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描述范文

时间:2023-11-29 13:39:11

个性描述篇1

1.互补性诠释的逻辑结构

与互补性诠释不同的其它诠释的逻辑结构是,先设计出某种本体实在的模式,再将这种本体实在与量子力学中的某种符号联系起来,然后将这种符号按量子力学演绎的理论结果与观察结果对照来解释量子现象和量子理论。在这些解释中,观察结果不是作为解释的根据,而是作为量子力学演绎的结果。如隐变量理论先假设有因果决定性的亚量子层的隐变量的本体实在,再将这种本体实在隐变量的统计平均与量子力学中的可观察量联系起来,量子力学的理论值就代表着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演化结果,它与统计性的结果相对应,这样隐变量理论就将观察结果和量子力学的描述解释为客体的隐变量的统计平均的表现和对这种统计平均的变化规律的描述。统计系综诠释则先假设统计分布具有实在的客观性,它代表着微观客体的状态和特征,量子力学描述中的波函数ψ的模方就表示客体的这种统计分布,波动方程的解的模方与观察结果的统计分布相一致,表示着客体的统计分布状态。互补性诠释不从一个预先的本体实在模式的假设出发,而是直接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然后从这种对观察结果的分析中推出客体的实在特点和对它进行描述的符号的意义。当然,从一般假设能演绎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从观察结果只能推出客体实在的某些本质特征,不会得出唯一确定的实在模式和对它描述的符号的完全确定的意义。因为观察结果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描述,即使只有一套符号,其数学演算过程也无法与实际的物理过程一一对应,而只能将演算结果与观察结果对应,所以,虽然观察是唯一确定的,但关于它的描述和解释却可以有多种。这说明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各种不同的关于实在的假设,但这些假设的实在并不就是真实的实在,而只是在某些方面反映着由观察结果所表征的实在。互补性诠释通过对观察结果的认识特点和描述的语义方面的分析,找到对客体和谐一致的互补描述方式,再从这种描述中找出客体的实在特点,而不是先给出一种实在的模式或图景。

互补性诠释从观察到的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所表征的量子性出发,以量子公设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来构建对具有量子性的原子客体的合理描述。量子公设本身意味着过程的非连续性、个体性,也就意味着观察过程中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不可细分的,观察结果中必然包含了仪器及其对客体的作用。在经典物理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比客体本身的物理量小得可以忽略,即使不能忽略也能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将它剔除,但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与客体的物理量相比拟,其作用过程又是非连续的,所以不可能将仪器的作用剔除,这样,观察结果中就必然包含了观察仪器的作用,而不是代表客体本身的现象,对客体的描述也必然只能是观察下的客体的描述,而不可能是对没有观察的孤立客体本身的描述,所以对客体的任何描述都依赖一定的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可描述的确定的现象,即使没有对应于客体本身的观察,也必然存在与之相关的其它客体的观察。这不是说,没有观察,现象世界就不存在,而是说,没有观察,确定的客体就不存在,没有观察,世界上可以发生许多事件,但我们却不能确定对它们的描述。

观察对描述的重要性和观察中仪器对原子客体的作用的不可分性是原子现象及其描述的特殊性之所在。正是观察的特殊性带来了概念的定义和描述上的新特点,从而带来描述方式的根本改变和实在的新特点。

在对原子客体的观察中,仪器与客体间的不可剔除的相互作用,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和态的确定间成为互斥的。当我们通过一种仪器如刚性标尺和时钟对客体进行时空的观察和确定时,观察中仪器的作用和对时空的确定条件,排斥对客体的态进行定义,因为这种确定时空的仪器对客体的作用所带来的客体的态的改变是无法确定的,从而客体在另一种确定它的态的仪器下所确定的对态的定义的条件被破坏,而不再可能对时空观察下的客体进行态的定义。当我们利用另一种仪器对客体的能量和动量进行观察和定义时,由于仪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对客体的时空确定成为不可能。客体的时空标示和态的描述间的互斥,不仅在于时空观察带来的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而且也是定义客体两种属性的条件的互斥的表现。态的定义要求消除除态的观察外的任何观察的外来干扰,而时空的观察必包含有对客体的干扰,两种描述所代表的定义的理想化和观察的理想化的互斥,使得它们不能再统一在一种描述图景中对客体进行时空中的因果描述,只能对客体进行这两种互斥的描述。因为它们都是对客体的描述,并且只有两种描述一起才能构成对客体的全面描述,所以二者是互补的。这就是对原子客体的互补性描述方式。

量子公设所蕴涵的仪器与客体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是互补性诠释的一个逻辑起点,作用量子的公式所包含的波粒二象性是互补性诠释的另一逻辑起点。

时空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意味着经典的粒子图象和波动图象都不完全适于原子客体,它们只是诠释两种原子现象的不同尝试。在这种诠释中,经典概念的局限性以互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粒子图象中,因果要求的满足必伴随对时空描述的放弃;在波动图象中,时空传播规律的描述必伴随因果描述的放弃而只能代之以统计的考虑。如果我们不把时空描述和因果描述看作互补的而坚持经典的时空概念,我们就必会面对光和物质有时表现象波有时又象粒子的矛盾,所以,光和物质粒子的本性不是经典描述的粒子或波,而是时空和因果的互补描述的波粒二象性,即其时空描述遵循波动的叠加规律、其因果描述遵循粒子的守恒定律的两种图象的互补。任何将客体看作经典波或经典粒子的解释都是行不通的。如薛定谔将原子客体看作经典电磁波的电磁波解释,就遇到波包的扩散、波是位形空间而不是真实空间的波以及波函数与测量与所选择的非对易的可观察量有关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经典波概念对原子客体描述的局限性。统计系综诠释虽把原子客体看作粒子,但却不是经典的能够对它作时空描述的粒子,而是只能对粒子系综的统计规律进行描述的粒子,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被包含在系综的能量、动量和时间空间的统计散差具有反比性的特殊统计性中。隐变量理论虽然为量子力学描述建立了一个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但它对可观察的量子层的描述与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完全一样,而且在其亚量子层的因果描述中也加入了与经典描述不同的隐变量与测量的相关性。所以,因果描述和时空描述的互补性是不可避免的,用经典的粒子图象或波动图象来解释所有原子现象都会遇到逻辑困难,因而必须将它们加以修正并使它们互补起来。

2.对量子力学描述的统计性的理解

统计性是量子力学描述的一个基本特点,统计或几率概念是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它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所在,各种诠释的主要分歧也在于此。按照互补性诠释,统计性是量子性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统计性是逻辑地包含在量子概念之中的。因为作用量子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原子过程不再是因果连续的,而是非连续的个体性过程,对于这种过程不可能进行因果描述,而只能对个体事件进行统计描述,而且量子公设还意味着观察对原子客体状态的不可控制的改变,从而使我们无法通过观察建立起客体运动变化的因果规律。量子概念中所蕴涵的时空的确定和能量动量的确定间的互斥关系,也使我们不可能给出客体的一个初始状态而对客体进行因果性的描述和预言,所以,量子性必意味着描述的统计性,对非连续的原子过程只能进行几率描述。描述恰当地反映了原子过程的非连续的变化的可能性而不是因果连续变化的必然性,它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描述不再是具有唯一确定值,而是按一定的统计分布具有一系列的值,这些值及其统计分布就是对原子客体的这一物理属性的描述,而量子力学对原子客体的物理量的值谱和统计分布的变化规律的描述就是对原子客体的统计变化规律的描述。这种由量子公设带来的统计描述也必然包含描述的互补性,只有通过时空描述和能量动量描述的互补性才能理解对原子客体的统计描述的这些特点。量子力学描述中波函数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演化,往往给人一种感觉,它就是对客体的态或客体的统计性(或趋向性)的因果变化的描述。其实,薛氏方程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因果描述的追寻,虽然我们可以从波函数中找到关于客体的所有属性的描述,但是波函数的随时间的演化并不代表客体的状态的因果变化,因为波函数与客体的行为并无对应关系,只有波函数的模方才代表客体的几率,波动方程只是以恰当的数学形式包含了对客体满足叠加原理的波动属性的描述,而这种描述的合理性是以客体作为粒子出现的几率对波函数的诠释来达到的,波动方程的解不是描述代表客体的波,而是描述代表客体的粒子的几率,波动方程描述中对量子描述的互补性就表现在这里。所以波动方程并不表示对客体的因果描述,而是以波动描述形式对粒子几率进行描述的波-粒互补性的表现。

3.对测不准关系的理解

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一个直接数学结论,所以接受量子力学的人都能接受它,但对于这个数学公式的理解却千差万别。由于测不准关系表现为对物理量的测量的限制关系,所以,不少早期的量子力学教科书把它作为量子力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逻辑基础或操作基础,但是,正如Karl R.Popper所指出的,从薛定谔方程可导出测不准关系而从测不准关系导不出薛氏方程,这说明测不准关系应是某种基础的推论。在互补性诠释看来,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公设所蕴涵的波粒二象性的结果,它表现的是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精确度间的互补关系。玻尔从关于作用量子的基本公式ET=Iλ=h出发,从其中所蕴涵的经典概念的矛盾推出关于这些经典概念的可定义的最大精确度间的普遍反比关系即测不准关系,从而使这个关系代表了时空和因果描述间的互补性的一种简单的符号化表示,测不准关系中共轭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间的反比关系恰当地反映了两物理量的互斥互补关系。

海森堡把他所发现的测不准关系看作是对经典概念的适用性的限制和对经典物理量的可确定程度的限制,并且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因果律的失效和量子力学的统计描述,这种解释带有明显的操作论和实证论倾向,是一种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的解释。互补性诠释则给出了其所以然的说明,是对测不准关系的更深层的理解,避免了上述操作解释的弊端。如海森堡把物理量的测量的不确定度解释为测量的操作结果,而不是不同概念的可定义和可观察的互补性的结果,就会导致由于我们测量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使我们对本来可能存在精确值和因果性的客体只能作有限精确度和统计描述的实证论的和不可知论的问题。测不准关系所表征的一种物理量的测量中仪器的作用导致另一种物理量的不确定,证明了互补性诠释的仪器对客体的不可控制作用的说法,但是这种仪器的干扰作用是对原子客体进行描述所必需的,也是量子力学描述中所包含的,而不是对客体进行描述所要排除的。

Popper的统计系综诠释认为,测不准关系的含义是两个正则共轭变量的标准偏差之积有一下限n/4π,它不象互补性诠释的测不准关系是从对理想实验的分析得到的,而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逻辑数学推论,而且由于现在实际的对测不准关系的实验检验还不能达到个体粒子测量所要求的精确度,而往往是对许多粒子的统计平均的偏差的测量,所以统计系综诠释显得比互补性诠释有更坚实的经验支持。我认为,也许统计系综诠释较互补性诠释在数学上更严密,但互补性诠释对量子性的描述特点的分析显得更深刻。

4.对描述的完备性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完备性问题和测量问题是量子力学诠释之争的两个焦点问题,近几十年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主要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且使问题不断演化,并挖掘出不少新的内容,互补性诠释无论对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还是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它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也成为互补性诠释本身的重要内容。

完备性问题是爱因斯坦与玻尔论战的第三次交锋中在著名的E-P-R论文中提出的。文中通过一个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的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此文引起的首先是关于何为实在的讨论,后来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关于E-P-R关联究竟意味着非局域性、非因果性还是不可分离性的问题。

E-P-R的论文从没有干扰而能预言的客体的物理属性为物理实在这一实在概念出发,通过大家所熟知的E-P-R实验,论证了量子力学描述不是对实在的完备描述。简述如下:相互作用后的两粒子,按量子力学描述,可以通过对第一个粒子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测量而不加干扰地得到对第二个粒子的同样的两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既然是不加干扰且两粒子相距无限远,第二个粒子的两非对易量虽对应于第一个粒子的不同时的两次测量,但却是同时属于第二个粒子的物理实在,否则就得假设两粒子间具有超距作用;E-P-R又认为,完备描述应同时对同时存在的物理实在进行描述,但量子力学的描述却将对非对易的两个物理实在的描述看作互补的,即对一个进行精确描述时对另一个则不能进行同时的精确描述,所以E-P-R得出结论说,量子力学蕴涵着E-P-R悖论,其原因是量子力学描述不完备。

大量实验证实了E-P-R关联的存在,也证明了量子力学描述的成功,但如何解决E-P-R悖论却仍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这便是修正E-P-R的两个前提,或者修正实在概念,或者修正分离原理(包括局域性原理和可分离性原理),前者是玻尔对E-P-R的回答,后者是隐变量实在论者对E-P-R关联的解释,虽然实在概念不同(一个是必包含有观察的实在;一个是不包含观察干扰的实在),但却都包含了仪器与客体的状态、客体与其有相互作用的其它客体的状态的相关。

互补性诠释通过修正实在概念,即认为实在必包含有观察的干扰来解决E-P-R悖论。正如互补性诠释的逻辑前提中所认为的,任何描述必是对观察的描述,任何预言也必是对观察的预言,任何实在也必是观察的实在而不是独立自在的实在,观察的作用必包含在实在之中,观察的作用不仅意味着仪器对客体的直接的物理作用,而且意味着一种仪器所特有的对仪器和所观察客体的整体的反映方式和描述方式,所以客体的描述和实在必与进行观察的仪器的类型相关,无论是直接的观察还是象E-P-R实验中的间接观察。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相对性,即客体状态与仪器的相对性。所以E-P-R实验中对第二个粒子的非对易物理量的预言所对应的是不同的测量,因而仍是不同时的实在,对它们的描述也是互补的描述而不能是同时的描述,所以这与量子力学描述并无矛盾。E-P-R关联所反映的是仪器类型和描述预言类型及实在类型的必然联系和仪器作用的不可细分所带来的仪器与客体实在的不可分,对第二个粒子的描述与对第一个粒子测量的关联,恰恰表明了观察和描述类型一致的要求和仪器与所描述客体实在的不可分性,不是仪器或第一个粒子对第二个粒子的超距作用使第二个粒子的实在发生了改变,而是它们的实在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们的状态必然相关而不是独立的,所以互补性诠释在新的实在概念中包含了对可分离性原理的否定,解决了E-P-R悖论。其实,互补性诠释虽然是在对E-P-R悖论的回答中明确了它的新的实在概念,但它的仪器与客体的实在的不可分性,仪器与客体状态、描述的不可分性早在como演讲中作为互补性诠释、互补描述的逻辑前提就已经提出来了,难怪戈革先生说玻尔提前八年预先回答了E-P-R佯谬。

5.对测量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测量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测量过程的解释和描述问题,由于在微观测量中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发生了不可忽略的改变,从而使微观测量不再象经典宏观的测量那样可以忽略仪器对客体的作用,直接将客体对仪器作用产生的仪器上的读数当作客体本身的状态,微观测量的结果是测量后客体的状态,它与测量前客体的状态不同。由测量引起的客体状态的突变叫波包收缩,如何解释和描述波包收缩亦即测量过程中客体状态的变化就是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在量子力学描述中,描述客体状态的ψ(x)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薛定谔方程随时间的因果演变,另一种是测量时突变为所测力学量的一个本征态ψ[,n](x),也就是客体由各种可能值的几率分布变为按一定几率实现的确定值,如果测量前的统计分布

,测量后的统计分布

,其中各本征态的相干项消失了。为什么测量时客体状态要变为本征态?为什么相干项消失?这些问题成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的中心问题。各种测量理论大都力图通过分析仪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并以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一过程以求找到问题的解答。互补性诠释认为,波包收缩和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一种描述方式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转换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是由互补的两种描述的定义的条件不同和观测中仪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造成的。

首先,ψ(x)所表示的是如果测量客体的位置,其位置分布将是怎样的,而不是说测量前客体的状态是怎样的,|ψ(x)|[2]表示的是在x处找到粒子的几率。算符x在坐标表象中对应于确定值x的本征函数是δ(x-x),将ψ(x)按x的本征函数展开即

,虽然包含有干涉项,但对于x[,i]处的几率|ψ(x[,i])|[2]与

是一样的,因为除x[,n]=x[,i]时δ函数不为零外其余都为零,所以干涉项根本就不存在,|ψ(x)|[2]本身就是指测量位置时测得各种位置数值的几率。

其次,双缝实验中双缝后的波函数ψ(x)是两缝的波函数之和即ψ(x)=ψ[,A](x)+ψ[,B](x)但当测定究竟粒子穿过哪一个缝时就会使干涉项消失,这是因为ψ(x)=ψ[,A](x)+ψ[,B](x)所蕴涵的测量条件和描述方式与|ψ(x)|[2]=|ψ[,A](x)|[2]+|ψ[,B](x)|[2]所蕴涵的不同,前者是在双缝后的屏幕上测得的干涉情况,后者是在各单个缝后测得衍射的相加,由于在测粒子是否穿过一个缝时,测量仪器对客体的作用使客体的互补物理量发生了改变,如测粒子动量时就会使它的位置发生不可控制的改变而引起位置的一个不准量,这种不准量将引起相等的条纹位置的不准量,从而不再出现任何干涉效应。所以这里的干涉项的消失不是客体测量前的自身状态向测量后状态的突变,而是观察干涉效应向寻求粒子轨道的描述的转变,是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向另一种观测条件下的态的转变,它所表现的是互补性现象在互斥的实验装置下的不同表现。

对于一般力学量Q,ψ(x,t)可按Q的本征值所对应的本征函数展开,

其中u[,n](x)为Q的本征值Q[,1]、Q[,2]…Q[,n]的本征函数,按量子力学,当测量到本征值Q[,1]时,系统就处于本征态u[,1](x),其几率是|a[,1](t)|[2],但在观测到确定数值前,量子力学给出的是ψ(x,t)而不是Q[,1]和u[,1](x),但实际上,所给出的预言和实际测得Q[,1]的几率|a[,1](t)|[2]是一致的,

,由于u[,n](x)是正交归一函数系,u[*,m](x)u[,n](x)=0,当m≠n时,所以干涉项不出现,

,这就是说,ψ(x,t)给出的就是测量时各本征值出现几率的分布,对客体状态的由ψ(x,t)到u[,n](x)的转变只是对客体测量后所有可能状态的几率分布的集合预定到其中一个状态元素按相同几率实现的描述变化,而并不对应客体本身的在有无测量的不同条件下的状态的变化。

所以按照互补性诠释,由ψ(x,t)到u[,n](x)的波包收缩不是测量引起的测量前后客体状态的变化。测量肯定会引起客体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已经包含在ψ(x,t)中,而且不同类型的测量会引起不同的变化,这由所测得的不同类型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表现出来,如果

中有干涉项,那么新的测量所引起的变化还会表现在干涉项的消失上。因此,波包收缩中干涉项的消失是由互斥的测量导致的由一种描述向互补的另一种描述的转换造成的,而波包收缩中由对许多可能值的预言到其中一个值的实现的波函数的变化,只是预言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统计预言的变化,而不对应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

由此可见,在测量的波包收缩过程中,引起客体状态变化的是不同的测量的实验条件和它们对客体的不同类型的作用,关于客体知识的变化引起的是对客体的统计预言条件的变化,而不是客体本身的状态变化,所以,这里没有任何主体的作用,也不需要引入主体意识的最后一瞥。冯.诺意曼之所以需要引入人的最后一瞥,是因为他把仪器在测量中的作用当作一个纯粹的量子客体,而没有看到在仪器身上所必须兼有的使确定的观察结果和经典概念的适当运用成为可能的特性,这样一来,就象冯氏所分析的那样,我们的观察和描述就必然要无限后退,直至求助于意识的最后一瞥。

当然,从量子现象的普遍性上讲,仪器也与微观客体一样具有量子性,但量子性又必须通过我们的宏观观察和经典概念来观察和描写,所以,仪器又是认识的一个逻辑起点,它必须能够直接被观察且能用经典概念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仪器来观察和描述微观客体。仪器的这种既是量子客体又是宏观客体的二重性是互补描述的基础。我们的认识必须从直接观察和由这种观察而定义的概念开始,但又必须对超出这种直接观察和日常概念框架的新现象进行逻辑一致的描述,这就必然导致概念框架和描述方式的改变。如果没有仪器的直接可观察性,就不能得到任何微观客体的经验、现象和可描述的东西,而如果没有仪器与客体的一致性,仪器也就不可能对客体的信息进行反映记录,所以,仪器的二重性是认识微观客体的必然要求。这并不会引起宏微分界问题(即把世界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截然分裂的世界的问题),而只意味着一个可直接认识,而另一个则需借助于宏观仪器的观察,因为量子性是客观物体具有的普遍特性,只是由于这种特性超出了日常概念的理解范围而必须借助于对日常概念的修正来达到对它的理解。量子性的认识特殊性并不在于它的微观尺度,而在于它的非连续的、个体的观察条件与我们建立日常概念时的连续的、无限可分的观察条件不同,这种不同就需要我们对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相互关系进行修正。实际上,宏观客体的观察也一样需要借助于我们建立概念时的观察,这里不是宏观微观的不同,也没有二者的截然分界,只有所描述现象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建立概念的观察条件的符合程度的不同,所以,微观描述一方面是对经典描述的修正,一方面又以经典概念为基础,这不是一个逻辑矛盾,而是意味着微观描述必须以可直接理解的经典概念为起点,通过对这些概念在新的观察条件下适用程度和相互关系的修正来达到对微观现象的合理描述,这不是互补性诠释的矛盾,而是理解量子概念与经典描述的矛盾所必需的。

对于企图用量子理论来描述测量过程以求得到一个统一的描述的做法,互补性诠释认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我们对微观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必须借助于我们的日常的观察和概念,而这种观察和概念建立的条件是无法形式化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玻尔:《原子论与自然的描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 玻尔:《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 玻尔:《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续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个性描述篇2

语义Web旨在实现Web上数据之间的链接,为这些数据赋予语义信息,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自动处理。在Tim Berners-Lee等给出的语义Web层次模型中,语义Web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关键技术: 用XML来承载Web页面的内容,使得Web文档含有XML标签所携带的元数据信息; 用本体定义XML标签的语义,使得XML标签所携带的元数据信息得到共同的理解; 使用智能agent,基于逻辑推理,对Web文档进行自动处理。在这些技术中,本体是实现语义共享并

进而实现逻辑推理和自动处理的关键。

描述逻辑是语义Web的逻辑基础

W3C于2004年2月接受了基于描述逻辑的OWL语言,将其作为Web本体语言的推荐标准。OWL语言由三个描述能力依次增强的子语言组成: OWL Lite、OWL DL和OWL Full。其中,在描述能力上,OWL Lite和OWL DL分别与描述逻辑SHIF(D)以及SHOIN(D)等价; OWL Full支持与RDF的兼容,但其对应的逻辑是不可判定的。鉴于本体在语义Web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描述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语义Web的逻辑基础。

描述逻辑是一类用于知识表示的形式化工具。描述逻辑的渊源可追溯到上世纪60、70年代对知识表示的研究。当时出现的知识表示方式可大致分为两类: 基于逻辑的形式系统和非逻辑的表示系统。基于逻辑的形式系统采用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等经典逻辑,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进行准确刻画。非逻辑的表示系统则采用语义网络、框架、以及产生式系统等进行知识表示。与一阶逻辑等相比,语义网络和框架显得更加有效和易于使用。但是,语义网络和框架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缺乏清晰的语义。在这种背景下,KL-ONE应运而生。

KL-ONE结合了语义网络和框架系统的优点,在提出之后就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于1980年召开了第一届KL-ONE专题研讨会。该系列的专题研讨会一直延续至今,在依次改名为KL-ONE类专题研讨会、术语包含语言专题研讨会、术语逻辑国际专题研讨会等之后,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描述逻辑国际专题研讨会。在这期间,CLASSIC、BACK、LOOM、K-REP等逻辑系统相继涌现,描述逻辑家族的成员逐渐增多,对描述逻辑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描述逻辑的主要特征在于具有清晰的模型理论机制,适合于通过概念分类学来表示应用领域知识; 此外,其在具有较强表达能力的同时还保持了相关推理问题的可判定性。

扩展的描述逻辑支撑语义Web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FACT、RACE、DLP、Pellet等经过高度优化的描述逻辑推理机已经被开发出来; 描述逻辑也被成功应用到信息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网络智能访问等领域。对描述逻辑的研究趋于成熟。

在语义Web出现之后,尤其是在W3C组织将OWL本体语言作为推荐标准之后,关于描述逻辑的研究再次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Web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分布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得仅仅依靠描述逻辑难以实现语义Web的远景目标。因此,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课题是: 如何对描述逻辑进行扩展,或者如何将描述逻辑与其他形式的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为语义Web提供充足的逻辑支撑。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史忠植研究员提出了一种动态描述逻辑,将描述逻辑与动态逻辑以及情景演算中的动作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一个逻辑系统内对基于描述逻辑的静态的知识、关于动作的知识以及具有动态内涵的知识进行统一的描述和推理。动态描述逻辑弥补了描述逻辑在动态性方面的不足,为语义Web提供进一步的逻辑支撑。基于动态描述逻辑,史忠植研究员领导的智能科学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研制了动态描述逻辑推理机,为动态描述逻辑所刻画的知识提供有效的推理服务,能够在开放的Web环境下进行推理,并且与OWL DL本体语言兼容。同时,动态描述逻辑推理机被嵌入到知识管理系统KMSphere,实现了从知识的描述和编辑,到对知识的推理、管理、以及应用等全方面的有效支持。此外,描述逻辑推理机还被应用到语义Web服务SWSBroker,为语义Web上Web服务的自动发现和组合提供支持。

国内外众多学者也提出了对描述逻辑的时序扩展、模态扩展、分布式扩展、模糊扩展、非单调扩展、次协调扩展、以及多值扩展等等。在工业标准方面,W3C的一个工作组正致力于规则交换格式RIF的制定和标准化工作,从而将Horn逻辑的描述和推理能力与描述逻辑的描述和推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个性描述篇3

科学概念是需要描述与解释的。我们的学生非常想描述清楚某一样事物的特征,或者非常想说明某一样事物的规律,非常想提出某一样事物的推论,但会无从下手,甚至于自相矛盾,我们需要系统的培养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需要形成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思想。

一堂科学课中,学生的思维主要呈现在描述、解释与推论中。学生在描述科学现象或事物特征,提出科学假想与科学猜测,分析规律原因或实验数据,进行概念归纳与概括时,能够组织起合理的科学语言,将特点、性状、现象、规律等表述完整,是需要进行整体培养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他们语言的准确和精炼,提高他们表达和辩论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们的科学课程走向“概念——过程”的模式,从前概念到纵向探究,科学解释能力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是核心的、融合的、循序渐进的发展。

在遵守证据法则和科学知识增长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推论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延续性。描述、解释、推论作为科学解释的方法,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批判性思考,并合理地接受他人的质疑,进行科学的描述、解释与推论。

一、运用合理的句式进行描述

科学描述基于科学现实,存在于探究的各个阶段,甚至在问题提出前,以及课外探究延伸。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整个“观察和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检验求证—得出结论—交流应用”探究过程的着重点是逐渐后移的。从三年级的动植物观察活动,到四年级《矿物与岩石》等单元,涉及到了大量的科学描述,包括一些长周期的课外观察活动。养成学生的描述能力,主要形成在三四年级阶段,

科学描述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般的描述。我们必须用句式来精确科学描述。

1、确定性句式:“……可以这样的……”, “……是这样的……”,“我通过……观察到了……,并且……”,“在……时,我发现了……”等。

我们在上《水》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很多关于水的描述,我们让学生形成的句式是“……水是这样的……”,如“水是没有形状的”、“水是没有颜色的”, 最后将学生描述的各种主要特征,概括成“水是一种没有形状、没有味道、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各种观察活动中,需要用确定性的句式逐步建立事物的特征、性状。

随着学生的成长,确定性的句式在逐渐加长。如《各种各样的岩石》中,学生的一次科学描述可能是岩石的几个特征,用到了“通过……我发现了……,通过……我发现了……”句式。到了五六年级,学生更需要思考的是发现的前提,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一次描述完整。如《电与磁》一课,“在通电线圈靠近小磁针时,我们发现了小磁针的偏转,偏转的角度较小,当通电线圈越来越接近小磁针时,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在加大”。

2、可能性句式:“……可能是……”, “……可能属于……”等。

在科学描述中,在对活动或现象进行描述的同时,需要做出一些不确定的猜测,这需要运用一些可能性的句式描述。在《蚯蚓》一课中,学生观察到蚯蚓老是爬到饲养盒子里面,描述“蚯蚓喜欢爬到盒子里面不出来,蚯蚓可能喜欢阴暗的环境”。如《溶解》一课,学生在观察了面粉在水中的溶解状况后,提出“面粉在水中没有沉淀下来,可能是溶解了”。

运用可能性的句式,能够让学生学会建立一种观察后的逻辑推理。

3、假设性句式:“假如……就会……”,“如果……可以……”,“……就会……”等。

在学生描述时候,也有不经历科学观察活动的,直接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之上的,或者是科学活动前,进行的假想描述。这时候,采用假设性句式会比较合理。

在观察活动前,我们可以让学生来描述会发生的现象。《它们吸水吗》一课中,学生在观察木片、纸片、塑料片、铁片四种材料的吸水性实验前,就需要提出假设,我们让学生尝试着描述:“假如我们看到水滴在木片上,水滴马上消失了,就说明该木片的吸水性较强”;“假如我们看到水滴在木片上,水滴没有变化,就说明该木片的吸水性弱”。

我们培养三四年级学生运用句式描述,必须关注两个主要阶段:复述阶段,在三年级科学刚开始时候,教师需要进行确定性描述指导,一般可以老师说范句,然后学生再接着模仿说,如《我看到了什么》,教师:“我通过手的触摸,发现树皮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而且很硬”,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句式,再进行“我通过……发现……”的观察描述。随着复述训练的逐渐发展,可以让学优生先描述,然后学困生再描述,先小组内描述,再进行个人描述。描述的高级阶段是概述阶段,在几个学生的描述基础上,组合主要的描述,撇去不重要的描述,就会形成比较完整的概述。如《身体的结构》一课,在师生观察描述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人体结构的描述性概念。所以让学生进行概述时,提醒学生思考是否一个人就描述完整了。

二、抓住典型的特点组成命题

我们的认知,是起源于观察和探究的,认知从描述开始。当我们对描述内容进行一定的归纳、判断和分类,就能得出简单的解释,解释是以命题形式存在的。解释不同于描述,解释必须建立在描述的基础上。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描述能力后,需要对描述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在描述的基础上,抓住典型特点,组成一个重要命题。四五年级的教材,渐渐的出现了一些需要学生归纳的命题,这些命题是是我们观察探究后简单的科学解释。

命题是需要逻辑结构的。小学科学四五年级中,一般出现的是正命题,而在我们的逆向思维训练中,也会出现一些逆命题。

1、抓住典型特点或性状。

确定性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很多特点或形状,抓住一些典型的特点,就能归纳出简单的科学命题,也是我们对科学问题的解释。如《土壤中有什么》一课,是探究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我们进行系列观察和实验后,得出一些确定性的描述:

①土壤中有捻不碎的小石子。

②土壤中有沙子。

③土壤中有草根。

④土壤中有动物遗迹。

⑤土壤中有空气。

⑥通过分层实验,发现土壤中有黏土,砂子颗粒有大小等。

⑦发现一些土壤潮湿,土壤中有水分。

⑧发现土壤中还有其它不明物质。

整合出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

土壤是混合物。

我们可以形成的科学解释: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基于命题的对比进行解释。

五六年级科学中,我们会发现一堂课中,形成了多个命题,而这些命题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当我们进行对比后,作出的解释,更有利于认识事物。

比如《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我们在观察各种各样的岩石标本时,发现了一些岩石在颗粒、透明度、硬度的不同表现,而对比这些不同的表现,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可以根据颗粒、透明度、硬度等不同将岩石分类。而砂岩、页岩等概念,就是归纳一些命题后的解释。在《相貌各异的我们》中,当认识到人的各种面貌上的性状后,我们进行命题的对比,进行分类,分类能够归纳出不同的种类,从而更好的认识性状。

3、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让我们得出接近事实的科学解释。《抵抗弯曲》一课,我们通过对比实验,知道了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增加纸梁的宽度,也能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而且,纸梁的增加的是呈倍数关系上升,而纸梁的承受抗弯曲能力是呈几何曲线形式增加的。

在实验数据的分析中,学生通过数据的对比,很容易就能得出科学解释:增加纸梁的厚度比增加纸梁的宽度更加强抗弯曲能力。当然,从纸梁迁移到生活中的横梁,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与解释。

三、建构模型中建立推论

学生在描述和解释的层次上,需要能够推理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小学五六年级的科学中,已经着重了学生的推论。

三段论是最基本的推论。是在大前提、小前提的比较中,得出新命题。如:“月球上是没有水和空气的,地球上的生命是需要水和空气的,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无法在月球上生存。”

《环形山》一课,我们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是环形山?课堂上,我们首先是观察与描述环形山的各种特征,特别是典型特征,然后归纳出环形山的主要特点“大小不一、深浅不同、数量众多、分布杂乱”,得出环形山的描述性解释。在解释了环形山概念基础上,学生能够围绕着“环形山”概念做出一些科学的判断。这时,我们需要经历推论,来进一步推理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这个推论必须符合前面的描述,以及我们对环形山的科学解释。学生观看陨石撞击模拟视频以及火山喷发视频,推理对陨石撞击是否是形成环形山的原因,教师肯定陨石撞击说是目前科学界主要的一种猜测,但我们需要有同学对陨石撞击说产生疑问?现在的科学界其实并未对环形山的形成盖棺定论。

推论源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概念箱后,就需要进一步推演概念的变化,这就需要形成合乎逻辑的推论,从而产生新的科学问题。

我们在给学生进行推论培养时候,特别要注意各种前提的周延性,这是指对命题的主项或谓项外延的判断情况。周延与不周延对于命题的真伪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命题主项的周延性是由量项来决定,肯定一般用“是”表示,否定一般用“不是”、“没”等否定词表示,“是”在有些命题中可以省略,量项一般用“所有”、“每一种”、“凡是”等表示,而特称量词用 “有些”表示。如:“所有的鱼类是脊椎动物,鲫鱼属于鱼类,鲫鱼是脊椎动物”。

个性描述篇4

关键词:描述逻辑;概念的匹配推理;研究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379-02

描述逻辑在众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对描述逻辑中概念的匹配推理进行研究也就越加重要。目前描述逻辑被作为知识表示的工具应用在众多领域,像数据库软件工程、信息系统、规划及网络职能访问中等均有使用。描述逻辑有着清晰的理论机制,对于这些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供众多重要的推理服务,而描述逻辑中概念的匹配推理是描述逻辑运用中的重要环节。

1 描述逻辑及逻辑推理的概念及应用

描述逻辑是把描述对象通过知识表示的一中形式化,依据KL-ONE的主要思想,是一阶谓词逻辑的一个可判定子集。描述逻辑有着极强的表达能力,同时有着明显的可判断信号,因此,在推理验算中总是可以有效终止,并返回到正确结果。目前网络知识在表达中主要接受并使用的语言工具就是描述逻辑,主要是由于描述逻辑有以下几点优势:描述逻辑模型-理论语义清晰,在处理概念分层是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描述逻辑可以提供有效准确的推理机制共使用。因此在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科学中被作为重点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者的深入研究,描述逻辑在服务计算、概念建模、语义web、数据库及软件工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描述逻辑中概念的匹配推理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描述逻辑最初是用在静态知识的描述中。这种运用的使用范围较为狭窄,同时存在着一些缺陷,对时间及动作表示较差,为了使表示言语简单,通常利用相对应模态算子来对其进行扩展。Schild和Schmiedel在对认知逻辑及时序描述逻辑进行构造研究时,发现可判断性受到表达能力的限制。Laux和Baader进行了优化,将描述逻辑中的ALC与多态K结合,将模态算子运用到概念及公式中并进行了验证,并证明了结果语言的可判定性。Wolter等研究学者深度调查研究模态算子的描述逻辑后,同时对时序描述逻辑及认知时序逻辑在恒定领域假设条件下进行折中,并将两种命题动态逻辑PDL及描述逻辑进行结合,提出了动态描述逻辑。E.Franconi和A.Artale为了使动作和规划能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表示和推理,一种新的知识表示系统,将规划、动作及状态通过时间约束统一,同时与描述逻辑进行整合,使得描述逻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描述逻辑推理的核心问题是可满足性问题,逻辑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发展为可满足性问题。Smolka和Schmidt-Schaub为了对可满足性问题进行自动判断,建立了Tableau算法,目前已在多种描述逻辑中广泛应用。F.Baader将模态操作引入描述逻辑,实现了描述逻辑处理模态词的功能。目前描述逻辑的主要工作聚集在多维描述及模态公理的问题上,A.Schmiedel第一个提出整合时间方法;Schild则提出了另外简单的时序扩张办法。

4 结束语

描述逻辑的概念匹配推理在不断的发展与研究中,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应用领域的需要,对描述逻辑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深化有助于推动改系统的发展,目前描述逻辑的概念匹配推理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中新的问题的出现,现有的描述逻辑的概念匹配推理已经不适应需要,因此,要对描述逻辑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驹,蒋运承,申宇铭.描述逻辑系统VL循环术语集的可满足性及推理机制[J].中国科学F辑,2009,23(2):205-211.

[2] 张维,曹发生,余泉.描述逻辑系统eLN中的概念包含推理算法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0,8(28):9-13.

个性描述篇5

摘要:应用二语习得领域中的年龄因素理论,调查了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指向成分(即年龄因素)以及该成分对CSE在小学英语教育中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生成了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因素列表,并发现描述语中的年龄因素不仅源于儿童、成人间的人群特征差异,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年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使用者理解描述语所要求的语言难度。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语言能力描述语;年龄因素;小学英语教育

作者:王隽1,高淼2 (1.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闵行200240;2.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海淀100081)

一、背景

语言能力量表是当代流行的对语言能力提供系统性描述的方法。《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简称《欧框》)是当下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能力量表之一。[1]作为欧盟语言教育、评测的共同参考基础,《欧框》颁布以来被不断推广、实践,其影响力已扩展至欧洲以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2]我国现存的各类考试、评估项目缺乏一致性,近年来对制定全国统一的中国语言能力量表的呼吁日渐高涨。[3]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sStandardsofEnglish,CSE)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当代中国“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4][5]

CSE是一个全国通用的纲领性标准,同《欧框》一样没有设定使用者年龄限定,量表中的语言能力描述旨在适用于多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但根据Jin,Wu,Alderson和Song观点,CSE与《欧框》的区别在于使用者人群的不同。[4]《欧框》主要适用于成人,而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将在CSE使用者群体中占据很大比重。因此,与《欧框》相比,年龄因素对CSE的影响相对较高,突出了对CSE在小学英语教育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的重要性。

Hasselgreen和Caudwell基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对《欧框》在儿童语言学习者群体间的适用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B2及以上级别中描述语存在不符合13岁以下儿童认知、社交、母语和读写能力特点的成分,说明了语言能力描述语存在一定的年龄指向性。[6]本研究参考该方法,以CSE口语量表为例,对语言能力描述语中年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浅探CSE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情况。

二、文献综述

(一)语言能力量表

语言能力量表是对语言使用者运用某种语言能力的一系列描述。[7]其核心构成要素为参数体系、分级系统和描述语。首先,参数体系是量表目标语言能力构念的直接体现,包含该构念的主要特征和维度,是量表的整体架构,也是描述语的分类依据。以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为基础的量表主要描述的是语言学习者完成交际任务时所运用的语言能力表现(或行为)。CSE的理论基础为Bachman和Palmer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其参数体系设计结合我国的英语教育特点,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语言技能或知识。[8][9]其中口语量表设有三级参数,共17项分类。[10]其次,量表以语言能力连续体(continuum)为基础,包含一套判定语言水平的评分系统。该分级系统的确立是对描述语库中的描述语进行量表化的过程。在CSE前期的描述语收集、建库阶段,专家根据经验、现有的课程标准等将CSE初分为初、中、高三等共九个级别的英语能力水平。该级别划分会根据随后的实证调查来验证并确立。[11]最后,描述语是量表的主体,CSE所使用的是“能做”描述语(can-dodescriptor),运用“能做”语义模式,为作为语言教学与测试内容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在完成语言任务时的典型能力特征进行描述。“能做”描述语的撰写既基于语言能力理论,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使描述语不仅包含真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行为,还包括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完成语言任务时所运用到的语言能力的多方面描述。[12]国内外很多量表都采用“能做”描述语,《欧框》是其中典范。

作为通用的语言能力量表,《欧框》具有使用目的多样化、使用场景灵活、可被进一步延展和精炼、易于使用和非教条性这几个特点。[1]这些特点都为通用的语言能力量表提供了参考范式,但同时也突出了此类通用的量表在情景化使用方面的问题。如Fulcher指出,《欧框》虽作为“框架”(framework),但同时附带了“(理论)模型”(model)的特点。[13]“模型”基于理论,没有指定特定情景,故使用场景灵活;而“框架”需要有一定的情景针对性。Weir也指出,《欧框》描述语中情景化程度模糊、缺乏足够的情景变量(如适用人群、任务要求等),导致使用者在实际教学、测试中不清楚如何将其合理化应用,对量表的语境效度具有负面影响。[14]

(二)年龄因素

自从神经心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提出年龄对语言学习存在影响以来,年龄因素研究一直极富争议。[15]争议围绕年龄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如学习速度、最终成就),以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16][17]几乎任何一个心理学家或语言学家都或多或少认同儿童在语言习得上优于成人,但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至今尚无普遍接受的解释。[18]Ellis将多年来较主流的解释根据理论核心分为六大类:感知敏感度因素、神经科学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动机因素、输入因素。[19]以上六大类反应出在二语习得领域中对年龄因素影响源头的搜寻主要集中于儿童、成人群体间的内在生理差异,如感知敏感度、神经系统、大脑信息储存等,甚至输入因素也实为内在语言处理机制,外部环境因素不被视为产生儿童、成人语言习得差异的主因。

本研究所要调查的是语言能力描述语中具有明显年龄指向的成分,具体操作为判断描述语中是否存在明显符合/不符合儿童或成人群体特征的成分。例如,“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义务教育英语课标》[20])中的语言行为(即“唱儿歌”)很大程度上不符合成人行为特征,是“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强”的描述语,“唱儿歌”即为描述语中的年龄指向成分。根据这个定义,上述Ellis所归纳的六类年龄因素对本研究不一定都适用,如相关度较低的感知敏感度、神经科学和语言储存区域因素。由此,本研究中对年龄因素的分类同时参考McKay基于测试角度归纳出的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显著差异——成长、读写技能和脆弱性。[21]首先,“成长”是指相对成人而言儿童在“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交技能”和“体能”上依旧处于成长阶段。将这些方面应用于判别年龄因素时,主要看描述语中的语言任务是否对认知能力要求过高、是否包含不符合儿童成长特点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能力。“体能”指保持平衡、跑、跳等综合体能和裁剪、使用工具等精细体能。将该特点运用于对年龄因素的判断上,主要看描述语中的任务对手眼协调能力的要求是否过高。其次,“读写技能”强调成人有一定的母语读写技能基础,而儿童则是同步进行母语和目标语的读写技能学习。最后,“脆弱性”是指儿童对于负面情感的处理能力远不及成人,该特点同上述“情感能力”一致。

综上Ellis和McKay的归纳,本研究中的年龄因素分类为:“认知能力”“社交技能”“情感能力”(包含情感能力、情感-动机因素和脆弱性)“体能”和“母语影响”(包含输入因素、读写技能)。以上分类标准也同为年龄指向成分的判断依据。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哪些成分具有明显的年龄指向?教师在判断该年龄指向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年龄因素是否会影响使用者理解描述语所指代的语言能力难度?如果有,影响的程度如何?

三、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探索式混合研究方法。[22]第一阶段研究旨在识别语言能力描述语中年龄指向成分,包括两次教师工作坊(南北地区各一次)。共10名经验丰富的小学英语教师参与,其中3名来自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7名来自小学三年级到小学六年级,所教学生年龄为6到11岁。正式研究之前邀请了另外2名教师进行了工作坊试测。试测、修改后的工作坊包括三个步骤:简短培训、问卷填写和集体讨论。工作坊问卷所用描述语主要来自CSE口语量表(修订稿),同时还有来自《欧框》《加拿大语言标准》(CanadianLanguageBenchmarks,CLB[23])和《培生英语学习目标》(TheGlobalScaleofEnglishLearningObjectivesforYoung/AdultLearners,GSE儿童/成人版)。[24]以上量表的筛选依据为:(1)知名度较高;(2)具有较明确的使用者年龄限定(如CLB针对成人);(3)同《欧框》有级别上的链接。工作坊问卷中包括从以上量表中筛选出的50条口语能力描述语,筛选标准为:(1)以儿童“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特征为据,初步筛选具有较明显年龄指向的描述语;(2)根据官方链接选择难度等同于《欧框》A级。工作坊教师需要在阅读每一条描述语之后,评判该条描述语最适用于以下哪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6-11岁”(儿童),“12-18岁”(青少年),“18岁以上”(成人)和“不确定”。

研究第二阶段的定量数据来自CSE建设中的描述语分级验证问卷调查。自2016年6月起,教育部考试中心运用网络平台,邀请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不同年级的近3万英语教师、近13万英语学习者为描述语提供定级数据,参试者均为CSE核心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在阅读每一条描述语后需对其所指代的语言能力难度进行评判。[11][25]问卷数据由CSE数据分析团队处理,主要运用Rasch模型为每条描述语计算出一个难度logit值。Rasch模型发展于项目反应理论,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教育考试领域。Rasch模型可将问卷原始数据转化为等距且线性的量化数值,在参数统计分析中使用Rasch处理后的等距数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可信度。[26]

四、研究结果

(一)工作坊问卷

分析时,选项“6-11岁”(儿童),“12-18岁”(青少年),“18岁以上”(成人)和“不确定”被分别分配1、2、3和0分。描述统计发现,均值大于等于2的描述语(即大部分教师选择“12-18岁”或“18岁以上”)共10条(见表1);均值为1-1.4[注]的(即大部分教师选择“6-11岁”)共27条(因篇幅原因不逐一展示,表2为代表示例)。

表1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的口语能力描述语

width=709,height=393,dpi=110

从表1所列描述语的内容上看,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的描述语通常包含:不符合儿童行为特点的日常语言活动、主动且有效地使用交际策略解决交际问题或保证交际通畅、合理运用社交能力或社会文化知识使表达得体等内容。在以上内容中,儿童指向程度较低主要是因为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交技能”和“情感能力”特点。此外,特定环境中的社会文化习惯也可能影响年龄指向,如电话订餐是否符合儿童的行为特点依社会文化情况而异。

均值为1-1.4的描述语(即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强)共27条,其中GSE儿童版5条,CSE12条,CEFR3条,CLB7条。如表2所示,描述语中较为明显的儿童指向成分包括:(1)儿童化表述,如“小故事”“小动物”等;(2)课堂语言活动特征,如“教师辅助”“角色扮演”等;(3)交际策略中的语码转换和非言语策略,通常用于处理因能力局限所带来的交际中断;(4)降低难度要求的限定,包括降低语言产出的复杂度和提高任务的熟悉度等。需指出的是,上诉7条来自CLB的描述语均包含“简单的”“日常的”等降低难度的限定。如果描述语包含降低难度要求的限定,同时又不包含成人指向程度高的成分,那么,此类描述语的年龄适用性很强,既可适用于成人又可适用于儿童。

表2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强的口语能力描述语示例

width=709,height=252,dpi=110

(二)工作坊集体讨论

工作坊集体讨论为半结构式集体访谈,旨在收集教师在判断描述语年龄适用性时的主要依据。本研究对总长约60分钟的集体访谈录音进行了文字转写,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编码、归类。结果发现,教师在判断描述语是否适用于儿童时的主要依据为:(1)描述语中的语言产出要求是否“简单”“简短”;(2)描述语中的语言行为是否是“日常的”“普遍的”“熟悉的”;(3)描述语中的语言知识点是否涵盖在教学大纲中。由此可知,小学教师们的年龄指向判断依据为:(1)描述语中的难度限定;(2)与教学大纲的匹配程度。

(三)独立样本t检验

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工作坊数据分析,邀请工作坊的2位教师为CSE中A1-2级别的共83条口语描述语进行分类,其中22条被归为“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组1),61条被归为“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强”(组2)。随后将该分组结果和各描述语在分级验证调查中所得的难度logit值带入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width=674,height=90,dpi=110

①CSE口语A1-2级别83条描述语中有3条描述语在计算难度值时被定为模型不拟合(modelunfit),故没有logit值。

*Note效应量评判标准0.2为低,0.5为中,0.8为高(Cohen1988)。

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效应量为中等偏高。从两组均值对比可知,同一级别中“儿童适用性较弱”的描述语在教师们看来要难于“儿童适用性较强”的描述语。由此可初步推断,使用者在理解CSE描述语所指代的语言能力难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年龄因素的影响。

五、讨论和结语

本研究共有三个发现。第一,描述语中儿童指向程度较低的成分包括:(1)不符合儿童行为习惯的日常语言活动;(2)主动且有效地使用交际策略以解决交际问题或保证交际通畅;(3)合理运用社交能力、社会文化知识使表达得体。儿童指向程度较高的成分包括:(1)儿童化表述;(2)课堂语言活动特征;(3)交际策略中的语码转换、非言语策略;(4)降低难度要求的限定。可初步判断该描述语存在一定使用年龄限制。第二,小学教师在判断描述语年龄指向时的主要依据为描述语中的难度限定和与教学大纲的匹配程度。可知教师对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因素的理解主要基于:(1)年龄因素影响下儿童群体的弱势表征;(2)熟悉的纲领性文件。综上两个研究发现可知,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指向成分主要同“认知能力”“社交技能”“情感能力”和“母语影响”这几个儿童人群特征相关,但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如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等,这同二语习得领域年龄因素研究中主要关注内在生理因素的研究范式有所区别。“体能”几乎没有反映在以上年龄指向成分中,可知该因素对描述语的年龄指向影响不大。第三,定量研究发现,使用者在理解描述语所代表的语言难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使用者们普遍认为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的描述语要难于儿童群体适用性强的描述语。

儿童语言学习者群体的特殊性凸显了CSE在小学英语教育中高效情景化使用的重要性。以《欧框》为例,North、Hasselgreen等学者建议,《欧框》为通用的语言能力标准,其描述语不应被刻板地直接应用于儿童语言教育场景中,而应通过拆分、简化、举例等方式,在保证核心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使描述语更情景化。[27][28]本研究对CSE在小学英语教育领域推广提出以下建议:对可能存在年龄指向成分的描述语,重点关注教师是如何解读、使用描述语,以降低潜在的理解偏差或误用;研究结果发现教学大纲已是教师们非常熟悉的纲领性文件,将CSE与现有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可促进CSE的有效使用;在推广CSE的同时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如开展培训、发放教师手册等,提供有关如何合理改造、高效使用描述语的便利。此外,本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对使用者理解描述语难度有一定的影响。至于调查CSE的使用情况,可关注不同年龄使用者群体间是否存在理解上的断层,低阶描述语在成人群体间的使用情况,高阶描述语在儿童群体间的使用情况等,也可将年龄段进一步细分,如儿童、青少年、成人等。

同时,本研究也从深层次上反映出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中情景变量和语言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交际语言能力观所与生俱来的,当语言任务、语言使用情景因素融入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中时,无疑将引发围绕融入多少情景因素、融入什么情景因素、如何融入等问题的争论。Bachman从历史发展角度对这个矛盾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将语言能力和情景因素在构念定义中的关系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29](p41-72)在语言测试领域中,当下语言教育的低龄化趋势使年龄因素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但年龄因素作为情景因素之一在语言能力构念中的定义依旧不明晰。如何恰当且有效地将年龄因素融入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为测试工具的开发、使用提供实用的指导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年龄因素的定义和分类主要借鉴于二语习得领域,并非来自语言能力描述语研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Bachman和Cohen指出二语习得、语言测试领域共通性很大,两者可以相互启发、共同发展。[30]半个世纪的理论争论和迥异的研究结果使当代二语习得领域中年龄因素研究进入瓶颈期,Ellis和DeKeyser认为主因之一在于因研究工具参差不齐而造成大量无法对比、整合的实证研究结果。[18][19]语言测试领域旨在开发高效度的测评工具,将语言测试工具用于二语习得研究数据收集,或许可以缓解研究结果无法对比、整合的问题,为年龄因素研究寻求突破。

参考文献:

[1]CouncilofEurope.CommonEuropeanFrameworkofReferencefor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ndAssessment[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2]邹申,张文星,孔菊芳.《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在中国: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J].中国外语,2015,(3).

个性描述篇6

关键词:构件;形式化;组装;研究

资助信息:保定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ZC006);河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Q07)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2月21日

基于构件进行系统组装的研究,是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简称CBSE)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合理地进行构件描述,并在使用构件的时候,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构件的可用性,通过构件组装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理有据的构件组装,进而形成应用系统。

为了实现构件组装,大量的可重用构件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构件库作为存储和管理构件的实体,在基于构件的开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如何对构件进行合理的描述将直接影响构件的可用性、易用性、可学习性等。在利用构件库中的构件进行系统组装时,快速推导出构件能否被正确地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的系统功能,是研究人员必须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构件描述

为了能够利用构件库中的构件进行组装,对构件进行合理的描述是必不可少的。构件描述需要涉及其组装特征,及从多个方面衡量它与其他构件能否组装的必备信息;要描述构件的接口,从而获知构件如何与其他构件进行信息交互;还有一些其他特征信息,便于用户更好地理解构件。基于这些因素,定义构件描述如下:

一个构件描述就是一个三元组:

Component_Des={AssemblyProperties,ComponentInterfaces,OtherCharacters}

其中,AssemblyProperties用于描述构件的组装特征,ComponentInterfaces用于描述构件的接口,OtherCharacters用于描述构件的其他特征。

1、AssemblyProperties的描述。对于AssemblyProperties,定义其也为一个三元组:

AssemblyProperties={functions,struc-tures,implements}

其中,每个描述项称为一个组装刻面,每个组装刻面可以有多个术语对其进行具体描述。

functions刻面描述构件的主要功能,是构件用户最关心的一个刻面。其术语随领域不同,可以自行定义。例如,针对图书馆管理领域,functions刻面的术语可以有图书信息处理、读者信息处理、借阅信息处理等。

依据软件体系结构的构成,structures刻面主要描述该构件在软件体系结构中中所处的位置,其术语可包括:表示层(UD、业务逻辑层、数据层等,术语随构件实际所处的软件架构位置不同,可以自行定义。

implements刻面主要描述构件实现的具体方法,其术语可以包括如:应用程序实现、脚本实现等。该刻面的术语同样可以自行定义。

2、Component Interfaces的描述。构件通过接口向外提供服务。对Inter-faces的描述包括该接口能够对外界提供哪些服务,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够提供这些服务,如何提供服务。表示如下:

Interfaces=

接口语义说明接口能够提供什么服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提供这些服务,以及构件执行完毕的状态;接口语法说明接口如何提供服务。由于利用XML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接口描述的层次性,使描述结构化,所以这里用一个简化的XML的DTD(文档模板定义)给出对接口描述的详细设计。其中参数的基本类型与C++所提供的基本参数类型一致。

3、OtherCharacters的描述。Other-Characters主要包括用户在使用该构件时需要了解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构件版本、运行平台、其他构件支持等。Other-Characters的具体描述项可根据构件实际情况增减,但在描述时需要一一指明有哪些描述项。

二、构件组装规则

组装规则可定义为一个三元组(A,R,P),其中A代表组装的架构规则,R代表组装的实现规则,P代表组装的性能规则。

其中,架构规则的含义是软件配置单中各个构件在软件架构上满足的要求,如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应该由UI、业务逻辑等构件组成,即为架构规则。架构规则可保证配置单中的构件在逻辑上可以正确连接。

实现规则规定了软件配置单中各个构件在实现方法上的一些限制,如采用何种构件实现技术、接口定义如何等。实现规则可确保配置单中的构件在物理上可以正确连接。

性能规则说明了组装成一个性能较好的应用软件,对配置单中出现的构件应有的一些要求。如各个构件的延迟、响应时间等。性能规则能够辅助用户组装一个性能优越的应用软件。

在上述组装规则中,实现规则和性能规则的表达较为简单,而架构规则的表达较为复杂,为了简洁且准确地表达一个应用软件的架构规则,在本项目中,使用EBNF对架构规则进行了描述。EBNF,即扩展巴科斯一瑙尔范式,经常用来描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具有简洁、严谨、精确、无歧异等优点。EBNF中常用的符号如下:

“”表示待描述的语法成分;

“::=”表示语法成分的定义;

“丨”表示“或者”关系;

“{}”表示重复0次到多次;

“[]”表示可选项;

“()”表示括号内的成分优先。

根据架构规则的不同,我们可把目前常用的应用软件分为数据库应用型、网络应用型、Web应用型等不同种类型,可用EBNF表达,如图1所示。(图1)

其中,规则a的含义为:一个应用软件可以是数据库应用、通信应用或Web应用;规则b的含义为:一个数据库应用应该由UI构件、一个或多个业务逻辑构件、数据访问构件、数据库构件组成,其中数据访问构件为可选项。其他规则的解释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构件的组装

项目中,采用如图2所示的组装过程。(图2)

首先,用户根据软件的功能需求及构件库中现有构件功能特性,生成软件配置单。由于用户生成软件配置单时只考虑了构件的功能特性,而功能符合要求的构件并不一定可以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因此需要对用户生成的软件配置单做验证,验证依据即为上述的组装规则。在本项目中,实现配置单验证的模块被称为“配置单编译器”。

若软件配置单通过验证,则配置单编译器会给出成功标志,同时会对本次组装的性能做相应评价;若未能通过验证,则会给出错误标志,同时提示配置单出错位置,以便于用户修改。

通过上述对组装过程的分析可知,组装实现的关键是软件配置单的验证,即如何实现配置单编译器。

主要参考文献:

[1]Shaw M,Deline R,Klein DV.Ab-stractions for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Tools to Support Them[J].IEEE Transact ion on Software Engi—neering,1995.4.

[2]任洪敏,钱乐秋.构件组装及其形式化推导研究[J].软件学报,2003.6.

个性描述篇7

关键词:语词遮蔽效应;语言描述:目标辨认

分类号:B842.5

1.语词遮蔽效应的界定

人们通常认为,对外部刺激事件的言语描述有助于记忆。但是,人们发现,当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于用语言来把握时,言语描述反而有损于记忆,导致记忆错觉。这就是语词遮蔽效应(verbalovershadowing effect,VOE)。语词遮蔽效应是指语词化描述对非语言认知的阻碍作用。Schooler和Engstler-Schooler(1990)等人最先发现了这一现象。他们要求被试观看一个长30秒的描述银行抢劫的录像片,随后是20分钟的分心任务,要求阅读几个短文,并回答与之有关的问题。接着把被试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要求一组被试写下对抢劫者面貌的详细描述,另一组被试安排与之无关的活动。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指认罪犯的准确性大大下降,准确率为38%,第二组准确率却为64%。这个结果和早期Bartlett(1980)和Daniel(1982)等人的研究肯定言语在视觉记忆中的积极作用的结果相悖(引自Wickham,2006),因此引起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随后的研究者又就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语言化的描述对问题解决(Schooler et al.。1993)、内隐学习(Fallshore&Schooler,1993)、视觉表象(Brandimonte,Hitch&Bishop,1992)、空间记忆(Fiore&Schooler,2002)、和情感判断的形成(Wilson&Schooler,1993)等都有一些消极作用(引自Brand,2004)。

VOE的标准研究范式是:实验组(言语描述组),学习无关分心任务言语化描述再认测验;控制组(非言语描述组),学习无关分心任务控制任务再认测验。在实际罪犯调查中,标准做法是找到目击证人获得证言,并要求证人指认罪犯。由于语词遮蔽效应,这种做法可能会阻碍证人对罪犯的指认。这个发现同人们的直觉相悖,并对现实有非常重要的警示意义。

2.语词遮效应的影响因素

影响VOE效应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2.1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主要从编码延迟和描述延迟两个方面考虑。编码后延迟(post-encoding delay)是指延迟编码时间。如延长目标刺激呈现和言语描述的时间间隔,从即时到48小时。描述后延迟(post-description delay)是指延长言语描述和再认测验的时间间隔。Meissner和Brigham(2001)的研究表明,言语描述后再认时间的延迟是一个重要变量,延迟时间长短是影响VOE产生的重要因素。当这个时间间隔大于30分钟时,VOE就消失了。但是,如果延迟时间较短(如不到10分钟),就会存在VOE。另一个时间因素是再认测验的时间限定。大部分研究没有限定被试测验时辨别目标刺激的时间,少数研究限定被试在5秒内完成。Schooler和Engsfler-Schooler(1990)的研究表明,当限定辨别目标刺激的时间时,VOE效应就消除了。但Dodson等人(1997)却发现,限定辨别目标刺激的时间并未影响VOE出现。

2.2言语描述的类型

在以往的研究中所用的言语描述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要求被试自己产生言语描述,这是在VOE研究中最常采用的方式。第二种是给被试提供现成的描述。即阅读言语描述,如让被试阅读关于目标面孔的言语描述。Dodson等人(1997)以及Meissner,Brigham和Kelly(2001)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也会出现VOE。第三种是非目标刺激的言语描述。即描述的面孔和要求再认的面孔是不同面孔。Dodson等人(1997)的研究发现,对非目标面孔的言语描述也会阻碍对目标面孔的再认。

2.3言语描述的指导语

Meissner等人(2001)和Meissner(2002)在研究中分别给被试强迫回忆、自由回忆或警告回忆的指导语。强迫回忆要求被试提供尽可能详尽、全面的目标面孔描述,即使其中一些细节不确定。自由回忆要求被试尽力描述出目标面孔。警告回忆要求被试只描述能够确定记住的细节,不能确定的细节不要描述。他们发现,VOE现象只在第一种条件下出现。

2.4言语描述任务的侧重点

根据言语描述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将之区分为特征描述和整体描述(featuml or configuraldescriptions)。描述面孔通常既包括特征描述,也包括整体描述。特征描述指着重描述对象的部分,如眼睛、鼻子、嘴巴和头发等。整体描述指描述对象的整体,如人格、年龄和职业等,也可以说某人与以前所认识的某个人的面孔相似等。MacLin(2002)发现,描述特征时出现VOE,描述整体时不出现。Kitagami(2002)等人的结论是两种情况下都出现VOE,这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2.5言语描述后的分心任务

一些研究考察了在言语描述任务和面孔再认之间的分心任务对VOE的影响,主要目的是看哪些分心任务可以削弱VOE。有研究探讨了知觉任务对VOE的影响。Finger(2002)发现,当要求被试在这个期间完成解决迷津问题或辨别音调任务时,VOE效应变弱了很多,如果在完成言语描述任务后马上做再认测验,VOE表现较强。

2.6再认测验的呈现序列和选择方式

在大部分VOE研究中,所采用的都是目标存在序列(即要选择的目标包括在所提供的序列里),也有的研究者采用目标缺席序列(即目标并未包括在所呈现的序列中)。与此相对应,在选择方式上,有些研究采用强迫选择(即必须选择出目标),有些研究采用自由选择(目标可能在所呈现的序列,也可能不在)。Clare和Lewandowsky(2004)的研究发现,这两个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不同条件对VOE的影响不同。而Meissner(2002)、Mcmon和Rose(2002)的结果表明目标呈现和目标缺失对VOE没有影响。

2.7个体差异

影响VOE是否发生的主体因素是被试的感觉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的高低。有研究发现,言语描述会影响高感觉和低言语描述能力的被试。但这一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证实。Memon和Barrier(2002)

发现,这一因素对VOE没有影响。Fallshore和Schooler(1995)发现,人们对那些高感知低语言化的刺激更易出现VOE。他们认为,人们对本民族面孔具有高感知低言语描述的特征,对非本民族的面孔具有低感知和高言语描述的特征。Vanag(2005)等人的研究表明,让被试辨别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声音时,被试对本民族声音的再认成绩要好于非本民族的成绩,而且在辨别本民族的声音时没有出现VOE。他们的研究还发现,被试的认知风格(特征型或整体型)可以预测被试在声音再认上的成绩。另一研究是关于专业品酒师和非专业者的研究,Melcher和Schooler(1996)在研究中把被试划分为新手、中级专业人员、专家三类(按照他们饮酒的频率),新手属低感觉、低语言能力,中级专业人员属高感觉、低语言能力,专家则属高感觉、高语言能力。他们的研究发现,VOE更易出现在新手身上。

3.语词遮蔽效应的理论

目前,研究者已经提出一些解释VOE现象的理论,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实验结果。

3.1记录干扰理论(reeoding interference theory)

记录干扰理论是由Sehooler和Engstler-Sehooler(1990)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言语描述使被试对目标面孔产生了一个不真实的语言表征,VOE的产生就是再认时用与真实表象不一致的语言表征去评价目标面孔的结果。研究者认为,对面孔描述的困难导致在言语编码过程中对原始的(视觉的)记忆产生了错误表征,因为在描述过程中,被试倾向于重点描述那些容易用语言描述的信息,忽略那些不易用语言描述的整体的信息(Meissner,Brigham,&Kelley,2001;Meleher&Schooler,2004),这些被忽略的整体信息恰恰在面孔识别中起重要作用(Tanaka&Farah,2003;Tanaka&Sengeo,1997)。

Meissner和同事也为这种解释提供了证据(Meissner,2002;Meissner et al.,2001)。他们发现,言语描述所产生的错误多少对记忆效果有影响。当强迫被试提供更多的有关犯罪人面孔的细节描述时,这种破坏效应达到最大,准确率只有27%,而没有描述任务的控制组准确率是52%。另外一组被试被警告要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描述,不要产生任何猜测的特征描述。这组被试的成绩比控制组的成绩还要好(63%的准确率)。这个结果表明,言语描述提高了他们的再认成绩。Meissner等人的一系列研究都证明了指导语的差异对VOE的影响(Finger&Pezdek,1999)。而且,不管从目标刺激呈现到指导语呈现的时间间隔是30分钟还是1个星期,这种效应都存在。这些结果说明,要求被试产生过多的言语描述会导致错误信息的产生,在回忆或再认时,被试又会被自己所描述的错误细节所误导。Finger和Pezdek(1999)比较了不同风格的言语描述对再认准确性的影响。在看完面孔照片后,证人完成精细的或标准的言语描述任务,结果发现,在精细的言语描述任务后,被试的正确性大大下降了。根据言语描述所产生的正确或错误情况可以预测被试的再认错误情况。Finger和Pezdek认为,这是言语描述数量的增加导致的反向干扰效应。这一结果和Meissner等人的结果一致。

记录干扰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有关VOE研究的结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Schooler,2002)。该理论认为在精确的言语描述和精确的再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有关证人指认的文献并未发现准确的言语描述和准确的再认之间有相关(Pigott&Brigham 1985;Wells,1985)。Fallshore和Schooler(1995)以及Kitagami等人(2002)的研究结果也证明语言描述质量和再认成绩间的相关并不是因果关系。他们的研究中采用了一个评估语言描述质量和再认成绩间的相关的程序,这个程序要求被试仅根据给出的语言描述来辨认目标刺激。他们的结果表明,基于语言描述而做出判断的成绩和产生语言描述的被试的再认成绩间没有显著相关。因此,语言描述的质量不能单独解释再认测验的成绩。

有研究者指出,即使准确的言语描述和再认成绩有相关,也并不能由此推论不准确的言语描述会导致不准确的再认。因为不准确的言语描述可能仅反映了被试对目标面孔的不准确的知觉记忆,因此不准确的再认是由于不准确的知觉记忆导致的,而不是对刺激面孔的不准确的言语描述导致。对记录干扰理论的最大挑战,是研究者发现对非目标面孔或小汽车的言语描述都会对目标面孔的再认产生干扰(Dodson,1997;Westerman,1997),以及Finger(2002)的研究发现,给予非语言的任务(如听音乐)可以避免VOE出现。

3.2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理论(transfer inappropriate processing shift)

基于记录干扰理论的诸多问题,Sehooler(2002)和同事提出了另外的解释――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该理论认为,记忆成绩依赖于提取与编码时的加工匹配情况及其可利用性。在VOE实验中,被试开始看到的是一个非言语刺激――知觉加工任务,此后是言语描述任务,知觉加工编码和言语描述编码两种加工之间不匹配是损害知觉记忆的主要原因。这种理论认为,准确的言语描述和准确的面孔再认问没有任何关系,VOE产生的关键是言语描述活动本身,言语描述活动使被试加工信息的风格发生了转换。

这种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言语描述会干扰到那些没有被描述过的面孔的再认。言语描述只是暂时地阻碍了原始记忆痕迹的提取,并非永久性地改变了记忆。Finger和Pezdek(1999,2002)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当延长言语描述到再认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时,或者要求被试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解决迷津或辨别音调任务时,与完成言语描述任务后马上就做再认测验比,VOE现象明显受到削弱。

以往有关面孔再认的研究表明,面孔再认涉及两种加工形式:特征加工和整体加工。特征加工针对对象的部分,如对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加工;整体加工针对整体轮廓。因为语言描述导致了更多的特征的、策略的、外显的分析型加工,而知觉加工更多的是整体的、非策略的、内隐的加工。这种编码和提取的不匹配降低了再认的准确性,因为在面孔再认过程中,主要是对整体轮廓的加工。这个假设得到一些研究结果支持(Olsson&Juslin,1999;Melchvr&Schoolor,2004;Bartlett,2003;Rakover,2002)。

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能很好地解释已有的一些言语描述阻碍非语言化的刺激(面孔)的再认,

尤其是那些不容易用语言描述的刺激。它还可以解释对非目标面孔的言语描述干扰到目标面孔的再认的实验结果,因为加工特性发生了转移。但是,这一理论仅在视觉领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证据,因为已有研究结果支持面孔加工存在特征和整体两种类型的加工,但在其他知觉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证实。

3.3标准转换理论(criterion shifts)

在过去较长时间里,人们对VOE的解释一直停留在上述两个理论的争论上。近年来,Clare等人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标准转换理论(Clare&Lewandowsky,2004)。标准转换理论认为,VOE的产生是言语描述导致被试反应标准转换引起的。先前的言语描述导致被试在后面测试任务中做出不积极的判断(不关心准确性),所以与控制组比,成绩会下降。

Clare和Lawandowsky(2004)的研究中把反应类型区分为随意选择程序和强迫选择程序。他们认为,不同选择标准会影响再认成绩。例如,在保守标准和宽松标准下,被试的反应显然不同。这类似于信号检测论中的漏报和虚报所付出的代价大小原理。当允许被试自由反应(拒绝反应,即嫌犯不在此列的反应)时,反应数量和准确性之间的权衡会明显影响被试反应,这会成为影响VOE是否产生的重要因素。他们重点考察了目标存在和目标缺席两种形式的测验对VOE的影响。他们认为,这种标准的转换,在目标存在序列更易导致被试漏掉目标,从而降低辨认准确率。Clare等人发现,当允许被试做出目标不在此列的选择时,会出现VOE。当强迫他们必须选择一个目标时,则不会影响目标存在序列的成绩。对目标缺席序列。言语描述提高了被试再认测验的成绩,这个结果前面两个理论都不能解释。根据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或记录干扰理论,目标存在与否不会影响再认成绩。此外,Clare等人还把以往的实验数据输入WITNESS计算机模型,结果也符合他们用标准转换理论对VOE所做的解释。

标准转换说存在的问题是:(1)它认为在强迫选择时,在目标存在序列不会出现VOE。但其他人研究的结果却与之不一致(Ryan&Schooler,1998)。(2)言语描述为什么会引起标准转换?Clare认为,描述任务主观上的困难和假设不充分导致随后确认任务的勉强,这种解释显然不够充分。

综上所述,当个体提供了较精确的言语描述时,描述质量和再认成绩之间的相关似乎表明言语产生的错误信息导致了再认错误,这时记录干扰理论较有道理;当言语描述的质量和再认成绩无相关,言语描述任务干扰到未被描述过的目标刺激时,结果支持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当允许被试做出拒绝目标在内的选择,言语描述的干扰效应只限于漏报这类错误时,标准转换的理论更有说服力。但是,上述三种理论都还不能很好地解释所有的实验结果。

4.今后的研究方向

经过近20年探讨,研究者对VOE产生的原因还不明确,解释也不充分。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VOE产生的机制还有争论,没有哪一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实验结果。(2)尽管语词遮蔽效应在很多实验中出现,但并非所有实验都能得到这个效应。(3)除视觉外,其他知觉(如听觉、味觉等)的研究还显得远远不够。今后研究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发生VOE时,言语描述到底干扰了什么?是影响了知觉内容本身,还是影响到提取线索。这是记录干扰理论和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理论两种解释间存在的根本差异。记录干扰理论更倾向于认为随后的言语加工歪曲了原始的知觉记忆痕迹,特别是针对那些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的刺激时。而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说则认为,言语描述只是暂时地阻碍了原始记忆痕迹的提取,并非永久性地改变了记忆,即提取线索暂时受到抑制导致的。也许言语描述使两者都受到了干扰,因此两种理论解释可能并不对立冲突,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对这两种理论解释进行整合。

其次,高级的言语加工与低级的知觉加工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在什么情况下言语描述起积极作用,什么情况下起消极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VOE现象表明言语编码对面孔再认的消极作用,但早期研究一直都肯定言语在视觉记忆中的积极作用(Bartlett et al.,1980;Daniel et al.,1982)。人在实际生活中对面孔识别经常借助于语义信息实现,如“这个人看起来像我侄女”或“他看起来很面善”等。Wickham和Swift(2006)新近的研究表明,如抑制言语加工,会降低面孔再认成绩,同时也不会出现VOE。他们认为,如果面孔与众不同,仅有视觉信息就足够;如果是大众化面孔,则需要语义信息补充。

以往研究表明,个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知觉知识,可以是内隐的非语词的方式,也可以是外显的语词的方式进行(Goldstone,1998),但是对那些难以用语言精确把握的刺激来说,以语词加工的方式来处理可能是无效的。这时要想提高言语加工的有效性,就需要通过训练提高被试用语言抓住刺激的关键特征的本领才行,如同Meleher和Schooler(1996)中的高感觉、高语言能力的品酒师被试一样。

个性描述篇8

关键词 描述性信息; 违约行为; P2P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5-0086-07

一、引 言

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注册成立,由此拉开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帷幕。此后,“红岭创投”、“人人贷”、“翼龙贷”、“宜人贷”等大批平台争先恐后的注册成立。截止2016年1月份,不到十年的时间我国P2P平台就从2007年的1家发展到3 917家,2015年全年增加近2 000家平_,可见其发展势头①。

发展至今,该行业在我国演化出多种模式,但不论采用哪种模式,平台都必须建立起征信体系将借款人和贷款人网罗到一起。需要借入资金的人要向P2P平台提供房产证等一系列材料,平台审核通过后将借款人的有关信息在网站上,形成一份借贷标。有意向贷出款项的人基于网站的信息对借款人进行筛选并投标,一份借款标可由多个投资者投标,借款人的标额全部被投资人“认领”则视为“满标”。标满后平台将投资人的款项划转至借款人账户,到期后,借款人向贷款人归还利息和本金。

网站的借款人信息一般包括信用等级、个人资料、是否提供担保、历史借贷记录等。信用等级是平台对借款人的审核评价;个人资料提供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家庭情况、个人财产等;担保又分为第三人提供的担保、房担保增额、车担保增额;历史借贷记录是指该借款人此前在该平台上的交易信息。上述信息被称为“硬信息”②,除此之外,P2P平台上还有“软信息”――描述性信息。

描述性信息是指在P2P平台上,除平台与投资人要求的“资信等级”、“基本信息”、“个人资料”等必须填写的“硬信息”外,借款人还可自愿以文字形式陈述与己相关的其他信息。如:“本人自建有房产,现在当地经营一家陶瓷商行,收入稳定,此次借款用于商行资金周转,诚信借款,保证按时还款,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与前述的P2P平台硬性要求借款人给出的“数字型”信息不同,描述性信息是在P2P平台上仅有的语言型信息,由借款人传达给潜在投资者。因此,描述性信息更加独特和主观。借款人可以通过描述性信息解释自己的借款意图、表述自己的还款决心、标榜个人道德品质,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P2P平台的交易以互联网为媒介,投资者对借款人缺乏直观审视,描述性信息作为借款人的主观、主动的表达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借款人产生一定的直观感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网络借贷成功率。

然而,语言表述亦真亦假,借款人可以借助自我陈述使投资人更全面的了解自己,也可以通过语言对自己进行伪装,这就可能误导投资者,使投资者承担额外的违约风险。本文旨在探索借款人描述性信息与借款人违约行为之间的关系: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是否与违约有关?某一种描述性信息的提供者是否更有可能违约?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后,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与违约行为显著相关,即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越大,借款人越不容易违约。本文还发现,描述性信息中的某些语言内容与违约行为确实关系显著,即在自我陈述中做出“承诺”的借款人、谈及自己收入或财产的借款人以及介绍自己家庭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履约;表明自己诚信可靠并且用以前的借贷记录表现自己诚信的借款人更容易违约。虽然国内外也有文献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此类研究大多并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因而本文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于描述性信息与违约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方面的文献。

二、文献综述

对P2P平台上借款人描述性信息、借款人违约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此类文献可分为三类:第一,研究借款人描述性信息与借款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第二,研究借款人违约率与借款人特征的关系;第三,探索描述性信息的语言长度与借款人违约倾向之间的关联。

李焰等(2014)中指出描述性信息提供的信息量的多少对借款人是否能成功借款有显著影响。基于P2P网贷线上交易的性质,投资者无法充分接触、了解借款人,而P2P平台对借款人的信息披露又不全面,这就导致了借贷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之一就是由借款人对其借款行为进行自由描述,以此“拉近”借贷双方之间的距离、缓解这种信息不对称。实证结果表明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越多,借款越容易成功。文章以“拍拍贷”中两千余条借贷信息为样本,归纳出“试一试”、“诚信”、“刷信用”、“顾家”、“有事业心”、“稳定”等八个语言维度,研究显示,描述性信息中提及“稳定”的借款人更容易成功,而表明自己“顾家”的借款人往往不被投资人看好。肖俊曼等(2015)对各种可能影响违约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借款人的人口特征、信用评级、历史记录、借款金额、借款期限等均对违约行为有显著影响。廖理、吉霖等(2015)则是从语言的可信度出发探索描述性信息在P2P网贷中的作用。文章以“人人贷”2012年和2013年的借贷信息为样本,设置了语言长度与语言维度两个变量。语言长度即为描述性信息的中文字数,语言维度包括“诚信”、“家庭”、“创业”、“急迫”四类特征信息。研究表明描述性信息的语言长度越长,借款成功率越高,借款人越不容易违约。这表明投资者能有效利用描述性信息的语言长度来判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在语言维度方面,自我陈述中包含“创业”的借款人更容易成功借款,而“急迫”会降低借款成功率;文章还指出这四种语言维度与借款人违约倾向无显著关系。

在商业活动中,描述性语言往往会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描述来影响经济事件的结果。比如Martens发现创业者能够通过更好的描述语言获得更多自己需要的资源。Michels与Herzenstein等(2011)提出,主动提供自己照片、种族等信息的借款人更受投资者青睐,虽然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尚待考证,但其确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利率与满标时间。Barasinska(2010)认为诸如性别、种族、年龄等人口特征可反映出借款人的信用风险,Duarte(2012)发现长相看上去更可靠的人其违约风险确实越低。Larrimore等(2011)的发现证实了描述性信息的内容会影响借款成功率。Dholakia与Herzenstein等(2011)以平台Prosper中的1 493条借款申请为样本,归纳出“可靠”、“成功”、“经济困难”、“”、“品德高尚”、“勤奋”等六个语言维度。研究发现,信用级别低的借款人倾向于披露更多的描述性信息,而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越大越容易借款成功,但是其违约率却越高。Herzenstein(2011)发现借款人陈述自己^去的成功经历将会提高其贷款成功率,描述的内容越多越容易成功。

目前,国内关于描述性信息语言内容与违约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很少,且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两者的关系,本文重新设置语言维度中的多个解释变量,试图得出语言内容与违约行为之间较为显著的关系,以补充现有国内研究,同时为国外研究结果提供一种基于文化差异的对比。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语言内容与违约行为

既然描述性信息是借款人的自我表述,那么这种自我表述就带有主观性,即借款人在做自我陈述时会有选择性的展示一些信息而隐蔽另一些。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讲,违约行为可分为三种:第一,借款人有意愿还款但没有能力还款;第二,借款人有能力还款但没有意愿还款;第三,借款人既没有意愿还款,也没有能力还款。这三种类型的人会不会在自我表述时更倾向于展示或隐蔽某一类信息呢?比如,有还款能力的人(如有动产或不动产抵押的借款人)相较于还款能力欠缺的人,是不是更喜欢做出如期还款的承诺呢?再比如,在描述性信息中提到自己家庭情况的人是不是有更强的还款意愿而违约行为更少呢?

许多心理学领域的学者认为,语言具备五个社会功能:信息传递、表达、指示、酬应以及美学功能,不同语言表达隐含着不同的主观意愿;在诉求相同时,处于相似心理状态和生存环境的人的语言表达内容倾向于一致,即语言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处于不同心理状态和生存环境的人③。本文从描述性信息中提取了八种语言特征,虽然具体某一种特征对违约率有怎样的影响不好推测,但我们认为,某种或某几种语言特征被违约者采用得多,相应的,某种或某几种语言特征则更受履约者青睐,即描述性信息的某些语言特征对违约者和履约者有区别效应。

本文对两类语言特征的区别效应进行了推测,并提出如下两个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相较于违约者,履约者更喜欢在自我陈述中做出到期还款付息的承诺。

研究假设2:履约者比违约者更倾向于在描述性信息中提及家庭。

(二)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与违约行为

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是指借款人自我陈述中包含的语言特征的数量。前文提到,已有研究表明借款人信用级别越低其描述性信息包含的语言特征越多。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借款人展示更多信息、减少其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拉近”自己与投资者之间的距离、进而获得更多投资的一种途径。信用评级是P2P平台通过线下考察、实地走访、网络调查等诸多方法对借款人违约风险做出的综合评价。相较于一般投资者,P2P平台掌握着更多借款人信息,且平台作为第三方,其对借款人的评价也是较为公允的。因此,我们认为平台提供的信用评级能较准确的评价借款人违约风险,即信用级别高的借款人违约风险越低。

自我陈述中包含较多信息量的人常常是信用评级较低的人,而信用级别越低的人违约风险越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研究假说3:描述性信息中包含的信息量越大,借款人违约风险越高。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翼龙贷”2015年12月的借款信息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该平台成立于2007年,是联想集团控股战略投资企业,开创了“同城O2O”互联网金融模式④。目前有关借款人描述性信息的实证研究多以“人人贷”、“拍拍贷”数据为样本,本文选取“翼龙贷”数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现有研究的数据库。

(二)被解释变量

本文被解释变量是借款人的违约行为。违约行为是指借款人在成功筹款后没有归还或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翼龙贷”平台上显示如约还清的记为1,显示为“逾期还清”、“逾期未还”的记为0。

(三)解释变量

本文从两个方向探索描述性信息对违约率的影响:语言内容和语言信息量。

语言内容是借款人自我陈述中能明显识别出来的语言内容特征。借款人的自我陈述内容丰富,需要人工提取信息,鉴于人工识别工作量较大,我们从“翼龙贷”2015年12月份的所有借款信息中随机抽取了500个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变量识别和实证分析。已有研究中已经提出的语言维度有“家庭”、“稳定”、“创业”、“试一试”、“急迫”、“刷信用”、“”、“个人品质”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⑤,最终确定“收入”、“承诺”、“诚信”、“事业”、“急迫”、“家庭”、“个人品质”、“有人担保”等八个维度。对于上述八个变量,若描述性信息中包含该变量维度,记为1,反之记为0。变量定义如表1:

语言信息量则使用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衡量,即一条自我陈述所包含的语言维度个数。如一条描述性信息中同时包含“家庭”、“事业”、“承诺”三个语言维度,则这个样本的语言长度记为3。

500个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四)控制变量

除了描述性信息外,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因素还有很多。从“翼龙贷”提供的硬信息来看,影响借款人违约行为的还可能有两大因素:借款金额、借款人信息。借款金额包括借款本金、利率。借款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信用级别、收入等级、长居住地等。性别为男性记为1,女性则记为0;婚姻状况“已婚且有子女”、“已婚且无子女”、“单身”、“离异”依次记为4~1,信用级别分为十五个等级,AAA、AA+、AA、A+、A、BB+、BB、B+、B、CC+、CC、C+、C、D、HR,依次记为15~1;收入分为2万元以下、2.1~6万元、6.1~12万元、12.1~24万元、24.1~39万元、40万元以上等六个等级,依次记为1~6;长居住地有四类,城市居住区记为5,城镇社区记为4、农村居住区记为3、商业社区记为2、其他居住区记为1。教育程度分为初中或初中以下、高中(中专)、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或以上等五个级别,分别记为1~5。控制性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

(五)模型设定

与描述性信息有关的变量是本次研究的关键变量,包括信息量(X0)和“收入”(X1)、“承诺”(X2)、“诚信”(X3)、“事业”(X4)、“急迫”(X5)、“家庭”(X6)、“个人品质”(X7)、“有人担保”(X8)。在回归分析中还需控制的变量有:借款本金(principal)、利率(interest)、年龄(age)、性别(gender)、婚姻状况(marry)、信用级别(level)、收入等级(income)、长居住地(residence)。因变量是借款人的违约情况(Y),该变量是虚拟变量,没有违约用1表示,违约用0表示。此次实证检验的模型如下:

Y=α+β1X+β2principal+β3interest+β4age+

β5gender+β6marry+β7level+β8residence

Y=α+β0X0+β2principal+β3interest+β4age+

β5gender+β6marry+β7level+β8residence

第一模型用来研究某种特定的语言内容对违约者和履约者的区别效应,即语言内容与借款人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模型用于探索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与违约风险的关系。

五、实证结果

检验结果见表4~5。表4是自变量为语言特征时的检验结果,表5列示了信息量的检验结果,其中(1)列未引入控制变量,(2)列是引入控制变量之后的结果。

(一)语言内容与违约行为

从表4可以看出,“收入”、“承诺”、“诚信”、“家庭”这四个变量的检验结果是显著的,即这四种语言特征对借款人的违约行为有区别效应。很显然,“收入”、“承诺”、“家庭”这三种语言特征的人更不容易违约,“诚信”这种特征更多得被违约借款人提及。

提及收入的人更不容易发生违约行为,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本文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前文已提到,借款人是否如期还款受到“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影响。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上说,较高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较高的还款能力。而根据借款人描述,提及收入的借款人的收入状况多为“收入稳定”、“有自建房一套”、“月收入丰厚,每月XXXX元”,可见愿意提及自己收入的人一般收入都有保障。也就是说,描述性信息中包含收入信息的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一般较强,故而他们相比于没有提及收入的借款人违约率更低。

做出承诺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如期还款。对于这一结果可以从“承诺发生前”和“承诺发生后”两方面进行解释。一方面,承诺发生前,还款能力强的人更有可能做出承诺,而还款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可能会更加犹豫。即做出承诺的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可能更强。另一方面,承诺发生后,产生了一种 “承诺心理”⑥。心理学实验证明,公开的承诺使承诺者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⑦。借款人的描述性信息在P2P平台是公开的,任何一个登录该平台的人都可以看到,这就使借款人自我陈述中的“承诺”成为了一种“公开承诺”,在这种公开承诺的约束下,借款人更倾向于履约。

在描述性信息中提及自己家庭情况的借款人更不容易违约。在描述性信息的提取过程中不难发现,描述家庭信息的借款人一般都是有妻子、丈夫、子女的,这些人的“违约成本”可能会比较高。考虑到自己的违约会给家人带来的额外负担,有家室的人相比于单身状态的更倾向于如期还款。

在前文定义中,“诚信”指“借款人描述自己是诚实、诚信的;介绍自己的借贷记录来表明自己的诚信”,自我陈述中包含此类信息的借款人更容易违约。对于这一现象,本文目前还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作者在此仅提供一种猜想。在得到这一结论后,我们对八个变量做了自相关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诚信”与“收入”、“诚信”与“承诺”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提及了“收入”、“承诺”这两种信息的借款人往往不对“诚信”做陈述。本文猜想,明确自己有还款能力并做出承诺的人可能不再需要过多标榜自己的“诚信”,而在还款能力上有欠缺的人可能更倾向于借助“美化”自己的人格来吸引投资者,因而在回归关系上表现为提供“诚信”信息的借款人更容易违约。

综上所述,自我陈述中描述了自己的收入情况、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并对如期还款做出承诺的借款人违约风险更低,而没有提及上述信息、但却一直标榜自己诚信、有良好的借贷记录的人则更容易违约。

(二)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与违约率

从表5可以看出,借款人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越多,越倾向于如期还款。前文提到,Dholakia(2011)的研究结论是“描述性信息的信息含量越大,借款人违约率越高”,这与本文研究假设是一致的。但是,本文得出的实证结果却与研究假设不相符,且与Dholakia(2011)研究结论相悖⑧。

为什么基于中国P2P的数据的研究结论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悖呢?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本文选取的样本与西方学者选取的样本存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投资者、借款人对描述性信息的认识、理解、判断、运用上可能存在差异。第二,本文选取的语言内容与西方学者不同,如国外的研究中常常把“提及”作为一个语言特征,国内研究中很少设置这个变量。

为什么研究结论与研究假设不符呢?建立这一研究假设的逻辑基础是:自我陈述信息量较高的人信用级别越低⑤,信用级别越低的人违约风险越高⑨,上述结论在前人研究中均已被证实。在本文的回归结果中,作为控制变量的信用级别与违约行为的回归关系显著,信用级别越低的人越倾向于违约,那么除了信用级别之外,应该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信息量和违约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此提供一种猜想。自我陈述的信息量可能反映了两种信息:第一,借款人为此次借款付出的努力大小;第二,借款人对此次借款的重视程度以及认真程度。在自我陈述中披露较多信息的借款人可能是更加重视和认真看待借款行为的人,而且他们愿意在完成一件事时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或许是更加可靠和优质的借款人,他们更不容易违约。

在控制信用评级后,描述性信息与违约的关系是显著的,描述性信息对违约行为有额外的解释力,也就是说平台提供的评级没有完全考虑投资者的软信息。既然P2P平台提供的信用评级对借款人违约风险的衡量并不完全,那么平台或许应该披露更多关于借款人的信息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规避违约风险。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也一直在设法加强关于借款者信息披露充分度。2016年3月10日,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研讨会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初稿)(以下简称《规范》)进行了讨论。文件规定了P2P信息披露的内容,涉及平均满标时间、累计违约率、平台项目逾期率、近三月逾期率、借款逾期金额、代偿金额、借贷逾期率、借贷坏账率、客户投诉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等二十一项。这些规定敦促P2P平台加大对借款人信息的披露力度,有利于该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此外,笔者注意到《规范》中提出的二十一项披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到描述性信息,而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描述性信息是可以反映出一些违约风险的。基于此本文针对《规范》提出一点个人建议:将描述性信息也引入到二十一项P2P平台应披露信息中。

(三)稳健性检验

在基础回归之后,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在基础回归的结果中不难发现,“性别”与“长居住地”检验结果并不显著,因此在稳定性检验中,我们剔除了这两个控制变量,新引入了“房产情况”、“信用卡额度”、“工作年限”这三种变量。数据处理方式与基础回归相同,结果见表6~8。表6中(1)列是未引入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2)列引入了新的控制变量,各解释变量的显著性不变,研究结论不变。

六、结 论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商业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P2P平台上,描述性信息是唯一的语言类信息,也是借款人直接向投资人传递信息的仅有渠道,故而描述性信息在P2P借贷关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借款人描述性信息的信息含量对借款成功率有显著影响;某些特定的描述性信息会提高或降低借款成功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眼于违约行为,从语言信息含量和语言内容两个维度探究描述性信息与违约行为的联系,随机选取了“翼龙贷”2015年12月的500条借款数据作为研究主体,得出了两点结论。第一,描述性信息的信息量越大,借款人越不容易违约。第二,自我陈述中做出“承诺”的借款人、谈及自己收入或财产的借款人以及介绍自己家庭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履约;表明自己诚信可靠并且用以前的借贷记录表现自己诚信的借款人更容易违约。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探索我国借贷市场规律,并基于国内P2P平台的数据为国内关于P2P平台描述性信息的研究做出补充。

本文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证检验中只选取了一个平台的数据,实证结果可能会因平台自身特点产生一定偏差。比如相较于其他P2P平台,“翼龙贷”借款人的构成比例中农村人口更多一些,如果农村借款人和城镇借款人做自我陈述时对描述性信息的语言内容有偏好,那么本文实证分析的说服力就会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第二,由于学科界限方面的原因,笔者对某些实证结果的分析并不充分。比如关于“诚信”这个语言内容变量的实证结果本文尚无法给出充分解释。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② 硬信息是指能用准确的硬指标来表示的信息,是正式的、精准的、符合逻辑的、可追溯的。

③ 黄亚平.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海洋大学学报,2008,6:78-81。

④ “翼龙贷”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在全国众多城市设置的运营中心,这些运营中心会对借款用户进行贷前尽职调查,借款用户只可在设有“翼龙贷”运营中心的城市才可申请借贷。

⑤ 李焰:《借款人描述性信息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分析》,北京,《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第143-第155页。

⑥ 承诺会对承诺发出者产生约束作用、提醒人们退却和逃避的危害,它激励人们尽力克服种种困难去兑现自己所说,以此来促使人们对自己做出的承诺负责。

⑦ Herzenstein, M. S., Dholakia, U. M.,"Tell Me a Good Story and I May Lend You Money;The Role of Narratives in Peer-to-Peer Lending Decis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Vol.48, 2011, p.138-149.。

⑧ 李焰:《借款人描述性信息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分析》,北京,《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第143-第155。

⑨ 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排序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肖曼君,欧缘媛,李颖,财经理论与实践,第36卷第193期,2015年1月。

[参考文献]

[1] Barasinska,N. Schafer,D..Does Gender Affect Funding Success at the Peer-to-Peer Credit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Largest German Lending Platform[Z] .Working Paper,2010.

[2] Duarte,J. .Siegel,S.Trust and Credit: The Role of Appearance in Peer-to-Peer Lending[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2,25(8) :2455-2484.

[3] Herzenstein,Michal,Utpal M.,Dholakia,and Rick,L. Andrews.Strategic Herding Behavior in Peer-to-Peer Online Loan Auctions [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2011,25(1):27-36.

[4] Larrimore.L. ,JIANG Li.Peer to Peer le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features,trustworthiness and persuasion success.[J].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11,.39(1):19-37.

[5] Michels. J. Do Unverifiable Disclosures Matter? Evidence from Peer-to-Peer Lending[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12,87(4):1385-1413.

[6] Michal Herzenstein.The Democratization of Personal Consumer Loans? Determinants Of Success In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 Communities[J].Bulletin of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2008,15(3):274-277.

[7] 廖理.Z言可信吗?借贷市场上语言的作用――来自P2P平台的证据[J].清华大学学报,2015(4):413-421.

[8] 王会娟.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4):136-147.

上一篇:大理三月街范文 下一篇:日本留学考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