“我者”对于“家园”记忆深处的遥远想象。我们需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每个人记得住乡愁,记住对乡村风土人情的保护与传承。荧屏之内的文化地理场景使荧屏之外的观众产生极强烈对比,并涵盖悲剧性的乡愁情怀。

(四)乡愁之本质

写到这里,必须回到乡愁的本质探讨上来,文化身份是文化的时空定位和根系所在。文化身份的时间性最终在现代性概念中得到确立,而全球化则是文化身份的空间扩展。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方面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质化”,一方面也在加剧文化乡愁的泛起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今天这样一个后儒家时代,我们面对一个民族――国家和一种“批判”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全球化压力下可能遭遇的种种想象得到与意想不到的文化冲突,不是模式化、绝对化的文明冲突,而是复杂境遇中种种张力、纠葛和矛盾聚合、共时的后果。[40]《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只是一个文化表象而已,包括经济全球化在内的全球化理论与实践均被看作一种“现代性”事件,其间所集中表现的“一”与“多”、现代化与文化乡愁的矛盾,构成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紧张关系的基本内涵。它们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运动所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文化限度,而且也是作为“现代性”事件之全球化本身所必须接受理性反省和文化批判的基本原因。[41]全球化的文化乡愁本质上起源于现代性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物理距离在空间上时间上的终结,以及全球化、“景观社会”或“虚拟世界”的形成等现代性综合后果。比西方慢一个节拍,拼命追赶西方工业革命的中国社会文化特殊性语境,更使这种特殊文化乡愁被赋予了悲壮使命,产生了共同点与差异性兼具的“中国式乡愁”。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何去何从?唯以健康、理性、中西融合的文化心态去面对当前全球格局中的文化“冲突”,才能走出文化乡愁情结、重振中华文化气象,构建和谐社会。[42]成人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那将是一幅真正的“桃花源”美景!

参考文献:

[1]陈旋波.林语堂对美国华文文学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2-76.

[2]黄发有.林海音的女儿情结与文化乡愁[J].齐鲁学刊,1999(3):44-47.

[3]张祖群,祖文静.乡土北京:《城南旧事》的老北京影像[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88-93.

[4]张淑梅.论席慕容乡愁诗的特殊性[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1):85-88.

[5]刘学云.席慕容诗文中乡愁情结及其表达[J].文教资料,2007(16):91-92.

[6]潘萍.心游目送三千里 雨散云飞二十年──读余光中《乡愁》与《乡愁四韵》[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3):78-79.

[7]赵秀媛.中西文化辉光里的散文景观――余光中散文浅见[J].枣庄师专学报,2001(3):24-28.

[8]江少川.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87-93.

[9]杨俏凡.乡愁:离人心上秋――谈余光中诗歌创作的乡愁情结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122-123,119.

[10]彭燕彬.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试析白先勇作品中的怀旧与乡愁情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28-31.

[11]王宗法.论白先勇的文化乡愁──从《台北人》、《纽约客》谈起[J].台湾研究集刊,2000(3):93-99.

[12]山口守.白先勇小说中的乡愁[J].华文文学,2001(1):50-55.

[13]周霁葭.漂泊者的哀歌――论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的文化乡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9):42-44.

[14]王德威.原乡想像,浪子文学――李永平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4(4):101-105.

[15]闫彩蝶.剪不断的乡愁――试论侯孝贤影片的寻“根”情结[J].福建艺术,2005(6):37-39.

[16]姜宝龙.专访侯孝贤:电影是一种乡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6):56-60.

[17]刘艳.从文化乡愁到家园记忆的历史书写――以於梨华和严歌苓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37-242.

[18]黄彩萍.返回古典与文化乡愁――方文山歌词的文化阐释[J].鄂州大学学报,2008(6):50-52.

[19]戴光中.台湾文学拓荒者――沈光文[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34-39.

[20]张祖群.平淡的漂泊――《巨流河》书写的时空境界[J].电影评介,2013(18):94-99.

[21]龙辉明.浅谈鲁迅作品中的乡愁 [J].科技信息,2009(9):180,188.

[22]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7-62.

[23]张永中.永恒的乡愁――从历史深层看沈从文的乡土忧患[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Z1):52-61.

[24]梁振桂.忧戚悲患话乡愁――读沈从文的《箱子岩》[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216-218.

[25]刘伟安,南英.乡愁过滤后的生活原生态――论乡愁与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之艺术魅力的关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8-73.

[26]刘海波.自古诗人多乡愁――感悟《黑骏马》[J].当代电影,2006(2):39-42.

[27]刘圣红,黄崴.挽歌与乡愁――试论张炜的道德理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5-48.

[28]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9]张祖群.《原乡》的文学书写:台湾老兵之殇[J].电影评介,2014(6):1-5.

[30]张祖群.符号、镜头中传递的政治正能量:《原乡》评析[J].电影评介,2014(7):1-5.

[31]帅震.羁旅与乡愁――试论美国华文留学生文学的文化心态[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2-14.

[32]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19-23.

[33]王一川.全球性语境中的中国式乡愁[J].当代电影,2004(2):61-64.

[34]廖开顺.“乡愁”文学的文化阐释[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4-27.

[35]周星.乡思曲一阕 游子情绵绵――罗黑芷散文《乡愁》赏析[J].名作欣赏,1990(5):43-47.

[36]先刚.“哲学是一种乡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16(7).

[37]鲍鹏山.永恒的乡愁[J].领导文萃,2003(12):127-131.

[38]王情,岳天祥,卢毅敏等.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10):1229-1240.

[39]十年砍柴.为我们这一代人书写乡愁[N].读书快报,2011-09-01(D10).

[40]李文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30-38.

[41]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2):38-48,205.

[42]种海峰.全球化境遇中的文化乡愁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7-60.

席慕容乡愁篇7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情感 忧愁

一、引言

隐喻,最初只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大量出现于修辞学和诗学的研究范围。后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涌入更广泛的研究领域,比如: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并与这些学科结合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同样地,在日常生活当中,隐喻也不再只作为修辞手段的身份出现,而是成为一种思维和认知工具广泛地为我们所使用。

Lakoff&Johnson(1980)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开启了系统研究隐喻的新时代。隐喻不再只是文学的宠儿,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它渗透到了日常交际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丰富发展了人类的语言。

“metaphor”(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意为“由此及彼”,“此”和“彼”在修辞学上称之为“本体”和“喻体”。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此”和“彼”分属两个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关于这两个认知域,目前有很多种表达,Lakoff&Johnson分别称这两个认知域为“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由A及B”在认知语言学中就是映射(mapping)的认知过程。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往往借助“始源域”来理解描述“目标域”。这两个域不是任意两种事物的随机拼合,而是必须具备的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否则,此事物根本就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彼事物,也就称不上是隐喻了。

亲情、友情、爱情,其中任何一种感情,都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所能涵盖的,这就需要借助其他事物来满足我们充分表达情感的需求。此时,隐喻在表示情感时是不可或缺的利器。以下结合隐喻分析汉语中有关“忧愁”情感的表达。

二、隐喻认知在汉语中表达“忧愁”情感的体现

隐喻是无处不在的,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5)。人们的思维由单一发展到多元,由具体发展到抽象。伴随着思维的成熟和多元化,人们对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也游刃有余。例如:

(1)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汉·秦嘉《留郡赠妇诗三首》(其一))

(2)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3)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晋·陶渊明《杂诗十九首》(其一))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例(1)、例(2)和例(3)中的目标域均为“人生”,分别用具体的事物“朝露”“远行客”和“陌上尘”来隐喻。分别说明人生像清晨的露珠一样转瞬即逝,人生像羁旅流浪的远行过客一般来去匆匆,人生犹如没有依靠的尘土,四处飘落。例(4)用潭水的深,隐喻李白和汪伦无比深厚的友谊;例(5)是说游子就像那天上的云朵,居无定所,“我”送别老友的心情就如同落日一般,依依不舍、缱绻留恋;例(6)借助“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如影随形,隐喻唐玄宗和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

通过使用隐喻,建立起两种事物的某种相似性,同时唤起解喻者对两种事物相似的认知经历,以此达到更好的隐喻认知效果。

(一)隐喻与解喻者的主观性

王文斌(2006)对解喻者的主体性做了详细论述。隐喻的解读建立在已有的经验之上,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与社会经验都是有差别的。因此,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是有差异的,隐喻的解读也是有差异的。

哲学家康德说过:“We see the world not as they are, but as we are.”(我们看到的世界不是它本身的模样,而是我们眼中世界的模样)。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所认识的世界是我们带着不同的态度,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的世界,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佛教说的“事无相,心有相”也是同样的道理:世间万物之所以在不同人的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景,是因为人心所想不一。

例(1)、(2)、(3)中,目标域都是“人生”,但因为三位诗人当时心情不一样,看待人生的角度也各不相同。这三句诗是典型的“一物多喻”。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8)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例(7)、(8)都在写“愁”,例(7)中把“愁”比作江水,以其波涛汹涌之势隐喻“愁”之猛烈、“愁”之深。例(8)中的“愁”被隐喻成“柳絮”,轻柔绵软,经风一吹,四散开来,飘如雪花。这种隐喻让人觉得愁绪轻飘如飞,想要伸出手抓住它,却怎么也追赶不上它灵巧飞舞的步伐,只能任它在风中狂舞,任由愁绪占满整个思绪。同样写“愁”,第一句强调愁多,第二句重点在愁之乱。

(二)文学作品中关于“忧愁”的隐喻

“忧愁”是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中经常抒发的一种情感。例如:

(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诗人借夕阳映照下的迷人景色稍纵即逝,阻挡不住黄昏的到来,隐喻了内心无限的忧伤愁思。文人表达“忧愁”情感,正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用始源域映射目标域,以达到更好的理解效果,读起来耐人寻味。

1.“具体”隐喻“抽象”

“Light the fire within”是2002年美国盐湖城奥运会的口号,“fire”作为一个具体的事物隐喻了心中对体育运动燃起的热情。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燃起了心中熊熊的火焰”,就是用火焰隐喻人们心中热烈的情感。汉语中用具体隐喻抽象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

(10)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席慕容《乡愁》)

(1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例(10)、(11)抒发的忧愁来自对故乡的怀念。例(10)中乡愁被隐喻为“没有年轮的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无法忘怀的心情。当解喻者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把“没有年轮的树”这个具象与“乡愁”糅合在一起理解时,感受到的将不再只有乡愁的厚重,还有像树一样不断生长的生命迹象,这时的乡愁就立刻有了灵性。“没有年轮的树”比喻乡愁将成为永恒,不随时间凋敝,也不伴年华老去。例(11)中的“乡愁”被隐喻成“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作者对乡愁的体悟不同。“邮票”是对母亲的想念;“船票”是对妻子的牵挂;“坟墓”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距离与无奈;“海峡”隐喻两岸的统一。同样的乡愁,与不同的始源域结合就“变奏”出不同的情感,这就是作者技艺精湛之所在。

(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北宋《青玉案》)

(13)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1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宋·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18)愁闷压住所有的新鲜,奇怪街边此刻还看见,混沌中浮出光妍的纷纠,死色楼前垂一棵杨柳!(林微因《过杨柳》)

例(12)中,“愁”被隐喻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和“梅子黄时雨”。“愁”像草一样茂盛,像风团柳絮似的密集,像四五月间梅子黄时的雨水,下个不停。例(13)和例(14)中,“愁”被隐喻为与水有关的事物。绵绵的忧愁堪比奔流不息的江水,无法排解。例(15)中,“愁”被隐喻为一团乱麻,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例(16)调动了味觉、触觉等感受,使“愁”变得饱满立体。例(17)和例(18)中,“愁”被隐喻为有重量的事物。好像有千斤的重物压在船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好像一重物堵住心口,整个心灵都被忧愁占去,别的情绪自然没有了立足之地。

2.“抽象”隐喻“抽象”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进化史上思维能力逐渐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由“具体隐喻具体”到“具体隐喻抽象”,再到“抽象隐喻具体”和“抽象隐喻抽象”,都是人类语言进步、认知能力提升的表现。“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人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对事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认识,而是具有了创造性和联想性,这种创造性即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赵艳芳,2001)

(19)乡愁是母亲心中那份永远的牵挂,是父亲眼神中遮不住的关爱。

(20)乡愁是游子相互取暖的温度,是远方爱人声声呼唤的思念。

(21)忧愁是一种如影随形的伤感,无声无息的沉沦,无力抗拒的痛。

(22)思念的忧愁是三伏天里降不下去的炙热,是滚烫的誓言。

抽象隐喻抽象,要求解喻者对始源域和目标域都要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否则将不能感受到它们之间是如何映射的,也就无法正确解读隐喻。

三、结语

世界因为有了不同种类的语言而变得多姿多彩,也因为有了隐喻这一重要的认知工具而丰富着我们的语言,提高了我们的认知能力。隐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应用,反映了人们情感的细微之处。汉语中与“忧愁”有关的隐喻认知在文学作品中颇为常见,有的用具体事物隐喻忧愁,有的用抽象事物隐喻忧愁,而对于始源域具体或抽象的选择,往往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决定。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Ungerer,F.&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n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陈家旭.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

[4]傅德岷,卢晋等.古代诗词名句赏析[M].成都:巴蜀书社,2011.

[5]林微因.林微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束金星,徐玉娟.从隐喻式认知看情感隐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4).

[7]王文斌.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J].外国语,2006,(6).

[8]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0]魏在江.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1]席慕蓉.时间草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2]赵彦春.隐喻的认知因素及隐喻本质—基于隐喻研究史的考察[J].天津外国语大学,2013,(2).

[1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席慕容乡愁篇8

庭院里杂物堆得很多,但很整齐,看得出是刚刚打扫过的。柴屋里奔出喜笑颜开的奶奶:“看看呢,大孙子来啦!”她扔下手里的柴棒,揽我入怀,粗糙的手轻抚我的头,拍打着我的后背,菊瓣似的笑容从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她的眼里泛着亮光,不知是眼泪还是柴烟熏的......

大门外有几颗小脑袋晃来晃去,不时地向院子里张望着。“是邻家的孩子们吧,进来玩吧。”爸爸招呼着他们,我拿出带来的零食分给大家,他们高兴地蹦着跳着,拉起我的手,前呼后拥地来到村边的小河旁。抠螃蟹、打水漂、赶鸭子......那孩童的笑声、鸭鸣声打破了这片寂静的梧桐树林,惊起飞鸟无数......

爷爷奶奶养育了六个儿女,在那个年代,他们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回来照顾孩子和老人,生活很艰苦。奶奶是一位坚强的老人,她靠自学成为当时镇上唯一的一名“接生员”,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她接生的足迹遍布十里八乡,亲手接生过上千个婴儿,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那郁郁葱葱的梧桐树林啊,棵棵都包含着艰辛而美好的记忆。

乡村的夜晚是那样安详。夜空也像刚刚洗过的深蓝色缎子,蓝幽幽的,有一种置身梦境之感。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真像一个穿着洁白纱裙的仙子。梧桐叶的光影投进屋里,婆娑地映照在地上、床上,摇曳着......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已经入睡,玩耍了一天的孩子们也伴着纺织娘的歌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上一篇:祝福语言范文 下一篇:中考报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