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5 18:40:52

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个性 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

一、个性

个性一词在西方有两个语源。一是“individuality”,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容词“individual”。一是“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一词,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所佩戴的面具,心理学沿用其义,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体特性。其实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个性均有不同的解释,溯其源流、考其流别便能深清其意。心理学认为“个性为一种心理现象”,主要研究人的心理个性的实质、结构、形成和发展。倾向于把个性看成是“个人的心理面貌”,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或者把个性理解为“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社会学常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认为“个性是决定人在社会中角色和地位的一切特性的综合,所以个性可以定义为社会的有效性”,或者“个性就是作为社会的个人在社会领域中起独立作用的社会性质”。哲学界由于研究视角的不一致,对个性的解释更加多样。在我国曾流行过的观点就有“哲学意义上的个性,是指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本质特征的总和……简言之,个性就是‘不像其他人’”;“哲学把人的个性理解为主体性的个体表现”;“人的个性特征首先是社会的特征,是他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独特环境的体现”。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界对个性的看法尤为重要。可以说,我们持什么样的个性观,就会以相适应的个性化模式教学。目前,教育界对个性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者以为个性“是在一定的生理与心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教育对象自身的认识与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独特的身心结构及其表现”,一者将个性“看作是个体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素质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故,个性包蕴着个别性与共同性,人的个性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二者不仅没有孤立地存在,反而辩证地统一。个性又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同时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宋朝南渡之前,婚姻生活幸福美满,表现出“兴尽晚回舟”的欢快、浪漫的个性特质。当宋朝南渡,夫妻永别后,则表现出“人比黄花瘦”的愁怅、无助及绝望的个性特点。

二、个性化

(一)个性化时代

人类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可塑性(Plasticity),即不断地超越自我。这种超越以想象为前提,文学创作需要想象、虚构,就是以精确著称的自然科学,也遵循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发展规律。20世纪下半叶,越来越强烈的“个性化”呼声正是人类对呆板、机械的技术生活的积极反抗。无论是打开电脑,还是走向街头,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个性化”标签的广告: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桌面、个性化签名、汽车个性化改装、个性化营销……。个性化的浪潮与全球化的浪潮相互呼应、补充。正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样,越是有个性的思想、文化,也才更有可能被世界认可。从这个角度审视个性化,我们会发现:个性化意味着创新和超越;“个性化意味着标准的生活选择”。

(二)个性化界定

首先,良好个性与不良个性的价值界定。个性化不是只追求标新立异,也不需要像某些明星定要靠炒作些诽闻以达到求新出名的目的。个性是特定社会的特定存在物。在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条件下,人们对个性的价值评判可能相差很大。就一般社会对个性价值的普遍认识而言,可将个性分为良好的、中性的、不良的三类。个性中的某些特点,如种族、年龄等没有好坏之分,以性质而论是中性的。对他人与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个性品质,如乐观、热情、诚信等可称为良好个性。萎靡不振、悲观、懒惰、虚伪等品性对自己和他人都只有消极意义,可称为不良个性。有些人没有主见,爱随大流,常被看成“无个性”的人,其实这种“无个性”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品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提倡个性化,就是要借助自己、师友、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由不良个性到良好个性的转化。

其次,个性的结构与个性化的要求。个性是体力、智力、情感、气质、经验、信念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渗透、制约而成的有机系统。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和最能反映个性本质的部分是个性社会因素系统,包括社会角色、道德水平、知识结构、人际交往等因素。这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诚然,个性化寻求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在差异性中求得社会的和谐、多样与发展。

三、个性化教学

(一)个性化教学与“应试教育”

个性化教学是“个性化”之风吹向教育界的产物。个性化教学也称为个性化教育,或个性教育,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教育过程应人性化、人道化(Personality,Humanity),不得辱骂、殴打以及采取任何其它体罚方式;二是指注意教育的个人化、个别化(Individualization)。包括充分考虑、遵从受教育者的智力、兴趣、气质、情绪以及个人的社会志向、职业选择等因素;三是教育的特色化(Characteristic),应考虑到培养目标、学科设置、课时安排,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选择的特色化、最优化。而“应试教育”把教育当成了生产,把活泼生动的教育对象当成了被加工的材料和标准化的机器零件,它的弊病正在于,像“经济上的统一生产需要大批工人集中在厂里干活,教育上的统一生产也需要大批学生集中在学校里学习,随之而来的是统一的学纪、正规的学时、经常的考勤等等。总之,形成了一种求齐划一的压力。”于是个性化教学正是在“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抹杀的背景下悄然而生。

(二)个性化教学与学生

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只有面向学生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基因和生活经验不同,必然会有情感、心理、气质、智力水平的差异。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研究“如何在班级教学的现状下,适应每位同学的个性”的问题。

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教学思想,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个性化教学的思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形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盛况。掀开《论语》的历历扉页,不难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场所,对不同的人讲述仁、礼、孝等儒家基本观念往往差别很大。有些人以为孔子思想很矛盾,其实正好体现了孔子对个性化教学的灵活运用。古代这些体现个性化教学的思想我们要全面的继承,但也要知道古代没有班级教学模式,很多时候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或一个老师教几个学段、年龄均不同的学生,其形式具有个性化教学的特点。但大多数传授者没有树立起基于现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观念,所以在批判中继承显得尤其重要。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阶段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就指出:“委员会从它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就坚决地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师在了解、尊重每位学生独特的气质、智力、特长、爱好,当然也包括由于特殊环境、经验造成的不良习惯和品性,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促进认知、涵养德性、珍爱生命、发展个性。可以说,个性化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独特个性而设计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个性化教学与教师

长此以往,我们提倡“个性教育”,意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着力学生的个性培养,而忽略了教师个性的彰显,以致于越来越多的老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在教学中迷失自我。有一位学者这样描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迷失状况:“难道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师生丧失自己,异化为非人?我不止一次质疑自己,希望自己错了,然而,语文高考给出的答案却是不容置疑的。高考试卷所要做的‘实实在在’的事就是对这个目的的总验证,就是对语文教学活动‘异己化’程度的终审。……为了应试的‘有用性’、‘功利性’原则,许多语文教师放弃了独立思考和教育反思的权利,或者说是丧失了思考的机能。……他们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被‘大纲’、‘标准化’、‘教参’、‘统一考试’打磨成同一型号的教学机器。”教师因为个性的泯灭、生命的空耗感到痛苦,学校管理者为教学不能创新而苦恼,更有千百万的莘莘学子为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栋梁之材而“泯为众人”。

教师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呢?这固然与教学制度、教学文化、日常教学生活密不可分,不是小小的个我所能彻底改变,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积极参与教学制度、教学文化的改革、培养外,也应该注重个体自身的铸炼和升华。

首先,消除教师认同危机,在教学中实现生命价值。“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长期以来,教师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桂冠下,像蜡烛一样燃烧,像春蚕一样无私奉献,似乎天生就与自我个性绝缘。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浪潮下,教师何去何从,备受心灵与生活的煎熬,进退失据。“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同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程度的不同而经历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的划分,可以将教师的职业存在状态也分为三种类型,即以此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型、体验人生和品位幸福的享受型、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型。”教师首先是人,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工作来赢得生存的权利。教师又是良好素养的知识分子,有公众的良心、有高尚的追求,可以超越物质至上的羁縻。所以,教师应当追求一种享受、发展的职业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才有可能实现,老师才可能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生命价值。

其次,重视日常教学生活,酝酿个性化教学氛围。不少教师都这样述说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每天过着流水一般的日子,早上起床后就是到教室看望一下学生,然后到办公室准备上午的课。声嘶力竭地上完两节课之后只想休息一下,哪有什么心思反思这节课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日常生活是一个凭借各种归类模式和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而自在运行的领域,也是一个凭借传统、习惯、经验等加以维系、以过去为定向的领域。教学一旦成为一种固定模式的翻版,则职业倦怠不可避免,哪谈什么个性教学?所以教师应该打破这种重复模式,用“返乡的陌生人”的角度体察教学生活。格林指出教师只有用一种好奇的眼光看待生活世界,才会避免倦怠。教师应用充满好奇、探究自我心态体认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乃至校园生活每个细节,把每个变化融入教学之中,让教学个性化之树常青。

再次,充分利用自我特点,积极塑造个性化教学风格。我们经常说老师应当“因材施教”,其实也应该“量体施教”,学生的个性特点要考虑,教师自身能有效实施哪些教学方法也受自我个性特点所制约的。让五音不全的老师用音乐来引导学生理解《琵琶行》,不如发挥其历史特长,讲解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与当朝权臣的关系。实际上每位教师的气质秉性、情感经验不一样,不仅授课所用知识会不同,教学风格也会迥异。有的儒雅多才、有的温和亲切,有的严谨厚重、有的幽默风趣……每一种风格都有其优势,运用得合理都会事半功倍。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有助于教师把教学工作转变为享受、发展的事业。只有尊重课标、尊重文本、尊重学生,打破了教学常规,联系实际因材施教而不断探索,以致最终形成自己独特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便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塑造、完善自己,进而展现教师尽美的教学风采和丰满的生命价值。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2篇

1.时代的需求

社会变革,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自身经验的尊重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先要有个性化的意识。,新课程、新课标的推出,给语文教学一个崭新的天地,也给语文教学以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调整心态、步调,穿新鞋走新路,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2.个人的需求

生源的减少,初中教师已经出现过剩现象,最近国家又出台了新政策,面向全社会招聘教师,使我们意识到自身面临的严峻的形势,不努力、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就我个人而言,工作15年,以评完高职,教材讲过几遍,对语文教学似乎是驾轻就熟,实际上回顾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可我还希望在语文教学中做个明白人,总结出点东西,教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我很感谢进校王老师、果老师这样认真带着我们做课题,更感谢张老师不辞辛苦来到密云对我们进行这样细致的指导,这是我在任何一个课题中没有见到的。

二.个性化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发扬光大。

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说要针对学生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明代共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提倡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讲作文的个性化,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这是对个性化教学的形象说法。

三.在教学中落实

1.个性化的教

个性化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如何体现教师的个性,我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①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本人很喜欢新诗,也喜欢朗诵。所以在第三册是个教学中,我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课上我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他们,课下把自己喜欢的作品推荐给他们,那一时期,在班上掀起了读诗和写诗的热潮,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组织他们召开诗歌朗诵会,分为“我读诗”、“我爱诗”、“我写诗”三部分,学生们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和喜爱,用朗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节课也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们讲课,不能仅限于教参上的内容,教师自己首先要对文本有一个深入细致的理解,对于教参,要像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占有、挑选,为我所用,不能照本宣科。举例:《柳毅传》的教学。

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求教师要丰富、深刻、有底蕴,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先成为一个具有多方面素养的人,然后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

2.个性化的学

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可以代替。我们往往会因为课时紧、任务重、学生能力差等原因,以讲代读,这种包办代替的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阅读,更不要奢望他们会有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有倾听的习惯。对学生的发言要听得进去,不要问完了就想着自己的答案,学生说的与自己的答案吻合还好,不吻合要么批评,要么迫不及待的将答案说出来。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对话,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对学生个性的发言要重视、鼓励。让他们养成用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良好习惯。举例:《柳毅传》中对钱塘君的看法,对主题“义”的认识。以及对《促织》主题的看法。当然队显然是错误的认识要及时给予更正,举例:《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了解学生的生活,激活他们的思维。有人说六年一个代沟,有人说三年一个代沟,说明我们和学生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要想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个全方位的了解,这也就是所谓的“备学生”吧。举例:《流行歌曲与语文》,针对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的情况,我要求学生分组学习,“流行歌曲中的古诗词”、“流行歌曲中的意境美”、“流行歌曲中的修辞”、“流行歌曲中的哲理”……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3.个性化写作

从高考上看,写作的比重很大,要想取得较高分数,就要做到以下三点:有独到见解、有真情实感、有文采,平时的写作就要在这三方面上下功夫,不要用死格套去规范他们,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举例:李宁同学的《我的心》,邢缘溪同学的《跨过我的尸体》,马菲菲同学的《拔河》。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实质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提出既是继承了优良的历史传统,也是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现代人才理念的一项具体措施。下面就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发表本人浅薄的一点看法。

一、个性化教学的实质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是指以“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具有的个性化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现念,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选择个性化的教学中介,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换而言之,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就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努力,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生生对话等系列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就避免了以往的“考试得高分的乖学生、乖孩子缺少主见、缺少创新、缺少能力,结果社会不认可”的怪现象

二、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形式

1.教学设计的个性化

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是指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教学方式的方法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并效果良好。具体表现为:(1)教学角度设计的好,寻找讲解课文的最佳切入点。(2)教学问题的巧妙设计,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祝福》教学中,我问:祥林嫂是不是一个没有春天的人?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的讨论欲望,通过讨论他们深刻认识到祥林嫂生命的悲剧性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深邃的象征意义。

2.教学方法的个性化

教师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新”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授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教学思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了解。针对具有表演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可以选择编演课本剧;针对崇拜明星,擅长收集明星资料的学生,则发挥其特长,把别里科夫的人物资料制作成“明星档案”。最终的结果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教学设计情景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创设情、趣、境的良好氛围,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活”的因素,用情趣、意境来“包装”知识,为学生提供富有吸引力的特定环境,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寻求规律的兴趣,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努力做到实施手段的个性化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应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注意:⑴转换自己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发展为学生的学提供帮助的服务者;⑵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对教材、教学内容作些个性化的组合与创新,如将李清照的三首词:《如梦令》、《点绿唇(湖罢秋千姐)》、《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时组织在一起,作为学生研读、探讨李清照这一文化名人的专题教学;⑶提供良好、宽松的学习条件,适宜学生个性的自由、健康的发展。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1.阅读的个性化

所谓的“个性化的阅读”主要是指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独立自主的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也就是说,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时,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品味、理解文学作品,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不能预设好结论,牵着学生钻。

2.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因为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像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一样,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

总之,没有个性就是平庸,我国传统教育最大弊端就是无视学生个性甚至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提倡个性化教学,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让我们一起为“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努力奋斗吧!

参考文献:

①鞠立臣《科学导报・教育论坛》,013年,第五期30页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个性化 阅读 教学 自主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阅读方法,是适应学生学习的一种必然的选择。作为教师,只要根据学生阅读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个性化阅读,就能激活并创造具有生命力的语文阅读教学。下面我们来重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繁琐的分析、讲解,在条分缕析中把一篇语言优美、意境入胜、结构完整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碎,毫无任何情趣和美感可言。老师往往就不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只要老师放手,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他们的才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化阅读就是读者自己对文本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感受和认识,哪怕这种理解是粗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但那是读者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这种粗浅的,甚至错误的对文本理解恰恰是个性化阅读的萌芽,是学生阅读兴趣的发端,是孕育创造力的胚胎。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

第二,情景表演,提高阅读兴趣。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二、创设个性化阅读的条件和气氛

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古语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学生才可能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热火朝天地展开讨论,兴趣盎然地投入实践,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教学过程中,老师放下架子,力求与学生平等,从语言、行为上做起,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教师应给予最大的肯定,恰如其分的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教师应恰当地引导,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评价,避免用“听懂了吗?”“你们要记住!”等“权威性”的话。教师应多用“你觉得怎么样?”“谁愿意再试一下?”“还有不同的说法吗?”“听听老师的意见,好吗?”等话语,充分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三、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习课文。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情境,搭建起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乐于思想、敢于表态、勇于质疑争论,以便生成、深化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这句名言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的心灵为何能够广阔无边,那是因为人富有想象力,它可以“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神驰八荒。”

个性化阅读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孩子在个性化阅读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张扬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想象,从而进行阅读的再创造! 让学生在想象中阅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林中那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告诉大家你在唱些什么呢?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发言积极热烈,说得有声有色。这样的适当点拨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被激活了,想象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也真正理解了。

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如果学生都用同一种阅读材料,教师用同一种方式教学,自然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我认为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在一次阅读课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同一阅读材料,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后分成小组阅读,小组间可以相互交流体验。个性化阅读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个别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处于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我们应把阅读材料分成不同的水平和级别,由教师指导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选择。只有学生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才是其兴趣的集中表现,而且与其自身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的见解,提高阅读的水平。

总之,在个性阅读教学之中,要打破传统的说教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选择,自由想象,进行创新,获得体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学的方法更加丰富,它注重吸引学生的兴趣,注重阅读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的质疑,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而有所悟。个性化阅读教学更符合学生的个性,能使学生灵活地创造,再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平时的实践,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灵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样的人才更符合时代的需要,更是我们需要培养的人。

参考文献:

[1]朱虹.个性化阅读,让语文课堂活起来[J].小学时代(教师),2011(08)

[2]杜敏.张扬个性,享受阅读——浅谈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1(06)

[3]王万保.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J],学周刊,2011(15)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5篇

每个人都不愿做别人的复制品,都想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亦是如此。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及教学思想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追求适应学生语文个性学习需要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对此作些探讨。

1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价值

教育的职能就在于将人的自然属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逐渐改变成具有社会属性的过程。教育是一种生产,是一种创造,是关于“人”的生产,关于“人”的创造。因此,尊重人的精神和个人价值观的多样化,是现代教育的基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就其学科个性而言,虽然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语文课走上纯教化道路的现象仍然存在;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语文课陷入程序化泥塘的例子也为数不少。这样的语文教学,由于割裂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淡化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更有甚者,因为文本中存在着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生物课、物理课、化学课等等,那就根本不是个性化的问题,而是语文学科的沦丧和语文味的彻底消亡了。

个性化的教学张扬了学科的个性,纯化语文味生成的教学环境;张扬了教师的个性,发挥语文味生成的主导作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活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程少堂先生曾经特别强调:“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主动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备课时心中有学生,上课时目中有学生,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语文学习个性的发展,既要积极地鼓励,认真地引导,又要进行科学地评判。这样,我们才是正确地张扬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个性,激活了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为语文味境界的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2.1 个性化阅读策略

(1)保证充分的阅读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不能在学生没有完全阅读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没有时间就没有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阅读能力的提升。时间是阅读的前提。

(2)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于经验和阅历的关系,学生的体验可能有失偏颇,但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而不是先入为主,将教师自己成人化的理解与认识强加给学生,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作用充其量只能引导、点拨。

(3)给予个别的阅读指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学习的进度、深度和熟悉度都会因人而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引领。比如对于文本内容的把握、关键句子的领悟、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表现手法的鉴赏等,视不同阅读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引,不能一概而论。阅读指导,要给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有收获。

(4)搭建展示的交流平台。阅读成功与否,关键是交流展示中的认可与否。因此,教师要搭建能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阅读心得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找到进步、成长的感觉,并将这种体验和感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

“个性化阅读”是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强调在阅读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是值得欣喜的,但是也有部分教师片面追求个性化阅读,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导致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远离了文本。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呼吁: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的同时还要尊重文本,回归文本。

2.2 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

(1)宽大为怀,有一颗包容的心。“个性往往和叛逆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独立见解常常伴随着对传统的否定。教师与学生经常在维护传统与否定传统上产生分歧。”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自己的思想、生活阅历或态度否定学生的思想或观点,不能因此扼杀学生的创意。如果学生的想法一旦被阻止、扼杀,那么学生个性的火花就此泯灭,甚至影响了他一生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的想法都正确,都需要肯定,但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学生个性得到保护,创新就会得到发展。

(2)放手学生,自主自由。放手学生,让他们自主作文,自由表达。放手后的学生是自由、开放的,没有过多的人或条件压抑,完全是一种轻松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灵感得到迸发,创意得到发挥,个性得到飞扬,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表白。为什么学生周记、日记的水平比课堂作文、考场作文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我做主,自由呈现,但并不是放鸭式的教学。教师要有一个系列的作文计划,先放后收,收放自如,在教师的大预设(方向)中自由“放胆文”。同样这个预设,也是自由开放的,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而定,但是有一个共同要求,就是淡化形式,不能由于形式的僵化而事与愿违。

(3)多写少改,重在指导。多写少改,就是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多写,遵循学生的原意,不要都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思修改或变更,从而抹杀学生的个性,使得他们的作文都是教师这一个模子,缺乏棱角。多写,才会有写作的体验,才会有写作的经验教训,才会去思考写作中的得失,同时,因为多写,就会感到写作并不是很害怕的事情,只是自己心灵的流露,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而已。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老是以学术的权威自居,老干着给学生判分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评判工作,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四处飞扬。

重在指导,就是教师对作文写作知识或技能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教师要在观察、积累、选材与立意、独特的表达、修改等方面加以精心辅导,有针对性地分析指正。着重要在怎么表达会更好这一点上下工夫,使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促使学生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发展。放眼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QQ语言,短信语言,外来语言,乃至最本土的乡村俚语,都是各具特色的学习资源。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 个性化

一、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1、个性化教学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潜能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个性更张扬,这就要求教师有个性化教学的意识,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

其次,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其潜能,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2、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融合

个性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施行开放性教学,教与学民主、平等,师与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并及时和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是语文老师提升生命价值的方式

个性化教学是建立在教师深厚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技巧比作冰山一角,那么教师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则是沉没于海面之下的庞大冰山。冰山越大,它的承载力也就越强。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越深厚,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也就越突出,个性也就越鲜明。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是他在日益积累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并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渐成的,是教师的文化内涵、专业素养、思维能力、性格气质等综合的体现。

作为一名中专语文教师,我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向学生倾囊而授,但我发现现在的中专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目标和态度非常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负担,尤其是对语文这种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科目更是不重视。有的学生则认为上了专科学校学习专业的知识就够了,语文课根本没必要上。因此,在语文课上学生态度散漫,听课也不专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重视和兴趣,就必须利用个性化语文教学。

二、个性化教学方法

1、营造开放型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专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什么都感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回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比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我在上课时,并没有一上来就按照课文进行讲解,而是先问同学们吃的荔枝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比喻来说明),分成几部分,荔枝的产地是哪里,家里是如何保存荔枝的,等等。这些基本问题学生回答踊跃,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然后,老师在投影仪上放一些和荔枝有关的诗词和历史文献,帮助学生发现诗词和文献中的问题,自由讨论发言,再根据课文找到相关的解释。这样,学生就在轻松的课堂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

2、鼓励创新,保护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现在的中专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想法也很多,他们的意识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和教参、老师的见解不同。老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言知有理,我们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

比如,在学习《项链》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是一次想象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时都是沿着课文的思路给女人公一个悲剧的结局,不是疯了就是死了。另外那部分学生写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可以说这是最普通的两种结局,没有什么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我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要求他们把自己当作女主人公,想象自己会怎样,加入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的想法变得多种多样,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得回项链捐给了贫困的孩子,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利用项链的钱自己创业,成为真正的贵妇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在现代教学中已远远不够。学生对于这种教法也已经厌倦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目前众多教育教学手段中,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当属教育的前沿科技手段,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借助媒体吸引学生眼球,还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运用视听、音像、电脑等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各种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

比如学习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如果大量的影视资料不加运用那是非常可惜的。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当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视频短片与课文进行比较,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影片展现的故事情节是否与小说相吻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二,就某一具体情节,谈一谈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哪一种的表现效果更好?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比较,对小说的特点有了更准确地把握,而且对影视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也有所认识。

总之,个性化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作为新时期的中专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教学,不断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7篇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上的教学是灌输式,强调整齐统一,课堂上只有集体行动,而无个体思考,只有老师指挥下的齐步走,而无个体的散步。这种状态,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牺牲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领悟,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夜喜雨》许多同学有着自己的品味,理解和思考。因此,教师根本不必要求学生从一个角度、用一种方式去理解,谁又能保证参考答案是唯一标准答案呢?所以语文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要有一定的时空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我们在学习诗歌单元的时候,就尝试过学生选择学习法。学生或吟,或读,或书或画,求思或悟。最后的作业也是五花八门,有诗歌赏析,有自己朗读录音,有诗歌意境赏析作画,甚至还有根据诗的内容改写的剧本。这样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留有空白让学生主动地学,使学生找到独特的学习方式,享受独特的学习快乐。

二、倡导个体化研究学习

语文教材无外是例子,我们的教学大可不必挂在课本一根桩上,可以大胆地把教材分为精读和泛读,并补充大量的阅读材料。除了精读部分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学习外,泛读部分可以由学生自主阅读。此外,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个性阅读,思考,写作,每个学生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和教师一起进行修改,然后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具体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提倡个性化作业

现在语文作业大量是抄课文,做选择题,或是做试卷,但是真正学生喜爱的作业很少,更不用说是个性化作业。而个性化的学习必然就要有个性化的作业。读书札记,读书质疑是最常见的个性化语文作业,还有,读后感、文章点评、文章比较等等。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或用作业本,或电脑存盘,或几位学生进行讨论。当然每学期可布置学生做长作业,写专题论文或调查报告。作业的评定可以用学分制,不同的作业形式可以换成相同的学分。

四、建立个性化的写作体系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语文个性化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写作学习的个性化。长期以来,我们中学的写作训练单调,呆板,毫无生气,统一命题,同一模式评价。本来是最充满个性的学习,却变成了毫无生气、个性受到压抑的机械式运动。而个性化写作,就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写作的自由和乐趣。我们的改革思路是写作学分制,只要写到一定的量,就可以得到一定学分。而且凡是能够独特感受的,就可以加分,发表文章同样可以加分。二是建立班级文库,出刊班级文集,鼓励同学自由写作。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班级作文园地,同时鼓励大家发表见解和评语,代替老师的评语。四是给学生以充分写作自由,统一题目写不出可换一个题目,写了一篇感觉不好可以重写。同时,作文评改中强调独特和创新,将评分标准分为基础与发展分。五是组织写作兴趣小组,将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互相商量,互相探讨,共同提高写作能力。相信随着个性化的写作空间的建立,学生的写作活动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个性化写作必然促进个性发展,而充满个性的写作又会使学生习作呈现生机和活力。

五、拓宽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杂志的封面有一句话“:语文学习的空间等同生活的空间。”因此,生活空间无限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也是无限大,只是过去我们没有好好利用这么一个空间,即使有老师指导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也常常是机械的统一的。正如有的学者说的一样:把课外阅读定位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上,课外读书活动处理得像课堂那样,要求明确,目标一致,学生完全按照老师意图,有规定的模式去读书。用一种要求,一种方法,去达到一个目的(张友善《语文学习》2001年第4期)。这种学习是统一的,规范的,既无个体的自由,更无学习的乐趣。而我们所说的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主要是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教师所做的只是指导,参与。例如,推荐读书书目,与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课外语文学习计划,建立学生个体语文学习档案,指导学生撰写文章,或进行研究性学习,或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学生在课外的个性化学习,可分为休闲性学习,娱乐性学习,完善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这些学习都要支持指导。如学生在课外看武侠小说,这不应反对,关键看什么,怎么读,有没有益处。再如娱乐性学习,看些通俗小说,进行网上聊天,只要指导得法,同样可以学到许多知识。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学科 学习方式 多样 个性化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开设目的长期以来不明确,定位模糊,导致使学生无法明确知道学习本门课程的必要性,教师也不知道教学的重点在哪里,因此陷入双重盲目境地。学生认为是基础文化课,无需过多的去学习,上课的目的不明确,以致语文这门课被忽略。因此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实施个性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智力优势,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1 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受到社会的追捧和青睐。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尤其是传统的学习方法。在这种背景下,主动的、多样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诉求。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是典型的实录,他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在个性、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性格因素也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单一固定的学习方式只会使其产生厌烦和反感,同时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老师教的再好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同样如果好的学习模式与学生不匹配,那么也不能成为好的学习模式。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同时充满个性的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在要求,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习的乐趣进行充分地享受。

2 实现语文个性化教学的途径

2.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同时高度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需求,并且实施语文教学需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过程中,关于长幼为序、师道尊严的观念,师生都要抛弃,对于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给予尊重和认同,并且放低自己的地位,使之与学生平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首先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有爱、合作的环境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同时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将学生的知识、经验、问题、灵感与兴趣融入教学过程当中,进而让学生获取知识。其次扩大关注范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长远发展,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沟通,不断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2.2 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通常情况下,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现有,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相应的学习内容做出选择,通过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等个性化教学操作策略。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以班级授课制为主,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一方面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彼此之间进行启发和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第一单元的记叙文《金岳霖先生》,同学们就可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而探究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只有通过主动探求、实践参与才能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文的语言情景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构筑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给不同类型的学生营造与他们各自发展相适应的听说读写的机会。这样,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师生达到共识,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天地。在课外学习指导下,教师要善于对语文学习的空间进行拓展,开展形式各样的语文学习活动,通过设有阶梯、富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相应的方式和合作伙伴。比如,学完《芙蕖》这篇文章,可以让喜欢朗诵的学生再读读这篇写荷花的文章,爱读书的同学可以找找其他文人写荷花的诗篇,进行对比,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画荷花等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自觉自愿的状态下学语文,用语文,渐渐形成个人的学习个性。

2.3 转变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侧重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个性的培养受到僵化的考试方式及评价体系的严重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教学不是侧重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应对考试,满足考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统一的材料,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统一,对既有知识、定论等进行盲目的认同鼓励,而不是培养求异、求新的发散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只是追求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同时忽视了学生长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通过一次考试,一个分数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因此需要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客观的分析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让评价的功能转为注重学生的发展,在对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注重过程的评价。

3 语文个性化教学要注重方法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换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课文单元中的文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水平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在一个阶段内掌握所学知识。对统一学习的时间进行压缩,进而为个体的研究性学习腾出更多的时间。对于语文教材来说,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两个部分,同时补充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学习精读部分,学生自主阅读泛读的部分。提倡个性化的作业,对于作业的提交方式可以是读书札记、读书质疑、读后感、文章点评、文章比较等。通过建立班级文库,出刊班级文集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健全个性化的写作体系,对大学生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建立班级写作园地,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和评语。给学生提供自由写作的空间,如果写不出既定的题目,可以更换题目。通过组织写作兴趣小组,将具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商量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4 语文学科的个性化在实践中注意的问题

对于个性化学习来说,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通常情况下,个性化学习与随心所欲的学习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为此,教师需要培养现代的教育观,因人而宜,因势利导,一方面尊重学生给予适时的指导,另一方面让学生进行自主生动的学习。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而且要充分利用大学城空间网络环境。另外教育评价是进行个性化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通常情况下,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过程评价是重点。过程评价也应注重个性,多元化。例如学分的考核,作业展览,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结果的评价可采取考卷和学生作业论文结合的方法。这样,教师在评价中仅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能作为评判者。

总之,语文学科的个性化学习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积极作用,坚持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丰富职业教育的内容,为教改探索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郑权新.激活文本 互动对话――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15).

[2]廖晓丹.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6).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9篇

首先,课堂教学个性化就是教师在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过硬的业务本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教师本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鲜明的个性融汇于课堂教学之中。

要做到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兴趣和个性的多样性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纠正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过失,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的“教”必须适合学生的“学”,强调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高兴、学得有效。要寻找一种适应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对低层次学生采取拉着走,多鼓励,让学生吃得了;对中层次学生采用小步走,抓反馈,让学生吃得饱;对高层次学生采用主动走,促能力,让学生吃得好。这样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各层次学生发展所长,相互弥补,互相帮助,形成合作学习的气氛,促进学生向高一层次递进。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改革教师主动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开发学生智力,把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一位教育家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内在规律,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顺利地获得新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试想,如果课堂上仅由教师讲,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的状态,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反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有时还可以先出示结果再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各自去探索其中的道理,效果会事半功倍。

第四、在教学评价上,实施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体享受成功。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1、课堂教学中个性化评价。

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例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对优生,教师可以简单的一句话“很好”,“不错”予以肯定就行了,对“学困生”则不妨多鼓励几句,或者全班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地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

作业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对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对优生,批改评定要实事求是,对“学困生”,如果有较大进步,即使有少许差错,订正后也可以破格评“优”。同时,可借助眉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如:“能尝试用不同的做法,很好!”, “你又进步了,真为你高兴”;“一丝不苟,值得学习”。这些带有感彩的批语不仅给不同的个体以自信和激励,又活化了作业的评价,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了学习英语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第五,在学习气氛中,坚持英语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尽一切所能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不断推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利用Free Talk, English Corner, Games, Riddles等让学生在英语的氛围中愉知、获得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断进行多向语言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富于个性化的浓厚的教学氛围,一种民主、平等、竞争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也会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敏捷,有利于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培养,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个性化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 个性化教学

作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写作能力是对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检验。如何释放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本文关注和探讨的焦点。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写作的个性化教学呢?

一、什么是个性化写作?

所谓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里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空间,解放其思维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如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信念、动机、性格、情绪、思维等;写作风格得以充分体现,如他们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及写作习惯上的优势等等。

个性化作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自主

所谓自主,就是要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也就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培养人的自主性、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自主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宰自己,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认识你自己,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潜力有多大,自己都要认识到。个性化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尊重并忠实于自己真善美的观念,做自己的主人。努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等自我意识,引导学生以昂扬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有面对困难的韧性,有摆脱困难的勇气,教师对学生要有适度的期望和鼓励,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脑子里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性得以极大提高。

2、创新

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就能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学生的写作中,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就要力求新颖、别致,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创新首先讲独特,就是要求学生观察事物要有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要有独特的方式,表情达意要有独特的手法。在作文中,独具慧眼,超越常规。想他人所未想,见他人所未见。言之成理,引人深思。

二、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1、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写作激情

诗言志,词言情,小说言心声,凡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作文是高雅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之一,这是学生写好作文不竭的动力。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作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在这潭死水里,有的是固定不变的程式,令人反感的主题先行,于是学生的自我消退了,个性泯灭了,人格异化了,作文失去了勃勃生气。顾明远教授指出:“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克服目前教育中的划一性、封闭性,尊重学生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负责意识。……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说作文教学不能尊重孩子,给他们自由的写作田地,这样的作文教学是阻碍学生正常发展的泥潭,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以极大的热情,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首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能感知的活生生的人,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疏通个性化写作的弯弯细流,让每个学生的写作个性都能得到顺利的发展。

2、发挥个体优势,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该在遵循语文教学大纲,保证达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选择取舍等方面有所侧重,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要我们留意一下成就卓著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就不难发现,这些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优势。我们普通语文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也可以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教师的德识才学的每个方面,都会对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因为中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会给学生的成长烙上深沉的印记,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个体优势,只有个性化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化的学生,只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呈现个性化的特点。

3、评价标准多元,宽容另类思想

上一篇:化学多媒体教学范文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反思范文